三年级简单推理

三年级简单推理
三年级简单推理

三年级简单推理

一.考点知识

解答推理题时,我们要仔细观察,寻找解题的突破口,通过进行比较,分析,判断,推理,找出正确的结论

二.

例1

÷

()()

例2各代表几?

×

=()=()

各代表几?

=+

=())=()

和各代表几?

=13

+=15

=())=()三.

和各代表几?

1.

×=+

=()=()

2.×=20=

=()=()

3.+ = +

+ +

+ +

=()=())

4.+ + +

+ + + +

+ + +

=()=()=()

三年级第34讲归一应用题复习过程

归一应用题 在解题时,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即单一量),然后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这类应用题叫做归一问题。 【数量关系】总量÷份数=1份数量 1份数量×所占份数=所求几份的数量 另一总量÷(总量÷份数)=所求份数 【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单一量,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 【例1】买5支铅笔要0.6元钱,买同样的铅笔16支,需要多少钱? 【分析与解答】解:(1)买1支铅笔多少钱? 0.6÷5=0.12(元) (2)买16支铅笔需要多少钱?0.12×16=1.92(元) 列成综合算式: 0.6÷5×16=0.12×16=1.92(元) 答:需要1.92元。 【例2】三台拖拉机三天耕地90公顷,照这样计算,5台拖拉机6 天耕地多少公顷? 【分析与解答】解:(1)1台拖拉机1天耕地多少公顷? 90÷3÷3=10(公顷) (2)5台拖拉机6天耕地多少公顷? 10×5×6=300(公顷) 列成综合算式: 90÷3÷3×5×6=10×30=300(公顷) 答:5台拖拉机6 天耕地300公顷。 【例3】五辆汽车4次可以运送100吨钢材,如果用同样的7辆汽车运送105吨钢材,需要运几次? 【分析与解答】解:(1)1辆汽车1次能运多少吨钢材? 100÷5÷4=5(吨) (2)7辆汽车1次能运多少吨钢材? 5×7=35(吨)

(3)105吨钢材7辆汽车需要运几次? 105÷35=3(次) 列成综合算式: 105÷(100÷5÷4×7)=3(次) 答:需要运3次。 【例4】一个果园请人帮忙摘桃子,4个人3个小时共摘桃子600千克,照这样计算,5个人8小时可以摘多少千克桃子? 【分析与解答】这种题一般的解法就是要先要计算出一个人一小时能摘多少桃子,然后再算5个人8小时可以摘多少桃子。列式就是: 600÷4÷3×5×8=2000(千克) 答:5个人8小时可以摘2000千克桃子? 课堂练习 1、学校买3个书架,一共用75元.照这样计算,买5个要用多少元? 2、一辆汽车2小时行70千米.照这样计算,7小时行多少千米? 3、一台磨面机5小时磨小麦250千克.照这样计算,磨1750千克小麦,需要几小时 4、小林看一本故事书,3天看了24页,照这样计算,7天可以看多少页? 5、小林看一本故事书,3天看了24页,照这样计算,全书128页,多少天可以

解决问题归一应用题

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71页例8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识归一应用题的结构特点,能正确地分析归一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这类应用题的解答规律,学会列综合算式解答归一应用题。 2.培养学生学会有条理有根据的进行思考,提高分析、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了解归一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会解答此类应用题。 教学过程: 一、谈话: 二、新授: (一)解决问题 1.出示主题图: (1)提问: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 (妈妈买3个碗用了18元。) (2)让学生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谈话:你能把“妈妈买3个碗用了18元”这个条件里的两个信息用图表示,使我们看得更加清楚吗? (3)展示学生的作品 (预设展示不完整的和完整的作品)。 渗透符号化思想 (4)比较:这3种画法都可以,但哪种最简洁,画起来最快? (5)谈话:老师再给它加一个条件,你能在原来的图上接着往下画吗? 展示学生的作品 (预设展示不完整的和完整的作品)。 2.请学生列式解答。

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 3.请学生说解题思路 预设作品一:18÷3=6(元)6×8=48(元) 让学生先把自己的想法说好,再追问一支笔多少元根据哪个条件来求? 4.同桌互相说一说 5.列综合算式 提问:你能把这两个算式列成综合算式吗?在这个综合算式中,先求的是什么?再求的是什么? 6.检验: 请学生来检验这道题是否正确吗? 电脑演示书上的检验方法。 齐读课本中的检验方法。 7.回顾解题过程;明晰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 二、找解题规律 1.谈话:如果现在把碗的数量进行变动,你们还能做吗?能不能?看我的变9,你能列算式吗?(不动笔写,直接说)你是怎么想的? 2.改成5、9、30、50、100、201,你能列算式吗?(一起说) 3.寻找相同特点,得出规律 继续改动: (1)把碗的数量改成A; (2)把18元改成X元。 探寻规律:都是先求出一个碗的价钱,再乘以数量,就等于总价钱了。 (三)运用规律,深入探究 1.出示题目:妈妈买3个碗用了18元,买几个同样的碗,需要30元钱? 学生齐读 2.比较 (1)现在的题目和原来的题目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 学生列式解答,说解题思路。(板书)追问:为什么要添括号?

三年级奥数简单推理

学科教师辅导讲义 学员编号: 年级:三年级 课时数:3 学员姓名: 辅导科目:奥数 学科教师: 授课主题 第22讲-简单推理 授课类型 T 同步课堂 P 实战演练 S 归纳总结 教学目标 ①学会对一个问题进行分析、推理; ②利用我们的推理来解决一些较简单的问题; ③通过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坚韧 不拔、勇于探索的意志品质。 授课日期及时段 T (Textbook-Based )——同步课堂 一、分析推理 数学课上,老师布置了一道题: □+△=28 □=△+△+△□=()△=() 要得出正确的结论,就要进行分析、推理。学会了推理,能使你变得更聪明,头脑更灵活。数学上有许多重大的发现和疑难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推理。 解答这类推理题时,要求同学们仔细观察,认真分析等式中几个图形之间的关系,寻找解题的突破口,然后再利用等量代换、消去等方法来进行解答。 二、解题策略 解答推理问题,要从许多条件中找出关键条件作为推理的突破口。推理要有条理地进行,要充分利用已 经得出的结论,作为进一步推理的依据。 考点一:图形推理 例1、下式中,□和△各代表几? □+△=28 □=△+△+△ □=( ) △=( ) 典例分析 知识梳理

例2、下式中,各种图形各代表几? ☆+○=18 ☆=○+○ ☆=()○=() 例3、下式中,□和△各代表几? □×△=36 □÷△=4 □=()△=() 例4、○和□各表示几? ○×□=16 □÷○=4 ○=()□=() 例5、下式中,□和△各代表几? □+□+△=16 □+△+△=14 □=()△=() 例6、□+□+○+○=38 □+□+○=22 □=()○=() 例7、下式中,□和○各代表几? □+□+○+○+○=34 ○+○+○+○+□+□+□=48 □=()○=() 例8、☆+☆+△+△+△=24 △+△+△+△+☆+☆+☆=36 ☆=()△=() 例9、下式中,□、☆和△各代表几? ☆+☆=□+□+□ □+□+□=△+△+△+△☆+□+△+△=80 ☆=()□=()△=() 例10、△+△=○+○+○ ○+○+○=□+□+□ ○+□+△+△=100 ○=()□=()△=() 考点二:简单逻辑推理 例1、一包巧克力的重量等于两袋饼干的重量,4袋牛肉干的重等于一包巧克力的重量,一袋饼干等于几袋牛肉干的重量?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归一、归总应用题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7~108页的例3、例4及“做一做”,练习二十四的第1、2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正、反归一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结构特征及解题关键。 2、初步学会用综合算式解答正、反归一应用题,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了解归一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会解答此类应用题。 教学难点 1、线段图的画法 2、检验方法 教具准备 投影片或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自主探索 1、学习例3 (1)出示图片(画有5个书架,下面有一个问号),教师说:“学校想买5个书架,你知道需要花多少钱吗?想一想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产生疑问或说出需要先知道每个书架多少钱。)(2)教师及时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图片(画有3个书架,标出一共75元),教师说:“我告诉你买3个书架一共用了75元钱。现在你能解决了吗?” (3)个人试做,小组交流并汇报小组的想法。 思路:要想求5个书架多少钱?先求每个书架多少钱?再求5个一共多少钱?(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进行点拨,并做主要的板书。) (4)练习:教科书第107页“做一做”。让学生独立解答,指名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2、学习例4 (1)出示例4:学校买了3个书架,一共用75元。照这样计算,200元可以买多少个书架? (2)小组先讨论研究,再试着把它完成。 (3)小组间交流讨论,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完成板书。 (4)“做一做”中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分析题目,并解答完成。 3、比较例3和例4,你觉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学生各抒已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做出小结:“遇到应用题,一定要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来分析数量关系,然后再解答。” 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出示图片(练习二十四的第1、2题),让学生独立解答。 2、老师用IC卡给家里打电话,时间用了4分,正好花了2元8角钱。想一想,如果打电话时间用了6分,又会用去多少钱呢?(学生独立思考) “老师的IC卡里现在只有3元5角钱了,我必须在几分内把话讲完呢? 板书设计: 两步应用题 (1)先求每个书架多少钱?(2)先求每个书架多少钱? 75÷3=25(元) 75÷3=25(元) 5个书架多少钱? 200元能买几个书架? 25×5=125(元) 200÷25=8(个) 答:买5个要用不着125元。答:200元可以买8个书架。 归总应用题

三年级数学练习六 ——归一、归总应用题

三年级数学练习六——归一、归总应用题 姓名成绩 一、复习: 1、修路队6小时修路18千米,照这样计算 ①修路27千米需几小时? ②3小时能修路多少千米? 2、工人们修一条路,每天修12千米,3天修完。 ①如果每天修6千米,几天修完? ②如果4天修完,每天修几千米? 二、挑战奥数闯关活动: 第一关:修路队6小时修路18千米,照这样,修路30千米还需几小时? 第二关:工人们修一条路,每天修12千米,3天修完。如果每天少修3千米,要多修几天? 第三关:某车间6人3天生产零件54部大配件,按这样速度,20人8天可以生产 多少部大配件? 三、巩固练习: 1、招待所新来一批客人,每间房住2 人,需要15间房。如果每间房住3人,需要几间房? 2、李阿姨4 天加工了 32套童装,照这样的速度,一星期(7 天)可以加工多少套童装?

3、20米布可以做5套儿童服装,照这样,36米布可以做多少套儿童服装? 4、一根长钢条,锯成3米长的钢条可以锯6段,如果要锯成9段,每段长多少米? 5、一本书,计划每天12页,5天可以读完。我想快点看完,每天多看8页,可以几天看完? 6、解放军叔叔5小时行了35千米。用同样的速度,又行驶了2小时,一共行了多少千米? 7、一个粮食加工厂要磨面粉24吨,4小时磨了8吨,照这样计算,磨完剩下的面粉还要多少小时? 8、一条公路,如果每天修4公里,需要12天完工。改进施工方案后,只要8天就可以完工,平均每天修多少公里? 9、服装厂原来做一套衣服用布3米,改进裁剪方法后,每套衣服用布2米。原来做4套衣服的布,现在可以多做多少套? 10、8个人2天修公路16千米,照这样算,20人3天可以修多少千米公路?

三年级数学举一反三 简单推理(一)

三年级数学举一反三简单推理(一) 专题简析: 数学课上,老师布置了一道题: □+△=28 □=△+△+△ □=()△=() 要得出正确的结论,就要进行分析、推理。学会了推理,能使你变得更聪明,头脑更灵活。数学上有许多重大的发现和疑难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推理。 解答这类推理题时,要求小朋友仔细观察,认真分析等式中几个图形之间的关系,寻找解题的突破口,然后再利用等量代换、消去等方法来进行解答。 例题1 下图中,□和△各代表几? □+△=28 □=△+△+△ □=()△=() 思路导航:根据□+△=28,我们可以得出□=28-△;由□=△+△+△得到28=△+△+△+△,4个△等于28,一个△等于28÷4=7;由□=△+△+△可求出□=7+7+7=21。 练习一 1,☆+○=18 ☆=○+○ ☆=()○=() 2,△+○=25 △=○+○+○+○ △=()○=() 3,○+□=36 ○=□+□+□+□+□ ○=()□=() 例题2 下图中□和△各代表几? □×△=36 □÷△=4 □=()△=() 思路导航:根据□÷△=4可知△为一份,□是这样的4份,即□=4△;又

根据□×△=36,可以得到4△×△=36,即△×△=9,进一步得到△=3,□=4△=4×3=12。 练习二 1,○和□各表示几? ○×□=16 □÷○=4 ○=()□=() 2,想想,填填。 ○×△=20 ○=△+△+△+△+△ ○=()△=() 3,□和○各代表几? □=○+○+○+○○×□=16 □=()○=() 例题3 下图中,□和△各代表几? □+□+△=16 □+△+△=14 □=()△=() 思路导航:16里面有2个□,1个△;14里面有1个□,2个△,16减去14等于2,即□-△=2,那么如果把△换成了□,则16需要加上2,即□+□+□=16+2,那么□=(16+2)÷3=6,△=16-6×2=4。 练习三 1,□+□+○+○=38 □+□+○=22 □=()○=() 2,□+□+□+△+△=52 □+□+△+△+△=48 □=()△=() 3,○+△+□+□=10

三年级下册数学竞赛试题:简单推理(二)全国通用

第一讲简单推理(二) 【一】晴晴比珊珊高,珊珊比惠惠高。她们三人中,谁最高? 练习 1、青青比林林重,林林比丽丽重。他们三人中,谁最轻?谁最重? 2、爷爷的年龄比奶奶大,奶奶的年龄比外婆大。他们三人中,谁最大?谁最小? 【二】桌上有三盘苹果,小猫说:“第一盘比第三盘多3个。”小狗说:“第三盘比第二盘少5个。”猜一猜,哪盘苹果最多?哪盘苹果最少? 练习 1、三个小朋友比大小,根据下面的两句话,请你猜一猜,谁最大?谁最小? (1)芳芳比阳阳大3岁,(2)宁宁比芳芳小1岁。 2、有三种水果,请根据动物们的话,猜一猜,哪种水果最重?哪种水果最轻? 小猪:“香蕉比桃重”;小龟:“苹果比香蕉轻”;小鹿:“苹果比桃重”。 【三】华华、聪聪和柔柔都戴着太阳帽去参加野炊活动,她们的帽子一个是红的,一个是黄的,一个是蓝的。只知道华华没有戴黄帽子。聪聪既不戴黄帽子,也不戴蓝帽子。请

你判断华华、聪聪和柔柔分别戴的是什么颜色的帽子? 练习 1、张、王、李三位老师分别担任语文、数学、外语课,已知每人只担任一门课,另外还知道下面的一些情况: A、张老师上课全部都用汉语; B、外语老师是一个学生的哥哥; C、李老师是女的,她向数学老师问了一个问题。 请问:三位老师各上什么课? 2、爸爸买回来3个皮球,其中2个是红色的,1个是黄色的。哥哥和妹妹都抢着要。爸爸 让他们背对背地坐好。爸爸给哥哥的手里塞了1个红球,给妹妹的手里塞了一个黄球,把剩下的1个球藏在自己的手中。然后让他们猜爸爸手里的球是什么颜色。谁猜对了,就把球给谁。你们说,谁会得到这个球? 【四】一个正方体有六个面,每个面分别涂有红、绿、黄、白、蓝、黑六种颜色,你能根据这个正方体的三种不同的摆法,判断出这个正方体每一种颜色的对面是什么颜色吗? 练习 1、有一个正方体,每个面分别写着1、 2、 3、 4、 5、6,有三个人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结果 如下图: 这个正方体每个数字的对面是什么数?

三年级奥数-简单推理

简单推理 一、知识要点 解答推理问题,要从许多条件中找出关键条件作为推理的突破口。推理要有条理地进行,要充分利用已经得出的结论,作为进一步推理的依据。 二、精讲精练 【例题1】一包巧克力的重量等于两袋饼干的重量,4袋牛肉干的重等于一包巧克力的重量,一袋饼干等于几袋牛肉干的重量? 【思路导航】根据“一包巧克力的重量=两袋饼干的重量”与“4袋牛肉干的重量=一包巧克力的重量”可推出:两袋饼干的重量=4袋牛肉干的重量。因此,一袋饼干的重量=两袋牛肉干的重量。 练习1: (1)一只菠萝的重量等于4根香蕉的重量,两只梨子的重量等于一只菠萝的重量,一只梨子的重量等于几根香蕉的重量? (2)3包巧克力的重量等于两袋糖的的重量,12袋牛肉干的重量等于3包巧克力的重量,一袋糖的重量等于几袋牛肉干的重量? (3)一只小猪的重量等于6只鸡的重量,3只鸡的重量等于4只鸭的重量。一只小猪的重量等于几只鸭的重量? 【例题2】一头象的重量等于4头牛的重量,一头牛的重量等于3匹小马的重量,一匹小马的重量等于3头小猪的重量。一头象的重量等于几头小猪的重量? 【思路导航】根据“一头象的重量等于4头牛的重量”与“一头牛的重量等于3匹小马的重量”可推出:“一头象的重量等于12匹小马的重量”,而“一匹小马的重量等于3头小猪的重量”,因此,一头象的重量等于36头小猪的重量。

(1)一只西瓜的重量等于两个菠萝的重量,1个菠萝的重量等于4个苹果的重量,1 个苹果的重量等于两个橘子的重量。1只西瓜的重量等于几个橘子的重量? (2)一头牛一天吃草的重量和一只兔子9天吃草的重量相等,也和6只羊一天吃草的 重量相等。已知一头牛每天吃青草18千克,一只兔子和一只羊一天共吃青草多少千克? (3)一只小猪的重量等于6只鸡的重量,3只鸡的重量等于4只鸭的重量,两只鸭的 重量等于6条鱼的重量。问:两只小猪的重量等于几条鱼的重量? 【例题3】根据下面两个算式,求○与□各代表多少?○+○+○=18 ○+□=10 【思路导航】在第一个算式中,3个○相加的和是18,所以○代表的数是:18÷3=6, 又由第二个算式可求出□代表的数是:10-6=4. 练习3: (1)根据下面两个算式,求□与△各代表多少? □+□+□+□=32 △-□=20 (2)根据下面两个算式,求○与□各代表多少?○+○+○=15 ○+○+□+□+□=40 (3)根据下面两个算式,求○与△各代表多少?○-△=8 △+△+△=○ 【例题4】根据下面两个算式,求○与△各代表多少? △-○=2 ○+○+△+△+△=56 【思路导航】由第一个算式可知,△比○多2;如果将第二个算式的○都换成△,那么 5个△=56+2×2,△=12,再由第一个算式可知,○=12-2=10.

三年级奥数简单推理

简单推理 前言: 数学课上,老师布置了一道题: □+△=28 □=△+△+△ □=()△=() 要得出正确的结论,就要进行分析、推理。学会了推理,能使你变得更聪明,头脑更灵活。数学上有许多重大的发现和疑难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推理。 解答这类推理题时,要求小朋友仔细观察,认真分析等式中几个图形之间的关系,寻找解题的突破口,然后再利用等量代换、消去等方法来进行解答。 例题1 下图中,□和△各代表几? □+△=28 □=△+△+△ □=()△=() 练习:1,☆+○=18 ☆=○+○ ☆=()○=() 2,△+○=25 △=○+○+○+○ △=()○=() 例题2 下图中□和△各代表几? □×△=36 □÷△=4 □=()△=() 练习:1,○和□各表示几? ○×□=16 □÷○=4 ○=()□=()2,想想,填填。 ○×△=20 ○=△+△+△+△+△○=()△=() 例题3 下图中,□和△各代表几? □+□+△=16 □+△+△=14 □=()△=() 练习:1,□+□+○+○=38 □+□+○=22 □=()○=() 2,□+□+□+△+△=52 □+□+△+△+△=48 □=()△=() 例题4 下图中,□和○各代表几? □+□+○+○+○=34 ○+○+○+○+□+□+□=48 □=()○=() 练习:1,☆+☆+△+△+△=24 △+△+△+△+☆+☆+☆=36 ☆=()△=()

练习: 1,小王、小李和小徐三人中,一位是教师,一位是工人,一位是工程师。现在知道: (1)小徐比工人年龄大; (2)小王和教师不同岁; (3)教师比小李年龄小。 请问:小王、小李和小徐各自做什么工作? 2,刘艺、王天、张明三个男孩都有一个妹妹,六个人在一起打羽毛球,举行男女混合双打。事先规定:兄妹俩不可搭伴;第一盘由刘艺和小红对张明和小英;第二盘中由张明和小平对王天和刘艺的妹妹。小红、小英、小平各是谁的妹妹?

三年级数学简单推理(二)(20200612002555)

第三十四周简单推理(二) 专题简析: 小文比小林高,小林比小佳高,那我们可以推断,小文一定比小佳长得高,这也是一种推理。与前面推理题不同的是,这种推理解答时不需要或很少用到计算,而要求我们根据题目中给出的已知条件,通过分析和判断,得出正确合理的结论。 做推理题时,要根据已知条件认真分析,为了找到突破口,有时先假设一个结论是正确的,然后验证它是不是符合所给的一切条件,若没有矛盾,说明推理正确,否则再换个结论来验证。

例题 1 红红、聪聪和颖颖都戴着太阳帽去参加野炊活动,她们戴的帽子一个是红的,一个是黄的,一个蓝的。只知道红红没有戴黄帽子,聪聪既不载黄帽子,也不戴蓝帽子。请你判断红红、聪聪和颖颖分别戴的是什么颜色的帽子?思路导航:从已知条件中可知,“聪聪既不戴黄帽子,也不载蓝帽子”是个关键条件,因为 3 个人戴的帽子只有红、黄、蓝三种颜色,因此排除黄、蓝两种颜色,聪聪只能戴红帽子;又根据“红红没戴黄帽子”可知红红戴蓝帽子,因此颖颖只能戴黄帽子。 练习一 1,爸爸买回 3 双袜子,其中 2 双是花袜子, 1 双是红袜子,爸爸塞了一双花袜子给妹妹,又塞了一双红袜子给哥哥,把剩下的 1 双藏在自己手中,让兄妹俩猜是什么颜色的,谁猜对就把袜子给谁。你们说,谁肯定会猜对? 2,黄颖、李红和马娜都穿着新衣服,她们穿的衣服一个是花的,一个是粉红的,一个是蓝的。已知黄颖穿的不是花衣服,李红既不穿蓝衣服,也不穿花衣服。她们分别穿什么颜色的衣服? 3,某班学生中,如果有红色铅笔的人就没有黄色铅笔,没有红色铅笔的人有蓝色铅笔,那有黄色铅笔的人,一定有蓝铅笔吗?

例题2 一个正方体有六个面,每个面分别涂有红、绿、黄、 白、蓝、黑六种颜色,你能根据这个正方体的三种不同的摆法,判 断出这个正方体每一种颜色对面各是什么颜色吗? 思路导航:如果直接思考某种颜色对面是什么颜色比较困难,可以换一种思维方式,想想某种颜色对面不应该是哪种颜色。 从图(1)中可看出红色的对面肯定不是黑色和白色;从图(2)可看出红色对面肯定不是黄色和绿色,所以红色的对面是蓝色。 从图(2)可看出黄色对面肯定不是绿色和红色;从图(3)可以看出黄色对面肯定不是蓝色和白色,所以黄色对面是黑色。剩下的白色的对面肯定是绿色。

三年级下册奥数试题-简单推理(二) 人教版

简单推理(二) 典型例题1 1个菠萝的重量等于4根香蕉的重量,两个梨子的重量等于1个菠萝的重量,1个梨子的重量等于几根香蕉的重量? 巩固练习1 1包巧克力的重量等于两袋饼干的重量,4袋牛肉干的重量等1包巧克力的重量,1袋饼干的重量等于几袋牛肉干的重量? 典型例题2 1只小鹿的重量等于4只猴子的重量,1只猴子的重量等于3只兔子的重量,1只兔子的重量等于2只松鼠的重量,1只小鹿的重量等于多少只松鼠的重量?

巩固练习2 1头象的重量等于4头牛的重量,1头牛的重量等于3匹小马的重量,1匹小马的重量等于3头小猪的重量,1头象的重量等于多少头小猪的重量? 典型例题3 A、B、C三人分别是一小、二小和三小的学生,在区运动会上他们分别获得跳高、跳远和垒球冠军。已知,二小的是跳远冠军;一小的不是垒球冠军;A不是跳远冠军,B既不是二小的也不是跳高冠军。问:他们三人分别是哪个学校的?各获得哪项冠军? 巩固练习3 小红、小丽、小菊都戴着太阳帽去参加野炊活动,她们戴的帽子一个是红的,一个是黄的,一个是蓝的。只知道小红没有带黄帽子,小丽既不戴黄帽子,也不戴蓝帽子。请问小红、小丽、小菊分别戴的是什么颜色的帽子?

典型例题4 李刚、宋为和陈硕。一位是工程师,一位是医生,一位是教师。现在只知道:(1)李刚和医生不同岁,(2)医生比宋为年龄小,(3)陈硕比教师年龄大。你能知道谁是工程师,谁是医生,谁是教师吗? 巩固练习4 王戈、李丹和付玉三位老师。一位教语文,一位教数学,一位教英语。现在只知道:(1)王戈和语文老师是邻居,(2)语文老师和付玉不是邻居,(3)付玉和数学老师是同学。你能知道三位老师分别教什么科目吗? 课后练习 1、两袋糖的重量等于3包巧克力的重量,3包巧克力的重量等于12袋牛肉干的重量,1袋糖的重量等于几袋牛肉干的重量?

最新整理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归一应用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归一应用题 “照这样计算”即按照3个书架是75元这样的单价去计算5个书架的价钱.每个书架就是75÷3=25(元), (5)按照刚才的思路解题. a.每个书架多少元? 75 ÷ 3 =25(元) b.买5个要用多少元? 25 × 5 =125(元) 教师让学生独立列出综合算式并订正:75÷3×5 教师提问:这道题怎样检验?请检验这道题. 教师指名完整地说说这道题的解题思路.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把第三个条件改为“ 6个、9个、12个”,问题不变,仍求要用多少元?怎样列式?为什么? 2.将第三个条件改为“200元”,问题改为“可以买多少个书架?”成为例4. 出示例4:学校买了3个书架,一共用7 5元.照这样计算,200元可以买多少个书架? 让学生独立画线段图,理解题意. 重点讨论:线段图应该怎样改?这道题要先求什么? ③学生独立解题.a.每个书架多少元?

75÷3=25(元) b.200元可以买多少个书架? 200÷25=8(个) ④共同讨论:怎样列综合算式?为什么要给75+3加上小括号? 200 ÷(75 ÷ 3) ⑤教师提问:这道题怎样检验? ⑥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是什么?改为“400元”、“800元”、“1000元”,问题不变,应该怎样列式? 3.请同学们自己试做下面两道题. ①一辆汽车2小时行70千米.照这样计算,7小时行多少千米? ②一台磨面机5小时磨小麦250千克.照这样计算,磨1750千克小麦,需要几小时? 订正: ①a.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70 ÷ 2 =35(千米) b.7小时行多少千米? 35 × 7 =245(千米)70 ÷ 2 × 7 ②a.每小时磨小麦多少千克? 250 ÷ 5 =50(千克) b.磨1750千克小麦需要几小时?

三年级下册数学试题-思维训练:简单推理(二)(无答案)全国通用

简单推理 【一】晴晴比珊珊高,珊珊比惠惠高。她们三人中,谁最高? 练习 1、青青比林林重,林林比丽丽重。他们三人中,谁最轻?谁最重? 2、爷爷的年龄比奶奶大,奶奶的年龄比外婆大。他们三人中,谁最大?谁最小? 【二】桌上有三盘苹果,小猫说:“第一盘比第三盘多3个。”小狗说:“第三盘比第二盘少5个。”猜一猜,哪盘苹果最多?哪盘苹果最少? 练习 1、三个小朋友比大小,根据下面的两句话,请你猜一猜,谁最大?谁最小? (1)芳芳比阳阳大3岁,(2)宁宁比芳芳小1岁。 2、有三种水果,请根据动物们的话,猜一猜,哪种水果最重?哪种水果最轻?

小猪:“香蕉比桃重”;小龟:“苹果比香蕉轻”;小鹿:“苹果比桃重”。 【三】华华、聪聪和柔柔都戴着太阳帽去参加野炊活动,她们的帽子一个是红的,一个是黄的,一个是蓝的。只知道华华没有戴黄帽子。聪聪既不戴黄帽子,也不戴蓝帽子。请你判断华华、聪聪和柔柔分别戴的是什么颜色的帽子? 练习 1、张、王、李三位老师分别担任语文、数学、外语课,已知每人只担任一门课,另外还知道下面的一些情况: A、张老师上课全部都用汉语; B、外语老师是一个学生的哥哥; C、李老师是女的,她向数学老师问了一个问题。 请问:三位老师各上什么课? 2、爸爸买回来3个皮球,其中2个是红色的,1个是黄色的。哥哥和妹妹都 抢着要。爸爸让他们背对背地坐好。爸爸给哥哥的手里塞了1个红球,给妹妹的手里塞了一个黄球,把剩下的1个球藏在自己的手中。然后让他们猜爸爸手里的球是什么颜色。谁猜对了,就把球给谁。你们说,谁会得到这个球?

【四】一个正方体有六个面,每个面分别涂有红、绿、黄、白、蓝、黑六种颜色,你能根据这个正方体的三种不同的摆法,判断出这个正方体每一种颜色的对面是什么颜色吗? 练习 1、有一个正方体,每个面分别写着1、 2、 3、 4、 5、6,有三个人从不同的 角度观察,结果如下图: 这个正方体每个数字的对面是什么数? 2、有一个正方体,每个面分别写有数、学、奥、林、匹、克,有3名同学从 不同角度观察的结果如下图所示。问这个正方体每一汉字的对面各是什么字? 【五】有甲、乙、丙、丁4个同住在一座4层的楼房里,他们之中有工程师、工人、教师和医生。如果已知: ①甲比乙住的楼层高,比丙住的楼层低,丁住第4层。 ②医生住在教师的楼上,在工人楼下,工程师住最低层。

三年级数学:复习归一、归总应用题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教材 数学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数学教案 / 小学数学 /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复习归一、归总应用题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数学的内容,让学生可以提升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直觉判断等能力,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三年级数学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5页第4题,练习二十六的第5—8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通过对比练习加深对归一、归总应用题数量关系的认识,提高解答这两种应用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将第115页的第4题分别写在几块小黑板上。 教学过程: (一)对比练习 1、教师挂出写有第4题的第(1)小题的小黑板。让学生自己默读题后,指名回答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再让学生独立解答。做完后教师分别让学生说解体思路和列式理由。 教师挂出第4题第(2)小题的小黑板。让学生比较第(1)、(2)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引导学生回答第一、二个条件是相同的,第三个条件不同,第(2)题的第三个条件正好是第(1)题的得数。让学生独立解答。 教师让学生说明这两道题解法上的异同点,引导学生回答:它们都是先求出每人要摆多

少盆花。再根据第三个条件的不同,求一共要摆多少盆花或求需要多少人。 2、教学第4题的第(3)、(4)题。 教师让学生说明这两道题解法上的异同点和不同点,引导学生回答:它们都是先求出一共要摆多少盆花,再根据第三个条件的不同,求需要多少人或每人摆多少盆花。 教师要求学生看第115页上的第4题,想一想这四道题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引导学生回答:这四道题说的是同一件事:同学们摆花盆。由于已知条件和问题的变化,第(1)、(2)题与第(3) (4)题分为两组应用题。每一组应用题的第一、二个条件是相同的,不同的是第一组要先求每人要摆多少盆花,第二组要先求出一共要摆多少盆花。然后再根据第三个条件求出得数。 二、课堂练习 1、做练习二十六的第5题。 教师让学生把得数写在题目的后面,做完后集体订正。 2、做练习二十六的第6题。让学生认真审题,再列式计算。 3、做练习二十六的第7题。 学生读题后,教师问:这道题实际上给出几个已知条件?(摆一个正方形要用4根火柴棒,

三年级数学简单推理(二)

第34 讲简单推理(二) 一、专题简析: 小文比小林高,小林比小佳高,那我们可以推断,小文一定比小佳长得高,这也是一种推理。与前面推理题不同的是,这种推理解答时不需要或很少用到计算,而要求我们根据题目中给出的已知条件,通过分析和判断,得出正确合理的结论。 做推理题时,要根据已知条件认真分析,为了找到突破口,有时先假设一个结论是正确的,然后验证它是不是符合所给的一切条件,若没有矛盾,说明推理正确,否则再换个结论来验证。 二、精讲精练 例1:红红、聪聪和颖颖都戴着太阳帽去参加野炊活动,她们戴的帽子一个是红的,一个是黄的,一个蓝的。只知道红红没有戴黄帽子,聪聪既不载黄帽子,也不戴蓝帽子。请你判断红红、聪聪和颖颖分别戴的是什么颜色的帽子? 练习 1、爸爸买回3双袜子,其中2双是花袜子,1双是红袜子,爸爸塞了一双花袜子给妹妹,又塞了一双红袜子给哥哥,把剩下的1 双藏在自己手中,让兄妹俩猜是什么颜色的,谁猜对就把袜子给谁。你们说,谁肯定会猜对?

2、黄颖、李红和马娜都穿着新衣服,她们穿的衣服一个是花的,一个是粉红的, 一个是蓝的。已知黄颖穿的不是花衣服,李红既不穿蓝衣服,也不穿花衣服。 她们分别穿什么颜色的衣服? 例2 : 一个正方体有六个面,每个面分别涂有红、绿、黄、白、蓝、黑六种颜 色,你能根据这个正方体的三种不同的摆法,判断出这个正方体每一种颜色对 面各是什么颜色吗? 练习二 1、有一个正方体,每个面上分别写着1、 2、 3、 4、 5、6,有三个人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结果如下: 这个正方体每个数的对面是什么数?

2、一个正方体,每个面上分别写有A、B C D E、F,根据它三种不同的摆法, 判断这个正方体每个字母的对面是什么? 例3:已知某月中,星期二的天数比星期一的天数多,而星期三的天数比星期四的天数多。那么这个月最后一天是星期几? 练习三 1、某年二月,星期日的天数最多,那么这个月最后一天是星期几? 2、某月中,星期日的天数比星期六的天数多,而星期二的天数比星期三的天数多。那么这个月最后一天是星期几?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归一应用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归一应用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识的结构特点,能正确地分析的数量关系,掌握这类应用题的解答规律;学会列综合算式解答. 2.培养学生学会有条理有根据的进行思考,提高分析、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训练学生养成认真审题、动脑分析、仔细检验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使学生了解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会解答此类应用题. 教学难点 线段图的画法及检验方法.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激趣引入. (课前,可以布置任务:让学生调查各自所用的学习用品的价钱)1.教师:我想买些学习用品做奖品,但是不知道哪种好,价钱又合适.正好同学们做了调查,谁愿意介绍一下. 学生介绍,如:这种钢笔很好用,每支8元. 师问:我要卖6支,需要多少钱?用到了我们学过的哪一数量关系?列式:8×6=48(元)单价×数量=总价 2.教师:刚才我看到××的铅笔很好看,他告诉我买这3支铅笔共花了4元5角,我想买这样的10支,要花多少钱呢?

此时,学生可能会答出也可能答不出.如果有答对的,请他说说是怎样算的;如果没有,教师则问:要想知道10支这样的铅笔要花多少钱,就要先求出什么?(单价) 根据哪一数量关系求单价?(总价÷ 数量=单价) 3.教师导入:生活中这样的问题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样的问题. 二、尝试讨论,学习新知. 1.出示例3:学校买3个书架,一共用75元.照这样计算,买5个要用多少元? (1)请学生自由出声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2)小组讨论:尝试用线段图表示题目的条件和问题并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 (3)教师提问:“照这样计算”是什么意思?按照题目的意思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各组汇报,全班重点围绕“线段图的画法”、“照这样计算”的含义展开讨论: “照这样计算”即按照3个书架是75元这样的单价去计算5个书架的价钱.每个书架就是75÷3=25(元), (5)按照刚才的思路解题. a.每个书架多少元? 75 ÷ 3 = 25(元)

三年级奥数简单的推理问题

三年级奥数简单推理问题 1、有甲乙丙三人,这三人之中,一位是经理,一位是老师,一位是战士。 已知:丙的年龄比教师大,甲和战士的年龄不一样,战士的年龄比乙的年龄小。问:这三人各是做什么的? 经理老师战士 甲 乙 丙 2、小林、小国、小方三个人中,一个是工人,一位是农民,一位是战士。现在知道:小方比工人大,小林和农民不同岁,小国比农民年龄大。请问他们各做什么? 工人农民战士 小林 小国 小方 3、一天唐僧师徒四人来到一个小旅店,自己动手做饭,他们一个在挑水,一个在烧火,一个在洗菜,一个在淘米。 已知:唐僧不挑水也不淘米;孙悟空不洗菜也不挑水;如果唐僧不洗菜那么沙僧就不挑水;八戒也不挑水也不淘米。那么他们四个人分别在做什么? 挑水烧火洗菜淘米 唐僧 悟空 八戒 沙僧 4、明明、强强和刚刚三个好朋友的爸爸,一位是工人,一位是医生,一位是战 士,猜猜他们的爸爸各是谁? ⑴明明的爸爸不是工人;⑵强强的爸爸不是医生;⑶明明的爸爸和强强的爸爸正在听一位当战士的爸爸讲战斗故事。 工人医生战士 明明 强强 刚刚 5、甲乙丙三人中有一个人做了一件好事,他们各自都说了一句话: 甲说:“是丙做的”;乙说:“不是我做的”;丙说:“也不是我做的”。最后发现这三人中只有一个人说了真话,请问谁做了好事?谁说了真话?

6、ABC三人中,有一个国际象棋好手,看看他们的对话: A说:“国际象棋好手是C”; B说:“我不是国际象棋好手”; C说:“我也不是国际象棋好手” 现在知道这三句话中只有一句是真话,你能猜猜谁是国际象棋好手吗? 7、甲乙丙丁四个代表队参加数学竞赛的得分情况如下: 甲比乙多30分;丙比甲队少50分;乙比丁队少10分。 则各队的排名顺序如何? 8、甲乙丙丁四个人比身高,已知乙不是最高,但他比甲,丁都高。甲不比丁高。怎使他们的高矮顺序如何? 9、王勇、小华、小海三人中,有人打破了玻璃鱼缸,保安问是谁打破的。 王勇说:“是小华打破的。”小华说:“我没有打破鱼缸。”小海说:“我也没有打破鱼缸。” 已知他们中有两人说了假话。请问谁打破了鱼缸? 10、一天,皇宫里面丢失了一件稀世珍宝,皇帝非常生气,责令包公三天内破案。包公领旨后对皇宫作案现场进行了仔细的勘察,发现地上有两个人的脚印,经过周密调查,发现时内部太监所为。而且只有四个太监有可能接近珍宝。包公最后得到四条可靠的线索: (1)太监甲和太监乙两人中只有一个人去过皇宫 (2)太监乙和太监丁不会同时去。 (3)若太监丙去了皇宫,太监丁必然同去。 (4)太监丁不去的话,太监甲也不会去。 你现在知道谁是窃宝犯了吗?

完整三年级奥数 简单推理

三年级奥数培训教材 简单推理 一、知识要点 解答推理问题,要从许多条件中找出关键条件作为推理的突破口。推理要有条理地进行,要充分利用已经得出的结论,作为进一步推理的依据。 二、精讲精练 【例题1】一包巧克力的重量等于两袋饼干的重量,4袋牛肉干的重等于一包巧克力的重量,一袋饼干等于几袋牛肉干的重量? 【思路导航】根据“一包巧克力的重量=两袋饼干的重量”与“4袋牛肉干的重量=一包巧克力的重量”可推出:两袋饼干的重量=4袋牛肉干的重量。因此,一袋饼干的重量=两袋牛肉干的重量。 练习1: (1)一只菠萝的重量等于4根香蕉的重量,两只梨子的重量等于一只菠萝的重量,一只梨子的重量等于几根香蕉的重量? (2)3包巧克力的重量等于两袋糖的的重量,12袋牛肉干的重量等于3包巧克力的重量,一袋糖的重量等于几袋牛肉干的重量? (3)一只小猪的重量等于6只鸡的重量,3只鸡的重量等于4只鸭的重量。一只小猪的重量等于几只鸭的重量? 【例题2】一头象的重量等于4头牛的重量,一头牛的重量等于3匹小马的重量,一匹小马的重量等于3头小猪的重量。一头象的重量等于几头小猪的重量? 【思路导航】根据“一头象的重量等于4头牛的重量”与“一头牛的重量等于3匹小马的重量”可推出:“一头象的重量等于12匹小马的重量”,而“一匹小马的重量等于3头小猪的重量”,因此,一头象的重量等于36头小猪的重量。 页4 共页1 第 三年级奥数培训教材 练习2: (1)一只西瓜的重量等于两个菠萝的重量,1个菠萝的重量等于4个苹果的重量,1个苹果的重量等于两个橘子的重量。1只西瓜的重量等于几个橘子的重量? (2)一头牛一天吃草的重量和一只兔子9天吃草的重量相等,也和6只羊一天吃草的重量相等。

教案精选:小学三年级数学《归一应用题》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小学三年级数学《归一应用题》 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小学三年级数学《归一应用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识的结构特点,能正确地分析的数量关系,掌握这类应用题的解答规律;学会列综合算式解答. 2.培养学生学会有条理有根据的进行思考,提高分析、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训练学生养成认真审题、动脑分析、仔细检验的好习惯.教学重点 使学生了解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会解答此类应用题. 教学难点 线段图的画法及检验方法.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激趣引入. (课前,可以布置任务:让学生调查各自所用的学习用

品的价钱) 1.教师:我想买些学习用品做奖品,但是不知道哪种好,价钱又合适.正好同学们做了调查,谁愿意介绍一下.学生介绍,如:这种钢笔很好用,每支8元. 师问:我要卖6支,需要多少钱?用到了我们学过的哪一数量关系? 列式:8×6=48(元)单价×数量=总价 2.教师:刚才我看到××的铅笔很好看,他告诉我买这3支铅笔共花了4元5角,我想买这样的10支,要花多少钱呢? 此时,学生可能会答出也可能答不出.如果有答对的,请他说说是怎样算的;如果没有,教师则问:要想知道10支这样的铅笔要花多少钱,就要先求出什么?(单价)根据哪一数量关系求单价?(总价÷数量=单价)3.教师导入:生活中这样的问题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样的问题. 二、尝试讨论,学习新知. 1.出示例3:学校买3个书架,一共用75元.照这样计算,买5个要用多少元? (1)请学生自由出声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2)小组讨论:尝试用线段图表示题目的条件和问题并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归一、归总应用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归一、归总应用题教科书第107~108页的例3、例4及做一做,练习二十四的第1、2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正、反归一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结构特征及解题关键。 2、初步学会用综合算式解答正、反归一应用题,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了解归一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会解答此类应用题。 教学难点 1、线段图的画法 2、检验方法 教具准备 投影片或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自主探索 1、学习例3 (1)出示图片(画有5个书架,下面有一个问号),教师说:学校想买5个书架,你知道需要花多少钱吗?想一想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产生疑问或说出需要先知道每个书架多少钱。) (2)教师及时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图片(画有 3 个书架,标出一共75元),教师说:我告诉你买3个书架一共用了75元钱。现在你能解决了吗? (3)个人试做,小组交流并汇报小组的想法。 思路:要想求5个书架多少钱?先求每个书架多少钱?再求5个一共多少钱?(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进行点拨,并做主要的板书。) (4)练习:教科书第107页做一做。让学生独立解答,指名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2、学习例4 (1)出示例4:学校买了3个书架,一共用75元。照这样计算,200元可以买多少个书架?

(2)小组先讨论研究,再试着把它完成。 (3)小组间交流讨论,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完成板书。 (4)做一做中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分析题目,并解答完成。 3、比较例3和例4,你觉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学生各抒已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做出小结:遇到应用题,一定要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来分析数量关系,然后再解答。 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出示图片(练习二十四的第1、2题),让学生独立解答。 2、老师用IC卡给家里打电话,时间用了4分,正好花了2元8角钱。想一想,如果打电话时间用了6分,又会用去多少钱呢?(学生独立思考) 老师的IC卡里现在只有3元5角钱了,我必须在几分内把话讲完呢? 板书设计: 两步应用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