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学习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探究性学习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探究性学习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探究性学习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系 别:

生命科学系 专业年级:

生物科学2011级(专升本) 姓 名:

田晓燕 学 号: 20110904110 指导教师: 高兴盛 副教授

2013年05月28日

分类号: G633.91 密 级:

LULIANG UNIVERSITY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毕业论文中凡引用他人已经发表或未发表的成果、数据、观点等,均已明确注明出处。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科研成果。对本文的研究成果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日期:

关于毕业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本人在指导老师指导下所完成的论文及相关的资料(包括图纸、试验记录、原始数据、实物照片、图片、录音带、设计手稿等),知识产权归属吕梁学院。本人完全了解吕梁学院有关保存、使用毕业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存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纸质版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吕梁学院可以将本毕业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任何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毕业论文。如果发表相关成果,一定征得指导教师同意,且第一署名单位为吕梁学院。本人离校后使用毕业论文或与该论文直接相关的学术论文或成果时,第一署名单位仍然为吕梁学院。

论文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老师签名:日期:

探究性学习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

探究性学习是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学生探究能力、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实际生物课堂教学中,改变教学方式中束缚学生的做法,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给学生以最大的发展空间。

本文通过调查发现,探究性学习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实施存在着一些问题。调查显示,教师们对于在生物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还是比较支持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造成部分探究无法顺利开展。要把探究性学习在生物教学中真正开展,还需要一些具体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生物教学;困难

The application of Inquiry learning in biology teaching

abstract

Inquiry learning as a kind of teaching tactics system has been advocated positively in the curriculum reform, it is an effective and essential way to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is the effective way to improve students Inquiry ability, learning ability, the ability of solving problems. In the actual biology classroom instruction ,changs in student teaching approach in practice, follow the people-oriented idea , give the students the maximum space to develop .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survey found, inquiry learning in biology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 exists some problems. Polls show the teachers to carry out inquiry learning in biology teaching or more support, but, because of various reasons causing some inquiry cannot develop smoothly. The inquiry learning really carried out in biology teaching, also need some specific reform measures.

Keywords: inquiry learning; biology teaching; difficulties

目录

前言......................................................................................................................... - 1 - 第一章探究性学习概述......................................................................................... - 2 -

1.1 探究性学习的概念..................................................................................... - 2 -

1.2 探究性学习的基本形式............................................................................. - 2 -

1.2.1 发现式探究....................................................................................... - 2 -

1.2.2 推理性探究....................................................................................... - 2 -

1.2.3 实验式探究....................................................................................... - 3 -

1.3 探究性学习的特征..................................................................................... - 3 -

1.3.1 能动性............................................................................................... - 3 -

1.3.2 开放性............................................................................................... - 3 -

1.3.3 过程性............................................................................................... - 3 -

1.3.4 实践性............................................................................................... - 4 -

1.3.5 师生平等性....................................................................................... - 4 - 第二章探究性学习的实施..................................................................................... - 5 -

2.1 探究性学习的实施原则............................................................................. - 5 -

2.1.1 教师要做好探究性学习的指导工作............................................... - 5 -

2.1.2 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过程........................................................... - 6 -

2.2 探究性学习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 7 -

2.2.1 在实验中开展................................................................................... - 8 -

2.2.2 在资料搜集中开展........................................................................... - 8 -

2.2.3 在课外活动中开展........................................................................... - 8 -

2.3 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必要性......................................................................... - 8 -

2.3.1 有效实施中学生物课程改革的需要............................................... - 8 -

2.3.2 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的需要............................................................... - 9 -

2.3.3 中学教育和高等教育过渡的需要................................................... - 9 - 第三章对中学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调查及分析............................................... - 10 -

3.1 中学生物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现状调查............................................... - 10 -

3.1.1 调查目的......................................................................................... - 10 -

3.1.2 调查对象......................................................................................... - 10 -

3.1.3 调查方式......................................................................................... - 10 -

3.1.4 调查结果及分析............................................................................. - 10 -

3.2 教师和学生眼中的探究性学习的困难................................................... - 13 -

3.2.1 教师对探究学习的担心................................................................. - 13 -

3.2.2 学生眼中的探究学习的困难......................................................... - 13 - 第四章中学生物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现状分析............................................... - 15 -

4.1 关于探究性学习的认识和态度............................................................... - 15 -

4.1.1 学生缺乏关于科学探究相关的基础知识..................................... - 15 -

4.1.2 探究过于重视过程,忽略结果..................................................... - 15 -

4.1.3 对探究学习热情度不高,可有可无............................................. - 15 -

4.2 关于探究性学习的过程........................................................................... - 15 -

4.2.1 部分教师机械的把探究过程的每一步都套用探究步骤............. - 15 -

4.2.2 探究时间不充足............................................................................. - 15 -

4.2.3 探究课题选题仅限于教材中......................................................... - 16 -

4.3 关于探究性学习中的合作....................................................................... - 16 -

4.3.1 师生合作......................................................................................... - 16 -

4.3.2 学生之间的合作............................................................................. - 16 - 第五章中学生物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出现的问题及其对策....................... - 17 -

5.1 中学生物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出现的问题....................................... - 17 -

5.1.1 知识性教学量过大......................................................................... - 17 -

5.1.2 班级人数过多................................................................................. - 17 -

5.1.3 师资水平不足................................................................................. - 17 -

5.1.4 课程资源......................................................................................... - 17 -

5.1.5 教师教学评价的标准和体系不细化............................................. - 18 -

5.2 解决中学生物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困难的对策............................... - 18 -

5.2.1 开展探究性学习要在新课标、新教材的基础上......................... - 18 -

5.2.2 对班级进行合理分班..................................................................... - 18 -

5.2.3 对教师进行相应的培训................................................................. - 18 -

5.2.4 对于条件较差的学校引起重视..................................................... - 18 -

5.2.5 改变生物教学的评价体系............................................................. - 18 - 附录......................................................................................................................... - 20 - 参考文献................................................................................................................. - 22 - 结束语................................................................................................................. - 23 -

前言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需要的并不是只有满肚子学问的人才。现代科学的飞速发展要求新世纪的人才必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经验,这类人才的培养与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的培养有密切的联系,与生物课程的学习关系密切。培养有实验、实践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是生物教学的根本任务。

在这次生物教学改革中,2002年教育部修订并颁布了《大纲》,2003年又颁布了《课程标准》,使生物课程标准和任务也随之发生了根本改变。《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教师不仅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也要改变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运用探究性学习方法能让学生从探究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但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适合探究性学习模式,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选择是否用探究学习方法,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探究。

目前,探究性学习已成为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中的切入点,各学校的生物教师也在努力通过课堂教学帮助学生开展探究性教学,虽然老师学生们对开展探究性学习的热情也很高,但在具体实践中却面临着许多困难。

第一章探究性学习概述

1.1 探究性学习的概念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通过类似于科学家科学探究活动的方式获取了科学知识,并在这个过程中学会科学的方法和技能、科学的思维方式,形成科学观点和科学精神。《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认为,生物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组织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生物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1]。

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与科学家的科学探究相似,又不同于科学探究。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实际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探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新知识、应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的中心是针对问题的探究活动,当学生面对问题的时候,他们就要寻找问题的答案,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要对问题进行理性分析,找出解决的方法,然后通过观察实验来收集证据,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得到资料,对资料进行归纳、比较、统计分析,形成对问题的解释,最后通过讨论和交流,进一步澄清事实、发现新的问题、对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1]。

探究性学习的一个最大的目的是要学生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参与探究可以帮助学生领悟科学的本质。

1.2 探究性学习的基本形式

探究活动形式多样,没有固定的活动形式,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活动情况把它分为:发现式探究、推理性探究和实验式探究。

1.2.1 发现式探究

发现式探究是以学生本生观察和经验为基础,在学习情境中通过自己的探索自我发现学习的内容要点。

在发现式的探究活动中,所要研究的主题一般都是有规律的、自我发现式的,没有现成信息可以直接搜集到,必须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进行观察、实验或者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从而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发展科学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1.2.2 推理性探究

推理性探究是“没有动手做”而应用的探究方法,它主要是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技能。它的主要特点是:学生通过问题进行思考;学生直接或间接地观察

现象;学生通过提出疑问和讨论来得出或归纳出概念。

推理性探究也可以理解为对二手资料的探究。在课堂教学中,推理性探究的过程往往包括教师讲述、师生共同讨论、学生运用推理方法形成概念等。

1.2.3 实验式探究

实验式探究是一个较为完整的实验过程,包括从问题的提出到最终的解释、报告全过程。这种探究学习是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学习。在这种学习过程中,学生发现经历,发现问题,辨别质量,形成假设,根据控制变量的原则自行设计实验,执行实验,验证假设,并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式探究的特点是:比发现式探究具有更多的程序和焦点;需要确认有待回答的相关问题;有时需要陈述一个假设,并设计验证这个假设的实验;实验或收集证据的计划必须在动手操作之前准备好;学生要根据拟定的实验计划步骤进行操作,并通过证据发现假设可接受性,或改进现有的假设[2]。

1.3 探究性学习的特征

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理念之一。传统的学习方式中学生往往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而新课程倡导的探究性学习是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它具有以下特点:

1.3.1 能动性

探究是一个能动的过程。所谓“能动的过程”是指学生既要动手又要动脑,强调学生主动学习和自主发展,强调学生通过探究和发现过程达到预期教学目标,不再把课堂教学的重点放在教师传授知识、讲解科学概念或原理上,这与传统教学热衷于向学生灌输知识的教学模式有着本质的区别。

1.3.2 开放性

探究是一种有多侧面的活动。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的科学探究包括有一系列的活动,如他们需要观察研究对象、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需要利用已有的知识,经思考对问题进行猜想,提出自己的假设;需要查阅各种信息资料,对假设的逻辑含义进行推断;需要设计实验方案,找出和控制可变因素及其进行实验;需要收集分析和解读数据,运用逻辑和证据作出答案和解释;需要利用各种图表交流得出科学结论,并对不同的观点或批评意见作出反应,等等。总之,在科学探究过程中,观察、调查、实验、测量与统计、文献整理与分析是主要的探究方式,归纳与概括、比较与分类、分析与综合是基本的推理方式。

1.3.3 过程性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自主的学习过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合作交流,注重学生的经验与学习,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的过程。探究性学习更加关注学习的过程,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科学探究方法和探究能力。

1.3.4 实践性

探究性学习是以实验或者其他探究方式为手段,通过探究,让学生感受探究,在探究实践中学习,探究过程中创新。

1.3.5 师生平等性

探究要求师生都以学习者的身份参与教学过程。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学生是主体,他们是否具有积极的探究态度和保持旺盛的探究热情,是否主动地参与探索事物或现象的学习活动,直接关系到能否达到预期学习目标。然而,“教师是教育的核心”,在探究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3]。

第二章探究性学习的实施

2.1 探究性学习的实施原则

2.1.1 教师要做好探究性学习的指导工作

生物课程的探究性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选择、提出问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和探索的过程中获取新知识,应用已有的知识解决新问题,让学生自己得出概念,而不是把概念灌输给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2.1.1.1 探究课题选题要联系生活实际

探究课题的选题是探究性学习的起点,也是对旧知识的认识、发现新问题的研究起点。所以选题要站在恰当的角度,与当地的生活实践紧密联系,避免题目过大或起点过高,也要避免题目过于简单。

教师应当在适当的学习阶段设置具体的探究性学习问题,选择教材上争对性较强的探究活动,这些活动往往是章节中重、难点的突破口,能够将教学内容和科学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也便于学生学以致用。让学生自己去探究,把学到的知识与具体的生活实践相结合,这样可以让学生感知到现实生活中生物科学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4]。

2.1.1.2 创造适宜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良好环境

科学探究需要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时间、空间和学习材料是探究学习环境的重要组成因素,教师应该创造适宜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良好环境。探究需要需要充足的时间保证,不仅教师需要大量时间准备材料、设计活动、组织学生,而且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和交流时间也应相应的增多;科学探究还需要适宜的活动空间,实验室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场所;科学探究需要必要的物质条件,要为学生准备必要的实验用具、药品、试剂和材料等。

2.1.1.3 教师对学生进行循序渐进的引导

由于长期的接受式学习,学生会对探究性学习缺乏感性认识,对于如何探究,怎样设计解决问题的策略,怎样找出正确的思路等等,都是很迷茫的。所以,在生物探究性学习的初期,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循序渐进的引导。在开始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然后一起讨论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案,对学生进行启发,激发学生的灵感和热情。

由浅入深地培养学生科学的思想、科学探究方法和科学探索精神。培养学生

科学创新的思维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是探究性学习的目标。而教师的作用就在于转变学生的传统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科学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2.1.1.4 要重视探究性学习的过程

探究性学习更重要的是在于它的过程而不完全是结果,学生进行探究的真正意图,不仅在于掌握生物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而且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路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设计实验、完成实验并得出结论,是一个繁琐而复杂的过程,任何一个地方都有可能会出错,以致对结果产生影响,但学生还是学到了科学探究的方法和科学思维。

但探究性学习也并非不注重结果,不注重结果的学习是没有意义的,如果只求探究的过程,探究性学习就会成为一种形式上的训练。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不仅要注重探究的过程,也要对探究结果有所期望,才能使学习的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5]。

2.1.2 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过程

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科学探究通常包括以下几个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和表达交流。然而,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探究学习包括一系列活动,有些活动是为观察事物、收集数据、提出见解和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打基础;有些活动则是鼓励学生对课本、资料等各种媒体提供的辅助性信息进行严格的分析。课堂教学中的探究程序大致如下:

2.1.2.1 从已知到未知明确课题任务

课堂上的学生探究活动并不是一种随心所欲的自发性活动,而是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进行的一种有序的、多侧面的研究活动。这种教学活动的导入就是教师从教材的结构特点、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出发,从已知过渡到未知,使学生明确探究课题的任务。

2.1.2.2 感知学习材料,创设问题情境

在生物学课程的某些探究性课题中,学生提出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从亲身经历的事情中产生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多是他们的日常观察与思考的沉淀,或者是在调查研究的活动中发现的;二是课本和媒体提供的资料,这些资料中含有是学生困惑和产生疑问的知识成分。

2.1.2.3 转换题材,引出探究性学习

能够引起学生困惑的问题情境,实际上是蕴涵着学生还不知道或不懂的某些东西,疑问就是从这些未知成分中生出的,某个矛盾可能诱发出一系列疑问,经过提炼的疑问便成为问题。

2.1.2.4 利用背景材料,做出假设和推断

提出问题是学生进一步探究问题的首要方面,它提供了动力,并指出了方向。解决问题包括做出假设和进行检验。假设是对问题经过深思熟虑的猜想或解释,它是探究问题解决的第二方面;运用假设对问题相关的事物做出合乎逻辑的推断是探究问题解决的第三个方面。

2.1.2.5 设计探究方案,预测结果

制定方案是探究性活动的关键环节,有两种途径:一是查阅资料和搜集有关证据,二是在某些客观事实的启发下设计实验。

设计实验方案时涉及到两个重要步骤:控制变量和给出可操作定义。变量是指实验中可以变化的因子,其中人为改变的因子是调节变量,随着调节变量而改变的因子称为因变量,它是为了得到实验结果而需要观察的现象或测量的指标。

2.1.2.6 执行方案,搜集数据

执行方案是指完成实验操作的过程或是查阅和搜集资料的过程。实验中得到的观察和测量的结果统称为数据,通过收集、整理和解读数据的过程,才能获得支持或者否定假设的证据,可见在实验过程中搜集足够的实验数据是一个关键环节。在查阅和搜集资料的过程中,要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

2.1.2.7 加工整理数据,得出科学结论

分析数据是实验操作完成之后,对收集的实验信息进行整理和解读的过程,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找出研究对象的发展趋势或事物之间的联系,思考数据揭示的事实或规律,确定是否支持原先的假设,运用证据和逻辑分析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解释,从而得出结论。

2.1.2.8 交流评价,进行反思

科学探究常常是一种协作型活动,彼此的交流与评价有助于相互启发和材料共享,自我的反思与修正有助于深入理解科学概念和认识科学活动的性质。交流的内容主要有:探究过程、方法、描述结果、报告研究成果和结论。交流也是一个评价过程,评价内容涉及探究过程的方方面面,主要是肯定合理部分并对存在的不足提出合理质疑[6],[7],[8] 。

2.2 探究性学习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在生物教学中,老师们要转变观念,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乐于探究,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探究学习的能力。

2.2.1 在实验中开展

生物是一门实验性学科,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生物的基本方法,教材中也有很多实验练习。在以往的教学中,实验的内容往往是验证性的,学生根据课本上的步骤按部就班的完成实验即可,仅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没有思考的空间。在实验中开展探究性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让学生对生物科学有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验过程中,要重视实验设计和试验操作,重视实验过程的分析,让学生做自己设计的实验,去验证自己的假设,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实验设计及操作的能力。

2.2.2 在资料搜集中开展

在资料搜集中开展探究性活动,往往是在资料信息的整合中提高学生的能力。资料搜集有两种途径,一是从实践中获得的直接资料,二是从图书馆、网络、媒体等资料源获得的间接资料。当学生带着问题和假设进行资料搜集时,就希望知道自己的推断假设的正确性,但是一般没有现成的资料证据来验证提出的假设,只有将收集到的资料加以整理,所得到的信息和自身原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整合,促进了信息的提取和吸收,进而强化了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合作交流能力。

2.2.3 在课外活动中开展

在课外的探究形式多样,没有固定的形式,可以根据当地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课外实验探究或者资料收集等等,以不同的形式进行探究学习。这样的活动中有助于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主题,发挥自己的创意,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9],[10],[11]。

2.3 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必要性

倡导探究性学习是中学生物课程的基本理念,是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探究性学习不仅是学习方式的改变,而且可以通过探究性学习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每一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创造空间。

2.3.1 有效实施中学生物课程改革的需要

以往的生物课程过渡强调以学科为中心,忽略学生的实际,过于偏重知识要求,忽略技能、情感和价值观,看中结果,忽略过程。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明确提

出生物学教育的任务和价值是进一步提高全体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12]。

在新的课程理念指导下,高中生物课以必修和选修的模式呈现出来,全面涵盖了高中生应掌握的内容。课程标准把“倡导探究性学习”作为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明确指出:“《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自主的学习过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合作交流,注重学生的经验与学习,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的过程。通过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为主动,建立和形成能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主题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自然是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

2.3.2 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的需要

探究学习能促进独立思考的能力。科学探究是学生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是对知识的批判性学习。在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具有新的角色定位,不再是唯一的传授者,而是帮助者、指导者、鼓励者,也是参与者。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占主体地位,能够增强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13]。

探究学习有助于建立多领域融合的知识与技能结构。探究性学习打破了以往学科教学的状态,把学生置于多元的开放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要涉及多方面的学科知识,使学生获得更多的信息,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

探究学习促使学生养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探究学习着重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获得科学本质,以事实为依据,不凭空臆测,促使学生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探究性学习丰富学习的体验。探究关注学习的过程,深化学习的过程,从而体验丰富而完整的学习过程。

2.3.3 中学教育和高等教育过渡的需要

现在大学都是靠自主学习来获得知识,学习方式也是以探究性学习为主,在以往的高中教学中,都是注重分数而轻视能力的培养,这样的学生进入大学后往往会跟不上学生们的步伐,时间久了对学生自身发展不利。而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自主的学习过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合作交流。通过这样的高中学习,使学生能很快适应大学生活,而且也会有很好的发展。探究性学习使大学教育和高中教育过渡连贯,起到了较好的衔接作用[14]。

第三章对中学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调查及分析3.1 中学生物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现状调查

3.1.1 调查目的

(1) 了解学生对探究性学习的认识程度和态度。

(2) 了解生物教师对探究性教学的指导和热情状况。

(3) 了解在生物教学中探究性学习存在的问题,以便解决问题,促进探究性学习的开展。

3.1.2 调查对象

临汾市洪洞县山焦中学初一部分学生和高一部分学生

3.1.3 调查方式

问卷调查:主要针对学生,主要包括教师、学生对探究性学习的认识和态度,及探究性学习的进行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共发出500份,回收500份。问卷回收率100%有效率100%。整理回收问卷,统计所得信息,作表分析。

访谈调查:利用课余时间与调查学校生物教师及学生进行访谈。

课堂观摩:走进生物课堂,切身体会课堂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教学实际。3.1.4 调查结果及分析

表1:对探究性学习的认识和态度调查

从上表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对探究性学习还是比较感兴趣的,

老师也积极的在课堂上实施探究性教学,但仍有部分学生对探究性学习不是很了解,处于朦胧状态。对探究性学习持无所谓,或者是消极的态度,这对在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产生了阻碍的作用。在以后的生物教学中,还要加强学生和教师对探究性学习的认识。

表2:探究性学习开展过程中问题的调查

初中生物教学案例分析(供参考)

初中生物教学案例分析 作为一名中学的生物教师,在自己多年的工作中,自己尝试着融入教育工作当中的同时,也在尝试着对以上问题进行着解答。 我的观点是做一名有智慧的生物教师。智慧的教师是每个人都尝试着去模仿去追寻的,然而我想谈的智慧,是从生物学科入手,借用生物学的智慧对学生进行智慧的教育。 案例:课堂喝水、吃零食事件 在本学期第一节生物实验课后,我就听到生物实验员老师对我的“抱怨”,学生做完实验后,实验员要花很大功夫去收拾教室中的垃圾,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食品的包装袋、饮料瓶子。不用说,一定是学生在上课时又吃东西了。消了实验员老师的“火”,我的“火”反而上来了,跑到刚做过实验的班级里,对学生进行一顿“训斥”,“都上初中了,连上课不能随便吃东西的规矩都没有?!如果这样,以后不要来实验室上课了”!说完这些,心脏通通地乱蹦,一个原因是第一次和孩子们这么生气,另一个原因是对自己的教育方法提了一个问题,这么说就真的能起到教育作用了? 果不其然,孩子就是孩子,起初他们见我生气的样子,知道了上课喝水、吃东西是不对的,一段时间内果然不带来零食了,可是过了不久,这阵风气又开始了。

“同学们请大家想一想,如果有一天别的班同学请你去做一个小的汇报,在你正起劲的时候,看到台下每位同学桌子上都摆着一个大水杯,不停的咕嘟咕嘟地有人再喝水,你们会怎样想?你还有心思讲下去吗?”,我吸取了上次教训,跟学生商量着来,不急躁,引导他们去思考,可哪儿想,孩子们根本没有上台汇报甚至跨班汇报的经历,五六个孩子在台下起哄“我们愿意讲,他们喝的时候,我正好停下来,也歇歇,喝些水,润喉龙”。当时我并没有爆发我的怒火,因为看到了早在手心上写的两个字“火灾”。担心又对学生生气,我特意在手心上写上了这两个大字,提醒自己。看着这群男孩子们没有用心的回答,我只是一笑,不再对此话题谈论下去。然而一次实验课上,我却“意外”地找到了方法,而且很有用,直到现在在我的生物课上,尤其是在生物实验室进行的实验课上,很少有同学带零食、喝饮料,而且现在去问他们印象较深的一堂生物课是什么,他们也会回答这次实验课。 这是一堂“探究孢子萌发条件”的实验课,本节课将组织学生进行对黑根霉或青霉的接种,在进行实验前,首先引导学生思考在哪里能够发现霉菌,学生回答“变质的面包,长毛的馒头,剩饭上面……”,我问:“霉菌的产生的孢子有着哪些作用?”起初是想引导学生说出孢子能够协助霉菌 的繁殖,但是一位同学却提出了如下的问题,“老师,灵芝的孢子能治病,您说有没有孢子能够使人发病呢?” 因为我自身是过敏体质,平时对过敏源的类型很关注,当学生提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恰巧手臂上早已经因为过敏长出了很多突起红肿的包,虽然这

初中生物 《生物的特征》教案

《生物的特征》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科学观察的一般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 2.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教学活动,逐渐培养学生观察、口头表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使学生成为既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又能虚心倾听别人的意见的人。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引导学生观察生命活动的现象,并得出生物的基本特征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2.一些生物的特殊生理现象的分析和归类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课前准备: 1.活体生物如:盆载的植物体1-2种; 2.动物标本1-2件; 3.珊瑚;小机器人;有关的投影片等。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引入:展示盆栽植物和一个小机器人,说明它们的根本不同在哪里? 盆栽植物是生物。说明生物与非生物是有区别的。生物具有区别非生物的本质特征。 引导学生根据书上提供的图片和需要营养物质 (1)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并为动物提供了食物; (2)寄生植物获取别的生物体中的有机物。如猪笼草、菟丝子、食人树等; (3)动物从自然环境中获取现成的有机物。如猫抓鼠吃;青蛙抓虫吃;狗吃肉;羊吃草等; (4)细菌、真菌等分解枯枝落叶朽木动物的尸体粪便等有机物。任何生物的生存都需要营养物质。 2.生物需要呼吸

(1)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提供,植物的各项生理活动所需要的能量都是由呼吸作用提供的。 (2)人从出生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不能停止的是呼吸。成人呼吸频率16-18/每分钟。 (3)鱼生活在水中需要大量滤水从水中摄取氧气。 (4)鲸每15-20分钟就要从水中冒出呼吸一次。 (5)水生的爬行动物有专门适应水中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如海龟它的肺能贮藏空气,它的泄殖腔内有肛门囊,囊壁富有血管,可在水中呼吸。鳖喉部有粘膜形成绒毛突起,其上毛细血管丰富,水中气体可由此进入,可以10小时在水中不出来。 (6)水生植物有气道如藕的茎中有气道;水稻的茎杆是中空的可通气。 3.生物体都能繁殖后代 (1)许多植物能够产生种子。用种子繁殖后代。 (2)有些植物能产生秧子如白薯、草莓;小麦、水稻能分蘖; (3)白薯、土豆能出芽。 (4)藻类、苔藓、蕨类能产生孢子,用孢子繁殖后代。 (5)细菌、草履虫等生物通过分裂生殖,产生新个体。 (6)许多动物通过产崽繁殖后代。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1)植物缺水会发蔫;水多了会涝。 (2)施肥少了长不好;施肥多了会烧苗。 (3)含羞草受到外界刺激会做出反应;捕虫植物有特殊的捕虫作用。 (4)植物有向光性、向水性、向肥性等。 (5)动物会捕捉食物逃避敌害等。 5.生物能将身体内产生的废物排出 (1)植物能够通过落叶带走一部分废物。 (2)人可以通过出汗、呼出气体和排尿等将废物排出体外。 6.生物能生长 (1)植物能由一粒种子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2)小鸟由卵孵出长成大鸟。小孩能够长成一个大人。等 7.生物还会生病、衰老、死亡

高中生物研究性课题

高中生物研究性课题 高中生物研究性课题——关注环境问题 【关键词】:环境问题环境污染实验设计实验方案 【摘要】对学生进行切实的环境教育,实现其从受教育者转变为研究者与实践者,体验环境问题的严峻,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心科技进步、关心环境保护的现实态度。引领学生获得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并培养其科学精神与合作精神。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对高中生物课程的目的定位于:1:获得关于生命活动基本规律的基础知识,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方面的应用。2: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对立创:初步学会生物科新意识,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增强爱国主义思想感情。3 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学基本操作技能、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课程目标中规定:1、知识方面:了解并关注生物学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2、态度观念方面:正确认识我国生物资源状况,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增强爱国主义思想感情;懂得爱护自然界的生物,认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初步具有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和合作精神。3、能力方面:具有利用课本以外的图文资料和其他信息资源进一步收集和处理生物科学信息的能力。大纲中反复强调训练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关注生物科学知识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提高保护环境意识等。 生物科学作为新世纪的领先科学,与当今世界面临的环境危机,粮食危机,人口危机,资源危机和能源危机密切相关。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必然选择。因此进行环境教育是国策教育也是国情教育和素质教育。环境意

初中生物的实验教学案例

实验教学案例 课题: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兵团二中 吕笃康 2013年7月 七年级(上册)生物实验教学案例 课题:第四章第一节——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以"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为实验课题,了解绿色植物在光下能制造有机物——淀粉,同时知道光照是绿叶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最后,归纳出光合作用的概念及光合作用对生物圈的重要作用。从而认识到绿色植物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爱护植物的情感。在生物实验教学中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课堂教学,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自主发现新知识,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以期使得生物实验教学更为科学和有效。 教材分析: 光合作用是本章的教学重点之一,光合作用对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没有光合作用就没有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因此,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奥秘就成为最具吸引力的课题。学生在学习了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之后,继续学习植物的光合作用这一重要的生理现象。通过一系列的实验设计、操作、

探究和讨论,使学生对实验的设计原理、技巧,有更深层次的感悟。通过实验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学情分析: 1、七年级同学对生物科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实验探究积极主动,愿意与同学合作性探究学习,敢于大胆质疑。 2、七年级学生虽然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但光合作用的原理比较抽象。学生相应的知识铺垫不够,动手能力较弱,而且光合作用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来源之本,通过光合作用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从理论上认识到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性。所以本节知识要用具体的,形象的实验进行教学。让学生体验到由现象到理论的过程,即通过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知识。 学法、教法分析: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验科学家们探索光合作用的历程,激励他们努力获得与科学家结论相似的结果,在这节课中,我把验证性实验改为模拟探究实验,以培养学生像科学家那样不断深入思考问题的思维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学会一些科学研究的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尝试做“小科学家”的愿望。 《探究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是七年级学生刚接触不多的一种探究实验,而且操作的准确性强,由学生独立完成有一定难度。对此,在教学中我有放有收,既有老师的指导,又还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让学生独立进行探究;而且这个实验也是七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这么多种类的实验用具,第一次点燃酒精灯并隔水加热。为确保实验安全、顺利地进行,我在课前几天开始培训实验小组长,并强调注意事项,同时设计并印发实验报告单给学生,让他们边复习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边分组填写: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然后根据设计方案小组长带领组员提前做好实验准备工作;可以将各实验小组实验准备的过程拍成录像,作为上课资料。

初中生物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教学设计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教学设计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①观察生物和非生物,比较它们的区别。 ②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④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更加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难点和重点 重点: ①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②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难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①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实物、图片。②教师准备与课程相关的挂图。 学生: ①学生观察生活环境,区分生物与非生物。 ②学生准备生物标本。 ③有条件的地方,学生可去观察珊瑚。 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 什么是生物观察有山、水、虫、鸟、树、石头的多媒体画面,欣赏与画面协调的音乐,请学生描绘所看到的大自然,并回答所看到的画面中哪些物体是生物,哪些物体是非生物。 观察绚丽多彩的大自然挂图,说出其中的生物与非生物。 或实地考察大自然。(适合班额小的农村学校,班额大,需要分小组进行。) 学生拿出自带的物体。通过观察常见的物体,如盆栽花卉、西红柿、黄瓜、蝴蝶、课桌、讲台等,来认识生物与非生物。播放多媒体课件。 提出问题: “请举出画面中的物体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注意鼓励中差生参与)

展示挂图,启发学生找出图中的生物与非生物(无条件进行多媒体教学的学校可用此法)教师组织好学生,让其在大自然中认真区分生物与非生物。 指导学生观察生物,从实际生活中认识生物与非生物。 生物的特征实物对比,通过分析小鸟具有的一些生物特征后,学生拿出自己所带的生物与小鸟对比,说出这些生物具有的与小鸟相同的特征,大家各抒己见,互相补充,得出生物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结合自身,分析表述。 观察书中插图,说出各种生物正在进行的生命活动,然后学生分小组,以自身为例讨论人是否也具有书中描述的生物特征,选出代表,举例说明,各组间可针对不同观点进行辩论,使大家认识到生物的共同特征。 集思广益,调动思维潜力,学生观察某些生物图片或多媒体课件,结合平时了解的生物知识,协作互补,从记忆中搜索信息,说出生物的其他特征。例如,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有一定的寿命等。启发学生用对比法比较出生物的共同特征,同时可向学生解释不同生物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方式有所不同(如动植物繁殖的方式不同)。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挂图,阅读课文。提出问题:“想想你具有哪些生物特征?”对于一些不易观察到的生物特征,教师可提示学生,帮助分析。 教师展示一些图片或多媒体课件,提出问题:“除我们已经了解到的生物特征之外,谁知道生物还具有哪些特征?” 结合学生的回答,总结归纳。 巩固练习多媒体打出钟乳石、珊瑚和珊瑚虫,学生讨论哪个是生物,并说明理由。 找观察过珊瑚的同学,给大家描述珊瑚和珊瑚虫的关系,大家讨论后得出答案。教师指导学生根据生物的特征去分析。 对平时认真观察生物的同学给予表扬,并说明观察环境对学习生物学的意义。

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探讨

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探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生物实验教学中从第一个探究性实验开始重视,以方法入手,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多创设探究思维训练情境,学生才能在探究中主动获取知识,在理解的基础上完善生物学知识体系。 标签:生物实验教学 一、理论介绍 探究教学旨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最终寻找答案的过程中,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活动。它对于目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学习、表达交流的能力、科学探究能力等实施对素质教育有着重要意义。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但很多实验受到条件的制约而无法完成。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应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使微观的、不能动手实验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如:“血液循环”、“细胞的分裂和生长”等一些知识的学习,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模拟,让生物教学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从而使生物知识易学易懂。 其中对照实验是一种重要的科学实验方法,在生命科学实验中常常用到。在实验过程中往往会涉及到各种相关的因素,为了证明某种因素对研究对象是否有作用,在设计实验时通常将其他因素都定为相同,而仅仅使某一因素为变量,对该因素的作用进行探讨。不管学生做什么实验,我总是强调对照实验只能有一个变量。同时告诉学生:在用到生物活体进行对照实验时,有时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情况,对这样的对照实验最好多重复做几次,涉及到的个体数越多越好,这样才能保证探究实验的科学性,才有可能得出科学的结论。“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知识是教不完的,但是学会了探究方法可以进行课外探究,甚至终身受益。 二、利用合适的时机,开展互动活动 教师要在领会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上进行备课,从多层次多角度入手,备课内容要结合生物课程的特点,融合教学目标。要不断加强学生对生物学知识与生活之间联系的认识,以及情感价值观与之的关联。从而转变学生掌握知识的单一模式,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以及价值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对课程的准备要在深入了解教材的基础上,构建互动桥,对互动桥的搭建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来实现。 互动教学过程中不断添加探究实验的条件,教师则在此过程中作好对学生的引导工作,营造利于学生的学习氛围,实现师生的互动,比如:需要做对照实验

高中生物实验探究式教学

高中生物实验探究式教学 摘要:近年来,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省市的高中教师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培养。然而,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高中生物的实验教学工作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并没有被充分地调动起来。探究式教学模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在实际的探究过程中,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高中生物实验;探究式教学;主体能动性 目前,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生物学科的重要作用日益突显出来。尤其是生物学科的交叉应用功能,在环境保护以及基因遗传等研究领域表现出了巨大的作用。然而,在高中的生物实验课程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亦不能为该领域提供充足的创新型人才。探究式教学方法的提出,能够在很大程度上 改变这一不利状况。因此,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认可。但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还有待解决。笔者结合当前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工作,探索了探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 (一)生物实验教学过于形式化。目前,尽管国家一再强调素质教育,但是面临着巨大的高考压力,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仍是对学生的实验教学课程未能给予应有的重视。实验教学课程不仅课时数少,而且从安全和实验费用等方面考虑,学生的实验教学形式化,多数实验都是验证性实验而不是探究性实验,导致学生对实验缺乏兴趣,主体能动性表现不明显。如此,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 创新能力提升空间较小。 (二)高中生物教师自身缺乏探究实验能力。受到传统教学模式影响的不仅是学生,还包括教师。高中生物教师在开展探究实验教学过程中,亦面临着经验不足的问题。尤其是新教师缺乏相应的教学经验,如果一味地注重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则容易导致教学过程混乱。而在实验过程中,很可能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所以很多教师都不愿意过多地尝试探究实验教学。 二、高中生物探究实验教学 为了有效提升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显著提升,高中生物教师应该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克服教学中的诸多困难,引导学生进行生物知识的探究性思考,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高中生物探究性教学的研究

高中生物探究性教学的研究 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课堂探究性教学得到广大教师的关注,并取得较大的进步。高中生物课程探究性学习是指教师不直接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通过一系列学习活动,最终获得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探究方法和思维,并培养科学探究精神和合作精神。探究性学习的有效实施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欲望,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标签:高中;生物;探究教学;实施策略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来创设教学情境,把学生引入这个学习情境当中来,让学生身临其境,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创设的情境一定要新颖而且生动,并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但不要超出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而应让学生积极思考,充满期待。生物课堂上,若能在导入环节成功地激趣质疑,让学生迅速地进入教师所设定的教学气氛中,就可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习的主动性,让课堂教学进入良性循环。大量教学实践表明,当学生将所学的新知与自己的兴趣相联系时,学生对新知的认同感就越强,他们接纳新知的愿望也就越强烈。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只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才能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学生的生理特点——具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就要让学生学会预习,在预习中让学生对学习感兴趣。然而,在初级阶段,如果没有教师的引导,学生只凭兴趣毫无目的地在茫茫知识的海洋里“潇洒走一回”,收获可能很微小。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带着其所学、所想、所思参与学习活动,就会使课堂丰富多彩。 三、精心研究教材,优化教学过程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往往以“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进行知识灌输,所教内容多,节奏快,学生只能在来不及思索的情况下把教师的教学内容记下来。长此以往,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抵触心理,扼杀了学生的积极性。 新课程改革就是要扭转这种局面,教师要精心研究教材,优化教学过程,让各个环节充满趣味性、探究性、艺术性和科学性,要善于创造适当的教学情境,渲染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比如可以将教师要讲解的内容设置成有梯度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教师再适时给予点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之进入最佳的求知状态,避免了消极的被动状态。例如,“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的教学重点是了解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的优点和不足。我让学生分别去

中学生物课堂教学案例

中学生物课堂教学案例 《细菌》教学设计 作者:陈维新 一、教学内容分析 “描述细菌的主要特征”是“认识生物女样性”这一主题的一部分。作为生物界中的一个独特的生物类群. 细菌的主要特征颇具特色,不仅反映出生物界的女姿女彩,也是揭示生物起源和进化秘密的一个重要证据。通过将细菌的主要特征和以前学习过的知识联系起來,更锻炼了学生比较、归纳等学习科学和科学研尤的能力,提商学生的生物学素养。 《细菌》是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m?元第四草第二节的内容.是第四草《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的重点内容,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在讲述细菌的主耍特征时.改变了以往单纯介绍细菌知识内容的做法,而是侧重引导学生自己去探尤,通过对比來认识细菌的形态结构、归纳细菌的主要特征。 教材通过细菌发现的过程,阐明『科学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这一观点:通过介绍巴斯徳实验,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通过这一段科学史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帮助学生体会科学家孜孜不倦的追求和严谨求实的科研作风.是一段绝对不应省略的内容。通过细菌结构与动、植物细胞相比较?总结细菌结构的特征及营养方式.通过了解细菌的快速繁殖和形成芽泡等特点,明确细菌的广泛分布。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人教版教材中“细菌”一节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了解了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后进行的。而学生对细菌的发现及细菌形态结构特点、营养方式和生殖等知识较为陌生,所以要求教师婆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通过分析学生熟知的典型爭例來了解细菌。 “细菌”是我们肉眼看不见的,因此对“细菌”结构的认识只能利用图來完成。所以,如何引导学生读图是关键C木课安排在学生学习了细胞的基础上來进行,通过已有知识的回忆,将细菌与动、植物细胞进行比较來学习细菌的结构。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争取女用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培养其观察问题、分析问題的能力。另外课前布迓学生査阅资料.进行预习。 三、设计思想: 木节知识是从微观的角度來介绍细菌.知识虽然较抽象,但学生已具备了利用显微镜等于?段來认识微观生物世界的基础:木节教材内容的设星也为学生的活动提供了很大空间.如讲述细菌的发现过程,对比细菌与动、植物细胞之间的异同等。因此.教师应把课堂的空间尽量让给学生,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氛用?侶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以观察、思考.讨论为主,让学生自主的完成木课的学习,这样才能体现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这一课改理念。而教师则从旁以问題或其他形式进行适度的引导,帮助学生完成学习。首先以一系列生活实例出

最新三年级科学下册1.生物与非生物教学设计

试题1 1、刑法与其他部门法相比,其显著特点是( BC )。 A、理论性与实践性最强 B、强制性最为严厉 C、保护的社会关系的范围更为广泛 D、保护社会关系的手段更为丰富 2、刑法条文中的“但书”表示的是( ABD )。 A、对前段的补充 B、对前段的限制 C、对前段的强调 D、对前段的例外 3、我国刑法典修订后的施行时间是( C )。 A、1997年3月14日 B、1997年7月1日 C、1997年10月1日 D、1998年1月1日 4、我国刑法典分则“侵犯财产罪”一章规定有12种具体犯罪,这些犯罪所共同侵犯的客体属于( B )。 A、一般客体 B、同类客体 C、直接客体 D、复杂客体 5、构成犯罪的不作为以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积极行为的特定义务为前提。这种特定义务来源于( BCD )。 A、社会公德的要求 B、职务上或者业务上的要求 C、法律的明文规定 D、行为人先行的行为导致的危险状态 6、某甲打猎时,发现一头猎物旁边有个小孩在玩耍,他明知自己枪法不好,但打猎心切,于是开了枪,结果猎物没打着却打死了小孩。某甲行为时的心理态度属于( C )。 A、直接故意 B、疏忽大意的过失 C、间接故意 D、过于自信的过失 7、犯罪既遂的类型有( ABCD )。 A、行为犯 B、危险犯 C、结果犯 D、举动犯 8、某甲抢劫杀人的行为触犯了两个刑法条文、两个罪名,实际上只构成抢劫罪一个罪。这种情况在刑法理论上称为( A )。 A、想象竞合犯 B、法规竞合 C、结合犯 D、吸收犯 9、管制的执行机关是( D )。 A、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 C、劳改机关 D、公安机关 10、吴某因犯故意伤害罪、侵占罪,分别被判处无期徒刑和有期徒刑3年、罚金1万元。决定执行的刑罚时,应当采取( D )。 A、吸收原则 B、限制加重原则和并科原则 C、吸收原则和限制加重原则 D、吸收原则和并科原则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犯罪客体 2、犯罪中止 3、剥夺政治权利 4、数罪并罚 5、刑罚执行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简述成立正当防卫应当具备的条件。 2、简述共同犯罪的概念和成立条件。 3、简述一般自首的概念及其成立条件。 五、案例分析(16分) 案情: 徐某某,男,1984年10月21日出生,聋哑人,学生。 徐某某是家中的独生子,由于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对学习没有兴趣,经常逃学旷课,甚至与校外一些“混混”建立了关系。2000年9月17

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论文

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论文:“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探讨自1961年施瓦布首次提出了“作为探究的教学”,探究教学就成为当前生物教学的主体模式。探究教学理论的代表人物萨其曼、施瓦布和加涅等人,从不同角度论证了探究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探究教学旨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最终寻找答案的过程中,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活动。它对于目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学习、表达交流的能力、科学探究能力等实施对素质教育有着重要意义。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必须改变陈旧的教学观,过去的那种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早已该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活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演示实验、分组实验、探究实验几乎贯穿了整个生物的课堂教学,演示实验往往都是教师操作,学生观看;而分组实验又多是验证性实验,只有通过实施探究性实验教学,才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开发。那么身为一线的生物老师在课堂上如何适时适度地进行探究性实验教

学呢?下面我结合近几年对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探索,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我们知道,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往往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然后根据提出的问题再作出假设,根据要探究的变量设计对照实验,并且教会学生做对照实验。对照实验是一种重要的科学实验方法,在生命科学实验中常常用到。在实验过程中往往会涉及到各种相关的因素,为了证明某种因素对研究对象是否有作用,在设计实验时通常将其他因素都定为相同,而仅仅使某一因素为变量,对该因素的作用进行探讨。不管学生做什么实验,我总是强调对照实验只能有一个变量。同时告诉学生:在用到生物活体进行对照实验时,有时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情况,对这样的对照实验最好多重复做几次,涉及到的个体数越多越好,这样才能保证探究实验的科学性,才有可能得出科学的结论。“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知识是教不完的,但是学会了探究方法可以进行课外探究,甚至终身受益。自从学生学会了这种“对照实验”方法后,大部分学生喜欢上做探究实验,特别是对生物、环保感兴趣的学生更是经常在课外探究。我在引导学生做这方面实验时一般是这样做。 一、首先运用各种可以成为榜样的例子,来激发学生探究生物科学知识的兴趣

关于高中生物实施探究式教学的探究

关于高中生物实施探究式教学的探究 发表时间:2016-12-27T15:46:54.343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6年12月总第214期作者:刘洋[导读] 所谓的探究式教学其实质就是当学生学习一些概念性知识或原理性知识时。 山东省青岛市莱西第二中学2666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家力量逐渐提高,国家越来越重视教育。伴随着我国新一轮的教育改革,教育部对教师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即:教师在授课时不仅仅是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促使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在本文中,笔者针对国家的新课改的要求,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积极实施,进一步研究探究式教学在高中阶段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发现了在应用探究式教学时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以及在实施探究式教学时所要遵循的原则,以此来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及教学质量逐步提升的目的。关键词:探究式教学高中生物教学应用 所谓的探究式教学其实质就是当学生学习一些概念性知识或原理性知识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则是从旁辅助,提供一些简单的案例或问题,而学生则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通过思考、实验、观察、讨论等来进行探究式学习,以此来通过自身的努力来学习和发现相应的知识和原理。国家在新课改中明确要求教师在授课时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那么教师在授课时就更应该遵循新课改的要求,将理论学习与实验课程相结合,不断优化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探究式教学是区别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教师的教学水平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所以,在进行高中的生物教学时,如何运用探究式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质量和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是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如何运用探究式教学方法来提高生物教学质量 1.教师应当改变传统的“师教生听”的教学模式。教师在高中的生物课中想要构建和实施探究式的教学模式,那么首先要转变教学理念。所谓的教学理念其实质就是在开展教学活动时的指导性思想,是具有全面性和前瞻性的。近些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教育改革也紧随其后,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深入,新型教学理念可谓是百花齐放,这些新型的教学理念不再局限于原有的传统思想中,使得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同理,在高中的生物课堂中想要构建和实施探究式的教学模式那么就需要进行教学理念转变,实施新型的教育理念,将知识首位的理念转变为能力至上的思想,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创设活跃有趣的教学问题,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学生在学习时,只有对这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积极主动地去接受和学习。换句话说,只有在兴趣的激发下,学生才会用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态度去接受和学习化学的有关知识,而不觉得生物学习是一种学习负担;那么相反的,如果学生在学习时是没有兴趣的,那么学生就很容易产生抵触情绪,造成学习效果差的结果。所以,想要构建和实施高中生物探究式教学模式,那么教师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能够自己积极主动地学习。 3.开放教学课堂,发掘学生自主探究潜能。在进行探究式教学时,其核心因素就是开放性,换句话说也就是在开放性的课堂中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来进行探究式学习。那么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帮助学生制定合理的探究计划。然后,教师从旁辅助学生,提供简单的案例和实验器材等,学生自己通过实验、观察来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和答案。在进行实验时,可以进行小组实验也可以进行个人实验,这样不仅能够达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的目的,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4.教师应适时点拨,诱导学生探究的方向。让学生进行自主的学习和探究,并不是让学生放任自流,不管学生。当进行探究式学习时,教师是主导者,学生是主体,教师引导和启发学生来思考和学习,学生则是自己动手操作和实验,继而来观察和学习,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获得相应的知识。所以,在进行探究式教学时,教师应处理好师生关系,对于学生既不能对其不管不问,也不能变成课堂的主体,本末倒置。 5.开展第二课堂来丰富学生的知识。在实际的课堂之中学生能学到的知识是有限的,而高中的生物课则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验、观察和探究的能力。所以,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下时间,开展第二课堂,以此来丰富学生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理论和实践相联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探究式教学设计中应注意的几点原则 1.目的性原则。教师在进行探究式教学时,应该首先明确其所要教授的内容以及所要产生的作用。在实践中,应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和观察,以此来得出正确的结论,最终达到学生能够学会学习的目的。 2.分总相结合的原则。在课堂上进行教学,在时间、地点、器材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教学会受到一些阻碍,所以教师应用发展的眼光来设计教学,逐步推进教学。 3.主动发展性原则。当在进行探究式教学时,教师应该纵观全局,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也就是学生在自主学习时,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和探究,参与到实践中,和同学能够互帮互助,并不断优化自身的实验,找到问题的答案和解决方法。参考文献 [1]薛鹤婵薛鹤娟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J].大众文艺,2010年15期。 [2]饶琴吴鑫德中学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2年32期。 [3]赵中林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年12期。

高中生物教学案例

生物教学案例 龚宗茂 一、案例背景及学情分析 《减数分裂》是苏教版《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二章“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的第1节内容。本节课内容与上学期学过的有丝分裂有密切的关系,同时又是后面学习遗传变异的基础,所以本节课内容在整个高中生物学习中有着承上启下,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本节课内容由于图像多,曲线多,变化抽象等特点,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新课程改革要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式学习、合作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减数分裂是高中生物教材比较经典的一个内容,也是我们广大教育者值得思考的一节课。为了学生便于理解,这节课采用多媒体动画、绘图和列表等方法来模拟减数分裂各时期的变化以及整个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变化。在整个减数分裂的学习中采取多种活动形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让学生用建好的彩纸到讲台上演示减数分裂染色体的变化。另外,由于我们普通班的学生基础比较差,所以在讲解和演示的过程中要做到形象化、整体化和直观化,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减数分裂的概念;? 精子的形成过程;?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分子数的化。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极参与合作探究活动,体验合作的力量,养成团体意识和合作意识;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用辩证的观点认识生命现象。 教学重点(1)减数分裂的概念;(2)精子的形成过程;教学难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分子数的变化教学方法利用探究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模型模拟教学法以及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来学习减数分裂的相关内容。 三、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用ppt打出“受精过程”和“胚胎发育”的动画,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进入学习目标做好心理准备。然后和学生一起讨论我们人类是由什么发育而来的。教师提问:假设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以有丝分裂的方式产生两性生殖细胞,这个假设成立吗?通过学生的假设,从而进入新课《减数分裂》。 (2)减数分裂的概念活动一??小组自主学习:减数分裂的概念学生阅读教材掌握减数分裂的概念,同时老师在黑板上写下“对象”、“时期”、“特点”、“结果”几个字,让学生从这几方面来更深刻的理解减数分裂的概念。下一步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开始减数分裂模拟探究活动。 (3)?精子的形成过程在让学生模拟减数分裂之前,先让学生了解“同源染色体”、“联会”和“四分体”这三个概念,并在ppt上投出:1对同源染色体=1个四分体=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

人教初中生物七上《生物的特征》教案_8

生物的特征: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2.能力目标 能主动观察生物与非生物的各种现象,分析两者之间的区别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逐渐形成珍爱生命和保护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①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②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 讲述法、观察分析法。 课前准备 教师:图片教学课件 教学 1。 教学过程 提出问题: “请举出画面中的物体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注意鼓励中差生参与) 展示挂图,启发学生找出图中的生物与非生物(无条件进行多媒体教学的学校可用此法)教师组织好学生,让其在大自然中认真区分生物与非生物。 指导学生观察生物,从实际生活中认识生物与非生物。生物的特征实物对比,通过分析小鸟具有的一些生物特征后,学生拿出自己所带的生物与小鸟对比,说出这些生物具有的与小鸟相同的特征,大家各抒己见,互相补充,得出生物所具有的共同特征。结合自身,分析表述。 观察书中插图,说出各种生物正在进行的生命活动,然后学生分小组,以自身为例讨论人是否也具有书中描述的生物特征,选出代表,举例说明,各组间可针对不同观点进行

辩论,使大家认识到生物的共同特征。 集思广益,调动思维潜力,学生观察某些生物图片或多媒体课件,结合平时了解的生物知识,协作互补,从记忆中搜索信息,说出生物的其他特征。例如,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有一定的寿命等。启发学生用对比法比较出生物的共同特征,同时可向学生解释不同生物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方式有所不同(如动植物繁殖的方式不同)。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挂图,阅读课文。提出问题:“想想你具有哪些生物特征?”对于一些不易观察到的生物特征,教师可提示学生,帮助分析。 教师展示一些图片或多媒体课件,提出问题:“除我们已经了解到的生物特征之外,谁知道生物还具有哪些特征?” 结合学生的回答,总结归纳。巩固练习多媒体打出钟乳石、珊瑚和珊瑚虫,学生讨论哪个是生物,并说明理由。 找观察过珊瑚的同学,给大家描述珊瑚和珊瑚虫的关系,大家讨论后得出答案。教师指导学生根据生物的特征去分析。 对平时认真观察生物的同学给予表扬,并说明观察环境对学习生物学的意义。

高中生物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高中生物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摘要】生物课程在高中学习中十分重要,为了提高高中生物教学的质量,教学 的有关工作者必须要积极地探索创新型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 本文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和分析,阐述了此方法应用于高中教 学中的策略及必要性,旨在通过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进一 步为高中生的全方面学习和发展提供有效的保障。 【关键词】高中生物;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2-027-01 在先进计算机、网络、等科技和设备的支持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顺应而生。该模式使 学习过程得到了重新构造,突出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满足了各个学生的差异化学习 需求,同时,该法也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在师生明确此模式的内涵和重要性的基础上,应采取更加有效、有意义的应用方法。 1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概况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必须先在课前利用课余时间自学相关的知识内容,在翻转课 堂上,师生便可以通过交流和沟通,以此解答学生学习中的疑惑,从而提高知识的运用效率,使教学得质量和效果更加明显。随着网络技术、计算机的高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运用翻转课 堂教学的模式也越来越广泛。借助新科技,学生可以获得优质、全面和丰富的学习资源,学 生的知识获取来源也更加多元化,与此同时,师生间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和谐,促进学生成 绩的提高。 2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高中生物课程较其他阶段的课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主要表现为该课程的知识内容专业 性较强,而且包括一些需要动手操作的实验内容。为了改善该课程在实践开展中的成效,教 师应从各个角度进行实践和探索。根据以往研究可知,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高中生学习 的热情难以得到激发,这不仅影响了生物课堂教学的质量,还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 是在实践教学方面,教学效果欠佳。为改变这种严峻的局面,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吸引了教师 的高度关注,为了发挥其最大作用,学生在学习中应积极配合教师,借助课前自由时间,主 动了解课堂上要学习的课本知识;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利用视频、网络等工具, 应用丰富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在此模式的影响下,师生、学生之间的关系将更 加融洽,教学资源的利用效果将大幅度提高,同时也能满足不同学生差异化发展的需要。 3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3.1课前资源准备 以课本中“细胞的分化”这章节为例,为满足翻转课堂教学需求,教师需结合教材知识,设计教学方案,查阅有关学习资源,制作恰当的自学视频,本课的内容包括细胞分化的概念、 实质、特点、意义等,制作微视频最好在10min左右。在正式授课前,将学习资源分享到班群,学生便可以进行自主学习。 3.2课前自主学习 学生根据教师的学习任务单,明确本次自主学习的知识点、目标与方法,利用网络工具,如微信群和QQ群等,师生间或学生间,借助已有的学习资料进行沟通,以此尽早发现、解 决自学的疑点难点。在自学部分完成后,填写发布的学习任务单,网上提交后,系统能自动 标出作业中的错误或问题,并能提供对应的训练知识,进而巩固了自学内容。与此同时,学 生也可以充分借助网络资源,查阅相关资料。例如,在课本的“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章节中,教师布置学生自主学习内容包括:协助扩散、自由扩散、主动运输等。通过编制学习任务单, 让学生填写知识特征,从而巩固知识。 3.3课堂知识内化 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应尽量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具体内容如下:①探 究情景。教学实践中应包括师生交互探究和学生独立探究等,利用不同探索模式,不仅可以 有效解决学生的疑难点,还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综合能力,如交流、沟通和协作等。例如,

高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设计 探究性实验教学教学设计分析: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 实验探究模式:学生自己提出探究的问题→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进行探究→分析实验数据和现象,得出结论→交流并反思。 1、探究的问题提出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所用的材料是紫色洋葱鳞片叶、0.3g/mL的蔗糖溶液、清水。紫色洋葱鳞片叶是作为观察材料,当滴加0.3g/mL的蔗糖溶液时,细胞就会渗透失水,从而发生质壁分离;几分钟后滴加清水,细胞又会渗透吸水,从而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针对这个实验,我们提出了许多问题,我们确定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问题:蔗糖溶液的浓度为什么0.3g/mL是呢?能否用其它浓度的蔗糖溶液代替呢?作为探究的 2、实验方案设计及探究思路 方案:针对“能否用其它浓度的蔗糖溶液代替0.3g/mL的蔗糖溶液”这个问题,我们设计了第一组对照实验:

表1 不同浓度蔗糖溶液对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影响实验记录表 在这组实验中,所用的实验材料为紫色洋葱鳞片叶、蔗糖溶液,只是将蔗糖溶液的浓度改换了一下。为了使现象区分较为明显,我们所用的溶液浓度差别较大,分别为0.1g/mL、0.3g/mL、0.5g/mL、0.7g/mL,通过实验对比得出结论。 材料准备:新鲜洋葱、0.1g/mL蔗糖溶液、0.3g/mL蔗糖溶液、0.5g/mL 蔗糖溶液、0.7g/mL蔗糖溶液、清水、显微镜、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 3、研究过程及其实验方法 根据能否用其它浓度的蔗糖溶液代替0.3g/mL的蔗糖溶液,我们选择了0.1g/mL、0.3g/mL、0.5g/mL、0.7g/mL的四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用0.1g/mL的蔗糖溶液时,细胞发生轻微的质壁分离,但现象不明显,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