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相对主义与道德的客观性

道德相对主义与道德的客观性
道德相对主义与道德的客观性

陈真道德相对主义与道德的客观性该文章转自华程网

2009-05-15 18:47

道德或道德的核心部分究竟是客观的、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还是相对的、主观的?或者说,究竟有没有客观的道德规则或价值原则?道德相对主义者的回答是否定的,而道德客观主义者的回答则是肯定的。本文认为,尽管道德相对主义对道德的本质和多样性提出了许多有益的见解,但它依然面临许多难以克服的理论和实践上的困难。道德客观主义不仅可以更好地解释道德的多样性,而且可以避免道德相对主义的诸多困难与问题。

许多人,包括一些学者,往往自认为是一个道德相对主义者,但他们同时又坚信许多非相对主义的命题。比如,认为一个人有权利选择自己所喜欢的生活方式,个人权利在没有侵犯他人权利的条件下不容侵犯等。‘许多人接受道德相对主义也往往是因为他们将它混同于一些非相对主义的命题,并且由于后者的某种合理性,而认为前者也具有同样的合理性。为了避免这种概念上的混乱和不一致,为了避免陷入无意义的争论和无的放矢,也为了客观地评价道德相对主义,我们有必要弄清楚道德相对主义的基本含义,尤其是要弄清楚道德相对主义究竟不是什么。

道德相对主义又称为伦理学相对主义。西方相对主义的思想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的普罗泰戈拉(Protagoras)。他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并且断言每一个人的知觉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信念或意见都是同样真或同样正确的。人不仅仅是“真”的尺度,也是“善”和“美”的尺度。真、善、美都是因人而异的。这里的“人”,应当理解为人内心的一种观念或思想。这样,道德相对主义就可以解释为:判断一个行为是否道德取决于判断者关于善恶的观念(即善恶的标准),对同一个行为的不同的道德判断相对于判断者各自的善恶观念是同样正确的,我们并无客观的标准决定不同的善恶观念之间的优劣。

那么,道德相对主义究竟容易和哪些观点相混淆?它究竟不是什么呢?

道德相对主义不是文化相对主义。文化相对主义认为不同文化存在着不同的道德标准,同一文化发展的不同阶段也有不同的道德观念,不存在着一个统一的贯穿一切文化和一切时期的道德体系。文化相对主义是人类学中比较流行的一种理论,它和道德相对主义的主要区别在于它是一种事实判断,而道德相对主义则涉及某种应然性的价值判断。文化相对主义只是描述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道德,但对不同文化中的人们是否应当遵循各自所接受的道德规则并无断言,对于不同文化的不同道德之间的优劣也无断言。而道德相对主义则断言这些不同的道德对信奉这些不同道德的人同等有效;如果一个人采纳了某种道德观念或道德框架,那么,他也应当遵守这一道德框架所决定的道德规则,他应当履行这一道德框架所认定的道德行为,应当避免这一道德框架所认定的错误行为。道德相对主义还认为,我们没有客观的标准判定这些不同道德框架之间的优劣。

道德相对主义也不同于“参量普遍主义”(paramet-ric universafism)。按照参量普遍主义,一种情景下正确的行为,在另一种情景下则有可能不正确。比如,拒绝搭载一个因车抛锚的人。如果这件事情发生在极有可能冻死人的寒冷的冬夜里,道德上是一个严重的错误;但如果此事发生在交通方便、气候宜人的地方,则错误可能就不是那么严重。我们常说的“具体的情况具体的分析”,“任

何事物正确与否皆取决于其发生的时间、地点、对象、条件”等,都属于这种参量普遍主义。参量普遍主义不是道德相对主义,因为它主张道德上的对错需要依客观条件而定,这种对错不会因判断者所持有的价值观念而改变,这种对错是客观的,也是确定的。而道德相对主义则认为道德上的对错依赖于判断者所持有的价值观念。这里我们要特别注意一种人们常常误以为是道德相对主义的观点,按照这种观点,一个人应当做的事情是由他所处的文化中占统治地位的道德规范所决定的(假定这种文化占统治地位的道德规范在任何情况下逻辑上都能决定一个行为的道德属性)。这种观点不是道德相对主义的观点,因为它承认了一种客观的、独立于任何判断者的价值观念的、非相对的伦理学的事实,这一事实不会因判断者的价值观念的改变而改变。事实上,它是参量普遍主义的一种,它不仅将一个评价对象(人或行为)的周围的客观条件列入道德评价所要考虑的参量,而且将评价对象周围的文化的、人类学的、心理学的事实考虑在内。而道德相对主义则认为决定一个行为道德与否的主要因素是评价者或判断者的价值观念。

道德相对主义也不同于“宽容原则”(principle oftolerance)。宽容原则是一种表达行为规范的伦理原则,按照这一原则,我们对其他文化或他人不应当干涉,也不应当表达不同意见或妄加评论,甚至也不应当不动声色地进行道德判断。这一原则没有对伦理学判断的有效性或真理性发表任何意见,因此和作为元伦理学的道德相对主义既不冲突,也不蕴涵后者。事实上,接受这一原则就等于承认了这一原则的非相对性的有效性和客观性或真理性。

道德相对主义和“思想自由”也没有什么关系。“思想自由”主张人们有权利相信他们所相信的思想,包括道德伦理思想。这一原则事实上是一种非相对性的原则。它既不意味着道德相对主义,也不意味着不存在着普遍有效的客观的道德真理。就像学术自由(思想自由之一种)一样,人们有权利提出或相信自己认为正确的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理论,但这并不意味着所相信的理论一定是正确的,也不意味着不存在着客观正确的科学理论,更不意味着彼此冲突的理论可以同样正确。

还有一种观点也容易和道德相对主义相混淆,即认为人们可以有同样好的理由或者得到同等辩护地相信不同的甚至彼此冲突的伦理学理论。但认识上得到同等辩护既不意味着被辩护的对象或信念事实上是正确的,也不意味着它们是同等真实或同等正确的。辩护是发生在认识主体心灵内部的状态或过程,对人们心灵内部的辩护状态的判断不等于对它们所辩护的对象或信念的判断。两个人由于已知认识证据的不同,可以同等程度地得到辩护地相信彼此冲突的信念,尽管他们的信念中只有一个可能是正确的。例如,张三可以得到辩护地相信王五的女友另有所爱(他看见王五的女友和一个年轻的男士亲密地吃饭、交谈、拥抱),李四同样可以得到辩护地相信王五的女友没有移情别恋(他从王五女友处得知他们最近马上要订婚),尽管他们的信念只有一个是正确的(王五的女友可能事实上没有移情别恋,和她一起吃饭的是她的哥哥)。因此,认识上可以得到同等的辩护并不意味着相对主义,更不意味着道德相对主义。

道德相对主义也不等于价值多元论。价值多元论认为决定一个行为正确与否的终极价值原则不止一个,不存在着一个可以适用于所有情况的实质性的价值原则。价值多元论逻辑上并非必然导致否认价值原则的客观性和普遍性。罗斯(W.D.Ross)的初始义务论可以视为一种价值多元论的道德理论,但却是一种客观主义的理论。而道德相对主义否认客观主义,否认存在着普遍有效的终极的道德原则。

道德相对主义可以分为两种:个人相对主义(indi-vidual relativism)和主体间的相对主义(intersubjectiverelativism)。如果说普罗泰戈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表达了相对主义的核心思想,那么,个人相对主义可以表达为“个人是万物,道德的尺度”,主体间相对主义则可以表达为“主体间的共识是万物,道德的尺度”。在当代西方哲学文献中,通常用“道德相对主义”或“伦理学相对主义”来表示主体间的相对主义,而用“主观主义”表示个人相对主义。但事实上有两种主观主义:主观绝对主义和主观相对主义,个人相对主义仅指主观相对主义。为了方便讨论,下面的“道德相对主义”号指“主体间的相对主义”,“主观相对主义”专指“个人相对主义”。

主观相对主义认为一个行为是道德的,当且仅当它符合判断者的个人道德标准,我们并无客观的标准决定不同个人的道德标准谁优谁劣,相对于各自的道德标准所作出的不同的道德判断可以是同等正确或同等有效的。美学的主观相对主义者主张“情人眼里出西施”,而伦理学的主观相对主义者则主张“信者眼里出道德”。

人们很容易将主观相对主义混同于主观绝对主义(subjective absolutism),但两者是有区别的。主观绝对主义认为一个行为是道德的(非相对的意义上),当且仅当一个人认为它是道德的。主观绝对主义的不合理性是显而易见的,因为一个行为不会因为一个人认为它是道德的,它就可以成为道德的。主观绝对主义还会导致自相矛盾。如果甲认为一个行为是道德的,而乙认为同一行为是不道德的,那么,按照主观绝对主义,同一个行为既是道德的,又是不道德的。主观相对主义则可以避免这一荒唐的推论。主观相对主义者虽然和主观绝对主义者一样,认为决定一个行为道德与否的最终根据是个人的意见,但对“道德的”一词给予了不同的解释。主观相对主义者认为“道德的”是相对于判断者的意见或标准而言。当甲说“A是道德的”时,他的意思不过是说“A按照甲的标准是道德的”。当乙说“A是不道德的”时,他的意思不过是说“A按照乙的标准是不道德的”。这样,两个判断就不是互相矛盾的判断,它们可以同时为真,从而避免主观绝对主义的问题。而主观绝对主义对“道德的”一词则没有相对主义的解释。

主观相对主义虽然可以避免主观绝对主义的问题,但它至少有两个难以克服的困难。首先,它无法解释我们的道德判断何以能够出错。如果一个人真诚地认为一个行为是道德的,这个行为对他说来就是道德的,他的道德判断就不可能出错,因为按照主观相对主义,正是他的看法使得该行为相对于他的看法是道德的。但日常的道德生活告诉我们,我们在进行道德判断的时候是有可能出错的。其次,按照主观相对主义,个人之间的道德争论是不可能的。但我们的道德生活告诉我们,个人之间的真实的道德争议显然是可能的。比如,关于“一夜情”是否道德的争论就是真实的争论。可是,按照主观相对主义的解释,“A是道德的”不过是“A按照判断者的个人标准是道德的”这一判断的缩写形式。这样,“一夜情是道德的”和“一夜情是不道德的”相当于“一夜情按照甲的标准是道德的”和“一夜情按照乙的标准是不道德的”。这两个判断逻辑上并非是互相否定的,可以同时为真。这样个人之间的任何道德分歧或争议几乎是不可能的。

由于主观相对主义的种种问题,人们转向主体间的相对主义,亦即道德相对

主义。有的学者用“文化相对主义”来表示道德相对主义,但如前所述,这一名称容易和人类学中描述性的文化相对主义相混淆,故不宜采用。按照道德相对主义,表面上相互冲突的道德判断相对于不同群体(或文化)的主体间的终极的道德标准,或者相对于由这些终极标准所决定的道德框架,是同等有效的,我们并无客观的标准可以决定哪一套终极标准或道德框架更为合理。这里所提到的“终极的”一词非常重要,否则我们会将约定论的相对主义混同于某种客观主义,特别是容易和强调人们理性共识的非相对主义的契约论,如斯坎伦(Thomas Scanlon)的非自利的契约论(contractuaIism)相混淆。因为不同文化表面上看起来的不同道德可能实际上受同样的终极价值原则所支配,就像宏观物体的运动千姿百态,但支配其运动多样性的经典力学却只有一个一样。③道德相对主义者为何认为不同的道德判断“同等有效”?因为每一种道德判断相对于其道德框架或标准都是有效的,而不同的框架所决定的有效性是无法客观比较的,因此,它们只能相对于各自的框架是有效的,这种相对意义上的有效性是一样的。就像如果我们以地球为中心来判断月球的运动速度,这时地球的运动为零,而月球的运动速度为x。反过来,如果我们以月球为中心,其速度为零,则地球的相对自转速度为X。这两种运动速度的描述相对于各自的运动坐标系都是同等有效的。上面所说的有效性,不是道德框架的有效性,而是道德判断的有效性。否则就会导致有些学者所批评的荒谬性:一方面认为我们并无客观的标准决定不同道德框架之间的优劣,另一方面又断言这些道德框架同样有效。

道德相对主义似乎可以克服主观相对主义所面临的困难。它可以避免主观相对主义所面临的道德判断不可误的问题。按照道德相对主义,主体间的道德共识可以作为判断个人道德判断正确与否的标准。一个人不能仅根据自己的看法进行道德判断,他的判断必须符合某种道德共识或达成共识的道德框架,否则,他的道德判断便是错误的。道德相对主义也可以避免个人之间的道德争论的不可能性的问题。因为相对于同一个道德框架M,甲认为“A是道德的”,意思是说“A 按照M是道德的”,而乙认为“A是不道德的”,意思是说“A按照M是不道德的”。这两个道德判断是互相否定的,因此,个人之间的道德分歧和争议在同一个道德框架下是可能的。因此,道德相对主义比主观相对主义更为合理。那么,有哪些谢正可以用来支持道德相对主义呢?

至少有两种看上去比较合理的论证可以用以支持道德相对主义:鉴赏判断类比论证和道德多样性论证。

相对主义的某些论断似乎具有某种直觉上的合理性。任何真、善、美的判断都相对于某种标准,不存在着不相对于任何标准的真、善、美。即使是客观主义或绝对主义的真、善、美也是相对于某种标准。客观主义认为只有客观的标准才是唯一正确的标准。而相对主义者则认为标准不止一个,并且否认其中的客观标准(如果真有这样的标准的话)是唯一正确的标准。或者说,相对主义者否认有任何唯一正确的客观标准,任何标准都是人为的,因而也是主观的。真、善、美的相对性在涉及鉴赏判断(judgrnents of taste)时表现得尤为明显。比如,甲可能认为电影《手机》中的女演员徐帆很美,但乙可能认为不美;甲可能认为这盘麻辣鸡很辣,乙可能认为根本就不辣。人们会认为相对于甲和乙各自的标准,二人的观点都正确。对甲来说,徐帆确实很美,这盘麻辣鸡确实很辣。对乙来说,

徐帆不美,这盘麻辣鸡也不辣。这些所谓的鉴赏判断具有三个特点:第一,这些判断中所使用的概念(如“美”、“辣”)看似指称所判断的对象,而实际上都和判断者的某种主观的体验有关,如愉悦的审美体验,辣的味道等。判断者将这种主观的体验“对象化”或“客观化”(objectify)到所判断的对象。表达这种主观情感的概念不应当理解为仅仅表达了判断者私人的心理的或情感的反应,而应当理解为代表了某种共同的社会的心理反应(shared reactions),这种共同的社会反应是鉴赏判断的必要条件。否则,判断者所使用的概念就无法为社会上其他人所理解,陷入某种“唯我论”。第二,这些表达鉴赏的概念代表了某种标准,这些概念或标准的使用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或模糊性(允许使用的差异性)。比如,一个人可以用“美”,另一个人可以用“不美”同时描述同一个对象,而我们无法说他们用词不当。但另一方面,这些概念使用的灵活性又不是完全不受任何限制,它们的使用必须受到所处的文化的某种社会共识的影响,必须受到某种主体间的标准的限制,不太可能完全偏离他所处的社会或文化关于这些概念的基本看法或基本模式。比如,一个人不太可能说这一瓶矿泉水“好辣”。即使在形容人的长相时,一个人也要受到他所在的文化的某些主体间所约定的标准的影响。比如。一个人不太可能发自内心地说一个遭硫酸毁容的人长得“模样俊俏”。第三,这些代表了不同的社会心理反应和不同的主体间的社会共识或标准的不同的鉴赏判断(经常是彼此冲突的判断)似乎都是正确的,或者说,没有一种判断比另一种看上去更有权利自称是真理。我们似乎没有客观的标准断言甲的看法比乙的看法更正确,或乙的看法比甲的看法更正确。换言之,这些鉴赏判断显然支持了某种主体间的相对主义,至少在鉴赏领域里。道德相对主义者认为道德判断和这些鉴赏判断一样,也具有上面提到的某些特征,如主观性和灵活性。道德判断也具有主观性。我们在道德判断的对象中无法找到“善”、“恶”、“道德”或“不道德”等属性,当我们断定道德判断的对象具有“善”、“恶”、“道德”等属性时,我们不过是表达我们的情感。当甲认为“一夜情”是不道德的,而乙认为是道德的时,甲无非是讨厌“一夜情”,乙无非是喜欢或不讨厌“一夜情”,只是他们将这种情绪“对象化”到道德判断的对象上。道德概念的使用也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当甲和乙对同一对象作出不同的判断,一个认为它是道德的,一个认为不是,他们对“道德”一词的使用似乎都没有问题。如果道德判断和鉴赏判断在这两个方面都是一致的,那么,道德判断也应当是相对的,我们没有客观的标准断言谁的判断更正确,亦即主体间的道德相对主义是正确的。我们可以将上述建立在道德判断和鉴赏判断类比基础上的论证重新表述如下:

(1)鉴赏判断蕴涵美学相对主义。

(2)如果道德判断类似于鉴赏判断,那么,道德判断也蕴涵道德相对主义,即道德相对主义是正确的。

(3)道德判断类似于鉴赏判断。

(4)因此,道德相对主义是正确的。

鉴赏判断是否蕴涵美学相对主义似有讨论的余地,因为我们生活中的许多例子似乎表明我们至少希望,甚至认定有某种客观的审美标准。比如,各种歌手大奖赛、各种绘画艺术作品的评比中,人们似乎都在寻找某种独立于我们主观意识的客观的评价标准,否则我们就无法进行这种比赛和评比,我们也无法说这种比赛和评比应当是客观公正的。鉴赏判断似乎也受到某种客观因素的限制,如论域。我们可以用“模样俊俏”来形容人的长相,但不太可能用来形容下水道。一种文化再怎么约定俗成,也不太可能用前者的概念来形容后者。为了简化分析,我们

不妨假定前提(1)是正确的。因此,前提(2)似乎也就是可以接受的。这样,关键在于前提(3)是否成立。菲莉帕·傅特(Philippa Foot)在她的《道德相对主义》一文中似乎接受了前提(1),因为她认为我们并无客观的标准解决彼此冲突的鉴赏判断之间的分歧,因此,美学领域里的某种相对主义似乎是可以接受的,但她反对前提(3)。她认为,道德判断和鉴赏判断不同,因为我们有客观的标准解决道德判断之间的冲突和分歧。虽然她无法指出评价道德判断和解决道德分歧的客观标准究竟是什么,但她认为这并不意味着不存在着这样的标准,也不意味着我们无法找到这样的标准。她认为道德判断和鉴赏判断的不同表现在道德概念的正确应用比鉴赏概念的正确应用受到更多的限制。比如,你无法说一个人围绕着一棵树逆时针方向转是错误的,如果他并没有承诺不这样做。而且,我们可以依据是否促进人类利益和福祉,是否满足人类的需要来评价不同的道德体系。笔者赞同她所说的这些观点,但想指出,道德判断和鉴赏判断的一个根本的不同在于道德判断往往牵扯到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或利害关系,而这种关系是客观的,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道德判断不仅仅表达了一种个人或群体的情感,而且还表达了希望他人遵守某种规范的要求。当一个人说贪污是不道德的时候,他表达的不仅仅只是对判断对象的一种判断,不仅仅只是他或一部分人的情感,也不仅仅只是约束自己行为的规范,而且也表达了约束他人、要求其他人不要贪污的行为规范。这种出自人们自身利益的愿望和要求可以导致人们行为的冲突。比如,希特勒和纳粹分子也许认为对犹太人实行种族灭绝的政策是道德的,他们认为他们发动的战争也是道德的,但其他反对希特勒的种族屠杀政策和他所发动的战争的人们认为这种政策和行为骇人听闻,这种互相冲突的道德判断必然导致互相冲突的行为要求或规范,进而导致人们行为的冲突,因而是不可调和的。当然,如果我们不是身处纳粹的德国,我们和希特勒以及纳粹分子之间也许不会有直接的利益冲突或行为上的冲突,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真的可以完全置身事外,因为如果我们默许或赞成这样的行为,当同样的事情发生在我们身上时,我们就没有理由去抱怨。只要我们不希望同样的事情发生在我们身上,我们就不可能不作出某种道德的判断。正是因为这种利益关系的不可调和性,这种行为冲突的不可回避性,迫使人们不得不停止仅仅满足于说“你好我好他也好”的相对主义立场,不得不寻求某种独立于人们主观意识,独立于人们个人利益甚至特殊群体利益的某种解决道德判断真假和道德分歧的客观标准或客观基础。而在美学领域里,通常不涉及这种利益和利益所导致的行为冲突,不同的鉴赏判断不至于导致人们利益的冲突,因此,同时接受不同的鉴赏判断,接受某种美学的相对主义无伤大雅。但在道德领域里,道德判断的某种主观性和概念的灵活性却无法导致类似的无伤大雅的相对主义。人们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本能地寻求某种解决道德分歧的客观标准或者最佳的方法。

另一种广为人知的支持道德相对主义的论证是道德多样性的论证,有人也称为文化差异性论证。之所以称为“道德多样性”,是因为该论证的一个关键性的前提是一个关于道德多样性的命题。这个命题其实就是我们前面所提到的文化相对主义的命题,即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道德体系。如前所述,道德相对主义是指:不同的道德判断都是相对于不同的道德框架,没有客观标准可以决定不同的道德框架之间的优劣(即不存在着一个普遍有效的客观的道德框架)。这个论证可以表达如下:

(1)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道德体系(道德多样性或文化相对主义命题)。

(2)道德多样性或文化相对主义命题蕴涵道德相对主义。

(3)因此,道德相对主义是正确的。

前提(1)是道德多样性或文化相对主义的命题。它是一个描述性的命题,一个关于经验事实的命题。它的正确性似乎应当由人类学家或社会学家所发现的经验事实来证明,而不是一个纯概念分析的游戏。人们普遍接受这个命题。但这一命题究竟是否为真并非是—个毫无争议的问题。不少学者注意到不同文化的不同道德之间也存在着共同的道德概念或法则。比如,谋杀的概念在每一种文化里似乎都有,它区别于执行死刑、战争中有意识地制造死亡等得到某种辩护的杀人。

②此外,怎样解释人类学家所发现的文化和道德的多样性也是一个问题。尽管表面上不同文化有不同的道德体系,但在这些多样的道德体系背后是否隐藏着某种普遍的道德价值原则似乎也值得进一步探讨。

但即使我们接受第一个前提为真,第二个前提依然是有问题的。道德多样性的命题即使是真的,逻辑上也不意味着道德相对主义就是正确的。道理很简单,不同文化事实上接受了不同的道德体系并不意味着这些道德体系都是正确的或同等正确的,也不意味着不存在着某种客观的终极的价值原则。换言之,事实判断(如道德多样性的命题)逻辑上并不蕴涵价值判断(如道德相对主义的命题)。一个事实本身逻辑上并不蕴涵这一事实应当如此,或不应当如此,就像即使我们发现人类不同文化事实上普遍接受了某种价值原则也不意味着这些原则具备了普遍有效的客观地位一样。这种“事实”与“应当”的区别可以解释为何一个客观主义者可以接受道德多样性命题的同时依然可以否认道德相对主义而不会陷入自相矛盾。这些都说明道德的多样性的事实命题和道德相对主义并无必然联系。因此,第二个前提不能成立。

许多人接受第二个前提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不同文化长期存在着不同的道德习俗,这让人们对道德的客观性产生疑问:如果真有客观的道德,为何这么长的时间人类并没有达成统一的道德共识?道德的多样性为何会持续这么久?因此,道德只能是相对的。但这种道德的多样性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认识上的原因所造成的。认识自然的客观的规律需要诸多的条件或因素,比如发现宏观物体运动的规律,人们不能仅仅只停留在知觉判断的水平上,还需要发明一些抽象的概念,建立—个演绎的体系并自觉运用这—体系等。这些因素并非每一种文明都会自然而然产生,而缺少这些因素就会妨碍人们对宏观物体运动的精准的把握。认识大自然尚且如此,认识道德就更加困难了。因为道德判断的真假不像自然科学知识的真假那样可以通过描述性的陈述来直接或间接地证实或否证,道德观念更容易受一个社会的利益集团,尤其是占统治地位的利益集团所左右,他们往往会将向自己利益倾斜的“道德观念”视为正确的道德观念,而这在某种程度上会干扰人们对真正的道德价值的认识。此外,对客观的道德原则或价值原则的认识,也需要创造恰当的概念和演绎体系,这也不是任何文明或文化自然而然就会产生的。但没有认识到客观的道德并不等于没有客观的道德,就像古代西方的人们没有认识到地球是圆的,但并不等于地球不是圆的一样。

道德相对主义者吉尔伯特·哈曼(Gilbert Har-man)也承认仅仅从道德多样性的事实并不能得出否认道德绝对主义或客观主义的结论。但他认为道德的多样性虽然并不蕴涵道德相对主义,但道德相对主义是对道德多样性的最佳解释。我们可以将哈曼的论证表述如下:

(1)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道德体系(道德多样

性命题)。

(2)如果任何理论能够对道德多样性命题给予最佳的解释,那么它就是一个

正确的理论。

(3)道德相对主义是对道德多样性命题的最佳解释。

(4)因此,道德相对主义是正确的。

前提(1)的真假问题前面已经讨论过,无须赘言。前提(2)是对假说推理(hypothetical reasoing)或寻求最佳解释的推理(abduction)的一种表述。这种推理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中经常被采用。经典力学的产生和海王星、冥王星的发现都包含了这种推理论证的过程,故我们也可以接受。因此,问题的关键在于第三个前提是否为真。

道德的多样性可以表现为道德的分歧。哈曼认为这种道德分歧不仅存在于不同社会或文化之间,而且存在于同一社会之中,甚至同一个家庭之内;不仅仅存在,而且似乎难以解决。比如,在当代美国社会中,道德素食主义者和非素食主义者之间关于是否应当饲养动物作为食物的争论,反映的是关于人以外的动物的道德地位的分歧。这种分歧即使了解了所有相关的事实之后也无法解决。这表明这种道德分歧不是认识上的分歧,不是对相关事实是否为真的分歧,而是根本价值观上的分歧。类似的分歧还有关于是否应当允许流产,是否应当允许安乐死,是史前文化古迹更重要还是人的生命更重要,在正义的社会制度中是平等更重要还是自由更重要,等等。以上这些分歧都很难用人们关于客观事实的认识分歧来解释。

哈曼认为相对主义者可以对上面这种价值观的分歧给予正确的解释。我们先考虑一个古老的问题:是地动,还是日动?相对主义者认为,由于运动总是相对于某个时空坐标系而言的,因此,对这个问题的回答要看你相对于哪个坐标系。一个物体相对于一个坐标系是运动的,相对于另一个则未必。不存在着离开了时空坐标系的所谓绝对的运动。同样,相对主义者对道德的分歧也给予了正确的回答:一个行为是否道德也总是相对于某个道德坐标系而言的,因此,它是否道德要看你相对于哪一个道德坐标系来回答这个问题。相对于一个道德坐标系是正确的行为,相对于另一个则有可能是错误的行为。不存在着离开了道德坐标系的绝对正确的行为。哈曼认为一个道德坐标系是指一套价值观(标准、原则等),类似于一个国家的法律。判定一个行为是否道德要依据事实和道德坐标,类似于判定一个行为是否合法要依据事实和法律一样。

人们为何总是认为存在着关于对错的客观的、非相对的事实呢?这是因为人们往往会将占据显著位置的(salient)坐标系视为具有特殊地位的坐标系或客观的坐标系,任何相对于该坐标系的事实都会被看作是客观的非相对的事实。人们为何认为存在着关于运动或质量的客观的、非相对的事实?因为人们将相对于显著位置的坐标系的运动和质量看成是客观的、非相对的事实。道德的问题也是一样。人们往往将自己的价值观所决定的道德坐标系看成是客观的,任何相对于该坐标系的对错也都被看作是客观上的对错。但事实上,我们并无充分的理由相信存在着这样具有特殊地位的客观的道德坐标系。

哈曼的上述论证是缺少说服力的。即使人们之间的道德分歧是关于价值观的分歧,而不是关于经验事实的分歧,这也并不意味着不存在着客观的价值,不存在着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答案。在他的例子中,人们争论的并不是人或动物是否有价值,胎儿的生命或母亲的生命是否有价值,平等或自由是否有价值,生命是否有价值或痛苦是否有负价值等等(争论的双方最终会承认这些事物的价值或负价值),而是当这些客观的价值彼此发生冲突时,哪一种价值更有价值。而人们自身的客观的利益或利害关系最终会迫使人们选择一种答案。也就是说,要

么这种争论和人们无利害关系、无关痛痒,那么这种争论会类似于某些美学争论,可以允许某种道德相对主义;要么这种争论和人们切身利益相关,那么,不管我们目前对答案有无共识,人们的利益终究会迫使人们最终达成解决分歧的共识,而人们的利益和愿望是否得到公平处理则是评价这种共识是否合理的客观依据。

哈曼的解释也不是对道德多样性的正确解释,因为按照他的解释,一个行为道德与否总是相对于一种文化或一个社会所选择的价值观或道德坐标系,也就是说,凡是现实的(一种文化或社会事实上所选择的价值观或道德坐标系)都是合理的。但许多文化或社会所实际选择的道德体系或所实行的道德习俗似乎并非都是合理的。比如,印度有些地区曾实行的寡妇殉夫的习俗(suttee),非洲一些部落至今还实行的“割礼”(excision或female circumcision)等等。道德相对主义对这些文化现象无法给予合理的、令人信服的解释。

另一方面,道德客观主义似乎可以对道德的多样性给予更好的解释。道德客观主义认为,决定道德合理性的最终依据是看道德要求是否反映了人们的整体利益,是否公平处理了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但人们的利益关系并非总是你死我活的,利益的受损也并非总是无法容忍的,当利益的损失在可忍受的范围之内时,当利益冲突不大时,不同文化的不同的约定或共识就会决定道德的多样性或地域性。比如,在吃狗肉究竟道德上是否允许的问题上,东方一些国家和西方一些国家的不同的共识便决定了它们各自对这一问题不同的看法,也决定了它们对这一问题不同的道德判断,但这种道德约定的正当的相对性只有不涉及人们之间的核心利益或利害冲突时才是可能的。当不同的客观的价值在实践中发生冲突之时,怎样解决这种冲突?在不涉及人们的根本的核心利益时,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文化传统或共识也可能决定它们不同的解决办法。比如,当整体利益或公平的要求(往往意味着要求政府的干预)和自由的要求(往往意味着要求将政府的干涉减少至最低程度)发生冲突之时,究竟应当怎样平衡这两种客观的要求?中国人可能更倾向于整体利益或公平,而西方人可能更倾向于自由。但是,这种不同依然受到公平和自由的客观要求的限制。比如,公平要求如果过分侵犯了个人的自由和权利,成为了一种社会的负担或使得整个社会变得更加懒惰和无效率,则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都是不行的;反过来,如果个体(如企业)自由或个人自由造成极大的社会不公,造成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则不论在东方还是西方也是不行的。在决定在什么条件下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将一些超道德的行为(自愿将自己的部分财产转让给他人以帮助他人或自愿牺牲自己的生命以挽救他人的生命等)纳入普通的道德义务(道德上强制一个人将自己的财产转让他人或牺牲自己的生命以挽救他人或服务于他人的利益),东西方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会给出不同的答案,东方人也许会比西方人在更多的情况下将超道德的行为视为道德的义务。但这种不同只有在不触及人们的核心利益或福祉的条件下才能被允许,正如在设计一幢建筑或一种款式的汽车时,可以允许外观和结构上的不同,甚至也可以允许不同程度的安全系数,但这种不同不能违背力学定律,不能危及人们的安全,这种不同也不意味着没有统一的客观的力学规律。在什么条件下,在何种程度上,可以将何种超道德的行为作为人们的普通义务,终究受到人们客观的核心利益的限制。比如,将某种超道德的行为视为道德义务是否能够为一个民族的人们或者一个社会长期自愿承受,这种义务是否公平(比如,是否是人人都应履行的义务或人人在相似的条件下都应履行的义务)等。道德话语背后的这种客观的利益最终决定了一种文化的道德观念的合理性。斯坎伦曾对道德的客观性和多样性作过这样的解释:规定什么是错误行为的道德义务,即他人无法合理反驳的理由所规定的道

德义务(违背了这些义务便被视为不道德的行为),构成了道德的核心内容,这一部分内容是客观的、普遍的,不会因地域或文化的不同而不同,因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但在道德的核心部分之外的道德则是由人们的社会条件、文化传统、社会共识所决定。

道德客观主义不光可以解释道德相对主义所能够解释的道德的多样性,还可以解释相对主义无法解释的“多样性”,如寡妇殉夫、“割礼”等,因为客观主义者并不认为凡是约定的便是合理的,这要看是否符合人们长远的福祉。这些习俗或种族主义不符合人们长远的福祉,因此,或者终将被淘汰,或者为人们所谴责、摒弃。更重要的是,客观主义还可以根据人们福祉是否得到改善,人们的利益是否得到公平的对待,来解释道德相对主义所难以解释的道德的进步。因此,道德相对主义也没有对道德的多样性给予最佳的解释。

道德相对主义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上曾起到过积极的作用。例如,它在破除神旨论(the divine command theory)的教条时,揭示了道德的权威性并非先于人或独立于人的意志愿望而存在;道德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源于人们之间的某种约定和共识——这些对于一直相信上帝是道德之源的西方人来说确实有振聋发聩的作用。另外,它在反对西方文化中心论或种族中心论的斗争中,在纠正西方人的某些偏见的过程中,在批判性地反思西方文化本身的问题的时候,在寻找道德的新的甚至客观基础的努力中,也都起到过积极的作用。良性的相对主义依然承认约定的道德的作用:人们一旦作出约定或达成道德共识就有义务遵守这种约定或共识,除非对方违反或无意遵守。

道德相对主义的主要问题是将人们之间的约定和共识看成是决定道德上正确与否的唯一的根据,否认这种约定和共识背后有客观的基础。这种缺少进一步的客观依据的约定主义或相对主义,如同列宁所说,终究会导致主观主义、怀疑论、不可知论或诡辩。尽管不同文化、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们的不同的共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决定道德的多样性,但从这一事实我们并不能得出人们的任何的道德约定都是合理正确的。道理很简单,因为仅仅人们的共识并不足以决定道德上正确与否。人们事实上相信某种行为是道德的并不足以证明这种行为客观上就是道德的。一种观念或原则事实上的普遍被相信和接受并不能说明被接受原则或价值观的合理性、正当性。我们不妨试想一下,即使人类普遍相信和接受了“贪腐”和“作弊”道德上是可允许的行为,也无法使它们真的成为道德上可允许的行为,正如西方的人们曾事实上普遍相信和接受地球是平的,但这并不能证明地球事实上是平的一样。其实,即使我们假定“自由”、“平等”、“博爱”等观念为人类普遍接受,但仅仅根据事实上的普遍接受也不足以证明这些观念的正当性,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的客观的理由。道德相对主义的问题正是在于将道德仅仅建立在人们共识的基础上,将道德的要求也仅仅限制在达成共识的人们之间,这不仅导致主观主义,理论上和实践中也会导致许多难以接受的后果。

首先,如果道德仅仅是人们之间的约定或共识,那么,一个社会或一种文化的道德观念就不可能出错,因为,决定一个社会或文化的道德观念的是该社会或文化的人们之间的共识,由于我们并无其他手段决定这种共识是否正确,一旦达成共识,这种共识就成为了该社会必须奉行的道德观念。因此,一个社会或文化的道德观念不可能出错。但是,一个社会或文化的道德观念是有可能出错的。例

如,著名的人类学家露丝·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曾描述过西南太平洋美拉尼西亚群岛的某些岛屿的道德习俗,这种习俗能够允许持续不断地下毒的意念以及弥漫整个岛屿文化的敌意。这样的道德习俗难道不是一种陋习吗?因此,将道德仅仅归结为人们之间的共识是不够的。尽管人们之间的共识客观上会受人们利益的支配,因此,所达成的许多道德共识很多情况下实际上有可能反映人们之间的共同利益。但由于文化传统的原因,认识上的原因,以及社会上强势利益集团(如古代奴隶主阶级或封建帝王)有意识地灌输某种仅仅有利于自身利益的价值观念的原因,一个社会的人们所达成的共识未必就反映了社会每个人的利益,因此,人们之间所达成的共识就有可能出错。这就是为何会有“民粹”之说,为何密尔会提到“多数人的暴政”,以及为何西方的“民主”也会产生希特勒这样的独裁者的原因之所在。

其次,道德相对主义认为对于一个行为的道德判断正确与否总是相对于某一个道德框架而言的,我们并无客观的依据对不同的道德框架进行评判,这就必然导致不同社会,不同文化之间的道德争议和道德批评变得不可能。按照道德相对主义,不同文化对同一行为的道德判断看似彼此冲突,实际上并不冲突,甚至不同文化之间的道德分歧逻辑上都是不可能的。因为,当一种文化的人说“行为A 是道德的”,意思是说“行为A按照C1的标准是道德的”,而另一种文化的人说“行为A是不道德的”,意思是说“行为A按照C2的标准是不道德的”,这两个判断可以同时为真。因此,生活在一种文化中的人逻辑上无法否认生活在另一种不同文化中的人的道德判断。事实上,哈曼就认为由于“我们”和希特勒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不同,因此,如果“我们”依照自己的道德标准批评后者的行为,断定它们是不道德的,这种批评从逻辑上看会显得十分“古怪”(odd),因为“我们”和他们之间没有道德共识,尽管他认为“我们”可以说后者的行为是邪恶的。但不同文化之间的道德争议和道德评价真的是不可能的吗?我们真的不能认为印度曾实行的寡妇殉夫制是一种陋习吗?我们真的不能从道德上谴责希特勒的行为吗?我们似乎很难说我们道德上对这些事情可以无动于衷,至少我们希望这类事情不要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这在某种意义上对这类行为就已经进行了道德的评判,而我们很难说这种评判是不正当的。

再次,道德相对主义无法解释道德的进步。这不仅仅是因为道德相对主义不得不认为文化或社会的道德共识不可能犯错,不仅仅是因为它否认不同道德框架之间的道德批评的可能性,也不仅仅是因为它否认有评价道德的客观基础,还因为,按照道德相对主义,一种文化或一个社会内部的人,如果想要改变所处文化或社会的现有的道德观点,改变现有的道德秩序,想要进行某种道德的改革,按照他所在的文化或社会的标准,他的行为道德上总是错误的。如果任何道德变革从一开始就是错误的,那么,任何正当的道德观念的改变都是不可能的。当然,针对这一指责,道德相对主义者可以声称他们也可以解释道德的进步:当人们发现他们所坚持的道德标准和他们所相信的根本的价值观念不一致时,解决这种不一致就意味着道德上的进步。比如,一个社会可能一直认为奴隶制道德上是允许的;但另一方面,这个社会的人们又认为人生而平等。由于该社会的人们普遍不认为奴隶是正常的人,认为奴隶是和其他牲口的地位差不多的动物,因此他们不认为奴隶制有何不妥。但一旦当他们认识到奴隶和奴隶主以及社会上其他的公民一样也是正常的人的时候,他们就会发现他们道德体系中的不一致,在消除这种不一致的过程中就会认识到奴隶制是不道德的,而这也就意味着这个社会道德上的进步,因为这个社会消除了道德体系中的逻辑上的不一致。但是,如果一个社

会从来就没有相信过人生而平等,那么如何解释推翻奴隶制道德上是该社会的一种进步?仅仅将道德进步解释为消除道德体系中逻辑的不一致似乎不足以解释一个社会的道德进步。

道德相对主义所面临的上述问题和困难是难以克服的,因为我们无法认为一种文化道德上不可能犯错,人们之间的道德争议也不可能是无意义的,谈论道德进步也不可能没有客观的标准。为了避免这些困难,也为了避免道德怀疑主义和道德虚无主义,我们只能寻找不依赖于我们主观意志的客观的道德标准。寻找这种客观标准的动因来自两个方面。第一,当我们在表达对同一个对象相反的道德判断的时候,我们彼此都希望对方能够接受自己的观点。这种道德上的分歧是真实存在的,我们无法对这种分歧装聋作哑、视而不见,而这种真实的、客观存在的分歧要求有一种客观的(独立于双方各自利益或意志的)标准来解决双方之间的分歧。如果双方不希望通过丛林规则或暴力强制的手段来迫使对方表面上接受自己的判断,那么他们只能寻求一种独立于各自利益和意志的标准来解决彼此的分歧。第二,人们的利益以及利害关系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而道德的核心部分应当是公平调节人们利益关系的行为规范。这种行为规范或行为规范的体系是否公平地处理了人们的利益关系是有着客观标准的,如果一部分人的利益没有得到公平的对待,则“不平则鸣”,他们或迟或早会挑战不公的道德体系,寻找一种更为“客观的”道德。换言之,得到辩护的核心道德通常应当是反映了社会的每个人切身利益的规则体系。违反这样的道德的要求通常会导致每个人的利益受损,如诚信的要求。无视或违背这样的道德要求,整个社会将付出沉痛的代价。霍布斯对此早有证明:如果不对人们追逐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行为进行约束,如果没有仁慈、忠诚、诚实、合作等价值观念的约束,社会就会陷入一切人对一切人的战争,而这是不利于社会中的每一个人的。这个论证的核心部分在当代决策论和博弈论的“囚徒困境”的讨论中得到了进一步的肯定。而那些最终得不到辩护的道德要求,要么和人们的切身利益无关,要么仅仅只是反映社会部分人的利益要求,甚至是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以保护另一部分人的利益的要求。而虚假的道德要求,如“宁可要社会主义的草,也不要资本主义的苗”所代表的道德要求,对于一个健康和健全的社会来说是不可能长久的。认识的局限、社会习俗的惯性和既得利益集团有可能延缓对正当的道德要求或客观价值的接受和承认,但随着历史的进程,陈腐过时的观念终将会被大浪淘沙,和人们切身利益密切相连的客观的道德观念终将会被人们所接受,成为合理的社会和政治的基石。正是由于道德要求的客观性使得道德话语具有“适真性”(truth-aptness)的特征。所谓道德话语的“适真性”,是指道德话语适宜于用真假来评价的特征或“事实”陈述的特征。当人们认为“贪污是不道德的”时,人们认为这一判断是真的,而相反的判断则是假的,这种真假是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虽然在某种意义上,道德判断确实是将人们的主观情感(愿望或要求)对象化或客观化到所判断的对象上,使得道德话语成为具有真值的判断,但这种将“对错”的概念“对象化”或“客观化”本质上反映的正是人们利益的客观需要。由于这种需要,人们将反映了每个人的自身切身利益的道德要求以陈述句的形式客观化。

总之,尽管道德相对主义在历史上曾起到过解放思想的作用,但由于它将道德仅仅归于人们主观的看法,因而难以克服上面提到的理论上和实践中的困难。为了避免这些困难,为了克服道德怀疑主义和虚无主义,也为了解决人们之间的道德分歧,寻求客观的道德标准是我们必然的选择。

什么是社会科学以及社会科学的客观性

(《哲学研究》1996年第6期)什么是社会科学以及社会科学的客观性 赖 金 良 编者按 赖金良同志的这篇文章,涉及到社会科学研究中一些带有根本性的问题。现予发表,以期引起深入的讨论。 首先,在什么样的意义上,社会科学可以被称为是科学的?它在什么程度上,可以 应用自然科学的划界标准和方法论准则,或者,它由于其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上的何 种独特性,因而有着自身的具体要求?在社会科学研究中,我们如何坚持“客观性”而 又不陷于列宁所批评的“客观主义”?唯科学主义的“科学”概念,把社会科学和人文科 学排除在外,是不是严整的概念?尤其是,在社会科学领域,客观性(或者说科学性)问 题与价值和价值观的纠缠更为密切,很显然,在这里,从事实的确立、说明和解释的原 则到本质、规律的概括,都有评价的介入,研究者本人的价值态度也会对研究过程及 结果产生实际影响。那么,在社会科学的研究中,怎样体现出真理观与价值观、事实判 断和价值判断的辩证统一?这种统一,是通过把事实归化于评价(或者相反,把价值看 作是事实性问题),还是在具体环节上相互渗透,并在更高层次上达到统一?研究者避 免个人偏见对保证科学的客观性无疑是必要和重要的,为了克服个人偏见,可供选择 的出路何在?是寄希望于人类普遍接受的抽象标准,或某种妥协、“约定”,还是从客观 的历史必然性中引伸出客观尺度,来避免主观随意性? 再就是社会科学和意识形态的关系问题。确实,在科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包括了自然科学从意识形态中独立出来这一过程,社会科学是否也必然要经历这 个过程?我们的一些同志,由于对“文革”中那种极“左”的做法,对某些时期中发生的 以长官意志、行政权力粗暴地干扰学术研究心有余悸,以致误把这种行政干预当作了 意识形态的普遍模式,希望通过摆脱这种梦魇以维护学术自由和研究的客观性。然而,“非意识形态化”是不是避免这种粗暴干预的正确途径?在当今这个存在着阶级、 存在着利益上相互对立的社会集团的世界上,有没有超脱于任何意识形态之上的社 会科学研究?例如,在以国际国内经济、政治、法律(如人权)、伦理道德、全球性问题等 为研究对象的各门社会科学,怎样避免任何意识形态立场?我们认为,这里需要的是 具体的分析: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是否只能是不相容的?在当今世界上并存的各种意 识形态中,有没有科学的与非科学的、进步的与落后(或反动)的、合理的与不合理的 之区分?这些代表了不同阶级、集团或民族利益乃至不同政治倾向的意识形态,是一 概地与科学性、客观性相反对,还是与科学有着各自不同的关系?进一步说,没有先进

当今社会的道德困境与对策

当今社会的道德困境与对策 1.中国社会正处于复杂的转型期,对于这个时期的境况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10.0分) A.物质文明建设成就斐然 B.精神文明建设仍面临巨大挑战 C.道德问题成为当今中国社会的热点难题 D.精神文明建设发展良好,道德问题不再是当今中国社会的热点难题 我的答案:D√答对 2.在社会加速转型期,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其独特的特点。以下对于该时期我国市场经济与资本的关系理解不正确的是()。(10.0分) A.市场经济得以启动和发展的最重要的基础之一就是资本 B.如果没有资本,市场经济便无法运行和实施 C.资本积累不是市场经济发展必须经历的过程

D.要发展市场经济,就必须引进资本 我的答案:C√答对 3.树立公共道德典范权威的基本前提条件是政府和政府职员的道德品质必须首先合乎()的基本要求。(10.0分) A.国家法律和行政法规 B.部门规章制度 C.职业道德规范和法律制度 D.社会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 我的答案:D√答对 4.改革开放之初,我国设立经济特区对外商投资给予优惠政策的主要原因是()。(10.0分) A.破解资本匮乏的难题 B.引进先进的技术 C.学习现代经营管理理念 D.开辟世界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窗口

我的答案:A√答对 1.政府权威降低的根本原因之一,便是政府公信力的下降。由此导致的严重后果是()。(10.0分)) A.政府与民众信息沟通不畅 B.政府与民间或民众之间的紧张加剧 C.社会上下难以形成良性互动 D.政府与民众互动理解不足 我的答案:ABCD√答对 2.以下对于社会转型的道德文化效应理解正确的是()。(10.0分)) A.中国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道德问题并不是特例,历史上很多国家也经历了这个过程 B.中国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道德问题只是特例,与国情有关 C.这一时期出现的诚信缺失等问题,根本上都属于发展中的问题 D.当前的道德状况,既有消极一面,也有复杂、积极的一

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教案

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识记物质的概念。 理解(1)从利用自然物、改造自然物两方面,列举实例,说明人们必须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2)结合基本史实,阐释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3)通过阐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客观性,概括出“世界的本原是物 质的”。 过程与方法 教师可以结合各种自然科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如地理、生物等。通过这些实例分析明白世界是客观存在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学生头脑中树立起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反对各种唯 心主义的观点和宗教观点影响。形成崇尚科学、反对迷 信的思想。 教法建议 1、人类产生前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教师可以课下让学生查找资料,看一看地理学、天体物理学、生物学 等学科对宇宙、生命和人类起源的问题的理解,上课时 教师进行总结得出结论。教师也可以通过各种直观的视 频材料或挂图进行说明。

2、人类产生后,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这一点教师可以针对某一典型的具体事物说明,人类产生以后,人类对自然物的利用和改造仍然必 须遵循客观事物本身的属性和规律。 3、人类社会的客观性: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人类起源的过程说明人类的产生是客观世界的结果。然后通过对 我国不同的社会形态发展历程的分析,提问学生社会为 什么会向前发展?是什么让它向前发展?人类能不能够 改变这个历程?让学生进行讨论、分析,得出正确结论。 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上节课,我们在《前言》中,已经知道了中学生学一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常识很有用,用它来指导自己的学习 和工作,就能取得较大的进步;用它去观察和分析自己 关心的社会问题,就能得出比较正确的结论;用它来分 析人生的重大问题,就能指导自己在人生道路上前进。 因此,要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必须努力学习马 克思主义哲学。复习提问 (l)什么是世界观? (2)什么是哲学? 世界观就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从第一课起,我们开始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认识世

道德相对主义~&~道德普遍主义

道德相对主义~&~道德普遍主义 作者:mhlonline标签:道德道义注意2010-12-09 15:15 星期四晴 道德相对主义 在哲学中,道德相对主义是一种立场,认为道德或伦理并不反映客观或普遍的道德真理,而主张社会、文化、历史或个人境遇的相对主义。道德相对主义者与道德普遍主义相反,坚持不存在评价伦理道德的普遍标准。相对主义立场认为道德价值只适用于特定文化边界内,或个人选择的前后关系。极端的相对主义立场提议其他个人或团体的道德判断或行为没有任何意义。 一些道德相对主义者,例如存在主义者让-保罗·萨特坚持个人的、主观的moral core应该成为个体道德行为的基础。公共道德反映社会习俗,只有个人的、主观的道德表达真正的真实(Authenticity)。 道德相对主义不同于在通俗文化中,人们经常将自己描述为“道德相对主义者”,表明他们接受其他人的价值,赞成没有一个 道德相对主义与道德普遍主义(moral universalism)观点相对,如世界人权宣言就是道德普遍主义实践。同时道德相对主义与道德客观主义(moral objectivism)、道德现实主义(moral realism)和道德自然主义(moral naturalism)相区别。 相对主义与动机说 卡尔·马克思 一些人将卡尔·马克思(1818 – 1883)作为道德相对主义的典型。他宣称每个社会的道德体系完全是其生产方式和阶级结构的产物。他相信统治阶级的利益将成为社会的占优势的道德体系。 弗里德里希·尼采 弗里德里希·尼采认为道德是二元论概念带给人们、又由教会继续维持的一个错误思想。他一生的任务,就是重新评估所有价值,把人类思想从这些错误拯救出来。他预想未来个体将自然地行动,充分利用他们的天赋潜力或权利欲(der Wille zur Macht)。他相信人类只有通过开始自然地、本能地、根据每个个人的愿望和动力行动,才会前进,实现这潜力。übermensch将呈现强壮、有力、自然和快乐的结果。快乐(“力量增长、阻力被克服的感觉”)将自然出现。尼采希望通过人类动力“再自然化”来准备人类成长的土壤。他相信,一旦人们摆脱道德(以及协会、宗教),下一代人将会不受污染地、自由地、强壮地成长。 道德相对主义不可避免地反对几乎世界所有宗教所教导的绝对道德。 道德普遍主义(moral universalis m) 是一种一元伦理学立场,认为存在对所有人普遍适用的普世伦理(universal ethic),不论其文化、种族、性别、宗教、国籍、性取向或其他不同特征。例如,人性有共同的弱点,各种文化中普遍的理智要求,或神的命令。它与各种形式的道德相对主义相反。

《当今社会的道德困境与对策》答案

《当今社会的道德困境与对策》答案 《当今礼会的道徳困境与对策》考试 1(单选題廿枉社去加速转型期,我国帀场餐济的岌展具有其独特的特点。臥卩对于^时期我国帀场经济与资本的关系理眸不正确的是()O A. 帀场经济得以启無口发展的最重竇的基础之一就是资本 B資本职累不是市诙济发展必须经历的过程 C. 要岌瞑市场经济,就必须引进资本 D. 女踝沒有资本,市场经济便无法运彳jl口实施 菩案:O A ?'E O C O D挣记此趣 2(单选题)」引令f )的i匀衡状翦卩是我们所追求的高效率与高公平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之理想发展模式。 A. 高敢率与低基尼系数B彳氐效率与高基尼系数C.高效率与高基尼系数D使婢与彳腿尼系数 答秦:理A O B O C C D t?记壯题 3(单选狂),(引分对于我国目前的社会诚信状况,以下理解不正确的罡()o A.社会整体诚信度下降 B政府公信力偏I氐 C.政府已址芫全失去公信力 D下级韶门在落实贯彻上圾扌旨示时,打折扣的现象实际上是政府的取咸在降低 答案:O A O B> c O D标记此题

4(单选题).(3)力'攻革开放之初,我国设立经济特区对外商投资给予优惠政策的王要原因是()。 A引进先进的技术 B玻解资本匮乏的准题 C.开射世界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窗口 D学三现代经营管理理念 5(单选题).(3)分道德建设的朿点,在于建立引人向善的社会机制,用()保护好人,提升人的善性。 A政策和法律 F权利和义务 C社会自觉性 D.个人自觉性 6(单选飙?⑶分半母丄会的变革有不同于他国的特殊性。总体来看,这种特殊性可以形象地比喻为“火车加速转弯”。此所谓'加速”罡指()。 A.发展速度加快 3社会转型 C.社会转型过程中呈现的突出特点 D社会变革 7(单选敲⑸分卬国社会正处于复杂的转型期,对于这个时期的境下理解不正确的杲()。 A楕神文明建设发展良好,道德问题不再是当今中国社会的热点难题 B物质文明建设成就斐然 C. 猜祐文明建设仍面临巨大挑战 D. 道德问题成为当今中国社会的热点难题

高二政治教案-《自然界的客观性》

高二政治教案:《自然界的客观性》 理想是一个深渊,从跳下那一刻起,就逼迫你奋力搏击。要么,大鹏展翅,扶摇而上;要么,石沉渊底,再无声响。下面为您推荐高二政治教案:《自然界的客观性》。 【教学目标】知识方面: 识记: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理解:人类产生以后,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能力方面: ⑴分析能力:教材分析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这一命题的思路也是从教材分析其他具有普遍性意义的哲学命题的思路,通过指导学生从哪些方面去分析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这一命题培养学生分析哲学命题的能力。 ⑵辩证思维能力:在理解自然界的客观性时,既要承认人们能够有意识地改造自然界,又要承认自然界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在辩证思维中理解自然界的客观性。以此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觉悟方面: 坚持无神论,反对有神论和迷信思想。面对自然界我们既不能凭其摆布,又要承认其客观性,和谐地处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教学重点】人类产生之后,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教学难点】人们能够有意识地改造自然,但自然界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教学方法】采用提问与讲述相结合的方法。在叙述方法上,把归纳与演绎结合起来,运用逻辑推理的力量增强说服力。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在《前言》中,已经知道了中学生学一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常识很有用,用它来指导自己的学习和工作,就能取得较大的进步;用它去观察和分析自己关心的社会问题,就能得出比较正确的结论;用它来分析人生的重大问题,就能指导自己在人生道路上前进。因此,要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必须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 复习提问 (l)什么是世界观? (2)什么是哲学? 世界观就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从第一课起,我们开始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人们都在不断地关注和处理自身和外部世界的关系。那么外部世界是怎样的呢?是本来就客观存在的,还是神或者是人创造的呢?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应该以什么为出发点?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来学习第一课。 第一课一切从实际出发 介绍本课地位和逻辑结构: 本课是全书理论的逻辑起点和基点。第一,从哲学的基本问题来说,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所有哲学遇到并首先要回答的问题。本课则首先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人手,阐明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以后又讲了意识能正确反映物质。第二,从哲学的基本派别来说,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两大基本派别,必须划清其界限,而这正是本课在理论上要划清的根本界限。第三,从对世界的本质、状态、规律的认识顺序说,首要问题是认识世界的本质,才能谈论世界的

基础理论研究

【基础理论研究】 道德相对主义的界标 张言亮 卢 风 〔摘要〕 本文主要在理论上划清了“道德相对主义”的界限。在对“道德”与“相对主义”进行辨析的基础上,对“道德相对主义”与道德相对性、道德多元主义、道德地方主义,强道德相对主义与弱道德相对主义进行了区分。对“道德相对主义”进行分类;总结了道德相对主义的一般论证模式;阐明了道德相对主义的对立面以及道德相对主义的家族相似概念。最后陈述了必须拒斥道德相对主义的理由,即道德与法律有内在的联系,有普遍有效的法律,便有普遍有效的道德观念和规范。 〔关键词〕 道德 相对主义 道德相对主义 〔中图分类号〕B82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539(2009)0120026204 在现代生活中,很多人都觉得很难对一个人或者一个行为作出正当或者错误的判断,每个人都有自己对于正当或者错误的理解,并没有绝对的正当与错误。现今流行的各种道德理论都有各自的核心概念和原则,但是,这些概念和原则是不可公度①(incom2 mensurability)的,因而当不同道德理论的核心原则之间发生冲突时,我们似乎没有合理的方法去衡量它们的是非对错②。 为能直面道德相对主义的挑战,首先必须辨析“道德相对主义”的内涵和外延,给“道德相对主义”划定明确的界标。本文将从以下四个角度对“道德相对主义”进行细致的阐释,并提出反对道德相对主义的理由。 一、辨析“相对主义”与“道德” 在阐释什么是道德相对主义之前,有必要分别对“相对主义”和“道德”这两个常用术语做一个简单的说明。按照斯坦福哲学百科全书(Stanford Encyclo2 pedia Philosophy)的说法,“相对主义并不是单一的教义,而是一族观念,这一族观念的共同主题是说一些经验、思想、评价甚至实在的某些重要方面与其他某些事情相关。比如,证明的标准、道德原则或真理据 说有时是相对于语言、文化或生物构成的。”从这个简单的说明我们可以看出,“相对主义”是个与其他重要哲学观点纠缠在一起的复杂观念。要想理解相对主义,必须对相对主义涉及的其他观点有所了解。也就是说,在谈相对主义时,一般是谈一个主题(或观点)与其他多种主题(或观点)的相互关系,这个主题(或观点)无法离开其他诸多主题(或观点)而得以阐释。相对主义的大致结构是:X相对于Y而存在(或X与Y有关)。有各种不同的相对主义。据斯坦福哲学百科全书解释,X是因变元(dependent variables),表示“什么是相对的”,Y是自变元(independent varia2 bles),表示“相对于什么”。X可指代重要概念、重要信念、直觉、认识评价(Epistemic Appraisal)、伦理(道德)、语义学、实践、真理、实在;Y主要指代语言、文化、历史时期、内在认知构架(Innate Cognitive Archi2 tect ure)、选择、科学结构、宗教、性别、种族或者社会身份、个人等等。当然,还可以根据特定考虑在这个结构中加入变元和自变元不同的值。显然,“道德相对主义”只是“相对主义”这一族概念中的一个而已。如果我们选定“道德”为自变元的值,那么,根据“道德”与因变元的关系,就可以得出十种以上关于“道德相对于Y”的不同组合。如,道德是依赖于文化的,道 ①②“不可公度”也被译作“不可通约”,它原是一个数学用语。托马斯?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用这个术语来说明不存在衡 量或比较不同科学理论的中立的标准,麦金太尔则用这个术语来说明在不同的道德理论之间缺乏统一的衡量和比较标准。 麦金太尔在《追寻美德》一书中一针见血地指出,当今道德话语最显著的特征是歧见叠出,道德争论无休无止。他举了三个在现代道德领域争论颇多的例子:正义战争、人工流产、公费医疗和教育。从对这三个例子的分析中,很容易发现现代道德哲学话语中相对主义的气息。

2014当今社会的道德困境与对策--90分以上

2014当今社会的道德困境与对策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正处于复杂的转型期,对于这个时期的境况以下理解不正确 的是:(精神文明建设良好,道德问题不再是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 2、道德建设的重点,在于建立引人向善的社会机制,(政策和法律)保护好人,提升人的善性 3、树立公共道德典范权威的基本前提是政府和政府职员的道德品质 必须首先合乎(社会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 4、在社会加速转型期,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其独特的特点。以 下对于该时期我国市场经济与资本的关系理解不正确是(资本积累不是市场经济发展必须经历的过程) 5、中国社会的变革有不同于他国的特殊性。总体来看,这种特殊性 可以形象地比喻为“火车加速转弯”。此所谓“加速”是指:(社会转型过程中呈现的突出特点) 6、对于我国的社会改革,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往往是一项改革 充分完成之后,才能启动另一项改革) 7、(高效率与低基尼系数)的均衡状态即是我们所追求的高效率与 高公平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之理想发展模式。 8、改革开发之初,我国设立经济特区对外商投资给予优惠政策的主 要原因是(破解资本匮乏的难题)。

9、关于道德和法律的关系,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法律必须依赖道德)。 10、对于我国目前的社会诚信状况,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政府已经完全失去公信力) 二、多项选择: 1、当今社会的道德困境表现在:(ABC) A、社会的公正次序出现了偏差 B、社会诚信问题 C、社会的信念体系问题 2、 3、以下对于现代传媒和主流意识形态对道德正能量的传播理解正确的是(ABCD) 4、我国当前进行道德文化建设可以采取的措施是:(ABCD) 5、

自然界的客观性原理

自然界的客观性原理 * 世界观:自然界是客观的 * 方法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 世界观: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意识能反映物质,并对物质有反作用. * 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树立正确意识,促进事物发展 联系普遍性原理 * 世界观:世界上一切事物处于联系之中 * 方法论: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联系客观性原理 * 世界观: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 方法论:人们可以根据固有联系,创造条件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原理 * 世界观:相互区别;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 方法论:是科研的前提;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 * 世界观:相互区别相互联系 * 方法论:树立全局观念搞好局部 发展观点 * 世界观: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发展之中 * 方法论: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规律的客观性原理 * 世界观:规律具有客观性 * 方法论: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趋利避害 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原理 * 世界观:事物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 方法论:我们要用内外因结合的观点看问题 质变和量变辩证关系原理 * 世界观:量变是质变的基础和前提条件;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 方法论:坚持适度原则不失时机促成飞跃注重量的积累优化结构 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原理 * 世界观: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 方法论:坚定信念;不怕挫折 矛盾的观点 * 世界观: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 方法论:坚持矛盾的观点 矛盾普遍性原理 * 世界观: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 方法论: * ①要承认矛盾普遍性和客观性,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 * ②要善于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防止片面性. 矛盾特殊性原理 世界观: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社会学必备哲学基础

社会学必备哲学基础 有影响的主要是近代西方哲学 哲学的三类问题 形而上学、知识论、伦理学 知识论分为经验论和理性论。 (马克思单列) 主要两大纠结点 经验论 在经验论与理性论(即唯理论)的长期论争中,经验论由盛而衰,理性论有抬头的迹象。从20世纪初到50年代末期,在英美哲学界一直占统治地位的,是由A.孔德开始,由B.A.W.罗素发展起来的分析经验论(见分析哲学)。实用主义以及欧洲大陆的其他一些哲学流派也倾向于经验论。这一时期,理性论仅仅在新经院哲学(见新托马斯主义)中还有点影响。但后来,情况发生了变化。 60年代在法国兴起的结构主义运动,力图恢复理性论在现代哲学中的地位。而对经验论最沉重的打击,是来自心理学方面。蓬勃发展起来的认识心理学派,给理性论提供了反驳经验论的最有力证据。按照认知学的看法,心灵完全不是一块白板,即使最简单的知觉也受认知作用的影响,决不是单纯接受来自外界的刺激。一个意象更是信息储存与检索的复杂操作,经验论者所设想的那种纯粹的经验或观察并不存在,人们在对外界事物的认识中,认知的模式或范式起着决定的作用。 科学实在论根据新的物理实验结果对经验论所作的批评,也为理性论的复兴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经验论者不仅忽视了心灵或理性的作用,而且还否认或怀疑外物,即那些不可观察的“理论对象”的存在,并以可观察性作为实在性的标准。大多数科学实在论者反对经验论主张的这种观点,有些实在论者还提出了相反的看法,认为科学哲学中最后的裁判员不是理论,而是实验,不是我们怎样思想,而是我们如何行动。在他们看来,能够产生效果的理论对象,即使本身是不可观察的,我们也不能不承认它们是实在的。经验论和理性论在现代西方哲学中的易位,也是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不中不西,我们面临的道德困境).

不中不西,我们面临的道德困境 时间:2010年02月12日 11时29分来源:新华网作者:杨维中 坛主小传杨维中,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94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1995年起在南京大学攻读中国哲学博士学位。1998年留校任教,著有《道生大师传》、《心性与佛性》等学术专著。 拾葚异器蔡顺,汉代汝南(今属河南)人,少年丧父,事母甚孝。遇饥荒,拾桑葚母子充饥。一天,巧遇赤眉军,问道:“为什么把红色的桑葚和黑色的桑葚分开装在两个篓子里?”蔡顺回答说:“黑色的桑葚供老母食用,红色的桑葚留给自己吃。”赤眉军怜悯他的孝心,送给他三斗白米、一头牛,带回去供奉他的母亲,以示敬意。 扼虎救父杨香,晋朝人。十四岁时随父亲到田间割稻,忽然跑来一只猛虎,把父亲扑倒叼走,杨香手无寸铁,心中想念着父亲,奋不顾身冲向老虎,骑在背上扼住虎颈,捏住虎的呼吸,勒死老虎,虎口救出父亲。 行佣供母江革,东汉时齐国临淄人,少年丧父,侍奉母亲极为孝顺。战乱中,江革背着母亲逃难,几次遇到匪盗,贼人欲杀死他,江革哭告:老母年迈,无人奉养,贼人见他孝顺,不忍杀他。后来,他迁居江苏下邳,做雇工供养母亲,自己贫穷赤脚,而母亲所需甚丰。明帝时被推举为孝廉,章帝时被推举为贤良方正,任五官中郎将。 百里负米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坐在垒叠的锦

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 涤亲溺器黄庭坚,字鲁直,号涪翁,又号山谷,江西洪州分宁(今修水)人。北宋著名诗人,开创江西诗派,著有《山谷集》行世;又以精于书法著称,善行、草书,楷法亦自成一家。黄庭坚虽身居高位,侍奉母亲却竭尽孝诚,每天晚上,都亲自为母亲洗涤溺器(便桶),没有一天忘记儿子应尽的职责。 怀橘遗亲陆绩,三国时期人,科学家。六岁时,随父亲陆康到九江谒见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招待,陆绩往怀里藏了两个橘子。临行时,橘子滚落地上,袁术嘲笑道:“陆郎来我家作客,走的时候还要怀藏主人的橘子吗?”陆绩回答说:“母亲喜欢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给母亲尝尝。”袁术见他小小年纪就懂得孝顺母亲,十分惊奇。 芦衣顺母闵损,春秋时期鲁国人,他生母早死,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一天,父亲出门,闵损牵车时因寒冷打颤,将绳子掉落地上,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父亲方知闵损受到虐待。父亲返回家,要休逐后妻。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父亲十分感动,继母悔恨知错,从此对待他如亲子。 弃官寻母朱寿昌,宋代天长人,七岁时,生母刘氏被嫡母(父亲的正妻)嫉妒,不得不改嫁他人,五十年母子音信不通。神宗时,朱寿昌在朝做官,曾经刺血书写《金刚经》,行四方寻找生母,得到线索后,决心弃官到陕西寻找生母,发誓不见母亲永不返回。终于在陕州遇到生母和两个弟弟,母子欢聚,一起返回,这时母亲已经七十多岁了。

人类学和道德相对主义

21A.100 豪教授 人类学和道德相对主义 两个故事: ·1960-1970年,著名的哈佛心理学家—Jerome Bruner杰罗姆.布鲁纳认为让年轻人接触一些社会科学的概念是个不错的主意,因此它开创了一门课程:“人类:研究课程” (MACOS). 课程以因纽特人为核心,持续7天,专为第9年级设置。 学生们观看了没有旁白的录像。其中一段持续了25分钟,一个男人拿着长矛在冰窟旁边守候着海豹破冰而出。 这门课程充满了刺激。 1970年,佛罗里达州湖城的一个官员,他的女儿正在接受这门课程。他看到了这门课程并深感恼怒。他通过当地电台播映,谴责这门课程助长枪支控制、色情和嬉皮士价值观。 从那里引发的抗议导致了强烈的反响。国会开始干预此事,课程最终被禁止。 原因是一些影片播映了人们不太乐意看到的东西。比如:多个因纽特男人共享一个妻子的行为。课程中涉及这项内容,却没有对此提出谴责。另一个例子:每逢饥荒,会有一些老年人为了群体的利益,自愿站出来,在深夜里悄然消失。 ·1910年巴拿马一位总统坐船去访问库纳人。他受到了村庄人民的热烈欢迎,但是却因库纳女人的穿着方式感到不舒服。库纳人用一条带子将幼女的鼻子刺穿。当她们长大时鼻子上就穿上更粗的带子直到能戴上一串首饰。 同时也有许多穿满念珠的带子精致地缠绕在腿上,并且永远不能摘除。(只有改变或固定图样时才被摘除)这改变了腿部的肌肉。 巴拿马政府决定要教育印第安人。他们视为非法的第一项内容就是这种挂念珠的行为。 他们主张要解放那些肌肉遭受迫害的妇女。 这些故事集中反映的是文化相对主义问题,尤其是它引发的道德问题。 1.文化中研究道德的历史:对差异的挑战和对种族中心主义的挑战。 a.对这种观点的挑战始于16世纪西方的扩张。 b.西班牙天主教认为其他人是完全缺乏理智的,因为他们不是天主教徒。 c.同样也有一些其他反对思潮。 d.著名的反对者:Bartolome de Las Casas i.新世界中的一个殖民者。 ii.为迫害加勒比海岸人口的负疚感所折磨,成为一名多米尼加人和当地人民的极力拥护者。 iii.1650年和一位名叫Sepulveda的多米尼加人进行了一场著名的胜负论战。 iv.对印第安人的人性进行辩论。

道德困境中的人性冲突求求你表扬我

道德困境中的人性冲突 ——评电影《求求你,表扬我》 《求求你,表扬我》(黄建新导演),讲述的是一个打工仔杨红旗(范伟饰),因父亲是劳模,特别期待能受一次表扬。于是他到报社讲述自己如何解救一名险被强奸的女大学生欧阳花(陈好饰)的事迹,可没有人信他,他不断四处讲述,终于引起报社重视,派记者古国歌(王志文饰)进行调查。正当事情要水落石出,女大学生出面阻止,面对女孩的声誉和民工的心愿,记者不知如何取舍。在这个故事里,每个人都经历着灵魂的拷问。影片以对现实的陈述和小人物的关注展开了对人性的分析和社会批判。 在这个电影中,大部分人都在因为不同的原因和目的而成为撒谎者,少数的诚实者在这个社会中显得格格不入,且更可悲的是.由于看到太多谎言这些诚实者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怀疑,就像古国歌对女友米依说的抓捕犯人的事情也充满怀疑一样。欧阳花为了不受影响,后来又意图情挑古国歌摆平此事,但是最后却由于西区惯犯的落网而鸡飞蛋打。同样,为证明自己确实救过人,为了给患有肺癌时日无多的爸爸一个交代,杨红旗拼命在证实自己,但是,他也一直挣扎在孝道和道义之间。黄建新精心布设了村支书的笑容、葬礼的仪式等一系列不合理的细节,铺垫出了第二个结局“杨胜利没死且和儿子一起去了北京”,在这个结局中.杨红旗为村里的利益默许了村支书的谎言.且还参加了虚假的葬礼。于是杨红旗得到了村里和报纸的双份表扬、村里免费打开了知名度、杨胜利老汉因为儿子得到表扬而心情愉快病情好转,大家似乎皆大欢喜,但是古国歌却无法理解自己做了什么把一个诚实的见义勇为者逼成了撒谎者。片中出现的其他看似无关紧要的配角,也都在不同侧面表现着社会浮夸和谎言成为风尚。村支书决定撒谎,因为他知道撒谎可能给村民带来更大利益:句号扮演的警察决定撒谎,因为如果说出粉巷曾发生过恶性治安事件,派出所的综合治理标兵单位就会泡汤:唯一说真话要求得到表扬的杨红旗也被归于其中得不到信任,充分体现了现代社会由于道德沦丧而造成“我们不敢去相信别人”的悲哀。 这部影片表面上展示了一出略带苦涩的黑色幽默“想在影片中表述生活中不可判断的东西.所以选择了荒诞这种表达方式”。但是,实际上,它展示的是中国当代社会转型期从一元走向多元,从封闭走向开放的过程中,各种意识形态的碰撞、冲击和融合的混沌的状态。社会各个阶层,面对着社会的变革,特别是经济大潮下的道德困境,其意味更值得研究。道德困境,正是《求求你,表扬我》的核心所在。我们似乎可以看到,在这个个人价值全面抬头(却并不健全)的动荡年代,道德成为一种艰难的选择。《求求你,表扬我》的主角包括民工、大学生和报社编辑,这一次的道德问题也似乎与时代无关,成为人人难以自保的陷阱。至此,黄建新已经完全走出中期作品社会图景式的风貌,似乎正走进一个更为开阔的地带。黄建新就是给我们显示道德标准多元化带给整个中国社会的茫然失措。黄建新说过:“我经常对某些东西判断模糊,当无法概括一件事的时候,只能用表述的方式,就像这部电影,要求表扬的范伟、一心想挖掘真相的王志文以及不想让别人知道事实怕影响前途的陈好从自己的立场出发都没有错,这就是一个悖论,到最后每个人都背离了原始的初衷。尤其在现实生活中,实用主义已经代替了理想主义,不知道我的片子能否表达一些。”作为一个民工,范伟身上负载了太多的符号意味:他是一个传统文化意义上的孝子,他又是一个社会最底层的民工,一个38岁的老光棍,最深刻的感受到了社会阶层的差距,以及金钱给

道德困境的抉择

道德困境的抉择 道德困境是指行为者在面临二者选其一道德选择时会遇到的情景。道德困难的选择的实质是选择善。对于一个有向善意志的人来说,有可能会陷入这样的情境: 在某一时刻存在着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善,而选择者此时却只能选择其中的一种而舍弃其他。这种情形就是道德选择的困境或道德困境。之所以称“困境”,是因为这已不是在善与恶,即正价值与负价值之间进行选择,也不是在善与非善,即有无价值之间进行选择,而是在善与善,即正价值与正价值之间进行选择。由于各种善都是人之所欲而不愿放弃,善善选择往往置人于理智上左右为难、情感上痛苦不堪的窘境。 正如哈佛公正课上所分享过的道德困境案例:如果你看到了一列电车在向前行驶,由于制动失灵,它将撞上前面的5个人,但是你有机会转动方向盘,使电车驶入岔道,代价是撞死岔道上的一个人。你会如何抉择?如果你是站在天桥上,桥上恰巧有一个胖子,你将他推下去,就可以挽救那五个人,如果你不推他下去,那五个人就会丧命,你又会如何抉择?对前者大多数人都会轻松地做出选择:转向岔道,撞死一个人。如果无法避免亡人的悲剧,只能在一条生命与五条生命之间进行抉择,那为了五个人能活下来,牺牲一个人是值得的。其背后的道德据是:做法是否正确,行为是否符合道德,取决于我们选择这种行为的结果。牺牲一条生命,可以拯救更多的生命,结果合算的道德的,那转向岔道的行为选择就是正确的。这种只关注结果的道德原则便是结果主义。而后者同意牺牲胖子的人就少了很多。同样是在一条生命与五条生命之间选择,结果一样,过程不同,行为选择就有了变化。行为结果有道德,行为过程也有道德,而且行为过程的道德原则,并不依附行为结果的道德原则而存在,二者是分离的。也就是说,行为结果的道德原则不能凌驾于行为过程的道德原则之上,我们不能为了大多数人的利益而无视少数人的利益。因为无视本身就是不道德的。我们之所以对胖子“下不了手”,不是因为我们不认可“一个换五个”的结果,而是不能认同这样“换”的方式。 面对困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也都有做出这种选择的理由。我觉得任何人都没有资格谴责面临这种道德困境的人所做出的任何选择,因为这些本来就是无解的,不管做出哪一种选择都会面临巨大的代价和痛苦,无论是谁都没有权利去牺牲一个无辜之人的利益,来实现较多人的利益。然而王夫之有云:“有一人之正义,有一时之大义,有古今之通义,轻重之衡,公私之辨,三者不可不察。以一人之义视一时之大义,而一人之义私矣;公者重,私者轻矣,权衡之所定也。三者有时而合,合则亘千古,通天下、而协于一人之正,则以一人之义裁之,而古今天下不能越。有时而不能交全也,则不可以一时废千古,不可以一人废天下。执其一义以求伸,其义虽伸,而非万世不易之公理,是非愈严,而义愈病。”既然痛苦无法避免,当我在面临道德选择的时候,应当明辨公私,明白什么是一己之私、一时之义、古今之义,为大义牺牲小义是我会做出的选择,但是对于其他人的任何选择,我们都应当给予尊重和理解。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与道德相对主义差异研究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与道德相对主义差异研究 当今社会,活跃着两种道德判断“标准”: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立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无产阶级旨在追求自由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道德观;道德相对主义,一种新兴的社会思潮,坚持不存在评价伦理道德的普遍、客观标准。通过比较研究,分析两者在不同维度上的相异之处,分析“道德相对主义热”的理论主张特点,重申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髓。 标签:马克思主义道德观;道德相对主义;普遍伦理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极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它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着判断某一行为正确与否的标准作用。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与道德相对主义对于道德的理解存在着诸多差异,这种区别是本质上的。 一、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与道德相对主义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主张道德是在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基础上产生,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段有着相应的道德观念标准。道德相对主义认为道德不存在绝对性,世界上亦没有普遍伦理的存在,任何的道德判断标准都是相对于个人的道德观念,或个人、文化、社会的历史特定性。 (一)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相关概述 在阿斯诺维奇看来,马克思主义道德观所强调:其一,道德批判必定与一种关于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和习俗的分析和批判密切相关,而且与隐含在其中的规范和行为的分析、批判密切相关,即一个有效的道德体系需要特定类型的政治经济体系相配合;其二,道德命令必须基于现实人的利益和动机。 这两方面所强调的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道德的观点是首先认为道德在人类历史上是发展变化而非永恒的,因而它是一个历史范畴。《反杜林论》中马克思论证无产阶级的道德肯定拥有最多的能够长久保持的因素,但并未肯定无产阶级的道德永恒不变,这正体现了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发展、辩证的理论内核。同时,马克思主义道德观认为道德具有阶级性。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任何道德,归根结底都是当时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伴随经济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这是其存在和发展的必备条件。最后,马克思主义道德观认为,道德是具体而非抽象的。因此,主张道德的评价标准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仅仅使用一种普遍、教条的判断标准。而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角度可知,这种道德特殊性的理解和运用是建立在道德普遍性理论指导之上的具象操作,并非随意为之。 (二)道德相对主义相关概述 关于道德相对主义,大多数学者赞同这样的观点:在哲学中,道德相对主义

道德困境

道德困境 国中有家,家有个体。传统的儒家通过家国体系把一个个独立的个体组织成一个庞大的帝国。然而,当个体不幸陷入与传统道德冲突的困境,他又该如何突围呢? 首先要为与传统价值不可调和的道德冲突下个明了的定义,随后才能在设定的范围内讨论突破道德困境的方法。 道德冲突存在的前提,自然能想到的是,公认的道德原则同个体道德实践不兼容。举个例子,一家中一父一母一女儿,女儿亲近父亲,母妒,遂疏离父女关系。女儿不解母意,认为剥夺了其享受父爱的权利。然而,传统道德规定的慈爱子孝,完全忽略了人性中爱情的存在。母同女儿在爱情面前的竞争关系是人类天性必然导致的,不论竞争对象是父还是其他存在。但是,母同女儿的竞争关系在传统的道德框架中并没有得到解决,致使两者甚至处于不平等的地位,进行恶性竞争。由于母一般地位高在家中握有主权,女儿于是常常在竞争中落入下风,并同时受到“孝顺”这种只讲义务不讲权利的传统道德的束缚和镇压;另一方面,随着时间的流逝,女儿终有一天会成为主母,掌握家庭权利,而母已衰老,处于不利地位,只能虚弱无力的拿出“慈爱子孝”的保护伞。可以肯定的说,与母女的竞争关系对应,家庭中必然存在父子间和子女间的竞争关系。传统道德忽视了家庭中这些竞争关系,对于竞争导致的矛盾冲突,也只能无力的提出“父父子子长长幼幼”这种无法落实的道德理想。 一方面传统道德对现实生活调节不能,另一方面社会的惯性造成传统道德原则依旧难以撼动,因为人们守护传统。社会惯性可以理解为,社会变革是螺旋渐进的而不可能是“毕其功于一役”式的突变。既然支撑起现代社会的经济基础需要慢慢积累,社会的变革还需要时间耐心等待,因为马克思哲学认为,下层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时代的改变反映在个人意识上,自然的,就是产生道德冲突。 此类情形就像穿鞋子:脚长大了,原来的号码不再合适,于是有些挤脚。鞋子是保护脚板的,必须得穿,所以能想到的解决方法有两种。其一,依旧穿小鞋,横竖把脚挤进去,时间长了,楞是让脚板维持了原来的大小,很节约,唯一不足就是过程太痛苦了,而且容易引起疾病;其二,就是换鞋呗,可是新鞋子不能天马行空任意形状任意尺码,它还得在旧鞋子的基础上,参照脚的大小,规规矩矩的设计而成,理由吗就是,旧鞋子如此经穿耐用,肯定是有长处的,所以不能一概放弃。两种解决途径,一个保守,一个冒险,一个省力,一个费工。可是着眼于未来,为健康计,既冒险又费工的方法反而成了理智的选择。 既然道德冲突客观存在,不禁要问具体的道德困境是什么样子,解决道德冲突是否需要突破传统约束,所遵循的原则是什么?举一个关于爱情的例子。一个未成年人暗恋其老师,一边欲表达心意,争取爱情,一边畏惧家人知晓后受到谴责,从而构成心理矛盾,终日郁郁寡欢。根据儒家的伦理体系,老师是和家长一辈的,于是师生恋同乱伦无二。甚至未成年人的家长此前一直向其灌输禁止早恋的教导。可问题是未成年人的恋爱只是想想而已,并未付诸行动,老师都不见得知情,而且感情发展连成年人都很难控制,更何况处于敏感青春期的人呢?所以未成年人没有错,可是在其保守又严格的家长看来,其犯下了乱伦兼早恋的双重罪恶。在给予未成年人怜悯的同时,让人不禁想如何能够稍稍减轻其心理负担。作为家长,应该如何处置呢?传统道德规范的确应该遵守,可是有什么能比子女的健康幸福更重要吗?为了维护所谓的颜面,谁能赋予家长肆意损害子女利益的权利呢?也许家长为了避免伤害孩子,会把谴责的矛头指向老师。可是无辜的老师甚至不知道世上存在着这样一份暗恋。由此看来,在这个情形下,被破坏的传统礼教呼唤惩罚,可是没有那种惩罚是具有正当性的。解决的办法也许是突破儒家定下的身份限制,承认更符合人性的“恋爱无辜”原则。结果没有人应该受到谴责。但是虽然承认未成年人可以向老师表白,可老师作为大人则有责任为了其健康成长拒绝接受其爱情。总结这一事例,为了解决未成年人的道德困境,传统道德的确被突破了,理由为尊重人性,和关注人的健康发展。

道德相对主义与道德的客观性_(最后校对稿)[1]

道德相对主义与道德的客观性 陈真 (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道德教育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97) [摘要]道德相对主义很容易和许多非相对主义的观点相混淆,如文化相对主义和参量普遍主义等。道德相对主义有两种:个人相对主义和主体间相对主义。后者认为,道德上的对错依赖于判定其对错的道德框架或道德共识,没有客观的标准可以决定不同的道德框架或道德共识之间的优劣。支持这种道德相对主义的论证包括鉴赏判断类比论证和道德多样性论证。这些论证有着难以克服的缺陷,因为道德判断和鉴赏判断有着本质的区别,而道德客观主义能够更好地解释道德的多样性。此外,道德相对主义将道德仅仅建立在人们共识的基础上,将道德的要求也仅仅限制在达成共识的人们之间,这不仅导致主观主义,理论上和实践中也会导致许多难以接受的后果。寻求客观的道德标准是解决道德争论,避免道德虚无主义和怀疑主义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道德相对主义道德客观主义道德的客观性主体间的相对主义约定论 [作者简介] 陈真(1954—),男,湖南省桃源县人,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道德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当代西方伦理学和当代西方哲学研究。 道德或道德的核心部分究竟是客观的、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还是相对的、主观的?或者说,究竟有没有客观的道德规则或价值原则?道德相对主义者的回答是否定的,而道德客观主义者的回答则是肯定的。本文认为,尽管道德相对主义对道德的本质和多样性提出了许多有益的见解,但它依然面临许多难以克服的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困难。道德客观主义不仅可以更好地解释道德的多样性,而且可以避免道德相对主义的诸多困难与问题。① 一 许多人,包括一些学者,往往自认为是一个道德相对主义者,但他们同时又坚信许多非相对主义的命题。比如,认为一个人有权利选择自己所喜欢的生活方式,个人权利在没有侵犯他人权利的条件下不容侵犯等。许多人接受道德相对主义也往往是因为他们将它混同于一些非相对主义的命题,并且由于后者的某种合理性,而认为前者也具有同样的合理性。为了避免这种概念上的混乱和不一致,为了避免陷入无意义的争论和无的放矢,也为了客观地评价道德相对主义,我们有必要弄清楚道德相对主义的基本含义,尤其是要弄清楚道德相对主义究竟不是什么。 道德相对主义又称为伦理学相对主义。西方相对主义的思想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的普罗泰戈拉(Protagoras)。他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并且断言每一个人的知觉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信念或意见都是同样真或同样正确的。②人不仅仅是“真”的尺度,也是“善”和“美”的尺度。真善美都是因人而异的。这里的“人”应当理解为人内心的一种观念或思想。这样,道德相对主义就可以解释为:判断一个行为是否道德取决于判断者关于善恶的观念(即善恶的标准),对同一个行为的不同的道德判断相对于判断者各自的善恶观念是同样正确的,我们并无客观的标准决定不同的善恶观念之间的优劣。③ ①道德客观主义(moral objectivism)和道德绝对主义(moral absolutism)不同,尽管二者都认为存在着客观的、普遍的道德规则。前者认为这些道德规则的应用可以随着条件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其中一部分可以为另一部分所取代或压倒,而后者则否认这一点。康德主义和功利主义可以看作是道德绝对主义的代表,而罗斯的初始义务论则可以看作是道德客观主义的代表。关于道德客观主义和道德绝对主义的区别,参见Louis P. Pojman, “A Critique of Ethical Relativism,”Ethical Theory, ed. Louis P. Pojman, Belmont, CA: Wadsworth, 2002, p. 46. ②参见Plato, Theaetetus, 152a, 161d, The Collected Dialogues of Plato, eds. Edith Hamilton and Huntington Cairns, Princeton,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1, p. 856, p. 867. ③这里对道德相对主义的解释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并非必然等于后面将要谈到的主观的或个人的相对主义。因为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