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西师大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西师大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教案

(五年级上册)

刘玉勤

祁仪乡高级小学

2011年秋期

高小五(一)班语文学期教学计划

新的学期又开始了,为了使自己的教学跟上学校工作计划,各项工作顺利有序地进行,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现制订教学计划如下:

一、全册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教学内容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十二课时

第二单元十二课时

第三单元十二课时

第四单元十二课时

第五单元十二课时

期中考试十课时

第六单元十二课时

第七单元十二课时

第八单元十二课时

复习、期末考试二十课时

全册共计八个单元,三十二篇课文。在三十二篇课文中,精读课文有二十四篇。如《我的老师》,从一个孩子的视角,向我们展示了一位残疾老师的形象。文中的刘老师乐观向上、坚强,对生活和工作都充满强烈的爱;《阳光很活泼》赞美了儿子那充满想象的童心,同时告诉我们要尊重他们的独特感受;《颐和园的长廊》让我们领略拥山抱水、气象万千的皇家园林,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而自豪。此外,略读课文八篇。本册课文有写景物的,也有写人物的,还有叙事,内容丰富,题材多样。

二、全册教学要求

(一)认字200个,会写150个,会使用字典、词典,有一定独立识字的能力。

(二)能用钢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并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并体会汉字的优美。

(三)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并能抓住文章的大意。

(五)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六)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七)学习浏览,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八)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5万字。

(九)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学习辩论、演讲的一些基本方法。

(十)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修改自己的习作,书写规范、整洁。

(十一)学写简单的读书笔记、学写内容梗概。

(十二)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能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方法。并能策划简单的社会活动,学写活动计划。

三、教学思路

(一)精读课文的教学

1.指导朗读、默读。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训练,也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培养语感的基本途径。本册教学仍要重视朗读训练的要求。我根据要求,让学生在自主的读书中学习、思考,在读中理解内容,体悟感情,增强语感。重点是要调动学生的情感积累和知识积累,让学生在有感情的朗读上下工夫。另外,要注意不是所有课文、所有段落都适合有感情地朗读,教师要抓住重点段,指导学生练读。

本册默读的重点是加快默读速度的训练。默读比朗读语速快,更利于训练思维,要培养学生一边默读,一边思考的习惯。默读能力的提高要有个训练的过程,教学中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来默读,循序渐进地提高默读要求,把训练落在实处,不能急于求成或流于形式。

2.精读词句,积累语言。词句训练是精读课文的主要内容。本册教学继续理解词句的意思,结合联想和想象,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同时积累词句,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3.精读课文,领悟感情。理解课文内容是阅读教学的重点。教学本册教材,要根据课文的内容及文体特点,利用导语、课后习题等,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精读课文可以采取多种方法:①要抓住重点词句来理解课文内容;②阅读中联系生活实际,深入思考并展开联想和想象,还要对阅读的内容加以分析和归纳,进一步理清课文的条理和思路,从而体会课文要表达的思想感情;③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入情入境地读课文,把感情纳入到课文的人物和情节中去,了解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从而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在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教学中,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学生自主完成学习过程,通过自悟自得或交流讨论得出结论,教师做重点指导和点拨。同时,尊重学生的理解和独特体验,允许学生有其他合理的选择。另外,教师还要教会学生质疑问难的方法。

4.精读内容,领会方法。通过阅读,既要理解内容,体会感情,还要领会作者表情达意和写作的方法。

(二)略读课文的教学

本册安排了8篇略读课文,根据叶圣陶提的?就教学而言,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略读指导需要提纲挈领,期其自得?的思想。略读教学要求与精读要求不同,略读课文的教学,一是内容上,理解内容的要求要低于

精读,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内容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重点。二是方法上,教师要更加放手,要让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以后的大量阅读中进一步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本人觉得略读课文的教学大体步骤如下: 先是教师出示阅读提示或学习目标,再是学生根据其阅读提示阅读课文与思考问题,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抓住一两个重点或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引导全班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检查读书效果。

(三)?积累与运用?的教学

?积累与运用?的内容与课文有一定的联系,又有相对的独立性。?温故知新?与?语海拾贝?重在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优秀文化和积累语言,学生只要能做到熟读会默写就可以。如果学生提出问题,教师适当补充。?互动平台?主要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与理解能力。引导学生根据短文后的问题,边读边思考,尝试自己回答问题,教师酌情检查。?口语交际?从激发学生的兴趣,产生交际的欲望入手,是学生明确围绕话题交流、讨论或辩论,要尽可能地是学生积极参与,得到锻炼。在?习作百花园?的教学中要强化学生的习作意识、加强习作形式的指导、引导学生积累习作素材、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文风、习作交流和评价,重在鼓励。

教学进度计划

第一、二周第一单元共十二课时

第三、四周第二单元共十二课时

第五、六周第三单元共十二课时

第七、八周第四单元共十二课时

第九周复习前四单元内容第十、十一周第五单元共十二课时

第十二、十三周第六单元共十二课时

第十四、十五周第七单元共十二课时

第十六、十七周第八单元共十二课时

第十八、十九周复习、迎接期末考试

目录

第一单元单元计划…………………………………………

1、看海………………………………………………………

2、古诗两首…………………………………………………

3、三峡之秋…………………………………………………

4、游漓江……………………………………………………

积累与运用(一)…………………………………………

第二单元单元计划…………………………………………

5、捅马蜂窝…………………………………………………

6、我没有钓到那条鱼………………………………………

7、藏羚羊的故事……………………………………………

8、蝈蝈………………………………………………………

积累与运用(二)…………………………………………

第三单元单元计划…………………………………………

9、母鸡………………………………………………………

11、狼群……………………………………………………

12、美丽的眼睛……………………………………………积累与运用(三)…………………………………………第四单元单元计划………………………………………

13、少年闰土………………………………………………

14、弹琴姑娘………………………………………………

15、高斯智断瓶中线………………………………………

16、诗两首…………………………………………………积累与运用(四)…………………………………………第五单元单元计划…………………………………………

17、不平常的信……………………………………………

18、革命烈士诗两首………………………………………

19、许世友四跪慈母………………………………………

20、海娃……………………………………………………积累与运用(五)…………………………………………第六单元单元计划…………………………………………

21、我的老师………………………………………………

22、阳光很活泼……………………………………………

23、信任……………………………………………………

24、网上呼救………………………………………………积累与运用(六)…………………………………………第七单元单元计划…………………………………………

25、鹬蚌相争………………………………………………

26、自然之道………………………………………………

28、心田上的百合花………………………………………

积累与运用(七)…………………………………………

第八单元单元计划…………………………………………

29、颐和园的长廊…………………………………………

30、女娲创造人类…………………………………………

31、古诗两首………………………………………………

32、埃及金字塔……………………………………………

积累与运用(八)…………………………………………

第一单元单元计划

本单元的教材,共分四篇课文和一个积累与运用,主要以写景为主。教学本单元教材时,可以以朗读为主,引导学生品读课文,想象课文描绘的景象,用心去感受大自然的美,放手让学生去品读感悟,或许能给我们一个惊喜:学生的发现也许是我们成人所不能感悟到的。

本单元的?积累与运用?与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联系紧密,既注意了美词佳句、写景方法的复习巩固,又注意了单元知识的扩展。?语海拾贝?是积累古诗中的写景佳句;?综合性学习?旨在通过搜集相关资料,介绍世界自然风光,扩展学生眼界,提高语文素养;?习作百花园?为学生将本单元学到的一些表达方法用于写作实践创造了条件。

在本单元中引导学生多读书、多感悟、多体验、多表达,感受阅读的乐趣,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在阅读过程中,让他们主动认识并正确书写生字,自觉主动背诵相关课文、段落,抄写妙语佳句,相信他们一定会有所收获的。

1.看海

作者:徐蔚南精读课文(讲授课)

教材简析

《看海》是一篇描写潮水变化的散文,作者通过不同的观察角度,细致生动地描述了海潮的千姿百态,变幻无穷。

教学目标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7个生字,并积累相关的词语以及文中优美的词句。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不同角度、不同时间观看海潮所具有的不同特点。

3、学习从不同角度观察、描写景物的方法,体会动词的表达效果。教学重点及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想像,了解海潮的千姿百态和变幻无穷。

教具准备

收集有关海潮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教学方法

品读感悟法情感朗读法指导点拨法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引导学生质疑探究,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条理,了解作者的观察和描写的顺序。

3、初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及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想像,了解海潮的千姿百态和变幻无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有小朋友到海边旅游过吗?谁能说说你看到的大海是什么样子的?

2、教师:想象一下大海的声音。你听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表达的训练,同时感受大海的美。)

导入:大海有时平静,有时波浪翻滚。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大海,会给我们留下不同的印象,也会让我们产生不同的联想。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看海》这篇课文。看看作者徐蔚南给我们展示的大海具有怎样的特点。

二、紧扣?看?,引导质疑

1、学生齐读课题。

2、强调题目中的动词?看?,再读一读题目。

3、教师引导学生质疑:围绕?看?字,你的脑子中蹦出了那些小问号呢?

4、学生反馈,教师归纳。

(1)什么时间看?站在什么地方看?

(2)看到了怎样的景象?

(3)看了大海心里有什么感受呢?

三、初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1、师提出要求,学生自读。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画出点明看海时间或是地点的语句。

(3)用?——?画出作者所看到的景象。

2、交流自读情况,认识生字新词。学生汇报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

通过相互交流解决生字读音,教师参与其中,相机指导。

注意指导:隙(xì)间、澎湃(pài)、潮汐(xī)的读音。理解?照耀?和?前赴后继?,并造句。

3、师:再读课文,想一想,作者主要是从哪些不同角度看海的?(学生汇报,教师引导学生回答:课文先写了?从山上望?,再写了?到沙滩上看?,还写了?看潮水涌在石块间?。)

4、师:课文主要写了从三个不同角度看到的大海,构成了全文的第二、

三、四段,也是课文的主体部分。请同学们再浏览全文,看看第一段和第五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引导学生认识第一段的总起作用,开门见山地表达看海的愉快。第五、六段在二、三、四段具体写看海场面的基础上,介绍作者自己的感受:大海却还和平常一样,看似永无变化,却带给人们太多的遐想。)

5、简述课文脉络。

引导学生简述:课文第一段总领全文,开门见山地表达看海的愉快。接着写从不同的角度看海所见到的不同景象,最后写自己看海的感受。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了解到作者看海的时间和角度,还跟着作者一起领略了海的美丽景色。下节课,我们再随着作者的步伐,继续去看海。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继续学习课文,感受海潮的壮美。

2、总结全文,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及难点

1、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想像,了解海潮的千姿百态和变幻无穷。

2、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听写下列词语

征服照耀石隙前赴后继激荡澎湃遐想

2、导入:作者说?看海是一件愉快的事?,这是为什么呢?现在我们就和作者一起登上海边的山,去感受一番。

二、深入研读课文,感受潮水不同特点的美

1、品读课文第二段,感受潮水的柔美。

(1)这段课文写的是在什么位臵看海?(从山上望下去……)

(2)齐读第二自然段。师:圈出你觉得用得好的动词。谁能说说?叠?是什么意思?从?叠??拥??盖?这三个动词中你能感受到什么?(引导学生感受从山上望下去,海潮的轻柔、文静,这是一种柔和美。)(3)学生自读,边读边想象潮水轻柔的动作,读出自己的想象和感受,读出一种柔和的动态美。

2、品读第三段,体会潮水的壮美。

(1)自由读这段课文,看看这段课文写出了潮水的哪几种不同状态?(引导学生理解这段课文描写了初上潮时的情景和高潮时的情景。)(2)读?初上潮时?的情景,注意读出?卷?的轻柔。

(3)理解?等到高潮时?的片段。抓住?拥?、?跃?、?跌?、?跳?、?飞?、?怒号?、?前赴后继?等表示动作的词,想象高潮时,海水征服沙滩的气势。抓住?升起一阵阵的白烟……??那潮水面上仿佛铺满了一颗颗的水晶,跟着潮头滚过来……??有时还有一两点特别明亮的水花,像是长明灯,照耀在海面上……?等句子,让学生体会海潮奔腾的气势和美妙壮

观的色彩,激发学生激越、喜爱的感情。

(4)美读第三段,注意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朗读的感情由轻柔,逐步激越,力争达到入情入境的朗读效果。

3、自由读课文第四段。

(1)理解?石隙??激荡??前窜后缩?等词语。

(2)引导学生读出涌在石块间的潮水所具有的欢腾、调皮的情趣,体会其?有味?。

4、回顾小结以上三段的内容。

(1)课文这三段分别写了从哪三个不同角度看到的海?看到的景象具有什么不同特点?(让学生简述。)

(2)不同时间、不同角度看海,会产生不同感受。那么,读了以上内容,你有什么感受。自由说说。

(3)学生在班上交流自己收集的关于海潮的图片或资料,说说自己的感受。

三、回归全文,体会作者感情

1、读课文第一段。体会总起句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

2、学习课文最后两段,体会作者对大海的赞美。

(1)?潮涨潮落,日复一日,但看潮的人却永不觉得单调无味。这大概是看似永无变化的潮汐,能带给我们太多的遐想吧。?

a.指名说说?遐想?的意思.

b.假如你看到这样的潮水,你会想些什么呢?(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所想到的画面或情景)

3、有感情的朗读这一段。

四、课堂小结

教师总结:不同时间,不同角度看海,会产生不同的感受。本文的作

者观察细致,按照方位的顺序把他所看到的大海生动形象地展现在了我们眼前。老师希望你们也能用心观察,写下我们身边的美丽景色。

五、课堂作业布臵

(1)抄写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

(2)小片段:写一处自己喜欢的景物

六、板书设计

1.看海

从山上望柔美

在沙滩上看壮美

在石块间有趣

不觉得单调无味(热爱赞美)

教学反思:

2.古诗两首

作者:杜甫、王安石精读课文教材简析

《古诗两首》,一首是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一首是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这是两首写景抒情的古诗,字里行间饱含着诗人对眼前美景的无比喜爱之情。

教学目标:

1、读懂诗句,体会诗中所蕴含的感情。

2、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及难点

1、理解古诗大意,体会诗中的感情。

2、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意境。

教学方法:诵读学习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

生字词卡片。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古诗《江畔独步寻花》,理解古诗的大意,想象古诗的意境,体会作者流露在诗中的喜悦之情。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及难点

1、理解古诗大意,体会诗中的感情。

2、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春天万物苏醒,充满生机与活力,许多诗人都曾在诗中赞美过春天,你们还记得哪些描写春天的诗?今天我们将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诗,板书:江畔独步寻花,它的作者是唐朝诗人杜甫。

二、初读古诗

1、介绍作者,了解写作背景

师: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杜甫的情况。(杜甫唐朝大诗人,称为诗圣,他的一生跌荡起伏,在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动荡不安后,杜甫来到了成都锦江边的草堂居住,过上了安宁的日子。这一年春天来了,江水的歌唱,鸟儿的叫声,吸引着他走出草堂,一路上他被春天的美景所打动,写下了这组江畔独步寻花,它一共有七首,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其中的一首。)

2、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古诗,注意把字音读准,做到字字响亮,字

正腔圆。(点评:读得声音响亮。字音咬得真准,尤其是这个?簇?字,是一个平舌音。)

3、我们说古诗与音乐一样也有节奏美,现在就请同学们再读一读,注意词句内部的停顿,可以试着用?‖?做记号。(点评:读得不错,听出来了吗?她在哪儿停顿了。一起试着读一读。)

4、光把字音读谁,句子断对,还远远不够,要想把诗读出它的韵味来,必须要理解古诗。回忆学习古诗有哪些方法。(板书:联系上下文,图文结合,查注释,补省略,换词序,了解背景,联系上下文)

三、自学理解古诗

1、师:下面的时间就交给大家,四人小组之间利用这些方法,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是不懂的?(评:要抓住诗句中的重点词语去理解)

预设:东:向东。倚:靠,拂面而来。懒困:懒洋洋的。

换词序:倚春风:怎样靠春风呢?能靠住吗?我们知道古人为了押韵,常常颠倒词序,我们只要交换一下两个词的位臵就行了,春风倚。春风拂面而来。

补省略:春光懒困:明媚的春光里,人懒洋洋的。

一簇:一丛,形容花开得茂盛。

可:究竟,到底。

2、研读?可爱深红爱浅红??

师:?可?是究竟的意思。这是一个问句,作者在问谁?联系上下文(课题)问自己,他是怎样问的?爱,就是喜欢,喜爱。这一句用自己的话说:究竟是喜欢深红的还是喜欢……

师:让我们看看图,用补省略的方法,想象一下诗人眼中的桃花?这深红的桃花像——。这浅红的像——。请生填。指名读。

3、指导读?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1)师:如果你是诗人,当你在春风中困意来时,全身懒洋洋,看到这大片鲜艳美丽的桃花,你会有什么感受?带着这种感受,读读这句?指导读出一种惊喜。

(2)走近些,看看深红的桃花如火,多艳丽,很美,再看这粉红的像天上的朝霞,粉嫩嫩的,也很美丽,究竟是深红的美丽,还是粉红的美呢?作者这时问自己。指导读:可爱深红爱浅红?读出疑问的语气。是啊,作者也说不清,究竟是深红的美丽还是粉红的美。它们在诗人的眼里都很美丽。

(3)让我们一起读读这句,感受一下桃花的美丽。

四、说诗意

1、古诗学到这,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呢?

2、在理解诗句的过程中我们知道这是一首写景的诗,那么诗中有哪些景物呢?前两句写的是什么?后两句又写了什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让我们怀着对春天的赞美之情,读读这首诗。

4、今天我们跟随杜甫一起看到了春天桃花盛开的美景,其实还有很多描写桃花的诗,有兴趣的同学下课后可以找一找,积累一下。

5、完成课堂作业。

五、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诗人把对和平宁静的生活的热爱以及久经离乱后得以安居的喜悦之情融入景物描写中,使诗的意境更深远。?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因而成了千古名句。

六、布臵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2、抄写生字?懒?和?倚?,并组词。

七、板书设计

江畔独步寻花

借景:古塔、江水、桃花、春光、春风

抒情:对春光的无比热爱与赞美

八、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材简析

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通过对湖阴先生庭院内外的几处景物的描写,巧妙地为我们勾画了一个清静脱俗、朴实勤劳的湖阴先生的形象,细腻而隐讳地表达了诗人退隐闲居的恬淡心境和从田园山水、从与平民交往中所领略到的无穷乐趣。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古诗,并能背诵古诗。

2、能借助注释及相关资料,理解诗句所描绘的情境,感悟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学习拟人与描写巧妙结合的表达方法,体会诗人退居田园后愉悦、轻松的心境。

教学重点及难点

1、理解古诗大意,体会诗中的感情。

2、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释题导入。

1、今天,我们学习古诗《书湖阴先生壁》,读题。

2、说说你对诗题的理解。

3、师小结并介绍作诗背景:北宋大政治家王安石,晚年闲居在南京紫

金山麓的半山园,常跟附近居民来往,相处得很友好,湖阴先生杨德逢,便是其中的一位。这一年夏初时节,诗人又到湖阴先生家做客,对这里的环境景色十分欣赏,随口吟成这首绝句,应主人请求,题写在庭院墙壁上。

二、诵读,明诗意。

1、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再读,借助注释及相关资料,说说你读懂了什么?(了解全诗大意、初步掌握古诗的感情基调)

3、师述古诗大意,学生闭眼冥想画面:几间简朴的茅舍由于经常打扫,檐洁壁净,没有苔藓生长的余地;成垄成行的花木,把小小庭院装点得井井有条,这些全出自主人的亲手栽培。一条快活的溪水,环绕着大片碧绿的禾苗,俨然是稻田的守护者;两座多情的山峰,不待邀请就推门而入,把清清的秀色送入眼帘。

4、说说你听后的感受,再带着初步体会到的情感朗读全诗。

三、精读,悟诗情。

1. 默读,抓词感悟,说说你新的体会。(侧重于人物形象与情感的体会与感悟)

2. 汇报交流:

(1)湖阴先生人品高洁、富于生活情趣;清静脱俗,朴实勤劳。

(2)湖阴先生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3. 带着新的体会感情朗读。

4. 描写景物,赞美主人品格,归根结底还是为了抒发诗人自己的思想感情。你感受到了吗?说说吧!(表达了诗人退隐闲居的恬淡心境和从田园山水、从与平民交往中所领略到的无穷乐趣)

5. 诗人是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方法生动地传递出他的思想情感的呢?(感悟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学习拟人与描写巧妙结合的表达方法)

6. 再次感情朗读。

7. 尝试背诵。

四、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王安石访问朋友湖阴先生,即兴写下了这首千古传唱的诗歌。全文景与人处处照应,融化无痕。

五、布臵作业

1.背诵、默写古诗。

2.依据诗意,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这首诗配一幅画。

六、板书设计

书湖阴先生壁

借景:庭院内:净庭院外:护、绕

抒情:对眼前美景的无比喜爱

七、教学反思

3.三峡之秋

作者:方纪精读课文教材简析

《三峡之秋》是作家方纪的一篇美文。作者按时间顺序,抓住景物的特点写出了中秋这一天中三峡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三峡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目标

1、理解一天当中三峡景物的不同特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学习本文抓住特点描写三峡景物的方法及修辞手法的运用。

3、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

教学重点及难点

最新西师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全册)

西师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题。 1.13.65扩大到原来的( )倍是1365;6.8缩小到原来的( )是0.068。 2.把8.25684保留整数约是( ),精确到千分位约是( )。 3.4.09×0.05的积有( )小数,5.2×4.76的积有( )位小数。 4.根据13×28=364,很快地写出下面各式的积。 1.3× 2.8=() 0.13×0.28=() 13×2.8=() 0.013×28=() 0.13×2.8=() 1.3×0.028=() 二、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0.03与0.04的积是0.12。( ) 2.一个数的16.5倍一定大于这个数。( ) 3.53.78保留一位小数是53.8。( ) 4.一个数乘小数,积一定小于这个数。( )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100倍,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原来的,则积( )。 A.扩大到原来的10倍 B.扩大到原来的100倍 C.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 2.下面各式得数小于0.85的是( )。 A.0.85×1.01 B.0.85×0.99 C.0.85×1

3.4.8×37+4.8×63=4.8×(37+63)是应用了( ) A.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B.乘法分配律 C.乘法交换律 四、在○里填上“>”“<”或“=”。 57×0.9○57×0.7 6.3×1.01○6.3 2.3×0○1 0.58×5.5○5.5×2 0.23×1○0.23 0.23×1.1×0.9○0.23 五、计算题。 1.直接写出得数。 0.6×0.8=3×0.9= 2.5×0.4= 3.6×0.4= 12.5×8=50×0.04= 80×0.3= 1.1×9= 2.用竖式计算。 1.45×0.12= 3.08×0.28= 13.5×26.7= 3.15×0.35≈ (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六、帮收款员把下面两张购物小票填写完整。

西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西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一、全册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教学内容课时安排第一单元二课时第二单元二课时第三单元二课时第四单元二课时第五单元二课时期中考试课时第六单元二课时第七单元二课时第八单元二课时复习、期末考试二课时全册共计八个单元,三二篇课文。在三二篇课文中,精读课文有二四篇。如《我的老师》,从一个孩子的视角,向我们展示了一位残疾老师的形象。文中的刘老师乐观向上、坚强,对生活和工作都充满强烈的爱;《阳光很活泼》赞美了儿子那充满想象的童心,同时告诉我们要尊重他们的独特感受;《颐和园的长廊》让我们领略拥山抱水、气象万千的皇家园林,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而自豪。此外,略读课文八篇。本册课文有写景物的,也有写人物的,还有叙事,内容丰富,题材多样。 二、全册教学要求 (一)认字200个,会写150个,会使用字典、词典,有一定独立识字的能力。 (二)能用钢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并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并体会汉字的优美。 (三)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并能抓住文章的大意。

(五)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六)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七)学习浏览,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八)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5万字。(九)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学习辩论、演讲的一些基本方法。()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修改自己的习作,书写规范、整洁。(一)学写简单的读书笔记、学写内容梗概。(二)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能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方法。并能策划简单的社会活动,学写活动计划。 三、教学思路 (一)精读课文的教学 1、指导朗读、默读。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训练,也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培养语感的基本途径。本册教学仍要重视朗读训练的要求。我根据要求,让学生在自主的读书中学习、思考,在读中理解内容,体悟感情,增强语感。重点是要调动学生的情感积累和知识积累,让学生在有感情的朗读上下工夫。另外,要注意不是所有课文、所有段落都适合有感情地朗读,教师要抓住重点段,指导学生练读。

西师版小学语文1-6年级古诗词集锦

西师版小学所学古诗(词) 一年级上册: 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悯农√ 【唐】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江南√ 汉乐府歌辞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一年级下册: 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草√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惜时 三春花事好,为学须及早。 花开有落时,人生容易老。 古朗月行√ 【唐】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鸟 【唐】白居易 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静夜思√ 【唐】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风 【唐】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画鸡 【明】唐寅 头上红冠不用裁, 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 一叫千门万户开。 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页脚.

牧竖 【唐】道融 牧竖持蓑笠,逢人气傲然。 卧牛吹短笛,耕却傍溪田。 二年级上册: 江行无题 【唐】钱羽 万木已清霜,江边村事忙。 故溪黄稻熟,一夜梦中香。 早发白帝城√ 【唐】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杂诗 【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夜宿山寺 【唐】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台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山雨 【唐】契逊 一夜山中雨,林端风怒号。 不知溪水长,只觉钓船高。 天净沙·秋 【元】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 白草红叶黄花。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溪居即事 【唐】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足雪,为有暗香来。 页脚.

西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完整版】

备课本西师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全册教案 班级______ 教师______ 日期______

第一单元单元计划 本单元的教材,共分四篇课文和一个积累与运用,主要以写景为主。教学本单元教材时,可以以朗读为主,引导学生品读课文,想象课文描绘的景象,用心去感受大自然的美,放手让学生去品读感悟,或许能给我们一个惊喜:学生的发现也许是我们成人所不能感悟到的。 本单元的“积累与运用”与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联系紧密,既注意了美词佳句、写景方法的复习巩固,又注意了单元知识的扩展。“语海拾贝”是积累古诗中的写景佳句;“综合性学习”旨在通过搜集相关资料,介绍世界自然风光,扩展学生眼界,提高语文素养;“习作百花园”为学生将本单元学到的一些表达方法用于写作实践创造了条件。 在本单元中引导学生多读书、多感悟、多体验、多表达,感受阅读的乐趣,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在阅读过程中,让他们主动认识并正确书写生字,自觉主动背诵相关课文、段落,抄写妙语佳句,相信他们一定会有所收获的。 1.看海 作者:徐蔚南精读课文(讲授课)教材简析 《看海》是一篇描写潮水变化的散文,作者通过不同的观察角度,细致生动地描述了海潮的千姿百态,变幻无穷。 教学目标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7个生字,并积累相关的词语以及文中优美的词句。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不同角度、不同时间观看海潮所具有的不同特点。 3、学习从不同角度观察、描写景物的方法,体会动词的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及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想像,了解海潮的千姿百态和变幻无穷。 教具准备 收集有关海潮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教学方法 品读感悟法情感朗读法指导点拨法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优秀教案西师大版小学语文《匆匆》

名师送教课例教案 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 《匆匆》 社旗县城关镇第一小学柴士蕊 20XX年10月

教学内容 21、匆匆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挪移、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 2、通过抓住重点句子,联系自己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时光匆匆,要珍惜时间,不能碌碌无为。 3、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4、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多用比喻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抓住重点句子,联系自己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时光 匆匆,要珍惜时间,不能碌碌无为。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名言欣赏,激趣引入 1、教师送出名言“花儿还有重开日,人生没有再少年。 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指名朗读,谈体会。

2、师:是啊!时间转眼即逝,尽管人们知到了时间的可贵,可是却无法挽回已逝去的时日了。80年前的一位年轻人也和我们有同样的感觉,这个人就是朱自清。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他的一篇文章《匆匆》。(板书课题) 二、学习课文,感悟体会 (一)、解决生字词,初步感知课文。 1、出示学习目标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的音。” (1)学生读文,自学生字词。 (2)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 (3)指导书写本课生字。 2、出示学习目标2“认真听老师朗读课文,思考: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什么?” (1)教师配乐读文,学生边听边思考。 (2)指名汇报课文告诉我们什么?(时间来去匆匆,我们要珍惜时间) (3)过渡:这篇文章是作者用心灵去体悟,用心灵去书写的,我们在朗读的时候,是不是也应该用心去读呢?请大家用心去读读课文。 (4)学生展示阅读。 (二)教学第三自然段、感悟体会。 1、出示学习目标3“仔细读一读第三自然段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时间是如何流逝的?”

重点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试卷 西南师大版(附答案)

乡镇(街道)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 绝密★启用前 重点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试卷 西南师大版(附答案) 题 号 知识基础 积累运用 口语交际 阅读 习作 总分 得 分 考试须知: 1、考试时间:90分钟,本卷满分为10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学号。 3、请在试卷指定位置作答,在试卷密封线外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基础知识(共5小题,每题4分,本题共计20分) 1、关联词语填空。 不仅……而且 即使……也 虽然……但 要是……就 1.这位少年名叫大卫。他( )聪明机智,( )正直勇敢。 2.扫罗王说谁( )打败了歌利亚,( )免除他家的赋税,还要把公主嫁给他。 3..( )扫罗王免除他家的赋税,将公主嫁给他,( )没有人敢去应战。 4.大卫说:“我( )年纪小,( )我力气很大。” 2、按要求填空,你一定行的。 “巷”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 ),再查音节( )。按部首查字法先查( )部,再查( )画。能组成词语( )。 “漫”字在字典里的意思有:①水过满,向外流;②到处都是;③不受约束,随便。 (1)我漫不经心地一脚把马鞍踢下楼去。 字意是( ) (2)瞧,盆子里的水漫出来了。 字意是( ) 3、词填空。 1.人们苦苦(请求 哀求 祈求)天帝,(请求 哀求 祈求)他斥逐洪水,可是天帝毫不理会。 2.没有火来照明,就只好在无边的黑暗中,(熬过 度过)一个又一个漫长的夜晚…… 3.直到现在,希腊人对普罗米修斯仍然十分(敬佩 敬仰 佩服),称他是“人类的大恩人”。 4.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了一位(聪明美丽 神通广大)的女神,名叫女娲。 4、将下列成语补充完整,然后按要求写成语。 (1)写与这些成语相关的人物。 卧薪尝胆( ) 破釜沉舟( ) 纸上谈兵( ) 指鹿为马( ) (2)与“小心翼翼”结构相同的: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与孔子教育思想有关的:___________ ___________ 5、词语积累。 (1)说明某种道理的词语: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表示看的词语: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表示想的词语: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4)表示心情的词语: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二、积累与运用(共4小题,每题5分,本题共计20分) 1、按课文内容填空。 (1).春风又绿江南岸,__________________。 (2).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___________,乃___________,终身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不拘一格降人才。 (4).一日无书,__________________? 2、你知道下面的惯用语是什么吗? (1)把足智多谋的人喻为………………………( )。 (2)把接待宾客的当地主人喻为………………( )。 (3)把公堂台阶下受审的囚犯喻为……………( )。 (4)把吝啬钱财、一毛不拔的人喻为…………( )。 3、马是人类忠实的朋友,下面是根据“马”的比喻义所填的成语,错的两项是( )。 ①粗略的看(走马观花) ②走在前列(一马平川) ③非常危险(盲人瞎马) ④随便走走(快马加鞭) 4、按要求写句子。 (1)、仿写句子。 例句: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如果我是清风,我将送去所有的凉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借用古人的诗句来赞美下面的景物。 A 、庐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梅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变句式,使意思保持不变。。 种树人的一番话,使我非常感动。(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修改病句。 布达拉宫、长城、南京长江大桥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建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讨论并听取了校长作的报告。

新版西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全册教案 一、小数乘法 1.小数乘法 第1课时小数乘整数 教学内容:教科书P1~3,例1、例2,课堂活动、练习一的1~4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探索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和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小数乘整数的计算。 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感受小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体会转化思想方法在小数乘法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探究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小数乘整数的算理,积的末尾有0怎样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 教学用具:课件,展台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激发兴趣,了解学生的知识起点。 1.课件出示主题图 (1)这是小明在暑期拍摄到的照片,从图中你知道了些什么数学信息,能提出哪些问题,能解决吗? (2)抽学生回答,根据情景图列出算式。 1.6×40.52×86 1.95×41 2.观察说说这些算式都有什么共同特点?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学习怎样计算小数乘整数。(板书:小数乘整数) 二、探索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1.学习例1:一位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竖式计算的书写算法 我们先来思考买西红柿的问题:每千克4.2元的西红柿,买6千克要多少元? 这个问题,能不能用我们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解决呢? (1)学生尝试解答。 (2)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解法。 预设1:4.2×6表示6个4.2相加,即4.2+4.2+4.2+4.2+4.2=25.2元 预设2:4.2元转化为42角,42×6=252(角),252角就是25.2元

根据同学们的回答,你有没有什么问题想问问大家的? 预设①:为什么要把“元”化成“角”来计算呢?他用了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把“元”化成“角”就是把4.2这个小数转化成整数,然后再计算。他采用的是“转化”的方法。) 预设②:除了用“角”来计算可以把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外,你还能想到用那些方法把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来计算呢?(4.2扩大10倍就变成整数)预设③:252是4.2×6的结果吗?那应该把252怎样处理呢?为什么要把252缩小10倍? 比较几种解法,你喜欢那种?为什么?(喜欢把因数扩大成整数来计算,再把积缩小相同的倍数) 小结:计算4.2乘6,把4.2扩大10倍,转化成整数乘法来计算,再把积缩小相同的倍数。(在竖式中相应板书) (3)在菜市场里选择一个自己想解决的问题来解决。学生自由选择,全班交流,说出解法。 (4)观察这些算式中因数的小数位数和积的小数位数,你发现了什么?(因数中有一位小数,乘出来的积也是一位小数)(板书) (5)怎样计算小数乘整数? 归纳:小数乘整数的计算可以先按整数乘法进行计算,再看因数中的小数位数确定积的小数位数。(一按整数乘,二打小数点) (6)规范小数乘整数竖式的书写方法(一般:小数乘整数只需要将两个因数的末尾对齐,不需要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即时练:9×1.8学生独立完成,注意竖式的对位。 1.8 1.8 ×9×9(不对) 2.学习例2:两位小数乘整数 (1)学生独立审题,尝试解答。 (2)展示学生的算法。 (3)计算中你认为要注意什么问题? 预设1:这里的小数位数是两位,不能把小数点点错了。 预设2:小数末尾的0可以去掉,更简便。

西师大版小学语文毕业试题

西师大版小学语文毕业测试题 (满分100分,100分钟完卷) 1、读拼音,写汉字(8分) su ǒ z ǔ zh òu zh ì cu ò p èi p ú f ú ( )事 ( ) ( ) 真( ) ( )折 充( ) ( )( ) 2、换偏旁并组词(8分) 拭 ( ) 腑 ( ) 谗 ( ) 猝 ( ) ( ) ( ) ( ) ( ) 3、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8分) 虎( )熊( ) 春( )秋( ) 面( )耳( ) ( )易( )移 刻( )铭( ) 健( )如( ) ( )清( )秀 沧( )桑( ) 4、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6分) (1)“纤弱”中“纤”的读音是“qi ān ”。 ( ) (2)“只有平时刻苦学习,考试就能取得好成绩”这句话没有毛病。( ) (3)“爹对海子说:‘海子,你……以后不到过节或放长假,就不要回来了。’”这句话中的省略号表示说话的迟疑。 ( ) (4)《芙蓉楼送辛渐》的作者是王维。 ( ) (5)“身先士卒、走投无路、情深似海”都是褒义词。 ( ) (6)“难道你不知道明天要读书吗?”这是个反问句。 ( ) 5、下面的句子和原文完全相同的一句是( )(2分) A 、长城的城墙是黑灰色的,深沉中透着一种冷峻。 B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里。 C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口到、眼到。 D 、吾矛之利,物无不陷也。 6、诗句补充完整,再填空。(8分) (1)黑云翻墨未遮山, 。卷地风来忽吹散, 。这首诗选自宋代著名诗人 的《 》。全诗描写的是 情景。 (2)五岭逶迤 ,乌蒙磅礴 。选自毛泽东的《 》 二、阅读感悟(30分) (一)片断。(10分) 南极的冰坂辽阔空旷,风在冰川间狂暴地奔驰。肆.( )无忌惮.( )的寒风包裹着冰屑,挟.( )带着雪末,逼得你无处躲藏。企鹅爸爸冰雕石刻般站立在风中,守候着、坚持着。当小企鹅从壳中探出湿漉漉的小脑袋,惊奇地打量外面的世界时,第一眼看见的不是妈妈,而是疲惫至极又欣喜至极的爸爸。此时的企鹅爸爸已经瘦得不成样子,在雏鸟啄壳的响声中,它享有了真正的快乐。快乐是需要付出代价的;要被爱,更要去爱;要获得,更要给予。雄企鹅怀着这样的喜悦,仔细地将胖乎乎的、像个灰白色绒线团的小企鹅捂在自己的肚腹下,感受着孩子的每一缕呼吸…… 1、给短文中加点的字注音。(3分) 2、用下列词语造句。(2分) 欣喜至极—— 疲惫—— 3、用短线画出企鹅爸爸抚养孩子的艰辛和深深的爱的句子。(3分) 4、归纳短文的主要内容。(2分) 答: (二)、《敬重卑微》(20分) ①我偶然读到一篇英文课文,讲的是蚂蚁。 ②蚂蚁家族和和睦睦,忙忙碌碌,母蚁生儿,公蚁持家。他们在原野、荒滩上搬运食物,建设家园。想不到小小生灵,竟活得如此滋润,活得如此有秩.序有意义。尤其令我震惊的是它们面对灾难时的行为。 ③当野火烧起来的时候,你知道蚂蚁是如何逃生的吗? ④众多的蚂蚁迅速聚拢,抱成黑团,然后像雪球一样飞速滚动,逃离火海。 ⑤每读起这段文字,我就泪眼模糊,深为它们的行为所感动。我仿佛看见汹涌的火山在烧,一团黑风正沿着山脊. 流动;我仿佛听见噼里啪啦的烧焦声,那是最外一层的蚂蚁用躯体开拓求生之路。 ⑥假如没有抱成团的智慧,假如没有最外一层的牺牲,渺小的蚂蚁家族绝对全军覆灭。 ⑦生命的渺小、体力的(单薄 卑微 微薄)并没有什么可怕,甚至命运的(单薄 卑微 微薄)也不能决断什么,可怕的是看不到(单薄 卑微 微薄)的力量,忽视了内在的精神。 ⑧敬重卑微,使我把生命看得严肃,看得深刻,看得伟大而坚强。像一根细小的针,蚂蚁以它的精神穿过我的外表,刺痛我的灵魂。比起蚂蚁,我们有什么理由言渺小、说卑微?有什么理由自暴自弃、玩世不恭? ⑨世上称得上伟大的东西,往往( )体积,( )精神。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是卑微者的威严和挑战。 1、将短文括号中不恰当的词语划掉;在第⑨自然段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5分) 2、联系上下文,写出文中加横线词语的近义词(3分) 尤其..( ) 开拓..( ) 决断..( ) 3、阅读体会 (.1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密 封 线 内 不 答 题

西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五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卷 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看拼音,写词语。(8分) lián yī() pénɡpài() jiūchán() báshè() xiānɡqiàn() yùbànɡ() qièyì() ɡōnɡjìnɡ() 二、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苍翠欲滴习以为常历历在目惊魂梢定 B.前赴后继含苞欲放兴高采烈饥肠辘辘 C.鱼贯而出响彻云霄馋涎欲滴虎视耽耽 D.意优未尽影影绰绰兵荒马乱如怨如诉 三、给句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句后的括号内。(4分) 起:A.离开原来的位置 B.发生,发动 C.开始 D.件,宗 E.长出 1.夏天天气闷热,小孩子身上爱起.痱子。( ) 2.我还没来得及细细体味,他就担起挑儿起.程了。( ) 3.从这儿起.就没有柏油路了,需要走小路。( ) 4.在这座桥上曾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 ) 四、下列对课文内容的分析错误 ..的一项是( )(2分) A.《三峡之秋》的作者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抓住景物的特点写出了中秋这一天中三峡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三峡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B.《颐和园的长廊》按“总—分—总”的顺序安排材料,特别是在描绘长廊的“三绝”时,不但生动具体,而且层次清楚。 C.《阳光很活泼》在叙述中运用了插叙,全文以父亲的活动为线索安排内容,可在中间两段却插入了另外一件事——儿子因造句作业挨了老师的批评。 五、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2分) 1.渔夫轻而易举地把互不相让的河蚌和鹬鸟捉住了。(改为“被”字句) 2.《出塞》的作者是唐朝诗人王昌龄写的。(修改病句)

西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毕业复习练习卷3

西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毕业复习练习卷(三)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总分姓名: 分数 6 8 8 5 6 4 8 8 17 30 100 得分: 一、把下列音节补充完整,再把词语读一读。 骚(s___)痒一摞(l___)徘(p___)徊(h___)渺(m___)小肩胛(j___)窈(y___)窕(t___)薄(b___)弱附庸(y___)萦(y___)绕(r___)二、选字填空 笼拢坑抗浦捕祥样 收()一个()()杀吉()鸟()对()()江()子防仿赛寒俯咐悄俏 ()备()风()冲俊()()佛比()嘱()悄()脱说载栽绕浇择泽 ()下()倒()过光()()服装()()水选()三、词语巧搭配(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宽阔的()洁白的()惊奇地() 激动的()美丽的()深情地() 四、把下列两组中意思相近或相对的词连起来 兴高采烈自暴自弃 不求甚解顶天立地 叱咤风云寻根究底 不甘示弱欢天喜地 五、解释诗句的意思 1、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请把下面一句话用另外五种形式写出来(不改变原意,不重复)。 鄂温克姑娘端上奶茶。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我能帮这些句子排好队 ()他不但熟读而且常常掩卷背诵。 ()杜甫刻苦攻读,十几年如一日,为他日后的创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有些书,他反复阅读了不知多少遍,已经被翻烂了。 ()杜甫从小就爱读书,七岁已经熟读了许多前代和当代诗人的名作。 ()当他看到一些优秀作品时,就爱得放不下手,一遍一遍地读。一直读到能流利地背诵了还舍不得放下。 ()他读书入了迷,经常忘记了吃饭和休息。 八、能说会道 小明和同桌小丹因为一件小事闹起了别扭,他们谁也不理谁。如果你是他们俩的好朋友,你会怎么帮助他们和解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读短文,完成练习。 试胆量 黑柳彻子校长对大家说:“要是晚上到九品佛寺院里进行‘试胆量’游戏,哪位同学愿意当鬼呀?请举手!” 于是立刻就有六七个男孩争着要当鬼。当天傍晚,大家都在学校里集合以后,那些装鬼的小朋友带上按照各自想象亲手做成的鬼衣服到九品佛寺院里藏起来了。临走时口里还嚷着:“你们等着挨吓吧!……” 剩下来的三十几名同学,便每五人分成一组,各组稍错开点时间,陆续从学校出发,到九品佛寺院和墓地里转一圈,然后再回到学校来。这样做的目的,借用校长的解释就是:“这次‘试胆量’游戏,就是看你们胆大到什么程度。如果谁半路上害怕了,尽可以回来,没关系的。” 冬冬向妈妈借来了手电筒。妈妈嘱咐说:“可不要弄丢了呀!”男孩子里,有的说“要把鬼捉住”,因而带了捉蝴蝶的网;也有的说“要把鬼绑起来”,因而带了绳子来。 校长一边说明情况一边让同学们用猜拳决定了每个小组的出发顺序。就在这会儿工夫里,天更黑了,校长终于向第一小组发出了命令:“你们可以出发了!” 大家都很兴奋,嘁嘁喳喳地走出了校门。又过了一会儿,好不容易才轮到冬冬她们那个小组。 同学们心里都在嘀咕:“虽然老师说过,不到九品佛寺院里鬼是不会出来的,但那鬼可千万不要在半路上出现呀!……” 她们哆哆嗦嗦地一步挨一步地走着,好不容易蹭到了能看见哼哈二将的寺院门口。尽管天上有月亮,夜幕下的寺院看上去还是一团漆黑。平时这院子显得很宽敞,而且令人心情舒畅,可今天却大不一样了,一想到不知从什么地方就会跑出鬼来,冬冬她们吓得早已不知所措了,所以,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她们就“哎呀”一声大喊起来。脚下一踩上什么软绵绵的东西,马上就嚷:“鬼来啦!”到最后,甚至害怕得连手拉手的伙伴也怀疑成“该不是鬼吧”?!冬冬决定不到坟地去了。她在心里盘算着,那鬼保准正在墓地等着呢,再加上已经彻底弄清“试胆量是怎么回事”了,所以还是回

西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小数乘整数(一)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3页例1、例2以及相关的练习。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探索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小数乘整数的计算。 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感受小数乘法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教师:同学们暑假生活过得很愉快吧? 学生:愉快! 教师:老师这儿收到一位同学在暑假中拍的照片。(课件出示:没有对话框的主题图)说说照片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学生看图介绍略。 教师:小朋友们的暑假生活真丰富,我们先到这张照片中

的菜市场去看看。 课件出示:放大稍作修改的买菜图,增加有关整数乘法能解决的问题,如:买每千克茄子6元,买17千克多少钱等内容。 教师:阿姨们在买菜中遇到了这么多的数学问题,能帮他们解决吗? 学生根据情景图列出算式:6××××35 教师:选择这些算式中会算的进行计算。 学生计算后让学生说说选择了哪些题算,估计会出现以下情况。 假设1:学生除了第1道整数乘整数的题能计算外,其余小数乘整数的题都不会计算。 假设2:有部分学生已经能计算小数乘法。 如果学生会计算小数乘法的题目,则请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算的?为什么会这样算?如果学生不会算小数乘整数的题,则按以下的思路进行教学设计: 教师:大家都会算6×17,说说你是怎么计算的。 学生回答略。 教师:看看大家都不会算的题是什么样的题? 学生:都是小数乘整数的题目。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怎样计算小数乘整数的问题。 (板书课题:小数乘整数)

二、合作交流,探索算法 1教学例1 教师:我们先来思考买西红柿的问题,“每千克元的西红柿,买6千克要多少元”这个问题能不能用我们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解决呢? 学生独立思考后,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然后进行全班交流。 可能学生会想出以下方法: 学生1:我是用加法来计算的,因为×6就是6个相加,即+++++。我算出来的结果是元。 教师:这种方法怎么样? 学生:可以。 学生2:把元转化成用“角”做单位是17角,17×6等于102角,最后再把102角转化成用“元”做单位的数是元。 教师:老师对这种解决方法很感兴趣,同学们分析一下,把“元”化成“角”的目的是什么?他是采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的? 引导学生讨论出:把“元”化成“角”的目的是把这个小数转化成整数,然后再计算。他采用的是“转化”的方法。 教师:对了,这个同学采用的是转化的方法。(板书:转化)除了用“角”来计算可以把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以外,你还能想

西师大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 第一课:看海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5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相关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不同角度、不同时间观看海潮所具有的不同特点。 3学习从不同角度观察、描写景物的方法,体会动词的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 感受在沙滩看海时海潮的壮美。 教学准备 海潮的录像资料。(布置学生课外收集有关海潮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教学时数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有小朋友到海边旅游过吗?谁能说说你看到的大海是什么样子的? 2、大海有时平静,有时波浪翻滚。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大海,会给我们留下不同的印象,也会让我们产生不同的联想。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看海》这篇课文。看看作者徐蔚南给我们展示的大海具有怎样的特点。 二、初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1、自由轻声读课文,给不会读的字和不理解的词注上记号。 2、交流自读情况,认识生字新词。学生汇报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通过相互交流解决生字读音,教师参与其中,相机指导。注意指导:隙(xì)间、澎湃(pài)、潮汐(xī)的读音。

3、再读课文,想一想,作者主要是从哪些不同角度看海的?学生汇报,教师引导学生明确,课文先写了“从山上望”,再写了“到沙滩上看”,还写了“看潮水涌在石块间”。 4、课文主要写了从三个不同角度看到的大`海,构成了全文的第二、三、四段,也是课文的主体部分。请同学们再浏览全文,看看第一段和第五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引导学生认识第一段的总起作用,开门见山地表达看海的愉快。第五、六段在二、三、四段具体写看海场面的基础上,介绍作者自己的感受:大海却还和平常一样,看似永无变化,却带给人们太多的遐想。 5、简述课文脉络。引导学生简述:课文第一段总领全文,开门见山地表达看海的愉快。接着写从不同的角度看海所见到的不同景象,最后写自己看海的感受。 三、深入研读课文,感受潮水不同特点的美 1、品读课文第二段。 (1)这段课文写的是在什么位置看海?(从山上望下去……) (2)出示句子,齐读:你可以看见那潮水像是一片叠一片的。一片水拥到沙滩上了,接着就是第二片水盖在第一片上。谁能说说“叠”是什么意思?从“叠”“拥”“盖”这三个动词中你能感受到什么?(引导学生感受从山上望下去,海潮的轻柔、文静,这是一种柔和的美。) (3)学生读上面这两个句子,边读边想象潮水轻柔的动作,读出自己的想象和感受,读出一种柔和的动态美。 2、品读第三段。 (1)自由读这段课文,看看这段课文写出了潮水的哪几种不同状态?(引导学生理解这段课文描写了初上潮时的情景和高潮时的情景。) (2)读初上潮时的情景,注意读出“卷”的轻柔。

2019年精选西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第一单元练习题第六篇

2019年精选西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第一单元练习题第六篇第1题【填空题】 《守株待兔》告诉我们的道理是:______。 【答案】: 【解析】: 第2题【填空题】 选词填空。 竟然果然居然公然 ①小红______把这道题做出来了。 ②他这样______做坏事,真让人气愤。 ③他的作品______是名不虚传。 ④我们种的花______开了。 【答案】: 【解析】: 第3题【填空题】 我能把句子写的很生动

①______的草地上盛开着______的花。 ②大公鸡昂着头,展开______的羽毛,神气地走来走去。 ③______的太阳从东边的山上冉冉升起。 【答案】: 【解析】: 第4题【填空题】 根据意思写些词语 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______ 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______ 突然跳出来。______ 指望;希望。______ 【答案】: 【解析】: 第5题【填空题】

形近字组词。 焦______ 售______ 肥______ 巴______ 【答案】: 【解析】: 第6题【填空题】 我是拼音小能手 cuàn chū______ zhuàng sǐ______ chú tou______ bā wàng______ shǒu zhū dài tù______ shǒu hù ______【答案】: 【解析】: 第7题【填空题】 查阅工具书,写出下列字的意思。 ①株:______

②走:______ ③因:______ ④释:______ ⑤耒:______ ⑥冀:______ 【答案】: 【解析】: 第8题【填空题】 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守株______画蛇______ 【答案】: 【解析】:

重点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综合练习试题 西南师大版(含答案)

乡镇(街道)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 绝密★启用前 重点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综合练习试题 西南师大版(含答案) 题 号 知识基础 积累运用 口语交际 阅读 习作 总分 得 分 考试须知: 1、考试时间:90分钟,本卷满分为10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学号。 3、请在试卷指定位置作答,在试卷密封线外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基础知识(共5小题,每题4分,本题共计20分) 1、我会把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其中一个词造句。 ( )而不舍 标新立( ) ( )( )人口 舍本( )末 见微知( ) ( )泽而渔 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场合、对象、礼貌三个角度分析,下列语句得体的一项是( )。 A 、欢迎常来我校参观学习,我想这对你们是很有益的。 B 、病人出院了,医生边送边说:“请走好,欢迎再来。” C 、你的成绩虽然差,这次考得还可以,希望少犯老毛病。 D 、前面的道路正在施工,给您添麻烦了,请绕道行驶。 3、按提示要求填空。 吕 戴 邱 陶 1、按音序排列,以上姓氏中,_______姓排第一,______姓排最后。 2、按姓氏笔画从少到多排列,顺序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按部首查字法,“戴”字应查_____部,书写时最后一笔是_____。 4、选择题。 1、依次填入下列空格处的短语,搭配最恰当的一项是( )。 美是广泛的,_______,烟雨楼阁,可谓之为美;_______,碧天黄沙,可谓之为美;_______,倾国倾城,可谓之为美;_______,潇洒从容,也可谓之为美。但美的答案,远远不止于此。 A.姑苏江南 大漠孤烟 明眸皓齿 羽扇纶巾 B.大漠孤烟 姑苏江南 明眸皓齿 羽扇纶巾 C.姑苏江南 大漠孤烟 羽扇纶巾 明眸皓齿 D.大漠孤烟 姑苏江南 羽扇纶巾 明眸皓齿 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A 、云就像天上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B 、“上帝,这衣服多么合身啊!裁得多么好看啊!”大家都说,“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这真是贵重的衣服!” C 、为了这样一个脆弱和卑微的生命,上苍给它制作出来的居所却有多精致,多仔细,多么的一丝不苟啊! D 、这一小步,对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女娲看着她亲手创造的这个聪明美丽的生物,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 B 、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 C 、嫦娥三号向太空飞去,美丽的月球已经遥遥在望。 D 、我独自一人形影不离地来到思源广场。 4、下列句子修辞手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 B 、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 C 、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 D 、那一颗心就宛如一片欢腾的大海;那一双眼就仿佛两道溃决的河流。 5、正确、工整地抄写句子。 确实,有时弯曲不是屈服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积累与运用(共4小题,每题5分,本题共计20分) 1、病句修改。(用正确的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 (1)李大夫总是耐心地指导她把病历写得完整、清晰、条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怎么?他到现在还没拿定主意是学历史或者学地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会按要求默写或填空。 1、使卵石臻于完美的,并非_________________,而是_________________。——(印度)泰戈尔《飞鸟集》 2、写一句说明多实践才能出真知的格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夜的工作》是从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这两个方面叙述周总理一夜工作的。 4、横眉冷对____________,俯首甘为____________。《自嘲》 5、比喻人的清廉正直,你会想到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空调的广告语仅用了三个字“净、劲、静”,请说明该广告词所包含的具体含义。

西师版数学五年级上册

西师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循环小数》教学设计 庆华初中:胡利琴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能用循环节的形式表示循环小数,能用循环小数表示除法的商,并能正确区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2.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探究意识。 3.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培养学生积极的数学情感。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初步认识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能用循环节的形式表示循环小数,能用循环小数表示除法的商,并能正确区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教师:同学们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学会了一些探索规律的方法,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用这些方法再来发现一些有趣的规律。 (板书:发现) 教师:首先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个故事,看你能从这个故事中发现什么? (教师讲故事:“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和小和尚。一天,老和尚给小和尚讲故事: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和小和尚。一天,老和尚给小和尚讲故事:从前有座山……”) 学生:这个故事总是在重复同一个内容。 教师:不错!大家已经发现这个故事的一个特点了。 (板书:不断重复) 教师:谁能根据这个特点接着老师的故事继续往下讲?让几个学生继续讲这个重复的故事。 教师:照这样讲下去,你发现这个故事还有一个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讨论后回答:像这样重复下去,这个故事永远也讲不完。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讲不完) 教师:这种重复的现象不但故事中有,在有的计算中我们也会遇到。 (教师板书出示算式:2÷6) 教师:请同学们算一算这个算式,看计算过程中你又能发现什么?学生计算,在计算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2÷6这个算式的三个特点。①除不尽,②商的小数部分连续地重复出现“3”,③余数重复出现“2”。 教师:怎样表示这种除不尽的商?这种商有些什么特点?就是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问题,也是我们要认识的新朋友——循环小数。 (板书课题:循环小数) 二、认识循环小数 1、初步认识循环小数 请一位学生到黑板演算2÷6的竖式计算教师:刚才我们发现了这个算式的3个特点,下面我们探讨一个问题,为什么商总是重复出现“3”?它和每次出现的余数有什么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