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 考前三个月 第二部分 专题三(四)命题“新”素材的载体(含解析)

高考历史考前三个月第二部分专题三(四)命题“新”素

材的载体(含解析)

例9 文字构造与历史解读

(2015·福建高考)下图是《说文解字》列出的“历”“史”二字的篆书。许慎解释道,“历”者,过也,传也。“史”者,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据此可知,“历史”的原意是指( )

A.过去发生的一切事件

B.过去事实的文字记载

C.记录过往事物的书籍

D.代代相传的文化形式

理论指导

(1)《说文解字》蕴含着重要的文字资料和史料价值,其对字义的解释一般保存了最古老的含义,对理解古书上的词义更有帮助,同时还反映了古代的一些历史情况和各种知识,反映了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风俗习惯等等,有助于现在的中国人博古通今,可以窥测到古代社会的痕迹。(2)人类文明社会能够持续不断地进步,其先决条件就在于有了语言和文字,语言可以使人们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积累智慧,文字则进一步使其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阻隔,例如本题对“历史”内涵“持中”的解读,就体现出古代人对史书编写原则的认知。

例10 历史照片

(2015·江苏高考)下图是1949年3月美国记者伯恩斯拍摄于上海的两张照片。从中可以看出( )

A.民族工商业受到列强与官僚的双重挤压

B.国民政府覆灭时上海陷入了混乱与动荡

C.下层民众遭受了没有硝烟的侮辱与伤害

D.中国社会萌生着反差强烈的富裕与贫穷

理论指导

从历史图片中获取历史信息,是历史课堂上不可或缺的基本知识,老照片在高考命题中入题成为新趋势,想要从照片中寻找命题立意价值,就一定要拥有丰富的历史知识,结合与照片相关的时代背景解读照片信息,1949年3月美国记者伯恩斯拍摄于上海的两张照片:“偷棉花的妇女”“流浪儿”,直观的展示了解放战争前夕社会动荡对中国底层人民的影响。

例11 民间族谱

(2014·全国大纲高考)明清时期,纂修族谱以尊崇人伦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名门望族、寒门小姓都以修谱为大事。这一现象反映出( )

A.宗族观念受到人口流动的冲击

B.宗族成为社会等级的表现形式

C.理学成为维系宗族的思想基础

D.先秦时期的宗法制度得以重建

理论指导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