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六普数据的中国流动人口住房状况的空间格局_林李月

基于六普数据的中国流动人口住房状况的空间格局_林李月
基于六普数据的中国流动人口住房状况的空间格局_林李月

地理研究GEOGRAPHICAL RESEARCH 第33卷第5期

2014年5月V ol.33,No.5May,2014基于六普数据的中国流动人口住房状况的空间格局

林李月1,朱宇1,梁鹏飞2,肖宝玉1

(1.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湿润亚热带生态地理过程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福州350007;

2.福建省测绘地理信息局,福州350003)

摘要:住房是流动人口融入城市、实现市民化过程中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基于2010年第六

次人口普查数据,采用住房拥有率、租住房率、住房面积指数、住房不受干扰指数、住房质

量指数和住房费用指数6个指标考察流动人口的住房状况,并综合运用数理统计、空间自相关

和系统聚类法揭示流动人口住房状况的属性特征、空间分布与集聚类型。研究发现,与城镇

常住人口相比,流动人口的住房状况较差。从空间分布看,流动人口住房状况的各项指标具

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在空间分布上不仅存在集聚现象,而且有明显的集聚中心。研究结果

还表明,流动人口住房条件综合状况可划分为较好、中等、中等偏下、较差4级类型区,在全

国尺度上的空间分布除个别类型外具有团块聚合的结构特征。在考虑社会公平的前提下,应

分类解决不同类型区域流动人口的住房问题。

关键词:流动人口;住房状况;空间格局;六普数据;中国

DOI:10.11821/dlyj201405008

1引言

随着流动人口群体的日益壮大,社会各界愈来愈关注这一群体的未来发展,其中促进这一群体定居城市进而实现永久性迁移成为政策的着力点之一[1-2]。住房作为衡量社会排斥和社会融入的重要指标[3],是影响流动人口永久性迁移决策的关键因素[4],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城市融入和市民化进程[5]。基于此,流动人口的住房问题正日益成为中国各流入地城市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妥善解决该问题对各地区乃至整个中国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都具有重要意义。而全面、客观地掌握流动人口在当前流入地的住房状况及其空间分异,是探索解决其住房问题切实有效的途径。

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已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针对中国流动人口住房状况研究涉及特征描述、机制分析、政策设计等方面。总体上,针对不同地区的抽样调查数据与微观分析表明,与城市居民在住房地位上日益明显的差异化状态不同[3,6-9],流动人口在流入地城市的住房状况有着明显一致的地位,即基本上被排除在流入地城市的住房保障体系之外,且由于城市房价高、自身收入低和工作不稳定等特征,他们通常被隔离在居住条件恶劣的区域[10-14]。这一“边缘化”特征亦为对北京的“浙江村”、“新疆村”、“河南村”等外来人口聚居区和珠三角地区“城中村”的研究所证实[10,15-19]。然而,也有一些研究得出与上述结果不尽相同的结论,即流动人口的住房条件地区差别明显,且流动人口不一定住在条件收稿日期:2013-05-09;修订日期:2013-11-12

基金项目:福建省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一般项目(2013R06);福建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0C16)

作者简介:林李月(1985-),女,汉族,福建霞浦人,博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人口迁移与城乡发展。

E-mail:lly30@https://www.360docs.net/doc/117792628.html,

通讯作者:朱宇(1961-),男,汉族,福建闽清人,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人口迁移、城镇化与区

域发展.E-mail:zhu300@https://www.360docs.net/doc/117792628.html,

地理研究

888

33卷差的地方[20-21]。

上述研究为认识流动人口的住房状况及其空间格局打下重要基础。然而应当看到的是,与我国广袤的国土面积和流动人口的巨大规模相比,目前学术界对流动人口住房状况及其空间格局的研究还远远不够。尤其值得指出的是,现有研究多以局部地区为载体,往往利用问卷调查获得数据,在中、微观层面上深度分析其中某个或某几个地区流动人口住房状况某些方面的特征,全国层面的整体分析还不多见,进而导致对流动人口住房状况在全国尺度上的空间格局知之甚少。与此同时,由于不同研究者的调查时段不同,不少研究的调查范围小、样本数量少且采取非随机抽样的方法,导致研究结果的偶然性大,不同研究得出的结论不尽相同且难以在其基础上概括出规律性认识。第六次人口普查为弥补迄今研究的上述不足提供了弥足珍贵的资料。本研究利用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0.95‰家庭户抽样数据,从宏观和整体的视角探讨中国流动人口住房状况的属性特征、空间分布的特点与集聚类型,以克服基于局部地区抽样调查数据的研究在调查覆盖面上的局限,全面反映中国流动人口整体住房状况的现实及空间格局,并在此基础上揭示流动人口住房状况的地区差异,从整体上把握该群体住房状况的空间分异特征与规律,为不同地区改善流动人口的住房条件、进而推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提供参考和依据。

2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2.1研究数据

本文主要采用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0.95‰家庭户抽样数据进行分析。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相关数据的特点,本文将流动人口定义为普查时现住地与户口登记地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所在乡(镇/街道)半年以上人口(含市区内人户分离人口),包括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的省内和省际流动人口,不含港澳台数据。值得注意的是,这套数据不把离开户口所在地半年以下的人口统计为流动人口,限制了对短期流动人口的分析。此外,流动人口中包含有数量相当可观的市区内人户分离人口,其住房状况和一般意义上的流动人口可能有着重要区别,本应将此部分人口剥离,从而使分析结果更加贴合实际。然而,限于现有条件,无法得到剥离此部分人口后的相关数据,因此将可能对研究结果产生一些影响。

2.2研究方法

2.2.1住房状况的定义和度量方法住房状况通常按照住房的可获得性、可支付性以及社区环境来定义[22],但住房状况的度量方法经常随研究区域和时期的变化而有所不同,同时还受制于数据的可获得性[10]。目前已有的关于中国流动人口住房状况的研究多采用住房面积、生活用水、厕所、厨房、燃料等变量构建衡量住房质量的定性指数[7,23-26]。基于以上考虑和普查数据的特征,本文选取下列5个与住房特征关系密切的指标来衡量流动人口住房状况及其空间差异:

(1)住房来源和产权:按照住房来源的性质不同,可将其分为自有住房和租用住房两种,并以此构建住房拥有率和租房率。其中,自有住房包括自建住房、购买商品房、购买二手房、购买经济适用房和购买原公有住房5种类型;租用住房包括租赁廉租住房和租赁其他住房2种类型。

I=∑n x y),x i表示人均建筑面积为≤8m222

5期林李月等:基于六普数据的中国流动人口住房状况的空间格局

17-19m2、20-29m2、30-39m2、40-49m2、50-59m2、60-69m2和≥70m2对应区间的中间值(其中,≤8m2取值4m2,≥70m2取值84.5m2),而y i则是指上述选项对应的百分比(%)。

(3)住房不受干扰指数(I2=∑x i/3),涉及住房用途和住房建筑层数两个变量,计算量表如下:住房功能(0=兼具生活、生产和经营用途,1=生活用房)、住房建筑层数(0=平房,1=7层以下,2=7层以上),对应总得分值从0到3。

(4)住房质量指数(I3=∑x i/9),涉及生活燃料、自来水、厨房、厕所、洗澡设施5个方面的变量,计算量表如下:炊事燃料(0=柴草或其它,1=煤炭,2=电或燃气)、自来水(0=没有,1=有)、厨房(0=没有,1=合用,2=独立)、厕所(0=没有,1=合用,2=独立)、洗澡设施(0=没有,1=合用,2=独立),对应总得分值从0到9。(5)住房费用指数(I4=∑1n x i y i),x i表示月房租费用≤100元以下、100-200元、200-500元、500-1000元、1000-1500元、1500-2000元、2000-3000元和≥3000元对应区间的中间值(其中,≤100元取值50元,≥3000元以上取值4500元),而y i则是指上述选项对应的百分比(%)。

2.2.2住房状况的空间分异和集聚特征的研究方法本文先采用空间自相关方法,从空间角度对各项住房指标的相互作用及分布特征进行分析,之后使用系统聚类法将全国31个省份流动人口的住房状况进行归类合并。空间自相关方法是地理学常用的空间统计分析方法,有全局空间自相关和局部空间自相关两种测度方法[27]。全局自相关可描述区域单元观测值的整体分布状况,判断观测值在空间上是否存在集聚特征,但难以体现出集聚的具体方位;而局部自相关不但能计算出每个空间单元与邻近单元的关联程度,还可以揭示空间单元间的相似性,识别空间集聚及其集聚中心。因此,本文将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方法相结合,来确定和识别流动人口住房状况的空间关联和集聚模式。

(1)全局空间自相关主要通过全局Moran's I指数(Global Moran's I,GMI)来定量分析,其表达式如下:

GMI=(n∑i=1n∑j=1n w ij)×(∑i=1n∑j=1n w ij(x i-xˉ)(x j-xˉ)∑i=1n(x i-xˉ)2)(1)

式中:x i、x j分别是在区域单元i、j的观测值;n是区域单元数目;w ij是空间权重矩阵,可按空间邻接关系或空间距离来构建。Moran's I的取值一般在[-1,1]之间:当其值显著为正,表示某项住房指标在空间上存在集聚现象;当其值显著为负,则表明某项住房指标在空间上呈离散分布;若其值接近于0,则表明某项住房指标在空间上呈随机分布。

Moran's I的检验统计量用Z统计量:Z(I i)=[GMI i-E(GMI i)]/S(GMI i)。其中,E(GMI i)为GMI的期望值,S(GMI i)为GMI的期望值的标准差。若Z(I i)为正且大于1.96,表示观测值分布为空间正相关,为集聚分布;若Z(I i)为负且小于-1.96,表示观测值分布为空间负相关,为离散分布;若Z(I i)为[-1.96,1.96],则表示不存在空间自相关,可看作是随机分布。

(2)局部空间自相关主要包括局部指标(LISA)、G统计和Moran散点图等方法,其中局部指标LISA的计算公式为:

I i (d)=Z

i∑j≠i

n

w

ij

z

j

(2)

式中:z i、z j是观测值的标准化形式;w ij是空间权重值。

889

地理研究

890

33卷3流动人口住房状况的空间格局

3.1流动人口住房来源方式的空间格局

六普数据表明,城镇常住人口的住房拥有率达到74.86%,明显高于流动人口的41.87%。然而,与根据局部地区抽样调查得到的流动人口住房来源方式有限的结果不同,六普数据显示流动人口住房来源方式具多样化的特征,除了租赁其他住房、购买商品房、购买二手房和自建房之外,还分别有4.92%、4.27%和2.52%的流动人口租赁廉租住房、购买原公有住房和经济适用房。

流动人口住房拥有率的空间分布大致具有“高值与低值南北延伸、间隔分布”的特征:①北起山东、南至广东的沿海省份为流动人口住房拥有率的低值集聚带,尤其是广东、浙江、福建,其住房拥有率均小于30%,而这些省份则都为省际人口流动的“强吸引中心”;②西部地区也零星分布着一些住房拥有率的低值区,西藏和陕西两省最为典型,特别是西藏,住房拥有率低至15.38%,位居全国倒数第一;③中部省份流动人口的住房拥有率明显偏高,形成了一条从黑龙江延伸至湖南和江西的高值分布带,其中东北三省的住房拥有率均在60%以上,尤其是吉林的住房拥有率高达69.17%,位居全国首位,与西藏形成巨大的落差;④从内蒙古南下(绕开陕西)直抵云南和广西为中值分布带;⑤西北地区的新疆、青海和宁夏是住房拥有率的另一高地,其值均大于50%(图1)。

流动人口租住房率与住房拥有率在全国尺度上的分布在空间上形成一定“互补关系”,具体表现为:①住房拥有率低的省份,租住房率高,其中浙江最高,达到64.77%,上海、广东、福建、江苏和北京等省市也均超过50%;②与此相反,住房拥有率分布的高地则恰是租住房率分布的洼地,河北最低,仅为23.07%,吉林、辽宁、山东、河南4个省份均低于30%,黑龙江、江西、湖北和宁夏亦低于35%(图2)。由此可见,流入到东南沿海尤其是广东、浙江和福建等人口流入大省的流动人口大都只能通过租房解决住房问题,而流入到一些中西部省份的流动人口则有更大的可能性通过自建房或购买商品房等自有住房的方式解决住房问题。

3.2流动人口住房面积指数的空间格局

六普数据显示,在城镇常住人口中,人均建筑面积在20m2以上的家庭户占72.26%,而“住房困难户”即人均住房建筑面积8m2以下的家庭户仅有6.68%。与城镇常住人口相比,流动人口家庭的人均住房建筑面积显然要小得多,其中属于“住房困难户”的比例高达24.76%,为城镇常住人口的3.70倍。

根据人均建筑面积计算得到的住房面积指数的空间分布具有“西北、东南低,华北、华中高”的特点,具体如下:①高值区主要位于华中地区,其中湖南和湖北在全国各省中拔得头筹,四川和山东的住房面积指数亦较高;②中低值区主要位于东北和华北地区(北京除外),广西和宁夏也位列其中;③低值区延绵分布在西部,形成连片的“谷地”;

④超低值区填充了上海以南的沿海省份,与低值区遥遥相望,其中广东居全国各省末位(图3)。

3.3流动人口住房不受干扰指数的空间格局

根据住房用途和住房建筑层数计算得到流动人口的住房不受干扰指数为1.895,略低于城镇常住人口的1.937。从全国层面的空间分异来看,流动人口住房不受干扰指数的空

5期林李月等:基于六普数据的中国流动人口住房状况的空间格局份的分值都极低,在空间上形成团块状的低值集聚区,其中西藏在各省中位居末位;②福建以北的东部沿海省份流动人口住房不受干扰指数也不高,成为另一低值分布带;③住房不受干扰指数的高地分布在华中和华南地区,尤以重庆为甚;④作为沿海地区的特例,福建和广东两省成为住房不受干扰指数分布的另一高地,其住房不受干扰指数均大于2.00(图4)。

结合住房面积指数的空间分布格局可发现,西部(尤其是西北地区)流动人口的居住密度高、居住空间拥挤,而位于长江沿岸的重庆、四川、湖北、湖南和江西等人口流出大省流动人口的住房则具有居住密度低、居住空间宽敞的特点。

3.4流动人口住房质量指数的空间格局

根据生活燃料、自来水、厨房、厕所和洗澡设施5个方面因素计算得到流动人口的住房质量指数为6.57,低于城镇常住人口的7.30。从流动人口住房质量指数在全国尺度上的空间分布来看,可发现:①西部省份的分值整体偏低,特别是西藏和内蒙古,住房质量指数的分值仅分别为4.85和4.99,说明大概有一半左右流入到西藏和内蒙古的流动人口,其住房设施处于极为困乏的状态;②

东部省份的分值整体偏高,为高值集聚带,特别是

图1流动人口住房拥有率的空间格局(单位:%)Fig.1Spatial pattern of home-ownership rate of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图2流动人口租住房率的空间格局(单位:%)Fig.2Spatial pattern of the rental-housing rate of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图3流动人口住房面积指数的空间格局

Fig.3Spatial pattern of the floor area index of

图4流动人口住房不受干扰指数的空间格局Fig.4Spatial pattern of housing privacy index of 891

33卷地理研究广东,高达7.58,在各省中位居首位;③长江沿岸的重庆、四川和湖北是住房质量指数的另一高值集聚区,其住房质量指数的分值均大于7.00(图5)。综合上述5个度量指标的分析可发现:虽然西部省份流动人口能够更多地拥有住房产权,但这并未给他们带来更为宽敞的居住空间和更为舒适的居住环境;相反,东部省份流动人口虽未能够拥有自己的住房而大部分居住在租赁房中,但他们反而能够享有更为优越的住房条件;中部长江流域省份则不仅能够较多的居住在自有住房内,而且其住房的空间和环境也都相对较为优越。

3.5流动人口住房费用指数的空间格局

根据月租房费用计算得到的流动人口住房费用指数的分值为48355.5,大于城镇常住人口的41473.2。其空间分布具有以下特征:①西北和中部省份的分值总体偏低,形成了一个斜“T ”字型的空间集聚区域;②低值分布带的两侧为高值分布区,其一是长江以北东部沿海省份构成的高值延绵带,其中的北京和上海为高值极点,其二是以西藏为首的青藏高原高值集聚区;③北起湖南,南至海南形成了另一高值集聚区,其中以海南为甚(图6)。将此空间格局与前文所述5个度量指标的空间格局叠加起来分析便可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结果,即流动人口的住房条件与其租房消费水平间存在着空间不对等的状态。也就是说,流动人口付出较高的租房费用却未必能够拥有较好的住房条件,这二者间的关系有待进一步深入地研究。

4流动人口住房状况的空间集聚和类型划分

4.1流动人口住房状况的空间集聚特征

在对流动人口住房状况的属性特征、空间格局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全局空间自相关和局部空间自相关两种测度方法,考察流动人口住房状况的空间集聚特征,以分别回答以下两个问题:①流动人口住房状况的各项指标在全国尺度上是否存在集聚特征?②流动人口住房状况各项指标集聚的中心在何处?全局空间自相关的分析结果表明,流动人口住房状况的各项指标在全国尺度上均具有明显的空间正相关特征(表1)。除住房费用指数的Moran's I 值相对较低之外,其余均在0.4及以上,Z(I)值也均大于

1.96,且均在p =0.01水平上显著,据此可认为流动人口住房状况的各项指标在全国尺度上

的空间分布具有集聚特征,而非呈随机状态分布。

图5流动人口住房质量指数的空间格局

Fig.5Spatial pattern of housing facilities index of

图6流动人口住房费用指数的空间格局Fig.6Spatial pattern of the housing consumption index of 892

5期林李月等:基于六普数据的中国流动人口住房状况的空间格局将计算得到的各项住房指标的局部指标(LISA )与其显著性水平(均通过p =0.01检验)相结合生成分类标准,并利用ArcGIS 软件将其可视化(图7)。图7中的“高—高”、“低—低”表示区域自身和周边地区的住房状况呈空间正相关关系,即二者间的空间差异程度较小,呈局部同质

化;“高—低”表示区域自身的住房状况较好,周边地区较差;“低—高”表示区域自身的住房状况较差,周边地区较好,

上述两种情况都表明区域自身与周边地区的空间差异程度较大,呈局部异质化。

从图7可见,流动人口住房状况在空间上的局部同质化明显,其差异主要是由于住房状况的“高—高”、“低—低”类型的空间集聚所导致,且流动人口住房状况的各项指标都有着相应的集聚中心:①住房拥有率以浙江、福建为低值中心,以内蒙古、河北为高值中心;②租住房率以辽宁、河北为低值中心,以浙江和福建为高值中心,与住房拥有率在空间上形成互补关系;③住房面积指数以浙江、福建为低值中心,以重庆、湖北、湖南、安徽和江西为高值中心;④住房不受干扰指数以新疆和甘肃为低值中心,以湖北、湖南、江西和重庆为高值中心;安徽为“低—高”型中心,表明其住房不受干扰指数偏低而周边省区则偏高;⑤住房质量指数表现为西北地区偏低、大范围趋于同质化,湖南和江西为高值中心,四川为“高—低”型中心,表明其住房质量指数偏高而周边省区则偏低;⑥住房费用指数表现为明显的大范围低值集聚带,以内蒙古、陕西、湖北和安徽为低值中心,以北京为高值中心。这种空间自相关的分析结果揭示了流动人口住房状况空间分布形态的形成机制,即在全国尺度上流动人口的住房状况分布具有空间向心效应和空间离心效应。流动人口住房条件好的区域可能具有较大的向心效应,能够提升和改善周边邻近区域流动人口的住房条件,而流动人口住房条件差的区域则具有离心效应,其周边邻近区域流动人口住房条件也相对较差。因此,相关政策的制定必须充分尊重这种空间分布规律,并在基础上采取针对性强的政策妥善解决不同类型区域流动人口的住房问题。

4.2流动人口住房条件综合状况的空间类型

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系统聚类法,根据住房拥有率比值①、住房面积指数比值和住房质量指数比值得分绘出聚类龙骨图,并在此基础上将全国31个省份流动人口的住房条件综合状况划分成4个类别,其中中等偏下住房条件区又可分为2个细类,进而经抽象和综合发现:流动人口住房条件综合状况类型区在全国尺度上的空间分布除个别类型外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团块聚合的结构特征(表2和图8)。

从表2和图8可见,流动人口住房条件综合状况类型区的空间分布格局具有如下特征:①较好住房条件综合状况区涵盖了从辽宁向南到天津、山东、安徽,再向西延伸到长江流域省份的9个省级单元;②中等住房条件区涵盖6个省级单元,其中2个东部省份,其余为西部省份,而且此类型区在全国尺度上的团块聚合特征并不突出,只是零星地分布在较好住房条件综合状况区和较差住房条件综合状况区的周边;③中等偏下住房条①住房拥有率比值的计算公式为某一省、市、自治区流动人口的住房拥有率与全国流动人口住房拥有率均值的比值,表1流动人口住房状况的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

Tab.1The operational results of global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of housing conditions of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住房拥有率租住房率住房面积指数住房不受干扰指数住房质量指数住房费用指数Moran's I 值0.44850.43830.45450.39170.41920.2611Z(I)值3.4923

3.0721

3.49342.79272.94762.0717893

33卷

地理研究件综合状况区第一个细类主要分布在西北的5个省级单元,该地区住房条件的特征表现为尽管有较高的住房拥有率,但却无缘具有宽敞的居住空间和较为完善的住房配套设施;第二个细类包括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的5个省级单元,其住房条件综合状况差主要源于住房拥有率低和居住空间拥挤;④较差住房条件综合状况区主要包括西部的5个省级单元和东部的浙江,其中浙江的情况尤为特殊,令人深思。由此可见,虽然西部流动人口自有住房比例高,但并不意味着居住空间宽敞和住房设施配套完善;相反,东部流动人口租房比例高,居住空间拥挤,但却拥有相对完善的住房基本设施配套;长江流域省份,特别是重庆、湖南、江西等地的流动人口,不仅自有住房比例较高,而且居住空间开阔、住房配套设施齐全。

流动人口住房条件综合状况的空间分布特征源于其不同于流动人口空间分布的多方动图7流动人口各项住房指标的空间集聚类型

Fig.7Spatial agglomeration type of housing conditions of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a. b.d.

c.e. f.894

5期林李月等:基于六普数据的中国流动人口住房状况的空间格局

异、住房城市化程度等要素发挥综

合效用。东部沿海属于经济发达地

区、人口密度高、用地空间拥挤、

土地管理严格,自建房的空间不

大;此外,流入到东部的流动人口

多为省际流动人口,属于低收入群

体,面对高昂的房价只能“望房兴

叹”,因此租房比例大,居住空间拥

挤。然而,东部地区流动人口住房

城市化程度高,使得大部分流动人

口虽无自有住房,但住所内基本设

施的配套程度高,进而使得住房质

量高于全国平均状况。西部省份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人口密度低、

用地空间空旷、土地管理松散,自

建房的可能性较大;此外,西部地区吸引的多是省内流动人口或从东部流入的经商人员,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加上当地房价较低,因此有能力购买商品房。然而,由于西部流动人口住房城市化程度低、且多分布于村庄中的自建房具有住房设施配套不完善的特征,因此尽管住房拥有率较高,却也不可幸免地成为住房条件综合状况较差类型的集聚地。流动人口住房条件好的省份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东部经济发达、且房价收入比颇高的省份,但流动人口却拥有较高的自有住房率,情况相对较为特殊,且由于住房城市化程度高,也导致其住房条件总体偏高;另一类是社会经济发展较低的中西部省份,同时也是房价收入比偏低的省份,这种特征不仅提高了流动人口购买住房的可能性,也使得通过市场租赁房屋的住房条件相对较好,进而使住房条件优于全国平均水平。

表2流动人口住房条件综合状况类型区的分类特征

Tab.2Characteristics of housing conditions of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类型区较好住房条件区中等住房条件区

中等偏下住房条件区

较差住房条件区类型区的住房条件特征居住在此地的流动人口住房条件综合状况好,不仅拥有自己住房的比重高,而且住房的建筑面积大,住房质量好

居住在此地的流动人口住房条件综合状况尚

可,拥有自己住房的比重较高、住房内的建筑

面积较大,住房质量尚可

居住在此地的流动人口住房条件综合状况较

差,拥有自己住房的比重大,但住房内的建筑

面积较小,基本设施配套不完善居住在此地的流动人口住房条件综合状况较

差,租房比例高,且住房建筑面积小,但住房内

的基本设施配套完善

居住在此地的流动人口住房条件综合状况差,租房比例高,且住房内的建筑面积小、基本设施配套不完善

分布地安徽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辽宁省、山东省、四川省、天津市、重庆市河北省、河南省、吉林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江苏省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青海省、山西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京市、福建省、广东省、海南省、上海市甘肃省、贵州省、陕西省、西藏自治区、云南省、

浙江省图8流动人口住房条件综合状况类型区的空间分布

Fig.8Spatial distribution of housing conditions patterns of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895

地理研究

896

33卷5结论与政策意义

(1)基于各项住房指标的数理统计结果发现,与城镇常住人口相比,流动人口的住房条件偏差,但月均房租费用却偏高,即在同等价位的租金条件下,流动人口的住房条件相对较差。从空间分布看:①住房拥有率呈现出“高值与低值南北延伸、间隔分布”的空间分布特征;②租住房率与住房拥有率的分布在空间上形成一定“互补关系”;③住房面积指数的空间分布呈现出“西北、东南低,华北、华中高”的特点;④住房不受干扰指数的空间分布具有“西北塌陷、东北华北低洼、中南部凸起”的特征;⑤住房质量指数大致具有“东部高、西部低”的分布形态;⑥住房费用指数的空间分布较为分散,其高值主要分布在上海及其以北的东部沿海省份和西藏、青海、四川、广东、湖南和海南,其余地区则多为低值分布区。

(2)基于全局空间自相关和局部空间自相关的分析发现,流动人口住房状况的各项指标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在空间分布上不仅存在集聚现象,而且有明显的集聚中心。其中,住房拥有率、租住房率与住房质量指数表现为南北差异,住房不受干扰指数和住房面积指数表现为东西差异,住房费用指数表现为以内蒙古、陕西、湖北和安徽为低值中心,以北京为高值中心。这种空间分布规律则是因各项住房指标“高—高”和“低—低”空间集聚所导致。

(3)基于系统聚类分析方法的测度,全国31个省份流动人口住房条件综合状况可划分为较好、中等、中等偏下、较差4级类型区,在全国尺度上的空间分布除个别类型外具有团块聚合的结构特征。其中,西部省份虽有较高的住房拥有率,却无法拥有宽敞的居住空间和舒适的居住环境,从而成为中等偏下和较差住房条件的集聚区;相反,东部省份租住房率虽高,但住房设施配套较为完善,使得一些省份(山东、辽宁和天津)能够跻身至住房条件综合状况较好的区域,即便是位于中等偏下区的东部省份,其住房质量也明显优于全国平均状况;长江流域省份则不仅有较高的住房拥有率,而且居住空间和环境也都相对较为优越,故为住房条件较好区域的集聚区。

上述结果对流动人口住房政策制定具有重要意义:①从全国层面看,相关部门应根据“分类指导”的原则,对不同区域进一步进行深入的微观研究,以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改善措施;②缩小流动人口住房状况的区域差异,应重点关注西部地区,对东部地区加强指导,巩固中部地区现有成果;③推动住房条件差的区域的各项住房指标平衡发展,特别是住房质量低阻碍了西部地区住房条件的提高,因此提高其住房内部基本设施配套的完善程度是改善其住房条件的有效途径;④东部住房条件差的地区可借鉴住房条件好的地区所执行的可行性措施,并逐步有序地将流动人口纳入到廉租房、经济适用房、住房公积金等城镇住房保障体系之中,进而尽可能地提高其所在区域流动人口的住房拥有率;⑤不同省份的政策制定还应充分尊重流动人口住房状况分布的空间向心效应和离心效应,位于较差条件区的省份应尽量避免受到离心效应的影响,以防陷入更低的泥潭;而位于较好条件区的省份则应最大程度利用其向心效应,进一步改善和提升流动人口的住房条件。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张翼.农民工“进城落户”意愿与中国近期城镇化道路的选择.中国人口科学,2011,(2):14-26.[Zhang Yi.Migrant

workers'willing of Hukou register and policy choice of China urbanization.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 Science, 2011,(2):14-26.]

[2]朱宇,林李月.流动人口的流迁模式与社会保护:从“城市融入”到“社会融入”.地理科学,2011,33(3):264-

5期林李月等:基于六普数据的中国流动人口住房状况的空间格局

897 inclusion”to“social inclusion”.Geographical Science,2011,33(3):264-271.]

[3]边燕杰,刘勇利.社会分层、住房产权与居住质量:对中国“五普”数据的分析.社会学研究,2005,20(3):82-98.

[Bian Yanjie,Liu Yongli.Social stratification,home ownership and quality of living:Evidence from China's fifth census.Sociological Research,2005,20(3):82-98.]

[4]李斌.城市住房价值结构化:人口迁移的一种筛选机制.中国人口科学,2008,(4):53-60.[Li Bin.Structured urban

housing:A mechanism of selection for migrants.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 Science,2008,(4):53-60.]

[5]陈锡文.新生代农民工需要融入城镇,关键在住房.农村工作通讯,2010,(6):8.[Chen Xiwen.The key of the new

generation migrants to integrating into the city is the housing.The Rural Work Communication,2010,(6):8.]

[6]宋伟轩,吴启焰,朱喜钢.新时期南京居住空间分异研究.地理学报,2010,65(6):685-694.[Song Weixuan,Wu

Qiyan,Zhu Xigang.Residential differentiation of Nanjing in the new period.Acta Geographica Sinica,2010,65(6): 685-694.]

[7]刘玉亭,何深静,魏立华,等.市场转型背景下南京市的住房分异.中国人口科学,2007,(6):82-92.[Liu Yuting,He

Shenjing,Wei Lihua,et al.The divergence of housing for Nanjing residents in transition period.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 Science,2007,(6):82-92.]

[8]刘望保,闫小培,曹小曙.转型期中国城镇居民住房类型分化及其影响因素:基于CGSS2005的分析.地理学报,

2010,65(8):949-960.[Liu Wangbao,Yan Xiaopei,Cao Xiaoshu.Housing type variation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in transitional urban China:Based on analysis of CGSS2005.Acta Geographica Sinica,2010,65(8):949-960.]

[9]周春山,陈素素,罗彦.广州市建成区住房空间结构及其成因.地理研究,2005,24(1):77-88.[Zhou Chunshan,Chen

Susu,Luo Yan.The housing spatial structures in Guangzhou urban built-up area and their causes'analysis.

Geographical Research,2005,24(1):77-88.]

[10]Ma L J C,Xiang B.Native Place,Migration and the Emergence of Peasant Enclaves in Beijing.China Quarterly,1998

(155):544-581.

[11]Wu W P.Migrant housing in urban China:Choices and Constraints.Urban Affairs Review,2002,38(1):90-119.

[12]Huang Y Q.Renter.housing behavior in transitional urban China.Housing Studies,2003,18(1):103-126.

[13]黄友琴,易成栋.户口、迁移与居住分异:以武汉为例的实证研究.城市发展研究,2009,(6):36-40.[Huang Youqin,

Yi Chengdong.Hukou,migration and residential differentiation:A case study of Wuhan.Urban Development Research,2009,(6):36-40.]

[14]任焰,梁宏.资本主导与社会主导:“珠三角”农民工居住状况分析.人口研究,2009,33(2):92-101.[Ren Yan,

Liang Hong.Capital control and society control:The housing condition of migrant workers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Population Research,2009,33(2):92-101.]

[15]顾朝林,王法辉,刘贵利.北京城市社会区分析.地理学报,2003,58(6):917-926.[Gu Chaolin,Wang Fahui,Liu

Guili.Study on urban social areas in Beijing.Acta Geographica Sinica,2003,58(6):917-926.]

[16]Gu C L,Wang F H,Liu G L.The structure of social space in Beijing in1998:A socialist city in transition.Urban

Geography,2005,26(2):167-192.

[17]魏立华,闫小培.“城中村”:存续前提下的转型:兼论“城中村”改造的可行性模式.城市规划,2005,29(7):9-13.

[Wei Lihua,Yan Xiaopei.Transformation of“urban village”and feasible mode.Urban Planning Review,2005,29

(7):9-13.]

[18]蓝宇蕴.都市村社共同体:有关农民城市化组织方式与生活方式的个案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5,(2):144-154.

[Lan Yuyun.Urban village community:Organization methods and life style of farmers under urbanization.Chinese Social Science,2005,(2):144-154.]

[19]李志刚,刘晔,陈宏胜.中国城市新移民的“乡缘社区”特征、机制与空间性:以广州“湖北村”为例.地理研究,

2011,30(10):1910-1920.[Li Zhigang,Liu Ye,Chen Hongsheng.The characteristics,mechanism and spatiality of “Xiang-Yuan”community of the second generation migrants in urban China:A case study of Hubei village in Guangzhou.Geographical Research,2011,30(10):1910-1920.]

[20]蒋耒文,庞丽华,张志明.中国城镇流动人口的住房状况研究.人口研究,2005,29(4):16-27.[Jiang Leiwen,Pang

Lihua,Zhang Zhiming.Living conditions of floating population in urban China.Population Research,2005,29(4):16-

27.]

[21]Jiang L W.Living conditions of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in urban China.Housing Studies,2006,21(5):719-744.

[22]Lawrence R J.Housing inequality:An agenda for research.Urban Studies,1995,32(10):1655-1664.

[23]吴维平,王汉生.寄居大都市:京沪两地流动人口住房现状分析.社会学研究,2002,17(3):92-110.[Wu Weiping,

Wang Hansheng.Living in metropolis:Housing conditions of migrants in Beijing and Shanghai.Sociological Research,2002,17(3):92-110.]

[24]林李月,朱宇.两栖状态下流动人口的居住状态及其制约因素:以福建省为例.人口研究.2008,32(3):48-56.[Lin

Liyue,Zhu Yu.Housing conditions of floating population under the status of circulation:A case study of Fujian province.Population Research,2008,32(3):48-56.]

[25]孔冬.沿海发达地区流动人口居住现状及需求发展趋势:基于浙江省嘉兴市的个案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09,(1):

地理研究

898

33卷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 Science,2009,(1):104-110.]

[26]李志刚.中国大都市新移民的住房模式与影响机制.地理学报,2012,67(2):189-200.[Li Zhigang.Housing

conditions,patterns and mechanisms of second generation migrants in urban China.Acta Geographica Sinica,2012,67

(2):189-200.]

[27]王法辉.基于GIS的数量方法与应用.姜世国,腾骏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211-223.[Wang Fahui.The

Quantitative Methods and Application Based on GIS.Jiang Shiguo,Teng Junhua.trans.Beijing:The Commercial Press,2009:211-223.]

The spatial patterns of housing conditions of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in China based on the sixth census data

LIN Liyue1,ZHU Yu1,LIANG Pengfei2,XIAO Baoyu1

(1.Schoo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Fujian Normal University,Fujian Key Laboratory of Subtropical Resources abd

Environment,Fuzhou,Fujian,350007,China;2.Fujian Bureau of Surveying,Mapping and Geoinformationy,Fuzhou,

Fujian,350001,China)

Abstract:China's rapid urbaniz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have given rise to the fast growth of the floating population,and housing is a key issue in the process of their integration into the destination cities.This paper intends to explore this topic by analyzing the spatial patterns of housing conditions of the floating population.Based on the sixth census data,the paper selects six indicators to measure housing conditions of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the home-ownership rate,the rental-housing rate,the floor area index,the housing facilities index(constructed by summing up the situation of five variables:availability of running water,washroom,bathroom,kitchen,and the type of fuel),the index of privacy(constructed by summing up the situation of two variables:the function of the dwelling and the number of the dwelling's floors),and the housing consumption index.It uses the methods of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Hierarchical Cluster to examine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agglomeration patterns of the floating population's housing conditions.The results of the calculation show that compared with urban permanent residents,members of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are much more likely to live in rental homes;their housing conditions are generally worse;and their rental expenses are higher.The spatial variation of the home-ownership rate,the rental-housing rate,and the housing facilities index is mainly manifested as north-south differences;the floor area index,and the index of privacy show marked difference between eastern and western China.The low-value centers of the housing consumption index are located in Inner Mongolia,Shaanxi,Hubei and Anhui provinces,while the high-value centers are located in Beijing.Furthermore the results of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Analysis demonstrate that there i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spatial correlation in the indicators of the floating population's housing conditions on a national scale,and identify the phenomenon of their spatial clustering and the centers of such spatial clustering.The analysis of Hierarchical Clustering identifies the housing conditions of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into four distinctive groups,and suggests that the housing conditions of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in the inner and east parts of China a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outer and west parts,and such a spatial variation extends from the north to the south.Finally,on the basis of the above findings,the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policy suggestions for improving the housing conditions of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Key words:the floating population;housing conditions;spatial patterns;sixth census data;

中国丹霞地貌的分布及成因分析

中国丹霞地貌的分布及成因分析 【分布】 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中国、美国西部、中欧和澳大利亚等地,以中国分布最广。中国丹霞地貌广泛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区,温带湿润-半湿润区,半干旱-干旱区和青藏高原高寒区。可分为西北部高寒干旱山地型丹霞,西南部湿润―高原―山地―峡谷型丹霞以及东南部湿润低海拔峰丛―峰林型丹霞。中国丹霞又以广东丹霞山面积最大,发育最典型、类型最齐全、形态最丰富、风景最优美。福建泰宁风景区、福建武夷山、连城、泰宁、永安,贵州赤水、江西龙虎山、鹰潭、弋阳、上饶、瑞金、宁都,青海坎布拉、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丹霞山(名称来源)、坪石镇金鸡岭、南雄县苍石寨、平远县南台石和五指石,浙江永康、新昌,广西桂平的白石山、容县的都峤山,四川江油的窦山、重庆綦江的老山、灌县的青城山,陕西凤县的赤龙山以及承德等地,是中国丹霞地貌的典型地质地貌。北京时间2010年8月2日05:03分,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当地时间2010年8月1日18:03分)召开的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以广东丹霞山为首申报的中国丹霞世界自然遗产,成为中国的第8项世界自然遗产。中国丹霞是一个系列提名的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包括广东丹霞山、贵州赤水、福建泰宁、湖南崀山、江西龙虎山、浙江江郎山等6个省的6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此次全部被正式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介绍】 丹霞地貌(danxia landform),属于红层地貌,是一种水平构造

地貌。它是指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是巨厚红色砂、砾岩层中沿垂直节理发育的各种丹霞奇峰的总称。主要发育于侏罗纪至第三纪的水平或缓倾的红色地层中,这种地貌以粤北地区韶关市内的丹霞山最为典型,所以称为丹霞地貌。中国丹霞地貌以赤壁丹崖著称于世,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新增自然遗产之一。这个新增自然遗产拥有包括天然柱、塔、溪谷、峡谷和瀑布在内的一系列侵蚀地貌。世界遗产网站表示,这里的常绿森林生活着很多动植物,其中有400种被列为珍 稀或濒危物种。 【地貌特点】 现在悬崖上可以看到的粗细相间的沉积层理,颗粒粗大的岩层叫“砾岩”,细密均匀的岩层叫做“砂岩”。丹霞地貌最突出的物点是“赤壁丹崖”广泛发育,形成了顶平、身陡、麓缓的方山、石墙、石峰、石柱等奇险的地貌形态,各异的山石形成一种观赏价值很高的风景地貌,是名副其实的“红石公园”。 【形成原因】 红层地貌中所谓“红层”是指在中生代侏罗纪至新生代第三纪沉积形成的红色岩系,一般称为“红色砂砾岩”。水平构造地貌指由产状水平或近于水平的第三纪厚层红色砂砾岩为主组成的平坦高地,受强烈侵蚀分割、溶蚀和重力崩塌等综合作用而造成平顶、陡崖、孤立突出的塔状地形。丹霞地貌发育始于第三纪晚期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

中国旅游资源的特点

中国旅游资源的特点:1、丰富多样,种类齐全 2、绚丽多彩,独具特色 3、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紧密结合 4、各大地区的旅游资源形成了区域型的典型主题 旅游业对目的地经济和社会文化的作用: 经济: 1、增加外汇收入,平衡国际收支 2、拓宽货币回笼渠道,促进经济健康运行 3、有助于增加就业机会 4、带动相关经济部门或行业的发展 5、增加政府税收 6、平衡地区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发展差别 社会文化: 1、有助于提高民族素质 2、有助于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有利于世界和平 3、有利于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4、有利于推动科学技术的交流和发展 5、有助于促进生活环境质量的改善 对目的地的消极影响:经济上,有可能引起物价特别是地价的上涨 环境上,可能造成人口拥拥挤、交通堵塞,加大当地空气、噪声、水 质污染,造成生态系统的破坏 社会文化上:干扰当地人的生活,对当地人的价值观和思想意识留下 潜移默化的影响 旅游市场的构成要素: 1、旅游产品的生产者或供应者 2、旅游产品的使用者或消费者 3、狂热交换的旅游产品 4、价格 入境旅游市场特点:我国国际空日元市场的市场格局转为亚洲国家为主。 停留时间较长,人均天消费量较高 入境旅游市场发展趋势:增长速度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旅游外汇增速快于入境旅游人次增速 国内旅游市场特点:1、规模大,发展潜力足 2、短程旅游比重大 3、旅游活动形式以散客为主 4、旅游消费水平低 国内旅游发展趋势:旅游消费水平还会继续提高,旅游的地域分布将向中西部扩展

出境旅游的特点:1、出境旅游规模持续增长 2、因私出境旅游者比例不断增大 3、亚太地区一直是我国居民出境旅游的主要目的地 4、出境旅游消费增长速度快,人均消费支出额大 出境旅游的发展趋势:出境旅游市场将会持续成长,出境旅游人次将会继续增加,而且出境旅游的人员范围和旅游目的地也将会继续扩大

2020年中国流动人口调查报告【实用】

每6个中国人中就有1个在“流动”、新生代占比过半、超7成流动人口集中在东部……19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一组组数据的背后是中国城镇化快速发展给普通人生活带来的巨大改变。 全国有多少流动人口? ——每6个中国人中有1个在“流动” 《报告》数据显示,年,中国流动人口规模达2.47亿,占总人数18%,相当于每六个人中有一个是流动人口。 《报告》分析称,未来一二十年,中国仍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按照《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进程,2020年中国仍有2亿以上的流动人口。 “十三五”时期,人口继续向沿江、沿海、沿主要交通线地区聚集,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人口持续增长,中部和西部地区省内流动农民工比重明显增加。 谁是流动人口“主力”? ——新生代占比过半 《报告》指出,新生代流动人口占比持续提高,流动人口的平均年龄明显上升。年调查的务工经商的劳动年龄流动人口中, 0年及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占48.8%,其中“90后”占11.2%。 年相应劳动年龄的流动人口中,新生代的比例已经超过一半,为51.1%,“90后”相应比例为12.3%。 与此同时,流动人口的平均年龄呈上升趋势,且老化速度快于全国人口。年流动人口的平均年龄为27.9岁,年为29.3岁,增加了1.4岁。 另外,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显示,流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3年,“80后”流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8年。相比年(流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2年,“80后”受教育年限为9.6年),中国流动人口整体受教育程度有所提高。 流动人口流向哪? ——超7成流动人口在东部 从流动人口的区域分布看,年,东部地区流动人口占全国流动人口的比例为75.7%,西部地区为14.9%; 年的相应比例分别为74.7%、16.6%。东部地区依然是流动人口最集中的地方,但占比有所下降,而西部地区占比有所增长。 东部地区的流动人口以跨省流动为主,年东部地区跨省流动人口的比例为88.2%,年相应的比例有所降低,但仍达到87.7%。

浅谈山水格局下的城市空间形态发展的拓扑分析

94 华中建筑 HUAZHONG ARCHITECTURE 09/2010 中图分类号 TU984.1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739X(2010)09-0094-03 摘 要 该文采用以GIS为平台的空间句法(Space Syntax)分析方法,对利川市在1986年、1999年、2009年三个时间段的城市空间形态与其周围自然山水格局所构成的图底关系进行分析,通过分析空间句法参数,总结发展规律。 关键词 城市形态 空间句法 山水格局 利川市 Abstract Topological analysis, based on urban space syntax. Contrast the urban spatial morphology in Shan-Shui situation of Lichuan in 1986, 1999 and 2009.Analyse the fi gure-ground relationship, and give a summary of urban development.Key words Urban morphology, Space syntax, Shanshui situation, Lichuan 1 山水格局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自古以来,人们在城市选址及建设中都非常重视城市与城市周边的山水格局,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口的增加,城市在不断扩张的同时不得不面对城市发展与周边自然山水地貌相互影响的问题,而物质层面上的接触与碰撞必然导致精神层面上对城市景观审美的不同感知。于是,在这种情况下,山水格局下的城市发展进程就存在两方面结果:一是城市发展与自然山水环境紧密结合、相得益彰,城市建设即成为自然山水景观的有益补充,自然山水环境又反过来影响城市风貌,对城市景观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与完善作用,两者和谐发展,提升了城市景观的美学价值,也提高了城市品位,优化了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反之,如果城市发展脱离了周围自然山水的大环境,置良好的自然山水景观于不顾,甚至对城市的山水格局进行不利的改造与破坏,将对城市生态环境与城市品质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2 城市空间形态 形态(morphology)一词在不列颠百科全书(Britannica)中的定义为“生物学中研究动植物组织结构的一个分支;有机体或其任何部分的组织结构(a branch of biology that deals with the form and structure of animals and plants; Chen Xin Zhang Bin 陈 鑫张 斌浅谈山水格局下的城市空间形态发展的拓扑分析 Preliminary Study on Urban Spatial Morphology Evolution in Shanshui Situation by Topological Analysis: 城乡规划?园林景观Urban Planning ? Gardens Landscape —— 以利川市为例 In Lichuan for Example 特征的交通网络构建为轴线图(Axial Map)[3],结合城市周围自然山水格局,分析其空间句法参数,总结发展规律。 4 利川市城市空间形态发展规律 本文以利川市为研究对象,选取利川市在1986年、1999年、2009年这三个时间节点上的城市空间拓扑结构进行空间句法分析。4.1 集成核(Integrator)分析 集成核是拥有相对高集成度(集成度反映城市某一街道轴线空间相对其他轴线集聚与整合运动经济流的水平,它体现了某一街道空间对其他街道所具有的相对可达性、集成性与渗透性优势)的城市空间句法轴线分布图区,可以是树状,也可能是环网状,反映城市社会活动密度,代表社会性最强的空间区域。 根据图1分析可以看出利川市在1986年与1999年两个时间段的全局集成核的最高部分(颜色最深部分)形态相似,都以东西向清江大道与南北向龙船大道为主轴,2009年全局集成核有明显扩大。 1986年的集成核为龙船大道—清江大道—丹桂园路—胜利大道构成的环。 1999年的集成核虽然和1986年相比基本没有变化,但是南部清源大道的集成度已经接近集成核,而且以清江大道为轴向,城市东西两侧集 ·华中农业大学自主创新基金项目(2009JC014)· the form and structure of an organism or any of its parts)”。它来源于希腊语Morphe(形)和Logos(逻辑)。 城市形态(Urban Morphology)是指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构成城市的各要素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其中城市的构成要素又分为物质要素与非物质要素两种,物质要素包括建筑、街道、植物、地形、水体等;非物质要素包括风俗、文化、政治、经济等,物质要素与非物质要素之间又存在着关联性,它们在城市化过程中互相影响、共同发展。 城市与山水格局的结合问题往往是由物质要素构成的城市空间形态与城市周围自然山水环境的图底关系问题。所以本文将以城市空间形态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其在周围自然山水环境中的分布与构成。 3 拓扑分析方法 拓扑是遵循图论原理,将空间要素抽象为点、线、面并探讨其结构关系的现代数学分析技术[1]。自拓扑分析技术应用于城市研究中以来,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基于纯粹空间表态图形的传统拓扑分析,第二阶段是基于城市空间主客体双重特性的空间句法分析[2]。 本文对城市空间形态进行拓扑分析所采用的方法是以GIS为平台的空间句法(Space Syntax)分析,将最能够体现城市空间形态变化

[中国的人口流动]2020中国人口流动图

[中国的人口流动]2020中国人口流动图 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人不在仅仅局限在当地城镇发展,更多的开始向外发展,去往人口多,经济条件高的地方发展。据统计目前 我多流动人口数量超过2亿多人,流动人口指的是离开户籍所在地,去外省市发展居住的人,根据专家预测,我国的流动人口数量还在 不断的增加。 为什么流动人口会越来越多? 国家卫生计生委今日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6)等有关情况。2015年年末,中国流动人口数量达2.47 亿人(占总人口的18%),相当于每六个人中有一个是流动人口。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副院长段成荣会上介绍,《报告》里说迁移流动人口的增加,既包括通常意义说的流动人口,也包括 人走户口也跟着一起走的人,这部分叫迁移人口。 未来中国流动迁移人口将继续增加,包括两个方面,首先从迁移人口来讲,它会继续增加。到现在为止整体来讲,每年带户口迁移 的人大概2500万到2700万左右,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随 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带户口迁移的人会逐渐多起来,这 是现代化本身的一个过程,也是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历史经验的 证明。 段成荣表示,与此同时,从流动人口自身来讲,在未来一段时间里也还会继续保持大规模的存在,做出这种判断的理由主要有这样 几个方面: 第一,中国现有的2.5亿左右的流动人口,依据他们生存发展的状况,依据他们的意愿,他们当中的绝大部分还会继续在当前的流 入地或者大的流入地体系里继续停留下来,留在这个城市里。 第二,这些年尤其是最近十来年的流动人口每年的增量主要是来自从农村进城的这些人,农村进城的人具体讲主要是年轻人,离开

开题报告-流动人口定居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流动人口定居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概况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与概况 流动人口是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转变条件下,因以户籍制度为代表的社会管理体制变革滞后而“裂变”出来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人口流动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社会现象,它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流动人员规模呈现迅猛增长的态势,但由于城市管理体制未能完全调和劳动力自由流动与户籍制度等“社会屏蔽”之间的矛盾,在大中型城市,特别是流动人口密聚的沿海大城市,诸多社会问题,如公共设施压力大、管理城市难度大、城市安全隐患问题大等均不等程度与流动人口相关。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市发展迅速,而随之而来的庞大流动人口,成为我国城市,特别是一线城市发展的重要参与者。深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广阔的发展空间、优质的社会服务、优质的社会生活,都成为吸引外来务工人员的重要因素。流动人口已成为深圳社会经济、人口转型过程中的突出特征。因此,本文针对深圳市6个区的流动人口调查,分析其定居深圳市的意愿,以提高深圳市在未来的发展中,更好地落实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二、课题研究内容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文通过对深圳市流动人口的问卷调查及深圳历史文献资料的分析,研究深圳市流动人口的定居意愿及影响因素。 问卷调查将从流动人口成长地、文化状况、工作状况、生活状况、未来定居意愿及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抽样调查,了解深圳流动人口的流动的微观情况及影响因素。 历史文献资料分析将从深圳人口状况、经济发展及户籍制度变化等方面了解深圳流动人口情况及影响其定居意愿的宏观因素。 (二)课题的研究目标 通过课题专项研究,了解深圳流动人口的基本情况、定居意愿及影响其定居意愿的主要因素,总结国内外流动人口的管理制度以及应用于深圳流动人口管理的可行性,为深圳构建具有前瞻性又切合实际的流动人口管理体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三、研究方法与进度安排 (一)研究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主要采用问卷抽样调查法、文献分析法、行动研究等方法。 (二)进度安排 研究步骤如下: 2013年7月-2013年8月:确认选题,问卷设计及调查 2013年8月-2013年9月:问卷分析、历史文献收集及开题报告

中国丹霞地貌的分布及成因分析

中国丹霞地貌的分布及成因分析 丹霞地貌(Danxia landform)系指由产状水平或平缓的层状铁钙质混合不均匀胶结而成的红色碎屑岩( 主要是砾岩和砂岩),受垂直或高角度解理切割,并在差异风化、重力崩塌、流水溶蚀、风力侵蚀等综合作用下形成的有陡崖的城堡状、宝塔状、针状、柱状、棒状、方山状或峰林状的地貌特征。 现在悬崖上可以看到的粗细相间的沉积层理,颗粒粗大(直径在2mm以上的碎屑的含量大于50%)的岩层叫“砾岩”,细密均匀(直径在2—0.05mm的碎屑含量大于50%)的岩层叫做“砂岩”。丹霞地貌最突出的特点是“赤壁丹崖”广泛发育,形成了顶平、身陡、麓缓的方山、石墙、石峰、石柱等奇险的地貌形态,各异的山石形成一种观赏价值很高的风景地貌,是名副其实的“红石公园”。 中国丹霞是一个由陡峭的悬崖、红色的山块、密集深切的峡谷、壮观的瀑布及碧绿的河溪构成的景观系统,整体为临水型峰丛-峰林景观,被天然森林广泛覆盖。构成丹山-碧水-绿树-白云的最佳景观组合,是中国和世界上最美丽的丹霞景观的例证。中国丹霞的盆地演化清楚地记载了白垩纪以来中国南方区域地壳演化的历史,发育了一种具有全球性突出普遍价值的特殊地貌景观,是地球上一种特殊的自然地理现象和独特的自然区域。中国丹霞突出而完整地代表了最具世界特色的由东南季风驱动下发育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生物群落结构及演替的生理生态过程,是冰后期生态演替的典型区域。中国丹霞是Udvardy (1975) 世界生物地理系统中2个生物省生物多样性的系统代表。位于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全球200个生物区的“中国东南部-海南潮湿林生态区”,具有区系的古老性和群落的原始性,栖息着近400种各级珍稀濒危生物物种,具有区域特有的生物物种40多种,有突出的保护价值。 中国目前已知的1 003处丹霞地貌分布在28个省区,东北至黑龙江省宁安市的牡丹江凹岸的红石砬子,南至海南省琼海市白石岭,西至新疆乌恰县的柯孜勒苏河两岸,东到浙江象山沿海。从4 500 m左右的青藏高原面到海平面,涉及青藏高原半旱区、半湿润区,中温带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暖温带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北亚热带湿润区,中亚热带湿润区、半湿润区,南亚热带湿润区,北热带湿润区,14个气候区内都有丹霞地貌的分布,且均以丹崖赤壁为其基本特征。 中国丹霞地貌的典型地质地貌具体分布如下: 福建泰宁、武夷山、连城、永安;甘肃张掖(张掖市临泽县和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江苏新沂马陵山;湖南怀化溆浦县思蒙(位于湖南省西部)、怀化通道侗族自治县东北部万佛山、邵阳新宁县崀山(位于湖南省西南部,青、壮、晚年期丹霞地貌均有发育);四川江油的窦圌山、成都都江堰市的青城山;重庆酉阳桃坡一品丹霞,綦江的老瀛山;云南丽江老君山;贵州赤水(约有1300平方千米);江西龙虎山、鹰潭、弋阳、上饶雨石山、瑞金、宁都;青海坎布拉;广东韶关市仁化县丹霞山、坪石镇金鸡岭、南雄县苍石寨、平远县南台石和五指石;浙江永康、新昌、衢州江郎山(2010年8月2日凌晨,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WHC)在巴西举行的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一致通过湖南崀山、广东丹霞山、贵州赤水、福建泰宁、江西龙虎山、浙江衢州江郎山“捆绑”申报的“中国丹霞”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广西桂平的白石山、容县的都峤山、梧州的太平狮山;陕西凤

中国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其特色资源的分布情况

中国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其特色资源的分布 情况 https://www.360docs.net/doc/117792628.html,/z/q109855565.htm 来源:问问网日期:2010年09月19日 标签 编者按:中国国土广袤,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在漫长的历史中和辽阔的国土上,形成了无比丰厚的旅游资源。在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全国委员会出版的《中国资源》一书中认为,在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气候资源、森林资源、草地资源、物种资源、海洋资源和旅游资源这中国有十大资源中,中国旅游资源在全球具有明显优势,有巨大吸引力中国旅游资源的特点有四: 中国旅游资源的特点之一—多样性。中国是世界上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资源种类繁多,类型多样,具备各种功能。中国拥有类型多样、富有美感性的、不同尺度的风景地貌景观,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从海平面以下155米处的吐鲁番盆地的艾丁湖底,到海拨8848.13米的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绝对高差达9003米。中国不仅有纬向地带性的多样气候带变化,还有鲜明的立体气候效应,尤其在横断山脉地区,即所谓“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中国不论南北东西都有繁花似锦的美景,不仅有类型多样的海滨、山地、高原、高纬度地区的避暑胜地,而且还有银装素裹的冰雪世界,以及避寒休闲度假胜地海南岛。多样的风景地貌和多功能的气候资源,为生物界提供了优越的生存栖息环境,使自然景观更加多姿多彩。不论是从旅游资源供给的角度还是从旅游消费的角度看,中国拥有世界旅游活动的各种资源和要素,可以开发成为适合现代旅游趋势的各种旅游产品。很少有像中国这样的国家具有如此多样和复杂的旅游资源系统,这一方面是由于中国的国土辽阔,地质复杂,气候多样,另一方面也与中国历史悠久、文明发达有关。资源种类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是中国旅游资源的一大重要特征 中国旅游资源的特点之二—丰厚性。中国旅游资源不仅种类多样,而且每种资源的积淀丰厚,拥有各种规模、年代、形态、规制、品类的资源特征。不论是古代建筑、古城遗址、帝都王陵、禅林道观、园林艺术、民俗风情,还是自然山水风景、海湖河流、山川原野,都多姿多彩,不可胜数,其资源之丰厚足以位于世界各国前列。以花岗岩山景为例,既有节理发育又经风雨剥蚀塑造的,以奇峰怪石、辟天摩地而著称的黄山;也有因断层发育使巨大花岗岩体突兀凌空,以险称绝的华山;还有因花岗岩主峰特性而导致球状分化,由其形成的造型奇异的各种小尺度的风景地貌散见各地。 中国旅游资源的特点之三—古老性。中国是古人类的发源地之一,也是世界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流传至今的宝贵遗产构成了极为珍贵的旅游资源,其中许多资源以历史久远、文化古老、底蕴深厚而著称。古老的华夏文明是中华民族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既有各兄弟民族文化融合的结晶,又吸取了世界各民族文化之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发现的旧石器时代遗址数不胜数,遍及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云南开远小龙潭的古猿化石分属于森林古猿和腊玛古猿;云南禄丰石灰坝发现的古猿化石,据测定距今有800万年历史。在众多的古人类遗存中,以元谋人历史最早(距今170万年),周口店龙骨山的古人类遗物最丰富,龙潭洞猿人化石的一具头盖骨最完整。中国旅游资源的古老性还表现在,远在数千年之前,中国的先人就开发和发明了一系列的工艺艺术、宏大建筑,在世界文明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章。仰韶文化、半坡遗址、安阳殷墟、咸阳秦城、京杭运河、万里长城、秦兵马俑坑等,无不以古称胜。 中国旅游资源的特点之四—奇特性。中国拥有数不尽的特有旅游资源。在自然奇观方面,有一年一度的大理蝴蝶泉的蝴蝶盛会,洱源的万鸟朝山的鸟吊山奇景,能发出不同音符鸣叫的峨眉弹琴蛙,每届中秋的钱塘大潮,西藏高原上的周期性的水热爆炸泉,吉林松花江边的雾淞等。人文方面的奇景更是丰富多彩,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和铜车马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已建成的兵马俑博物馆每年吸引上百万游人。长沙马王堆汉墓的完整女尸和大量帛书,江陵凤凰山汉墓保存完好的男尸,满城陵山汉墓的金缕玉衣,丝绸之路上的楼兰古城和众多古迹,徐州的汉墓,这些墓葬地和出土文物珍品成了吸引旅游者回溯历史的最佳场所。

中国流动人口的规模、分布和结构特征

中国流动人口的规模、分布和结构特征 人口的流动也是一种重要的人口地理现象,它和人口迁移的区别在于它不改变户籍登记地,因此可以把流动人口定义为在本地居住3日以上,不具有本地常住户口的暂住人口和常住人口,以及在旅途中周转的人口。 关于流动人口的总量,很难进行精确的统计。由于在现代社会中,越出“本地”的人口流动基本上全都要使用交通工具,而人口流动量比人口迁移量总要大出许多倍,所以一个地区的客运总量大致可用来反映其人口流动的规模。 新中国成立以后,除60年代曾出现下降和停滞外,全国客运总量一直是迅速上升的。据此推算,1950~1988年间全国人均每年流动次数增长了18.5倍,全年人均旅行距离也延长了11.6倍,表明人口的流动性显著增大了(见表69)。近两三年来,全国客流量有所减小,1990年人均旅行距离比1988年缩短了11%;究其原因,主要有二:①治理整顿抑制了经济过热;②客运价格在稳定多年后首次大幅提高,从而抑制了一部分非必要性人口流动。 中国人口的流动性虽比过去显著增大,但与一些外国相比,差距仍很大:人均旅行里程在80年代中期仅为日本的1/20,不及美国的1/30。事实上,不仅中国的乡村人口,即使是城市人口,也有很大一部分人终生很少离开常住地外出流动,他们的活动范围就是住家周围几公里为半径的狭小圈子,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国人口分布的相对凝固化。 人口的流动性主要取决于经济水平,应该说它在某种意义上是生活走向现代化的一个标志,而经济部门和地域结构的改善,也必然要在人口流动上有所反映。1989年,辽宁省人均旅行1043.9公里,西藏仅139.2公里,二者相差6倍以上;同年浙江省人均流动7.3次,安徽省仅2.6次,都反映出经济水平的差距。但流动人口的分布还与政治和交通地理位置有密切关系,一些水陆空交通枢纽,如北京、南京、沈阳、武汉、上海、广州等,本身就是特大城市兼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又有庞大的中转客流,成为具有全国意义的流动人口聚会焦点。如1989年南京市市区铁路、公路和水运的客运量分别达到1119万人、1539万人和2519万人,合计达5177万人,相当于市区人口每人流动21次。而广大农村经济水平低,有的地理位置也很偏僻,外来人员少,流动人口就少得多。其中中国东部各县1年人均流动约数次,如辽宁省岫岩县1987年为5.49次,安徽

关于对社会流动人口的调研报告

关于对社会流动人口的调研报告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经济的发展,在社会管理方面呈现出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特别是社会流动人口的管理、刑释解教人员的重新犯罪、社会青少年犯罪问题,已经引起了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市司法局组织课题调研组,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先后在*县召开机关、学校、企业、社区座谈会,并查阅大量资料,对*市社会流动人口、刑释解教人员、社会闲散青少年的状况进行调研。现将调研结果报告如下: 一、当前社会流动人口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关于流动人口、刑释解教人员、闲散青少年的概念,有着自身的内涵和外延,不能排列和等同,更不能混淆。流动人口的内涵可以包容刑释解教人员和社会闲散青少年,流动人口在外延上大于刑释解教人员和闲散青少年。从维护社会稳定的角度看,虽然都属于社会管理的范畴,但有其自身的规律性。 社会流动人口是指社会成员在社会结构中所处位置的变动,亦称社会流动。它通常是指社会成员从一个阶层向另一个阶层的流动,有时只限于从一个职业群体向另一个职业群体的流动。这是一个深层次的社会管理学问题又是一个深刻的社会实践问题,具有社会历史性、综合性和动态性特征,

折射在人们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领域。社会主义转型期的社会流动人口状况,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素逐步渗透,尤其是生产力中人的活跃因素,其作用大于经济和技术引起的流动,同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这个体系比资本主义社会更加开放,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出现了社会各种利益阶层或利益集团,这些利益阶层或利益集团和政治、经济、文化均开始显示独立性,而且影响力日渐加大,引发了新的社会流动。经济发展型。*市和全国一样,自“三线建设”以来,以**为代表的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建设和发展,一大批优秀人才和先进的科学技术进入*市,加快了工业化进程。同时存在的集体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中外合资经济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推动了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日益增长,为社会流动人口提供了物质基础;在建设的进程中,加快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公路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省级公路四通八达,为人流、物流提供了交通便利,促进了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成为周边省、市人们向往发展的“宝地”,市中心城区人口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50,000余人,增加到现在300,000多人。 政策引导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我们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上来,改革开放的政治经济政策从沿海、东南向内陆延伸,人民的政治权利上升,把主要精力

江南私家园林分析

建筑设计与理论结课论文 ——江南私家园林造园艺术手法浅析 摘要: 清代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朝代,也是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最后一个高峰时期,其特殊的时代背景从诸多方面影响了此时期的造园艺术。私家园林作为古典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布局、构思、选材及对构景要素的处理上又自成体系,形成了独具魅力的艺术风格。而此时期的私家园林主要集中在富庶而有着悠久人文传统的江南等地,本文主要通过例举一些清代江南私家园林造园思想、布局及建筑风格等方面来论述其造园艺术的特点。 关键词:江南私家园林; 造园艺术;形式手法;意境格调;细节处理 江南私家园林是以开池筑山为主的自然式风景山水园林。江南一带河湖密布,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又有玲陇空透的太湖石等造园材料,这些都为江南造园活动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江南园林不仅在风格上与北方园林不同,在使用要求上也有些区别。江南园林以扬州、无锡、苏州、湖州、上海、常熟、南京等城市为主,其中又以苏州、扬州最为著称,也最具有代表性,而私家园林则又以苏州为最多。 尽管由于地区和园主在政治、经济上所处的地位不尽相同,而在园林的规模、风格等方面表现出各自的特点,但是,它们都是为满足封建统治阶级的享乐生活而建造的,在园林布置和造景的艺术手法上有许多共同之处。这些共同之处,构成了具有浓厚的诗情画意的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从欣赏古典园林艺术的角度来讲,一些造园艺术手法,是应当特别加以指出和学习的。 1.形式手法 1.1相地 早在明代计成就在《园治》中关于选点提出“园林惟山林最佳”“自成天然之趣”,在郊野则“谅地势之崎岖,得基局之大小”;在江湖则“深柳疏芦”之际,最宜建造园林。如苏州的拙政园则是以“城市地”求“江湖地”。综观清代江南私家园林大多并非选址在“山林地”,但都力求通过造园手法来使自身扬长避短。对于周围自然景色较佳的园林而言,则要追求在相地较好的基础上追求自身既能成为自然风景的观赏点,又可和整个园区互相辉映,相得益彰。选点时大多私家园林是建在院内自成天地, 以自然景物的观赏点为对象。如拙政园的“见山楼”(图1),则是以对面假山为观赏对象。沧浪亭内的“看山楼”(图2),则是以园外远山

中国旅游资源地理概述

第一章中国旅游资源地理概述 1、我国古代最早的区域旅游地理专著是————。 2、我国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五种基本地貌类型齐全,其中又以————、————和————合占全国国土面积的68%。 3、————是世界上目前发现的最大的峡谷。 4、五岳是指————、————、————、————和————。 5、四大佛教名山是指————、————、————和————。 6、四大道教名山是指————、————、————和————。 7、————作为重要的构景要素之一,有“风景的血脉”之美誉。 8、我国五大淡水湖是————、————、————、————和————。 9、世界最高的大湖是————;我国最大的湖泊是————。 10、我国古代的五大名泉是————、————、————、————和————。 11、我国三大河湖名瀑是————、————和————。 12、————是我国最著名的雾凇奇景。 13、————、————和————被誉为世界三大“活化石”。 14、我国古代著名的三大水利工程是————、————和————。 15、————、————和————是我国规模最大的三处古建筑群。 16、————、————、————和————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名亭”;————、————和————是我国古代的“江南三大名楼”。 “三大名锦”是————、17、我国的“四大名绣”是————、————、————和————; ————和————。 二、名词解释: 1、旅游地理学: 2、旅游资源: 3、生性旅游资源: 4、萌变性旅游资源: 5、主题公园: 三、简答题: 1、在旅游地理的学习过程中,有哪些方法值得采用? 2、旅游资源有哪些分类? 3、我国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4、试分析对比江南园林与北方园林的基本特征和旅游功能。 5、如何认识和处理好我国自然保护区与旅游开发利用的关系?

张掖丹霞地貌简介

张掖丹霞地貌简介 张掖丹霞地貌分布广阔,主要分布在临泽、肃南两县境内,面积达300多平方公里以上,是中国丹霞地貌发育最大最好、地貌造型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张掖丹霞地貌主要分为遥相呼应的南北两大群块。北群位于张掖市北侧合黎山脉,距市区约25公里。北群山势低且平缓,主要以红白和赭红色为主色调。南群以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白银乡为中心,距市区约有40~50公里。南群丹霞地貌地势相对险峻,以层理延绵,纹理清晰,色彩斑斓而称奇。 张掖丹霞地貌划分为窗棂状宫殿式、柱状式和巷谷式三类不同的地貌景观群,并分别描述了各类丹霞地貌和彩色丘陵的景观特征;从景观的典型性、美学价值、科考价值、观赏价值四个方面评价了丹霞地貌与彩色丘陵的科教旅游价值;认为张掖丹霞地貌既有南方丹霞之秀美、又有北方雅丹之雄浑,彩色丘陵色彩斑斓、绚丽多姿、气势宏大,这两种奇特的地貌景观相互衬托,成为国内独特的地质遗迹,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重要的科研价值,是旅游观光、绘画摄影、科普教育、科学研究和考察的最佳场所。.. 张掖丹霞地质公园摘要:张掖丹霞地质公园经过雨水洗润,甘肃张掖丹霞地质公园内色彩斑斓的戈壁丹霞地貌令游客流连忘返。张掖丹霞地质公园位于临泽县倪家营乡和肃南县白银乡交界处,总面积约510多平方公里。 张掖丹霞地质公园地处祁连山北麓,位于临泽县城以南30公里,这里的丹霞色彩艳丽,气势磅礴,造型奇特,深邃辽远,是中国丹霞地貌发育最大最好、地貌造型最丰富的地区之—,具有很高的科考和旅游观赏价值。2005年11月由中国地理杂志社与全国34家媒体联合举办的“中国最美的地方”评选活动中,当选为“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之—。姜文执导的电影《太阳照常升起》、钱雁秋编导的电视连续剧《神探狄仁杰(第三部)》等影片均把该景区作为外景拍摄地。张掖丹霞地质公园雄奇壮美,鬼斧神工,在甘肃张掖丹霞地貌面前,这些形容词都如此黯然失色,这个与九寨沟、黄龙、野柳、澎湖列岛、天山托木尔冰川一同被《图说天下·国家地理》评为“奇险灵秀美如画——中国最美的六处奇异地貌”之一的张掖丹霞地貌,色彩之绚丽、风情之粗犷、气势之磅礴、造型之奇特、场面之壮观,让其PK掉西部 张掖丹霞地貌分布广阔,主要分布在临泽、肃南两县,是中国丹霞地貌发

【开题报告】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现状分析与思考

开题报告 社会工作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现状分析与思考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选题背景: 笔者之所以选这个题目,归因于流动人口是城市建设中重要的力量。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使得这一阶层越来越受瞩目,随之而来,他们的子女教育问题也不断凸显。流动人口子女在教育环境和教育师资等方面存在着众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也严重影响到流动人口子女接受正常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笔者发现虽然我国义务教育已经走过近二十年的历史,但是流动人口子女这一特殊群体却受到忽视,甚至在一段时间成为义务教育的真空地带。这让笔者有兴趣去了解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现状并对如何解决这一现实问题、更好地促进社会的发展和统一进行一定的分析和思考。 选题意义: 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城是伴随着世界罕见规模的人口迁移而推进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城的不断扩大,进城务工农民工规模持续扩大,其结构也发生重大变化,越来越多的人由过去分散的“单身外出”方式转变为“举家迁移”,出现家庭化流动的趋势。据2008年度人力资源和和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08年全国农民工总量已达到22,542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数量为14,041万人;2006年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7》已指出,中国流动人口已达到全国总人口的10%以上,人口与劳动力统计资料显示,过去十年来,流动劳动力中已婚人口比例呈迅速上升趋势,已达75.3%,随同父母进入城市的6-14岁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约有643万。夫妻二人携子女在城市打工已经成为当前流动人口的生存常态,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也变的日益突出。 近年来,在社会各界和政府的努力下,情形有了明显好转,但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流动人口子女不能适龄入学及失学问题严重。国务院妇女儿童委员会的一项调查显示,流动儿童中一直为上学者占6.85%,失学者占2.45%,合计失学率

关于城市流动人口管理的调查报告

关于城市流动人口管理的调查报告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社会实践考核表实践课题关于城市流动人口管理的调查报告 姓名李志刚教育层次专科 学号 10 分校邯郸电大 专业行政管理教学点磁县电大

指导教师日期 -03-12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生社会实践考核表

关于城市流动人口管理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同时产业化的地区差异,也促使外来人口的大量流动。至今年6月底,我县已登记的暂住人口就达到4125人。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一方面为当地提供了充分的劳动力资源,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给当地的治安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特别是外来人口违法犯罪现象已成为社会关注的治安焦点,流动人口管理工作面临极大挑战。为此,亟需将流动人口管理纳入政府及有关部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战略性基础性工作,在正视流动人口管理存在问题的同时,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流动人口管理新路子。 二、调查方法: 调查分析法。我经过对县公安局暂住人口登记记录表,进行分析,最终得出调查结论。

三、调查对象: 我县已登记的暂住人口4125人,其中的50人。 四、调查项目和分析: 一、当前流动人口的动态特征 (一)素质低能化。在流动人口中,大部分人来自于生活贫穷、经济欠发达地区。她们自身文化程度较低,法律知识匮乏,缺乏劳动技能,且缺少学习和培训的机会。 (二)心理功利化。流动人口中大部分在本地生活窘迫,对自身处境不满才流入她乡。她们背井离乡的主要目的就是打工挣钱,以此改进自己当前的生活处境。这些人口中不乏为了经济利益而急功近利,甚至不择手段之人。部分流动人口因对自身处境不满,对社会产生仇视心理,并经过各种形式发泄私愤。还有一部分流动人口受外界刺激和腐朽思想影响,为达到自己物质上满足和精神上刺激滋生犯罪动机,走上犯罪道路。如10月3日,我县发生一起两名湖南籍流动人员为达到侵财目的入室抢劫杀死二人的特大案件。 (三)结构复杂化。流动人口的流动,在很大程度上处于无序状态,来源广泛,流出地多,其来去行踪不易掌握,且成份复杂,良莠不齐。流窜犯罪分子混迹其中,成为一个特殊的危险群体,随时都有重新违法犯罪的可能性。从近几年犯罪方式看,外来流窜犯罪人员相互结成团伙进行作案越来越多,一人被抓,其余便作鸟兽散,给追捕和办案、结案造成很大困难,给社会治安也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性。

丹霞地貌介绍

丹霞地貌 一、什么是丹霞地貌? 丹霞地貌的定义为“有陡崖的陆上红层地貌”,1928年冯景兰等在广东省仁化县丹霞山考察时首先命名。形成丹霞地貌的是一种沉积在内陆盆地的红色岩层,这种岩层在千百万年的地质变化过程中,被水切割侵蚀,形成了红色山块群。 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中国、美国西部、中欧和澳大利亚等地,以中国分布最广。 二、丹霞地貌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丹霞”一词源自曹丕的《芙蓉池作诗》,“丹霞夹明月,华星出云间”,指天上的彩霞。 三、我国最美的丹霞地貌 中国东南部是最大片的分布区,主要位于南岭、武夷山、仙霞岭附近。 如下:(标注双市名的后者为县级市) 第1名:丹霞山(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 第2名:武夷山(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 第3名:大金湖(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县) 第4名:龙虎山(江西省鹰潭市) 第5名:资江—八角寨—崀山丹霞地貌(包括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资源县的八角寨与湖南省邵阳市新宁县的崀山,实际上这两处景观基本在一起,因为均地处湘桂两省交界处) 第6名:张掖丹霞地貌(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和肃南裕固族自治县) 第7名:赤水丹霞地貌(贵州省遵义市赤水市) 四、中国丹霞文化遗产 2009年,广东丹霞山、贵州赤水、湖南崀山和万佛山、福建泰宁、江西龙虎山和龟峰、浙江的方岩和江郎山共同组成的“中国丹霞”组合成为中国当年申报世界遗产的唯一提名项目[2]。2010年8月,联合国世界遗产大会决定将“中国丹霞”列入世界自然遗产,成为中国第四十个世界自然或文化遗产。[3]

五、还有什么有意思的地貌? 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溶岩地貌。 雅丹地貌:雅丹地貌是一种典型的风蚀性地貌。“雅丹”在维吾尔语中的意思是“具有陡壁的小山包”。由于风的磨蚀作用,小山包的下部往往遭受较强的剥蚀作用,并逐渐形成向里凹的形态。如果小山包上部的岩层比较松散,在重力作用下就容易垮塌形成陡壁,形成雅丹地貌,有些地貌外观如同古城堡,俗称魔鬼城。

中国人口流动现状及未来趋势

中国人口流动现状及未来趋势 郑真真杨舸 2013年05月14日09:06 来源:人民网-人民论坛 和平时期人口流动的主要动力是经济和人口的地区差距。地区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劳动力流向就业机会更好的地区,人口老化的地区需要吸引外来年轻劳动力以维持经济增长的活力。近年来,人口流动已成为全球经济和发展议题中的重要内容,中国的人口流动也不例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变化推动了劳动力的流动,主要是从农村向城市、从欠发达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的流动。政策和制度变革放开了对农民到城镇务工的限制,降低了流动风险;经济转型和工业化以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飞速发展,产生了巨大和持久的劳动力需求;农业现代化提高了农业生产率,降低了农业劳动强度、减少了对农业劳动力的需求;沿海地区和大城市在20世纪90年代最先完成人口转变,长期的低生育率导致新生劳动年龄人口逐渐减少,经济的快速增长又需要大量年轻劳动力;诸多因素共同推动了人口的流动。人口流动在为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的同时,也改变着中国的人口分布以及流入地和流出地的人口结构。 人口流动的规模与流向 中国流动人口的规模在改革开放后的30多年中持续增长,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从1982年的657万人增长到2010年的2.2亿人(图1),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占全国总人口的17%左右。上海、广州和北京等城市的当地常住居民中,约40%是流动人口。大部分流动人口是从农村流动

到城市的年轻劳动力,2010年全国流动人口中约有1.5亿人来自农村,省内流动人口中有54%来自农村,跨省流动人口中则有近82%来自农村。迄今为止流动人口规模仍继续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2年全国流动人口约为2.36亿人,比上年末增加669万人。 图1 中国流动人口规模及增长率,1982~2010年(资料来源:根据历次全国人口普查和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估算) 中国人口流动的主要趋势一直是从中西部向东部和东南沿海一带流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前期,珠三角地区吸引了全国大量劳动力流入。广东省的流入人口规模至今仍在全国居首位,东莞、深圳、中山等城市的流入人口数量已占常住人口的一半以上。不过,劳动力的流动方向对经济变化高度敏感,随着各地经济发展进程和经济形势变化,人口流动的地域特征也发生了局部性变化。90年代以后,长三角地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对流入人口的吸引力逐渐增强,与珠三角和京津冀共同成为流入人口集中的三大都市圈。21世纪以来,长三角地区流入人口增长速度超过珠三角地区,其中以浙江流入人口增长幅度最大。2010年的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流入人口更为集中在珠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