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影响及对策毕业论文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对外

贸易的影响及对策

摘要

随着关税壁垒和传统非关税壁垒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逐渐削弱,技术性贸易壁垒已经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重要工具,也正成为经济界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第三大贸易国,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受到了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严重制约,技术性贸易壁垒已经成为限制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第一大非关税壁垒。本文在对技术性贸易壁垒内涵介绍的基础上,从技术性贸易壁垒产生的原因及特征几方面着手,对技术性贸易壁垒做出了一个概述。然后从我国农产品所遭遇到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农产品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原因及其受到的影响,并且提出了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对策,这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发展和提高我国农产品出口竞争力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技术性贸易壁垒;农产品;影响;对策

1

On the Impact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BT to Agricultural Products Foreign Trade

of Our Country

Abstract

The role of tariff barrier and traditional non-tariff barrier in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is declining. As a type of non-tariff barrier, 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 are using as an important way of trade protectionism and are

becoming an important issue in economic field. As the biggest developing country

and the third trading country, the development of trade in our country is

suffering the restrict of TBT, TBT has become the first non-tariff barrier which

restricting our country. This paper, based on introducing the meaning of

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 form the background, consequents and features of

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 make a whole consequent to Technical Barrier to Trade

and the causes that China′s agricultural products encounter tec hnical trade

barriers and the impact on agricultural products were analyzed from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to cope with foreign technical

trade barriers were put forward, which has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xport

2

trad e for China′ s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competitiveness of China′ s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future.

1 前言

1.1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贸易保护主义模式已发生变化,特别是近几年来,欧美发达国家开始采用新的贸易保护工具—技术性贸易壁垒,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技术性贸易壁垒已成为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主要影响因素,它具有广泛性、合法性、隐蔽性等对发展中国家不公平性的特点。并且现在已经频繁地被一些国家使用,所以技术性贸易壁垒已逐渐成为贸易保护的新形式。

由于农产品作为进出口贸易当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再加上农产品本身特性,各国农产品区别较大,生长环境和技术水平也大不相同,各国的指标要求也不尽相同,所以用技术性贸易壁垒来限制相关国家农产品对外贸易非常有效,因此此类贸易事件不断发生,极大影响了农产品贸易的健康发展。

中国农产品凭借其自身的优势,在国际农产品市场上一直较为活跃,但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情况有所变动,据调查,我国90%的农产品出口企业遭受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限制影响,以至造成每年损失约90多亿美元。因此,我们必须科学系统地研究技术性贸易壁垒,并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分析其对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影响,从而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来解决我国农产品在对外贸易中所遇到的困难。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国内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

叶柏林、陈志田(1992)从标准化角度分析了技术性贸易壁垒问题,对标准守则的形成、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概念与基本内容作了框架性的分析。

高文书(2003)指出,如果进口国为实现保护国家安全、保护环境、保护居民健康等合法目标,并按照WTO规则要求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而给国际贸易造成障碍时,

3

则构成合法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如果进口国以合法目标为借口,有意并违背有关WTO规则要求实施技术性贸易措施而给贸易造成障碍时,则构成非法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如果由于贸易各方的体制性差异或经济技术水平差距而给贸易造成障碍时,则称之为客观性技术性贸易壁垒。

叶柏林(2001)、李志军(2002)、张锡嘏(2004)、张海东(2004)等分别阐述了美国、日本、欧盟等主要发达国家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体系。

王孝存、刘厚俊(2003)通过对国外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仔细分析,提出了我国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政策建议。

宋宇(2003)对韩国、日本、英国、美国和欧盟等国家技术性贸易壁垒中的非政府行为进行了比较而言,并且指出了其中非政府行为存在的优点,建议我们应充分利用非政府行为来构筑我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

张荣鼎(1995)认为,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以提高商品质量,保护消费者利益;另一方面又容易被用来作为贸易保护主义的有力手段。

冯宗宪、柯大纲(2001)认为,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作用机制看,一方面,技术性贸易壁垒具有控制进口商品数量的作用,即只有符合某些技术性要求的商品才能进口,否则不容许进口;另一方面,技术性贸易壁垒具有控制进口商品价格的作用,即增加进口商品成本,进而提高商品价格。当技术性贸易壁垒一旦形成或发生变动时,就会对进口商品产生数量控制作用和价格控制作用,进而对出口国和进口国的企业经营、产业结构和社会福利水平产生影响,这就是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基本机制。

1.2.2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国外学者研究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时间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

罗伯特?鲍德温(Robert Baldwin)(1970)提出:“技术与管理法规,通常与健康、安全或其他一些重要的公共利益有关,经常成为不必要的贸易障碍,不反映国家间在生命安全或健康目标上分歧的差别构成对贸易的不必要的扭曲,应当被消除。”但是作者仅对技术性贸易壁垒作为非关税壁垒的一种形式作了简单描述,并未作出深入的研究。

艾伦?塞克斯(Alan Sykes)(1995)对有关技术性贸易壁垒政策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剖析,他还指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需要更多有关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信息,尚不了解它对各个部门的重要性及其对经济福利的影响。”一些学者从经济理论角度对技术性贸易壁垒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罗纳尔多?费舍(Ronald Fischer)和裴贝罗?塞拉(Pablo Sen’a)(2000)研究了标准的贸易保护效果,结论是政府制定的最小标准即使表面非歧视,也是贸易保护的。他们认为,TBT就是技术性贸易壁垒,即标准、技术法规和合格评定程序等。随后的一些研究则侧重于如何克服技术性贸易壁垒。

谢丽?斯蒂芬森(Sherry Stephenson)(1997)中从政策与制度层面对发展中国家有关标准的问题作了较为全面的阐述,得出,如果尚无国家标准,那么发展中国家的最佳选择是“采纳它们主要贸易伙伴市场上使用的标准,而不是制定它们自己的本地标准”,

4

这一结论对于发展中国家的政策制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约翰?威尔逊(John S ?Wilson)(2002)明确提出:“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遇,发展中国家要趋利避害,在减轻受害程度的同时充分利用这一机遇。”

总之,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大量使用,国外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涌现了许多研究成果,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基础,但是相对于大量丰富的对关税措施的定性与定量研究成果,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研究大多是针对问题的某一方面,还不够系统与完善,而且在具体的实证研究上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1.3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是:首先概括什么是技术性贸易壁垒,并重点研究它的形成原因背景和主要内容,其次探讨国外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主要内容,然后具体阐述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现状,并结合现状分析我国频繁遭受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原因及影响,最后针对我国农产品出对外贸易的情况,对政府和企业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本文的结构安排和研究方法如下:

第一部分是前言,简要阐述文章研究的目的和研究的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第二部分是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概述,介绍了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含义,以及技术性贸易壁垒产生的原因和特点。

第三部分是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影响从正反两面不同角度进行研究。

第四部分是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频繁遭受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原因分析。

第五部分是我国应对农产品对外贸易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对策,综合了大量文献和论文的对策建议,为企业和政府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下图为本文的逻辑结构图1-1。.

图1-1 本文的逻辑结构图

5

2 技术性贸易壁垒相关理论

2.1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相关概述

2.1.1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含义

根据WTO《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的内容,及国内外学者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研究基础上,本文认为技术性贸易壁垒(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简称TBT)就是指各国或地区以维护国家或地区安全、保障人类健康和安全、保护动植物健康和安全、保护环境、保证产品质量等为由而采取的有关产品特性、生产方法、检验程序、标签、包装等要求的强制性或自愿性的技术措施和法规,从而形成了各国或地区的标准、技术法规、合格评定程序、检验检疫措施、信息不对称等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造成的贸易障碍。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限制作用呈现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也就是说,如果进口国为实现保护国家安全、保护环境和动植物安全、保护居民健康等合法目标,且严格按照WTO 相关规则的要求和精神实施技术性贸易措施时不可避免的给正常的国际贸易造成一定障碍和损害时,我们认为这是合法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但是如果进口国以实现保护国家安全、保护环境和动植物安全、保护居民健康等合法目标为借口,行贸易保护主义之实,有意违背有关世贸规则的要求和精神,即使是打“擦边球"式地实施技术性贸易措施给国际贸易造成不利影响和障碍时,我们认为这是非法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如果贸易双方由于历史、文化或地理因素造成技术性措施体制性不同,或者由于经济技术水平的差距较大而造成的贸易损失和障碍,我们称之为客观的技术性贸易壁垒。

上述技术性贸易壁垒概念体系可以用图2-1说明。

图2-1 技术性贸易壁垒概念体系

6

2.1.2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特点

为什么技术性贸易壁垒如此盛行?这与它所具有的特点是分不开的。相对于传统贸易壁垒,技术性贸易壁垒具有以下的特点:

范围广。技术性贸易壁垒具有广泛性的特点。首先它涉及的产品范围广。其次它涉及的产品过程广。最后技术性贸易壁垒实施措施的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既有法律、法规、规定、程序等强制性措施,也存在自愿性措施。

双重性。双重性是指技术性贸易壁垒既有合法性又有保护性。真正的为了保护本国人民的生命安全和生态环境而设立的技术性措施是具有合法性的。此外,由于国际环保协定、WTO的相关协定以及一些发达国家所制定的技术标准为技术性贸易壁垒提供了法律支持,而这些技术标准和技术法规对发展中国家则影响很大,从而使技术性贸易壁垒有了形式上的合法性。

隐蔽性。世界各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名目繁多、种类多样、错综复杂。与配额制或进口许可证制等其他非关税壁垒相比,技术性贸易壁垒十分隐蔽,它不仅回避了分配不合理、配额限制等明显问题,而且由于技术性贸易壁垒本身是设立在高科技基础上的技术标准,并且技术标准极为复杂,这就使一些科技水平较低的国家对此难以做出正确判断,确定它究竟是技术性贸易壁垒还是单纯的环保政策。

争议性。由于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涉及范围广,复杂度高,又因为它还具有隐蔽性和合法性,同时由于各国的技术标准经常处于变化之中,而且各国的差异也比较大,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商会比较难以适应,与发达国家在不同的角度上有不同的观点和评定标准。因而国与国之间互相较难协调,容易引起纷争,也比较难解决争议。

多样性。技术性贸易壁垒形式多样、名目繁多。它可以引用国际公法、环保公约、议定书等等,也可以引用WTO的相关规定,如《GATT1994》、《TBT协议》、《SPS协议》、《服务贸易总协议》等等协议所规定的内容,它还可以引用国内的法律、法令、规定、要求、程序等等,对进口产品加以限制。

2.2 技术性贸易壁垒产生的原因

国际贸易中环境问题。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与创新,全球经济一体化也随之迅速发展,国际贸易逐渐扩大经济规模。然而,经济的规模发展却严重影响了其赖以生存的环境。作为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后盾的自然生态环境自人类产生以来就受到了人类生产活动的严重影响,自工业革命后,人类社会历经三次革命,生产手段愈加先进,生产效率飞速提升,但同时先进的生产手段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也愈加增多。特别是近几十年来,由于各国专心于自身的经济发展而忽略了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掠夺和破坏,严重影响了人类自身的生存活动,也开始逐渐引起世界各国和各相关组织的注意,并采取各种措施试图寻找环境与贸易中的平衡点,环境与贸易的矛盾冲突也随之产生。

7

国际公约、GATT/WTO中相关规定。随着经济一体化的飞速发展,贸易和环境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张。为了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一些国际组织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到目前为止一些协议中已经直接或间接的涉及到了环境问题。例如,乌拉圭谈判回合中所达成的《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成果》中所涉及到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农产品协议》、《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议》等,这些比较具体的规定了为了保护人类健康、动植物安全和保护环境可以在国际贸易中采取必要的限制措施,而国际环保公约对贸易的限制、多边贸易协议里的环境措施、各国环境法规、ISO14000、环境标志等等都对贸易产生广泛而又深刻的影响。

发展中国家环保问题。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是处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由于其在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上存在地的差异,因此双方国家的国民对于衣食住行的安全质量要求就存在非常大的差异。加上发展中国家本身环保意识淡薄,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又没有先进的技术提高自己产品的质量安全品质。这种情况下,发达国家要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发展中国家自然只能望洋兴叹,难以达到对方的要求。所以,虽然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要求实行国民待遇和非歧视待遇,但其实是很难做到的,反而随着事态发展会形成“歧视性”待遇,导致技术性贸易壁垒日益增多。双方,发展中国家强调的是自己的经济利益,但由于发达国家的贸易限制条例而受到损害,而发达国家则更关心的是自身的环境利益,确保自身空气质量安全和保护濒危物种。

8

3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现状及影响

3.1 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现状

农产品贸易一直是世界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口的增多,各国对食品的贸易越发重视。国际农产品市场化程度和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农产品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农产品贸易总量规模增长迅速,进出口贸易额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但到近几年,中国农产品出口增长开始放缓,而进口高速增长,贸易逆差快速扩大,农产品呈现明显的净进口的态势。如2012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为1,757.7亿美元,同比增12.9%。其中,出口632.9亿美元,同比增4.2%;进口1,124.8亿美元,同比增18.6%。贸易逆差为491.9亿美元,同比扩大44.2%。而使我国农产品形成逆差的主要原因之一则是国外发达国家对我国农产品所实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近几年具体数据用表3-1说明。

表3-1 2003-2012年我国农产品贸易发展状况单位:亿美元

年份农产品进出口

总额农产品出口

总额

农产品进口

总额

贸易逆差

2003 4033.6 214.3 189.3 -25.0 2004 514.2 233.9 280.3 46.4 2005 562.9 275.8 287.1 11.4 2006 634.8 314.0 320.8 6.7

2008 991.6 405.0 586.6 181.6 2009 921.3 395.9 525.5 129.6 2010 1219.6 494.1 725.5 231.4 2011 1556.2 607.5 948.7 341.2 2012 1757.7 632.9 1124.8 491.9 资料来源:中国农业部官方网站

9

3.2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积极影响

有利于形成对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关注和重视。随着我国农产品的主要出口国家和地区逐渐提高技术标准和刻意加强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使得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问题日益突出,引起了政府和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这有利于政府加强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关注和相关信息搜集,也有利于使众多学者加强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研究,有利于提高企业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关注,深化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认识,从而转变我国长期积淀形成的一些落后的农业生产和加工观念为进一步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打好基础。

有利于中国提高技术性标准和制定相关法规。近年来,我国国内农产品和食品行业相继发生了苏丹红、三聚氰胺等事件。中国政府并没有回避农产品存在的质量和安全问题,着力加强自身相关农产品技术法规和标准的制定和修订,重塑中国农产品和食品的良好形象。截至目前,我国已制订并公布涉及农产品和食品质量和安全的国家标准约2,000项,行业标准约3,000项,并且正在制定和更新一些新的标准和法规。这一系列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可以起来保证国内农产品和食品安全的积极作用,同时也可以提高进口农产品和食品的安全程度,促进中国农产品的出口。

3.3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消极影响

3.3.1 严格的市场准入和市场范围的影响

由于中国产品不符合进口国环境技术标准要求而无法出口到该进口国。一般情况下,发达国家技术要求较高,而中国一些产品在环境、卫生和安全技术标准上不符合进口国的要求而不能出口的情况屡见不鲜;由于进口国实施某种新的强制性规定或标准,而无法出口到该进口国;由于进口国采取不合理的规定或标准而无法出口到该进口国。发达国家为保护本国产业而制定苛刻的技术标准,以限制某类产品的进口,例如中国出口到日本的大米,日方规定的检验项目多达56个,其中90%以上是卫生和检疫措施项目(一般情况下仅检验9个项目)。

技术性贸易壁垒具有显著扩散性效应。一般情况下,一国对我国实行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后,就会引起其他国家的效仿,针对我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就不仅仅是来自一国的,而是来自多国的压力。这给我国农产品出口扩张带来了更大的难度和限制。例如,2003年5月至2004年8月,中国蜂蜜对欧盟出口基本停止,事件就迅速波及到其他市场,日本、美国、加拿大等相继提高进口中国蜂蜜的门槛。日本加大了对我国蜂蜜抽查的比率,美国FDA立刻宣布蜂蜜中氯霉素残留检测标准由5ppb降至0.3ppb;加拿大也开始加强对中国蜂蜜的抗生素检验,并对我国蜂蜜中苯酚和19种磺胺等残留进行检测前面我们也提到过,我国农产品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亚洲、北美和欧洲,而这些地区是实

10

行技术性贸易壁垒最多、最严格的地区,所以我国农产品出口面临市场范围缩小的情况。

3.3.2 对产品竟争力的影响

技术性贸易措施增加出口成本,使中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下降,从而失去市场机会。由于进口国增加对产品检测费的投入,增加了我国出口产品的成本,降低了市场竞争力。一些TTB虽然不对产品市场准入直接设限,但是为了满足进口国对产品的严格要求而进行设备、人力的投入以及支付昂贵的检测费用,己经增加了我国出口企业的成本,从而削弱了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由于我国检测水平偏低致使大量进口检测设备,增加了出口成本,降低了市场竞争力。我国检测、检验设备的生产较发达国家有一定差距,加上国内商检部门及企业本身在一定程度上缺乏测试、评价方法、标准样品和技术,致使我国不得不进口大量的检测设备,增加出口成本;而进口国在标签方面的严格要求,同样也增加我国出口商品的成本;由于需要取得进口国的认证标志,直接增加了出口成本,消弱了市场竞争力。我国产品进入欧美市场,需要取得该国或国际通行的认证标志,如国际通行的ISO9000认证,欧盟的CE标准,美国的UL、MIL认证标志,要取得这些认证标志,一般要外国机构认证,而外国认证机构的认证费用和检测费用昂贵,直接增加了我国出口产品的成本,削弱了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3.3.3 对双边和多边贸易关系的影响

发达国家往往利用单边贸易壁垒来限制我国农产品的出口,由此引发的贸易摩擦不断增多。像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区域内国家的技术标准都已经趋同,所以这些组织内成员国贸易不成问题,但是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技术水平,标准认证等都还没有达到发达国家的完全要求,所以这些发达国家利用联盟排斥了我国产品的进口,我国与发达国家或区域性经济组织的双边和多边贸易摩擦都因为这些TBT问题而增多。

此外,由于我国的技术标准门槛较低,并且处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很多企业和地区盲目追求经济快速发展,给了国外投资者可乘之机,发达国家往往将环境污染严重的产业迁移到我国,以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和规避自己国内的环境限制,但是这使我国的环境问题更加严重,我国的国家利益受到严重影响,这也是我国相关部门需要注意的地方。

11

4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影响的原因分析

4.1 我国与发达国家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我国农产品的质量与安全标准落后,以质量、安全为核心的指导思想在农业生产中还没有树立。当前,我国农业生产正处于从追求产品数量到追求产品质量与安全的转型阶段,农产品的国内标准与欧美发达国家的标准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一家一户的农业生产方式,难以保证农产品的质量与安全。当前我国农业生产主要以分散经营为主。在一家一户分散生产的条件下,农产品的生产时间、品种都得不到统一,先进的生产技术难以推广应用,也无法进行大面积的、科学统一的质量控制和企业化的生产管理。在原料的质量特别是农药兽药残留等安全指标难以保证的情况下,即使有先进的设备照样生产不出符合国际标准的农产品加工品。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也缺乏科学指导,农药残毒等经常超标。由于“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的存在,我国农业生产中普遍存在乱用和滥用抗生素、激素、农药、化肥等现象,致使出口的农产品难以达到发达国家越来越高的质量与安全要求。

“三废”和城市排污量日益增加,农业生产环境日趋恶化。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三废”和城市排污量日益增加,再加上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农药、化肥,致使我国大气、水质、土壤污染进一步加剧,进而危及农产品品质与安全。目前,我国各大水系水质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一些地方出口的新鲜蔬菜中被检测出含有汞等重金属。

4.2 出口农产品的产品结构与市场结构不合理

产品结构失衡,特色产品少、竞争性产品多。我国出口的农产品多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整体品质不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对进口国往往只有替代效应,而不具备补充效应。我国在出口农产品生产方面缺乏有效规划,对一些适应地区独特气候、在其他国家难以生长的产品和有中国文化特色、深受国外居民喜爱的产品开发力度不够。相对于高档、特色农产品,我国出口的中低档产品无疑是技术性贸易壁垒冲击的主要对象。

市场结构失衡,市场风险集中。我国农产品的出口市场相对狭小,主要集中在美国欧盟和日本。这些国家科技发达、技术先进且标准严格,在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方面经验丰富。加人世贸组织后,随着经营主体的增加,我国大量农产品竞相压价进人这些国家,势必对当地农业生产带来较大的冲击,因此也容易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

12

4.3 对国外日渐增多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缺乏有效的应对手段

缺乏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防范机制。目前国内多数农产品出口经营企业对技术性贸易壁垒和产品准人制度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对其缺乏系统性的研究尚未建立起完善的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预警通报机制和快速反应机制。

与技术性贸易壁垒相配套的中介组织发育还不完善。比如,检验服务不到位,针对发达国家技术法规与标准中的一些有害物质,我们还缺乏检测能力信息服务不到位,目前我们收集的国外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还不能很好地满足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需要。

政府导向不力,尚未建立鼓励采用国际标准的政策引导机制,未能形成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社会氛围。

未能充分运用《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和《卫生与动植物卫生措施协议》来合法巧妙地构筑起我们自己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由于国内缺乏针对性的制衡手段,导致越来越多的国家肆无忌惮地专门针对我国出口农产品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

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的加强。我国加人世贸组织后,美国、日本、欧盟这些我国主要的农产品出口国和地区原来利用关税保护其本国市场的作用逐步削弱。在世界经济普遍不景气的背景下,为保护其本国相关产业和农民利益,这些国家便纷纷以食品安全为借口,采取提高产品质量、卫生和技术标准的方法来限制农产品进口,致使农产品贸易中技术性贸易壁垒大量增加。

13

5 我国应对农产品对外贸易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对策

5.1 增强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认识

对当前严峻的形势应有正确的认识。随着关税壁垒保护作用的逐步削弱,国际农产品贸易竞争将越来越集中于技术性贸易壁垒领域,我国农产品出口也势必会遭遇越来越多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冲击。对此我们应有清醒的认识,决不可掉以轻心。

要树立全面的“应对战略”观念。面对日益频繁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挑战,我们的应对措施不仅要有防御型的,同时也要有进攻型的,或者说是进取型的。对于国外合理的技术要求,我们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产品质量和技术标准,力争“跨越”其贸易壁垒另一方面,对于那些不合理的技术壁垒,我们要充分利用世贸组织的规则来“突破”这类壁垒。

要加强学习和宣传教育。可结合已有的案例进一步加深对世贸组织有关规则的理解并总结国内外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增强社会各界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动性。

5.2 加强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信息的收集

加强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信息的收集与研究工作。要建立技术专家小组和专门的机构,深入了解进口国的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不断跟踪、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重点采集我国优势农产品,特别是蔬菜、茶叶、水产品等主要出口农产品有关进口国所制定的技术壁垒要求,建立与完善相关信息数据库,并针对我国农产品的不足提出应对措施,为国内农产品出口企业提供动态、及时、有效的信息服务。

完善我国农产品出口的预警通报机制和快速反应机制。可根据我国农产品出口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收集国外正在或准备制定的、可能影响我国农产品出口的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信息,并及时向有关企业进行预警通报,同时也可有针对性地制定一些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预案和对策,增强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快速反应能力。

整合国内认证资源、完善农产品认证体系。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农产品认证体系,认证机构数量多,认证标准不统一,造成通过认证的农产品良荞不齐。因此,今后一段时期内,整合国内认证资源,完善农产品认证体系,加快我国与发达国家农产品认证的互认与交流,将是我国农产品认证工作的一个重点。

14

5.3 提升出口农产品的质量与国际竞争力

强化全社会的农产品质量与安全标准意识。在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不断增加的贸易环境下,质量与安全问题对于扩大我国农产品出口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通过舆论宣传来引导、帮助生产者和消费者共同提高对农产品质量与安全的认识,强化全社会的农产品质量与安全标准意识。

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与安全标准体系。重点是要尽快形成一个高起点的、与国际标准接轨的,涵盖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农产品质量保证体系,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检验体系、论证体系、执法体系和生产技术推广体系,确保我国农产品的质量与安全符合国际市场准人标准,同时还要抓紧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体系,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法制化。

从根本上提升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要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工作,提高农产品质量与安全水平。同时,要积极实施竞争性农业发展战略,充分发挥我国农业的比较优势,增强出口农产品的应对能力。

5.4 调整和优化出口农产品结构

积极调整和优化出口农产品结构。要在扩大传统竞争性农产品出口的同时,重点开发一些在国际市场中需求弹性系数小、适应地区独特气候、在其他国家难以生长的或没有的、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农产品。要提高出口农产品加工程度,适当提高出口农产品的质量档次。

大力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同样的农产品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技术要求。欧盟、美国和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农产品市场准人“门槛”比较高,而许多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市场准人“门槛”相对较低。因此,我国出口农产品要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大力拓展国际市场空间,努力提高在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的市场占有率。有条件的企业还可以率先实施“走出去”战略,到国外去承包土地,利用当地资源生产和加工农产品。

5.5 增强我国对外谈判与制衡能力

发达国家可以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来实现贸易保护主义,我们同样也可以充分运用世贸组织的有关协议,合法巧妙地构筑我们自己的技术性贸易壁垒。这一方面可以稳定国内农业生产,保护农民利益,另一方面也能增强我国的对外谈判与制衡能力,以更好地应对发达国家针对我国设置的技术壁垒。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是一门高深的学问,需要我们对相关的农产品技术标准、农业发展状况以及民族消费习惯等进行综合研究,把我国农业的优势、特色用好、用足、用活。当前,我们可遵循先易后难、先重点突破后

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