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2018届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山东省济南市2018届高三模拟考试(一)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出题人:于福军)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美国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到21世纪》在介绍中国文明的总体状况时,以印度为对象进行比较,指出:“与印度文明的松散和间断相比,中国文明的特点是聚合和连续。中国的发展情况与印度在雅利安人或穆斯林或英国人到来之后所发生的情况不同,没有明显的突然停顿。当然,曾有许多游牧部族侵入中国,甚至还取某些王朝而代之。但是,不是中国人被迫接受入侵者的语言、习俗或者畜牧经济,相反,是入侵者自己总是被迅速、完全地中国化。”历史文化的强大连续性,是中国文明的一大特征。

中国文化的核心政治观念从未发生动摇,是中国历史连续性的重要表现

中国历史与文化,确有自身的发展规律,而这种发展,并没有对前一阶段的文明成果彻底砸烂推翻,而是有继承有发展,用孔子的说法即“损益”。虽然有改朝换代,虽然有外部力量入侵,但中国历史文化的基本面貌没有发生根本变化,文明的连续性因而获得承认。

中国古代历史可以分为前后两期,夏商周时代可以称为贵族时代,其政治、文化都由贵族主导。秦汉以后的新时代,可以称作士大夫时代,无论是政治还是文化,士大夫发挥着无可替代的核心功能。

中国与西方早期国家的历史有很大的相似性,比如夏商周的贵族时代,与古希腊、罗马时期的贵族很类似。从部落贵族发展出来的国家统治集团,依靠血缘关系维系统治,而贵族在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都拥有无法比拟的特权。贵族内部也有等级划分,公侯伯子男的爵位系统标志着贵族内部的等级性。中国没有西方式的神庙组织,但中国有发达的宗法体系,在维护贵族体制上,发挥重要的功能。

春秋战国时代,中国的贵族时代走上完结之路。贵族时代的完结,并不意味着贵族时代的一切都化为灰烬,损益的历史发展规律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发挥出来。商鞅变法,把传统的贵族爵位体系创造性地改造为军功爵系统,不论出身,只要立下军功,就可以获得或晋升爵位。世卿世禄的历史走向没落,贵族教育的内容,如六艺之学,也通过孔子这样的士人,传递到一般社会。“有教无类”的教育原则,让以往的贵族文化转化为一般的社会文化。士人地位崛起,由于他们掌握文化资源,血缘不再是人才优劣的标准。尚贤思想成为各家各派的基本主张,士人取代贵族在各国的政治实践中发挥作用。这个历史运动,直到汉武帝时期推广“察举制”,最终落实到系统的制度设计之中。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政治意义,不仅在于各家各派努力推行自己的理论主张,也包括对君主制的推动。就君主而言,不仅实际的政策需要士人建议和制定,而且,国家理论问题,比如君主定位、功能、价值等,也是各家争鸣的内容。君主从贵族的一员,变成国家的首脑和主权化身,尤其是全民的利益代表,是各派思想家共同论证的结果。君主制最终发展为皇帝制度。皇帝制度下君主的至高地位确立了,但同时也意味着接受了某种思想理论,这个过程其实是国家治理的意识形态化。秦始皇接受法家治理的思想,汉初看重黄老思想的价值,直到汉武帝时代“独尊儒术”,儒家作为中国意识形态的努力,终于完成。

(摘编自孟宪实《中华文明为何从未中断》)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印度文明松散、间断,中国文明聚合、连续,没有明显的突然停顿。

B.中国被许多游牧部族侵入,甚至还被某些王朝取而代之。但是中国人没有接受入侵者的语言、习俗或者畜牧经济,相反,是入侵者自己总是被迅速、完全地中国化。

C.中国历史的连续性体现在中国文化的核心政治观念从未发生动摇。

D.孔子的“损益”说,就是指中国历史与文化并没有对前一阶段的文明成果彻底砸烂推翻,而是有继承有发展。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文明有强大的连续性,因而虽然有外部力量入侵,但中国历史文化的基本面貌没有发生根本变化。

B.血缘关系维系了从部落贵族发展出来的国家统治集团的统治,而贵族在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都拥有无法比拟的特权。

C.中国没有西方式的神庙组织,在维护贵族体制上,发达的宗法体系,发挥了重要的功能。

D.春秋战国时代,损益的历史发展规律在中国的贵族时代走上完结之路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出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商鞅变法,使世卿世禄的历史走向没落,六艺之学这些贵族教育的内容,也通过孔子这样的士人,传递到一般社会。

B.因为士人掌握文化资源,血缘不再是人才优劣的标准,所以士人地位崛起。尚贤思想成为各家各派的基本主张,士人取代贵族在各国的政治实践中发挥作用。

C.各家各派努力推行自己的理论主张,对君主制的推动,即是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政治意义。

D.国家治理的意识形态化,使得皇帝制度下君主的至高地位确立了,同时也意味着接受了某种思想理论。

(二) 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出题人:刘芳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捶背

聂鹏

新兵训练营地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中队长文魁就在这个被官兵们誉为“兔子都不拉屎”的地方带兵。每天临睡前,他都会到各班转转看看。

这天晚上,文魁正好转到了二班。他看到一个娃娃脸兵,光着的胸脯上胸肌竟然很发达,他问:“有些什么特长?”那兵答:“在体校里搞过训练,相互按过胳膊腿,捶过背,算不算特长?”文魁连说:“算算算。”文魁来自武术之乡,参军后一直是总队训练标兵,因训练过猛,有了腰伤的顽疾。对捶背推拿有特殊的需求。当晚睡前一试身手,“这兵捶背有一手。”文魁苦觅良久的“捶背”人选就这么算是定了。

从此,娃娃兵辉就成了文魁的专职“捶背”。除了正常的训练,辉还得给队长“捶背”,所以就搞得很累很疲惫。一些兵就私下给辉出点子。辉得计,下回再给文魁捶时,捏呀捶的,下手就比较重。不料辉忙得一头大汗,文魁盯着正在热播的

《激情燃烧的岁月》中的石光荣,眼睛都没眨一下。辉说:“我看他一点儿都不怕痛,还有没有新招?”哥儿几个面面相觑,均顾左右而言他。

文魁受捶时,要求还挺多,一会儿要求这样使劲,一会儿要求那般用力。搞得辉一场背捶下来,相当于又是一次强化训练。有时累瘫在床上,辉恨得牙痒。一次不经意间,辉在做单杠模拟考核时,竟然一次性做了40多个不觉得累,远远超出其他新兵。

新兵训练快结束时,一日晚间,几名也同样来自武术之乡、又是特警中队的班长,非要跟传说中很厉害的文魁过过招。班长们欺他腰伤,说一对一,文魁说,“你们几个一齐上”。说时迟,那时快,还没轮上那几个兵拢身,一个一个就像背包枕头一样地被文魁扔在几米开外,躺在地上叫苦不迭。辉恰好看到这一幕,除了对队长由衷的佩服,还有很大的疑惑:他,这么威猛,哪里像是个有腰伤的病人?新训结束分兵时,辉俨然名列文魁麾下。辉叫苦不迭,却发现文魁一脸坏笑。文魁捶背的要求更加频繁了,甚至中午,甚至周末,兴之所致,文魁都要把辉叫过来,捶捶按按,拍拍打打。

半年下来,辉的军事技能在中队无人能比,一年下来,辉在支队军事训练方面有了名气。

第二年春,支队组建参加总队比武的集训队,文魁毫不犹豫地推荐了辉。指导员还有些顾虑,“他走了,你捶背的事怎么办?”文魁斩钉截铁,“扯淡,你以为他就只能捶个背?”辉就被抽调走了,在一个偏僻山凹下的中队接受魔鬼训练,苦不堪言。

10月份参加总队比武,辉得第三名,荣立三等功。回到中队时,全中队官兵列队欢迎,文魁握着他的手,说了一句不着头脑的话:“看来捶背的功力还不够。”是夜,辉照例给文魁捶背。

越明年,支队组建比武队时,辉找到文魁,想通融一下,不要让自己去了。末了还说,“我就留在你身边,还可以天天给你捶背,是不是?”没料想文魁火了,“扯淡,你以为就只是个捶背?”辉再次进了山凹里的魔鬼训练营。

10月份再回来。辉就不是原来的辉了,在总队比武中得了全能第一,被树为训练标兵,荣立二等功。到了中队,他受到全中队官兵的最高礼遇。奇怪的是,是夜睡前,辉来敲门提醒捶背时,文魁说不捶了,已经睡了。[来源:学&科&网] 春节过后,辉参加武警部队直接提干的培训班。培训半年后,辉已肩扛黄灿灿的少尉肩章。回到中队,却再也见不到文魁了。原来,文魁带领战士参加公安系统组织的缉捕黑恶势力行动,他只身擒获3名歹徒,不料却被一名歹徒趁夜黑开枪射中,当场牺牲。知道辉是队长的得意门生,怕影响学业,中队官兵硬是没告诉他。

在县城烈士陵园文魁的墓冢前,辉长跪不起,泪如雨下。他慢慢地继而快速地击打着墓碑和坟冢,“队长,辉儿来了,来给您捶背了!”

空旷的墓地里,捶背声穿云裂帛,撕心裂肺……

(有删改)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开头写新兵训练营地“兔子都不拉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写出了营地的环境荒凉偏僻。

B.“扯淡,你以为他就只是个捶背的”在文章中两次出现,体现出文魁训练新兵辉的良苦用心。

C.小说语言既通俗直白,又夹杂一些文言化的词语,读来饶有趣味。 [来源:学科网]

D.小说的主人公是文魁,因为他敢于与恶势力作斗争,并为国捐躯。小说通过塑造这个典型的人物形象歌颂了当代军人英勇无畏的牺牲精神。

5.小说以“捶背”为中心谋篇布局,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5分)

6.小说以“辉到文魁的墓地长跪不起,泪如雨下,捶背声穿云裂帛,撕心裂肺”结尾,这样的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出题人:张翠萍)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修复陆生生态,还人间以绿色。五年来,我国年均新增造林超过9000万亩。恢复退化湿地30万亩,退耕还湿20万亩,118个城市成为“国家森林城市”。中国沙化土地年均缩减1980平方公里,提前实现了联合国2030年沙化土地零增长的奋斗目标,联合国环境署盛赞中国是全球沙漠治理的典范。

大气污染治理,还天空以蓝色。与2013年相比,2016年京津冀地区PM2.5平均浓度下降了33%、长三角区域下降31.3 %、珠三角区域下降31.9%。万元GDP能耗从2012年0.83吨标准煤下降到2016年0.68吨标准煤。

修复水生生态,还生命以家园。全国地表水国控断面I-III类水体比例增加到67.8%,劣V类水体比例下降到8.6%,大江大河干流水质稳步改善。

防治水土流失,还大地以根基。五年来,我国治理沙化土地1.26亿亩,沙化土地面积年均缩减1980平方公里,实现了由“沙进绿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保护野生动物,还自然以和谐。五年来,大熊猫国家公园、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正式设立。

——人民网《五年来生态文明建设成就综述:美丽中国新篇章》材料二:

生态环境是中国梦的一部分,衣食住行无不与环境有关,是老百姓最基础最现实的考虑,所有人概莫能外。实现十八大确定的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如果是我们继续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式增长,那么生态环境只会遭到更加严重的破坏,再高的GDP,再高的收入也不能拯救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环境破坏了,民生也无从谈起。届时,自然会对我们进行报复。

——2014年08月15日中国经济网《习近平诠释环保与发展:绿水青山就是生

产力》材料三:

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追究其责任,而且应该终身追究。

————201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材料四:

记者从山东安监获悉,10日上午,济南市召开《济南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以下简称《禁放规定》)宣传部署会议。《禁放规定》报经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将于2018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烟花爆竹禁放在济南已经不是首次了,从1994年禁放到2004年限放再到现在的禁放,推动立法的民意发生了改变,但立法的初衷始终没有变过。

“我们委托12345市民服务热线进行民意调查,随机抽查了4万个市民电话,形成1万个有效样本,民众对禁放以及禁放范围的划定支持率达90%以上。”济南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谭延伟说。

“烟花爆竹的燃放或者禁放并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事情,我们立法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在最大程度上关注了历史的传承和人文的关怀。”张瑞说。

为此,济南市人大常委会和法制办相关负责人专门到上海、杭州、苏州调研烟花爆竹禁放立法以及后续实施管理的情况。“在这一过程中学习了他们的先进经验,找出适合济南的用到我们的立法中。”

“我们在立法过程中,每一项具体的措施都要以数据或者现实情况来做支撑。”张瑞说。比如,为了确定把哪些区域划定为禁放区,需要了解济南的街道办、居委会数量及警力情况等,“最终确定的区域需要在现有的管理能力之内,这样才能把工作做好。”

——大众网讯

7.下列对材料二、四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济南市长期以来坚决推动环保立法,济南民众也一直普遍支持禁放烟花爆竹的规定,全面禁放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B.济南环保立法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关注到了烟花爆竹具有的传统文化特性,使得立法过程充满人文关怀。

C.保护生态环境,关系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中华民族发展的长远利益,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

D.济南市《禁放规定》的成功推动,告诉我们环保措施的制定要因地制宜,不能生搬硬套。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建设生态文明已经是全社会的共识,百姓观念已发生了转变: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从“求生存”到“求生态”。

B. 中国全面补齐生态文明短板(全面开花并结出硕果),联合国环境署盛赞中国是全球沙漠治理的成效最大的国家。

C.我们只要更加重视生态环境这一生产力的要素,更加尊重自然生态的发展规律,保护和利用好生态环境,就能更好地发展生产力,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D.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革命性变革。实现这样的,根本性变革必须依靠制度和法治。

E.环保立法只靠政府的力量是不够的,要听取民意,关注民情,因为只有市民的自觉才是城市文明最好的支撑。

9.根据材料,概括国家和地方大力推进环保采取的措施。(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出题人:杨焕英)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陶琰,字廷信,绛州人。父铨,进士,陕西右参议。琰举成化七年乡试第一,十七年成进士,授刑部主事。

弘治初,进员外郎。历固原兵备副使。练士卒,广刍粟。历九年,部内晏如。迁福建按察使,浙江左布政使。正德初,以右副都御史巡抚河南,迁刑部右侍郎。陕西游击徐谦讦御史李高。谦故刘瑾党,行厚赂,欲中高危法。琰往按,直高。瑾怒,假他事下琰诏狱,褫其职,又罚米四百石输边。瑾诛,起左副都御史,总督漕运兼巡抚准、扬诸府。

六年,转南京刑部侍郎。明年,贼刘七等将犯江南,王浩八又入衢州。进琰右都御史,巡视浙江。至则七等已灭,浩八听抚。会宁、绍濒海地飓风大作,居民漂没万数。琰出帑金振救,而大筑萧山至会稽堤五万余丈。奏设兵备道守要害,防浩八党出没,遣将击斩其渠魁。遂城开化、常山、遂安、兰溪,境内以靖。复命总督漕运,七疏乞归。世宗嗣位,起故官。凡三督漕,军民习其政,不严而肃。

琰性清俭,饭惟一疏。每到官及罢去,行李止三竹笥。寻加户部尚书。嘉靖元年召拜工部尚书。其冬,改南京兵部,加太子少保。未浃岁,屡引年乞体。加太子太保,乘传归,有司岁时存问。又九年卒,年八十有四。赠少保,谥恭介。子滋,以进士授行人。谏武宗南巡,杖阙下,谪国子学正。嘉靖初,历兵部郎中。率同官伏阙争“大礼”,再受杖,谪戍榆林。兵部尚书王时中等言,琰老病呻吟,冀父子一相见,乞改调近卫。不许。十五年赦还,卒。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陕西游击徐谦/讦御史李高/谦故刘瑾党/行厚赂欲中高危/法琰往按/直高。

B.陕西游击徐谦讦御史李高/谦故刘瑾党/行厚赂/欲中高危法/琰往按/直高。

C.陕西游击徐谦讦御史李高/谦故刘瑾党/行厚赂/欲中高/危法/琰往按直高。

D.陕西游击徐/谦讦御史李高/谦故刘瑾党/行厚赂/欲中高危/法琰往按/直高。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初级考试殿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

B.工部,中国封建时代中央官署名,为掌管营造工程事项的机关,六部之一,长官为工部尚书,曾称冬官、大司空等。

C.转,和调、徙一样,都是调动官职。如《张衡传》:“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D.太子太保,别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是东宫官职,均负责教习太子。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陶琰为官正直公正,调查发现李高是被诬陷的,为他洗刷了冤屈。

B.陶琰能体恤百姓疾苦,遭遇风灾时,他及时拿出募集的钱财救济灾民,并修筑堤岸五万多丈。

C.陶琰生性清廉节俭,每餐只有一个菜,每次上升和离职,行李只有三个竹箱。

D.嘉靖元年,陶琰召拜为工部尚书。这年冬天,改为南京兵部尚书,加封太子太保。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瑾怒,假他事下琰诏狱,褫其职,又罚米四百石输边。

(2)奏设兵备道守要害,防浩八党出没,遣将击斩其渠魁。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听流人水调子

王昌龄

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

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

【注】流人:流入江湖的乐人。

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中国古典诗歌,常借月光写客愁,首句中“孤舟微月”,将客愁与江月联系在一起,做到了情景交融。

B.首句集中秋江晚来三种景物,“孤舟”“微月”“枫林”构成了极幽静素雅的意境。

C.诗中第二句,“分付”同“与”字相照应,意味着奏出的筝曲与迁客心境相印。

D.诗中第三句,运用通感的手法,不仅写岭色,也写筝声,以听觉写视觉,其妙无穷。

E.诗中“千重”“万重”的复迭给人以乐音繁促的暗示,对弹筝流人的复杂心绪也是一种暗示。

15.诗中最后一句,想象独特,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杜甫的《登高》中写远望所见,为我们营造了一副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图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致。(3)《曹刿论战》中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出题人:任光峰)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很多学者在不了解的情况下,不假思索地将网络文学等同于垃圾,认为它们不值得研究。之所以会有这种误解,或许与“网络文学不是纯文学”“网络文学的市场化意味太浓”等论调有关。

②光风霁月的钱谷融常常赞许这样一个人生境界,在逆境时以遁世无闷、独立不惧;在顺境时自知自觉、心如明镜;在平境时,则有守有为,可止可行,其实也正是钱谷融的夫子自道。

③近年来,不少地方发生多起旅游“宰客”事件,尽管这些事件最后大都得到了妥善处理,但也严重损害了地方旅游市场的形象。可见,政府要在事件发生前未

雨绸缪,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把风险防控在一定范围内才能从根本上杜绝恶性事件。

④日本NHK电视台播放了名为《731部队的真相》纪录片,引发日本国内强烈震动,人们似乎看到了日本社会正视历史、反省战争罪行的可能,然而事与愿违,安倍政府不仅未作出任何反思历史的回应,反而在错误的道路上自怨自艾。

⑤寻常午后,街头的人寥寥无几,北海市少儿图书馆却十分热闹,非遗传承人正声情并茂讲述着“珠还合浦”的故事……这是图书馆以“海丝”文化为主题,精心策划的“小海螺故事会”,每个星期都会上演。

⑥进入后现代这样一个取消深度模式的语境里,优秀的网络文学作为突出代表,如过江之鲫般迸发,便不足为奇了。

A.①③⑥

B.①②④

C.②⑤⑥

D.③④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近年来,北海抓住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契机,积极挖掘、发现、保护“海丝”遗存,寻找“始发港”遗迹,打造体现历史传承特色的文化名城。B.当下,国内旅游伴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民众表达观感的渠道也日渐多元化,这也对旅游市场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

C.遇到路人病倒或老人摔倒受伤,施以援助之手本没有争议,但近年来,由“扶不扶”引发的公共事件却时常刺痛社会神经。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民法总则中的“好人法”将为好人撑起一片没有委屈的天空。

D.创新是市场活力之源,但它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自由竞争,某一市场主体如果极度膨胀,垄断市场并滥用这种支配地位,那么市场活力和经济健康运行也将难以保证。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先生辱临寒舍,甚感荣幸。

B.令嫒这次在兰亭画展上获奖,多亏您悉心指导,我们全家都很感谢您。C.明日我届时到府上拜望,请务必在家恭候。

D.现将先生您的大作付梓,以就正于读者。

20.在下面一段文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青霉素问世后,抗生素成了_______①_____________。然而,人们很快发现,虽然新的抗生素层出不穷,但是_________②___________ ,耐药菌的传播令人担忧。例如,2003年的一项关于幼儿园口腔卫生情况的研究发现,儿童口腔细菌约有15%是耐药菌,97%的儿童口腔中藏有耐4~6中抗生素的细菌,虽然这些儿童在次前3个月中都没有使用过抗生素。人类已经认识到滥用抗生素对自身健康的严重威胁,并且也认识到______③_________。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可以促进牲畜的生长,但同时也会是牲畜体内的病菌产生耐药性。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的问题。(5分)

当前,网络文学仍然面临诸多问题。过度娱乐化、商业化、庸俗化等不良现象有蔓延的趋势。杜绝抄袭、篡改行为网络文学的质量问题就能得到根治。网络作家都与现实生活脱节,缺乏对生活的认知、干预和概括能力,作品中很难见到复杂的生活和时代精神。网络文学一旦具有真实的生活气息和时代特征,短期内便会有一定的市场空间,否则,势必会阻碍网络文学的健康发展。

(1)杜绝抄袭、篡改行为,网络文学的质量问题不一定能得到根治。

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卷3修正版

2018年高考真题语文 (全国III卷)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对城市而言,文明弹性是一个城市体在生存、创新、适应、应变等方面的综合状态、综合能力,是公共性与私人性之间、多样性与共同性之间、稳定性与变迁性之间、柔性与刚性之间的动态和谐。过于绵柔、松散,或者过于刚硬、密集,都是弹性不足或丧失的表现,是城市体出现危机的表征。当代城市社会,尤其需要关注一下文明弹性问题。 其一,空间弹性。城市具有良好空间弹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空间的私人性与公共性关系能够得到较为合理的处理。任何城市空间都是私人性与公共性的统一,空间弹性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实现空间的公共性与私人性的有机统一、具体转换。片面的强调空间公共性或片面的强调空间的私人性,都会使城市发展失去基础。目前,人们更多地要求空间的人,注重把空间固化为永恒的私人所有物、占有物。这种以私人化为核心的空间固化倾向,造成城市空间弹性不足,正在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二,制度弹性。一种较为理想的、有弹性的城市制度,是能够在秩序与活力、生存与发展间取得相对平衡的制度。城市有其发展周期、发展阶段,对一个正在兴起的城市而言,其主要任务是聚集更多的发展资源,激活发展活力。而对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而言,人们会更为注重城市制度的稳定功能。但问题在于,即使是正在崛起的城市,也需要面对秩序与稳定的问题。即使是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也需要面对新活力的激活问题。过于注重某种形式的城市制度,过于注重城市制度的某种目标,都是城市制度弹性不足、走向僵化的表现,都会妨害城市发展。其三,意义弹性。所谓城市的意义弹性,是指城市能够同时满足多样人群的不同层面的意义需要,并能够使不同的意义与价值在总体上达到平衡与和谐,不断形成具体的意义共同性。当一个城市只允许一种、一个层面的意义存在时,这个城市体可能繁荣一时,但必然会走向衰落。当一

2018年全国一卷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

2018年全国一卷高考语文模拟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现实意义 蔡方鹿 当前,建设生态文明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带来的突出问题,全面提高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是实现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的治本之策。对此,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可提供有益借鉴。 在儒家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里,蕴涵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在自然观上,儒家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天人是相通的,提倡“天人合一”“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注意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这些思想与西方文化强调征服自然、人与自然对立二分的观念形成鲜明对照。 儒家历来反对滥用资源。孔子明确提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的思想。荀子把对山林川泽的管理、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作为“圣王之制”的内容,要求砍伐和渔猎必须遵守一定的时节,并规定相应的“时禁”期,以保护生物和资源。儒家认为,对待天地万物,应采取友善、爱护的态度;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如果随意破坏、浪费资源,就会损害人类自身。孔子说:“伐一木,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孟子主张把人类之爱施于万物。他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朱熹进一步阐发了爱物的思想,他说:“此心爱物,是我之仁;此心要爱物,是我之义。”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给今天的人们带来有益启示,那就是在发展经济、开发自然、利用资源的同时,必须注意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把发展经济、发展科技与生产力同保护生态环境有机统一起来,把人类生活需要与生态环境运行规律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开发自然、利用资源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当前,我们解决资源短缺问题,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资源,可以借鉴儒家所倡导的取用有节、物尽其用的思想。今天,生态危机已成为全球性问题。解决这个问题,不仅要在技术层面探索更多治理手段,更重要的是解决人们的思想观念问题。生态危机的实质是文化危机。人类要克服生态危机,继续生存下去并进一步繁荣发展,就必须抛弃以人类为中心、人与自然对立二分的理念,反对盲目强调人是自然的主宰,反对为所欲为地征服和掠夺自然。在这个问题上,儒家主张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天人合一”思想是可资借鉴的理论资源。 当然,儒家生态伦理思想要和当代社会相适应,还需与当代生态伦理学和环保理念结合起来。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包含着诸多超越时空限制的合理内涵,这些符合客观规律的成分不会随时代和地域的变迁而过时;同时,儒家生态伦理思想也存在历史局限性,有一些糟粕。我们要根据当代中国、当今世界发展的实际需要,促进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资源。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儒家生态伦理思想提倡“天人合一”“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观点。 B.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给今天社会的发展带来有益的启示,提醒人们在发展经济、开发自然、利用资源的同时,注意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等。 C.儒家生态伦理思想把人类生活需要与生态环境运行规律有机结合起来,在当今提高了开

2016年高考语文全国1卷试题答案及详解-word版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语文)1卷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 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殷墟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商王室及其他贵族利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时写刻的卜辞和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甲骨文的发现证实了商王朝的存在。历史上,系统讲述商史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但此书撰写的时代距商代较远;即使公认保留了较多商人语言的《尚书·盘庚》篇,其中亦多杂有西周时的词语,显然是被改造过的文章。因此,胡适曾主张古史作为研究对象,可“缩短二三千年,从诗三百篇做起”。甲骨文的发现,将商人亲手书写、契刻的文字展现在学者面前,使商史与传说时代分离而进入历史时代。特别是1917年王国维写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史记·殷本纪》与《世本》所载殷王世系几乎皆可由卜辞资料印证,是基本可靠的。论文无可辩驳地证明《殷本纪》所载的商王朝是确实存在的。 甲骨文的发现也使《史记》之类的历史文献中有关中国古史记载的可信性增强。因为这一发现促使史学家们想到,既然《殷本纪》中的商王世系基本可信,司马迁的《史记》也确如刘向、扬雄所言是一部“实录”,那么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所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恐怕也不是向壁虚构。特别是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甲骨文资料证实了《殷本纪》与《世本》的可靠程度,也使历史学家开始摆脱困惑,对古典文献的可靠性恢复了信心。 甲骨文的发现同时引发了震撼中外学术界的殷墟发掘。“五四运动”促使中国的历史学界发生了两大变化:一是提倡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古史辨派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的无情批判,使人痛感中国古史上科学的考古资料的极端贫乏;二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史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1925年王国维在清华国学研究院讲授《古史新证》,力倡“二重证据法”,亦使中国历史学研究者开始注重地下出土的新材料。这些历史因素对近代考古学在中国的兴起具有催生作用。1928年秋,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开始发掘殷墟,其最初的目的乃是继续寻找甲骨。而第二次发掘时,已从主要寻找甲骨变成了对整个遗址所有遗存的科学发掘。 甲骨文的发现还大大加速了对传统的中国文字学的改造。汉代以后中国的文字学家崇尚许慎的《说文解字》,传统的文字学主要是《说文》学;但由于北宋以来金石学的发展,特别是对金文的研究,已不断地用商周古文字对《说文》的文字学进行补充。到了清代,对金石学的研究进一步深入,使《说文》的权威性受到了极大的冲击。甲骨文的发现提供了汉字的早期形式,其构成离小篆甚远,多有象形、会意文字,令当时学者眼界大开。《说文》以小篆为本解释字源的理论难以维持,从此中国文字学就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摘编自朱凤瀚《近百年来的殷墟甲骨文研究》)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殷墟甲骨文是商代后期王公贵族占卜凶吉时写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它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B.在殷墟甲骨文发现之前,人们只能从有限的文献记载中了解到中国历史上存在过一个商王朝,然而这些文献却并非成于商代。

2018年浙江省高考模拟试卷语文卷

2018年浙江省高考模拟试卷语文卷

2017年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模拟卷 语文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共6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考生答题前,须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3、选择题的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须将原填涂处用橡皮擦擦净。 4、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原创)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

确的一项是(3分) A. 几年来她们不知留下了多少色彩缤纷的文字,这其中有插科打浑,有集团大会上的激情言论,甚至还有偶尔酒醉的呓(yì)语。 B. 所向披靡(mí)的推土机、铲车凶猛地扑倒那些房屋顷刻把整个村庄夷为平地。那是一场摧枯拉朽的战争,一场荡涤一切的风暴,一片瓦、一块砖都不留。 C.我所生长与生活的这片神奇的土地,夹河高山,群峰竞秀,层层梯田,诡谲(yù)神秘,自是迷人。河岸高处住人家,座座吊角楼,美得让人心醉。 D. 风雨交加的日子,狂风如笞(chī),暴雨如鞭,天地要被凌迟,万物都在颤栗,合欢却能够娇弱地花颜永葆,又耸起了并不威武但柔韧如水的双肩。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字音字形的识记,是最基本的能力测试。选句来自散文与小说,主要涉及字音字形基础,之上穿插部分通俗字词考查。难度系数为0.7。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3题(原创) 有些寂寞,实在高不可攀。 看墨西哥女画家佛里达的一生,与爱情和病痛做斗争的一生,虽然太多行为看上去叛逆,但实在因为太寂寞——谁能理解她的疼痛与孤独,唯有那支画笔吧。 喜欢看她的自画像,那样冷艳、那样寂寥、那样不顾一切的狂妄……【甲】饱满的色彩与夸张的服饰,那张模糊的美丽的脸,如此让人摄人心魄的忧伤。是从看佛里达的画开始,认同这种高不可攀的寂寞,只有自己知。在电影中,佛里达在临终前说:“我希望快些离世,”他顿了顿,“永远不再回来。”【乙】 毕加索的名画《拿烟斗的男孩》是世界上最珍贵的油画,1.04亿美元的拍卖价至今仍然是天价。毕加索创作它时只有24岁,那时他刚到法国蒙玛特高地,也许那时他还怀着一腔单纯的热情,也许还有许多纯粹的寂寞,所以,这幅画里少年的寂寞也是那样高不可攀的寂寞。

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一试卷分析

2018高考试卷分析 语文组李坤 2018年的高考在6月8号结束时已经变为历史。斯宾诺莎曾言:如果你希望现在与过去不同,请研究过去。我想这是我们今天聚在一起的意义。 关于试卷:坚持大方向,留有小心机 考前多种预测,谁能料到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高考题总是会给我们很多措手不及。拿到试卷完完整整做一遍,发现今年全国卷一坚持大方向不动摇,以“扬帆新时代,化育新一代”为目标,在反映时代要求、助推素质教育上作出了新探索。但整套试卷处处显示着出题人的“小心机”。 心机1:论述类文本相较去年的“气候正义”简单很多,唯一需要学生注意的是审题,由我们常见的正确不正确不正确变成了不正确不正确正确,打破固有思维,考验学生细心度。 心机2:文学类文本考前一直纠结于小说散文到底要考哪一个,结果考了一篇不像小说的小说,第四题直接是送分题,56题看似是小说的常规题型,但并不好得分,以第5题为例,表面上看是对小说人物形象的考查,由常规的概括人物形象变为筛选对应信息,想要得满分并不容易,尤其是“拔俗的文人气质”,若学生不理解“文人气质”,答案很容易就变成了“用通俗有吸引力的小说体记叙日军侵略东北的罪行”,只能找到这一条,其实文人气质不应局限于文字类文学类,更包含着不俗的情趣、浪漫的情调、聪明智慧等,这道题非常考验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答案虽出自文本,但如何筛选整合却需要学生的真本事。 心机3;诗歌选择题由五选二变为四选一,难度降低。但C选项需要学生将背诵篇目《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绝胜烟柳满皇都”与试题材料中“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相比较,不要求学生直接默写相关诗句,但要求学生在深入理解名篇名句的基础上,结合试题的情境作出判断,考查学生平日的积累。同时李贺诗歌“辞尚奇诡”,加大了学生对诗歌内容理解的难度,整首诗表达了李贺虽不遇于时,但依然乐观自信,不甘沉沦的情怀。考的那句“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学生非常容易想起考前那些相似的情感类术语:怀才不遇、郁郁不得志、壮志难酬的愤懑,加上尾句的“烟濛濛”理解为对前途的迷茫,素质不错的学生再联想一下李贺生平,越想越觉得自己答得对,其实根本没发现自己早就掉进了出题人的陷阱中,沾沾自喜而不自知。所以平时的诗歌教学,除了术语外,更应该关注读懂诗歌。 心机4:语言文字运用题是今年变化最大的题。成语、语病题,过去都在独立的句内完成,今年在一个文段中设计3道选择题,使考查语料从句子变为篇章。同时学生反映较难的20题启事改错题和图表题都直指真实的语文学习任务,通过创设真实、富有意义的语文实践活动情境,实现对学生语言文字能力和素养的测评。 总体来说,我觉得今年高考题选择题难度降低,主观题相对以往的套路题,更灵活,也更侧重对学生思维和语文综合素养的考查,考的知识细,能力强,得分并不容易,属于典型的“一看题不难,一写就不会,一看答案都知道”。 关于备考:水石相激雷响万壑 韦应物有诗云:水性自云静,石中本无声。如何两相激,雷转空山惊?所以在我看来,要想在高考中实现语文突破,离不开老师和学生的相互作用。 我们15级教师团队在以下几方面积极备考: 一、就高考题紧扣时代的特点,我们编印资料,扩大学生视野,帮助学生关注时代,提升格局。一周一次的《时评》坚持到高考前一周;在周老师建议下,将《人民日报》上所有的“暖闻热评”集结成册,既积累素材,又学习议论;全组通力合作,每个办公室分担相应

2016年全国3卷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招生考试新课标Ⅲ卷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学中有历史。当今历史学家大都认为,没有什么文献资料不是史料,不但文学作品,即如佛经、道藏、信札、家谱、账本、碑铭等也无一不是,而且随着史学研究领域的拓展,史料范围还在不断扩大。从“三言二拍”里可以看到晚明市井生活的真实面貌,这对于研究社会史的人几乎是一个常识。陈寅恪以诗证史,也为大家所熟悉。但在“五四”以前,史料范围并非如此宽泛,文学作品在大多数史学家眼里也并非史料,有些文献到底属于文学还是史学,一两千年来都没有一致的看法。神话传说就是如此,其中相当突出的例子是《山海经》。 神话传说是文学,史前时代,无文字可征,只有传说,暂当历史。三皇五帝至今未曾坐实,但“炎皇子孙”已经成为口头语,甚至成为历史共识。新的传说还会不断产生,能否成史颇为可疑,但以神话传说研究历史,却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在历史上,《山海经》究竟应归于文学还是史学,曾是死结。王国维《古史新证》说“而疑古之过,乃并尧、舜、禹之人物而变疑之,其于怀疑之态度及批评之精神不无可取,然惜于在于史材料未尝为充分之处理也。”这些古史材料就包括《山海经》《穆天子传》等文献。在《汉书·艺文志》里,《山海经》列于数术类。此后该书在目录学里的角色转换过几次,《隋书·经籍志》将《山海经》列于史部地理类,也就是将它看成史书了。 历史是讲真实的,《山海经》一般被视为荒诞不经,连司马迁写《史记》都不敢采用。虽然《山海经》里平实的山川地理内容应归于史部,但其中大量的神话故事却显然有悖信史,所以清人编《四库全书》,言其“侈谈神怪,百无一真,是直小说之祖耳”,将其改列于子部小说家类。这个死结直到“五四”以后才大致解开。解开的途径有二:一是将《山海经》分而治之,不把它看作一部成于一人一时之书,神话归神话,历史归历史;二是神话中也有历史的成分在,仍可以之证史或补史。分而治之者,以为《山海经》中的《五藏山经》是比较雅正的部分,谭其骧就写了《<五藏山经>的地域范围》一文,分析《山经》写作时的地理知识水平。将历史成分发掘出来的,自然以王国维用《山海经》来印证甲骨文中殷商先王亥为最明显的例子。 上面说的是介于文学与史学之间的文献,至于纯粹的文艺作品,当然也能从中发掘史料。但发掘史料是一回事,把整个作品当成真史就很可虑了。《红楼梦》反映了清代前期的历史现实没有错,可是如果过分坐实到具体历史人物身上,就未免失之穿凿了。戏说之类当然是文学,但读者观众往往误以为是历史。如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张诚、徐日昇当时担任与俄国谈判的翻译,工作是以拉丁语作为中介的,而电视剧《康熙王朝》中他们说的却是俄语,观众看到这个情节时被误导也就难以避免了。 (摘编自周振鹤《历史中的文学与文学中的历史》)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当今历史学界,历史学家的研究领域不断地扩展,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都有可能成为他们研究历史的资料。 B.古代的史学家选取史料的范围比较狭窄,他们并未广泛采用“以诗证史”或将小说用于社会历史研究之类的方法。 C.王国维在《古今新证》中认为,有些历史学家如果能充分利用史料,就不会“疑古”,怀疑尧、舜、禹等人物的真实性。 D.历史学者对《山海经》有不同认知,《隋书·经籍志》把它列入史部,视为史书,王国维则把它作为古史材料看待。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很多人认为《山海经》的记载荒唐夸张,与真实的历史差别较大,司马迁也持这种观点,因此《史记》并不采用《山海经》。

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卷2【附解析】

绝密★启用前 2018年福建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 文 本试卷共22题,共150分,共10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所谓“被遗忘权”,即数据主体有权要求数据控制者永久删除有关数据主体的个人数据,有权被互联网遗忘,除非数据的保留有合法的理由。在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廉价的存储器,易于提取、全球覆盖作为数字化记忆发展的四大驱动力,改变了记忆的经济学,使得海量的数字化记忆不仅唾手可得,甚至比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更低,记忆和遗忘的平衡反转,往事正像刺青一样刻在我们的数字肌肤上;遗忘变得困难,而记忆却成了常态,“被遗忘权”的出现,意在改变数据主体难以“被遗忘”的格局,赋予数据主体对信息进行自决控制的权利,并且有着更深的调节、修复大数据时代数字化记忆伦理的意义。 首先,“被遗忘权”不是消极地防御自己的隐私不受侵犯,而是主体能动地控制个人的信息,并界定个人隐私的边界,进一步说,是主体争取主动建构个人数字化记忆与遗忘的权利,与纯粹的“隐私权”不同,“被遗忘权”更是一项主动性的权利,其权利主体可自主决定是否行使该项权利对网络上已经被公开的有关个人信息进行删除,是数据主题对自己的个人信息所享有的排除他人非法使用的权利。 其次,在数据快速流转且难以被遗忘的大数据时代,“被遗忘权”对调和人类记忆与 遗忘的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在大数据时代不能“被遗忘”,那意味着人们容易被囚禁在数字化记忆的监狱之中,不论是个人的遗忘还是社会的遗忘,在某种程度都是一种个人及社会修复和更新的机制,让我们能够从过去的经验中吸取教训,面对现实,想象未来,而不仅仅背过去的记忆所束缚。 最后,大数据技术加速了人的主体身份的“被数据化”,人成为数据的表征,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以数据的形式被记忆。大数据所建构的主体身份会导致一种危险,即“我是”与“我喜欢”变成了“你是”与“你将会喜欢”;大数据的力量可以利用信息去推动、劝服、影响甚至限制我们的认同。也就是说,不是主体想把自身塑造成什么样的人,而是客观的数据来显示主体是什么样的人,技术过程和结果反而成为支配人、压抑人的力量。进一步说,数字化记忆与认同背后的核心问题在于权力不由数据主体掌控,而是数据控制者选择和构建关于我们的数字化记忆,并塑造我们的认同。这种大数据的分类系统并不是客观中立的,而是指向特定的目的。因此,适度的、合理的遗忘,是对这种数字化记忆霸权的抵抗。 (摘编自袁梦倩《“被遗忘权”之争:大数据时代的数字化记忆与隐私边界》)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由于数字化记忆的发展,记忆与遗忘的平衡发生了反转,记忆变得更加容易。 B .人的主体身份所以被数据化,是因为个人信息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太高。 C .“被遗忘权”和“隐私权”的提出都是为了对抗大数据,不过前者更积极一些。 D .我们要对抗数字化记忆霸权,就要成为数据控制者并构建他人的数字化记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章以数字化记忆带来的威胁为理论的事实基础,论证了人被数据控制的危险。 B .通过讨论大数据对隐私、记忆及主体身份等的影响,文章把论证推向了深入。 C .与重视个人隐私的写作动机有关,文章着重论证了大数据对个人权利的影响。 D .文章通过分析数字化记忆可能带来的问题,对我们的认同问题作出了全新论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大数据时代的个人留在网上的信息太多,如果没有主动权,就难以保护隐私。 B .遗忘是个人和社会的一种修复和更新机制,是我们面对现实和想象未来的基础。 C .技术有支配和压抑人的力量,这不仅影响个人隐私安全,而且影响整个社会。 D .大数据的分类系统不是中立的,这将影响数据的客观呈现,使用时应有所辨析。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考生号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在 --------------------此 -------------------- 卷 --------------------上 -------------------- 答 -------------------- 题 --------------------无 -------------------- 效------------

2016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含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2.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殷墟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商王室及其他贵族利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时写刻的卜辞和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甲骨文的发现证实了商王朝的存在。历史上,系统讲述商史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但此书撰写的时代距商代较远,即使公认保留了较多商人语言的《尚书·盘庚》篇,其中亦多杂有西周时的词语,显然是被改造过的文章。因此,胡适曾主张古史作为研究对象,可“缩短二三千年,从诗三百篇做起”。甲骨文的发现,将商人亲手书写、契刻的文字展现在学者面前,使商史与传说时代分离而进入历史时代。特别是1917年王国维写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史记·殷本纪》与《世本》所载殷王世系几乎皆可由卜辞资料印证,是基本可靠的。论文无可辩驳地证明《殷本纪》所载的商王朝是确实存在的。 甲骨文的发现也使《史记》之类的历史文献中有关中国古史记载的可信性增强。因为这一发现促使史学家们想到,既然《殷本纪》中的商王世系基本可信,司马迁的《史记》也确如刘向、扬雄所言是一部“实录”,那么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所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恐怕也不是向壁虚构,特别是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甲骨文资料证实了《殷本纪》与《世本》的可靠程度,也使历史学家开始摆脱困惑,对古典文献的可靠性恢复了信心。 甲骨文的发现同时引发了震撼中外学术界的殷墟发掘。“五四运动”促使中国的历史学界发生了两大变化:一是提倡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古史辩派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的无情批判,使人痛感中国古史上科学的考古资料的极端贫乏;二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史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1925年王国维在清华国学研究院讲授《古史新证》,力倡“二重证据法”,亦使中国历史学研究者开始往重地下出土的新材料。这些历史因素对近代考古学在中国的星期具有催生作用。1928年秋,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开始发掘殷墟,其最初的目的乃是继续寻找甲骨。而第二次发掘时,已从主要寻找甲骨编程了对整个遗址所有遗存的科学发掘。 甲骨文的发现还大大加速了对传统的中国文字学的改造。汉代以后中国的文字学家崇尚许慎的《说文解字》,传统的文字学主要是《说文》学;但由于北宋以来金石学的发展,特别是对金文的研究,已不断地用商周古文字对《说文》的文字学进行补充。到了清代,对金石学的研究进一步深入,使《说文》的权威性受到了极大的冲击。甲骨文的发现提供了汉字

2018年全国卷I高考语文试卷【2020新】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I)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蔚为思想史之奇观。在狭义上,诸子之学与先秦时代相联系;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 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一般而言,“照着讲”主要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诂、校勘、文献编纂,等等。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从而为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从思想的发展与诸子之学的关联看,“接着讲”接近诸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以近代以来中西思想的互动为背景,“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背景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建构和发展过程。中国思想传统与西方的思想传统都构成了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而世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展现为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相对于传统的诸子之学,“新子学”无疑获得了新的内涵与新的形态。 “照着讲”与“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从逻辑上说,任何新思想的形成,都不能从“无”开始,它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并需要对既有思想范围进行反思批判。“照着讲”的意义,在于梳理以往思想发展过程,打开前人思想的丰富内容,由此为后继的思想提供理论之源。在此意义上,“照着讲”是“接着讲”的出发点。然而,仅仅停留在“照着讲”,思想便容易止于过去,难以继续前行,可能无助于思想的创新。就此而言,在“照着讲”之后,需要继之以“接着讲”。“接着讲”的基本精神,是突破以往思想或推进以往思想,而新的思想系统的形成,则是其逻辑结果。进而言之,从现实的过程看,“照着讲”与“接着讲”总是相互渗入:“照着讲”包含对以往思想的逻辑重构与理论阐释,这种重构与阐释已内含“接着讲”;“接着讲”基于已有的思想发展,也相应地内含“照着讲”。“新子学”应追求“照着讲”与“接着讲”的统一。(摘编自杨国荣《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广义上的诸子之学始于先秦,贯穿于此后中国思想史,也是当代思想的组成部分。

2016年高考数学理(全国卷1)试题及解析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数学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3页,第Ⅱ卷3至5页.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集合 2 {|430} A x x x =-+<,{|230} B x x =->,则A B = (A) 3 (3,) 2 -- (B) 3 (3,) 2 - (C) 3 (1,) 2(D) 3 (,3) 2 (2)设(1i)1i x y +=+,其中x,y是实数,则i= x y + (A)1(B )2(C )3(D)2 (3)已知等差数列{} n a 前9项的和为27,10 =8 a ,则100 = a (A)100(B)99(C)98(D)97 (4)某公司的班车在7:00,8:00,8:30发车,小明在7:50至8:30之间到达发车站乘坐班车,且到达发车站的时刻是随机的,则他等车时间不超过10分钟的概率是 (A)(B)(C)(D) (5)已知方程–=1表示双曲线,且该双曲线两焦点间的距离为4,则n的取值范围是 (A)(–1,3) (B)(–1,3) (C)(0,3) (D)(0,3) (6)如图,某几何体的三视图是三个半径相等的圆及每个圆中两条相互垂直的半径.若该几何体的体积是,则它的表面积是 (A)17π(B)18π(C)20π(D)28π (7)函数y=2x2–e|x|在[–2,2]的图像大致为 (A )(B )

2018年高考全国卷2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所谓“被遗忘权”,即数据主体有权要求数据控制者永久删除有关数据主体的个人数据,有权被互联网遗忘,除非数据的保留有合法的理由,在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廉价的存储器,易于提取、全球覆盖作为数字化记忆发展的四大驱动力,改变了记忆的经济学,使得海量的数字化记忆不仅唾手可得,甚至比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更低,记忆和遗忘的平衡反转,往事正像刺青一样刻在我们的数字肌肤上;遗忘变得困难,而记忆却成了常态,“被遗忘权”的出现,意在改变数据主体难以“被遗忘”的格局,对于数据主体对信息进行自决控制的权利,并且有着更深的调节、修复大数据时代数字化记忆伦理的意义。 首先,“被遗忘权”不是消极地防御自己的隐私不受侵犯,而是主体能动地控制个人的信息,并界定个人隐私的边界,进一步说,是主体争取主动建构个人数字化记忆与遗忘的权利,与纯粹的“隐私权”不同,“被遗忘权”更是一项主动性的权利,其权利主体可自主决定是否行使该项权利对网络上已经被公开的有关个人信息进行删除,是数据主题对自己的个人信息所享有的排除他人非法使用的权利。 其次,在数据快速流转且难以被遗忘的大数据时代,“被遗忘权”对调和人类记忆与以往的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在大数据时代不能“被遗忘”,那意味着人们容易被囚禁在数字化记忆的监狱之中,不论是个人的遗忘还是社会的遗忘,在某种程度都是一种个人及社会修复和更新的机制,让我们能够从过去的经验中吸取教训,面对现实,想象未来,而不仅仅背过去的记忆所束缚。 最后,大数据技术加速了人的主体身份的“被数据化”,人成为数据的表征,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以数据的形式被记忆。大数据所建构的主体身份会导致一种危险,即“我是”与“我喜欢”变成了“你是”与“你将会喜欢”;大数据的力量可以利用信息去推动、劝服、影响甚至限制我们的认同。也就是说,不是主体想把自身塑造成什么样的人,而是客观的数据来显示主体是什么样的人,技术过程和结果反而成为支配人、压抑人的力量。进一步说,数字化记忆与认同背后的核心问题在于权力不由数据主体掌控,而是数据控制者选择和构建关于我们的数字化记忆,并塑造我们的认同。这种大数据的分类系统并不是客观中立的,而是指向特定的目的。因此,适度的、合理的遗忘,是对这种数字化记忆霸权的抵抗。(摘编自袁梦倩《“被遗忘权”之争:大数据时代的数字化记忆与隐私边界》)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由于数字化记忆的发展,记忆与遗忘的平衡发生了反转,记忆变得更加容易。 B.人的主体身份所以被数据化,是因为个人信息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太高。

江苏省扬州市2018届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

江苏省扬州市2018届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本卷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人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据证监会统计,今年证监会行政处罚涉诉案件共43件,连续三年创出历史新高。一度的资本大鳄,在监管层的下,也无所遁形,因此倒下的不在少数,“德隆系”及的“敢死队”大佬们,都成为经典的反面教材。 A.无事生非火眼金睛前赴后继 B.兴风作浪明察秋毫前赴后继 C.兴风作浪火眼金睛接踵而至 D.无事生非明察秋毫接踵而至 2.下列选项中,与“亡羊补牢”意思最接近的一项是()(3 分) A.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B.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C.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D.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我原来不能理解父母的决定,在好朋友的奉劝下,我解开了心结。 B.感谢诸位老师对犬子的悉心教导,否则他不会取得这样的好成绩。 C.一位母亲向公众求助:“我儿子才十六岁就得了绝症,大家一定不能见死不救啊!” D.她对帮助自己的人说:“虽然这次您尽了绵薄之力,但对我来说却是莫大的恩情。”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人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某微信公众号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地开展了一场“丢书大作战”活动。1万本书被“丢”在地铁、飞机和顺风车等交通工具上,主办方希望捡到的人能够阅读、写读书心得并将书籍传递下 去, 但它鼓励人们阅读分享知识的初衷仍然值得赞赏 居主办方统计。活动开始后的三个月内,只有239本书被抢超过 次纵然收效甚微 我们理解“丢书大作战”想要做出改变的愿望 “丢书大作战“活动似乎失败了 想做出一些微小改变的“瞎折腾“总好过面对浮躁风气的无动于衷 A. B. C. D. 5.下面是从某中学生杂志栏日中摘录的文章标题、所选文章与栏目名称对应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 第一组《天眼计划》《星穹之外》《外星人谜踪》《月球上真的有水吗》

2016年全国高考语文Ⅰ卷作文解析及范文

2016年全国高考语文Ⅰ卷作文解析及范文 2016年全国卷作文是一幅漫画作文,整个画面由2组图面组成,构图和内容是:第一组两幅图是一个孩子考了100分,(家长给了一个吻,一个孩子考了59分,(家长给了一巴掌;第二组两幅图是同样这两个孩子,之前考了100分的孩子考了98分,(家长给了一巴掌,而考了59分的孩子升到61分,(家长给了一个吻。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写作一篇800字的文章。 这是一道比较传统的漫画作文试题,漫画作文多年未考,全国卷还是是2007年考过《摔了一跤》漫画作文,围绕“如何培养青少年独立自主的意识与能力”,反映的是孩子“成长”中的社会、学校、家庭教育问题。而今年的这幅漫画作文与2007年相比有异曲同工之妙,主要也是反映了当下社会、学校、家庭如何面对孩子的学习、教育和成功等问题。当然,如果要从更宏观的角度去审视,可以突破教育这个范围,从当下社会国人对待各项工作事业、思想观念态度中去深入挖掘我们的评价及标准。 从构图和画面看,图中的两个人物(孩子形成鲜明对比,但所反映的问题实质是一样的,只要抓住形象特征,联系社会现实,就能找到写作材料,顺利地谋篇布局。从审题的角度看可以从以下角度立意:一是唯分数论的教育是错误的;二是分数的进退不是孩子成长的全部;第三如何看待学业成绩与素质教育;第四即要鼓励进步,更要包容不足;第五社会要允许失败,创新才有可能;第六要树立正确的成功与失败的观念等以及围绕这些立意谈应该怎么样去做。 从写作上看,议论文构思可以可以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展开论述,先要简单概述漫画画面(结合材料,再明确主旨,揭示寓意(所论述的中心后展开论述。注意论据的丰富性,论证的层次和多种论证方式的运用。如果写记叙文,可以围绕漫画的主旨,确立线索和人物故事,注重描写,叙议结合。 由于漫画作文所提供的材料是漫画,所以较文字做材料作文增加了“读图”的难度,同时也增加了自由度。比起今年重点训练的“任务驱动作文”来看,多了形象性,使

2018-2019年高考模拟试卷语文卷20

2018年浙江省高考模拟语文试题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7页,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为150分钟。 2.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试卷及答题卡上。 3.请认真核对学校、姓名、准考证号。 4.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第三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字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原创】 A、由是观之,我们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各民主党派参政,没有反对党,不是三权鼎(dǐn)立、多党轮流做庄。 B、四百年来,有不少“匹夫”,把“天下兴(xìng)亡,匹夫有责”奉为座右铭,俨然把“天下兴亡”的责任放在自己肩膀上,人人自以为是“天下兴亡”的负责人。 C、几千年间,汉字的形体发生过甲、金、篆、隶、楷、草等字体的变化,在笔画的选择、结构的调整、繁简的变异上经过了不断的探索实践,在时代的演变中,创造了书法艺术。 D、几千年中国的文字,都是统一的。这首先要归功象形字,音义可以分开,虽然中国人都说方言,方言之间,很多都风马牛不相及,但不耽误用同一种文字勾通。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2-3题。 我们看五七言的区分,虽只在每句相差两个字上,但造成的节奏感和韵调感却很不一样。五言字少, 念起来有一种安详缓和 ..的气度,近乎平时说话的语调。七言音促,上口时会给人以发扬蹈厉的感觉,类似于朗诵或歌唱表演的声腔。试读“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或者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杜甫《石壕吏》) 这样的句子,无论叙事还是抒情,口气何等自然平实 ..,不带任何拖腔。但如“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杜甫《哀江头》),以至于“中兴诸将收山东,捷书夜报清昼同,河广传闻一苇过,胡危命在破竹中”(杜甫《洗兵马》),则不管是悲慨还是喜颂,是仄脚还是平收, 念起来都有一种异乎寻常说话的调门,抑扬抗坠,铿锵成韵 ....。我国古代传统上有诵诗与歌诗的区分,西洋 歌剧音乐亦有宣叙调与咏叹调的歧异 ..,五言和七言在调式上的分别大抵类此。 2、文段中的加点字,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原创】() A、缓和 B、平实 C、铿锵成韵 D、歧异 3、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原创】() A、甲 B、乙 C、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原创】 A、抗战胜利70年后的今天,中国首次以阅兵这种特殊形式来纪念,源于抗战胜利在中国近现代史中的重要历史地位所决定。 B、正是坚持了正确的价值与追求,本届获奖文艺作品承载起了光荣使命,赢得了广泛的群众认可,为祖围献上了一份厚礼。

2018年高考全国2卷语文真题及参考答案(word版)

绝密★启用前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全国卷Ⅱ)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所谓“被遗忘权”,即数据主体有权要求数据控制者永久删除有关数据主体的个人数据,有权被互联网遗忘,除非数据的保留有合法的理由。在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廉价的 存储器,易于提取,全球性覆盖作为数字化记忆发展的四大驱动力,改变了记忆的经济学,使得海量的数字化记忆不仅唾手可得,甚至比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更低。记忆和遗忘 的平衡反转,往事正像刺青一样刻在我们的数字肌肤上;遗忘变得困难,而记忆却成了常态。“被遗忘权”的出现,意在改变数据主体难以“被遗忘”的格局,赋予数据主体对信 息进行自决控制的权利,并且有着更深的调节,修复大数据时代数字化记忆伦理的意义。 首先,“被遗忘权”不是消极地预御自己的隐私不受侵犯,而是主体能动地控制个人 信息,并界定个人隐私的边界,进一步说,是主体争取主动建构个人数字化记忆与遗忘的 权利,与纯粹的“隐私权”不同,“被遗忘权”更是一项主动性的权利,其权利主体可自 主决定是否行使该项权利对网络上已经被公开的有关个人信息进行删除。是数据主体对自 己的个人信息所享有的排除他人非法利用的权利。 其次,在数据快速流转且难以被遗忘的大数据时代,“被遗忘权”对调和人类记忆与 遗忘的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在大数据时代不能“被遗忘”,那意味着人们容易被囚 禁在数字化记忆的监狱之中,不论是个人的遗忘还是社会的遗忘,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一种 个人及社会修复和更新的机制,让我们能够从过去经验中吸取教训,面对现实,想象未来,而不仅仅被过去的记忆所束缚。 最后,大数据技术加速了人的主体身份的“被数据化”,人成为数据的表征,个人生 活的方方面面都在以数据的形式被记忆。大数据所建构的主体身份会导致一种危险,即 “我是”与“我喜欢”变成了“你是”与“你将会喜欢”;大数据的力量可以利用信息去

2018年浙江省高考模拟试卷语文卷(1)

2018年高考模拟试卷语文卷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下列各句中,读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 (3分) (原创) A、时髦的梦已被那颗欲动的心俘.(fǔ)获,伴着记忆上的纷争,使逃出霓虹堵截的现代人 只剩下一颗平淡之心。不知为何?回眸里人已过半,弹指间,生活又为这梦添了一道浓浓的年轮。 B.秋天是个浪漫的季节,既有成熟的风韵,又有洒脱的禅意,浇灌出一颗玲珑的心,飒飒.(s à)秋风吹过,凉意淡淡袭来,看落叶的静美,那是如此的曼妙,落叶在风中翩翩起舞,做出最美的告别,有谁能说这不是一种涅磐呢。 C.秋风起,月季花开了满院。这一大片的月季花海,随秋风轻轻摇摆,一浪接一浪,一波接一波,那般姹.(chà)紫嫣红,那般流光溢彩,那般神奇炫目,飘来阵阵甜蜜的幽香。 D.寂寥.(liǎo)的街灯拉长了寂寞的影子,可总有一些人蜇伏在黑暗中,望着寂寂星空,褪去白天伪装的坚强,独自在黑暗中泛滥起忧伤。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字音和正确书写汉字的能力。 【能力等级】A 【难度系数】0.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原创) 林间陌上,尽染秋色,晨晖透过枝梢叶隙射进缕缕光束,在淡淡的蒸蔚中泛着暖暖的氤.氲.。桃树早谢春红,摇曳着孤戚的身影;【甲】栗榛凋落青翠,垂下“华盖”、“流苏”,荆丛 则睡意朦胧,眯着枝尖上凝结的露眼,默念着昨天的故事;唯有那栌木婆娑 ..,着一身紫裳,炫酷拉风。 两只山雀啁啾没唤起我雅赏,倒是林地上那烂漫的金菊情锁我的双睛。【乙】蓦然想起宋人张孝祥的那句“冉冉寒生碧树,盈盈露湿黄花,”不禁肃然。古人总是赞赏菊的玉节光华,抚慰初始的清纯。时光抛人,命途多舛,追思那流逝的不在,谁说只是词砌不是心音呢! “却怕黄花相尔汝”,“休说当年功纪柱”。稼轩因为 ..人爽朗侃快,词作也别出风采。何必居功自傲,不怕黄花看笑吗!在他心中,秋菊也是顶天立地的英雄! 思绪到此,我也着实敬佩。“可意黄花人不知。黄花标格世间稀”。人都向往万紫千红 ....的春天,谁把青春作秋同呢!菊花气质则异,凌寒不凋、傲霜挺立。在萧瑟秋风中开放,在初寒微凉中洒香,不追求功高伟岸,不攀比环境优良,“宁肯枝头抱香死”的不屈不挠的精神,不是美人又是什么呢? 2.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 (3分) A.氤氲 B.婆娑 C.因为 D.万紫千红 3.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正确的一项() (2分) A.甲 B.乙 C.丙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识正确运用词语与标点符号的能力。 【能力等级】A 【难度系数】0.8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项() (3分) (原创) A.宁波博物馆于2008年正式对外开放,展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2016年,来宁博观展的游客数量就达百万,对于一个成立不足十年的年轻博物馆,这的确是一个了不起的数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