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解读四

新课标解读四
新课标解读四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四)

四、实验调查的一些结果与思考

从人教社国家级社科基金“十一五”规划国家课题“新课改后各类教材特点的比较研究”子课题“新课改后中学数学教材的比较研究”教材使用情况的调查与分析(高中部分)所反映出来的情况看,新课程带来了新的变化:

首先是认识上的变化,越来越多的教师认可“课标”的改革理念和课程的设计意图;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数学和数学教育的价值:数学是有用的,数学离我们很近,尤其是在育人方面的价值,数学能培育人们理性的思维方式,促进人们有条理地思考,表达清楚,有效地进行交流;使人实事求是,锲而不舍,使人得到文化方面的修养,更好地理解、领略和创造现代社会的文明。其次是在课堂教学方面的变化,我们的教师历来在课程的实施中敬业精神强;基于“大纲”的要求,教学中关注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关注“三大能力”的培养;有一批优秀的教师数学素养好,能按科学的教学规律进行课堂教学;在新课程的实验过程中,有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课堂教学必需从数学上把握好教学内容,必需遵循教学规律,必需研究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学研究逐渐深入,一些实验区在人教社中数室的课题“数学核心概念思想方法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带动下,研究型的教学骨干队伍在原有基础上正在不断扩大和成长,老师们深切地感受到:能自如应对不断前进、不断变化的数学教育最有效的途径是不断提高自身的双专业素养——数学素养和教学素养。

在实验进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也不可避免地也暴露了不少问题,这是课程改革进程中必然会出现的现象,重要的是需要我们进行认真的思考,分析主、客观原因,对有关部门提出建议,也对自身的行为作出相应的调整,以促进新课程的健康发展。这里,我们侧重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作一些分析。

(一)对原有内容处理变化的调查与思考

1.关于先讲函数后讲映射的反映与思考

从人教社课题调研的数据看,三分之二的老师认为,函数教学应该“先讲映射再讲函数”。但“课标”建议先学习函数再学习映射,这是考虑到函数是一个不易理解的概念,从多数中学生的认知水平来看,先学函数后学映射有助于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到函数本身,体会函数概念的本质,也有助于与初中函数学习的衔接。

从数学发展史看,函数思想源于运动、变量和曲线的数学描述,函数概念于16——17世纪逐渐形成。

函数一词是由莱布尼兹于1673年最早引入的,用来表示任何一个随着曲线上的点变动而变动的量。如:曲线上点的坐标、点的斜率、曲率半径等等。其后,伯努利把函数看作一个变量和一些常数组成的表达式。欧拉在伯努利之后把函数看作是含变量和常数的任何方程和公式。不难看出,他们对函数的界定都没跳出“表达式”的范围。

函数记号f(x)是克雷罗和欧拉在1734年前后引进的。狄利克雷在1837年给出了函数定义,直至此时,才开始注意到函数的本质——对应关系,跳出了“表达式”的框框,把函数定义为:“如果两个变量x、y有这样的关系:每当给x指定一个值,根据某种规则,就自动地给y指定一个值,则我们说y是x是的函数,x可取的允许值构成函数的定义域,y所取的值构成函数的值域”。现行初中教材中的函数定义就是由此而来的。一般把这种定义方式叫函数的“变量说”。

到20世纪初,取消了函数概念中变量只能为数的限制,突出了函数的本质特征——对应关系,用集合论的语言定义为:“设A、B为两个集合,如果按照某个确定的对应关系,对于集合A中每一个

元素x,总有集合B中唯一确定的元素y与之对应,那么这个对应关系就叫做一个映射,当A、B为数集时,称为函数”。这是高中数学中函数的定义方式,一般把这种定义方式叫做函数的“对应说”或“映射说”。

除了上述两种定义方式外,还可以用关系来定义,把函数作为一种特殊的关系:“一个二元关系

f若满足:(x1,y1)f,(x1,y2) f ,则y1=y2,就称f为函数。”这种定义方式即函数的“关系说”。

“变量说”的优点是形象、直观、自然,通俗易懂。但没有突出函数的本质——对应关系。“对应说”和“关系说”建立在集合论的基础上,更接近现代数学的语言,普适性强,更重要的是它们都抓住了函数的本质——对应关系。

“关系说”完全用集合论的语言叙述,是完全数学形式化的表述,便于计算机接受,但过于形式化,抽去了函数关系的生动直观——变量变化及相互依赖关系的特征,看不见对应关系的形式和规律,对初学者来说不易理解和掌握。“课标”建议先讲函数再讲映射,一是考虑到从特殊(函数)到一般(映射)更加符合中学生的认识规律,有利于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对函数的认识;二是有助于与初中知识的衔接。人教A版教材以较为直观的3个实例引入,既符合初中学习的函数定义,与学生在初中已有的知识经验有较好的衔接,又让学生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概括过程,在初中学习的基础上提升对函

数的认识,用集合的语言给出函数形式化的定义,明确指出对应法则,并用抽象的符号表示。

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函数本身,更好地认识函数的实质,我们还是建议先讲函数后讲映射,在实践中进行思考和比较研究,不要简单地作出肯定或否定。

2.先概率后计数原理的反映和思考

从实验区的调查情况来看,反映不一,部分教师认为这样的安排有助于学生对概率本身的认识,但不少教师对这样的设计还不适应、不认可。

我们都知道,计数原理与概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他们没有必然的关联,更没有因果关系。当然,讲了计数原理后,在讲古典概型举例子时局限性可以小一些、丰富些,计算也会方便些。但也许正是这样,在以往教学中不自觉的就把注意力放在概率的计算上,而忽视了对概率思想、对概率本身的认识和理解。“课标”要求先讲概率后讲计数原理的意图正是希望改变这种现象。更好的认识客观世界中的随机现象和概率的意义,尝试澄清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错误认识(如“中奖率为1/1000的彩票,买了1000张一定中奖)。

面对课程改革带来的变化,我们需要更多的思考,要在继承、借鉴中发展和创新,不要简单地肯定或否定。无论是按新的要求做,还是因袭原来的做法,都需要首先认真思考自己为什么这么做?原来的课程设计长处是哪些?存在哪些不足?有哪些问题?学生通过学习相应的内容能得到些什么?能留下些什么?“课标”为什么有新的变化和要求?如果我们能在认真思考的前提下、在实践一段时间后再去分析判断,或许我们的行为和结果就不一样了。

3.不讲极限讲导数的反映和思考

前面我们已提到,“课标”对微积分内容的调整进行了反复的研究与思考:为何在我国中学数学中微积分会出现几进几出的安排?如何使学生感受学习导数的必要性,帮助学生了解导数在研究函数性质和生活中涉及的导数的初步应用?

如何使学生较好地认识导数的本质,不仅将导数作为一种规则,更作为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来学习?如何更有效地学习导数的相关内容?等等。

从数学发展史看,早在公元前560—公元前480年,毕达哥拉斯(约公元前580—公元前500)关于不可公度的发现,以及对于数与无限的认识中,就已孕育了微积分的思想方法,约公元3世纪,我国刘徵的割圆术和公元5世纪祖冲之(429—500)计算圆周率π等问题中,也都包含了极限思想。经历了中世纪的黑暗和文艺复兴,直到17世纪,牛顿(1642—1727)和莱布尼兹(1646—1716)在继承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创立了微积分。但是直到19世纪前,对这门学科的逻辑基础仍然缺乏清晰的观念,又经过一批数学家的不懈努力,到了19世纪末,才把微积分建立在实数理论的坚实基础上,使之有了牢固的逻辑基础,形成了现在的微积分体系。柯西(1789—1857)、魏尔斯特拉斯(1815—1897)、戴德金(.1831—1916)、康托尔(1845—1918)等人是其中杰出的典型代表。

大家反映的集中问题是:极限是整个微积分的基础,不讲极限怎么讲导数,不讲极限不方便讲导数。

的确,极限是整个微积分的基础,连续、导数、定积分、微积分基本定理、级数、广义积分等都是不同形式的极限,而且,也必需在学习连续、导数、定积分、微积分基本定理、级数、广义积分等内容的过程中才能不断加深对极限的认识和理解。

因此,我们要思考的是:从极限思想的孕育到极限理论的建立,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从牛顿和莱布尼兹创立微积分到建立微积分的严密的逻辑基础,经历了200多年的时间。在中学学习极限,学生对极限的内涵能理解到什么程度?对理解导数概念能起到什么作用?学生离开学校后不再接触数学,能给他们留下些什么?如何讲导数能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导数本身,使他们感到导数、数学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课标”要求不讲极限,直接通过实例的分析,经历由平均变化率到瞬时变化率的过程,了解导数的实际背景,知道瞬时变化率就是导数,体会导数的思想和内涵。其意图正是希望能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导数本身,对导数概念本身有一个较好的认识,使学生离开学校后即便不再接触数学,也能给他们留下些东西,提到变化率、增长率能联想到数学与现实生活是有联系的。而不是象以往那样,更多的是把导数作为一种规则学习,注重的是导数的计算,一旦忘记了求导公式和法则,就留不下什么了。

综上分析,我们还是建议不要对“课标”的变化简单地肯定或否定,还是先尝试着:先讲函数再讲映射;先讲概率后讲计数原理;不讲极限直接分析实例,让学生经历从平均变化率过到瞬时变化率的过程,引出导数概念。这样的变化或许会使部分教师感到不适应,不习惯,尤其是对经验丰富的教师,更会感到自己积累多年的好经验用不上了、不顺了。但“课标”设计的课程作出这些处理变化的依据是:(1)前期的课程比较研究;(2)学生学习心理的分析研究;(3)研制过程中的反复研讨和局部实验;(4)吸收了包括一线教师在内的多方面人士的经验和建议。“课标”希望能通过这样的变化帮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对函数本身、概率本身、导数本身的认识和理解上,希望能使多数学生即便以后不再接触数学,也能感受数学与社会、数学与生活是有联系的,数学是有用的,数学离我们很近。

(二)实验区教师的困惑与思考

对于实验区教师的困惑,我们归纳了以下几个方面,并对他们的困惑作一些分析。

1.内容多,课时不够,师生负担加重问题与思考

实验区教师普遍感到的一个困惑是新课程内容多,课时不够,师生负担加重,尤其是一开始接触新课程时,这一困惑更为突出。但是,从实验的情况看,这一困惑会随着实验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得到逐步解惑。

由于新课程的确增加了新的内容,如:算法、推理与证明、框图、统计案例等,加强了统计和概

率的内容,尤其是选修系列3、4的专题。因此,刚一接触新课程感到内容多是自然的,加上对新课程的变化和要求还不很清楚,仍然按原来的想法去组织教学,因此,产生课时不够,师生负担加重的困惑是必然的。

——产生这些困惑有多方面的原因

其中,主要原因是还没有把握好“课标”的要求和变化,还没有从“大纲”课程中摆脱出来。如前面提到的函数的有关内容,新课程降低了对映射、反函数、不等式等的要求,删减了复合函数的内容。如果我们仍然按原来的方式教学,例如,大量补充不等式内容,因为按原来的理念和方式教学,不补充就不能做集合运算中的综合题、求定义域值域的综合题,涉及到参数讨论的综合题等。而新课程对集合的要求是把集合作为一种语言来学习,不仅在当前,而且要在以后的学习中帮助学生用集合语言简洁、准确地表达数学的一些内容,而不是在当前的学习中去做综合题,重点要放在对集合语言的运用上,在使用中熟悉自然语言、集合语言、图形语言各自的特点,进行互换。对函数概念学习的重点是从整体上提升对函数本质的认识,而不是求定义域值域的综合题,尤其是要避免人为地编制一些求定义域值域的偏题和过于繁琐的技巧训练。此外,因为删减了复合函数,因此,在学习函数的单调性时就不要再进行过于繁琐的技巧训练,对函数单调性的进一步理解应在导数及其应用中进行,这也是“课标”螺旋上升的一个体现。因此,重要的是必须要从整体上去把握和看待新课程的变化。

新课程希望不仅把不等式作为一种工具,而且要了解他的几何意义、应用,以及现实背景,此外,也受到模块结构在课时上的限制,不等式的内容被安排在必修模快5中,这给教学带来一些不便,在具体教学中需要先补充有关不等式的一些内容,但是一定要控制难度和课时。关于不等式内容的安排,我们可以酝酿着提出建设性建议,在修订“课标”时提出来。

其次一个原因是在教学中做两个并集:一个是“大纲”内容与“课标”内容的并集。做这个并集的根源是对新课程高考的要求心理没底,生怕降低学生的高考成绩。另一个并集是把新课程分层次、分阶段完成的教学任务一步到位完成,还增加了很多的训练,反复训练,这主要是对新课程设计中螺旋上升的意图不清楚,按自己原有的观念进行教学造成的。

产生课时不够,师生负担加重的再一个原因是前紧后松,2年完成3年的教学任务。这个问题在“大纲”课程中也存在,但是对于新课程,由于不少学校对选修3、4专题只开设考纲要求的专题,甚至不开设,因此,后面的时间就显得更松了。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源还是高考。但是,即便有了考纲,与“大纲”课程一样,高考对正常教学秩序带来的影响仍然是一个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去研究的问题。

2.对高考心里没底问题与思考

高考给教学带来的影响一直是困绕我们的难题。客观的因素来自社会、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家长等方面,对教师造成了很大的压力,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只要高考好,怎么做立竿见影就怎么做;高考考什么就教什么,以解题教学代替概念原理教学,大运动量机械训练等现象。

新课程对原有内容要求和处理有了变化,又增加了新的内容,教师自然就会产生不知道高考会怎么考、对高考心里没底的问题。因此,在实验一开始就瞄着高考,盼着早点出台“考纲”。担心“课标”和教材与高考不一致,虽然在某些方面的要求降低了,但是高考的要求不会降。于是,不仅原来的一些做法没有改变,而且做两个并集,大大加重了师生的负担,有悖于课改的初衷。

各个方面给教师造成的压力,使教师经常是“身不由己”,这是非常能理解的。这里我们要说的是,我们需要对自己的教学理念有一个反思:如何看待教师的价值?什么样的教师是一个合格的教师?为什么普遍存在着把会解题等同于数学学得好、数学能力强的看法,重视的只是会解题、考试能得高分,更多的老师关注的只是在解题上的提高,认为合格的数学教师就是解题高手。应该说,会解题是一个教师必须具有的能力,会解题与数学好的确有一定的联系,从一个侧面表现出他们的数学素养。但是,这样的着眼点,这样的教学理念是片面的,不仅是对数学的理解不到位,而且也是对数学教育育人功能认识不到位的表现,看不到这样的理念会使学生失去更多的理解数学的机会。更是日常教学以解题教学代替概念原理教学,大运动量机械训练等现象的重要原因所在。

事实上,即便一开始就瞄着高考,也未必就能解决问题,一个合格的教师应该会解题,但是会解题的教师未必就是合格的。同样,一个好的教师应该也是解题的高手,但是解题高手未必是一个好教师。在我们的教师队伍中,始终有一批中坚骨干,他们能站在一定的高度来看待数学教育的功能,对数学有较好的认识和理解,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他们有较为全面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研究学生的认知规律,追求遵循科学的教学规律。因此,一个自然的结果是:他们培养的学生一般都不仅有较好的成绩,也有较好的能力。“课标”追求的目标之一正是希望有越来越多的教师成为这样的教师,希望通过“课标”对原有内容的要求和处理变化、通过新增内容和专题的设置,提高广大教师的数学素养,提高对数学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对数学教育功能的认识,提高教学水平,使广大学生受到高水平的数学教育。

我们还要说的是,学习数学没有一定量的训练是万万不行的,教师希望学生得到好成绩的愿望也是无可指责的。但是,简单重复的大运动量机械训练是低效的,尤其是对一些综合性较强的问题,而且这种训练会给学生的学习和对数学的认识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因此,重要的是要思考以什么方式、怎样训练使学生获得好成绩才是科学的、高效的。解题过程中归纳题型是需要的,关键是如何归纳?归纳题型的着眼点在哪里?解题后还应作些什么?大家都知道波利亚解决问题的模式,很多教师也有自己的训练方法,有的教师还总结了“精选习题,高效训练”的方法。基于上述分析,我们认为,应该立项研究如何进行科学有效的训练,从一个侧面解决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问题。

3.关于传统优势降低问题与思考

在调查中,有不少教师认为我们的传统优势,如:抽象概括、推理论证、空间想象、运算求解等能力并没有提高,反倒是有所降低了,尤其是运算求解的能力,这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

应该说,出现这样的现象,原因是比较复杂的,我们建议大家要从整体上来看待这一现象。

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需要经历一个过程,在新旧交替的过程中,教师对新课程的理念、变化、要求还不很了解,尤其是新课程虽然在某些内容上降低了要求,但是,新课程的模块和专题结构、对原有内容处理的变化、新增内容等,都对教师在数学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从更高的层次上去把握教学内容,这就必然会使多数教师感到不适应,也就必然会影响到对教学内容的把握,影响到教学的效能。

此外,这一轮课改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改革中有很多合理的地方,但也确实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不足,这些不足直接影响到学生一些基本能力的形成,尤其是运算能力。在修订“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时已经作出了相应的修改。

再有,尽管教师认可“课标”和教材重视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加强了启发性和探究性的意识和设计,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班额普遍比较大,受升学、考试等的影响,往往难以落实,很多时候还是停留在“讲、练”的教学方式,当然,这种教师示范、学生模仿、适当练习的讲、练方式仍然是主要的教学方式,但是,缺乏启发的、,缺乏互动的讲、练方式,以及概念教学中一个定义几项注意式的、直接抛出概念的教学方式,也都是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随着新课程的推进和成熟,随着教师数学素养的提高和对教学规律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这一问题会逐渐得当解决。

(三)关于“课标”的一些初衷没有达成的问题

1.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主性并没有明显的提高的问题

基于“课标”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等学习方式的要求,各个版本的教材在呈现方式上都作了很大的改进,教材中都设计了一些引导学生思考、操作的栏目,注意留给学生探索与交流的空间,选材注重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等等。从调查结果来看,教师对教材的这些处理比较认可。但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主性并没有明显的提高。出现这样的现象是可以理解的,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分析。

——教师已经了解了“课标”的基本理念,教师对数学、对数学的教育价值、对如何进行有效的学习等问题有较好的认识,从自己以往的经历中有切身的体验。而学生就完全不同了,他们不知道“课标”,他们对数学、对数学的教育价值没有什么感觉,很少会有学生去思考教材的变化会给学习会有怎样的积极意义。

——关于探究性学习,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是适合的。像数、式运算等程序性的知识就不适合探究性学习;无理数、复数等超经验性知识也不适宜用探究性学习;为什么要使用弧度制、无理指数幂那样难以证明的知识也不适宜探究性学习。一般来说,容易引发争议的、有一定思维深度的、思辨性较强的知识比较适用于探究性学习,教材中设计了一些探究性学习的问题和拦目,供教学用,到底哪些内容适合探究性学习,用什么方式进行探究性学习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主性,需要我们在实验中去探索。同样,对于合作学习的方式,也存在着到底哪些内容适宜合作学习,用什么方式进行合作学习是有效的等问题,需要我们在实验中去探索。

——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研究的深入,相信这些问题都能逐步得到解决,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主性也能得到改善。

2.学生能力发展方面的问题

在学生能力的发展方面,不少教师认为,传统优势下降,中学数学比较重视的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空间想象力、运算求解能力以及这次课改比较重视的数据处理能力并没有提高,反倒是有所降低了,并没有达到我们预期的结果。这一问题我们已在上面关于传统优势降低问题中作了分析。

3.多样性、选择性理念的初衷没有达成的问题

“课标”希望通过教材中习题编排的选择性;体现弹性内容的选学材料;课程的组合的灵活性,学生在作出选择后,可以根基自己的意愿和条件向学校提出调整的申请,经过测试获得相应学分可转换;以及选修系列3、4中专题的开设等,体现新课程的多样性、选择性这一基本理念。

但是,在实验过程中,因为习惯于“大纲”课程对习题的处理,一般都要求所有学生做所有的习题,这不仅体现不了多样性、选择性,更重要的是加重了部分学生的负担,也影响了部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对于弹性内容的材料,不少教师还不适应这样的安排,认为没用,也就没有利用好这部分内容。至于课程组合的灵活性,更是“没有感觉”。而选修3、4中的专题,一般只开设高考要考的专题,甚至于不开设。随着对新课程设计理念认识的逐步加深,对教学内容要求熟悉程度的不断提高,随着自身数学素养的不断提升,随着客观环境的改善,这些问题都能不断得到改进。

(四)教师对“课标”中一些内容处理的变化比较认可引发的思考

在实验调查中,教师对于“立体几何、平面解析几何螺旋上升的安排”,从整体到局部“先学空间几何体,再到点、线、面”,“降低综合法的要求,用空间向量处理立体几何”等内容处理上的变化教师比较认可;对于教材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与数学文化的处理也都认可。这些调查结果引发了笔者的一些感触。

回忆在这一轮课改的前期研究中,“课标”研制组对学生的学习心理、认知规律、几何课程的教育功能和设计等方面作了研究。我们都知道推理能力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而基础的地位,强调几何课程是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良好载体。但是,无论是进入平面几何课程还是立体几何课程的学习时,多数学生都会感到困难,甚至成为造成学习分化的一个内容。究其原因,难教难学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以往几何课程的内容是以论证几何为主线,立体几何是从局部到整体展开的,教材的编排过于形式化,与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存在着较大的距离。针对上述问题,为了避免以往几何

课程中以论证几何为主线、从局部到整体展开几何内容造成的过于形式化,以及由此给学生认知带来的困难,使学生在较为自然的探索过程中学习几何的探索过程,“课标”在立体几何内容处理上有了较大的变化:按照从整体到局部的方式展开立体几何内容,突出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思辨论证、度量计算等探索研究几何的过程,并且注重三种语言的使用和转换训练。教材的编写依据“课标”的要求,并基于几何课程能将有关内容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形象地表示出来的重要特点,作了相应的研究和编排。这些变化在实验中得到了认可,从一个侧面说明“课标”的前期研究是必要的,是有成效的。

此外,回忆10多年前“大纲”的研制情况,开始时大家对于增加向量、尤其是用空间向量处理立体几何问题有很大的争议。之后,老师们在实验过程中逐渐适应了,也感受到了这样处理是有益的。可以说,这次立体几何课程的变化能得到认可与此也是有关的。

因此,新课程实验中出现种种问题是必然的,其中,有些问题会随着新课程的推进和成熟逐步得到解决,如上面提到的“传统优势下降”“课标”的一些初衷没有达成”等问题。有些问题需要在实验中继续关注,并提出改进建设性建议,如“不等式的内容选择和安排”“受模块结构课时限制,解析几何分划到必修、选修中进行”“不能按“课标”要求的课时进行教学”“选修3、4中专题的开设”等问题。同时,在实验过程中还会不断出现新的问题,需要我们去面对、去研究,有很多工作还需深入。

新课程实施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学习、探索、研究和提高的过程,在这过程中,需要我们认真思考、交流探讨、学习研究、与学生平等对话,在实践和探索中不断前进。

相信在各个方面的通力合作下,一定能克服改革进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不断完善“课标”,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水平的数学课程,不断提高教育水平,使我们的学生受到高水平的数学教育。

(2020年整理)语文新课标解读.doc

《XXXX版语文新课标》解读 崔峦理事长在报告中讲了四个“坚持”、四个“强调”并对所有的语文教师提出了改进语文教学的六点建议,现整理如下: 一、四个坚持 1、坚持课程的基本理念。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全面: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学生的各个方面。 语文素养:核心是语文能力,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道德、思维方法、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的融合。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的熏陶感染。 着重培养学生语文实践的能力(从听、说、读、写等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善于利用汉语言文字自身的特点(六书:象形、会意、形声、指事、转注、假借),汉字一字一形,数量多,多音多义字多,形近字多,汉字教学要注意辨析。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核心:鼓励自主,每个学生都要动起来,不否定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 克服“课堂为中心、课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树立教师“服务”意识,以学生为本,帮助学生学习。 鼓励自由阅读,激励自由表达,适当开展合作探究的形式,确立有价值的内容、问题,有明确的任务,有具体的指导,人人有事做,人人动起来。 (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核心:三级课程管理。实施好中央课程;开发好地方课程;建设好校本课程。 语文课程要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实际。 2、坚持“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 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个维度”构建语文的目标体系。

3、坚持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大胆质疑,允许出现“杂音”。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的习惯和能力。 4、坚持推进“儿童阅读”。 学习语文正如吕叔湘说的:“三分课内”、"七分课外”,激发阅读兴趣,加强阅读的指导、交流、展示。 王崧舟所在的学校大力开展学生读书活动,组织对学生阅读进行“考级”,小学生小学六年下来阅读量高达1000万字。(新课标要求课外阅读量为145万字) 二、四个“强调” 1.更加强调语言文字的运用。“运用”一词在课程标准中共出现了三十三次。如拼音、识字教学注重实用结合;阅读教学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等,强调运用能力的培养。 要重视理解,学是为了用。培养听、说、读、写四种能力,落脚点在于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1)为学好其它课程打下基础。(2)为培养良好个性打下基础。(3)为全面发展、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2.更加强调识字写字的重要性。 阐明了识字写字在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性,是阅读和习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 (1)识字写字的教学在课标后附录中,收录了300个基本字表,17个常见部首。300字多数是独体字,是出现频率高的字,无论哪个版本的教材,都要先学这300个字。这300个基本字可覆盖阅读的60%以上。 (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表一:2500个常用字,表二1000个次常用字;3500个字是义务教育阶段识字要求,小学阶段认识3000个,会写2500个。 (3)小学每天语文课安排10分钟练字,指导孩子写字。要随堂练习,天天练。低年级可指导在田字格中写,高年级可设“小练笔”,在10分钟内,增强练字意识。毛笔字每周一节,日常书写中增加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关注作文书写质量,将作文书写当做练字的过程。 第一学段: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常用偏旁部首,按笔顺规则写字。

体育新课标解读

体育课程标准是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学生在体育与健康素养方面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的指导性文件。他体现了国家对不同学段学生在体育与健康知识、身体健康、运动技能、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等 方面的基本要求。 “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通过解读发现线的标准比老版本的标准一是在定义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时,加上了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 以消除一线教师实施体育新课程过程中对运动技能教学的误解;二是强调了体育与健康课程具有基础性、健身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学科性质,并对这些性质进行阐述。 并且考虑到整个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设计都是为了学生的体育学习和发展,故在评价建议部分去掉了实验稿中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和对课程建设的评价,以突出对学生体育学习评价的阐述。 ■修订稿在评价思想和理念不变的基础上,主要从明确体育学习评价目标、合理选择体育学习评价内容、采用多样的体育学习评价方法、发挥多方面评价主体的作用.合理运用体育学习的评价结果等五个方面进行阐述,力求提高评价内容和方法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针对目前体育教学中存在应试教学,以及体育教师不理解实施体育新课程与一些体育测试之间关系的现象,修订稿还专门增加一段说明,提出“体 育教师应正确处理体育学习评价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体育中考'等测试之间的关系,避免大量的“应试课’冲击和替代正常教学课的现象,影响体育教学质量与实践相结合 什么是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对教育效果进行的价值判断。” “教学评价,就是通过各种测量,系统地收集证据,从而对学生通 过教学发生的行为变化予以确定。 选拔与甄別功能;

对新课标中阅读的解读

对新课标中阅读的解读。 实现阅读教学的目标,关键是要建立现代阅读理念。 现代的阅读观认为,一般意义上的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语文课程的阅读同样也应该这样理解。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这一阅读理念,是以现代对话理论为基础的。对话理论认为,作者与读者的关系,就其本质而言,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精神联系,阅读行为也就意味着在人与人之间确立了一种对话和交流的关系。这种对话和交流是双向的、互动的、互为依存条件的,阅读成为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读者的阅读,尤其是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正是一种共同参与以至共同创造的过程。所以读者绝对不是消极被动的,读者也是文学活动的主体。 在这种阅读观念的指导之下,我们的阅读教学应该注意: 第一,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阅读教学中,存在着多重对话关系,如学生与作者(文本)的对话,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教师与作者的对话,学生、教师与教材编者的对话等,这些都为学生的个体阅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但对话的中心是每一个学生个人。必须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文本的意义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构建起来的,要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学会阅读。从这层意义上说,我们的语文课本首先不是教本,而是读本。 第二,要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感受。既然每一个学生的生活经

验和个性气质都不一样,就应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作出个性的反应,如对文本中自己特别喜爱的部分作出反映,确认自己认为特别重要的问题,作出富有想象力的反应甚至是“突发奇想”,将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作者的意图进行比较,为文本的内容和表达另作设计等等。在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中,不要刻意去追求“标准答案”。萨特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学生在阅读中,并不是消极地接受、索取意义,而是积极主动地发现、建构意义,甚至创造意义。 第三,教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也是阅读中的对话者之一。一般来说,教师作为文本与学生的中介,他的思想深度、文化水准、人生经验、审美水平要高于学生,他可以起到向导的作用,但绝对不能取代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过去流行一种“谈话法”教学,是由教师预设好结论,然后千方百计引导学生猜测,这其实仍是一方强行灌输、一方消极接受的方式,与阅读作为一种对话的本质是背道而驰的。此外,课堂阅读教学在一个集体中实施,与完全个人化的阅读毕竟不同,这里还有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因此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也十分重要。 第四,实现阅读的教学目标,还要注意培养语感,注重积累。 为实现这一指导思想 首先要从阅读的数量着手。这包括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扩大阅读面,要求“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扩展自己的阅读面”,“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二是规定课外阅读数量。第一学段课外阅读总

2011版新课程标准解读

2011版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解读 刘美林8.29 一、课程标准修订的背景 1、是《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要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摘要 (四)战略主题。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教育,坚定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信心;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切实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 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 坚持全面发展。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坚持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加强体育,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余活动时间,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加强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重视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国防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就是最重要得交际工具,就是人类文化得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得统一就是语文课程得基本特点。"这里得“工具”就是一种比喻得说法。“工具生”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得课程得实践性特点;“人文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对于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得文化功能与课程所具有得人文学科得特点。语文课程先实现工具性目标,后补充人文性内容;或者先突出人文性,而后加强工具性,这两种想法都就是不妥当得,工具性与人文性得高度统一就是语文课程应该争 取得目标,也就是完全可以实现得目标。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得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就是学生学好其她课程得基础,也就是学生全面发展与终身发展得基础。语文课程得多重功能与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得重要地位。 语文课程得基本理念? ( 一)全面提高学生得语文素养 学生应具备得基本语文素养得内涵就是丰富得,课程目标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表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计展开。这里体现了工具生与人文性相统一得思想,包含了扎实得基本功得培养与潜在能力与创新能力得开发。??语文素养重在“综合”,它以语文能力(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为核心,就是语文能力与语文知识、语言积累、审美情趣、思想道德、思想品质、学习方法习惯得融合。这种素养不仅表现为较强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得能力,而且也表现为有较强得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得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得能力,一句话,语文综合素 ?(二)正确把养就是适应生活需要得、整合得、具有良好发展前景得语文素养、? 握语文教育得特点??关于语文教育得特点,需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1、语文课程具有丰富得人文内涵。 ?将语文课程与自然科学类得课程进行比较,可以瞧到,语文课程中具有大量具体形象得、带有个人情感与主观色彩得内容、因此,语文教育特别需要提倡师生之生平等对话,也特别需要尊重学生独特得情感、体验与有独特创新得理解。 2、语文教育具有很强得实践性??语文就是实践性很强得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得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得主要途径也应就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 ?语文就是母语教育课程,知识得系统与完整。??3、语文学习重在感性把握? 学生学习母语,因为有早已具备得语言心理机制为基础,具有对本国本民族文化背景熟 悉得有利条件,有丰富得学习资源,有大量得实践机会,因此,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 触语文材料,在大量得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得规律。 4、汉语言文字得特点对语文教育具有重要得影响 汉字就是平面型方块文字,就是形音义得综合体;汉字得形音义之间本来都存在一定

体育新课程标准解读

体育新课程标准解读 1 理念的改变 长期以来,体育教师在上体育课时,更多地只是从教师的角度出发来设计和安排教学,教学过程以“教”为中心进行教学安排,这一切都只是围绕教师为中心进行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新一轮的体育课程改革,让我们已清醒地认识到教育的技能发展,不仅需要教师自身提高专业水平,尤其需要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开展有效的实验与科学研究,要求我们要具有具体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必须转变我们的思想,改变我们的观念。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了一个口号,其实也就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的四个新理念:3.1.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体育课程是所有学校课程中唯一与生命延续息息相关的课程,因此理应为促进学生健康,培养合格、健全的国民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无论哪个国家哪个民族,学校教育课程中都不可能缺少体育课程,这是因为体育课程在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方面所起到作用是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例如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课程标准认为:“体育可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并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习惯,以达到中国传统五育并重的教育宗旨。”新的课程标准强调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明确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它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融合与学生身心发展密切相关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方法,关注学生健康的意识和良好生活方式的形成。无论学生选择何种运动项目进行学习锻炼,都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以培养学生健康的意识和体魄,确保“健康第一”的思想落到实处。 3.1.2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生体育的意识 兴趣是激发和保持学生行为的内部动力,也是影响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的重要因素。而运动兴趣对学生的体育学习又特别重要,因此只有学生对体育活动有兴趣,并使体育活动成为学生自己的内部需要,他们才会自觉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因此,体育课程应将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放在重要位置,学生有了运动的兴趣才会经常参与体育锻炼,才能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才能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也才会将体育活动作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3.1.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的体育课程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意味着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感受和情感体验,重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但并不排斥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指导作用,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需要进行示范和讲解,但并不是要过分强调教师自己的指导作用,也不要花费过多的时间进行示范和讲解,应该留有尽可能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进行学习,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释放情绪和体验愉快,并获得更多的认识和理解。 3.1.4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体育课程是为所有学生所设置的一门课程,体育教师的教学对象是全体学生,而不是少数有运动天赋的学生。因此,体育教学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有可能受到同等的尊重和关注,都能体验到体育学习的乐趣,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和进步。许多国家或地区,特别强调这一问题,例如美国加里福利州的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要重视学生的种种差异,为所有学生规划学习进程,并有利于所有学生的发展,让所有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乐趣。” 要以新的课程理念指导教学工作,我们必须明确体育与健康课程所关注的是学生如何通过身体活动去实现健康目标;实际上,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健康教育强调的是在学好体育基本技能与发展身体过程中,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今后我国中小学的体育课程不仅要关注学生课堂的行为表现,更要重视学生在课外坚持锻炼身体的行为习惯的养成。 3.2 教案的改变 3.2.1教案的格式

语文新课标解读

语文新课标解读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2011版语文新课标》解读 崔峦理事长在报告中讲了四个“坚持”、四个“强调”并对所有的语文教师提出了改进语文教学的六点建议,现整理如下: 一、四个坚持 1、坚持课程的基本理念。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全面: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学生的各个方面。 语文素养:核心是语文能力,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道德、思维方法、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的融合。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的熏陶感染。 着重培养学生语文实践的能力(从听、说、读、写等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善于利用汉语言文字自身的特点(六书:象形、会意、形声、指事、转注、假借),汉字一字一形,数量多,多音多义字多,形近字多,汉字教学要注意辨析。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核心:鼓励自主,每个学生都要动起来,不否定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 克服“课堂为中心、课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树立教师“服务”意识,以学生为本,帮助学生学习。 鼓励自由阅读,激励自由表达,适当开展合作探究的形式,确立有价值的内容、问题,有明确的任务,有具体的指导,人人有事做,人人动起来。 (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核心:三级课程管理。实施好中央课程;开发好地方课程;建设好校本课程。 语文课程要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实际。 2、坚持“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 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个维度”构建语文的目标体系。 3、坚持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对数学新课标的理解和认识

简述课标的基本理念,并谈谈你的认识。 答:《课程标准》提出六个方面的基本理念,这些基本理念主要体现数学教育关注学生发展这样一个总体目标,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两个基本的策略。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着眼于人的发展的数学课程目标 1.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2. 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 3.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改变数学课程内容的结构与呈现方式。 1.面向全体学生的数学教育应当是学生未来需要的,是具有现实背景的,具有趣味性和富于挑战的。 2.数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应当更多地采取情境化、问题式的方式。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基本模式开展。(三)改善数学的学习的方式和评价方式 1.倡导有意义的学习方式: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勇于创新。 2.实行多元性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当今,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在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师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那么,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上好数学课呢下面笔者谈谈肤浅看法。

一、让数学问题生活化、活动化 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具有形象性和启发性,它不但能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增强学习动机和学习信心,而且有助于引导学生尽快进入数学情境,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如在教学《角的识识》时,通过看、画、找、摆等学习活动,知道什么是角,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让学生在广泛的生活背景中,理解数学,感悟数学,体会数学的多姿多彩,以确定正确的数学观,形成良好的数学意识。 二、在数学教学中营造“乐说、善问、”的氛围, 学生的创造天赋需要不断地开发,传统的教学,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被动地、无奈地接受教师的“输液”,本能地、机械地记忆所学的知识。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状况,首先要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改变以往课堂教学的老三样:复习、新授、巩固练习。其次创设情景时,要充分利用学生兴趣、新奇的特点,使学生逐步达到因趣生疑,因疑发问,因问求解,促使学生不断地观察、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很大程度上在数学教学中需要营造乐说、善问的氛围,实践证明,以下做法较为奏效。 1、激情引思,使学生乐于参与、乐于思考、乐于提问。深厚的好奇心是引发强烈的求知欲的内驱动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给学生创设再思考、再创造的时间和空间,如:“你能说吗你能行吗您能帮助解决这个问题吗……”以达到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进一步深入问题的更深层次去探究,去发现,学生的思维就会处于一种紧张、

(完整版)解读小学语文新课标

解读小学语文新课标 解读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解读】“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充分肯定现行语文教学大纲对于语文性质认识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样新的表述。这一表述,摆脱了长期以来人们关于语文学科功能的争论,正面论述了语文的学科性质和地位,即不能单纯强调二者中的某一方面,应在二者统一协调发展的基础上,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这是新的课程标准的一大突破和进步。 其基本内涵是:语文课程必须遵照语文本身的特点和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通过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通过学生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掌握语言这一重要的工具;语文课程同时还要容纳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与课程文本形成互动,影响学生的心灵和品德,构筑学生一生发展的文化基础。 【案例】汉语拼音教学中的人文关怀。一年级新生对语文这一抽象概念的认识是从汉语拼音开始的。因此,在教汉语拼音的过程中,我在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灌输团结友爱的人文精神。 识记过程中培养爱心。学习汉语拼音的过程是比较单调枯燥的,根据学生年龄特征,我启发学生采取多种方式识记。当学ǖ与j、q、x拼读须去两点时,我问学生用什么好办法来记住时,一个男孩响亮地回答:“j、q、x小淘气,见到ǖ眼就挖去。”说完得意之情溢于言表。“挖掉双眼”,是一件多么残忍的事!从孩子嘴中很随意说出尤其让人心颤。这可能是孩子从学前教育获取的知识。于是我也说了几句顺口溜:“小ǖ有礼貌,见到 j、q、x,摘掉小帽,小鱼多可爱呀,挖掉双眼不就死了吗?”“我养了两条金鱼,我可爱它们了。”“是啊,是啊,我还给它们喂食呢!” 孩子们七嘴八舌讨论起来,发言的孩子不好意思地低下头,说:“我听别人说的。”我笑着说:“相信每一个同学都非常喜爱小动物,都爱和它们交朋友的。”同学们使劲点点头。突破难点时凸现团结精神。整体认读音节较难理解,我利用动画课件编了一个小故事:“大y是个热心肠的人,谁有困难就去帮助谁。瞧,小i在家发愁,他自已不能单独出门,大y来了,他们在一起组成了yi,就高兴地出门了。同学们,你们也要向大y学习,要帮助有困难的人,好不好?”“好。”学生齐声答道。 随后,学生们头顶标有字母的小帽,开始自编自演。瞧,编的小故事多精彩:“w、u一开始挺骄傲,谁也瞧不起对方,可他们什么事也干不成。后来他们手拉手成了好朋友,就高兴地跳起舞来……”“小u一开始爱吐口香糖,大y来帮助,小u 就讲卫生了,不再随地吐泡泡了。” 寓教于乐,学生不仅牢固掌握了知识,而且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团结友爱的意识。指导书写中渗透谦让精神。学生刚学写字,在四线格中的字母往往是“顶天立地”。我通过示范比较,强调说:“同学们,字为什么不能占满格呢?因为写字就如做人,在上要懂得尊敬老人,在下要懂得爱护小弟弟小妹妹。左右为什么要有空呢?”我伸出双臂,大摇大摆走向教室门,问:“老师这样走好不好?”同学们笑得前仰后合,答道“不好!”“别人就不好出门了!”“对了。和朋友们在一起,要为别人多想一想。”我注意到那些横跨书桌的小胳膊悄悄地收回了。

对新课程改革核心理念的理解

谈谈我对新课程改革核心理念“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理解 伴随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我国的教育形式也迫切需要转变。为适应时代的需要,世纪之初,我国正在开展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运动。课程改革不仅需要有课程实施的行为方式的创新,更重要的是要有深层次的课程理念和课程制度的创新。课程改革的宗旨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下面我就谈一下我对这个核心理念的理解: 一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有: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时代需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个性和完整的人格;加强课程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以及学生生活的联系;促进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创建富有个性的课程和学校文化;加快我国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的步伐,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的理解 1新课程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新课程定位在学生的发展上,主要提倡“以人为本”,就是指以能力、个性和人格为核心的发展。课程改革是要培养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能力、发现问题及其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终生学习和创新的能力以及生存和发展的能力;课程改革是要培养学生的健全的良好的个性品;课程改革是要培养学生的完整人格。 2 新课程是面向每一位学生。 教育是我国的发展的基础,面临的任务是不仅要为知识经济培养高素质尖端人才,又要为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培养技术人才,还要为社会其他领域培养合格的建设者,也就是要适应和满足社会的需求。因此,在新课程实施中,就应该面向每位学生,认清每个学生的优势,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特长,使每位学生在能够在发挥自己的潜能,让他们拥有应该具备的技能,使每位学生各自走上不同的成才之路,成长为不同层次、不同规格的人才,来适应我国发展的要求。 3 新课程是关注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在课程目标上具体体现就是使学生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完整的人”的涵义包括:人的完整性与生活得完整性。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关注学生作为“完整的人”的发展包括两层面的容:

最新新课程标准解读方案

《新课程标准》解读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提高学校教师的数学学科实施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学科教育教学质量水平,根据数学学科的解读要求,特制定此计划: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变传统的教材分析为具有科研意义的课标解读,探索一种高效的课标解读流程和一套评价考核课标解读工作的办法,形成各学段、各学科具体的教学标准,从而增强教师的新课程实施能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建立领导小组 课标解读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三、具体要求 1、各学科小组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按照学校课标解读共组实施方案制定出各学科课标解读工作计划。并针对课标解读任务作出详细分工。 2、各学科要针对课标解读共组开展研讨,大力借鉴外校在课标解读工作方面的成熟经验。 3、各位教师要求人人参与,依托教材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为最终目的开展解读。对于工作不积极,承担任务不按时完成的不予评优表先。 4、各小组在开展课标解读工作方面的过程性资料要及时上交学校教导处。 四、解读流程 (1)课标解读的流程包括三个环节: 个体研读——同伴互助——实践反思。 (一)个体研读 在个体研读前,教研组内先进行内容标准的整体梳理,事先让每一位教师有一个宏观的视野。然后进行分工,可以按照教学内容的单元分配,根据教师个体的实际情况和自身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研读。 (二)同伴互助 在自主研读课标的基础上,我们要根据解读的内容在学科小组内相互交流,共同讨论。在这个过程中,经验比较丰富的老师,要多提供经验和策略建议,思维敏捷的年轻教师要多提出具有新意的办法和点子,这样相互配合,发挥各自的优势,力争做到让组内教师“带着 问题和思考来,带着收获经验和建议离开”。 (三)实践反思

新课标解读

、用好《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 年版)》,指导自己的教学 年教育部发布的国家性课程文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 年版)》。英语课程标准修订组对课程价值、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设计以及课程总目标等都实行了反复研讨、重新思考、深刻理解和精心修订,使《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充分反映了过去10 年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实施的成果和经验,体现了英语教育工作者对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价值、意义与目的的理解的一个持续深化的过程。举例如下:(1)本标准在前言中回答了为什么要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英语课程的问题,对英语课程价值实行了全新定位:第一是对国家发展的意义,第二是课程对学生发展的意义。(2)本次修订在课程性质中将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的性质明确地界定为“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 。这在英语课程标准文件中尚属首次。(3)本次修订后的课程基本理念涵盖了英语课程的方方面面,涉及课程的总目标和基本定位。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 年版)》包含前言、课程目标、分级标准、实施建议、附录五绝大部分,从内容上讲,修订后的课标不但在理念上有所更新,更针对一线教师的需求,附以诸多教学实例、评价案例、课堂用语等,建议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时要多读、多参考、多理解标准中所提出的理念与给出的实践案例。 、结合实际教学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材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材料和手段,初中阶段英语教材的作用更加突出。英语在我国是一门外语,对于很多学生,英语教材是他们唯一接触到的英语语料。所以,英语教材的作用比其他学科的教材重要性更大。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学要求教师把握教材特征,深入分析教学内容的语言使用特性,准确理解教学内容的语境,善于利用教材的优势实行教学。当然,在教学中,教师也要善于根据教学的需要,对教材加以适当的取舍和调整。 教材是基于全国的普遍需求编写的,不可能满足每个地方、每个学校、每个班级所有的具体要求。所以,教师要在准确把握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所在地区、学校、班级的教学实际需要、学生现有水平、课时安排等,对教材内容作适当的补充和删减。但对教材所做的补充和删减,不应影响教材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尤其要避免仅仅为了满足考试需要而对教材作出取舍。很多语言使用活动看似不是考试试题,但对培养学生理解语言使用形态、形成语言使用水平是非常必要的,而这些水平不但仅有利于学生通过英语考试,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水平,所以不宜舍弃。教师对教材的取舍,一定要符合《英语课程标准(2011 年版)》总目标的设计和要求,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使用水平。 教师能够根据实际教学目的和学生学习需求,对教材中部分内容和活动实行替换,也可根据需要添加活动步骤,比如增加准备或提示性的步骤,从而降低学习难度。教师还可适当扩展教学内容或延伸原有的教学活动,比如:增加相同主题下水平相当的阅读篇目,或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展开对话或讨论活动,或增加词汇学习活动,或写作活动等,从而满足学生的需求。 教材的练习活动、补充活动、补充材料、附录材料、配套学习资源、教师用书的教学建议、网络资源等其他方面,也能够根据需要实行调整,因为教学客观条件、学生现有水平以及具体教学实际情况都可能存有不同的差异。比如,教材中在

人教版语文课标解读

人教版语文课标解读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接下来小编为你整理了人教版语文课标解读,一起来看看吧。 人教版语文课标解读:课程的基本理念(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尽可能够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动语言语课

对英语新课程标准的解读

对《英语课程标准》的一种解读如果在中小学英语教师中做一个调查:“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最大阻力是什么?”相信绝大多数教师的答案是:“现行考试方式与评价制度。”的确,考什么就教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师生在题海中苦苦挣扎,几乎成了广大师生的无奈选择和真实描述。考试是师生谈论最多的话题,由于评价学生看成绩,评价教师也是看成绩,考试频繁,师生均感身心疲惫,加上英语在中考、高考中是个举足轻重的“筛子”,考生的考分差距大,这些都影响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因此,要使英语成为学生喜爱的学科,让学生在获得必需的英语知识的同时,能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等多方面都得到进步,必须改革现行考试方式与评价制度。所以一切有志于英语教学改革的教师,都在真诚而又急切地呼唤英语考试方式与评价制度的改革。 让人欣喜的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这方面已迈出了突破性的一步。此次,《标准》响亮地提出:“倡导形成性评价,突出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评价不仅仅是为了评判、鉴定教与学的效果,也不再是为了甄别和选拔学生,而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的发挥,为他们的成长指明方向。”不可否认的是,理念要化为行动,还有一段艰难的探索过程,但我们还是从中看到了希望。近几年,不少重要的考试,如中考,已开始采用多样化的形式,如口试等。考试的内容明显加强了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那种把分数简单相加作为唯一的录取依据的做法正在被改变。这必将对今后的教学产生深刻的影响。 如果说我们经常将教学上的种种弊端纷纷归咎于不合理的评价体系的话,那么,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有序推进和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的到来。或者说,随着“指挥棒”的逐渐转向,我们应该如何重新反思和实施英语教学呢?教学过程中又如何弱化英语的“筛子”功能,增强其人文意蕴呢? 从个人的学习体会与实践体会来看,《英语课程标准》中的评价建议有如下重要意义: 一、启发我们反思:“英语学习本质是什么?” 以往的评价方式之所以不尽合理,与我们对“英语学习本质是什么”认识不

新课程标准解读.pdf

新课程标准解读 新课程标准(简称“新课标”)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新一轮课程改革将我国沿用已久的教学大纲改为课程标准,反映了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基本理念。 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它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 为了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同时针对现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中存在的弊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提出了本次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这些目标构成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框架,体现了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系统工程。 一、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二、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三、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五、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六、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如果我们全体教育工作者不能做到这一点,课程改革就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素质教育就会流于形式。同以往相比,这次课程改革在如何看待学生、学习、知识、发展、课程等方面,都有着重大的转变。

这次课程改革对于学生的看法坚持了以下三个要点。 第一,统一性、规范性。第二,主动性第三,学生具有“未完成性”。 课程内容调整。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 分科优势 第一,在课程目标上,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据弃了以往分科课程片面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倾向,从而使分科课程的目标也实现了由知识本位向学生发展本位的转向。这是课程目标和教育价值观的重大改变。 第二,在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上,注重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实用性和综合性。各学科都力求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最基础的知识和最基本的技能作为课程主干内容;各学科在保留传统课程内容中仍有价值的基础知识的同时,特别强调从当代科学的最新成果中吸取新的基础知识,增加新的具有时代性的内容,体现时代特色,剔除陈旧过时的知识;各学科都注重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努力面向生活实际并服务于生活实际,从而使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实践形成互动的关系;各学科都力求与相关学科相互融合,使课程内容跨越学科之间的鸿沟,最大限度地体现知识的“整体”面貌。 总之,新分科课程内容呈现出崭新的面貌,从而与课程内容存在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传统分科课程有显著区别。

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和体会、

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和体会、 第一,谈谈课程总体目标的阐述及理解 (一)谈谈课程总体目标的理解,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 1. 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2. 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四基是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学生只有知识技能是不够的,学生还要学会思考,还要去经历,还要有体验,在义务教育阶段,数学的教学中,怎么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发现和提出问题是最好的体现。 (二)从数学学科的角度,怎么样能够更全面的理解数学课程提出的目标要求。四个领域就是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和综合与实践。目标分为四个方面细化,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有人曾经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所以让学生学会思考,是数学的一个核心的一个目标。目标的整体实现是学生受到良好数学教育的一个标志。它对学生的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谈谈新课标对教师叫法的要求。 理解新课标基本理念,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新课标指出,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整体在数学教育上有良好的发展,又要适应个性,让个体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要求我们在打好学生数学基础的同时,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和手段营造良好的数学教育氛围,在“三维”上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取他应该得到的发展。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活动需是师生积极参与、交流互动的共同发展过程。教师应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

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新课标权威解读

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新课标权威解读日前,教育部公布普通高中新课标,新得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主要有哪些变化?与新高考如何衔接?教育部相关负责人权威解读! “新得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不就是推倒重来,而就是在继承中前行,在改革中完善,修订后得课程方案力求反映先进得教育思想与理念,高度关注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得发展。”1月16日,在教育部举行得《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与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有关情况发布会上,谈及为什么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教育部部长助理、教材局局长郑富芝这样表示。 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一直受到社会各界高度关注,2003年印发得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导了十余年高中课程改革实践,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就是面对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生得巨大变化,对人才培养提出得更高要求,还有一些不相适应与亟待改进之处,需要进行修订完善。修订后得2017版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与各学科课程标准,又有哪些新得变化,与新高考如何衔接,就是一线教师最为关注得问题。 1、高中不就是“高考加工厂”,为学生提供课程选择权 “与2003年颁布实施得普通高中课程方案相比,修订后得课程方案进一步明确了普通高中教育得定位,进一步优化了课程结构,强化了课程有效实施得制度建设。”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王湛介绍说。 为什么会涉及普通高中教育定位问题,王湛回忆起2012年媒体上关于普通高中定位得大讨论。“当时,有一种观点认为高中就就是大学升学得预备教育,这种瞧法对不对?这次修订方案之前,我们组织专家广泛听取各方面得意见,综合比较研究确定普通高中教育得定位就是什么。”王湛说。 普通高中就是否就就是“高考加工厂”?新修订得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明确指出,普通高中教育就是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得基础教育,不只就是为升大学做准备,还要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与职业发展做准备,为学生得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普通高中培养目标就是进一步提升学生得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使学生具有理想信念与社会责任感,具有科学文化素养与终身学习能力,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自主发展能力与沟通合作能力。 与此相对应得就是,考虑到高中学生多样化得学习需求及升学考试要求,新修订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