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科学与泛道德的契合_中国传统文化创新研究

泛科学与泛道德的契合_中国传统文化创新研究
泛科学与泛道德的契合_中国传统文化创新研究

经济研究导刊

ECONOMIC RESEARCH GUIDE

总第126期2011年第16期Serial No.126

No.16,2011中国传统文化有无科学精神,是学术界长期争论的重大问题之一。科学和科学精神是永远结合在一起的。所谓科学精神,大体来说,就是指人类客观地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精神,而所谓客观地认识和改造世界,就是将认识事物和改造世界的正确性判断建立在实证的基础之上。因此科学精神,归根结底表现为一种追求实证的精神。在科学精神中有四个方面至关重要,第一,实事求是,不盲从的科学态度。第二,重实践、观察的科学方法。第三,整体思维和理性思维。第四,创新精神和批判精神。

不少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缺乏近现代科学的性质。其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强大的道德传统的约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德要求是其基本的精神。科学和科学精神也必须依附于道德的存在而存在。在中国文化背景中,道德规范成为了最主要的压制科学精神的因素,在强大的伦理道德约束和她维护的信仰禁锢下的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在这三个方面几乎都无法体现出任何科学精神。在政教合一、道德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中,科学精神只能是极小部分社会成员,以一种秘密的形式,在小范围内艰难地传承和发展。杨振宁曾指出,儒家思想的保守性是中国三个世纪中抗拒吸收西方科学思想的最大原因。

中国是世界上最重视人伦道德的文明古国。中国传统文化,不论儒学、道学还是佛学都可以称得上是一种道德为主的文化,具有强大的道德传统。现代著名学者蔡元培在其所著的《中国伦理学史》一书中指出:“在中国唐虞三代间,实践之道德,渐归于理想。虽未成学理之体制,而后世种种学说,滥觞于是矣。”这说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德是有着悠久的渊源的。中国传统文化以注重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而彪炳于世,是一种泛道德文化。中国的泛道德文化首先从夏、商、周起源,春秋百家争鸣时期也依然以道德辩论为主,秦汉时期确立了儒家的道德思想为大一统的统一思想,随后,魏晋南北朝,一直到隋唐,延至宋,儒、佛、道三家的糅合产生了理

学,后来一直到近代社会,理学就一直占主导地位,而理学更是人伦道德的秩序学说。

不管是封建社会的上升时期的逐步加强,还是明末清的衰落都没有改变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在强大的泛道德文化传统下,强调道德对政治、国家以及个人的重要性,自然导致了科学精神和科学文化弱,且依附于道德。这种泛道德文化必然导致了科学文化精神弱。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科学精神虽弱,但却是有的

中国作为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成为维系中国社会数千年发展的重要因素,其蕴涵的科学性和科学精神也是毋庸置疑的。英国学者李约瑟研究中国科技史,他发现,中国古代科学不是不发达,而是很发达,从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15世纪,

在许多领域,远领先于西方。中国传统思想中的儒学、

道学、佛学以及其他诸如墨家等学说和思想都或多或少的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科学精神。我们下面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科学精神进行考察。

1.儒家思想中的科学精神。目前学术界一般认为,儒家注重社会、人伦道德的研究,而疏于自然问题的探索。这种观点也是导致中国传统文化缺少科学精神观点的主要证据,因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主线一脉相承下来的。但是我们纵观儒学大家的论述和《论语》,我们就会发现占正统地位的儒家思想中其实蕴涵着不少的科学精神:从实际出发,求真务实;反对盲从,坚持真理;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等。

2.墨学思想中的科学精神。墨家学派正是对自然万物充满了惊异,开创了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传统,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有科学精神的代表。

墨子和墨家学派不仅给后人们留下了大量书面的自然科学知识和系统的科学方法,还在其中孕育了丰富的科学精神,如理性精神、客观精神、实践精神、批判精神、创新精神、求实精神等。

3.道家思想中的科学精神。以前很多人以老子提出的“绝圣弃智”、“绝巧弃利”、“绝仁去义”,“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

收稿日期:2011-03-07

作者简介:吕春燕(1973-),女,河南南阳人,讲师,硕士研究生,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基本理论等研究。

泛科学与泛道德的契合———中国传统文化创新研究

吕春燕

(黄河科技学院,郑州450006)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的氛围为泛道德文化,其科学文化精神虽弱,但却是有的。从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科学文化精神弱的原因,并就创新中国传统文化提出三个具体的策略:一是发扬传统道德文化中的积极因素,为科学扫清道路;二是学习西方的科学精神,同时张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科学精神遗产;三是科学与人文的契合。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创新;泛科学;泛道德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 (2011)16-0203-03

203——

以愚之”以及后来庄子经过进一步发挥,视智慧为凶器、以巧利为乱源、视知识为孽根、以愚昏为玄德的思想来批评道家是第一个反科学、反理性的学派。但是我们翻开《道德经》就会发现,里面却充满了对自然众生的重视,对自然法则的遵循。道家的科学精神其实就蕴涵在了这种对自然界关注之中。道家中蕴涵着辩证法,探求自然,遵循自然法则的思想,批判精神、质疑精神、求真务实等科学精神。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发现,无论是注重社会、人伦道德的儒家,重视光学、力学、数学、科技等方面的创新墨家,还是有很强的批判、质疑精神的道家,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百花园中都表现出了实事求是、求真务实、质疑创新的科学精神。也正是由于这些熠熠生辉的古代思想,给了我们一个不用质疑的事实:中国传统文化中不仅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同时也有着丰富的科学精神。

二、中国传统文化科学精神弱的原因

事实上近代的科学革命并未在中国发生,中国古代发展起来的关于自然和技术的各种学说并没有进化成严格意义上的科学,从西方文艺复兴以后,中国在世界科技领域的领先地位就逐步丧失,最终成为彻底落后的国家。那么,为何中国古代社会具有巨大的科技成就,而却没有发展出严格意义上的科学呢?其主要原因探讨如下:

1.强大的泛道德传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深层次的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的产生。众所周知,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泛道德文化,泛道德文化是一种以道德价值为主的社会文化,它内在的核心是不以科学为标准的。在人与人,社会事物的相处中是以人伦道德为主的,科学真实事情往往排在道德后面。在争论过程中,三纲五常远远大于客观事实真相。笔者认为,中国泛道德的传统文化主要表现形式有:“天人合一”的传统思维文化;家国文化、官本位文化的广泛影响;明伦重情的传统道德文化;科举制度与学而优则仕的社会价值取向等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深层次的科学方法论的产生。这样的一种泛道德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是压抑深层次的科学方法与科学精神的。

2.与西方传统的泛科学文化对比,中国传统文化中逻辑理性缺乏,容易造成科学方法论的缺失。西方社会是一种泛科学的社会文化,泛科学文化是一种与泛道德文化截然不同的另一种文化。笔者认为,西方传统的泛科学文化主要表现形式为,天人分离的思维文化;个体本位的道德传统,法约至上的准则文化。泛科学的文化容易产生科学方法论而且也确实产生了科学方法论,西方古希腊文化中有科学精神的内核,虽然中世纪是黑暗的神学天下,但神学发展形式却是逻辑理性,具有科学的内在,后来文艺复兴之后,古希腊的科学精神就伴随着人性解放的大旗而一路发展,演变成泛科学的社会文化。

3.由泛科学文化与泛道德文化的递进推演,东西方的思维方式不同也影响到了科学方法论的产生。西方传统哲学思维方式的主要特征归结起来,就是在主、客分离的基础上去追求客观知识、客观真理;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强调斗争性,斗争是绝对的,和谐是相对的;强调过程中的理性分析与逻辑推演是西方思维方式中之最。西方传统的哲学思维方法,是“天人分离”的宇宙观产生的直接原因。很显然,西方传统的思维方式,大大促进了人类认识自然、征服自然能力的提高,从而促使西方实证科学,即分门别类的精密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由此,在教育中培养和激发学生尊重科学、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已成为西方的教育传统。而且与此相联,在与自然抗争中的勇于克服困难的刚毅顽强的意志力、拼搏精神、开拓进取的个性品质,也成为西方道德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这种西方传统哲学思维方式所导致的严重问题是知识与道德之间产生了不可逾越的鸿沟,理性和感情之间出现了无法弥补的裂痕。人们往往只注意到人类征服自然的威力,片面夸大了科学技术的作用,把人看做是站在自然之外的,忽略了征服自然可能引起来自然的报复。最近几十年来,世界生态环境的恶化和西方发生的精神危机已经引起了人们深深的反思。人们意识到,高科技应当与高感情相平衡,知识和道德应当统一起来。

而中国传统思维特征则是辩证思维;在辩证思维中在一分为二的方式中更强调对立面的和谐统一,渗透与转化,最后,建立在以经验为基础的对事物进行整体性把握的直觉与体悟是东方思维方式之最,而严重缺乏逻辑理性与分析,这种方法的缺失就导致在古代没有能在中国产生严格意义上的科学,因为严格意义上的科学必须建立在严格意义上的科学方法论基础上。

科学方法论是产生严格意义科学的必要前提。科学方法论实际上主要包含了科学实验、逻辑、数学(尤其是能表现认识对象量的关系的代数学)等几个因素,是这几个因素相互配合、相互作用而成的综合性的科学地认识客观世界的方法。这就使中国人缺乏有关自然奥秘和自然规律的知识,特别是缺乏对分门别类的精确自然科学知识探究的基础和方法,乃至这种探究和追求的精神。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缺乏科学精神的培养和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与此是有很大关系的。

总之,作为科学方法论形成的各种必要因素,都在中国古代有高水平的发展,而由于种种因素没有被进一步深化发展和继承,也没有被有意识地综合成为科学方法论。但是,综上所述,虽然中国没有发展出科学方法论,但是并不能证明中国文化传统从本质上不具备产生科学方法论的客观条件,而只能证明中国文化在偶然性这种非本质因素的影响下,没有有意识地发展出科学方法论。

三、契合研究

我们当代的社会是一个科学的社会,科学主义在当代是有很大的作用,它推动了我们社会的急速发展,世界的日新月异。每个国家都在极力的快速的,准确的发展,我们也不例外。那么我们该如何更好地发展科学,真正地实施科教兴国的政策呢?又该如何正确地来学习西方的一些科学技术呢?如何在泛道德文化的传统氛围里去契合西方泛科学文化传统里面积极的科学因子呢?我们首先要认识到泛道德与泛科学都必须有一个合适的度,越过了度则不合理,既要看到泛道德的弊端,泛科学的优势,同时也要看到泛道德的优势,泛科学的弊端。那么笔者认为策略如下:

1.发扬传统道德中积极因素,为科学扫清道路。中国传统文化虽然是泛道德文化,缺乏些科学因子,但传统文化中也有巨大的魅力,毕竟我们的四大发明等巨大的科学成就也是

204——

从传统文化中孕育出来的。我们的家国文化,为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不惜牺牲个人利益等精神,我们团结起来,很快就能攻关世界上的科学难题,例如航空事业的科技攻关;我们的辩证思维,顿悟特征,这样的方式也有助于我们很快发现科学的本质事实。总之,传统道德中的积极因素还是大的,我们要积极发扬,同时注意取长补短。我们平时可以接触到的流传下来的都是人伦道德方面的小故事,比如孔融让梨的故事,这就要求我们要注意编写一些新的科学方面的历史小故事来充斥到我们的日常文化中来,发扬传统道德里面的积极因素,为科学扫清道路。

2.学习西方科学精神,同时张扬自己的科学精神。首先,学习西方科学文化及其精神,大家知道西方的课程开设里面专门有有关科学的课程,犹如我们的课程里面有传统道德文化课程一样,在泛道德文化氛围里面,笔者认为,更应该开设一些纯科学的课程,来培育年轻一代的科学精神。其次,更为重要的是,要发掘我们传统道德里面难能可贵的科学精神,大家都知道,我们传统文化里面是有很多科学东西的,但是因为泛道德文化的影响,很多科学精神的东西都流失了,这就需要我们重新去发掘,用科学的眼光去复兴我们传统文化里面的科学因子。例如,我们可以重新从历史书堆中去找寻墨子的科学方法以及精神,也可以从史书中找寻四大发明的那些过程,感人而可贵的科学精神,笔者相信那些精神一定是有的,只不过是在历史文化的传承中没有被主流文化所选择而已,它们应该还在故纸堆中,这是我们的非常巨大的资源,需要我们用新的眼光,新的手段去阐释这些传统中的科学精神。例如,我们可以编一些新的角度的历史中科技小读本等来发扬自己的科学精神。也可以在传统文化的学术性团体中成立一个科学精神追寻小组之类的小型学术组织来专门发掘我们的祖宗留下来没有被继承的科学精神,尤其是中原文化,我们河南这方面的资源得天独厚,更值得我们去挖掘出来,然后进行注释。

3.科学与人文的契合。近代科学主义张扬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负面,自然环境被我们人类破坏的地方非常多,气候、空气等很多与人类息息相关的生存条件都受到了影响,最近几年,很是强调环保。说明科学主义极度张扬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危害,所以,人们重新回过头来审视泛科学的危害,同时又重新评估东方文化中强调的人与自然和谐的传统道德价值。应该讲,是科学与人文的结合才是最为正确的道德。既要重视科学,发展科学,同时又要关注人,关注自然,关注道德,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道德大氛围。这样泛道德传统与泛科学文化传统就要做到有机的结合,对我们来讲就是要保持泛道德的积极因素,同时要汲取泛科学文化的有利之处,但同时避免泛科学的危害。毕竟中国传统德育强调端亲、睦邻、敬长、尊师、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朋信,这对于协调人际关系,形成相互尊重、相互理解、敬老爱幼等良好的社会风气以及对外交往,有着相当大的规范作用。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现时代,人们对社会中的此类因素愈益重视,希望通过对它的唤起和提倡来克服由于片面追求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而造成的人性的失落和道德的衰败。西方正在把探索的目光伸向东方,尤其注意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人”的理论的成功之处。人与自然本来就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濡以沫、水乳交融的不可分离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人能以平等的、友善的、与自然相和谐的态度去支配自己在自然界和社会中的行为,以“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内心体验控制自己对自然界的无限制的开发,控制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的不正常的举止,这是十分重要的。它有效地调节人类与自然以及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使整个地球上的生物得以和睦相处,安详而富有活力地生存下去。地球是我们的生命之源,也是我们精神升华之本,这是不言而喻的事实。

参考文献:

[1]李约瑟.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史[M].陈立夫,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

[2]萧鲁阳.中原墨学研究[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

[3]张碧晖.科学教育与科学进步[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7.

[4]李申申.人性:存在与超越的省视[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5]张惠芬,金忠明.中国教育简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6]朱亚宗.中国科技批评史[M].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1995.

[7]裔昭印.世界文化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8]王蘧常.中国历代思想家传记汇诠[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

[9]何兆物.中西文化交流史论[M].武汉:湖北长江出版社,2007.

[10]霍有光.中国古代科技史钩沉[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11]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12]袁振国.反思科学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13]钟启泉.解读中国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14]黄济.中国教育传统与教育现代化基本问题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15]张立文.中国学术通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16]潘永祥.自然发展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17]程刚.中国科技教育史[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8][英]D.W.海姆伦.西方认识论简史[M].崔建军,纪虎民,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责任编辑王晓燕]

205

——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桐坪中学彭水生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和谐”思想,这些思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可资利用的重要思想资源。 早在先秦典籍《尚书?舜典》中就有“八音克谐,无相伦也,神人以和”的记载,《左传?襄公十一年》中也有“如乐之和,无所不谐”。其后,“和谐”逐渐成为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哲学概念,并进而演进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和中华民族重要的民族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就其主体而言,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传统思想主张“天人合一”,强调人类应当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法天道,道法自然。”(《老子》第25章)强调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以崇尚自然、效法天地作为人生行为的基本依归。庄子进一步发挥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庄子?知北游》)强调人必须遵循自然规律,顺应自然,与自然保持协调,从而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的境界。道家的这种“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强调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主张有机地、整体地去看待天地间的万事万物。儒家对“天人合一”的思想进行了许多阐发。《礼记?中庸》中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强调天、地、人和谐发展。人不是万物的主宰,而应实现天人协调,“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周易?乾卦?文言》)。宋代思想家张载在总结前人“天人为一”、“天人相参”说的基础上,首次使用了“天人合一”四字,并提出了“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命题,指出天地万物本来就是一个和谐的宇宙家庭,人与人是兄弟,人与物是朋友,相互之间应该亲密无间,共存共荣(《西铭》)。这种“民胞物与”的境界,既是张载广大深厚的宇宙情怀的表现,也是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的重要内涵之一。2..和为贵:人际关系和谐的思想 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中国传统和谐思想主张“和为贵”,宽和处世,从而创造人际和谐的社会环境。《尚书?尧典》中,就有人与人之间应当如何和谐相处的记载。

中国传统文化--道德观

中国传统文化--道德观 道德: 道:本意是客观真理,即自然界的构造、运动、变化等规律,社会的客观发展和变化规律, 人的生老病死等规律, 是自然存在和发展的。下面是本人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文章,希望能够帮助到你们。 道德 道 是指大自然的法则,也称天道,它是指宇宙运行的规律,万变不离其一,世界再怎么变化,天道的运行规律永远不会变。 德 是指随顺自然的规则,人们按照这运行的规律去做,就能得道。古人把德和得的意思一样理解。如果硬要违背自然规律去做,那就会逆天而亡,必有灾殃。人会欺负人,但天道决不会欺负任何人。古人常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五伦、五常、四维、八德表明了中华道德发展的历程。中国传统道德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道德的产生与发展都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需要,并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而变化,这种变化既有基本道德规范数量的增减,也有每个道德规范在不同历史时期自身内涵的丰富与发展。 五伦 1.父子有亲父子之间有骨肉之亲 2.君臣有义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 3.夫妇有别夫妻之间挚爱而又内外有别 4.长幼有序老少之间有尊卑之序 5.朋友有信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

五种人伦关系,这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理和行为准则。 五常 仁 仁,人二也。指在与另一个人相处时,能做到融洽和谐,即为仁。凡事不能光想着自己,不能自私自利,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为别人考虑,做事为人为己,即为仁。儒家重仁,仁者,爱人也。简言之,能爱人即为仁。 义 义,人字出头,加一点。在别人有难时出手出头,帮人一把,即为义。古字义,离不开我,用我身上的王去辨别是非,在人家需要时,及时出手,帮人家一两下,即为义。 礼 礼,示人以曲也。己弯腰则人高,对他人即为有礼。因此敬人即为礼。古之礼,示人如弯曲的谷物也。只有结满谷物的谷穗才会弯下头,礼之精要在于曲。 智 智,知道日常的东西。把平时生活中的东西琢磨透了,了解宇宙运行的规律,了解人与人之间关系,就叫智。 信 信,人言也。远古时没有纸,经验技能均靠言传身教。别人用生命或鲜血换来的对周围世界的认识,不信老师的教诲是要吃亏的。信者,实为人类之言,是人类从普遍经验中总结出来的智慧,当然不会骗人。 四维 礼上下、贵贱、长幼、贫富的等级秩序。 义对国家社会的道德义务。

最新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资料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一、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民族文化(traditional culture of China)为基础的哲学文化,借用了现代科学上的发现,把宇宙的本质、宇宙的形成、发展变化、成熟、衰老与死亡,宇宙的归宿;人的本质,人的过去与未来,人从那里来,到那里去,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应当怎么做人;我是什么?我是谁?我在宇宙中的位置,我在宇宙运动中扮演的角色;人类社会的本质,人类社会的归宿等等都明白的告诉给人类。把以上内容告诉给人类,是让人们明白我们做人的权力、责任和义务,让人们都知道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 二、文化传承 (一)文化传承重在文化氛围的营造 文化传承问题不是一件机械性、工具性、程序性的事务,拍脑袋设立个什么智能机制,文化传承应该是一个“薰”的过程,什么叫“薰”呢?大白菜在泡菜坛的环境中变成泡菜,这个过程就是“薰”。传统文化不是药丸子,青少年也不是机器人,所以青少年的传统文化继承应该是一个“薰”的过程。 文化传承不是建几个传统文化教育基地、背几篇古经可以传承的,不是“每一分钟,都有民间文化在消亡”可以警醒的,不是“全球问题需要中国传统文化拯救”可以忽悠的,也不是“我们走得再远,也走不出妈妈的心”之类可以煽情的——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需要成人世界的言传身教。文化蕴含于日常情态中,成人创造了怎样的传统文化学习环境,青少年就能接受到怎样的文化教育。 (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1、对那些在长期历史实践中形成的优秀价值原则,可以转化为时代精神来继承。例如《周易大传》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刚健有为精神,《论语》中所提倡的舍生取义、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中国传统文化

最美家乡——沧州市东光县 农学院11级兽医3班尚晓敏东光县隶属河北省沧州市,位于华北平原河北省东南部黑龙港流域下游。2002年,被确定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东光县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地处“大北京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距北京市250公里,距天津市160公里,距济南160公里,与黄骅港、沧州海关相距90公里,为两省三市六县交界地。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是冀东南重要的商贸、交通要地。京沪铁路、104国道、京沪高速公路纵贯全境,省级千武路横穿而过。刚建设完的京沪高速铁路,还有即将开工的邯黄铁路, 东光县工业基础雄厚,已经形成化工、包装机械、塑料、棉花加工四大特色产业,被誉为化工之乡,“中国纸箱包装机械之乡”、“江北塑料第一乡”、“河北棉花之乡”。 东光县历史悠久,于公元前202年置县。历史上名人辈出,是元曲大家马致远的故里,马致远墓已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京剧表演艺术家荀慧生、清末武术家霍元甲都是东光人。普照公园内的铁菩萨为全国最大的座式铁佛,与沧州铁狮子、景州塔齐名。 东光县旅游资源有: 1、铁佛寺大雄宝殿铁佛寺位于旅游区正中央,占地面积7334平方米,包括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东西配殿,为一组古朴典雅雄伟壮观的仿宋古建筑群。山门正中门楣上"铁佛寺"三个刚劲有力的大字是由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著名书法家赵朴初先生亲笔书写。天王殿和大雄宝殿的鎏金匾额,则出自中国末代皇帝的胞弟,爱新觉罗.溥杰之手。铁佛寺内共有佛像33尊,其中大雄宝殿内释迦牟尼佛高8.24米,重48吨,是我国最大的座式铸铁佛像。 2、马致远纪念馆马致远纪念馆位于河北省东光县县城铁佛寺旅游区内。总占地面积3320平方米,仿古建筑面积604平方米,总投资近100万元。2002年9月9日奠基,9月18日破土动工,坚持建筑景观小巧、精致的要求,追求平和、宁静的氛围,营造起浓厚的文化氛围。马致远纪念馆整体建筑古朴典雅、小巧玲珑,以马致远生活经历为主线,以元代木结构建筑为主体,包括正门、正厅、东西亭、游廊等建筑,力求创造出元代散曲、戏剧浓厚的元代历史文化品位,体现元曲大家马致远的文化风采。 3、荀慧生纪念馆荀慧生纪念馆工程于2006年11月27日奠基,2007年7月31日动工建设,投资140万元,于2010年6月1日建成开馆。纪念馆位于河北省东光县铁佛寺景区内马致远纪念馆北侧,占地面积2335平方米,仿古建筑面积1079平方米。为砖木结构仿清古建筑群,其采用北方四合院布局,与南方园林风格相结合的造园手法,主要包括南北中轴对称式二进院落,进人大院,对面墙上是“苟慧生”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做有道德的中国人_高中作文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做有道德的中国人 本文是关于高中作文的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做有道德的中国人,感谢您的阅读! 我非常之荣幸的参加了宁海县的首届公民道德公益大讲堂,本次大讲堂的主题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做有道德的人”,大讲堂的目的是“构建和谐社会,再现中华盛世”。 谈起“中华文化”这四个字,使人自然而然的想起了一句话叫“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这是教科书中常见的用来描述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句话,可是,要是问到什么是中华传统文化,又有几个人能回答上来呢?就是这样一个问题,引起了我的反思,身为一名中国人,炎黄子孙,华夏儿女,却不知道什么是中华传统文化,我想这是让我自愧的事情,更是让我痛心的事情。 虽是短短四天的学习时间,却是让我受益匪浅,感悟颇深,我是没有什么资格和能力来向大家阐述什么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因为连我也正处在认识和学习中华文传统化的道路上,我知道,要想要真正的领悟几千年前的古圣先贤传承下来的智慧和真理,是要我的用一生时光来学习和践行的!我能做的就是做好一个中国人的本分——弘扬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和做一个有道德的中国人! 就谈谈我这四天来学习的感受吧! 大讲堂的整个学习过程是不收取任何费用的,除此之外还有免费的午餐和学习资料,还有免费的纪念品!这样的公益活动已经很少见了。据我所知,参加大讲堂的义工是五百多人,想必大家都知道什么是“义工”,就是除了要干最脏最累的活以外,他们的付出是没有任何报酬的,我所要讲的不仅仅是义工的概念,

而是他们身上令人尊敬的品德,见人鞠躬一定达到九十度,无论对方年龄大小都称呼为“老师”,每一次台下观众鼓掌,站在一旁的义工们必是鞠躬表示感谢,四天来,我看见的加上我没看见的,我不知道他们每一个义工鞠了多少次躬,真的是数也数不清。在这些义工当中,上至八十多岁的老人,下至十一二岁的儿童,在我看来,我们这些人哪里称得上是“老师”啊?他们,才是我要学习和尊重的老师啊! 这些义工们,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只想说一句,感恩,感谢! 在每天到达会场之后,都会诵读《弟子规》,全场三千多人,诵读经典,有些甚至过目不忘,我记忆最深的就是“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这是为人子的道理。有一位讲师说,中华传统文化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孝”字,两个字就是“道德”二字,还有一位讲师说过,《弟子规》不仅仅是儿童的规,更是做人的规,确实,《弟子规》中许多都是做人处事的道理。对待父母要“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对待兄弟朋友要“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对待自己的行为要“朝早起,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与他人相处则要“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等等做人处事的道理不胜枚举。 讲课的内容我就不详细说了,因为仅凭我三言两语是无法阐述和描述清楚的。 在一场场的讲课中,感动之处可以让人痛哭流涕,激动之处可以让人手掌发麻,几次我都是眼含热泪,哽咽低头,就在举行闭幕式,观看讲课花絮时,我从屏幕上看到一行字:义工们不忍心浪费一粒粮食。屏幕上出现的是收拾饭盒的义工们,面带微笑的在吃从观众手中收回的饭盒中的剩菜剩饭,有些还看见镜头不好意思的躲开了,这时,我再也无法把他们吃剩菜剩饭的镜头看完了,我再也无法忍住自己眼中的泪水,低下头,任由泪水在我的脸颊上滑落,脸上是痛苦的表

中国传统文化大全

中国传统文化大全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民族的精神支柱。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乃至全人类的宝贵财富。中国五千年文明历史,奠定了人的一切文化与思想行为。接受古老的人类文化的教育熏陶,就深知道德底线存在,能够辨别基本善恶。理解传统人的理念和道德文明就容易处理好人际关系,明确人生价值观念,提升人伦道德。周易是中国传统文化之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源头,传统文化是中国古圣先贤几千年经验、智慧的结晶,她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提升社会道德完善审美观的作用,表现出来的是民族内涵和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 古代时候“华”这个字和“花”的意思一样,引申为美丽而有光彩,古代中原地区的人们,认为自己居住在衣冠整齐而华丽的文明地区,所以自称为华。作为华复民族,我们的历史文化就象花一样鲜艳美丽。民族风俗凝聚着人民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中国历史的画卷把我们民族的生活装点得多姿多彩:精美绝伦的工艺品,如诗如画的山水园林,叹为观止的民间艺术,让人折服的诗词曲赋,可歌可泣的历史典故,书法国画,大着名书,民间传说等等。 中华传统文化在影视界、商界、艺术界、饮食业、旅游业、建筑业等行业里都常常用得上,对增加创作灵感,丰富作品素材,合理布置家居,活跃思维,婚嫁做寿以及社会交际等都起很好的作

用。当你还是用筷子吃饭,过传统节日过得有滋有味时,身为中国 人的你就更应该了解多些中华传统文化。 何谓“十才子书”? 所谓“十才子书”,指的是这样十部作品:一、《三国演义》;二、《好逑传》;三、《玉娇梨》;四、《平山冷燕》;五、《水浒传》;六、《西厢记》;七、《琵琶记》;八、《花笺记》;九、《斩鬼记》; 十、《三合剑》。它们中有小说、传奇和戏曲。有第一流的小说,如《三国演义》、《水浒传》和优秀的戏曲《西厢记》、《琵琶记》;但也有滥竽充数的,如《三合剑》。即使名列第二的《好逑传》、名称第三的《玉娇梨》和名列第八的《花笺记》,也由于格调不高,落入才子佳人小说的俗套,在中国文坛的影响也极微。因此,所谓“十才子书”的选择和排列,本身就是荒唐可笑的。有人说此出自金圣叹,恐怕不确。 古籍名称的由来 初涉古籍的人,往往为古籍的名称所惑,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其实,古人着作集名的由来,也是有规律可寻的。 以作者本名作集名,如唐代诗人杜审言的诗集称《杜审言集》。 以作者的字或别号作集名,如曹植字子建,集名即为《曹子建集》。 以作者的籍贯作集名,如唐代张九龄为曲江(今属广东)人,集名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与公民道德建设研究综述(一)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与公民道德建设研究综述(一) 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提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增强我国公民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提高他们对传统文化的鉴赏能力和文化素质,是当前的一项迫切任务。学界对其进行了广泛探讨,取得了一定成果。本文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资源对公民道德建设的价值、提高公民的道德水平的方式方法、传承文化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可能的应对策略等作一简要梳理,以促进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 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集儒、道、墨、法、释等文化精华为一体,蕴含着丰富的宝藏。从儒家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治国之道到道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从墨家的“兼相爱,交相利”人与人的相处之道到法家“以法治国”以及释家的“大慈大悲”对人性的关怀,无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体现着中华民族的至诚的精神与信念。这种文化在历史上曾推动中国社会的繁荣发展,对整个世界文化发展也有过重大的影响。这些优秀的文化历经几千年的风风雨雨,形成了自成一格的文化传统,至今仍影响着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是我们进行公民道德教育有源头活水。 近年来,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的研究硕果累累,公民道德教育方面的研究成果也蔚为壮观,然而关于中国的传统文化资源与公民道德教育之间的关系、传统文化对公民道德教育的作用、公民道德教育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分析研究都不多,而且这些为数不多的研究,也只是泛泛而谈,有待进一步深入。 很多学者都认同以下观点,即“伦理道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也是中国文化对人类文明最突出的贡献之一。”伦理道德是对社会生活秩序和个体生命秩序的深层设计,是公民道德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文化元素。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都著书立说,呼吁重新审视传统伦理道德文化。传统伦理道德文化内容丰富,东南大学的樊和平教授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归纳为仁爱孝悌、谦和好礼、诚信知报、精忠爱国,克己奉公、修己慎独、见利思义、勤俭廉正、笃实宽厚和勇毅力行等十大美德,认为它是形成崇高的民族精神,建立具有丰富内涵的民族道德人格的重要保证。中国人民大学的吴潜涛教授把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归纳为爱国主义、团结统一、爱好和平、自强不息、人际和谐、追求崇高、以德治国、艰苦奋斗等传统,主张大力继承和发扬。2] 很多学者都主张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民族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同时存在的新形势下,坚持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入发掘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传统,对于我们加强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增强民族凝聚力和竞争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3] 传统道德教育以人性论为逻辑出发点和教育前提,是古代先哲对道德教育规律的探索,富有深刻的道德理性内涵,从发展的角度看,这正是传统道德教育与公民道德教育一脉相承的原因与关键所在。 比如孔子提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恪”4]的思想,在于强调道德教育对理想人格形成的重要作用。另外孔子讲性相近,习相远;孟子讲人性本善、人皆可以为尧舜;荀子虽讲人性本恶,但强调“善者伪也”,认为人的善行和善良品德是可以后天习得的。从表面上看,孔子、孟子、荀子对人性的看法存在着差异,但实质上在对待人性与人的善良品德关系问题上殊途同归,都十分强调道德教育的重要作用,认为人性是可以教化、可以塑造的。 关于如何对个体人进行人格培养问题,也能从传统文化中吸取养份。有学者认为:对“善”的追求是中国传统道德对个体生命价值和归宿的最终确认,也是作为个体的人不断寻求道德理性成熟的过程。现代公民人格的培养同样不能脱离人性的基础,要结合个体的道德需要,使人格教育出于自然而又归于自然。这就要关注公民的多种心理需求、生理需求,尊重他们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创新元素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创新元素 [摘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想、创新方法和创新内容以及创新特点和现代价值几个方面,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创新元素作了全面梳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创新因素对继承和弘扬民族创新精神、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文化具有重大意义。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传统和弘扬民族创新精神,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文化,动员亿万人民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下面仅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想、创新方法和创新内容以及创新特点和现代价值几个方面,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创新元素做一梳理。 [关键词]:传统文化;创新精神;现代价值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创新思想 (一)《周易》中的创新思想 创新意味着改变,所谓推陈出新、气象万新、焕然一新,无不是诉说着一个“变”字。而《周易》正是讲变的哲学。“《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系辞下》)变则通,就是说要通过不断变化,通过创新来实现通达,这才是长久之道。在《周易》中,始终贯穿着创新这一永恒的主题,《易》学本身处处充满着变革、创新的思想:“《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益,不可为典要,为变所适。”《易纬·乾凿度》云:“易一名而含三义,所谓易也,变易也,不易也。”郑玄依此义作《易赞》及《易论》云:“易一名而含三义:易简一也,变易二也,不易三也。”也就是说,“易”有三重含义:简易、变易、不易。虽然这三个含义都是对“易”的发挥,实际上,“周易”的真义就是变化,变易是宇宙的根本精神,体现了宇宙万物永恒的运动本质。所以,唐人孔颖达说:“夫易者,变化之总名,改换之殊称。自天地开辟,阴阳运行,寒暑迭来,日月更出,孚萌庶类,亭毒群品,新新不停,生生相续,莫非资变化之力,换代之功。然变化运行,在阴阳二气,故圣人初画八卦,设刚柔两画象而气也;布以三位,象三才也。谓之为《易》,取变化之义。”(《周易正义·卷首》)在孔颖达看来,“易”就是变化的总称、改换的特殊称谓,其基本内涵是“新新不停,生生相续”,体现出来就是“变化之力,换代之功”,其变化的

中国传统文化

一、名词解释 新儒家: 新儒家是指民国新文化运动以来全盘西化的思潮在中国的影响力扩大,一批学者坚信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仍有价值,认为中国本土固有的儒家文化和人文思想存在永恒的价值,谋求中国文化和社会现代化的一个学术思想流派。特征是与西方近代民主,科学思想交流融合。鹅湖之会: 比喻具有开创性的辩论会。出处: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在信州(今江西上饶市铅山县鹅湖镇)鹅湖寺举行的一次著名的哲学辩论会。由吕祖谦邀集,意图调和朱熹和陆九渊两派争执。实质上是朱的客观唯心主义和陆的主观唯心主义的一场争论。它是中国哲学史上一次堪称典范的学术讨论会,首开书院会讲之先河。 大乘佛教: 大乘佛教指能将无量众生度到彼岸,佛教中用马车来比喻度众生的工具。大乘,是大的车乘之意。在佛教声闻,缘觉,菩萨的三乘教法中,菩萨乘(或佛乘)为大乘教法。 慎独: “慎”就是小心谨慎、随时戒备;“独”就是独处,独自行事。意思是说,严格控制自己的欲望,不靠别人监督,自觉控制自己的欲望。 内圣外王 内圣外王,指内具有圣人的才德,对外施行王道。 四谛: 又作四圣谛。谛,意为真理或实在。四谛即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 四谛即:(1)苦谛:指三界六道生死轮回,充满了痛苦烦恼。(2)集谛:集是集合、积聚、感招之意。集谛,指众生痛苦的根源。谓一切众生,由于贪、瞋、痴等造成种种业因,从而感招未来的生死烦恼之苦果。从根本上来说,众生痛苦的根源在于无明,即对于佛法真理、宇宙人生真相的无知;正因为无明,众生才处于贪、瞋、痴、慢、疑、恶见等等烦恼之中,由此造下种种恶业;正因为造下种种恶业,又使得众生未来要遭受种种业报。这样反复自作自受,轮回不休。(3)灭谛:指痛苦的寂灭。灭尽三界烦恼业因以及生死轮回果报,到达涅盘寂灭的境界,称为灭。(4)道谛:指通向寂灭的道路,主要指八正道。佛教认为,依照佛法去修行,就能脱离生死轮回的苦海,到达涅盘寂灭的境界。 涅磐: 涅槃为佛教教义,指佛教修习中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和最高理想境界,一般指破除烦恼后所证得的不死不灭,超越生死,永恒安乐的境界,是一种超越生死轮回之迷界而获得觉悟,

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管理

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管理 ——学习传统文化有感2014年9月参加优秀青年培训班以来,学习了中国传统文化、项目管理、组织行为学、卓越团队建设等多个课程,这些课程从多个方面阐述了管理特别是自我管理和团队管理的重要性和方法,经过深入的学习和自己反复琢磨,认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包含了现代的管理方法:中国的传统文化是管理的“道”,而西方现代管理方法是管理的“术”,道是论述事务的本质,而术是对处理事务的技巧和方法的总结;中国的传统文化对管理偏重于“德”治,而西方现代管理方法偏重于“法”治,德治讲究的是强调管理的艺术性、人文性是软的一面,法治追求的是管理的科学性、计划性是硬的一面;中国的传统文化对目标的管理注重的是定性的管理,目标是比较模糊的,强调在执行过程中对人的管理,西方现代管理办法对目标的管理注重的是量的管理,目标必须清晰和量化,强调在执行过程中对事的控制。 深入的体会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会在企业发展、团队建设、日常工作管理多个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将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管理学相结合,用中国传统文化管人,用西方现代管理文化管事,这样将会对企业和团队内部的各项工作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下面从“道和术”,“德和法”,“定性和定量”三个方面说明传统文化和现代管理相结合的学习心得。 一、道与术相结合,本质和技巧并重 中国传统文化中主要分成孔子所代表的儒家思想,老子代表的道

家思想,儒家思想对管理的“道”主要是中庸思想,子曰:中也者,天下之大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孔子所阐述的不偏不倚与不走极端的处世之道,认为它会使天地之间所有的人们各就其位,各得其所;万物生长,一片繁荣景象。道家思想是老子在《道德经》中阐述的“无为”,主张的是为人、处世乃至治国、兴邦、治世的基本原则,无为并不是要人们无所事事,而是主张人们的活动应该顺应自然之道。 从“中庸”到“无为”讲的都是,企业和团队的外部关系不应是“竞争”关系,而应是“竞赛”关系。因为“争”会导致自我混乱,使自己脱离市场根本,把人力、物力、财力浪费到企业和团队的非正常上升通道外。明智的企业应当在“不争”上下功夫,去了解存在于市场中新的、尚未被发现的利益需求点,设法去满足尚未被市场认识到的潜在需求。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在传统文化中要求的是管理工作应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要使管理活动顺应自然之“道”。克服轻率和浮躁的弊病,以清静、持重的态度做事。 明确了企业和团队的目标和方向后,如何去做呢?所遵照的路径和工作方法有哪些呢?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再好的目标也都是只有得到良好的贯彻执行才能发挥作用,所以在企业中心思想贯彻执行过程中就必须讲究策略和方法,就需要重“术”,就是对目标的执行进行技巧性监控、处理,加强反馈,加强考核,这是西方现代管理学中描述的项目管理、团队管理的强项,通过目标分解、计划设定、人事关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和谐思想,挖掘开发这些宝贵的和谐思想,对于我们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和谐”思想,这些思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可资利用的重要思想资源。 早在先秦典籍《尚书·舜典》中就有“八音克谐,无相伦也,神人以和”的记载,《左传·襄公十一年》中也有“如乐之和,无所不谐”。zhlzw.com中 华勵志网其后,“和谐”逐渐成为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哲学概念,并进而演进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和中华民族重要的民族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就其主体而言,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传统思想主张“天人合一”,强调人类应当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法天道,道法自然。”

(《老子》第25章)强调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以崇尚自然、效法天地作为人生行为的基本依归。庄子进一步发挥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庄子·知北游》)强调人必须遵循自然规律,顺应自然,与自然保持协调,从而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的境界。道家的这种“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强调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主张有机地、整体地去看待天地间的万事万物。 儒家对“天人合一”的思想进行了许多阐发。《礼记·中庸》中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强调天、地、人和谐发展。人不是万物的主宰,而应实现天人协调,“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周易·乾卦·文言》)。宋代思想家张载在总结前人“天人为一”、“天人相参”说的基础上,首次使用了“天人合一”四字,并提出了“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命题,指出天地万物本来就是一个和谐的宇宙家庭,人与人是兄弟,人与物是朋友,相互之间应该亲密无间,共存共荣(《西铭》)。这种“民胞物与”的境界,既是张载广大深厚的宇宙情怀的表现,也是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的重要内涵之

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刘德汉1109121091 11电信2班 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摘要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以其独有的民族特性深深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发展,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传统文化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危机。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传承,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应以科学发展的观点和创新精神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使其成为中国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的主流。 关键字: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弘扬创新 五千年华夏,泱泱哉大国。提起中国五千年文明的博大精深,已是老生常谈。然而,我们整日挂在口边的这四个字“博大精深”在今天十三亿中国人头脑中究竟是什么样的概念和意义?这四个字仅仅意味着京剧、诗词和书法吗?它究竟诠释着什么?能给我们的现在和未来带来什么?我们真正了解自己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传统文化吗? 中国目前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而这场变革自有其历史延续性。应该说,自1840年英国人用枪炮强行敲开中国大门后,古老的中国就一直在经历着包涵了血与火的社会变革。其间,有翻天覆地的社会制度变革,有反抗民族压迫的的战争史诗,还有看似平静,实则蕴涵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思想运动。当然,社会变革也不总是一帆风顺,例如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十年浩劫。 在这近一百七十年间的复杂而深刻的社会背景和历史力量的作用下,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也经历了痛苦的洗礼。这中间,无数仁人志士、学贯中西的学者都一遍又一遍地痛苦反思、自省、叩问着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中国自救和发展的意义。长期占据中国文化主流的儒释道文化及其传统也几经受到质疑,批判,甚至在今天仍然不时引起学界争鸣的声音。中国传统文化在近两个世纪中接连不断的社会变革中究竟体现出了多少生命力呢?答案似乎并不乐观。 一个无法回避的现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声音在当代中国乃至世界的发展过程中十分微弱。有观点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呼唤民主与科学的中国发展无大益处。回顾历史,遍览周遭,我们的传统文化屡遭尴尬。19、20世纪的中国社会现实和世界发展潮流使大部分中国人对本民族文化丧失了自信,只有少数思想家仍然能在新旧体制交错的夹逢中读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希望。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的固有文化事业百废待兴,然而其发展道路十分坎坷,在很大程度上使传统文化丧失了民众基础。今天,有些外国人对于中国文化的兴趣和造诣已经达到相当水平,甚至超过我们大部分国人。很多中国传统文化典籍在国内早已被锁入故纸堆无人问津,反而是在日、韩还有一些西方国家中掀起热潮,然后外国人的关注学习热情反过来刺激了中国人,使我们回过头来重新发掘被我们遗忘的角落。《围城》里有段描述很精彩:学文的不如学理的,学哲学的不如学外语。钱钟书先生描写的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社会状况,然而这一可叹事实直至今日仍在国内有其市场。近日某大学设立国学学科。这本是件好事,但有人提出,设立如此科目在今天有多少实际意义呢?而发问者并不在少数,实在发人深省。走在街上,无数年轻时尚男女的生活、思想内容里除了一些国骂,其余已相当“西化”,

弘扬传统文化,加强道德修养

弘扬传统文化,加强道德修养 今天讲的是传统文化与道德修养。当然就会有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其中不乏众多道德修养方面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也的确在后世人的道德修养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当今的社会仍十分匮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不少人甚至将道德修养放置一边,不理不顾。这种现象令人深思。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对世界的发展都会有一定的影响。中华民族虽然历经无数磨难与困苦,但始终能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应当说,是同中国的优良传统文化,特别是优良的道德传统的作用分不开的。也是因此,我们必须更加注重个人道德修养的建设首先提到的是传统文化,然后就是加强道德修养。那么就咱们的传统文化来简单介绍一下,什么才是我们必须弘扬的传统文化呢?下面简单介绍一下。 一、中国传统文化 在中华民族长达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源远流长的优良道德传统。这些优良道德传统是先辈们留下的重要精神财富,是我们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丰富源泉。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对后世个人道德修养建设的影响可谓深远。而儒家文化的核心是仁。仁者,人也。仁者,爱人。 中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几千年来,中国人始终认为,良好的道德修养是一个人立身之根本。这道德修养包括爱己,爱人,爱国。一个自爱的人方可谈爱他人。爱己就要求我们十分注重个人道德修养的建设。热爱生命,言行一致。而爱人则要求我们谦逊礼让,诚信待人,推己及人。爱亲人,爱朋友,爱同胞,乃至爱全人类。此谓博爱。中国历史上也有很多这样的人。比如杜甫,他忧国忧民,他的诗多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反映人民所承受的各种苦难,表达人民的愿望和要求,大胆揭露社会弊端,从而成为人民的代言人。他的诗具有“诗史”的性质。他的爱是大爱,是博爱,是对广大人民的爱,这爱让人心生钦佩。最后是爱国,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转身毅然投入汨罗江,这爱国气势磅礴,这爱国可歌可泣。岳飞一首《满江红》,歌尽不少仁人志士心中所盼。这些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在中国民族的长期发展中起了积极的意义,而且对提高我国当前的道德水平仍有重要意义。

文化与道德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与道德 摘要: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其中不乏众多道德修养方面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也的确在后人的道德修养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中华民族虽然历经无数磨难与困苦,但始终能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应当说,是同中国的优良传统文化,特别是优良的道德传统的作用分不开的。但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传统的道德教育内容、对传统价值的认同受到了冲击,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的道德规范还没有建立完善。文化的衔接出现了脱节,人们的道德趋向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不少人甚至将道德修养放置一边,不理不顾,这种现象令人深思。因此,为了提高全民族素质,就必须在加强道德建设的同时,下大力度发展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并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系。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道德 一、中国传统文化 在中华民族长达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源远流长的优良道德传统。这些优良道德传统是先辈们留下的重要精神财富,是我们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丰富源泉。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对后世个人道德修养建设的影响可谓深远。而儒家文化的核心是仁。仁者,人也。仁者,爱人。

中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几千年来,中国人始终认为,良好的道德修养是一个人立身之根本。这道德修养包括爱己、爱人、爱国。一个自爱的人方可谈爱他人。爱己就要求我们十分注重个人道德修养的建设。热爱生命,言行一致。而爱人则要求我们谦逊礼让,诚信待人,推己及人。爱亲人,爱朋友,爱同胞,乃至爱全人类。此谓博爱。中国历史上也有很多这样的人。比如杜甫,他忧国忧民,他的诗多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反映人民所承受的各种苦难,表达人民的愿望和要求,大胆揭露社会弊端,从而成为人民的代言人。他的诗具有“诗史”的性质。他的爱是大爱,是博爱,是对广大人民的爱,这爱让人心生钦佩。最后是爱国,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转身毅然投入汨罗江,这爱国气势磅礴,这爱国可歌可泣。岳飞一首《满江红》,歌尽不少仁人志士心中所盼。这些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在中国民族的长期发展中起了积极的意义,而且对提高我国当前的道德水平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这些优秀的道德传统在当今社会的具体体现有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注重整体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二是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三是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四是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五是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做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六是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道德主体要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一、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民族文化(traditional culture of China)为基础的哲学文化,借用了现代科学上的发现,把宇宙的本质、宇宙的形成、发展变化、成熟、衰老与死亡,宇宙的归宿;人的本质,人的过去与未来,人从那里来,到那里去,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应当怎么做人;我是什么?我是谁?我在宇宙中的位置,我在宇宙运动中扮演的角色;人类社会的本质,人类社会的归宿等等都明白的告诉给人类。把以上内容告诉给人类,是让人们明白我们做人的权力、责任和义务,让人们都知道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 二、文化传承 (一)文化传承重在文化氛围的营造 文化传承问题不是一件机械性、工具性、程序性的事务,拍脑袋设立个什么智能机制,文化传承应该是一个“薰”的过程,什么叫“薰”呢?大白菜在泡菜坛的环境中变成泡菜,这个过程就是“薰”。传统文化不是药丸子,青少年也不是机器人,所以青少年的传统文化继承应该是一个“薰”的过程。 文化传承不是建几个传统文化教育基地、背几篇古经可以传承的,不是“每一分钟,都有民间文化在消亡”可以警醒的,不是“全球问题需要中国传统文化拯救”可以忽悠的,也不是“我们走得再远,也走不出妈妈的心”之类可以煽情的——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需要成人世界的言传身教。文化蕴含于日常情态中,成人创造了怎样的传统文化学习环境,青少年就能接受到怎样的文化教育。 (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1、对那些在长期历史实践中形成的优秀价值原则,可以转化为时代精神来继承。例如《周易大传》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刚健有为精神,《论

探析中国传统文化与道德的论文

探析中国传统文化与道德的论文 《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理念分析》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道德理念;探讨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是一种道德文化,它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和宏大的道德理念,但是近百年来,现代文化伦理因为 缺乏与传统文化理念的和谐对接而引发了一系列道德冲突,对于当 今国人来说,要想全面重建新时代的道德文化,培养能够适应现代 社会需求的道德之人,那么复兴中国传统文化之道德理念,重建国 人的精神之天无疑是一条必由之路。 华夏文化起源于三皇五帝,在经历过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兼容并包的大融合后,及至汉代,儒、释、道三家的思想文化逐渐成为其 主流并形成了我们今天所讨论的中国传统文化。可以说,中国传统 文化的支柱就是儒、释、道文化三位一体的和谐共生体,而其道德 理念则是这种共生状态的最高追求。 时至21世纪前后,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人和社会转型的愈加 剧烈,国人遇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问题,其中既有社会制度层面的,也有个人生活层面的,但究其根源,实乃东方与西方文化传统、现 代与古代文化传统的价值观、道德观之冲突所致,并由此在国内各 个领域掀起了一场重新反思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潮,其中,众多学者 用不同视角对中国浩瀚渊博的传统文化和道德传统作了正本清源式 的诊释,希望能够重新找回改良社会、抚慰民众的信心和力量。在 此大背景下,本文选而择其一,仅从其道德理念层面作些粗浅的探讨。 一、当代道德文化的衰落 清末以降,在经历了“西学东渐”“全盘西化”“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等一系列大争鸣、大讨论后,国人似乎普遍对中国传统文 化失去了原有的尊崇和拜服,转而向西方文化和现代文明寻找救世

之道。但是由于复杂的历史因缘和各种中外思想的博弈,从西方舶 来的各种主义、精神均在几十年的大融合、大碰撞中被一一冲击、 压抑、解构乃至遗忘。直至20世纪90年代,中国当代道德文化开 始进人信仰、理念全面式微的阶段,随之而来的是精神上的“无法 无天”,胜者为王、优胜劣汰的丛林法则开始支配众多国人的思维。于是乎,一些人迅速丧失了体验和言说道德的勇气和能力,在他们 心中似乎只剩下利益多寡的博弈而无半点义与不义之别;于是乎,在 我们身边似乎只能看到胜者、败者及其羡慕者、嫉恨者的此消彼长,却很难再发现知耻者和悔恨者;于是乎,要求他人言说和遵守道德成 为一种展示权力的手段,而拒绝羞耻和言说道德则成为人们自我保 护的不二法门;于是乎,几乎所有关于道德的话题都毫无保留地指向 他人而非内心,原本发自内心的道德感成为日益稀缺的体验,传统 道德理念正不断丧失其在国人心目中的神圣领地。 道德文化缘何会在这个曾经以重视道德著称的文明古国走向衰落?究其原因,可以从社会体制变革、东西方文化冲突等多个角度考察,但我们也不能忽略另外一个事实,即道德理念与信仰的缺失与国人 对传统文化及其道德理念的盲目拒斥密切相关。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本有其道德之维 梁启超先生曾说“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致身心,西学应外事”(《劝学篇》),此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东西方文化的不 同特点,即西方文化更注重个体行为实践的合理、合法与有效性, 惯于追求一种亚里士多德式的实践理性,而中国传统文化则更看重 为自身的思想言行找到本源的精神根基和理念寄托,进而追求“天 人合德”的精神境界。可见,中国传统文化特别重视人的内在觉悟 和身心境界的提高,其本质就是一种道德文化。而宏大的道德理念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仰望星空”的精气神,正是国人活在世 上的一种姿态和尊严,更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境界和气质写照。正如 老庄所言“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逍遥游》)、孔孟追求的“仁者爱人,克己复礼”和佛家向往的“诸恶莫作,众 善奉行”,就是这种厚德载物的视野和气魄成就了中华民族一个个 道之、德之、道德之楷模。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管理的影响教程文件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管理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管理的影响 班级:09国金(1)班姓名:詹茂开学号:0904020110 【关键词】传统文化现代管理 【摘要】我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所包含的儒家、道家、法家等 思想,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所蕴藏着的许多丰富哲学思想 和道理,对我国现代管理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作用和借鉴意义。任何有效的管 理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积淀之上的,本文从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 角度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管理中的体现和运用,分析和探讨传统文化与 现代管理有机契合的问题,认为我国现代化管理应该深挖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源 宝库,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以促进我国现代管理的发展。 【正文】 中国传统文化中包涵着丰富的管理思想,这些思想始终贯穿着中国从古到今的管理实践,涉及到行政、经济、军事、文化、家庭等社会的各个方面和层次,这些管理思想及实践的文化底蕴就是中国伦理型文化传统。中国的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有着深刻的联系,我们要把古代优秀的文化与我国管理实际结合起来,促进管理的发展。 以儒学为代表的伦理型管理思想可概括为“修己”和“安人”,即以自我管理为起点,以社会管理为过程,最终实现“平天下”之目标。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立业—治国—平天下,是其管理思想的逻辑演绎,将家、业、国、天下的管理只看作是人口和范围的不同,而管理的模式和方法没有本质的差异,对家族的管理方法同样适用于企业和国家,这样就形成了以家族管理为出发点的中国传统管理思想。

“人为邦本”:关于对象管理现代西方管理理论认为:人是管理对象中最能动、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事实上,这些现代管理思想在两千多年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就能找到源头活水。《尚书·盘庚》记载:“重我民”、“施实得于民”;孔子主张富民、教民,重视“民、食、丧、祭”,“民”位列第一;孟子坚持“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基本观点,强调政在得民,失民必定亡国灭身。因而,在我国现代管理当中,应该充分重视人的管理,关心下属,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他们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当中去,促进事业的发展。 “人之能群”:关于管理组织,现代管理在组织的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办事效率、行为规范等方面都提出了许多科学的理论。儒家的管理组织理论则集中体现在荀子所说的,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群”是人类生来就有的本能,而要使之成为现实的社会组织,就必须有“分”。所谓“分”,作为组织结构、伦理结构、职业结构以及国家的管理机构等,是人类生存的保证,社会正常运转的前提,组织有序化的标志。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社会组织可以使人类的整体力量得到汇集和放大。 “正己正人”:关于指挥管理,现代管理关于指挥和领导行为的理论有其丰富的内容。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的“正己正人,成己成物”的思想与以上理论同出一辙。孔子“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是为仁之方。因此,在人际关系问题上,要“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即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只有正己,才能正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如果剔除其包含的封建内容,古代先哲“正己正人,成己成物”思想中所提倡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身先士卒、推己及人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是完全可以用在管理工作中的。 “贵和持中”:关于协调管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是贵“和”持“中”。注重和谐,坚持中庸,是浸透中华民族文化肌体每一个毛孔的精神。孔子讲:“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这是强调以礼为标准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