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数学八下251《一次函数》同步测试题

冀教版数学八下251《一次函数》同步测试题
冀教版数学八下251《一次函数》同步测试题

25.1 一次函数

第1题. 某工厂加工一批产品,为了提前完成任务,规定每个工人完成150个以内,按每个产品3元付报酬,超过150个,超过部分每个产品付酬增加0.2元;超过250个,超过部分出按上述规定外,每个产品付酬增加0.3元,求一个工人:

①完成150个以内产品得到的报酬y (元)与产品数x (个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②完成150个以上,但不超过250个产品得到的报酬y (元)与产品数量x (个)的函数关系式; ③完成250个以上产品得到的报酬y (元)与产品数量x (个)的函数关系式. 答案:①3y x = (0<x ≤150);

② 3.230y x =- (150<x ≤250);

③ 3.5105y x =- (x >250)

第2题. 商品的销售量也受销售价格的影响,比如,某衬衣定价为100元时,每月可卖出2000件,价格每上涨10元,销售量便减少50件.那么,每月售出衬衣的总件数y (件)与衬衣价格x (元)销售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_________.

答案:20005(100)y x =--

第3题. 写出下列函数关系式,并指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油箱中有油60升,每小时耗油2升,求耗油量M 与时间t (小时)的关系.

答案:2M t =(0≤t ≤30)

第4题. 写出下列函数关系式,并指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轮子每分钟转60圈,求轮子旋转的转数N 与时间t (分)的关系

答案:60N t =(t ≥0)

第5题. 下列关于函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一次函数是正比例函数

B . 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

C . 正比例函数不是一次函数

D . 不是正比例函数的就不是一次函数

答案:B

第6题. 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0cm ,腰长为y (cm),底边长为x (cm),则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为______. 答案:1102y x =-+

第7题. 若函数y =(m -3)x

m -1+x +3是一次函数,且x ≠0,则m 的值为______. 答案:2或1

第8题. 一次函数y=kx+b 中,k 、b 都是 ,且k ,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当k ,b 时,它是正比例函数.

答案:常数,≠0,全体实数,≠0,=0

第9题. 观察图形

1 2 3 4 …

上图中每个小正方形都是由四根火柴秆组成的,那么火柴秆的数量y (根)与小正方形的个数n 的关系为 .

答案:. y =3n +1(n 为1、2、3、4、…….)

第10题. △ABC 中,一边长为x cm ,这边上的高为4cm ,面积为y cm 2,那么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 .

答案:y=2x

第11题. 出租车收费按路程计算,2km 内(包括2km)收费3元,超过2km ,每增加1k m 加收1元,则路程x ≥2km 时,车费y (元)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为____.

答案:1y x =+

第12题. 拖拉机开始工作时,油箱中有油36L ,如果每小时耗油4L ,那么油箱中剩余油量y (L),与工作时间x (h)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____,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____. 答案:436,09y x x =-+≤≤

第13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公民全月工资、薪金所得不超过800元的部分不必交税,超过800元的部分为全月应纳税所得额,此项税款按下表分段累计进行计算: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不超过500元的部分 5%

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 10%

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 15%

…… ……

某合资企业一工人工资在1400元-2000元之间变化,求他应交税金y (元)与其工资x (元)之间的函数关系.

答案:(800)10%,0.180.y x y x =-?=-即

第14题. 出租车收费按路程计算,2km 内(包括2km )收费3元,超过2km ,每增加1 km 加收1元,则路程x ≥2 km 时,车费y (元)与路程x (km )之间的函数关系为______ 答案:1y x =+

第15题. 将长为30cm ,宽为10cm 的长方形白纸,按图所示的方法粘合起来,粘合部分的宽为3cm ,则5张白纸粘合后的长度是多少?设x 张白纸粘合后的总长度为y (cm),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什么?

答案:138cm ,y =30x -3(x -1)=27x +3.

第16题. 已知y+a 与x-b 成正比例(其中a 、b 都是常数),试说明:y 是x 的一次函数 答案:设y +a =k (x-b )(x ≠0)

y =kx -(a +bk )

第17题. 已知y+a 与x-b 成正比例(其中a 、b 都是常数)

(1)试说明y 是x 的一次函数;

(2)如果x=-1时,y=-15;x=7时,y=1,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答案:(1)因为y+a 与x-b 成正比例,所以y+a=k(x-b)(k ≠0),即y=kx-(bk+a)因为k 不等于0,a 、b 为常数,所以y 是x 的一次函数;

(2)代入解得k=2,bk+a=13, 所以y=2x-13.

第18题. 下列关于函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一次函数是正比例函数

B . 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

C . 正比例函数不是一次函数

D . 不是正比例函数的就不是一次函数

答案:B

第19题. 汽车由天津开往相距120k m 的北京,若它的平均速度为60km/h ,则汽车距北京的路程S (km )与行驶时间t (h)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______.

答案:S =120-60t

第20题. 两港相距640千米,轮船以15千米/时的速度航行,t 小时后剩下的距离y 与t 的函数关系式为________.

答案:64015y t =-

第21题. 某种国库卷的年利率为9.18%, 则存满三年的本息和y 与本金x 之间的函数关系

式为 .

答案:y=x +3×9.18%x (x >0)

第22题. 一个长为120m ,宽为100m 的矩形场地要扩建成一个正方形场地,设长增加x 米,宽增加y 米,则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是 ,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 ,且y 是x 的 函数.

答案:y=x+20,x ≥0,一次

第23题. 点(11)--, (填:“在”或“不在”)直线

23y x =--上

答案:在

八年级下册数学同步导学答案

八年级下册数学同步导学答案

?神机妙算显身手:38% 1、直接写出得数。5% 9+7.8 —3.8 = 5^2X0.8 = 0.7+0.4 >1.5 = 2.4 —2.4 勻.2 = 0.8+0.8 X = 0.73+0.27 X0 = 8.4 X.2+1.6 X.2 = (1.5+0.25 ) >4 = 5.3 X00+1000+0.17 = 0.4 XX0.1+0.2 -0.2 = 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9% _L 7.8-1.9+8.2-8.1 0.45 X78.2+20.8 X0.45+0.45 27-0.25 3、脱式计算下面各题。12% I 0.1 -+1-0.8 —0.1 3.6 X1.25+0.32 —).4 (0.25+0.125 ) -( 0.75 ?.4) 58.8 - (0.6 X0.7) -).02 4、解方程。6% I 9.4x —0.4x = 16.2 0.2x —0.4 + 0.5 = 3.7

5、文字题。6% (1)6减0.5的差乘1.4所得的积除9.24,商是多少? ⑵9.75减7.29除以0.81的商,所得的差被0.03除,商是多少? 二?知识宫里奥秘多:15% (第4、5题各2分,其余每空1分。) I 1、将50.95缩小10倍是(),3.025扩大()倍是302.5。 I 2、5.04 >2.1的积估计比10 ()。4.495精确到百分位是() _L . 3、一个两位数除351,余数是21,这个两位数最小是()。 丄一一一一 4、7.5平方分米=()平方厘米30.06千克=()克 3米9厘米=(1)米8.08 吨=()吨()千克 5、在下面的O中填入〉、V和=。 5.08 >.01 5.08 3.9 £.98 3.9 3.2 £.01 3.2 >000.76 X3.7 3.7 6、一块三角形地的底边长是450米,高是120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地的面积是( _L )公顷。 I 7、甲、乙两数的积是4.4,如果甲数扩大5倍,乙数也扩大5倍,那么,甲、乙两数的积是( ) I 8、被减数比差大3.6,减数比被减数小4.5,被减数是()。 I 9、有两种长度的线段,一种长5厘米,另一种长11厘米,用这两种线段围成的一个三角形的周 I 长是()厘米。 _L . 10、小明在计算某数除以3.75时,把除号看成了乘号,结果是225,求这道题的正确答案是 _L ()。 - — 11、王飞以每小时40千米的速度行了240千米,按原路返回时每小时行60千米,王飞往返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千米。 三?当回法官判对错:(对的在括号内打“V,错的打“>)”5%

2019-2020年六年级下册数学同步学案及答案

一、动脑思考,认真填写(共22分,每空2分) 1. 五百八十亿三千零六万写作( ),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记作( )。 2. 桌子上有一个不透明的盒子,盒子里装有大小、形状相同的红球6个,白球4个, 摸出一个球,记录它的颜色,再放回去,重复30次,摸出( )球的可能性大。 3. “比德文”电动车属于家电下乡补贴品牌,每购买一辆“比德文”电动车,国家补 贴电动车售价的13%,李淼要购买一辆售价为2500元的“比德文”电动车可节省 ( )元。 4. 一个圆柱削去6dm 3,正好削成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这个圆锥的体积是 ( )。 5. 手工课上,王强把一个长方体木块恰好截成两个正方体木块,这样表面积增加了 6.4 平方厘米。原来长方体木块的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 6. 10个人合租一艘船,如果租船的人再加5个,平均每人所花的租金就减少1元,则 租一艘船的租金为( )元。 7. 商场里现有奶糖、酥糖和水果糖各50千克,按1 :2 :5的比例混合成什锦糖。最 多能混合成什锦糖( )千克。 8. 已知1÷A =0.0909……; 2÷A =0.1818……; 3÷A =0.2727……; 4÷ A =0.3636……; 那么9÷A 的商是( )。 9. 右图表示的是教育专线公交车从A 站到B 站到终点C 站以及返回时路 与 时间的关系。去时在B 站停车,而返回时B 站不停,去时的行驶速度 为 每分钟600米。那么此公交车往返时的平均速度是每分钟( ) 米 二、仔细审题,正确判断(共5分) 1. 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扩大为原来的2倍,高缩小为原来的12 ,圆锥的体积不变。……………………( ) 2. 一个圆有无数条半径,并且所有的都相等。………………………………………………………………( ) 3. 正方体骰子的六个面上分别写有1~6六个数字,掷一次骰子一定能得到数字“6”。………………( ) 4. 一种商品先降价20%,过了段时间又涨价20%。这两个20%的单位“1”相同。…………………… ( ) 5. 小玲用20分钟的时间做计算题,她平均做一道题的时间和做题的数量成正比 例。………………… ( ) 三、精心比较,对号入座(共10分) 1. 把5件相同的礼物全部分给小朋友,使每个小朋友都分到礼物,分礼物的不同方法一共有( )种。 A 、3 B 、4 C 、5 D 、6 2. 一个棱长为2厘米的正方体,如右图挖掉一个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后,它的表面积( )。 A 、比原来大 B 、比原来小 C 、不变 D 、在能确定 3. 大圆的半径正好是小圆的直径,那么大圆的面积是小圆面积的( )倍。

七下数学同步练习册答案参考

七下数学同步练习册答案参考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1.公共,反向延长线. 2.公共,反向延长线. 3.对顶角相 等. 4.略. 5.(1)∠BOC,∠AOD;(2)∠AOE;(3)∠AOC,∠BOD;(4)137°43′,90°,47°43′. 6.A. 7.D. 8.B. 9.D. 10.×,11.×,12.×,13.√,14.√,15.×. 16.∠2=60°. 17.∠4=43°. 18.120°.提示:设∠DOE=x°,由∠AOB=∠AOD+∠DOB=6x=180°,可得x=30°,∠AOF=4x=120°. 19.只要延长BO(或AO)至C,测出∠AOB的邻补角∠AOC(或∠BOC)的 大小后,就可知道∠AOB的度数. 20.∠AOC与∠BOD是对顶角,说理提示:只要说明A,O,B三点共线.证明:∵射线OA的端点在直线CD上, ∴∠AOC与∠AOD互为邻补角,即∠AOC+∠AOD=180°, 又∵∠BOD=∠AOC,从而∠BOD+∠AOD=180°, ∴∠AOB是平角,从而A,O,B三点共线.∴∠AOC与∠BOD是对顶角. 21.(1)有6对对顶角,12对邻补角.(2)有12对对顶角,24对邻补角. (3)有m(m-1)对对顶角,2m(m-1)对邻补角. 1.互相垂直,垂,垂足.

2.有且只有一条直线,所有线段,垂线段. 3.垂线段的长度. 4.AB⊥CD;AB⊥CD,垂足是O(或简写成AB⊥CD于O);P;CD;线段MO的长度. 5~8.略. 9.√,10.√,11.×,12.√,13.√,14.√,15.×,16.√. 17.B. 18.B. 19.D. 20.C. 21.D. 22.30°或150°. 23.55°. 24.如图所示,不同的垂足为三个或两个或一个.这是因为: (1)当A,B,C三点中任何两点的连线都不与直线m垂直时,则分别过A,B,C三点作直线m的垂线时,有三个不同的垂足. (2)当A,B,C三点中有且只有两点的连线与直线m垂直时,则分别过A,B,C三点作直线m的垂线时,有两个不同的垂足. (3)当A,B,C三点共线,且该线与直线m垂直时,则只有一个垂足. 25.以点M为圆心,以R=1.5cm长为半径画圆M,在圆M上任取四点A,B,C,D,依次连接AM,BM,CM,DM,再分别过A,B,C,D点作半径AM,BM,CM,DM的垂线l1,l2,l3,l4,则这四条直线为所求.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同步测试题全册带答案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同步,测试题,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同步测试题全套 答案在最后 第一章有理数 1.1 正数和负数 基础检测 1.中,正数有,负数有。 2.如果水位升高5m时水位变化记作+5m,那么水位下降3m时水位变化记作 m,水位不升不降时水位变化记作 m。 3.在同一个问题中,分别用正数与负数表示的量具有的意义。 4.2010年我国全年平均降水量比上年减少24㎜.2009年比上年增长8㎜.2008年比上年减少20㎜。用正数和负数表示这三年我国全年平均降水量比上年的增长量。 拓展提高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零是正数不是负数 B.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C.零既是正数也是负数 D.不是正数的数一定是负数,不是负数的数一定是正数 6.向东行进-30米表示的意义是() A.向东行进30米 B.向东行进-30米 C.向西行进30米 D.向西行进-30米 7.甲、乙两人同时从A地出发,如果向南走48m,记作+48m,则乙向北走32m,记为这时甲乙两人相距 m. 8.某种药品的说明书上标明保存温度是(20±2)℃,由此可知在℃至℃范围内保存才合适。 9.如果把一个物体向右移动5m记作移动-5m,那么这个物体又移动+5m是什么意思?这时物体离它两次移动前的位置多远? 1.2.1有理数测试

基础检测 1、_____、______和______统称为整数;_____和_____统称为分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统称为有理数; ______和______统称为非负数;______和______统称为非正数;______和______统称为非正整数;______和______统称为非负整数. 2、下列不是正有理数的是() A、-3.14 B、0 C、 D、3 3、既是分数又是正数的是() A、+2 B、- C、0 D、2.3 拓展提高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数、0、负数统称为有理数 B、分数和整数统称为有理数 C、正有理数、负有理数统称为有理数 D、以上都不对 5、-a一定是() A、正数 B、负数 C、正数或负数 D、正数或零或负数 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有() ①是负分数;②1.5不是整数;③非负有理数不包括0;④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⑤0是最小的有理数;⑥-1是最小的负整数。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7、把下列各数分别填入相应的大括号内: 自然数集合{…}; 整数集合{…}; 正分数集合{…};

八年级下册数学冀教版电子课本

八年级下册数学冀教版电子课本 篇一: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电子教科书篇二:冀教版初中数学教材目录篇三:冀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综合训练八年级下册数学综合测试卷主备人:郑晓红、冯海啸班级姓名总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某同学为了解梅州市火车站今年“五一”期间每天乘车人数,随机抽查了其中五天的乘车人数,所抽查的这五天中每天乘车人数是这个问题的( ) A.总体 B.个体 C.样本 D.以上都不对 2.下列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x≥2的是() A...D. 3.下列函数中,y是x的正比例函数的是() A.y=2x-1 B.y= xC.y=2x2 D.y=-2x+1 3 14. 下列各点中在函数y=x+3的图象上的是() 2 25(A)(3,-2) (B)(,3)(C)(-4,1) (D)(5, ) 32 5、十二边形的内角和为()A.1080°B.1360° C、1620°D、1800° 6、在四边形ABCD中,∠B=90? , ∠A: ∠D: ∠C=1:2:3,则∠C为() A、160?B、135? C、90? D、45? 7. 已知样本容量为30,在样本分布直方图中各小长方形的高的比依次为2:4:3:1,则第二小组的频数为() A. 4 B. 12C. 9D. 8 8. 如图2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菱形ABCD的顶点A、B是(0, 0),(2, 0),∠α=60°,则顶点CA.(2, 2), B.(3, ,), 3 )C.(3, 2), D.(+1, 9、菱形ABCD的对角线长分别为6cm和8cm,则菱形的面积为( A.12, B.24 C.36 D.48 10.若一次函数y=(3-k)x-k的图象经过第二、三、四象限,则k的取值范围是() A.k 3B.0 k≤3 C.0≤k 3 D.0 k 3 111. 如图,直线与y轴的交点是(0,-3),则当 x 0时,() A. y 0 B. y -3 C. y 0 D. y -3 12、已知菱形ABCD的周长为40cm,两条对角线BD:AC=3:4,则两条对角线BD和AC的长分别是() A、24cm32cm B、12cm 16cm C、6cm 8cmD、3cm4cm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1. 在一块试验田里抽取1000个小麦穗,考察它们的长度(单位:cm),从频率分布表中看到,样本数据落 5.75cm~6.05cm之间的频率是0.36,于是可以估计,在这块土地里,长度在5.75cm~6.05cm之间的麦穗约占________ 12.在坐标系内,点P(2,-2)和点Q(2,4)之间的距离等于________个单位长度,线段PQ和中点坐标是____________ 13.点P(a,b)在第四象限,则点Q(b,?a)在第______象限 14.若解方程x+2=3x-2得x=2,则当x_________时直线y=x+?2?上的点在直线y=3x-2上相应点的上方. 15.在同一坐标系中,图形a是图形b向上平移3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同步练习全套(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同步练习全套 第一章有理数 《1.1正数和负数》同步练习 能力提升 1.团团和圆圆共同写了下列四组数:①-3, 2.3,1 4;②3 4 ,0,21 2 ;③11 3 ,0.3,7;④ 1 2,1 5 ,2.其中,3个数都不是负数的是( )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④ 2.如果+20%表示增加20%,那么-6%表示( ) A.增加14% B.增加6% C.减少6% D.减少26% 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a一定不为0;②-a一定不为0;③a>0;④a<0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④ D.都不正确 4.观察下列一组数:-1,2,-3,4,-5,6,…,则第100个数是( ) A.100 B.-100 C.101 D.-101 ★5.小嘉全班在操场上围坐成一圈.若以班长为第1人,依顺时针方向算人 数,小嘉是第17人;若以班长为第1人,依逆时针方向算人数,小嘉是第21人,则小嘉班的人数共有( ) A.36 B.37 C.38 D.39 6.已知一个乒乓球的标准质量为 2.70 g,把质量为 2.72 g的乒乓球记为+0.02 g,则质量为2.69 g的乒乓球应记为. 7.墨西哥素有“仙人掌王国”之称.每食100 g仙人掌可以产生 27-2+3千焦的热量,27-2+3千焦的含义是产生的热量在千焦至千焦之间. 8.前进 5 m记为+5 m,再前进-5 m,则总共走了m,这时距离出发地m. 9.张老师以班级平均分为基准成绩,超过基准成绩记为正,不足记为负.他把

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的成绩简记为+8,-6,+12,-3(单位:分).又知道甲同学的成绩为85分,问其他三名同学的成绩是多少? 10.某条河某星期周一至周日的水位变化量(单位:m)分别为+0.1,+0.4,-0.25,-0.1,+0.05,+0.25,-0.1,其中正数表示当天水位比前一天上升了,且上周日的水位是50 m. (1)水位哪天最高,哪天最低,分别为多少? (2)与上周日相比,本周日的水位是上升了还是下降了?上升(下降)了多少? 创新应用 ★11.观察下面一列数,探究其规律: -1,1 2,-13,1 4,-15,1 6,…. 请问: (1)第7个数、第8个数、第9个数分别是什么? (2)第100个数是多少?它是正数还是负数? (3)分数1 2016,1 2017是不是这列数中的数?如果是,是第几个数? (4)如果把这一列数无限地排列下去,将与哪个数越来越接近? 参考答案 能力提升 1.D 2.C 3.D a 可正、可负、可为0. 4.A 5.A 6.-0.01 g 7.25 30 8.10 0 前进-5m 相当于后退5m,所以总共走了10m,又回到出发地,即距离

冀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

冀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教材解说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研说的内容是冀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下面我主要从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三个方面进行解读. 一、说课标: (一)首先说课程学段目标: 1.体验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函数的过程,理解函数;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掌握用函数进行表述的方法.探索并掌握四边形的基本性质与判定,掌握基本的证明方法和基本的识图技能;探索并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能确定位置。体验数据收集、处理、分析和推断过程,理解抽样方法,体验用样本估计总体的过程 . 与实验版《课程标准》相比,“经历”改为了“体验”;“掌握”改为了“探索并掌握”,更准确的反应了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②“认识函数”改为“理解函数”,增加了“理解抽样方法”,强化了对这些知识的学习要求. 2. 通过用函数表述数量关系,体会模型的思想,建立符号意识,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用函数的思想和方法来分析和解决问题。体会通过合情推理探索数学结论,运用演绎推理加以证明的过程,在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中,能力与演绎推理能力。 这里增加了“体会模型思想”“发展合情推理”的能力目标,凸显了数学基本思想. 3. 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学习习惯.增加了“认真勤奋、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更加关注了好的学习态度、习惯的养成,及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二)其次说内容标准:分为统计、函数和空间与图形三个部分. 统计: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活动,了解数据处理的过程;能用计算器处理较为复杂的数据;体会抽样的必要性,通过实例了解简单随机抽样;会制作扇形统计图,能用统计图直观、有效地描述数据。

高一数学下册同步导学测试题(附答案)

高一数学下册同步导学测试题(附答案)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已知角α是第四象限角,则角α的正弦线是______中的MP.( ) 解析:∵α为第四象限角,故其终边与 单位圆交点在第四象限.答案: C 2.用五点法作y=2sin2x的图象时,首先应描出的五点的横坐标可以是( ) A.0,π2,π,3π2,2π B.0,π4,π2,3π4,πC.0,π,2π,3π,4πD.0,π6,π3,π2,2π3 解析:令2x=0,π2,π,3π2,2π分别得到x=0,π4,π2,3π4,π. 答案: B 3.下列函数 图象相同的是( ) A.y=sin x与y=sin(π+x) B.y=sinx-π2与y=sinπ2-x C.y=sin x与y=sin(-x) D.y=sin(2π+x)与y=sin x 解析:A中,y=sin(π+x)=-sin x, B中,y =sin(x-π2)=-cos x,y=sin(π2-x)=cos x, C中,y=sin(-x)=-sin x,其解析式不同,图像也不同.答案: D 4.函数y =1-sin x,x∈[0,2π]的大致图象是图中的( ) 解析:由五 点作图法知y=1-sin x过点(0,1),(π2,0),(π,1),(32π,2),(2π,1).答案: B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5.在“五点作图法”中,函数y=sin x+1的“第4点是________.解析:当x=32π时,y=sin 32π+1=-1+1=0,∴第4点为(32π,0).答案:(32π,0) 6.若sin x=2m-1,且x∈R,则m的取 值范围是________.解析:∵|sin x|≤1,∴-1≤2m-1≤1, ∴0≤m≤1. 答案:[0,1] 三、解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7.作出函数y=-sin x,x∈[-π,π]的简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函数图象,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x的区间:①sin x>0;②sin x<0. (2)直线y=12与y=-sin x的图象有几个交点?解析:利用“五点法”作图, (1)根据图象可知图象在x轴上方的部分sin x>0,在 x轴下方的部分sin x<0,所以当x∈(-π,0)时, sin x>0;当x∈(0,π)时,sin x<0. (2)画出直线y=12,可知有两个交点. 8.用“五点法”作出函数f(x)=sinx+π4一个周期的图像.解析:列表: x+π4 0 π2 π 3π2 2π x -π4 π4 3π4 5π4 7π4 y=sinx+π4 0 1 0 -1 0 图像如图.?H尖子生题库?H☆☆☆

《同步导学案》人教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 第四课时 平行线

第四课时平行线 1. 知道平行线的概念,掌握平行公理及其推论,并能应用它们进行简单的推理 论证. 2. 会根据几何语句画图,会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平行线. 3.重难点:掌握平行线的概念与平行公理,并理解平行公理. 知识导入 通过上节学习我们知道了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相交的许多知识,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关系还有一种——平行.如图 5.2-1所示,分别将木条a,b 与木条c钉在一起,并把它们想象成两端可以无限延伸的三条直线.转动a,直线a从在c的左侧与直线b 相交逐步变为在右侧与b相交.想象一下,在这个过程中,有没有直线a与直线b不想交的位置呢? 知识讲解 知识点一:平行线的认识 例下列结论正确的个数是() ①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必平行;②同一平面内不平行的两条直线必相交; ③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线段必平行;④同一平面内不平行的两条线段必相交.解析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由平行线的定义可知: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相交和平行.所以①②正确.线段不能延伸

所以③④是错误的.所以答案为:B. 点拨理解平行线的定义是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 知识点二:平行线的画法与平行公理 例如图5.2-2过直线AB外一点P,画直线AB的平行线CD,能画出几条? 在过直线外任意一点画直线AB的平行线,它和前面画过的直线CD平行吗? 分析利用三角板的平移画平行线,其画法可以总结为:“一落”、“二靠”、“三移”、“四画”. 一落:三角板的一边落在已知直线; 二靠:靠紧三角板的另一边放上直尺(或三角板); 三移:使第一块三角板沿着直尺移动,使其经过原直线的一边经过已知点; 四画:沿三角板过已知点的一边画出直线.这时所画直线就一定与已知直线平行. 通过观察和画图可以体验一个基本事实(平行公理)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还可得到: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即如果a∥b,c∥a,那么吧∥c. 解析如图5.2-3所示,按照“一落”、“二靠”、“三移”、“四画”. 点拨如果a∥b,c∥a,那么吧∥c.即平行线具有传递性. 知识探究 平行公理的理解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例比较平行公理与垂线第一性质的异同. 解析共同点:都是“有且只有一条直线”,这表明与已知直线平行或垂直的直线存在并且是唯一的.

冀教版数学教科书(整套和七

第二部分 冀教版数学教科书(整套和七·上)主要修订情况 一、关于整套教科书的修订 (一)指导思想 1.全面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的要求,切实推进与落实素质教育。 2.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 3.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本着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对科学负责的严谨态度,致力于本套教材质量的全面提升,努力使之成为知识结构科学、展开方式合理、难易适中、特色鲜明、易学好教的优良教材。 (二)修订目标 1.通过知识结构和呈现方式的改进,进一步提升本套教材的质量。 2.把数学本身的知识特征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心智特征紧密地结合起来,按照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实现主动发展的方向,组织教材的教学活动和展开环节,从而使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落实。 (三)修订依据 1.党的教育方针和修订后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是我们这次教材修订工作的首要依据。 (四)修订理念 好的数学教材的根本特征,应该是具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功能。把学科形态的数学做成较好的“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形态”,是我们这次教材修订的核心理念。 1.以“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形态”为出发点,选择教材内容,安排知识结构与体系。 首先,素材选择的着眼点应是学生的“现实性”,在相对严谨的情况下,知识的组织更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其次,努力使教材形成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体现数感、符号意识、数学模型、推理意识、应用意识等核心概念逐步生成的过程。 2.以“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形态”为出发点,构建知识的形成过程,解决好“抽象与具体”、“特殊与一般”、“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正向与逆向”以及“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使知识的形成过程成为一个“数学化”的过程,一个“再创造”的过程。 3.以“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形态”为出发点,设置课堂活动过程。创设恰当的问题情

数学七年级上册练习册答案北师大版2020

数学七年级上册练习册答案北师大版2020§1.1正数和负数(一) 一、1. D 2. B 3. C 二、1. 5米 2. -8℃ 3. 正西面600米 4. 90 三、1. 正数有:1,2.3,68,+123;负数有:-5.5, 13 ,-11 2.记作-3毫米,有1张不合格 3. 一月份超额完成计划的吨数是-20, 二月份超额完成计划的吨数是0, 三月份超额完成计划的吨数是+102. §1.1正数和负数(二) 一、1. B 2. C 3. B 二、1. 3℃ 2. 3℃ 3. -2米 4. -18m 三、1.不超过9.05cm, 最小不小于8.95cm; 2.甲地,丙地最低,的地方比最低的地方高50米 3. 70分§1.2.1有理数 一、1. D 2. C 3. D 二、1. 0 2. 1,-1 3. 0,1,2,3 4. -10 三、1.自然数的集合:{6,0,+5,+10…}整数集合:{- 30,6,0,+5,-302,+10…} 负整数集合:{-30,-302… }分数集合:{负分数集合:{ 12 12

23 ,0.02,-7.2,2, 1011 ,2.1…} ,-7.2, 1011 … } 非负有理数集合:{0.02, 2 23 ,6,0,2.1,+5,+10…}; 110 2. 有31人能够达到引体向上的标准 3. (1) §1.2.2数轴 一、1. D 2. C 3. C 二、1. 右 5 左 3 2.4 12 (2) 12009 3. -3 4. 10 三、1. 略 2.(1)依次是-3,-1,2.5,4 (2)1 3. ±1,±3 §1.2.3相反数 一、1. B 2. C 3. D 二、1. 3,-7 2. 非正数 3. 3 4. -9 三、1. (1) -3 (2) -4 (3) 2.5 (4) -6

冀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知识点

第二十三章 数据分析 1、平均数 一般地,我们把 n 个数 x 1,x 2,…,x n 的和与 n 的比,叫做这 n 个数的算术平均数,简称平均数,记作 x ,读作“x 拔”. ()n x x x n x 211 += 平均数是一组数据的代表值,它反映了数据的“一般水平”. 加权平均数:已知n 个数n x x x 21,,若n ωωω,,,21 为一组正数,则把 n n n x x x ωωωωωω++++++ 212211叫做n 个数的加权平均数。 ⑴数据的权能够反映数据的相对“重要程度”, 加权平均数的分母恰好为各权的和., ⑵平均数可看做是权数相同的加权平均数. 新数据的平均数:当所给数据都在某一常数a 的上下波动时,一般选用简化公式: a x x +='。 其中,常数a 通常取接近这组数据平均数的较“整”的数,a x x -=11',a x x -=22',…, a x x n n -='。)'''(1 '21n x x x n x +++= 是新数据的平均数(通常把,,,,21n x x x 叫做原数据,,',,','21n x x x 叫做新数据)。 2、众数与中位数 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称为这组数据的众数。 一组数据的众数可能不止一个,也可能没有众数. 当一组数据中某数据多次重复出现时,常可以用众数作为这组数据的数值的一个代表值. 中位数:将一组数据按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称处于中间位置的数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称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3、方差 方差:])()()[(1 222212 x x x x x x n s n -++-+-= 方差越大,数据的波动越大;方差越小,数据的波动越小。 当数据分布比较分散时,方差较大;当数据分布比较集中时,方差较小.因此,方差的大小

最新冀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1.1正数和负数(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实例,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会用正负数表示互为相反意义的量。 过程与方法:通过正负数的学习,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训练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归纳,让学生体会思维的一般过程是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使他们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探索精神,通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 教学重点:会判断正数、负数,运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理解0表示量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负数、数0表示的量的意义。 教村分析:会判断正数、负数及理解对数0表示量的意义,能为下一节课讲述有理数的分类,大小的比较等打下基础,因此成为本节课的重点,由于用负数表示实际问题对学生来说很不习惯,因此成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本节课是在小学所学算术数之后数的范围的第一次扩充,是算术数到有理数的衔接,而且是以后学习数轴、相反数、绝对值以及有理数运算的基础。本节课从学生熟悉的实例出发,通过一系列探索和讨论过程,着重培养学生学会观察、分析、总结和归纳,使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融为一体,使学生不仅学到科学探究的方法,而且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愉快和进步,同时培养他们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附板书设计: 1.1正数和负数(一) 正数 像+1.8,+14200,+30, +10%等在已学过的数 (0除外)的前面添上 “+”的数叫正数。 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取启发式教学法和情感教学,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总结和归纳,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使我认识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重视教学生做人,才能真正讲出一堂好课,真正成为一名好教师,但在引入正负数概念时,学生由得到的具体数总结归纳时,仍然感到有些难度,教师有些包办代替,还是应该多举些实例,完全由学生得出更好。 负数 像-3,-4745,-50,-10, -15%等在已学过的数 (0除外)的前面添上 “-”的数叫做负数。 零 0既不 是正数 也不是 负数

新课程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课堂同步练习册参考答案

新课程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课堂同步 练习册参考答案 新课程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课堂同步练习册参考答案《新课程课堂同步练习册·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 参考答案第一章有理数 §1.1正数和负数(一) 一、1. D 2. B 3. C 二、1. 5米 2. -8℃ 3. 正西面600米 4. 90 三、1. 正数有:1,2.3,68,+123;负数有:-5.5,,-11 2.记作-3毫米,有1张不合格 3. 一月份超额完成计划的吨数是-20, 二月份超额完

成计划的吨数是0, 三月份超额完成计划的吨数是+102. §1.1正数和负数(二) 一、1. B 2. C 3. B 二、1. 3℃ 2. 3℃ 3. -2米 4. -18m 三、1.最大不超过9.05cm, 最小不小于8.95cm; 2.甲地最高,丙地最低,最高的地方比最低的地方高50米 3. 70分 §1.2.1有理数 一、1. D 2. C 3. D 二、1. 0 2. 1,-1 3. 0,1,2,3 4. -10

三、1.自然数的集合:{6,0,+5,+10…}整数集合:{-30,6,0,+5,-302,+10…} 负整数集合:{-30,-302…}分数集合:{,0.02,-7.2,,,2.1…} 负分数集合:{,-7.2, …} 非负有理数集合:{0.02, ,6,0,2.1,+5,+10…}; 2. 有31人可以达到引体向上的标准 3. (1) (2) 0 §1.2.2数轴 一、1. D 2. C 3. C 二、1. 右5左 3 2. 3. -3 4. 10

三、1. 略 2.(1)依次是-3,-1,2.5,4 (2)1 3. ±1,±3 §1.2.3相反数 一、1. B 2. C 3. D 二、1. 3,-7 2. 非正数 3. 3 4. -9 三、1.(1) -3 (2) -4 (3) 2.5 (4) -6 2. -3 3. 提示:原式== §1.2.4绝对值 一、1. A 2. D 3. D 二、1. 2. 3. 7 4. ±4

初中数学目录、知识点-(冀教版)

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几何图形的初步认识1.1 几何图形 1.2 图形中的点、线、面 1.3 几何体的表面展开图 1.4 从不同方向看几何体 1.5 用平面截几何体 第二章有理数 2.1 正数和负数 2.2 数轴 2.3 绝对值 2.4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2.5 有理数的加法 2.6 有理数的减法 2.7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2.8 有理数的乘法 2.9 有理数的除法 2.10 有理数的乘方 2.11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第三章估算与近似数 3.1 估算 3.2 近似数 3.3 科学记数法 3.4 用计算器进行数的计算3.5 感受大数 第四章线段角 4.1 点和线 4.2 线段长短的比较 4.3 角和角的度量 4.4 角的比较 4.5 角的运算第五章数量和数量之间的关系 5.1用字母表示数 5.2代数式 5.3数量的表示 5.4代数式的值 5.5两个数量之间关系的初步认识 第六章整式的加减 6.1 整式 6.2 合并同类项 6.3 去括号 6.4 整式的加减 七年级下册 第七章一元一次方程 7.1 一元一次方程 7.2 解一元一次方程 7.3 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第八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8.1 相交线 8.2 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 8.3 平行线的特征 第九章二元一次方程组 9.1 二元一次方程组 9.2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9.3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第十章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 10.1 同底数幂的乘法 10.2 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 10.3 同底数幂的除法 10.4 整式的乘法 10.5 乘法公式 10.6 因式分解 10.7 提公因式法 10.8 公式法 第十一章三角形 11.1 三角形的再认识 11.2 三角形的内角与外角 11.3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 11.4全等图形 11.5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 11.6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11.7 用尺规作在三角形 第十二章统计的初步认识 12.1 数据的收集 12.2 数据的整理 12.3 统计图形 八年级上册 第十三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 一次不等式组 13.1 不等式 13.2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13.3 一元一次不等式 13.4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第十四章分式 14.1 分式 14.2 分式的乘除 14.3 分式的加减 第十五章轴对称 15.1生活中的对称轴 15.2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15.3 轴对称的性质 15.4 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 15.5 等腰三角形 第十六章勾股定理 16.1 勾股定理 16.2 由边的数量关系识别直角三角形 16.3 勾股定理的应用 第十七章实数 17.1 平方根 17.2 立方根 17.3 实数 17.4 用计算器开平(立)方 17.5 实数的运算 第十八章平面直角坐标系 18.1 确定平面上物体的位置 18.2 平面直角坐标系 18.3 图形与坐标 18.4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和点的坐标 第十九章随机事件与概率 19.1 确定事件和随机事件 19.2 可能性大小 19.3 频率与概率的关系 (共2页第1页) 八年级下册 第二十章平移与旋转 20.1 平移 20.2 旋转

数学同步导学案

数学同步导学案——19.3 梯形(一) 学习目标: 1.知道梯形、等腰梯形、直角梯形的有关概念,等腰梯形的性质。 2.会运用梯形的有关概念和性质进行有关问题的论证和计算. 3.通过添加辅助线,学会把梯形的问题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问题来解决。 学习重点:等腰梯形的性质及其应用. 学习难点:将梯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及正确运用辅助线,及梯形有关知识的应用. 一、预习新知 1.【观察】(教材106P 中的思考)右图中,有你熟悉的图形吗?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2.画一画: 在下列所给图中的每个三角形中画一条线段。 【思考】(1)怎样画才能得到一个梯形? (2)在哪些三角形中,能够得到一个等腰梯形? 梯形定义 : 基本概念(如图):底: 腰: 高: 等腰梯形: 直角梯形: 3.做—做:在一张方格纸上作一个等腰梯形,连接两条对角线. 【问题二】 这个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度有什么关系? 等腰梯形的性质:①等腰梯形是 图形,上下底的 是对称轴. ②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角 . ③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 . 4.解决梯形问题常用的方法: (1)“平移腰”:把梯形分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图1); (2)“作高”:使两腰在两个直角三角形中(图2); (3)“平移对角线”:使两条对角线在同一个三角形中(图3); (4)“延腰”:构造具有公共角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图4);

(5)“等积变形”,连结梯形上底一端点和另一腰中点,并延长与下底延长线交于一点,构成三角形(图5).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综上所述:解决梯形问题就是通过添加辅助线,把梯形问题转化为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问题来解决.) 二、课堂展示: 例1(教材 P的例1). 107 例2如图,梯形ABCD中,AD∥BC,∠B=70°,∠C=40°,AD=6cm,BC=15cm.求CD的长. 例3:已知等腰梯形的锐角等于60°它的两底分别为15cm和49cm,求它的腰长。 三、随堂练习 1、填空 (1)在梯形ABCD中,已知AD∥BC,∠B=50°,∠C=80°,AD=a,BC=b,,则DC= 。(2)直角梯形的高为6cm,有一个角是30°,则这个梯形的两腰分别是和。(3)等腰梯形 ABCD中,AB∥DC,A C平分∠DAB,∠DAB=60°,若梯形周长为8cm,则AD= 。 2、已知: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AB∥CD,AB>CD,AD=BC,BD平分∠ABC,∠A=60°,梯形周长是20cm,求梯形的各边的长. 四、课堂检测 1、已知直角梯形的两腰之比是1∶2,那么该梯形的最大角为,最小角为.3、已知,如图,梯形ABCD中,AD∥BC,E是AB的中点,DE⊥CE,求证:AD+BC=DC.

冀教版数学教科书(整套和八下)主要修订情况

冀教版数学教科书修订情况 一、关于整套教科书的修订 (一)修订理念 好的数学教材的根本特征,应该是具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功能.把学科形态的数学做成较好的“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形态”,是我们这次教材修订的核心理念. 1. 以“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形态”为出发点,选择教材内容,安排知识结构与体系. 首先,素材选择的着眼点应是学生的“现实性”,在相对严谨的情况下,知识的组织更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其次,努力使教材形成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体现“核心概念”——数感、符号意识、数学模型、推理意识、应用意识等核心概念逐步生成的过程. 2. 以“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形态”为出发点,构建知识的形成过程,解决好“抽象与具体”“特殊与一般”“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正向与逆向”以及“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使知识的形成过程成为一个“数学化”的过程,一个“再创造”的过程. 3. 以“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形态”为出发点,设置课堂活动过程.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向学生提供探究的机会,在教师恰当的组织、引领、合作之下,使学生能体验到努力后的成功和问题解决后的喜悦,使学生的自信心、责任感、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情感态度的培养目标落在实处. 4. 以“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形态”为出发点,把“数学基本思想”渗透到数学内容中,增强数学知识的生命力.坚持从现实开始,经过探索达到抽象,构建数学模型,进而验证、推广和应用. (二)修订主旨 1.通过知识结构和呈现方式的改进,进一步提升本套教材的质量. 2.把数学本身的知识特征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心智特征紧密地结合起来,按照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实现主动发展的方向,组织教材的教学活动和展开环节,从而使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落实.

七年级下册数学同步学案答案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计20分。】 ⑴利用下面的直线表示右面的数:34 、-2、1.4、150% ⑵6公顷=()平方千米 1.25小时=()分 ⑶()÷15= 25 =20 ∶()=()%=()小数 ⑷王强是四年级三班的学生,编号是6,他的胸牌号是20060306;李刚的胸牌号是20040215,他是()年级()班的学生,编号是()。 ⑸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①0.8、0.88、0.888、()、()…… ②12 、16 、112 、120 、()、()…… ⑹用3、8、0、7四个数字,组成一个最小的四位数是(),可以组成()个不同的三位数。 ⑺如果x与y互为倒数,且 5x = ya ,那么10a=(),8a=()。 ⑻正方形边长与周长的比是(),圆的半径与周长的比值是()。 ⑼一个两位小数用“四舍五入”法得到的近似数是4.9,原来这个两位小数可能是(),有()中不同的情况。 ⑽用一根36厘米长的铁丝,做一个正方体框架。如果用纸片将它围起来,至少需要()平方厘米的纸片。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立方厘米。(纸的厚度忽略不计)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 ”)【每题1分,共计5分。】 ⑴行驶中汽车车轮轮胎上任意一个点都在作平移运动。() ⑵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⑶如果ab×c =1,那么b一定时,a和c成正比例。() ⑷a和b是任意的两个数,如果a +3=b-3,那么a<b。() ⑸2008年是闰年,这一年的第29界奥运会在中国举行。因此,每四年一次的奥运会都将在闰年举行。()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1分,共计5分。】 ⑴把45 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4份,每份占全长的()。 A、15 B、14 C、15 米 ⑵下列分数中,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是()。 A、516 B、728 C、125 D、835 ⑶在比例尺是10 :1的图纸上,量得零件的长是40毫米,零件的实际长度是()毫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