湟源藏族民族文化的变迁

湟源藏族民族文化的变迁

海雪莲

藏族服饰作为藏族文化的组成部分,鲜明而直观地显示了其服饰文化的独特个性与民族特征。藏族居住区域广阔,由于人文、地理各不相同,所以反映在服饰上,又具有各自独特的个性。本文从湟源地区来探讨藏族服饰的地域特征及审美情趣。

青海省湟源县地处海东地区西端,位于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交界的日月山下,湟水下游,是著名的“海藏咽喉”,西邻牧区,东接西宁。

湟源藏族被当地其他民族称之为“家西番”。“家西番”是指居住在青海东部和甘肃地区的,主要从事农业生产,但其宗教信仰等与其他藏区的藏族相似的,但讲汉语的一部分藏族的称呼。本文以湟源“家西番”为例,就其服饰现状来作一分析。据《丹噶尔厅志》记载:“南乡(包括今日月藏族乡和和平等)一带克素尔、兔尔干各庄,有西番住屋耕田者,名曰东科儿佃户,与汉民杂居,间有读书者,土人称为“家西番”,即熟番也。”另据巴明旺根据《宗喀十三族考》、《贡本措周雪巴措哇考》和《贡本贤巴郎的改革》而写的《宗喀十三族再考》中认为,原东科寺所辖的湟源县全境和共和县、海晏县的部分地区,角嘶罗蒙元时称都罗族,后东科佛在丹噶尔、日月等地建寺,称东科尔寺,原都罗族的属民就成为东科尔寺的属民。

一、记忆中的湟源“家西番”服饰

湟源藏族服饰据《湟源风土调查录》记载:“南乡东科尔佃户多系番族,服装近似西番,男子则穿皮袄以带围腰。令腰间悬重如袋取其多能携带物件也,女子则多穿长袍腰间亦系带,怕不令其悬垂也,男

女皆着皮靴,女子发恒作二发辨,一长布囊之,布囊上饰以刺绣珠玉银制之物,所费亦常在使金左右,未嫁则置胸前,既嫁则置后稍有不同而:至其衣服质料因气候关系多用羊皮和野牲皮。”

二、现代“家西番”服饰及其原因分析

(一)经济生活方式的转变

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它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交界地带,使其具有两大高原的特征。又是农业区与牧业区的交接地带,日月山以南是从事牧业生产的天然牧场,有成群的牛、羊畅游在此。它所处的地理环境既适合从事农耕的自然条件,因此在这片土地上居住着从事农业生产的各民族。也正是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使操持不同生计方式的各民族生活其间,形成“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相互依存、相互融合的局面。其文化也在保持藏族传统信仰的基础上,大量吸收了汉、蒙等族群文化,从而使原文化发生了变异。因为从整体的地理环境而言,湟源“家西番”处于藏汉民族的边缘地带。

另外人又是环境的产物。在漫长的过程中,人类为了适应环境,想尽办法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创造了辉煌的文化。服饰,就是这种适应性选择的直接结果。古人把服饰问题放在“衣、食、住、行”之首,说明服饰是人类原始文明的重要成果之一。为适应其生产要求,他们的服饰也在随之改变。

“半长”是湟源藏族区别与青海其他藏区服饰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半长”是一种右衽半长的衣服,至其臀部,高立领,囫囵袖,无兜,肥大,腰中系艳丽的腰带。“半长”是用布料制成的单衣。在农耕生产劳动中,冗长、厚重的藏袍不便于生产。因而,他们对藏袍进行的变

异,改装后的“半长”既保留了藏袍传统服饰的特色,又兼容了当地汉装短小、轻便、适于劳动的特点。

由于近几年西部大开发的政策和“退耕还林、还草”的认真执行,迫使农民们走出田地,走向城市,这就更进一步加速了其变迁的速度。所以在其服饰上男子的服饰变迁速度比女子的要快,男子服饰在新中国解放后就基本上变成了现代汉族的服饰。它的遗迹只能从几位80多岁的老人身上体现出来。

受青藏高原寒冷的气候特征,湟源藏族女子长年戴头巾,在色彩上都以鲜艳的红色、蓝色为住。新婚的女子戴一种叫“滚头”的帽子(呈圆桶形的,帽顶饰以各种图案的花边,帽沿有四个,各有保护其耳朵和前额的作用)。

(二)民族间的合作与友谊关系的进一步加深

一方面在人口比例上据1985年的人口统计湟源藏族只占总人口的8%。而汉族占其总人口的89.35%。民族人口并不仅是一个只具有数量关系的抽象物,而是具有许多社会关系和联系的总体。一个民族的人口数量则是构成本民族文化的基本要素,人多则势众,数量的多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该民族文化势力的强弱。所以发展到今天为止,其服饰呈现出逐步被汉化的特点,尤其是近几年来随着电视在广人民族地区,尤其是在乡村的普及,极大的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另一方面,民族服饰摹本上是手工制作,制作的周期长,要花费大量的劳动力,成本远远高于市场上的普通服装。其变化速度令人惊叹,在本人社会调查过程中,在前四、五年时期,年龄在30岁以上的藏族都在穿民族服饰,尤其是存婚丧嫁娶中大家都会穿民族服装,不穿民族服饰被看

做是及为不顺眼、不孝顺等等。但就在笔者去年的调查中发现,连60岁以上的老人都很少穿民族服饰了,在大街上遇见其穿民族服饰的年轻人时,大家都在用异样的目光从头审视到脚,都将其视为异类。

值得一提的还有青海藏族妇女的辫套,有些研究民俗学的学者,将辫套称之为“藏族妇女智慧的结晶”,可见其在减族妇女服饰中的重要性。所谓辫套,是装妇女发辫的布套,也称“发套”,藏族妇女素以长发为美,但高原多变的天气和频繁的风沙,使满头的秀发很难长时间保持整洁,为保持长发的清洁和整齐,发明了发套。就辫套而言,象华热地区的妇女辫套以刺绣为美,环湖地区的以银质饰牌为美,热贡地区的以珊瑚为佳.形成了区域性的服饰特征。

辫套是湟源藏族区别于青海其他藏区服饰的一个重要特征。湟源“家西番”妇女有佩带辫套(一种装头发的套子,两个为一副,宽约4寸,长约5尺)的习俗,其佩带时垂于脑后,穿过腰带,将下端拉至小腿部,其余部分搭在腰带上,这种辫套在其他藏区很少见,却与当地蒙古族妇女的辫套相似。应该说,湟源藏族这种套辫套的习俗,是他们在跟青海蒙古族长期交往过程中吸收、借鉴蒙古族辫套的特点而形成的。

湟源藏族从其最初的、最原始的服饰,为适应其湟源特殊的地理环境、生产、生活方式改革其服饰为“半长”等形式,发展到今天被汉化,还与其由于通婚范围的扩大化很有关系的。族际通婚,亦称作民族杂婚,族外通婚、异族通婚等,名称虽大同小异,但内涵都是一样的,即指各民族(种族)间的互相通婚。新中国成立以后,“平等、团结、友爱、互助”成为了民族关系的主流,“婚姻自由”的原则得到

了普遍的尊重和很好的贯彻。在这些前提的保障下,湟源藏族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过去严格族内通婚范围逐渐扩大,与当地的汉族和西乡的蒙古族开始通婚。这种转变对民族服饰的影响在于本族女子外嫁其他民族时,其服饰服从其婆家的习俗,改穿汉服(于当地的蒙古族也穿汉服),藏族男子娶其他民族的女子为妻时,多半也穿汉服。族际通婚在很好的贯彻民族大融合的政策下,也加速了其民族文化的流失。

(三)对外界新文化吸收功能的增强

服饰一旦成为文化的组成部分,便可能在社会政治变革时成为“革命”的对象,因而使服饰风格短期内发生急变。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就是从“剪辫子”开始,穿“中山装”结束的。“文革”时期丽江“破四旧”也曾首先拿服装开刀。而近年改革开放,西装、牛仔服、运动服、休闲服流行,成为国民思想解放的一种标志。随着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另一方面,从大山中走出去的年轻人从外带来新兴的文化冲击着民族服饰,他们穿着在村里人看来及其时髦的衣服,为跟上现代化的步伐,从年轻人到中年人大家在不知不觉中在改变其服饰,开始穿起西装、牛仔服等潮流时尚的服饰,以显示其个性。对此,尽管老人们对此吹胡子瞪眼的,但爱美心理战胜了传统。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的方李莉说:“现代物质文明是以生物多样性的减少为代价的,而现代的精神文明是以文化多样性的减少为代价的。”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深厚的历史沉积,它扎根于民族实践生活中,以多种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具有不同的载体,是民族最持久的特征,共同的文化特征是维系民族认同的纽带,因为它是一

个民族的精神寄托。

现代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每个民族繁荣昌盛的必由之路。世界各民族都面临着现代化的挑战,都需在现代化与传统间寻找平衡点,须协调,使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得到保存。从现代化的进程来看,现代化要选择传统文化,丧失文化传统就意味着民族的消亡。同时,传统文化也要选择现代化,丧失现代化将意味着民族的贫困和落后,最终会被历史淘汰。现代化的实现本身就应包括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化,现代化是民族传统文化在科学意义上的延续。没有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一个民族实现现代化是不可能的。

三、小结

处于藏汉边缘的湟源藏族在其与其他民族交往和发展过程中虽从其服饰上人们很难将其与当地汉族严格的区分开来,但从心理上与当地汉族以“我们藏民家”“你们汉民家”严格的区分。近几年在一些“家西番”学者的影响下,大家都在力倡复苏民族服饰文化,在一些重大的婚丧嫁娶等仪式中要求所有的女性穿民族服饰。虽然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几乎不穿民族服饰,但打开每个人的衣柜,民族服装在其最显耀的地方摆放着,女孩出嫁时,这是必备的嫁装之一。所以由此看来,本民族的文化不管其实用性如何,对此人们都在自觉不自觉的保留着。虽在其发展和与其他民族交往的过程中发生了变异,体现出既不同与藏族的传统服饰有与汉族相区别的文化特征。解读这一作为文化符号的服饰,对于了解其民族的生存方式、变迁史及其其他文化特征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