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养生心得

道家养生心得

六、道家经典养生著作导读

《轩辕黄帝阴符经》

按:《轩辕黄帝阴符经》,是与《老子》、《庄子》齐名的中华道家圣典。全篇仅有四百余字,言深旨远。全部经文从天、地、物、人、我五个方面,论述天人之道。尤为中华道家修炼所宗述,奉为丹学祖经之首。仙宗祖师张紫阳诗赞日:“阴符宝经逾三百,道德灵文满五千。今古神仙无限数,尽于此处达真诠。”可见对其地位之尊崇程度。

【题解】阴,内含,无形。符,符合,顺应。通过内在无形之修炼,以符合天地之道。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

【字解】观,观察,体悟。执,按照,执行。

【释义】观察天道运行之法度,并且按照天道运行修炼自身,一切修道的理法都可以包括在其中了。修道所追求的就是“天人合一”、“生道合一”的境界,天人合一的层次越深,生道合一的境界越高,修炼的层次也就越高。故此明白了天人合一,也就等于明白了修道。这句话点明了全经主题,是全篇总纲。

天有五贼,见之者昌。

【字解】贼,贼害,戕害。五贼,乃指人身之眼、耳、鼻、口、意。见,识别,发现。昌,精进,成功。

【释义】天赋我以生命,即有眼、耳、鼻、口、意五贼,莫不戕害我身,使我堕入其中,尝受生老病死之痛苦,不能做自己命运的主人。而在修道之人,则

可识其贼性,探得造化之根源,使五贼颠倒,反而为我修炼之用。眼不外视而内照,则魂在肝而不从眼漏;耳不闻声而返听,则精在肾而不从耳漏;鼻不嗅味而调息,则魄在肺而不从鼻漏;口不开言而塞兑,则意在脾而不从口漏;意不妄想而默守,则神在心而不从思漏。如此可使得造化逆返,自能反夺造化,使“贼”化为“昌”,反会促进我之道成。

五贼在心,施行于天。

【字解】心,指修道人之心。天,指身外之宇宙。

【释义】眼、耳、鼻、口、意五贼,其实皆系于一心,而反夺造化,亦在于一心之运用。此心乃空空洞洞、不执不失之道心,而非世俗顽妄之人心。其所反夺造化之源,在于体外之天地宇宙。由于色身有限,宇宙无限,要从无限之中施行反夺,才能获取无穷之造化。修成亘古不灭之先天元神,长生久视。“天地有坏,这个不坏。”大道之奥妙,早已揭示无遗。

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

【字解】手,手掌,手通心,亦指自心。

【释义】人能认清五贼,追根溯源,还归本来,明白宇宙总持之根源,自然成为造化主人。此时无穷宇宙,如同在我掌中;万物变化,亦好似生于自身。又手通心,亦指宇宙变化,自心了然可知。这等气魄,若非修道之士其谁能之。

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

【字解】机,时机(此经重在“机”字,包括所有的道功、道理、道法、道诀、道妙等。吾人修道,采药乃至得丹,一切火候,全须掌握时机)。立,遵循。

【释义】吾人未生之前,乃是元神混沌之体,谓之天性;既生之后,变成后天气质之性,谓之人心。天性既可化为人心,吾人自可明通此机,遵循天道,去除人心,返归天性。老子谓之“归根复命”,大道之根源在此。

天发杀机,易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复。天人合发,万化定基。

【字解】易,变易.变化。龙蛇,指水患地震。基,根基。

【释义】天发杀机,日月相蚀,,陨星坠落;地发杀机,洪水地震,起于四野;人发杀机,天反地复,动荡四起。要在人能合于天道,天人齐发,则万事万物之变化,可以定其根基。古人言:“天定胜人,人定胜天”。

以上虽言杀机,但是生杀互根,修道人须由此悟去,杀机即是生机。人能发杀机于天地,即是反夺生机于自身。丹经谓之“大死再活”,“置之死地而后生”。

性有巧拙,可以伏藏。九窍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动静。

【字解】性,指人心。邪,邪妄。三要,指耳、目、口三宝。

【释义】修道之人,要在杀机之中反夺生机,必须天人合发,即人心合乎天性。但是人心有巧有拙,务使巧伏为拙,使外拙而内巧,拙中藏巧,方才合乎天性。

伏藏之道,在乎九窍(即眼、耳、鼻、口、外肾、谷道)。九窍为邪妄出入之门户,而其关键在于耳、目、口三者。精通于耳,神通于目,炁通于口,动则外露,静则内藏。使动化为静,则三要皆成为三宝。

火生于木,祸发必克;奸生于国,时动必溃。知之修炼,谓之圣人。

【字解】火,指人之心火。木,木能生火,喻为元神。

【释义】钻木取火,古人经验。但火性太炽,则木反为火伤。比喻人之心火过旺,必伤元神。推之治国,其理相同。国家出了奸臣,祸国殃民,造成政局动荡之时,亦必崩溃。犹人炼意不净,妄念滋生,定有伤丹之虞。可见祸福生杀,太过不及,差之毫厘,谬之千里。识得其机,修之炼之,是为圣人。

天生天杀,道之理也。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既安。

【字解】盗,逆取,反夺。宜,平衡,协调。

【释义】天生天杀,阴阳消长,乃顺行之自然。但是刑杀之机,亦是反夺生炁之机也,乃为逆行修道之枢要。天地从万物中反夺,万物从人中反夺,人从万物中反夺。三者互相反夺,配合平衡,才能合乎生杀之道,成为自然。

故日食其时,百骸理;动其机,万化安。人知其神之神,不知其不神所以神也。

【字解】食,掌握,采取。动,发动。

【释义】欲求修炼,贵在能知生杀予夺之动机。按时采取,从天地万物中反夺生机,陶铸自身筋骨,才能成为乾健之躯。乘机发动,借生杀变化之机,反夺造化,安定自身。丹道修炼在每次超升阶段,都在掌握时机。

平常人只知后天思虑之神而为神,而不知先天不神之神方为真神。人要修道,先须使后天思虑之神,归于先天不神之神,空空洞洞,虚灵不昧,才能做到时至神知,机动神随,反夺造化,调理百骸,得成修炼之功。

日月有数,小大有定。圣功生焉,神明出焉。

【字解】数,定数。定,周期。圣功,即修炼之功。

【释义】太阳东升西降,月亮晦朔弦望,皆有定数周期。小往则变大来,大往则变小来,阳大则阴小,阴大则阳小,此日月之出没。我能知往推来,食其时而动其机,采取日月精华,夺得天地正炁,自可完成修真证圣之功,神明亦由此而出。

其盗机也,天下莫能见,莫能知。

君子得之固躬,小人得之轻命。

【字解】固,固然。躬,躬敬,谨慎。轻,丧失,夭折。命,生命。

【释义】盗机即反夺之机也,反夺造化之功,皆无形象可言,若有形象,便落后天,故天下无见之无知之。先有见知,便失其机。采炼之时,若为“寂然不动,感而遂通”之先天元炁,无形无象,不可见知,则能成丹。此时若动情识,迅即化为后天浊质,可以见知,必有走漏之危。即使追回采炼,亦不能成丹。此反夺之机,君子得之固然谨慎,信道奉行,可以修成大道。小人得之轻视造化,修功倾覆,反有性命之忧。

瞽者善听,聋者善视。绝利一源,

用师十倍。三反昼夜,用师万倍。

【字解】师,兵事。修道与用兵理同。

【释义】双目失明之人,视不外漏,专一于耳,听觉反而灵敏;两耳失聪之人,听不外漏,专一于目,视觉反而灵敏。专心用于一处,便可得到平时用兵十倍的效力。反复不断地专一用心,则可得到用兵百万的效力。丹法与用兵相同,二者一理,运用之妙,都在专一。宋岳武穆云:“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目。

【字解】心,指人心。目,指眼睛。

【释义】人生之初,心本虚空,随着长大,渐为外物所扰,遂而产生种种妄念欲想,损人心性,损尽则死。修道下手,还虚第一,盖“魔由心生,境由心造”,心若不虚,反而自惹魔障,毁我功修。故须收心离境,聚性止念,炼养神炁,以成大道。其机系于二目,神生于心,而发于目,此乃丹功之要妙枢机。举凡修炼之内视、采药、烹炼、养胎以至出神等等,均以二目为关键枢机也。

天之无恩而大恩生,迅雷烈风莫不蠢然。

【字解】天,指天空,喻天道。

【释义】天本空空洞洞,无识无知,毫无施恩之意,而其行四时,育万物,大恩遂生焉。迅雷烈风均受其驱使,而蠢蠢然不能自主。此乃大道隐含之力量,不可思议,修真悟道之士,当由此参证之。

至乐性余,至静性廉。天之至私,用之至公。

【字解】至,到,真正。余,余闲。廉,清廉。

【释义】至乐之人,心胸坦荡,性有余闲。至静之人,心性收敛,清廉不失。修炼之人,悟到虚静之时,心炁忽开,舒畅愉快,妙不可言,此即是至乐至静之境界。天道驱风使雨,运行四时,看似至私,而其作用于万物生化,却是不偏不倚,一视同仁,实为至公。犹天性降之于人,虽为个人所私,其实贤愚皆同,人人均有。此乃天道大公无私,若至私而实至公也。

禽之制在炁。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恩生于害,害生于恩。

【字解】禽,通“擒”,擒摄之义。

【释义】擒摄造化的诀窍,乃在于炁。所谓炁聚则生,炁散则死。生与死互为本根,生在何处,死在何处,人由男女而生,亦由男女而死。恩害相生,亦同于生死。由人心返还天性,为死处求生,是谓逆则成仙成道,即恩生于害;由天性降人人心,为生老病死,是谓顺则生人生鬼,即害生于恩。

愚人以天地文理圣,我以时物文理

哲。人以愚虞圣,我以不愚虞圣。人以

奇其圣,我以不奇其圣。

【字解】愚人,常人,一般的人。我,指修道之人。

【释义】平常之人以天地文理为神圣,修道之人以随机应变为原则。平常之人以愚弄欺诈为神圣,修道之人以不言而信为神圣。平常之人以惊世骇俗为神圣,修道之人以和光同尘为神圣。这些都是修德之要,无德便不能培道。

道家认为,道在我身上就是德,没有德也就失去了道。有人做功出偏,或者功夫停滞,即是因为不注重修德之缘故。

沉水入火,自取灭亡。

【字解】水,指肾水,在易象为坎卦。火,指心火,在易象为离卦。

【释义】以坎水填入离火之中,使后天坎离复变为先天乾坤。则后天之人心遂亡,而先天之天性遂现,修炼功夫可以成就。

自然之道静,故天地万物生。天地

之道浸,故阴阳胜,阴阳相推而变化

顺矣。

【字解】浸,浸润,充满。胜,主宰。

【释义】自然之道,主静立极,空空洞洞,无中生有,《老子》日:“清静为天下正。”天地万物遂得以生化。天地之道充满其中,天为阳,地为阴,因此阴阳之道主宰于万事万物之中。静极生动,阴极生阳,阴阳消长,互资互根。如此相推,则天地万物生生化化,自然而然,不失其序。

圣人知自然之道不可违,因而制之

至静之道,律历所不能契。

【字解】违,违抗,改移。制,制订,采用。契,契合,规定。

【释义】圣人明白自然之道不可随意抗拒,因而采用至静之道。只有致虚守静,才能体悟天道,才能识别五贼,才能反夺造化。一切修为,都是在静中自然印证。能静自可合于天地之道,可以攒簇天道之气候,这是律历所难以规定的。

爰有奇器,是生万象。八卦甲子,

神机鬼藏。阴阳相胜之术,昭昭乎近乎

象矣。

【字解】奇器,奇异之器。万象,万象变化。象,物象,指事物的本来面目。

【释义】有奇异之器,才能产生万象变化。易道八卦甲子之中,藏有鬼神莫测之机。阴阳相胜的法则,昭昭然可以揭示事物的本来面目了。

《参同契》、《悟真篇》等类丹经,多以卦象干支描述自身修炼中的阴阳变化,亦宗其义也。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

按:《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又名《清静经》。此经乃由老子《道德经》中“清静无为”的义理阐发而来,文字精到,言简意赅。此经是中华道家修炼学的重要著作,是为性命双修之中“性功”的代表作,其主旨乃是专讲修炼心性,以“清静心”,体悟大道。

老君曰:

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

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

【释义】大道没有形象,天地得以生育;大道没有情感,日月得以运行;大道没有名称,万物得以长养。

吾不知其名,强名日道。

【释义】我不知其以何为名,勉强命名为“道”。

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

【释义】大道之分,有清与浊、动与静之别。

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

男动女静。

【释义】天为清,地为浊;天为动,地为静。男为清,女为浊;男为动,女为静。

降本流末,而生万物。清者浊之源,

动者静之基。

【释义】降者生也,本者始也;流者死也,末者终也。生之始为清,死之终为浊。从生到死,即由清至浊;从始到终,即自静而动。

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释义】天为清,地为静。人能常清常静,自然合乎天地。如此则天地之炁,皆可归于我身。

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

而欲牵之。

【释义】吾人元神,本来清纯,可是往往被心念搅扰;吾人本心,原来贞静,可是往往被欲望牵缠。

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

自清。

【释义】为了获得清静,就要修正自己的心念和欲望。经常消除自己的欲望,自然本心贞静;经常澄清自己的心念,自然元神清纯。

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

【释义】自然能够去掉“六欲”、“三毒”。六欲指眼、耳、鼻、舌、身、意六种欲望,眼欲视则肝炁漏泄于外,耳欲昕则肾炁漏泄于外,鼻欲嗅则肺炁漏泄于外,舌欲尝则脾炁漏泄于外,意欲思则心炁漏泄于外,身欲动则体炁漏泄于外。三毒指三尸阴神,居于人身尾闾、夹脊、玉枕三关,皆属阴气闭塞,阻塞吾人修道之路。六欲、三毒皆为障道之魔,只有遣其欲、澄其心,才能降服魔障,清静修真。

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遣也。

【释义】所以不能降服六欲、三毒之魔障,乃是因为心念未能澄清、欲望未能遣除。

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

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

其物。三者既悟,惟见于空。

【释义】能够遣欲澄心的人,就能产生这样的效验:往内观看自己的本心,本心归于虚无;往外观看自己的形体,形体归于虚无;往远观看周围的物象,物象归于虚无。明白了内在本心、外在形体和周围物象三者的虚无状态,则一切皆归于空空洞洞。此即《清静经》之“三观法门”,循此修证,可得常清常静。

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全既无,

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

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

【释义】以空空洞洞进一步观之,则空空洞洞亦无形象可言,仍是空空洞洞,而归于虚无;空空洞洞既归于虚无,虚无亦须归于虚无;虚无既归于虚无,则吾人本心元神湛然澄彻,常处清寂。澄彻清寂而不滞于澄彻清寂,则欲望岂可能够产生?欲望既不能够产生,自然就是真正清静。

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

常清静矣。

【释义】用以上修持之清静心,再去应和万物,而能依然保持清静,则谓之“真常”。如此真常,则自然保持清静本性。真常之中,应和万物,而能常常保持清静不改,自然就是常清常静了。

如此清静,渐人真道。既人真道,

名为得道。虽名得道,实无所得。为化

众生,名为得道。能悟之者,可传圣道。

【释义】如此常清常静,渐渐合于真道。既然合于真道,即可名为得道。虽然名为得道,其实并未得到什么。因为大道无形无象,得道之后还是没有形象可言。但是为了教化众生,所以名为得道。能够领悟这一道理的人,即可以传授圣道。

老君曰:

上士无争,下士好争;上德不德,

下德执德。执着之者,不明道德。

【释义】上士、上德指修道的人,下士、下德指失道的人。上士之人与世无争,顺应自然。下士之人争强好胜,忤逆自然。上德之人淡泊名利,不以有德自

居;下德之人执着求德,自以有德标榜。执着求德之人,其实并不真正明白道德的真谛。

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

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着

万物;既着万物,即生贪求;既生贪求,

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便遭

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

【释义】众生,指人们。人们之所以不能得到真道,因为存在违背自然的妄求之心;既然有了妄求之心,就会惊扰自己的本性元神;既然惊扰本性元神,就会迷恋于外在物象;既然迷恋于外在物象,就会产生贪求之心;既然产生贪求之心,就是一切烦恼的根源。烦恼和妄想,使人们的身心忧愁痛苦。于是遭受浑浊玷辱,迷失自然本性,流浪于生死之中,自心不能做主。如此常常沉沦于苦海之内,永远失去真正大道。

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

常清静矣。

【释义】真正常在之大道,能够领悟的人自可得到。悟得大道的人,自然就是常清常

静了。

《高上玉皇心印妙经》

按:《高上玉皇心印妙经》,又称《心印经》。此经阐明中华道家修炼学的理法,为中华道家丹法“修命”的代表作。此经与《太上老君常清静经》珠连璧合,为中华道家修炼学“性命双修”的重要经典。

上药三品,神与炁精。

【释义】上药指最好的药物,三品即三种。内丹所用的三种药物,即神、炁、精三者,又称为“三宝”。有先天三宝、后天三宝之分别:先天三宝指先天真一之神、先天真一之炁和先天真一之精;后天三宝指思虑神、呼吸气和交感精。先天三宝可以成丹,后天三宝不能成丹。炼丹之人,妙在用性命双修之手段,使后天三宝返为先天三宝,再使先天三宝抟结成丹,则大道圆成。

恍恍惚惚,杳杳冥冥。

【释义】《老子》第21章日:“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即是描述此中景象。恍恍惚惚,指炁生之时,神住恍惚,方可采得真一之炁;杳杳冥冥,指精生之时,神入杳冥,方可采得真一之精。此两句皆指先天三宝发生之时,修持之中出现的景象。

存无守有,顷刻而成。

【释义】无者,性也,神也。有者,命也,罴也,精也(先天精即炁)。存无即存养元神,归于虚无。守有即保守元炁,谨藏勿失。神、炁、精三者抟聚一处,和合凝集,成丹之功,只在片刻之问。此谓“结丹”,结丹之所在下丹田。

回风混合,百日功灵。

【释义】风,指呼吸。回风,指呼吸内转。先天三宝抟结成丹之功,还需运用呼吸,调节火候,混合一处,方可炼养大丹。大丹成就,约需百日时间。此即丹家所谓“百日筑基”之说,修炼至此则命功基本完成。然后“养丹”,养丹之所在中丹田。

默朝上帝,一纪飞升。

【释义】上帝’,指上丹田。经过结丹、养丹之功,就要将丹移至上丹田,准备出神。出神之后,即可身外有身,超脱生死,飞升天界,合于大道。修为至此,约需一纪(12年)之功。

知者易悟,昧者难行。

【释义】知者,指智者,指有智慧的人。昧者,指愚昧的人。有智慧的人容易领悟,而愚昧的人则难以实行。道谚日:“道不传匪(非)人”,匪人并不仅指坏人,愚昧之人亦属匪人,难以成道。故此修道之事,特别讲究选择人才。

履践天光,呼吸育清。

【释义】修持功深,与天地之炁合为一体。则周身包裹天光,举足如踏云端。呼吸培育,而炁愈清纯。浊阴之气日去,而清阳之炁日长。

出玄人牝,若亡若存。

【释义】玄牝,指丹田。呼吸真炁,出入于丹田之间。此时由于身中真炁,变得至清至纯,所以感觉炁机似有如无,若亡若存。

绵绵不绝,固蒂深根。

【释义】真炁绵绵不断,皆归丹田之中。丹田即吾人之根蒂,真炁进入,则根蒂坚固,长生之道得矣。

人各有精,精合其神。

【释义】人人各自都有元精在身,元精应当配合元神。

神合其炁,炁合体真。

【释义】元神还应当进一步配合元炁,元神、元炁、元精三者配合一处,吾人身体方可脱化,成为真人之身。

不得其真,皆是强名。

【释义】真,指先天之元神、元燕、元精。如果达不到元神、元炁、元精三者配合的真实效果,一切都是牵强附会之空谈。

神能人石,神能飞形。

【释义】元神变化,能够人于石内,能够飞形天外。所谓“散则成炁,聚则成形。”神通变化,不一而足。

入水不溺,人火不焚。

【释义】修炼成功,乃为真人。此时入于水中而不溺,入于火中而不焚。超越于生死之外,可以不惧一切水火灾难。

神依形生,精依炁盈。

【释义】神依于形体而存在,形须神立,形去神离。精依于内炁而充盈,精由炁生,炁竭精枯。归根结底,三者皆依于形体而生存。所以中华道家强调性命双修,且以形体长生作为基础。如果没有坚固不坏的形体,则神、炁、精三者失去依托,一切修为无从谈起。

不凋不残,松柏青青。

【释义】能够保住形体坚固不坏,则神、炁、精三宝常常充盈。就象青青松柏一样,不畏严寒,永不凋残,而生机长存。

三品一理,妙不可听。

【释义】三品指神、炁、精三宝,一理即一源也。炼丹所用三宝,乃为先天真一之神、先天真一之炁和先天真一之精。既属先天真一,都是同一源头,故日三品一理。其实乃为先天大道生化而来,其中精微,妙不可言。惟实修可以知之,非拟议可以知之。

其聚则有,其散则零。

【释义】神、炁、精三者既来自同一本源,则三者不可分离。聚之则共存,散之则俱亡。故此修真之人,当常使神、炁、精三者常凝常聚,神不可离炁,燕不可离精,精不可离神。三宝既不离散,则丹基牢固,而大道可成。

七窍相通,窍窍光明。

【释义】七窍,指耳、目、口、鼻等七窍,本来各有各的功能,不能互相代替。神、炁、精三宝抟聚一处,结成大丹。则人身各处,再无滞碍。玄关窍开.,则窍窍相通,自然七窍相通,皆有光明,内外照彻。

圣日圣月,照耀金庭。

【释义】圣日圣月,指身中之日月,乃为人身阴阳二炁之精华。金庭,指黄庭,即丹田。修炼进入妙境,人身造化同乎天地,身中自可出现日月光芒,照彻于丹田之内。丹经云:“人身为一小天地”。

一得永得,自然身轻。

【释义】得丹之后,一切神通都会出现,所谓“得其一,万事毕”。比之起初修道之时产生的小小变化,实有霄壤之别。此时浊重之躯,脱换为轻清之体。自然感觉身轻如羽,举步似飞。

太和充盈,骨散寒琼。

【释义】太和,指太和之炁。寒琼,指仙界。修炼至此,已然脱胎换骨。太和之炁,充盈全身。全身骨质,尽化为炁。周身之炁,与仙界打成一片。

得丹则灵,不得则倾。

【释义】得丹之后,自会出现以上灵验。如果不能得丹,则有生命倾覆之危。故此丹道修持,皆须真修实证方可知之。倘若缺乏实际功修,仅凭道听途说或望文生义,妄谈效验,反有殒身之虞。

丹在身中,非白非青。

【释义】内丹产于身中,不可于身外求之。而且无形无象,非白非青,亦不可以形色求之。

诵持万遍,妙理自明。

【释义】诵,指诵念。持,指行持。万遍,即很多遍。这里告诉人们,学习此经不光要诵念,即不光从字面上去理解;同时还要在实际修炼之中去反复领悟,才能明白经文的真实含义。

《天元入药镜》

按:《入药镜》又称《天元入药镜》,唐崔希范真人著。宋曾慥述曰:“纯阳子吕洞宾尝闻之于崔公,而叹日:‘吾知修行有据,性命无差,道成其中矣!”’可见此部丹经在中华仙宗修炼之中所占据的重要位置。吕祖诗赞日:“因看崔公《入药镜》,令人心地转分明。”元王道渊评云:“崔公《入药镜》八十二句,言简而意尽,贯穿诸丹经之骨髓。”

【题解】“药”指修炼内丹的三种基本药物精、炁、神(中华道家称为三宝),三种药物均有先天、后天之分。先天为元精、元炁、元神,后天为交感精、思虑神和呼吸气。先天为无形之体,后天为有形之物。只有先天三宝可以人药,以为修炼之本。“镜”者鉴也,意为向人们提供修道之镜鉴,以明丹道。

先天炁,后天气。得之者,常似醉。

【释义】先天炁和后天气,是修炼内丹的基本物质。先天元炁藏之于体内,后天呼吸之气求之于体外。二者均极其重要,直接关乎性命,若丧其一,则性命不存。此乃人体生命之本,故为内丹所用。修炼人手,在于使后天之气接通先天之炁,则内外相通,再以后天之气涵养先天之炁,培补亏损,归根复命。得此效验,体合虚无,昏昏默默,常日如醉。

日有合,月有合。穷戊己,定庚甲。

【释义】日月运转之会合,喻言先天元神元炁之交并。元炁为先天之水,金能生水,为庚;元神为先天之火,木能生火,为甲。戊己为土,中宫为脾属土,即指丹田之所在,脾土又喻真意。以真意会合元神元炁于中宫丹田,即穷戊己以定庚甲之意。

上鹊桥,下鹊桥。天应星,地应潮。

【释义】真炁会合,运行周天。此时须注意上下鹊桥,以防危险。上鹊桥者鼻窍也,下鹊桥者者谷道也。真炁行至上鹊桥,须舌顶上腭,开玄膺而闭天池,引之降下重楼,而人丹田。行至下鹊桥,须微撮谷道,以防漏失,导之经后三关而上升乾顶。在天象有斗转星移,在地理有潮涨潮落,皆为盈虚消长之机。人身真炁之变化,亦有进退抽添之机,合于天地造化。丹炁转到上鹊桥时,自觉两眉之间,有神光闪烁,故日“天应星”。丹炁由下鹊桥上升时,自觉元海之中,有热炁蒸腾,故日“地应潮”。其中周天火候,至精至微。若非师生同处细细推之,则不易全明也。

起巽风,运坤火。入黄房,成至宝。

【释义】巽为风,指外呼吸。坤为火,指丹田。此处指以呼吸之气推动先天真炁,以行周天。坤火为丹田之火,即真意发动于丹田。黄房,黄为土,亦指丹田。至宝者无上之宝,即接命长生之宝也。是说真意配合真炁,归于丹田之中,补充坤腹先天之炁,以为续命结丹之本。

水怕干,火怕寒。差毫发,不成丹。

【释义】水火即指人身阴阳二炁,即元神元炁。二者配合,必须相当。火大则水少,水少则易干;水大则火小,火小则易寒。差之毫发,皆不成丹。故丹书有“二八配合成一斤”之说,必须水火相当,方有既济之功。

铅龙升,汞虎降。驱二物,勿纵放。

【释义】铅龙、汞虎喻指人身之阴阳二炁。皆以其性而喻之:铅龙易升,喻阳炁;汞虎易降,喻阴炁。一升一降,皆不得配合。修道之人,不可纵放二物,当使真意驱使之,令其阳炁下降而阴炁上升,如此乃得二炁交合,以成内丹。

产在坤,种在乾。但至城,法自然。

【释义】阴阳二炁之交合,在中宫坤土,即丹田。交合所生之先天真炁,上升于乾顶。行功必须正心诚意,方能师法自然。如《阴符经》所云:“君子得之固躬,小人得之轻命。”倘若做不到诚敬,用心不当,反会丧失命宝。要知生尔处即杀尔处,故须谨慎。

盗天地,夺造化。攒五行,会八卦。

【释义】如此作为,配合阴阳,就能盗天地之灵炁,夺自然之造化。攒簇一身五行之炁,会合人体八卦之机。

水真水,火真火。水火交,永不老。

【释义】使水升而不降,是为真水;使火降而不升,是为真火。如此水升火降,互相交合,水火相交,则性命合一,可以接命而不老。

水能流,火能焰。在身中,自可验。

【释义】真水升腾,流布于全体,温润脏腑;真火降暖,温熙于周身,薰透四肢。这些内景都在身中,修炼之人自有体验。

是性命,非神炁。水乡铅,只一味。

【释义】以上阴阳、水火、龙虎、铅汞等比喻,其实皆指先天之性命,而非后天之神炁。而此先天性命,本来合于天地。性命水火之配合,只在求取水乡之铅,即水经火炼所产之真炁。此为生人之初,一点真阳之炁,亦为丹头。

归根窍,复命关。贯尾闾,通泥丸。

道家养生之道

道家养生之道 早上醒来,如果微笑仍感觉疲惫说明身体严重透支 睡觉呼吸声音来判断一个人的健康。呼吸越长、媛、均匀,表示越长寿。“龟息”是最厉害的。 经常盗汗说明身虚 道家的六字精髓“精满,气足,神旺” 吃饭嚼一口36下。食不语,细嚼慢咽 吃素方法得当方可健康,吃肉不一定不好,方法得当可治疗营养过剩 吃东西保持心态愉悦 临睡前吃宵夜和水果对健康不好 早餐最好是不沾烟火的果汁或蔬菜汁 晚上11点到零晨1点,肝脏修复能力最佳时间,尽量在这时间之前睡觉 早上5到七点,胃吸收能力最好 睡觉前烫热水脚半小时,中间持续加热水到背部有热感,助睡眠 怕冷的人,用生姜,盐煮汤泡脚,持续一个月,整个冬天都不怕冷 道家重在养生补气,此气指元气,元气先天带来,很难补 1、“站桩法” 高桩增肥,适合老年人;中桩减肥,适合养生;低桩适合习武训练 站中桩,双脚与肩同宽,双手水平抱圆,时间持续半小时。特别注意收势,对治疗痔疮很有效。男左手内,女右手内,大拇指交叉。用力缩小腹,用力提肛,十个脚指头抓地,持续三分钟,腹部越缩越紧,对女性盆腔疾病有很好疗效。 2“驻颜术” 意念配合,“布气摩面” 双手用力磨擦,越来越快,热,双手敷在脸上,三分钟之后,缓慢在脸上划圆弧九周 3“辟谷” 六大功效:切断毒源,戒瘾(烟,酒等),女性美容,排毒,减肥等 洗冷水澡,全身散发臭味。有套采气的方法,没有饿感。有饿感就是不辟谷,而是断食。时间一般是七的倍数。

4,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摘下桃花瓣,装在瓮里,埋在桃花树下,到七月初七取出,加乌鸡血,敷在脸上,能起到养颜美容之交,光白如玉 5,深课堂一口气,双手夹紧鼻翼,憋住放手即用力喷出去,直到鼻涕喷出来,鼻涕越多越好,持续9次。利于鼻膜清洁,预防鼻癌 6,立春之日,用白芷,桃皮,青木香三样熬汤,然后用之泡澡,整年不洗澡身上也不会有臭味。也不容易生病,感冒 养生之道,中国养生文化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我国文明史的记载大都 始于黄帝,《黄帝内经》就是以黄帝与岐伯、雷公等讨论养生(包括医学)为题的著作。其后老庄、孔孟、诸子百家都有自己的养生著述,逐渐形成医家、道家、佛家、儒家四大养生学说体系。因此他们的学说包含更多的养生内容。 一、顺乎自然:道家养生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摒绝一切外来因素对生命活 动的干扰,求得身心的解脱。因此,崇尚自然成了道家养生的基本原则,道家的观点认为,以自然界的秩序变化为法,摒弃人的理性因素,在养生中采取顺乎自然的行动,就能维护健康,延年益寿。 二、清静虚无:老子主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排斥人的一切欲望、排斥外界事物给人带来的诱惑。且“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通过柔弱无为、虚静自守来排斥干扰,以达到返朴归真的目的。“虚静自守”——即庄子的养生方法:“养神”“守形”、“忘我、无欲”,“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庄子·养生主》说:“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大白菜-一个道家的奇效秘方-清肠排宿便之利器

大白菜-一个道家的奇效秘方-清肠排宿便之利器 这是一个道家的奇效秘方,不仅清肠,排宿便,甚至可以清除五脏的毒素!每个人在家就可以做到,而且没有风险副作用。 无意间和萧道长聊起浙江有位医生秦兆虎指导病人用大白菜治高血糖和便秘等病,萧道长有点惊讶: “这位xx先生是道门中人吗?” “他和道门颇有渊源。” “难怪!”道长一捋胡子,“这白菜在咱们道家上清派被称为四秘之一,非常不得了!”大白菜非常不得了?这话听起来就像有人说“筷子能当枪使,一般人我不告诉他”。“记得辟谷结束我给你吃什么吗?”“哦,大白菜”,想起来了,好一大盆,带点姜丝辣椒,道长说大白菜“刮肠”很厉害。“有些肠胃病怎么也治不好的人,只要认真吃一阵子大白菜,一定有奇效!” “要想长生,五脏当清!”道长说现在不是很多人期待辟谷排毒、治病、养生、补气吗?不必千里迢迢满世界找大师指点,每个人在家就可以做到,而且没有风险副作用,赶紧记下来吧: 大白菜,以叶为主(少量菜帮)加水煮,不加油盐,可适量放少许辣椒、花椒或是去皮生姜(生姜皮性寒,姜肉性热)。每天肚子饿了就吃,连吃三天,不吃别的食物,第三天除了吃白菜叶外可再喝些白菜汤。白菜要煮得烂一点。 这种吃法排毒效果奇佳,对便秘或者肠胃不健康的人是一次大扫除。如果每个月能坚持一次,或者一次能增加到七天更佳。吃了以后会排出宿便,刚开始黑色,吃的时间长的会排出果冻一样的宿便,坚持二十一天以上的人会排出五种颜色的大便,那是把五脏的毒都清了...... “这样吃不会走不动路了吧?”我这是替很多喜欢提问的网友问的啊。 “呵呵,保证你跑得比吃草的马还快!”道长哈哈大笑。不过他建议大家吃白菜的三天最好放在周末,避开社会应酬社交活动,静心在家读书打坐。

100条养生小常识

100条养生小常识 1记住:睡觉是养生第一要素。睡觉的时间应该是晚21:00~早3:00。因为这个时间是一天的冬季,冬季主藏,冬季不藏,春夏不长,即第2天没精神。 2 一切药物对治病来说都是治标,不是治本,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因为一切的病都是错误的因产生错误的果.错误的因不除,错误的果就不会绝根.健康的根本在心.一切法从心生.心净则身净.所以得病了,不要向外求,要靠自己 自身的修复系统来修复自己的疾病.其实人和动物是一样的,动物的病都是靠自己,人也能。3、正确的观念远比昂贵的药物和危险的手术更能帮助患者消除疾病。有了正确的观念,你就会有正确的决定,你就会有正确的行为,你就可以预防许多疾病的发生。 4 人所具有的一切智慧,绝对不是从书本里学来的,而是从自己的真诚心、清净心(就是佛家所说的菩提心),从定中生出来的。 5 人是一切生物中构造最完美的灵体,健康的身体是人生来就具足的;人的健康状况的调节是靠人体本身所具有的调节修复系统来完成的,而不是靠外部因素,外部因素只能起辅助作用。 6 人的大部分生病现象是人体在调节、清理身体垃圾时所表现的现象,是人体自动调节平衡所表现出的状态,所以应该把它们当成正常的生理现象,而不应该去把它当成病因来消灭。所以当人在生病的时候,一定不要有怨恨嗔恚心,心里要安定,心定则气顺,气顺则血畅,气顺血畅则百病消。7 人的健康离不开两大要素:1)足够的气血;2)畅通的经络(包括血管和排泄垃圾的通道)。8 足够的气血靠:足够的食物+胆汁+必要时间内(晚天黑后~午夜1点40)优质的睡眠(这个时候大脑完全不工作,由植物神经主导)+良好的生活习惯。9 畅通的经络需要:清净心。一切七情六欲都会破坏清净心,从而破坏经络的正常运行。10 维持健康的身体不仅需要“增收(增加气血)”,也需要“节支(减少血气的损耗)”。11 过度地增加食物不仅不会增加血气,而且会成为身体中的垃圾负担,反过来还得靠消耗血气来把他们清理掉。五脏六腑是一个血气加工厂,食物是原材料,加工能力是有限的,而食物是无限的,所以食物的数量必须得到控制。12 适当运动可以帮助人的气血运行,但同时也在消耗人的气血。人体的微循环主要应该靠松静来达到的,这也是健康必不可少的。13 人体中的垃圾越多,就越需要更多的血气来清除它们,但人的血气因为垃圾的增多和血脉的阻塞而减少,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这也正是人衰老的机理。所以,人要想健康不老,就要:1)减少体内的垃圾;2)增加血脉经络的畅通;3)增加体内的气血。14 与其相信药物,相信检查的数据,不如相信自己的感觉,相信自己所具足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需要在你得道(智慧开了)的前提之下,才能分辨这一切。15 健康,从调节心性开始。为了你的健康,你学佛吧。学佛得到的快乐是人生最高的享受。16 对于一个有宿疾的人来说,只有气血充足了(一是通过这里所介绍的补充气血的方法,二是通过静坐打通气机),病情才会显现出来。所以练功的人在功夫达到一定水平后都会出现一些“有病”的现象。这个时候要沉住气,定下心来多做些静功来增加自己的气血,以尽快度过这个时期。17 人违背了养生法则,虽不一定会立即得病,但一旦形成习惯,就会大大增加得病的机会。这就和交通规则一样,你违背了交通规则,不一定会出事故,但其危险性是显而易见的。18 人为什么必须保持一定的饥渴才是对养生有利呢?其实这就是“虚”的妙用。道家讲,虚则灵。这和谦虚使人进步,自满使人落后一样,所以人必须经常保持“虚灵”的状态,才能时时保持清醒,保持健康。19 人要想健康,就必须使体内有足够的"气"来"气化"所进的食物.只有这样,你的体内才不会积累垃圾,不会有多余的食物来释放游离的"虚火"损害你体内 的脏器.这个"虚火"反过来会损耗你的"气".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现代人生病,大多数是饮食不节的缘故. 21 俗语说“灵机一动,计上心来”。这个“机”字如果能真正领悟透了,那么你的悟性就算是开了。老师教人,医生治病,其实就是在点拨你的这个“机”,让你“机”打开。这个“机”,有时也叫“关键”。当然,这个“机”起作用是有条件的,就和氢气只有达到一定浓度,遇火才可以燃烧爆炸一样。记住,别人的作用都是外因,你自己才是真正的内因。22 其实,许多真正的发现和发明,所需要的不是所谓系统的书本知识;恰恰相反,一个没有受过任何系统教育,但悟性极高的、具有开放思维的人,他往往真正悟到真相。23 人生最忌是个乱字,心乱了,对外可以紊事,对内可以打扰血气,使失正常。凡恼怒恐怖喜忧昏疑,都是乱,为多病短寿的根源,不但养病时不应乱,即平居时亦忌心乱。24 多嗔伤肝,多淫伤肾,多食又伤脾胃。忧思伤脾,愤怒伤肝,劳虑伤神。25 身病之起,无不由心虚弱,外邪乘入。而心虚气弱,每由心魂恼乱,真体不充,发现种种不安。贪食贪胜贪得贪乐逸,皆足以致病。以贪之不得,于是乎嗔。贪嗔可使心荡气促,胆惊肝旺,六脉震动,五脏沸腾,外邪同时乘入,此病之起因。26 凡人欲求长寿,应先除病。欲求除病,当明用气。欲明用气,当先养性。养性之法,当先调心。27 人受五行之气而治生,故肉身以气为主。气亏则病,气滞则病。欲治其病,先治其气。28 气以行血,血以补气,二而一也。凡人久视则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七情六欲之过则伤元气、伤心肾。相火旺,真阳耗,29 治五脏之病,莫先于补气。肾犹亟焉。补气在勿动心,心动则肝旺,各脉震惊,真水耗损。心为扇,主引风。风动则火旺,火旺则水干,水干则地损。30 心定神一,受治者信坚心专,两心相合,可以统治百病,无不神效。31 人病可分两种:一是经络基本畅通但气不足。表现是经常这疼那疼,这是因为他气不足以气化食物,而产生了相火(也叫虚火),随着经络在体内乱穿,哪儿通走哪儿,遇到一个地方堵塞了,这个地方就疼了。这样的人吃一点药物就会立即见效。二是经络不通,气也就无处存身。表现在外表看不出有什么毛病,但一旦发现就是大病,而且这种人经常是吃什么药都见效慢,或根本不起作用。主发谓之机。箭在弦上要发出去,必须拨动这个机。其他任何事情都是这样,都有一个机,只有触动这个机,事情才会发生,不触动这个机,其他的条件再多,也没办法引发事件。机就是这么一个东西,它是事情发生的最关键因素。它是点,不是面。可是触动这个点,就能带动面。所以,病机就是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最关键因素,(也可以讲,病机一开,人的病状就会显现出来,人就进入了“病” 的恶性循环当中。和病机相对的就是“生机”。生机一开,人就会进入康复这个良性循环当中。实际上病机和生机是一个东西的

中国道教养生秘诀

中国道教养生秘诀 中国道教养生秘诀(一) 中国道教养生秘诀 目录: 一、导引行气 二、守静 三、挖掘生命体的奥秘 四、回光返照 五、呼吸停止后的神通 六、超人的养生法 七、遗精与走 八、睡功修炼 佛教称人生为一大苦难场,生、老、病、死都是人的一辈子必须承受的折磨,所以希望人看破红 尘,对人生不要有什么留恋。与此相反,道教则对现实的生命极为看重,因为它认为,人只有有了生 命,才能享受人世的种种乐趣。如晋代著名道教学者葛洪就说:“凡人之所汲汲者,势利嗜欲也。苟我身之不全,虽高官重权,金玉成山,妍艳万千,非我有也。”唐代著名道士司马承祯更是直截了当 地说?“生者天之大德也,地之大乐也,人之大福也。”正因为道教重视生命,所以他们特别注重生命质量的提高,所谓生命质量的提高,就是让生命排除生、老、病、死的干扰,更好、更多地享受生命。

也正是为了提高这一生命质量,道士们在几千年的修炼实践中,摸索出了种类繁多、行之有效的道教 养生术。 道教养生术涵盖极广,诸如服食、行气、导引、存思、坐忘、内丹、外丹、房中等等都属于道教 养生术的范围。在道教看来,人的生命是一个奥妙无穷、潜能无限的机体,对这一生命体采取一定的 方式加以锻炼,便可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神奇效果。如行辟谷术,你就可以省去营求饮食带来的烦恼, 同时还能使你身轻体健;如行胎息术,你就可以不用呼吸,同时又能去除各种顽疾;如行内丹术,在 身体中就能充实生命根本,使你容光焕发…… 当我们以这种态度来看待道教养生术时,便会发现,行气导引对于强健筋骨、延缓衰老确实有其 神奇功效;静坐存思对于获得心灵的宁静,甚至对于一些常见病诸如失眠、高血压、心脏病等都有特 殊的疗效;内丹术对于打通大小周天、疏通全身筋络、防止疾病侵袭更是匪夷所思;房中禁忌则为我 们提供了内容丰富的性保健知识…… 我们希望,此书的出版,对于人们了解道教养生术的有关内容,澄清人们对气功的种种误解和迷惑,对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能发挥积极的作用。 一、导引行气 --激发体内生命力的捷径

中国道教与养生

中国道教与养生 中国道教与养生 延年益寿,乃至长生不老、长生不死,是人类自我意识苏醒以来世代相传的一种理想和追求。这种美好的理想和愿望,在世界各民 族的宗教观念和文学艺术中,都有所体现和反映。 道教故乡的华夏,是一个有着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以贵生著称的华夏民族,历来向往长生。从先秦时代起,就有不少人在孜孜不 倦地探索长生不死之道。数千年来,华夏先民在养生实践中,创造 和发明了种类繁多、功效各异的养生延年之术。这丰富多彩的养生 文化,体现了华夏民族的科学知识水平和卓异智慧。这珍贵的历史 文化遗产,更有待于我们今天的发掘和利用。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传统宗教。追求长生不死,修炼成仙是它的基本特征。道教是一种乐生恶死的宗教。对于生命的保护和延长 以及渴望永生,向来是道教最为关心和探索最多的课题。 道教初创时期,《太平经》等典籍中,就有追求长生不死的意思。《道藏》的首经《元始无量度人经》称“仙道贵生,无量度人”。 道教认为:“夫万物以人为贵,人以生为宝”。(陆修静《洞玄灵宝 斋说光烛戒罚灯祝愿仪》)正因为道教把人的生命看得宝贵,所以主 张人应当竭力爱护生命,目的是要延年益寿,长生不死。道教继承 了这一文化的优良传统,并将其融入自己的教义和实践之中。 集汉民族不死信仰和养生术大成的道教,确信“我命由我不由天”,一直在执着地追求不死之道。正是在这种积极态度的支持下,二千年来,无数的道教徒在寻求长生成仙的道路上努力探索,锲而 不舍。道教所行的养生术很多,有外丹、内丹、服气、胎息、吐纳、服食、辟谷、存思、导引、按摩、房中等等。大多数养生方法如行 之得法,确能收到奇效。这些已被海内外医家和养生学家所公认。 所以,如果没有道教对于“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坚定信仰,没有道

道家养生的100条不传之法

道家养生的100条不传之法,不仅告诉你怎样拥有个好身体,而且告诉你一些做人之道,非常值得一看哦!!!!! 1、记住:睡觉是养生第一要素。睡觉的时间应该是晚21:00~早3:00。因为这个时间是一天的冬季,冬季主藏,冬季不藏,春夏不长,即第2天没精神。 2 一切药物对治病来说都是治标,不是治本,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因为一切的病都是错误的因产生错误的果.错误的因不除,错误的果就不会绝根.健康的根本在心.一切法从心生.心净则身净.所以得病了,不要向外求,要靠自己自身的修复系统来修复自己的疾病.其实人和动物是一样的,动物的病都是靠自己,人也能。 3、正确的观念远比昂贵的药物和危险的手术更能帮助患者消除疾病。有了正确的观念,你就会有正确的决定,你就会有正确的行为,你就可以预防许多疾病的发生。 4 人所具有的一切智慧,绝对不是从书本里学来的,而是从自己的真诚心、清净心,从定中生出来的。 5 人是一切生物中构造最完美的灵体,健康的身体是人生来就具足的;人的健康状况的调节是靠人体本身所具有的调节修复系统来完成的,而不是靠外部因

素,外部因素只能起辅助作用。 6 人的大部分生病现象是人体在调节、清理身体垃圾时所表现的现象,是人体自动调节平衡所表现出的状态,所以应该把它们当成正常的生理现象,而不应该去把它当成病因来消灭。所以当人在生病的时候,一定不要有怨恨嗔恚心,心里要安定,心定则气顺,气顺则血畅,气顺血畅则百病消。 7 人的健康离不开两大要素:1)足够的气血;2)畅通的经络(包括血管和排泄垃圾的通道)。 8 足够的气血靠:足够的食物+胆汁+必要时间内(晚天黑后~午夜1点40)优质的睡眠(这个时候大脑完全不工作,由植物神经主导)+良好的生活习惯。 9 畅通的经络需要:清净心。一切七情六欲都会破坏清净心,从而破坏经络的正常运行。 10 维持健康的身体不仅需要“增收(增加气血)”,也需要“节支(减少血气的损耗)”。 11 过度地增加食物不仅不会增加血气,而且会成为身体中的垃圾负担,反过来还得靠消耗血气来把他们清理掉。五脏六腑是一个血气加工厂,食物是原材料,加工能力是有限的,而食物是无限的,所以食物的数量必须得到控制。 12 适当运动可以帮助人的气血运行,但同时也在消

道家养生功坐功的精髓

道家养生功坐功的精髓 *导读: 清代李渔在《闲情偶寄颐养行乐》中称益寿之方,全凭导引;安生之计,惟赖坐功颐养行乐》中称益寿之方,全凭导引;安生之计,惟赖坐功。坐功,称之为打坐的功夫,也是为了练习内功,道教称之为内丹。把自身当成一个鼎炉,把自身内部的五脏之气当成药物,把意识当成火候,用意识支配精气神在体内相聚不散,达到五气朝元,朝元就是使散乱于周身各处的气回归到丹田,在丹田在得到火候的烧炼,从而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这个过程不是游方枯坐,是真正的把的精气神打坐于身体里面。祖师在《道言浅近说》里指出游方枯坐,固非道也。然不游行于城市云山,当以气游行于通身关窍内。 气的产生和正常运行才是打坐的关键所在。气对于每个人来说,即是呼吸之气,呼吸关系着我生命,当我们在母体里还是婴儿的时候,此时的口鼻呼吸功能还未开启,依靠脐带与母体相联,张呼亦呼,母吸亦吸,身体在呼吸之间伸缩开合。尤如橐龠(即中空可以循环的)的状态,称之为先天呼吸。当一出生,离开母体以后,脐带剪断,先天的呼吸功能失去,口鼻呼吸功能开启,一呼一吸之间,呼吸的长度可以从肚脐腹部(丹田)到鼻孔,此时,称之为腹式呼吸,随着年纪的增长,由小孩到少年到青年再步入老年。后天呼吸的功能逐渐衰退,从鼻孔至丹田的长度慢慢缩短到胸部或喉部,当喉咙那口气都没有了,意味着人也就气尽

身亡了。《庄子》说真人之息至踵,常人之息以喉如果通过*修炼达到真人境界的呼吸之间可以从鼻到脚底。虽然我们不一定达能达到真人的那种境界,便是通过坐功的练习,我们还是有希望达到鼻到丹田之间形成呼应的。武当五行养生功坐功的指导原理就在于,把我们现有的这口气在呼吸之间进行延长。 如何延长呢?想使我们的呼吸气机得到延长,首先要就找到使我们呼吸缩短的原因。随着年纪的增长,我们后天的识见越多,知识越丰富,有句话叫做知识越多,越反动用这句话来形容武当道家五行养生功太形象不过了。识见越多,消耗我们体内精气神就越厉害。身体的固有功能就开始慢慢衰退,气机也会受到影响,变得紊乱,心浮气燥,因为呼吸受精神意识的影响,不会有深,细,匀,长;反而是粗、喘、重、浊。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也就背离了我们自身的道,处于了不自然的情况。因此,老祖先们提出了要清静,用损的办法,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损去我们的杂念,损去一切有为的,不符合自身规律的想法或意识,达到清静、朴素,自然,无为的状态。当我们的思想处于清静的情况下,也就做到了神气相合的情况。此时的呼吸符合了绵绵细细,若有若无,无声的状态,真气往来,变得更加深,细,匀,长,即是老君《道德经》之十章所说:专气至柔,能婴儿乎。日积月累,真气充实于丹田,实现了《道德经》第三章所以的虚其其心,实其腹的效果。腹部充实,真气周流全身,丹田与四肢形成开合呼应,周身四肢有力,内功越见深厚,打坐的效果随即显现了。

旗黄百草人参酵素成分介绍

旗黄百草人参黄精酵素-男人型 关键词:旗黄百草人参黄精酵素 旗黄百草人参黄精酵素,是由国医大师在传统益肾填精、益气健脾经方名方、验方古方的基础上,加减化裁组方而成。其母液根据传统中医五行、五色、五味、五时,采用国医大师多年临床经验的前提下,采用药食同源原料,根据现代人体生理调节组方,历时180天以上古法发酵而成。 药食同源,道地药材 组方:长白山人参,制黄精,宁夏枸杞子,覆盆子,茯苓,怀山药,肇庆芡实,新会陈皮,西江肉桂,木瓜,鹿血 长白山人参,选六年以上才可入药。《神农本草经》:主补五脏,安精神,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 制黄精,须经过九蒸九晒才能用,人称“仙人余粮”。《本草纲目》:黄精补诸虚,填精髓,平补气血而润。旗黄百草只取河南优质制黄精。 宁夏枸杞子,明弘治年间,宁夏枸杞被列为“贡果”,有“中宁枸杞甲天下”之说。《本草汇言》记载:气可充,血可升。 覆盆子,《开宝本草》:补虚续绝,强阴建阳,悦泽肌肤,安和脏腑,温中益力,疗劳损风虚,补肝明目。 茯苓,慈禧太后养生至爱,《本草求真》:茯苓入四君,则佐参术以渗脾家之湿,入六味,则使泽泻以行肾邪之余,最为利水除湿要药。 怀山药,河南怀庆府为原产地,品质最优。《本草纲目》:益肾气,健脾胃,止泄痢,化痰涎,润皮毛。 肇庆芡实,《本草纲目》:止渴益肾。治小便不禁,遗精,白浊,带下。 新会陈皮,三年新会陈皮甘香宜人,为陈皮之上品。《名医别录》:下气,止呕咳,除膀胱留热,停水,五淋,利小便。 西江肉桂,广西西江道地产区,品质优良,人称“安鞭桂”。《神农本草经》:补中益气。 木瓜,《本草再新》:敛肝和脾胃,活血通经。 鹿血,《本草纲目》:大补虚损,益精血,解痘毒、药毒。 天然酵池,匠心传承,缔造中药艺术

道家十二时辰养生法

道家十二时辰养生法 道家根据古代百岁寿星的养生经验,将良好的生活方式与规律作息结合,制定了一日十二时辰养生法。明代石室道人称为“二六功课”,清代养生学家称为“十二时无病法”。所以,十二时辰养生法是中国传统延寿方法的一个重要方面。 卯时(上午5-7时):晨光初放即披衣起床,叩齿300次,转动两肩,活动筋骨;将两手搓热,擦鼻两旁,熨摩两目六七遍;揉搓两耳五六遍;再以两手抱后脑,手心掩耳,用食指放中指上,以中指叩击头部各24次,这叫“鸣天鼓”。 辰时(上午7-9时):结束后饮白开水或茶一杯;用手代梳,梳发百余遍,以醒脑明目,防止脱发;然后洗脸、漱口、刷牙;入厕排便。早餐宜吃饱吃好。饭后徐徐行走百步,边走边按摩腹部,以助脾健运。 巳时(上午9-11时):或读书,或理家,或种菜,或养花。疲倦时即静坐养神,或叩齿咽津(唾液)。老年人气弱,不宜高声与人长谈。因说话耗气,宜“寡言语以养气”。 午时(11-1时):午餐,只宜吃六七分饱。食后用茶叶水漱口,可去油腻,但刚饭后不宜饮茶。静坐或午休。 未时(午后1-3时):或午睡,或练气功,或邀友弈棋。 申时(午后3-5时):或读书,或写作,或练字作画,或抚琴吟诗,或浏览报刊。 酉时(午后5-7时):晚餐宜清淡、宜少吃,可饮酒一小杯。晚饭后可在庭院散步、观落霞、听鸟鸣。 戌时(晚7-9时):睡前漱口刷牙;用热水洗脚,以引血下行,防止老人上实下虚,上重下轻,坐床上练静功,然后安眠。睡时宜“卧如弓”,向右侧,以防压迫心脏,以利胆汁排泄。 亥时、子时(晚9时至次日凌晨1时):“睡不厌蹴,觉不厌舒”,即睡时宜屈膝卧,醒时则伸脚舒体,变换姿势,流通气血。环境宜静,安睡宁神以养元气。 丑、寅时(凌晨1-5时):此时精气发生,阴茎勃起。人以精气为宝,老年人宜节制房事,但又不宜强制。老人以二十日或一月行房一次为宜。

道家养生法

道家养肾法一:呼吸心法 功法动作:直立,两脚分开与肩宽,双臂上举伸直,在脑后交叉,此时小腹略向前倾,双手尽量向上伸直后压,所有力量、意念集中在腰椎。然后力量从腰椎发出,令两臂以最大弧度从脑后向身体两侧压下来,同时下蹲,两手最后在两膝间交叉,结束时意念集中在前脚掌5秒钟。脚后跟不可离地。再站起时,前脚掌先用力,做为起动能量,紧接着将所有力量、意念,再次集中在腰椎,两腿不要用一点力量,向起站立。两手一直交叉,从胸前到头顶在到脑后。 呼吸方法:身体下蹲的整个过程,呼气。身体向上站起的整个过程,吸气。在呼吸转接时,略屏息两秒钟。练习时间应根据个人体质,以不觉疲劳为宜。练后,很多人会觉腰酸,需要用两手攥空拳,轻轻捶打后腰。 二:引火归源法 点按涌泉即点按足心。每晚临睡前,用温水将脚洗净,盘膝坐于床上,一手握住脚趾,另一手点足心,每次点下去的时候要隐隐的疼。涌泉是足少阴肾经穴位,摩擦此穴,可以补肾益精,通调气血,肾气充足,则体健寿延。最重要的能把平时节省下来的〝钱〞肾精存到银行里。换句话说就是固肾。 三:吃芝麻 道家养生是从养肾开始的。肾主水,其色黑,黑芝麻是黑色的,养肾的佳品莫过于黑芝麻。芝麻有黑的,有黄的,还有白的,但与肾的本色相应的黑芝麻,才有更好的药用价值和养生之功,黄芝麻和白芝麻都只能用来做一般的食品。黑芝麻为五谷之首,可以补五脏,长肌肉,填脑髓,在《神农本草经》中列为上品。 因为它是用来补虚羸,填脑髓的,所以,一定要用籽粒饱满的芝麻,如果它本身都不饱满,哪能指望它有填补之功呢?要把不饱满的芝麻去掉,可用淘洗法:在用水淘洗的时候,不能浮起来的芝麻,都是饱满的,浮起来的芝麻都是变质、生虫或籽粒不饱满的,都不能要。选出了籽粒饱满的纯黑芝麻后,还要对它进行特制,服用也很讲究。 四:心肾相交法 此法不仅强补肾精,通治一切耳病。心肾相交法的第一种叫做鸣天鼓。我们的后脑勺就叫做天鼓。鸣天鼓要用到我们的听闻穴和劳宫穴。人体的劳宫穴是最操劳的一个穴位,它是一个火穴,像我们肚子疼了,马上就不自觉地用手去捂肚子,所以它是很操劳的。第二种叫做按摩听闻穴。中指的指尖是心包经的井穴,属于心,耳朵、眼属于肾。首先,掌心向后,然后用中指插进耳朵孔里去,塞进去以后,手指在里面转180度,让掌心向前,然后让手指轻轻地在里边蠕动。第三个心肾相交的方法叫做手心搓脚心。千万不要小瞧了这个方法,这里面融汇了很深的中医道理。最后一个心肾相交法是揉耳法,把耳朵给盖上,然后用掌根揉耳朵背。但要注意,不是揉耳背这个皮,而是隔着耳背揉耳朵眼。揉的时候脑子里要这样想,好像隔着耳背已经揉到耳朵眼里面去了。

养生有“道”——道家的养生观 (1)

养生有“道”——道家的养生观 道以治身,佛以治心,儒以治世。中国古代养生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养生文献典籍,不啻汗牛充栋,浩如烟海,其中道家养生文化最为丰富。道家养生文化博大精深,通过“道法自然”、“重人贵生”、“少私寡欲”、炼丹术等一系列养生方法,去追求现世的和超越的人生价值,把延年益寿、长生不死作为探求的终极目标,表现了道家先哲渴望掌握生命规律、延长寿命的人生价值取向,同时也为中国养生学作出了让世人瞩目的独特贡献,随着现代养生科学的发展,以道家养生文化为代表的东方传统养生理论和实践模式逐渐为世人所瞩目,其文化内容和价值逐渐被揭示和肯定。它以其系统而博广的义理,为人们阐释了一种科学的保健养生观。 道家的养生观是一种自然之道的养生观,是顺应自然、适性重生的生命观,重视精神养生,追求生命的自由、平等,追求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老子的自然观, 如道生一, 冲气以为和, 道法自然, 神形合一, 守静笃,不妄费, 保精气等见解,都对医学的阴阳学说和人与自然一体的整体观念有一定的影响, 特别是对道家的养生观的形成起到了抛砖引玉、积极推动的作用, 是道家养生思想的先河和开创者, 也是道家养生思想的集中体现。道家的养生思想自成体系, 独树一帜,古名摄生,道生,即以老庄道家思想为宗旨,太极八卦阴阳五行学说为指导,以调阴阳,和气血、保精神的方法达到性命双修身心和谐健康的目的一种养生观。 1 . “道法自然”“天人相应”的养生观 老子认为,“道”及由它而派生的天地万物按其本性来说都是自然而然的,并非人为如此的。人与自然应当保持和谐,力求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只有如此,才能保证人的身体健康。如果人与自然失去平衡,就可能发生疾病,导致衰老。所以,老子在养生上极力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发道,道法自然。”的观点,即在物质世界里发生着不断的变化过程, 这种变化过程生生不息。这一切就是现实本身所具有的自然规律--道。可见, 任何人和事物都离不开道,这里的道既指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 又是指的客观世界本身。在老子看来, 自然界是人类生命的源泉, 人在自然界产生, 按照其客观规律发展变化。这主要包含两个方面: 〔1〕是从“人天同律”的思想出发,主张养身必须自觉地保持与自然规律的一致性。《钟吕传道集》说:“气液升降为天地之阴阳,肝肺传导若日月之往复”,这揭示了“人天同律”的客观法则。既然人天同律,那么人体作为一个小宇宙应当与天地这个“大宇宙”相互勾通,保持平衡。 〔2〕是从“人天同构”的理论出发,主张人体养生必须自觉地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在道家学者看来,人和物一样,都是由气构成的,因此人完全可以同外界进行物质(气)交换。《抱朴子·至理》也说:“人在气中,气在人中,自天地至于万物,无不需气以生者也。”这都从一个角度告诉人们,气构成了人体,人们要实现养生,必须自觉地与外界进行物质(气)交换,使人体小宇宙同自然大宇宙息息相通,不断地从自然界获得有益于生命的精气。 2 . “重人贵生”“形神相依”的心身整体养生观。 “重人贵生”是道家养生理论的又一重要原则。《老子》称:“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将人和天地看作同等重要的物,“重人”这一点是先秦诸子的共

道家养生功 养生功法介绍

道家养生功养生功法介绍 道家养生功养生功法介绍,我为大家汇聚了一些健康知识和日常养生的文章,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道家养生功养生功法介绍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道家养生功 练功的姿势:坐、立、行、卧无论用何势皆可修炼,修炼前均要宽衣松带,最好用松紧带裤。如《摄生三要》中说,“行欲徐而稳,立欲定而恭,坐欲端而直”,“种种施为;须端祥闲泰,使此身常在太和元气中”。 体弱多病、尤大病元气已伤者,先采用卧式为好。神经衰弱、夜不能寐,可用练功引导入睡;高血压患者,多用卧式,易于放松。 卧式分平卧式、左侧卧、右侧卧等。 平卧式:全身仰卧,男者左脚放于右脚背上,女者右脚交放于左脚背上,两手分放于身体两侧。 右侧卧:体右侧卧,左腿自然蜷曲,放在右腿上,右腿自然伸直,右臂曲肘,将右掌心放于右面部耳旁,左手自然放于左腿上。

左侧卧:体左侧卧,手脚上下位置与右侧卧相反。 站式:两足分开,与肩同宽,两手合掌十指相对,屈肘,拇指向胸,竖掌于两乳之间膻中穴。唇齿自然相合,两眼垂帘闭目,微露一线之光。 养生功法介绍 姿式已摆好,炉、鼎、药、火已备齐,就可以开始炼丹了。首先清心静气,全身放松。两眼垂帘闭目,微露一线之光,内视两眉之间上丹田之印堂穴(主神),意念一气往下行,沿任脉经两乳中间的中丹田之膻中穴(主精),过中脘、肚脐直到小腹气海穴之下丹田(主气)。即已将精、气、神三品上药装入鼎内。先以武火烹炼,继以文火温养。又曰:“至于中气归丹田之说,不必执泥,但使气降于小腹而已”。通俗之说:注视下丹田,就是一心想着它,内视看着它,用耳听着它,用鼻嗅着它。即诱导大脑人静,意守下丹田,如鸡孵蛋,如猫候鼠,一心不乱,一意不散,,如心意散乱,可默念“意守丹田身体好”或“意守丹仍能治病”……慢慢即可排除杂念而入静,仍可继续烹炼。 请务必注意,一定用意识引导,将上丹田之神,中丹田之精、下丹田之气,聚于鼎内(小腹)。如果鼎中没有精、气、神三药,就形成一个空铛,只会把铛烧坏而炼不出丹来。也易于出偏差,造成来得益而先受害之后果。

道家养生气功六字诀

道家养生气功六字诀-----详解 一、六字诀功法的起源 六字诀功法历史久远,流传广泛,从文献考证的依据看,六字诀最早见于南北朝时期梁代陶弘景所著的《养性延命录》。陶弘景是当时著名的道家修炼人士,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中医学家。陶氏夙好养生,收集和整理了南朝以前历代有关养生的论述,辑成《养性延命录》。在《养性延命录》中的“服气疗病”部分记载:“纳气一者,谓吸也;吐气六者,谓吹、呼、唏、呵、嘘、呬,皆出气也……委曲治病,吹以去热,呼以去风,唏以去烦,呵以下气,嘘以散寒,咽以解极。”书中还指出:“心脏病者,体有冷热,吹呼二气出之;肺脏病者,胸膈胀满,嘘气出之;脾脏病者,体上游风习习,身痒痛闷,唏气出之;肝脏病者,眼疼愁忧不乐,呵气出之。”这些记载即后世六字诀或六字气诀的起源。 二、六字诀功法的历史演化 自陶弘景之后,历代都有关于六字诀的记述,在六字的发音及与脏腑的配合上,也有不少发展变化。其中较有代表性的如隋代高僧智顗的《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宋代邹朴庵的《太上玉轴六字气诀》、元代邱处机的《摄生消息论》、明代龚廷贤的《寿世保元》、清代尤先洲的《寿世青编》、

近代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等。其中尤以宋代邹朴庵论述最详,他不但对呼吸和读音方法提出具体要求,“念时耳不得闻声”,“念闭低头闭口,以鼻徐徐吸天地之清气”,“吸时耳亦不得闻声”,还加了叩齿、搅海、咽津等预备功。此外,明代以前的六字诀不配合肢体动作,只是单纯的吐纳功夫。自明代以后,六字诀开始有了肢体动作,将吐纳与导引结合起来。例如明代冷谦的《修龄要旨》,胡文焕的《类修要诀》。 此次健身气功?六字诀的编创工作,除吸收众多的古代六字诀经验外,还参考了现代流传的各种六字诀功法,例如养生功六字诀、马家气功六字诀、大雁六字诀、六字真言、八卦气功呼吸八法、五行掌等。在创编过程中,请有关的专家学者对历代嘘、呵、呼、呬、吹、嘻六个字发音的历史演变,以及它们与脏腑的对应关系进行了较为详尽的研究,并对六字诀气功的健身效果做了临床观察。 由于六字诀起源于道家和医家,因此其功法带有道家和医家的学术特点。但其运用又不局限于道家和医家,例如隋代倡导六字诀的天台高僧智顗就属于佛家。 从六字诀练功的特点看,它是以调息为主的气功功法。气功是调身、调息、调心合为—体的身心锻炼技能。明代以后的六字

太和门药方

李松如第十二代太和掌门单传 武当山真庆宫服饵108道秘方 又名养生续命一百单八道方药 接命宝民国配制第五种方药 特别提示接命宝秘方系本门养生续命类别108个方药中的第二道秘方注此方按年代划分既从宋代计算沿革元代明代清代直至明国其每代均有一个药方产生故而此接命宝秘方共有5个子方而在此披露的则属简单易配且方便诸位使用的民国年间由国民政府国立南京中央国术馆审定并由央馆首期教授班作为教科书[按此书本当时仅印制70余册另手抄5册至今已全部失传]内容仅限此期成员掌握使用的一个子方过去均为世袭单传直至邓钟山老先生于清代光绪7年冬因为当朝东阁大学士兼两 江总督左宗棠之邀从湖北武当山前来江宁府今南京开设文武初级讲学堂时方才略有公开及从其108个母方中抽出若干并分解出子方传授给弟子注本门下传分类等级逐步为[最高档次]掌门弟子副掌门弟子入室挂印弟子嫡传弟 子弟子学生共7个级别即最低档次则属学生从而使得本门这108个母方 初露面目并得以公开即让极少数爱好者受益特予说明 时在世纪之交二千年春武当太和门 第十三代掌门范氏克平写于南京城国民政府直属国立南京中央国术馆 首期教授班讲义所载本门秘配方药 接命宝第五种子方 山药茯苓构杞菊花绿豆红豆核桃熟地茱萸天麻三七首乌沙棘莲子丹参柏子鹿茸阿胶海马生姜大蒜头夜交藤还魂丹松籽仁韭菜子炒麦芽山雀肉雄鸡肾 上药均为25克或50克或100克等逐步增加并取大口瓶灌贮存并且兑入中度白酒超越药物过半后则作封口浸泡另须每隔15至20天搅拌或摇动药酒待到100天后即可取出饮用并兑补白酒而反复三遍此术语称为三度 国民政府直属国立南京中央国术馆 首期教授班通用教材精选真本 虎啸金钟罩外用方药整理者范克平 牛骨二两还魂丹五粒参三七五钱大活血五钱大蓟五钱小蓟五钱十大功劳五钱血余五钱土鳖虫五钱藕节五钱半两钱二个蚂蚁五钱红花五钱 地骨皮五钱穿山甲或龙骨或大海龙任选一种用药五钱 螃蟹壳三钱石斛三钱壮筋草三钱马钱子制三钱追骨风三钱黄芩三钱姜黄三钱黄柏三钱梧桐叶一钱半边莲三钱蜂房一个桑枝三钱茉莉花根二钱 百草霜二钱雄黄一钱绿豆五钱夏枯草二钱 上药配酒五斤一并放入瓷器或玻璃瓶内封口并作摇动使之药与酒之间搅和均匀另须每隔一十五天搅动一次待到一百天后则可取出三斤使用且再兑入四斤搅动蜜蜂同样一百天后取用三斤再兑白酒四斤便止 国民政府直属国立南京中央国术馆

100条养生知识

100条养生知识 发表者:李格7239人已访问 (本文为我的同窗好友邓旭文医生推荐,她目前在加拿大从事中医养生和保健咨询工作。她是个富有爱心和社会责任感的医生。总是把每天看到的佳作立刻发给所有的亲朋好友,让大家都能收益。我很感激能有这样志同道合的朋友) 1、记住:睡觉是养生第一要素。睡觉的时间应该是晚21:00~早3:00。因为这个时间是一天的冬季,冬季主藏,冬季不藏,春夏不长,即第2天没精神。 2 .一切药物对治病来说都是治标,不是治本,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因为一切的病都是错误的因产生错误的果.错误的因不除,错误的果就不会绝根.健康的根本在心.一切法从心生.心净则身净.所以得病了,不要向外求,要靠自己自身的修复系统来修复自己的疾病.其实人和动物是一样的,动物的病都是靠自己,人也能。 3.、正确的观念远比昂贵的药物和危险的手术更能帮助患者消除疾病。有了正确的观念,你就会有正确的决定,你就会有正确的行为,你就可以预防许多疾病的发生。 4. 人所具有的一切智慧,绝对不是从书本里学来的,而是从自己的真诚心、清净心(就是佛家所说的菩提心),从定中生出来的。 5 .人是一切生物中构造最完美的灵体,健康的身体是人生来就具足的;人的健康状况的调节是靠人体本身所具有的调节修复系统来完成的,而不是靠外部因素,外部因素只能起辅助作用。 6. 人的大部分生病现象是人体在调节、清理身体垃圾时所表现的现象,是人体自动调节平衡所表现出的状态,所以应该把它们当成正常的生理现象,而不应该去把它当成病因来消灭。所以当人在生病的时候,一定不要有怨恨嗔恚心,心里要安定,心定则气顺,气顺则血畅,气顺血畅则百病消。 7. 人的健康离不开两大要素:1)足够的气血;2)畅通的经络(包括血管和排泄垃圾的通道)。 8. 足够的气血靠:足够的食物+胆汁+必要时间内(晚天黑后~午夜1点40)优质的睡眠(这个时候大脑完全不工作,由植物神经主导)+良好的生活习惯。 9. 畅通的经络需要:清净心。一切七情六欲都会破坏清净心,从而破坏经络的正常运行。 10. 维持健康的身体不仅需要“增收(增加气血)”,也需要“节支(减少血气的损耗)”。 11. 过度地增加食物不仅不会增加血气,而且会成为身体中的垃圾负担,反过来还得靠消耗血气来把他们清理掉。五脏六腑是一个血气加工厂,食物是原材料,加工能力是有限的,而食物是无限的,所以食物的数量必须得到控制。

道家养生法

道家养生法 第一部序 老子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淮南子原道》说:“道者,一立万物生矣”。“道生—,一生二,一就是宇宙间气的总称,二就是阴阳。” 古代唯物主义者把事物的普遍规律,物质性的,气的变化过程,都称之为道。道,是道教的简称。道教里有道人、道士之分。道人,指有道术之人;道士,分出家、在家两种。出家道士,为全真道士;在家道士,为俗家道士又称正一道士(火居道士)。 古代,道士多以宗教为职业。象天文、历法、神仙术(超脱生死,变幻其测)、占卜(用火灼龟甲后,观其裂纹而测示凶吉)、遁甲(谈演阴阳、八卦)、堪舆(察看风水)等。故,道家是具有一定政治思想体系的,他们受教制,有宗旨,有学问;并博览大自然,观察其变幻,道家是古代中华民族中一个具有相当影响的大团体。 道家者,多主静而不宜动。生活简陋而洁,饮食清淡而贵。然,绝大多数道家先辈学识渊博,品格高雅,寿延年考。 道家养生法学是值得研究的,因为它有益于今天人类。 一、认识道家 认识也谓之了解。世俗间不外乎三个字,即:击,贬,褒。对这类人的评论,切不可怪罪,实属历史渊流。 道教本是中国之国教。但从历史至近史以来,没有受到权贵尊视。绝大多数富豪绅士,信奉其它的教。权寅绅士虽占中国人总数里不多,

但尤其在混浊的社会里,势权金钱便能左右一切……。其它宗教在中国占住了市场,道教当然受到排挤,这是其一。 其二,中国至清代后,道教经受摧残。毁宫焚观,累遭剿灭……,致使幸存者不几。因为权势是得罪不起的!这是攻击的一方面。代有贬意的一面,实也可怜。他们一不了解道及道家,听戏言而悚然,借一攻百,只认是歪门邪教而贬之。也有褒的一面,这些善良之辈实也可叹:他们尊道崇教,然由于种种因果,加之历来道教门户严谨,追无踪,行无迹,但仍然暗中求护,不敢公开言道……。 其实,道在人间。道与宇宙共生存!至高无尚的道是不会因受贬、击而灭去的。衰的过程必然导致兴旺。道家者,闻云孤鹤,向来与世无争。道经曰:“我命在我,不在天地。天地所患,不能知至道,能知而不能行。知者,但能虚心绝虑,保气养精,不为外境爱欲所牵。恬淡以养神气,即长生之道毕矣。” 二、“道源”(一,二) 奥自鸿慕初辟,五祖治世,道祖则统理乾坤,而无世不出。儒家则维持常纲,而代有传人。佛祖则逍遥西天,亦万劫显化。唯道祖金光玄玄,主宰昆仑,阐扬玄风,治世五行,培养两仪之正气,裁成一元之仙真……。至周末,太上老君转劫降世,度儒心释,传道尹喜,而为三教之宗,万真之主,故时至东汉,一严窜邑:山·金母将伏羲所演太极、八卦先天灵文及老君所传复性立命大丹之秘旨,默授于青洲王玄甫……。王暂愿洪深,广开法门,永垂道脉。于本朝桓帝永寿丁酉年,传道于正阳祖师钟汉离。至唐朝武后天授二

健康养生会馆项目实施计划方法办法

精心整理 健康养生会馆策划书 一、项目投资估测 健康养生市场作为现代服务业的一个分支,一直存在巨大的商业价值和想象空间。目前福州市场专业健康管理类健康养生会馆的稀缺,可以认为是行业介入的绝 研发的保健品或者养生器械) 通过研究发现,消费者对生理需求、安全与保健需求、社会形象需求和信息需求成为对健康养生需求的主要组成部分。 生理需求:

即身体不适感的消除,有关于减压、调节睡眠、抗衰老、减轻肠胃、关节炎、风湿等的疼痛率、降低血糖、提高免疫力的字眼多次被提及。 ◆安全与保健需求: 即维持或提高精神状态,更强调心理状态和精神状态的调节,希望通过健康养生会馆的服务,使身心得到充足的放松。 二、 ◆ ◆ ◆疾病缠身的群体,双层需求,即需治病又要保健养生的高端客户、公司老板、 领导干部、白领阶层、公务员、社会群体。 三、养生会所项目内容 内容分三个科室: (一)中医专家诊疗科

由着名国医专家坐诊并决定哪些人需要治疗调理,哪些人需要保健养生,根据不同的病因体症分诊到相关保健养生室。 (二)特色保健养生科 1、佛门养生----坐禅、行禅、心灵环保 2、道家养生----中药养生、丸、散、膏、丹 3 4 5 6 (三) 2、智慧养生 3、四季养生 4、五脏六腑养护 5、无暇肌肤养护 6、保青春、延衰老

二部分:1、科学养护,让青春永驻 2、健康更显玲珑身材 三部分:1、女性特殊时期的养护 2、美颜秘方 3、中医养颜道中有道,诀窍秘方让你青春永驻 四、 一、 二、食疗养生馆(可在国学大讲坛多功能室内进行传授): 以食疗中药材为主调配各类食疗养生食疗方组。 1、养生粥 2、养生汤 3、养生菜谱 4、养生酒 5、养生茶饮 根据四季和不同人群配以相应的食疗方组。食治并用进行调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