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整理好的)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整理好的)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整理好的)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

杨路楚

考试题型

1.填空题(15%);

2.名词解释(15%,5个);3.判断题(10%);

4.简答题(25%,5个);

5.分析题(15%);

6.论述题(20%)

考试时间:1月14日18:30,地点:26-301 课程序号:思政(0410)

第一章绪论

1、社会心理学的定义、研究领域

定义:社会心理学是研究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社会行为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了解定义须注意的三点:

(1)社会心理是指互有影响的心理现象

(2)社会心理的形成条件是社会生活状况

(3)社会心理是在“社会互动”下产生的

研究领域:(老师说社会学和心理学)

研究领域粗可分为三个领域:个体心理与行为、人与人的互动作用的领域、群体心理(资料)2、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各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著作)

(一)社会心理学的准备时期(19世纪)

1、德国民族心理学

(1)拉扎劳斯、施坦泰尔1859年,《民族心理学和语言学》杂志

(2)冯特(1832-1921)《民族心理学》

2、法国群体心理学

(1)塔尔德(1843-1904):暗示——模仿

(2)迪尔凯姆(1858-1917):集合表象

(3)勒朋:群集性兴奋的社会控制

(二)以学科名义登场(20世纪初—20年代)

1908年,英、美出版了两本社会心理学专著

1、(英)麦独孤:用本能论解释人的行为。

2、(美)罗斯:从人际关系过程,比如模仿和暗示来解释社会对人和人类行为影响。(三)社会心理学的确立时期(20世纪20-30年代)

1、Allport与实验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证明了实验方法能够为理解人类的社会行为提供重要的手段。除了个人心理没有群体心理。

2、乔治·米德的社会学传统

将社会行为看成是两个或两个人以上的社会互动。

(四)社会心理学近70年的发展

1、起步(1935年-1945年)美国的经济危机和“二战”,德国的种族主义。

2、发展时期(1946-1969年)“二战”后美国的迅速发展。人才的迁移。

3、危机时期(70年代后)女性问题,种族问题、解放运动等等。

4、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特点

1、直接观察很难发现规律

2、无关变量不易控制

3、期望效应

4、测量工具的误差不易控制

5、社会心理学研究要注意的问题

1、样本的代表性。随机抽样,异质化(被试中要尽量包括各个层次的人)

2、实验者偏差(单盲和双盲)。(研究者的暗示、期望会影响被试)采用单盲、双盲。

3、被试偏差。揣摩实验者的研究意图,尽量表现的正确、出色,从而影响结果的有效性。

4、伦理问题(保护被试者身心安全,尊重被试者的隐私,保证研究对所有参与者都没有伤

害作用。)

第二章社会知觉

1.社会认知、自我知觉、自我概念、自尊的含义

社会知觉(也称社会认知)研究个体如何感知、认识自己、他人与群体及如何解释推断社会行为与事件的。根据社会认知和知觉的对象,可以分为四个方面:一是对自我的知觉;二是

对他人的知觉——印象形成;三是对群体的知觉——刻板印象;四是对对行为与事件原因的推断—归因。

自我知觉就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包括自我概念和自尊两个基本成分。

自我概念又叫自我图式,自我认识,是个体对自己所有特征认识的集合,包括个体对自己的社会角色、性格、能力、身体等方面的认识。包括理想自我、应该自我和实际自我。

自尊:个体对自己的整体评价,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情感)

2.自我概念形成的信息来源

(1)他人的反馈。熟悉的他人对自我的清晰评价,使我们增加对自我的了解。

(2)反射性评价(库利“镜中我”)根据他人(不熟悉的人)如何对待我们来了解自己,这一过程叫反射性评价。

(3)根据自己的行为来推断。(贝姆)当个体在内部线索(如想法、情绪)微弱或模糊的情况下,人们常根据外在行为来来推断自己特征(性格、态度、品质、爱好),但大多时候是根据自己的内部线索,如想法和情绪来了解自己。

(4)社会比较(伍德)社会比较的动机不同社会比较的策略、方式也不同)

3.影响自尊高低的因素及如何确立自尊

影响因素:

(1)生活中的成败经验

(2)社会比较得来的信息

(3)自己的内部标准:

希金斯的自我差距理论:

理想自我一现实自我(抑郁)

应该自我与实际自我(焦虑)

如何确立:

(1)学会向下比较(自我提升)

(2)选择性遗忘(对消极事件比对积极事件遗忘的更快)

(3)使用防卫机制否认或逃避消极的反馈

(4)用自我障碍的策略为失败找借口

(5)在自己某一方面的能力受怀疑时转到自己擅长的活动中去。

4.印象形成过程中利用了哪些信息

(1)外表(表情:微笑)

(2)非语言线索空间距离身体姿势(文化背景)眼神(目光语)

言语表情(节奏、声调)握手

(3)行为

5. 印象的组织结构及印象形成过程中加工整合的规律

组织结构:

(1)维度观

评价维度(好坏维度)、力量维度(强弱)

活动水平维度(积极主动还是消极被动)

(2)类型观外向、成熟、忧郁

规律:

(1)不同的特征在印象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2)信息出现的先后对印象形成的作用是不同的

(首因效应:人们比较重视最先得到的信息,据此对他人做判断。

近因效应:最新得到的信息对他人印象的形成起较强的作用。)

(3)晕轮效应(光环效应)

人们倾向于把有关的特质联系起来形成对他人较统一的认识。

(4)人们比较重视负性的信息,但对他人却倾向于做正性的评价。6.保守性偏差与自证预言的内涵么有。

7.刻板印象的定义及改变刻板印象的方法

刻板印象也称定见,是指人们对一个社会群体所形成的印象。

改变方法:

1、要使不一致的信息不断重复,从而被解释为是个体内在品质的反映。

2、要与群体中的成员广泛地交往。

3、要与该群体中有代表性的、典型的成员交往。

4、要有意识地寻找不一致的信息,有意识次校正自己的判断。

8.归因偏差理论(定义)么有。

第三章人际关系

1.人际关系、爱情、冲突管理的定义

人际关系:广义的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

狭义的人际关系是指人们在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心理关系,其关注的是心理关系的亲密性、融洽性和协调性的程度,其构成包括认知、情感、行为成分。

爱情: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某种特殊的想法与态度,是亲密关系的最深层次,不仅包括激情、审美等因素,还包含生理激起与共同生活愿望等复杂的因素。

冲突管理:指人们采取一定的行为来应对、处理冲突。包括两个维度:关注他人的需求和关注自己的需求。

2、社会关系的四种模式(费斯克模式) 只有两种模式

(1)费斯克模式

共享:由团体成员共享情感与资源,不分彼此

权威排序:依据年龄、阶层、地位等形成不对等的权威与顺从关系 对等互惠:双方平等,强调对等回报与交易的平衡

市场定价:双方基于理性,进行得失衡量,考虑成本与收益的比率,商业关系往往如此 (2)克拉克与米尔斯模式

会因为能够帮助对方而感到心情愉快

一般不会因为能够帮助对方而感到心情愉快

不会很在意对方对于双方关系做了什么贡献

关注对方对于双方关系做了什么贡献

如果没有得到及时回报,也不会产生被剥削的感觉如果没有得到及时回报,会产生被剥削的感觉

帮助对方之后,并不希望对方立即有所回报帮助对方之后,希望对方立即有所回报

注重对方的需求注重公平

共享关系

交换关系

3.人们互相吸引的原因

(1)亲和动机(亲和需求、亲密需求)

(2)为了克服寂寞。寂寞是指当人们的社会关系缺乏某些重要的成分时所引起的一种主观上的不愉快感。

4.寂寞的类型及影响寂寞感的因素

类型:情绪性寂寞、社会性寂寞

影响因素:A、婚姻与经济状况B、年龄因素C、人格因素

5.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1)个人特质(个人的温暖、能力、外表的吸引力)

(2)相似性(人口特征、态度、外表)

(3)互补性

(4)熟悉性和接近性。→邻近性的力量:偶然的接触可能产生吸引

6.人际关系的基本维度

7.冲突的定义及多伊奇五类型冲突理论

定义:(1)、戴维·波普诺:冲突是针对珍稀物品或价值的斗争

(2)、冲突是一种对立状态,表现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主体之间的紧张、不和谐、敌视、甚至争斗关系。

多伊奇五类型冲突理论:根据冲突的基础不同,有五种类型的冲突:

1)平行的冲突。存在客观分歧,并且都知道这种分歧。

2)错位的冲突。一方可能有一个客观的理由,而且知觉到冲突的存在,但却不直接针对真正的问题本身。

3)错误归因的冲突。存在客观的分歧,但是双方对这种分歧却没有准确的知觉。以为是对方干的,其实却不是。

4)潜在的冲突。存在客观的分歧,但是双方对这种分歧却没有什么感觉。

5)虚假的冲突,双方有分歧,但这种分歧却没有客观的基础。双方的冲突纯粹在于误会。

8 利他行为、侵犯行为的含义

利他行为是指不期待任何回报的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是指任何对他人、对社会有利的行为。

侵犯行为又称为攻击行为,是一种有意伤害他人,引起他人生理上和心理上的痛苦行为。

9.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

1、动机因素。

2、个人因素。包括可能提供帮助者的人格、性别、心情等。

(1)个人的价值观和个性特点是影响其是否愿意作出利益、他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2)具有性别差异。研究表明,男性在短期的需要冒险救助人他人的场合中表现比较突出,而女性在一些危险性较小,但是承诺性比较大的长期辅助行为中出力更多。

(3)心情的好坏。心情好时,做好事的积极性比较高。

(4)助人的得与失。

3、情境因素。包括旁观者的人数,其他人的示范、需要帮助者的特点等

(1)旁观者效应:在有人需要紧急救助时,在场目睹此情境的人数越多,任何一个人出面相助的可能性越小。

(2)需要帮助的人与我们相似,则我们提供帮助的可能性更大。

(3)社会风气也是影响助人行为的因素。

10.旁观者效应

概念:在有人需要紧急救助时,在场目睹此情境的人数越多,任何一个人出面相助的可能性越小。

责任扩散:旁观者越多,他们每个人所承担的责任就会越少。若危机事件中只有一个旁观者时,助人行为是很可能发生。

第四章社会动机理论

1.动机的含义与动机的性质

含义:动机是指引起、维持、推动个体活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

性质:1、动机是一个完整的个人的动机,而不是人的某个部分的动机。

2、动机总是指向人类的一些基本目标或需求,是人类的终级目的、欲望或需要的表现。

3、人类的基本动机是相同的,但用来满足基本动机和需求的方式可以因人而异,因文化而异。

4、人类的动机是复杂多样的,个体的动机与行为之间的关系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而是错综复杂的。

5、人类存在无意识动机或潜意识动机,个体不可能对自己的动机状态有全面而清晰的认识。

6、动机是动态的过程,是连续不断的,无休止的。人除了极少数的时间外,很少达到完全满足。

2.动机分类

(1)生理性动机和心理性动机

生理性动机是指具有生理基础的行为动力,如饥渴动机、性动机、母性动机等。

心理性动机是指人类心理性行为产生的内在原因,如成就动机、亲和动机、权力动机等。(2)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内在动机是指人们对某些活动感兴趣,从活动中得到满足,活动本身成为人们从事该活动的推动力。

外在动机是指个体参加某种活动的动力不是基于对此活动本身的兴趣,而是因为外在的奖赏或压力所引起的动机。

3.动机的本能论及其批评么有。

4.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1、人类的主要动机

(1)生理需要

(2)安全需要(包括生理上的安全和心理上的安全)

(3)归属和爱的需要

?是指与他人建立、维持、发展良好的关系的需要。这种爱既包括很强的联系,例如友谊和健康,也包括友善的礼貌的、和睦的关系

(4)尊重需要

?自尊的需要,包括获得信心、能力、成就、独立和自由等的愿望。

?对于名誉和威信的欲望。来自他人对自己的尊敬和尊重。

(5)自我实现的需要

?人类具有成长、发展、实现人的全部潜力的需要

?自我实现者是对自我、他人和自然的接受、是自发、坦率,以问题为中心,具有超然独立的个性,能时时地常新等等特点

2、需求层次论

3、对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批评

?首先,所谓高层次需求与低层次需求不能同时激发行为的观点遭到了广泛的反对。

?其次,认为马斯洛提出的各种需求并非都是普遍的

5.成就动机、亲和动机与权力动机的含义

成就动机是个体为了取得较好的成就,达到既定目标而积极努力的动机。通俗地说是对成就的欲求。

亲和动机又称为结群动机,是指个人要与他人在一起,或者要加入某一集团的需要。

权利动机是指个体要在某些方面取得一定支配地位的需要。

6、成就动机的分类及习得

分类:

(1)社会取向的成就动机

个体想要超越某种外在决定的目标和优秀标准的动态心理倾向,而该目标或优秀标准的选择取决于社会。

(2)个我取向的成就动机

个体想要超越某种内在决定的目标或优秀标准的动态心理倾向,而该目标或优秀标准的选择取决于个体自己。

习得:

(1)他人的榜样

(2)自己的成功经验

(3)社会对成就的认可、奖励,对失败的批评和指责。

7.中国人的恋权情结

(1)畏权

(2)慕权

(3)清官梦

(4)升迁梦

(5)滥用权力

第五章社会感情

1、感情的概念、功能与维度

社会感情是伴随整个社会心理过程产生的主观心理体验和心理感受,由情绪和情感构成。功能:

1、感情的动力功能。对人的活动具有增力或减力。紧张情绪有助于调动体力。

2、感情的强化功能。可以巩固和改变一个人的认知。良好的正情绪使一个人感知觉变的敏锐、记忆获得增强、思维更加灵活,有助于内在潜能的充分发挥。

3、感情的信号功能。通过表情外显来传递信息,有加强言语表达力的作用、提高言语生动性的作用、替代言语的作用、超越言语的作用。

4、感情的感染功能。一般的情绪气氛感染,还有是被特定对象引起相应的情绪反应。

5、感情的迁移功能。爱屋及乌。对他人的感情会迁移到与这个人有关的对象上去。这是情感的扩散和泛化现象。

维度:

1、冯特的三维理论

冯特于1896年第一次提出了情绪的三维理论。认为情绪可以在愉快—不愉快、激动-平静、紧张—松弛这三个维度上度量。每种具体情绪都处在这三个维度的两极之间的不同位置上。这一理论虽然是出自主观描述,但是却比较符合实际。后来的多种情绪量表都是以此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至今有的量表也是以此理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2、伊扎德的四维理论。

确定了情绪的四个维度:愉快度、紧张度、激动度、确信度。

愉快度表示主观体验的享乐程度。紧张度和激动度均表示情绪的神经生理激活水平,激动度表示兴奋的程度,而紧张度表示个体对情绪情境的突然出现缺乏预料和缺少准备的程度;确信度表示个体胜任、承受感情的程度。这一理论根据客观测量,与冯特的三维理论有些相一致。

2、心理动力学派、行为学派、理情学派关于感情的基本观点

1、心理动力学派

(1)驱力模式。弗洛依德强调心理动力对行为的驱动。认为个体天生拥有两种本能驱动力,一种是生之本能(性驱力),一种是死之本能(攻击驱力)。

(2)关系模式。亲子关系对个人情绪和情感具有重大影响。

2、行为学派。

华生提出了“情绪反应类型说”:刺激——反应。

认为人类有三中基本的情绪:恐惧、愤怒、爱,其他情绪则是通过学习而来的。人为情绪困扰与问题行为都可以通过制约原理与学习理论来加以修正或改善。

3、理情学派。

创立者是艾理斯:情绪起源于信念、评价与解释。

人们之所以会有不适当的情绪主要是因为非理性的思考所致,而此不合理和不合逻辑的非理性思考根源于早期不合逻辑的学习或受到父母与环境的影响。不过我们有能力让自己学习理性思考,改善情绪与行为状况,将不实际的、不成熟的命令式和绝对式的思考方式转化成实际、成熟、合乎逻辑和讲求证据的方式去思考和行动,才能导致对生活情境有较适当的情绪反应。

3.青少年情绪发展特点

青少年被称为“风暴期”、“叛逆期”,情绪具有突出的不成熟和不稳定的特征。

首先,情绪纷扰而不稳定,情绪反应的激动与起伏程度较高,同时对情绪刺激敏感多疑;

其次,青少年的情绪具有易冲动性与爆发性;

再次,情绪具有从易感性迈向稳定性的过度性质,容易受暗示并且倾向从众,随着年龄的递增和知识经验的积累,情绪将趋于稳定。

最后,情绪反应直接,情绪力量强烈,情绪变化快速,也常常压抑或隐藏,容易产生情绪问题。

4.中国人的特殊情感

1、中国人的羞耻感

羞耻感是对他人批评的一种反应,受到公开嘲笑和摒弃,或者自以为受到嘲笑时感到耻辱“面子”和“脸”是耻辱感中的重要概念

2、中国人的社会焦虑

由于中国人爱面子,怕丢脸,怕遭人议论却又乐于议论别人。由这一套“议论系统”引发出了严重的社会焦虑,主要有:

(1)情爱焦虑。对爱情的表达、男女约会及单恋等行为怕遭众议而产生的焦虑感。

(2)性焦虑。针对中国人对手淫、性幻想被人发现而产生的焦虑。性行为是只能做不能说的行为。

(3)地位焦虑。中国人对上级和长辈有畏惧感,以及长辈普遍有“训诫”的负向行为,有面对长辈和上级的焦虑。

(4)缺点暴露的焦虑。害怕缺点暴露,一旦暴露往往会手足无措,个人往往手足无措,感到下不了台。

(5)表现的焦虑。除了在人们面前说话、表演的焦虑外,中国人在别人面前说错话、做错事、放屁、摔跤,以及公开被指责的焦虑感特别重,造成的后果也相当严重。

3、中国人的怨恨心理

怨的情绪是在人际交往中,互动的一方对另一方有了不满而又难以直接告诉对方或者告诉对方也于事无补时所产生的一种情绪

愤怒是常见情绪,应对愤怒有两种主要观点:一种是应该表达愤怒,西方人常用。另一是抑制愤怒,中国人常用,是为了保持人际和谐。中国人生气时习惯压抑,其次是忽略愤怒,最后是怒形于色。

4、现代中国人的幸福感

幸福是一种主观评价,是评价者根据自己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进行的综合评价。

影响幸福感的因素:财富年龄人格躯体健康状况文化

5.情商的含义

丹尼尔·戈尔曼系统地提出了与智商(IQ)相对应的情商(EQ)的概念。

1、了解自我。指当人们出现了某种情感,承认并认识这些情感;即使情感有麻烦,也不躲避或推脱。自我知觉是情感智商的核心,监控情绪时时刻刻变化的能力是自我理解与心理领悟力的基础。(不能听任情绪的摆布)

2、驾驭情感的能力。这种能力是指人们一旦意识到自己开始感到不安,他们能够控制这种情感。具体表现为有效地摆脱焦虑、沮丧、激怒、烦恼等因失败而产生的消极情绪的侵袭。

3、自我激励。指服从某一目标而调动、指挥情绪的能力。

4、识别他人情绪。即移情的能力,是在情感的自我知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又一种能力,是最基本的人际关系能力。(察言观色)

5、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大体而言,人际关系的艺术就是调控与他人的情绪反应的技巧。

6.情绪管理的方法

管理情绪的3W理论:

首先是WHAT——我现在有什么情绪?

其次是WHY——我为什么会有这种情绪?

最后是HOW——如何有效处理情绪?

1、察觉自己真正的情绪

(1)探索自己曾有的各种情绪:

1)在一个安全的空间自言自语

2)以艺术(如看电视、读书、看电影、欣赏音乐和绘画等)作为发泄的媒介

3)回到过去

(2)增加对外在、内在与中间领域的觉察:

首先是觉察外在领域

其次是觉察内在领域

最后是觉察中间领域

(3)记录整理每天的情绪,增加对自己情绪的认识与觉察

2、了解引发情绪的原因和信念

造成我们某种情绪的原因,主要来自于我们对于事情的看法和想法

非理性想法大致有两种:一是夸大;二是不切实际的要求。

3、缓和情绪放松的方法

身心放松法找人倾诉转移注意力

4、转换情绪的方法

第一步首先要了解情绪结果受个人想法信念的影响,造成情绪产生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们对此事件的看法。

第二步了解与分辨理性与非理性想法,理性想法是健康的,而非理性的想法则是不健康的。第三步去除非理性的想法,建立理性的想法改变想法来改变情绪

5、做情绪的主人

(1)允许并接纳负面情绪的存在

(2)应该承担自己对情绪的责任

(3)一个人对生活是否有幸福的感觉,并不是他遇到负面情绪的多或寡,而在于他是否能有效地应对

7.有效表达情绪的原则

1、先觉察自己的真正感受。只有当我们了解自己的感受,才有能力让对方了解。

2、选择适当的时机表达。在对方空闲和平静的时候,才能聆听你的感受。如果只需表达,不需对方的安慰,也可以直说。

3、清楚具体地表达。要清楚明白地告诉对方理由,将特定的情境说清楚。

4、行为/感觉/理由陈述的使用。当……时候(行为),我觉的……(感觉),因为……(理由)。学习以内心感受找到借口,让对方多了解自己。

5、表达正面情绪,也可以增进良好关系。在人际过程中要把一些美好的感觉告诉对方,彼此之间有回馈,关系才能更亲密。

第六章社会态度

1.态度的定义与构成因素

定义:态度是指人们对一定对象相对稳定、内部制约化的心理反映倾向。

(1)态度是一种心理反应倾向,对朋友的倾向,对父母的倾向、对孩子的倾向。

(2)态度是内部制约化的心理过程。(认知和情感或动机和情绪制约)具有动机和价值倾向。(3)态度是相对稳定的心理反映倾向。是一种持续的心理状态,带有一贯性和稳定性。对朋友、对父母,对兄弟姐妹的态度与对陌生人的态度都不同。对工作的态度和对闲暇的态度构成要素:

1、认知成分:人们对外界对象的心理印象,包括有关的事实、知识和信念、评价。认知成分是态度其余部分的基础。

2、情感成分:人们对态度对象所持有的一种情绪体验。包括尊敬和鄙视,喜欢和厌恶等。

3、行为倾向成分:指人们对态度对象所预备采取的反应,具有准备性质。会影响人们将来对态度对象的反应,但它不等于外显行为。

2.态度的形成受哪些因素的影响(环境因素、个体的学习、情感因素、遗传因素)(一)环境因素的影响

1、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社会规范、准则的要求和约束,各

种思想观念的宣传和教育,风俗习惯的潜移默化和文化的熏陶等方式进行的。这种影响是有选择的、持久的,多元化的影响。

2、家庭的影响。个体幼时在家庭生活中所受到的教育和抚养对其态度的形成以及以后态度的变化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这种影响通过家庭成员的人际关系以及家庭成员共同生活的方式表现出来。在民主、平等的气氛中生活的孩子较易养成良好的与人相处的态度。

3、同伴的影响。群体规范的外部参照作用:某种群体规范是群体成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社会心理学者谢利夫于1935年做过一个暗室中自动光点位置判断的实验,他发现,被试单独对光点位置所做的判断和两三个人甚至再多些人一起做的判断明显不同。在前一种情况下,被试把本来不动的光点判断为运动光点,在后一种情况下,由于某种每个人都受到他人判断的影响,被试之间的判断标准逐渐接近,相互间的差别逐渐缩小。

4、团体的影响。团体的一定规范和准则对成员的行为有影响。团体对成员影响力的大小有以下几个条件:(1)团体对其成员吸引力的大小,吸引力大,影响就大,吸引力小,影响就小。(2)个体在团体中所处的位置。地位越高或越重要,其感受到团体规范的压力和约束力就越大,反之,就越小。

(二)个体的学习。

个体态度的形成通过联想学习、强化学习和模仿(观察学习)得来的。这三种学习分别以古典条件作用、工具性条件作用和社会学习这三种理论为基础。

1、古典条件作用理论与联想学习。

古典条件作用理论是由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实验创立和完善的。无条件刺激(如肉粉)的呈现反复多次伴随有一种新的刺激(如铃声)后,则只要这种新的刺激单独出现,就可引起动物的无条件反应。这种新的刺激称作条件刺激。

态度的习得过程也是人们原先对不良品性所具有的情绪体验在联想的作用下扩展到了另一事物或对象的上面。例如由对恶劣品行的厌恶转而厌恶具有这一恶劣品行的人,以及与这一类人相似的人。

2、工具性条件作用理论与强化学习。

工具性条件作用原理是由斯金纳创建的。行为结果对行为习得具有强化作用,行为的习得是在强化作用的基础上进行的。正强化——程度上更加强烈(如表扬),负强化(如惩罚或撤去一个刺激)——基本观点没有大的变化,但程度上不如正强化强烈。

3、模仿与观察学习。

个体在对学习对象有较好的观察。又受到强化因素的激励后,就能够较好地进行模仿而学得一种新的行为。

(三)情感因素在态度形成的作用。

曝光效应是最有力的证明。曝光效应是指人们对其它人或事物的态度随着接触次数的增加而变的更积极的一种现象。

(四) 遗传因素(ppt资料都没有)

3.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

认知失调理论是由费斯廷格提出的,所谓认知失调是指由于做了一项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而引发的不舒服的感觉。在态度与行为不一致时,个体心理往往会产生紧张。为了克服由认知失调引起的紧张,人们需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以减少自己的认知失调。(以戒烟为例,你很想戒烟,但你的好朋友给你香烟的时候你又抽了一支烟,这时候你戒烟的态度与你抽烟的行为产生了矛盾,引起了认知失调。)

1、这时大概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减少由于戒烟引起的认知失调:

(1)改变态度:改变自己对戒烟的态度。使其与以前的行为一致。(我喜欢吸烟,我不想真正戒烟)

(2)增加认知:如果两个认知不一致,可以通过增加更多一致性的认知来减少失调(吸烟让我放松和保持体型,有利于我的健康。)

(3)改变认知的重要性:让一致性的认知变的重要,不一致性的认知变的不重要(放松和保持体型比30年后患癌更重要。)

(4)减少选择感:让自己相信自己只所以作出与态度相矛盾的行为是因为自己没有选择(生活中有如此多的压力,我只能靠吸烟来缓解,别无他法)

(5)改变行为:使自己的行为不再与态度有冲突。(我将再次戒烟,即使别人给也不抽。)2、与认知失调有关的现象。

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在解释许多领域的态度问题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其中有两个主要的领域:一是从事与态度相矛盾的行为;二是决策后失调。

(1)从事与态度相矛盾的行为。这是人们引起认知失调的主要原因,由此引起的失调表现在几个方面:

A、不恰当理由与认知失调假想让你完成一项非常无聊的工作,在完成之后给你极高的报酬,你对此项工作的态度会改变吗?为了弄清这一问题,费斯廷格做了一个有名的实验:让被试做两件极为无聊的工作:第一项工作是解开或绕线,第二项工作是在木板上摆弄48根小木棍,每项进行30分钟。之后告诉被试说这项研究的真正目的是想验证完成该工作的绩效如何受他人预先次工作评价的影响。实验者还给被试说由于人手不够,希望被试能够提供帮助,具体任务就是告诉下一个进来的人这项工作很有意思(撒慌)。被试被分成三种情况,一是没有任何报酬,二是给一美元的报酬,三是给20美元的报酬。实验结束后主试询问了被试对这些任务的喜欢程度,结果是:接受20美元报酬的人说,工作是无趣的,接受一美元的报酬的改变了态度,认为工作是有趣的,没有报酬的也认为工作是无趣的。在这一

实验中,撒慌的被试可以通过两种方法减少认知失调:一是增加第三个认知态度与行为之间的不一致性减少:二是改变他们对工作的态度。给一美元的被试之所以态度改变大,是因为他们感受到的认知失调高,而给20美元的被试用高的报酬来解释自己的撒慌行为,高的报酬成了解释违背态度行为的正当理由,相当于增加了一个新的认知用来解释态度与行为之间的不一致性,因此不太需要改变态度。1美元太少,不能成为违背态度行为的正当理由,而是不恰当理由。结论:小的奖励可以引发人们对不喜欢工作的兴趣类似,较轻的惩罚也会成为人们不做某项自己喜欢的事情的不当理由。在研究儿童游戏行为的实验也中发现了这一点出,在研究中,实验者给儿童一堆玩具,其中有一个玩具不许他们玩,如果孩子玩了就会受到或轻或重的惩罚。结果发现:玩了这些玩具并受到较重的惩罚的被试并不改变对这些玩具的喜欢程度,而玩了这些玩具受到较轻的惩罚的被试则改变了态度,在有机会的情况下他们也不再去违背大人的意愿而去玩这些玩具了。较重的惩罚成了儿童解释自己态度改变的原因。

B、自由选择和认知失调。有选择时,人们体会到的认知失调高,无选择时,人们体验到的认知失调低。,态度也不会有较大的改变。实验:让大学生写一篇文章,支持禁止有反社会倾向的人在校园发表言论。实验采用2ⅹ2(报酬ⅹ选择)的因子式设计报酬有0.5美元和2.5美元;选择分为有选择和无选择.在有选择的情况下,向被试强调他们有拒绝写文章的自由;在无选择的情况下,没有提到被试有拒绝的权力,只是让他们写这样的文章。结果正如认知失调理论所预期的,在有自由选择时,报酬为0.5美元的被试发生了最大的态度改变,而报酬为2.5美元的一组则没有发生态度改变。表明只有在有自由选择的时候,人们才能体验到认知失调。

C、努力与认知失调。你为某件事付出的努力越多,你将会越喜欢它。心理学家用实验证明了这一点,通过实验证明:努力做一件不好的事情,必然带来较高的认知失调,而为了减少失调,人们只能改变自己对这些事情的态度,从不喜欢变的喜欢。

(2)决策后失调。

人们在任何一个决策作出之后均会产生失调,这种失调称为决策后失调,他可以通过改变对最终选择的评估来减少。

实验:先让女性被试看八种东西,如闹钟、收音机、电热水瓶等,然后请她们写出对每件东西的喜欢程度。接着再从其中拿两样东西让被试看,并向他们说她可以拿走其中任何一件她所想要的,最后再请她们对每件产品重新评定一次。结果发现,在第二次评定时,被试强烈地倾向于增加对他所选择的物品的评估,而降低对放弃物品的评估。

3、对认知失调理论的批评。

自我知觉理论对它的批评:认为当人们的态度与行为不一致时,人们首先会从外部去找行为的原因,在没有这样的因素时,才把它归于态度上。而这一过程并不一定有认知失调的产生,而是由理性决定的。应该说这两个理论都有道理,只不过是适用于不同的情境。认知失调理

论适用于解释与自我密切相关的态度时是成功的,而自我知觉理论最有可能发生在态度与行为不一致性较低的时候。

4、影响说服效果的因素

1、说服者因素:

(1)说服者的可信度:

A、专家资格;(睡眠效应)

B、可靠性

(2)说服者的受欢迎程度

2、说服信息的因素

(1)说服信息所倡导的态度与说服者原有的态度之间的差距

(2)信息唤起的恐惧感

(3)信息的呈现方式

3、被说服者的因素

(1)被说服者的人格

(2)被说服者的心情

(3)被说服者的卷入程度

(4)被说服者自身的免疫力

(5)个体差异

4、情境因素。

(1)预先警告。如果预先告诉或暗示被说服者他将收到与他立场相矛盾的信息,此时这个人的态度将难以改变,预先的警告将使人产生抗拒,但这仅限于讨厌的信息。若人们对该问题了解的较少时,预先警告反而有助于态度改变。

(2)分散注意。分散注意力能减少抗拒,因而对改变态度有利。

5.偏见的含义及消除偏见的方法

含义:偏见是人们以不正确或不充分的信息为根据而形成的对其他人或群体的片面甚至错误的看法与影响

消除偏见的方法:

(1)社会化。通过影响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来减少和消除社会化过程中的偏见。

(2)受教育水平。接受的教育越多,人们的偏见将会越少。偏见来源于无知和狭隘。(3)直接接触。举办国际性的学术会议、奥运会等都可以克服人们之间的偏见。(各国人的偏见)

(4)自我检控。当人们认识到自己有偏见时,可以通过静下心来想,抑制自己的偏见反应等减少之。

社会心理学重点整理章志光版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 现场实验:在现场背景中适当控制实验条件进行的实验,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现场研究:研究者亲临现场依据计划通过多种方法对有关的社会事件、群体活动及其中的心态进行观察与了解的方法。一般是非参与观察,即研究者作为旁观者观察;也可以进行参与观察,即研究者作为群体的成员参与活动。 优点: a.所获材料比较真实且有深度,有助于新事实的发现。 b.不排除甚至相当重视晤谈,但更集中注意力于人们的行为、群体情境及相互作用的活动上。克服了许多被研究者不善或不愿描述而歪曲实情的困难。 c.采用参与观察法时;研究者的本来身份不易被觉察,因而可以消除或减少被访谈者常有的人为紧张感或唐突感,从而保证了材料来源的多样性与真实性。 d.所得到的结果来自于不断发展变化的日常活动,因而其成果或结论能直接运用于被考察的环境。如果考察的群体较典型,其结论甚至可以推广或应用于类似的群体或 环境。 缺点: a.要考察的有关现象往往要等待其自发出现,而不能靠研究者的意愿去引发,有时还会遇到意外的干扰不能完成考察任务,所以在时间与精力上往往花费较多。 b.导致社会现象发生的因素往往是多方面多种类的,考察者所把握的因素是否全面或是否为主要原因,常常有赖于其分析素养,更取决于相关研究方法本身的局限性。符号相互作用理论 符号相互作用理论:强调事物的意义和符号在社会过程及在社会心理、社会行为中的作用,带有社会学特色。 代表人物:米德、林顿、戈夫曼及海曼等人。 基本思想: 1.基本观点 心智、自我、社会是密切关联的三种结构和现象。它们的形成、维持和发展,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制约和关联,都凭借符号(特别是言语)及符号相互作用来实现。 米德把能传达某种意义的姿势(gestures),如动作、形相、言辞等称作符号,并称人是惟一能使用语言符号及其意义系统的动物。 (1)人的心智活动是人在社会相互作用过程中掌握与运用符号并通过符号相互作用而产生与 发展起来的,它既是社会客体向主观领域过渡的内化过程,也是大脑赋意义于客体 的外化过程。

《社会心理学》复习重点

1.社会化完全是一个自动化的过程。(×) 2.性别角色社会化即个体在成人之后的行为要符合其性别的社会规范。(√) 3.社会态度揭示我们在社会当中认识自己、认识别人的规律。(√)4.广告对人的影响就是一个态度改变的过程。(√) 5.心理学研究的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我们通常通过某人的外在行为去推测他的心理。(√) 6.相关的事件一定能够揭示因果。(×) 7.社会心理是受文化差异影响的,所以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所有事情所表现的社会心理都不同。(×) 8.阿西的实验证明所有人都会屈服于群体压力。(×) 9.被研究人员揣摩研究者研究动机的现象被称为研究者倾向。(×)10.运用观察法进行心理学研究时,可以进行无目的的观察。(×)11.马基雅维里认为一个好的君主既要勇猛无比有力量,还要狡猾无比像个狐狸一样。(√) 12.中国的荀子和西方的马基雅维利都认为人性本恶。(√)13.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法国的群众心理学、英国的本能心理学、工业心理学和中国古典心理学都是形成社会心理学的直接来源。(×)14.迪尔凯姆认为社会心理学它要研究由诸多个体所构成的群体的心理。(√) 15.戈弗曼的拟剧论讲人生如戏。(√) 16.米德是从社会微观的角度去理解社会心理学。(×)

性别角色社会化就是个体成人之后的行为要符合其性别的社会规√社会化的过程是一个一生的过程√ 个体因素会影响我们的认知准确度,造成认知偏差。√ 心理学研究的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我们通常通过某人的外在行为去推测他的心理√ 方法论是研究社会心理学的最高的或者是原则性的指导思想√ 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出现变化的变量叫做因变量。√ 古代心理学思想主要是一些名家的言论或者思想对人类心理的理解√ 观察法我们都是以旁观者的身份进行观察分析。× 亚里士多德倡导性善论。× 麦独孤认为人的社会行为后面隐藏的动因是本能√ 迪尔凯姆认为可以把社会的整体意识还原为个体意识的相加× 米德是从社会微观的角度去理解社会心理学。× 奥尔波特认为研究心理学应当研究群体。× 过分注重实验室研究是社会心理学 20 世纪70 年代出现危机的原因之一√ 苏联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比较注重实验× 西方社会心理学注重实验研究。√ 精神分析当中的社会文化学派是弗洛伊德本人的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是一位可以被称为大师的社会心理学家√ 自我扮演的是调节本我和超我的冲突的角色。√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发展的第五个阶段是性器期阶段× 霍妮认为孩子跟父母的关系是一种社会关系√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重点(财大版)上课讲义

名词解释 1、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特定社会文化情境中个体与他人、群体和社会的相互作用,及其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研究对象与范围是指人际交往过程中,在社会的文化、 历史脉络下个体过程、人际过程和群体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 2. 实验研究:实验法是研究者通过人为地、系统地操作情境,导致某些行为发生变化,并 对之进行观察、记录和解释的科学方法。 实验研究能够确定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包括实验室实验、现场实验和模拟实验。 优点:能更好的控制无关变量的影响。还比观察法经济。 3、现场实验 是指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进行的有控制的实验。实验在现实的环境中和现实的人打交道,避免在实验室很不真实的环境中通过被试获取研究结果。因此,现场实验要把猜测降到最低限度,这样被试的反应会更加自然,而更少受到猜测引起的各种倾向性的影响。 4、实验室实验 在实验室中进行的实验,实验室实验较好地控制了变量,但却脱离了真实的社会生活,人们对其结果一般持谨慎态度。 5、社会化 是个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中,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语言、规范、价值观等社会文化行为 方式和人格特征,适应社会并积极作用于社会、创造新文化的过程。它是人和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 6、角色期望 一个人占据了社会关系系统中的一个位置,他人、群体和社会就对占有这个位置的人抱有期望。角色期望首先是要他人提出符合自己身份的希望,同时本人对这种希望心领神会。如罗森塔尔实验 7、角色冲突 个人在生活中扮演同一角色由角色的不同要求而引起的角色内的冲突,或者同时扮演多个角色而引起角色之间的矛盾冲突现象。是角色行为相互矛盾时的产物。 简答: 1人际关系建立与发展的过程 奥尔特曼和泰勒(D.A.Taylor,1973)认为,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从交往由浅 入深的角度来看,一般需要经过定向、情感探索、感情交流和稳定交往四个阶段。 (一)定向阶段 定向阶段包含着对交往对象的注意,抉择和初步沟通等多方面的心理活动。在熙熙攘攘的人的世界里,我们并不是同任何一个人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而是对人际关系的对象有着高 度的选择性。在通常情况下,只有那些具有某种会激起我们兴趣的特征的人,才会引起我们的特别注意。在一个团体中,我们在人际关系方面会将这些人放在注意的中心。

社会心理学笔记(侯玉波)

社会心理学(侯玉波)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导论 一、为什么要学习社会心理学 (一)认识自己 (二)认识他人:“大五”人格理论、中国人人格的七因素结构(三)认识社会 (四)认识生活的价值 二、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二)社会心理学与常识 (三)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三个领域 1、个体过程 2、人际过程 3、群体过程 三、社会心理学的历史脉络 (一)学派时期的社会心理学 1、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社会观 2、行为主义眼中的心理与社会 3、人本主义心理学与人的自我实现 (二)社会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1、产生阶段(1895-1934) 2、起步阶段(1935-1945) 3、发展阶段(1946-1969) 4、危机阶段(70年代) 5、繁荣阶段(80年代之后)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 一、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一)假设与理论 (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两种取向 (三)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三个层面 1、社会层面 2、个人层面 3、人际层面 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过程 (一)如何提出问题

(二)如何阅读文献 (三)研究方法选择 1、相关研究 2、实验研究 (四)收集数据的方法 1、观察法 2、调查法 3、实验法 4、档案研究法 5、元分析方法 (五)研究的设计 (六)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 (七)论文的撰写 三、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一)生物理论 (二)学习理论 1、学习理论的机制:联结、强化、模仿 2、学习理论的特点 (三)诱因理论 1、理性决策论 2、交换理论 3、需求满足论 (四)认知理论 1、认知理论的两个基本原则 2、一些重要的认知理论:归因理论、认知失调理论 (五)角色理论 第三章自我概念 一、关于自我研究的历史 二、和自我有关的概念 自我图式、自我觉知、自尊、自我提升和自我确认、自我效能、自我表演、自我障碍、自我检控、自证预言、体像 三、自我偏差 (一)焦点效应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整理好的)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 杨路楚 考试题型 1.填空题(15%); 2.名词解释(15%,5个);3.判断题(10%); 4.简答题(25%,5个); 5.分析题(15%); 6.论述题(20%) 考试时间:1月14日18:30,地点:26-301 课程序号:思政(0410) 第一章绪论 1、社会心理学的定义、研究领域 定义:社会心理学是研究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社会行为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了解定义须注意的三点: (1)社会心理是指互有影响的心理现象 (2)社会心理的形成条件是社会生活状况 (3)社会心理是在“社会互动”下产生的 研究领域:(老师说社会学和心理学) 研究领域粗可分为三个领域:个体心理与行为、人与人的互动作用的领域、群体心理(资料)2、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各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著作) (一)社会心理学的准备时期(19世纪) 1、德国民族心理学 (1)拉扎劳斯、施坦泰尔1859年,《民族心理学和语言学》杂志 (2)冯特(1832-1921)《民族心理学》 2、法国群体心理学 (1)塔尔德(1843-1904):暗示——模仿 (2)迪尔凯姆(1858-1917):集合表象 (3)勒朋:群集性兴奋的社会控制 (二)以学科名义登场(20世纪初—20年代) 1908年,英、美出版了两本社会心理学专著 1、(英)麦独孤:用本能论解释人的行为。 2、(美)罗斯:从人际关系过程,比如模仿和暗示来解释社会对人和人类行为影响。(三)社会心理学的确立时期(20世纪20-30年代)

1、Allport与实验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证明了实验方法能够为理解人类的社会行为提供重要的手段。除了个人心理没有群体心理。 2、乔治·米德的社会学传统 将社会行为看成是两个或两个人以上的社会互动。 (四)社会心理学近70年的发展 1、起步(1935年-1945年)美国的经济危机和“二战”,德国的种族主义。 2、发展时期(1946-1969年)“二战”后美国的迅速发展。人才的迁移。 3、危机时期(70年代后)女性问题,种族问题、解放运动等等。 4、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特点 1、直接观察很难发现规律 2、无关变量不易控制 3、期望效应 4、测量工具的误差不易控制 5、社会心理学研究要注意的问题 1、样本的代表性。随机抽样,异质化(被试中要尽量包括各个层次的人) 2、实验者偏差(单盲和双盲)。(研究者的暗示、期望会影响被试)采用单盲、双盲。 3、被试偏差。揣摩实验者的研究意图,尽量表现的正确、出色,从而影响结果的有效性。 4、伦理问题(保护被试者身心安全,尊重被试者的隐私,保证研究对所有参与者都没有伤 害作用。) 第二章社会知觉 1.社会认知、自我知觉、自我概念、自尊的含义 社会知觉(也称社会认知)研究个体如何感知、认识自己、他人与群体及如何解释推断社会行为与事件的。根据社会认知和知觉的对象,可以分为四个方面:一是对自我的知觉;二是

《社会心理学》读书笔记

《社会心理学》读书笔记 作者介绍: 主要作者:埃利奥特阿伦森(Elliot Aronson),世界上最负盛名的社会心理学家之一。2002年他当选20世纪百名最杰出心理学家之一,在是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克鲁兹分校的名誉教授和斯坦福大学的特邀访问教授。是美国心理学会(APA)120年历史上唯一一个包揽其三个主要奖项的人,杰出写作奖(1975)、杰出教学奖(1980)和杰出研究奖(1999),许多其他的专业团体也对他的研究和教学作出嘉奖。他独立撰写的《社会动物》(The Social Animal)被誉为”美国社会心理学的《圣经》”,自1972年第一版以来至今全球销量数千万册,是社会心理学领域最有影响力的著作。 内容介绍: 本书内容比较多,由于时间的关系,只介绍部分章节。 C1:序论 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我们如何看待自己和他人,如

何互相影响,以及如何与他人互相关联的科学。是心理学和社会学的交叉学科,范围上比心理学窄,不研究个人性格、特质、精神系统障碍等等,只关注人际、群体和社会,方法上与社会学相比,会采用实验的方法。 如何得出结论:对社会心理规律的解释:进化论(公理)+神经科学+生物学,核心方法:假设+求证(实验法)。 社会心理学的重要观点(定理):1、我们构建了社会现实;2、社会影响会塑造行为;3、个人的态度和性格会塑造行为。 C2:社会中的自我:认识自己 自我概念:我是谁? 1、自我图式:我是谁,我的样子,我的性别,我的行为方式,我的智力水平,强壮程度,我与其它人的关系; 2、可能的自我:我可能成为什么样子,能在什么方面成功,考试能过吗,会有钱吗; 3、自尊:即我们对自我的全面评价,它是我们所有自我图式和可能的自我的总和。

心理学自考社会心理学各章重点5

心理学自考“社会心理学”各章重点(5) 第四节冲突与合作 最基本的人际作用方式:冲突和合作。 人际冲突:指两个或更多社会成员间由于反应或希望的互不相容性而产生的紧张状态。 “竞争”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冲突——目标的互不相容。 人际冲突有两种主要的形式:“零-总和”冲突和“非零-总和”冲突。 “零-总和”冲突:指的是一方的收益是对方的损失。(这种形式的冲突完全是竞争性的。) “非零-总和”冲突:这种冲突又称“混合动机情景”,指的是一方的收益不一定是对方损失。 决定使用威胁的因素:人格特性、挽回面子、冲突的强度、沟通。 如何运用协商减少冲突?答:(1)在协商中最有利的是最初立场,采取极端的立场比较好。在协商中较佳的策略是开始时就提出有很大差距或非常强硬的要求,这样能使他从对方那儿获得更大的让步。但是,最初的强硬立场未必总是有利。它有时会激起对方的愤怒,使对方也采取相应的强硬立场,从而使协商中止。(2)让步。协商的最佳策略是开头采取强硬立场,然后只做出小小的让步,对让步的研究表明,回报对方合作行为的最佳策略是作出小小的让步,无条件地合作或让步往往使对方得寸进尺,而使自己蒙受巨大损失。(3)逐渐回报策略。奥斯古德提出了一种协商的逐渐回报策略,这种协商策略由以下几步组成:①首先协商一方公开声明自己希望缓和紧张,并明确宣布自己为了减少紧张所采取的单方面的让步措施,并向对方发出呼吁。②逐步建立起“信任和真诚”的形象,作出让步的实际行动,这些行动是明确的,可作公开检验。(4)中间人调解。协商对解决人际冲突是重要的。 合作:相对软弱的个体或群体通过与其他个体或群体的结盟,从而使自己争锝权利或处于有利地位的现象就是合作。 *合作的理论主要有两种:权力理论和协商理论。 *合作的权力理论:由卡普罗提出。这个理论涉及到了三个小组的合作问题。这三个小组之间的权力关系是:①权力均等;②一方的权力大于其他两方权力之和;③一方的权力小于其他两方权力之和。该理论还认为,如果一方的权力比其余任何一方的权力要大,但又小于它们的权力之和,则较弱的两方有可能合作。合作遵循着这一样一个原则:最大限度地扩充自己的权力。

社会心理学(金盛华)重点

基本概念: 1.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一门对人类个体在与其所属的社会相互作用的整个人生过程中在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活动规律进行科学研究的学科.P4 2.社会化:是指人类个体在与社会相互作用的整个人生过程中,通过学习社会文化(内容)而使自己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逐渐形成和发展自己的人格,不断调整自己的价值观念及相应的社会行为方式的过程。P63 3.社会认知:认知:人对信息的输入、信息的贮存与信息的提取使用等心理加工过程(即:知识的获得和使用过程).社会认知:“个体对社会性信息的获得、贮存与提取使用等心理加工全过程”。P115 4.第一印象:两给素不相识的人第一次见面所形成的印象。 5.首因效应:由于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对印象形成的影响更大,进而第一印象在一定程度上主导了总体印象形成的现象。P123 6.晕轮效应:又称成见效应和光圈效应。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他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这就是晕轮效应。P125 7.社会刻板印象:主要包括“性别”、“地域”和“种族”等。刻板印象是人们通过整合有关信息及个人经验形成的一种针对特定对象的既定认知模式。(金盛华)P141 8.自我:也称自我意识,是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即自己认识自己的一切。弗洛伊德理论中的自我是意识的结构部分,是来自本我经外部世界影响而形成的知觉系统。(自我即以自身为对象,形成对自身的看法和观点的问题。)P163 9.自尊:是指个体对自己整体状况的满意水平。P17 10.印象管理:是指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别人对于自己的印象,使别人所形成的印象符合自己期望的过程。胡:是指人们试图让他人以自己期望的方式来看待自己。P130 11.归因:是指根据有关的外部信息、线索判断人的内在状态,或根据外在行为表现推测行为原因的过程,也称归因过程。P152 12.基本归因误(偏)差:指在对他人的行为进行归因时,往往倾向于把他人行为归结为内在因素,而低估了情景因素的影响。P157 13.人际关系:指人与人之间通过直接交往形成起来的相互之间的情感联系。其状态有:零接触、单、双向接触、表层接触、轻度卷入、中度卷入、深度卷入;其类型有:正

(2020年整理)社会心理学笔记 完美版.doc

国家心理咨询师三级考试笔记2 1、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1).侧重于心理学的定义为了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怎样受他人存在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他人的影响有三种形式,即现实的影响、想象的影响和隐含的影响。 2).侧重于社会学的定义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研究,以群体生活的心理为基础。强调以习惯来解释人类行为。 3).介于心理学和社会学之间的定义社会心理学应着重对社会关系、社会情境、个体的心理反应以及个体内在的心理因素的研究。 2、社会行为(领会) 勒温提出著名的公式:B=f(P,E) 3、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识记) 1).微观的个体层面:如个体社会化与自我意识,社会知觉、态度、动机、社会学习等以及个体与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人际关系、人际沟通等。 2).中观的群体层面:如群体凝聚力、群体心理氛围等,以及个人与群体的相互作用、社会影响(从众、社会助长与惰化)。 3).宏观的社会层面:如风俗、时尚、阶级、阶层及民族的心理特征、国民性等。 4、美国学者霍兰德的三阶段理论(识记) 1)、哲学思辨阶段(启蒙期) 1.时间:古希腊~19世纪上半叶 2.特点:根据哲学思辨及社会准则来认识社会行为 3.围绕“人性”的哲学争论,可视为最早的社会心理学研究 2)、经验描述阶段(形成期) 1.时间:19世纪中叶~20世纪初 2.特点:对社会经验描述分析主要在欧洲进行 3.要点:(1)达尔文的进化论 (2)德国的民族心理学:a.拉扎鲁斯《民族心理学与语言学杂志》 b.谢夫勒以现代意义上提出“社会心理学”这一术语 c.冯特《民族心理学》,被誉为“现代心理学之父” (3)法国的群众心理学:a.塔尔德《模仿律》 b.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规则》 c.列朋《群众心理学》,法国社会心理学有关群体意识理 论发展的顶峰 (4)英国的本能心理学:麦孤独《社会心理学导论》 (5)奥地利的精神分析学派:费洛伊德——理论基础是潜意识,性本能和本我、自 及超我的人格理论。著作有:《梦的解析》、《精神分析 引论》、《图腾与禁忌》、《群体心理学与自我分析》、《幻 觉的未来》、《文明及其不满》等。 3)、实证分析阶段(确立期) 1.时间:20世纪20年代开始 2.特点:(1)从描述转向实证研究 (2)从定性研究转向定量研究 (3)从纯理论研究转向应用研究 3.要点:(1)实证方法:先驱是美国的特里普力特,德国的莫德 (2)实验方法:a.奥尔波特:提出社会促进的概念,《社会心理学》

第八版社会心理学知识点整理讲课讲稿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导论 1、事后聪明式偏见(后视偏差) 也被称为“我早知道了现象”即个体面临不确定性事件新的信息时,往往对先前获得的信息有过高的估价,进而在决策上发生偏差。 2、我们如何从事社会心理学的研究? 假设的形成与验证 相关研究:探寻自然关系 实验研究:探寻因果关系 第二章社会中的自我 1、焦点效应 是人们高估周围人对自己外表和行为关注度的一种表现。 焦点效应意味着人类往往会把自己看作一切的中心,并且直觉地高估别人对我们的注意程度2、社会自我的发展的影响 我们扮演的角色 我们形成的社会同一性 我们和别人的比较 我们的成功与失败 其他人如何评价我们 3、直觉到的自我控制 ①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也是指人们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简单来说就是个体对自己能够取得成功的信念,即“我能行”。 ②控制点 个体在周围环境(包括心理环境)作用的过程中,认识到控制自己生活的力量,也就是每个人对自己的行为方式和行为结果的责任的认识和定向 ③习得性无助: 当动物或人经历无法控制的有害事件时,他们就会习得一种被动和无助感 自我服务偏见 当我们加工和自我有关的信息时,会出现一种潜在的偏见 自我服务偏见有关的结论 对积极和消极事件的解释 每个人都高于平均水平吗? ③盲目乐观 ④虚假普遍性和虚假独特性 虚假独特性效应:在能力方面,我们过高的估计自己的才智与品德 ⑤对自我服务偏见的解释 ⑥自我效能和自我服务偏见的反思 5.自我展示 ①虚伪的谦逊:一种表面化的感谢只是为了表现谦虚,而在道谢者自己内心里,荣誉还是归于自己的 ②自我妨碍:有时人们通过设置障碍物来阻扰自己获得成功。这种行为决不是一种故意破坏自我的行为,而恰恰是为了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 (我并没有失败- 要不是因为这个我肯定能干好) 印象管理:是指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式影响别人形成的对自己的印象的过程

社会心理学重点

心理学复习 一、名词解释(6*5’=30’) 1、平均模型P37:该模型认为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人们以简单的方式处理所获得的有关他人的信息。平均模型是人们对他人形成印象时采取的最为简单的模型。 2、累加模型P38:该模型指人们对他人片断信息的整合方案累加的而非平均。 3、加权平均模型P38:该模型认为人们形成整体印象的方式是将所有特质加以平均,但对较重要的特质给予较大的权重。 4、晕轮效应P38:又称光环效应,是指评价者对一个人多种特质的评价往往受其一特质高分印象的影响而普遍偏高,就像一个发光物体对周围物体有照明作用一样。 5、态度P87:一种心理和神经的准备状态,他通过经验组织起来,影响着个人对情绪的反应。 6、平衡理论P96:该理论认为在一个简单的认知系统里,存在着使这一系统达到一致性的情绪压力,这种趋向平衡的压力促使不平衡状况向平衡过渡。 7、偏见P110:是人们以不正确或不充分的信息为根据而形成的对其他人或群体的片面甚至错误的看法与影响。 8、自我展露P130:是指个体把有关自己个人的信息告诉他人,与他人共享自己内心的感受和信息。 9、社会支持P139:是指人们感受到的来自他人的关心和支持,社会

支持的来源不仅包括家人、朋友、同事等,也可能来自与自己关系一般的其他人,甚至陌生人,而支持的形式既可能是情绪上的,也可能是物质上的。 10、囚徒困境P149:在合作的利益冲突的情况下,人们会有不同的选择,这种选择是信任起了决定性作用。 11、社会影响P152:社会影响指运用个人或团体的社会力量在特定方向这上改变他人态度或行为。 12、团体P172:团体是指由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人组成的集合,团体的成员间通常有面对面的接触或互动的可能性。 13、归因P53:归因是指人们推论他人的行为或态度这原因的过程。 二、简答题(6*5’=30’) 1.什么是假设?什么是理论?一个好的理论有什么特点?P17 答:(1)假设是开展一项研究之前,人们对研究问题的想法。 (2)理论是对假设的不断验证。 (3)好理论的特点: a.一个好的理论能够统合现有的知识。 b.理论能解释已有的现象。 c.理论可以使我们对现象的发生具有预测性。 d.理论具有知道研究方向的作用 2.人们怎样形成对他人的印象?P36 答:人们把他人若干有意义的人格特性进行概括、综合,形成一个具有结论意义的特性的过程。在与陌生人交往的过程中,得到的有关对

社会心理学(二)非选择题部分考点汇总(考生整理)复习进程

自考社会心理学(二)重要考点整理 说明:该内容是真题2010年10开始至2015年10月中出现的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部分知识背诵要点版。另最后补充了最新16年10月考试中一个没有出现过论述题(注:该次考试中没有名词解释的题)。个人整理,仅供参考。 晕轮效应:是指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他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本质上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认知上的偏误。 群体内聚力:指的是群体对其成员吸引力、成员愿意留在该群体内以及成员间互相交往的程度。 环境应激:指的是环境条件妨碍了人们最佳发挥功能,由此产生了人们对环境的应激反应。 利他行为:是指一种不期望任何形式报答的自觉自愿的有益于他人的行为。 助人行为:是指一种为改进他人幸福的行为,不论助人者出于何种动机。 优先效应:也称为首因效应,指的是在信息呈现顺序中,首先呈现的信息比后来呈现的信息在印象形成中有更大的权重。 认知失调:是指由于做了一项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而引发的不舒服的感觉。 领域性:是指个体或群体对地域和物体的独特使用。 侵犯行为:是指直接达到伤害欲以避免的他人的目的的行为。 归因:指的是一个观察者根据外在的行为做出有关行动者或他本人的内部状态的推论过程。 习得的无助:是指在多次经历过消极体验之后,再面临同样或类似情境时个体所产生的一种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与行为表现。 遵从:也称从众,由于群体而产生群体成员行为或信念上的改变,这种改变是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压力的结果。 小群体意识:是群体的一种特定思维方式,指的是为了维持群体表面上的一致,而阻碍了对问题的所有可能的解决办法和行动方案作出实事求是的和准确的评价的思维方式,从而导致错误的决策。 服从:是指在不平等的权力关系中,低权力一方听从高权力一方的明确要求而完成一定行为的现象。 态度:是个体对特定的人、观念或事物的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 社会知觉:是指我们追求认识和了解他人的心理过程。 自我障碍:指的是行动者制造了一个非常真实的障碍,这个障碍是行动者在做出实际成绩时所必须遇到的,如果行动者失败了,人们就不会把失败归因于行动者的能力,而归因于外在因素或行动者所不可控的因素。 行为的传染:指榜样的行动减少了阻止个体以某种方式行动的内心限制,解除了内心的约束,于是便跟着榜样行动。 印象形成:指我们把有关他人的各种信息综合起来,形成对其他人的一个整体印象的过程。 旁观者效应:指在紧急情况下,个体在有他人在场时,出手帮助的可能性降低,援助的几率与旁观者人数成反比。 社会助长:是指有他人在场时,个体的绩效要比单独时完成任务的绩效高。 合作:指两个或更多个个体(或群体、组织)为了达到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协调他

社会心理学考试重点

1.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社会行为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2.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三个层面:1.社会层面2.个人层面 3.人际层面。 3.印象形成:对他人印象形成的过程叫印象形成,指人们把他人若干有意义的人格人格特 征进行概括、综合,形成一个具有结论意义的特性的过程。 4.心理学家阿什最早对印象形成做了最早的研究。在研究中,阿什把人格特性分成中心特 征和边缘特征。结果发现人们对他人的印象形成主要是依照中心特征,边缘特征起的作用不大。 5.个体知觉中的偏差有晕轮效应和正性偏差。 6.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是指评价者对一个人多种特质的评价往往受其某一特质高分 印象的影响而普遍偏高,就像一个发光体对周围事物有照明作用一样。与其相对的是负晕轮效应。 7.正性偏差:也称慈悲效应,是指人们在评价他人时对他们的正性评价超过负性评价的影 响。 8.自我提升:也叫做自我美化。它是指个体以一种有利于对自己做出正面评价的方式收集 和解释有关自我的信息。从某种意义上看,自我提升实际上是一种自利偏差。 9.自我确认:指个体寻找和解释情景,以证实自我概念的过程。 10.自我表演:也叫自我展示,指人们在他人对自己印象形成事所做的显露。 11.自我知觉障碍:是指人们提前准备用来解释自己预期失败的一系列行为,使用这种策略 如果失败了就可以使得他们不把我们的失败归结于我们缺乏能力。而如果成功了就更可能做出能力的归因。 12.分类:在认知他人的时候,人们并不是把某个人当成独立的的个体,而总是立即并自动 的降至轨道某一类当中,这个过程就是分类。 13.图式:是指一套由组织、有结构的认知现象,包括对所认知物体的知识、有关该物体各 种认知之间的关系及一些特殊的事例。 14.Weiner的归因理论:该理论要说明的是归因的维度及归因对成功与失败行为的影响。他 认为内因和外因的区分只是归因的维度之一,在归因时人们还从另外一个角度及稳定与不稳定的角度看待问题。这两个维度相互独立。其归因理论最引人注目的归隐结果对个体以后成就行为的影响,把成功与失败归因内部-外部或稳定-不稳定的原因会引起个体不同的情感和认知反应。把成功归因为内部会引起个体的自豪感,把失败归因于内部会引起个体产生羞耻感。 15.基本归因错误:人们经常把他人的行为归因于人格或态度等内在特制上,而忽视他们所 处情境的重要性。犯这种错误的原因与两方面的因素有关1.人们总有一种对自己活动结果负责的信念是,所以更多的去从内部评价。2.情境中的行动者比其他因素突出。 16.侵犯行为:使之任何试图伤害或危害他人的行为。对侵犯的界定要考虑三个方面1.强调 它必须是一种行为,而不是一种意图,尽管这种行为伴随有意图。2.从效果上看,侵犯行为可能是反社会行为,也可能是亲社会行为。3.侵犯行为必须伴有侵犯情绪。 17.减少侵犯行为的方法:1.利用惩罚减少侵犯行为,2.降低挫折和学会抑制自己的侵犯行 为。3.替代性攻击和宣泄。4示范非侵犯行为。5.培养沟通与解决问题的技巧。 18.暴力媒体对人们产生影响的原因:去抑制、形成侵犯剧本、认知启动。 19.利他行为:是指在毫无回报的期待下,表现出志愿帮助他人的行为。 20.助人行为:使之一切有利于他人的行为,包括期待回报的行为。 21.利他与助人行为的理论解释:社会生物学、社会进化论、学习理论、社会交换论、移情 与利他主义。 22.影响利他行为与助人相违的因素:一、情境因素1,他人的存在(责任扩散、情景的不

社会心理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重点

1、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从社会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 2、社会化:人们形成社会认可的社会行为模式和对社会环境中的各种刺激给予合适稳定反应的过程。 政治社会化:是指个体政治态度和信念的形成过程。 民族社会化:指个体形成民族大多数人共有的特性,使自己具有所属民族的民族性的过程。 法律社会化:指个体形成某一特定社会要求的法律观念和遵守法律行为的过程。 3、文化:在一特定群体或社会的生活中形成的、并为其成员所共有的生存方式的总和。 4、同辈群体:是由地位相近,年龄、兴趣、爱好、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大体相同的人组成的一种非正式群体。 5、政治社会化:是指个体政治态度和信念的形成过程。 6、民族社会化:指个体形成民族大多数人共有的特性,使自己具有所属民族的民族性的过程。 7、法律社会化:指个体形成某一特定社会要求的法律观念和遵守法律行为的过程。 8、道德社会化:人们将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内化的过程。 9、性别角色的社会化:男女个体学习所属文化规定的性别角色的过程。 10、反向社会化: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进行广泛的文化吸收的过程。 11、社会角色:由一定的社会地位所决定的符合一定社会期望的行为模式。 12、角色学习:指个体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对自己所扮演角色的认识、态度和情感的总和。 13、角色扮演:是角色的实现,要经过角色期待、领悟、实践三个阶段。 角色期待:指社会对某一角色的行为模式的期望和要求。 角色领悟:是角色扮演者对角色规范和角色要求的认识和理解。 角色实践:是角色扮演的实际过程,是角色领悟的发展。 14、角色紧张:当一个人同时进行多重角色扮演时,面对各种不同的角色要求,个人在时间和精力的分配上发生矛盾,就会产生角色紧张。 15、角色冲突:指角色扮演者在角色扮演 情境中在心理上、行为上的不适应、不协调状态。 16、角色不清:由于社会的迅猛发展,人们常感到许多角色的行为规范超出了他们过去习以 为常的范围,不知道这些角色应该做什么、不 应该做什么和怎样去做。 17、角色中断:指一个人所承担的前后相继的 两种角色之间发生的矛盾。 18、角色失败:指由于多种原因而使角色扮演 者无法成功地扮演其角色,从而出现严重的角 色失调现象。 19、动机:指引起、维持、推动个体活动以达 到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 20、成就性动机:指推动个体去追求、完成自 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且设法将其达 到某种理想地步的一种内驱力。 21、亲和动机:又称为结群动机,是指个人要 和他人在一起或者要加入某个团体的需要。 22、权力动机:是指个体具有的某种强烈的支 配和影响别人以及周围环境的内驱力。 23、侵犯:也指侵犯行为,攻击或攻击行为, 它是指有意伤害别人且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 行为。伤害行动、伤害意图与社会评价,是侵 犯概念的三个要素。 24、亲社会行为:泛指一切符合社会期望而对 他人或群体有益的行为。 25 利他行为:以利他为目的;不期望任何精 神或物质的奖励;自愿的;利他者本身会有所 损失。 26、自我意识:指个体对自己心身状态的察 觉、认识或对待。包括:自我认知、自我情 感、自我意向。 27、自我觉知:是指发动并维持自我意识活动 过程高度集中的自我注意状态。 28、自我评价:指个体对自己的判断,是自我 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29、印象管理:是指个体以一定方式去影响他 人对自己的印象。 30、自我过程:指影响自我意识形成,影响自 我意识的方向或目标的心理加工过程。包括自 我评价、自我美化和自我表现。 自我美化:指个体用以避免自尊心受损或增 强自尊感的过程和结果。 自我表现:指个体通过自己社会行为的显示 以形成、维持、加强或澄清他人对自己的印象 的过程。 31、社会知觉:指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对他人, 自己以及群体进行认知的过程,是人对社会刺 激物的知觉。 32、印象形成:认知主体把有关他人的各种信 息综合在一起从而形成对他人的整体印象的过 程。 33、首因效应:指两个素不相识的人第一次见 面所形成的的印象对人的认知具有强烈的影响 作用。 近因效应:最后的印象对人认知具有强烈的 影响。 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当知觉者对某人 的某种特征形成好的印象后,他就倾向于据此 推论该人其他方面也具有良好的特征。 慈悲效应:在评价他人时对他人的正性评价 超过负性评价的倾向。 投射效应:指在认知及对他人形成印象时, 以为他人也具备与自己相似的特性。 刻板印象:指人们对某一群体形成的一种概 括而固定的看法。 34、归因:人们根据有关的外部信息、线索, 推论自己或他人的行为及态度的原因并加以判 断和解释。 35、社会态度:人们对社会现象的态度。态度 是指个体自身对社会存在所持有的一种具有一 定结构和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反应倾向。 36、沟通:人与人之间的非物质性的信息交 流,也包括物质的交换,还包括人与人之间通 过非物质的和物质的相互作用过程所建立起来 的相对稳定的关系或联系。 37、沟通过程:包括信息源、信息、通道、信 息接受人、反馈、障碍和背景七个要素。 38、副语言:非语词的声音信号为。 39、人际吸引:人与人之间情感上的疏离与远 近距离,用肯定或否定的方式去评价别人的倾 向。 40、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直接交往 形成起来的相互之间的情感联系。这种联系是 人与人之间相对稳定的情感纽带。 41、冲突:人与人或群体之间为了某种目标或 价值观念而相互斗争、压破坏甚至消灭对方的 方式和过程。 42、合作: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群体为达到 共同目的,自觉或不自觉地在行动上相互配合 的一种互动方式。 43、自我价值保护:保护自我价值不受威胁和 提高自我价值,是个人先定的优势心理倾向。 44、团体:由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的成员,在 同一规范和目标的指引下协同活动的一个组 合。 45、领导者:从事领导行为的个体,领导行为 是通过领导者实现的。 46、从众:指个体在真实的或想象的团体压力 下,改变行为和观念与团体其他成员一致的倾 向。 服从:指个体在社会规范、团体压力、他人 要求下,不得不改变观点和行为的现象。 依从:因他人期望的压力而接受他人的请 求,行为符合别人的期望的现象。

社会心理学考试重点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概述 1、Cosdta和McCrea,Goldberg,John等提出的“大五”人格理论认为,由于人类所面临的生活环境具有相似性,因此人类的人格结构也具有共同性。人格特质可以分为五个维度来进行评价。这五个维度分别是: 神经质:指个体的情绪稳定性和调节状况,得分高的人经常有忧伤、焦虑、愤怒等负性情绪,得分低的人则能够保持情绪平静,不会大喜大悲,并且自我适应良好。 开放性:指个体能否接受新思想以及对未知事物的探索等方面开放,得分高的人不循规蹈矩,喜欢独立思考,得分低的人则喜欢熟悉事物,并且比较传统。 外向性:指个体如何对待与他人的交往等,得分高的人乐于交际,精力充沛,得分低的人则比较含蓄稳健。 愉悦性:个体对待他人的态度,得分高的人有同情心,古道热肠,并且注重与他人的合作,得分低的人喜欢竞争,会为信念或利益与他人斗争。 公正严谨性:指个体对做事的态度。得分高的人做事有计划,有恒心,善于自律,得分低的人容易转移兴趣和注意力,做事不拘小节。 2、王登峰和崔红提出的“大七”人格理论:认为个体的人格结构是环境因素和个体特点相互作用的结果。通过因素分析的方法确认了中国人人格的七因素结构。这七个因素分别为:外向性:指个体的活跃、合群和乐观。 善良:指个体诚信、利他、重感情。 行事风格:指个体严谨,自制和沉稳。 才干:指个体的决断、坚韧和机敏。 情绪性:指个体耐性、直爽。 人际关系:指对人热情、宽和。 处世态度:指个体自信、淡泊名利。 3、社会心理学的定义:社会心理学研究人们如何认识他人,如何对别人做出反应,别人如何对自己做出反应,以及人们怎样受所处的社会环境影响等问题,社会心理学所研究的问题涵盖了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所有领域,包括与社会现象直接相关的各种行为。 4、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领域:个体过程,人际过程和团体过程。 个体过程主要涉及与个体有关的心理与行为研究,主要包括:成就行为和个体的工作绩效,态度以及态度的改变,归因问题,认知过程和认知失调,个人知觉和自我意识,个体的人格和社会的发展,应激和情绪问题。 人际过程涵盖了人与人相互作用的所有领域,主要包括:侵犯与助人行为,人际吸引与爱情,从众和服从,社会交换与社会影响,非言语的交流,性别角色和性别差异。 团体过程从宏观环境与团体的角度研究人类心理与行为问题。主要包括:跨文化的比较研究,拥挤与环境心理学,团体过程与组织行为,种族偏见与伦理问题,健康心理学。 5、行为主义是最强调外部环境对人类行为影响的学派。创始人华生。 6、在所有的人本主义理论中,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和自我实现理论是影响最广泛的理论。马斯洛把人的需要从低级到高级分为五个层次: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 1、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相关研究和实验研究。 相关研究:是指被动的观察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研究方法。相关研究的优点是有些问题无法控制实验条件,所以只能够用相关研究的方法加以研究,另外相关研究可以收集到比实验研究更多的资料。缺点是:不能说明两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主要是因果关系的方向没有办法确定,并且有的时候,两个变量之间有中介因素的存在。

社会心理学笔记

社会心理学笔记 lecture1.1:Introduction and Welcome1.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用科学方法研究人们如何互相看待,影响,相互联系的学科 1)Uses experimental methods 2)Relies on data analysis 2.后视偏差(Hindsight Bias),or the “I knew-it-all-along effect”,is the tendcy to exaggerate,after learning an outcome,one‘s ability to have foreseen the outcome. Lecture1.4:The Psychologic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1.Do We Share the Same Reality? 2.....but percertions are powerfully influenced by: 1)What we happen to be paying attention to 2)环境,过往经历,主观预期,个人动机以及其它动机 2.我们的感知是由外界的事物跟我们内部的心理活动共同构成的 庞佐错觉,运动后效(盯着桃红色背景看,会暂时的使你的眼睛的感光细胞对这种颜色产生疲劳,从而导致你对颜色的感知产生小小的偏移) 3.我们的视觉系统不是客观中性的 4.认不是客观中性的,相反,他们带有某些偏向,这些倾向会指引人们用独特的方式来处理社会信息。 Lecture1.5:Confirmation Bias(证实性偏见)

1.证实性偏见指人们普遍偏好能够验证自己事先认知的信息而不是那些否定这一认知的信息 e.g.表格中的四个格子都是有用的 当我们建立了一个理论并得到了一些证据支持时,就会理所当然的觉得这个理论是正确的,我们不会打破原有的思维模式去寻找否定这一理论的证据 2.当个人和群体相互交流时,他们常常会抱有某种期望。大量的研究表明,人们往往不是公正的看待自己心中的期望,事实上,人们喜欢寻找那些符合他们期望的信息,他们对于这类信息的重视程度也高于那些可能会推翻他们期望的信息,即使注意到了反面证据,人们也往往会找借口置之不顾,最终导致刻板印象,成见或是社会期望。 3.不仅影响期望者本身,也影响被期望的对象。 Lecture1.6:Self-Fulfilling Prophecies 1.定义:一开始的一个对情景的错误定义引发了新的行为,因而促成了原来虚假观念的实现,从而延续了错误的情况,就像预言家会引用事件的真实发生过程来证明他们一开始就说对了,这就是社会逻辑的反常性。 皮格玛利翁效应安全困境(security dilemma)行为确证(Behaviroal confirmation) 2.行为确证 1)Behaviroal confirmation takes place when people's social expectations lead them to act in a way that causes others to confirm these expectations. 2)It's a social type of self-fulfiling prophecy. (信念可以创造现实,即使当持有原始信念的人已经完全离开了场景。)(Maybe:关于自我实现预言的研究之中,仅有40%确认此效应存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