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社会性别意识视角看“男女差异”

用社会性别意识视角看“男女差异”
用社会性别意识视角看“男女差异”

解密孩子的性别意识发展

解密孩子的性别意识发展 当女孩开始爱打扮是对性别的认同和接纳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正在步入青春期。性别认同是青春期的心理成长任务之一。青春期身体的性征开始发育,并且越来越明显。随之而来的,就是孩子在心理上对自己性别的认同和接纳。这是一个正常的心理发展过程。 不少女孩的儿时记忆中,都有趁妈妈不在时,偷偷用妈妈的唇膏等化妆品打扮自己的经历,在俞沨怡看来,这样的行为再正常不过了。“这个时期的女孩子越来越注意自己的外在形象,爱打扮了,偷着试用妈妈的化妆品给自己化妆,就是一种很典型的行为。” 俞沨怡提醒说:“孩子表现出性别认同是好事情,家长不需要过度担心,但是要给予适当的引导。比如,告诉孩子成人的化妆品对这个年纪的孩子肌肤非但没有好处,还有伤害作用。还可以带孩子多参加一些有关美的活动,比如看一些艺术展等等。家长要尊重孩子爱美的需求,也要引导孩子欣赏美。” 发展同伴关系阶段化妆和玩游戏机没有本质区别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随着社会化的加深,他们对于社交的需求,对于外在社会对自己的认识与看法也越来越重视。“这个阶段的孩子,自我内在的东西还比较弱,需要外在的评价来肯定自己——比如,我会不会成为受欢迎的人?”余智华说,小学低年级的时候,老师的评价对孩子的影响会比较大,随着孩子渐渐长大,到了高年级、进入中学后,同伴对他们的影响会越来越大。融入同伴,有自己的小圈子,对于这个时期的孩子来说,是特别重要的事情。 在咨询工作中,俞沨怡就曾遇过好几个在同伴关系上有困扰的个案。“有的孩子逃学,不愿意去学校,除了来自学业的压力外,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孩子在学校环境中的人际相处上遇到了问题。” 从这个角度去看,韩国的小学生热衷于化妆和我们平时看到的孩子喜欢玩游戏、玩iPad没有本质区别,“对孩子来说,如果周围的同伴都在玩,都在谈论这个话题,而自己却不知道,也参与不进去,那他就会失去同伴。”俞沨怡提醒说,“如果发现孩子开始对化妆感兴趣,家长要理解孩子的需要,化妆的实际需要是社交的需要,不化妆不好意思参加同学的聚会,实际上透露的是孩子对于失去社交圈的焦虑。” 社会环境和导向影响孩子的模仿行为 处于小学高年级的孩子,还有一个比较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善于模仿。俞沨怡解释说:“偶像崇拜作为一种特殊的心理行为,是青少年在个体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性行为,也是青少年走向成年的一种过渡性行为,本质上反映了青少年在自我确认中对理想人物的社会认同和情感依恋,是其特定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附属品’。在此意义上讲,生活需要偶像人物,偶像人物也为生活增添了色彩。依照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青少年期的偶像崇拜源自个体的精神分割的需求,青少年需要认同特定的偶像来强化自我的力量,完成对父母依恋的分割,达到自我独立的一个过渡的过程。而埃里克森的分析心理学则指出,偶像是青少年探索自我同一性,融入社会的重要媒介,它可以帮助青少年在青春期避免易出现的角色混乱,保持心理平衡。” 韩国大规模的“造星运动”,发达的“美丽”产业促进了娱乐圈俊男美女的产生,而且,在韩国演艺圈,明星们并不介意承认自己通过高明的化妆术或者整容等手段,让自己的外表更迷人。对于韩国的青少年而言,明星们的示范效应很广泛,信息量也很大,很容易让他们去进行模仿。俞沨怡分析说:“一个行为得以存在并流行开来一定是基于获益的原则。比如美貌的确更容易获得好的工作机会,更容易获得一些利益,因此人们会趋之若鹜。但是一个国家或一个社会产生这样的风气和价值观,这多少与一个国家的社会导向有关,比如宣扬这样的美丽,并告诉大家这个美丽是可以达到的,这就带动了一个产业的发展,这是一个大的获益。”

幼儿性别认同现状的研究

幼儿性别认同现状的研究 ——以成都市金苹果幼儿园为例 摘要 本文通过图片调查法,选取成都市一所幼儿园的大中小三个班,了解三个年龄阶段的幼儿性别认同的现状。通过对比不同年龄班产生的性别认同的差异,以期研究结果可以帮助大中小不同年龄阶段幼儿性别角色认同提供理论依据,为广大幼教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建议和帮助。 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性别概念的发展越来越稳定。 2、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性别稳定性的水平逐步提高。 3、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性别恒常在性别方面有显著的差异,女性发展水平略高。 关键词:性别认同,性别角色,性别教育 The Study on the Status of Children 's Gender Identity --base on Golden Apple infants' school abstract 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picture investigation method, select a kindergarten in Chengdu, three classes, to understand the three age stages of the status of child sex identity. By comparing the differences of gender identity in different age classes, the study results can help the children 's gender roles in different ages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majority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workers to provide advice and help.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are drawn from the study: 1, children with age, the development of gender concepts more and more stable. 2, children with age, the level of gender stability gradually increased. 3, children with age, gender constant in the gender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women's development level is slightly higher. Key Words: Gender identity, gender stability, gender persistence 1 问题的提出

性别与翻译——论翻译中的性别视角及其在国内的现状

性别与翻译——论性别与翻译的结合在中国的发展与现状 发布时间:2010-03-19 浏览次数: 摘要:本文首先回顾了性别与翻译实践、翻译理论及翻译批评的结合在西方的发展状况,然后通过梳理国内发表、出版的关于女性主义翻译的文章和书籍,讨论了性别与翻译在中国的发展与现状。作者认为,国内性别视角下的翻译研究还主要处在梳理和介绍阶段,中国译论研究者将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运用于中国的情境中,进一步发展、丰富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和女性主义翻译批评的研究还不多。而在中国的翻译实践中,作者认为有女性主义意识的女译者在翻译中体现了其性别意识。 关键词:女性主义翻译,性别视角,翻译理论,翻译实践,翻译评论,女译者 Abstract: This paper first review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eminist translation in the west from the aspects of translation pr actice, theory and critics and then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joint study of gender and translation in China by combing all the papers and books on translation from a gendered perspective published in China. The author finds that in China the research on translation theory from a gendered perspective are still in the stage of introducing western feminist translation theory, and only a few researches have been done to apply the theory to the study of the translation theories and practices in China. The author also finds that the Chinese female translators with gender consciousness have shown their gender awareness in their translation. Keywords: feminist translation, gendered perspective, translation theory, translation critics, female translators 自90年代翻译研究发生“文化转向”以来,从文化视角进行的翻译研究日益深入,结出了累累硕果。性别与翻译的结合正是这次转向后文化研究与翻译研究联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翻译研究发展的一个日益突出的方向。这里的“性别”指的是伴随着女性主义运动逐步发展起来的“社会性别”(gender)概念。女性主义认为性别有生理性别与社会性别之分,生理性别与生俱来,社会性别则由后天社会、文化因素塑造而成。本文将首先介绍性别与翻译在西方的结合与发展,重点讨论性别与翻译结合在中国内地[①]的发展与现状。 一、西方女性主义翻译 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兴起女性主义第二次浪潮开始,性别概念一直是女性主义的核心。性别的建构性而非本质性让西方女性认识到:女性所受到的不公正对待及较男人低下的社会地位不是其生理性别决定的,而是后天教育、培养造成的。社会性别概念还让西方女性进一步认识到,语言不仅仅是沟通工具,更是塑造、操纵女性的社会工具,要改变女性被歧视的状况就要从语言入手,改革语言,甚至重构女性语言。而翻译,从操作层面上看是一种语言的转换,并且和女性一样被置于次等地位,因此女性主义者把性别与翻译结合起来(Flotow,2004:5-12)。按照路易丝·冯·弗洛图(Luise V on Flotow)的划分,女性主义对翻译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翻译实践、翻译理论和翻译批评三个方面。 女性主义对翻译实践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女性主义译者翻译女性主义先锋小说、政治上不正确[②]的作品和被遗忘的女性作家作品上,并通过女性主义译者的元文本,如前言、注脚等方面表现出来。首先,在翻译女性主义先锋小说的时候,西方女性主义译者,如弗洛图、戈达尔德·芭芭拉(Godard Barbara)、苏姗妮·吉尔·莱文(Suzanne Jill Levine),苏姗妮·德·罗特宾尼尔·哈伍德(Suzanne de Lotbiniere-Harwood)等,体现出一种忠实于译者和原作者共同参与的、女性主义“写作项目”的忠实观(Simon,1996:2)。她们与原作者一起合作,将原作中采取的激进的写作策略,如挑战语言的语法性别、

从社会性别视角浅析中国妇女史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1213522596.html, 从社会性别视角浅析中国妇女史 作者:郭丹 来源:《科教导刊》2013年第35期 摘要中国女性社会地位一直偏低,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从人身到思想,一直被禁锢、被边缘化。近代以来,女性逐步摆脱男性附庸的角色,社会地位得到承认。结合社会性别,讨论女性社会地位的变化、现状及存在问题,理解到要实现“性别和谐”需男女两性共同努力。 关键词妇女史社会性别女性地位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Analysis of Chinese Women's History from Gender Perspective ——Changes in the Status of Women GUO Dan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710129) Abstract In China, women have been in low social status, from primitive society to a feudal society, from the personal to the ideology, has been detained, being marginalized. In modern times, women gradually get rid of the role of male appendage, social status to be recognized. Combination of gender, to discuss changes in social status of women, status and problems,understand that to achieve "gender harmony" need both sexes together. Key words women's history; social gender; women's status 1 妇女史的发展过程 随着女性主义研究理论的蓬勃发展,以女性主义为视角的历史研究也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妇女史的研究兴起于上世纪70年代的西方,当时属于传统的妇女添加史,目标为发现妇女的未知史填补已有历史,重点为找寻遗落的女性精英人物,属于传统政治史,其研究未跳出精英政治史的窠臼。80年代以后引进社会史的方法研究女性,特别是下层妇女的人口流动、教 育、家庭等问题。随着“社会性别”概念的出现及在史学界的普及,社会性别视角成为妇女史研究的新趋势。注重社会性别的历史研究即社会性别史。在进行性别史研究时应将妇女作为关注重点,从社会性别视角看妇女、看性别在历史中的活动和关系,这就是妇女史、社会性别史。 2 社会性别的概念界定

社会性别视角下的性别刻板印象

社会性别视角下的性别刻板印象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旧社会中“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有所改变,从理论上讲,男女基本实现平等。但由于旧社会所遗留下来的性别刻板印象在人们的思想中根深蒂固,所以在很多的方面,很多领域仍存在着对女性的刻板印象。 所谓的性别刻板印象,就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对男性或女性定型化的期望和看法。简单地说,就是人们对男性或女性角度的固有印象。性别刻板印象严格界定了性别角色的标准,片面夸大两性之间的差异,缩小群体内部的差异,这不仅限制了女性的自由发展,而且不利于男性自由发展。 老牌名校广州市真光中学因拟开“女子班”以培养淑女,引来不少关注的目光。前段时间,真光中学高一级今年将开设两个“女子班”每天要穿旗袍上学,还将学习家政、社交等淑女课。真光中学校长认为,开设“女子班”是有感于“真正女孩”缺失以及“应有的品德和技能慢慢淡化。”真光中学希望女生更有气质,所以打算根据女性的心理生理特征,为“女子班”的学生设计一系列如缝纫、亨饪、礼仪、社交等教育课程。就这件事情而言,我持反对的态度。办“女子班”每天要穿旗袍上学,还将学习家政、社交等淑女课。用社会性别角度分析这无疑就是性别刻板印象的表现,是传统的性别角色定位,是封建时代女性地位的复制和延续,与现代社会女性追求独立和自我发展的理念背道而驰,是女性物化的历史倒退,不利于女性摆脱传统性别观念的束缚,制约其激发潜能,施展才华,我们应该坚决抵制和摒弃。

让女性自由的发展。 再者,前段时间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国语言文化学院的副教授何光顺在课堂发表言论“女生应有充裕的时间来打扮自己,能跟上10点的第二节课就好了,从7点到9点的时间应该用来化妆,然后再优雅地进入学堂,于是男生因为美的感动和鼓励,就会赢得奋斗的动力了。”该教授还将这番言论发到了微博,引发网友热议,更是引起了多名女权主义者的抗议。对此,中山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性别教育论坛负责人柯倩婷对其微博评论道“化妆,或说过度的身体投资,作为一种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本应反思;而为鼓励男生而化妆而迟一小时上课,女生和家长都不会同意。但愿你是开玩笑。” 她认为,“保护女性权利应鼓励女性自由表达,化不化妆、学什么课程应由她们自己决定。女人不用负太多责任只要扮演贤妻良母或‘花瓶’的说法,并不是性别意识的回归。”女性想要以美貌打动男人,很大程度上是社会制约和建构的结果。大多数女性希望的本真是,她的个性、才华、成就、风度总有一款打动人,被社会称许。对于柯倩婷老师的观点我表示称许。从社会性别角度分析,我认为发生这件事情的原因主要是人们对女性所形成的刻板印象,认为女性就应当扮演贤妻良母或‘花瓶’,应当以美貌打动男人,这种观念反映了男尊女卑的传统性别观念,从一定的程度上讲,限制了女性的自由发展。作为女性的我们,应该强烈反对这种落后的观念。摈弃传统性别刻板印象。积极追求自由以及高层次的自我发展。

幼儿期性别认同的研究

幼儿期性别认同的研究 一、问题提出 性别认同有两个方面的定义,一个以性生理为依据,认为性别认同是指个体对自己性别状态的认识、理解或自我意识;一个以社会性别为依据,认为性别认同意指个人认同他或她自己性别群体的理想的心理结构,具体表现在适合个人性别的行为、态度、情感上。一般来说,性别的心理发展是从三岁至成年期间,所以三岁是儿童形成正确性别认同的开始,也是他们形成正确性别认同的关键时期。 在婴儿时期,宝宝便开始了对自己身体的探索,最早接触的“他者”是爸爸妈妈,在接受爸爸妈妈对待的过程中,逐渐认识自己,发展自我认同,最先形成的概念是“我”,然后逐渐形成对“我”和“他”的认识。在认识“我”与“他”的区别中,其中很重要的一项,是性别。 本研究采用实验法、观察法。希望探讨一下问题: 1、幼儿各个年龄阶段性别认同的发展。 2、幼儿对性别的理解能力发展 3、影响幼儿性别认同形成的因素 二、方法 (一)被试 在威海、临沂、济宁市的三所幼儿园随机选择幼儿90人,其中,3岁、4岁、5~6岁幼儿各30人。被试均为正常儿童。(二)实验材料

幼儿照片若干张 (三)实验设计 让儿童根据对图片的认识将图片归于男女两类,从而观察幼儿各个年龄阶段性别认同的发展。 (四)实验流程 由老师向幼儿说明实验任务,并进行演示。指导语为:“小朋友,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些图片,请你们看过以后,把它们归在你们认为它所属的一类中,并且告诉我为什么你要把它归在那一类中? 三、结果与分析 (一)幼儿期性别认同的总体情况 我们对幼儿的图片正确归类进行了统计,详细结果见表。 被试正确率 3岁(n=30) 30% 4岁(n=30) 60% 5~6岁(n=30) 80% (二)幼儿各个年龄阶段的发展 第一阶段3岁前对性别的理解只是外部特征层面 3岁前的宝贝就能够很响亮的说出自己的性别,但他们对性别的理解只是外部特征层面的。开始时,宝贝会好奇的问妈妈,自己是男生还是女生;是和妈妈一样,还是和爸爸一样。逐渐地,他们学会从

从社会性别视角分析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呈现及影响

从社会性别视角分析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呈现及影响 湖南商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学院中编0406 陈征男 内容摘要:在市场经济大潮中,部分广告为迎合某些受众群体的需求而变得庸俗,有些广告以美女作为促销手段,片面强调女性的观赏价值;有的广告过分裸露女性的某些部位,甚至用性挑逗来招徕消费者;有的把女性比喻为某种物件,公开歧视女性、游戏女性。广告对女性形象的表述、女性角色的定位、女性社会地位的承认等仍存在着明显的误区,强化性别歧视或者对妇女造成伤害,也导致了女性生活、形象、发展当中的不少消极取向。如何在广告业中提倡先进的性别意识,唤起人们的警觉意识,建立批判性的视野,加强女性的主体意识,珍视女性的经验和想法,倾听和记录女性声音,塑造健康的女性形象,营造有利于妇女“平等、进步、发展”的社会文化环境,已成为当今的一个重大课题。 绪论 正是因为女性的美以及女性蕴含的社会意义,加上广告传播的商品信息多以日常生活为主,导致消费社会下的广告传播多选择女性形象。女性的社会诱惑已成为时代文化的镜像,而在广告传播中备受青睐。作为大众流行文化最直接呈现的广告,则对女性身上不容忽视的审美价值进行了提炼和阙释,赋予其直观的欲望色彩,使之成为具像化的体验对象,诱惑消费者的心理,促发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于是,女性形象广告充斥在各大传播媒介,或是打扮人时的白领丽人,步态款款,尽显青春、靓丽、性感,向你亮出某种名牌保健用品;或是千娇百媚的妙龄小姐,扭动着腰肢,吸引了一群小伙子爱慕的眼光,借助女性形象向人们诉求着绝对不仅仅是有关产品信息的信息,刺激着人们的消费,繁荣着消费工业。 大众文化如何表现女性是女性主义者一直关注的问题,而广告在大众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因此,对广告中的女性形象进行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广告是如何塑造女性形象的,而且对我们从性别角度研究女性形 象传播现象及规律,提供了新的视角。 通过分析,研究人员认为电视广告偏爱使用女性角色(70.5%的广告中出现了女主角,只有47.5%的广告中出现了男主角),尤其是年轻美貌的女性角色;女性更多地被使用特写镜头,或者被表现其性特征;广告中的男性在家庭里的娱乐休闲活动比女性高,而从事家务劳动的比例明显低于女性;14.7%的男主角出现时,强调了他们的高社会经济地位;女主角的这一比例只有5.8%。在涉及性别观念的931条广告中,分别有573条(61.5%)和246条(26.4%)广告存在着“以女性作招徕”和“女性是性对象”的问题。广告中男女角色的职业比例为:从事科教文卫工作的女性占14.6%,男性为29%,是女性的两倍;而实际生活中,男性仅为女性的1.21倍。这些广告都没有如实反映女性参与社会发展的多种角色和所做贡献。无形中夸大了男女两性的职业差异,贬低了女性的社会地位,实质是对女性独立人格的否定。我国的电视广告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性别歧视,有性别歧视广告的比率达33.7%,占三分之一。 1995年,在北京召开的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上,时任中国国家主席、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向全世界庄严宣告:“我们十分重视妇女的发展与进步,把男女平等作为促进我国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 一、社会性别视角

对幼儿性别角色意识的研究

在娃娃家观察小班幼儿的性别角色意识 性别角色是社会成员应发展的最基本的身份之一。幼儿对性别角色的意识对其以后的身心发展,以及在社会生活中的适应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性别概念是指儿童对自己及他人的性别认识和稳定性。关于性别概念的发生时间,一般都接受谢夫的研究结果:儿童对自我的认同出现于1岁半——2岁,对自我性别的稳定时间为3——4岁,儿童对他人性别的稳定时间是为6——7岁。小班在自我性别的稳定时间。 一、观察计划 观察重点: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言行,主要是在玩娃娃家游戏 1.会选择同性还是异性朋友 2.会选择扮演哪些角色 3.在角色扮演中他会倾向于哪些工作 4.会说些什么话 5.选择哪些玩具 6.在游戏中发生冲突时,幼儿是怎么解决的,是采取何种方式解决的 7.在游戏结束时,幼儿对于物品的整理 观察目的:小班幼儿的性别角色意识 观察对象:小班 观察时间:幼儿进行角色游戏时 观察方法:采用自然观察法,(它的一个重要特点特点是必须在被试不知道或不发觉的情况下进行观察,这样使得被试的行为保持自然或正常状态) 观察注意事项:教师不能进行干预 二、观察结果 发现小班幼儿在性别角色意识上具有以下特点: 1.对于游戏对象选择没有区别,不分男女,只要有人玩即可。 2.一般男孩喜欢做爸爸,哥哥,女孩喜欢做妈妈或姐姐。但是当进入娃娃家大部分是女孩时,女孩也会去选择当爸爸的角色,同样那还会选择当妈妈。然而工作的时候,往往一会儿变爸爸,一会儿边妈妈,在根据游戏情境进行角色转变。

3.男孩女孩都喜欢进入厨房拿餐具进行烧菜做饭。 4.在言语中,发现男孩更倾向于命令式,如:我做饭,你去那边。女孩倾向于征求式。如:我来照顾娃娃好吗? 5.在娃娃家的客厅里有些玩具,男孩习惯去玩汽车,而女孩习惯去玩包包或者吃的包装盒子。 6.当游戏发生矛盾时,男孩、女孩都是抢、争吵,甚至动手、或者哭泣,寻求老师帮助。 7.当娃娃家游戏结束时,让孩子们进行整理时,女孩会很利索,快速进行摆放,而男孩不是不想整理,继续在那边玩,或者更多的是想马上离开,但是会被女孩叫回来整理,男孩还是比较听从的。 三、结论 从以上观察可以看出:小班男孩女孩对于性别角色意识有,但是不怎么强,能根据游戏情节的需要而改变角色。在很多的地方,如对于工作的选择、问题的解决、男女孩没有很大的区别,对于玩具的选择、说话的语气、整理物品时,反映出男孩女孩的性格差别,爱好的明显区别。 四、不足之处 下次可以尝试利用表格式进行言语记录,对具体事件进行描述。 余杭区东湖街道中心幼儿园罗亚芳 二〇一一年五月二十四日

从社会性别角度分析

从社会性别角度分析 女性访谈节目中的塑造的女性形象 学生姓名:刘晋指导老师:贾绘泽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传媒方式快速发展,把人们带到了高速的信息时代,作为传播文化的载体之一,他所表现的内容就体现了当下的人们的价值观,和人们对某些文化的看法。作为最普遍的大众传媒的电视当然最可以体现人们的某些文化看法,电视节目所宣传的内容,更是大众的所关注的心理驱势的真实写照。于是,可想而知大众传媒对女性形象的塑造和宣传不仅反应的是文化的印记,更重要的是现实生活中人们对某种文化形象的需求。可见,大众传媒与如今女性形象的塑造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如今呈现在大众眼中的女性形象 ㈠电影电视剧中的女性形象:一般是英雄背后的贤妻良母、男性欲望的对象、招徕观众的卖点。现代中国电影一般分为三类,主旋律片、艺术片、娱乐片。在主旋律影片中,女性大部分是在男性英雄的背后,默默地奉献。即使像《红色娘子军》这样以女性为主的影片,男英雄依然是影片中的主宰和中心。三部传记故事片——《焦裕禄》、《蒋筑英》、《孔繁森》都拍得相当感人,但从女性立场看,这些“好人”的身边凑巧都有一个“好妻子”的故事。流行音乐中女性形象:女人是爱情动物,据研究者统计,90首流行歌曲中75%是爱情歌曲,大部分写女性盼望爱情,孤独地等待,表现出雨后的玫瑰为爱枯萎等意象。受到大家喜爱的著名歌曲《常回家看看》:“生活里的烦恼跟妈妈说说,工作的事情向爸爸谈谈”,这仍然表达的是“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角色定位观念。 ㈡主导报纸新闻中的女性形象:女性是不成比例的少数和“三八风景线”,对女性的地位和社会贡献的报道与女性实际情况不相称,女性被边缘化。新闻人物中女性只占16%,新闻人物有言论者,男性占79%,女性为21%,其中以党政领导身份讲话的占6%,专业人士为21%,以家属身份出现的是98.16%。性别盲点和文化结构把妇女作用边缘化和忽略了。 ㈢中小学语文课中的女性形象:被历史遗忘或忽视的人。如邓颖超,本人即是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史上的重要领导人,但在《周总理的睡衣》(新编小学语文第五册)中,她是配角,是家庭主妇的形象,女性在工作中的作用倒显不重要的了。 ㈣杂志封面的女性形象:“大美人”世界。美女的标准在改变:年青、漂亮、骨感。做广告的女性80%—90%的人是年轻漂亮的,而且对身材高矮、胖瘦要求得十分苛刻。它暗示受众者只有苗条淑女才是美的,肥胖者是丑的。 ㈤生活类杂志中的女性形象:男性眼中的性感尤物。女性的价值就在于年轻貌美,身材苗条。还有些文章就公开宣传“女为悦己者容”,美丽就有幸福。大众传媒的商业化、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倾向,误导了女性的发展,使一些图慕虚荣的妇女误把外在包

【浅谈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浅谈幼儿性别角色意识的培养

【浅谈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浅谈幼儿性别角色意识的培养作为职业中学的教师,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技术,我认 为更重要的是职业意识,换句话说是职业生涯的规划。基于这个观点,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我的认识。一、快乐源于对本职工作的喜爱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工作是体现一个人自身价值的载体,一个 职业目标与生活目标一致的人是快乐的。对于我们职业中学的学生来说,如果他的职业目标与自身的学习目标是一致的,那么,他在学校的学习应该是快乐的,当这种学习目标与未来的生活目标相接连起来,那么,这种快乐会不断延续下去,融入到他的职业工作中去,而成为永远的快乐。因此,在入学之初,就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开始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培养专业兴趣,使职业学校培养技术人才这一目标更加灵活化、具体化、深入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意识,培养他们对工作的喜爱感尤为重要。 二、职业规划能增强学生的自主感

职业中学的学生正处于职业生涯的探索迷茫阶段。在这一时期,他们会通过学校的各种活动对自己的能力和职业选择进行探索,力求将自己的专业选择与个人爱好匹配起来,但在结合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迷茫,因为这种探索只是职业生活的初体验,不可能深刻。他们有独立自主的需求,在各方面都摸索,尝试走上独立生活的道路。教师要利用这个大好机会,引导他们将独立自主的需求体现于职业生涯规划上,尝试初步建立适合自己的职业规划。 三、教师(班主任)的职业指导重中之重 1908年,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第一次提出“职业指导”这个概念,将其界定为:帮助求职个体清楚地了解自己、了解职业、正确选择职业,实现人――职匹配的实践活动。职中阶段是奠定一个人职业规划的关键期,职业指导自然至关重要。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我的观点。

社会性别研究报告的心得体会

社会性别研究的心得体会 授课学期 2013 学年至 2014 学年 第二学期 学院职业技术师范学院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学号 姓名冯巧华 任课教师 交稿日期 成绩 阅读教师签名 日期 广西师范大学学工部(处)制社会性别研究的心得体会

摘要:社会性别理论是在女权主义运动的实践中发展起来的,现已逐渐发展成为西方学术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分析范畴,并逐渐形成了一些应用性较好的社会性别分析框架,在很多项目和制定公共政策中得到应用。社会性别是不用于生物性别,生物性别指的是解剖学意义上的男女,而社会性别是基于社会学和心理学,表达了语言、交流、符号和教育等文化的社会标准。而性别作为社会性别的基础,由遗传基因和生物学因素决定的,不会自动改变,但社会性别是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并且会因时而变。 关键词:社会性别;女权主义;社会交往 一、社会学视野下的社会性别研究 从社会学的视野来看,性别分类是社会最基本的分类指标,但这种分类长期以来又常常被忽略或漠视,因为,人们认为,性别是自然天成,男女有两性的区别是毋庸置疑无法改变的。这种状况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西方女性主义第二波浪潮兴起后,受到了越来越深入的质疑与挑战。 女性主义批判话语深受雅克·德里达解构理论的影响,女性主义运用解构理论对传统的父权制文化所造成的性别二元对立的状况、两性不平等的社会地位以及女性历史话语权的缺失等问题,对传统的男性中心社会秩序进行批判和质疑。女性主义在颠覆和解构的同时,创立了社会性别的概念,以此来分析女性的历史地位和生存状况。 社会性别概念强调,女性的性别意识不是由女性的生理状况所决定,而是由社会文化规范所塑造、所建构出来的,社会性别是一种社会制度,也是一种社会关系、社会结构。作为社会理论的一种分析范畴,社会性别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对女性问题及社会两性问题深层次思考的理论视野。 以社会性别的视野来关照目前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我们发现即便在社会主义理念中所涵括的男女平等思想在中国已经宣扬了几十年,但性别不平等的状况仍是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甚至被人们习以为常。 二、性别研究的起源 1.妇女运动与女性觉醒 (1)英国的玛丽·华尔史东1792年发表妇女发展史上第一部最有影响的著作——《女权辩》。其背景是,当英国的工业革命改善了妇女闭锁家中的境遇。大机器生产导致更多的妇女参与了产业劳动和各种社会活动。但女人们劳动环境恶劣,工薪低,工作没有保障。 一些有知识文化的中产阶级妇女首先觉醒起来。她们为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首先展开了争取参与政治权利的运动。 《女权辩》就是讨论关于妇女权利问题。她认为,男女根本没有差别,女性之所以弱于男性完全是由于环境和教育所造成的。她还认为男女彼此相倚,任何一方的低落,都足以阻碍他方的进步。因此,必须给妇女同等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使妇女成为有理性、有公民权的人。她痛斥了“男尊女卑说”。 玛丽·华尔史东被称为“世界妇女运动的鼻祖”。《女权辩》是早期妇女运动的经典著作。 (2)1963年出版的《女性的奥秘》。该书常常被认为是妇女运动自我意识新浪潮出现的一份文献,是一种社会宣言,引起广泛的反响,成为妇女发展史上的经典著作。 书中提出的困惑是:为什么女人有了丈夫和孩子,有了家庭的幸福仍然感到不满足?作者作为一个全职家庭主妇开始重新思考女性的价值、女性的自我完善问

社会性别视角下女性问题

“剩女”还是”圣女”——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剩女问题 社132 石雪桐9号 目前多数人沿袭的择偶标准是:男选女,生物价值为主、社会价值为辅;女选男,社会价值为主、生物价值为辅。 于是剩女的困境由此而来,比如在社会上干得还可以的30多岁单身女士,到了择偶的时候她还会要求男人的社会价值不能低于自己,但满足条件的单身男人更有可能去找20岁的女人(生物价值更高),并且他们也能够成功,因为20岁 的年轻男人在30岁的成熟男人面前毫无竞争力。 剩女问题的解决可以从两方面期待,一是男性不再只是看重女人的生物价值,二是女性不再要求男人的社会价值必须高于自己。 比如在西方社会,男人普遍认为30岁左右才是女人魅力的巅峰,这其中的审美标准显然加入了不少性格阅历因素。而中国男人的可悲之处是性压抑的时间太长,青春时对异性的生理需求很少能得到真正满足,所以年轻漂亮的女人对他们来说总是一个未了的心愿,于是一旦事业有成就马上要先把这个梦给圆了,因此这种饥渴状态的男人你又怎么期望他们去欣赏女性的内在美? 而中国的女人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也太深,当然其中原因也是我们的生存环境太恶劣了。比如一个30多岁的男服务生,放中国的话大家就会觉得这是个loser,但放美国的话也许就是个正常职业。所以一个30岁的女白领跟一个30岁的男服 务生谈恋爱,在中国比在美国承受的压力要大很多。甚至即使女人自己过了心理关,男人还不一定愿意,因为许多中国男人觉得在收入比自己高的妻子面前抬不起头,所以他宁可找个比自己社会价值低的。 分析了一圈,看来更多还是取决于男人的作为,如果男人能在获得社会意义上的成功之前先实现个体的成熟,有钱的不浅薄,没钱的不自卑,那剩女们或许就有救了。 “剩女”,是现代都市生活中出现的一个新名词,特指那些拥有高学历、高收入、高智商,有思想、有品味、有长相却没有男朋友的大龄未婚女子。女性,由于她特有的生理特征,承载着繁衍后代的能力。但随着女性走出家庭、步入社会,也由于社会、女性自身等多方面的原因,越来越多的“三高”(即高学历高收入高智商)的女性未能步入婚姻的殿堂。 社会性别是指社会文化中形成的、属于男性或女性的群体特征和行为方式,以及基于此种划分的社会性别分工、价值判断和权利结构。社会性别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伴随着西方女权运动发展起来的,社会性别学是女性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社会性别学理论认为,男女不平等的原因不在于先天决定的生理性别,

从社会性别视角分析“女汉子”现象——以90后女性为例

从社会性别视角分析“女汉子”现象——以90后女性为例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出现了很多新鲜的名词,比如,“海龟、富二代、土豪”等等,不同的时代的新鲜词,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从这些词我们可以知道当时社会的现状。本来要讲的是最近很热的一个名词,“女汉子”,与传统社会要求的女性必须三从四德不一样,“女汉子”更加往男性靠近,她们往往做了一般认为由男性做的事。现在越来越多的女性称自己为“女汉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不管人们是否认同“女汉子”这一新群体的价值文化和行为模式,这一新的网络词汇颠覆了传统文化中对女性形象的塑造。 当很多女性在推崇这一文化的时候,“女汉子”也陷入了女性身份以及性别认同的困境,因此蕴含于“女汉子”这个群体便成为当代社会的一个值得思考的现象。本文将从社会性别的视角来分析“女汉子”现象出现的原因及较普遍的群体特征,“女汉子”这一现象的理论依据,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解决措施。 关键词:女汉子;社会性别;女性主义;问题分析 一、导言 (一)、研究背景 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社会流动的急剧增加,本来很多行业并没有女性的参与,一些行业在招工的时候还设置了性别门槛,这样其实对女性是非常不公正的。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经济活动中,需要更多的劳动力来满足自己的生产活动,并且社会上出现了许多新兴的行业,有些行业更加适合女性。 2010年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在我国的经济活动中,女性在男女性别分配上的比例已经达到44.8%。女性和男性一样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取得一定的社会地位。而“女汉子”现象的走红正是反映了女性在现代社会争取一定的

社会地位所形成的一种表现。 图1“女汉子”现象普遍度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来,“女汉子”现象在生活当中还是普遍存在的,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在自己的身边找到“女汉子”的身影。 (二)、国内外的研究状况 1、国外研究情况 与国内性别理论起步晚相比,在国外,社会性别理论的发展早在19世纪就已经开始萌芽,由于在19世纪的时候,西方国家经历上经济上的产业革命,大大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率,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社会上需要更多的劳动力来满足自己的生产,导致了女性也开始走向社会岗位。在实际的工作岗位之中,女性发现她们的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障,于是为了争取更多的权益,兴起了西方的女性主义的运动,在社会实践之中,女性对自己不平等的现象原因的认识逐步加深,也就促进了社会性别理论的发展。 从女性主义的第一次浪潮主要的是争取两性在法律地位上的平等,追求的是政治地位上的平等地位。女性主义的第二次浪潮,女性主要追求的是经济地位上的平等关系,消除因为性别关系而造成的职业偏见。第三次的女性主义浪潮中主要追求的是男女两性在性别上的平等,这与之前的两个相比较,,前面要求的是社会地位的平等性,而第三次要求的是社会性别的平等性,由对外在的关注转向了性别本身。这无疑不是一次社会性别理论的里程碑式发展。其中主要的理论观点主要包括:自由主义流派和马克思主义流派是较早期的流派,以后出现了激进主义流派和解构主义流派。 2、国内研究情况

3-4岁幼儿性别意识教育实践与探索

3-4岁幼儿性别意识教育实践与探索 宁波市第一幼儿园陈春晖姜晓燕 一、问题提出 研究表明,婴儿从出生第一天开始,便能从成人摸他和抱他的方式以及和他说话的音调到体会到爱。2-3岁的孩子开始了解“性”,大部分的儿童从3岁开始就会对“我”从“哪里来的”这样的问题感兴趣,随着年龄的增大就会提出一系列与性有关的问题,比如:“我是从哪里来的?”“我是怎样进到妈妈的肚子里去的?”当然这些问题的提出是出于质朴的好奇心,同时,也反映出人的性认知和性意识的形成从小就开始了。 然而一直以来,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性是一个神秘、隐讳的代名词,正是由于这种传统观念的束缚。当3、4岁孩子对性疑问最多的时候,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以及从事幼儿教育的工作者往往采取回避或训斥的方式匆匆结束与孩子的交流,而有些孩子对摆弄自己的性器官发生了好奇时,因未得到成人的正确引导与及时的干预而形成习惯性的动作……诸如此类的问题行为,如未及时地给予矫正,会使孩子从小对性就埋下“性羞耻”“性焦急”和“性神秘”等等的阴影,到孩子长大后极有可能形成扭曲的性心理,也可能发展成为性心理障碍。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对家长进行“对性健康教育的看法”的调查结果中发现,有一部分家长认为,小孩不应该有性意识,性教育是青春期初中生的事,过早地对儿童进行性教育会将孩子教坏等。更多的家长则不知从何入手对儿童进行性教育,甚至感到羞于启齿;而对教师进行“开展性教育的教法”的调查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认为这一责任应落实在家庭成员身上,对儿童的问题行为的处理态度也谈不上进行积极性、科学的矫治。由此可见,成人尚未能重视对孩子进行必要的性知识教育,也未能对存在的一些性心理及行为问题进行妥善的引导和解决。笔者认为非常有必要在儿童这一性健康的重要时期中,有针对性地开展性别意识教育,帮助幼儿建构正确的性知识,对出现的问题行为进行及时的干预和矫治,以探索出一条科学、合理的实施性教育的途径并总结出相关的教学经验,使孩子获得健康的性心理教育。这不仅能使孩子的性心理和性行为获得健康发展,而且也有利于成人在对孩子进行性教育时得以借鉴。

从社会性别视角分析女性就业歧视问题

从社会性别视角分析女性就业歧视问题 社102班19号李智丹 摘要:女性参加社会劳动是社会发展、人类进步的需要,女性就业是女性获得生存资料和生活资源、参与社会活动的基本方式。在社会生活中,女性就业对于社会和女性自身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实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女性就业不容乐观,仍然受到性别歧视的困扰,不仅在求职上不平等,在报酬上也存在不平等。本文从社会性别角度,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中国女性就业歧视的现状,找出女性在就业中受到的性别歧视的表现,分析产生女性就业不平等对待的原因,提出消除就业性别歧视的建议。 关键词:社会性别视角;女性;就业歧视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妇女获得了解放,不再是以前的男尊女卑,以夫为天的时代,在很多方面已经扮演着与男性平等的社会角色。而在就业方面,虽然国家已经运用相关法律法规来保障就业平等,但女性至今仍未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平等就业。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社会处于剧烈的转型时期,就业性别歧视问题凸显,很多优秀的“知识女性”在初次就业就被拒之门外,即使被录用也难以获得同等报酬,在提拔升迁时更难以获得均等的机会。 一、当前女性就业不平等的现状 2007年6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分组审议就业促进法草案。在发言中,女委员张美兰指出:2005年3月的一项调查显示,女大学生毕业时只有5.5%的学生认为求职顺利,承认受到性别歧视的高达32.7%。她还说:2007年初,一所高校针对女性就业进行的调查显示,70%的女性认为求职过程中存在男女不平等情况,60%的男生承认存在就业性别歧视。另外,据调查数据显示,2004年我国共有大学毕业生280万,有80万人不能及时就业,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女大学生。在同等条件下,女生签约率明显低于男生8个百分点[1]。 虽然女性受教育程度在逐步提高,而且女生特有的勤奋、耐心、坚韧等品质比男生优秀,但这种优势往往在就业过程中变得无足轻重。一些用人单位仍然在大大小小的招聘会上,打出“只限男性”或是“男生优先”的字样。有的连财会、秘书这样中性或更适合女性的工作,招聘方都标注着“仅限男性”。现实中男女不平等的事还有很多,如女职工下岗再就业受歧视,尤其是女性在35岁以后找工作更不容易。此外,男女同工同酬的政策也很难落实到位,据江苏省妇联对女性就业歧视的一项社会调查,结果表明:54.3%的女性和51.8%的男性都认为超过了一定的职级,很多德才兼备的女性在更高层次上会失去平等竞争的机会。女性就业的社会歧视问题正在引起越来越广泛的关注[2]。 二、女性在就业中受到性别歧视的具体表现 就业中的性别歧视就是指用人单位采取或明或暗的歧视手段,是女性在就业中丧失与男性平等的择业机会及各种待遇。我国就业中的歧视手段形形色色,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