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美尔王表

苏美尔王表
苏美尔王表

苏美尔王表(Sumerian King Lists )?当王权自天而降,

?王权在埃利都。

?埃利都,阿鲁利姆为王,王28800 年;

?阿拉勒伽王36000 年。

?两王共王64800 年。

?我放下埃利都,

?王权被带到巴德提比拉。

?巴德提比拉,恩门鲁安那王43200 年;

?恩门伽勒安那王28800 年;

?神都木吉,一个牧人,王36000 年。

?三王共王108000年。

?我放下巴德提比拉,

?王权被带到拉拉克。

?拉拉克,恩西帕吉安那王28800 年。

?一王王28800 年。

?我放下拉拉克,

?王权被带到西帕尔。

?西帕尔,恩门杜尔安那为王,王21000 年。

?一王王21000 年。

?我放下西帕尔,

?王权被带到淑鲁帕克。

淑鲁帕克,乌巴尔图图为王,王18600 年。

?一王王18600 年。

?五城,八王,王241200年。

?洪水冲过。洪水冲过后,当王权自天而降,

?王权在基什。

?基什,伽……乌尔为王,王1200年;

?……王960 年。

?帕拉吉那提姆王900 年;

?南基什里什玛王……年;

?巴西那王……年;

?布安乌姆王840 年;

?卡里布姆王960 年;

?卡鲁姆王840 年;

?……

?谁是王?谁不是王?

?伊吉吉为王;

?南努为王;

?伊米为王;

?埃鲁鲁为王;

?他们四人为王,王3年。

?杜杜王21年;

?杜杜之子舒图鲁勒,王15年;

?十一王共王181 年。

?阿卡德被打败,

?王权被带到乌鲁克。

?……

?乌尔被打败,

?王权被带到伊新。

?伊新,伊什比埃拉为王,王33年;

?伊什比埃拉之子神舒伊里淑,王10年;

?……

?十四王共王203 年。

?凡39王王14409 年3个月另3天,基什有四次,22王王2610年6个月又14天半;乌鲁克有五次,12王王396 年;乌尔三次,三王王356 年,一次在阿丸,一王420 年,一次在哈马兹,一王王90年,阿达布一次,6王王136 年;马里一次,6王王99年;阿克萨克一次,11王王197 年,阿卡德一次,21王王125 年又40天;一次在古提乌的军中,11

王王159 年。一次在伊新。

?11座王城,共134 位王,凡28876 年……月……天。

?Jacobsen, T编,郑殿华译,《苏美尔王表》,三联书店1989年版。

萨尔贡自传

吾名萨尔贡,伟大之君——阿卡德之王。

吾母本高级女祭司;然不知吾父为何人。

吾叔占据高山。

阿祖皮拉努乃吾城,位于幼发拉底河畔。

吾母得知有孕,悄悄生我。

置我于苇篮之中,在肚脐涂上石油。

将我放入河中,无法再回去。

河水载我,来到汲水工阿克奇的身边。

阿克奇汲水的时候将我捞起。

汲水工阿克奇将吾收养。

我做花匠的时候,伊斯塔尔神眷顾我。我统治了……年。

我控制了整个人间。

我用镐开辟山路。

我来到高山之巅。

我踏平众多小山。

我三次环游大海。

Dilmun向我称臣。

我向大神……

我移开巨石。

那个王做我的接班人

就让他统治……

让他控制人间。

让他用镐开辟山路。

让他登上高山之巅。

让他踏平众多小山。

让他环游大海三次。

?……

?Sargon Birth Legend

?Old Akkadian Period Texts, by Benjamin Studevent-Hickman and Christopher Morgan

《出埃及记》

?2:1 有一个利未家的人娶了一个利未女子为妻。2:2 那女人怀孕,生一个儿子,见他俊美,就藏了他三个月,2:3 后来不能再藏,就取了一个蒲草箱,抹上石漆和石油,将孩子放在里头,把箱子搁在河边的芦荻中。2:4 孩子的姐姐远远站着,要知道他究竟怎么样。

2:5 法老的女儿来到河边洗澡,她的使女们在河边行走。她看见箱子在芦荻中,就打发一个婢女拿来。

?2:6 她打开箱子,看见那孩子。孩子哭了,她就可怜他,说,这是希伯来人的一个孩子。2:7 孩子的姐姐对法老的女儿说,我去在希伯来妇人中叫一个奶妈来,为你奶这孩子,可以不可以。

2:8 法老的女儿说,可以。童女就去叫了孩子的母亲来。2:9 法老的女儿对她说,你把这孩子抱去,为我奶他,我必给你工价。妇人就抱了孩子去奶他。

2:10 孩子渐长,妇人把他带到法老的女儿那里,就作了她的儿子。她给孩子起名叫摩西,意思说,因我把他从水里拉出来。

大洪水

?大洪水吞没并摧毁大地之后,人类顽强地存活下来,得以繁衍。当黑头民重新兴起,人群有名氏,官府出现的时候,安神和恩尼尔神尚未从天上赐下王权,亦无锹、无锄头、背篓和划犁开垦土地,到处是无声的人们。那时人类要在缺乏照料的情形下度过长达百年的童稚期,成年之后还活百年。不能自我养活,人群数量衰减,羊群灭绝。此时,拉迦什城尚无水源,吉尔苏城还处在饥馑之中。运河尚未开凿,沟渠尚未疏浚,土地尚未得到灌溉,人类依赖雨水。

?Asnan 神还没有带来大麦,田垅尚未开垦,也不生产水果。土地尚未开垦,也不生产水果。还没有地区和人民用酒祭奠,用甜酒祭神。无人用铧犁开垦土地。

?……

?(然后是倒过来,诸神分别赐予了上述东西,人类劳作,收获大麦)

?伊吉虎斯开挖运河,统治2760年。(以下都类似)

?A Parody: The Royal Chronicle of Lagas. in Jean-Jacques, Mesopotamian Chronicles Glassner, Bill, Leiden, 2005. pp. 147-149.

神庙编年史

?在王城(尼普尔),国王恩门巴拉格斯修建了恩尼尔的神庙,他的儿子阿卡,装点了神庙并将神后宁妮儿请进来。

?神庙第一次毁坏。国王梅萨内帕达修建了恩尼尔神庙的布尔苏撒;他的儿子梅基努阿装点了神庙并神后宁妮儿请进来。

?神庙第二次毁坏的时候,吉尔伽美什修建了神庙的讲坛——都努蒙布拉;他的儿子乌尔鲁盖尔装点了神庙并将神后宁妮儿请进来。

?神庙第三次毁坏的时候,南那为神庙添加了花园;他的儿子梅斯基南那装点了神庙并将神后宁妮儿请进来。

?神庙第四次毁坏的时候。乌尔那玛修建了埃库尔;其子苏尔基装点了神庙并将神后宁妮儿请进来。

?当神庙第五次毁坏的时候,从阿马尔苏恩成为国王之年到伊比欣国王之间,用羊羔卜卦,恩门伽拉那被挑选为乌鲁克伊南那神庙的祭司。神后宁妮儿也被请进来。

?根据恩尼尔神的马倌路易那那的话语加以记录。

?The Tummal Chronicle, in Mesopotamian Chronicles, pp. 157 -159.

王朝编年史

?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统治的第三年,提格拉斯(三世,Tiglath -pileser )登上亚述王位。同年,亚述王南下阿卡德,蹂躏Rabbilu和Hamrana,将Sapazza 诸神掳走。

?尼布甲尼撒王治下,Borsippa 反叛,但是有关他们之间的战争却没有被记录下来。

?尼布甲尼撒王统治的第五年,Humban -nikas登上伊兰王位。

?第十四年,尼布甲尼撒在宫中病逝。他统治了14年。其子纳丁继位。

?第二年,纳丁在起义中被杀,他统治了2 年。起义首领,总督苏玛- 乌金登基。

?他统治了一个月零两天。穆金- 兹里将他赶下台,取而代之。

?穆金- 兹里治下第三年,亚述王提格拉斯南下阿卡德,蹂躏了Bit- Amukani 地区,并掳走了穆金- 兹里。穆金- 兹里统治了3 年,提格拉斯登上巴比伦王位。

?第二年Tebeth月,提格拉斯去世。他统治阿卡德和亚述(18)年。统治阿卡德2 年。在Tebeth月之25日,萨尔玛内奇(Salmaneser)登上亚述和阿卡德王位,他攻击了Samaria 地区。

?第五年Tebeth月,萨尔玛内奇去世,他统治亚述和阿卡德2unian。在Tebeth之12日,萨尔贡(二世)登上了亚述王位。在Nisan月(公元前721 年一月),Merodach- baladan 登上巴比伦王位。

?Merodach- baladan二年,伊兰王Humbannikas在Der地区共同对抗亚述的萨尔贡国王;他迫使亚述军队撤退并承认失败。Merodach-baladan也率军前往,但是没有及时赶到,只好撤退。

?Merodach-baladan五年,伊兰王Humbannikas去世。Humbannikas统治了(26)年。他的外甥温特(Sutur-Nahhunte)继位。从Merodach-baladan继位到第十年,亚述一直对巴比伦用兵。

?第十年Merodach-baladan蹂躏了……

?第十二年萨尔贡南下阿卡德,与Merodach-baladan交战。Merodach-baladan战败,逃亡伊兰国。他统治了12年。萨尔贡登上巴比伦王位。

?From Nabonassar to Samas-suma- ukin, ibid, pp.195 -197.

对于埃及文明的探索与思考

对于埃及文明的探索与思考 社会学1301班张晏郡 U201316931 通过一个学期对世界文明史的学习,我对世界文明有了一定的了解,增加了很多人文知识,丰富了思想。课堂上主要教了古埃及文明,古罗马文明,古希腊文明,爱琴海文明,犹太文明等,使我对各种文明有了充分的认识,老师还在讲述过程中适当加入了许多神话故事,体现了各种文明的特色,有利于我们了解各种文明。在已经学习过的各种世界文明中,相比之下,最让我感兴趣的,是古代埃及文明。 【摘要】人们每每说到古埃及时,除了对她源远流长的灿烂历史抱以敬意外,还会被奇特的尼罗河文明深深吸引。金字塔、木乃伊、象形文字和太阳历,这些古埃及的文化结晶共同构成了人类文明中极为珍贵的部分。而从文化传播的角度来看,古埃及文化绝非孤立封闭的,它不仅横向传播和扩展了其丰富多彩的文化,同时吸收、融合并创新了外来文化,而且还纵向保存与延续了人类文化,对世界文化影响重大。 【关键词】古代埃及金字塔木乃伊世界影响 一、关于古代埃及文明 在公元前4000年前就出现了以农业为主的文明古—— 古埃及王国,它是世界上奴隶制历史最悠久的国家。在技术方面,古埃及曾在很长时期内影响了周围的民族,为人类文明留下了宝贵的遗产。古埃及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奴隶社会的

国家,因而,其基于意识形态外化的原初和科学技术必然在当时处于世界最高发展水平。 二、金字塔与木乃伊 说到埃及,大家一般都会想到金字塔,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金字塔是一种高大的角锥体建筑物,底座四方形,每个侧面是文字三角形,样子就像汉字的"金"字,所以我们叫它"金字塔"。在古代埃及文中,金字塔是呈梯形分层的,因此金字塔又称作层级金字塔。伊姆荷太普设计的塔式陵墓是埃及历史上的第一座石质陵墓。 在最早的时候,马斯塔巴是埃及法老死后的永久性住所。到了后来,埃及人产生了国王的灵魂要升天成为神的观念。“为他建造起上天的天梯,以便他可由此上到天上”。(《金字塔明文》)金字塔就是把法老送上天的阶梯。与此同时,古代埃及太阳神“拉”的标志是太阳的光芒,金字塔的角锥体形式所象征的就是刺破青天的光芒,表示了埃及人民对太阳神的崇拜。 “天空把自己的光芒伸向你,以便你可以去到天上,犹如拉的眼睛一样”。(《金字塔明文》)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寝。作为统治者的法老们不仅想在活着时统治人间,而且还想在死后成为神,主宰阴界。因此,法老死后,便将内脏取出,浸以防腐剂,再填入特制香料,制作成木乃伊,将尸体长久保存。金字塔便是存放法老木乃伊的陵寝。

苏美尔王表

苏美尔王表(Sumerian King Lists )?当王权自天而降, ?王权在埃利都。 ?埃利都,阿鲁利姆为王,王28800 年; ?阿拉勒伽王36000 年。 ?两王共王64800 年。 ?我放下埃利都, ?王权被带到巴德提比拉。 ?巴德提比拉,恩门鲁安那王43200 年; ?恩门伽勒安那王28800 年; ?神都木吉,一个牧人,王36000 年。 ?三王共王108000年。 ?我放下巴德提比拉, ?王权被带到拉拉克。 ?拉拉克,恩西帕吉安那王28800 年。 ?一王王28800 年。 ?我放下拉拉克, ?王权被带到西帕尔。 ?西帕尔,恩门杜尔安那为王,王21000 年。 ?一王王21000 年。 ?我放下西帕尔, ?王权被带到淑鲁帕克。 淑鲁帕克,乌巴尔图图为王,王18600 年。 ?一王王18600 年。 ?五城,八王,王241200年。 ?洪水冲过。洪水冲过后,当王权自天而降, ?王权在基什。 ?基什,伽……乌尔为王,王1200年; ?……王960 年。 ?帕拉吉那提姆王900 年; ?南基什里什玛王……年; ?巴西那王……年; ?布安乌姆王840 年; ?卡里布姆王960 年; ?卡鲁姆王840 年; ?…… ?谁是王?谁不是王? ?伊吉吉为王; ?南努为王; ?伊米为王; ?埃鲁鲁为王; ?他们四人为王,王3年。 ?杜杜王21年; ?杜杜之子舒图鲁勒,王15年;

?十一王共王181 年。 ?阿卡德被打败, ?王权被带到乌鲁克。 ?…… ?乌尔被打败, ?王权被带到伊新。 ?伊新,伊什比埃拉为王,王33年; ?伊什比埃拉之子神舒伊里淑,王10年; ?…… ?十四王共王203 年。 ?凡39王王14409 年3个月另3天,基什有四次,22王王2610年6个月又14天半;乌鲁克有五次,12王王396 年;乌尔三次,三王王356 年,一次在阿丸,一王420 年,一次在哈马兹,一王王90年,阿达布一次,6王王136 年;马里一次,6王王99年;阿克萨克一次,11王王197 年,阿卡德一次,21王王125 年又40天;一次在古提乌的军中,11 王王159 年。一次在伊新。 ?11座王城,共134 位王,凡28876 年……月……天。 ?Jacobsen, T编,郑殿华译,《苏美尔王表》,三联书店1989年版。 萨尔贡自传 吾名萨尔贡,伟大之君——阿卡德之王。 吾母本高级女祭司;然不知吾父为何人。 吾叔占据高山。 阿祖皮拉努乃吾城,位于幼发拉底河畔。 吾母得知有孕,悄悄生我。 置我于苇篮之中,在肚脐涂上石油。 将我放入河中,无法再回去。 河水载我,来到汲水工阿克奇的身边。 阿克奇汲水的时候将我捞起。 汲水工阿克奇将吾收养。 我做花匠的时候,伊斯塔尔神眷顾我。我统治了……年。 我控制了整个人间。 我用镐开辟山路。 我来到高山之巅。 我踏平众多小山。 我三次环游大海。 Dilmun向我称臣。 我向大神…… 我移开巨石。 那个王做我的接班人 就让他统治…… 让他控制人间。 让他用镐开辟山路。 让他登上高山之巅。 让他踏平众多小山。 让他环游大海三次。

第一章 古代埃及文化

第一章古代埃及文化 “失落的文明”历史分期: 始于公元前4500年,兴盛3000余年 26个王朝——早期王国、古王国、 中王国和新王国。 一、古埃及语言文字 1、属性:Hieroglyph神的文字 ——神圣的铭文、象形文字。 2、结构和特点:音、形、义。 每字表达完整的词和概念。 方向无定规。 符号+表音符号+限定符号 二.古埃及宗教观 2、诸神特征 1)形貌多元 2)大多与死亡相关 3)开放的神之谱系 4)人间神权 5)以神为媒介,宗教艺术化,艺术宗教化 (法老图坦卡蒙王黄金面具。高54厘米,重10公斤余。额头上是象征王权的秃鹫和眼镜蛇。面具与本人相貌几乎完全一致。) 古埃及诸神 阿吞Aton 外形:红色太阳圆盘,光线的末端是人手。阿吞是太阳神拉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在阿肯纳顿统治时期,阿吞被视作众神之王。 贝斯特Bastet 外形:猫首人身的女性。贝斯特通常被看作保护神。有时也以狮头形象出现,保护战争中的法老。猫是贝斯特神的象征。古埃及人制作了许多猫的雕像用以供奉

贝斯特神。贝斯特是太阳神拉的女儿,在尼罗河三角洲就建有贝斯特的神庙。哈托尔Hathor 外形:长有牛耳的女人、牛、戴有角和太阳盘头饰的女人。 哈托尔是古埃及的爱情和欢乐女神,外形幻化成母牛。哈托尔是荷露斯的妻子,有时也被看作法老的母亲。 伊西斯Isis 外形:戴有王权头饰的女人、一对牛角和一个太阳盘。 古埃及人相信伊西斯是宇宙间最有魔力的女神。伊西斯是奥西里斯的妻子,荷露斯的母亲。因为法老是人间的荷露斯,所以伊西斯的地位相当显赫。伊西斯的双腿被看作是荷露斯最初的宝座。 护身符称作伊西斯结,象征着对主人的护佑。为供奉伊西斯,菲莱岛建有神庙,至今还在。 凯普里Khepri 代表太阳在天上周行一日的路径,也是代表旭日初生的太阳神。外形为圣甲虫推动太阳,或身体为人、头为圣甲虫. 穆特Mout 底比斯的女神,阿蒙之妻,威力强大的神母。 努特Nut 外形:天空女神,太阳之母,苏和泰夫姆特之女,给布的妻子与姐妹,奥西里斯、伊西斯、塞特、奈芙提斯的母亲,通常被画成一具有蓝色皮肤的拱形女人,身体含有星星,四肢撑在地面,表示天空在地面上的弧度。 古埃及人相信:每天晚上,努特吞下太阳,第二天又让他获得重生。 布塔Ptah 外形:长着胡子且戴着无边帽,身披白色抖蓬,手握着凤头权杖(Uas) 。 布塔是创造之神。万物的创造者,除了为国王与工匠的守护神之外,亦为孟斐斯的主神。他是塞克荷迈特之夫,奈夫提斯之父。

苏美尔人与苏美尔文明4

苏美尔人与苏美尔文明4 四、苏美尔文明 苏美尔人是最先进入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古代民族之一。“苏美尔”这一名字不是他们自己起的,是后来的阿卡德人的发音。因为苏美尔人最早来自遥远东方的黑发种族,在他们带来的石碑上的文字描述中,自称为“黑头”。 1922年—1934年,英国考古学家伍莱率领一支庞大的队伍对美索不达米亚 南部苏美尔文明的核心聚落乌尔进行了12个季度的大规模发掘,揭示了这个遗址从7000年以前的一个小村庄到逐步成为世界上最繁华的文明都市和在公元元年前后被最终废弃的一幅全景画。 1、历史起源 苏美尔人可能性是从伊朗高原的崇山峻岭到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的新月型地带)的,因为出土的苏美尔人的最早的建筑物,是按照木结构原理建造的,而木结构建筑通常只是在树木茂密的山区才被广泛采用,不过,这与苏美尔人的神话传说却发生了矛盾。 另一个相反的可能性则是从波涛汹涌的大海上来到这大河入海的地方。可在苏美尔女王舒伯—亚德的陪葬品之中,却只有一金一银各长约0.6米的,只能在幼发拉底河上航行的小船模型。 有的研究者认为:可以在从阿富汗山区到印度河谷的居民之中,来寻找到苏美尔人的踪迹,这一区域大约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以东将近2500公里的半径以内。这个假设似乎很快就得到了考古学者的证明,因为在印度河河谷发掘出了一个高度发达的古文化遗址,其出土文物之中,有几个长方形的印章,无论从制作外观上,还是从图案风格上,看起来都与吾珥古城遗址中被挖掘出来的十分相似。 无论如何,一个无法解释的问题是:在远古时代,一个古老的民族或国家,有没有可能全部迁徙到一个远在两千多公里以外的地方,同时既没有在民族神话中留下一丝线索,也没有在文化典籍里保留一点记载。然而,苏美尔人从何处来的问题却始终得不到解答。 2、文明演进

古埃及

古希腊著名的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曾说:“埃及是尼罗河的礼物。”事实也证明,没有尼罗河,就没有古埃及的辉煌文明。 尼罗河全长6600千米,是世界第一长河,发源于非洲中部的高原,从南向北,流入地中海。它流经埃及的那一段只占全长的1/6。 一般来说,河水泛滥不是件好事,但对于古埃及人来说,那却是尼罗河赐给他们的礼物。每年的7月,尼罗河的发源地就进入了雨季,暴雨使尼罗河的水位大涨。7月中旬的时候,水势最大,洪水漫过河堤,淹没了尼罗河两岸的的沙漠。11月底,洪水渐渐退去,给两岸的土地留下厚厚的肥沃的黑色淤泥,聪明的古埃及人就在这层淤泥上种植庄稼。虽然埃及大部分土地都是沙漠,干旱少雨,但是由于古埃及人靠着尼罗河,根本不用为农业灌溉发愁,所以古埃及人称尼罗河为“母亲河”,尼罗河两岸也成了古代著名的粮仓。 古埃及人是由北非的土著人和来自西亚的塞姆人融合形成的。大约在距今6000年左右,古埃及从原始社会进入了奴隶社会,尼罗河两岸出现了42个奴隶制城邦(以一个城市为中心,连同周围的农村构成的小国)。埃及人称之为“塞普”,古希腊人称之为“诺姆”,中国翻译成“州”。这些奴隶制城邦经过长期的战争,逐渐形成两个王国。南部尼罗河上游的谷地一带的王国叫做上埃及王国,国徽是白色的百合花,保护神是鹰神,国王戴白色的王冠,由22个城邦组成。北部尼罗河下游三角洲一带的王国叫下埃及王国,国徽是蜜蜂,保护神是蛇神,国王戴红色的王冠,由20个城邦组成。 两个王国为了争霸、统一,经常发生战争。大约在公元前3100年,上埃及在国王美尼斯的统治下,逐渐强大起来。美尼斯亲率大军,征讨下埃及,下埃及迎战,两军在尼罗河三角洲展开激战。美尼斯率领军队与下埃及的军队厮杀了三天三夜,终于取得了胜利。下埃及国王和一群俘虏跪在美尼斯面前,双手捧着红色的王冠,毕恭毕敬地献给美尼斯,表示臣服。美尼斯接过王冠,戴在头上,上埃及的军队举起兵器,齐声呐喊,庆祝胜利。从此,埃及成为统一的国家。 为了纪念这次胜利,并加强对下埃及的控制,美尼斯就在决战胜利的地点修建了一座城市——白城,希腊人称之为孟菲斯,遗址在今埃及首都开罗附近。美尼斯还派奴隶在白城周围修建了一条堤坝以防止尼罗河泛滥时将城市淹没。埃及统一后,下埃及人从未停止过反抗,直到400年后,统一大业才真正完成。 美尼斯是古埃及第一位国王,他自称“两国的统治者”、“上下埃及之王”,有时候戴白冠,有时候戴红冠,有时候两冠合戴,象征着上下埃及的统一。在埃及史上,美尼斯统治的王国被称为“第一王朝”,是古埃及文明兴起的标志。现在,开罗的埃及博物馆里有一块《纳美尔(美尼斯的王衔名)记功石板》,用浮雕记录了美尼斯征服下埃及、建立统一王国的丰功伟绩,这是目前为止埃及发现的最古老的石刻历史记录。因为古埃及的国王被称为法老(原意为宫殿,相当于称呼中国皇帝的“陛下”),陛下”),所以此后长达3000年的时间被称为法老时代。第三代国王阿哈首次采用王冠、王衔双重体制,就是王冠为红白双冠,王衔是树、蜂双标,分别代表上下埃及,并定都于孟菲斯。从公元前3100年美尼斯统一埃及到公元前332年埃及被亚历山大征服,法老时代的埃及一共经历了31个王朝。 古埃及人拥有辉煌的古代文明。他们创造了象形文字,在天文学、几何学、解剖学、建筑学、历法方面也有很高的成就,对西亚、希腊和欧洲有很大的影响,为人类文明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在美尼斯之后的2000年里,埃及无论从财富还是从文化角度,都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 金字塔时期 埃及政治上的统一,标志着第一个法老王朝的兴起。埃及共经历了31个王朝。第一王朝的法老们在埃及的阿拜多斯修建了坚固的陵墓。在阿拜多斯,围绕马斯塔巴墓的是国王忠贞的侍从们的埋葬地。其中包括国王的妃子和宫廷中的各种人物。所有这些人都是供陪伴国

苏美尔人种语言与中国人之间的关系讲解

苏美尔人种、语言与中国人之关系 苏美尔人的Y-DNA 以前对苏美尔人知道得很少,看到网络上的讨论后,想到要了解一下外国人对相关问题的看法和研究状况,即他们对以下问题的看法:苏美尔人是什么人?他们是从别处迁移到美索不达米亚南部的吗?是何时、从哪里来的呢?从有关资料看到部分国外研究者对这些问题比较有影响的看法或研究成果,以及他们对于“苏美尔人”究竟指的是什么人有不同的理解。在苏美尔时代,美索不达米亚南部的居民很可能是由多个不同族群融合而成,可能包括农耕、游牧和渔猎族群。 由于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自然环境,缺少适当的古人类遗存材料,迄今一直没能测试苏美尔人的Y-DNA[1]。根据其它方面的资料,有人猜测苏美尔人的Y-DNA可能为G、J、L、T或某种R[2],也有人认为是R1b[3]。最近,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找到了一具古人类骨骼,来自6500年前的苏美尔人首都乌尔(Ur),其保存完好的牙齿,可能有足够的软组织进行DNA 测试[1]。鉴于,苏美尔人很可能是由多个不同族群融合而成,不知这一测试结果能够在何种程度上揭示苏美尔人的奥秘。 一、沼泽阿拉伯人的Y-DNA 关于苏美尔人的Y-DNA,由伊拉克、意大利、印度的几位学者联合发表的一篇研究伊拉克沼泽阿拉伯人遗传特征的文章(以下简称《印迹》)影响最大。文中指出,有人认为伊拉克沼泽阿拉伯人可能与苏米尔人有着很深的渊源,但也有观点认为沼泽阿拉伯人为外来移民,并与家养水牛的出现有关,也即可能与南亚农业文化人群有关[4]。该文关于沼泽阿拉伯人Y-DNA研究的要点如下面所述。 需要说明的是,《印迹》中所说的“苏美尔人”,指的是苏美尔时代美索不达米亚南部地区的所有居民。但通常所理解的苏美尔人,其语言、文化,可能也包括外表,都与他们的闪族邻居和继承人不同。按照这种说法,古闪族应该不属于“苏美尔人”。若据此对《印迹》的观点加以修正,则苏美尔人的基因池中可能不包括或只有很少的闪族Y-DNA单倍群J,主要成分可能是以下单倍群(子群)中的一种或几种:G-M201、R1-L23(R1b1a2a)、Q-M25 (Q1a1b)、L-M76、Q-M378(Q1b1)和R2-M124(R2)。 1、父系Y染色体的多样性。根据对143例健康伊拉克沼泽阿拉伯人男性的父系Y染色体进行的测试结果,得到其Y-DNA的谱系关系以及频率,参见下图(原文图2)。超过90%的基因池可以追溯至西部欧亚大陆成分:中东单倍群J-M304,近东的G-M201、E-M78和E-M123,

苏美尔文明

浅谈苏美尔文明 上过中外文明史课后,老师在第一节课上讲述了苏美尔文明的起源与发展,这也是我第一次知道这个古老文明的存在。苏美尔文明,也叫两河文明或两河流域文明,指在两河流域间的新月沃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发展起来的文明,是西亚最早的文明,而苏美尔人则是这一文明的伟大创建者,他们似乎既不是印欧人的一支,也不是闪米特人的一支,他们的原籍可能是东方某地。在公元前3500年时,苏美尔人在美索不达米亚南部开掘沟渠,依靠复杂的灌溉网,成功地利用了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的湍急的河水,从而在美索不达米亚南部创建了第一个文明。1922年--1934年,英国考古学家伍莱,率领一支庞大的队伍对苏美尔文明的核心聚落乌尔进行了12个季度的大规模发掘,揭示了这个遗址从7000年以前的一个小村庄,到逐步成为世界上最繁华的文明都市和在基督降生前后被废弃的一幅全景画。 人们一般总是从两个方向来追寻远古的历史,一个是沿着众多神话提供的线索来进行追踪,因而人类有了神的历史渊源;一个则是沿着文化典籍展示的文明更迭的轨迹来进行跟踪,因而人类有了人的历史发展。因此,各种各样的考古成果,往往不是证明了神的预言就是证实了人的假想。几乎所有的发掘成果都在证实,苏美尔人是最先进入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古代黑发民族。因为他们是来自远方的黑发种族,在他们带来的石碑上的铭文中,自称为“黑头”。自从来到这个堆积着两条大河携带来的肥沃泥土的三角洲上重新立国,苏美尔人就发现既没有故土那样的石头存在,也没有埃及那样的纸草生长,于是便发明了这样的书写方式:将软泥做成泥版,然后进行书写,书写完毕以后烤干,以便文书的保管。由于他们在书写的时候,是采用尖头的笔,因而写出来的字是楔形的,这就是著名的楔形文字的起源。 众所周知,苏美尔文明是早期最有创造性和发明精神的人类文化之一。有些人认为他们发明了轮,他们发明的文字是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文字书写系统之一,并且他们是最早的纪录天文学现象的人。不仅如此,苏美尔人在发展生产力与社会经济上也有所成就,在贵族政体的政治制度上,在以神庙为中心的土地制度上以及关心现世的宗教信仰上都为历史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还有其文明成就,

苏美尔文明与埃及早期王朝美术人物主题浮雕比较研究

苏美尔文明与埃及早期王朝美术以人物主体浮雕比较研究 苏美尔人生活在大约公元前3500年到公元前2800年间,他们在美索不达米亚南部发展了最早的城市国家——乌鲁克。从乌鲁克时期起,就有建筑保存下来,同时还有一些有浮雕手法雕成的精美雕刻品,其中以《浮雕瓶》堪称精品,瓶身上雕刻大量人物形象,对后来的艺术发展产生很大影响。公元前3150年,上埃及国王美尼斯统一了上下埃及,埃及进入早王朝时期。而在“鹰之城”希拉孔波利斯出土的《纳美尔调色板》,是见证上下埃及统一的重要物证。 埃及文明的出现,极大程度上受到了两河流域文明的影响。通过交流和往来,埃及人了解到苏美尔文明美术并受到其影响,在两种文明的艺术表现上我们可以找到很多共通之处。但由于宗教信仰、统治制度、自然环境、人文文化的不同,两种文化之间又产生了极大地差异。 苏美尔美术中,大量浮雕作品都是以人物为刻画的主要内容,《浮雕瓶》堪称其中精品,它出土于伊拉克瓦尔卡,所处年代大约为公元前3500年—前3000年,是用半透明雪花石制成的大瓶。《纳美尔调色板》是纪念上埃及战胜下埃及所制,出土于埃及希拉孔波利斯,为板岩材质,所处年代约公元前3150年—前3125年。两件作品所处年代有所重叠,便于进行横向的比较研究。 一、《浮雕瓶》及《纳美尔调色板》构图比较 瓶身被不等分水平分成三层,底层表现的是动物和植物,其中层表现的是裸体的奴隶正在搬运谷物、酒等祭祀物品。顶层表现了一

个裸体男人正在向一位女性奉献祭品,这位女性可能是丰产女人伊南娜,也节能是她在人间的代表,如一位高级女祭司。【1】P20 《外国美术史简编》张干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通过构图的水平分成,清晰的表现了宇宙秩序中的等级划分。 《纳美尔调色板》其正面和背面表现了不同的内容。背面石板被三条直线不等分水平的分成四层。底层表现了一头健壮的公牛正在摧毁一栋建筑物,在公牛脚下是一个倒下的人,中间是两头长颈怪兽颈部纠缠在一起,形成一个圆形的调色凹槽,怪兽的颈部栓有绳索,两侧的奴隶在竭尽全力地控制两头怪兽。在其之上,是纳美尔头戴下埃及红色王冠,在他的侍从的陪同下检阅被砍了头的俘虏。【2】P21《埃及文明the civilization of Egypt》许朝华北京出版社石板的正面被两条直线不等分水平分成三层,底层表现了两个逃跑的战败者,中间层表现了头戴上埃及白色王冠的纳美尔左手抓住跪倒战俘的头发,右手高举权杖准备击打,纳美尔身后是为他提鞋的仆人,而他的对面是一直鹰,鹰是埃及天空之神荷鲁斯(Horus)的象征,荷鲁斯站在象征下埃及的纸莎草上,抓着一条绳子套着一个下埃及居民的头颅。石板正反面的顶层两侧都刻画了人面公牛头,中间刻着纳美尔的名字。 从构图上看,1)两个作品都会把画面用直线来切割画面,把画面水平分成三到四层,成横带状排列。且这些直线也是人物和动物立足的地平线。但其区别在于《纳美尔调色板》直接用直线来进行画面的分割,而《浮雕瓶》在每一个层次之间会空有一段空白空间,使分层

大河之源史前美术和古埃及美术教学案例设计与教学反思.doc

大河之源史前美术和古埃及美术教学案例 设计与教学反思 大河之源史前美术和古埃及美术教学案例设计与教学反思大河之源史前美术和古埃及美术教学案例设计与教学反思课题大河之源史前美术和古埃及美术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课型鉴赏课授课年级高一课时两课时一、教材分析: 美术史永远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每一次形式变革无不惊心动魄。回顾人类的历史我们会惊奇地看到,美术陪伴着先民从野蛮走向了文明,从蒙昧无知走向了自我意识的觉醒。史前美术涉及人类艺术的起源,古埃及美术又通过古希腊的袭承,进而对整个欧洲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课重现了人类和艺术的最初会面,鉴赏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从史前时代我们就是爱美的人,艺术和生活的关系如此亲密。二、教学对象分析: 高中生爱美、懂美,这并不等于学生们也爱美术课,怎样认识这种尴尬的局面,教师要寻找美术和其它学科的联系,和生活的联系。美术教师必须是非常热情的美学研究者:积累深厚的美学素养,对美术作品有独具价值的审美批评和审美感情。理解学生,理解他们在新的时代风貌下所形成的个性特点,发自内心地愿意和学生分享自己在美术鉴赏中所品味到的快乐。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a(鉴赏史前美术和古代埃及美术的同时,探讨艺术的起源,了解人类审美意识发展的历程。了解美术作品鉴赏和人文历史之间的联系。 b(感知古代埃及美术多方面的辉煌成就,理解它们产生的原因,和其存在的意义。【能力目标】充分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允许学生对美术作品有不同观点,因为在美术鉴赏里没有错误的观点,只有尚待改进的认识,着力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独立人格。【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尊重艺术劳动者,接受世界多元文化,培养开阔的胸怀。鉴赏活动本身具有强烈的审美性,能带给人愉悦的视觉体验,利于形成乐观、积极的心态。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史前美术与当时社会制度、现实生活的关系。了解古代埃及美术与古埃及人的信仰与观念追求永生的关系,了解古埃及建筑与雕刻艺术的风格特征。【教学难点】学生对史前时代和古埃及社会的基本情况缺乏了解。教师需要非常详尽的背景创设,才能引发学生兴趣,进入教学情境。五、教学方法: 【问题探究教学法】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通过思考、讨论,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普遍联系教学法】依据本课题,提供与学生生活经验相联系的材料;架设与高中其它课程,如历史、政治、语文等的联系。 六、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查阅美术文献,多途径收集图片和音像资料。【学生准备】预习课本。【教学器材】多媒体教室。【教学课件】《大河之源史前美术和古代埃及美术》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大河之源史前美术》,一,导入新课导入:地球历史上经历过几次冰川期,最近一次冰川期结束于一万年前,它影响了,地球今天的地貌,人类的祖先就曾亲眼见证过这个寒冷的时代。我们要探寻美术的发展就必须要走出冰河世纪走出冰河世纪 (幻灯播放:欧洲地图以及部分史前动物图片) 教师旁白:大家跟我在脑海中展开这样一幅画面:距今三

西琴和苏美尔人

西琴和苏美尔人 如果你还没读过西琴的作品,你会从中获得很多的乐趣。他的第一本书叫《第12 颗行星》,但我想推荐其它 两本,《失去的王国》和《游创世纪》。他写了许多基督教圣经里描述的城市,例如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是虚构的巴比伦、阿卡德、埃雷克,因为没人能证明他们的存在,甚至找不到任何存在的迹象。后来,他们终于找到一座城市,并由一个引出下一个,最终,他们发现了圣经里提到的所有城市。? 这些古城大概是在过去的120 年间被发现的,其中大多数是最近才发现。他们发现了数千块圆柱形的泥板,上面详细地记载着苏美尔和地球的历史,他们的文字叫 楔形文字。我将告诉你的并不仅仅是西琴的解释,现在许多其他的学者都能理解楔形文字,当他们翻译出同样的结果,它改变了我们整个世界观;就像约翰?安东尼奥?韦斯特关于师身人面像的著作,正影响着现代对人类历史的看法。? 我们最后会回来解释苏美尔人是如何得到他们的知识。苏美尔人的记录是在地球 上的最古老的文字记录,至今已5800 年。但他们描述的却是几十亿年前的事,并且

45万年前之后的事记载得更加详细。西琴认为人类存在了大约30 万年,但科学的考察、苏美尔人的记录、透特、麦基洗德﹙遍布宇宙的圣人团体﹚都认为约20 万年。在这20 万年里,地球上存在于尼菲林人﹙圣经中提到的﹚之前的文明,比尼菲林人以及后来我们所知的任何文明都先进得多。这本书的最后你会理解,当他们离开时,为什么没有留下任何踪迹。?通常,对于历史事件的最古老来源,我们都给予最高的信任,因为它最接近事件发生的时间。除了古埃及象形文字可能更早之外,苏美尔人的记录是我们目前所发现最古老的文字。苏美尔人告诉我们一个在许多方面都令人难以置信的历史故事。即使科学家知道它一定是对的,也很难去接受它。? 另一方面,如果这些故事都是他们编的,那么我们该如何从历史的观点,来解释他们对一些事情的了解。例如,不仅多贡人知道所有的地外行星,苏美尔文明甚至一开端就知道这些。苏美尔文明是世界上已知最早的文明,起源公元前3800 年。苏美尔人很清楚从外太空接近太阳系时可以看到的景象,他们知道所有的地外行星,并能数出这些行星从外到内有多少个。正如多贡人洞穴中的壁画,苏美尔人也描写了行星之间的相对大小和它们的详细情况,就好像他们真的曾经在太空中穿过所有的行星,知道这些行星的外观、行星上的水以及云的颜色。这一切早在公元前3800 年就被记录下来!这就是事实!这怎么可能?也许是我们对自身的起源是一无所知。? 在美国航空航天局发射探测器,穿越地外行星,探索外层空间之前,西琴就已经把苏美尔人描述的各个星球的景象发给了美国航空航天局,当探测器穿过一个个行星,他们发现,苏美尔人所描述的果然是完全正确的。另外,苏美尔文明刚开始,苏美尔人就知道春分点岁差;他们知道,黄赤交角为约23°,也就是地轴倾斜约23°,并且地轴旋转一周大约25,920 年。? 对于历史学家来说,这是个很棘手的问题,特别是那些有科学背景的历史学家,他们知道,必须至少花2160年持续不断的观察夜空,才会知道地球的摆动。但苏美尔人在他们文明开始的第一天就知道了。? 那么他们是如何知道的?这些泥板提供了大量的惊人证据,但是这些知识现在还没有被大众吸收。正如我在学校所学的,摩西在公元前1250 年写下了创世纪,距今约3250 年。但苏美尔人的泥板比摩西生存的年代至少提前了2,000 年,但他们竟然和圣经的第一章一模一样,几乎一字不变。这些泥板甚至记载了亚当和夏娃,包括他们儿子和女儿们的名字,创世纪中记载的全部内容都在其中。这证明了创世纪的作者不是摩西,显然,这样的事实是不会被基督教的世界所接受的。因此我可以理解,为什么这些知识要花很长的时间才能被现代文明所接受,因为它与我们公认的地球历史有很大的偏差,摩西这件事只不过是冰山一角。

苏美尔文明的启示简述

苏美尔文明的启示简述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世界上有四大文明古国,中国、印度、埃及和古巴比伦。在古巴比伦的前面,曾经出现了人类最早的文明,即苏美尔文明。《苏美尔年表》以“大洪水”为界限,详细记述了苏美尔社会历史发展进程。其开篇即讲:“王权从天而降,王权在埃利都,阿鲁利姆为埃利都国王,他统治了28800 年。” 阿鲁利姆(Alulim),是传说中的第一位国王。然后是阿拉勒伽,埃利都的第二位国王。《苏美尔王表》讲:“埃利都衰落了,王权转移到巴德提比拉”,“巴德提比拉衰落了,王权转移到拉尔萨”,“拉尔萨衰落了,王权转移到西巴尔”,“西巴尔衰落了,王权转移到书珥鲁帕克”,接着是“大洪水来临”。《苏美尔王表》开始新的历史叙述,称:“大洪水之后,王权再次从天而降,王权在基什。”其间,出现牧羊人伊塔那(Etana),《伊塔那史诗》(Epic of Etana):称:“他升到天上,统一了所有国家。”历史出现恩美巴拉格西(En-me-barage-si),即《吉尔伽美什史诗》中基什王阿伽的父亲,他征服了埃兰,“基什被打败,王权转移到了埃安那”。叙说中的历史出现诸多

的“基什王朝”。这里的埃安那即乌鲁克城内神庙。乌鲁克王朝出现太阳神乌图的儿子美什千加舍尔,而“美什千加舍尔走向大海消失了”。历史又分别出现“乌努格被打败,王权转移到了乌尔姆”、“乌尔姆被打败,王权转移到了阿万”、“阿万被打败,王权转移到了基什”,历史再次出现“基什王朝”,“基什被打败,王权转移到了阿克沙克”、“阿克沙克被打败,王权转移到了基什”。苏美尔王权出现新的循环:“基什被打败,王权转移到了乌努格”、“乌努格被打败,王权转移到了阿卡德” ,阿卡德的萨尔贡(Sargon)“击败乌鲁克的卢加尔扎克西,接管苏美尔,并建立了阿卡德帝国”,“阿卡德被打败,王权转移到了乌努格”、“乌努格被打败,王权转移到了库提人的军队”,“在库提军队中,一开始并没有著名的国王,他们是他们自己的国王,这样统治了3年”,“库提军队被打败,王权转移到了乌努格”、“乌努格被打败,王权转移到了乌尔姆”、“乌尔姆被打败,苏美尔的根基被撕破,王权转移到了伊辛”。历史进入“伊辛王朝”,出现“乌尔·尼努尔塔”(Ur-Ninurta)和“恩利尔巴尼”(Enlil-bani)等可以称颂的时期,但是,苏美尔文明终究还是破灭了。《苏美尔王表》再现了苏美尔文明从公元前4000 年到公元前2000 年存在的历史,每一个时期都形成两河流域

古埃及有什么神祇

古埃及有什么神祇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古埃及有什么神祇》的内容,具体内容:你们认识阿努比斯吗?不认识不要紧,狗头人身的雕像你有印象吧,它时常出现在埃及的文化、文物里。它就是埃及的死神,但也只是其中一位神而已。下面是我分享的古埃及有什么神祇,一起来看看吧。...你们认识阿努比斯吗?不认识不要紧,狗头人身的雕像你有印象吧,它时常出现在埃及的文化、文物里。它就是埃及的死神,但也只是其中一位神而已。下面是我分享的古埃及有什么神祇,一起来看看吧。 古埃及的主要神祗 埃及神话中的九位主要神祗。 1.拉Ra 主神,太阳神。其形象与阿蒙结合在一起。拉是赫里奥波利斯自古尊崇的太阳神。古王国时代,法老被认为是拉神之子,并由此赋予拉神国神的无上权威。如同阿蒙拉神的组合,拉神与许多神组合,如拉赫鲁埃姆阿克特神(Horemakhet)组合象征"地平线的何露斯"。拉神或拉赫鲁埃姆阿克特神都以头戴饰有圣蛇乌拉埃乌斯的太阳圆盘冠的男人或头戴同样冠的猎鹰首男人身形象出现。 2.苏Shu (也称"舒"、"休") 风之神,通常会和奴特、给布一起出现,它立于中,支撑着奴特,而给布则横卧于下。这个名字或许和字根she(dry, empty)有关。它是太阳光拟人化出来的神,与泰夫姆特分享一个灵魂。

3.泰芙努特Tefnut 泰芙努特(Tefnut)是埃及神话中的雨水之神,生育之神,九柱神之一。她是拉造出来的。她与自己的兄弟休结婚,生盖布和努特。 4.给布 Geb (Seb) 大地之神,表示植物生长繁茂的地面。地球之神,苏及泰夫姆特之子;奴特的兄弟及丈夫;奥西里斯,伊西斯,塞特,奈芙提斯的父亲。圣兽是鹅,通常以黑或绿皮肤男人的形象出现,分别表现生长的万物及肥沃的尼罗河。有人说它掌有死者灵魂是否下地狱的权柄,使人不能上天堂。 5.努特 Nut 天空女神,太阳之母。苏和泰夫姆特之女,给布的妻子与姐妹,奥西里斯、伊西斯、塞特、奈芙提斯的母亲,通常被画成一具有蓝色皮肤的女人,身体含有星星,四肢撑在地面,表示天空在地球上的弧度。 6.奥西里斯 Osiris 农业之神、丰饶之神,文明的赐予者。也是冥界之王,执行人死后是否可得永生的审判。 7.伊西斯 Isis (Auset) 守护死者的女神,亦为生命与健康之神。奥西里斯之妻,荷鲁斯之母,奈芙提斯的姐妹。她可以说是埃及神话中最重要亦最受欢迎的女神之一,古埃及人相信她是宇宙间最有魔力的魔术师,因为她知道太阳神的秘密名字。她保护荷鲁斯的儿子艾谢特;帮助奥西里斯复生,且帮助他管理冥城。 8.塞特 Seth 干旱,战争之神,混乱之神。沙漠、外国之神,象征风雨不顺的季节,

战后苏美从合作走向对抗的路径和原因

政治 39 2019.3 | SOCIAL SCIENCES DIGEST 战后苏美从合作走向对抗的路径和原因 文/沈志华 余伟民 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以公元前五世纪雅典与斯巴达的冲突为例,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一书中提出,当一个崛起的大国与既有的统治霸主竞争时,双方面临的危险多数以战争告终。这就是所谓的“修昔底德陷阱”,并被后人称为国际关系的“铁律”。近代以来,这种历史现象仍不乏其例,最典型的就是二十世纪前半叶德国(在欧洲)和日本(在亚洲)的所作所为及其后果。战后苏美关系的变化,也是如此。 那么,苏联究竟是如何掉进“修昔底德陷阱”的?苏美是怎样从大国合作走向全面对抗的?今天重提这个问题,对于调整当前的国际体系,尤其是处理中美关系正在出现的危机,可以提供历史的借鉴。 雅尔塔体系的基础:美苏利益的重合与战略协调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主导反法西斯联盟的美英苏三国举行了一系列首脑会议和私下会谈,讨论战后世界的安排。通过在这些会议和会谈中达成的协议、发表的宣言和公告、组建的国际组织等,构建了战后国际秩序的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由于雅尔塔会议的影响最突出,故名之为“雅尔塔体系”。 在雅尔塔体系的构成要素中,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大国一致与合作”、通过划分势力范围维持大国利益的平衡,并使他们分摊责任。 在战争后期的历次首脑会议上,美英苏“三巨头”讨论的中心问题都涉及上述原则,而作为具体的安排,丘吉尔与斯大林的“百分比协定”和美英苏三国的“雅尔塔协定”最为典型地贯彻了上述原则。前者划分了战胜德国后英国(和西方)与苏联在欧洲的势力范围(雅尔塔会议对此有所调整,并得到美国认可),后者划分了战胜日本后美苏在远东的势力范围(大致以中国长城和北纬三十八度线为界)。这样的安排基本符合战争结束时苏联军队在西线和东线抵达的前沿。在这样的安排中,既体现了美苏对战后秩序的支配作用,也满足了双方的利益诉求,因此初步形成了“大国一致与合作”的局面,雅尔塔体系就是在 这样的美苏战略协调中构建而成的。 苏联是雅尔塔体系的倡导者和获益者,因此斯大林采取了一系列方针和措施来保证这一体系的运行。1943年5月,斯大林突然宣布解散共产国际,表明苏联放弃以推翻资本主义制度为基本任务的世界革命方针的意向。在战争接近尾声和战后初期,苏联则大力推行以建立“联合政府”为目标的对外政策,这种政策在其势力范围之内(东欧),体现为推动建立多党联合执政的议会政府,不强制推行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在其势力范围之外(法、意、希),则“劝告”各国共产党放弃武装力量,以合法身份参加议会选举和组建政府。由此,美苏之间的合作在战争后期形成了“高潮”。在这段时间内,作为与美国一起主导战后国际秩序的“中心国家”,苏联在国际舞台上的角色与美国没有很大区别,其行为遵循了大国政治的逻辑,并表现出民族主义-国家主义的色彩。 欧洲冷战起源:美苏之间的战略互疑和防范 当美苏共同主导战后国际秩序的构建时,两国在国际政治层面找到了利益的重合点,也愿意就战后世界的安排进行战略协调,寻求“大国一致和合作”的途径。但是,美苏在国家制度和意识形态层面毕竟存在着明显的异质性,这种状况得不到改变,就必然形成双方战略上的互疑和防范心理,并由此衍生出难以调和的各种矛盾。 苏联作为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从其诞生之日起就以推翻资本主义世界为己任。在国内,苏联建立起了一套高度集权的社会主义模式,即国有化加计划经济的经济体制和“以阶级斗争为纲”实行高压统治的政治体制;在国外,苏共领导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本质是将理论上的“无产阶级革命”与实践中的落后国家现代化及民族解放运动联结在一起的“世界革命”,是对西方资本主义体系的“替代性选择”。在这种意识形态和国家制度的对抗中,处在资本主义世界汪洋大海包围中的苏联首要考虑的自然是安全问题,并由此形成了“孤岛意识”。在斯大林的内心深处,始终无法摆脱一种不安全感的困扰。出于这

神秘的苏美尔文明

神秘的苏美尔文明 天空中的恒星和行星。令人惊奇的是,在苏美尔人的古老典籍中,我们能找到与现代星相图几乎毫无二致的图案。难道他们在当时就已发明了现代的测绘仪器? 人们一般总是从两个方向来追寻远古的历史,一个是沿着众多神话提供的线索来进行追踪,因而人类有了神的历史渊源;一个则是沿着文化典籍展示的文明更迭的轨迹来进行跟踪,因而人类有了人的历史发展。因此,各种各样的考古成果,往往不是证明了神的预言就是证实了人的假想。事实上,所有从人类文化遗址中出土的文物,其意义主要就在于:对远古历史空缺能够进行某种形式的填补。也许不少文物的确能够发挥连接历史片断的作用,而更多的文物则只是标示着历史片断的现实存在,从而留下一片历史的朦胧,甚至历史的神秘。 几乎所有的发掘成果都在证实,苏美尔人是最先进入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古代民族,因为他们是来自远方的黑发种族,在他们带来的石碑上的铭文中,自称为“黑头”。自从来到这个堆积着两条大河携带来的肥沃泥土的三角洲上重新立国,苏美尔人就发现既没有故土那样的石头存在,也没有埃及那样的纸草生长,于是便发明了这样的书写方式:将软泥做成泥版,然后进行书写,书写完毕以后烤干,以便文书的保管。由于他们在书写的时候,是采用尖头的笔,因而写出来的字是楔

形的,这就是著名的楔形文字的起源。 那么,苏美尔人是从何处来到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呢?一个可能性是从伊朗高原的崇山峻岭中来,因为出土的苏美尔人的最早的建筑物,是按照木结构原理建造的,而木结构建筑通常只是在树木茂密的山区才被广泛采用,不过,这与苏美尔人的神话传说却发生了矛盾;另一个相反的可能性,则是从波涛汹涌的大海上来到这大河入海的地方,可是,在苏美尔女王舒伯—亚德的陪葬品之中,却只有一金一银各长约0.6米的,只能在幼发拉底河上航行的小船模型。 图为写有楔形文字的泥板。也许是一种偶然,古老的苏美尔发明了一种特殊的书写方式:将软泥做泥板,然后进行书写,书写完毕后把泥板烤干,以便长期保存。由于写的时候使用的是尖头笔,写出来的字是楔形的,这就是著名的楔形文字的由来。 因此,有的研究者认为:可以在从阿富汗山区到印度河谷的居民之中,来寻找到苏美尔人的踪迹,这一区域大约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以东将近2500公里的半径以内。这个假设似乎很快就得到了考古学者的证明,因为在印度河河谷发掘出了一个高度发达的古文化遗址,其出土文物之中,有几个长方形的印章,无论从制作外观上,还是从图案风格上,看起来都与吾珥古城遗址中被挖掘出来的十分相似。但是,一个无法解释的问题是:在远古时代,一个古老的民族或国家,有没有

对《泥板上不朽的苏美尔文明》解读

对《泥板上不朽的苏美尔文明》解读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苏美尔(Sumer)一词是古代的地域名称,其苏美尔语形式是ki-en-gi。苏美尔文明则是指以苏美尔语文献为主要标志的文明,其历史时间大约是从乌鲁克IV 到伊辛—拉尔萨时期(公元前3200 年到公元前18 世纪)这千余年的两河流域文明(拱玉书2001 :2)。对苏美尔文明的研究是属于古代两河流域文明(亚述学)研究的范畴,它是世界上古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向。 《泥板上不朽的苏美尔文明》一书的出版适逢世界史学科升级成一级学科,而世界上古史领域恰恰又是我国世界史研究中的薄弱之处。有鉴于古代文字的艰难生涩,文献资料的匮乏等原因,古代近东文明研究(包含亚述学、埃及学、赫梯学等)更是我国世界上古史研究的软肋。因此,该书的出版确实填补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研究的诸多空白,其意义无疑是十分重大的。 该书第一作者吴宇虹教授是目前国内楔形文字研究领域的权威,他能够熟练阅读楔形文字文献,掌

握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历史脉络,同时也关注着当前国内外学术界的动态。因此该书应该是作者立足于对一手的楔形文献史料以及最新的国际学术研究动态的基础之上而完成的。该书作者试图做到集通俗趣味和学术知识于一体,将枯燥乏味的楔形文字以及历史文明的研究栩栩如生地展现给广大读者。因此它应该是一本既适合广大普通读者阅读,又可以为专业研究人员提供参考的书籍。 本书一共有八个章节,对最古老的苏美尔文明进行了全方位、详细的介绍和阐述。作者首先介绍了古代两河流域的地理概况、自然物产资源、商贸路线等方面内容,并由此得出苏美尔文明从一开始就具有强烈的贸易和商业特点(吴宇虹等2013 :7)。这一结论是作者基于翔实的文献资料并分析而提出的,这是目前国内首次对苏美尔文明的特点进行的定性。此后作者简要地概述了古代两河流域的考古挖掘以及楔形文字破译的历史过程,其中有些地方也给读者提供了非常详尽的历史细节描写。但较为遗憾的是,该书并没有将近七十年以来的考古和学术研究状况进一步详细地介绍给读者,从而弥补目前国内学界对西亚考古研究的不足(拱玉书2002)。 本书的一个亮点在于从苏美尔语楔形文字本身

冷战时期中国对苏美外交政策的特征与启示

冷战时期中国对苏美外交政策的特征与启示冷战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政策是不断变化着的,在大部分时段是十分严峻的。一方面,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先后或同时成为我国安全的重大威胁,中国的一些邻国受大国的幕后指使,如印度和越南等,也因历史和边界等问题同中国发生了大规模的军事冲突;另一方面,我国政府和领导人的国际安全和周边安全观念,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并推行的对外战略,也深刻地影响着我国的外交政策。本文旨在阐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在冷战时期各个阶段的特征,分析影响外交政策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并探索上述特征和因素对我国今后的影响。一、严峻的50年代 20世纪50年代,中国的外交总体上较为严峻。这个时期有三大特征:一是中国在东北、东部、东南三方向面临着重大的安全威胁,这主要是由于美国对新中国推行遏制政策所造成的;二是中国北部边陲十分安全,这得益于中国对苏联的“一边倒”政策及其两国间的同盟关系;三是中国政府推行了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睦邻外交,促成了周边国家对华关系的好转,使得外交环境在50年代中后期得到相当程度的改善。 1、美国对中国的国家安全构成主要威胁。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美国和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采取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禁运、军事上包围威胁的政策,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朝鲜战争停战以后,美国继续敌视中国,利用台湾问题搞“两个中国”的阴谋。 2、中国北部边疆安全可靠。建国后,面对两大阵营的尖锐斗争,鉴于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国际环境和历史条件,中国政府在外交上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在中国的争取下,中苏两国于1950年签定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为加强两国友好合作、保障两国安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促进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打破帝国主义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巩固中苏两国人民的团结,具有重要意义。 3、中国推行睦邻友好政策,致力于稳定周边环境。20世纪50年代,中国与若干周边国家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达成了一系列解决双边重大问题的条约、协定或谅解,有助于中国建立一个稳定的外交环境。1955年,周恩来总理在万隆参加亚非会议期间,进一步阐述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创造性地提出了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