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智能交通指挥系统结构研究

海上智能交通指挥系统结构研究
海上智能交通指挥系统结构研究

第13卷 第1期 中 国 水 运 Vol.13 No.1 2013年 1月 China Water Transport January 2013

收稿日期:2012-08-20

作者简介:刘文远(1968-),男,燕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信息资源规划、物流与供应链

管理、海上交通与口岸管理。

基金项目: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软科学研究项目《河北省煤炭港口供应链管理模式及物流信息化综合服务体系

研究》(12457203D-8)

海上智能交通指挥系统结构研究

刘文远1

,李志强1,2

,陈红梅1

(1燕山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河北 秦皇岛 066004;2曹妃甸海事处,河北 唐山 063200)

摘 要:海上智能交通指挥系统是目前港口扩建、航道改造等海上交通工程规划和可行性论证最为重要的手段,是交通流信息整合、海上监控与预警、应急指挥与通航管理等海事交通指挥智能化的基础。海上智能交通指挥系统在海事管理与监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着海上交通的有效管理。文中通过对海上智能交通指挥系统的功能研究,完成系统结构构建,应用关联规则技术、电子海图技术、位置融合技术等,实现辖区海域的数据整合、海图展示、船舶动态监管、在泊船舶核查、数据统计分析与决策支持等主要功能。 关键词:海上智能交通;关联规则;智能控制

中图分类号:U4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13)01-0095-03

随着港口物流任务日益繁重、海上交通量持续增加,交通智能化的要求日益迫切,智能交通在港口运营与海上安全管理中逐步得到应用,并且高度协同、全智能、全过程交通服务已经成为海上交通管理的关键。在海上智能交通管理中,较为典型的应用包括电子数据交换(EDI)、船舶交通管理系统(VTS)、船载自动识别系统(AIS)等,但系统间“信息孤岛”及协同性问题极大地影响着港口运作与海上交通指挥,因此,构建集智能交通、海上应急指挥、海上移动执法于一体的海上智能交通指挥系统,是海事管理技术发展重点,同时为海上交通、港口及临港产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与保障[1]。

一、问题的提出

1.海上智能交通指挥系统的含义

海上智能交通指挥系统的建设主体为海事部门,旨在对辖区水域水上交通安全和防止船舶污染等实施统一管理,强调通航环境的治理与水域畅通的保障。

海上智能交通指挥系统与港口紧密衔接,是海上交通管理与港口服务的智能化提升与延伸,该系统将船舶管理、应急指挥、通航管理等子系统惊醒有机衔接与协调配合,是海事监管和执法能力充分发挥的前提条件。该系统强调在电子海图引擎的支持下,生成辖区港口的二维海图,并采集VTS 和AIS 的船舶数据,将船舶数据展示到二维海图上,进而指挥船舶进港、停泊、出港等一系列动态交通,同时实现船舶数据的智能统计与分析、航道与港口资源的合理配置等[2]。

2.海上交通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国际国内贸易的发展促使港口货物吞吐量不断增加、进出港船舶变多、海事业务繁忙,而VTS、AIS 等监控手段已无法完全地适应需求,导致各种问题的产生,主要表现为:“信息孤岛”问题,由于各业务系统间相互孤立,业务人员很难获取其他业务部门信息,如调度人员对于船舶违章处理信息的及时获取和处理等;协同化问题,由于海事信息化建

设缺乏统一协调,各单位信息化建设层次不一致、起点水平多样,导致信息化建设和整体服务水平较弱,阻碍港口通航能力的可持续发展;信息发布问题,与海事相关的港航单位、外出作业人员、执法人员等利用自助手段查询的信息,一般不能统一,使得各单位间交通基础信息无法及时共享或对外发布,影响工作效率并存在大量通航安全隐患。

综合上述存在的问题,当前海上交通管理中明显电子化、智能化不足,且亟需信息整合与协同管理,因此,建立海上智能交通指挥系统极具现实意义。

二、系统总体设计

海上智能交通指挥系统以畅通海上运输、保障海上安全为主线,围绕海事内部管理人员、口岸单位、相关企业、社会公众以及行政相对人等的实际需求,实现数据的有效整合、船舶的实施监管以及智能分析、决策与预警,系统整体设计思路如图1

所示。

图1 海上智能交通指挥系统整体设计图 海上智能交通指挥系统接入方式呈多样化,融合传统的Web 接入方式,及适应于当前移动办公的Wap 接入、短信接入、统一呼叫中心等[3]。

海上智能交通指挥系统旨在实现海事各类业务数据整

96 中 国 水 运 第13卷

合、电子海图系统展现、船舶动态监管、在泊船舶核查、数

据记录、查询与统计、海上预警与应急等功能,系统实施是

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将充分考虑到现有VTS、AIS等系统

整合,在标准体系支持下,实现综合性智能指挥平台的展现。

三、系统功能构成

基于电子海图技术的海上智能交通系统,主要是对海事

部门辖区内基础地理、船舶动态、航道交通、港口资源等设

施,及其他相关的信息进行数字化建设,建立辖区空间属性

数据库(包括码头、航道、锚地、船舶、在港业务等),实现

辖区基础数据的查询显示,水域及相关专题数据的查询统计、

辖区船舶动态、业务数据的快速,直观检索、应急搜救资源

和搜救决策的辅助支持,从而实现港区内信息的智能统计和

查询,并提供信息服务、交通指挥管理,船舶监控等功能。

具体功能结构如图2所示。

图2 海上智能交通指挥系统功能图

1.数据整合

海上智能交通指挥系统的数据整合涵盖VTS、AIS数据

融合,基础数据采集、数据交换等。

在VTS、AIS的数据整合中,通过VTS与AIS获取实

时船舶数据,将数据通过匹配进行统一整合,以保证精确、

全面、丰富的船舶数据;在基础数据采集中,作为智能交通

分析的支撑,通过相关业务系统导入,方便数据查询、统计、

挖掘、支持搜救工作等。主要数据来源由船舶数据、通航环

境数据、靠离泊条件、水文气象等构成;在数据交换中,主

要与海事的业务综合管理系统通过中间件进行数据交换,实

现船舶动态信息与静态信息的获取与使用。

2.电子海图展示

海上智能交通指挥系统引入电子海图,主要实现船舶以

及通航要素的图形化显示,海图中的船舶功能操作以及船舶

类型的划分。

在船舶以及通航要素的图形化显示中,通过系统自行研

发的海图引擎,实时显示辖区内海图及通航要素,实现海图

放大缩小、定位、要素查询等功能,同时可控制各图层的显

示和隐藏;在船舶功能操作中,用于控制船舶的状态改变,

并根据当前条件决定是否允许船舶状态改变,对于不同状态

下的船舶可操作的功能不同;在船舶类型区分中,对不同类

型的船舶在不同的动态下以不同的显示方式进行区分,实现

船舶类型、动态计划船舶、重点跟踪船舶等的有效区分。

3.动态监管与智能交通组织

船舶的动态监管是对进入辖区的所有船舶在各时段各位

置的所有动态进行监管。主要功能包括:船舶24h确报、动

态计划申报、动态计划智能排序与分发、船舶计划动态及执

行、引航员工作时间动态监管、拖轮动态监管。

关于智能交通组织,主要作用在于减少人员工作量,实

现数字化与电子化,智能分析AIS、VTS信息、选定船舶锚

位、记录船舶锚链入水情况、动态计划排序过程、以及对特

殊船舶驶入特殊区域进行智能提示。

4.船舶核查与决策支持

决策支持功能基于电子海图平台与搜救资源数据库,实

现海上搜救、应急指挥信息的综合模块,可快速查询、高效、

准确和动态的海上施救目标定位和监控,初步实现应急反应

预案的自荐启动和搜救方案的择优选择,主要包括:建立搜

救资源库、预警分布、应急处置,实现数据统计功能。

四、关键技术实现

1.海上交通流分析算法

利用基于关联规则的Apriori算法能够有效实现海上交

通流的分析,该算法基于事务数据库,识别出大于或等于用

户所指定的最小支持度阈值的频繁项集,并在置信度大于等

于用户指定的最小置信度阈值的基本原则指导下,通过应用

频繁项目集产生所期望的关联规则[4]。

该算法主要用于找出数据之间关系的最优规则,分析过

程中以支持度和置信度作为衡量制定,判定关联规则的可靠

程度与合理性。在海上智能交通指挥系统中,运用关联规则

对海量历史数据进行挖掘,辅助决策。基于关联规则的

Apriori算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

图3 Apriori算法流程

2.电子海图技术

海上智能交通指挥系统中的电子海图显示,具备新型船

舶导航功能与辅助决策功能。能够进行自动航线设计、航向

航迹监测、自动存储本船航迹、历史航程重新演示、航行自

动警报等。现阶段电子海图的显示规范、性能标准、数据标

准等已经确立起来,便于该技术的普及与合法化。系统通过

电子海图技术引用,同雷达碰壁系统、高精度定位系统、船

舶通信系统等进行集成,控制船舶最优航行路径的选择[5]。

3.位置融合技术

位置级融合强调在传感器的测量点迹或观测报告、以及

传感器的状态估计上进行融合,涵盖空间与时间的融合,属

于跟踪级融合。在多传感器跟踪系统中,主要有集中式、分

布式、混合式和多级式,对于这四种典型结构,进行信息融

合的任务包括:航迹与航迹的关联或点迹—航迹互联;航迹

融合或目标状态的估计等[6]。

需要注意的是,数据关联是多传感器多目标跟踪中最关

键最困难的部分,把来自多传感器的观测与传感器各自的观

测对象联系起来,首先必须根据外推航迹和传感器误差计算

确认,并用于减少可能的互连的数目,然后使用多种可能的

方法之一完成关联。(下转第119页)

第1期 陈梦影等:浅析西北口水电站微机自动化改造的必要性 119

4.加快水电站控制调节过程

西北口水电站1、2号机组主、辅设备大多采用手动控

制,自动化程度低,控制调节过程长。如机组开机,人工操作有时10多分钟并不上网,有时由于操作人员精神紧张,发生非同期合闸事故,给机组和电网带来冲击[2],严重影响电力系统稳定运行。进行水电站微机自动化改造,使水电站自控系统的逻辑顺序控制由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构成,对设备控制调节操作紧凑,快速完成各环节的检查复核,加快控制调节过程。并网时,机组频率和电压自动迅速跟踪电网频率和电压,当频率、电压和相位差满足并网条件后,只需一、二分钟有时甚至只需半分钟机组可自动并网成功,不仅操作速度快,而且减少了机组空载时的水量浪费。

5.实现水电站优化运行,提高运行的经济性

西北口水电站共有3台水轮发电机组,开机台数、机组出力和运行时间主要受上级调度命令和行政命令的干预,没有考虑机组优化运行。进行微机自动化改造后,根据系统分配给水电站的负荷和电站的具体条件,选择最佳的运行机组数,按优化运行方案分配机组的有功、无功功率和运行时间,可以使机组经常运行在高效率区,以便用较少的水生产较多电能,提高运行经济效益。在安全发电条件下,实现机组自动发电控制AGC和自动电压控制AVC。

文献资料显示:水电站采用微机监控系统后经济效益可提高10%~15%。

四、西北口水电站微机自动化改造的任务

在欧美等一些工业发达国家,水电站微机自动化技术发展较快且较先进。自20世纪80年代起,在水电站监控系统上普遍采用微机监控技术,水电站自动控制水平、功能和性能大大提高,许多水电站实现了无人值班或少人值守,提高了运行可靠性,降低了运行费用。由于计算机监控系统集成度高,减少了控制系统的占地面积及外部电缆数量,降低了工程造价。

国内水电站自控系统以常规设备为主,水电站微机监控系统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首先在新安江水电站用微机对水轮发电机进行开机监测。目前国内一些大中型水电站,如葛洲坝、隔河岩均实现了微机监控,中小型水电站或已运行多年的许多老电站采用常规自动控制居多。技术稍先进的中小型水电站,或在常规自控系统基础上加上微机功能控制单元,或用微机功能控制单元改造常规自控系统,或在常规自控系统基础上加上微机监测系统。目前在水电站自控系统中采用微机监控技术是大势所趋,是技术进步必然结果。西北口水电站微机自动化改造的主要任务如下:

(1)实现1、2号水轮发电机组的自动控制,实现自动开机、停机和并网操作;

(2)完成对1、2号水轮发电机组运行工况的监视。如对发电机定子和转子回路各电量的监视,对发电机定子绕组、铁芯及各轴承温度的监视,对机组润滑和冷却系统的监视,对机组调速系统的监视等。出现不正常工作状态或事故时,自动迅速地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如发出信号或事故停机;

(3)自动维持水轮发电机组的经济运行。按系统要求和电站具体情况自动选择最佳运行机组数,自动调节1、2号机组有功和无功功率,在机组间实现负荷的经济分配;

(4)完成对辅助设备如油泵、气泵和水泵的自动控制和运行工况的监视;

(5)完成对主要电气设备如主变压器、母线及输电线路的控制、监视和保护;

(6)完成上下游水位的测量监视等。

五、结论

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电力系统规模不断发展壮大。由于各种因素影响,电力系统难免发生各种意外事故。1965年美国东北部大停电事故,事故原因九年后才查明;美国WSCC系统1996年连续2次重大停电事故。事故的发生暴露了电力系统在系统维护、调度、监控和保护等方面存在不少隐患,因此对于显而易见的原因,应采取措施彻底改正[3],以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而水电站进行微机自动化改造正是避免事故发生的重要举措之一。

参考文献

[1] 董朝霞.中小型水电站计算机监控保护技术.武汉:华中理

工大学电力技术研究所,2000:1-3.

[2] 童建栋.小型水电站计算机监控技术(第1版)[M].北京:

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1-18.

[3] 何大愚.对美国西部系统1996年两次大事故的后续认识

(分层分析)[J].中国电力,1998:5(37).

(上接第96页)

五、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海上智能交通指挥系统的功能性分析,阐述了系统对海上交通管理与交通安全指挥等发挥的重要作用。将研究视角放在海上智能交通指挥系统的功能建设上,结合海上交通管理特征,明晰系统关键技术,即海上交通流分析、电子海图技术、位置融合技术等。通过该系统的建设旨在实现海事在海上交通管理中的电子化与智能化。

有关海上智能交通指挥系统的更深层次的分析与优化研究,有待后续研究的深入进行,需要学者们的不断的研究与探索。

参考文献

[1] 王笑京.智能交通系统研发历程与动态述评[J].城市交通,

2008,6(1):6-12.

[2] 胡国良.基于视频的车辆检测跟踪与分类技术的研究[D].

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9.

[3] 王结实.智能海上交通流模拟与交通环境定量评估研究

[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11.

[4] 潘家财,邵哲平.数据挖掘在海上交通特征分析中的应用

研究[J].中国航海,2010,33(2):60-62.

[5] 王玉玺,李青元.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数字技术与应用,2011,(4):53-54.

[6] Kong Q J,Chen Y K,Liu Y C.An improved evidential fusion

approach for real-time urban link speed estimation,Proceedings of the IEEE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Conference Seattle.Washington,USA,2007,562-567.

智能交通系统资料

土木工程与建筑系 课程论文 (2013—2014 学年度第 2 学期) 智能交通系统 摘要 1.智能交通系统(r 巧)的基本概念 智能交通系统是将先进的卫星定位导航技术、计算机技术、图形图像处理技术、数据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信息技术、电子控制技术等高新技术有效地运用于交通的运输、服务、控制、管理和车辆制造,从而使车辆靠自身的智能在道路上安全、自由地行驶。公路靠自身的智能将交通流调整至最佳状态,驾驶员靠系统的智能对道路交通情况了如指掌,交通和运输管理人员靠系统的智能对道路上的车辆行驶和交通状况一清二楚。使人、车、路密切地结合,极大地提高交通运输效率,保障交通安全,改善环境质量。 2.智能交通系统(1

书)的主要功能对车辆能提供道路障碍物自动识别、自动报警、自动转向、自动制动、自动保持安全车距、车速和巡航控制功能; 对交通出行者能提供道路条件、交通状况、交通服务的实时信息,及车辆定位导航功能; 对交通运输企业能提供道路和交通信息,以及车辆定位、跟踪、通讯、调度功能; 对道路管理部门能提供交通流的实时信息,以及不停车的自动收费功能; 对交通管理部门能提供对道路交通流进行实时疏导、控制,和对突发事件应急反应功能。 关键词:城市交通;智能交通系统;现状和发展;应用及前景分析;发展对策; 前言 智能交通系统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前面有效解决交通运输领域问题的根本途径,它是在现代科学技术充分发展进步的背景下产生的。资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对ITS的诸多领域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开发,取得显著的阶段性成果。我国智能系统的研究与开发起步比较晚,但各级政府对发展智能运输系统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认识清楚,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地十五个五年计划纲要中指出"建立健全综合的现代运输体系,以信息化,网络化为基础,加快智能型交通的发展。" 智能运输系统利用现代科学系统在道路车辆和驾驶员之间建立起职能的联系。优化和调整道路交通流量的时空分布,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实现人车路的和谐统一。ITS在极大的提高运输效率的同时,充分保障交通安全,改善环境质量和提高能源里有效率 交通问题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 交通拥挤造成了巨大的时间浪费,加大了环境污染。我国大多数城市的平均行车速度已降至20km/h以下,有些路段甚至只有7~8km/h;由于车辆速度过慢,尾气排放增加,使得城市的空气质量进一步恶化。交通问题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缓解经济发展带来的交通运输发面的压力,尽量的利用现有的资源,使其发挥最大的作用,各国都加大了对智能交通系统的研究和建设的力度。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公路交通运输以其机动性好、可以实现"门到门"直达运输以及运送速度快的特点,成为我国城市和城间中短途客货运输的主要方式。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综合运用检测、通信、计算机、控制、GPS和GIS等现代高新技术,提高交通基础设施和运输装备的利用效率、减少交通公害对加速发展我国公路交通运输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是公路智能交通运输工程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平安城市及智能交通系统工程质量保证措施1

平安城市及智能交通系统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承诺工程质量等级及措施我公司为保证工程质量达到国家施工验收合格标准,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所采取以下的具体技术和管理措施,以保证工程质量达到标准。 1.1 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按照任丘市公安局社会治安视频监控及智能交通系统工程质保工作程序,落实各级管理人员和操作者的质量职能。施工管理人员和操作者,要掌握负责的工种项目概况。施工机具、检测设备、测量仪器、计量器均以得到保证,质量保证措施落实,为施工现场创造良好的施工条件。组织好人力、物力及时配合土建、装修等施工单位,做好与安装有关的预留工作,防止预留的孔、洞、槽和预埋件漏配错留造成返工。树立坚强的质量意识,严肃工艺纪律,把好工序质量关,克服质量通病,消除质量隐患。把好材料和设备质量关,凡是

不符合规定指标的物资不得进入施工现场,并及时做出妥善处理。对质量状况全面跟踪,对工序质量不漏检、不误检。具体采取下列措施 1) 为了能实现本工程的质量目标、在工期、安全、文明施工及环保等要求,公司在与甲方签定合同前应将合同的要求向公司有关部门进行全面详细的传达,公司各管理部门根据要求制定相应措施,全力保证项目部的施工组织。根据公司有关文件要求,对项目部的施工安排、施工组织及工程进度进行全面指导与监督,确保项目部对合同的履行。 2) 项目部对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有关法规、规范、标准、图集等公司有关管理文件及施组、方案、图纸、设计变更洽商等施工技术文件均应进行受控,并使用现行有效的版本,施组、方案、图纸等施工文件根据实际需要及时进行修改并传递到相关人员手中。

3) 公司采购的所有原材料均来自公司评定的合格分承包方,并按要求进行验证,对甲方提供的产品应进行清点,单独存放,合理保管,如果甲方要求,可协助甲方进行验收。 4) 根据本工程专业技术要求及特点,确定设备搬运安装、系统调试为特殊过程,配线、设备线缆电气特性测试为关键过程,特殊过程要编写施工方案,对施工人员进行资格认可,对施工用设备进行鉴定,设立控制点,由专业质检员对控制点进行检验;对关键过程要严格按施工工艺操作,施工人员持证上岗,由专业质检员对关键过程进行检验。 5) 加强原材料和设备的质量检查工作,并作好记录。所有进入现场的原材料均进行检验,所有设备材料不符合要求不得进入现场。 6) 质检部、项目部专职质检人员根据施工进度编制质量检查计划,并按计划进行检验。工程完成后,应进行设备性能试

中国智能交通系统发展战略

中国智能交通系统发展战略 一、全文框架 本书可分为两个部分,以下做了简要的阐述: 第一部分,在宏观方面对国内外,主要对国内的智能交通系统发展水平现状、发展趋势、发展的需求、发展环境以及和其发展战略目标及重点进行了概括性的介绍,并在最后在发展战略和制度安排方面对我国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提出了建议。本书在介绍我国智能交通发展的同时,对国外以美国、日本和欧洲等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智能交通发展现状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第二部分,本书以参考文献的方式,先从大的方面城市智能交通系统进行了介绍,然后按交通运输方式的不同分别从公路、铁路、水路和民航四个方面对智能交通在其领域的应用做了较系统的分析,最后对我国智能交通的标准化以及交通运输系统对智能交通的需求进行了介绍。 二、内容方面 在此,按以上两部分的划分方式并以章节的为模板对本书进行简要的介绍并加入部分个人看法。 第一部分 (1)现状分析:国家重视交通运输的发展,并已经基本建成了方式多样、覆盖全国的交通运输路网,按运输方式,主要包括铁路、公路、水运和民航。城市交通作为一个较综合特殊的交通领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所占地位日益提高。总体方面,我国交通在基础设施建设和体系结构改革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依托网络和相关系统(如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技术(RS)等)的普及和应用,在管理水平上也有较大的提高。 如上从积极角度对我国交通现状进行了概括,交通水平从各个方面都有了很大程度上的进步,然而,要认识到,从路网密度、建设规模、路网质量、运输装备、管理水平和服务等方面与国外发达发达国家甚至一些发展中国家都有较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五方面,运输供应能力脆弱、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建设缓慢、交通事故发生率高、大城市城市交通拥堵严重且交通能耗大和环境污染严

(交通运输)城市智能交通综合管理平台

(交通运输)城市智能交通综合管理平台

城市智能交通综合管理平台 用户手册 日期:2013-6-10

目录 1.目的和范围 (4) 2.参考引用 (4) 3.术语定义 (4) 4.内容 (4) 4.1系统概述 (4) 4.1.1功能描述 (4) 4.1.2性能描述 (5) 4.1.3初始运行 (6) 4.2对运行环境及操作人员的要求 (7) 4.2.1硬件设备 (7) 4.2.2支持软件 (7) 4.2.3操作人员所需技能 (8) 4.3运行说明/系统操作指导 (8) 4.3.1 交通状况模块 (8) 4.3.3 稽查布控模块 (11) 4.3.4 违法处理模块 (20) 4.3.5 统计分析模块 (31) 4.3.6 设备管理模块 (36) 4.3.7 系统管理模块 (41)

1.目的和范围 ?本文档为系统操作使用帮助文档,目的是介绍城市智能交通综合业务管理平台,指导用户正常使用。?本文档并非关于城市智能交通综合业务管理平台软件产品说明文档和软件开发文档。 ?本文档并不包含对业务活动的指导,只说明如何使用城市智能交通综合管理平台系统。 2.参考引用 ?《公路车辆智能监测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A/T497-2009 ?《闯红灯自动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A/T496-2009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号牌》GA36-2007 ?《计算机软件质量保证计划规范》GB/T12504-1990 ?《计算机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管理》GB/T14394-1993 ?《机动车驾驶员管理信息系统分类与代码》GA23-92 ?《机动车管理信息系统分类与代码》GA24-92 3.术语定义 ?城市智能交通综合管理平台简称系统,英文简称:ITS。 4.内容 4.1系统概述 4.1.1功能描述 城市智能交通综合管理平台系统通过对交通管理涉及的各项业务进行全面整合,形成一个覆盖交通管理各方面的综合业务管理平台,该平台可以实现信息交换与共享、快速反应与统一指挥调度;平台基于JAVA技术构建,采用开放的标准和技术,能实现跨平台部署,具备很高的扩展能力和兼容性;同时系统采用B/S应用方式,基于模块化开发、设计和部署,通过配置文件配置加载相应的模块,便于系统的扩展和维护;基于消息引擎(JMS)快速接入第三方子系统,JMS部署于应用服务器中,利于维护和扩展。 平台将公路车辆智能监测记录系统、闯红灯自动记录系统、高速公路区间超速违章检测系统、平安城市数字视频监控系统及流量监检测系统以及各类公安交警业务系统、交通行业管理子系统(如车管、驾管、违法等)等集成在统一的、图形界面的软件环境下,实现交通管理科学决策和精细化的管理。系统有助于

智能交通系统简介

智能交通系统综述 摘要:“智能交通系统”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学科,它研究21世纪的新型交通运输模式,是当前交通运输学科的一个前沿领域,因此了解智能交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介绍了智能交通的国内外发展历史,发展阶段,各阶段发展的成果与特点以及智能交通发展的现状,提出了国内外智能交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初步设想了解决方法。另外还介绍了智能交通的组成及其应用领域,对智能交通的未来发展状况进行了预测。总之智能交通是我国交通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智能交通发展阶段成果问题前景 Summary of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Abstract:"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is a new discipline rapidly developed in the 1980 s, it is a new transportation mode studied the 21 st century, is currently the subject of transportation front field, so learning of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development is of great important meaning.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history of development of the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the development stage, the achievement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age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development. Proposed the problems of the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during the development at home and abroad and the solution of the problems in the preliminary. Also introduces the composition of the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he field of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the future of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the forecast. In short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is the only wa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transportation. Key words: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ITS) Stage of development Results Problem Prospects 引言:ITS的发展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和现代社会发展的基础。由于现代社会城市化速度越来越快、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进程加快、个人旅行与休闲时间的不断增加以及人们对交通需求越来越高,ITS便成为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本文主要阐述智能交通的国内外发展,服务体系及出现的问题,整体的介绍了智能交通 一、概念及概况 所谓数字交通,就是充分利用现代化的通信、定位、遥感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电子地图和其它相关技术实现交通管理的数字化、网络化、一体化,以减少交通拥挤、提高交通流量、改善交通安全状况、充分利用路网资源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从而改善交通运输条件,是一种全方位的交通智能化系统。 智能运输系统综合运用了现代通讯技术、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导航定位技术、图像分析技术等,将交通系统所设计到的人、车、道路和环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其发挥智能作用,从而使交通系统智能化,更好地实现安全、畅通、低公害和耗能少的目的。智能运输系统的英文为Inteligent Transport System,

智能交通系统完整解决规划方案.docx

智能交通系统解决方案

目录 一、概述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二、智能交通系统总体设计 .........................................错误 !未定义书签。 1.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必要性 .........................................错误 !未定义书签。 2.智能交通系统建设目标 ...........................................错误 !未定义书签。 3.智能交通系统整体架构 ...........................................错误 !未定义书签。 4.智能交通系统应用架构图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三、主要子系统应用设计 ...........................................错误 !未定义书签。 1.高清卡口系统 ...................................................错误 !未定义书签。 2.高清电子警察系统 ...............................................错误 !未定义书签。 3.道路监控系统 ...................................................错误 !未定义书签。 4.信号灯控制系统 .................................................错误 !未定义书签。 5.交通诱导和信息发布系统 .........................................错误 !未定义书签。 6.智能公交系统 ...................................................错误 !未定义书签。

智能交通在解决交通拥堵方面的应用

硕士研究生试卷(课程论文)(2015 至2016 学年度第 2 学期) 题目智能交通系统在交通拥堵中的应用研究姓名李潘 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 任课教师张克宏

信息工程学院15 级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2015 —2016 学年第2 学期期末考试论文 课程名称系统工程课程类别专业课 姓名李潘学号2015000010277 分数授课教师张克宏 论文题目:智能交通系统在交通拥堵中的应用研究 教师评语:

智能交通在交通拥堵中的应用研究 李潘 摘要:兰州市的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质量,治理交通拥堵迫在眉睫。兰州市是典型的西北河谷型城市,城市发展受到地理环境限制尤为明显,甚至有居民戏称为“堵城”,并认为兰州的“压车时代”已经来临。城市拥堵问题带来了大量的负面影响,如降低了经济发展效率、改变了城市居民的生活秩序、破坏了城市生态环境等。本文分析了兰州市交通拥堵的成因以及传统治堵措施的局限性,进而提出了智能交通系统的概念,并阐述了其在解决交通拥堵方面发挥的重大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利用智能交通技术解决交通拥堵已是大势所趋。 关键字:智能交通系统;交通拥堵;交通事故;以智缓堵 Application Research for ITS in Traffic Congestion Control Li Pan Abstract:The problem of traffic congestion in Lanzhou becomes increasingly serious, and it has seriously affected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and the quality of people's life. Traffic congestion control is extremely urgent. Lanzhou, a typical valley city, the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has many obvious restricts on transportation, which are known as the lack of transportation land, the non-rationality of transportation network system, the construction lag of transport facilities, and the trailing of traffic management system and so on. The paper analyzes the factors causing traffic congestion and the limitations of traditional measures to control traffic congestion, and then, puts forward and discusses the great role ITS playing in solving traffic congestion problem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using ITS to solve traffic problems becomes a general trend. Keywords:ITS,traffic congestion,traffic accident,traffic congestion control by ITS

智能社区营运管理手册模板

智能社区营运管理 手册

业主/商户 使用 手册

柳州恒智商业管理有限公司 目录 1.前言………………………………………………………………( 1) 2.物业简介…………………………………………………………( 1) 3.用户须知…………………………………………………………( 1) 3.1 通讯地址 3.2 交通 3.3 进出邻里中心 3.4 进入/送货及上下安排 3.5 店铺钥匙、信箱 3.6 营业时间 3.7 客梯使用 3.8 货梯使用 3.9 保安 3.10 公共区域维修 3.11 招牌

3.12 保险 3.13 空调使用 3.14 保护结构及外观 3.15 业主/商户与公共场所关系 4.顾客服务……………………………………………………………( 3) 4.1 卫生间 4.2 公共电话 4.3 总业务部 4.4 服务项目 4.5 失物招领 5.财务管理………………………………………………( 4)

5.1 激付费之责任 5.2 管理费 6.保安措施……………………………………………………………( 5) 6.1 邻里中心保安 6.2 业主/商户保安 6.3 紧急联络名单 6.4 非营业时间进出邻里中心 6.5 高卖 6.6 迷失孩童 6.7 伪造信用卡/伪钞 6.8 防火 6.9 有组织犯罪及勒索的防范 7.应急程序………………………………………………………………( 7) 7.1 紧急电话号码 7.2 火警 7.3 扑灭初起火灾 7.4 受伤/急病 7.5 停电 7.6 煤气泄漏 7.7 困梯 7.8 水浸 7.9 大风 7.10 地震 7.11 消防喷淋头被打碎 7.12 接听恐吓电话

智能交通建设项目施工管理组织架构

智能交通建设项目施工管理组织架构 1.1.1项目管理组织设置 本工程设置由公司领导及公司各职能部门人员参与的工程领导小组,直接对项目经理部实施领导管理。委派具有丰富施工经验、二级项目经理组成项目经理部,负责具体施工管理,实行项目经理责任制,对质量、工期、安全、成本及文明施工全面负责。各施工管理职能部门在项目经理部的直接指挥下,做到有计划的组织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工期、安全、文明施工等方面达到目标要求。 1.1.2项目管理组织框图

1.1.3项目管理组织有效运转保证措施 1)组织强有力的项目班子,挑选思想好、业务精、能力强、善合作、服务好的管理人员进入项目管理班子。 2)建立健全项目经理、各工长、内业、材料岗位责任制,由公司工程领导小组定期对各专业人员进行考核。 3)强化激励与约束机制,制定业绩评比,奖罚办法,定时组织项目经理部人员会议,检查工作质量。 4)建立工程领导小组现场办公制,每半月召开一次现场办公会,重点帮助解决项目的资金、质量、进度等难题,以

确保质量为前提。带动项目各工作的有效运转。 5)每天下午召开由项目经理主持的班子碰头会,对上日工作的不足及时提出修正,对次日工作进行安排协调。 6)实行劳动用工管理,选派组织能力强,技术水平高,能打硬仗的作业队伍,树立连续作战的精神,确保工期的按时完成。 1.1.4项目管理组织管理人员职责 1.1.4.1项目经理管理职责 1)遵守国家有关工程建设和城市建筑管理政策法规,执行施工技术管理规范和企业规章制度,履行承包合同。 2)负责做好项目人员的思想工作,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 3)根据工程合同规定,组织单位工程或专业部分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协调好单位之间的关系。 4)负责办理工程变更的技术经济签证,在工程施工准备阶段和施工中向建设单位联系收取工程价款事宜,组织项目

智能交通系统报告

智能交通系统 关于北京科丰桥治堵的提案报告 学生姓名:刘升涛 学号:2014210535 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班级:8班 指导教师:徐图 2014 年12 月完稿

《智能交通系统》课程报告 北京市科丰桥位于北京四环的西南面,是一座立交桥,北侧为怡海花园、怡锦园等多处住宅小区,南侧为总部基地、科技园区、汽车博物馆等办公区。随着科技园区规模的不断加大,周边居住人员的不断增加,车流、人流快速激增,而区域路网不完善,过度依赖科丰桥与科技园区的连接,造成该区域高峰时段车辆拥堵严重,已经成为北京市著名的“堵点”。图1 是科丰桥周边交通地图。 图 1 科丰桥周边交通地图 图 2 是今年3 月某日早高峰时段拍摄的科丰桥各路口交通情况。 科丰桥的南北方向,各有一个十字交叉口。北面是由南四环西路辅路与百强大道组成的交叉口,各路口分别用ABCG 表示,称为北交叉口。 A 路口为单向3 车道; B 路口为双向4 车道,由北向南一条直行,一条直行兼右转; C 路口为单向六车道,其中两条直行道,一条右转

道,两条左转道,一条左转调头的车道;G 路口为双向8 车道,左右各一条调头车道,由南向北和由北向南,都是两条直行,一条左转车道。 图2 科丰桥各路口交通情况 南面是由南四环西路辅路与科技大道组成的交叉口,各路口分别用DEFH 表示,称为南交叉口。D 路口为单向3 车道;E 路口为双向8 车道,由北向南4 车道,由南向北三条直行,一条右转车道;F 路口为单向共六条车道,其中有一条左转调头的车道,一条左转向车道,一条左转兼直行车道,一条直行车道,两条右转车道;G 路口为双向8 车道,左右各一条调头车道,由南向北和由北向南,都是两条直行,一条左转车道。根据今年3 月某日早高峰时段实测,A 路口进口道

智能交通系统

浅谈智能交通系统

————————————————————————————————作者:————————————————————————————————日期: 2

浅谈智能交通系统 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 ,简称ITS)智能交通系统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电子控制技术以及计算机处理技术等有效地集成运用于整个交通运输管理体系,而建立起的一种在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运输和管理系统。 一、国内外研究开发现状 从国际上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历史来看,各国普遍认为起步于60-70年代的交通管理计算机化就是智能交通系统的萌芽。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交通管理和交通工程逐步发展成为智能交通系统,但是智能交通系统与原来意义上的交通管理和交通该有着本质的区别,智能交通系统强调的是系统性、信息的交互性以及服务的广泛性,其核心技术是交通流理论、信息技术、通信技术、智能控制技术和系统工程等。 我国的ITS研究和实施起步较晚,90年带中期以来,在交通部的组织下,我国交通运输界的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开始跟踪ITS技术,并取得了长足进步。我国政府在继续加快基础建设的同时,已提出将智能交通作为我国未来交通运输领域发展的重要方向和有限领域予以重点支持。 1998年1月交通部扑住成立了国家智能交通系统工程研究中心,依托单位为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在交通部的组织下,该中心承担了部重点科研项目“智能交通系统发展战略研究“。通过开项目的研究,提出我国智能交通系统发展的整体框架,为交通运输界提供指导性意见。在”十五“期间,由科学技术部牵头,国家智能交通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承担、全国20余所高校和研究所参与的国家重大攻关项目”ITS体系框架“和”ITS标准体系及关键标准制定“已经通过国家坚定。这将为我国顺利实施ITS 打下良好的基础。由于ITS能取得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国家政府部门的重视,已经产业化所带来的巨大利润,国内一些公司也纷纷介入其中。这些公司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新兴的IT 公司,一类是一直从事交通工程的公司。国内在ITS 领域的总体水平是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由于缺乏在交通领域和信息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以及没有实际ITS的经验,还没有成熟完善的系统可以应用于实际。总的来说,我国的ITS尚处在起步阶段,实际应应用的硬件设备大都采用国外的进口设备,以欧、美、日的产品为主,国内自主开发的系统仍出在使用阶段。 二、智能交通的应用 北京市智能交通系统建设一直处于国内城市智能交通系统发展的前列,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相当的距离。尤其是将在北京举行的2007年ITS世界大会和2008年奥运会,对北京市智能交通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战,这促使北京需要进一步全面推进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北京在智能交通方面建立几大应用系统。 1、交通综合信息平台与服务系统 交通综合信息平台是北京市智能交通系统的支撑层,是连接其它9个应用系统的枢纽,负责全市综合交通运输系统信息的存贮、处理和发布,是北京市智能交通系统的核心建设内容。该平台将于2007年之前完成一期工程建设,可以实现向政府交通管理部门提供决策支持,向社会公众提供多方式、全方位的交通信息服务,为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创造条件。 2、客运枢纽站运营调度管理与乘客信息服务系统 北京动物园公共汽车枢纽站运营调度管理与乘客信息服务系统示范工程已于2004年7月正式启用,实现了枢纽站内运营车辆的实时优化调度,是国内公共交通行业第一个拥有智能调度系统的大型综合性枢纽站。它的启用,能实现乘客的集中、立体化换乘,有效缓解周围一带的交通拥堵状况。 3、公共电汽车区域运营组织与调度系统 公共电汽车区域运营组织调度将根本改变"一线一调"的传统调度方式。通过对区域内公交车进行统一组织和调度,提高公交线路的调配和服务能力,实现区域人员集中管理、车辆

2010年上海世博智能交通系统方案(图)

世博智能交通系统是指直接服务于世博会的所有的智能交通应用与服务系统的总称,是指直接为世博会特定用户服务的,集出行服务、交通监控、智能公交、决策支持、电子收费、应急救援等功能于一体的智能交通集成应用与服务系统。这样定义区别于世博园区或世博园区内的智能交通应用与服务系统。用户包括世博会游客、交通管理部门、交通运输企业、世博组织者、园区工作人员、参展商等;涉及的空间范围包括世博园区、周边交通管制区、世博快速通道、综合交通换乘枢纽、轨道交通网络、世博公交专线通道、世博园区游船航道等直接相关的范围,还包括上海市域、长三角、国内其他省市及国外与世博会有关的空间范围;涉及的开发领域包括出行信息、交通管理、公交运营、决策支持、电子收费和应急救援等领域;涉及的出行过程有出行前、出行中和返程交通服务等;涉及的服务层次有基本服务、特色服务。 系统的功能和框架:上海世博智能交通系统由“一个中心,六个应用系统”组成,总体架构如图所示: 世博智能交通系统应用框架 一、一个中心:世博会IT s中心 上海世博会ITS中心是各应用系统的总控制和相互之间的协调中心,实现各应用系统互通互联、数据交换和共享,与上海市交通综合信息平台以及其他的ITS系统进行数据交换和连接,是保障世博交通有效管理和信息服务的神经中枢。 二、六个系统 1、世博出行交通综合信息服务系统,简称“出行信息” 出行综合信息服务系统是指为广大游客提供覆盖所有交通方式的交通综合信息,能为不同出行方式、不同地方、不同偏好的游客全面了解世博会的交通状况,在游客出行前、出行中

和园区内全过程中均能获得全面的综合的交通信息,并以“一个网站、一个电话”等简易方式提供服务。出行综合信息服务系统是世博会举办方为游客提供的最基本的交通信息服务。世博会出行综合信息服务系统由下列子系统组成: (1)世博交通网站 (2)手机用户交通信息服务 (3)世博热线电话 (4)交通电台专用频道、电视台等交通信息服务方式 2、世博交通监控系统,简称“交通监控” 智能交通监控系统作为智能交通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保证城市交通安全、畅通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可以作为了解交通状况和治安状况的一个窗口,是公安交通指挥系统不可缺少的子系统。建立视频图像监控系统目的就是及时准确地掌握所监视路口、路段周围的车辆、行人的流量、交通治安情况等。交通视频监控的区域主要是城区主要道路,重点是交通流量大的路口、路段和事故多发点,所有监控视频信息全部送往监控中心,这一特点决定了交通视频监控网络为点对多点分散型网络结构,各点距离监控中心的距离有近有远,远点长达十几公里到几十公里。该系统由三级监控系统组成的具有高性能、多方面的检测手段,直观的数字检测显示、图像监视,完善的紧急电话报警功能,以及能及时、动态地发布警示、诱导信息的监控系统。 3、世博智能公共交通系统,简称“智能公交 公共交通承载85%以上的世博会直达客流,是世博会的最主要的交通出行方式。公共交通信息服务系统是在公共交通运营调度信息系统的基础上,为广大使用公共交通的游客提供方便快捷、完善周到、互动透明的换乘衔接信息服务、到站预告和预计行程时间信息服务等,力争公共交通快速准时,便捷舒适,尽量减少晚点延误和因信息不畅造成的拥挤。世博公共交通信息服务系统包括轨道交通信息服务系统、世博公交专线信息服务系统、水上巴士信息服务系统、出租汽车信息服务等四个子系统。世博会公共交通在交通组织与信息服务上应尽可能与常态下的公共交通相分离,将两股客流在时间和空间上适当分离,实行差别化引导服务,将会极大地提高运行效率,保障世博游客运输的便捷和畅达。为了有效地组织和管理公共交通,有序快速地引导世博会的公共交通客流,必须将这些为世博游客提供特定服务的公共交通信息系统,统一规划建设,纳入世博会交通信息服务系统框架的规划和建设范围。 4、世博交通决策支持系统,简称“决策支持” 根据上海世博会需求分析,交通决策系统将解决以下交通问题:进行交通流量调查,预测交通流量,拥挤属性分析,对交通拥挤进行疏导决策,对突发事件进行指挥决策,以及根据交通情况提供缓解交通压力的世博会策略等。其中流量监测、疏导决策决策主要由人机交互子系统调用模型库中的模型来实现,模型库管理、预案库管理、策略库管理由各个子系统来实现。系统框架如图所示。

智慧交通管理平台系统项目策划书

智慧交通管理平台项目策划书 XXXXXXXXXX单位 XXXXXXXXXXXX单位

修订记录

1.引言 (1) 系统背景和目的 (1) 应用领域和使用对象 (1) 系统功能及特性简介 (1) 2.阅读指南 (1) 手册目标 (1) 阅读对象 (2) 手册构成 (2) 手册约定 (2) 3.系统安装及启动 (2) 硬件环境 (2) 软件环境 (2) 4.登录和退出 (3) 5.系统管理 (3) 机构管理 (3) 角色管理 (3) 路口权限 (4) 用户管理 (4) 用户消息 (4) 个人信息 (4) 密码修改 (5) 公告管理 (5)

区域设置 (5) 路口设置 (6) 参数设置 (6) 六合一查询 (7) 6.卡口监控 (8) 实时车辆 (8) 车辆布控 (8) 过往查询 (9) 违法查询 (9) 嫌疑车辆 (9) 报警查询 (10) 历史过车 (10) 图片查询 (10) 数据监测 (10) 车辆轨迹 (11) 车流量统计 (11) 按车辆类型统计 (11) 按车籍统计 (11) 车辆统计 (11) 7.违法处理 (11) 数据录入 (11)

图片审核 (13) 数据管理 (13) 数据查询 (14) 数据审核 (14) 录入过滤 (15) 图片上传 (15) 业绩有效数据统计 (16) 业绩无效数据统计 (16) 违法信息统计 (16) 业绩工作量统计 (17) 人性化执法模版 (17) 本地车辆 (17) 设备信息 (17) 重点车辆 (17) 白名单车辆 (18)

1.引言 系统背景和目的 智慧交通综合应用平台是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强化交通管理的一种手段,以期达到减少事故的发生、提高通行效率、优化交通环境的目的。而在严肃执法科技执法的指导下,非现场的执法取证摆脱了人为因素的影响,拍摄当时当地违法图片更客观更直接的作为违法依据,这一系统的应用是科技强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项目以XX交警综合管理平台作为需求的第一单位作为用户原型进行开发,同时综合考虑了未来的产品化方向,以通过项目的方式来推动公司整体技术力量提升和产品系列化。 系统的应用领域和使用对象 本软件的应用领域主要在公安交警部门,用户为公安交警的警务人员。 系统功能及特性简介 本系统的主要功能:具备各种天气条件下连续工作的能力,能自动记录机动车闯红灯、逆向行驶、超速行驶等交通违法行为。系统操作员将所获取的违法信息及时录入系统,提交审核,待上级审核通过,相关违法信息将上传至省总队保存。而与此同时该违法行为即表示生效,为了及时通知违法当事人(或车主),本系统能够使用语音或短信方式告知当事人交通违法行为处理通知。 系统能够对超速、闯红灯、违停、压黄线、逆行车辆等多种违法记录的非现场执法综合信息管理。包括前端设备抓拍违法数据录入,其他违法图片数据录入,车辆信息匹配,违法数据查询、修改,报表统计,违法语音/短信告知等功能。 本系统的基础数据来源为各大监控品牌的硬件设备,需要硬件厂商提供相应的数据库接口;车辆信息、车主信息等资料需要上级软件厂商提供对应的软件数据接口,或者提供可以获取上述信息的合法、有效渠道。 2.阅读指南 手册目标 本手册主要是对智能交通综合管理平台的主要功能及操作方法进行定义,使用户能够了解并确认软件功能需求,帮助开发人员掌握系统的主要功能点,完成

智能交通系统概述

智能交通系统概述 引言 今天,道路运输已经成为超越铁路的最重要的地面运输方式,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随着汽车的普及、交通需求的急剧增长,进入80年代以来,道路运输所带来的交通拥堵、交通事故和环境污染等负面效应也日益突出,逐步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全球性共同问题。 解决车和路的矛盾,常用的有两个办法:一是控制需求,最直接的办法就是限制车辆的增加;二是增加供给,也就是修路。但是这两个办法都有其局限性。交通是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基本条件,经济的发展必然带来出行的增加,而且在我国汽车工业正处在起步阶段的时期,因此限制车辆的增加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而采取增加供给,即大量修筑道路基础设施的办法,在资源、环境矛盾越来越突出的今天,面对越来越拥挤的交通、有限的资源和财力以及环境的压力,也将受到限制。这就需要依靠除限制需求和提供道路设施之外的其它方法来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简称its)正是解决这一矛盾的途径之一。

一、智能交通系统概述 从国际上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历史来看,各国普遍认为起步于60-70年代的交通管理计算机化就是智能交通系统的萌芽。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交通管理和交通工程逐步发展成智能交通系统,但是智能交通系统与原来意义上的交通管理和交通工程有着本质的区别,智能交通系统强调的是系统性、信息交流的交互性以及服务的广泛性,其核心技术是电子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交通工程和系统工程。 智能交通系统就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数据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电子控制技术、自动控制理论、运筹学、人工智能等有效的综合运用于交通运输、服务控制和车辆制造,加强了车辆、道路、使用者三者之间的联系,从而形成一种定时、准确、高效的综合运输系统。智能交通系统就是以缓和道路堵塞和减少交通事故,提高交通利用者的方便、舒适为目的,利用交通信息系统、通讯网络、定位系统和智能化分析与选线的交通系统的总称。它通过传播实时的交通信息使出行者对即将面对的交通环境有足够的了解,并据此作出正确选择;通过消除道路堵塞等交通隐患,建设良好的交通管制系统,减轻对环境的污染;通过对智能交叉路口和自动驾驶技术的开发,提高行车安全,减少行驶时间。

智能交通安全防护措施管理制度(2021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智能交通安全防护措施管理制 度(2021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智能交通安全防护措施管理制度(2021版) 安全防护措施是保证生产安全的重要手段与保障,搞好安全防护措施的管理,有利于安全、文明生产,减少或避免事故的发生。为了保证安全生产,降低生产安全隐患,进一步加强对安全防护措施的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节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1、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各级各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责任落实到人。各项生产任务都必须有明确的安全指标等保证措施。 2、新进公司员工上岗都须进行安全知识培训。员工变换工种,须进行新工种的安全技术教育。工人应掌握本工种操作技能,熟悉本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3、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时,应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经技术负责人审查批准。

4、分部分项工程安全技术交底要进行全面的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 5、特种作业持证上岗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操作证必须按期复审,不得超期使用。 6、各生产队每天做好班前安全检查,各负责人进行安全记录交接。 7、遵章守纪、佩戴标记,严禁违章指挥、违章作业。 8、安全事故处理要建立安全事故档案,按调查分析规则、规定进行处理报告。 第二节项目工程安全防护制度 施工现场的防护范围有建筑物周边防护;建筑物五临边防护;现场施工用电安全防护;现场机械设备安全防护;施工人员安全防护;现场防火、防风等措施。 一、“三宝”“四口”安全保护措施 1、安全帽 (1)安全帽须经有关部门检验合格后方能使用。

智能交通系统简介

城市智能交通系统简介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汽车化进程加快,越来越迫切地需要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及计算机技术,建立一种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道路交通管理综合集成系统。 智能交通系统将以道路交通有序、安全、畅通以及交通管理规范服务、快速反应和决策指挥为目标,初步建成集高新技术应用为一体的适合于城市道路交通特点的、具有高效快捷的交通数据采集处理能力、决策能力和组织协调指挥能力的管理系统,实现交通管理指挥现代化、管理数字化、信息网络化。 1、城市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必要性 ●城市交通发展的需要 ●提升全市道路交通总体管理水平的需要 ●城市公共治安管理的需要 ●面向公众出行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 2、智能交通系统建设目标 ●以城市路网为对象,以公众交通出行需求为导向,重点考虑道路交通管 理与交通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需求,建设以视频综合复用技术为核心的道路视频监控系统,同时整合已有和新建外场设备的动态数据。 ●建设城市道路交通智能管理中心及相关应用系统,相应的通信网络和外 场设备,实现城市的道路网交通管理与交通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非现场

执法及综合信息管理、车辆驾驶员综合信息管理,面向公众的道路交通信息服务。 充分考虑与公安局110指挥中心、城市应急联动指挥中心、社会治安防控动态监控系统及其他相关系统的衔接。实现城市道路网的高水平日常运行管理、高效的交通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为公众提供安全便捷畅通的道路交通出行服务。 3、智能交通系统所包括的一个平台、8个子系统 中心集成平台 智能交通系统中心平台通过对智能交通各子系统的高度集成,汇总融合、分析处理各类交通数据,并依据最终获取的有效信息进行决策和 交通指挥调度,同时对各种交通突发事件进行判断、确认和处理;以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