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口才

第一章公共关系口才概述

(一)口才及相关概念

识记:

1.语言: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是声音、文字和意义相结合的符号系统,是社会交际、表情达意的重要

工具。

2.口头语言:指以音和义结合而成,以说和听为传播方式的有声语言。

3.书面语言:以字和义结合而成,以写和读为传播方式的语言,是口头语言的文字符号形式。

4.态势语言:以体态和意义相结合,以表现与观察为传播方式的语言符号。

5.副语言:(类语言、辅助语言):指在口语表达过程中伴随着常规语言而出现、不分音节、需要根据语境确定其语义的语言现象。如:语调、语速、重音、停顿以及笑声等

6.标准语言:

7.我国标准语言:确切表述是运用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表达,适合社会交际的语言环境,语意相对确定的口头语言。

8.言语:指特定语言的运用和运用语言所产生的结果

9.言语活动:指对特定的语言的运用,包括表达(说话或写作)和领会(倾听或阅读)

10.言语交际:指特定的人,为了特定的目的,选择适合语言环境的语言内容和方式,以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一种言语活动。

11.口才:以口头语言为主要工具,同时借助态势语言和副语言的辅助作用,取得良好、卓越或超群效果的口头表达的能力,简单地说,口才就是语言交际中有效地运用口头语言的才能。

12.口语表达艺术:有意识地运用各种表达手段、方式、方法、技巧,使表达准确、鲜明、得体、巧妙、生动、有力,具有强烈的“打动人、感染人、征服人”效果的口语表达。

领会:

1.语言与口头语言:

2.口头语言是其他语言形式的基础:表现为四个方面:1、没有口头语言就不会有书面语言,书面语言是根据社会交际的需要在口头语言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2、口头语言的历史长,书面语言的历史短。3、口头语言应用的范围广泛,每个正常人至少都使用一种口头语言进行交流;书面语言的应用范围相对狭窄,使用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化水平。4、口语交际中的表意符号以口头语言为主,态势语言和副语言只具有辅助性和伴随性的功能。

3.口语与标准语言:

4.语言与言语活动;

5.语言与言语的区别;1、语言为民族或全民所共有,言语则为个人的行为;2、语言材料和组合规则有限,具体的言语无穷无限;3、语言是对言语的抽象概括,言语是对语言的运用。

6.口语与书面语言;

7.口头语言的特点:1、音义结合的相对性;2、思考表达的同步性;3、瞬息即逝的短暂性;4、信息反馈的迅速性;5、语体风格的简洁性。

8.口才与口语表达。

(二)口才与公共关系口才

识记:

公共关系口才:是能够体现公关精神,遵循公关原则,取得良好公关效果的口语表达才能。

领会:

1.口才的基本特点;1、明确的目的性;2、明显的综合性;3、独特的技巧性;4、突出的实践性。

2.口才的综合性特点;1、生理和心理的综合;2、素质和能力的综合;3、思考和表达的综合;4、方式

和手段的综合。

3.口才与公关口才的关系:口才与公共关系口才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公共关系口才作为个别,必然具

有一般口才的特征。同时只有符合公共关系精神的口才,才能称为公共关系口才。

4.公共关系口才的基本内容:1、公共关系口才的概述;2、口语交际的构成要素;3、公关口才的应用原

则;4、公关口才的表达方式;5、公关口才的修辞手法;6、公关口才的句式选择;7、公关口才

的辅助技巧;8、公共关系交谈的口才;9、公共关系演讲的口才;10、上下级之间的口才;11、公共关系口语的风格。

(三)公共关系口才的衡量标准

识记:

1.原则:指人们观察、分析、研究、处理问题以及从事实践活动所依据的法则或标准。具有明确的规范性、普遍的指导性、显著的制约性和严谨的科学性。

2.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指研究公关理论、从事公关实践、开展公关活动必须遵守的一般准则,也是确定公共关系口才应用原则的理论依据和应用公共关系口才的指导方针。

领会:

1.一般口才的衡量标准:1、说得对,指口语表达能够做到清晰、明确、恰当、正确、流畅地传递有关信息;2、说得好,指口语表达能够做到形象、生动、收放有致,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和说服力;3、说得妙,指能够做到应对自如、敏捷灵活、鞭辟入里,有较强的冲击力、感召力和征服力。2.公共关系口才的衡量标准;1、遵循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公共关系的总体原则:公共关系必须以公众利益为目标、公共关系必须以公众研究为根据、公共关系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公共关系必须

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是指导方针。实践原则:真实信用、平等互利、统一协调、整体效益,是行

为规范。);2、体现公共关系的基本精神(公众必须被告知、讲真话、投公众所好是公共关系思

想的核心);3、服务公关活动的既定目标(从开始到实现目标的四个层次:1、交流信息;2、沟

通情感;3、改变态度;4、引起行为)。

3.遵循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

4.体现公共关系的基本精神;

5.服务公共活动的既定目标;

6.公关口才衡量标准的强化效益:指一旦口才符合或达到这一标准,其作用和效果将得到增强。也就是说,只要口才的施展遵循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体现公共关系的基本精神,就能起到强化公共关

系活动效果的作用。

7.公关口才衡量标准的弱化效应:指一旦口才不符合或未达到这一标准,其作用和效果将会受到削弱。

也就是说,如果口才的施展没有遵循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未能体现或者违背公共关系的基本精

神,那么,将会弱化公共关系活动的作用和效果。

简单应用:

1.应用一般口才的衡量标准评价口才的实例;

2.应用公共关系口才的衡量标准评价公共关系口才的实例。

(四)公共关系口才的性质与作用

领会:

1.公共关系口才的性质:1、一般口才的性质;2、口头语言的性质;3、公关活动的性质

2.一般口才的性质;

3.口头语言的性质;

4.公关活动的性质;

5.公共关系口才的作用。1、畅通信息渠道;2、播洒人文关怀;3、融洽人际关系;4、维护组织形象;5、促进各项工作。

简单应用:

1.应用公共关系口才的性质对相关的口才实例进行分析;

2.根据公共关系口才的作用分析相关的公共关系口才实例。

第二章 口语交际的构成因素

(一)口语交际的传播模式

识记:

1. 说话人:信息的发出者,也叫“信源”或“传者”

2. 听话人:就是信息的接受者,也叫“信宿”或“受者”

3. 信息:说话人传达给听话人的思想、情感,也就是口头语言中的“义”。

4. 符号:就是说话人用来表达和传达自己思想、情感(即信息)的物质载体,即口头语言中

的“音”。 在公共关系口才中,符号主要指口头语言的声音。

5. 编码:就是将信息编为符号的行为和过程,在公关口才为媒介的口语交际中,就是说话人

选择一定的声音来表达自己所要传达的思想、情感(信息)的行为和过程。

6. 解码:

7. 语境:就是口语交际的环境。任何口语焦急都必须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语境对口语交际

具有突出的制约作用。

8. 现实的语言环境:指说话和听话时的场合以及话的前言后语。

9. 广义的语言环境。除了现实的语言环境之外还包括一个时代、社会的性质和特点

领会:

1. 口语交际信息传播模式;

符号(信息B 2) 说话人(信息A1) 符号(信息B 1) (信息C1)听话人

编码

解码 听话人(信息C2) (信息A2)说话人

编码

解码 转换

转换

2. 口语交际信息传播模式构成要素:说话人、听话人、符号、信息、编码、解码、语境。

3.传播与反馈的关系:1、反馈的实质就是传播:反馈实际上就是表露某种思想或情感,也就

是在传递某种信息,因此也是传播活动。2、多数传播包含有反馈

4.符号与信息的非对应性:信息符号在表达信息的时候,并非总是一对一的对应关系,除了

某些严格按照一对一的要求制定的人工符号外,生活中大量、经常使用的语言符号

和非语言符号与它们所表达的信息之间都不是一对一的对应关系。这种非对应状况

存在两种情形:同义性、多义性。

5. 口语交际参与者及其角色转换。随着口语交际中信息传播的连续进行,说话人与听话人的角

色也会不断地发生转化。“说话人”与“听话人”实际上都是口语交际的参与者在

口语交际的不同情况下所扮演的不同角色。

简单应用:

对实际案例进行口语交际的构成因素分析。

(二)口语交际中的信息传播

领会:

语 境

1.编码正确而且解码也正确:编码正确而且解码也正确:信息A=信息B=信息C。这种情况是口语交际中最理想的状态。

2.编码正确但是解码不正确;信息A=信息B,信息B≠信息C 信息A≠信息C。口语交际不成功。

3.编码不正确而解码正确;信息A≠信息B,信息B=信息C 信息A≠信息C。口语交际不成功。

信息A≠信息C 4.编码不正确并且解码也不正确;信息A≠信息B,信息B≠信息C

信息A=信息 C

(可能而非必然)5.口语交际并不容易;

6.编码或解码错误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7.利用错编或错解可以成为口语交际艺术;

8.信息传播是口语交际的核心:信息能否顺利、有效地得到传播是信息传播的核心,也是口语交际的核心问题;信息能否顺利、有效地得到传播,关键在于编码和解码是否正

确;编码与解码都与信息符号相关:信息符号是编码的起点和终点,又是解码的对

象和起点。

简单应用:

1.举例说明口语交际并不容易

2.举例说明编码或解码错误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

3.举例说明利用错编或错解可以成为口语交际艺术;

(三)语境及其对言语交际的影响

领会:

1.语境影响口语交际的特点:1、广泛性2、层次性3、两面性4、可控性

2.语境是辨析和确定信息符号含义的依据:语境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制约和影响着信息传播和言语交际,因此通过语境的分析可以达到辨析和确定信息符号含义的目的。

3.语境对口语交际参与者的情绪性影响:所谓“情绪性影响”是指语境通过制约口语交际参与者的情感、情绪而对口语交际造成的影响。

4.语境对口语交际参与者的能力性影响:口语交际参与者的信息传播能力包括选择星系的能力、辨析符号的能力、编码的能力、解码的能力以及反馈的能力。这种影响具有长期性

和稳定性

简单应用:

1.举例说明语境对辨析和确定信息的作用。

2.举例说明语境对口语交际参与者的制约和影响:1、语境对口语交际参与者的情绪性影响:所谓“情绪性影响”是指语境通过制约口语交际参与者的情感、情绪而对口语交际造成的影响。2、

语境对口语交际参与者的能力性影响:口语交际参与者的信息传播能力包括选择星

系的能力、辨析符号的能力、编码的能力、解码的能力以及反馈的能力。这种影响

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

(四)口语交际参与者的主导作用

领会:

口语交际参与者的主导作用?

1.意愿和态度关系到交际的顺利进行:

2.决策和调控关系到传播主旨和内容;

3.素质和水平关系到口语交际的效果:

1)化解编码的失误

2)把握符号外信息

3)克服解码的障碍

4)补救解码的误读

简单应用:

1.根据化解编码失误的实际案例说明口语交际参与者的主导作用;

2.根据把握符号外信息的实际案例说明口语交际参与者的作用;

3.根据克服解码障碍的实际案例说明口语交际参与者的主导作用;

4.根据补救解码误读的实际案例说明口语交际者的主导作用。

第三章公关口才的应用原则

(一)公众原则

误记:公共关系口才的公众原则。是指公共关系口才在实际运用中必须遵循的具体原则,它必须遵循公共关系的一般原则,即必须以公共关系的总体原则为指导方针,必须以公共

关系的实践原则为行为规范,必须以公共关系活动的原则为运作准绳。

领会:公众原则的具体要求。1、尊重并维护公众的人格地位2、尊重并尽量满足公众的知情权3、尊重并满足公众的正当需求

简单应用:

1.根据尊重并维护公众的人格地位的要求分析相关案例;

2.根据尊重并尽量满足公众的知情权的要求分析相关案例;

3.根据尊重并满足公众的正当需求的要求分析相关案例。

(二)恰当原则

识记:

公共关系口才的恰当原则:指运用公共关系口才时,所传播的思想和情感应当具有恰当性。

领会:

1.恰当和正确的关系:

(1)是否正确决定于事实,道理或某种公认的标准。

(2)是否恰当主要看其是否有利于现实焦急目的,即有利于实现交际目的的语言表达则为恰当,反之为不恰当。

(3)正确与恰当并非任何时候都一致。

(4)四种情况:

●恰当并且正确:

●恰当但不正确:

●不恰当但正确:

●不恰当也不正确:

2.恰当性原则的具体要求。

1)尽量选择既恰当又正确的信息:

2)应当避免不恰当的信息。

简单应用:根据恰当性原则的具体要求分析相关案例。

(三)适宜原则

识记:公共关系口才的适宜原则:是指运用公共关系口才时,应当选择最适宜的方式或形式。只有遵循适宜原则,公关口才的运用才能实现公馆活动的预定目标。包括适宜的传播方式、适宜的时间地点、适宜的通俗程度、适宜的风格特色以及适宜的句式等。

领会:

1.传播方式适宜;

1)交谈

交谈就是相互接触谈话,可以是一对一的,也可以是一对多的,参与者都应当有平等交流的机会。

2)演讲

演讲是面对人群的讲话,演讲是或者主要是一对多的传播方式,在这种传播中,演讲人与听话人的地位是不均衡的。如果需要同时面对较多公众集中传播某种信息就应当考虑这种方式。

3)辩说

是双方或多方通过口头争辩的方式以阐明事理、区别真谬的言语交际活动。一般来说,公共关系口才的运用应当避免使用以争取获胜为目的的

2.时间地点适宜;

3.通俗程度适宜:所谓通俗程度适宜指公共关系口才的运用应当适合公众的理解接受程度。

1)通俗程度应略高于一般:eg新闻播报员的口吻

2)适应个别与一般的原则:eg:奶奶看《相约星期六》

3)适合程度应当符合时代特点

4.风格特色适宜:1、风格特色应当与信息内容相协调2、风格特色应当“不拘一格”

(四)语境原则

识记:

公共关系口才的语境原则:是指公共关系口才在运用中应当努力适应语境的影响并且需要积极地控制语境和利用语境。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发挥公共关系口才的作用。

领会:

1.对语境影响的利用:

对语境影响的利用就是利用语境的影响以增强口语交际效果,包括正用与反用两种类型。

正用:利用语境积极、正面的影响以增强口语交际效果

反用:将语境消极、负面的影响转化为积极、正面的影响以增强口语交际效果。

2.对语境影响的导引:对语境影响的导引是指对语境消极、负面的影响加以疏导、淡化或消释,从而保证口语交际的顺利进行。

3.对语境影响的顺应:指说话人出现编码失误而导致听者不能正确解读时,说话人调整编码以适应对方的语境。

4.对语境影响的遏止:指说话人出现编码失误而导致听者不能正确解读时,说话人调整编码以适应对方的语境。

5.对语境影响的再造。指口语交际主体为了获得交际的成功而自觉创造出具有积极、正面影响的语境。多用于语境中消极、负面影响因素较强的场合,目的在于利用再造的具有积极、正面影响的语境抵消或取代消极、负面影响的语境,从而使口语交际顺利进行。

(五)诚信原则

识记:

1.诚信:指诚实不欺、言行一致的待人处事品质和态度。

2.公共关系口才的诚信原则:“言语真诚,说话算数”

3.言语真诚:就是在言语交际中,说话要发自内心,要言为心声,而不可言不由衷、口是心非,更不可胡编乱造、愚弄欺骗。

4.说话算数:指说话要讲信用,答应了的事情一定要半,做到承诺就一定要兑现。

领会:

1.诚信原则的含义;指运用公共关系口才,应当具有真诚的态度和承担责任的精神。

简单的将,就八个字“言语真诚,说话算数”

2.诚信原则的内容:言语真诚、说话算数

3.诚信原则的绝对性与相对性:公共关系口才的诚信原则既有绝对性的一面,也有相对性的一

面,诚信原则适用于一般情况,在某些特殊情形下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公共关

系口才的诚信必须以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前提条件,只有符合国家和人民根本

利益的言论和承诺才应该说到做到,恪守不误,否则,不仅不应该付诸实施,还应

该坚决收回成命。

4.诚信危机的处理。诚信危机:指在口语交际中由于说话不真诚或说话不算数而引起公众不满

而导致的危机。

如何处理口语交际而导致的诚信危机:

坦率承认错误

告知事情真相

采取切实行动

简单应用:举例说明言语真诚与保守秘密的关系。

第四章公关口才的表达方式

(一)叙说

识记:

1.叙说:叙说是说话人对事件的发生、发展,对问题的出现、变化,对人物的经历、行为的交代和介绍。

是口语交际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

2.详叙:对所说的人、事、问题作细致、周详的交代、介绍

3.略叙;对所说的人、事、问题只作简略、大致的交代、介绍

4.顺叙;按照事件发生、问题出现或人物成长的自然时间顺序进行叙说。是叙述中最基本、最常见的方法。

5.倒叙;把事件的结局、问题的后果或任务的命运先说出来,或者是将事件、问题或人物经历中最突出的片段先说出来,然后再按自然时间顺序进行的叙说,也称“倒插笔”

6.插叙;就是暂时中断叙说而插进与原叙说有关的事件、问题或人物的内容,随后再从中断处接着进行的叙说。插叙的运用,可以起到补充、说明或生发的作用,便于说话人更好地叙说和听话人更好

地领会讲话内容。

7.引叙。说话人在叙说过程中引用,转述别人的言论或意见,以增强表达效果的叙说。引用或转述的话一般具有代表想和典型性,可以使叙说更富有感染力。

领会:叙述的要求;

简单应用:举例说明叙说的主要类型。

(二)描述:

识记:

1.描述;就是以生动、形象的言辞,对人、事物的情形、状态进行具体的刻画和描绘。通过描述可以使听话人获得鲜明的印象和深刻的感受,产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感受。

2.人物描述;就是说话人对某个或某些人的感知、印象、认识或评价的描述。包括:肖像描述、言辞描述、行动描述和心理描述。

3.肖像描述;对人物的五官长相以及身材、神情、姿态、服饰等所做的描述。

4.言辞描述;对人物所说的话极其语气、声态的描述。

5.行动描述;对人物的行为、动作的描述。

6.心理描述;对人物内心的想法、感触、情绪、意识等所作的描述。

7.事物描述;是说话人对客观世界中事件、物体、现象等所作的描述。

8.景物描述;是说话人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所进行的描述。

9.直接描述;又叫做正面描述,在这种描述中,说话人观察、感受到什么就直截了当地说出来。

10.间接描述;有叫做侧面面熟,在这种描述中,说话人通过对与描述对象相关的其他人、事、物、景的

描述,或者通过对其他人的评价,来达到对描述对象的目的。这种方法习惯上叫做“烘托”。11.领会:描述的要求:

1)描述目的的明确性

2)描述要自然贴切

3)描述要突出特点

简单应用:应用描述的相关知识对某人、某物进行描述。

(三)抒情

识记:

1.抒情;就是说话人书法和表露自己的感情。

2.直接抒情;就是不借助其他表达方式,直接抒发感情,即“直抒胸臆”。往往能够强烈、有力地感染听话人。

3.间接抒情;是借助叙说、描述、论证等表达方式,让感情依附于具体的人、具体的事、具体的景、具体的理而得以抒发和表露。

领会:

1.借助叙说抒情;说话人通过对某一具体的人物、事件、问题的叙说来抒发、表露自己的感情。

2.借助描述抒情;通过对人物、事物、景物的描述来抒发、表露感情。(借人物、事件、景物)

3.借助论证热情;通过对客观势力进行论证来抒发、表率自己的感情,又叫做寓情于理。

4.抒情的要求。感情真挚、情趣健康、符合需要。

简单应用:

1.应用直接抒情的方法写作短文;

2.应用间接抒情的方法写作短文。

(四)论证

识记:

1.论证;是确定某个说法、观点真实性或虚假性的思维过程。如果一个论证旨在确定某个说法、观点的真实性,就称之为证明或立论;如果论证旨在确定某个说法、观点的虚假性,则称之为反驳或驳论。

2.论题;又叫做论断、观点,是说话人对所论述的事物、问题提出的主张、看法或表示的态度。在整个论述过程中,占主导地位,论据和论证都必须为论题服务。

3.论据;就是说话人用来证实或反驳论题的理由和根据。可分为事实根据和理论根据。

4.论证方式;就是运用论据来论述论题的过程或方式

5.事实论据;就是用做论据的客观存在的事实或数据。这种论据有较强的说服力。

6.理论论据;就是用做论据的理论观点。

7.立论;又叫证明,是说话人正面阐述某种观点和态度,确定其真实性的论证。

8.驳论:又叫反论,说话人驳斥某个观点或驳斥某个论证,即确定该观点不正确,或者确定该论证不成立。

领会:

1.论证的要素:论题、论据。

2.论证的种类:立论、驳论。

3.论证的规则:

1)论题必须清楚、明确。

2)论题必须始终同一。

3)论据必须是真实的命题

4)论据的真实性不应当靠论题来证明。

5)从论据中必须能够推出论题

简单应用:

1.对具体案例进行分析,指出其中的论题、论据、论证方式;

2.对具体案例进行分析,指出其中应用的论证方法。

3.应用论证的规则分析具体案例指出其中包含的逻辑错误。

(五)说明

识记:

1.说明;就是将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能等解说清楚。

2.概况说明:就是对事物情况作出简明扼要的说明,也就是概括介绍事物的特征。

3.定义说明:通过揭示概念的内涵来明确概念的一种逻辑方法。

4.分类说明:按照一定的标准将需要说明的对象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加以说明。

5.举例说明:通过某个具体事例的分析来说明比较抽象、复杂事理的说明方法。

6.比较说明:是应用比较方法所进行的说明。

7.数字说明:运用数字来说明事物或事理。

8.引用说明:是引用有关资料、故事、名言、诗词等作为依据或佐证的说明方法。

领会:

1.说明的方法:概括说明、定义说明、分类说明、举例说明、比较说明、数字说明、引用说明

2.说明的基本要求。解说清楚、明白、深刻,能表现事物的特点和本质。

简单应用:分析具体案例指出其中应用的说明方法。

第五章公关口才的修辞手法

(一)比喻、比拟、借代

识记:

1.比喻:在描述某个事物或说明某个道理时,用具有相似点的其他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的修辞手法。

2.明喻:构成方式是本体、喻体都出现,喻词“像,如,似”等。

3.暗喻:也叫隐喻。构成方式是本体和、喻体都出现,但喻词“是,变成,成为,等于”等。

4.借喻:构成方式是不说出本体,或不在本句中说出本体,而把喻体直接用在本体应该出现的地方。

5.比拟;就是借助想象把物当作人,把人当作物,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说的修辞手法.

6.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说,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

7.拟物:就是把“人”当作“物”。或把甲物当乙物来说。把人当物就是使人具有物的情态或动作。

8.借代:就是借用与其密切相关的名称来代替某个人或物的名称的修辞手法,也叫做“换名”。

领会:

1.比喻的种类;

2.比喻的类型;明喻、暗喻、借喻。

3.运用比喻应当注意的问题;

1)喻体应该是常见,易懂的事物

2)喻体和本体应当具有共同点

3)用以作比的事物应当积极健康

4.运用比拟应当注意的问题;

1.比拟必须体现当时的真情实感

2.用于比拟的人和物必须相近或相似

3.注意比拟和比喻的区别:相同之处在于都是两个事物相比。区别是比喻的重点在“喻”,既

以乙事物喻甲事物,甲乙两事物一主一从;比拟的重点在“拟”,即将甲事物“当做”乙事物来说,甲乙两事物彼此交融,浑然一体。

5.借代的方式;

五种借代方式:

?特征代本体:指用事物的某些特征或标志的名称代替该事物本身名称

?专名代泛称:指用某个人或事物饿专有名称代替该类人或事物的名称

?具体代抽象:指用具体人或事物的名称代替该类人或事物的抽象名称

?部分带代整体:指用人或物中具有代表性的部分的名称代替该类人或事物的名称

?整体带部分:指用一类人或事物的整体的名称代替该整体中某个(些)人或事物的名称

6.运用借代应当注意的问题。

1)把握借代与借喻的区别

2)被借代的本体必须明确

3)应当注意褒贬和场合

简单应用:

1.根据相关知识对应用比喻的口语表达案例进行分析;

2.根据相关知识对应用比拟的口语表达案例进行分析;

3.根据相关知识对应用借代的口语表达案例进行分析;

(二)对偶、对比、排比和层递

识记:

1.对偶:指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意义密切相联的两个词组或句子成对排列的一种修辞手。2.对比:是指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修辞手法。

3.两体对比:把两种根本对立的事物情况放在一起进行对照,显得更突出鲜明。

4.两面对比:把一个事物中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进行说明,将事物情况说得更透彻、更全面。5.排比:是指将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密切关联的句子或句子成分排列起来,以增强语势,加深感情的修辞手法。是一种富于表现力的修辞手法。

6.句子成分的排比:

7.句子的排比:

8.层递:根据事物的逻辑关系,连用结构相似、内容递升或递降的语句,层层递进地反映事理的修辞手法

领会:

1.对偶的结构方式:结构方式:又称楹联,俗称对子,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学形式

1)上下联是两个分句

2)上下联是句子成分

2.运用对偶应当注意的问题:对仗应当严谨、形式内容统一

3.对比的种类:两体对比、两面对比

4.运用对比应当注意的问题;

1)注意不同的特点

2)认识事物的本质

3)区别对比与对偶:对偶的主要特点是“对称”;对比的主要特点是“对立”。对偶强调形式,

要求结构相称字数相等;对比强调内容,要求意义相反或相对

5.排比的类型;

?句子成分的排比

?定语的排比

?宾语的排比

?状语的排比

?句子的排比

?单句的排比

复句的排比

6.运用排比应当注意的问题;

1)必须从内容出发

2)视情况定长短

3)正确使用提示语

7.层递的种类;

1)递升型的层递:范围越来越大,内容逐级递升

2)递降型的层递:程度越来越低,内容逐级递降

8.运用层递应当注意的问题;所表达内容自身是否具有逻辑层次关系。

9.层递与排比的区别;相似处是在语言形式上都必须包含三个以上的部分。不同在排比几个部分的结构

必须相同或相似,而且几个部分之间的关系是平列的。而层递不一定要求这样的结构,其之间的关系是具有层级的。但在运用中往往会出现层递与排比的交叉使用。

简单应用:

1.根据相关知识对应用对偶、对比的口语表达案例进行分析;

2.根据相关知识对应用排比、层递的口语表达案例进行分析;

3.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区别排比与层递。

(三)设问、反问、反复

识记:

1.设问:为了引导听话人注意和思考某个问题而明知鼓问并且自问自答的修辞手法。

2.反问:也称反诘,是运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意思的一种修辞手法。

3.反复:为了突出某个意思或强化某种感情而特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的修辞手法。

领会:

1.设问的作用:

1)吸引听话人注意,启发听话人思索

2)强调突出某些重要的内容

3)用语讲话内容的转折处,能起到承上启下的过度作用

4)设问说理,可以使论证深入,波澜起伏

2.反复的类型: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

3.反复与排比的综合运用:反复(主要是间隔反复)往往与排比合并使用。如果着眼与句式结构整齐,那么就是排比;如果着眼于语句重复,那么就是反复。其综合运用可以同时发挥两种修辞手法的作用,一方面使表达的意思更加突出,另一方面使气势更加磅礴。

4.运用反复应该注意的问题:找准需要反复的语句或词语,也就是说,反复的语句或词语所反映的事物情况必须确实具有反复的价值。

简单应用:

1.根据相关知识对应用设问、反问、反复的口语表达案例进行分析;

2.练习将反复与排比综合运用于一个口语表达之中。

(四)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

领会:

1.修辞手法的连用;是指同类或异类修辞手法在某个口语表达中的接连使用,包括同类修辞手法连用和异类修辞手法连用两种。其中具有不同修辞效果的修辞手法交错使用,前后配合,可以使思想内容表达得更加丰富多彩,鲜明有力。

2.修辞手法的兼用;是指在同一个口语表达中兼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恰当的使用各种修辞手法,可以使修辞手法互相映寸,相得益彰,可以使口语表达绚丽多姿,文才斐然,可以使叙述更加丰满说明更加清晰、描述更加生动、论证更加精深。

简单应用:

1.将修辞手法的连用应用于口语表达;

2.将修辞手法的兼用应用天口语表达。

第六章公关口才的句式选择

(一)不同句式的选择

识记:

1.长句:指包含词语多、结构复杂的句子。

2.短句:是指包含词语少、结构简单的句子。

3.复杂句:指结构复杂、语意繁多、提供信息较多的语句。

4.简单句:是指结构简单、语意浅显、提供信息较少的语句。

5.整句:是指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一组句子。

6.散句:是指结构不整齐、交错运用的一组句子。

7.主动句:主语是动作或行为的发出者(施事者)。

8.被动句:主语是动作或行为的接受者(受事者)。

9.肯定句:就是对事物情况做出肯定判断的句子

10.否定句:是对事物情况作出否定判断的句子

11.完整句:指表达形式与其所传播的信息内容完全对应的语句。

12.省略句:指表达形式省略了某些成分与其所传播的信息内容不完全对应的语句。

领会:

1.抽调法:把长句的附加成分抽出来,调到其他位臵,或者另外独立成句,或者变为复句里的分句。2.拆分法:把联合成分拆开,让拆开的部分与原句中的相同部分直接相配,分别独立为句。

3.运用肯定与否定应当注意的问题:

1、语意的轻重强弱

2、肯定与否定并用

4.语句的完整和省略:

5.句群的完整和省略:

6.关联詞语的完整和省略:

7.完整表达手法的特点:相对于省略手法来说,其优点是语句结构比较严谨,逻辑层次比较清晰,表意更加明确,便于发现表达形式上的错误,缺点是显得罗嗦、繁琐、呆板。

8.省略表达手法的特点:优点是简洁明快,言简意赅,重点突出,主次分明,直接,缺点是难以发现其中错误。

简单应用:

1.分别应用抽调法和拆分法将长句改为短句;

2.练习将主动句改为被动句或将被动句改为主动句;

3.练习将肯定句改为双重否定句或将双重否定句改为肯定句并比较其语意;

4.练习将完整句改为省略句或将省略句改为完整句。

(二)侧重内容的句式选择

识记:

1.刚劲:是阳刚、刚健、豪放、刚强、强硬。

2.柔和:是阴柔、柔婉、委婉、细腻。

3.具象:(具体)是指用形象、直观的语言,对事物情况进行详细、细致的描述或说明

4.抽象:(概括)是指用凝练、简洁的语言,对事物情况进行概括、简要的描述或说明。

5.明示:使用、直接的符号或方式使人领会某种意思的表达手法

6.暗示:使用含蓄、间接的符号或方式使人领会某种意思的表达手法

领会:

1.刚与柔的互动类型;

1)以刚克刚:以刚烈、强硬的表达手法对刚烈、强硬的表达手法

2)以刚克柔:以刚烈、强硬的表达手法应对柔和、委婉的表达手法

3)以柔克刚:以柔和、委婉的表达手法应对剧烈、强硬的表达手法

4)以柔克柔:以柔和、委婉的表达手法应对柔和、委婉的表达手法

2.刚与柔的兼用类型;

根据刚柔两种手法各占的比例,可以区别为以刚为主型(刚中有柔)、以柔为主型(柔中有刚)和刚柔并重型

根据使用刚柔两种手法的先后区别为先刚后柔型和先柔后刚型。

3.具象的作用:

1)积累和丰富对事物情况具体、细致、鲜活的认知印象

2)构建逼真情境,渲染现场氛围,强化感同身受

3)激活、调动情感的力量。

4.抽象的作用:

5.尊重听话人的理解力和联想力

6.高屋建瓴,把握事物情况的实质

7.优化和确保重点内容,达到言简意赅,以少胜多的效果。

5.手法的选择:程度的选择必须以手法的选择为基础和前提。手法的选择必须适合于说话人的身份,适

合于听话人的情况,适合于口语交际的目的,适合于口语交际的场合。

6.程度的选择:要把握好程度,既不能太过,也不能不足。具象太过,就会流于琐碎和罗嗦;具象不足,

会显得笼统而模糊。反之,抽象太过,会流于空乏和苍白;抽象不足,会显得肤浅而缺乏深度。

7.选用明示或暗示的标准:

a)褒贬标准

b)禁忌标准

c)敏感标准

d)窘迫标准

e)情绪标准

f)保密原则

8.选用明示与暗示应当注意的事项。

1)明示或暗示手法的选用标准具有多样性

2)明示或暗示手法的选用标准既有一般性,又有灵活性

3)明示或暗示手法的选用标准之间既有一致性又有可能不一致性。

简单应用:

1.将刚劲与柔和手法应用于口语表达;

2.应用抽象与具象的相关知识分析具体的口语表达案例;

3.应用选用明示与暗示的标准分析具体的口语表达案例。

第七章公关口才的辅助技巧

(一)重音

识记:

1.音质:也叫做音色,是某个声音与其他声音相互区别的根据和标志。

2.音长:指声音持续的时值大小。

3.音量:就是说话声音的大小

4.音高:就是声音的高和低

5.音调:指声音的升和降。

6.重音:是指为了突出强调而发得比较重的音。

领会:

1.衡量音质的标准;1、好的音质甜润、清亮、优美,悦耳动听。不好的音质粗糙、沙哑、低沉,刺耳烦心。2、好的音质善于变化,表达形象,具体生动,能增强感人的力量,差的音质不善变化,单调呆板,影响口语表达效果。Eg:豆豆 vs李亚鹏

2.音长对于口语表达的影响:

a)音长具有强调的作用

b)音长变化影响效果

c)音长不同表示的含义不同

3.音量对于口语表达的影响;

1)音量的大小能够体现不同的个性

2)音量的大小能够表现不同的情绪

3)音量的大小能够表现说话人与听话人的关系

4.调节音量需要注意的事项:1、要适当、适度;2、要顺畅、自然。

5.音高的特点:高音比较高亢、明亮;中音比较丰满、结实;低音则比较低沉、宽厚。

6.音高的作用;不同的音高具有不同的特点,也有不同的作用。

7.升调和降调的运用:

1)升调是先低后高,由低到高;降调是先高后低,由高到低。

2)主要运用于口语表达的某个句子或段落

3)升调和降调运用于句子,升调表示疑问或提示,降调表示陈述或祁使。

4)升调和降调运用于段落,如果思想内容逐层深入,情感越来越激烈,那么音量就应当越来越

重,用升调。假若在一段话里,思想内容由重到轻,情感由激昂变的沉重或舒缓,就适合用降调。

8.语句重音的类型;

1)并列性重音:

2)对比性重音

3)呼应性重音

4)递进性重音

5)转折性重音

6)确定性重音

7)强调性重音

8)比喻性重音

9)拟声性重音

10)10反意性重音

9.重音的表达方式;

1、高低对比法:欲高先低,低后渐高,高低指音量高低,用高音来表示重音,用低音来表示非

重音

2、强弱对比法:弱中渐强。强弱指音量的大小,用强气流表示重音,弱气流表示非重音,即:

以重读强调重音

3、快慢对比法:欲慢先快,快后渐慢。快慢指音长。用慢读(拖长音)来表示重音,用快读来

表示非重音

10.运用重音的基本原则。

a)重音贵精而不在于多

b)正确处理重音与非重音

c)表达重音要注意把握分寸

d)确定重音应当从全局出发

简单应用:举例说明语句重音的类型。

综合应用:应用运用重音的基本原则分析口语表达案例。

(二)语速

识记:

1.语速:指表达的快与慢、行与止等内容,主要通过节奏和停连来体现。

2.节奏:就是声音的快慢、高低、强弱、缓急、抑扬、间歇等相互配合、交替出现、有秩序、有节拍的变化组合。

3.停连:停顿和连接。

4.区分性停连:区分语意、顺畅语气,以求听众一听就懂,以免造成起义,产生误会。

5.呼应性停连:即区分前后语句之间不同的照应关系

6.并列性停连:即用语具有并列性关系的词语或语句

7.分合性停连:一般用语的分合性句式:包括领起句、分说句和总括句,停连的位臵一般在分合的交叉点上。

8.强调性停连:主要用于反映和强调一定的观点倾向和感情色彩。

9.判断性停连:主要用于表达思维过程的脉络和思维过程中的感受,多在判断和思索的地方进行停连。

停顿的时间不能太短,否则难以体现停连的作用。

10.转换性停连:主要用语表示角色的转换或语意、感情色彩的转换。

领会:

1.节奏的表现方式:1、快慢变化2、高低变化3、强弱变化4、韵律变化.

2.安排节奏的原则:内容与形式相结合;整体与细节相结合;重复与变化相结合。

3.停连的作用: 1、生理的需要2、心理的需要3、思考的需要

4.停连的类型:1、根据停连的依据分为语法停连、逻辑停连和心理停连。2、根据停连的不同功能可以划分为:区分性停连、呼应性停连、并列性停连、分合性停连、强调性停连、判断性停连、转换性停连、生理性停连、回味性停连、灵活性停连

5.停连的方式:1、停顿的方式:落停缓收、扬停强收。2、连接的方式:停而徐连、停后紧连

6.停连和重音的关系:使用停连的技巧可以表达重音,重音的前后一般都会出现停连。

简单应用:

1.举例说明节奏的表现形式;

2.举例说明停连的类型:

综合应用:

2.应用安排节奏的原则分析口语表达的案例;

3.应用停连的方式分析口语表达的案例。

(三)特征音

识记:

1.特征音:也叫做“功能性发声”,包括语气、笑声、哭声、呻吟声、叹息声、咳嗽声、口哨声、口头语等。

2.语气:是指在口语表达中出现的能够体现说话人感情和角色特征的声音。

3.感叹声:

领会:

1.语气的形成:语气包含两方面因素:

(1)内容要素:就是语气所显示出来的说话人的感情色彩和角色特征

(2)形式要素:就是体现说话人的感情色彩和角色特征的声音

2.语气的要求:

1)语气必须符合角色特征

2)语气的分量必须适度

3.感叹的类型:

1)表示喜悦的

2)表示悲痛的

3)表示愤怒的

4)表示惊讶的

5)表示失落的

4.感叹声的运用;

5.咳嗽声的运用:填补语空、语言替代

6.哭声及其应用;

7.笑声及其应用;

简单应用:

1.举例说明口气的应用;

2.举例说明感叹声的应用;

3.举例说明咳嗽声的应用;

4.举例说明笑声的应用。

综合运用:应用特征音辅助技巧的相关知识分析口语交际的案例。

(四)态势语言

识记:

1.态势语言:也叫“形体语言”、“体态语言”或“身势语言”。就是借助人体各部位的各种态势表达意思、传递信息的“语言”。(无声非自然语言)

2.目光语:是指通过目光和眼神传递信息的态势语言,目光语也包括眉毛的作用。

3.表情语:是通过面部表情动作表现情感、传递信息的态势语言。

4.手势语:指的是交谈者用上肢的动作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语言。

5.手掌语:简称“掌势”。可以用来表达有关的特定意义,因此也称为手掌语。

6.手指势:指在口语交际过程中使用人的手指传递信息的体态语。

7.身势语:指身体的动态姿势。

8.静态体语:就是通过无声的静止体态来沟通信息的一种态势语言。

9.距离界域:指交往者之间的空间长度

10.位臵界域:指焦急过程中交往者所作的位臵及其相互距离。位臵界域与距离界域比较起来,更能反映交往者之间的人际关系。

领会:

1)态势语言的类型:目光语(属于表情语)、表情语、手势语和姿态语。

2)目光语的特征:具有丰富性、直接性和真实性的特征。

3)运用目光语应该注意的问题:

a)充分发挥目光专注的作用:专注的目光有三种作用:

i.可以充分表达自己倾听的专注之情和对对方的尊重、鼓励

ii.可以加强有声语言的渗透力量。

iii.可以收集和了解对方的有关信息

b)准确把握目光的指向和驻留时间:要防止两个倾向:

避免目光完全不看对方或回避与对方的目光接触

避免目光在对方身上停留的时间过长,甚至长时间直勾勾地死盯着对方。

c)目光语应该与话语内容协调

d)根据不同对象选用不同的目光语。

4)表情语的作用:表情语与说话内容的配合最密切,是变化最丰富、最迅速,表现力最强,能够真实、

准确地表达情感,使用最频繁的态势语言。

5)运用表情语的注意事项:1、注意表情语与口语的配合协调;2、面无表情也是一种表情语。

6)手掌势的类型:

1)坦诚型手掌势:多被认为是坦白和诚恳的象征。

2)谦逊型手掌势:也可称“乞讨型”,表明使用者比较谦和或性格较屈从于外力。

3)命令型手掌势:也可称“指令型”,经常被用来表示控制或命令。

4)粗暴无理型手掌势:也可称为“专制型”,言行粗暴或缺乏自制能力的人经常使用。

5)搓手型手掌势:也称“搓手掌势”。表示已作好准备,急于参与其事。

6)握拳型手势:1、婴幼儿式握拳:表示软弱、缺乏保护、不能自理等 2、成年人握拳

7)用握紧拳头来加强预期,就会使对方感受到压力。

7)身势语的类型:以其功能作为标准可分为:

1)象征性身势语:指可以用自然语言表达其含义的身势语

2)说明性身势语:有助于对语言表达的思想内容进行补充和润色。有的有助于增强反

3)表情性身势语:具有表示思想感情功能的身势语:排他性、亲近型

4)调整性身势语:这类身势语表示的含义主要是揭示交往者的内心矛盾或交往者之间8)静态体语的类型:

(一)姿势语

1、立姿:

(1)开放型(2)抑制型(3)臂腿交叉型(4)手插衣袋型

2、坐姿:(1)正规式(2)随意式

(二)界域语

1、距离界域

2、位臵界域

9)界域语的类型。距离界域、位臵界域

1)密切界域:是一种接触性的界域语言,是人际交往中的最小间隔。

2)人身界域:是一种接近性的界域语言,接近指由一方伸手到双方伸手可以互相接触的距离。

是宴会、酒会等最合适的人际间隔。

3)社交界域:是一种交际性的界域语言,距离在1.2到2.1米之间。语意为“严肃、庄重”。

4)公共界域:是一种空间较大,不会产生特殊心理影响的界域,一般距离为3.6米到7.5米。

适合小型演讲中演讲者与听众之间或教师与学生之间。

简单应用:

1.举例说明表情语的应用。

2.举例说明手势语的应用。

3.举例说明身势语的应用。

4.举例说明静态体语的应用。

综合运用:举例说明各种态势语言的综合应用。

第八章公共关系交谈的口才

(一)交谈的基础知识

识记:

1.交谈: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以口头语言为工具,以对话为基本形式,面对面(或通过声频电子通讯产品)进行的信息交流活动。

2.并列式交谈:指参与交谈的双方或多方比较均衡地轮流充当说话者和受话者。

3.主辅式交谈:指交谈各方之间明显存在着说话与受话不均衡现象,是一种有主有辅的交谈。

4.调查式交谈:指以了解情况为主要目的的交谈。

5.说服式交谈:以改变对方某种观点为主要目的的交谈。

6.倾诉式交谈:指书法某种情感为主要目的的交谈。

7.商讨式交谈:指以统一某种意见为主要目的的交谈。

8.论辨式交谈:以阐明观点、明辨是非为主要目的的交谈。

9.请教式交谈:指以获得某种教益为主要目的的交谈。

10.联络式交谈:指以交流思想、沟通情感为目的的交谈

11.探询式交谈。以弄清情况为主要目的的交谈。

领会:

1.交谈的特征;①即兴性;②相互性;③灵活性;④并行性;

2.交谈的主要类型:①根据交谈者的作用不同进行的划分;并列式交谈、主辅式交谈。②根据参与交谈的目的不同而进行的划分:调查式交谈、说服式交谈、倾诉式交谈、商讨式交谈、论辨式交谈、请教式交谈、联络式交谈、探询式交谈。

3.交谈的基本要求。

1)言之有礼

2)言之有的

3)言之有益

4)言之有物

5)言之有理

6)言之有度

7)言之有序

8)言之有情

4.应当避免的交谈通病。

1)唠叨不休型

2)不断打岔型

3)先见之明型

4)检查审问型

5)巴结讨好型

6)胡乱发问型

简单应用:应用交谈的基本要求和应当避免的交谈通病分析相关案例。

(二)交谈的基本结构

识记:

1.交谈的局部结构:指交谈内容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搭配和排列,交谈的总体结构是指交谈过程从开端、主体到结尾的完整结构。

2.话轮的转换和衔接;指交谈中一方话语终止,另一方接着说话,前后话语相连:前者移交话语权给后者,即为话轮的转换;后者从前者接过话语权,即为话轮的衔接。

3.相邻对话的前臵和内嵌;1、相邻对的前臵:指交谈者为了避免期待受挫或产生某种窘迫局面,在实施某一行为之前所作的一番言语探测,也称为相邻对的“前臵系列”。2、相邻对的内嵌:交谈中

相邻对的前后两部分之间插入另一个相邻对,叫做“相邻对的内嵌”。将某一个相邻对分割开来

的另一个相邻对称为“内嵌系列”。

分为插入式和旁侧式两种。

4.交谈的总体结构。

一、开端:交谈的开始部分

二、结尾:交谈的结束:

a)话题界限系列:是交谈各方表示对某一话题的交谈已经结束的一些话语。

b)前臵结束系列:交谈各方在正式结束交谈前所发出的一些信号,包括态势语言和语调示意

c)结束系列:表示交谈正式结束,通常是一些告别语

三、本体:在交谈整体结构中处于开端和结尾之间的部分

领会:

1.常用的岔题方法:

a)利用一词多义

b)利用同义词

c)利用同音异义

d)利用好奇心理

e)利用眼前景物

2.岔开话题的注意事项:

a)隐蔽

b)邻近

c)及时

d)超越

3.交谈中的插话技巧;

插话技巧主要适用于多边交谈的自选式的话轮转换和衔接。

1、适时插话:其一抓住交谈节拍,其二是把握说话时机

2、恰当自然

3、商榷口吻

4、独到新颖

4.交谈的开端技巧;

a)专心

b)兴趣

c)自信

d)同情

e)友好

f)稳重

5.交谈结尾的技巧;

a)切忌在双方热切交谈时,突然结束对话

b)不要勉强把话拖长,如发现谈话内容已经枯竭,对方兴趣减弱应决定结束并道别

c)要注意观察对方的暗示。

d)要恰倒好处地掌握时间

e)笑容是结束语的圆满句号

f)使用格言、警句作为结尾。

简单应用:应用岔题方法、插话技巧、开端技巧和交谈结尾的技巧分析相关案例。

(三)交谈的语用原则

识记:

1.角色原则:原指交谈参与人在交谈过程中应当按照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极其规范进行交谈。

2.角色扮演:指个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的社会职位、不同的时间场合、面对不同的交往对象所表现出来的行为。

3.合作原则:是指交谈各方应该相互配合,交谈的语言应能互为理解,使交谈得以顺利进行。

4.礼貌原则:在言语交际中,说话人应该尽量尊重和方便对方,以获得对方对自己的好感,从而提高言

语交际的效果。

5.和谐原则:要求交谈的参与人必须明确交谈在何时、何地、何种场合进行,说话人所谈的内容,所用的语言,所操的语气、语调等,都必须适合于谈话特定的时间、地点和场所,必须与谈话特定的

时间、地点和场合谐调一致。

领会:

1.合作原则的准则:

a)关联准则:即要求说话要切题,不说无关的话

b)适量准则:即要求说话提供的信息量不多也不少

c)真实准则:即要求说话提供的信息要真实可靠

d)明白准则:即要求所说的话没有歧义,不晦涩,不混乱

2.维护合作原则的方法:

a)提醒矫正法:指发现问题后及时提醒和矫正。

b)领会含义法:指根据合作原则和语境推导出对方讲话的言外之意的方法。

3.礼貌原则的标准。

a)得体准则:即少说有损于他人的话

b)慷慨准则:即少说有利于自己的话

c)赞誉准则:即少说贬义他人的话

d)谦逊准则:即少说表扬自己的话

e)同意准则:即减少自己与他人在观点上的不一致

f)同情准则:即减少自己与他人在观点上的不一致。

g)套话准则:避免缄默

综合应用:综合应用交谈的角色原则、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和和谐原则分析相关案例。

(四)交谈的基本技巧

识记:

1.倾听态势技巧:指倾听者通过自身态势的调整而表现出来的有利于倾听的技巧。

2.倾听认知技巧:是通过对对方讲话内容的不同认知方式而体现出来的有利于倾听的技巧。

3.辨明含义;就是认真分析对方话语的真正含义,听出其言内之意和言外之意。

4.梳理思路:就是对交谈双方话语所表达的信息进行树立,条分缕析,找出其内在联系。

5.掌握要点:就是通过对对方话语所表达信息的认真分析,仔细加工、去伪存。

领会:

1.倾听的技巧:

a)应用柔和的目光注视对方的眼睛:注视对方的眼睛;目光要柔和,表明你对对方观点的认可、

接受或同意等态度。

b)身体应略微向对方倾斜:拉近与对方的空间的距离,表示对对方的好感和对对方说话内容有

兴趣。

c)面部表情应适合于交谈内容

2.赞扬对方的技巧:

a)赞扬要明确具体,切忌含糊笼统

b)赞扬要恰如其分,切忌信口开河

c)赞扬要因人制宜,切忌千人一面

3.拒绝的技巧:

a)沉默不语拒绝法:多用于对方提出了不合情理的要求,表现出蛮横无理态度,或一时难

b)含糊其辞拒绝法:面对一些不便于直接、明确加以拒绝的问题可以采用。

c)强调客观拒绝法

d)褒人贬己法

公共关系口才基础知识

语言: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是声音、文字和意义相结合的符号系统,是社会交际、表情达意的重要工具。语言分为自然语言和非自然语言。自然语言一般指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非自然语言则专指态势语言。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是两种主要的语言形式。 口头语言:指以音和义结合而成,以说和听为传播方式的有声语言。 口头语言是其他语言形式的基础,基础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没有口头语言就不会有书面语言,书面语言是根据社会交际的需要在口头语言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2、口头语言的历史长,书面 语言的历史短。3、口头语言应用的范围广泛,每个正常人至少都使用一种口头语言进行交流; 书面语言的应用范围相对狭窄,使用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化水平。4、口语交际中的表意符号以 口头语言为主,态势语言和副语言只具有辅助性和伴随性的功能。 我国标准口语:确切表述是运用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表达,适合社会交际的语言环境,语意相对确定的口头语言。 言语和语言的区别:1、语言为民族或全民所共有,言语则为个人的行为;2、语言材料和组合规则有限,具体的言语无穷无限;3、语言是对言语的抽象概括,言语是对语言的运用。 口头语言的特点:1、音义结合的相对性;2、思考表达的同步性;3、瞬息即逝的短暂性; 4、信息反馈的迅速性; 5、语体风格的简洁性。 口才就是语言交际中有效地运用口头语言的才能。“口才”一词最早见诸《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口才是以口头语言为主要工具。 口才的基本特点:1、明确的目的性;2、明显的综合性(口才的综合性特点:1、生理和心理的综合;2、素质和能力的综合;3、思考和表达的综合;4、方式和手段的综合。);3、独特的技 巧性;4、突出的实践性。 公共关系口才是能够体现公关精神,遵循公关原则,取得良好公关效果的口语表达才能。 口才与公关口才的关系:1)口才与公共关系口才之间具有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2)一般口才则是公共关系口才的基础。 一般口才的衡量标准(区分口才不同层次的三条标准):1、说得对,指口语表达能够做到清晰、明确、恰当、正确、流畅地传递有关信息;2、说得好,指口语表达能够做到形象、生动、收放有致,具有一定的感 染力和说服力;3、说得妙,指能够做到应对自如、敏捷灵活、鞭辟入里,有较强的冲击力、感召力和 征服力。 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可以分为:公共关系的总体原则;公共关系的实践原则(多选:真实信用原则、平等互利原则、统一协调原则、整体效益原则);公共关系的活动原则;公共关系从业人员的职业原则。 公共关系精神的创始人:公共关系职业的创始人艾维.李的公共关系思想体现为“公众必须被告知”,并提出“讲真话”的命题,被后人誉为“公共关系之父”。 公共关系学科的创始人爱德华.伯内斯,他主张“投公众所好。” 公关活动由传播到开始实现目标的四层次:交流信息(最基本的层次)、沟通情感(极重要)、 改变态度(非常关键)、引起行为(最高层次)。树立组织的良好形象,优化组织的社会环境,是公共关系活动的最终目标。 公共关系口才的衡量标准:1、遵循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公共关系的总体原则:公共关系必须以公众利益为目标、公共关系必须以公众研究为根据、公共关系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公共关系必须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是指导方针。实践原则:真实信用、平等互利、统一协调、整体效益,是行为规范。);2、体现公共

2018年10月自考《公共关系口才》真题(完整试题)

2018年10月自考《公共关系口才》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以体态与意义相结合,以表现与观察为传播方式的语言符号是 A.书面语言 B.有声语言 C.自然语言 D.态势语言 2.被后人誉为公共关系之父的是 A.艾维·李 B.爱德华·伯内斯 C.布封 D.福楼拜 3.说话人用来表示和传达自己思想、情感(即信息)的物质载体是 A.符号 B.信息 C.信源 D.信宿 4.语境对口语交际参与者的制约和影响主要表现为能力性影响和 A.情绪性影响 B.动机性影响 C.控制性影响 D.行为性影响 5.在口语交际中,使用某种比较隐蔽或含蓄的语言或非语言符号表示思想情感,给听话人的解读造成困难,这种困难被称作 A.解码失误 B.解码误读 C.解码困难 D.解码障碍 6.利用语境的影响以增强口语交际的效果叫做 A.对语境影响的导引 B.对语境影响的利用 C.对语境影响的顺应 D.对语境影响的再造 7.说话人正面阐述某种观点和态度,确定其真实性的论证方法被称作 A.立论 B.论题 C.驳论 D.论据 8.对事物情况作简明扼要说明的方法是 A.定义说明 B.分类说明 C.概括说明 D.举例说明 9.借用与其密切相关的名称来代替某个人或物的名称的修辞手法是 A.比喻 B.借代 C.比拟 D.对比 10.为了引导听话人注意和思考某个问题而明知故问并且自问自答的修辞手法是 A.反问 B.设问 C.疑问 D.反复 11.把长句的附加成分抽出来,调到其他位置,或者另外独立成句,或者变为复句里的分句。这种方法是 A.抽调法 B.拆分法 C.合成法 D.分离法 12.结构简单、语意浅显、提供信息较少的语句是 A.简单句 B.整句 C.复杂句 D.散句 13.结构不整齐、交错运用的一组句子称为 A.短句 B.简单句

公关口才训练

公关口才训练

公关口才训练 一、公关口才训练 训练目标:掌握在社交场合的介入能力、适应能力、控制能力及协调性的公关口才技巧。 训练方法:根据提供的训练材料,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进行模拟训练。 训练材料 1.在宾馆里,顾客说:“瞧!你把我的新衣服洒上了水,怎么办!”你作为服务员如何回答? 2.在饭店酒桌上,顾客:“这杯子没有洗净,下面还有手印呢!”如果你是服务员,做何回答? 3.在公共汽车站牌前,因人多而没有挤上去,你的朋友:“等一会儿再上吧!”你如何回答? 4.在公共汽车上,由于人多互相拥挤,有人对你说:“不要挤!”对此,你做何反应? 5.与恋人约会时,恋人因来晚了而对你说:“哟,我来迟了。”你做何回答? 6.在家中,妈妈说:“成绩还是这样差,是怎么回事?”你如何回答? 7.在学校,当你和同学们一起议论另一个同学时,其中一位同学说:“他又碰钉子了。”你如何接着说? 8.与同事约好一起去某地,结果因事迟到了,见面后你如何向同事解释? 训练说明 将学生两人分成一个小组,分别扮演训练中的不同角色,如:顾客、朋友、恋人、妈妈、同学、同事,而后两人互换角色进行对话。 二、公关思维能力训练 训练目标:掌握思维迅速反应能力和逆向辩证思维的口才技巧。 训练方法:根据提供的训练材料,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进行模拟训练。 训练材料 1.办公空间有限,你不得不将一位精力充沛的供销专家安排在打字员办公桌旁。这位专家是公司元老,工作一向出色,年薪也相当高;但他常迟到,不到休息时间便去喝茶小憩,桌上总是

乱糟糟的,而这会给那些优秀的打字员造成不良影响。你将怎么做? 2.你知道这位可能成为你客户的人是个蝴蝶标本收集者,你带着业务目的拜访他。你拿出一个标本说:“听说您是蝴蝶标本专家,这是我孩子捕到的一只蝴蝶,我把它带来是想请教您它是什么蝴蝶。”你预计可能发生什么样的情形?该如何化解? 3.你希望一位执拗的同事按你的建议去做,应怎么办?如何去说服他? 4.假设自己是一家商店的经理,一位顾客闯入你办公室怒冲冲地发泄不满,你意识到完全是她的错,应如何走第一步棋? 训练说明 在训练1中,将学生两人分成一个小组,分别扮演训练中的“你”和供销专家。“你”将用什么语言向专家传达你的观点和看法,完美地处理好此事。 在训练2,3,4中,以提问的方式依次让每一名学生说出各自认为的最佳答案,然后教师进行分析、点评。

自考《03292公共关系口才》复习资料

公共关系口才 复习资料 2017.07.13

第一章公共关系口才概述 一、知识点(名词解释或选择题) 1.本教材对口语交际信息传播模式的构建以新型控制论传播模式为基础。 2.语言: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是声音、文字和意义相结合的符号系统,是社会交 际、表情达意的重要工具。(名) 3.口头语言:是指以音和义结合而成,以说和听为传播方式的有声语言。 4.书面语言:是指以字和义结合而成,以写和读为传播方式的语言,是口头语言的文 字符号形式。 5.态势语言:是以体态与意义相结合,以表现与观察为传播方式的语言符号。 6.言语交际:指特定的人,为了特定的目的,选择适合语言环境的语言内容和方式, 以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一种言语活动。 7.口才:就是以口头语言为主要工具,同时借助态势语言和副语言的辅助作用,取得 良好、卓越或超群效果的口语表达的能力。 8.公共关系口才:是能够体现公关精神,遵循公关原则,取得良好公关效果的口语表 达才能。 二、简答题或多选 (一)言语和言语的区别: 1)语言为民族或全民所共有,言语是个人的行为; 2)语言材料和组合规则有限,具体的言语无穷无限; 3)语言是对言语的抽象概括,言语是对语言的运用; (二)口才的基本特点: 1)明确的目的性; 2)明显的综合性;(综合性体现在:生理和心理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综合;思考和表达的综合;方式和手段的综合;) 3)独特的技巧性; 4)突出的实践性。 (三)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可以分为: 公共关系的总体原则;公共关系的实践原则(多选:真实信用原则、平等互利原则、统一协调原则、整体效益原则);公共关系的活动原则;公共关系从业人员的职业原则。 (四)公关活动由传播到开始实现目标的四层次: 交流信息、沟通情感、改变态度、引起行为。 三、论述题 (一)公共关系口才作用: 1)畅通信息渠道。其本身就是公共关系的精神的体现,因而是公共关系口才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作用。 2)播洒人文关怀。作为公共关系主体,任何一个组织都必须在公关工作和活动中真正树立和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尊重公众、关心公众、善待公众。

公共关系口才 复习资料

《公共关系口才》复习资料笔记 一、、公共关系口才概述 1.语言:语言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是声音、文字和意义相符合的符号系统,是社会交际、表情达意的重要工具。语言分为自然语言和非自然语言。自然语言一般指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非自然语言则专指态势语言。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是两种主要的语言形式。 2.口头语言:以音和义结合而成,以说和听为传播方式的有声语言。口头语言即我国标准口语的确切表述是,运用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表达,适合社会交际的语言环境,语意相对确定的口头语言。口头语言是其他语言形式的基础。 3.口头语言的特点:音义结合的相对性;思考表达的同步性;瞬息即逝的短暂性;信息反馈的迅速性;语体风格的简洁性。 4.书面语言:是字和义结合以写和读为传播方式的语言,是口头语言的文字符号形式。甲骨文是我国现已发现的最早的书面文字。 5.态势语言:以体态和意义相结合,以表现与观察为传播方式的语言符号。 6.言语:对特定语言的运用和运用语言所产生的结果。 7.口才:是语言交际中有效地运用口头语言的才能。“口才”一词最早见诸《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口才是以口头语言为主要工具。 8.口才的基本特点:明确的目的性;明显的综合性;独特的技巧性;突出的实践性; 9.口才的综合性特点:生理和心理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综合;思考和表达的综合;方式和手段的综合。 10.公共关系口才:能够体现公关精神,遵循公关原则,取得良好公关效果的口才表达能力。口才与公共关系口才之间具有一般与个别的关系,表明一般口才不能代替公共关系口才,一般口才则是公共关系口才的基础。 11.区分口才不同层次的三条标准:说得对;说得好;说得妙。 12.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包括公共关系的总体原则、实践原则、活动原则和从业人员的职业原则。其中总体原则包括(P20页);其中的实践原则包括真实信用原则、平等互利原则、

江苏自考 公共关系口才 笔记

第一章公共关系口才概述 P1、单:语言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是声音、文字和意义相结合的符号系统,是社会交际、表情达意的重要工具。 P1、填:语言有两种分类:其一,将语言分为自然语言和非自然语言。其二,将语言分为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P2、名:口头语言是指以音和义结合而成,以说和听为传播方式的有声语声。 名:书面语言是指以字和义结合而成,以写和读为传播方式的语言,是口头语言的文字符号形式。 名:副语言也叫做类语言或辅助语言,是指口语表达过程中伴随常规语言而出现、不分音节、需要根据语境确定其语义的语言现象,如语调、语速、重音、停顿以及笑声等。 P2、简:口头语言的基础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没有口头语言就不会有…… 第二、口头语言的历史长,有的语言…… 第三、口头语言应用的范围…… 第四、口语交际中的表意符号以口头…… P3、单:共同语就是一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方言是民族语言的地方分支,是局部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土语是指方言中的具有特定意义的语词;行话是指一般人不容易听懂的各行各业的专门用语。 P3、名:我国标准口语的确切表述是:运用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表达,适合社会交际的语言环境,语意相对确定的口头语言。 名:言语交际是指特定的人,为了特定的目的,选择适合语言环境的语言内容和方式,以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一种语言活动。 填:对特定语言的运用即言语活动,包括表达和领会、两个方面。 P4、简:言语和语言的区别,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语言为民族或全民所共有,言语则是个人的行为。 第二、语言材料和组合规则有限,具体的言语无穷无限。 第三、语言是对言语的抽象概括,言语是对语言的运用。 简:口头语言具有以下突出特点:1、音义结合的相对性2、思考表达的同步性3、瞬息即逝的短暂性4、信息反馈的迅速性5、语体风格的简洁性 填:“音”是口头语言的物质形式,“义”是口头语言的实质内容。 P5、单:面对面的直接交流没有中介阻隔,倾听者能够对表达者传递的信息马上作出反馈。 P5、单:语体风格的简洁性是指口头语言较多地使用省略句或简短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其一,面对面的双向交流中,共同的语言环境使很多意思不言而喻,双方能够心领神会地默契配合。其二,口语表达中借助形形色色的态势语言,可以传递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信息。其三,口语语句的长度受到人们呼吸节奏的制约,一口气说完一个较长的句子往往比较困难。其四,表达者需要顾及…… P6、单:中文“口才”一词,最早见诸《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 单:事实上,一个口语表达能否称得上口才,关键在于有没有效果 名:"口才”解释为“有效说话的才能”。 P7填、口才是一个人的政治、思想、道德、品格、智慧、学识、素养、个性、气质、阅历 能力等的综合反映。 简:口才的基本特点:1、明确的目的性:语言交际是一种有意识的交际活动,无论涉及什么内容,也无论采用什么方式都是为了实现特定的交际目的。毛泽东…… 2、明显的综合性:语言交际的环境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要想取得良好的表达效果,表达者必须…… 3、独特的技巧性:人们通常将能够被称为口才的口语表达叫做口语表达艺术。 4、突出的实践性。 P8、简:口才的综合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生理和心理的综合。2、素质和能力的综合。3、思考和表达的综合。4、方式和手段的综合。 P9、单:人们通常将能够被称为口才的口语表达叫做口语表达艺术。这说明口才具有独特的技巧性。 P10、名/填:公共关系口才是能够体现公关精神,遵循公关原则,取得良好公关效果的口语表达才能。 P12、单:口才与公共关系口才之间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南京大学公共关系学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大专及本科自考招生简章

2015年上半年江苏省自学考试报名招生二案班 南京大学公共关系学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大专及本科自考 招生简章 一、专业特色优势 圆您名校梦想:主考院校南京大学,教学质量有保障,毕业即可获得名校学历学位; 助您成功就业:培养能适应我国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在企事业单位、政府等部门从事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以及教学、科研等各方面工作,具有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高级专业人才。使其能够运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知识分析实际问题,较好地解决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的问题,并创造性地应用这些知识,从事宏观、微观层次的人力资源管理所需要的规划、协调、组织和决策方面的实际工作能力。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合理利用和有效开发,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工作效能,从而进一步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使毕业生成为既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又满足社会对本专业人才不断增长的要求; 二、考试简介:一对一辅导,细致耐心讲解,特色学科公共关系学,人力资源管理,营养食品与健康辅助等专业。另提供省内四十六个大专专业以及七十六个本科专业报名咨询辅助工作。让您轻松毕业:不考数学、计算机,英语可用其他课程冲抵。帮您快速学成:仅有13门课程,最多两年就可结束所有的课程学习,考试合格即可获南京大学自学考试大专或本科毕业证书; 学习工作兼顾:业余教学,利用晚上或双休日上课,工作学习两不误; 学习费用合理:一切费用严格按照国家教育部门规定收取;免费咨询及登记。授课:由具有丰富经验的自考毕业生及高级食品安全师等资深教师执教,有针对性的确定复习重点,同时辅以少量优质的习题资料与课件,让您轻松快速通过考试。 学历认证考试合格后由南京大学和江苏省自学考试委员会共同颁发毕业证书,证书经国家承认并在国家教育网(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电子注册,符合条件者可授予南京大学学士学位。 三、报考须知1.A报大专的免试入学,中学毕业即可报名;B报本科段(专科起点)专业者,只须持有国民教育系列大专以上(含大专)毕业证书或在读大专生即可报名。2.报名准备材料(1)电子版2寸蓝底免冠照片4张;(2)身份证与毕业证书的原件与复印件各一份。 学位授予要求1.本科段专业毕业生,英语(二)成绩在70分以上(含70分),五门学位课程总成绩在350分以上(含350分),毕业论文成绩在良以上(含良),可申请学士学位,经校学位委员会批准后,由我校授予成人高等教育学士学位。2.报本科段专业者,若因公共英语基础较差,可申请免修英语(二),但须修规定的三门替代课程,且毕业后不授学士学位。 长江镇(二案)报名以及自学考试咨询 联系人:石老师 报名地址:华炜大酒店一楼大厅(长江镇红星桥西侧)

公关口才

上海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试卷 课程名称:公关口才学适用专业: 全校选修 2015年—2016年学年度第秋季学期任课教师:李梁 姓名:__沈萍________学号: 134A0765 成绩: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公关口才 答:社会组织人员在公共关系活动中, 能够体现公关精神,遵循公关原则,取得良好公关效果的口语表达才能。 2.语境 答:语境也称语言环境,就是语言交际所处的现实环境或具体情景。广义的语境指社会、地域、文化、传统等(宏观),及交流对象的处境、地位、经历、性格、特点等(微观)。狭义的语境是指“前言后语、上文下文”。 3.拒绝语言 答:指,他人请求或要求你做某件事,请你接受邀请或礼物时,表示不能接受请求或邀请时所说的话。 4.动态体语 答:指,人体在某一场景中通过动态姿势所表示的一中无声语言。它可以区分为手势、身势语、表情语、接触语等类型。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5.逻辑对公关口才的要求。 答:第一,使用概念要明确。要包含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即要答“是什么”,也要答“有哪些”。 第二,运用判断要恰当。可以运用性质判断、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假言判断。 第三,进行推理要严密。推理是由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推出另一个判断的思维形式,也是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逻辑方法。一般按思维过程的方向不同,把推 理分为: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三大类。 第四,论证问题要合乎逻辑规律。要合乎同一规律;矛盾规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

6.接近语言的主要步骤。 答: 接近语言是指公关工作者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在处理与内外公众的人际关系的过程中,主动接近对方赢得好感的语言。 要做到这一点,大体需要以下三步: 第一,同点推测。对于面前的陌生人,不要急于考虑向其问什么话,而要分析一下他是什么职业的人,有哪些特点,哪些方面可能成为双方共同的话题。这是双 方交谈前的十分必要的心里准备。这样双方的谈话就有了一定的目标和方向, 可以减少盲目的风险。 第二,同点选择。就是根据你的推测来与对方交谈,逐项排除不同点,最后选择一个“共同点”,作为交谈的主要话题。 第三,同点发挥。找到一个“共同点”就可能发现更多的“共同点”,这就要求在交谈中注意捕捉对方言谈中流露出来的有关信号,并不断“借题发挥”。 三.案例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下面二段半截话,把问题提出来了,但没有回答。请想想,用什么话来回答比较合适,也比较幽默。 7.某君爱下棋且喜欢自吹自擂,一天与人对弈,连输三盘。旁人问:“三盘棋如何?”某君说道: 答: “第一局我没赢,第二局他没输,第三局我想打和,他不同意。” 8.有一次,一个肥胖的资本家对萧伯纳说:“一见到你,就知道目前世界上正在闹饥荒。”萧伯纳笑了笑说道: 答:“一见到你,就知道目前世界上为什么闹饥荒。” 四.材料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 9.客人为何都走了? 刘大做生日那天,请了好友张三,李四、王五、赵六来作客。张,李、王陆续都来了,可直到开席时,还不见赵的影子。刘大站在门口懊恼地说:“该来的还不来!”张三恰好站在他身旁,一听这话,袖子一甩就走了。李四从客厅里出来问刘大:“这是怎么回事?”刘大也感到莫名其妙,着急地说:“哎呀!不该走的又走了。”李四一听,也不辞而别。刘大不明究竟,摊开双手对王五解释说:“你看,我又不是讲他的。”王五听了,气呼呼地拔腿出了门。刘大更糊涂了,望着满桌酒菜发呆。这时赵六赶来了,刘大对赵六说;“你来的真不是时候!”赵六一听这话,转身也走了。 请运用公关口才的一般原则,分析“客人为何都走了?”的原因。

[精选试题集]全国自考《公共关系口才》试题

[精选试题集]全国自考《公共关系口才》试题 全国自考《公共关系口才》试题 卷面总分:100分 答题时间:80分钟 试卷题量:42题 练习次数:0次 一、单选题(共25题,共25分) 1.中文“口才”一词,最早见诸()。 A.《礼记·祭义》

B.《论语》 C.《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 D.《尚书》 2.公共关系传播活动的第一个层次是()。 A.引起行为 B.改变态度 C.沟通情感 D.交流信息 3.说话人驳斥某个观点或驳斥某个论证被称为()。 A.论题 B.立论 C.论据

D.驳论 4.按照一定的标准将需要说明的对象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加以说明的方法是()。 A.分类说明 B.定义说明 C.比较说明 D.概括说明 5.说话人对客观世界中的事件、物体、现象等所作的描述是()。 A.行动描述 B.事物描述 C.景物描述

D.直接描述 6.通过对人物、事物、景物的描述来抒发、表露感情称为()。 A.借助说明抒情 B.借助叙说抒情 C.借助论证抒情 D.借助描述抒情 7.借助想象把物当作人、把人当作物,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说的修辞手法称作()。 A.比拟 B.借代 C.暗喻

D.借喻 8.下列属于句子成分排比的是()。 A.主语的排比 B.谓语的排比 C.补语的排比 D.宾语的排比 9.结构不整齐、交错运用的一组句子称为()。 A.短句 B.简单句 C.散句 D.复杂句

10.被誉为“公共关系之父”的是()。 A.乔治·E·帕克 B.爱德华·伯内斯 C.艾维·李 D.雷克斯·F·哈洛 11.交谈时距离在1.2米到2.1米之间的界域属于()。 A.密切界域 B.人身界域 C.社交界域 D.公共界域

公共关系口才

第一章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是声、文字和意义相结合的符号系统,是社会交际、表情达意的重要工具。 通常语言有两种分类:其一,将语言分为自然语言和非自然语言。其二,将语言分为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自然语言一般指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非自然语言则专指态势语言。有声语言一般指口头语言,无声语言一般指书面语言和态势语言。口头语言是指以音和义结合而成,以说和听为传播方式的有声语言。书面语言是指以字和义结合而成,以写和读为传播方式的语言,是口头语言的文字符号形式。态势语言是以体态和意义相结合,以表达与观察为传播方式的语言符号。 副语言也叫类语言或辅助语言,是指口语表达过程中伴随常规语言而出现,不分音节,根据需要语境确定其语义的语言现象。 口头语言是其他语言形式的基础。口头语言的基础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没有口头语言就不会有书面语言;第二,口头语言的历史长;第三,口头语言应用的范围广泛;第四,口语交际中的表意符号以口头语言为主。 口语或口头语言是指以音和义结合而成,以说和听为传播方式的有声语言。关于这个界定需要作如下说明:第一,所谓“音和义结合”是指相对确定的结合;第二,“说和听”所使用的语言必须是说、听双方共同使用的语言。 “相对确定”有两层意思:其一,这种结合是有条件的结合。其二,通常所说的口头语言包括副语言,而副语言的声音和含义则相对不确定。 共同语言是一个民族全体成员的通用语言;方言是民族语言的地方分支,是局部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土语是指方言中的具有特点意义的语词;行话是指一般人不容易听懂的各行各业的专门用语。普通话时各方言区人民之间的重要交际工具,也是我国各民族之间的交际工具。 对特定语言的运用即言语活动,包括表达和领会两个方面。 言语和语言的区别,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语言为民族或全民所共有,言语则是个人的行为;第二,语言材料和组合规则有限,具体的言语无穷无尽;第三,语言是对言语的抽象概括,言语是对语言的运用。 言语交际包括书面语言交际和口头语言交际。口才是通过口头语言表现出来的才能,公共关系口才是口语交际或口才的一种类型。 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是两种主要的语言形式。书面语言是在口头语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口头语言的一种文字符号形式。 与书面语言比较,口头语言具有以下突出特点:1.音义结合的相对性;2.思考表达的同步性;3.瞬息即逝的短暂性;4.信息反馈的迅速性;5.语体风格的简洁性。 信息反馈的迅速性向表达者提出了以下要求:其一,表的者应该根据对方的信息反馈及时调整、迅速组织传递内容和传播方式。其二,表达者的表达应该机动灵活、随机应变,应该因人,因事,因时,因地,因情而异。其三,表达者应该具备良好的即兴表达能力 中文“口才”一词,最早见于《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 “口才”就是“有效说话的才能”。 口才就是以口头语言为主要工具,同时借助态势语言和副语言的辅助作用,取得良好、卓越或超群效果的口语表达的能力,或者简略的说,口才就是语言交际中有效地运用口头语言的才能。 口才具有以下基本特点:1.明确的目的性;2.明显的综合性;3.独特的技巧性;4.突出的实践性。 口才的综合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生理和心理综合;2.素质和能力综合;3.思考和表达综合;4.方式和手法综合。口才的实践性特点具有以下含义:1.口才来源于口语实践;2.口才的培养依赖于口语实践。 实用口才是指根据特定的目的、对象、时间、场合,运用准确、得体、恰当、生动、巧妙的口头语言表情达意、交流信息、解决实际问题并取得良好实际效果的才能。 公共关系口才是实用口才的一种,公共关系口才是能够体现公关精神,遵循公关原则,取得良好公关效果的口语表达能力。公共关系口才作为应用口才,必须遵循公关关系的原则,体现公共关系的精神,服务于公共关系的既定目标和任务。 口才和公共关系口才之间的关系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只有那些符合公共关系精神和要求的口才,才能称之为公共关系口才。 口才与公共关系口才之间这种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对于我们学习公共关系口才具有以下两点启示:1.一般口才不能代替公共关系口才;2.一般口才是公共关系口才的基础。 公共关系从业人员应当具备良好的表达能力,包括文字表达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区分口才不能层次的标准主要有三条:一是说的对不对;二是说的好不好;三是说的妙不妙。

公关口才总复习

公关口才总复习一.名词解释 (一)已考题 1.副语言P2 2.言语P3 3.言语交际P3 4.口才P6 5.公共关系口才P10 6.符号P35 7.语境P36 8.编码P36 9.引叙P90 10.肖像描述P96) 11.描述P95) 12.驳论P11013.说明P114 14.对偶P128 15.反问P136(2010.7) 16.复杂句P144(2006.7) 17.省略语句P148 18.完整语句P148 19.完整句P14820.口语表达的节奏P180 21.交谈P212 22.强调客观拒绝法P242-243 23.演讲P247 24.语调P255 25.说服P285 26.苏格拉底技法P287 27.公共关系口语风格P309 (二)预测题 1.语言1 1.口头语言2 2.书面语言2 3.副语言2 4.口语或口头语言2 5.标准口语 6.言语交际3 7.言语 8.口才 9.公共关系口才10 10.口语交际34

11.公共关系活动34 12.符号35 13.编码36 14.解码36 15.语境36 16.公共关系口才的公众原则P62 17.公共关系口才的恰当原则P68 18.公共关系口才的适宜原则P72 19.公共关系口才的语境原则P78 20.公共关系口才的诚信原则P84 21.诚信危机 22.叙说89 23.顺叙 24.倒叙 25.插叙 26.叙说的线索93 27.描述95 28.人物描述 29.肖像描述 30.言辞描述、行动描述、心理描述31.间接描述99 32.抒情100 33.间接抒情102 34.论证106 35.论题、论据与论证方式108 36.理论论据109 37.立论110 38.驳论P110 39.说明114 40.定义115 41.分类说明P115 42.比喻119 43.比拟123 44.借代126 45.对偶128 46.对比129 47.排比131 48.层递133 49.设问135 50.反问P136 51.反复P137 52.复杂句P144

《公共关系口才》历年真题和答案

2013.4 1.符合口语表达清晰、明确、恰当,正确、流畅地传递有关信息标准的是指【 A 】1-16 A.说得对 B.说得好 C.说得妙 D.说得绝 2.公共关系传播活动的第二个层次是【 D 】1-21 A.改变态度 B.引起行为 C.交流信息 D.沟通情感 3.说话人用来表示和传达自己思想、情感(即信息)的物质载体是【A 】2-35 A.符号 B.信息 C.信源 D.信宿 4.书面语言的符号是【 C 】1-4 A.声音 B.语词 C.文字 D.音节 5.对语境中消极、负面的影响直接加以制止、清除和封杀是【 D 】3-81 A.对语境影响的导引 B.对语境影响的顺应 C.对语境影响的再造 D.对语境影响的遏止 6.对人物所说的话及其语气、声态的描述是【 A 】4-97 A.言辞描述 B.肖像描述 C.行动描述 D.心理描述 7.通过对某—具体的人物、事件、问题的叙说来抒发、表露自己感情的表达方式是【 B 】4-102 A.借助说明抒情 B.借助叙说抒情 C.借助描述抒情 D.借助论证抒情 8.确定某个说法、观点真实性或虚假性的思维过程是【 C 】4-106 A.叙说 B.描述 C.论证 D.抒情 9.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修辞手法是【 D 】5-129 A.比喻 B.比拟 C.借代 D.对比

10.主语是动作或行为的接受者的句子称为【 B 】6-146 A.主动句 B.被动句 C.复杂句 D.复合句 11.用形象、直观的语言,对事物情况进行详细、细致的描述或说明的表达手法是【 A 】6-159 A.具象 B.抽象 C.概括 D.明示 12.声音的大小叫做【 C 】7-171 A.音质 B.音长 C.音量 D.音高 13.能够体现较为正式的非私人交往关系的人际间隔是【 B 】7-210 A.密切界域 B.社交界域 C.人身界域 D.公共界域 14.以弄清情况为主要目的的交谈叫做【 D 】8-216 A.论辩式交谈 B.请教式交谈 C.联络式交谈 D.探询式交谈 15.面对一些不便于直接、明确加以拒绝的问题,可以采用【 C 】8-242 A.褒人贬己拒绝法 B.强调客观拒绝法 C.含糊其辞拒绝法 D.沉默不语拒绝法 16.将演讲分为政治演讲、学术演讲、诉讼演讲、宗教演讲、礼仪演讲等的标准是【 A 】9-251 A.演讲的内容 B.演讲的场合 C.演讲采取的形式 D.演讲的表达方式 17.演讲对口语表达的中级要求是【 B 】9-252 A.清晰性、规范性 B.流利性、自如性 C.丰富性、多彩性 D.丰富性、流利性 18.为了突出强调某一语意而安排的停顿属于【 A 】9-254 A.逻辑停顿 B.语法停顿 C.心理停顿 D.语气停顿 19.公共口才最重要的作用是【 B 】1-27 A.播洒人文关怀 B.畅通信息渠道 C.维护组织形象 D.融洽人际关系

自考公共关系公关口才复习资料

自考公共关系公关口才复习资料 多看多记多学习之口才 《公共关系口 第一章公共关系口才概述 1(语言:语言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是声音、文字和意义相符合的符号系 统,是社会交际、表情达意的重要工具。语言分为自然语言和非自然语言。自然语 言一般指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非自然语言则专指态势语言。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 是两种主要的语言形式。 2(口头语言:以音和义结合而成,以说和听为传播方式的有声语言。口头语言 即我国标准口语的确切表述是,运用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表达,适合社会交际的语 言环境,语意相对确定的口头语言。口头语言是其他语言形式的基础。 3(口头语言的特点:音义结合的相对性;思考表达的同步性;瞬息即逝的短暂性; 信息反馈的迅速性;语 体风格的简洁性。 4(书面语言:是字和义结合以写和读为传播方式的语言,是口头语言的文字符 号形式。甲骨文是我国现已发现的最早的书面文字。 5(态势语言:以体态和意义相结合,以表现与观察为传播方式的语言符号。 6(言语:对特定语言的运用和运用语言所产生的结果。7(口才:是语言交际中有 效地运用口头语言的才能。“口才”一词最早见诸《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口 才是以口头语言为主要工具。 8.口才的基本特点:明确的目的性;明显的综合性;独特的技巧性;突出的实践性; 9.口才的综合性特点:生理和心理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综合;思考和表达的综 合;方式和手段的综合。10.公共关系口才:能够体现公关精神,遵循公关原则,取

得良好公关效果的口才表达能力。口才与公共关系口才之间具有一般与个别的关系,表明一般口才不能代替公共关系口才,一般口才则是公共关系口才的基础。11.区分口才不同层次的三条标准:说得对;说得好;说得妙。 12.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包括公共关系的总体原则、实践原则、活动原则和从业人员的职业原则。其中总体原则包括(P20页);其中的实践原则包括真实信用原则、平等互利原则、统一协调原则、整体效应原则。 13(.公共关系精神的创始人:公共关系职业的创始人艾维.李的公共关系思想体现为“公众必须被告知”,并提出“讲真话”的命题,被后人誉为“公共关系之父”。公共关系学科的创始人爱德华.伯内斯,他主张“投公众所好。” 14。公共关系思想的核心(即基本精神):“公众必须被告知”、“讲真话”和“投公众所好。” 15(公共关系口才的衡量标准: (1)遵循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2)体现公共关系的基本精神;(3)服务公共关系 活动的既定目标。公共关系传播由开始到实现目标可依次分为交流信息、沟通情感、改变态度、引起行为等四个层次。树立组织的良好形象,优化组织的社会环境,是公共关系活动的最终目标。 16(公共关系口才的性质: (1)一般口才的性质,即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明显的综合性、独特的技巧性和 突出的实践性。(2)口头语言的性质,指音义结合的相对性、思考表达的同步性、瞬息即逝的短暂性、信息反馈的迅速性和语体风格的简洁性。(3)公共关系的性质。公共关系的性质是公关口才的特有性质。 17(公共关系口才的作用:畅通信息渠道;播洒人文关怀;融洽人际关系;维护组 织形象;促进各项工作。其中,畅通信息渠道是公关口才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作用。 传播沟通既是公关的构成要素,又是公关活动的功能。公众是决定公共关系主体命运的关键因素。第二章口语交际的构成要素

公共关系口才试题及答案

公共关系试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下列各题,你认为正确的,请在题干的括号内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20分) 1、公共关系概念首次出现是1899年。() 2、公共关系需要广告作为工具。() 3、从严格意义上说,公共关系产生于现代工业社会,它是现代大工业生产发展的必然产物。() 4、巴纳姆是第一位公共关系理论家。() 5、1937年,美国《商业周刊》发表了第一篇公共关系职业统计报告。() 6、现代第一本公共关系著作是《公共关系学原理》。() 7、艾维·李的公关信条是“投公众所好”。() 8、现代公共关系传入我国台湾、香港是从80年代开始的。() 9、1986年12月,上海市成立公共关系协会,成为我国第一家省市级的公共关系团体。() 10、1991年4月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成立。() 11、按照发展过程分,公众可分为非公众→知晓公众→潜在公众→行动公众。() 12、着重于运用公共关系原理处理危机发生前后的公众问题谓之应急公关,起源于美国。() 13、公共关系总是处于特定的状态,其状态可通过公众对组织的了解程度,喜爱程度和支持程度去把握。() 14、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15、1989-1992年是中国公共关系的创立时期。() 16、1795年,卢米埃兄弟发明了电影摄影机,开创了电影新时代。() 17、杂志是我国发展最快、影响最大、普及最广的传播媒介() 18、广播相对于报纸、电视的最大优势是:及时性强。() 19、实际社会形象是社会组织已有的真实的形象。() 20、组织形象的内容是全面的,而不是单一的,是主观的,而不是客观的。() 二、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备选答案中,请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少选、多选不给分。每题2分,共20分) 1、传播的基本元素是() A、传播者 B、信息内容 C、信道 D、受传者 E、控制者 2、一个组织在() A、不同时期,传播与沟通的内容是不一样的 B、不同时期,传播与沟通的内容是一样的

全国2012年4月自考公共关系口才试题及答案03292

全国201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公共关系口才试题和答案 课程代码:0329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中文“口才”一词,最早见诸( C )1-6 A.《礼记·祭义》B.《论语》 C.《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D.《尚书》 2.公共关系传播活动的第一个层次是( D )1-21 A.引起行为B.改变态度 C.沟通情感D.交流信息 3.说话人驳斥某个观点或驳斥某个论证被称为( D )4-110 A.论题B.立论 C.论据D.驳论 4.按照一定的标准将需要说明的对象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加以说明的方法是( A )4-115 A.分类说明B.定义说明 C.比较说明D.概括说明 5.说话人对客观世界中的事件、物体、现象等所作的描述是( B )4-98 A.行动描述B.事物描述 C.景物描述D.直接描述 6.通过对人物、事物、景物的描述来抒发、表露感情称为( D )4-103 A.借助说明抒情B.借助叙说抒情 C.借助论证抒情D.借助描述抒情 7.借助想象把物当作人、把人当作物,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说的修辞手法称作( A )5-123 A.比拟B.借代 C.暗喻D.借喻 8.下列属于句子成分排比的是( D )5-132 A.主语的排比B.谓语的排比 C.补语的排比D.宾语的排比 9.结构不整齐、交错运用的一组句子称为( C )6-145 A.短句B.简单句 C.散句D.复杂句 10.被誉为“公共关系之父”的是( C )1-20 A.乔治·E·帕克B.爱德华·伯内斯 C.艾维·李D.雷克斯·F·哈洛

公关口才学

上海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试卷课程名称:公关口才学A卷适用专业: 全校选修 2017—2018 春季学期任课教师:李梁姓名:___________学号: 成绩: 一、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口才 2、逻辑 3、双关法 4、接近语言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5、公关口才的基本功能 6、从叙述的目的要求上分,叙述式有哪几种? 7、幽默语言的表达方法 8、体态语言的作用 三、举例说明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9、对一般认识但无思想交流的人的接近语言

10、对一些违反原则的请求、要求或礼物的拒绝语言 四、案例分析与综合应用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 11、请应用公关口才的衡量标准分析以下杨利伟在不同场合针对不同听众的口才应对。 2003年10月15日——一个历史性的时刻!中国首次进行载人航天飞行。作为中国首位叩访太空的宇航员,杨利伟15日凌晨,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首次亮相时说:“我在这里想对祖国说,感谢祖国和人民对我的培养和信任。我一定不辜负祖国和人民的重托。” 出征前受到国家主席胡锦涛接见时,杨利伟说:“我要聚精会神做好每一个动作,决不辜负祖国和人民的期望。” 进入太空后,杨利伟对地面说的第一句话:“我感觉良好。” 飞船运行到第七圈,杨利伟从距地球343公里的轨道发出的问候(同时展示国旗和联合国会旗):“向世界各国人民问好,向在太空中工作的同行们问好,向祖国人民问好,向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问好,感谢全国人民的关怀。” 15日晚间,杨利伟与家人通电话:“景色非常美!”——对妻子发出的只有航天员才能有的感慨。 “味道好极了!”——杨利伟对儿子发表自己对航天食品的看法。 “我看到我们美丽的家了,非常好!”——杨利伟向家人描述从太空看地球的感受。 16日晨,飞船顺利着陆,杨利伟回应温家宝总理的问候:“我很有力!” 迈出舱门时,面对欢呼的人群,他说的第一句话:“这是祖国历史上辉煌

以往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共关系口才真题

以往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共关系口才真题 课程代码:0329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口语表达能做到应对自如、敏捷灵活、鞭辟人里,有较强的冲击力、感召力和征服力的口才水平属于( ) A.原始层次 B.初级层次 C.中级层次 D.高级层次 2.在众多的语言形式中,居于基础地位的是( ) A.口头语言 B.书面语言 C.态势语言 D.辅助语言 3.在口语交际的各要素中居于核心位置的是( ) A.语境 B.编码 C.解码 D.信息 4.口语交谈中,说话人作为信息发出者,也叫( ) A.信源 B.信息 C.传者 D.信宿 5.暂时中断原叙说而插进与原叙说有关的事件、问题或人物的内容,随后再从中断处接着进行叙说的类型是( ) A.倒叙 B.顺叙 C.插叙 D.引叙 6.对人物行为、动作的描述是( )

A.肖像描述 B.言辞描述 C.行动描述 D.心理描述 7.不说出本体,或不在本句中说出本体,而把喻体直接用在本体应该出现的地方,这种修辞手法是( ) A.比拟 B.明喻 C.暗喻 D.借喻 8.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比较的修辞方法是( ) A.对比 B.排比 C.层递 D.对偶 9.以动词作谓语且主语是动作或行为发出者的句子被称为( ) A.被动句 B.主动句 C.完整句 D.省略句 10.把长句的附加成分抽出来,调到其他位置,或者另外独立成句,或者变为复句里的分句。这种方法是( ) A.抽调法 B.拆分法 C.合成法 D.分离法 11.如果思想内容逐层深入,情感越来越激烈,那么音量就应该越来越重,适合用( ) A.降调 B.升调 C.平调 D.变调 12.下列口语交际的辅助技巧中,属于特征音的是( ) A.语气 B.重音 C.笑容 D.目光语 13.具有表意功能的咳嗽声,在口语交际中,除语言替代功能外,其功能还有(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