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世代数电子教案

近世代数电子教案
近世代数电子教案

近世代数电子教案

第一章基本概念

在普通代数里,我们计算的对象是数,计算的方法是加、减、乘、除。数学渐渐进步,我们发现,可以对于若干不是数的事物,用类似普通计算的方法加以计算。这种例子我们在高等代数里已经看到很多,例如对于向量、矩阵、线性变换等就都可以进行运算。近世代数(抽象代数)的主要内容就是研究所谓代数系统,即带有运算的集合。近世代数在数学的其它分支和自然科学的许多部门里都有重要的应用。近二十多年来,它的一些成果更被直接应用于某些新兴的技术。

我们在高等代数里已经初步接融到的群、环、域是三个最基本的代数系统。在本书里我们要对这三个代数系统做略进一步的介绍。

在这一章里,我们先把常要用到的基本概念介绍一下。这些基本概念中的某一些,例如集合和影射,在高等代数里已经出现过。但是为了完整起见,我们不得不有所重复。

§1.1 集合

●课时安排约1课时

●教学内容(《近世代数》张禾瑞著)

集合的概念,元素,空集合,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包含、交、并、积,子集的

概念

例题:

例1 A={1.2.3} B={2.5.6} 那么A∩B={2}

A={1.2.3} B={4.5.6} 那么A∩B=空集合

例2 A={1.2.3} B={2.4.6} 那么A∪B={1.2.3.4.6}

A={1.2.3} B={4.5.6} 那么A∪B={1.2.3.4.5.6}

1

习题选讲P

4

●教学难点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属于)集合与集合的关系(包含)

●教学要求

掌握集合元素、子集、真子集。集合的交、并、积概念

2

●布置作业P

4

●教学辅导

精选习题:(侧重概念性、技巧性的基本问题)

1.B A,但B不是A的真子集,这个情况什么时候才能出现?

§1.2 映射

●课时安排约1课时

●教学内容(《近世代数》张禾瑞著)

映射,象,原象,映射相同的定义及映射的表示方法

例 1:A1=A2=....=AN=D=所有实数作成的集合

φ:(a 1,a 2,……,a n )→ a 12+a 22+……+a n 2

=φ(a 1,a 2,…,a n )是一个 A 1×A 2×…×A N 到D 的映射

例 2 :A 1={东西},A 2={南},D={高低}

φ1:(西南)→高=φ1(西南)不是一个A 1×A 2到D 的映射 φ2(西南)→高,(东南)→低,则φ2是一个A 1×A 2到D 的映射

例 3:A 1=D=所有实数所成的集合

φ:a →a 若a ≠1

→b 这里b 2

=1 不是一个A 1到D 的映射 例 4:A 1=D=所有实数所成的集合

φ:a →a-1不是一个A 1到D 的映射 例 5:A=D=所有正整数的集合 φ1:a →1=φ1(a )

φ2: a →a 0

=φ2(a ) 则φ1与φ2是相同的

● 教学重点

映射的定义及象与原象的定义,映射相同的定义。 ● 教学难点

映射定义,应用该定义应注意几点,如课本P 6注意五条 ● 教学要求

掌握映射的定义及应注意的几点问题,象,原象的定义 理解映射的相同的定义 ● 布置作业 P 6 1 P 7 2 ● 教学辅导

精选习题:

1 A={1,2,3,…,100},找一个A ×A 到A 的映射

2 在上题到的映射之下,是不是A 的每一元都是A ×A 的一个元 ● 课时安排 约1课时

● 教学内容 影射的定义、象、逆象 定义 假如通过一个法则

§1.3 代数运算

● 课时安排 约1课时

● 教学内容 代数运算的定义,二元运算的定义。及代数运算的表示方法。 例题:

例1:A={所有整数},B={所有不等于零的整数}。D={所有有理数} 0 :(a.b )

b

a =a

b 是一个A×B 到D 的代数运算,即普通的除法

例2:令V 是数域F 上一个向量空间,那么F 的数与V 的向量空间的乘法是一个F×V 到V 的代数运算

例3:A={1},B={2},D={奇,偶} 0:(1.2)→奇=1 2 是一个A×B 到D 的代数运算

例4 A={1.2},B={1.2},D={奇,偶}

0:(1.1)→奇 (2.2)→奇 (1.2)→奇 (2.1)→偶 是一个A×B 到D 的代数运算 ● 教学重点

代数运算的应用,对代数运算的理解,既以上四道例题 ● 教学难点

代数运算符号与映射合成运算符号的区别 ● 教学要求

掌握代数运算的应用

● 布置作业 P 9 2

● 教学辅导

精选习题:A={a,b,c}.规定A 的两个不同的代数运算(用运算符表示)

§1.4 结合律

● 课时安排 约1课时

● 教学内容 (《近世代数》张禾瑞 著)

代数运算的结合律的定义及其推广 例题:

A={所有整数},代数运算是普通减法 这(a-b )-c ≠a-(b-c) 除非c=0

● 教学重点

代数运算的结合律 一般地(a b ) c ≠a (b

c) ● 教学难点

结合率的推广及满足结合律的代数运算的定义 ● 教学要求

掌握代数运算的一般结合运算,理解几个元素作代数运算的特点. ● 布置作业 P 12 1.2.3 ● 教学辅导

精选习题:A={a,b,c} 由表

a b c a a b c b b d a c c a b

所给的代数运算适不适合结合律?

§1.5 交换律

● 课时安排 约1课时

● 教学内容(《近世代数》张禾瑞 著) 代数运算的结合律

定理:假如一个集合A 的代数运算 同时适合结合律与交换律,那么在a 1 a 2 … a n 里,元的次序可以掉换。 ● 教学重点

对定理的理解与证明 ● 教学要求

理解代数运算的结合律 ● 布置作业 P 14 1.2.…. ● 教学辅导

精选习题:A={a,b,c,d} 由表 a b c d a a b c d b b d a c c c a b d d d c a b

所给的代数运算适合不适合交换律

§1.6 分配律

● 课时安排 约1课时

● 教学内容(《近世代数》张禾瑞 著)

代数运算?与⊕的第一分配律和第二分配律的定义,以及⊕的结合律与这两种分配律的综合运用 例题:

假如B 与A 都是全体实数的集合,?和⊕就是普通的乘法和加法,则 b ? (a 1⊕a 2)=(b ?a 1) ⊕ (b ?a 2)就变为

b(a 1+a 2)=(ba 1)+(ba 2) ● 教学难点

两种分配律与⊕的结合律的综合应用 ● 教学要求

掌握并能应用分配律与结合律的综合应用

● 布置作业 P 16 习题 ● 教学辅导

一、掌握两个等式

b ?(a 1⊕…⊕a n )=(b ?a 1)⊕…⊕(b ?a n ) (a 1⊕…⊕a n )?b=(a 1?b)⊕…⊕(a n ?b)

二、精选习题

假定?.⊕是A 的两个代数运算,并且⊕适合结合律,?.⊕适合两个分配律 证明:(a 1?b 1)⊕ (a 1?b 2) ⊕ (a 2?b 1) ⊕ (a 2?b 2)

=(a 1?b 1)⊕ (a 2?b 1) ⊕ (a 1?b 2) ⊕ (a 2?b 2)

§1.7 一一映射、变换

● 课时安排 约1课时

● 教学内容(《近世代数》张禾瑞 著)

满射,,单射,一一映射的定义。逆映射的定义集一一变换,满射变换,单射变换的意义。 例1: A={1,2,3,4,5} A ={2,4,6,8}

则 φ:1→ 2,2 →4,3→6,4→2,5→2。是一个A 到A 的映射 例2:A={1,2,3,…} A ={奇,偶} 则

φ:1,3,5,…→奇,2,4,6…→偶 是一个A 到A 的映射 例3:A={1,2,3,…}, A ={2,4,6,…},那么

φ:1→ 2,2 →4,…是一个A 与A 间的一一映射 例4:A={所有实数}。 τ:X →e

x

是A 的一个单射变换

例5:A={所有整数}。 τ:a →2a 假如a 是偶数 a →

2

1

+a 假如a 是奇数

是A 的一个满射变换

例6:A={1,2,3}

τ1:1→1,2→2,3→3

τ2:1→2,2→3,3→1都是A 的一一变换 ● 教学难点 满射,,单射,一一映射及逆映射的定义

● 教学要求 掌握满射,,单射,一一映射及逆映射的定义。理解满射,,单射,一一映射及逆映射的定义

● 布置作业P 191,2 ● 教学辅导 精选习题:

1 A={所有大于0的实数},A ={所有实数} ,找一个A 与A 的一一映射

2 假定φ是A 与A 间的一个一一映射,a 是A 一个元,φ-1

[φ(a )]=? φ [φ

-1

(a )]=?

§1.8 同态

●课时安排约1课时

●教学内容(《近世代数》张禾瑞著)

同态映射的定义,同态满射的定义以及定理1和定理2

例1:φ:a→1 (a是A的任一元)是一个A到A的同态映射,φ

是一个A到A的映射,

1

显然对于的任意两个整数a和b来说,有a→1, b→1,a+b→1=1×1

例 2:φ

:a→1 若a是偶数

2

a→-1 若a是奇数

φ

是一个A到A的满射的同态映射

2

:a→-1(a是A的任一元) 固然是一个A到A的映射,但不是同态映射

例 3:φ

3

Th1:假设对于代数运算 和 来说,A与A同态,那么

Ⅰ)若 适合结合律, 也适合结合律

Ⅱ)若 适合交换律, 也适合交换律。

Th2:假定,?,⊕都是集合A的代数运算,?,⊕都是集合A的代数运算,并且存在一个A到A的满射φ,使得A与A对于代数运算?,?来说同态。对于代数运算⊕,⊕来说也是同态,那么

Ⅰ)若?,⊕适合第一分配律,?,⊕也适合第一分配律

Ⅱ)若?,⊕适合第一交换律,?,⊕也适合第一交换律

●教学难点

同态映射在比较两个集合时的结果既定理1和定理2

●教学重点

同态映射,同态映射的定义

●教学要求

掌握同态映射、同态满射的定义及应用

●布置作业P

1,2

23

●教学辅导

§1.9 同构、自同构

●课时安排约1课时

●教学内容(《近世代数》张禾瑞著)

同构与自同构的定义,以及同构映射在比较集合时的效果

例1:A={1,2,3} . A={4,5,6}.

1 2 3 4 5 6

1 3 3 3 4 6 6 6

2 3 3 3 5 6 6 6

3 3 3 3 6 6 6 6

各是A与A的代数运算 与 的表,那么

1→4,2→5,3→6,是一个A与A之间的同构映射

例2:A={1,2,3} 代数运算由下表给定:

1 2 3

1 3 3 3

2 3 3 3

3 3 3 3

那么φ:1→2,2→1,3→3

是一个对于 来说的 A的自同构

●教学重点

同构映射的定义以及在比较集合时的效果

●教学要求

掌握同构映射与自同构的定义

1,2

●布置作业 P

26

●教学辅导

精选习题

A={所有有理数},A的代数运算是普通加法,A={所有≠0的有理数}。A的代数运算是普通乘法。

证明:对于给定的代数运算来说, A与A间没有同构映射存在

§8 同态

●课时安排约1课时

●教学内容(《近世代数》张禾瑞著)

同态映射的定义,同态满射的定义以及定理1和定理2

是一个A到A的映射,例1:φ:a→1 (a是A的任一元)是一个A到A的同态映射,φ

1

显然对于的任意两个整数a和b来说,有a→1, b→1,a+b→1=1×1

:a→1 若a是偶数

例 2:φ

2

a→-1 若a是奇数

φ

是一个A到A的满射的同态映射

2

:a→-1(a是A的任一元) 固然是一个A到A的映射,但不是同态映射例 3:φ

3

Th1:假设对于代数运算 和 来说,A与A同态,那么

Ⅰ)若 适合结合律, 也适合结合律

Ⅱ)若 适合交换律, 也适合交换律。

Th2:假定,?,⊕都是集合A的代数运算,?,⊕都是集合A的代数运算,并且存在一个A到A的满射φ,使得A与A对于代数运算?,?来说同态。对于代数运算⊕,⊕来说也是同态,那么

Ⅰ)若?,⊕适合第一分配律,?,⊕也适合第一分配律

Ⅱ)若?,⊕适合第一交换律,?,⊕也适合第一交换律

●教学难点

同态映射在比较两个集合时的结果既定理1和定理2

●教学重点

同态映射,同态映射的定义

●教学要求

掌握同态映射、同态满射的定义及应用

1,2

●布置作业P

23

●教学辅导

精选习题

§1.10 等价关系与集合的分类

●课时安排约1课时

●教学内容(《近世代数》张禾瑞著)

关系与等价关系的定义,分类的定义。代表及全体代表的定义。模n的剩余类的定义例:A={所有实数}

R:(a,b) →对,若是b-a是正的

(a,b) →错,若是b-a不是正的

是A 的元间的一个关系

●教学重点

等价关系模n的剩余类

●教学难点

模n的剩余类

●教学要求

掌握等价关系的定义,理解模n的剩余类

●布置作业P

3

30

●教学辅导

一、掌握等价关系,即集合A的元间的一个关系~叫做一个等价关系。如果~满足以下规律:

Ⅰ:反射律:a~a,不管a是A的那一个元?

Ⅱ:对称律:a~b?b~a

Ⅲ,推移律:a~b, b~c?a~c

例3规定整数间的关系a≡b(-5)。证明你所规定的是一个等价二、精选习题:依照书P

29

关系,并且找出模-5的剩余类

近世代数教案 (2)

近世代数教案 西南大学 数学与统计学院 张广祥 学时数:80(每周4学时) 使用教材:抽象代数——理论、问题与方法,科学出版社2005 教材使用说明:该教材共10章,本课程学习前6章,覆盖通用的传统教材(例如:张禾瑞《近世代数基础》)的所有内容,但本教材更强调抽象代数理论的应用和方法特点。本教材的后4章有一定难度和深度,可作为本科近世代数(二)续用。如果不再开设近世代数(二),则可以供有兴趣的学生自学、自读,进一步了解现代代数学更加前沿的内容,拓宽知识面。 教学方法:由于该教材首次在全年级使用,采用教研室集体备课的方式,每2周一次参加

教学的教师集体研讨备课。 每节配有3—5题常规练习作业。每章提供适量的(3—4题)思考问题供学生独立思考,学生完成的思考题成绩可记入平时成绩。 整学期可安排1—2次相关讲座,介绍现代代数学的研究方法或研究成果。本学期已经准备讲座内容:群与Goldbach猜想。 教学手段:黑板板书与Powerpoint 课件相结合。 主要参考书: 1.张禾瑞,近世代数基础,1952第一版,1978年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刘绍学, 近世代数基础,(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石生明, 近世代数初步,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B.L.Van der Waerden,代数学,丁石孙,曾肯成,郝鈵新,曹锡华译,1964卷1,1976卷2,科学出版社 5. M.Kline, 古今数学思想,卷1-4,张理京,张锦炎,江泽涵译,上海科技出版社2002 第二章数环与数域 本章教学目标: 1. 熟悉整数剩余类环的运算,了解整数剩余类环在数论研究中的作用。 2. 数环就是数系,熟悉各种不同形态的数环与数域;有限的、无限的;交换的、不交换的。 3. 学习整环的分式域、素域与扩域的理论。 4. 综合应用数环与数域的初等方法证明欧拉二平方和定理、Lagrange四平方和定理。 5. 本章通过若干数论定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熟悉环论的初等方法,为第3章与第5章学习系统的扩域理论奠定基础。 教学时数:共6节,8学时 2.1 整数剩余类环 复习引入:通过整数的整除性问题,了解引入整数剩余类环的必要性,一方面使学生知道

抽象代数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抽象代数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6阶有限群的任何子群一定不是( )。 A 、2阶 B 、3 阶 C 、4 阶 D 、 6 阶 2、设G 是群,G 有( )个元素,则不能肯定G 是交换群。 A 、4个 B 、5个 C 、6个 D 、7个 3、有限布尔代数的元素的个数一定等于( )。 A 、偶数 B 、奇数 C 、4的倍数 D 、2的正整数次幂 4、下列哪个偏序集构成有界格( ) A 、(N,≤) B 、(Z,≥) C 、({2,3,4,6,12},|(整除关系)) D 、 (P(A),?) 5、设S3={(1),(12),(13),(23),(123),(132)},那么,在S3中可以与(123)交换的所有元素有( ) A 、(1),(123),(132) B 、12),(13),(23) C 、(1),(123) D 、S3中的所有元素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3分,共3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群的单位元是--------的,每个元素的逆元素是--------的。 2、如果f 是A 与A 间的一一映射,a 是A 的一个元,则()[]=-a f f 1----------。 3、区间[1,2]上的运算},{min b a b a =ο的单位元是-------。

4、可换群G 中|a|=6,|x|=8,则|ax|=——————————。 5、环Z 8的零因子有 -----------------------。 6、一个子群H 的右、左陪集的个数----------。 7、从同构的观点,每个群只能同构于他/它自己的---------。 8、无零因子环R 中所有非零元的共同的加法阶数称为R 的-----------。 9、设群G 中元素a 的阶为m ,如果e a n =,那么m 与n 存在整除关系为--------。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用2种颜色的珠子做成有5颗珠子项链,问可做出多少种不同的项链? 2、S 1,S 2是A 的子环,则S 1∩S 2也是子环。S 1+S 2也是子环吗? 3、设有置换)1245)(1345(=σ, 6)456)(234(S ∈=τ。 1.求στ和στ-1; 2.确定置换στ和στ-1的奇偶性。 四、证明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题10分,第2小题15分,共25分)

《抽象代数基础》习题解答

《抽象代数基础》习 题 答 解 于延栋编 盐城师范学院数学科学学院二零零九年五月

第一章 群 论 §1 代数运算 1.设},,,{c b a e A =,A 上的乘法”“?的乘法表如下: 证明: ”“?适合结合律. 证明 设z y x ,,为A 中任意三个元素.为了证明”“?适合结合律,只需证明 )()(z y x z y x ??=??. 下面分两种情形来阐明上式成立. I.z y x ,,中至少有一个等于e . 当e x =时,)()(z y x z y z y x ??=?=??; 当e y =时,)()(z y x z x z y x ??=?=??; 当e z =时,)()(z y x y x z y x ??=?=??. II .z y x ,,都不等于e . (I)z y x ==.这时,)()(z y x e x x z z e z y x ??=?===?=??. (II)z y x ,,两两不等.这时,)()(z y x x x e z z z y x ??=?==?=??. (III)z y x ,,中有且仅有两个相等. 当y x =时,x 和z 是},,{c b a 中的两个不同元素,令u 表示},,{c b a 中其余的那个元素.于是,z z e z y x =?=??)(,z u x z y x =?=??)(,从而,)()(z y x z y x ??=??.同理可知,当z y =或x z =时,都有)()(z y x z y x ??=??. 2.设”“?是集合A 上一个适合结合律的代数运算.对于A 中元素,归纳定义∏=n i i a 1为: 111a a i i =∏=,111 1+=+=????? ??=∏∏r r i i r i i a a a . 证明: ∏∏∏+==+==???? ??????? ??m n k k m j j n n i i a a a 1 11.

近世代数讲义(电子教案)

《近世代数》课程教案 第一章 基本概念 教学目的与教学要求:掌握集合元素、子集、真子集。集合的交、并、积概念;掌握映射的定义及应注意的几点问题,象,原象的定义;理解映射的相同的定义;掌握代数运算的应用;掌握代数运算的一般结合运算,理解几个元素作代数运算的特点;理解代数运算的结合律;掌握并能应用分配律与结合律的综合应用;掌握满射,单射,一一映射及逆映射的定义。理解满射,单射,一一映射及逆映射的定义;掌握同态映射、同态满射的定义及应用;掌握同构映射与自同构的定义;掌握等价关系的定义,理解模n 的剩余类。 教学重点:映射的定义及象与原象的定义,映射相同的定义;代数运算的应用,对代数运算的理解;代数运算的结合律;对定理的理解与证明;同态映射,同态映射的定义;同构映射的定义以及在比较集合时的效果;等价关系,模n 的剩余类。 教学难点: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属于),集合与集合的关系(包含);映射定义,应用该定义应注意几点;代数运算符号与映射合成运算符号的区别;结合率的推广及满足结合律的代数运算的定义;两种分配律与⊕的结合律的综合应用;满射,单射,一一映射及逆映射的定义;同态映射在比较两个集合时的结果;模n 的剩余类。 教学措施:网络远程。 教学时数:8学时。 教学过程: §1 集合 定义:若干个(有限或无限多个)固定事物的全体叫做一个集合(简称集)。集 合中的每个事物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简称元)。 定义:一个没有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且?是任一集合的子集。 (1)集合的要素:确定性、相异性、无序性。 (2)集合表示: 习惯上用大写拉丁字母A ,B ,C …表示集合, 习惯上用小写拉丁字母a ,b ,c …表示集合中的元素。 若a 是集合A 中的元素,则记为A a A a ?∈否则记为,。 表示集合通常有三种方法: 1、枚举法(列举法): 例:A ={1,2,3,4},B ={1,2,3,…,100}。 2、描述法:{})(,)(x p x p x A =—元素x 具有的性质。 例:{}41≤≤∈=a Z a a A 且。显然例6中的A 就是例5的A 。 3、绘图法:用文氏图(Diagram Venn )可形象地表现出集合的特征及集合之

近世代数期末考试试卷与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 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设 G 有 6 个元素的循环群, a 是生成元,则 G 的子集()是子群。 A、a B、 a , e 33 C、 e, a D、 e, a , a 2、下面的代数系统( G, * )中,()不是群 A、G为整数集合, * 为加法 B、G为偶数集合, * 为加法 C、G为有理数集合, * 为加法 D、G为有理数集合, * 为乘法 3、在自然数集 N 上,下列哪种运算是可结合的?() A、a*b=a-b B、a*b=max{a,b} C、 a*b=a+2b D、a*b=|a-b| 4、设 1 、 2 、 3 是三个置换,其中 1 =(12)(23)(13),2 =(24)(14),3=( 1324),则3=() A、2 B 、12 D 、2 1 12C 、2 5、任意一个具有 2 个或以上元的半群,它()。 A、不可能是群 B、不一定是群 C、一定是群 D、是交换群 二、填空题 ( 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空 3 分,共 30 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 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凯莱定理说:任一个子群都同一个----------同构。 2、一个有单位元的无零因子 ----- 称为整环。 4 3、已知群G中的元素a的阶等于 50,则a的阶等于 ------。 4、a 的阶若是一个有限整数n,那么 G与-------同构。 5、A={1.2.3}B={2.5.6}那么 A∩B=----- 。 6、若映射既是单射又是满射,则称为-----------------。 7 、叫做域F的一个代数元,如果存在F的----- a 0 , a1 , , a n使得 n a 0 a 1 a n0 。

近世代数电子教案

近世代数电子教案 第一章基本概念 在普通代数里,我们计算的对象是数,计算的方法是加、减、乘、除。数学渐渐进步,我们发现,可以对于若干不是数的事物,用类似普通计算的方法加以计算。这种例子我们在高等代数里已经看到很多,例如对于向量、矩阵、线性变换等就都可以进行运算。近世代数(抽象代数)的主要内容就是研究所谓代数系统,即带有运算的集合。近世代数在数学的其它分支和自然科学的许多部门里都有重要的应用。近二十多年来,它的一些成果更被直接应用于某些新兴的技术。 我们在高等代数里已经初步接融到的群、环、域是三个最基本的代数系统。在本书里我们要对这三个代数系统做略进一步的介绍。 在这一章里,我们先把常要用到的基本概念介绍一下。这些基本概念中的某一些,例如集合和影射,在高等代数里已经出现过。但是为了完整起见,我们不得不有所重复。 §1.1 集合 ●课时安排约1课时 ●教学内容(《近世代数》张禾瑞著) 集合的概念,元素,空集合,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包含、交、并、积,子集的 概念 例题: 例1 A={1.2.3} B={2.5.6} 那么A∩B={2} A={1.2.3} B={4.5.6} 那么A∩B=空集合 例2 A={1.2.3} B={2.4.6} 那么A∪B={1.2.3.4.6} A={1.2.3} B={4.5.6} 那么A∪B={1.2.3.4.5.6} 1 习题选讲P 4 ●教学难点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属于)集合与集合的关系(包含) ●教学要求 掌握集合元素、子集、真子集。集合的交、并、积概念 2 ●布置作业P 4 ●教学辅导 精选习题:(侧重概念性、技巧性的基本问题) 1.B A,但B不是A的真子集,这个情况什么时候才能出现? §1.2 映射 ●课时安排约1课时 ●教学内容(《近世代数》张禾瑞著) 映射,象,原象,映射相同的定义及映射的表示方法

近世代数学习系列一 学习方法

近世代数学习方法 “近世代数”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初学者往往感到虚无飘渺,困难重重。为此,下面介绍五种常用的学习方法。 一、通过例子来加深对基本理论的理解 针对“近世代数”课程的概念抽象、难于理解的特点,我们认为理解概念的一种有效方法是多举已学过的典型例子。例如,一元多项式环和整数环是主理想整环的例子,关于主理想整环的许多结论都是通过推广关于多项式和整数的结论得到;一个无零因子交换环的商域就是模仿整数环和有理数环间的关系构造的;整环里的因子分解理论就是分解质因数和多项式的因式分解理论的推广。 当我们学习“近世代数”时,就仅仅背下来一些命题、性质和定理,并不意味着真正地理解。要想真正理解,需要清楚这些命题、性质和定理的前提条件为什么是必要的?而达到这个目的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构造反例。通常的做法是:去掉一个前提条件后,构造一个结论不成立的例子,从而表明所去掉的前提条件是必要的。例如,关于素理想和极大理想的关系有结论:设R是含1交换环,则R的极大理想一定是素理想。那么这个结论的条件“含1”是必要的吗?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从下面的例子容易得到。例:设R是所有偶数构成的环,Z表示整数环,则4Z是R的极大理想,但4Z不是R的素理想。 二、通过变换角度来寻求问题的解法 通过变换角度来寻求问题的解法是一种很普遍的解题方法,通常是将已知或未知较复杂的问题变换为等价的较简单的问题,或者是将新问题变换为已经解决的问题,或者是将未知与已知关系较少的问题变为已知与未知关系较多的问题等等。下面举例说明这种方法: 例:设是从G1到G2的满同态,N2是G2的不变子群,N1= -1(N2),证明G1/N1同构于G2/N2。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不直接证明G1/N1同构于G2/N2,而是将问题进行变换,先构造从G1到G2/N2的满同态,再证明N1是的核,然后根据同态基本定理知

近世代数期末试题

近 世 代 数 试 卷 一、判断题(下列命题你认为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1、设A 与B 都是非空集合,那么{}B A x x B A ∈∈=?x 且。 ( ) 2、设A 、B 、D 都是非空集合,则B A ?到D 的每个映射都叫作二元运算。( ) 3、只要f 是A 到A 的一一映射,那么必有唯一的逆映射1 -f 。 ( ) 4、如果循环群()a G =中生成元a 的阶是无限的,则G 与整数加群同构。 ( ) 5、如果群G 的子群H 是循环群,那么G 也是循环群。 ( ) 6、群G 的子群H 是不变子群的充要条件为H Hg g H h G g ?∈?∈?-1;,。 ( ) 7、如果环R 的阶2≥,那么R 的单位元01≠。 ( ) 8、若环R 满足左消去律,那么R 必定没有右零因子。 ( ) 9、)(x F 中满足条件0)(=αp 的多项式叫做元α在域F 上的极小多项式。 ( ) 10、若域E 的特征是无限大,那么E 含有一个与()p Z 同构的子域,这里Z 是整 数环,()p 是由素数p 生成的主理想。 ( ) 二、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答案选错或未作选择者,该题无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1、设n A A A ,,,21 和D 都是非空集合,而f 是n A A A ??? 21到D 的一个映射,那么( ) ①集合D A A A n ,,,,21 中两两都不相同;②n A A A ,,,21 的次序不能调换; ③n A A A ??? 21中不同的元对应的象必不相同; ④一个元()n a a a ,,,21 的象可以不唯一。 2、指出下列那些运算是二元运算( ) ①在整数集Z 上,ab b a b a += ; ②在有理数集Q 上,ab b a = ; ③在正实数集+R 上,b a b a ln = ;④在集合{}0≥∈n Z n 上,b a b a -= 。 3、设 是整数集Z 上的二元运算,其中{}b a b a ,max = (即取a 与b 中的最大者),那么 在Z 中( ) ①不适合交换律;②不适合结合律;③存在单位元;④每个元都有逆元。

近世代数基础习题课答案到第二章9题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一章 1. 如果在群G 中任意元素,a b 都满足222()ab a b =, 则G 是交换群. 证明: 对任意,a b G ∈有abab aabb =. 由消去律有ab ba =. □ 2. 如果在群G 中任意元素a 都满足2a e =,则G 是交换群. 证明: 对任意,a b G ∈有222()ab e a b ==. 由上题即得. □ 3. 设G 是一个非空有限集合, 它上面的一个乘法满足: (1) ()()a bc ab c =, 任意,,a b c G ∈. (2) 若ab ac =则b c =. (3) 若ac bc =则a b =. 求证: G 关于这个乘法是一个群. 证明: 任取a G ∈, 考虑2{,,,}a a G ??. 由于||G <∞必然存在最 小的i +∈ 使得i a a =. 如果对任意a G ∈, 上述i 都是1, 即, 对任意x G ∈都有2x x =, 我们断言G 只有一个元, 从而是幺群. 事实上, 对任意,a b G ∈, 此时有: ()()()ab ab a ba b ab ==, 由消去律, 2bab b b ==; 2ab b b ==, 再由消去律, 得到a b =, 从而证明了此时G 只有一个元, 从而是幺群. 所以我们设G 中至少有一个元素a 满足: 对于满足 i a a =的最小正整数i 有1i >. 定义e G ∈为1i e a -=, 往证e

为一个单位元. 事实上, 对任意b G ∈, 由||G <∞, 存在 最小的k +∈ 使得k ba ba =. 由消去律和i 的定义知k i =: i ba ba =, 即be b =. 最后, 对任意x G ∈, 前面已经证明了有最小的正整数k 使得k x x =. 如果1k =, 则2x x xe ==, 由消去律有x e = 从而22x e e ==, 此时x 有逆, 即它自身. 如果1k >, 则11k k k x x xe xx x x --====, 此时x 也有逆: 1k x -. □ 注: 也可以用下面的第4题来证明. 4. 设G 是一个非空集合, G 上有满足结合律的乘法. 如果该乘法 还满足: 对任意,a b G ∈, 方程ax b =和ya b =在G 上有解, 证明: G 关于该乘法是一个群. 证明: 取定a G ∈. 记ax a =的在G 中的一个解为e . 往证e 是G 的单位元. 对任意b G ∈, 取ya b =的一个解c G ∈: ca b =. 于是: ()()be ca e c ae ca b ====. 得证. 对任意g G ∈, 由gx e =即得g 的逆. □ 5. 找两个元素3,x y S ∈使得222()xy x y =/. 解: 取(12)x =, (13)y =. □ 6. 对于整数2n >, 作出一个阶为2n 的非交换群. 解: 二面体群n D . □ 7. 设G 是一个群. 如果,a b G ∈满足1r a ba b -=, 其中r 是正整数, 证 明: i i i r a ba b -=, i 是非负整数.

近世代数期末考试题库

近世代数模拟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设A =B =R(实数集),如果A 到B 的映射?:x →x +2,?x ∈R ,则?是从A 到B 的( ) A 、满射而非单射 B 、单射而非满射 C 、一一映射 D 、既非单射也非满射 2、设集合A 中含有5个元素,集合B 中含有2个元素,那么,A 与B 的积集合A ×B 中含有( )个元素。 A 、2 B 、5 C 、7 D 、10 3、在群G 中方程ax=b ,ya=b , a,b ∈G 都有解,这个解是( )乘法来说 A 、不是唯一 B 、唯一的 C 、不一定唯一的 D 、相同的(两方程解一样) - 4、当G 为有限群,子群H 所含元的个数与任一左陪集aH 所含元的个数( ) A 、不相等 B 、0 C 、相等 D 、不一定相等。 5、n 阶有限群G 的子群H 的阶必须是n 的( ) A 、倍数 B 、次数 C 、约数 D 、指数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3分,共3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设集合{}1,0,1-=A ;{}2,1=B ,则有=?A B ---------。 2、若有元素e ∈R 使每a ∈A ,都有ae=ea=a ,则e 称为环R 的--------。 3、环的乘法一般不交换。如果环R 的乘法交换,则称R 是一个------。 4、偶数环是---------的子环。 5、一个集合A 的若干个--变换的乘法作成的群叫做A 的一个--------。 ~ 6、每一个有限群都有与一个置换群--------。 7、全体不等于0的有理数对于普通乘法来说作成一个群,则这个群的单位元是---,元a 的逆元是-------。 8、设I 和S 是环R 的理想且R S I ??,如果I 是R 的最大理想,那么---------。 9、一个除环的中心是一个-------。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设置换σ和τ分别为:? ? ????=6417352812345678σ,??? ???=2318765412345678τ,判断σ和τ的奇偶性,并把σ和τ写成对换的乘积。 , 2、证明:任何方阵都可唯一地表示成一个对称矩阵与一个反对称矩阵之和。

近世代数学习系列十 中英对照

近世代数中英对照学习 一、字母表 atom:原子 automorphism:自同构 binary operation:二元运算 Boolean algebra:布尔代数 bounded lattice:有界格 center of a group:群的中心 closure:封闭 commutative(Abelian) group:可交换群,阿贝尔群commutative(Abelian) semigroup:可交换半群comparable:可比的 complement:补 concatenation:拼接 congruence relation:同余关系 cycle:周期 cyclic group:循环群 cyclic semigroup:循环半群 determinant:行列式 disjoint:不相交 distributive lattice:分配格 entry:元素 epimorphism:满同态

factor group:商群 free semigroup:自由半群 greatest element:最大元 greatest lower bound:最大下界,下确界group:群 homomorphism:同态 idempotent element:等幂元identity:单位元,么元 identity:单位元,么元 inverse:逆元 isomorphism:同构 join:并 kernel:同态核 lattice:格 least element:最小元 least upper bound:最小上界,上确界left coset:左陪集 lower bound:下界 lower semilattice:下半格 main diagonal:主对角线 maximal element:极大元 meet:交

近世代数期末考试试题和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设G 有6个元素的循环群,a 是生成元,则G 的子集( )是子群。 A 、{}a B 、{}e a , C 、{}3,a e D 、 {}3,,a a e 2、下面的代数系统(G ,*)中,( )不是群 A 、G 为整数集合,*为加法 B 、G 为偶数集合,*为加法 C 、G 为有理数集合,*为加法 D 、G 为有理数集合,*为乘法 3、在自然数集N 上,下列哪种运算是可结合的?( ) A 、a*b=a-b B 、a*b=max{a,b} C 、 a*b=a+2b D 、a*b=|a-b| 4、设1σ、2σ、3σ是三个置换,其中1σ=(12)(23)(13),2σ=(24)(14),3σ=(1324),则3σ=( ) A 、12σ B 、1σ2σ C 、22σ D 、2σ1σ 5、任意一个具有2个或以上元的半群,它( )。 A 、不可能是群 B 、不一定是群 C 、一定是群 D 、 是交换群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3分,共3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凯莱定理说:任一个子群都同一个----------同构。 2、一个有单位元的无零因子-----称为整环。 3、已知群G 中的元素a 的阶等于50,则4a 的阶等于------。 4、a 的阶若是一个有限整数n ,那么G 与-------同构。 5、A={1.2.3} B={2.5.6} 那么A ∩B=-----。 6、若映射?既是单射又是满射,则称?为-----------------。 7、α叫做域F 的一个代数元,如果存在F 的-----n a a a ,,,10 使得010=+++n n a a a αα 。

近世代数习题解答张禾瑞三章

近世代数习题解答 第三章环与域 1加群、环的定义 1. 证明,本节内所给的加群的一个子集作成一个子群的条件是充分而且必要的. 证 (ⅰ)若S 是一个子群 则S b a S b a ∈+?∈, '0是S 的零元,即a a =+'0 对G 的零元,000' =∴=+a a 即.00S a a s ∈-=-∴∈ (ⅱ)若S b a S b a ∈+?∈, S a S a ∈-?∈ 今证S 是子群 由S S b a S b a ,,∈+?∈对加法是闭的,适合结合律, 由S a S a ∈-?∈,而且得S a a ∈=-0 再证另一个充要条件: 若S 是子群,S b a S b a S b a ∈-?∈-?∈,, 反之S a a S a a S a ∈-=-?∈=-?∈00 故S b a b a S b a ∈+=--?∈)(, 2. },,,0{c b a R =,加法和乘法由以下两个表给定: + 0 a b c ? 0 a b c 0 0 a b c 0 0 0 0 0 a a 0 c b a 0 0 0 0 b b c 0 a b 0 a b c c c b a 0 c 0 a b c 证明,R 作成一个环 证R 对加法和乘法的闭的. 对加法来说,由.9.2习题6,R 和阶是4的非循环群同构,且为交换群. 乘法适合结合律Z xy yz x )()(= 事实上. 当0=x 或a x =,)(A 的两端显然均为0. 当b x =或x=c,)(A 的两端显然均为yz .

这已讨论了所有的可能性,故乘法适合结合律. 两个分配律都成立xz xy z y x +=+)( zx yx x z y +=+)( 事实上,第一个分配律的成立和适合律的讨论完全一样, 只看0=x 或a x =以及b x =或c x =就可以了. 至于第二个分配律的成立的验证,由于加法适合交换律,故可看 0=y 或a y =(可省略a z z ==,0的情形)的情形,此时两端均为zx 剩下的情形就只有 0,0)(=+=+=+x x bx bx x b b 0,0)(=+=+=+x x cx cx x c c 0,0)(=+=+==+x x cx bx ax x c b ∴R 作成一个环. 2交换律、单位元、零因子、整环 1. 证明二项式定理 n n n n n b b a a b a +++=+- 11)()( 在交换环中成立. 证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当1=n 时,显然成立. 假定k n =时是成立的: k i i k k i k k k k b b a b a a b a +++++=+-- )()()(11 看1+=k n 的情形)()(b a b a k ++ ))()()((11b a b b a b a a k i i k k i k k k ++++++=-- 1111111)]()[()()(++--+++++++++=+k i i k k i k i k k k k b b a b a a b a 1111 11)()(+-+++++++++=k i i k k i k k k b b a b a a (因为)()()(11 k r k r k r -++=) 即二项式定理在交换环中成立. 2. 假定一个环R 对于加法来说作成一个循环群,证明R 是交换环. 证设a 是生成元 则R 的元可以写成 na (n 整数) 2)]([)]([))((nma aa m n ma a n ma na === 2))((mna na ma =

近世代数讲义(电子教案)

《近世代数》课程教案 第一章基本概念 教学目的与教学要求:掌握集合元素、子集、真子集。集合的交、并、积概念;掌握映射的定义及应注意的几点问题,象,原象的定义;理解映射的相同的定义;掌握代数运算的应用;掌握代数运算的一般结合运算,理解几个元素作代数运算的特点;理解代数运算的结合律;掌握并能应用分配律与结合律的综合应用;掌握满射,单射,一一映射及逆映射的定义。理解满射,单射,一一映射及逆映射的定义;掌握同态映射、同态满射的定义及应用;掌握同构映射与自同构的定义;掌握等价关系的定义,理解模n 的剩余类。 教学重点:映射的定义及象与原象的定义,映射相同的定义;代数运算的应用,对代数运算的理解;代数运算的结合律;对定理的理解与证明;同态映射,同态映射的定义;同构映射的定义以及在比较集合时的效果;等价关系,模n 的剩余类。 教学难点: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属于),集合与集合的关系(包含);映射定义,应用该定义应注意几点;代数运算符号与映射合成运算符号的区别;结合率的推广及满足结合律的代数运算的定义;两种分配律与⊕的结合律的综合应用;满射,单射,一一映射及逆映射的定义;同态映射在比较两个集合时的结果;模n 的剩余类。 教学措施:网络远程。 教学时数:8学时。 教学过程: §1 集合 定义:若干个(有限或无限多个)固定事物的全体叫做一个集合(简称集)。集 合中的每个事物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简称元)。 定义:一个没有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且?是任一集合的子集。 (1)集合的要素:确定性、相异性、无序性。 (2)集合表示: 习惯上用大写拉丁字母A ,B ,C …表示集合, 习惯上用小写拉丁字母a ,b ,c …表示集合中的元素。 若a 是集合A 中的元素,则记为A a A a ?∈否则记为,。 表示集合通常有三种方法: 1、枚举法(列举法): 例:A ={1,2,3,4},B ={1,2,3,…,100}。 2、描述法:{})(,)(x p x p x A =—元素x 具有的性质。 例:{}41≤≤∈=a Z a a A 且。显然例6中的A 就是例5的A 。 3、绘图法:用文氏图(Diagram Venn )可形象地表现出集合的特征及集合之

近世代数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张禾瑞)-4

近世代数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四章 整环里的因子分解 1 素元、唯一分解 1. 证明:0不是任何元的真因子。 证 当0≠a 时 若b a 0=则0=a 故矛盾 当0=a 时,有00ε= (ε 是单位) 就是说0是它自己的相伴元 2. 我们看以下的整环I ,I 刚好包含所有可以写成 m m n (2 是任意整数,0≥n 的整数) 形式的有理数,I 的哪些个元是单位,哪些个元是素元? 证 1)I 的单位 总可以把m 表为 p p m k (2=是0或奇数,k 非负整数)我们说 1±=p 时,即k m 2±=是单位,反之亦然 2)I 的素元 依然是k p p m k ,(2=的限制同上) 我们要求 ⅰ)0≠p ⅱ)1±≠p ⅲ)p k 2只有平凡因子 满足ⅰ)—— ⅲ)的p 是奇素数 故p m k 2=而p 是奇素数是n m 2 是素元,反之亦然, 3.I 是刚好包含所有复数b a bi a ,(+整数)的整环,证明5不是I 的素元,5有没有唯一分解? 证 (1)I 的元ε是单位,当而且只当12 =ε 时, 事实上,若bi a +=ε是单位 则11-=εε 2 ' 2 2 1ε ε = 即2 '2 1εε=

但2 22 b a +=ε 是一正整数,同样2 ' ε也是正整数, 因此,只有12 =ε 反之,若12 2 2 =+=b a ε ,则0,1=±=b a 或1,0±==b a 这些显然均是单位 此外,再没有一对整数b a ,满足122=+b a ,所以I 的单位只有i ±±,1。 (2)适合条件52 =α 的I 的元α一定是素元。 事实上,若52 =α 则0≠α 又由α)1(也不是单位 若2 2 2 5,λβ α βλα=== 则12=β或52=β ββ?=12是单位λαβλ?=?-1 2 是α的相伴元 λλ β ?=?=152 2 是单位βαλβ?=?-1 是α的相伴元 不管哪种情形,α只有平凡因子,因而α是素元。 (3)I 的元5不是素元。 若βα=5则2 2 25λβ= 这样,2 β只可能是25,5,1 当52=β由)1(β是单位 当152 2 =?=λ β 由)1(λ是单位 此即λβ,中有一是5的相伴元 现在看52 =β 的情形 5,2 2 2 =+=+=b a bi a β β可能的情形是 ???==21b a ??=-=21b a ???-==21b a ???-=-=21 b a ???==12b a ? ??-==12b a ???=-=12b a ???-=-=12 b a 显然)2)(2(5i i -+= 由(2)知52 =β 的β是素元,故知5是素元之积 (4)5的单一分解 )21)(21(5i i -+=)21)(1)(21)(1(i i --+-= )21)()(21)(()21)()(21)((i i i i i i i i --+=-+-= i ±±,1均为单位 2 唯一分解环 1.证明本节的推论 证 本节的推论是; 一个唯一分解环I 的 n 个元n a a a ,,21 在I 里一定有最大公因子 ,

抽象代数电子教案 新 优质文档

《抽象代数》课程全册教案 第一章 基本概念 教学目的与教学要求:掌握集合元素、子集、真子集。集合的交、并、积概念;掌握映射的定义及应注意的几点问题,象,原象的定义;理解映射的相同的定义;掌握代数运算的应用;掌握代数运算的一般结合运算,理解几个元素作代数运算的特点;理解代数运算的结合律;掌握并能应用分配律与结合律的综合应用;掌握满射,单射,一一映射及逆映射的定义。理解满射,单射,一一映射及逆映射的定义;掌握同态映射、同态满射的定义及应用;掌握同构映射与自同构的定义;掌握等价关系的定义,理解模n 的剩余类。 教学重点:映射的定义及象与原象的定义,映射相同的定义;代数运算的应用,对代数运算的理解;代数运算的结合律;对定理的理解与证明;同态映射,同态映射的定义;同构映射的定义以及在比较集合时的效果;等价关系,模n 的剩余类。 教学难点: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属于),集合与集合的关系(包含);映射定义,应用该定义应注意几点;代数运算符号与映射合成运算符号的区别;结合率的推广及满足结合律的代数运算的定义;两种分配律与⊕的结合律的综合应用;满射,单射,一一映射及逆映射的定义;同态映射在比较两个集合时的结果;模n 的剩余类。 教学措施:黑板板书与口授教学法。 教学时数:12学时。 教学过程: §1 集合 定义:若干个(有限或无限多个)固定事物的全体叫做一个集合(简称集)。集 合中的每个事物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简称元)。 定义:一个没有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且?是任一集合的子集。 (1)集合的要素:确定性、相异性、无序性。 (2)集合表示: 习惯上用大写拉丁字母A ,B ,C …表示集合, 习惯上用小写拉丁字母a ,b ,c …表示集合中的元素。 若a 是集合A 中的元素,则记为A a A a ?∈否则记为,。 表示集合通常有三种方法: 1、枚举法(列举法): 例:A ={1,2,3,4},B ={1,2,3,…,100}。 2、描述法:{})(,)(x p x p x A =—元素x 具有的性质。 例:{}41≤≤∈=a Z a a A 且。显然例6中的A 就是例5的A 。 3、绘图法:用文氏图(Diagram Venn )可形象地表现出集合的特征及集合之

近世代数期末试题

近 世 代 数 试 卷 一、判断题(下列命题您认为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1、设A 与B 都就是非空集合,那么{}B A x x B A ∈∈=?x 且。 ( ) 2、设A 、B 、D 都就是非空集合,则B A ?到D 的每个映射都叫作二元运算。( ) 3、只要f 就是A 到A 的一一映射,那么必有唯一的逆映射1-f 。 ( ) 4、如果循环群()a G =中生成元a 的阶就是无限的,则G 与整数加群同构。 ( ) 5、如果群G 的子群H 就是循环群,那么G 也就是循环群。 ( ) 6、群G 的子群H 就是不变子群的充要条件为H Hg g H h G g ?∈?∈?-1;,。 ( ) 7、如果环R 的阶2≥,那么R 的单位元01≠。 ( ) 8、若环R 满足左消去律,那么R 必定没有右零因子。 ( ) 9、)(x F 中满足条件0)(=αp 的多项式叫做元α在域F 上的极小多项式。 ( ) 10、若域E 的特征就是无限大,那么E 含有一个与()p Z 同构的子域,这里Z 就是整数环,()p 就是由素数p 生成的主理想。 ( ) 二、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答案选错或未作选择者,该题无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1、设n A A A ,,,21Λ与D 都就是非空集合,而f 就是n A A A ???Λ21到D 的一个映射,那么( ) ①集合D A A A n ,,,,21Λ中两两都不相同;②n A A A ,,,21Λ的次序不能调换; ③n A A A ???Λ21中不同的元对应的象必不相同; ④一个元()n a a a ,,,21Λ的象可以不唯一。 2、指出下列那些运算就是二元运算( ) ①在整数集Z 上,ab b a b a +=ο; ②在有理数集Q 上,ab b a =ο; ③在正实数集+R 上,b a b a ln =ο;④在集合{}0≥∈n Z n 上,b a b a -=ο。 3、设ο就是整数集Z 上的二元运算,其中{}b a b a ,m ax =ο(即取a 与b 中的最大者),那么ο在Z 中( ) ①不适合交换律;②不适合结合律;③存在单位元;④每个元都有逆元。 4、设()ο,G 为群,其中G 就是实数集,而乘法k b a b a ++=οο:,这里k 为G 中固定

《近世代数》习题及答案

《近世代数》作业 一.概念解释 1.代数运算 2.群的第一定义 3.域的定义 4.满射 5.群的第二定义 6.理想 7.单射 8.置换 9.除环 10.一一映射 11.群的指数 12.环的单位元 二.判断题 1.Φ是集合n A A A ??? 21列集合D 的映射,则),2,1(n i A i =不能相同。 2.在环R 到环R 的同态满射下,则R 的一个子环S 的象S 不一定是R 的一个子环。 3.设N 为正整数集,并定义ab b a b a ++= ),(N b a ∈,那么N 对所给运算 能作成一个群。 4.假如一个集合A 的代数运算 适合交换率,那么在n a a a a 321里)(A a i ∈,元的次序可以交换。 5.在环R 到R 的同态满射下,R 得一个理想N 的逆象N 一定是R 的理想。 6.环R 的非空子集S 作成子环的充要条件是: 1)若,,S b a ∈则S b a ∈-; 2),,S b a ∈,则S ab ∈。 7.若Φ是A 与A 间的一一映射,则1-Φ是A 与A 间的一一映射。 8.若ε是整环I 的一个元,且ε有逆元,则称ε是整环I 的一个单位。 9.设σ与τ分别为集合A 到B 和B 到C 的映射,如果σ,τ都是单射,则τσ是A 到C 的映射。 10.若对于代数运算 ,,A 与A 同态,那么若A 的代数运算 适合结合律,则A 的代数运算也适合结合律。 11.整环中一个不等于零的元a ,有真因子的冲要条件是bc a =。 12.设F 是任意一个域,*F 是F 的全体非零元素作成的裙,那么* F 的任何有限子群 G 必为循环群。 13. 集合A 的一个分类决定A 的一个等价关系。 ( ) 14. 设1H ,2H 均为群G 的子群,则21H H ?也为G 的子群。 ( ) 15. 群G 的不变子群N 的不变子群M 未必是G 的不变子群。 ( ) 三.证明题 1. 设G 是整数环Z 上行列式等于1或-1的全体n 阶方阵作成集合,证明:对于方阵的普通乘法G 作成一个 群。 2.设G=(a )是循环群,证明:当∞=a 时,G=(a )与整数加群同构。

近世代数发展简史

近世代数发展简史 根据课程教学安排,通过查阅近世代数发展历史的相关资料,了解了相关的知识,并对近世代数的知识结构和发展脉络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和理解,以下是我将对近世代数及其发展历史的认识。 一、近世代数的定义 代数学是以数、多项式、矩阵、变换和它们的运算,以及群、环、域、模等为研究对象的学科,而近世代数(又称抽象代数)是代数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群、环、域、模这四种抽象的代数结构,并深入研究了具有一定特性的群、环、域、模及其子结构、商结构、同态和同构、以及作为它们支柱的具体例子,它不仅在代数学中,而且在现代数学的理论与应用中都具有基本的重要性。 二、近世代数的发展 代数学的起源较早,在挪威数学家阿贝尔(Abel,N.H.)证明五次以上方程不能用根式求解的进程中就孕育着群的概念;1830年,年仅19岁的伽罗瓦(Galois,E.)彻底解决了代数方程的根式求解问题,从而引进数域的扩张、置换群、可解群等概念;后来,凯莱(Cayley,A.)在1854年的文章中给出有限抽象群;戴德金(Dedekind,J.W.R.)于1858年在代数数域中又引入有限交换群和有限群;克莱因(Klein,C.F.)于1872年建立了埃尔朗根纲领,这些都是抽象群产生的主要源泉。然而抽象群的公理系统直到1882年凯莱与韦伯(Weber,H.)在Math.Annalen的同一期分别给出有限群的公理定义,1893年韦伯又给出无限抽象群的定义。由于李(Lie,M.S.)对连续群和弗罗贝尼乌斯(Frobenius,F.G.)对群表示的系统研究,对群论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李在研究偏微分方程组解的分类时引入李代数的概念,然而,它的发展却是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由基灵(Killing,W.K.J.)、外尔(Weyl,(C.H.)H.)和嘉当(Cartan)等人的卓越工作才建立了系统理论。 域这个名词虽是戴德金较早引入的,但域的公理系统却是迪克森(Dickson,L.E.)与亨廷顿(Huntington,E.V.)于19世纪初才独立给出。而域的系统发展是从1910年,施泰尼茨(Steinitz,E.)的著名论文“域的代数理论”开始的。同期,布尔(Boole,G.)研究人的思维规律,于1854年出版《思维规律的研究》,建立了逻辑代数,即布尔代数。但格论是在1933~1938年,经伯克霍夫(Birkhoff,G.D.)、坎托罗维奇(Канторович.П.В.)、奥尔(Ore,O.)等人的工作才确立了在代数学中的地位。另一方面,1843年,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