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中考语文复习测试题(第01期)专题18 议论性文体阅读(含解析)

2018届中考语文复习测试题(第01期)专题18 议论性文体阅读

一、【2018届北京三十五中九年级上期中】阅读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真正热爱阅读的人是不需要理由的,从书本中获得的巨大愉悦,足以让人废寝忘食。一个角落、一本书,就能筑起一个完整而缤纷的世界。这也是阅读有别于其他文娱活动的根本特征,即它是不依赖其他感官的、高度个人化的精神活动。通过阅读,我们最终学会如何与自己相处,并在这种周行不殆的智识训练中使精神日益丰富。在这个意义上,阅读乃是每日必须进行的精神刷新。在一次次的刷新中,勤于阅读的人将逐渐成长为一个有着丰富心灵层次,心智成熟的现代人。

古人讲“三日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这并不仅仅在讲旁观者的感受,更是在提醒自己,不读书就会让灵性蒙尘。那些带着墨香的书页在你指尖哗哗流淌,或记载着高深玄妙的思想,或传递着历史深处的信息,在你的脑海中排列为奇妙而华美的文字城堡。可见,阅读是一个自我教育、自我升华的过程。

如果说和他人相处是一项必备的社会能力,那么和自己相处则体现一种可贵的精神定力。阅读可以帮助我们培养这种能力。太多人习惯了众声喧哗,却无法和自己平静地相处片刻。只有阅读才能给人这种能力。我们在阅读中学着和自己对话,正如我们在终极的意义上独自面对人生一样。在某种意义上,阅读是对庸常生活的救赎,让我们得以暂时跳脱出琐碎的眼前之事。

阅读也是为了和这个世界更好相处。我们提倡阅读,并非为了闭门不出、与世隔绝。阅读不是为了逃避世界,而是为了更好地拥抱世界、热爱他人。从阅读中,我们不仅在与高尚人物的灵魂对话,更能见识到比眼前的世界更深邃、更辽阔的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不仅包括人类已知的历史空间,也包括历代经典作家们营造的精神空间。通过这种思接千载、神游八荒的精神活动,我们将学会谦卑,也将变得柔和、平淡,;学着更深地理解他人与世界,更具包容心和同理心地看待这个世界上的诸种缺陷与不足。

阅读是一项几乎没有门槛的活动,人人都可领略文字之美;阅读又是一项由浅入深的精神历练,需要持之以恒才能登堂入室、窥其堂奥。这个世界需要书籍的火种来点亮,而一个追求内心丰富的人,也总有赖于阅读带来的精神刷新。

17.请为本文选择最恰当的标题()

A.阅读,是对精神的刷新B.阅读,正是精神人格养成的过程

C.阅读,是一项没有门槛的活动D.阅读,是对庸常生活的救赎

18.阅读文章,请概括阅读的作用。

19.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谈谈你对本文观点的理解。

【答案】17.A 18.阅读是一个自我教育、自我升华的过程;阅读可以帮助我们培养与自己相处的能力;阅读也是为了和这个世界更好相处。

19.对文本的认识,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

【解析】

17.试题分析:要议论文取一个合适的标题,可从标题的作用入手,议论文标题有四种类型,

不同类型有不同作用:(1)标题就是中心论点;(2)标题提示论述范围;(3)标题揭示论题;(4)标题表示论述对象。不论哪一种都多多少少有点明中心论点的作用,使人见其题而知其旨,传达出文章内容之大概,便于人们准确而快速地把握整篇文章的基本内容。本题A项正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其它三项是从不同的侧面来论述阅读的。故答案为A。

点睛:筛选要点,归纳概括有三个原则:①带着题目,通读全文,把握大意。②对照考题,找到答题区,筛选出相关的语言材料,选好答题的角度,组织好答题的语言。③快速浏览全文,验证答案。

19.试题分析:答题格式:采用“观点+理由”的格式,采用1+2或1+3的语言表达形式。即言简意赅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再用“比如”、“例如”之类的词语,结合题目的相关要求,注意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写两三句话谈谈理由,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语言要通顺,表意要明确,尽量有文采。只要切合文题要求,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二、【2018届甘肃省农大附中九年级上期中】阅读下面的下文字,回答问题。

旧时中国所谓书香门第,往往代表着一个家族的清白与高贵。跟书香相对的是铜臭,生意场中,这股味道最浓。似乎书香常伴书生,铜臭不离市侩。书生之中,虽不乏逐臭之夫,生意人里,也有的是仗义之辈。但在一般人意念里,书总是香的,而铜则不免于臭。自然,这是过时了的旧观念。而今教育发达,社会以工商为重。工商业社会里,第一流头脑往往是生意中人,商优则仕,已成为一种显著的趋势,书香与铜臭,不再有严整的界限。玩钱的人也在读书,读书的人也在玩钱,纯粹的书生和纯粹的市侩,已在逐渐减少。从前,读书是书生的专业,现在读书是一种共同的需要,就像衣食住行一样。从前,玩钱的生意人不必读书,现在,生意做得越大,越需要有新知识新见解。从前,宰相须用读书人,现在任何企业组织中,也必须起用读书人,否则,无以适应复杂多变的商战。越是庞大的现代企业,越是少不了一个"参谋总部",延揽学有专长的读书人,为它负起参谋作业的任务。

本来,书也不一定香,铜也不一定臭,是香是臭,全在人为。【甲】学富五车而无行,无行而至于不忠不孝,且足以遗臭万年,岂止铜之臭而已矣。经商而至富,富而乐善好施,铜亦香施万里矣。老辈读书人,多半轻视生意人,现代读书人,当不至有此顽固想法。【乙】学优而商,富国裕民,岂不比咄咄书空高明多了?事实上,书虽香,应不以自我陶醉为满足,【丙】自命一身书香的人,纵然做不到流芳万世,至少也要及时做一点流芳的事情。【丁】在家庭,在社会,在朋友之间,流一份芳香气息,不胜于留下那种恶劣印象和坏影响吗?每个人都有他的影响,读书人更当重视自己的影响,这种影响如同植物的花粉或种子,散布于空气中,飘荡于旷野里,它将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长成一株粗壮的树开出一簇美丽的花,谁也料不定。但那个可能性却很大!留下坏影响,

开平初中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开平初中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2分)如图,下列条件:①∠1=∠3;②∠2=∠3;③∠4=∠5;④∠2+∠4=180°中,能判断直线l1∥l2的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答案】C 【考点】平行线的判定 【解析】【解答】解:①∵∠1=∠3;, ∴l1∥l2. 故①正确; ②由于∠2与∠3不是内错角也不是同位角,故∠2=∠3 不能判断l1∥l2. 故②错误; ③∵∠4=∠5 , ∴l1∥l2. 故③正确; ④∵∠2+∠4=180° ∴l1∥l2. 故④正确; 综上所述,能判断l1∥l2有①③④3个. 故答案为:C. 【分析】①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即可判断正确; ②由于∠2与∠3不是内错角也不是同位角,故不能判断l1∥l2. ③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即可判断正确;

④根据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即可判断正确; 2.(2分)下列命题: ①负数没有立方根;②一个实数的立方根不是正数就是负数;③一个正数或负数的立方根与这个数的符号一致; ④如果一个数的立方根等于它本身,那么它一定是1或0. 其中正确有()个. A. 1 B. 2 C. 3 D. 4 【答案】A 【考点】立方根及开立方 【解析】【解答】解:①负数没有立方根,错误; ②一个实数的立方根不是正数就是负数或0,故原命题错误; ③一个正数或负数的立方根与这个数的符号一致,正确; ④如果一个数的立方根等于它本身,那么它一定是±1或0,故原命题错误; 其中正确的是③,有1个;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立方根的定义与性质,我们可知:1.正数、负数、0都有立方根;2.正数的立方根为正数,负数的立方根为负数;0的立方根仍为0;与0的立方根都为它本身。 3.(2分)下列说法: ①实数和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②无理数是开方开不尽的数;③负数没有立方根;④16的平方根是±4, 用式子表示是 =±4;⑤某数的绝对值,相反数,算术平方根都是它本身,则这个数是0,其中错误的是()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答案】D 【考点】实数的运算,实数的相反数,实数的绝对值 【解析】【解答】①实数和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正确; ②无理数不一定是开方开不尽的数,例如π,错误; ③负数有立方根,错误; ④16的平方根是±4,用式子表示是±=±4,错误; ⑤某数的绝对值,相反数,算术平方根都是它本身,则这个数是0,正确, 则其中错误的是3个, 故答案为:D

名词性从句测试题及答案1

名词性从句测试题及答案1 一、名词性从句 1.______ has caused great confusion is ______ he made it without anyone else's help. A. What; that. B. What; how. C. It; how. D. It; that. 【答案】 B 【解析】【分析】句意:让人极大困惑的是他如何在没有别人帮助的情况下做到这一点的。表示“让人困惑的事情”用what引导主语从句,表示“如何做到的”用how表方式,引导表语从句。故选B. 【点评】考查名词性从句,本题涉及what引导的主语从句和how引导的表语从句。 2.___ surprised me most was ____the girl passed the driver test. A. That; that B. What; how C. What; that D. That; why 【答案】 C 【解析】【分析】句意:最让我吃惊的是那个女孩通过了驾驶考试。___ surprised me most是一个主语从句,从句中缺少主语,故填what;____the girl passed the driver test 是一个表语从句,句中不缺少成分,故填that。因此选C。 【点评】考查名词性从句,本题涉及what引导的主语从句和that引导的表语从句。 3. is clear to the members of the committee is that the President will not give in to their demands. A. Who B. It C. As D. What 【答案】 D 【解析】【分析】句意:委员会成员清楚的是,总统不会向他们的要求让步。that the President will not give in to their demands.这个句子作表语; is clear to the members of the committee这是主语从句,这里缺少主语从句的连接词,并且连接词在句中作主语,it是代词,不是了;连接词,故排除B;as作主语时,是在定语从句中,故排除C;who指人,根据表语指的事情,不是人,故排除A;what在主语从句中可以作主语或宾语,指事,符合句意,故选D。 【点评】考查名词性从句,本题涉及what引导的主语从句。 4.It________that the road will be closed tomorrow for repairs. A. was announced B. has been announced C. had been announced D. would be announced 【答案】 B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动词的时态和语态。题干句子中that到句子结束是宾语从句,且从句动词用“will+动词原形”表示将来,由此推断出空白处谓语动词应用现在的某种时态,在所给四个选项中,只有B项正确。 【点评】考查现在完成时的被动语态,其结构是have/has +been +done。需要注意宾语从句的时态。主句用现在时,从句所需的任何时态。

议论文文体结构技法

议论文文体结构技法 一、并列式 在论证思路中,对中心论点进行条分缕析,分解出几个分论点,共同来阐述文章的中心论点,这样就是并列式。 各个分论点平行列举,各个阐述。并列结构的外部语言标志有首先、其次、再次,或一方面、另一方面,或其一、其二等。几个并列的分论点的内容不可交叉,不可重复,不可包容,不可矛盾。 并列式结构模式: 引论(提出中心论点、分论点) 论证分论点1:论据+分析论证 并 模式:本论论证分论点2:论据+分析论证 论证分论点3: 论据+分析论证 列 结论(照应全文) n如《梅花香自苦寒来》可以分解为这三个分论点: n苦可以激发进取心; n苦可以培养坚强的意志; n苦可以培养创造精神。 如 论点:坦然面对生活 n 论据: n1、坦然是一种精神,一种百折不挠的精神。 n (以贝多芬挑战命运的事例来论证) n2、坦然是一种勇气,一种坚持到底的勇气。(以爱迪生坚持不懈的发明创造事例来论证) n3、坦然更是一种自信,一种平淡中的自信。(以梵高自杀的事例从反面进行论证)范文解读: 坦然面对生活 有人感喟,生活就像一条崎岖的山路,坑坑洼洼——活着太累! 有人嘘叹,生活就像一杯白开水,无滋无味——活着真烦! 其实生活是一幅美丽的画,一曲动听的歌,一首欢快的诗——活着真好! 做到这一点,其实也很简单,只要你能坦然地面对生活。 那么,什么是坦然呢? 坦然是一种精神,一种百折不挠的精神。生活的道路上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挫折,只要你能在逆境中奋起,不向困难低头,你就是最终的胜利者。 贝多芬就是这样的人,他的一生多灾多难:情人抛弃了他,疾病死缠着他,最终甚至于失去了音乐家最宝贵的听觉。可他却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在这种顽强精神的支撑下,他创作出了许多如《命运交响曲》一样的经典乐曲。 坦然是一种勇气,一种坚持到底的勇气。鲁迅说过:伟大的心胸应该表现出这样的气概——用笑脸来迎接悲惨的厄命,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一切的不幸。 面对失败或挫折,不要灰心,因为上帝在这里关上了门,就会在别处打开了窗。

议论性散文

写作——议论散文 【学习要求】 1.明确散文中议论的作用,懂得记叙、描写、抒情与议论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2.要有一个贯穿始终的观点和思想。 【学习重点、难点】 能够用言简意赅、恰如其分的议论来画龙点睛。 【学时安排】二学时 【学习过程】 一、课前尝试 (一)知识储备 1.什么是议论散文? 议论散文是一种用来表现作者思维成果、显示理趣与哲思的散文,它基于作者对世态人生的洞察,是作者对生活与人生的深层感悟。 2.议论散文具有抒情性、形象性、哲理性的特点。 议论文与议论性散文的异同点 比较点议论文议论性散文 内涵说理说理 灵活自由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 笔法议论性笔法散文笔法 语言严密平实华丽优美 情感一般强烈 议论性散文的结构框架 第一节:以比喻、拟人、排比、引用、设问等手法起势。(引论) 第二节:明确提出中心论点。 第三节:提出分论点一并论证。(本论) 第四节:提出分论点二并论证。 第五节:提出分论点三并论证。 第六节:以华丽的语言收束并给人以启迪(结论) 二、范例分析 守住心的糖果屋 我们都曾经抬眼望着星空,思考为什么月亮妈妈要将星星宝宝提前喊回家。也曾驻足门前等待着初春第一株小草冒出嫩芽。我们的眼睛曾闪烁着最纯真的光芒,我们的心曾保持着最烂漫的善良。可如今,正值青春的我们为什么无法守住那颗童心?梦的糖果屋何时崩塌了? 初生的第一次啼哭让我们迈入人生的一次轮回,我们躺在亲人的怀抱中,在无限呵护中长大,我们还未学会走路,便只好爬着前进。这是否是人生对自己童心的第一次呵护?贴近地面,保持自我,以一种谦虚的姿态。而后,我们学会站立,摇晃着胳膊扑进母亲的怀里,在童话王国中进入梦乡。那时候每一个我们,都宝贝着一个糖果屋,那里住着美丽的白雪公主,善良的豌豆,满天璀璨的星光,那里的一切随着年龄不断增长。可是,父母规划的未来,

名词性从句测试题及答案经典

名词性从句测试题及答案经典 一、名词性从句 1.______ has caused great confusion is ______ he made it without anyone else's help. A. What; that. B. What; how. C. It; how. D. It; that. 【答案】 B 【解析】【分析】句意:让人极大困惑的是他如何在没有别人帮助的情况下做到这一点的。表示“让人困惑的事情”用what引导主语从句,表示“如何做到的”用how表方式,引导表语从句。故选B. 【点评】考查名词性从句,本题涉及what引导的主语从句和how引导的表语从句。 2.________ is known to us all that the old scientist, for ________ life was hard in the past, still works hard in his eighties. A. As; whose B. It; whose C. As; whom D. It; whom 【答案】 D 【解析】【分析】句意:我们都知道,那位老科学家,过去生活很艰苦,到了八十多岁还在努力工作。第一空it is known to us all that…是个固定句型,意为“众所周知…”;第二空为介词+关系代词引导的定语从句,先行词the old scientist指人,作介词for的宾语,只能用whom,故选D。 【点评】考查名词性从句和定语从句,本题涉及固定句式it is known to us all that…和whom引导的限制性定语从句。 3.Some people believe _______ has happened before or is happening now will repeat itself in the future. A. whatever B. whenever C. wherever D. no matter what 【答案】 A 【解析】【分析】句意:一些人认为之前发生的或现在正在发生的任何事情在将来都会重复发生。Whatever has happened before or is happening now是一个主语从句,whatever既引导起这个主语从句,也在句中做主语。BC项都属于副词的性质,都不能做主语,通常只能做状语;no matter what只能用来引导状语从句,故选A。 【点评】考查名词性从句,本题涉及"特殊疑问词+ever"引导的主语从句。 4.Has it been announced ______? A. when are the planes to take off B. that are the planes to take off C. where are the planes to take off D. when the planes are to take off 【答案】 D 【解析】【分析】句意: 飞机什么时候起飞已经宣布了吗?此处是when引导的主语从句,且要用陈述句语序,故选D。 【点评】考查名词性从句,it作形式主语,关系副词when引导的从句作真正的主语。

2018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测试题(较难)

¥ 2018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测试题 一、 选择(本题有10个小题, 每小题3分, 满分30分 ,下面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 1.已知3a <,则下列四个不等式中,不正确... 的是( ). A .232a -<- B .232a +<+ C .223a ?? -?, ≤ B .41 x x ?? >-?, D .41 x x ?? >-?≤, 第三题 第四题 第五题 ~ 4. 在△ABC 中,∠BAC=90°,AB=3,AC=4.AD 平分∠BAC 交BC 于D ,则BD 的长为( ) A . B . C . D . 5.如图,在△ABC 中,∠CAB=120°,AB 、AC 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 于点E 、F ,则∠EAF 等于( ) A. 40° B. 50° C. 60° D. 80° 6.如图,直线a ,b 被直线c 所截,当a b ∥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定有12∠=∠ B .一定有1290∠+∠= % C .一定有12100∠+∠= D .一定有12180 ∠+∠= 7.如图,有甲、乙两种地板样式,如果小球 分别在上面自由滚动,设小球在甲种地板上最 终停留在黑色区域的概率为1P ,在乙种地板 上最终停留在黑色区域的概率为2P ,则 ( ) A.21P P > B. 21P P < 4 1-

学会写作议论性散文

学会写作议论性散文 教学博苑 08-12 2116 学会写作议论性散文 源自高考作文教学 一、统计表 高考中各种文体的受青睐程度统计表 表一:从总体上看 文体比例平均分

议论文28%38.6 议论性散文37%44.5 记叙性散文27%43.1 故事小说6%43.5 实用文体2%36.5 表二:从满分作文及59分作文看 文体比例 议论文14% 议论性散文40% 记叙性散文28% 故事小说4% 实用文体4% 二、什么是议论性散文 议论性散文具有抒情性、形象性和哲理性的特点,它给读者一种富于理性的形象和情感,从而提供一个广阔的思索和联想的空间。它往往蕴含深邃的哲理,熔情感、哲理、形象于一炉。鉴赏议论性散文,要注重从情中悟理,在理中染情,仔细体会情理交融的艺术特点。议论性散文属于散文,属于文学作品,而不是议论文。但是,它和一般性的散文如叙事性散文、写景性散文、抒情性散文有所不同,它的思想内涵是理,是对关于社会、人生等问题的独特思考,其目的在于启发人、教育人,散文只是它的写作笔法。从这个意义上讲,议论性散文的教学首先应该让学生明理,即把握文章表达的事理或象征意义。但是,议论性散文又不是规规矩矩的议论文,它不是按照概念、判断、推理的逻辑形式来推理表达的,也不完全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形式来组织成文的,它的写法比较灵活自由,套用一句现成话来说,就是“形散神不散”。还有两点特别值得我们注意(在我看来,恰恰是最为重要的两点),那就是:1议论性散文在说理时常常是运用文学语言来表达,有时说得很委婉、含蓄。2这种散文在说理时还常常伴随着强烈的感情色彩和鲜明的个性色彩。 三、议论文与议论性散文的异同点 比较点议论文议论性散文 内涵说理说理 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灵活自由 笔法议论文笔法散文笔法 语言严密平实华丽优美

名词性从句单元练习题(含答案)含答案解析

名词性从句单元练习题(含答案)含答案解析 一、初中英语名词性从句 1.______ amazed the NBA world is ______ Kobe Bryant scored 81 points just in one game. A. That, what B. What, that C. That, that D. What, what 【答案】 B 【解析】【分析】句意:使NBA世界惊讶的是Kobe Bryant在一场比赛中得了81分。根据句意可知,句子主语是一个主语从句,引导词即起引导作用又要做从句的一个成分,所以第一空填What;第二空是that引导的表语从句,只起引导作用,故选B。 【点评】考查名词性从句,本题涉及关系代词what引导的主语从句和表语从句的应用。 2.While some behaviors may seem strange to you, remember you consider normal probably seems just as unusual to others. A. it; that B. what; that C. that; what D. which; that 【答案】 C 【解析】【分析】句意:虽然有些行为对你来说可能很奇怪,但请记住,你认为正常的行为对别人来说可能也不寻常。第一空为宾语从句,从句结构完整用that起连接作用,第二空为主语从句,从句中consider缺少宾语,应该用what,故选C。 【点评】考查名词性从句,本题涉及that引导的宾语从句和what引导的主语从句。 3.He took a trip to Beijing last week and ________ he saw at the Forbidden City impressed him deeply. A. that B. how C. what D. which 【答案】 C 【解析】【分析】句意:上周他到北京旅行了,他在故宫所看到的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分析句子结构可知,连词and后为一个名词性从句,因此应该使用what引导,且what在从句中作主语,故选C。 【点评】考查名词性从句,本题涉及what引导的主语从句。 4._______ caused the accident has not been found out yet. A. What B. Which C. The thing D. That 【答案】 A 【解析】【分析】句意:造成事故的原因还没有查明。此处为主语从句,从句中缺少主语,应该用what引导,故答案为A。 【点评】考查主语从句。以及what的含义。 5._______is known to us all is that Johnson broke his promise ______ he would come to help me as soon as possible. A. It; that B. What; that C. As; which D. What; which 【答案】 B

高考经典议论性散文结构模式(典藏版)

高考经典议论性散文结构模式(典藏版)一、高考作文对结构的要求 清晰是高考作文结构的唯一标准。 结构是骨骼,语言、材料是血肉,没有骨骼,何谈血肉? 一要“结构完整”,所谓“结构完整”是与“残缺破碎”相对而言的;二要“层次分明”,从文章的章法上说,好的文章结构要思路清晰,条理清楚,段落的划分和安排恰当,各个部分的布局合理,没有颠三倒四的现象。 常用论证方法:1、举例论证2、道理论证(引用名言属于道理论证) 3、对比论证(假设属于对比论证) 4、比喻论证 二、议论文整体结构 所谓的结构是指通过某种合理的论证方式把论点、论据有机地组合起来的方式。 核心结构:(所有议论文力图解决的为题) 引论本论结论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怎么样) 阐释概念分析原因寻求办法 总结议论文的一般性规律,结合古人的成功经验,可以总结为四个字:起、承、转、合。

起:就是引题、入题,就是结合给的话题,用极短的文字,迅 速抓住主旨、中心,迅速入题。优秀作文《公则生明》一文的“起”:朱镕基总理将“公则生明,廉则生威”这句话作为他的人生信条,于是,我们看见了一个公正无私、威严廉洁的高大形象。 承:就是结合论点、主旨,进行分析、论证,就是承接,就是对 论点进行延伸、进行思辨性分析。 转:就是借助事例,进一步“转入”说理、说事,进一步论证自 己树立的观点、认识。用事实说话,最好用两个方面的材料,一是古今中外的事例,可以选取一个事例评写,也可以用概括的几个事例。二是结合现实生活的事例来说理。总之,“转”就是结合“转入”的整合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如《公则生明》一文,用包拯、岳飞两个例子来证明观点。 合:就是进行总结、拓展。可以用名人的话,或用整齐的句子结尾。此外,可用简短的文字结尾。如《公则生明》一文的“合”:不论是故去的古人,还是现在的今人,只有做到公正无私,才能在一事物的认识上得到真理,才能在对事物的处理上得到赞美。感情上的偏私只能陷人于不分青红皂白,不辨是非之中,我们要坚决拒绝让感情主宰理智。// “公则生明”这句话犹在耳边回荡,让我们摒除感情的干扰,理智公正地处世为人吧!

2017-2018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情调研 七年级数学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考试形式闭卷. 2.本试卷中所有试题必须作答在答题卡上规定的位置,否则不给分. 3.答题前,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原正方体中“祝”的对面是(▲ ) A. 考 B. 试 C. 顺 D. 利 (第1题图)(第2题图)(第5题图) 2.如图,数轴上A,B两点分别对应实数a,b,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a > b B. a>b C. b>?a D.ab>0 3.单项式9x m y3与单项式4x2y n是同类项,则m+n的值是(▲) A. 2 B. 3 C. 4 D. 5 4.6.25°可以化为(▲ ) A. 6°10? B. 6°15? C. 6°25? D. 6°30? 5.如图,已知线段AB=12 cm,点N在AB上,NB=2 cm,M是AB中点,那么线段MN的长为(▲ ) A. 5 cm B. 4 cm C. 3 cm D. 2 cm 6.中心幼儿园给小朋友分苹果.若每个小朋友分3个,则剩1个;若每个小朋友分4个,则少2个.问苹果有多少个?若设共有x个苹果,则列出的方程是(▲ ) A. 3x+1=4x?2 B. 3x?1=4x+2 C. x?1 3=x+2 4 D. x+1 3 =x?2 4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7.圆柱的侧面展开图的形状是▲. 8.?6的倒数是▲.

9.如图,点D在直线AB上,当∠1=∠2时,CD与AB的位置关系是▲.10.如图,一个零件ABCD需要AB边与CD边平行,现只有一个量角器,测得拐角∠ABC=120°,∠BCD=60°.这个零件▲.(填“合格”或“不合格”) (第9题图)(第10题图)(第11题图)(第14题图) 11.如图,想在河堤两岸搭建一座桥,搭建方式最短的是线段▲. 12.“ x与?4的和的3倍”用代数式表示为▲. 13.若关于x的方程2x+a=3的解为x=?1,则a=▲. 14.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平分∠AOD.若∠BOD=100°,则∠AOE=▲.15.已知P=xy?5x+3,Q=x?3xy+1,若无论x取何值,代数式2P?3Q的值都等于3,则y=▲. 16. 甲、乙二人在圆形跑道上从同一点A同时出发,并按相反方向跑步,甲的速度为每秒5 m, 乙的速度为每秒8 m,到他们第一次在A点处再度相遇时跑步就结束.则从他们开始出发(算第一次相遇)到结束(算最后一次相遇)共相遇了▲次.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有11小题,共102分.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推理过程或演算步骤)17.(6分)计算:(1)7??2+?3(2)?16÷?22 18.(6分)先化简,再求值:x2+2xy?3y2?2x2+yx?2y2,其中x=?1,y=2.

议论性散文写作技法

议论性散文写作技法 写作佳苑 2013-07-17 2220 5d56b7b40102e8wv 议论性散文写作技法 议论性散文是一种散文,但这种散文具有鲜明的议论性。我们关注这种文体,主要是因为它在近年来的考场作文中大获丰收。从高考阅卷现场看,考生写议论性散文的最多;在所有一类文中,议论性散文的比例也最大。 一、议论性散文的特点 议论性散文在写作上较为自由,它不需要像议论文那样步步为营,循规蹈矩,它可以记叙,可以议论,也可以抒情,能在形象中传达道理,在抒情中渗透观点;它具有议论性,所以观点明朗,态度鲜明,不像一般散文那样含蓄蕴藉,便于直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更便于阅卷者快速领会作文的内容和目的。 议论性散文的特点,在比较中更容易理解。 比较一在结构和语言方面,议论性散文与议论文有明显不同。 先看一组例子。 高考议论文《把握人生的弯道》片段

开头部分弯道是赛车运动中的必经路段,而“弯道超越”则是每位一流赛车手的必备技术。一些车手注重车行中的弯道,于是他们登上了最高领奖台,而一些车手却轻视弯道,于是他们注定要失败…… 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一些人成功了,因为他们实现了“弯道超越”;而相反,一些人则将自己的前途断送在了弯道上。 结尾部分面对弯道,我们无法避免;面对弯道,我们只有向前。前方是绝路,希望在拐角。勇敢面对,把握人生的弯道,超越对手,超越自我,实现人生的腾飞。 高考议论性散文《让弯道一马平川》片段 开头部分当“挑战无处不在”的竞争口号在现代人身上已得到切肤刻骨的体现时,当“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的求胜意志已渗透芸芸人心时,我们在哪里攀援、超越、享受胜利之后的生命大欢欣?我们在哪里获得失败后修复生命的回天之术? 李敖给出了漂亮的答案“若是生命没有弯曲的荆棘之原,创造会终结,信念会熄灭。”他的神来之语让答案昭然若揭——在弯道处超越,弯道便将一马平川。 结尾部分苍山不语,尚倚红日傲风云;流水不止,犹作清泓向碧心。弯道,不仅要迎接,更要超越。迈出坚定的双脚,弯道也将一马平川。 从上述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出,议论文开头直截了当地提出问题,结尾旗帜鲜明地解决问题,行文过程着眼于概念的阐释和问题的分析,语言理性、冷静、严密;而议论性散文不管是开头的入题,还是结尾的总结,似乎把理性的目的收在身后,而在身前举出感性的大旗,摇动大旗鼓动人心,语言鲜活,充满感情甚至是激情,指引人走向既定的目标。 比较二在内容的展开方面,议论性散文、议论文、一般性散文,也各有不同。 来看一组例子 高考议论文《熟悉》(其一)片段“一个崇高的目标,经过不懈的努力,就会成为壮举”,主观能动性使我们积极地改造熟悉的世界。瓦特面对熟悉的部件,改造出工业革命的龙头——蒸汽机;居里夫人面对熟悉的反应堆,提炼出放射性元素镭;富兰克林面对熟悉的风筝,证实了雷电的本质;西门子面对熟悉的电磁理论,制造出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面对熟悉的事物,人类需要动手实践,给它带来新的动力。(阅读提示关注“理—事—理”的内容层次) 高考一般性散文《熟悉》(其二)片段熟悉的家乡,有清凌凌的水与蓝盈盈的天。爷爷的渔网在这长歌短诗般的山水之中,日复一日地收缩。我时常怀念那一场景爷爷站在小木船头,划动着双桨,哼着农家小曲儿“清凌凌的水啊,蓝盈盈的天……”我将小手放进清凉的河水中,随着船的前行划出优美的曲线……我熟悉的家乡,我多想投入你的怀抱,洗涤我心灵的尘埃,回到熟悉的山水中。(阅读提示体会画面感、情感性) 高考议论性散文《熟悉》(其三)片段我们熟悉的,只是天才的成功。“八金”的荣耀环抱了菲尔普斯,我们以为凭他的体质和条件,这是自然而然、甚至是理所当然的,却忽略了他从小每天被母亲逼入泳池进行训练,忽略了他大学每天近10个小时的高强度训练。而正是这些不为人知的苦痛,才成就了游泳史上的奇迹啊!(阅读提示有事,有理,有情,三者浑然一体) 高考议论性散文《熟悉》(其四)片段 我时常独自思考最熟悉的人——自己,可我是否足够了解真实的自己,是否曾经违背自己的心智?最熟悉的物——太阳,可我是否深知它四季的变化,是否曾经在阴天忽视它的光芒?最熟悉的事——生活,可我是否认真过好了每一天,是否曾经误解了生活的蕴涵?(阅读提示自由自在的表达,而自由的表达更容易创造个性) 再如2002年的高考满分作文《诚信不可抛》,下面的几个句子就分别是2—6段的分论点,文章的几个段落就是围绕他们展开的。但这些论点就与一般议论文的论点有所不同。 (2)失去了诚信你所拥有的一切金钱,荣誉、才学。机敏……就不过是水中月,镜中花,如过眼云烟,终会随风而逝。(诚信是我们人生的根本,失去诚信,我们将一无所有) (3)不欺骗,不隐瞒。才是正确的人生态度。(这句没有明显的区别,说的是我们应如何讲诚信) (4)拥有诚信,一根小小的火柴,可以燃亮一片心空;(拥有诚信我们的人生将如何如何)(5)相信诚信的力量,它可以……(拥有诚信我们的人生将会怎么样) (6)抛弃诚信,虚伪的面具将充斥生活的每个角落,(舍弃诚信的严重后果) 说明括号内的文字就是这句话在传统议论文中作为论点一般会如何陈述。 从上面的例子中,可以明显看出三种文体在内容的展开上使用的方式是不相同的。

【英语】 名词性从句练习题(含答案)

【英语】名词性从句练习题(含答案) 一、名词性从句 1.He took a trip to Beijing last week and ________ he saw at the Forbidden City impressed him deeply. A. that B. how C. what D. which 【答案】 C 【解析】【分析】句意:上周他到北京旅行了,他在故宫所看到的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分析句子结构可知,连词and后为一个名词性从句,因此应该使用what引导,且what在从句中作主语,故选C。 【点评】考查名词性从句,本题涉及what引导的主语从句。 2.It has been pointed out ________ plays a vital role in driving away one's anxiety is one's sweet childhood memories. A. what that B. which C. that D. that what 【答案】 D 【解析】【分析】句意:有人指出,驱除焦虑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童年美好的回忆。本句时一个主语从句,it作形式主语,真正的主语为that what plays a vital role in driving away one's anxiety is one's sweet childhood memories.,主语从句中又有一个主语从句,且此主语从句中缺少主语,所以用what引导。故选D。 【点评】考查名词性从句,本题涉及what引导的主语从句。 3. is clear to the members of the committee is that the President will not give in to their demands. A. Who B. It C. As D. What 【答案】 D 【解析】【分析】句意:委员会成员清楚的是,总统不会向他们的要求让步。that the President will not give in to their demands.这个句子作表语; is clear to the members of the committee这是主语从句,这里缺少主语从句的连接词,并且连接词在句中作主语,it是代词,不是了;连接词,故排除B;as作主语时,是在定语从句中,故排除C;who指人,根据表语指的事情,不是人,故排除A;what在主语从句中可以作主语或宾语,指事,符合句意,故选D。 【点评】考查名词性从句,本题涉及what引导的主语从句。 4.________ is known to us all that the old scientist, for ________ life was hard in the past, still works hard in his eighties. A. As; whose B. It; whose C. As; whom D. It; whom 【答案】 D 【解析】【分析】句意:我们都知道,那位老科学家,过去生活很艰苦,到了八十多岁还在努力工作。第一空it is known to us all that…是个固定句型,意为“众所周知…”;第二空为

七年级下-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七年级语文试题答案

宜城市2017——2018学年下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题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叱zhà;孺cuì(每空1分,共4分) 2、代词;动词;连词;介词。(每空0.5分,共2分) 3. D 4. A 5. C 6、文章的重点、难点、疑点(1分);自己深有体会之处(1分);老实,健壮,朴实,坚忍,诚实可爱(1分);麻木,潦倒,狡猾,自暴自弃(1分)(每空至少要答2个关键词)。(共4分) 7.①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②杨花榆荚无才思③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⑤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8、【拟写串词】示例:一曲《黄河颂》写尽了诗人对黄河的挚爱之情,接下来要朗诵的小说《最后一课》则是脍炙人口的爱国主义名篇,我们将随着小弗郎士去上一堂法语课,感受法国人民对祖国文字的热爱。(2分)【选择材料】一和三(1分);因为这两则材料的内容都是:我国在科技领域克服困难,不靠外援,独立研究并取得辉煌成绩(1分)。(共2分)【设置栏目】示例:自力更生(或自强不息),铸就辉煌。(2分) 9.参天矗立(或“巍峨高大”“高大雄伟”“遮天蔽日”)。 10.这里是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在这里却有深刻的含义:它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或“这句富有哲理的话表达了作者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或“这句话抒发了诗人的壮志情怀:昂扬向上、积极进取、勇于攀登、俯视一切……”若从诗句字面含义去理解也可。) 11、①谈论议事。②代词,指岳飞。(2分) 12、C (2分) 13、家里很贫穷,捡柴火点亮做蜡烛照明,通宵达旦的诵读学习,不睡觉。(2分) 14、侧面(0.5分);正面(0.5分);对吕蒙情不自禁的赞叹,从侧面说明吕蒙变化之大,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长进(1分)。(共2分) 15、吕蒙通过孙权的劝说,意识到读书学习的重要性,端正态度,刻苦努力;岳飞少有大志,而勤学苦练不止,所以两人能成为一代名将。(2分) 16.她美丽、纯洁、活泼、热情,有助人为乐的精神。(3分) 17.十多年前,解放军行军在树林里淋了雨,他们想道并且为过路人盖了一座小茅屋。解放军走了,为了继续方便过路人,梨花姑娘常常照料这小茅屋。(3分)插叙的作用是:交代了小茅屋的搭建者、照料者,以及这样做的原因,歌颂了发扬雷锋精神的人。(2分)18.(1)描写了老人行礼的动作,表现出老人对小姑娘们诚挚的感谢之情。(2分)(2)“很受感动”表明了她对发扬雷锋精神的解放军同志的敬仰,也点出了日后照管小茅屋的感情因素。“常常”,说明她发扬雷锋精神助人为乐成为自觉行动。(3分) 19.A (2分) 20.父亲生气砸车刘伟挣钱买车(4分) 21.示例:⑦⑨两段都写了母亲“留饭”和父亲“揭开锅盖看”的情节。(1分)这些重复动作蕴含着父母对儿子的牵挂,突出了对孩子的爱;(1分)也为后文父子矛盾的解决做了铺垫。(1分) 22.示例:①“环住”体现了父亲对儿子的认可;②身体“一震”也是内心的震动,表明刘伟体会到了父亲的 信任与关爱;③“车铃声”渲染了父子和好带来的愉悦。④结尾含蓄而巧妙地表现了主题:一个曾经叛逆的少 年在父母的关爱和生活的磨练中获得了成长。(各1分,共4分)

议论性散文写作指导(二)

议论性散文写作指导 【教学目的】 提高学生议论性散文写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议论性散文的入格 【教学难点】 如何指导学生在散文中运用议论扣题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在高考中议论性散文十分沾光,一是议论便于联系话题,二是散文形式较灵活,自由,便于广泛地选取材料。议论性散文具有抒情性、形象性和哲理性的特点,它给读者一种富于理性的形象和情感,从而提供一个广阔的思索和联想的空间。它往往蕴含深邃的哲理,熔情感、哲理、形象于一炉。它属于散文,而不是议论文。但是,它和一般性的散文如叙事性散文、写景性散文、抒情性散文有所不同,它的思想内涵是理,是对关于社会、人生等问题的独特思考,其目的在于启发人、教育人,散文只是它的写作笔法。 还有两点特别值得同学们注意,那就是:1议论性散文在说理时常常是运用文学语言来表达,有时说得很委婉、含蓄。2这种散文在说理时还常常伴随着强烈的感情色彩和鲜明的个性色彩。 二、品味感知 感恩鲁迅 即使我只能做一朵开放在阴湿泥地上的苔花,也要把苦涩的香味献给那寂寞的勇士;即使我只能做一只朝生暮死寄生在水面上的蜉蝣,也要把我短暂的微热温暖他那支冷硬的笔管。 感恩鲁迅,感恩他的清醒。 我曾幼稚地以为,故事情节曲折生动的小说才是好小说。读小学时,我就爱读课外读物,尤其是读中国通俗演义类的,如《杨家将》、《封神榜》、《三侠五义》等,沉迷到那一个个紧张曲折、环环相扣的故事里去。太阳西斜,夜色渐起,仍然不舍得丢下。总要在父母一遍遍的催促甚至骂声里才恋恋不舍地合上书,胡乱扒拉几口,又继续去会我的杨六郎、锦毛鼠去了。当时也颇是骄傲,小小年纪竟啃起了一本本又厚又大的书,比同龄人成熟得多呢!直到上初三,语文老师给我们讲起了《孔乙己》,才发现原来还有一个压抑沉闷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也许你没有明确的敌人,也许生活有条不紊,但你同时也缺乏朋友和轻松真诚的笑。小说出现14次笑,但哪一次是孔乙己自己轻松地笑出来的呢?笑成了一把并不锐利的刀,在他并不敏感的心灵上来回刺穿。有几位作家能如此清醒地告诉我们:生活并不总是充满阳光?只有鲁迅,清醒着,并清醒地说着他的痛,甚至恨。 感恩他的清醒,尽管他的这种清醒让我如坐针毡。但毕竟这是最真的声音。我们毕竟要长大,十里花海和绿麦青青固然可以伴随我们长大,只是这样长大的一代是否会觉得什么都来之太易,反而不去珍惜了呢?我还渴望闻到那充满生命气息带着原始芬芳的泥土香味,我还渴望体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艰辛和苦难。这样成长起来的人才不会浮躁偏执,才会懂得尊重和坚韧。而这些,只有鲁迅最真诚地给了我。 感恩鲁迅,感恩他的绝望中的希望。 谁都知道鲁迅是辛辣痛苦的,他的杂文如匕首刺破黑暗的夜空。他的生命也因此时刻受到威胁。长夜漫漫,黑暗如磐。鲁迅孤独地站在客栈的院子里,一钩残月从浓浓密密的乌云里偶尔露出来,又很快被遮蔽了。鲁迅背着手,来回沉重地走着。终于吟道:“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鲁迅绝望了吗?不,他坚信“即使不是我,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 是的,烈士的鲜血不已换成那喷薄而出的红日了么?鲁迅从绝望中看到了希望,那渺茫的希望即使如荒岛上偶尔看到的一页风帆,纵然这次错过,也会有下次出现的时候的。 感恩鲁迅,感恩他犀利批判中的自省。 “严于律人,宽以待己”者比比皆是,但批判到最后算到自己头上,在现代文人中,鲁迅即便不是第一人,也是最彻底的吧!在漫长的思考中,鲁迅痛苦地发现:改造国民性,首先要改造自己。文章写到这种程度,存心不佩服也难了啊! 父母老师的恩情如山如海,一个人即使别的什么都不做,只是一一去报恩,他的情感债也不一定还得清的。关键的是要有一颗感恩的心,时时擦拭着,让它保持初到人世的淳朴和清洁,大概就够了。但有另外一种恩,却更要感激:那就是对民族对国家甚至对全人类都有醍醐灌顶似的点拨、呐喊的。鲁迅正是这其中的一员,读读他的这段话吧:“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难道不催人泪下吗? 他冷峻的背后深藏着火山似的热情,犀利的批判里包含着可以融化冰雪的爱。 感恩鲁迅,只是祝愿他不要在另一世界里再悲愤地呐喊,痛苦地彷徨。如果可能,我愿做一片护卫他心口的铁片,尽可能遮挡住几支射向他的暗枪冷箭。假如这也不能够,那就让我化做他墓前那一片青葱的草地吧,春风吹来的时候,我至少可以送上一席绿色,就算是他最渴望得到的希望吧! 感悟:读完了此文,你有何感想,和你刚刚写完的叙事抒情散文有何不同?请你概括下来。 三、引导入格(基本格式) (一)入题:在散文化的描写中,用议论提纲挈领,引领全文,或者由新颖形象的比喻入题,直接扣题。 例一“理智和情感是人类生活中的两只脚印,人类在认知事物的道路上的每一次成长都和他们的理智及情感有关。” (《天平和七弦琴》) 解析:将理智和情感比作是人类生活中的两只脚印,首句入题,就形象地点出了情感和理智的内在关系——情感与理智对认知具有重要的影响,这样的开头,入题迅速,闪烁着思辨的色彩,令人耳目一新。 例二乌云覆天,暴雨倾盆,当随着波涛飘摇于海浪上的水手看到明亮的灯塔时,是一种转折;怪石嶙峋,绿林莽莽,当青衫的骚客吟咏“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时,又是一种转折。《转折》 解析:整齐的句式,散文化的语言,再加上恰如其分的引用,既突出了主题,又富有韵味,使人余味无穷。 例三“你会因喜爱北国的皑皑白雪而对南国的椰树海风不屑一顾吗?你会因沉迷于江南的小桥流水、青瓦白墙而否定西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美吗?你会介意林黛玉‘使性子’而不看经典名著《红楼梦》吗?你会钟情流行音乐而厌烦‘沉闷乏味’的古典音乐吗?——古希腊哲人曾说,人是感情的动物。因此,面对大千世界,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喜好憎恶往往会影响到对人、对事的看法。相信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架天平,有个自己的标准,用来衡量周遭的一切。” (《心中的天平》) 解析:优雅的语言、和谐的音节、丰富的形象还不足以触动你的情感吗?还不足以让你在美的品味中恍然大悟“原来对美的感知,对人对事的看法,都是要受到心中那架天平的影响”吗? (二)结尾:运用名言诗句或多种修辞手法结尾,彰显文采,总结全文,达到提升文章主旨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