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改革开放 优秀的教学设计

《为什么我总是想起你》是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的主题曲。该剧的剧本则耗时三年打磨,全景再现了改革开放初期波澜壮阔的历史图景。展现了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独特的人格魅力,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追忆伟人不平凡的足迹,学习第九课《改革开放》。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改革开放成为时代的主旋律,中国大地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首先请同学们明确,改革开放是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的统称,对内改革包括农村改革和城市改革两方面。我们跟着剧中的镜头看看中国改革开放的壮丽诗篇。

改革篇:

镜头一(农村改革):剧中村主任夏建红说:邓小平支持我们什么了?大包干最早是在哪儿实行的?为什么说效果很好。

请看课本42页。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改革最早始于农村改革,农村改革的标志为“包产到户(分田到户)”即后来被成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俗称“大包干”)。

为什么从农村开始?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一直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农业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

想一想,改革以前农村实行的是什么体制?人民公社化

这是一种怎样的经济体制?我们通过材料来看一下。

没有生产积极性,统一劳动,没有自主权,收入少,吃大锅饭

农村原有的体制使农民失去了对土地的支配权、经营权,“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平均分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导致农村、农业发展缓慢,减缓了国民经济发展的步伐,因此,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谁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呢?安徽凤阳县小岗村。

刘金锁为队长的18户农民私下立了一份将田地包干到户的协议书,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我们看看协议书的内容。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缴的公粮,不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我们干部坐牢割头也甘心,大家社员保证我们的小孩养活到18岁。”1978年全国第一份分田到户协议书这不仅仅是一份协议书,也是一份生死文书,更是一份告别饥饿的宣传书。

协议书签了,农民到底能告别饥饿吗?

1979年,即“大包干”的第二年,小岗村农民人均收入由22元猛增到400多元,全队粮食产量达13.2万斤,相当于1966~1970年5年粮食产量的总和。

18户农民这一破天荒的行为,第一年就取得了初步胜利,为以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提供了依据。

凤阳县后来的发展怎样?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问:为什么凤阳县农业生产会三年三大步?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三遍哨子慢慢晃的劳动状况还有吗?没有。坐牢割头的情况最终没有发生。

而包产到户的结果却是加快了生产进度、抓住了季节,这便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雏形。这种做法得到了中央的肯定,随后在中央的指导下逐步在农村实行。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

知识链接:建国以来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过程。

这些政策中哪些适应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1984年国庆35周年庆典,农民游行队伍的彩车上打出“联产承包好”。农民热烈的拥护家庭联产承包制。家庭联产承包制

凤阳县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连年大丰收以后,农民再也不用外出讨饭了,反而富裕的粮食多了,如果你生活在凤阳县小岗村,你想出什么办法解决?

开一家面粉加工厂。

师:对。面粉加工厂属于什么企业呢?

乡镇企业,是一种新生事物,是我国农村改革的新成果,又是一个创举。

你知道中国有哪些知名的乡镇企业?

乡镇企业:行业门类很多,包括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以及商业、饮食、服务、修理等企业。特别是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追踪报道:夏建红所在的凤阳县梨园公社的小岗村也由原来的乞丐村变成了小康村。是一个成功的农村改革范例。

师: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简称“三农”问题,是关系到人民切身利益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中国共产党在任何历史时期都高度重视的。

你知道党和国家实行哪些惠农政策?

三农方面:1、免除农业税,对种子等农业生产资料进行补贴;

2、医保方面:推广农合医保,一年一人交120元,最高可以报80%;药品零差价

3、交通方面:实行村村通,公路入村入户;

4、税收方面:年收入10万以下的中小企业免收税收;

5、劳务方面:农民工保障法,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单位进行严惩。

6、家电方面:家电下乡、家电以旧换新。

2015年又出台了50项惠农补贴政策。课下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查阅。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种新的生产关系适应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所以推动了我国农业的迅速发展,使中国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转变,农民生活水平提高显著,大步迈进在希望的田野上。农村改革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城市改革改革的故事同样精彩!

镜头二:城市改革

知青田源的煎饼厂是私营企业,属于个体经济,如果你是当时国营企业的经理,你会和田源合资吗?为什么?

我国城市改革的重点是对掌握着国民经济命脉的国有企业的改革。看来当时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体制也遇到了问题,城市改革势在必行。

当时是一种怎样的生产体制呢?我特意调查了当时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体制,由哪位小记者进行报道?

(投影“原国有企业生产经营体制”,学生导读)

师:同学们请思考,当时的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体制中,政府、企业、工人都存在哪些老问题?你们又有什么新办法?

师:决定国有企业命运的历史时刻到来了!(三方代表提出建议,教师总结讨论结果)

生:国家管得太多、太死;企业没有生产自主权;工人端铁饭碗,吃工厂的大锅饭,没有劳动积极性。(教师同步投影弊端)

师:假如你是一位决策者,针对出现的这些老问题,你有什么新办法解决吗?如果你是企业的管理人员,你想怎么做?假如你是一个有技术专长、工作能力强的工人,你的愿望是什么?生:(进行讨论)

师总结:经过你们的英明决策,工人有了积极性,企业有了活力,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但改革的步伐并没有就此停止,1992年,中共“十四大”的召开,对国有企业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国有企业改革还可以从更多方面进行,向新的经营体制迈进。

(投影图片“海尔商标”)

师:这是哪家企业?

生:海尔。

师:做为特大型国有企业,海尔是中国的骄傲,也是我们山东的骄傲。2005年海尔集团公司实现全球营业额1039亿元,上缴国家利税约36亿元!

当海尔总裁张瑞敏向记者讲起海尔是如何发展为世界家电巨头,所走过的改革历程时,提到了海尔改革这样四件大事,小记者继续为大家报道。

(投影“海尔改革四件大事”,学生导读:

1984年,1991年,青岛电冰箱总厂兼并了青岛电冰柜厂和青岛空调厂,组建了海尔集团公司;1993年,海尔完成了股份制改造,股票在上海交易所上市;1995年海尔工业园与日本三菱合资生产柜式空调器,海尔控股,日方按股金分红。)

师:下面请同学们以海尔改革为参照,1984年,10点投手榴弹都没事,1991年,成立公司,1993年,股份改造,1885年,搞合资。结合课本知识,总结一下国有企业改革经过了几个阶段,都分别进行了什么样的改革?

1985年,所有制、经营权、分配方式三方面分析。

1992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给学生一定时间讨论,之后由学生总结国有企业的改革阶段和方式,教师予以归纳投影,并引导学生以海尔为例进行理解)

师:如果说农村改革是我们改革的突破口,那么国有企业改革则可称为一场攻坚战,这场战斗我们完成得怎么样?

生:“漂亮、真棒”等。(回归知识结构)

追踪报道:田源的煎饼厂经过改革怎么样了?看视频。

田源的煎饼厂也不景气的个体经济变成了大规模的航空食品公司。

师:改革如同一场春风吹遍了农村城市,改革让农民走向富裕,改革让企业得到重生。改革吹绿了大江南北,改革让中国大地焕发出无限活力!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关起门来搞建设行吗?一位设计师果断地做出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历史性决策,还要打开门户,呼吸新鲜的空气。一个“春天的故事”唤醒了中国百年振兴之梦!我们来看开放篇。

镜头三:对外开放

师:习仲勋要在哪儿放炮?这一炮放的怎么样?

深圳是第一个的经济特区试点,几年后到底发展的怎么样呢?让数据和材料来验证一切。请看材料。

看完以上材料你有何感受?

作用:打开了对外开放的突破口,为进一步扩大开放积累了经验。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

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被比喻是开辟了一个对外开放的窗口。“窗口的作用是相互

的:首先我们“开辟窗口”就是划出深圳特区,给予优惠的经济政策,这就是告诉世界中国要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了;而这个窗口一旦打开,我们就能引进外面世界的资金、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为对外开放积累经验。”

1985年,深圳国贸大厦以三天一层楼创造“深圳速度”。

日新月异的深圳(地王商业大厦)

“25岁,用青春把小渔村变成大都市;25年,用前无古人的速度领跑经济;这个城市的名称,不止代表地点,它代表关于时间的观念,也代表重若生命的效率。”

──2004年CCTV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城市评选

深圳—“一夜崛起之城”、改革开放的窗口

师:习仲勋的这一炮放的响吗?习仲勋建立深圳经济特区这一政策的对吗?

生:非常响。

师:对,得到了邓小平的亲自批示。请看剧情。

师: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实行经济特区是正确的。也就是深圳作为第一个试点成功了吗?

过渡:和深圳一起作为尝试的经济特区有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后来又增设了海南经济特区,

思考:国家为什么会选择这几个城市作为经济特区?特在哪儿?

生:东南沿海毗邻港澳、重要侨乡。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吸收侨资外资,大办工业、商业、旅游业等,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先进技术。

经济特区尝试成功了,我国的对外开放逐步扩大。

师:1984年5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14个城市。14个沿海开放城市使我国的对外开放在沿海由点成了从南到北的主干线。

师:并且我们还增设了海南经济特区,设立了上海浦东开发区。

浦东开发区现已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图示)

随后,我们又设立了长江三角洲、环渤海经济开放区等沿海经济开放区。

并向内地和边疆延伸。(同步动画演示)我国的对外开放由线变成了面。

师:大家看,这样就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生: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师:这个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是什么?

生: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小结开放:中国从最早开辟一个窗口深圳开始,到现在已经向世界敞开了大门!贯通古今:开放,近代的开放和当今的开放。师:同学们,其实改革开放的思想在中国由来已久。齐国的管仲改革,战国的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近代史上的梁启超戊戌变法,现代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实行已经30多年啦,我们看看改革开放30年的足迹。

“笔是我们生活学习中的重要工具,让我们发挥它的作用吧”。

请你用最美的语言,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写一句宣传语

江泽民:“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胡锦涛:“中国过去30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中国未来的发展,也必须靠改革开放。”

习近平:“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3月5日上午9时,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三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

李克强说,改革开放是推动发展的制胜法宝

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我们坚信,改革开放才是强国富民之路,也是必由之路!中华民族从此昂首阔步地走进了一个新的时代!我们在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大路上高唱我们伟大的祖国。

希望同学们能承接改革前辈们不畏艰难,勇于创新的精神,创造你们的辉煌,也是中国的辉煌。一起歌唱我们伟大的祖国。

北大学生游行队伍中打出“小平,你好”的横幅,表达对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热爱和对改革开放政策的拥护。

坚持改革开放教学设计

坚持改革开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认识我国基本的经济制度。 (2)知道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地位,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3)结合我国腾飞的表现,理解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 2、能力目标 (1)通过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理解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激发经济建设的活力,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经济现象作出正确的分析,提高搜集资料、解读资料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感受身边的变化,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国家、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增强对“中国奇迹”的自豪感。 (2)充分认识改革开放就是强国之路;自觉做改革开放的拥护者和支持者。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改革开放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2、教学难点:理解改革开放的必要性,理解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三、教学方法

1、教法:情景设置,引导讲解。 2、学法:自学、合作探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多媒体播放歌曲《走进新时代》,屏幕滚动歌词。 2、十九大报告摘录:同志们!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发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号召。从那时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推动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推动我国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了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性 跨越。什么时候富起来的? 从1978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逐渐摆脱贫困,“改革开放富起来”,再到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的召开,中国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中国巨轮号”劈波斩浪,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解释中国奇迹,改革无疑是第一个关键词。让我们聚焦经济改革,聚焦改革开放。 (二)预习提纲

部编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坚持改革开放》公开课教学设计_0

九年级上册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 第一框坚持改革开放(一)教案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认识改革开放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社会发展,自觉做改革开放的拥护者和支持者增强学生的改革发展意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 能力目标:通过对改革开放学习,培养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和亲社会的能力。 知识目标: 了解改革开放的历史事件;认识改革开放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教学重点:改革开放的意义。 教学难点:改革开放的必要性。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教师讲授法、列举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你知道吗: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指的是什么? 导入今天的课题,坚持改革开放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自主学习:

1、改革开放的原因?中华民族近百年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2、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展哪些伟大的革命?取得了什么成就? 3、党的基本路线是什么? 4、我国是怎样推进改革开放的? 5、改革开放是如何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 目标导学二: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原因: 西方列强的入侵 封建统治的腐败 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 强国富民成为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结合课本和历史所学绘制我国改革开放的艰辛历程图,教师小结: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共产党领导、团结人民一直带着初心,肩负使命在路上,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到进行改革开放再到全面深 化改革,推动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识记党的奋斗目标;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目标导学三:改革开放的历程: 1.材料呈现:1978年11月24日,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以敢为天下先的胆识,按下了18个手印,搞起生产责任制,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也许是历史的巧合——就在这些农民按下手印后不久,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初中历史《对外开放1》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第9课对外开放 课标要求: 了解深圳特区的发展,认识改革开放对于中国发展的重大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过程与方法 利用教材有关对外开放地区的地图,理解并掌握“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外开放,推动了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极大提高,使学生感受到对外开放则兴,闭关自守则衰,理解我国继续扩大开放的意义。 教学重点: 重点 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的格局。

难点 理解经济特区的作用和影响。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导入新课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讲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新中国成立后,召开的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是什么?它做出了什么样的历史性决策?(生回答),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上节课我们讲了改革,今天 我们来学对外开放。 2、出示目标(见课件学习目标) 二、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指导学生依据学案认真阅读教材,完成学案“自主学习”部分。(学案见附件一) 三、交流助学: 环节一:同桌一对一交流学案“自主学习”部分的基础知识,纠错。解决最基本的问题。 环节二:小组质疑问答,四人一小组相互质疑,并进行解答。对于不能解答

的问题形成小组问题,提交问题单,准备在全班进行质疑展示。 环节三:全班质疑互辩,各小组之间相互解答疑难问题,主要追问。 四、自学检测 出示“自学检测题”,检查学生自学情况,并指导学生强化记忆基础知识。 五、探究深学: 探究一:经济特区的建立 教师:阅读教材“经济特区的建立”一目,想一想:我国经济特区是在什么背景下建立的?最初的经济特区有那几个?其中对外开放的“窗口”是哪儿?党 和国家实行什么特殊的经济政策?收到了什么成效? 学生::背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迈开对外开放的步伐。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窗口”是深圳。特殊的经济政策: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在进出口、减免 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 教师出示史料:1984年,邓小平同志说:“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9课 对外开放教案设计

第9课对外开放 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经济特区的建立;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教学难点: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过程、特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意义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思考问题: 1.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对外贸易发展最繁荣的时期是什么时期? 2.中国近代史上何时开始采取闭关政策? 教师小结:唐朝是我国古代历史上对外贸易发展的一个鼎盛时期,从明朝中叶开始采取闭关政策。我国早在公元前四五世纪就与古希腊有贸易往来,到了盛唐时期,已有了“丝绸之路”和七条国际海陆通道,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和发展。明朝的郑和七下西洋,进一步促进了经济贸易的发展,但是到了明朝中叶,为了躲避倭寇在东南沿海地区的进犯,采取了消极闭关政策,直到西方列强用大炮轰开了中国的国门,翻开了中国近代史屈辱的篇章。历史证明了封闭就会落后,开放才能发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9课:对外开放。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经济特区的建立 1.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多媒体出示歌词: 歌词:“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 2.提出问题:歌词中“画了一个圈”是指什么? 提示: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 3.引导学生回答:国家对这个“圈”采取了怎样的特殊政策和灵活的措施? 提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 4.史料解读: “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 ——邓小平 5.教师提问:结合上述材料,思考对外开放的必要性。 提示:世界经济正在向全球化方向发展,任何国家孤立于世界经济之外,都不可能获得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对外开放是时代的潮流,是

部编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课1.1坚持改革开放教案.docx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课 1.1 坚持改革开放教案 2018 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备课教案 课题 1.1坚持改革开主备备课地点 4 办公室时间7.1放人 知识目标结合我国腾飞的表现 , 理解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 学习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经济现象作出正确的分析, 提高搜集资料、解读资料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目标 情感态度和充分认识改革开放就是强国之路; 自觉做改革开放的拥护者和价值观目标支持者 重点改革开放的意义。 难点改革开放的必要性。 学法合作探究、汇报交流法、小组讨论教讲授法、谈话法、情境分析法法。法 课前1、学生填写课前自主学习,进行预习。 准备2、根据课程标准,设计问题与活动,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个案一、导入新课 上网查寻或者走访前辈 , 你发现你所生活的地区各方面有哪些变 化 ? 思考 : 为什么我们的生活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 从不同的角度阐述) 教师总结 : 本地区老百姓生活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得益于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的意义有哪些呢 ?这一节课就让我们来探讨这个 话题。 二、讲授新课 目标导学一:改革开放促发展 1.改革开放的缘起 1978 年末的凤阳,面对连年饥荒,为了寻求出路,凤阳小岗村的 18户农民,冒着坐牢杀头的风险,秘密签订了分田到户的决定,立下了 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以及将坐牢杀头者的小孩养活到 18岁的承诺,并在协议书上郑重地按下了一个个红手印。这在“三级所 有、队为基础”的人民公社体制下,无疑是触犯“天条”、石破天惊 的事。然而后来的事实证明,正是他们不畏生死、冲破禁锢的这一壮举,开 创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先河,也让亿万农民看到了希望,小岗村因此获得“中 国改革第一村”的赞誉。而人们也从那一个个红手印中,看到了小岗人的胆 识和勇气。不久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以邓小

第九课-改革开放-教案(详细版)

第9课改革开放 【学习重点】城乡经济体制改革和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学习难点】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学习过程】:(导入新课)组织学生复习前一节课的相关学习内容: 师: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哪一年召开?这次会议上做出哪些重要决定? 生:思想上: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政治上: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组织上:实际上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教师讲授,承上启下】: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完成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我们开始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建设成就日新月异、辉煌灿烂。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新的内容——《改革开放》 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在相互合作的前提下,通读课本,结合导学案完成本节课的自主学习任务。(安排学生先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探索、交流、讨论、练习)【板书】:对内改革: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师:改革首先从什么地方开始?目的是什么? 生: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目的是为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师:既然是为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言外之意就是说以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为什么?生:政社合一,统一经营、分配,吃大锅饭,农民缺少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不高。师:在农村经济改革中,我国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的道路是什么? 生: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自发行动起来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后来党中央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推广,推动农业生产的向着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的方向发展,迅速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种全新的生产关系的确立使得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所以说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教学设计】《坚持改革开放》(道德与法治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上册)

《坚持改革开放》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坚持改革开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部编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第一框,本框有“改革开放促发展”和“中国腾飞谱新篇”两个知识点。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了解基本的国情:改革开放和富强的关系。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认识我国基本的经济制度。 2、能力目标 知道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地位,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3、情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身边的变化,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国家、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增强对“中国奇迹”的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改革开放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2、难点:理解改革开放,理解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充分涌流。 课前准备: 1、学生自主学习,进行预习。 2、教师根据课程标准,设计问题和活动,制作课件。 教法:情景设置,引导讲解 学法:自学、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播放歌曲《走进新时代》,屏幕滚动歌词。 2、教师针对歌词,设置问题: ①时事考察:党的十九大的召开确定了我国走进了什么“新时代”?指导思想是什么? ②改革开放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3、教师引言:

从1978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逐渐摆脱贫困,“改革开放富起来”,再到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的召开,中国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中国巨轮号”劈波 斩浪,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解释中国奇迹,改革无疑是第一个关键词,……让我们聚焦经济改革,聚焦改革开放。 设计意图:歌曲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第一环节自主学习梳理新知 ★知识点一:改革开放促发展 1、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 2、我国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3、改革开放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二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科技、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充分显示了中国力量。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就业规模持续扩大,人民收入较快增长,家庭财产稳步增加,城乡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扶贫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过上了幸福生活。③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到共建“一带一路”,从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到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设计意图: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养成预习的好习惯。 ★知识点二:中国腾飞谱新篇 1、40年来,中国人民坚持改革开放,找到了一条使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正确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中国的腾飞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3、为什么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①我国过去40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②进入新时代,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需要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进行新的伟大斗争,向顽瘴痼疾开刀,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将改

参考教案-《坚持改革开放》

第一单元 富强与创新 第一课 踏上强国之路 第1课时 坚持改革开放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改革开放的意义。 教学难点:改革开放的必要性。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参观校史展览或者走访老教师,你发现校园面貌有哪些变化? 想一想:为什么学校面貌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阐述) 教师总结:学校面貌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得益于改革开放。改革开放的意义有哪些呢?这一节课就让我们来探讨这个话题。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改革开放促发展 (一)改革开放的缘起 “大包干”塑像 1.材料呈现:1978年11月24 日,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以敢为天下先的胆识,按下了18个手印,搞起生产责任制,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也许是历史的巧合——就在这些农民按下手印后不久,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隆重开幕。在关系国家命运和前途的严峻关头,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最高层的政治家和最底层的农民们,共同翻开了历史新的一页。小岗村从而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发

源地。 2.想一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什么历史抉择? 总结: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中国人民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推动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二)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 1.材料呈现:2018年首个工作日,上海市委书记李强调研本市改革开放工作,主持召开“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座谈会并讲话。李强强调,上海有今天的发展,依靠的是改革开放,下一步发展要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特别是浦东开发开放以来,上海发扬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实现了一系列“零”的突破,实现了上海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2.思考:“上海有今天的发展,依靠的是改革开放,下一步发展要继续深化改革开放。”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学生分组讨论教材第4页“探究与分享”,归纳总结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 4.师生共同总结:(1)我国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我国逐步建立、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2)改革开放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已成为社会共识。 目标导学二:中国腾飞谱新篇 (一)中国腾飞的表现 1.图片链接。 2.思考问题:这些图片体现了什么?

坚持改革开放教学设计

坚持改革开放 【教学目标】 1、结合我国腾飞的表现,理解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经济现象作出正确的分析,提高搜集资料、解读资料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3、充分认识改革开放就是强国之路;自觉做改革开放的拥护者和支持者。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改革开放的意义。 教学难点:改革开放的必要性。 一、导入新课 参观校史展览或者走访老教师,你发现校园面貌有哪些变化? 想一想:为什么学校面貌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阐述) 教师总结:学校面貌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得益于改革开放。改革开放的意义有哪些呢?这一节课就让我们来探讨这个话题。 二、自主学习 目标导学一:改革开放促发展 (一)改革开放的缘起 1.材料呈现:1978年11月24日,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以敢为天下先的胆识,按下了18个手印,搞起生产责任制,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也许是历史的巧合——就在这些农民按下手印后不久,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隆重开幕。在关系国家命运和前途的严峻关头,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最高层的政治家和最底层的农民们,共同翻开了历史新的一页。小岗村从而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 2.想一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什么历史抉择? 总结: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中国人民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推动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二)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 1.材料呈现:2018年首个工作日,上海市委书记李强调研本市改革开放工作,主持召开“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座谈会并讲话。李强强调,上海有今天的发展,依靠的是改革开放,下一步发展要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特别是浦东开发开放以来,上海发扬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实现了一系列“零”的突破,实现了上海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2.自主完成:“上海有今天的发展,依靠的是改革开放,下一步发展要继续深化改革开放。”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学生分组讨论教材第4页“探究与分享”,归纳总结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 4.合作交流:(1)我国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我国逐步建立、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在资

对外开放教案

《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教案 [课标要求] 主要帮助学生感受当今开放的世界形势,理解坚持对外开放的必要性、重要意义,认识对外开放中应该正确处理的几种关系,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对外开放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2、能力目标:认识对外开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辩证地看待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的关系;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受对外开放带来的好处,理解并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等; 4、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调查、了解、辩论等手段,掌握和互相检测相关基础知识,解决有一定难度的问题。 [教学重点]对外开放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教学难点]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的关系。 [教学准备]鼓励学生搜集有关对外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材料,老师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讲解,并制做课件,解决书中问题。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问题讨论法;举例法;情境教学法。 [板书设计] 第四课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 一、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1、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1)世界一天一天变得更加开放 (2)闭关自守只能导致落后 (3)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2、坚持对外开放 (1)全方位的对外开放 (2)正确处理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的关系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放音乐《北京欢迎你》,说说你喜欢这音乐的理由 学生:回答 教师:是的,这首歌曲表达了中国打开大门融入世界,欢迎世界拥抱中国的美好愿望。这也是我们今天本节课的主题(幻灯片:课题),那么为什么要制定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怎样坚持这一基本国策? 讲授新课: 【感受开放的世界】——KP47活动1 幻灯片(哈里波特、麦当劳、NBA),

第9课 对外开放教案

第9课 对外开放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经济特区的建立,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教学难点:我国改革开放近30年来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过程及特点。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改革开放前的深圳 改革开放后的深圳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80年,深圳等4个经济特区开始筹建,打开了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图片展示了改革开放前后的深圳的变化,同学们看图后得到的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改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9课:对外开放。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经济特区的建立 1.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课件出示歌词: 歌词:“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 2.提出问题:歌词中“画了一个圈”是指什么? 提示: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 3.引导学生回答:国家对这个“圈”采取了怎样的特殊政策和灵活的措施? 提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 4.史料解读: 材料:“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 ——邓小平

5.根据材料,教师讲述:对外开放的必要性。 世界经济正在向全球化、集团化方向发展,任何国家孤立于世界经济之外,都不可能获得发展。旧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对外开放是时代的潮流,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6.提出问题:设立经济特区的影响。 提示:设立经济特区,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目标导学二: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 1.图片展示: 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示意图 2.教师讲述:对外扩大开放的基本情况。 1984年开放14个沿海城市。1985年,中国又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随后又把经济开放区扩展到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及其他沿海地区的一些市县。 3.教师提问:在此之后,我国对外开放的脚步还没有停歇,后面还有哪些措施? 提示:1988年,海南岛经济特区建立;1990年,上海浦东开发区建立起来;1992年,对外开放的地域向纵深推进,包括沿江城市和陆地边境城市和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 4.请学生拟出: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按时间顺序) 提示: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5.图片展示: 6.教师总结:中国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目标导学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图片展示:

(名师整理)道德与法制九年级上册第1单元第1课《第1框 坚持改革开放》优秀教案

《坚持改革开放》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我国基本的经济制度;知道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地位,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2.能力目标:通过关注改革开放的时政,培养学生亲社会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身边的变化,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国家、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增强对“中国奇迹”的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改革开放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2.教学难点:理解改革开放,理解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充分涌流。 (三)教法:情景设置,引导讲解 (四)学法:自学、合作探究 二、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播放歌曲《走进新时代》,屏幕滚动歌词。 1

2.教师针对歌词,设置问题: (1)时事考察:党的十九大的召开确定了我国走进了什么“新时代”?指导思想是什么? (2)改革开放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3.教师引言: 从1978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逐渐摆脱贫困,“改革开放富起来”,再到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的召开,中国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中国巨轮号”劈波斩浪,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解释中国奇迹,改革无疑是第一个关键词……让我们聚焦经济改革,聚焦改革开放。 (二)第一环节自主学习梳理新知 1.知识点一:改革开放促发展 (1)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 (2)我国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3)改革开放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二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 2

最新完整版《坚持改革开放》教学设计

《坚持改革开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充分认识改革开放就是强国之路;自觉做改革开放的拥护者和支持者。 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经济现象作出正确的分析,提高搜集资料、解读资料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知识目标:结合我国腾飞的表现,理解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 教学重点:改革开放的意义。 教学难点:改革开放的必要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网查寻或者走访前辈,你发现你所生活的地区各方面有哪些变化? 思考:为什么我们的生活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从不同的角度阐述) 教师总结:本地区老百姓生活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得益于改革开放。改革开放的意义有哪些呢?这一节课就让我们来探讨这个话题。 二、讲授新课 目标导学一:改革开放促发展 1.促成改革开放的历史因素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P3,请说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三次伟大革命分别是什么?分别有什么意义?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探究: (一)改革开放的开始 1.材料呈现:1978年11月24日,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以敢为天下先的胆识,按下了18个手印,搞起生产责任制,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也许是历史的巧合——就在这些农民按下手印后不久,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隆重开幕。在关系国家命运和前途的严峻关头,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最高层的政治家和最底层的农民们,共同翻开了历史新的一页。小岗村从而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 2.想一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什么历史抉择? 总结: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中国人民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推动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二)改革开放是怎样促发展的 1.材料呈现:【最新】首个工作日,上海市委书记李强调研本市改革开放工作,主持召开“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座谈会并讲话。李强强调,上海有今天的发展,依靠的是改革开放,下一步发展要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特别是浦东开发开放以来,上海发扬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实现了一系列“零”的突破,实现了上海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2.思考:“上海有今天的发展,依靠的是改革开放,下一步发展要继续深化改革开放。”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学生分组讨论教材第4页“探究与分享”,归纳总结改革开放是怎样促发展的。 4.师生共同总结:(1)我国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我国逐步建立、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2)改革开放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

公开课《改革开放》教案

第9课改革开放 ●课程标准 1、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 2、以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为例,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3、知道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 ●学习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熟记以下知识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国有企业的改革;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 2.通过看图理解并说出对外开放的格局及特点。 3.通过视频、材料、图示法等多种途径能够简单地获取和处理历史信息。 ●学习重点: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学习难点: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学习方法 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案例分析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美国有历史学家评论:20世纪的中国有两位人物改变了中国命运。一位使中 国从此站起来了,另一位使中国从此富起来了。是谁?怎样富起来? 听音乐<<春天的故事>>. 春天指什么?一位老人指谁? 教师指出:邓小平最伟大的功绩就是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 明确学习目标. 二、自主学习 预习P42——P45正文部分,找出答案标注到课本上 对内改革:

1.农村改革:目的、措施、作用。 2.城市改革: 时间、重点、国有企业改革的内容。 对外开放: 1、背景 2、经济特区 3、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及特点。 分组展示答案,用笔订正到课本上。 三、合作探究 探究一、农村改革 思考一下:下列情景出现在什么时期? 1、男劳力上工带扑克,女劳力上工带纳鞋。头遍哨子我不买帐,二遍哨子我伸头望, 三遍哨子我还得慢慢晃。 生回答:人民公社化时期。 2、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都是咱们自己的。 生回答: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3、提问引入: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发生了什么?观看视频思考。 4、结合材料分析下列问题,小组合作探讨。 (1)材料1反映了改革开放前农村开展的什么运动?对农民造成了什么影响? (2)材料2反映了我国农村实行的什么政策?顺口溜反映了当时农村广大群众的 什么情绪? (3)我国跨入21世纪后农业政策又有哪些新气象? (4)由材料1到现今农业政策的变化你有什么感悟或启示? 探究二:城市改革 1、城市国有企业改革前的生产情况如何?有何弊端? 出示两则材料: (1)上海的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采取降温措施。当时的降温措施比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1.1.1《坚持改革开放》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1.1.1《坚持改革开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结合我国腾飞的表现,理解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 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经济现象作出正确的分析,提高搜集资料、解读资料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充分认识改革开放就是强国之路;自觉做改革开放的拥护者和支持者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改革开放的意义。 教学难点:改革开放的必要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参观校史展览或者走访老教师,你发现校园面貌有哪些变化?想一想:为什么学校面貌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阐述) 教师总结:学校面貌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得益于改革开放。改革开放的意义有哪些呢?这一节课就让我们来探讨这个话题。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改革开放促发展 (一)改革开放的缘起“大包干”塑像 1.材料呈现:1978年11月24日,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

农民以敢为天下先的胆识,按下了18个手印,搞起生产责任制,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也许是历史的巧合——就在这些农民按下手印后不久,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隆重开幕。在关系国家命运和前途的严峻关头,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最高层的政治家和最底层的农民们,共同翻开了历史新的一页。小岗村从而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 2.想一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什么历史抉择?总结: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中国人民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推动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二)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 1.材料呈现:2018年首个工作日,上海市委书记李强调研本市改革开放工作,主持召开“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座谈会并讲话。李强强调,上海有今天的发展,依靠的是改革开放,下一步发展要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特别是浦东开发开放以来,上海发扬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实现了一系列“零”的突破,实现了上海发展的历史性跨越。2.思考:“上海有今天的发展,依靠的是改革开放,下一步发展要继续深化改革开放。”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学生分组讨论教材第4页“探究与分享”,归纳总结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

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坚持改革开放》教案

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 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 第1课时坚持改革开放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改革开放的意义。 教学难点:改革开放的必要性。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参观校史展览或者走访老教师,你发现校园面貌有哪些变化? 想一想:为什么学校面貌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阐述) 教师总结:学校面貌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得益于改革开放。改革开放的意义有哪些呢?这一节课就让我们来探讨这个话题。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改革开放促发展 (一)改革开放的缘起 “大包干”塑像 1.材料呈现:1978年11月24日,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以敢为天 下先的胆识,按下了18个手印,搞起生 产责任制,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也许是历史的巧合——就在这些农民按下手印后不久,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隆重开幕。在关系国家命运和前途的严峻关头,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最高层的政治家和最底层的农民们,共同翻开了历史新的一页。小岗村从而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 2.想一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什么历史抉择? 总结: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中国人民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推动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二)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 1.材料呈现:2018年首个工作日,上海市委书记李强调研本市改革开放工作,主持召开“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座谈会并讲话。李强强调,上海有今天的发展,依靠的是改革开放,下一步发展要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特别是浦东开发开放以来,上海发

部编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坚持改革开放》优质课教学设计_1

第1课时坚持改革开放 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结合我国腾飞的表现,理解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 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经济现象作出正确的分析,提高搜集资料、解读资料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充分认识改革开放就是强国之路;自觉做改革开放的拥护者和支持者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改革开放的意义。 教学难点:改革开放的必要性。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参观校史展览或者走访老教师,你发现校园面貌有哪些变化? 想一想:为什么学校面貌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阐述) 教师总结:学校面貌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得益于改革开放。改革开放的意义有哪些呢?这一节课就让我们来探讨这个话题。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改革开放促发展 (一)改革开放的缘起 “大包干”塑像 1.材料呈现:1978年11月24日,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以敢为天下先的胆识,按下了18个手印,搞起生产责任制,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也许是历史的巧合——就在这些农民按下手印后不久,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隆重开幕。在关系国家命运和前途的严峻关头,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最高层的政治家和最底层的农民们,共同翻开了历史新的一页。小岗村从而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 2.想一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什么历史抉择? 总结: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中国人民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推动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二)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 1.材料呈现:2018年首个工作日,上海市委书记李强调研本市改革开放工作,主持召开“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座谈会并讲话。李强强调,上海有今天的发展,依靠的是改革开放,下一步发展要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特别是浦东开发开放以来,上海发扬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实现了一系列“零”的突破,实现了

改革开放教案1

第9课改革开放 课标要求 (1)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 (2)以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为例,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3)知道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难点 重点: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难点: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导入一:课件展示下图: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的改革开放便拉开了序幕。通过农村改革,农民“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那么,我国城乡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分别是如何进行的?1978年12月18日,安徽省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队长严宏昌把18户农民召集到一起,私下立了一份生产契约,并含着眼泪按下鲜红的手印,这份契约当之无愧地成为农民告别饥荒的宣言书。这是一份怎样的契约呢? 导入二:复习提问: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什么伟大决策?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年,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安徽凤阳小岗村首创大包干,次年,深圳等4个经济特区开始筹建,打开了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推进新课 一、对内改革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学生短剧表演:《三个农民》 农民甲:“头遍哨子我不买账,二遍哨子我伸头望,三遍哨子我

还得慢慢晃。” 农民乙:“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咱们自己的。” 农民丙:“今年企业效益不错,年收入超过许多国有企业,我发财了,带动乡亲们也开始富裕了。” (1)背景 教师:刚才几位同学的表演反映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变化过程。首先看一下农民甲的台词反映了当时农村的什么状况? 学生讨论发言,教师引导学生认识改革开放前政社合一,统一经营,集中劳动,统一分配,人们缺乏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不高等弊端。 (2)实施 教师:农民乙的台词反映的是我国的哪一项政策?农村的改革首先是从哪里开始的?你觉得这一政策有什么作用? 课件展示:播放《小岗村改革》的视频。 学生讨论发言后,教师简要总结,引导学生认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及作用。 教师:农民丙所说的企业是什么企业?它对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后,教师课件展示关于乡镇企业发展的统计数据及乡镇企业的图片,使学生了解乡镇企业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联系前面所学的知识思考:建国以来我党在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上对农村关系进行了哪些调整或改革? 师生共同归纳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变革: ①1950~1952年,土地改革。②1953~1956年,农业合作化运动。③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④1978年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教师:近年来,党和政府尤为重视“三农”问题,请同学们想一下,这几年党和政府在“三农”问题上采取了哪些政策? 学生讨论,结合现在免收农业税、农业补贴、农村合作医疗等现实来回答。 过渡:通过改革,我国农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经济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农民的生活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在农村改革的推动下,城市的改革也拉开了序幕。 2.国有企业的改革 (1)原因 课件出示材料: 材料一“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厂区

【教学设计】《改革开放》教案

第9课《改革开放》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迅速发展;深圳等经济选区的建立;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国有企业的改革。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目的学习,使学生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通过指导学生利用《早期对外开放地区示意图》,说明经济特区、沿海对外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的地理位置,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引导学生以深圳等经济特区所取得的成就说明实行改革开放的总方针是完全正确的,使学生初步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农村、城市变化的描述,认识到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并逐步确立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贡献的人生理想;通过了解自己身边的变化,感受市场经济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好处。 【教学重点】 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教学难点】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教学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图片示意法、分析讲解法、小组合作探究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引导学生复习上节有关内容: 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哪一年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哪些重要决定? 2、教师总结后,整体感知本节内容: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建设成就日新月异、辉煌灿烂。 二、多媒体课件出示课题和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乡镇企业迅速发展; 3、国有企业的改革; 4、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