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知的寺院常识(全面)

应知的寺院常识(全面)

应知的寺院常识

1、佛教寺院的布局与装饰

我们在参观朝拜各地佛教寺院,或是佛教名胜的时候,会看到许多生动逼真、宝相庄严的佛、菩萨造像。塑画各类佛像,既是作为佛教徒崇敬礼拜的对象,也是为了宣扬佛教教义,便于佛教徒的依教修行实践,以期渡化一切有情众生。当然佛教徒也认为塑造、供奉、礼拜佛像的同时亦会消除无边的罪业和产生积累无量的功德利益。

自从汉代印度的两位高僧迦叶摩腾和竺法兰驮载经书

和佛像来中国,并在当时的首都洛阳建造了中国第一个佛教寺院——白马寺,佛教传入中国已经有了近二千年的历史。佛教寺院殿堂的配置到了我国的宋代也已经基本成形,这时的寺院建筑格局大体分布是坐北朝南,主体建筑雄踞南北中轴线上,东西两侧为配殿和生活区。寺院中重要屋宇皆称作殿堂。殿是供奉佛菩萨像以及早晚功课礼拜祈祷从事重大佛事活动的场所,堂则为僧众说法行道的地方,按照寺院殿堂的南北中轴线上的分布情况,佛教寺院的构成可分为六大部分:

①前殿

前殿包括:山门殿、钟、鼓楼、天王殿。

佛教寺院的大门称作山门。山门一般有三个,三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至少中间的一道门要建成殿堂式,称作三门殿或山门殿。殿内左右塑两大金刚力士像,即通常说的

“哼”、“哈”二将。东边钟楼西侧鼓楼,晨钟暮鼓正是离世避俗精进清修生活的真实写照。山门向里走为天王殿,天王殿内正面供本尊弥勒,按照佛教正规塑像仪轨,弥勒菩萨应着天衣,戴天冠,名号“天冠弥勒”。密乘称其为金刚因菩萨,其忿怒身为大轮金刚。现在多供笑口常开的大肚弥勒,弥勒菩萨面对山门,背后为韦驮天将,中间置隔板,两侧供四大天王。

四天王形象,古今不同,通常四天王均着种种天衣,严饰精妙。东方持国天王身白色,手持琵琶。南方增长天王身青色,手持利剑。西方广目天王身红色,手持蛇类。北方多闻天王身绿色,手持雨伞。其寓意为“风调雨顺

”,四天王脚下各踏二鬼,以示威武。

②正殿

天王殿再往里走,就是供奉佛教创始者释迦牟尼佛的大殿——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亦称大殿,是汉传佛寺中的正殿,大雄为佛的尊称。一般于大殿正中供释迦牟尼佛像,像旁立二比丘像,年老者为迦叶,年少者为阿难。也有塑三佛同殿的如“横三世佛”、“竖三世佛”与“三

身佛”。“横三世佛”中间是释迦牟尼佛,左侧为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右侧为东方净琉璃世界药师佛。“竖三世佛”正中为现在佛释迦牟尼,左侧为过去燃灯古佛,右侧为未来弥勒佛。“三身佛

”正中为法身毗卢遮那佛,左为报身卢舍那佛,右为

应身释迦牟尼佛。另外还有五佛同殿,七佛同殿的。五佛即五方佛,属于密宗仪轨。正中为法身毗卢遮那佛,左手第一位是南方宝生佛,左手第二位是东方阿閦佛;右手第一位是西方阿弥陀佛,右手第二位是北方不空成就佛。五方佛又称“五智如来”,分别代表九识所转之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就作智,法界体性智。其身色依次为青,绿,红,黑,黄,又与五大,五蕴,五种气等相配,表示众生身心当体是佛之义。“七佛”分别为毗婆尸佛,亦译毗婆沙佛,鞞婆尸佛等,意译胜观佛,过去九十一劫时出世。尸弃佛,亦译式弃佛,意译顶髻佛,过去三十一劫时出世。毗舍婆佛,亦译毗舍浮佛。过去三十一劫时出世。拘楼孙佛,亦译拘留孙佛。于此贤劫(现在劫)出世。拘那含佛,亦译拘那含牟尼、迦那伽牟尼等,于此贤劫中出世。迦叶佛,意译饮光佛,此贤劫中出世,其像多骑狮。释迦牟尼佛。此七佛称过去七佛。

大雄宝殿主尊佛像以外还有许多环绕群像,大致可分为三类:主尊两侧配胁侍,如释迦牟尼佛两侧所站立的阿难、

迦叶两大弟子;主尊两侧配菩萨,如释迦佛左右立文殊、普贤两位胁侍菩萨。主尊两侧配菩萨再加天王、力士。

大殿左右两侧多供十八罗汉,他们是:一、宾度罗跋罗度闍;二、迦诺迦伐蹉;三、迦诺迦跋厘堕闍;四、苏频陀;

五、诺矩罗;六、跋陀罗;七、迦理迦;八、伐罗弗多罗;

九、戍博迦;十、半讬迦;十一、罗睺罗;十二、那伽犀那;十三、因揭陀;十四、伐那婆斯;十五、阿氏多;十六、注茶半托迦;十七、庆友;十八、宾頭卢。另外也有塑“二十诸天”的。

在主尊佛坛背后常塑一堂“海岛观音”,或供观音、文殊、普贤三大士。

③法堂

大雄宝殿之后是法堂,法常亦称讲堂。法堂是出家僧众演法皈戒集会的场所,是佛寺中仅次于正殿的建筑。法堂内除安置佛像外,在堂中还要安置法座,就是一个上置座椅的高台。法座后面,有象征释迦牟尼佛说法传道的图像。法座前放置讲台,讲台上供一尊小佛坐像。台下设香案,两侧列置许多听法席。堂中设左钟右鼓,有的法堂内设二鼓,置于东北角的称法鼓,置于西北角的则称茶鼓。

④藏经楼

藏经楼又名藏经阁。此殿堂内专门收存经典,分上下二层设像。上供法身毗卢遮那佛、报身卢舍那佛、化身释迦牟

尼佛。四围供万佛小像,左右放置大藏经等。三身佛像后设观音大士像。下层供毗卢遮那如来,旁列十八罗汉,二十诸天。

以上,为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内容。

⑤东、西配殿

东配殿一般是伽蓝殿,西配殿一般是祖师殿。还有其它一些供佛、菩萨的配殿。

伽蓝殿:正中供奉曾为释迦佛护法献国的波斯匿王,左边为祗陀太子,右边是给孤独长者,殿内两侧另供美音、梵音、天鼓、叹妙、叹美、摩妙、雷音、师子、妙汉、梵响、人音、佛奴、颂德、广目、妙眼、彻听、彻视、遍视十八伽蓝神。关公作为伽蓝神,常另作一小龛供养。

祖师殿:内供本派祖师。禅宗寺院祖师殿正中供达摩祖师,左侧供六祖慧能,右侧供百丈禅师。

药师殿:内供药师佛,左右胁侍为日、月光菩萨,旁列药师十二神将,分别为:宫毗罗大将、伐折罗大将、迷企罗大将、安底罗大将、额你罗大将、珊底罗大将、因达罗大将、波夷罗大将、摩虎罗大将、真达罗大将、招杜罗大将、毗羯罗大将。

观音殿:亦称“大悲坛”、“圆通殿”。殿内有供奉圣观音(一首二臂,持莲花或结定印的菩萨相)的,有供十一面观音或千手千眼观世音的,亦有

的供“自在观音”(一足盘膝,一足下垂,旁有净瓶,杨枝,多作女相)的。自在观世音像旁有童男(善财童子),童女(龙女)像。也有供三十三观音像者。

地藏殿:正中供地藏王菩萨,左为闵公,右为道明和尚,陪塑常有十殿阎王(秦广王、楚江王、宋帝王、伍官王、阎罗王、卡城王、泰山王、都市王、平等王、五道转轮王)像。

三大士殿:中为观音菩萨,左右分别为文殊、普贤二菩萨。

罗汉堂:常形为“田”字或“ 万

”字,内塑五百大阿罗汉。

戒坛:授戒时所筑之高坛,分小乘之三戒坛与大乘之方等戒坛、圆顿戒坛。用以举行授戒仪式及说戒的坛场,属独立建筑,在戒坛殿前一般另立山门殿。殿内供奉着释迦牟尼佛十大弟子之一的优婆离。优婆离奉侍戒律丝毫无犯,世称“持律第一”。故此殿又称“优婆离殿

”。

⑥东西“生活区”及“旅馆区”

东侧为“生活区”,内有僧房、茶堂、厨房、斋堂、库房等建筑;西侧为“旅馆区”,有厢房以接纳云水僧尼及十方信众,近处设有禅堂。

⑦方丈室

一般位于中轴线上最后进院中,或跨院中最后一小院。

方丈为寺院主持,因居于方丈而名。方丈取《维摩诘经》中维摩诘居士虽处方丈之室而能容纳无量之义。唐代怀海禅师《禅门规式》云:“既为化主,即处于方丈,同净名(维摩诘)之室,非私寝之室也”。

寺院殿堂的布置,除塑像、壁画外,还有一些比较固定的陈设,尤以大雄宝殿中安置的最高最全,其它殿堂也有一些。佛殿的庄严,通常主要也是借着宝盖、宝幢、幡、欢门等突出的。宝盖,又名华盖,是由古代王者出行时头上覆的圆平顶伞状物衍化而来的,罩于佛像之上,所谓“佛行即行,佛住即住”。

宝幢本为一种手持的圆柱状,上有顶下垂长流苏绦子的物件。佛教作为佛、菩萨的庄严标帜,一般用丝织品或棉布制成。下附四条垂帛,上面或绣佛像,或施彩画。一般一佛之前置四幢,或把四幢分别列置于宝盖四角。

幡是长条形状物,幡上多书经文或佛菩萨圣号,幡应布列于佛坛四周,所谓“幡坛不相离”,多少不限。幡色有白、赤、黄、青、浅黄等单色幡。密宗有青、黄、赤、白、黑五色幡。另外还有八色、九色、杂色幡等。

欢门是悬挂于佛前的大缦帐,上面以各种彩色丝线绣成飞天、莲花、瑞兽珍禽、奇花异草。一般两侧重幡,故又称幡门。欢门前当空悬挂一盏供佛用的琉璃灯,称为“常明灯”。

殿堂内正规供物一般来讲有六种,即:香、花、灯、涂、水、食,以表示“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其中最常用的是:香炉一个,花瓶、烛台各一对,以上“三具足”皆规整置放于香案上。香案后有长方形供台,摆放表示“六度”的六供物。供桌前又设一小香几,上置紫檀木香盘。香盘上摆一个小香炉和两个香盒,分别盛放檀香和末香。左右地上放置一对长烛台,高度约一人高。另外还可见到菊灯、鹤龟、云板、磬、法螺、木鱼、钟、鼓等法器什物。

(寺院的格局与配置请参看下图)

寺院典型格局配置平面示意图

2、佛像的种类和姿态

佛的造像,被称为住持佛宝。佛像从广义上讲除了包括佛陀的尊像外,还包括菩萨、罗汉、明王、护法天神以及佛弟子等等的像。佛像的出现,大约在公元前后,并有专门叙述造像规格的《造像法度经》传世。佛像的种类很多,就表现形式而言,有金鍱像(用薄铜板槌打而成)、铸像、雕像、夹苎像(又名脱沙像,在泥脂上蒙苎麻布、施漆,干后除去泥胎)、塑像、瓷像、绣像、织像(亦名缂丝像,用丝与金线织成)、泥像、陶像、画像等。佛教经典中讲对供养的佛菩

萨像要视同如真实的佛菩萨,恭敬供养;又说佛菩萨不可执相而求,其真身无相,亦无不相。佛像的姿态大致可分为坐、立、卧等几种。

坐像又可分为结跏趺坐、半跏趺坐、跪坐、倚坐、箕坐、蹲居坐多种。结跏趺坐又称全跏坐,是各种佛像中最常见的一种坐法。因为这种坐法最安稳,且身端心正,不易昏沉疲劳,容易进入禅定境界,所以大多数修行者多采取此种禅坐法。当年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修悟证道,其坐姿即为正跏坐。结跏趺坐的姿式是以左右两脚的脚背置于左右两股上,足心朝天。这种坐法又可分为二种,先以右足押左股,再以左足押右股,双手的上下秩序也是以左手叠放于右手上,称为降魔坐;反之则称为吉祥坐。

半跏坐即以左脚或右脚押一股,也可分为二种:以右脚押于左股上者,称为吉祥半跏坐;以左脚押于右股上的,则称为降魔半跏坐。佛教一般是以全跏坐为如来坐,以半跏坐为菩萨坐,所以菩萨的坐像大多为半跏坐像。

倚坐又称善跏趺坐,身体端坐于座上,两脚自然下垂,一般佛陀的坐像都采取结跏趺坐与善跏趺坐二种姿式。另有一种交脚倚坐,即两腿下垂相交于座前。还有一种半跏倚坐思惟像,左脚放下,右脚结半跏坐,以右手支下颚作思惟状,这多为菩萨的像。

立像本来源于释迦牟尼佛游行说法的姿势。佛的立像多为一

脚向侧前略伸,表示步行的样子,一般佛教徒敬称此种像为行径像。阿弥陀佛立像为双脚并立于莲花台上,双手作接引状,表示接引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意思。另外在主尊像旁还可以看到站立合掌的菩萨或弟子的像,这种像名为侍立像。此外,佛教内各种护法天神的像也多为立像,其姿势多种多样。

卧像是表示释迦牟尼佛在住世多年后,最后去世涅槃时的情况,其姿态为右胁而卧,有的还在其身后塑绘出众多弟子悲哀哭泣的形状,以表现他们对佛涅槃的悲伤心情。

佛像的服饰,根据各种像的身份不同,也有很大区别。佛所穿的衣服,大致是下穿裙衣掩盖下半身。裙衣没有带襻,以带束布而成褶。佛的上身穿“僧祗支”(意思是“掩腋衣”、“覆肩衣”),这是一种从左肩穿至腰下的长形衣片。在僧祗支的外面则穿大衣(梵言称“僧伽梨”,意思是“众聚时衣”。一般在大众集会授戒说法或出入城镇村落时穿)。大衣的穿法有通肩或偏袒右肩两种。

佛教的菩萨像,其服饰一般都是头戴各式宝冠,身穿天衣(一种簿而轻柔的衣物,相传为诸天所穿,故称),全身佩带有璎珞、耳珰、颈饰、胸饰、臂钏、腕钏等各种珠宝装饰。

佛教的诸天,其服饰以当时世俗的贵族为原型。各种护法天王,以及金刚力士等,则大多为威武雄壮的武将装束,形体

魁伟,股肉虬劲,显示着一种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力量和气概。罗汉是佛的出家弟子,所以罗汉的形象一般是光头僧服的比丘相。

佛像的手式有各种不同的姿势。佛教称之为“印相

”或“印契”,通俗皆称为手印。各种手印不仅有其特定的含意,还是识别各尊佛像的重要依据。

最常见的手印有这么几种:

说法手印:以拇指与中指或食指、无名指相捻,其余各指自然舒散。这一手印象征佛说法之意,故称为说法印。

施无畏印:屈手上举于胸前,手指自然舒展,手掌冲外。这一手印能使众生心安,无所畏怖,表示佛为救济众生的大慈心愿,故称施无畏。

定印:又称禅定印。是以双手仰放下腹前,右手置于左手上,两拇指的指端相接。这一手印表示禅思,使内心安定之意。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禅思入定,修悟证道时,采用的就是这种姿势。在密宗,这种手印为胎藏界大日如来所用,称为“法界定印”。

降魔印:以右手覆于右膝上,指头触地,以示降伏魔众。释迦牟尼佛在修行成道时,有魔王不断前来扰乱想达到阻止释迦清修的目的。后来释迦佛即以右手指触地,令大地为证,于是地神出来证明释迦牟尼已经修成佛道,最终令魔王惧伏。所以称此印为降魔印。又因以手指触地,所以又称为触地印。

在密宗中此印是金刚界曼荼罗阿閦佛之印相。

与愿印(又作施愿印):是以手自然下伸,指端下垂,手掌向外,此印相具有慈悲之意,表示佛菩萨能给与众生愿望满足,使众生所祈求之愿都能实现之意。此印往往和施无畏印配合。

以上五种手印,合称为释迦五印。另外常见的手印如阿弥陀佛有九品印,从上品上生,中品中生,到下品下生,分为三等九品。表示阿弥陀佛根据众生不同的修行程度,按不同的待遇接引他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在佛教中,密宗尤其重视手印。密宗以各种不同的手印来表示佛的内证、誓愿和各种功德。常见的有金刚界大日如来的智拳印和胎藏界大日如来的法界定印。大日如来是密宗所说的法身佛,他集理性与智慧为一体。其理性的显现,称之为胎藏界。因为他们认为佛理具足一切功德,就如子藏母胎一般。其智慧方面的显现则称为金刚界,比喻佛的智慧有如金刚无坚不摧。代表理性的胎藏界大日如来的法界定印,即与释迦五印中的定印相同。代表金刚界大日如来的智拳印,是以两手分别作金刚拳——即以四指握拇指于掌中(称为金刚拳),再以右拳握左手食指于当胸前,此手印表示能消灭无明烦恼,能得佛智慧。

除了手印之外,各种佛像手中所持之物也不尽相同。如药师佛手托药钵,表示药师如来以药物济世,拯救众生病痛之苦

的本愿。阿弥陀佛手中托莲台,象征着阿弥陀佛接引众生往生西方净土由莲花化生之意。观音菩萨手执扬枝、净瓶,喻甘露净水遍洒三千,救济众生之意。大多数佛陀的像,手中并不持物,只是以各种手印表示特定的意思。莲花为佛教的象征,作为佛像手中持物尤为常见,释迦牟尼佛在他的家乡曾广植莲花,并有红、黄、青、白等多种颜色,所以佛教以莲花为喻,并赋予莲花神圣含义。《华严经》中将莲花的清、净、圣、洁定为四德。《文殊师利净律经道品》则称“人心本净,为人处秽浊无瑕疵,犹如日明不与冥合,亦如莲花不为泥尘之所玷污”。佛教常称“弥陀之净土”,以莲花为所居并喻为莲花藏界,所以佛经也被称

为“莲经”,佛座则被称为“莲花座

”。大乘佛教有一部著名的经典,其名就叫《妙法莲

华经》。另外一种是宝瓶、宝箧、宝珠、法轮等一类的法器,每一种法器都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如“法轮”

代表佛法,“法轮常转”是表示佛法永恒的意思。(轮是印度古代战争中常用一种武器,它的形状象个轮子)。箧是竹编的小盒子,用来盛物。古代印度把佛经抄在一种叫贝罗树的叶子上,称为贝叶经。这些经抄好后,就用线串起来,装在箧中保存。所以佛教往往以箧来表示佛经。还有一类就是刀、剑、戟、杵等兵器。这大多是护法天神所持之物,以象征威猛和力量。他们用这些兵器来降伏恶魔,用以保护

佛法住世。

常见手印示意图

3、僧众的日常行事

南亚次大陆原始佛教时期,僧众的日常行事,除了出外乞食外,就是每日各自进行修行。修行的方法有两项:一是学习教理;二是修习禅定。学习教理是听佛或法师说法,或互相讨论。修习禅是趺坐,或是“经行”(在林间来往徘徊),其中在佛成道时的那种菩提树下绕弯,特称“观树经行”。后来,寺院中有了佛像,经典记录成文字,于是有礼拜供养和读诵经典的行仪。佛教传入中国以后,最初也只是弟子各自随师修行,没有统一的日常行事。东晋时,高僧道安居住襄阳,有弟子数百,于是制定僧尼轨范。当时天下寺舍普遍遵行,其具体条文今已失传。近代汉地寺院通行的日常课诵,是明末逐渐统一起来的。

大致地说,每日僧众的共同的宗教活动,就是“朝暮课诵”,俗称“早殿”和“晚殿

”,即早晚一起到大殿或法堂读诵经文并拜佛。早殿

有两项主要内容,晚殿三项。一项叫“一堂功课

”,如学校之一节课程一般。加起来俗称“五堂功课” “两遍殿”。

早课:全寺僧众于每日清晨丑时寅时之间(即天亮前后)齐集大殿,念诵两堂功课。

念诵《大佛顶首楞严神咒》为一常功课。此咒甚长,共427句,2620字,据说有息灾的功用。

念诵《大悲咒》《十小咒》《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为一堂功课。《十小咒》是《如意宝轮王陀罗尼》《消灾吉祥神咒》《功德宝山神咒》《准提神咒》《圣无量寿决定光明王陀罗尼》《药师灌顶真言》《观音灵感真言》《七佛灭罪真言》《往生净土神咒》《大吉祥天女咒》。目的是以念诵经咒的功德,回向护法的天龙八部等众鬼神,祈愿寺中安静无事。回向亦作

“转向”“施向”,意思是把自己所修的功德转施给某处。依转施的内容,有多种回向,如把所修功德施向众生,称为“众生回向”“回施众生”等。“功德”也是佛教名词。“功”,指行善事;“德”,指得福得善报。修功德,一般指念佛、诵经、布施、行善(如放生)等事。

事忙时可以只念后一堂。有的寺院在平时只念一堂功课,在节日念两堂功课。

晚课:日暮后不久,大约当晚七至八时左右,念诵三堂功课。诵《阿弥陀经》和念佛名为一堂功课,这是为自己往生西方净土祈愿。

礼拜八十八佛和诵《礼佛大忏悔文》为一堂功课。八十八佛是五十三佛加三十五佛。五十三佛名见《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是娑婆世界的过去佛。三十五佛名出《决定毗尼经》,是现在十方世界的佛。这八十八佛都可以为众生作忏悔主。因此,人们可以向八十八佛申述自己改悔过恶的愿望。《大

忏悔文》也出于《决定毗尼经》。忏悔,作为佛教名词,“忏”是梵文Ksama(忏摩)音译之略,悔是它的意译,合称“忏悔”。原为对人发露自己的过错,求容忍宽恕之意。这个词汉梵结合后,按汉化佛教的解释,“忏”表消除以往的宿业,“悔”则意味着不造未来的新愆。按古代规定,诵忏悔课文须行一百零八礼,近现代则多跪诵而不再礼拜了。放蒙山施食是最后一堂功课。蒙山施食,是于每日中午的斋食中取出少许饭粒,到晚间按照《蒙山施食仪》念诵,施给饿鬼。蒙山在四川雅安县,相传甘露法师在蒙山集成此仪,故名,其设想是在诵读和忏悔之后惠及幽冥。

晚殿的三堂功课,在一般寺院中是单日念《阿弥陀经》和念佛,双日拜八十八佛和念《大忏侮文》,蒙山施食却是每日

要举行的。

除了早晚二殿外,僧众于每日早斋和午斋(早餐和午餐)时,要依《二时临斋仪》以所食供养诸佛菩萨,为施主回向,为众生发愿,然后方可进食。至于晚餐,因为佛原制定过午不得进食之制,汉化佛教僧人多参加劳动,因保健需要和生活习惯,不得不吃晚饭,但认为是“药食”,即“病号饭”“补养饭”,所以不须念佛。除此之外,僧人在一天以内,从早觉(醒来)、闻钟、着衣、下榻,到登厕、洗手、净面、饮水、漱口,直至睡眠,都有各种咒语,随时默诵。但一般僧人能严格执行的不多。兹举几种咒语为例:

早觉:睡眠始寤(wù睡醒之意),当愿众生,一切智觉,周顾十方。

闻钟:闻钟声,烦恼轻;智慧长,菩提生;离地狱,出火坑;愿成佛,度众生。(下面梵文咒语从略,后同此)

著衣:若著上衣,当愿众生,获胜善根,至法彼岸。著下裙时,当愿众生,服诸善根,具足惭愧。整衣束带,当愿众生,检束善根,不令散失。

下榻:从朝寅旦直至暮,一切众生自回护。若于足下丧其形,愿汝即时生净土。

行步:若举于足,当愿众生,出生死海,具众善法。

出室:从舍出时,当愿众生,深入智慧,永出三界。

净面:以水洗面,当愿众生,得净法门,永无垢染。

饮水:佛观一钵水,八万四千虫。若不持此咒,如食众生肉。著衣:(甲)五衣:善哉解脱服,无上福田衣。我今顶戴受,世世不舍离。

(乙)七衣:善哉解脱服,无上福田衣。我今顶戴受,世世常得披。

(丙)大衣:善哉解脱服,无上福田衣。奉持如来命,广度诸众生。

礼佛: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

受食:若见空钵,当愿众生,究竟清净,空无烦恼。若见满钵,当愿众生,具足盛满,一切善法。法力不思议,慈悲无障碍。七粒遍十方,普施周沙界。

侍者送食:汝等鬼神众,我今施汝供,此食遍十方,一切鬼神共。

食讫:所谓布施者,必获其利益。若为乐故施,后必得安乐。饮食已讫,当愿众生,所作皆办,具诸佛法。

洗钵:以此洗钵水,如天甘露味。施与诸鬼神,悉皆获饱满。漱口:漱口连心净,吻水百花香。三业恒清净,同佛往西方。敷单坐禅:若敷床座,当愿众生,开敷善法,见真实相。正身端坐,当愿众生,坐菩提座,心无所著。

睡眠:以时寝息,当愿众生,身得安隐,心无动乱。

剃发:剃除须发,当愿众生,远离烦恼,究竟寂灭。

沐浴:洗浴身体,当愿众生,身心无垢,内外光洁。

汉化佛教僧人执行“农禅制度”,参加农业、林业、副业等和生产劳动,自己养活自己。这是个很好的制度,外出参加农业林业劳动称为“出坡”,需要全寺僧众参加时进行“普请”出牌告示。

4、丛林僧职

有多数僧众聚居的寺院,习称“丛林”,它的意思是众僧和合共居一处,好像树木之丛集为林。它原是对禅宗的寺院制度较为完整,自称此种制度为“清规

”,也叫“禅规”。近现代国内寺院,表面上虽有宗派传承,实际上不甚严格,一般都以禅宗的丛林制度(禅林制度)为准,具体的则按照元代的《敕修百丈清规》,随时代的发展而有增减。

僧人在寺里的职务,也在清规之内记载。现约举如下:

住持:住持是一寺之首。他住的地方称为方丈。因为据《维摩诘经》说:身居菩萨位的维摩诘居士的卧室只有一丈见方,但是容量无限。禅宗寺院用此说来比附住持所居的寝室,故住持亦称方丈。俗称“堂头和尚”,这是因为“出堂(正式列队进入大殿或法堂)”的时候,住持走在最前面。

住持之下的僧人,一般按照受戒的先后排列次序。

日常事务由各负其责的种种人分别办理,在住持之下有种种

执事,细分职别可达80种以上。

随寺院的大小,僧人的多少而设,不一定全设。

现在只把随喜时可能接触的八大执事和其他有关方面负责

人略加介绍。

八大执事是寺院的八个主要负责人,他们是:

监院:俗称“当家的”,在大寺院中,方丈道高德降,地位崇高,但不负责实际工作,也很少出面招待一般的俗客。所以,要见方丈,见住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般说来,全寺的事务由监院综合管理,其地位有点像首相或总理。他还主管全寺经济收支,亲自掌握库房。

知客:客堂负责人,掌管接待僧俗事宜,主要接待俗客,好像国务卿或外交部长。一般高中级旅游团随喜寺院,或是接洽作法事,常由他出面接待。他的手下常有几个青年僧人充任招待导游之类职务,和游客接触最多的就是他们。

维那:“维”,纲维,意为统摄僧众;“那”,梵文“羯磨陀那“(Karmadānā)之略,意译“授事”,汉梵并举为“维那”,也称“都维那”,旧称“悦众”、“寺护”等。原是掌管僧众蔗务的主要人物,其地位仅次于住持,在现代寺院中则主要负责禅堂,上殿时掌管行道仪式,类似大会主持人或司仪。

僧值:又名纠察,管理检查僧众威仪。威仪,意思是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