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歌中“日暮”的审美意义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1418921465.html,

古典诗歌中“日暮”的审美意义

作者:张庆军

来源:《中学语文(学生版)》2009年第06期

中国古典诗歌中,以“日暮”为写作背景的篇目数不胜数。虽然“日暮”与“朝”、“晦”等其他时间名词在表意功能上没有区别,可诗人偏偏对“日暮”情有独钟。在诗中“日暮”不仅是一个抽象的时间概念,还是包含了日暮时各种景物在内的具体可感的景物集合体,例如暮云、暮雨、暮烟、暮霭、暮色、暮山、暮江、暮蝉、暮鸦等,有强烈的具象性,本身即展现出自然之美;而且“日暮”景物还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暗示意义,这种暗示必然和作者的思想情感产生共鸣。暗示的多样性和诗人个体人生经验的差异,使“日暮”能够折射出诗人真实的心底世界,产生了超越自然美的审美内涵。

在游子思妇戍卒谪宦的眼中,“日暮”是抒情的寄托,借以表现出思情、恋情、别情、愁情等等,使读者能够体会到源自人类生物性本能的情感之美。“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孟浩然《宿建德江》),日暮时分,烟波浩渺,诗人的羁旅乡愁被突然触发;一个“新”字,让我们感受到那如江上烟气一样蓦然升腾的思乡之情,体会到游子对故乡浓浓的眷恋与热爱。“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牛羊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诗经·卫风·君子于役》),村妇面对夕阳残照,牛羊归家,家禽安栖,油然而生征人不得归的感慨,以直抒胸臆之笔写思念,充分展现出这位村妇对丈夫感情真挚、珍视爱情的内在美。“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王昌龄《从军行》),则表现了与戍边将士“朝朝马策与刀环”刚勇善战形象迥然不同的一面,征人独坐日暮秋风之中,触景情起,已生乡思,更有耳边响起的《关山月》(“关山月,思乡也”),使得征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萦绕心头,挥之不去,我们读到了凄凉哀怨,感受到他们细腻温柔的一面,使征人形象有情有义,更真实丰满。为什么诗人的情感极易在“日暮”时分被触发呢?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事物牵于外,情理动于中,随感遇而兴于咏叹。”游子思妇戍卒谪宦,或亲人远行千里,或自己浪迹天涯,他们无时无刻不想回乡或盼亲人归来团聚,这种深藏于内的“情理”,一旦有外物的触动,就极易爆发出来。“日暮”时分,山川苍茫,飞鸟还巢,牧人驱犊还,农人荷锄归,万物都各有归宿,而自己却孤独地远离故土亲人,漂泊天涯,面对此景怎不生情?更兼此时江上暮烟,山中雾气,迷朦之态与心中愁情的迷茫相契合,所以,他们对“日暮”才会如此敏感。一首首由游子思妇们所吟唱的心曲,也传达出他们内心深处涌动的情感潮流,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又一个感人的情感故事。

诗以言志。诗人对“日暮”时景物的感受,随着作者人生及社会生活的深度变化而深入,从而超越生物性情感,上升到“述志”,即理想情操的层面。古人常以“日暮”与时间的关联性而产生丰富的联想:日暮可以象征人生的晚年,个人生活处境的艰难,事业的衰败甚至一个时代的没落。李白在《玉壶吟》中就曾高歌“烈士击玉壶,壮心惜暮年”。日暮时分的景物更容易引起作者对自己理想与追求以及人生遭遇的感悟与反思。“美人寂寞空愁暮,华发凋零不待年。莫去倚栏添怅望,夕阳多在小楼前”(文征明《新秋》),写日暮感怀,哀惋深沉、惆怅凄凉,借小楼上的美人形象,发时近暮年、壮志难酬的悲叹,寄寓了诗人内心深处曾经的不甘平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