块状经济主导下的浙江省城镇化模式研究

块状经济主导下的浙江省城镇化模式研究
块状经济主导下的浙江省城镇化模式研究

块状经济主导下的浙江省城镇化模式研究

郑文晖

(南昌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江西南昌330031)

摘要以浙江省典型的分工组织形式———块状经济为研究背景,分析了浙江省农村人口转移、城镇化沿交通走廊广域推进、经济

“马赛克”

、城镇体系纵向序列模糊、人口和经济实力呈现的“小马拉大车”等城镇化特征,并对全省块状经济在对外直接投资、市场竞争和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变、低级产业的区域指向性和产业的纵向专业化延伸和横向多元化融合等方面的影响加以具体分析。最后指出浙江省在

经济社会结构的转变、空间表征、管理体制等方面具备Desakota 模型的一般化特征,但是在动力机制、职能分工、演进轨迹和空间结构上

具有其自身的特点,

提出加以调控和引导的必要性与设想,以便使其更好地向城乡界限明晰,土地利用集约化,城镇规模等级合理,生态环境良好等方向转变。

关键词城镇化;块状经济;Desakota 模型;浙江省中图分类号F291.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7-6611(2011)36-22492-03Research on Urbanization Mode of Zhejiang Province Based on Massive Economy ZHENG Wen-hui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Nanchang University ,Nanchang ,Jiangxi 330031)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assive economy which was the typical labor division organization form of Zhejiang Province ,the paper had analyzed urbaniz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Zhejiang Province which were rural population transferring ,urbanization promoting along transport corridors ,mosaic economy ,fuzzy vertical sequence of urbanization system ,and county economy surpassing urban economy.And then ,a de-tailed analysis had been conducted on the influence of massive economy on the urbanization in terms of 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mar-ket competition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upgrading ,

regional directivity of low-level industries ,and vertical professional extension and horizontal diversified integration of industries.Finally ,it pointed out that the economic social structure of Zhejiang Province was in possession of the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Desakota mode in the transformation ,spatial representation and management system ,but it also had its own characters in driving mechanism ,duty segregation ,evolution route and spatial structure.Hence ,it needed to regulate and guide the urbanization ,so that there would be clear urban and rural boundary ,intensified land use ,reasonable urbanization scale grade and good eco-environment.

Key words Urbanization ;Massive economy ;Desakota mode ;Zhejiang Province

作者简介

郑文晖(1979-),男,江西南昌人,副教授,博士,从事城市

与区域规划、城市经济学研究,

E-mail :zwhzwl@163.com 。收稿日期2011-09-2620世纪60年代以来,许多亚洲发展中国家出现了以新的发展区域高速、

分散化增长为特征的城镇化形式。这些快速城镇化区域往往兼具城市与乡村的特征,

加拿大学者Mc-Gee 将其定义为乡村城镇Desakota [1],并归纳为3种类型:①邻近大城市的乡村地区,此种类型是由于人口大量转入非农产业而形成,以东京和首尔较为典型。②由两个或多个大城市相互向对方扩散所形成的沿交通走廊的狭长发展区域,以泰国中部平原和印度加尔各达地区为代表。③人口密集但经济发展较为缓慢的内陆地区,

以印度尼西亚的喀拉拉邦和爪哇岛的部分地区为代表。Desakota 概念的提出,打破了传统意义上城乡相对封闭的空间概念,反映的是一种以区域为基础的城镇化道路,

这与西方传统的、高度集中的城镇化道路存在显著区别。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普遍发育形

成了类似的过渡性地域类型。薛凤旋等[2]

通过对珠江三角洲

城市化特征与Desakota 区的一般特征进行比较研究,指出外资对珠江三角洲空间格局和城市化特征的影响确立了一个新的类型

———“外向型城市化”。而在长江三角洲南翼的浙江省,存在另一种类型———农村工业化推动的区域城镇化。1

块状经济

块状经济是指由市场选择、当地特定经济条件和社会文化背景决定的,在一定地域空间集聚而成的具有比较优势,能带动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特色经济区块

[3]

。块状经济

是浙江省典型的分工组织形式。由于浙江省具有浓厚的从事手工业制造、商业贸易活动和民间融资等地域文化传统特色,相当比例的企业基于血缘姻亲、地缘乡谊的社会网络的信任与信用,

采用家庭或家族式经营,降低经营风险,共同应对外来竞争。浙江省东南部的经济发展以专业市场盛名,作为共享式销售网络,

专业市场协调着区域分工,很大程度上提供了产业发展所亟需的原材料供给渠道和产品销售信息。企业以特色产品为龙头、以专业化分工为纽带、以中低收入消费群为主要市场的地方生产体系构筑专业化产业区,产生了生产专业化、有效竞争、外部经济、互动式学习等显著效应[4]

2块状经济下的城镇化特点2.1

农村人口转移

农村人口转移包含劳动力就业结构的

转变和人口的城镇化转移两方面。浙江省就业结构的转变非常迅速,

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从1985年的54.9%降低到2009年的18.3%。就业结构的转变主要通过3种途径实现:①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入非农产业。据统计,2009年,浙江省农村从业人员中,从事非农产业的达到71.8%,全省90.0%的乡镇企业仍分布在农村。②人口由农村迁往城镇落户,

实现城镇化转移。据浙江省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统计,

2004年全省169个农村街道和762个镇的常住人口占总数的80.8%,其中,762个镇的镇区人口达888.45万,这些人大部分是在改革开放后转移到小城镇的。③农村人口的流动就业。据浙江省第2次农业普查统计,

2006年浙江省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中,有319.60万人在省内从业,其中,乡外县内从业的劳动力占53.7%,县外市内从业的劳动力占23.7%,市外从业的劳动力占22.6%。由此看出,县域经济成为吸纳省内流动人口就业的主要载体。2.2

城镇化沿交通走廊广域推进

浙江省城镇化过程主要

是通过非农人口比重的上升、产业的分散化集聚、城镇数量的增加、建设用地规模的扩大而实现的广域推进。在自然资源相对匮乏,需要积极面向国内外市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背景下,交通运输成为决定浙江省经济空间布局的最重要因

责任编辑徐宁责任校对李岩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of Anhui Agri.Sci.2011,39(36):22492-22494

素。全省城镇化空间紧密地沿3条产业带展开轴向布局:①依托沪杭线和杭甬线而形成的杭州湾“V”型产业带,包括嘉兴、杭州市,绍兴市区,绍兴县,上虞市,宁波市区,余姚、慈溪市;②依托温台交通干线和瓯江干流而形成的沿海“I”型产业带,包括温州市区,瑞安、乐清市,台州市区,温岭市,玉环县;③依托浙赣线与金温铁路而形成的沿线“Y”型产业带,包括诸暨市,金华市区,兰溪、义乌市,衢州市区,江山市,龙游县[5]。2009年,上述3个产业带的土地面积占全省45.6%,人口和GDP分别占60.8%和76.0%。其中,杭州湾“V”型产业带土地面积占全省27.6%,人口占34.9%,GDP 占52.1%,是全省经济集聚的主轴线。

2.3“马赛克”状结构块状经济的发展使城镇形成了独特的区域空间结构,表现为若干个经济区块将整个区域分解为数量众多的分工体系,每个体系内的产业集群和专业市场形成产销一体的专业化分工网络,而各个体系之间的联系则相对离散。块状经济广泛分布于全省各地,产业涵盖面广,渗透到制造业统计大类中的绝大多数类别。据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统计,2008年全省共有年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的块状经济312个,实现销售收入2.81万亿元,占全省工业销售总收入的54.0%,从业人员831万人,占全省工业从业人员的56.0%;其中,年销售收入在50亿元以上的有136个。高度细密的经济区块在地理版图上形成色彩斑斓的经济“马赛克”,促成了县域经济的繁荣,带动了星罗棋布的小城镇普遍成长。2009年,浙江省137个省级中心镇中,镇区人口在3万人以下的有78个,占56.9%。可见,全省建制镇分布过密,人口规模较低,整体实力有待加强。

2.4城镇体系纵向序列模糊浙江省城镇体系纵向序列模糊,大中城市数量少,规模小,功能弱。据《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9》资料统计,2008年沿海省份地级以上城市市辖区非农业人口平均规模,广东省为141.87万人,江苏省为138.98万人,辽宁省为109.86万人,河北省为92.37万人,浙江省仅有67.73万人。从2008年沿海省份地级以上城市的构成看(表1),人口在200万以上的超大城市(市辖区非农业人口),广东省有4个,江苏和辽宁省分别有2个,浙江省有1个;人口在100万 200万的特大城市,广东、江苏省有4个,河北、辽宁和福建省分别有2个,浙江省只有1个;人口在50万 100万的大城市,除福建省外,其他省份都远多于浙江省;浙江省大多数地级以上城市是人口在20万 50万的中表12008年沿海省份地级以上城市规模结构

Table1Comparison of the scale of cities at prefecture level or above between Zhejiang and other coastal provinces(2008)

地区Region 城市总数

Total city

quantity

城市规模City scale∥万人

>200100 20050 10020 50<20

浙江Zhejiang1111171广东Guangdong2144940江苏Jiangsu1324700河北Hebei1112440辽宁Liaoning1422820福建Fujian902151注:资料来源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9》。

Note:Materials are from China City Statistical Xearbook,in2009.

等城市,还有1个人口在20万以下的小城市。大城市占地级以上城市的比例,江苏、辽宁、广东和河北省分别为100.0%、85.7%、81.0%和63.6%,浙江省仅为27.3%。2.5“小马拉大车”现象浙江省中心城市人口集聚程度相对较低,许多地方存在地级市的经济实力弱于所辖县市的“小马拉大车”现象。2009年,县域经济占浙江省GDP的53.3%,全省地级市的实力及其增长则相对弱和慢。例如,从2009年GDP看,金华市区GDP为338.91亿元,义乌市达到519.53亿元,绍兴市区为407.46亿元,绍兴县、诸暨市分别达到655.26亿元和527.51亿元。从2009年地方财政收入看,金华市区31.48亿元,义乌市达到38.63亿元,绍兴市区43.01亿元,绍兴县达到43.58亿元。此外,台州市和所辖的温岭市,嘉兴市和所辖的海宁市、桐乡市也存在类似的情况。县域经济中大量存在小城镇赶超县城和市区的现象,例如温州市龙港、柳市、瓯北、鳌江、塘下等镇的人口规模、经济总量和人均GDP等指标都已接近或超过了所在县市的县城或市区。

从浙江省各设区人均生产总值、人口分布情况看(表2),浙江省多数地级市市区的人均GDP与市域人均GDP较为接近,表明多数地级市市区辐射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作用并不明显;全省多数地级市市区的人口密度与市域人口密度也没有拉开显著的差距,表明多数地级市市区尚未充分发挥吸纳人口、降低周边地区人口密度的作用。

表22009年浙江省各设区市人均生产总值、人口分布情况

Table2Per capita GDP and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of the cities in Zhejiang Province(2009)

地区

Region

全市人均GDP

Total urban

per capita

GDP∥万元

市区人均GDP

Urban center

per capita

GDP∥万元

全市人口密度

Total urban

population

density

人/km2

市区人口密度

Urban center

population

density

人/km2

杭州Hangzhou7.59.54121400

宁波Ningbo6.99.6582901

嘉兴Jiaxing5.65.8867859

湖州Huzhou4.34.7445693

绍兴Shaoxing5.46.35301793

舟山Zhoushan5.55.4672678

温州Wenzhou3.27.36611220

金华Jinhua3.83.7424454

衢州Quzhou2.53.1283349

台州Taizhou3.54.86151001

丽水Lishui2.13.7149256注:资料来源于《浙江统计年鉴2010》。

Note:Materials are from China City Statistical Xearbook,in2009.

2.6衍生的问题以分散化集聚为特点的区域城镇化,与发达国家从集聚走向分散的城乡一体化存在显著区别。块状经济主导下的城镇化衍生出一系列区域问题:①土地资源的粗放式利用;②环境治理与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一些经济区块因为区域生态环境与投资环境恶化而衰退;③非农产业过于分散,难以带动农村服务业的发展,致使服务业投资少、劳动密集的优势难以充分发挥,无法满足转移农村大量剩余劳动的需要;④城镇规模相近、功能相似,加之缺乏跨行政区域协调机制,使得过度竞争、重复建设、管理无序等问题较为突出,区域资源难以得到合理整合。上述问题的症结主

39422

39卷36期郑文晖块状经济主导下的浙江省城镇化模式研究

要在于农村工业化的发展没有有效带动城市功能的培育,只有城市功能随着产业的发展得到加强,才能带来比地方化经济更大的城市化经济效应,浙江省大部分县市才有望尽快发展成中等城市,其中一部分甚至可能发展成大城市,而一大批发展良好的中心建制镇则有可能发展成为中小城市。

3块状经济的发展趋势及其对城镇化的影响近年来,浙江省块状经济呈现一些新的发展趋势,这些趋势将对区域城镇化推进形式和扩张形态产生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对外直接投资步伐加快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长江三角洲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对外直接投资在浙江省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如果能够实现对外直接投资与地方生产网络的成功嫁接,将推动浙江省块状经济向国际制造业基地的嬗变。

3.2市场竞争和产业结构升级推动块状经济的重组区块数量趋于减少,规模显著扩大,地理集中度不断提升。导致产业比重上升的主要是装备制造、交通运输、电气机械、通用设备和金属制品制造等资金及技术密集度较高的产业,相反,比重下降的多属劳动密集型轻工业。

3.3低级产业的区域指向性随着生产和贸易成本的上升,一部分在区域内失去比较优势的经济区块向中西部地区或低成本国家整体性迁移的倾向越来越明显。根据产业关联度和贸易依存度的差异,这些产业的等级扩散具有不同的区位指向性。

3.4块状经济的分工进一步深化目前,浙江省块状经济主要存在产业纵向专业化延伸和产业横向多样化融合两种方向。纵向延伸有利于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但是,由于经济区块划分过细、分布过散,将对城市集聚功能的培育产生较大的阻碍。因此,加强产业横向多样化融合对于促进浙江省城镇化发展具有更为积极的意义。

4结论与讨论

区域城镇化是全球产业分工与地域分工深化的产物,普遍存在于亚洲发展中国家的特定地区。浙江省城镇化模式在经济社会结构的转变、空间表征、管理体制等方面具备De-sakota模型的一般化特征,但在动力机制、职能分工、演进轨迹、空间结构上与McGee所归纳的3种类型不同。

块状经济下的城镇化优势与缺陷同样鲜明,从浙江省目前的城镇化动力机制与地域模式来看,在较短时期内尚难以培育出一批达到较大规模的区域中心城市。应当发挥政府的引导和调控作用,突破行政区划制约,统筹安排空间资源利用和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基本农田和生态环境,促进区域整合。积极稳妥地推进户籍、土地与行政制度改革,制定产业集聚政策,加强产业基地建设,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引导块状经济的横向融合,培育和增强城市的吸附力,从而推动浙江省的城镇化发展向城乡界线明晰,土地利用集约,城镇密集分布,规模等级合理,基础设施共享,生态环境良好和管理体制规范的方向转变。

参考文献

[1]MCGEE T G,ROBINSON I M.The Mega-Urban Regions of Southeast Asia [M].Vancouver:UBC Press,1995.

[2]薛凤旋,杨春.外资: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新动力———珠江三角洲个案研究[J].地理学报,1997,52(3):193-206.

[3]唐根年,徐维祥,罗民超.浙江区域块状经济地理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产业优化布局研究[J].经济地理,2003(4):457-461.

[4]浙江省经济贸易委员会.浙江“块状经济”发展报告[J].浙江经济,2006(12):24-28.

[5]葛立成.产业集聚与城市化的地域模式———以浙江省为例[J].中国工业经济,2004(1):

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

56-62.

(上接第22407页)

和落荒地5种土地利用类型同一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都明显高于7月。秋季枯枝落叶腐烂降解、累积作用及农业耕作规律是11月土层中有机质含量高的主要原因。7、11月设施农业各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都最高。这是由于设施农业土壤有机质含量主要受人为施肥及灌溉的影响。大量施肥导致有机质累积并吸附于土壤中,农作物来不及完全吸收。这是导致设施农业有机质含量较高的主要原因。

3结论

(1)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养分状况有很大的影响。研究表明,对于柴河小流域土壤来说,5种土地利用方式对耕地土壤全氮、全磷、有机质含量影响明显,以传统农业和设施农业含量最高。

(2)柴河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养分由表层至底层呈下降趋势,尤以设施农业和传统农业2种受人类活动影响剧烈类型土壤下降更快。

(3)5种土地利用方式剖面0 40cm土层土壤全氮、全磷、有机质含量都表现出枯水期高于丰水期,表明季节对土壤养分含量有明显的影响。

参考文献

[1]WANG D,FU B J,ZHAO W W,et al.Multifractal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under different land-use types on the Loess Plat-eau,China[J].Catena,2008,72:29-36.

[2]桂东伟,雷加强,曾凡江,等.绿洲边缘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质量变化及分析[J].环境科学,2010,31(9):2248-2252.

[3]张喜,连宾,尹洁,等.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高原喀斯特洼地土壤主要特性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1):5771-5775.

[4]杨葳,王子芳,高明,等.重庆市城郊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以北碚区歇马镇为例[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11):213-218.

[5]鲍士旦.土壤农化分析[M].3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6]全国土壤普查办公室.中国土壤[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7]苑小勇,黄元仿,高如泰,等.北京市平谷区农用地土壤有机质空间变异特征[J].农业工程学报,2008(2):1-2.

49422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

《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社会办医配置乙类大型医用设备备案管理实施细则(试行)》起草说明

《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社会办医配置乙类大型医用设备备案管理实施细则(试行)》起草说明 一、必要性和可行性说明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在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的通知》(国发〔2019〕25号)自贸区“暂时调整适用《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关于‘社会办医疗机构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规定,将许可改为备案。改革后,社会办医疗机构配置乙类大型医用设备,应按要求进行备案”的要求,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加强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社会办医疗机构乙类大型医用设备使用管理。我委起草了《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社会办医配置乙类大型医用设备备案管理实施细则(试行》(以下简称《实施细则》)。 二、制定程序说明 我委结合浙江省社会办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使用管理的工作实际,认真梳理事中事后监督管理工作的思路、方法和措施,积极深化“放管服”改革,形成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为保证征求意见的广泛性、代表性,通过省卫生健康委门户网站(略)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同时书面征求了各市卫生健康委意见,收到反馈意见11条,对于反馈意见,部分吸收采纳,开展合法性审查,最终形成《实施细则》。 三、主要内容 《实施细则》共五个部分二十二条:第一部分适用范围,阐明制订依据、备案管理的适用范围。第二部分规划标准,阐明遵循自贸区社会办医配置乙类大型医用设备备案不纳入规划管理,社会办医配置乙类大型医用设备备案需要遵循的标准要求、技术条件以及为社会办医降低的部分标准、技术条件。第三部分备案方式,规定了自贸区社会办医配置乙类大型医用设备备案的方式、提交的材料和省卫生健康委发放《备案登记表》的载明内容。第四部分监督管理,规定了对于自贸区社会办医使用乙类大型医用设备的监督管理要求,对于有不良信用记录的,增加监督检查频次,进行重点监管。第五部分其他事项,阐明了实施时间。 (非正式文本,仅供参考。若下载后打开异常,可用记事本打开)

浙江省经济调研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浙江省经济调研报告 篇一:关于赴江苏、浙江考察县域经济的调研报告 关于赴江苏、浙江考察县域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 20XX年7月30日至8月6日,我在县委、政府的安排下,实地考察学习了江苏省南京、无锡、苏州、江阴、昆山和浙江省杭州、义乌等地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运行特点 (一)发展快速化。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gDp连续14 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2.9%,人均gDp 大大高于全国1700美元的水平。全国百强县(市)占有18席,居全国第3位,其中前10强占有6席。特别是昆山市的发展尤为突出,20XX年在全国百强县(市)中排名第5位,20XX 年上升到第2位,20XX年、20XX年均列全国第1位,财政收入由1985年的4000万元增加到20年后的85.5亿元,增长了200多倍。浙江省县域经济占到了全省经济总量的70%,全国百强县(市)中占有30席,稳居全国第1位,其中前10

强占有2席。 (二)块状经济化。浙江省坚持以县城和中心镇为依托,以特色支柱产业为支撑,做大做强特色块状经济。20XX年,全省90个县(市、区)中有82个形成了块状经济,块状经济工业总产值达15826亿元,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64%,年产值上亿元的块状经济600多个,其中10—50亿元的有487个,超过50亿元的有83个。特色块状经济的发展,孕育了相应的专业市场,浙江义乌中 国小商品城、绍兴柯桥轻纺城等都是全国闻名的大市场,目前全省共有商品交易市场4008个,商品交易市场年成交 额达7173亿元,连续15年名列全国第一。江苏省江阴市快速推进市场建设,消费市场持续活跃,香港时代、华地等一批大型商业连锁店落户江阴,形成多元化商贸流通竞争格局。 (三)主体民营化。“九五”以来,江苏省各地借助厚实 的产业基础和良好的区位条件,积极支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造就了一大批活力十足的民营企业。苏州市规模以上民营企业达2795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的55.4%;昆山市私 营企业总数已超过1.3万家,注册资本突破150亿元。浙江省加大民营企业扶持力度,民营企业异军崛起,成为了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动力。全省现有民营企业320.6万家,从业人员2096万人,20XX年实现总产值17805亿元,其中娃哈哈 集团、正泰集团等成了全省民营企业的重要代表。

加快宁波经济转型升级的对策思路教学提纲

加快宁波经济转型升级的对策思路 加快宁波经济转型升级的对策思路 发布处室:重项办发布日期:2011-08-10 点击数:3339 【字体:大中小】保护视力色: “十二五”时期是宁波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既有一个较高的起点,也面临着许多机遇与挑战,抢抓机遇,破解难题,实现宁波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牢牢抓住经济转型升级这条主线。对宁波而言,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是一项刻不容缓的重大战略任务。“十二五”时期,宁波全市上下必须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积极行动起来,走出转变发展方式、推进转型升级的新路子。 一、今后三年是决定宁波转型升级命运的关键时期 “十二五”时期宁波要实现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必须转型升级,而未来五年关键在前三年。当前,宁波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正经受着市场格局既有国外市场发生重大变化又有国内市场竞争激烈的双重考验,要素资源既有供给瓶颈又有价格上升导致成本不断推高的双重困扰,节能减排既要完成硬指标又要保证城乡居民生态权益的双重压力,产业升级既要压“旧”淘汰落后过剩产能又要上“新”发展新兴产业的双重任务。宁波只有加快转型升级才能经受住这一系列挑战与考验。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这次转型升级不

能是局部性、策略性、缓慢性的转型升级,而是要全局性、战略性、紧迫性的转型升级。 (一)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市场倒逼和机遇 宁波经济出口比重大、外贸依存度高、国际市场依赖性强。“十二五”时期,假如我们不提高制造业附加值和服务业比重,GDP要保持10%左右的年均增长,国际、国内市场需求则分别要达到年均20%以上增速才能实现。在主要发达经济体消费模式改变、失业率居高不下、主权国家债务危机持续恶化和贸易摩擦加剧的情况下,今后5年外贸要达到年均20%的增速非常困难。 上述情况对高外贸依存度和货物贸易占主体的发展方式形成倒逼。宁波必须要抢抓国家实施扩内需战略的新机遇、国际市场新变化孕育的新机遇,从简单地卖低附加值的“仿制品”走向卖拥有专利、标准、品牌的高附加值“智造品”转变,从主要做“有形的货物贸易为主”向“有形的货物贸易与无形的服务贸易并重”转变,从主要面对国外生产向面向国内外两个市场生产转变。 (二)劳动力对象、利益等形成的成本倒逼和机遇 长期以来,宁波的比较优势在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形成了低成本竞争型和低附加值型的产业体系。现在这种比较优势越来越成为劣势,面临着难以为继的困境。一是土地资源难以支撑。二是人口承载力难以支撑。三是生产要素价格难以支

北京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五种模式

北京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五种模式 作者:泛华志达 2015-04-13 13:16 关键词:北京,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人气188 分享到: 党的十八大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还提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北京推进新型城镇化,不是重复欧美城镇化的老路,也不走拉美城镇化的道路,不是城市功能在郊区的线性延伸,简单走“新城+小城镇+新农村建设”的路子,也不是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简单递加,而是适应中国国情和北京市市情的要求,结合发展的阶段性要求和时代特征,是社会生产关系在破除城乡二元结构这一根本制度性鸿沟基础上的重新调整,既是郊区农村发展的机遇,也是城市发展的必要条件。 通过对以往北京市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主要模式总结,提炼为开发商主导模式、政府主导模式、农民与村集体主导模式、绿隔征占模式、整建制转居模式五种。 1、开发商主导的模式 目前,完全由开发商主导的模式已不多见。一些村在发展初期,由于村集体经济薄弱,政府财政相对紧张,往往是以开发商为主导,开发商拿走了大量的好地,产生许多遗留问题。 这类开发建设模式主要采取由开发商征占土地,依靠土地使用权证向银行融资,进行一级开发和二级开发,完成城市化建设。开发商在拿走大片土地的同时,还需完成征地拆迁、人员安置以及公共交通、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建设。2004年以前,这类开发建设模式居于主导地位。 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政府与市场的职能混淆,比如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等本应由政府配建的项目交给开发商开发,而开发商往往不落实。纯利润导向,开发商开发项目以利润为导向,并不能很好的考虑村民的利益。单项目平衡,开发商只追求单个项目开发的平衡,不进行区域统筹考虑。一次性合作,项目开发完成后,开发商便对该项目不再进行任何投入。 2、政府主导模式 近年来,政府通过土地储备方式,开始掌握城乡结合部地区村庄改造建设的主导权,并以大区域资金平衡的办法,使多年搁置的改造建设项目得以重新启动,有效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政府主导模式的基本形式是以区县和乡镇政府为实施主体,主要通过土地储备的运作机制,依托土地储备中心解决融资,进行征地和一级开发,同时解决农民的征地补偿和安置补偿、转局和社保问题。在此模式下,农民的利益教有保障,一些难以开发的地块,也得以有效推进。

浙江省区域块状经济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一)

浙江省区域块状经济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一) 浙江省经济能够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区域块状经济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区域产品技术含量低、质量问题严重,已成为影响浙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尽快研究出快速高效的方法解决存在的问题,完成经济增长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的转变,是浙江省经济当前所面临的重大抉择。标准化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最重要的手段。 1.区域块状经济存在的问题 1.1企业结构“小而散”,资源利用的效率低 多数企业是厂房简陋、设备陈旧、技术和管理落后的小作坊式企业,有的甚至没有专门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生产过程中不考虑质量问题,也没有按标准生产的概念。市场中处于低水平的同一层次的小企业特别多,没有大型的龙头企业带动,专业分工无法按照市场规律来进行,不能发挥企业资源配置的优势互补,造成区域整体资源利用的低效率和浪费,产生不了集聚效应。对企业来说,其盈利的空间也会越来越小,由于资本的缺口,从而限制了企业向更高层次目标奋斗,这些企业为了求得生存,只能通过偷工减料、以次充好、仿冒、偷税漏税方法来进行。 1.2同业无序竞争,产品技术含量低 由于浙江区域产品中以轻工业产品为主,投资生产较容易,一旦市场上出现某个适销对路的产品,企业便会不顾一切地追逐仿制。所以短时间内,在一个区域内就会出现几十家、上百家、甚至是上千家企业生产同一产品的局面,产品的产量急剧上升,而其产品的技术含量、质量都比较低,形成了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优质产品被排挤出局的局面。 1.3区域产品质量问题较为严重 浙江省经济总量近几年来一直位居全国前列,但浙江产品质量水平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经济增长与质量水平提高不相匹配。近十年的产品合格率始终在70~80%徘徊,在全国的排名基本徘徊在20位左右。影响浙江质量整体水平提高的主要原因是占企业总数68.8%的中小企业质量水平偏低。全省个体私营工业企业62.11万家,占全省企业总数80%以上,而且还有大量的无工商营业执照的家庭作坊,他们的质量问题更令人担忧。这些企业的管理者、员工的质量意识淡薄,短期化倾向严重。企业人员素质低是区域性质量问题产生的基础因素之一。 1.4品牌意识淡薄 近几年,浙江省评选出200多种名牌产品,但是,许多区域产品,质量过得硬,品牌叫得响的不多。商标方面,不仅企业注册商标比例很低,而且假冒他人商标生产比较普遍。这样做理由很简单:“打自己的商标、厂名、厂址没有人要,我打别人的产品就好销了,一方面为了企业生存,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当地多纳税,有益本地经济的发展”。在区域信誉和区域品牌方面,由于产品质量差,档次低,假冒伪劣产品比较普遍,严重损害了区域信誉,有的地区正成为低质低档产品甚至假冒伪劣产品的代名词。劣质产品排挤优质产品的“柠檬效应”尤为突出。 1.5专业市场质量问题严重 2000年公布的全国重点整治的10个市场中,浙江占了3个。杭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对杭州地区专业市场销售的装饰材料、食品、电扇、阀门、手机电池等商品进行日常监督检查,共抽查141批次产品,合格86批次,合格率只有59%。2002年国家监督抽查中,浙江省农产品蔬菜中农药残留量问题严重,累计抽样40批次,合格16批次,合格率只有40%。2003年,杭州至少有22家汽车(摩托车)配件销售企业被列入杭州市工商局打假“黑名单”,同时进入工商调查视线的还有给销售商提供货源的生产厂家。 1.6不注重环境保护 区域块状经济发展中环境问题比较突出。据统计,浙江省八大水系和平原水网地区,已有相

长三角未来5年发展前景

长三角未来5年发展前景 长三角未来5年发展前景 自然条件优越的江苏省在聚焦重点领域、夯实城市群发展基础的工作中,强调开展环境污染联防联治,加大长江、淮河、太湖等重 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力度,建立严格的区域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 护制度,构建统一的产业政策和环境准入政策,探索开展环境联合 执法监管。 浙江省将立足“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一翼”定位,采取多项举措,其中之一是合力构筑“绿色长三角”,将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治污水为龙头,深 入推进“五水共治”,争取把浙江省有关重点生态功能区上升为国 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加强苏浙皖等跨省生态功能区共建,推动国家生 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加快建设成为长三角的绿色生态屏障;积极 推进流域水环境治理和水资源保护,加强江湖海联防联控,合作治 理长江流域、太湖流域、千岛湖流域水环境;加强沪苏浙协作,协同 治理和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被誉为长三角后花园的安徽省,准备以生态保护提供发展新支撑,加强生态环保的对接,为长三角地区提供重要生态屏障。该省将发 挥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提升大别山区、皖南山区、江淮丘陵区森 林生态安全屏障功能;加强与沪苏浙的环保合作,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联防联控联治行动计划,力争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加强长江、巢湖等水环境综合治理,推进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提 高森林覆盖率;完善新安江流域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等横向转移支付 制度,增强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保障长三角城市群经济、社会、 生态和谐发展。 (一)最具经济活力的资源配置中心 围绕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建设以及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加快制度创新和先行先试,成为资源配置效

《基层块状经济发展工作报告范文》

《基层块状经济发展工作报告范文》 本届党委、政府的主要目标是全面实施工业强镇、科技兴镇、三产活镇、生态立镇战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联动发展战略,做优做强新型块状经济,打响中国针织名镇品牌,实现全国千强镇、浙江省百强镇的排名位次不断前移,建设全面小康镇,努力打造和谐发展新横村。要实现上述宏伟目标,我们工作的具体举措是强势推进四个抓战略: 一、抓发展不松劲;二、抓稳定不动摇;三、抓实事不拖沓;四、抓队伍不懈怠。 一、抓发展不松劲 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最大的政治,发展慢了,发展偏了,都是没有道理的。而我们要的发展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又好又快的全面发展。结合横村实际,我们要从狠抓工业投入、招商引资,搭建工业功能区平台,推进农业产业化和新农村建设等4个方面入手。 首先是狠抓工业投入和招商引资。今年上半年全镇工业投入项目达到47个,其中新投入项目24个,重点项目有桐庐信雅达热电、杭州富强织染有限公司、杭州宏基源商品混泥土有限公司等,这些企业都进入了设备调试阶段,将陆陆续续投入生产。招商引资项目有31个,已经签约的项目有浙江裕丰建材有限公司、湖州丰盛贸易有限公司、上海年产700台红外热像仪、准三星横村宾馆等;在谈的还有上海客车配件、华信电子、赛星化工科技、川崎起重机机械、房地产等一批项目。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我们决不能松劲,通过镇班

子成员跟踪联系500万元以上的项目,组织好专业招商队伍等举措,同时出台《关于加快横村镇工业经济发展的若干激励政策》,明确规定对工业投入、招商引资取得显著成绩的企业和个人予以重奖,以此来有效促进工业投入和招商引资。 其次是搭建工业功能区平台。近年来,横村镇本着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强度投入、高效能管理的原则,一期开发工业功能区2170亩,累计投入近1个亿,完善了基础设施项目,落户企业达到78家,已成为发展新型块状经济的主平台,先后被命名为浙江省针织工业专业区、杭州市先进工业功能区等。在一期开发用地饱和的基础上,为确保有地招商引资,我们着力从3个方面出实招,一是做好工业功能区扩容规划;二是加快深畈区块填方进度;三是加快推进方埠区块土地征用进程。 再次是农业产业化建设。从横村镇的实际出发,扩大以宋家村为中心的葡萄、以阳山畈村为主的桃子、以凤联村为主的毛竹、以白云村为主的蔬菜等生产基地建设,扶优扶强龙头企业,增强龙头企业对基地的拉动力,努力推进农业产业化上台阶、上规模。今年计划培育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县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争取成立2家专业合作社,同时加强农特产品的品牌注册和名牌创建工作,积极引导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最大化地发挥其功能,不断增强市场的辐射带动作用和生产导向力度。 第四就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我们横村镇党委、政府年初就出

自贸试验区“再扩容” 为开放提速发展助力

自贸试验区“再扩容” 为开放提速发展助力 国务院近日印发《中国(北京)、(湖南)、(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和《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展区域方案》。至此,中国的自贸试验区数量增至21个。 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多国更加趋向于内向型发展,而中国却仍然致力于扩大开放。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自2013年上海自贸区挂牌至今,在先行先试、总结经验、复制推广的基础上,我国自贸区发展此起彼伏、多点开花,逐渐形成点线面结合、遍地深化发展的开放新局面。可以说,包括北京、湖南、浙江、安徽在内的更多自贸区逐一落地,表明中国致力于进一步扩大开放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 自贸试验区再扩容助力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面对未来,要破解发展面临的各种难题,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和挑战,更好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除了深化改革开放,别无他途。这次中央决定设立新一批自贸试验区,在自贸试验区努力探索更高水平自主开放,彰显了中国政府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坚定决心。4个方案全面落实中央关于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的要求,突出畅通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突出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突出深化改革激发新发展活力,突出高水平开放打造新发展优势。围绕着服务贸易、先进制造业、数字经济等新领域新业态,提出了特色鲜明的差别化试点任务,目标是打造各具特色的改革开放新高地。 自贸试验区再扩容助力加快形成发展新格局。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绝不是关起门来封闭运行,而是通过发挥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更加强劲可持续的发展。北京科技创新动能强劲,湖南装备制造业积淀深厚,安徽新兴产业要素活跃,浙江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在这4个地区新设自贸试验区或者扩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先进性、稳定性和竞争力,将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做出有益的探索。通过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深层次的改革探索,激发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通过更高水平的开放,推动

浙江“狼群经济”的困境

浙江“狼群经济”的困境

浙江“狼群经济”的困境 (2010-11-1208:33:04) 浙江产业转型系列之一 罗天昊 浙江企业以小起步,最后却聚小成大,造就了经济强省,在浙江经济崛起过程中,块状经济或者说产业集群的贡献功不可没。 与广东最原始的依靠外商投资发蒙不同,浙江的块状经济发轫于温州等本土型企业,当年,在农村实行联产承包制后,一些农民在人多地少的压力下转办家庭工业,利用制度创新、市场创新与技术突破获得成功,引发同镇农民的效仿,从而逐步形成了一些专业品镇。如温州苍南县金乡镇的标牌集群、号称“东方纽扣之都”的永嘉县桥头镇的纽扣集群、苍南县宜山镇的再生晴纶集群、乐清市柳市镇的低压电器集群等。 温州产业集群的成功发展,浙江省其它地方纷纷效仿,浙江90%以上的县、市、区都培育和发展了块状经济,形成了“一镇一品,一县一业”的格局,涌现出了一大批产业集群。如杭州的软

件、温州的皮鞋,乐清的低压电器、宁波的服装、湖州的童装、义乌的小商品、绍兴的轻纺、嵊州的领带、永康的小五金、桐庐的制笔、诸暨的袜业、海宁的皮革等。块状经济将千千万万的中小企业网罗其中,产业巨大的规模效应,成就了浙江经济的繁荣,亦使浙江制造扬名天下。 目前,浙江年销售1亿以上的块状经济有600多个;年销售10亿以上的块状经济已经有300多个。浙江产业集群的结构,大致与广东类似。以制造业为主的块状经济已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50%以上。在块状经济主要产品中,全国市场占有率超过30%的有78个,主要有纺织、服装、电气、通用设备、交通设备、金属制品、电子、皮革、工艺品等。 作为世界世界经济强国,美国的强大,某种程度上,乃是众多强大的产业集群所造就。如美国加州的硅谷、底特律的汽车业群等,均执美国乃至整个全球之牛耳。 浙江产业集群的发展,寄托着未来的厚望。但是,与美国的硅谷等产业集群相比较,浙江的产业集群总体上处于低端成长阶段,甚至在国内而言,

块状经济

浙江省“块状经济”转型升级研究 ----以绍兴地区为例 班级:国贸101班姓名:於芳琴【摘要】本文主要从创新和产业集群这两个视角对浙江省绍兴地区的块状经济转型升级研究进行了综述,分析研究当前绍兴地区块状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块状经济必须走创新提升之路,引导块状经济发展成为创新型的产业集群。 块状经济是同一产业内大量相关企业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相对集聚的一种产业组织形式,是改革开放后农村经济发展的产物。从经济学意义上近似于产业集聚,它基本上是基于自下而上的市场所决定的,由当地的企业家资源和企业家精神所支撑,根植于当地的历史、文化社会传统,并由交易成本降低,外部规模效应扩散所引领的一种经济现象,常常表现为“一镇一品、一乡一品”的形式。[1]按照科斯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派的观点,企业的存在是为了节约市场交易费用,即用费用较低的企业内交易代替费用较高的市场交易。[2]相反,如果因为信息流通快、资产通用度高,利用市场配置资源的交易费用有可能低于企业内部的组织管理成本,这时众多同类或相关的企业则更愿意依赖于市场而独立存在,从而形成以外部化交易为特征的企业块(群)状集聚和市场的点状集聚。 有学者指出:作为一种人脉基础上形成的地区性商圈,其中存在一些“酵母”因素的作用,这些“酵母”的基因决定着商圈内技术持有的方式、学习的过程、信息传递的渠道、企业组织形式及产业氛围,其渊源大多根植于历史传统和民风民俗中。[3] 一.绍兴块状经济的特点 对于绍兴的块状经济,在80年代初,绍兴主要依靠集体积累,大力发展乡村集体工业,形成了以集体工业为主导的经济格局,相对于以家庭个体工业为主的经济格局的“温州模式”,存在于绍兴的是“苏南模式”,“苏南模式”推动了绍兴市迅速地走上了农村经济工业化之路。1992年以后,国家的经济体制发生了根本变化,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解放。此时产生了这样一种发展思路,即生产同类产品的乡镇企业、个体私营企业通过在空间上的大规模群集,分享较高的一系列如生产、联合需求、销售、辅助服务等方面的外部集聚经济效益——也即是形成块状经济模式。到1992年绍兴以柯桥轻纺城市场为典型的一系列轻纺、面料、原料等块状经济,诸暨市以珍珠市场为主的十大区域性的块状经济,并培育了相应的专业批发市场,块状经济也推动了嵊州市和新昌县经济的快速发展。[4]截止2005年底绍兴已形成36个较大块状经济,全市各个县(市、区)都有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块状经济,并基本形成了“一镇一业,一村一品“格局,如市区的电子信息、纺织原料、食品、家私;绍兴县的纺织印染及服装;诸暨的五金、制袜;上虞的风机、精细化工、电机;嵊州的领带、厨具;新昌的制药、纺机。 绍兴早期块状经济的形成基础在广大的乡镇农村、重点在进入门槛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动力来自产业发展的外部经济。因为乡镇农村经济发展成本较低,劳动力丰富,政府相应的政策支持,使块状经济发展迅速。由于进入门槛低,更多的个人和集体进入该类市场,促进了产业规模的扩大等。

中国城镇化管理的发展模式

中国城镇化管理的发展模式 【摘要】:城镇化是我国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性目标。为了能够更好地促进城镇化建设,本文分析了城镇化的概念;城镇化体系及体系的合理性构成,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两种推进方式,这为城镇化管理提供了部分理论研究;最后提出各区域要根据本区域的多种因素综合考量选择适合本区域的城镇化化发展模式,不能“一刀切”或者是盲目模仿。 【关键词】:城镇化;城镇体系;发展模式 abstract: urbanization is one of the milestones in our development process. in order to better promote the urbanization, the paper analyzes the concept of urbanization; urbanization system and the rationality of the system constitute a two way forward in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process, which provides some theoretical studi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urbanization; finally, the regional integrated consideration of a variety of factors according to the region’s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model for the region, not “one size fits all”or blind imitation.key words: urbanization; urban system; development model 一、引言 城镇化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全国各地都在开展城镇化

调研报告:关于浙江自贸试验区发展情况的专题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关于浙江自贸试验区发展情况的专题调研报告 2017年4月1日,中国第三批自贸试验区挂牌,吹响了新一轮对外开放的号角,也打开了大国开放的新局,而浙江自贸试验区将三个自贸片区全部放在了舟山——我国第一个国家级群岛新区,其战略定位是建成东部地区重要海上开放门户示范区、国际大宗商品贸易自由化先导区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资源配置基地。为了解挂牌一年来浙江自贸区发展有关情况,2018年4月,国家统计局舟山调查队开展了专题走访调研,结果显示,一年来,浙江自贸试验区坚持发挥其区位和资源优势,围绕以油品为核心的大宗商品投资贸易便利化,积极探索实践推进改革创新,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存在政策支持力度不足、体制机制创新受限、区域发展短板明显等突出问题,亟须予以破解。 一、浙江自贸试验区发展举措和成果 (一)制度创新敢为人先。 1.积极复制推广探索改革创新经验。一年来,浙江自贸试验区对前两批自贸试验区123项改革试点经验和“最佳实践案例”,已复制推广119项,其中在全国范围和海关特殊监管区推广的111项全部复制,在北京、福建、广东等特定省市和部分符合条件地区推广的12项已有8项复制。同时,在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通关监管模式、推动投资便利化贸易自由化、建设国际海事服务基地等方面探索形成制度创新成果和创新案例40项,其中属于全国首创的有20项,50%的首创率远超其他第三批自贸试验区。比如,创新突破同商品编码下保税油品混兑制度,每吨保税油成本

降低5美元;首创保税燃料油跨关区直供模式,节省供油企业二次中转成本;实行化妆品“空检地放”模式,缩短检验检疫时间75%以上,实现货物“当日查、当日放”等等。 2.稳步推进金融领域体制机制创新。一年来,浙江自贸试验区持续创新金融政策和金融产品,积极拓展金融服务功能。加快各类金融机构集聚,截止3月底,自贸区拥有金融机构122家,其中持牌金融机构67家,实现营业收入22.73亿元。积极发展融资租赁业,截止3月底,自贸区拥有融资租赁企业71家,实现营业收入4.35亿元。扩大跨境人民币业务范围,从个人经常项拓展到包括收益与经常转移(雇员报酬、社会福利、赡家款等)全口径,探索开展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和润集团还完成了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的政策试点信息报备。截止3月底,自贸区实现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39.65亿元,其中人民币资金池业务结算金额1.71亿元。 3.加快完善法治服务保障体系。一年来,浙江自贸试验区积极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出台《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并于2018年1月1日正式实施,成为第三批自贸试验区中的第一部地方性法规。设立舟山市中级人民法院自贸试验区法庭,以及宁波海事法院自贸试验区海事法庭,专门管辖与自贸试验区相关联的商事纠纷与海事纠纷。设立舟山市检察院自贸试验区检察部,依法办理走私及自贸试验区范围内涉金融、税收、知识产权等犯罪案件。设立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舟山办事处,为自贸试验区内的海事纠纷提供多元化、便捷化的解决途径。 (二)营商环境全面优化。 1.商事登记实现“最多跑一次”全覆盖。一年来,浙江自贸试验区建立了商事登记“1+N”综合受理服务体系,出台了《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内商事登记

浙江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浙江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特点及问题研究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网点击数:更新时间:2011-8-26 录入:何冰]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它是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结合部,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县域经济发展迅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县域经济在浙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发展水平位列全国前茅,已成为浙江经济的重要支柱。进入新世纪,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实力,对于繁荣农村经济,推动全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浙江县域经济的发展现状、特点和存在问题的分析研究,提出了进一步促进浙江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思路。 一、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发展位次名列全国前茅 (一)县域经济长足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浙江县域经济不断发展壮大,综合实力显著增强。1978年,浙江县域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分别只有98.94亿元、18.31亿元、37.49亿元和5.43亿元;粮食、水果、肉类和水产品总产量为1435.29万吨、13.93万吨、42.27万吨(全省数)和85.93万吨;全省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165元;出口创汇和利用外资更少,全年出口总额仅0.52亿美元(全省数)。经过25年的发展,到2003年,浙江县域创造生产总值629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分别达2462.60亿元、1833.82亿元和3505.42亿元;粮食、水果、肉类和水产品产量分别为671.43万吨、419.57万吨、124.97万吨和361.07万吨,除粮食外,分别比1978

推进块状经济转型升级的若干思考和建议

推进块状经济转型升级的若干思考和建议 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统一部署,各地将通过加大对块状经济转型升级示范区的财政等支持力度,促进其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发展,并创建一批知名度高的区域产业集群品牌。目前这项工作正在围绕加强战略筹划、优化空间布局、培育龙头骨干企业、加强专业化配套协作、强化项目带动、完善创新体系、构建公共服务平台、提升集群品牌、推进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展开。推动块状经济向产业集群升级,关键是解决好重点问题,抓住主要环节,练好内功。 突出国际化方向 我省的块状经济转型升级要以深度参与国际竞争分工、充分利用国际要素资源、形成国际竞争优势为目标。笔者称之为国际性产业集群,以别于区域性产业集群。主要是针对我省现有特色块状经济整体的要素国际化程度较低、产业支撑服务功能不全、参与国际竞争层次较低、国际产业价值链中分享价值不高而言的。突出要以国际化,尤其是充分利用国际先进生产要素带动我省产业创新,建立比较完善的产业支撑体系,在特色块状经济基础上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进而提升覆盖国内外市场的全球竞争力。具体包括三层含义: 一是要抓住国内市场扩大和全球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知识服务业和临港工业产业要素向国内转移的机遇,扩大与境外跨国公司和国内强势合资合作,强化消化吸收和二次创新,提高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延伸产业链、完善产业支撑服务功能。 二是要加快“走出去”步伐,推进境外上市、并购重组,建立国际营销网络,找到重要资源保障和技术支撑。 三是要充分利用国际先进技术、管理、资本等要素资源,尽快推动若干优势产业在制造规模、技术装备、研究开发、教育培训、营销网络等达到国际级的先进水平,逐步摆脱世界加工生产车间地位,确立国际上同类产业中心地位,进而提升我省经济在世界分工中的地位。核心是加快先进要素吸收,强身健体,形成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强大竞争力。 选好培育发展重点 块状经济示范区如何选择至为关键。近年来,浙江不少块状经济在规模继续扩张的同时,内部结构功能也出现了一些新变化,表现在产业链两头延伸,龙头企业涌现,各类专业化服务组织逐渐发育,研发、贸易、现代物流等产业支撑功能增强,国际化程度显著提高。但绝大多数特色块状经济更多表现为生产同类产品或处于同一分工环节的企业集聚,竞争优势大多建立在低成本、低价格,特别是劳动力成本低廉的基础上,技术、管理、营销、人才等专业化要素的国际化程度较低,难以参与高层次国际竞争、充分分享国际产业价值链利益。 受到产业发展的区位、市场布局、要素支撑条件的影响,一部分块状经济的转移既在所难免,也符合我省“腾笼换鸟”的意图。应该重点选择基础条件好、竞争力强、附加值高、成长快、带动力大的加以培育。 一是整合提升特色块状经济,形成以浙江为主的国际性产业集群。主要是已经具备产业集群雏形的特色块状经济,即已经突破加工制造优势,开始向研发、营销、物流、品牌等多

《浙江自贸试验区放射卫生、消毒产品生产企业等卫生许可告知承诺制实施方案》起草说明和政策解读

《浙江自贸试验区放射卫生、消毒产品生产企业等卫生许可告知承诺制实施方案》起草说明和政策解读 一、起草背景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深化简政放权、放管服改革及“证照分离”等会议精神,加快浙江自贸区“证照分离”改革,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根据全市证照分离改革专题部署会议精神,结合上级相关文件规定,制定了《浙江自贸试验区放射卫生、消毒产品生产企业等卫生许可告知承诺制实施方案》。 主要涉及的依据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国务院关于在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的通知》(国发〔2019〕25号)、《放射诊疗管理规定》(卫生部令第46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消毒管理办法》、《麻醉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42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浙政发〔2019〕27号)、《舟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浙江自贸试验区(舟山市)实行“告知承诺”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新增目录的通知》(舟政办发〔2020〕17 号)。 二、起草过程及意见征求采纳情况 2020年3月,我委起草了《浙江自贸试验区放射卫生、消毒产品生产企业等卫生许可告知承诺制实施方案》,两次征求委机关处室、各县区卫健局、直属单位意见建议,并召开由定海区卫健局、普陀区卫健局、市卫生监督所、委相关责任处室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共同研究商讨意见建议。针对各地各单位提出的意见,修改形成《浙江自贸试验区放射卫生、消毒产品生产企业等卫生许可告知承诺制实施方案》。2020年4月1日至8日,通过舟山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无反馈意见。 三、主要内容 (一)简化放射卫生许可(新证)审批程序。申请人提交相关材料齐全并签订承诺书后,卫生健康部门无需进行许可前的现场审查环节,当场发放卫生许可证。 (二)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延续)实行告知承诺制。已获得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的企业,如其生产地址、许可项目、生产工艺流程、车间布局、卫生设施等未发生改变,在有效期满前三个月,需要延续的,企业只需提交齐全的申请材料并签订承诺书,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无需现场复核,即可当场发放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 (三)精简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许可(新证)审批材料。申请人无需提交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副本、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医疗管理部门负责人、药学部门负责人和采购人员身份证、医师资格证(执业证书)等证件复印件,由审批部门通过省公共数据工作平台进行核实。 (四)本方案所涉及的行政审批事项,实施范围仅限于中国(浙江)自贸试验区范围内。

关于加快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提升的意见

台州市人民政府文 件 台政发〔2009〕 54号 关于加快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 型提升的意见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部署,着力推进我市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提升,切实增强我市经济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特制订如下意见: 一、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块状经济已成为支撑我市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组织形态。以制造业为主的块状经济已占我市全部工业总产值的 50%以上,并在强化专业化分工协作、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吸纳劳动力就业、提高产业竞争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块状经济长期发展过程中累积的一些素质性、结构性矛盾,尤其是产业层次低下、创新能力不强、规划引导缺失、平台支撑不力、转型升级缓慢等问

题也逐渐显现。 产业集群化是当今世界产业发展的总体趋势,是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加快我市传统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提升,有利于培育区域和产业国际竞争力,有利于形成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联动发展的新模式,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水平,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经济转型升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目标任务 通过努力,力争到 2012年,全市培育 20个产值超 100亿元(其中 1个产值超 800亿元,2个产值超 500亿元,3个产值超 300亿元),适应现代产业体系要求,龙头骨干企业带动力强,营销网络流通渠道通畅,企业和区域品牌效应显著,产业链配套优势突出,区域创新体系完善,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和供应链体系中获得持续升级能力的现代产业集群。在加快推进传统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同时,适度推进我市光伏等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生物工程等新兴产业集群的培育。加快我市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提升的核心目标是推进本产业集群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占

国内外城镇化发展模式研究经验、教训及启示(上)

国内外城镇化发展模式研究:经验、教训及启示(上)张晓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东方文化与城市发展研究所综合室主任 各位学员,大家好!我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东方文化与城市发展研究所综合室的主任张晓欢。我今天和大家分享的题目是“国内外城镇化发展模式的研究”。主要是从经验、教训和启示这三个方面跟大家分享。 我今天给大家分享的内容包括四大块:第一块是城镇化的历程,主要就是跟大家再简单回顾一下世界和中国的城镇化发展的各个阶段的不同特征;第二个重点部分是给大家分析一下城镇化模式,什么是城镇化模式,按照根据不同的标准,我们的城镇化模式应该是一个怎么样的表述;第三是,就是现在当前比较热的特色小城镇的发展模式,也跟大家算是一个专题的分享;最后是一个结论性的评述。 一、城镇化历程 现在我们先开始第一部分,城镇化的历程。我们先从世界城镇化的历程分析,然后再来对照城镇化的一般规律来分析我们中国的城镇化历程。 (一)城镇化的概念和一般规律 1、城镇化的概念 关于城镇化的概念和一般规律。究竟什么是城镇化呢?可能每个人有不同的理解,包括我们现在的各级政府、领导、学者、专家,还有一些社会上的各种各样的精英人士,他们对城镇化的理解都存在着方方面面的一些闪光点,也有些不同。实际上从国际上正常的城镇化的概念来讲,城镇化实际上这个词是我们翻译过来的。国外,一般它就是urbanization,一般就是城市化,而我们加一个城镇化。这个城市化和城镇化究竟有什么区别?今天我不想详细讲。我们今天可以把它简单地模糊地认为,城市化和城镇化是等同的。当然,有些学者是非常反对这样的认识的。如果说城市化和城镇化是等同的,那么,城镇化一般的理解就应该是什么呢?我们实际上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进行理解: 第一个,城镇化首先是一个从空间上的一个概念,就是说我们好多学者,在分析城镇化和城市化的时候,往往忘了一个关键点,就是城市化它首先它有个词叫作“城市”,而城市对应的词呢,是个“农村”。好多人在分析城市经济的时间,认为城市就是将城市化的地区和非城市化的地区,把它加总,然后有一个城市的经济总量、就业总量等等。实际上我们要单独来专门来探讨城镇化的时间,一定要记得,城市和农村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相对的。所以说,如果说我们来研究城市化或者研究城镇化的时候,我们首先要从空间上简单地将一个城市的行政区域划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城市化的地区,一部分是非城市化的地区。所以说,城市化的过程,它就是非城市地区的人口不断地向城市建成区集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城市化的空间,城市化的就是城镇建设的空间也在不断地向非城市建设的空间进行扩张,也就是说城市空间和农村空间…城镇空间和农村空间它们两个是一个在某种程度上存在此消彼长的过程。这就是城市化。 所以说,在这个空间上,城镇建设空间在不断地扩展,而农村空间在不断地被挤压的这

《浙江自贸试验区诊所备案事中事后监管办法》起草说明和政策解读

《浙江自贸试验区诊所备案事中事后监管办法》起草说明和政策解读 一、起草背景 为加强对浙江省自贸试验区范围诊所(不含中外合资、中外合作、港澳台资诊所)执业登记备案的事中事后监管,提高诊所审批工作的透明度和可预知性,强化准入监管的力度,制定了《浙江自贸试验区诊所备案事中事后监管办法》。 主要涉及的依据有:《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自由贸易试验区“证照分离”改革卫生健康事项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卫法规发〔2019〕62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浙政发〔2019〕27号)、《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诊所改革试点地区诊所基本标准(2019年修订版)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9〕802号)。 二、起草过程及意见征求采纳情况 2020年6月,我委起草了《浙江自贸试验区诊所备案事中事后监管办法》,征求委机关处室、各县区卫健局、直属单位意见建议。针对普陀区卫健局提出的有关备案的流程、备案材料、申报流程等问题,因非事中事后监管办法,未予采纳,待与省卫健委商讨后就备案流程、备案材料等进行规范。2020年6月2日,通过舟山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无反馈意见。 三、主要内容 (一)诊所备案标准参照国家卫生健康委《诊所改革试点地区诊所基本标准(2019年修订版)》。本方案实施范围仅限于中国(浙江)自贸试验区范围内;自贸试验区范围以外诊所备案的可以参照执行。 (二)加强诊所备案的事中监管。诊所审核从重点审核设备设施等硬件调整为注重对医师资质和能力的审核。 (三)加强诊所备案事后监管。通过完善医疗监管信息、定期对医护人员开展业务培训工作、严格落实《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等规章制度及“双随机一公开”等举措加强诊所日常监管。 (四)强化惩戒监管。对未按规定备案或备案信息不实的诊所,要责令限期整改,逾期不整改或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的,要依法撤销备案证件。因虚假承诺或违反承诺造成的损失由诊所承担。严厉打击非法行医行为,对诊所诊疗活动超出登记范围或者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情节严重的,根据实际情况依法吊销医疗机构执业登记证书。 (五)建立信用制度。各级卫生健康部门应当将随机抽查的比例频次、被抽查概率与抽查对象的信用等级、风险程度挂钩,对有不良信用记录、风险高的要加大抽查力度,对信用较好、风险程度较低的可适当减少抽查。同时,将诊所开办状况作为诊所主要负责人个人诚信记录,并纳入个人诚信体系,通报至信用浙江平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