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比较研究与启示

中美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比较研究与启示
中美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比较研究与启示

中美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

比较研究与启示

孔亚峰

(曲阜师范学校,山东曲阜273100)

[摘

要]中美两国在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的培养上具有不同的历史发展轨迹,因而两国

小学教育专业在课程的结构调整以及核心课程的具体设置上均具有相当大的差异,通过对这种差异的比较分析,可以挖掘出中美两国隐藏在课程背后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差异。[关

词]中国;美国;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比较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69(2008)02-0022-06[收稿日期]2007-08-10

[基金项目]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新课改背景下小教专业师范生职业技能的培养研究”(课题批准号:2005JG16)。

[作者简介]孔亚峰(1980-),男,山东曲阜人,曲阜师范学校讲师,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生。

一、中美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培养的背景

(一)美国师范教育的两次转型

美国师范教育的发展始于殖民地时期。但从

19世纪后期起,美国师范教育经历了两次转型。

1.师范学院阶段:美国师范教育的层次提升19世纪后期,在基础教育特别是中等教育进

一步发展的背景下,美国师范学校逐渐暴露出自身的局限性,不能充分满足基础教育对师资提出的新要求,并面临提高学术水准和学历层次等诸多在原有体制范围内无法解决的问题。[1]在此情况下,师范学校开始走上向师范学院升格的道路。

2.综合性大学阶段:美国师范教育的整体转型

应该说,美国师范教育机构真正意义上的整体转型始于二战后,师范教育横向上的学科结构拓展以及纵向上向综合性大学教育学院或教育系的转变,构成了二战后美国师范教育整体转型的主要内容。[2]随着综合性大学教育学院和教育研究生院的发展,这种基于综合性大学的教师教育模式得到了美国社会的广泛认可。这种教师教育模式把教师的培养置于学科门类较齐全、学术声

誉较高的综合性大学里,它与此前的师范学院的最大区别就是其建立在宽广、精深的基础学科教

育上的开放性。因此,一方面,它既把普通文理教育作为基础,另一方面它也重视教育实践技能的训练。

(二)我国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培养的三个阶段

自新中国成立至今,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的培养层次、培养机构、培养模式及课程方案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特征。[3]

1.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培养的中师层次阶段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制定了师范学校教学计划,规定其课程方案(教学计划)由“普通文化课程”(与小学教学科目对口的学科基础课程)和“教育学科课程”

(设教育学、心理学、小学教材教法)两大类课程及教育实习组成,并侧重语文、数学两科的教学。

2.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培养的专科层次阶段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师范教育

培养体制与培养模式均发生了由量至质的变化。部分经济发达地区先后采用“五年一贯制”或“三

2008年第2期外国教育研究

No.2,2008

第35卷总第212期

StudiesinForeignEducation

Vol.35GeneralNo.212

二分段制”的模式开展培养大学专科、本科层次小学教师的试点工作。该类模式在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过渡的特定时期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可行性与社会效应。但随着高等教育依法办学的规范性、科学性及中等师范学校的撤销、合并、升格,取而代之的是高中起点、通过高考招生培养的二年制或三年制专科学历的小学教师,其课程方案一般按侧重文科或侧重理科的方向构建。

3.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培养的本科层次阶段

随着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及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阶段,培养高层次本科学历小学教师已成为国家人才强国的战略目标之一。1999年,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杭州师范学院、南京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4所本科高师院校作为全国首批正式设置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高校。从此,我国小学教师的培养不仅在培养层次上,而且在培养机构上都真正纳入高等教育体系与本科教育专业范畴,我国教师培养体制也由三级师范培养体制逐步向二级乃至一级师范培养体制过渡。

二、中美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结构差异目前,美国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主要由通识

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和教学实践三部分组成。学生在大学的前两年里,主要学习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后两年主要学习专业教育课程,同时参与教学实践活动。[4]限于篇幅,笔者在此仅分析美国三所较具代表性大学的小学教育专业课程结构(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小学教育专业的学分总数不到130学分,通识教育课程的学分接近总学分的一半,专业教育课程的学分则不及通识教育课程的学分,教学实践的学分占总学分的10%左右。

当前我国小学教育专业课程方案的内容结构与美国基本类似,均含通识教育课程、

专业教育课程(包括学科类课程、教育类课程等)和教育实习等。但培养模式差异较大,基本可分为综合型模式(综合培养、有所侧重)与专长型模式(分科培养)两大类。笔者在此仅分析较早开设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三所高校的课程结构(见表2)。

从表2中可以看出,三所高校各类课程总学分与学分比差异较大,总学分幅度为158-174学分,通识教育课程学分比例为27.2%-35%,专业教育课程学分比例为58.9%-65.2%,教育实习学分比例为5.7%-

7.6%。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各学校培养的未来小学

教师的基本规格差异较大。进一步通过对各类课程进行横向比较分析发现,专业教育课程的学分

表1美国三所大学小学教育专业课程结构及学分分配

表2

我国三所大学小学教育专业课程结构及学分分配

资料来源:刘德华,欧阳荣华.美国高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特点与启示[J].课程?教材?教法,2006,(11):

89-92.

2008年第2期外国教育研究第35卷总第212期

超过了总学分的一半以上,甚至与通识教育课程

的学分之比接近于2∶1,而教育实习的学分仅占总学分的6%左右。

经过比较中美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结构方案,笔者认为,两套方案之间有两个共同点:1)尽管课程类别名称有所不同,但其课程内容结构基本类似,均由通识教育、专业教育(教育类、学科类)、教育实践三大类课程或环节构成;2)课程设置不同程度地体现了小学教育基础性、综合式的专业特点和学有所长的专业主修方向。

同时,中美两国课程结构方案又各具特色与不足之处。首先,美国课程结构方案的总学分比中国少,课程设置总体上体现浅、广、新的特点。而我国部分高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结构方案除具有“综合培养、有所侧重”的特征外,具体还表现为课程设置深浅层次不同,课程之间学分差异较大,体现了各门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不同地位与作用。其次,美国专业教育课程比例相对较低,一定程度上体现出重视通识教育课程,这恰与美国主张教师要由综合性大学来培养的做法是相一致的。

而我国专业教育课程的学分比例明显高于美国,更注重体现知识技能的基础性、系统性与学术性,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高等教育分科教学与小学教育综合性教学的有机融合及高师教育“双专业”并重、学科水平与教育水平同步提高的特点。此外,美国在课程结构方案中特别注重教学实践,大约有一个学期的时间集中用于教学实践,其学分比例也达到了10%以上。比较而言,我国教育实习的学分比例较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对教育基本理论及技能熟练运用的现实需求。

三、中美小学教育专业核心课程设置的具体差异

美国高校认为教育所要做的是“训练和武装(学生的)头脑,扩大头脑的能力和给头脑储存知识。因此课程设置的主要目标应该是每日积极地操练学生的能力”。[5]对此,美国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涉及诸多领域,如数学与英语、社会与制度问题、文化语言与思维、人文与艺术、科学与实验等(部分见表3)。其目的是要求学生“要从纯数学中学习论证推理的艺术;从物质科学中了解事实、归纳过程和可能证据的多重性;要在古典文学学习中发现一些最有品位的、完美的典范;通过英语阅读学会运用自己语言讲与写的能力;通过逻辑和思想哲学学习思维的艺术;通过修辞和辩论术,学习讲话的艺术;通过不断地练习写作掌握准确表达的能力;通过即席的讨论,成为果断的、语言流畅的和朝气蓬勃的人”。[6]这样的课程设置,可以说跳出了学科课程模式的窠臼,融人了建构主义课程设置理念,强调了学习过程的自主建构模式,展现了通识教育和专才教育相结合的课程设置体系,增加了课程设置的人文性转变和文化生成性转变,凸显了人文课程的地位和研究方法多维性思考模式的建构,某种程度上也实现了课程范畴的文理兼容、相互渗透,保证了课程内容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我国在借鉴英美高校课程设置模式的基础上,又延续了苏联的课程设置模式,并深深地打上了学科课程模式的烙印。在必修课程中,即使基础课程也都是典型的专业课程,而涵盖自然科学、人

表3美国两所大学小学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设置

资料来源:刘德华,欧阳荣华.美国高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特点与启示[J].课程?教材?教法,2006,(11):89-92.

No.2,2008StudiesinForeignEducationVol.35GeneralNo.212

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课程则比较缺乏,更欠缺思维训练和广泛哲学思维基础训练的课程。如代表中国高师院校较高水平和实力的上海师范大学和杭州师范学院,它们的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模式就极具代表性(部分见表4)。其设置突出了专业理论基础和专业技术能力培养,凸显了专业化教育特征,深深地烙上了我国几千年来“术业有专攻”的思想痕迹。虽然强调了专业知识的全面性,但由于专业课程以外的广域课程比较单调,不免弱化了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综合性和广泛性。

通过比较中美小学教育专业核心课程设置方案,不难发现,两国在核心课程设置的建构理念及价值取向上还是具有较大差异的。

美国在适应现代科学高度综合的整体发展要求时,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呈现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形成了大量的新兴学科。科学知识的产生方式也得到了更新,“以问题为中心”的新知识产生方式取代了以往的“以学科为中心”的产生方式。学科界限越来越模糊,专业意识越来越淡化。“宽口径、大学科”已成为美国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并力图为学生提供一种广泛的综合课程体系,以便在多学科的知识综合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因此,其课程设置关注的焦点在于:“学生智力和思辨能力的发展,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数学运算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第二语言以及道德思辨等;多元化的探索和获取知识途径与模式的建立;社会、公民和全球性(跨文化)知识的开发;个人知识体系与价值观的形成”。[7]这种“通才”并非是百科全书式的全才,而是作为现代文明社会公民应具备的涵养,一种作为学生应对未来教师职业所必需的理论素养及独立思考的实践能力,特别是在广博知识基础上的自我创新和自我发展的能力。据此,美国高校将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为一个内容广泛、融为一体的基础知识体系。培养目标具有通专结合、分段递进、由宽泛走向专深的体例特征。

综观我国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基本上还是以学科课程论为课程设置的价值取向。主张以核心专业学科为中心,按照核心专业学科设置各个专业,各专业再围绕专业学科来开设全部课程,并按照科学的逻辑系统和学生的认知心理活动来组织。这虽然有助于学生获得比较宽厚、扎实的文化科学知识和基本的教师职业技能,但由于该课程设置片面强调科学文化知识特别是各种核心专业学科知识的制约作用,忽视了学生自身发展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提高学生的从教技能,也不利于学生兴趣、爱好、专长及个性的培养,更是违背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需要。因此,改革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现行价值取向及其实施方案势在必行。

四、对我国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培养的启示

(一)教育视野的国际化

实施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构建科学合理的、与国际一流教育接轨的课程体系是新素质教育本身发展的时代要求。[8]这不只是一个实践问题,更是一个直接关乎中国师范教育未来走向的理论问题,对中国师范教育及其学校发展的挑战不仅包括具象层面教育现状的变革,更重要的还包括抽象层面教育理念的提升,面临着改造根深蒂固的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教育观念、体制、内容和方法,加快与国际发展的惯例接轨,融合国际通用的教育观念、教育准则和教育模式,实现全面创新诸问

表4我国两所大学小学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设置

注:本表根据各高校网站公布的信息绘制。

2008年第2期外国教育研究第35卷总第212期

题。这就要求在发展的视野上必须体现突破国界、着眼世界的开放性;在发展内容上必须注重各国经验和趋势的同一性或共同性;在发展目标和水平上必须追求现代性和先进性。

(二)目标确立的多元化

现行小学教育专业课程目标大多只重视专业思想教育和认知领域,不利于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致使将来难以适应基础教育新课程的需要。因此,在课程的编制与实施上,要确立多元化的课程目标。即,通过对基础教育新课程理念的阐释增进高师学生对新课程的理解,帮助他们建构符合新课程需要的新理念;引导他们养成正确的教育情感、态度、价值观;提升他们运用教材实现自身发展的能力;培养他们包括新课程的教学与开发,与学生的沟通、对话,学生问题的分析与解决,学习与学习指导,交往与活动组织,教育研究与创新,班级管理与家庭社会教育力量协调,教育媒体运用与制作等多元教育能力;关注他们的“附学习”和“附效果”(杜威、克伯屈等学者倡导的预定目标之外的学习和收获/效果);增添生动的、充满人文关怀与启迪理性思考的乐趣,体现个性发展的价值取向。

(三)结构调整的综合化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9]其设置无论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标准、课程评价,还是课程管理与课程资源的开发上,都有着重大的革新,充分体现了课程内容的综合性、课程功能的发展性以及学习方式的自主性等特点。这就要求小学教师必须具备一种综合素养,不仅要有一定的学科知识,更要具备作为教师的专业素养。硬性的学科课程体制显然已经不能满足这种要求。基于此,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应由硬性的学科课程体系向柔性的综合课程体系转换。这种综合包括学科知识和教育科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综合,教育科学理论、知识与教育实践本身的综合,不同学科知识整合成涵盖范围更广的核心课程、广域课程,显性知识与缄默知识的综合,课程与小学教师生活的综合,课程与学习者学习需要的综合等,以提高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综合课程的学习指导能力、教育研究能力及综合实践活动的协调组织能力。

(四)科目设置的人文性

人文教育(LiberalArtsEducation)正逐步成为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它主要强调课程设置的综合性、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10]具体而言,人文教育的特色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人文教育要传授给学生的不是单纯的科学知识,而是融会科学的、社会的、人文的、宗教的知识和理论。其次,人文教育是对进行独立、自由思考的自由人的教育。再次,人文教育的传统是区别于以学科知识的传授为手段的职业教育而存在的。因此,人文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要具备清晰思考的能力、思想沟通的能力、明确的判断能力和识别普遍价值的能力。

(五)资源开发的整合化

开发和整合课程资源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一个新理念。这就要求教师应由教材知识的传授者,向课程资源的整合者、开发者转变。首先,充分利用师范院校中的教育学科资源优势和中文、数学、外语等基础性专业学科的资源优势,并使之达到实质性的整合,即形成自己独有的关于专业学科知识与教育学科知识的整合形式。其次,充分整合大学的理论课程资源和小学学校的实践课程资源。再次,充分整合环境课程资源,包括校园环境与社会环境资源的开发和整合,环境中物质资源、生态资源以及心理资源的开发和整合。

(六)内容建构的动态化

课程内容的立足点不应该是知识点,而是一种情景、一种文化。在文化哲学意义上,课程实质上是人的学习生命存在及其活动,学生通过这样的活动,获得一定的知识经验,从而发展自己的教师专业能力。作为一种学习文化而存在的课程,必然要超越静态知识的传输与接受,而成为一种动态的情景意义的建构与生成。

(七)特色教育的校本化

校本课程建设的出现源于对多样化人才的需要,对个性化人才的需要,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需要,构建学校自身特色的需要。与常规课程比较而言,它具有补充性、灵活性、针对性、扬长性的特点,更因其学校视野、教师知能、学生基础、社会趋向、可开发资源等的不同而展示出不同学校办学的特色性。[11]这就需要在学校层面建立明确而

No.2,2008StudiesinForeignEducationVol.35GeneralNo.212

独特的教育哲学观和办学宗旨、民主开放的组织结构、体现学校教育哲学观和办学宗旨的教学系统、自觉自律的内部评价和改进机制等。

(八)潜在课程的协调化

潜在课程虽然不在教学计划中反映,不通过正式的教学进行,但它能促进或干扰教育目标的实现。[12]因此,在教师教育进程中,潜在课程的协调开展对教师基本素质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在教师教育中重视显性课程的设置而忽视潜在课程的开展,强调掌握学科知识而不重视学生的心理因素、个人需要和兴趣,课程设计中的“偏脑”现象在学生身上留下了鲜明的特征。与美国的学生相比,我国学生在逻辑、记忆等方面较擅长,而在创意、感情、交往和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则显得薄弱。所以,我们在优化显性课程设置的同时,还必须高度重视潜在课程的协调开展,关注学生的需要、兴趣和个性发展,使学生个体的智商和情商和谐发展,使其成为善于学习、善于合作和善于创造的人。

[参考文献]

[1]CharlesA.Harper.ACenturyofPublicTeacherEducation[M].WashingtonD.C.:AmericanAssociationofTeacherCollegeNationalEducationAssociation,1939.114-120.

[2]CharlesSilberman.CrisisintheClassroom[M].NewYork:RandomHouse,1970.375.

[3]张健.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192-198.

[4]刘德华,欧阳荣华.美国高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特点与启示[J].课程?教材?教法,2006,(11):89-92.

[5]任钢建.中美一流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设置之比较[J].比较教育研究,2006,(12):21-23.

[6]王英杰.论大学的保守性——

—美国耶鲁大学的文化品格[J].比较教育研究,2003,(3):1-8.

[7]刘莉.美国大学普通教育课程设置的价值取向及其启示——

—兼论我国部分大学普通教育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D].上海: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37-39.

[8][加]史密斯.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49.

[9]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S].2001.6-11.

[10]Delucchi,Michael.LiberalArtsCollegesandtheMythofUniqueness[J].TheJournalofHigherEducation,1997,(4):414-426.

[11]蔡伟,高钗.校本教材建设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6,(2):90-92.

[12]靳玉乐.潜在课程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5.186.

TheComparativeStudyofCurriculumProvisionin

PrimaryEducationSpecialitybetweenChinaandAmerica

andItsInspiration

KONGYafeng

(QufuNormalSchool,Qufu273100,China)

Abstract:BothChinaandAmericahavedifferenthistoricaldevelopmentininitialteachertrainingforprimaryschools,andhavegreatdifferenceincurriculumstructureadjustmentandthearrangementofcorecurriculumininitialteachertrainingforprimaryschools.Fromthecomparativestudyoncurriculumarrangementininitialteachertrainingforprimaryschools,wecanfindthedifferenceofcultivationpatterninuniversitiesbetweenChinaandAmerica.

Keywords:China;America;primaryeducationspecialty;curriculumprovision;comparison

[责任编辑:立茹]2008年第2期外国教育研究第35卷总第212期

中美小学教育比较

中美小学教育比较 一、课程设置 中国小学思想品德课程占全部课程3.9%,美国小学不开设思想品德课; 中国语文占全部课程25%,美国占38%; 中国算术20%,美国占23%; 中国科学课占4.7%,美国占3%; 中国地理课和历史课都占1.6%,美国小学地理课和历史课教学都溶入社会教育之中; 中国小学不开设社会学习课,而美国小学社会学习课程占全部课程13%; 中国小学体育课占全部课程7.8%,美国占10%; 中国小学音乐和美术课程占14%,美国占13%; 中国小学劳动课程占1.6%,而美国小学则不开设劳动课程。 从课程开设来看,中美小学对本国语言课程重视程度区别较大,其次是思想品德教育,美国规定在课堂上不得宣讲宗教信仰,宗教信仰是个人自由,应该由家长向子女传授。 二、教师要求 中国小学教师大多是高中或师范毕业生,而美国小学教师要求至少是大学毕业; 中国小学教师平均月工资是$250,美国小学教师月工资则达人均$4000; 中国政府每年为每位小学生投入$81,美国则多达$4563; 中国小学每班通常都达到70人左右,而美国小学每班人数不得超过33人; 中国小学文化课学习水平通常都要比美国小学生高出两级,即中国小学二年级学生水平与美国小学四年级学生水平相当。 中国小学教师一般情况下只教授一门课程,而美国小学实行包班制,即某一个班所有课程全部由一位老师承担。 从这里看出,两个国家对小学教师入职要求区别很大,对教育投入区别也非常大,美国实行是真正免费义务教育,而中国义务教育由于政府投入不足,很多收费任由学校收取,导致义务教育阶段乱收费问题屡禁不止。

三、课堂教学 中美两国小学教育最大区别要数课堂教学了。 首先是班额差别大,中国小学通常都是第班60人左右,少数地区班额高达80人,美国小学班额则不会超过30人; 中国课堂中学生规矩守纪,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认真听讲,美国课堂中学生自由活跃,学生或席地而坐,或随意走动,教师启发学生思考和讨论问题,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热烈。 虽然近几年中国课堂教学改革使课堂教学模式稍有改变,但应试教育根基并没有动摇;中国课堂教学内容深,要求高,重点放在培养学生解题能力方面,而美国课堂教学内容相对来说要浅得多,重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中美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异同

一、中美教育管理体制的比较 1.教育管理机构的权力设置不同根据我国宪法, 最高教育立法机关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国务院有权“领导和管理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和计划生育工作” 。国家教育部是国务院主管全国教育工作的职能部门, 负责掌握教育的大政方针, 统筹规划教育事业的发展; 指导、组织和协调各地、各部门有关教育的工作; 统一部署和指导教育改革, 努力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各类人才。而在美国, 教育权为各州所拥有, 最高教育立法机关为各州议会, 决定重要的教育运作事项, 其中包括: 州教育委员会成员的产生; 规定各级各类学生的入学条件、课程设置和教育年限; 审核州内教育预算等事项。基本上取得州内教育的主导权, 并推行其既定政策的机关为州教育委员会与州教育厅。 而美国联邦教育部迟至一九七九年才成立, 主要负责: 分配和管理联邦补助的教育经费; 搜集全国教育类数据, 提供信息服务和开展教育研究。联邦教育部的设立并不减少州、地方所拥有的职权, 在教育人事、课程、与经费权上联邦教育部拥有的权限极低, 主要处在辅导和建议的地位上。 2.教育管理机构的独立性不同 在我国, 教育部为国务院职能部门, 其下的省、市、县教委(教育局)也是地方政府的一部分。此外如教育人事与教育经费也一并在普通行政之运作中考虑, 并未独立分开执行。因此, 我国各级教育行政组织均采取从属制。相比之下, 美国的教育行政组织形式多样。国家联邦教育行政组织属于政府组成机构, 采取的是从属制。州教育行政组织采取半独立制, 美国的州教育董事会虽独立于州政府机关之外, 但其经费预算及部分州教育董事仍由州政府控制或指派, 故属于半独立制。而地方教育行政组织则采取独立制, 美国地方(学区)的教育董事会享有组织、人事及经费的自主权。 3.教育管理机构的决策体制不同我国从国家教育部到各地方教育厅(局)均采用行政首长负责制,而美国各州及地方的教育行政机关, 均采用委员会制, 设有教育董事会(或委员 会)为决策机构, 教育局为执行机构。 二、对两国教育管理体制的分析及得到的启示 1.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关系 美国作为联邦制国家, 采取的是地方分权制。而我国作为单一制国家, 采取中央集权制。教育行政权力分配的集中与分散各有利弊, 不能一概而论。 中央集权制的长处在于: 有利于统一教育的目的、方针政策, 使国家的整体利益得到实现; 有利于集中国家的财力、物力, 按照国家的某项需要实施重点发展, 保证国家的重点人才需要; 有利于国家通过行政干预对教育事业的管理与控制, 推动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 并且有利于保持各地区教育的平衡发展, 消除教育机会不均等现象。其弊端在于: 一是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机关缺乏自主权, 限制了办学的积极性; 二是整齐划一的目标模式, 压抑人的个性发展, 培养出的人才不能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三是难于发挥社会、集体、个人的办学积极性;四是机构臃肿, 中间环节过多, 权责界限不明, 行政效率较低。地方分权制的长处在于: 有利于调动地方政府办学的积极性, 增加对教育的投入; 有利于教育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培养所需的人才; 有利于调动社会、集体、个人的办学积极性和创造性, 促进教育事业的不断壮大; 同时, 还有利于建立相对灵活的学校办学机制, 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形成特色学校。但也存在不少弊端, 一是容易造成国家整体上“失控” , 国家重点需要的建设人才难以得到保障; 二是缺乏统一的发展教育的目标和标准, 教育质量参差不齐, 甚至可能扩大教育机会不均等现象; 三是国家整体上的协调、控制、评价、督导等规范化管理难以实施, 行政管理能力削弱。如在美国, 教育经费来自于各学区的税款, 一些贫困的学区由于资金短缺而面临困境。 2.教育管理机构和政府机构的关系美国的部分教育管理机构享有人事权和财政权, 独立于政府

小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

小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 摘要: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与深入开展,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方法越来越渗透到了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中,使得目前小学教育教学领域正呈现出一派蒸蒸日上的新气象。而其中,教学反思对教育教学的影响则是尤为突出和明显的,但是当前小学教师所进行的教学反思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和误区,为此,就教学反思现存的主要问题和改进建议等略作粗浅分析探讨。 关键词:小学教学问题原因对策 1 小学教师教学反思中现存的主要问题 1.1 教学反思的形式层面 1.1.1 格式比较单一,有模式化的倾向教学反思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对广大教师来说,其必要性和重要性已是人人皆知的,但究竟在实践中该如何操作,怎样写教学反思,不少教师深感困惑而无从下手。这种情况下,介绍或给出一些教学反思的案例,让教师大致明确其格式或样子本身是非常必要的。但反观我们的现实却不难发现:众多教师写出的教学反思案例其格式基本上如出一辙,有教师将其总结概括为“先写不足之处,然后写获得启示,最后写怎样运用”,而这种格式的套用对于其教学是没有任何益处的。 1.1.2 为应付检查,流于形式在中小学教学实践中还存在这样的倾向:即不少教师把写教学反思看作是一种额外的负担,是浪费时间,往往为了应付学校领导检查才勉强胡乱应付完成。这样,教学反思的撰写就成了为反思而反思,流于形式,浮于表面,教学反思的实际价值根本没有得到切实的体现。诚然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1.2 教学反思的内容层面 1.2.1 全面而不深刻通过查阅众多的反思案例,不难发现,比较成形的教学反思一般都在内容方面较为全面,大都从成功之处、不足之处、今后改进等角度进行论述,可以说是面面俱到,但多为蜻蜓点水,一代而过,虽然全面但缺乏深刻性,给人的感觉很是空泛,似乎大家谈的几乎大同小异,没什么区别。 1.2.2 零散而不系统目前,教学反思在内容方面或多或少还存在着反思的内容比较分散,零碎,没有形成合力,不连贯,缺乏系统性等现象。一些老师常常是这次反思某一问题,下次反思就又换成了另一问题,有东一鳞西一爪的感觉,结果是每个问题都泛泛而谈,缺乏深度和对问题的较为连贯的、成体系的深入思考和认识。因此,反思的效果并不很明显,对教师教学行为的改进也微乎其微,进而也致使不少教师对这一方法的实效性产生了怀疑,而这反过来也严重影响了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积极性和热情,形成了恶性循环。 1.2.3 重教师而轻学生当前教学反思案例所表现出的一种鲜明倾向是:反思的着眼点多集中在教学的内容、教学的方式方法、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学的效果等“教师怎么样教”这一层面,对“学生的学”进行反思的并不多见,而这种做法是很有局限性的。 1.2.4 多叙事而少分析存在于当前中小学教师教学反思中的另一问题就是反思文章往往充斥着很大篇幅的教学过程和流程的描述,客观记录描述的比重很大,而透彻的分析和深入的思考则较为欠缺,对应反思的核心内容往往是简单地一笔代过,这样的反思过于概括、流于表层、较为肤浅,仅仅简单地概述了不完善的几方面,而为什么会有这些问题的存在,如何在下次教学中改进等至关重要的问题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分析和探讨,在理论认识的深广度以及实践的改进完善方面都没能发挥教学反思应有的作用。 2 原因分析与建议 之所以出现上述种种现象和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2.1 教师自身因素

小学教师教育教学目标责任书

小学教师教育教学目标责任书 ----------------------------精品word文档值得下载值得拥有---------------------------------------------- 古寨学校教师教育教学安全目标责任书 为了加强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塑造教师良好的形象;为了完成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安全工作,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同全体教师签订目标责任书。内容如下: 一、师德师风目标责任 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爱护学生,全面关心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健康。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坚持正面教育,严禁体罚与变相体罚学生,或讥讽、歧视、侮辱学生。 2、关心学校,处处维护学校集体荣誉,事事为学校着想,爱护公物,关心学校一草一木。认真工作,勇挑工作重担,努力完成本职工作。不在工作时间内从事与教育教学无关的活动,不无故旷课、迟到、早退、缺课、擅自调课或请人代课。不在课堂上抽烟和使用通讯工具。 3、加强自身修养,说话和气,以礼待人,尊重别人,言行举止文明,衣着整洁,大方热情接待家长来访。在思想境界、文化修养、道德情操方面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好,事事处处做学生表率。 二、教育教学教研目标责任 1、完成各种计划、总结及学校安排的资料、表册的上交整理工作;保质保量认真完成各项工作,力求有过程、有成效。 2、开全课程、上足课时;严格按课程表规定的课程上课,不得擅自改变课程设置或课程内容;

3、立足课堂,加强课堂教学研究,规范自身课堂教学行为,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按要求超周备课,按学科特点及教研组要求完成作业量; 5、积极参加学校安排的教育教学活动。按时按要求参加校内外各种教育活动和教研活动; 6、认真参加课题研究,做到计划、开题、过程资料、经验交流、结题、推广,资料完整; ----------------------------精品word文档值得下载值得拥有---------------------------------------------- ----------------------------------------------------------------------------------------------------------------------------- ----------------------------精品word文档值得下载值得拥有---------------------------------------------- 7、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参加学校组织的学科测评或相关评比。三、安全工作目标责任 1(主动学习,学习贯彻国家有关安全的法律法规,增强安全意识; 2(注重教育,经常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 3(加强值班教师为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切实履行好岗位职责,发现学生进行不安全活动及不良情绪,要及时进行制止和教育。 4、外出时,要维护教师形象,不酗酒、不参与赌博等不健康的活动,注意人身安全,做好自我保护工作。 5、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要做到遵守秩序,注意安全。

中美家庭教育差异成因及对策

张仰媚(菏泽学院外国语系,山东菏泽274000) 摘要: 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对人的教育具有不可置换的意义。中美在家庭教育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不同的观念和培养方式造成了中美两国的儿童在成人后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本文试图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并给出解决的办法。 关键词:家庭教育;育儿观;传统;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识码:B 家庭教育指的是在家庭互动过程中父母对子女的成 长发展所产生的教育影响,也是全社会各个教育环节中 最重要的一环。中美两国由于在文化传统、观念意识、 生活方式以及社会习俗等方面存在着诸多不同之处,导 致在两国的家庭教育方面也存在着许多差异。 一、中美家庭教育差异及原因 (一)两种不同的家庭成员关系 我国当代家庭教育受传统的家庭观念影响,家长总 是意味着权威,作为统治者在家庭中处于核心地位。在 家庭中,年长者一定可以教育年幼者,这就在家庭内部 形成一种人际关系的不平等,儿童也由此学会了对不同 的人说不同的话,懂得了父母比朋友重要,长者是权威 的象征。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下,孩子慢慢习惯了在多重 规则下生活。然而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计划生育 政策的执行,许多家庭走向另一个极端,让孩子在家庭 中处于特殊地位并加以重点保护,孩子成了中心人。对 孩子采取百依百顺的态度。他们过分满足孩子的任何需

要,生活上过分优待孩子,经济上过多偏重孩子,这就造成家庭关系的另一种不平等。 而在美国家庭,家长更注重自由与平等的相处。从 小就尊重孩子,重视给孩子的个人自主权,让孩子学会在社会允许的条件下自己做决定,独立解决自己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他们把孩子当做一个独立的个体平等对待, 给孩子应有的尊重和理解。孩子在父母面前可以畅所欲言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所言有独到之处,父母还会给以适当的奖励。孩子有独立的时间和空间去自由地想象或进行创造性活动。 (二)两种不同的育儿观 中国式家庭教育往往着眼于孩子将来是否有出息, 能否找个好职业,能否在顺境中度过一生。基于这种期盼,很多家长认为,父母对孩子的责任就是让他们生活得更好,父母能给他们多少幸福就给他们多少幸福。若能给孩子创造最优越的生活条件,再苦再累也愿意。为此,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除了生活上进行无微不至的照顾,还特别关心孩子的智商,为了能让孩子成龙成凤,除了学习,什么都不让孩子干。至于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对未来生活的适应能力,以及公民意识等却很少考虑,认为孩子只要成绩好,什么问题都能解决。

小学义务教育课程设置一览表

科目 年级 品德小学义务教育课程设置一览表 一二三四五六 222222 语文887766数学555555英语3333 艺术(或选择音乐、美术) 科学444444 2233 综合实践活动2222体育443333 地方与学校开 332222发选用的课程 周总课时数(节)262630303030学年总课时9109101050105010501050 注:A.表格内为各学科的周课时数,总课时按每学期最少16周上课时间计算; B、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可安排学生兴趣活动课、校本教学课、班队会等,包括写字课、安全课、卫生课等课程。

1 1 1 2 小学春季各年级作业设置一览表 合计 生字 算术 小楷 图画 写话 工作笔记 周 记 作文 英语 数学 横格本子 拼音 备注 学前班 一 二 5 7 9 2 2 2 2 2 2 2 2 1 1 1 1 1 三 四 五 13 13 13 2 2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 2 2 4 4 4 六 13 2 1 1 4 合计 小学秋季各年级作业设置一览表 田字格 算术 小楷 图画 写话 工作笔记 周记 作文 英语 数学 横格本子 拼音 备注 学前班 一 7 9 2 2 2 2 2 1 1 2 2 二 9 2 2 2 1 1 1 三 四 五 六 13 13 13 13 2 2 2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 2 2 2 4 4 4 4 说明:A.生字、算术、小楷、图画、拼音、写话、横格本子规格为 32kX30; B.工作笔记规格为 32kX100; C.周记、作文、英语、数学规格为 16kX40. 春季学期作息时间表 项 目 起 至 时 间 时间(分)

小学教育教学问题的调查报告

小学教育教学问题的调查报告Xx县Xx办事处Xx小学是一所有着多年历史的公办小学,学校位于城乡结合部,现有教学班7个,在校学生161人,在职教师15人。近年来学校发展较快,拥有10个教学班规模的教学楼已经投入使用,学校餐厅即将建成,学校发展的远景目标是寄宿制学校。 学校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在与县城学校竞争中处于被动的局面,由此引发的一系列教育教学问题不容忽视。 1. 生源严重不足造成班额过小。在学区范围本来就狭小的情况下,部分优质生源又被临近的Xx小学和县直一小夺去。本校最大班额才43人,最少竟然只有11人,而且这种情况有愈发严重之势; 2. 师资力量薄弱造成课程开设不足。在职教师尽管学历已经达标,但数量和质量的缺陷特别是没有一个专业的体、音、美和外语教师使得学校不能开足所有课程,勉强兼职开设的课程很难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3. 教学设备简陋造成课改进行缓慢。全校教师办公仅有一台旧式电脑还联网困难,多媒体教学还基本上是零状态,多数教师授课仍然停留在原始阶段,加上部分教师不思进取的思想观念,所以除了语文方面推行的“五部教学法”稍有起色初见成果外,其余各科基本上没有大的进展; 4. 留守儿童比例增加造成学生思想教育难度加大。现

成的调查数据显示,在校生中留守儿童所占比例高达50%以上,很多留守学生由于长期依赖不管教育只管吃穿的爷爷奶奶,形成了孤僻、自我中心、缺乏爱心和不懂感恩等不健康心理,由此在学习生活中表现出多种违纪现象,及时了解和掌握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规律是思想教育工作中的一道亟待解决的难题; 5. 学困生的“困难”造成老师的难解。教育实践中,面对少数学困生的刀枪不如和低素质家长的护犊之情,头顶诸多禁忌的教师显得无能为力。学生至上不得越雷池半步的极端思想极大的束缚了正常教育教学工作的展开; 6.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造成因噎废食。安全教育固然重要,但因为安全的需要而放弃了基本的生存能力训练,牺牲了正常的体育课内容,荒废了必要的课外活动,对于学生风险意识的提高和抗挫折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无疑成了最大的障碍。如此培养出来的肉体安全的学生又如何能担负起复兴中华民族的重任。 1. 调整办学思路,以特色和质量吸引更多的优质生源。 为尽快摆脱生源竞争中的不利局面,学校要牢固树立以质量求生存,靠特色揽生源的办学理念,打破常规,充分发挥小班教学和享受农村学校营养餐的优势,为学校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 针对各校师资力量薄弱和班额严重不足的普遍现

中美学校教育对比

中美学校教育对比 一、为谁而学:美国教育告诉学生学习是自己的事,让学生自己去想,想学什么东西,因而学生一般学得主动、灵活、高兴。而中国的教育总是要事先给学生做出细致繁琐的各种规定,该学什么,学多少,什么时候学,该怎么学等等,中国的学生视学习为功利,因而习惯于应付,学习是家长、老师的事情,是为升官发财找工作而学,学得被动、教条、无奈。 二、育人目标:美国不太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极其看重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因而才会有美国白领不会算10减6等于几貌似“可笑”的事情发生,他们觉得要趁孩子年龄小时抓紧培养创造性思维,而中国教育特别重视所谓的“双基”,重在练“基本功”,不重视对学生创造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美国的学生低分高能,中国的学生高分低能。因而世界500强企业,一般不愿意接收中国学生,在他们看来,中国教育是培养知识的奴仆,而不是在“育人”。 三、课堂:中国的教育善于给孩子一个总结,把学生教到无问题就好;美国的教育善于给孩子一个启发,把学生教到能不断提出新问题。中国的课堂要举手发言,美国的课堂鼓励自由发言。中国的课堂如果对教师的结论不同意会遭受批评,而在美国的课堂上则受到表扬。中国的课堂讲纪律,美国的课堂讲人权。 四、师生关系:在中国,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孩子刚踏入学校就知道老师总是高高在上,而在美国教授也没有什么权威可谈的。美国人不承认权威。中国孩子盲目崇拜老师,觉得老师总是对的,中国的老师喜欢保持威严,不苟言笑,美国老师很喜欢和小孩一起聊天,是要好的朋友关系。 五、考试制度:美国的考试经常是开卷,孩子们一周内交卷即可,而中国的考试则如临大敌,单人单桌,主监副监严防紧守。在中国,考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淘汰;而美国的考试目的在于寻找自身存在的不足,查漏补缺,以利于今后的发展。 六、班级人数:中国虽明文规定每班不超过45人,但乡镇及县级学校班级人数平均60人之多,法律并不能约束什么。而在美国,一个班的人数不超过30人,31个人就属于违反教育法,不同的是美国人看重的是诚信——自我信誉度,故不敢越雷池半步。 七、时间:在一年中,中国中学生有8个月是上课时间,每天11个小时左右的在校时间。美国学生每年只有1000个小时左右。上学时间短、课业负担少,这是让孩子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孩子有了更多的自由安排时间还能让孩子学习自己安排时间。 八、成绩单:成绩在美国属于“隐私”。老师给家长看成绩单,他只给你看自己小孩的成绩,不会公布全班的成绩。在中国,行政部门会想方设法的公布学校成绩。教师的考核也要看学生的升学率、优秀率。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在这样的机制下长达12年之久,心理压力之大是显而易见的。

小学英语教学目标的确立

小学英语教学目标的确立 小学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使用水平,而这个水平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如何实践这个目标,我觉得关键一点就是要看我们这些授课者对教学目标的把握,我们是引路人!我们小学英语教师的教学任务真是任重道远。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实际的困难,做好心理准备;同时对学生的要求不要太高,给他们一个自然的发展空间。下面就谈谈我对如何确立小学英语的教学目标的理解: 一、从教材整体出发确立教学目标,避免教学目标的淡化 确立每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既要从本课特点出发,又不能只盯在一篇课文上,要树立英语的整体教学观点。从整体出发,把眼光放在一单元、一册书、一个学年、一个学段乃至课程标准的总体要求上来考虑,使其上下关联,互为照应,分解合理,体现出学科的序列性。这样,就不会为教一课而教一课,以致脱离教材,失去“英语味”。 如涉及具体单元或某一课时的教学目标设计,不能过于笼统、淡化,如以下的教学目标设计就存有此缺点: 知识目标: 1.掌握相关单词,要做到听、说、读、写四会。 2.掌握基本句型并能实行替换练习。 水平目标: 1.对学生实行初步的读写训练。 2.能利用所学知识,根据教师所创设的情境实行对话表演。 对每一课时的教学目标设计,要清晰、具体、明确,注重前后联系,体现目标的三维性。这样从教材整体出发,在观照课程目标、阶段目标和单元目标的前提下,设计每课时的教学目标就不会出现表面上热热闹闹作秀,深究目标实质却不甚明了的课了。 二、从学生实际出发确立教学目标,避免教学目标设计的偏执性 课标倡导“以人为本”的精神,注重学生的终身发展,所以,根据学生的求知需要、情感需要和发展需要来设计教学目标的理念是符合新课程精神的。某些

中美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比较研究与启示

中美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 比较研究与启示 孔亚峰 (曲阜师范学校,山东曲阜273100) [摘 要]中美两国在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的培养上具有不同的历史发展轨迹,因而两国 小学教育专业在课程的结构调整以及核心课程的具体设置上均具有相当大的差异,通过对这种差异的比较分析,可以挖掘出中美两国隐藏在课程背后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差异。[关 键 词]中国;美国;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比较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69(2008)02-0022-06[收稿日期]2007-08-10 [基金项目]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新课改背景下小教专业师范生职业技能的培养研究”(课题批准号:2005JG16)。 [作者简介]孔亚峰(1980-),男,山东曲阜人,曲阜师范学校讲师,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生。 一、中美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培养的背景 (一)美国师范教育的两次转型 美国师范教育的发展始于殖民地时期。但从 19世纪后期起,美国师范教育经历了两次转型。 1.师范学院阶段:美国师范教育的层次提升19世纪后期,在基础教育特别是中等教育进 一步发展的背景下,美国师范学校逐渐暴露出自身的局限性,不能充分满足基础教育对师资提出的新要求,并面临提高学术水准和学历层次等诸多在原有体制范围内无法解决的问题。[1]在此情况下,师范学校开始走上向师范学院升格的道路。 2.综合性大学阶段:美国师范教育的整体转型 应该说,美国师范教育机构真正意义上的整体转型始于二战后,师范教育横向上的学科结构拓展以及纵向上向综合性大学教育学院或教育系的转变,构成了二战后美国师范教育整体转型的主要内容。[2]随着综合性大学教育学院和教育研究生院的发展,这种基于综合性大学的教师教育模式得到了美国社会的广泛认可。这种教师教育模式把教师的培养置于学科门类较齐全、学术声 誉较高的综合性大学里,它与此前的师范学院的最大区别就是其建立在宽广、精深的基础学科教 育上的开放性。因此,一方面,它既把普通文理教育作为基础,另一方面它也重视教育实践技能的训练。 (二)我国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培养的三个阶段 自新中国成立至今,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的培养层次、培养机构、培养模式及课程方案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特征。[3] 1.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培养的中师层次阶段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制定了师范学校教学计划,规定其课程方案(教学计划)由“普通文化课程”(与小学教学科目对口的学科基础课程)和“教育学科课程” (设教育学、心理学、小学教材教法)两大类课程及教育实习组成,并侧重语文、数学两科的教学。 2.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培养的专科层次阶段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师范教育 培养体制与培养模式均发生了由量至质的变化。部分经济发达地区先后采用“五年一贯制”或“三 2008年第2期外国教育研究 No.2,2008 第35卷总第212期 StudiesinForeignEducation Vol.35GeneralNo.212

对小学教学评价的问题分析与改革策略

对小学教学评价的问题分析与改革策略

————————————————————————————————作者:————————————————————————————————日期:

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论文课程代码:0456 课程名称:《当代小学教育教学改革》 学习中心校本部***** 姓名 ******** 学号 15*31**030* 专业小学教育 年级业余高起专 联系电话 1********** 浅谈对小学教学评价的问题分析与改革策略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以及世纪之初新课程改革实验的进行,基础教育教学评价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与此同时,当前我国教育实践中各种非素质教育的行为仍然存在,导致这一状况的原因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方面就在于教学评价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对之进行分析和思考有利于素质教育教学评价的发展和新课程改革实验的全面推广。 关键词:教学评价;问题分析;改革策略 世纪之初,积极推进课程改革成为我国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之一。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新课程标准、新课程理念使基础教育实践发生了许多新变化,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校、广大教师、学生和社会力量都积极投入这一改革之中。在此背景下,我国基础教育教学评价理论研究逐步深入,新的评价手段得以研究和使用。评价内容逐步拓宽,形成由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思想道德、情感态度、能力发展水平、个性发展等构成的多方面评价对象。注重学生的感受、体验,联系学生的实际和社会生活,采用自评、他评、相互评价和操行评语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能力发展方面注重学生的探究能力,对知识的运用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评价。在此,笔者仅对当前教学评价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革策略。 一、当前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剖析 1.教学评价观存在一定程度的模糊性:鉴别性、诊断性与形成性评价的关系与地位需要进一步明确当前,基础教育教学评价

小学教育《教学设计》试题及答案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开卷)教学设计试题一 一、判断题(每题3分,共30分)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行为目标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2.瑞奇总结归纳教学设计模式的6个要素分别是什么? 三、单选题(每题3分,共30分) 1.( )是对信息传递给学生的方式所做出的决策,对教学媒体的选择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A.传递策略B.组织策略 C.管理策略D.微观策略 2.对每一类的学习,要识别出导向学习的有效条件,其公式是:要得到X 的学习结果,就要提供或安排Y的条件。这是( )。 A.设计学习活动的行为主义原则 B.设计学习活动的信息加工观点 C.设计学习活动的建构主义观点 D.设计学习活动的情境认知观点 3.( )指教育评价的第三个时期。即20世纪50-70年代,以布卢姆为主的教育家,提出了对教育目标进行评价的问题。学者们把1967年界定为美国教育评价发展的转折点。 A.“心理测验时期” B.“目标中心时期”

C.“标准研制时期” D.“结果认同时期” 4.一位心理学家认为,在学习者尚未表现出足够的学习动机的情况之下,没有必要推迟学习活动,对于那些学习动机不强的学习者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有效的教学,使他们尝到学习的甜头,而这有可能产生学习的动机。这位学者是( )。 A.奥苏伯尔B.加涅 C.梅里尔D.皮亚杰 5.依据教材中的观点,教学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具有比较明确的( )特点。 A.组织性、高效性、先进性B.目的性、可控性、适应性 C.目的性、高效性、可控性D.可控性、灵活性、适应性’ 6.在霍恩斯坦的教学目标分类学框架中,行为领域包括( )5个层次的目标。 A.获取、同化、适应、施行、达成B.获取、同化、理论、施行、模式 C.获取、同化、方法、施行、达成D.获取、同化、方法、模式、综合 7.任何行为都是由特定环境(或情境)决定的,都是在“刺激一反应”的条件反射中形成的。这是( )的观点。 A.行为主义学习理论B.社会学习理论 C.建构主义理论D.情境认知理论 8.( )涉及设计教学活动的决策,包括对教学活动的呈现类型、程序及其结构,学生练习的类型、教学反馈的特点等的组织决策。

中小学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中小学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现在的中小学教育教学中存在很多突出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使我们的中小学教育处于一种表面健康而内里虚弱 的状态,而且这种虚弱对教育的未来,对孩子们的未来都是一种潜在的威胁. 首先只重知识不及其余.教育的目的并非知识的堆积,而是有益于人的生成,有益于人类真善美的理想的追求。而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的教育内容以知识为主,不可避免地出现方法上是以传授、灌输为主,教与学的质量评价上,是以学生掌握和积累知识的多少为标准的现象。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被要求牢记科学概念、术语、公式与定律,却不知道这些理论都是可置疑的,它们并非终极真理,有待进一步完善。沉重的记忆负担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他们很容易陷入满腹数理化知识却缺乏情感及价值判断、缺乏创造性的状况。事实上,离开了科学素养与科学方法的陶冶,学生只能说是受到了训练,而非教育. 其次一些教师受标准答案的桎梏认为作文可以千差万别,造句可以互不雷同,科学题目的答案却无论如何该是统一的。在科学教育的实践中,无论是物理、化学还是自然、生物,凡是习题和作业,老师都少不了把“标准答案”在黑板上统一公布,如果有的同学用的是不同的方法,老师是绝对不鼓励的,开明的老师会说“解法虽然是对的,但在考试的时候最好严格地按黑板上的解法走,以免丢步骤分甚至被错判丢分……”。于是

本来没有优劣之分的解决方法在学生心目中就产生了所谓“好”和“不好”的区别,久而久之,学生在这种价值判断的驱使下就顺应了老师有意无意“追求统一标准答案”的要求。教师对他们的新异方法不加鼓励,使他们的方法得不到肯定和认同、他们的创新行为得不到积极的强化,那么他们的探索和创新热情自然就会逐渐削减,最终放弃自己的种种探索和尝试。在无意中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最后重视应试,忽视学生的能力发展;重一刀切,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好学生是学出来的而不是教出来的。通过给学生搭建平台,创设情境,使学生主动地学习。而在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学中教师却不是按照这样的思路去 让学生学习的。依旧把讲授作为重点和中心。一个班级有四五十个孩子,教师讲授使一部分学生能够听懂,或者没有问题方认为这一节课是授课成功了。熟不知还有一部分学生根本不知道教师讲的是什么,或者有问题,或者有其它的想法思考等都被教师扼杀在摇篮中了。学生的能力得不到很好的发展,学生不善于解决问题,创新能力更别提能够得到培养。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是决不会放心这样做的。会认为学生把课堂搞乱,教学任务完不成。教师引导学生也只是很短暂的一个环节,学生智慧的火花不可能在与教师的交流目光中一瞬间爆发。教师认为如果不给学生设计好一堂课的“框架”,让学生在里面去“填实”,那么这节课就是失败的。教师牵着

中美学校教育差异提纲

The Differences of School Eduction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中美学校教育差异 1.INTRODUCTION- 1.1.The nuture of school education 1.2.Background (the features of students of two countries ) 1.2.The significant of the study(make up the shortage ) 2.BODY- 2.1.System,structure,teching point of two countries 2.1.1.American school eduction 2.1.1.1.System 2.1.1.2.Structure 2.1.1. 3.Teching point 2.1.1.4.Advantage and disadvantage 2.1.2.Chinese school eduction 2.1.2.1System 2.1.2.2.Structure 2.1.2. 3.Teching point 2.1.2.4.Advantage and disadvantage https://www.360docs.net/doc/29121353.html,ment and thoughts

https://www.360docs.net/doc/29121353.html,ment by experts 2.2.2.My thoughts with experiences 2.2. 3.Examples to support my thoughts 2.3.Measures learn from each other 3.CONCLUSION- 3.1.Analytical summary 3.1.1.Amerian school education features 3.1.2.Chinese school education features 3.2. Concluding statement 老师我不太会写帮我看看吧谢谢呀 09商务英语本二张芸

小学语文教学中常见问题及对策

小学语文教学中常见问题及对策 问题1:太在篇章上做文章,过多过细地分析文本而忽略重点语句的教学。 对策:教师应加强对文本的理解,吃透文本的重难点,结合文本所在单元,备课时较系统地归纳出单元训练重点,有指向性地对学生进行训练。在实践性环节上设计可以更充分一些,可以让学生通过课文,联系生活中看到的人、事、物,来做一定的迁移,还可以和写作指导结合得更紧密一些,这样就使学生的言语实践活动更加充分。 比如教学六年级下册《夹竹桃》这篇文章,有两个出彩的地方。如课文第四自然段中,有几个句子是概括地写:“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写夹竹桃在春、夏、秋三季的形象,老师让学生通过概括的语句调动想象,让学生自己来描绘想象得到的画面,并且反复朗读,加强感受和体验的过程。又如幻想的一段,让学生用模仿的句式来造句,如果能多花点力气,多花点时间,如果老师不给学生点明,从平凡中发现不平凡,从普通事物中发现其美妙的意趣,也是可以的。 问题2:问题的提出有的过于繁琐,有的偏离语文。 对策:一篇文章问题不易过多,过细。应设计围绕一个大问题逐步深入,引领学生层层深入地与文本对话,递进似地悟出教师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教师要善于提出好的、到位的问题。什么样的问题好,那要看问题解决的实质是什么?语文的问题不能是单纯的追求“非语文的(如科学常识、道德伦理、历史地理等)”,如果产生了“非语文”的问题,允许学生从这个角度来理解,但最终的落脚点还是为语言的内容和形式服务。在问题中,工具性与人文性是相互渗透的关系,相互依托。有时我们提出一些问题,学生无法解决。冲着这一点,就可以说明备课不够充分,学生的学习底细摸得不够清楚,或许从另个方面说明教师的文化底蕴不够深厚。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已迫在眉睫。 课堂是动态生成的,所以学生可能会出现许多意外的问题,也就是说与本课的教学无关,教师要注意掌握分寸,实在不需要解决的,教师要艺术性避开,但不要伤害学生的积极性。需要解决,又无关紧要的问题,教师要掌握火候,不要占据大量的时间。语文课决不是什么问题都需要解决的教学。

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计划

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计划 以学校总体工作计划为指导,以深入开展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为目标,围绕学校主题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为主要内容,注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基本道德。规范班级日常管理工作,开展丰富而有意义的少先队活动,努力探索班级工作的新特色。 我共有学生44人,其中男生18人,女生26人,男女人数失衡。学生来自周边各个村寨,在个性、学习习惯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其中班干部5人,没有品德特殊的学生。 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品德方面,本班学生热爱学校、班集体,团结上进、思想端正、遵守纪律、尊敬师长、热爱劳动。能按照《小学生守则》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但由于种种的原因,部分学生身上仍存在着以自我为中心,纪律观念淡薄等现象,可以通过集体教育来转化。学习方面,本班学生热爱学习,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大部分专心听讲,发言积极,作业美观大方。个别学生学习习惯不好,上课不能集中注意力听讲,需要进行个别辅导和特别的关注。家长大多是农民。家长能支持老师的工作,但不重视家庭教育,能希望与教师积极配合,共同教育好孩子。班级特点,本班学生爱学习、守纪律。男生活泼、好动,爱表现;女生文静、可爱,不爱张扬。总的来说,班级特点比较稳,但稳中有

活。 班级教育工作重点 加强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继续进行热爱班级的教育、团结同学的教育,搞好心理健康教育。 具体工作: 1、继续抓好五年级学生的常规养成教育,培养良好行为。 2、搞好班级卫生工作管理、学生的日常行为培养,争创卫生文明示范班。 3、搞好每位学生的自我保护教育,增强安全意识,形成一定的能力。 4、搞好每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其身心都能得到健康地发展。 5、使学生爱科学、学科学,主动探索新知。 本班学生奋斗目标 1、形成健康向上的良好班风,增强集体凝聚力。 2、争当学校的“优秀班集体”。 3、发展个性特长,促进身心健康。 具体工作: (1) 鼓励支持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班级的各项活动,力争优异成绩,锻炼能力,培养其集体荣誉感。 (2) 注意育人环境的美化,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建立各种生动活泼的评比栏。

中美小学语文教材差异

周日,在图书大厦为多多买了一套《美国语文——美国小学课文经典读本》,书中精选的235篇课文主要源于2~6年级课文,同时配上英语原文,被《时代周刊》评为“人类出版史上第三大畅销书”。 这套《美国语文》读本,由美国著名教育家、俄亥俄大学校长威廉·H·麦加菲花费20多年时间倾心主编,至l920年累计销最便高达l.22亿册,是美国最畅销的语文课本。全书根据全文,按主题进行分类,共分为l0篇,亲近自然、动物亲情、正直诚实、勤奋友爱、坚毅勇敢、同情善良、自尊自律、人际沟通、求知思考、快乐人生。这套书通过道德文字向孩子传授知识、进行美德教育的优秀读本。汇集了狄更斯、华盛顿·欧文、莎士比亚、爱默生、梭罗等名家名篇,通过一篇篇短小精悍的故事,将道德教育的内容倾注于作品之中,让孩子在欣赏这些优美文字的同时,从中感受到道德教育的力量,潜移默化地形成影响他们一生的美德观念。 美国实行12年义务教育,小学学制6年,美国的教育体制高度分权,全国没有统一的教育标准,全国没有统编教材。美国小学语文教材各州都有地方特色,学生所学的内容贴近自己的生活,使他们更有兴趣,也从小培养起热爱乡土的观念。为适应市场竞争,教材的编印引人入胜,且不断更新,新近发生的事都会被补充进教材,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其小学教材与我国相比,有很大的不同,美国小学语文教材更多地把小学语文教材当作一个传授知识的载体。因此,在美国的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不是采取 "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来讲课文,而是采取讨论、总结等

方式。如美国老宇航员格林1998年以77岁高龄重上太空,几个月以后,书店里出售的一些小学语文教材就已有了他的故事。另外,如新的科技发明,社会科学成果也都会时常出现在小学语文教材之中。通过这种教育,美国希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获取信息的能力,清晰思考的能力,有效交流的能力,理解人类环境的能力,知晓人类和社会的能力,以及个人生存能力。 恰巧,今天早晨,在中国新闻网上看到国内文学期刊《收获》杂志副编审叶开先生的一篇文章《语文教育的核心不是道德教化》,全文如下: 我看到的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来源很广,大多数都没有署作者名,并且很多都遭到了编撰者肆无忌惮的篡改。比如课文《一颗小豌豆》篡改自安徒生童话《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完全失去了原貌。王安忆散文《我们家里的男子汉》完全遭到了剽窃,课文不仅不署作者名字,而且大段删改。有些课文肆意剽窃国外作者的作品,改头换面,篡改成中国的内容,例如《餐桌上的大学》篡改自意大利裔美国企业家格里亚的《晚餐桌上的大学》,篡改后的课文,文字低劣,逻辑不通……这类作品的入选,只是作为一种明显的道德说教用具。 语文教育的核心,不是道德教化,不是思想改造,语文的教育核心价值,一是认写文字,二是阅读经典。学会书写,懂得欣赏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应是语文教育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对经典作品的熟读和背诵,则是这种学习的主要的、切实有效的手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