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云南的歌会》导学案

16《云南的歌会》导学案
16《云南的歌会》导学案

16.<<云南的歌会>>

班级组别预习情况完成情况

【学习目标】

1.学习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和场面描写。

2.朗读、揣摩、品味文章语言,感受文章浓郁的乡土气息。

3.探寻并领略民族风情,热爱民俗文化。

【学习重点】

在朗读、品味语言的过程中欣赏云南浓郁的民歌文化及民族风情,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

【学习难点】

学习作者表现民歌文化的几种描写手法: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及场面描写。

【知识连接】

作者简介:

沈从文(1902~1988)苗族,湖南凤凰人,历任武汉大学、青岛大学、西南联大、北京大学教授,<

大公报>文艺副刊编辑,中国历史博物馆文物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在散文、小

说创作和古代服饰研究方面均取得很大成绩,代表作有小说集(边城>、散文集《湘行散记>、论著<中

国古代服饰研究>。

【学习过程】

一、导入

在云南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每逢集会或节日,人们聚集在一起,即兴歌唱,互相问答,游戏

传情。这种古老的歌会形式,蕴涵着浓郁的民间文化气息,自然引发了作者浓厚的兴趣与由衷的赞赏。二、预习检测。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迤西()譬喻( ) 糯米( ) 蹲踞( )

忌讳( ) 酬和( ) 铁箍( ) 熹微( )

2.解释下列词语。

引经据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譬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忌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酬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熹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无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淳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悠游自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扶摇而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别开生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文中描绘了三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分别是:山野对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空四个字)

2、三个场合在内容上各有侧重,在手法上也各不相同。第一部分侧重写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侧重写__________;第三部分侧重写____________。

3.说说与你通过电视和其它途径听到过的演唱会、音乐会相比,云南的歌会有哪些特色,作者为什么会对云南的歌会感兴趣?

四、反复朗读课文,完成以下问题。

4.文中第一段“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却有种种不同方式。”“多”字在文中是否可有可无?“种种不同方式”具体指的是什么?

5、课文第四段,用许多笔墨描写由呈贡进城时一路的景色,写“开满杂花的小山坡”,“各种山鸟呼朋唤侣”,还有戴胜鸟和云雀的歌唱。这些内容和“赶马女孩子的歌唱”有什么关系?你觉得作者写这些有什么用意?

6.在三种不同形式的歌会中,作者都进行了细腻的人物刻画,请跳读课文,划出三处人物描写的句子。看看作者分别写了哪三种人?描写了哪些方面?

7.下面两段人物描写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⑴.这种年轻女人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性情开朗活泼,劳动手脚勤快,生长得一张黑中透红枣子脸,满口白白的糯米牙,穿了身毛蓝布衣裤,腰间围个钉满小银片扣花葱绿布围裙,脚下穿双云南乡下特有的绣花透孔鞋,油光光辫发盘在头上。

⑵.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沈从文<边城>》

【课堂小结】

在文章中,无论是云雀的吟唱,还是人们的洒脱,都表现出一种蓬勃的生命活力,这些都是鲜活的充满活力的生命。只有这样的生命,生活才有意思。只有这样生活,生命才有活力。这些生命令我们这些在现实社会里疲于奔命的人无比的羡慕和向往。欣赏到这里我想把自己反复阅读这篇文章后的一些体会呈现给大家,以后的读书生活中同学们也可以试着写写自己读书杂感。

【当堂检测】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百衲衣

①故乡风俗:常生病遭灾的小孩,须吃千家饭,穿百衲衣,方能祛病化灾、长命百岁。我小时候经常生病,父母就让我吃千家饭,穿百衲衣。

②吃千家饭,就是挨家挨户讨一把米混在一起煮饭吃;穿百衲衣,就是挨家挨户讨一块布缝在一起做衣穿。千家饭象征性地吃一顿就够了,百衲衣却要常穿,有点像“护身符”。

③小时候,我不愿意穿百衲衣,爹娘不知说了多少好话,就差没跪下磕头了。10岁那年,妹妹在灶前烧红苕吃,把柴堆烧着了,烈火忽地蹿上了房顶。娘冲进火中,没有去抢救粮食和铺盖,也没有去抱那只闹钟,而是抢.出了那件百衲衣。娘的头发烧焦了,脸上被火燎伤了一大块。我啜泣着埋怨娘:“冒这么大危险抢那破衣服值得吗?”娘嗫嚅道:“值得值得!”

④在故乡,13岁就算成人了。我13岁就可以不穿百衲衣了,脱下百衲衣时,我仿佛飞出樊笼的小鸟一样自由快乐。我不知道娘仍然珍藏那件百衲衣,她真以为我能平平安安地长大,都多亏了灵验的百衲衣。她很感激百衲衣。在我考上大学进城时,娘把百衲衣放进了我的行李箱里,说:“要出远门了,带上它,让它庇护你,提醒你:你是吃千家饭穿百衲衣长大的山里孩子,要好好读书,替山里人争气!无论你走到哪里,干什么事,都不要忘了山里人!”

⑤后来,我结识了一位民俗学家,便向他谈起穿百衲衣的风俗。民俗学家说:“按照风俗习惯,穿百衲衣的孩子长大后,父母要向当年讨过布的人家还情的。你家还情了吗?”我惊诧:“怎么还情?”民俗学家说:“一般来说,讨过布的人家得还一截能做一件衣服的布。”我恍然大悟:难怪我满13岁那年,娘通宵达旦地纺线织布,原来娘已经悄悄替我还情了!

⑥我想,这获之碎布、报之衣料的百衲衣风俗,多像“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的古训呀!

⑦其实,我们每个人都穿过百衲衣——人生的百衲衣。每个人在人生旅途上,都会或多或少地得到生活的馈赠、命运的庇护、时代的恩泽和社会的援助,那么就不应该忘记报答。知恩图报,是一种传统美德,也是一种人生境界。其实报答并不一定要鞠躬尽瘁赴汤蹈火,往往只是拔一羽以利天下、伸一手以救众生的事,就像给穿百衲衣的人一块碎布而已……

8.概括本文的中心。

9.浓浓的母爱是本文表现的重点。在表现母爱时,作者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渲染两种方式。

正面描写有:

侧面渲染有:

10.第③段中加点的“抢”字表现了什么?

11.文章的结尾,作者说“不应该忘记报答”,作者认为应该怎样报答?(用文中的话回答)12.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想?(3分)

【课外延伸】

课外收集一些民歌、民谣,分小组进行交流,看看哪些属于“见景生情,即物起兴”,哪些属于“用提问题方法,等待对方答解”,哪些属于“唱其他故事,贯穿古今,引经据典”的。有兴趣的同学,不妨选择一两首唱一唱。

【课后反思】

我的收获

我的反思

精品文档 (195)16 云南的歌会(方案A)

教学目标 1.学习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和场面描写。 2.朗读、揣摩、品味文章语言,感受文章浓郁的乡土气息。 3.探寻并领略民族风情,热爱民俗文化。 教学重点 1.在朗读、品味语言的过程中欣赏云南浓郁的民歌文化及民族风情,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 2.学习作者表现民歌文化的几种描写手法: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及场面描写。 课前准备 1.学生分组搜集关于云南民间歌舞的文字及音像资料(如《阿诗玛》《五朵金花》以及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中的云南民歌片段等等)、流行歌曲演唱会及三高紫禁城演唱会的音像资料。 2.教师与部分学生根据教学需要,整理、剪辑音像资料。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步感知课文,了解云南歌会的几个场面,并学习本文的人物描写。 教学设计 播放剪辑好的云南民歌音像资料并导入 1.趣味竞猜:所播放的音像片段分别是哪个少数民族的民歌? (如:《阿诗玛》片段——彝族,《五朵金花》——白族,等等) 2.学生根据搜集资料的过程和欣赏到的音像片段谈感受。 3.教师导入: 我国有56个少数民族,每个少数民族都能歌善舞。云南是聚居了最多的少数民族的省份,在各族人民的生活中,民歌几乎渗透到了各个领域。著名作家沈从文先生有一篇文章专门介绍了云南的民歌,这就是——《云南的歌会》。 研习新课 1.学生自行朗读课文,要求读完课文后能说出自己通过本文对云南的歌会有了哪些了解。

本文以老练而又富有表现力的文字描绘了云南歌会的三种形式,这是读者初步感知课文就可以获取的信息,大多数学生也不会例外。教师在组织学生交流时应引导大家注意每种歌会形式的特点,并总结归纳:□教学设计山野对歌——才智大比拼; 山路漫歌——即兴自由歌唱; 金满斗会——民歌传承。 2.学生根据以上感知整理全文结构: 总起全文(1) 山野对歌(2~3) 分写三种场合的歌会(2~5)山路漫歌(4) 金满斗会(5) 3.学习“山野对歌”。 a.指名朗读2~3段,要求其余学生思考作者通过什么方式表现山野对歌并做批注。 学生不难看出“山野对歌”这一片断首先介绍了对歌的地点和内容,然后主要通过描写对歌中的年轻女子的动作、神态、外貌来表现山野对歌的热烈与欢快。教师在组织学生研讨时应引导大家注意“山野对歌”的民族特色,比如,南方少数民族生活在大山、丛林里,所以对歌的地点就在“松树林子和灌木丛沟凹处”;参与对歌的多是年轻男女,所以“唱的多是情歌酬和”,不少年轻人还因此找到了自己的心上人;文中对唱歌的女子的描写,特别是对她的衣着的描写,让人仿佛看到了一位聪明、开朗、勤快的少数民族农家女子。 b.比较阅读,交流讨论课后“研讨与练习”二:沈从文的两段人物描写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此环节教师要注意开放性,只要学生能看到两处人物描写的差异在于第一段直接描写人物的肖像,真实细致,第二段着力描绘人物的神韵气度,运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就可以了。(至于学生喜欢哪一种写法,只要言之成理,都应肯定和鼓励)(学生交流讨论后教师小结)人物描写的方法很多,可以直接描写,可以间接描写;语言可以朴素自然,也可以浓墨重彩。选择哪一种方法,全看表现人物的需要和自己的喜好,但核心一定是让人物符合人物的特点,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c.集体朗读2~3段。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上册 4.12 美国的诞生学案 新人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上册 4.12 美国的诞生学案新人教版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美国独立战争的起因,简述美国独立战争的过程,掌握独立战争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归纳美国独立战争的意义,理解美国独立战争既是民族解放运动,也是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3.情感态度价值观:分析美国独立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认识美国独立战争是北美人民反对英国殖民统治,争取民族解放的正义战争。 【重点难点】 重点:独立战争的过程和意义,认识华盛顿在美国历史上的重要作用。 难点:美利坚民族的形成和美国独立战争的性质。 【课前导读】 一、英属北美殖民地的发展: 1.美洲的土著居民是________________。 2.17世纪初,_______人开始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建立殖民地,一百多年后,殖民地数量已达________个。 二、来克星顿枪声: 3.1775年4月,英军在波士顿附近_________同民兵交火,北美人民争取独的战争开始。不久,各殖民地人民召开___________,决定组建军队同英军战斗,任命________为总司令。 三、《独立宣言》的发表和独立战争的胜利: 4.______年7月4日,大陆会议发表《__________》宣布一切人生而平等,人们有生存,自由和幸福等不可转让的权利。它的发表,标志着和的诞生。5.1777年,在_______________战役中,美军打败英国军队,迫使英军5000多人投降,是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________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6.1787年,美国制订宪法。确立美国是一个______制国家,规定________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享有_________权;__________和__________分别掌握国家的立法与司法大权。_____________当选为美国每一任总统。 7. 美国独立战争的领导阶级是和,领导人:。美国独立战争既是一场,又是一次。 8. 独立战争的历史意义:(1);(2);(3)。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美国的诞生教学案 新人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美国的诞生教学案新人教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独立宣言》基本内容、1787年宪法,理解美国独立战争历史影响。 2.讲述华盛顿的主要活动,评价资产阶级政治家的历史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美国独立战争的起因;美国诞生的过程。 难点:美利坚民族的形成和美国独立战争的性质。 三、学习与交流 美国独立战争: Ⅰ、历史背景:(阅读教材P72页相关内容,思考归纳,并在课本上分点标记好。) 思考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革命概况:阅读教材P73页——P74页相关内容,思考完善下列内容) Ⅲ、《独立宣言》 阅读教材P74页最上一段相关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并在课本上分点标记好。 1.发表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发布机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主要内容:(书上分点标好) 4.发表影响(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Ⅳ、美国1787年宪法:(阅读教材P75页正文最下面一段相关内容思考,并在课本上分点标记好)1.1787年宪法制定时间 2.主要内容 Ⅴ、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意义:(阅读教材P76页正文最上面相关内容思考,并在课本上分点标记好)Ⅵ、美国独立战争的性质:(小组讨论分析,教师归纳讲解) 美国独立战争既是________________战争,又是一场____________________革命。 四、典型题例 分组讨论美国独立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至少4方面,写在下面空白处) 五、达标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2020年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第16课云南的歌会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16 《云南的歌会》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引导学生赏析品味文中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及精彩的语言。 2、过程和方法;从整体把握文章框架,能准确说出文中三个歌唱场面的内容与特点。 3、情感和态度:感受作者笔下美好的生活,培养学生热爱民俗文化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体会文章三个歌唱场面的描绘在内容上各有侧重,在手法上也各不相同。 三、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环境描写对表现文章主题的作用。 四、教学设想: 本文用两个课时完成。按照“整体感悟——研读探究——拓展延伸”三步教学,注重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引导作用,致力打开学生思路、激活其思维。第二课时力求恰当地使用多媒体资源和网络资源,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和探索精神,使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调动各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从而领悟课文的写作手法,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五、教学时数:二课时 六、教具准备:录音机、课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迤(yí)西譬(pì)喻糯(nuò)米蹲(dūn)踞 忌讳(huì) 酬(chóu)和铁箍(gū) 熹(xī)微 2.解释下列词语。 引经据典:引用经典中的语句或故事。 譬喻:打比方。 忌讳:忌怕而隐避。 扶摇而上:形容直往上升。 别开生面:另外开展新的局面。 酬和:本意敬酒,引申为交际往来。 悠游自在:快活的样子。 若无其事: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形容不动声色或漠不关心。 熹微:形容阳光不强(多指清晨的)。 淳朴:诚实朴素。 (二)导入 我国有56个少数民族,云南是聚居了最多少数民族的身份。他们能歌善舞,以此来赞美自己的生活,他们经常以唱歌的形式聚集在一起,或者倾诉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慕、或者歌唱激发劳动热情、或者表达丰收的喜悦和节日的欢乐…… 今天我们随着文学大师沈从文的抒情美妙笔触一起领略云南民歌的风采。’ 1、作者简介: 沈从文(1902~1988)苗族,湖南凤凰人,历任武汉大学、青岛大学、西南联大、北京大学教授,《大公报》文艺副刊编辑,中国历史博物馆文物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第18课美国的独立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2

第18课美国的独立 学习目标: 1. 了解美国独立战争的爆发原因、经过、转折、结果及影响。 2. 通过本课学习,理解《独立宣言》的意义,美国宪法制定的原因,基本内容和作用。 3. 学会正确评价华盛顿,美国独立战争的双重性质,即使一场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学习重点:独立战争;《独立宣言》、美国宪法。 学习难点:美国独立战争的双重性质。 一、自主学习 1.独立战争的序幕 (1)从17世纪开始,英国先后在北美建立了个殖民地。 (2)英国国王和贵族把北美看作是英国的和的市场,驱赶当地居民,剥削欧洲移民和非洲的黑奴。 (3)1765年,英国政府在北美颁布新税法,激化了与北美人民的矛盾,1773年,英国 政府授权垄断北美的茶叶贸易,引发新的抗税浪潮。 (4)1775年,800名英军开赴波士顿西北郊搜查火车,在与武装村民交火,美国独立战争爆发。 2.华盛顿与独立战争 (1)1775年5月,北美13个殖民地的代表齐聚费城,召开第二届大陆会议。会议决定把民兵整编为大陆军,委任为总司令。 3.《独立宣言》与美国宪法 (1)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宣告北美的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它是第一个以国家名义明确表述资产阶级政治要求的纲领性文献,被称为“”。 (2)1777年的,是美国独立战争中的转折点。1781年,美法联军在约克镇与英军激战,英将率部先投降,美国独立战争结束。 1783年,英国被迫承认美国独立。 (3)1787年,美国各州代表齐聚费城,由华盛顿主持召开制宪会议,经过争论和妥协,最

终制定了美国宪法。被称为。 二、合作探究 1.美国爆发独立战争的原因是什么? 2.简述1787年宪法的内容和影响? 三、知识应用——导练 1.从17世纪开始,英国先后在北美建立多少个殖民地 ( ) A.11个 B.12个 C.13个 D.14个 2.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标志是() A.莱克星顿的枪声 B.波士顿倾茶事件 C.萨拉托加大捷 D.林肯遇刺 3.美国独立战争的总司令是() A.艾森豪威尔 B. 华盛顿 C.杰斐逊 D.特朗普 4.为了纪念《独立宣言》的发表,美国把每年的7月4日定为() A.国庆节 B.独立节 C.自由节 D.胜利节 5.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是() A.莱克星顿的枪声 B.波士顿倾茶事件 C.萨拉托加大捷 D.林肯遇刺 6.对美国独立战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美国实现了独立 B.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C.鼓舞了世界各国的资产阶级革命 D.英国帮助美国实现了独立 四、综合提高 通过美国宪法的内容,正确评价该宪法。

初中历史_美国的诞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美国的诞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英属北美的社会经济状况,认识美国建立的历史背景、原因和历史必然性; 2、了解美国建立中的重大事件,认识其建立过程,理解其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 过程与方法 1、归纳美国建立历史背景中的若干因素,掌握分析历史背景和历史事件发生必然性的关系; 2、归纳美国建立的大事件,以及战争过程中国家间的复杂关系,掌握归纳和综合分析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独立战争是北美人民反对英国殖民统治、争取民族解放的正义战争,正义之战必胜。 2、北美人民经过艰苦斗争,以弱胜强,终于赢得胜利,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 教材分析 美国独立战争是北美英属殖民地人民在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领导下进行的一场反对英国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革命战争。从性质上说,它既是资产阶级革命,也是民族解放战争。它是在北美经济已有相当发展,具备了建立独立国家条件而又遭英国沉重殖民压迫的形势下爆发的。来克星顿的战斗打响了独立战争的第一枪。1776年第二届大陆会议通过的《独立宣言》标志着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成为独立的美利坚合众国。萨拉托加大捷是独立战争的转折点。约克镇英军投降,结束了英美间六年多的战争。1783年英国不得不签订和约,承认美国独立。 美国在独立后,1787年制订了宪法,成立了联邦政府。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独立战争的胜利,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对欧美的革命也有重要影响。 教学重点独立战争的起因 教学难点美利坚民族的形成、独立战争的双重性质 课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以引导启发为主,兼以比较、讨论 教学用具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出示幻灯片:美国国旗 提问:这是哪国国旗? 有谁知道国旗上红白宽条和星星代表什么含义吗? 在学生回答基础上补充讲述。并出示幻灯片:美国成立时的国旗,使学生在感官上加以比较。 当今美国是世界上的一个超级大国,在国际事务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可是,200多年前,它却是英国的殖民地。那么,美国是怎样建立起来的?是如何摆脱英国的殖民枷锁而独立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7课美国独立战争(板书) 美洲的最早居民是印第安人,他们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新航路发现后,欧洲殖民者开始到美洲开拓殖民地。从1607年到1733年,英国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地区,先后建立了13个殖民地。这个时候,在英属13块殖民地上生活着什么人呢?(欧洲移民,英国人、法国人、德国人、荷兰人等+黑人+印第安人) 这些人为什么能联合起来对付英国,发动了这次美国独立战争呢?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6云南的歌会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16 云南的歌会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理解、积累“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做到会读、会写并理解其含义。 (2)了解沈从文及其创作。 (3)了解云南的歌会,感受当地浓郁的民情民风。 2、过程与方法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意,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揣摩品味文中重要的词语和句子,领略文中优美的意境,感受云南歌会的文化气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感受文中作者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与赞赏之情。 教学重点: 1、揣摩课文所写的三种场合中唱歌的不同情景。体会内容和写法上的差异。 2、领略文中优美的意境,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揣摩语言,品味文中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的精妙。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在云南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每逢集会和节日,人们聚集在一起,即兴歌唱,至相问答,游戏传情。这种古老的歌会形式,蕴涵着浓郁的文化气息,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云南的歌会》,去感受那里的民风民俗。 二、学生简介作者,默读注解①,并作勾画。 三、检查预习,疏通字词。

主要是落实课后“读一读,写一写”的词,做到会读、会写并理解其含义。 蹲踞.jù酬和.hè熹.微xī譬.喻pì 淳.朴chún 即特起兴.xìng 引经据典龙吟凤哕.huì 迤.西(yǐ)糯.米nuò箍.桶gū阉.鸡yān 四、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小声朗读课文,要求读音准确,语速适中,语调抑扬。读出感情。 2、要求学生简要概括文章的内容。 课文主要写了三种不同场合听到的民歌演唱,展示了云南浓郁的民族风情。 3、理清结构,把握三个场面的内容及特点。 思考:在“歌会”的大标题下,课文写了哪三种不同场合听到的民歌演唱?想一想,这三种场合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明确:这三种场合分别是:山野对歌,山路漫歌,山寨传歌。 “山野对歌”是才情智力的大比拼,主要写歌唱人。 “山路漫歌”是即兴的自由歌唱,主要是环境描写。 “山寨传歌”是一次民歌的大展览,主要是场面描写。 4、提问:云南的歌会与你通过电视或其他途径听过的演唱会,音乐会相比,有什么特色?作者为什么会对云南的歌会产生兴趣。 云南的歌会淳朴自然,散发着泥土的气息,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作者借云南的歌会,传达出他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与赞美。 五、研读“山野对歌” (1)抽读课文 思考与研究: 1、文章从哪些方面体现了“山野对歌”是“生面别开的场所”? ①对调子的……都互不见面 ②唱的多是……不同方式 2、“唱……方式”中“多”字在文中是否可有可无?“种种不同方式”具体指的什么? “多”表明对歌以情歌为主,但仍有其他内容。在下文就有照应——“也唱其他故事”。“多”字准确精当。

初中历史_美国的诞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美国的诞生》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以美国国歌《星条旗永不落》以及学生熟悉的图片导入(国旗)二、讲授新课: 列宁曾说过:现代文明的美国历史是由一次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开始的,引入 第一篇章——乌云压城风雨来(战争背景) 1、美利坚民族的形成 播放视频,引出五月花号以及陆续来到北美大陆的各国人,分析美利坚民族的形成。 2、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根本原因) 学生阅读课本并结合幻灯片,分析 3、英国压制北美经济发展 两幅漫画及材料,学生分析英国对北美经济发展持什么态度? 4、波士顿倾茶事件(直接原因) 第二篇章——风云新途展雄风(战争过程) (一)战争过程 1、开始:莱克星顿的枪声。 学生自学课本找出这一知识点,教师增加对此描述。并增加帕特里克亨利的演讲,让学生认识到,北美人民的反抗情绪以及争取自由独立的态度。 2、建军:大陆会议华盛顿(总司令

3、建国:《独立宣言》 观看视频,找出这份宣言的意义以及它的重要性。出示材料,分析这份宣言在当时的进步性。学生讨论。 4、转折:萨拉托加大捷 出示战争初期美英两军的实力对比,学生回答。引出这次转折性的战役。 5、胜利: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二)战争胜利原因 展示图片,学生分组讨论,找全胜利原因 (三)美国独立战争的性质和意义 老师分析 第三篇章——新国新梦自由生(战争结果) 1、出示材料,学生思考,独立之后的美国面临哪些问题?应该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引出1787年宪法。 2、出示材料,从材料中分析宪法规定三种权利之间的关系 3、出示材料,分析1787年宪法的局限性 第四篇章——流芳百世惠天下(走进华盛顿) 1、学生自由发言-你眼中的华盛顿是怎样的? 2、小组合作,为华盛顿写一篇颁奖词 3、纪念华盛顿的建筑有哪些? 三、小结: 四、课后练习:幻灯片展示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6课《云南的歌会》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

第16课《云南的歌会》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下面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迤西(yǐ) 滇池(zhēn) 晨光熹微(xī) B.酬和(chóu) 蹲踞(jù) 龙吟凤哕(suì) C.忌讳(wěi) 譬喻(pì) 哑口无言(yǎ) D.阉鸡(yān) 糯米(nuò) 即物起兴(xìng) 2. 按照括号里的意思写词语。 (1)也唱其他故事贯穿古今________ (引用经典著作中的语句或故事)。 (2)或见景生情________ (开头先咏他物起兴抒情)用各种丰富譬喻比赛机智才能。 (3)大年初一和同伴各个村子里去打秋千蹬个十来下就可平梁还悠游自在________(好像没有事一样)!其中最________(拿手、出众)的是一个吹鼓手年纪已过七十牙齿早脱光了却能十分热情整本整套地唱下去。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应该采取各种办法,培养和提高中小学教师的水平。 B.文章的中心思想确定以后,还要根据中心思想的需要,认真地组织选择材料。 C.近代中国150年的屈辱史在警告我们,教育落后便意味着将永远处于受剥削被侵略的地位。 D.在这种环境气氛里,不论唱什么,都挤满一种淳朴的本色美。 4. 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是一篇极富情趣的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现代___________家,___________家。 5. 根据上下文,填写关联词语。 赶马女孩子年纪多不过十四五岁,嗓子通常并没经过训练,有的还发哑带沙,____________在这种环境气氛里,出口自然,____________唱什么,____________充满一种淳朴本色美。 6. 为了让传统的节日文化更广泛的走进学生的日常生活你班拟开展一次“传统节日与传统文化”的活动: (1)请写出与下列节日有关的内容如传统习俗、故事、传说、诗句等。(每个节日至 少写出两项内容) 端午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你是本次活动的策划人你打算设计哪种活动项目?请仿照示例写出一项并说明活动目

美国独立战争导学案

九年级历史导学案第4课为民族独立而战——美国独立战争 班级:姓名: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学习目标】 1.识记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起止时间、标志、过程及独立战争的历史意义。 2.理解《独立宣言》的发表及意义。 【学法指导】 1、快速阅读教材,结合学案自主学习,并将答案写在导学案上,勾画在课本上。 2、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合作探究问题 二、定向导学互动展示(阅读教材并在在教材上标注并记忆以下内容) 必做: (一)请阅读P20第一段,相信相信你一定能把问题找出来。 1、美国在独立前是的殖民地。有个殖民地。 2、美国独立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3、请阅读P21-P22第找出《独立宣言》通过的时间、机构、内容、意义。 ⑴时间: ⑵起草者: ⑶制定机构: ⑷主要内容:

⑸核心思想: ⑹意义: 分组选题: (二)阅读教材20页到24页按顺序归纳美国独立战争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第一组: 1.开始:1775年枪声;(美国独立战争开始的标志) 2.美国独立战争的起止时间:,领导阶层;主要领袖:。 第二组: 3.建军:1776年在费城召开,组织,任命为大陆军总司令。 第三组: 4.建国:1776年7月4月颁布;标志自由独立的美利坚合众国诞生。第四组: 5.转折点:1777年的扭转了战局; 第五组: 6.胜利:1781年的胜利。 第六组: 7.美国独立:年国承认美国独立。(独立战争最终结束的标志)第七组:

8.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意义: 9.美国独立战争的性质:美国独立战争既是一场战争;又是一场革命。 二、整理导学案梳理知识点(学生自己构建知识树) 美国独立战争 三、达标测评: 基础题(全员必做) 1.北美独立战争开始的标志是() A、波士顿倾茶事件 B、来克星顿枪声枪声 C、第二届大陆会议的召开 D、华盛顿就任大陆军总司令 2、关于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正确的是() A、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云南的歌会(含习题及答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第16课云南的歌会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引导学生赏析品味文中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及精彩的语言。过程和方法:从整体把握文章框架,能准确说出文中三个歌唱场面的内容与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作者笔下美好的生活,培养学生热爱民俗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 体会文章三个歌唱场面的描绘在内容上各有侧重,在手法上也各不相同。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环境描写对表现文章主题的作用。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迤(yí)西譬(pì)喻糯(nu?)米蹲(dūn)踞 忌讳(huì) 酬(ch?u)和铁箍(gū) 熹(xī)微 2.解释下列词语。 引经据典:引用经典中的语句或故事。 譬喻:打比方。 忌讳:忌怕而隐避。 扶摇而上:形容直往上升。 别开生面:另外开展新的局面。 酬和:本意敬酒,引申为交际往来。 悠游自在:快活的样子。 若无其事: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形容不动声色或漠不关心。 熹微:形容阳光不强(多指清晨的)。 淳朴:诚实朴素。 二、导入新课

1.导语 云南的歌会 我国有56个少数民族,云南是聚居了最多少数民族的身份。他们能歌善舞,以此来赞美自己的生活,他们经常以唱歌的形式聚集在一起,或者倾诉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慕、或者歌唱激发劳动热情、或者表达丰收的喜悦和节日的欢乐…… 今天我们随着文学大师沈从文的抒情美妙笔触一起领略云南民歌的风采。 2.作者简介: 沈从文(1902~1988)苗族,湖南凤凰人,历任武汉大学、青岛大学、西南联大、北京大学教授,《大公报》文艺副刊编辑,中国历史博物馆文物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在散文、小说创作和古代服饰研究方面均取得很大成绩,代表作有小说集《边城》、散文集《湘行散记》、论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三、听课文录音范读,全班齐读 课文录音朗读 四、理清文章脉络

美国南北战争(导学案)

美国南北战争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掌握南北战争爆发的起因;美国内战的基本经过、结果、性质和作用 2.从美国内战爆发的原因、结果分析“为什么说美国内战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二.学习重点:战争的经过,林肯在南北战争中的作用。 三.学习难点:战争的起因。 四.学法指导:认真阅读教材内容,重点部分画线,做好标记,独立思考,大胆交流。 五.自主探究: 1、美国领土的扩张:美国独立后,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领土迅速扩张成为一个东临,西濒__________的大国。 2.南北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北方_____________经济和南方__________的矛盾,其核心是__________的存废问题。 3、导火线:年3月就任总统。 4.南北战争开始的标志是年4月,挑起内战,美国南北战争爆发。 5.美国南北战争爆发后,北方由于和缺乏,北方军队虽然士气高昂,作战勇敢,在战争初期却一再失利。 6.转折点:____年9月,林肯政府颁布了《_____________》,规定从1863年元旦起,废除叛乱各

4、联系现实,谈启示: 美国通过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成为了世界强国,其中很多的经验可供我们借鉴和学习。由此你得到哪些认识? 七.小结:复习巩固: “一个矛盾焦点”: 一个导火线: 一个人物: 一个文件: 三个作用(影响、意义): 三个重要年代: 八.质量检测: 1.美国南北战争与独立战争的相同点是() A.赢得了民族独立B.维护了国家统一 C.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D.解除了种族压迫 2、林肯说:“一个妇人写了一本小册子,结果引起了一场战争。”这个妇人就是斯托夫人,这本小册子就是《黑奴吁天录》(又译为《汤姆叔叔的小屋》),这场战争就是() A、美国独立战争 B、美西战争 C、美国内战 D、朝鲜战争 3. “美国南北战争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这“又一障碍”指()A.英国殖民统治 B.封建统治 C.国家分裂 D.奴隶制度 4.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作出巨大贡献的美国总统是() A.华盛顿 B. 林肯 C.威尔逊 D.杰斐逊 5.南北战争中,林肯政府颁布的法令是() A. 《独立宣言》 B.《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C.《宅地法》 D.《人权宣言》 6.根据老师提供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维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 ————1858年6月一次演讲材料二:经过美国的南北战争,美国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这段演讲词是谁说的,他当选为美国总统时面临的社会问题是什么?这一问题的解决 对美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 2.材料一的这段话说明了他的主要愿望是什么?这种“半奴隶半自由的状态”是通过什么战争解 决的? 3.阅读材料二,思考:为什么说美国南北战争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4单元 第16课 云南的歌会 北京的春节 (新版)新人教版

北京的春节 老舍 按照北京的老规矩,过农历的新年(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头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鸭”,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可是,到了严冬,不久便是春天,所以人们并不因为寒冷而减少过年与迎春的热情。在腊八那天,人家里,寺观里,都熬腊八粥。这种特制的粥是为祭祖祭神的。这种粥是用所有的各种的米,各种的豆,与各种的干果(杏仁,核桃仁,瓜子,荔枝肉桂圆肉,莲子,花生米,葡萄干,菱角米……)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产展览会! 腊八这天还要泡腊八蒜。把蒜瓣在这天放到高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的。到年底,蒜泡得绿如翡翠,而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要多吃几个饺子。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 从腊八起,铺户就加紧的上年货,街上加多了货摊子——卖春联的,卖年画的,卖蜜供的,卖水仙花的等等都是只在这一季节才会出现的。这些赶年的摊子都教儿童们的心跳得特别快一些。 儿童们准备过年,差不多第一件事是买杂拌儿。这是用各种干果(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与蜜饯搀合而成的。儿童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即使没有饺子吃,也必须买杂拌儿。他们的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艺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儿。 儿童们忙乱,大人们也紧张。他们必须预备过年吃的使的喝的一切。他们也必须给儿童赶做新鞋新衣,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二十三日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年的“彩排”。在旧社会里,这天晚上家家祭灶王,从一擦黑儿鞭炮就响起来,随着炮声把灶王的纸像焚化,美其名叫送灶王上天。在前几天,街上就有多少多少卖麦芽糖与江米糖的,糖形为长方块或为大小瓜形。按旧日的说法:用糖粘住灶王的嘴,他到了天上就不会向玉皇报告家庭中的坏事了。 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起来,新年眨眼就到了啊。在除夕以前,家家必须把春联贴好,必须大扫除一次,必须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至少足够吃用一个星期的——按老习惯,铺户多数关五天门,到正月初六才开张。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出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而都要守岁。 元旦的光景截然不同:除夕,街上挤满了人;元旦,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的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男人们在午前就出动,到亲戚家、朋友家去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同时,城内城外有许多寺院开放,任人游览,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北城外的大钟寺,西城外的白云观,南城的火神庙(厂甸)是最有名的。可是,开庙最初的两三天,并

《美国的独立》导学案

《美国的独立》导学任务单 一、学习目标 目标1:结合电子教材或者教材,识记美国独立战争开始的时间、标志,《独立宣言》发表的时间、起草者、内容,独立战争的转折点,1787年宪法内容等基本史实。 目标2:阅读教材,归纳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原因,知道美国独立战争的进程及结果,分析其胜利的原因,认识美利坚民族不畏强权、敢于反抗的斗争精神。(重点、难点) 目标3:简述《独立宣言》、1787年宪法的内容,并认识其影响。(重点、难点)二、自主学习 任务一:【自学识记】结合电子教材或者教材,识记美国独立战争开始的时间、标志,《独立宣言》发表的时间、起草者、内容,独立战争的转折点,1787年宪法内容等基本史实。 自学检测 1.独立战争的序幕 (1)从17世纪开始,英国先后在北美建立了个殖民地。 (2)英国国王和贵族把北美看作是英国的和的市场,驱 赶当地居民,剥削欧洲移民和非洲的黑奴。 (3)1765年,英国政府在北美颁布新税法,激化了与北美人民的矛盾,1773年,英国政府授权垄断北美的茶叶贸易,引发新的抗税浪潮。(4)1775年,800名英军开赴波士顿西北郊搜查火车,在与武 装村民交火,美国独立战争爆发。 2.华盛顿与独立战争 (1)1775年5月,北美13个殖民地的代表齐聚费城,召开第二届大陆会议。会议决定把民兵整编为大陆军,委任为总司令。 3.《独立宣言》与美国宪法

(1)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宣告北美的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它是第一个以国家名义明确表述资产阶级政治要求的纲领性文献,被称为“”。 (2)1777年的,是美国独立战争中的转折点。1781年,美法联军在约克镇与英军激战,英将率部先投降,美国独立战争结束。1783年,英国被迫承认美国独立。 (3)1787年,美国各州代表齐聚费城,由华盛顿主持召开制宪会议,经过争论和妥协,最终制定了美国宪法。被称为。 三、合作探究 任务二:【合作探究】 1.阅读材料及教材,归纳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 英国在北美的统治政策 1.规定糖、烟草、棉花等货物只能运销英国。 2.不得直接进口欧洲其他国家的商品。 3.严格限制产品的品种、规格、行销地区。 4.禁止殖民地居民到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开荒。 5.商业契约、广告、毕业证书等需缴纳印花税。 6.对进口的玻璃、纸张、茶叶等商品课以重税。 2.阅读教材,梳理美国独立战争的过程? 3.从战争的对象、领导阶级、战争目的、根本原因、结局等方面分析归纳,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 美国的诞生导学案 新人教版(I)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美国的诞生导学案新人教版(I) 【学习目标】知道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记住美国独立战争的经过、意义、1787年宪法。 理解美国独立战争是民族解放运动,同时也是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会分析美国 独立战争胜利的原因 【学习重点】一是美国独立战争的起因。二是美国诞生的过程。 【学习难点】美国独立战争的性质 【自主导学】: (阅读教材72页——77页,完成下列问题) 一、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 背景: 1、英属北美殖民地的发展 (1)美洲的主人。 (2)17世纪初,开始在北美沿岸开辟殖民地,一百多年后,殖民地达到 个。 (3)英属北美殖民地居民(除英国移民和土著居民印第安人,还有来自的其他国家的人,以及来的黑人奴隶)共同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4 )英属北美殖民地经济的发展。 (5)美利坚民族形成。 2、英国竭力北美经济的发展 (1)英国希望北美殖民地永远作为他的和,竭力压制北美经济的发展,殖民地人民的情绪日益高涨。 (2)英国殖民者对北美人民的反抗采取政策,双方矛盾越来越尖锐 师生归纳: 独立战争的原因:英国的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美国独立战争的过程 爆发:年4月,枪声。 建军:1775年,建立大陆军,任命为总司令 建国:年月日,大陆会议发表《》。宣告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标志着的诞生。 转折:1777年,战役。

结束: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三、1787年宪法和联邦政府的成立 1、年,美国制定了宪法,宪法确定美国是一个制的国家,规定总统既 是,又是,享有行政权;国会和最高法院分别掌握国家的和 大权。 2、 _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 四、美国独立战争的意义 1、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了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 2、确定了比较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的发展。 3、对以后和的革命也起了推动作用。 四、美国独立战争的性质: 既是一场战争,又是一次革命。 【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任务一美国独立战争的性质: 教师点拨: 美国通过独立战争,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从这一方面看,美国独立战争是一场战争. 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也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扫除了障碍,从这一方面看,美国独立战争又是一场 革命. 任务二:北美独立战争的过程和胜利 1、结合《独立宣言》内容的节选,分析这个文献的核心思想以及会起到怎样的作用? 2、运用你搜集到的资料来分析美国独立战争胜利的原因是什么?”启发学生联系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原因

2013年最新初中精品语文教学教案:第16课《云南的歌会》导学练测(人教新课标八下)

第16课《云南的歌会》导学练测 【单元学习目标】 了解民俗是人类文明积淀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以朗读促进对文章的理解,揣摩品味文中重要的词语句子,注意语言的感悟和积累,体会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产生的艺术效果,了解民生和民间文化。 【字词综合运用】 (1)注音 迤西(yǐ)蹲踞(jù)酬和(hè)譬喻(pì) 糯米(nuò)柞木(zuò)熹微(xī)凤哕(huì) 淳朴(chún)箍桶(gū) (2)形似字区别 (3)多音字辨析 (4)解词 蹲踞:蹲或坐。 酬和:用诗词(歌曲)应答。 譬喻:比喻。 熹微:形容阳光不强(多指清晨的)。 向例:一向的做法。 淳朴:诚实朴素。 哕:鸟鸣声。 面善:面熟。 即物起兴:开头先咏它物起兴抒情。起兴,指先言它物以触发联想,诱发文思。 引经据典:引用经典中的语句或故事。 悠游自在:悠闲、自由,不受拘束。 【重点句子分析】 (1)在“歌会”的大标题下,描绘了三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三个场合在内容上各有侧重,在手法上也各不相同。三个场合一写唱歌人,一写唱歌的环境,一写唱歌的场面。 “山野对歌”主要写唱歌人,对演唱者不惜浓墨重彩,工笔描绘,烘托出活泼欢快的场面,描绘出朴素动人的情景。 “山路漫歌”则着力描写唱歌人所处的优美环境,而在这样美好环境中长大的女孩儿,自然是歌声动人、情韵动人。这是以优美环境映衬优美的人物优美的歌。 “村寨传歌”更是盛况空前。写场面,有全局描绘,有细部刻画,宛若电影画面中的全景与特写。 (2)“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却有种种不同方式。”“多”字在文中是否可有可无?“种种不同方式”具体指的是什么? “多是情歌酬和”说的是云南对歌以情歌为主,但仍有其它内容。在下文其实就有照应——“也唱其他故事”。因为,此处一个“多”字下得准确精当,无可更易。 “种种不同方式”有总领作用,具体包含以下几种对歌方式:见景生情,即物起兴;提问;互嘲互赞。 【课文背景知识】 (1)作家作品 沈从文(1904~1988),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人。1918年自家乡小学毕业后,随当地土著部队流徙于湘、川、黔边境与沅水流域一带,后正式参军。1922年在五四思潮吸引下只身来到北京,在郁达夫、徐志摩等人鼓励下,自学写作。1934年,中篇小说《边城》问世,

人教版部编九年级上册 第18课《美国的独立》导学案(无答案)

第18课《美国的独立》“五步问题”导学法导学案 一、明确任务 了解英属北美的社会经济状况,认识美国建立的历史背景、原因和历史必然性;了解美国建立中的重大事件,认识其建立过程,理解其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观察和分析有关图片及史料的能力;通过分析美国独立战争双方的力量对比,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对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价,提高学生全面客观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独立战争是北美人民反对英国殖民统治、争取民族解放的正义战争,正义之战必胜;北美人民经过艰苦斗争,以弱胜强,终于赢得胜利,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 二、自主预习 (一)独立战争的序幕 1.原因:英国的严重阻碍了北美的发展。 2.导火线:事件 3.开始:1775年4月19日,的枪声,标志着美国独立战争爆发。(二)华盛顿与独立战争 建军:1775年5月,第二届大陆会议决定组织大陆军,并委任为总司令。 (三)《独立宣言》与美国宪法 1宣告独立: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起草的 《》,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独立。 2.《独立宣言》内容: ①宣布人人生而平等,享有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②列举英国殖民统治的种种暴政,号召殖民地人民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 3.地位/评价: ①第一个以国家名义明确表述资产阶级政治要求的纲领性文献,被称 为人权宣言; ②但是,宣言没有宣布,天赋人权的享有者不包括黑人和印第安人。 4.转折:1777年,大捷是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5.结束:1781年,美法联军在约克镇战胜英军;1783年,英国被迫承 认。 6.性质:既是一次,也是一场。 7.意义: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美国走上了。 8.1787年宪法: (1)背景:美国建立后各州各行其是,代表国家的全国政府软弱无力。 (2)制定:1787年,各州代表齐聚费城,华盛顿主持召开制宪会议制定。 (3)内容:①宪法依据原则,设计了一个联邦制共和 国:、、司法,总统、国会与最高法院及其相关机构各司其职,相互制衡;②联邦政府与分享权力; ③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 (4)影响:1787年美国联邦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对后来许多国家的政治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小组合作 1、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是什么? 2、美国独立战争的过程是怎样的? 3、1787年美国宪法确立的原则是什么?

[汇总]8下4第16课-2云南的歌会(第二课时)教案.docx

16、云南的歌会(第-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写作特点 2.梳理文章脉络,引导学生对文章整体感知,能准确说出 文中三个歌唱场面的内容与特点3.引导学生赏析品味文中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场 面描写及精彩的语言4.分析不同场面不同的写作重点及写作手法5.感受作者笔下美好的生活,培养学生热爱民俗文化的情感6.积累生字词。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文章三个歌唱场面的描绘在内容上各有侧重,在手法上也各不相同。 难点:理解文中环境描写对表现文章主题的作用。 教学用时: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 玉韵溪声寻诗境,彩云轻漫歌飞扬。有多少文人墨客那飞扬的情思和炽热的诗心在云南湖光山色的美丽景致与古老沉郁的历史文化之中倘佯;有多少迁客骚人对这绚丽多姿飘满花香的土地留恋忘返,沉浸于清朗的空气中荡漾着淳朴歌声的异域风情。古典的韵律和现代的激情在坦诚热烈的交流与碰撞Z中,闪烁着属于文学的荣光。今天,就让我们随着我国著名文学家沈丛文的笔触,?起享受那彩云之南的视听盛宴吧。 二、作者简介 沈从文(1902?1988)苗族,原名沈岳焕,曾用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等。湖南凤凰人,历任武汉大学、青岛大学、西南联大、北京大学教授。我国著名文学家、史学家、考古学家。代表作有《边城》《长河》灯。作品语言格调古朴,句式简峭、

主干突出,单纯而又厚实,朴讷而又传神,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凸现出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采。瑞典文学院院士马悦然说:“我个人确信,1988年如果他不离世,他将在10月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o 三、检查字词 读音:迤(yi)西譬(pi)喻糯(nu6)米蹲(dBn)踞酬(chou)和铁箍(gii)熹(xl)微 意义: 引经据典:引用经典屮的语句或故事。譬喻:打比方。 扶摇而上:形容直往上升。悠游自在:快活的样子。 熹微:形容阳光不强(多指清晨的)。淳朴:诚实朴素。 别开生面:另外开展新的局面。忌讳:忌怕而隐避。 若无其事: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形容不动声色或漠不关心。酬和:本意敬酒,引中为交际往来。 四.展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目的 1.梳理文章脉络 2.准确总结歌会场面及特点 3.赏析语言及体会作者情感 4.分析不同场面不同的写作重点及写作手法 五.梳理脉络,整体感知 (一)请学生诵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将课文分为四部分。 总分结构第一部分(1):总写对云南的感受和认识,引起下文的叙述。 第二部分(2-3):描写山野对歌。第三部分(4):描写山路漫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