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EEE802.11a链路仿真

基于IEEE802.11a链路仿真
基于IEEE802.11a链路仿真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课程设计B 报告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班内序号):

——————————————————————————装

线————————————————————————————————报告份数:

题目:基于IEEE802.11a链路仿真

一、摘要

IEEE802.11a是应用于无线局域网的802.11规范族中的一个规范,主要用在接入式集线器中,为无线ATM系统提供规范。使用IEEE802.11a规范的网络运行于无线频率在5.725GHz到5.850GHz之间的环境下。这个规范使用正交频分复用技术,这种技术尤其适合应用于办公室局域网。在IEEE802.11a 规范中,使用52个正交频分多路复用副载波,数据速率可以达到54Mb/s。IEEE802.11a拥有12条不相互重叠的频道,8条用于室内,4条用于点对点传输。本次课程设计中,我们使用了matlab 仿真平台,模拟了IEEE802.11a协议的实现过程,IEEE802.11a物理层规范,IEEE802.11a仿真平台搭建及链路性能仿真分析。其中仿真链路又分为三个部分:发送端,信道,接收端。编程实现了IEEE802.11a协议的前导序列的生成,实现了对输入数据的加扰、解扰,卷积编码、解卷积编码,交织、解交织,星座映射、逆星座映射,以及同步的过程。通过仿真可发现本链路采用同步等技术可以明显地改善系统的BER性能。

关键字:

IEEE802.11a,正交频分多路复用,加扰,解扰,卷积编码,解卷积编码,交织,解交织,星座映射,逆星座映射,同步

Abstract

IEEE802.11a is used in wireless LAN 802.11 family of specifications in a specification , mainly used in access hubs , and provide specifications for the wireless ATM systems. In between 5.725GHz to 5.850GHz environment using IEEE802.11a standard network operating in radio frequency . This specification uses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 this technique is particularly suitable for the office LAN. In IEEE802.11a specification using 52 sub-carriers of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 the data rate can reach 54Mb / s. IEEE802.11a not have 12 overlapping channels , eight for indoor , 4 for point to

point transmission . The curriculum design , we use the matlab simulation platform to simulate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IEEE802.11a agreement, namely : Fundamentals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 OFDM systems , IEEE802.11a physical layer specification , IEEE802.11a simulation simulation platform to build and link performance . Simulation link which has three parts: the transmitter, channel and receiver. Programming IEEE802.11a leader sequence generation protocol , the realization of the input data scrambling, descrambling , convolution coding, deconvolution coding, interleaving , de- interleaving, constellation mapping, inverse constellation mapping and synchronization process . The link can be found by simulation using synchronization techniques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BER performance of the system .

Keywords:

IEEE802.11a,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scrambling, descrambling, convolutional coding, convolutional coding solution, interleaving, de-interleaving, constellation mapping, inverse constellation mapping, synchronization

二、引言

无线局域网是不使用任何导线或传输电缆连接的局域网。无线局域网使用无线电波作为数据传送的媒介,传送距离一般只有几十米。其主干网路通常使用有线电缆,无线局域网用户通过一个或多个无线接入点接入无线局域网。无线局域网现在已经广泛的应用在商务区,大学,机场,及其他公共区域。

无线局域网最通用的标准是IEEE定义的802.11系列标准。无线局域网第一个版本发表于1997年,其中定义了介质访问接入控制层和物理层。物理层定义了工作在2.4GHz的ISM频段上的两种无线调频方式和一种红外传输的方式,总数据传输速率设计为2Mbit/s。两个设备之间的通信可以自由直接(ad hoc)的方式进行,也可以在基站(Base Station)或者访问点(Access Point)

的协调下进行。

1999年,加上了两个补充版本:802.11a定义了一个在5GHz ISM频段上的数据传输速率可达54Mbit/s的物理层,802.11b定义了一个在2.4GHz的ISM频段上但数据传输速率高达11Mbit/s的物理层。 2.4GHz的ISM频段为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通用,因此802.11b得到了最为广泛的应用。1999年工业界成立了Wi-Fi联盟,致力解决符合802.11标准的产品的生产和设备兼容性问题。

本次课程设计主要是对IEEE802.lla协议的研究,用仿真工具Matlab对此协议进行物理层仿真平台的搭建,并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其中仿真链路又分为三个部分:发送端,信道,接收端。编程实现了IEEE802.11a协议的前导序列的生成,实现了对输入数据的加扰、解扰,卷积编码、解卷积编码,交织、解交织,星座映射、逆星座映射,以及同步的过程。

三、软件设计

1、802.11a的物理层标准及帧结构

802.11是IEEE为无线网络专门制定的相关标准,它针对的是更小范围的无线局域网。应用于5GHz,最高支持54Mbps的速率。

802.11a的物理层帧结构:

速率位(Rate)、长度位(Length)、保留位(Reserved)、奇偶校验位(Parity)、尾比特(Tail)构成一个OFDM符号,用信号(Signal)段表示。信号段采用BPSK调制,1/2的编码速率。业务位16bit、PSDU,再加上6个尾比特,以及

填充比特构成数据(Data )区。传送的信号就是PPDU 段,其余的都是开销

比特。

下图是OFDM 的符号结构:

2、前导生成

前导训练序列包括10个短训练序列,2个长训练序列。10个短训练序列

用来进行收端的AGC 、定时捕获以及完成频率的粗同步;2个长训练序列的作

用是在接收端进行信道估计以及进行系统频率的细同步。

OFDM 短训练序列由调制过的12个子载波组成。调制因子S 为:

S –26, 26 = (13/6)^1/2 × {0, 0, 1+j, 0, 0, 0,–1–j, 0, 0, 0, 1+j,

0, 0, 0,–1–j, 0, 0, 0,–1–j, 0, 0, 0, 1+j, 0, 0, 0, 0, 0, 0, 0, –1–j,

0, 0, 0, –1–j, 0, 0, 0, 1+j, 0, 0, 0, 1+j, 0, 0, 0, 1+j, 0, 0, 0, 1+j, 0, 0}

其中乘以(13/6)^1/2是为了将52个子载波中的12个子载波的能量归一

化。短训练序列根据下式产生:

其中W TShort(t)为短训练周期长度0.8微秒的矩形时间窗。T Short =0.8微秒。W TShort(t)

的幅度为1。N ST =52, 。

OFDM 长训练序列由调制过的53(在dc 包括一个0值)个子载波组成,

312.5f KHz ?=

调制因子L 为:

L –26, 26 = {1, 1,–1,–1, 1, 1,–1, 1,–1, 1, 1, 1, 1, 1, 1,–1,–1, 1,

1, –1, 1, –1, 1, 1, 1, 1, 0, 1,–1,–1, 1, 1,–1, 1,–1, 1,–1, –1,–1,–1,–1, 1, 1,–1,–1, 1,–1, 1,–1, 1, 1, 1, 1}

长训练序列根据以下公式产生:

其中W TLong (t)为长训练周期长度8微秒的矩形时间窗。T Long =8微秒,W TLong (t)幅

度为1,N ST =52, ,

。 2.1前导生成软件设计流程图

3、加扰码及解扰码

312.5f KHz ?=2 1.6GI T =

加扰码是为了防止随机错误,开始初始状态为全一状态,然后进行异或运算,移位得到127比特。协议规定需对DATA信息部分进行扰码。DATA域包括Service、PSDU、尾比特以及填充比特,在卷积编码之前首先需经一长度为127bit的帧同步扰码器对DATA域进行扰码,PSDU的八位位组按发送串行比特流形式存在,比特0最先,比特7最后。

帧同步加扰器使用以下的生成多项式:

74

=++

(x)1

s x x

为了进行正确有效的解扰,加扰发送数据和解扰接收数据使用同一个扰码器。发送时,加扰器初始状态设置为伪随机非0态。为了能估计接收端解扰器的初始状态,在加扰前,SERVI CE字段的7个低有效比特置0,这样在接收端解扰时就可以以7个0被扰后的结果作为收端扰码器的初始状态,从而进行有效正确的解扰。

当初始状态为全1时,加扰器循环产生的127比特序列为( 首先使用最左边比特) : 00001110 11110010 11001001 00000010 00100110 00101110 10110110 00001100 11010100 11100111 10110100 00101010 11111010 01010001 10111000 1111111。扰码器的结构如下图所示。

3.1软件设计流程图

=,=,…

4、卷积编码及反卷积编码

OFDM系统中采用的是前向纠错法中的卷积编码。卷积码是目前最为广泛

应用的信道编码,IEEE802.11a标准就是采用(2,1,7)卷积码。码率为1/2,

可以结合打孔来获得其他码率的编码。卷积码是一种非分组码,编码器在任

何一段时间内产生的n个码元,不仅决定于这段时间内的k个信息位,而且还

N 段规定时间内的信息位,这时监督位监督着这N段时间内的信取决于前1

息。这N段时间内的码元数目nN称为卷积码的约束长度。

在OFDM系统中,只对Data部分进行卷积编码,Data中包括Service、PSDU、

尾比特以及插入比特,分别按照要求的速率R=1/2、2/3或3/4来进行卷积编

码。卷积编码分为上下两路,两路采用的生成多项式分别为:

g0=133(8),g1=171(8),即用八进制表示。对应的编码器如图所示:

卷积编码后的两条输出相互合并输出,再根据打孔的速率来进行打孔。保留卷积编码器输出的一些比特,提高编码速率,减少码间自由距离。在接收机中插入一些比特来取代未传输的比特,只需要一对编码器/解码器就可生成几个不同的编码速率。另外,在发送端当经过卷积编码和打孔后,传输速率提高,速率提高的倍数与打孔速率有关。

Viterbi译码

一般说来,卷积编码的译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代数解码,它利用编码本身的代数结构进行解码,不考虑信道的统计特性;一种是概率解码,这种解码方法在计算时要用到信道的统计特性。Viterbi译码属于概率解码,它的基本思想是最大似然算法:把接收到的序列与所有可能的发送序列进行比较,选择一种距离最小的序列作为发送序列。采用硬判决或者软判决解调可以很容易实现Viterbi算法。但在本链路中,Viterbi译码采用的是软判决,这是因为这种方法所获得的性能提高不需要浪费任何通信资源。

4、1软件设计流程图

(1)卷积编码流程图:

(2)解卷积编码流程图:

5、交织及解交织

交织主要是为了防止在传输过程中,发生用户信息比特丢失的情况时,不至于丢失某一个用户所有的信息,而只是会丢失若干个用户的信息,根据剩下的信息比特依然可以恢复原始信息,也就是将丢失的比特分散,从而达到降低误码率的目的。如果系统在一个纯粹的AWGN 环境下运行,就不需要交织,这是因为通过重新分配位的方法是无法改变误码分布的。而802.11a 系统通常假定运行于慢衰落信道,故可以交织。

OFDM 系统中采用矩阵交织器,根据OFDM 符号的大小(即CBPS N ),对卷积编码后的信息进行交织处理,分两个步骤进行交换:第一步是将相邻的信息比特分别映射到不相邻的子载波上;第二步是保证相邻编码后的信息比特可选择地映射到或多或少的一组比特中,从而使回复的可能性降低。如果用k 来代表第一步交织之前的比特,i 代表第一步交织之后、第二步交织之前的信息比特,而用j 代表第二步交织之后、调制之前的信息比特。

步骤一可用下式表示:

(/16)(mod16)(/16)CBPS i N k floor k =+ 0,1,...,C B P S k N =-

步骤二可用下式表示:

(/)((16/))mod CBPS CBPS j s floor i s i N floor i N s

=?++-?

0,1,...,1CBPS i N =-(4.3) 其中s 由下式决定:max(/2,1)CBPS s N =

解交织则是进行相反的过程。

5.1软件设计流程图

6、星座映射及逆星座映射

802.11a 的四种调制方式为:BPSK 、QPSK 、16-QAM 、64-QAM 。调制部分是本文研究的重点之一。

6、1 BPSK 调制

BPSK 调制,将输入比特流每位一组进行判决,输入比特0判成-1,输入比特1判成1,以此作为坐标值,然后在星座图上进行映射。

BPSK 调制软件设计流程图:

(1)BPSK 调制流程图:

解交织

交织

(2)BPSK解调流程图:

6.2 QPSK调制

QPSK调制是利用载波的四种不同相位差来表征输入的数字信息,是四进

制移相键控。它规定了四种载波相位,分别为45°,135°,225°,315°。QPSK把二进制数字序列中每两个比特分成一组,共有四种组合,即00,01,10,11,其中每一组称为双比特码元。每一个双比特码元是由两位二进制信息比特组成,它们分别代表四进制四个符号中的一个符号。QPSK中每次调制可传输2个信息比特,这些信息比特是通过载波的四种相位来传递的。解调器根据星座图及接收到的载波信号的相位来判断发送端发送的信息比特。(1) QPSK调制软件设计流程图:

(2)QPSK解调软件设计流程图:

6.3 16QAM 调制

16QAM 调制是用两路独立的正交 4ASK 信号叠加而成,4ASK 是用多电平信号去键控载波而得到的信号。16进制的正交振幅调制是一种振幅相位联合键控信号。16QAM 的产生有2种方法:(1)正交调幅法,它是有 2 路正交的四电平振幅键控信号叠加而成。

16QAM 信号采取正交相干解调的方法解调,解调器首先对收到的16QAM

信号进行正交相干解调,一路与 相乘,一路与

相乘。然后经过低通滤波器,低通滤波器 LPF 滤除乘法器产生的高频分量,获得有用信号,低通滤波器LPF 输出经抽样判决可恢复出电平信号。

(1)16QAM 调制流程图:

cos c t ωsin c t ω

(2)16QAM解调流程图:

6.4 64QAM调制

64QAM调制中, 输入的两路基带信号先由二电平转,换为八电平, 然后再分别与同相载波和正交载波相乘, 最后相加便可得到 64QAM调制信号。

64QAM 调制软件设计流程图:

7、定时同步

在对802.11a发送数据帧进行采样时,系统的采样间隔为

Tfft/64=0.05(微秒),采样频率为20MHz ,则采样后的短训练序列为:

假设信道中存在高斯噪声及频率偏移,则接收信号为: 其中 为载波频率偏移,

是加性高斯噪声。 在接收机中,仍然以相同的频率对接收信号进行采样,得到接收序列:

可以看出,如果用长度为16的矩形窗来截取接收序列,每接收到1个码元截取1个窗口,使窗口逐步向后平移。将每1个窗口中的采样值取共轭后与短训练序列进行相关,则可以得到相关峰,第一个相关峰的位置便是我们所需要的符号定时参考点,据此可以确定接收序列中的数据起点。

264264()[()()]()()64

c FFT c FFT j k f t T t n f T j n FFT r n s t e

n t T s n e n n ππ?=?=+=+/2264

/264()()ST FFT ST kn N j short short T k t n k N S n S t S e π==-==∑2()()()

c j k f t r t s t e n t π?=+c f ?()n t

8、802.11a链路

最终实现的802.11a链路结构如下:

四、心得体会

这次课程设计我们利用matlab来实现802.11a链路的仿真。在这两周期间,我们在老师的讲解下,编程实现了IEEE802.11协议的前导序列的生成,实现了对输入数据的加扰、解扰,卷积、解卷积,交织、解交织,星座映射、逆星座映射以及同步的过程,最终成功的完成了802.11a链路的仿真及链路性能的仿真分析。

本次课程设计是用Matlab进行仿真,由于没有接触过Matlab的编程,所以刚开始的时候遇到了一些困难,因此,在课下我借了一些关于Matlab编程的参考书,熟悉了编程环境之后,就轻松了许多。实习期间,遇到了一些问题,通过和同学讨论以及向老师咨询,最终解决了这些问题。例如:在进行卷积编码和解卷积编码的编程时,刚开始的时候我用的数据是10位,解卷积编码之后结果不正确,如果增加数据长度到100位之后,解卷积编码的结果就正确了,因此我知道了卷积的数据不能太少。为了避免错误,数据的长度要选择合适。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我学会自己查找资料来解决自己不懂的东西,主动思考,积极的完成老师要求的任务。

系统仿真示例

Flexsim应用案例示例 示例一港口集装箱物流系统仿真 (根据:肖锋,基于Flexsim集装箱码头仿真平台关键技术研究,武汉: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改编) 1、港口集装箱物流系统概述与仿真目的 1.1港口集装箱物流系统概述 1.2港口集装箱物流系统仿真的目的 2、港口集装箱物流系统的作业流程 2.1港口集装箱物流系统描述 2.2港口集装箱物流系统作业流程 2.3港口集装箱物流系统离散模型分析 3、港口集装箱物流系统仿真模型 3.1港口集装箱物流系统布局模型设计 3.2港口集装箱物流系统设备建模 3.3港口集装箱物流系统仿真 4、仿真运行及数据分析 4.1仿真运行及数据处理 4.2仿真数据的结果分析 小结与讨论 示例二物流配送中心仿真 (根据:XXX改编) 1、物流配送中心概述与仿真目的 1.1物流配送中心简介 1.2仿真目的 2、配送中心的作业流程描述 2.1配送中心的功能 2.2配送中心的系统流程

3、配送中心的仿真模型 3.1配送中心的仿真布局模型设计 3.2配送中心的设备建模 3.3配送中心的仿真 4、仿真运行及数据分析 4.1仿真运行及数据处理 4.2仿真数据结果分析 4.3系统优化 小结与讨论 “我也来编书”示例 示例一第X章排队系统建模与仿真学习要点 1、排队系统概述 2、排队系统问题描述 3、排队系统建模 4、排队系统仿真 5、模型运行与结果分析 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3-5题) 参考文献 1、李文锋,袁兵,张煜.2010.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第6章) 北京:科学出版社 2、王红卫,谢勇,王小平,祁超.2009.物流系统仿真(第6章)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3、马向国,刘同娟.2012.现代物流系统建模、仿真及应用案例(第5章)

一种基于仿真测试平台的实物自动化测试环境

一种基于仿真测试平台的实物自动化测试环境 摘要 针对FPGA软件测试过程中仿真测试和实物测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仿真测试用例的实物自动化测试环境,将用于仿真测试的Testbench进行解析处理,形成能够用于FPGA 实物测试的传输信号,通过执行器将此信号转换为作用于被测FPGA芯片的实际信号,并采集被测FPGA芯片的响应,实现对FPGA的实物自动化测试。采用实物自动化测试环境验证平台对设计架构进行了验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0 引言 随着FPGA设计规模的不断扩大,因FPGA软件设计而造成的质量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成为影响装备质量的重要因素。而测试是当前解决该问题的最有效手段,因此,越来越多的型号装备产品定型过程对FPGA软件测试提出了新的要求[3]。 然而FPGA测试与常规软件测试不同,因其测试环境限制,测试过程需大量依赖于仿真和分析的方法[4],而在实际芯片中开展的测试往往是板级、系统级测试,测试结果可信度低且无法有效发现FPGA软件设计缺陷[5-6]。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仿真测试平台Testbench数据的自动化测试环境框架,测试结果具有较高的可信度,能够有效提高FPGA 测试质量。 1 FPGA动态测试概述1.1 FPGA动态测试环境原理 当前型号装备FPGA定型测试过程主要方法包括设计检查、功能仿真、门级仿真、时序仿真、静态时序分析、逻辑等效性检查和实物测试。其中功能仿真、门级仿真、时序仿真和实物测试均为动态测试,开展测试时需依据测试要求,建立FPGA运行的外围环境,根据测试对象的不同,可将此类环境分为仿真测试环境和实物测试环境。 采用仿真测试环境时,需根据测试用例将测试数据映射为不同时刻下的不同信号值,形成仿真测试平台文件Testbench,通过仿真测试工具将被测FPGA产生的响应进行采集和自动判断,形成测试结论[7]。

3GPPLTE上行链路的仿真研究

中图分类号:T N91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552(2009)10-0024-03 3GPP LTE上行链路的仿真研究 王 鑫,葛万成,龚国强 (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上海200092) 摘 要:在LTE系统中上行链路采用SC2FDM A方案,下行链路采用OFDM A方案。文中对LTE上行链路的物理层进行仿真研究,并深入探讨了频域均衡(FDE)技术在高速率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作用。从仿真结果可以看出频域均衡技术在多径环境中显著提高了SC2FDM A链路的抗干扰性能。 关键词:LTE;SC2FDMA;FDE R esearch on the uplink of3GPP LTE systems WANG X in,GE Wan2cheng,G ONG G uo2qiang (School of E lectronics and I nform ation E ngineering,Tongji U niversity,Sh angh ai200092,China) Abstract:The3G PP UTRA Long T erm Ev olution(LTE)selected Single Carrier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SC2FDMA)for uplink,and Orthog 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OFDMA)for downlink. In this paper,the physical layer of the uplink is researched and simulated.Furtherm ore,the Frequency D omain Equalization(FDE)technology is specially studied for the high2spe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FDE technology can significantly im 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anti2multipath interferences of the uplink. K ey w ords:LTE;SC2FDMA;FDE 0 引言 近期伴随着WI MAX的崛起,3G PP也开始了UMTS技术的长期演进(LTE,Long T erm Ev olution)项目。这项受人瞩目的技术被称为“演进型3G”。但只要对这项技术稍作了解,就会发现,这种以OFDM 为核心的技术。与其说是3G技术的“演进”,不如说是“革命”。由于已经具有某些4G特征,甚至可以被看作“准4G”技术。 在LTE项目中,上行传输方案采用具有低峰均功率比(PAPR)的SC2FDMA(Single Carrier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方案。在该方案中,频域均衡是一种非常适合并且有效的接收端均衡技术,因此本文主要研究频域均衡技术在LTE项目SC2FD2 MA上行链路的应用。通过Matlab对LTE上行链路的物理层进行仿真,研究考察均衡技术在多径干扰环境中SC2FDMA链路的表现。并通过仿真讨论用户数目对于通信系统误码率的影响,最后比较了不同映射方式的性能。1 LTE上行传输方案 上行传输方案采用带循环前缀的SC2FDMA方案,使用DFT获得频域信号,然后插入零符号进行扩频,扩频信号再通过IFFT。这样的方法也被称为DFT扩展OFDM(DFT2spread OFDM),其频域信号产生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这样做的目的是,上行用户间能在频域相互正交,以及在接收机一侧得到有效的频域均衡。 子载波映射决定了哪一部分频谱资源被用来传输上行数据,而其他部分则被插入若干个零值。频谱资源的分配有两种方式:一是局部式传输,即DFT的输出映射到连续的子载波上;另一个是分布式传输,即DFT的输出映射到离散的子载波上。上行调制主要采用πΠ2位移BPSK、QPSK、8PSK和16QAM。同下行一样,上行信道编码还是沿用R6的T urb o编码。 收稿日期:2009-04-30 基金项目:本文受德国罗德与施瓦茨公司资助 作者简介:王鑫(1986-),男,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移动通信中的信号与信息处理。

系统仿真测试平台

仿真测试系统 系统概述 FireBlade系统仿真测试平台基于用户实用角度,能够辅助进行系统方案验证、调试环境构建、子系统联调联试、设计验证及测试,推进了半实物仿真的理论应用,并提出了虚拟设备这一具有优秀实践性的设计思想,在航电领域获得了广泛关注和好评 由于仿真技术本身具备一定的验证功能,因此与现有的测试技术有相当的可交融性。在航电设备的研制和测试过程中,都必须有仿真技术的支持:利用仿真技术,可根据系统设计方案快速构建系统原型,进行设计方案的验证;利用仿真验证成果,可在系统开发阶段进行产品调试;通过仿真功能,还可对与系统开发进度不一致的子系统进行模拟测试等。 针对航电设备产品结构和研制周期的特殊性,需要建立可以兼顾系统方案验证、调试环境构建、子系统联调联试、设计验证及测试的系统仿真平台。即以半实物仿真为基础,综合系统验证、系统测试、设备调试和快速原型等多种功能的硬件平台和软件环境。 目前,众多研发单位都在思索着如何应对航电设备研制工作日益复杂的情况。如何采取高效的工程技术手段,来保证系统验证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是航电设备系统工程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FireBlade 系统仿真测试平台正是在这种大环境下应运而生的。 在航电设备研制工程中的定位设备可被认为是航电设备研制工程中的终端输出,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整个航电设备系统工程目标能否实现。在传统的系统验证过程中,地面综合测试是主要的验证手段,然而,它首先要求必须完成所有分系统的研制总装,才能进行综合测试。如果能够结合面向设备的仿真手段,则可以解决因部分设备未赶上研发进度导致综合测试时间延长的问题。在以往的开发周期中,面向设备的仿真技术并没有真正得到重视: (1)仿真技术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单个测试对象上,并且缺乏对对象共性的重用; (2)仿真技术缺乏对复杂环境与测试对象的模拟; (3)仿真技术的应用缺乏系统性,比如各个阶段中仿真应用成果没有实现共享,

嵌入式系统仿真测试平台的体系结构研究

!"##!年第$期 福建电脑注:本文得到广东省科技厅攻关项目资金资助%项目编号"##"&’(&)电子科技大学青年基金项目资助%项目编号*+#"#,#-。 &、 引言目前嵌入式系统开发已经成为了计算机工业最热门的领域之一,嵌入式系统应用渗透到信息家电、工业控制、通信与电子设备、人工智能设备等诸多领域。然而嵌入式系统的软件与目标硬件紧密相关,软件开发周期长,开发成本昂贵,软件质量无法保障.&/."/。特别是嵌入式软件的测试工作,在整个开发周期中通 常占用着大部分时间 (-#01,#0)。软件测试是一个非常重要而又艰苦的过程。软件测试工具用来全部或部分的代替人工进行软件的测试工作。它能极大的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缩短项目的开发周期。 国际上,许多软件公司致力于开发功能强大的软件测试工具。按获得测试信息的方式分为纯硬件、纯软件、软硬件相结合三种类型的测试工具。纯硬件测试工具如仿真器、逻辑分析仪、开发系统等。纯软件测试工具如234563786的2345938:,是一种软件逻辑分析仪。软硬件相结合的测试工具如以;<公司的=>?938:为代表的虚拟仪器和以@AB 公司的BC58DEFD 为代表的测试工具。这三类测试工具都有一个缺点:没有提供一个集成各种软硬件测试工具的框架,使各类测试工具能紧密协调工作。 为提高测试工作的效率,迫切需要功能强大的嵌入式系统测试工具。 仿真开发在嵌入式系统开发中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许多软件公司已经开发出成熟稳定的嵌入式仿真开发工具。但是在嵌入式仿真开发中,仍然缺乏一种嵌入式系统测试工具的集成框架。本文正是基于这个目标,从软件体系结构的角度,研究和设计了一种称为G EFDH G 的嵌入式系统仿真测试平台的集成框架。并基于其上实现了一个嵌入式仿真测试平台3I >EFDH 。 "、 嵌入式系统仿真测试平台的体系结构EFDH 对于大规模复杂软件系统,其总体结构设计远比算法和数据结构的选择更重要.J /.!/。基于这样的认识和背景,本文在对嵌入式测试和嵌入式仿真开发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研究和设计了EFDH 的体系结构。"K &EFDH 的结构模型 EFDH 的体系结构主要借鉴了当前流行的嵌入式交叉开发工具的目标服务器L 目标代理结构.’/,分为宿主机端和仿真目标机端两大部分。 EFDH 的结构模型见图&: 图&EFDH 结构模型 EFDH 结构模型的基本特征:&M EFDH 由宿主机端和目标机端两大部分构成,宿主机 端以测试服务器DF (D8NO F86786)为核心;目标机端以测试代理D@P D8NO @Q84O M 为核心。 "M 所有的测试工具不与目标机端交互, 而只与测试服务器DF 进行交互;测试服务器DF 同测试代理D@交互。这样只要更换相应的测试代理D@,即可与不同的仿真开发系统一起工作。 J M 测试服务器DF 与所有测试工具之间通过嵌入式仿真测试工具交换协议EFDDR (ES?85585F3STU>O3C4D8NO DCCU 8RI VW>4Q8X6COCVCU ) 规范接口进行交互。!M 测试服务器DF 和测试代理D@之间通过嵌入式仿真测试协议EFD P ES?85585F3STU>O3C4D8NO X6COCVCU M 规范接口进行交互。 ’M 测试工具以软插件的形式集成到EFDH 中%EFDDR 和EFD 规范定义的接口是公开的和可免费获得的,第三方测试工具非常容易的集成到EFDH 中来。 -M 测试工具多种多样,可以是软件代码测试工具,也可以是硬件诊断测试工具,都可以很容易的集成到EFDH 中来,从而达到各类测试工具的紧密协作。 $M EFDH 中各类测试工具紧密集成到一个图形用户接口中,大大提高了用户的工作效率。 ,M 测试代理D@以一个线程的形式存在于仿真运行环境中,与各类模拟器之间通过固定的接口交互,获取丰富的测试信息。 "K "测试服务器DF 模型 测试服务器DF 是EFDH 的核心结构部件,作为EFDH 的测试管理器,其结构模型如图"。 图"测试服务器DF 结构模型 DF 的主要功能:&M DF 提供相应的EFDDR 协议规范接口,接受来自测试工具的控制命令和状态查询,并提供相应的数据传输接口,向测试工具返回对应的测试结果。 "M DF 提供相应的EFD 协议规范接口,向采集代理发送控制命令信息和状态查询信息,并且根据EFD 协议规范提供的接口收取返回信息。 J M DF 提供测试高速缓冲管理、 测试存储器管理以及流测试协议,管理和控制整个宿主机端。"K J 测试代理D@模型 嵌入式系统仿真测试平台的体系结构研究 邵荣防,罗克露 P 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四川 成都-&##’!M 【摘要】仿真开发在嵌入式开发中正逐步成为热点,仿真测试工具在仿真开发过程中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当前的嵌入式测试工具,然后给出一种嵌入式仿真测试平台的体系结构EFDH 。基于EFDH 体系结构,实现了一个面向信息家电的嵌入式仿真测试平台3>EFDH 。 【关键词】嵌入式系统仿真开发 仿真测试平台

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发展概述及认识

学院 专业 届别 课程 班级 姓名 学号 联系方式 指导老师2012年5月

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发展概述及认识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计算机技术高速发展,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计算机作为后期新秀渗入到人们生活中的每一个领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作为新兴的技术,计算机技术在人类研究的各个领域起到了只管至关重要的作用,帮助人类解决了许多技术难题。在科研领域,计算机技术与仿真技术相结合,形成了计算机仿真技术,作为人们科学研究的一种新型方法,被人们应用到各个领域,用来解决人们用纯数学方法或者现实实验无法解决的问题,对科研领域技术成果的形成有着积极地促进作用。 本文在计算机仿真技术的理论思想基础上,分析了计算机仿真技术产生的基本原因,也就是人们用计算机模拟解决问题的优点所在,讨论了模拟、仿真、实验、计算机仿真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介绍了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发展历程,并查阅相关资料介绍了计算机仿真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分析并预测了计算机仿真的未来发展趋势。经过查阅大量数据资料并加以分析对比,这对于初步认识计算机仿真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计算机仿真;模拟;仿真技术;发展 Discussion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simulation technology Abstract:In the field of scientific research,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simulation technology is the combination of computer simulation technology as a new method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pplied to various fields, used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pure mathematical methods or practical experiments can not be solved, has a positive role in promoting the form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In the theory of computer simulation technology based on the idea of computer simulation technology to produce the basic reason people use computer simulation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the advantages of where to discuss the links and

基于LTE系统级仿真平台的设计

基于LTE系统级仿真平台的设计 【摘要】众所周知,网络数据业务将成为未来移动通信竞争的焦点。随着新兴的无线接入方案如WiFi、WiMAX的产生,3G无线接入技术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为了满足新兴业务的需求,3GPP标准组织在2004年底启动了3G长期演进(LTE)技术的标准化工作。 LTE技术的高效的基于分组的无线接入提供互联网协议(IP)为基础的无线接入网络低延迟和低成本的功能。随着规范的完成,LTE技术已经开始投入商业发展。 为了估算新移动网络技术的性能,系统级仿真是必不可少的。本文首先介绍了LTE的研究背景及演进目标,简要地描述了本文的组织架构。然后主要介绍了LTE的网络结构、协议架构、链路预算和其关键技术即OFDM技术和MIMO技术,还有资源调度机制。接着针对3GPP对系统级仿真的要求,提出系统级仿真框架和流程,建立LTE系统级仿真平台。最后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 【关键词】LTE,MIMO,OFDM ,系统级仿真

Design of System Level Simulation Based on LTE [Abstract]As we all know that network data service will be the focus of mobile communication in the future. The increasing radio access scheme such as WiFi and WiMAX bring great pressure to the 3G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In order to satisfy the requirement of new service, 3GPP have launched the LTE standardization in 2004. The specification on the 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UMTS) Long-Term Evolution (LTE) called the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UTRA) an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 (UTRAN) was finalize in 3GPP.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new mobile network technologies, system level simulations are crucial. Firstly, the paper has introduced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evolution target and the paper's structure. The second chapter has presented the network structure, protocol frame, link budget, key technologies and resources scheduling mechanism. Then the chapter three presented the Schematic block diagram of the LTE system level simulator and process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 of 3GPP, and established the system platform of LTE. Finally, analysed the result of the simulation. [Key Words] LTE , MIMO , OFDM , System Level Simulation focus of mobile communication

模拟仿真软件介绍

模拟仿真软件介绍 模拟仿真技术发展至今,用于不同领域、不同对象的模拟仿真软件林林总总,不可胜数,仅对机械产品设计开发而言,就有机构运动仿真软件,结构仿真软件,动力学仿真软件,加工过程仿真软件(如:切削加工过程仿真软件、装配过程仿真软件、铸造模腔充填过程仿真软件、压力成型过程仿真软件等),操作训练仿真软件,以及生产管理过程仿真软件,企业经营过程仿真软件等等。这里仅以一种微机平台上的三维机构动态仿真软件为例,介绍模拟仿真软件的结构和功能。 DDM(Dynamic Designer Motion)是DTI(Design Technology International)公司推出的、工作于AutoCAD和MDT平台上的微机全功能三维机构动态仿真软件,包含全部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的功能,主要由建模器、求解器和仿真结果演示器三大模块组成(见图1)。 1.DDM建模器的功能 1)设定单位制。 2)定义重力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3)可以AutoCAD三维实体或普通图素(如直线、圆、圆弧)定义运动零件。 4)可以定义零件质量特性:

图1 DDM仿真软件模块结 ①如果将三维实体定义为零件,可以自动获得其质量特性。 ②如果用其他图素定义零件,则可人工设定质量特性。 5)可以定义各种铰链铰链用于连接发生装配关系的各个零件,系统提供六种基本铰链和两种特殊铰链。 基本铰链: ①旋转铰——沿一根轴旋转。 ②平移铰——沿一根轴移动。 ③旋转滑动铰——沿一根轴旋转和移动。 ④平面铰——在一个平面内移动并可沿平面法线旋转。 ⑤球铰——以一点为球心旋转。 ⑥十字铰——沿两根垂直轴旋转。 特殊铰链:

DMAS飞行系统仿真平台

DMAS 大型专业飞行系统仿真平台 DMAS—专业、大型飞行系统仿真平台 DMAS(Design Model Acquisition and Simulation System for Aircraft)是中仿科技将航空航天 仿真技术与虚拟现实技术有机结合,创新研发出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飞行系统仿真产品,由飞行器设计与仿真系统、飞行器数据记录与分析软件、飞行模拟器等组成大型综合研究和应用一体化软硬件系统平台,支持当前主流航空系统,满足飞行器研制试验、飞行模拟训练、科研教学等多种需求。DMAS综合应用平台综合技术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属国内首创。 DMAS应用领域: DMAS飞行系统仿真平台满足固定翼飞机、直升机、无人机等多种飞行器研制试验、飞行训练、科研教学的需求,遵循CAD、CAE、CAM产品全生命周期PLM构架,有效解决设计、仿真、模拟等系统问题。DMAS 采用创新技术,高端的系统仿真技术不再是科研院所独享的,飞速更新的专业虚拟现实技术的引入,则将工程师们从繁重的底层设计工作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创新思考,使得航空技术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飞机研究院所工程师、大学教师及学生、飞机设计及改装爱好者、专业的飞机拥有者、飞行员、飞 行教练或考官等用户均可应用DMAS完成飞机开发、仿真实验、任务演示验证、飞行训练模拟等多种任务。?研制试验 飞机总体设计:概念设计、系统设计、结构设计、翼型设计、发动机设计、费效设计、性能优化设计; 飞行模拟测试:动力学特性仿真测试,飞行模拟数据分析,仿真与试验数据对比分析,飞机特性分析与表征; 飞行任务模拟:遥测照相、侦测雷达、GPS导航预测、航空通讯、防空模拟、C4ISR系统;飞行安全事件现 场重建分析。 ?教学科研 理论基础教学:航空航天概论、飞行理论、飞行动力学、飞机性能分析、飞行控制等; 新概念飞机开发:各种新概念飞机设计、人机工程学、飞行姿态控制、航电设计、通讯设计、雷达设计、 航线设计、飞行软件开发等。 ?飞行训练 飞行操纵训练:固定翼飞机、直升机、UAV无人机操作训练,VFR/IFR飞行训练; 飞行执照备考:飞行员培训、私人飞机驾驶执照、商业飞机驾驶执照、民航飞行驾驶执照;

组网仿真平台介绍

项目来源: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 项目名称:自取能无线温度传感芯片及其应用关键技术研究 子课题名称:自取能无线温度传感芯片构建无线传感网的关键技术研究版本:V1.0.0 组网仿真平台介绍 任务承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拟稿人:王超尘、李芬 任务负责人:贺光辉 子课题负责人:祝永新 上海交通大学

目录 一、Opnet仿真平台介绍 (3) 1.1OPNET仿真软件概述 (3) 1.2OPNET仿真技术 (3) 1.2.1三层建模机制 (3) 1.2.2离散事件仿真机制 (6) 1.2.3仿真调度机制 (6) 1.2.4opnet通信机制 (7) 二、实际环境仿真介绍 (8) 2.1建立网络拓扑结构 (8) 2.2仿真结果 (14) 2.2.1固定发送时间 (14) 2.2.2随机发送时间结果 (14) 2.3实验结论 (15)

一、Opnet仿真平台介绍 1.1O PNET仿真软件概述 OPNET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决策支持工具提供商,总部在美国华盛顿特区,主要面向网络领域的专业人士,为网络专业人士提供基于软件方面的预测解决方案。OPNET公司最早是由麻省理工学院(MIT)信息决策实验室受美国军方委托而成立的。1987年OPNET公司发布了第1个商业化的网络仿真软件,提供了具有重要意义的网络性能优化工具,使得具有预测性的网络性能管理和仿真成为可能。1987年以来,OPNET迅速而稳步地发展,作为高科技网络规划、仿真及分析工具,OPNET在通信、国防及计算机网络领域已经被广泛认可和采用。成千上万的组织使用OPNET软件来优化网络性能、最大限度地提高通信网络和应用的可用性。至今OPNET已经升级到了11.5以上版本。它的产品线除了Modeler 外,还包括ITGuru、SP Guru、OPNET Development Kit和WDM Guru等。 OPNET的产品主要针对网络服务提供商、网络设备制造商和一般企业这3类客户。OPNET目前在全球有超过5000个客户,在全美设立了4个办事处,分别在加州、德州、北卡罗来纳州及马萨诸塞州,另外,OPNET也在全球设立了4个办事处,分别为法国的巴黎、英国的剑桥、澳大利亚的悉尼以及比利时的根特。新加坡经纬线科技公司是OPNET产品在亚洲地区的总代理。OPNET的全球部分电信级运营商客户,如AT&T、NTT DoCoMo、France Telecom等,这部分客户相对于中型企业,具有更复杂的网络结构和协议配置,因此管理起来更复杂。OPNET利用高网络智能来辅助运营商的网管人员管理网络,同时OPNET 具有很好的开放性和互联性,可以和当前很多流行的网络管理和监控软件一起协同工作,如HP公司的OpnetView、Tivoli公司的NetView、Cisco的Netflow以及Angilent公司的NetMetrix等。 目前OPNET的应用在国内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OPNET具有很大的研究及应用价值。 1.2OPNET仿真技术 1.2.1三层建模机制 网络是复杂的系统,OPNETModeler建模采用层次化和模块化的方式,将复

通信网络仿真

目录 1 绪论 1.1 设计的背景 目前,现代通信网络的仿真,智能化网络规划、优化以及管理成为通信领域的热点问题。OPNET这一网络仿真工具为解决通信网络(包括固定网络、移动网络和卫星网络)仿真和优化以及网络高效的管理提供了整套解决方案,是网络仿真分析领域出类拔萃的软件。 包交换兼有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的优点,如包交换比电路交换的线路利用率高、比报文交换的传输时延小交互性好等,使得包交换网络在数据通信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国外,网络仿真方面的研究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覆盖各个领域。而国内数据通信网络仿真起步较晚,但近几年发展迅猛。 在包交换网络仿真方面,利用OPNET Modeler平台进行的仿真测试对包交换网络性能的进一步提高起到显著的作用。 在复杂多样的SME网络应用方面,相关研究缺乏,既使是已解决的部分技术项目,仍有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必要。因而,研究包交换网络中OPNET的仿真应用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课题。 1.2 设计的目的及意义 本课程设计主要研究SME包交换网络中OPNET的仿真应用,即借助OPNET仿真平台来研究包交换网络的性能。 本文中将主要解决如何使用现代化网络仿真工具进行SME包交换网络的性能分析,并在分析的基础处,能找出现有网络存在的不足,从而设计出更适合SME包交换网络的方案。 在学习通信网的基础上,学习通信网仿真方面的专业软件,对进一步掌握通信网络的性能有实践意义。掌握使用OPNET软件对以后的毕业设计及毕业后从事网络设计领域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1.3 设计的基本思路及文章组织 本文在OPNET网络仿真平台上,首先对一个简单的SME包交换网络进行性能分析,然后对现有的网络进行升级扩展、引入新业务并进行可行性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合SME包交换网络的设计方案。

SCADA系统模拟仿真培训平台建立及运用

SCADA系统模拟仿真培训平台建立及运用 【摘要】长输管道运行自动化水平不断提升,因此对SCADA系统在输油管道上的运行、维护、运行人员及仪表维护人员的相关培训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课题。针对教育培训的重点,建立SCADA系统模拟仿真培训平台,对其开发应用、功能特点及使用此培训平台的经验进行介绍。 【关键词】SCADA系统模拟仿真培训平台 目前管道行业职工培训基本上都以集中培训理论授课为主,这种方法通常周期比较长,而且由于实际操作中不允许出现错误操作和重复操作,新员工动手操作机会较少。SCADA系统模拟仿真培训平台解决了以往职工培训中存在的问题。该系统平台的研制为新员工快速掌握SCADA站控系统的应用及操作提供了直观有效、易于操作的平台,传统的教学方法是通过岗位学习,让新员工在老员工的指导下,通过日常操作和处理生产中出现的问题,逐步积累经验、总结经验,最终达到熟练操作、独立值岗。 1 SCADA系统模拟仿真培训平台系统设计要求及实现功能 1.1 SCADA系统模拟仿真培训平台系统设计要求 配置仿真系统机柜;配置各信号类型仪表;人机界面美观、清晰;完全模拟站控工艺流程;数据显示及状态显示

功能;泵、阀门模拟控制功能;联锁报警功能;数据记录、分析功能;访问权限分级管理;系统运行稳定;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 1.2 SCADA系统模拟仿真培训平台系统实现功能 用户权限管理;工种管理;职工技能管理;压力、温度、液位等生产参数采集;阀门、泵运行状态监控;阀门开、关、停控制;输油泵启动、停止控制;现场生产工艺流程仿真;工况分析;新员工工艺流程培训;仪表工仪表设备接线培训;仪表工故障排除训练;学习SCADA系统接线原理;输油处仪表工技术比武平台;更高级别技术比武训练平台;SCADA系统软件、硬件系统学习、训练。 2 方案实施 2.1 控制系统选择 根据中洛管道SCADA系统应用的各类实际情况,选用了OPTO22 SNAPPA系列控制器中的OPTT22 SNAP-PAC-R1经济型控制器,具有控制器和智能处理器的双重功能(图1)。 2.2 仿真系统软件的选择 SCADA模拟仿真培训系统网络系统架构(图2)。 2.4 系统下位程序开发 完成系统数据采集、状态监控、泵控制、阀门控制等功能,进行下位程序开发(图3)。 (1)新建工程,添加控制器名称、类型、IP地址。

系统仿真技术

系统仿真技术 摘要:介绍了我国仿真技术的发展过程及美国科学局为建立集成的综合仿真环境和仿真系统归纳的五个层次的使能技术。着重探讨了模型的校核,验证与确认,环境仿真,分布交互仿真等关键技术. 关键词:模型校核;建模;验模;环境仿真;分布交互方真;虚拟技术 1概述 仿真技术综合集成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图形图像技术、多媒体、软件工程、信息处理、自动控制等多个高新技术领域的知识。 仿真技术是以相似原理、信息技术、系统技术及其应用领域有关的专业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和各种物理效应设备为工具,利用系统模型对实际的或设想的系统进行试验研究的一门综合性技术。 仿真技术的应用已不仅仅限于产品或系统生产集成后的性能测试试验,仿真技术已扩大为可应用于产品型号研制的全过程,包括方案论证、战术技术指标论证、设计分析、生产制造、试验、维护、训练等各个阶段。仿真技术不仅仅应用于简单的单个系统,也应用于由多个系统综合构成的复杂系统。 对于国外仿真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本文拟引用九十年代初美国国防科学局(Defense Science Board)对建模与仿真的使能技术(Enabling Technologies)(即应能解决实现的技术)作出的归纳,可以作为我们思考问题的参考。美国国防科学局认为建立集成的综合仿真环境和仿真系统,应解决实现以下五个层次的使能技术。 第一层次——基础技术 包括:光纤通讯,集成电路,软件工程工具,人的行为模型,环境模型。 第二层次——元、部件级技术 包括:内存,海量存贮器,显示器,局域网,微处理器,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模/数转换器,建模与仿真构建工具,测试设备。 第三层次——系统级技术 包括:微计算机系统,远距离通讯/广域网,人-机界面,计算机图像生成系统,高性能计算机系统,仪器装备系统,数据库,协议/标准/保密。 第四层次——应用级技术 包括:制造过程仿真工程设计建模与仿真,含人仿真系统,随机作战仿真,半自动兵力。 第五层次——集成综合环境和建模与仿真工具 包括:需求定义,原型机,规划,设计与制造,训练与备战,测试与评估。 上述使能技术有些由商业市场解决,有些主要由美国国防部组织解决,如下表所示: 2仿真技术发展和应用中的几个问题探讨 1.建模与验模 数学模型是仿真的基础。对被仿真的对象或系统,应根据其运动定律、约束条件

5G链路级仿真平台实现与预编码技术性能评估

5G链路级仿真平台实现与预编码技术性能评估5G移动通信对于移动通信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出现了众多新型无线技术。为了满足5G中更高的系统容量和速率需求,采用大规模天线技术是重要的实现手段。大规模天线技术在提升性能的同时也存在很大的干扰问题。利用预编码技术可以有效抑制大规模天线传输中的干扰,提高链路的峰值速率。在5G的技术研究发展初期阶段,采用搭建仿真平台的方式进行技术评估可以更加高效地推进技术发展。但如何高效的评估5G中的预编码技术对性能指标的影响,已成为研究进程中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之一。论文选题来源于国家重大专项:《2018ZX03001024--5G国际标准候选方案评估与验证》。本文结合5G 技术征集阶段及标准制定程中讨论的新技术,基于MATLAB语言搭建 5G链路级仿真平台,同时进行预编码技术的性能仿真评估。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设计和实现了5G链路级仿真平台。针对5G中的传输性能要求以及候选技术的评估要求,采用模块化原则,以高灵活性和高扩展性为设计思想,设计并实现了 5G链路级仿真平台,实现了端到端单用户的通信链路,并重点研究了 5G中特有的帧结构、高阶调制和多天线传输模块中层映射技术、预编码技术、波束赋形技术以及反馈模块,提高通信传输中的可靠度。最后结合5G中TDL无线信道模型,对链路级仿真平台进行校准修正。第二部分为预编码技术的性能评估。针对大规模天线技术中的干扰问题,结合3GPP 38.214中的技术方案,对上行链路2种不同的预编码技术:基于码本的预编码技术以及基于非码本的预编码技术和下行链路3种不同的

预编码技术:基于Type Ⅰ码本的预编码技术、基于Type Ⅱ码本的预编码技术以及基于非码本的预编码技术分别进行了设计与实现。同时结合链路级仿真平台,对不同天线端口数目情况下的预编码技术方案进行了性能评估。仿真结果表明,在低速移动的情况下,从系统吞吐量的角度出发,在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中基于非码本的预编码技术方案性能更优。

车辆模拟仿真系统

附件1: 货车车辆模拟仿真培训系统用户手册 1、安装配置要求 服务器配置要求 (1)、硬件要求 CPU:Xeon MP 2.7GHz 内存:1G 网络:双端口100/1000M千兆以太网 硬盘:双端口120GB (2)、软件要求 安装JDK1.5,安装Tomcat5.5Web服务器,安装数据库服务器SQLServer2000中文企业版 客户端配置要求 (1)、硬件要求 CPU:主频2.0G HZ , 内存:2G 独立显示卡:265M独立显存,128bit显存位宽 至少有500MB空闲磁盘可用 (2)、软件要求 Windows 98/ME/NT/2000/XP操作系统

2、搭建软件运行环境 本软件需要jre1.5和jmf两个软件来搭建运行环境。具体安装方法如下: 参考本教程中“软件的安装”-“登录系统”登录系统后,点击按钮,会出现以下界面,包括jre1.5和jmf两个软件的下载: Jre1.5.0.4下载 JMF视频播放器下载 Flash播放插件下载 如果您在播放实作教学时,未发现有flash片段播放,那么请下载并安装Flash播放插件(如上图)。 1、安装jre 如果本机上没有装任何java环境,可直接下载java客户端运行程序。 如果本机上有其他版本(非jdk1.5.0.4)的jre,先通过开始->设置->控制面板->添加或删除程序,卸载原来的jre或jdk版本,再从下载页面中下载并安装jre1.5.0.4。 2、浏览器设置 Windows操作系统在默认情况下自带jre运行环境,如果在IE(浏览器)

中运行就必须进行设置,打开控制面板->internet选项->高级选中“将JRE1.5.0用于“和“启用Java Jit编译器“。如下图所示: 确定完成 3、安装和设置JMF视频播放器 1、安装JMF 在下载页面中下载JMF视频播放器,下载完后运行下载的文件 jmf-2_1_1e-windows-i586.exe 流程如下:

系统仿真技术在物流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毕 业 论 文 姓名:李泽东 专业:港口物流设备与自动控制 班级:港口物流设备与自动控制111班 所属院系:海事与港航学院 论文题目:系统仿真技术在物流系统设计中的应 用 指导教师:关腾飞 完成时间:2014-01-30

毕业论文任务书 学生姓名李泽东专业班级111 指导教师关腾飞工作单位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题目:系统仿真技术在物流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毕业论文主要内容: 系统仿真技术在物流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物流仿真软件系统可以把现有的或正在规划中的物流配送中心或工厂在计算机系统中建成虚拟的动画模型, 实现一种以动画为载体, 集作业人员、搬运设备、货物、控制系统、数据信息合为一体的系统仿真平台 指导教师签名系主任签名 二级学院教学副院长签名(盖章)

目录 绪论------------------------------------------------------------------------------------------------4 1.现代物流及其特点------------------------------------------------------------------------4 2. 物流系统仿真应用研究的进展------------------------------------------------------------------------6 2.1 生产物流系统仿真---------------------------------------------------------------------------6 2.2 供应链仿真-------------------------------------------------------------------8 2.3 物流配送系统仿真---------------------------------------------------------------------8 3.系统仿真在物流系统设计中的应用-------------------------------------------------------------9 3.1系统描述-------------------------------------------------------------------9 3.2仿真目标-------------------------------------------------------------------9 3.3仿真过程-------------------------------------------------------------------10 4.仿真优化方法的改进-------------------------------------------------------------------11 结论------------------------------------------------------------------------------------------------12 参考文献-----------------------------------------------------------------------------------------13 摘要 对物流系统仿真的相关研究领域进行评述,从应用角度将物流系统仿真分为生产物流系统仿真、物流配送系统仿真和供应链仿真,分析了各领域研究的特色并介绍了其应用研究成果,对现有研究的不足进行了评述;分析了物流系统仿真优化方面的主要进展及存在的问题;概述了综合仿真环境及其在物流系统仿真中的应用;提出了物流系统仿真的进一步发展方向。 关键词:物流系统;仿真;仿真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