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石头更成其为石头

“使石头更成其为石头”

——运用“陌生化”理论指导阅读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东台师范附属小学吉云兰

“陌生化”这一原理是由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最先提出来的。近百年来,它已经成为我们解读文本的重要策略和方法。建构陌生化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唤起学生强烈的阅读期待,陌生化阅读的心理机制是阅读张力的发现与逐渐消融。我们提出运用陌生化理论指导阅读教学的要点:阅读文本时,找到作者用陌生化的手段创作的句段;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用陌生的眼光去阅读文本。

一、“陌生化”理论与阅读教学

“陌生化”这一原理是由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家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技巧的艺术》中最先提出来的。近百年来,它已经成为我们解读文本的重要策略和方法。“陌生化”是一种重新唤起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兴趣,不断更新人对世界感受的方法。它要求人们摆脱感受上的惯常化,突破人的实用目的,超越个人的种种利害关系和偏见的限制,带着惊奇的眼光和诗意的感觉去看待事物。

陌生化阅读教学,就是让学生原有的旧知识与新发现的问题,产生激烈的冲突,唤醒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和主动性,点燃兴趣的熊熊火焰,追求对熟悉的文本的“陌生化”阅读效果,达到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在教学中,将熟悉的“陈旧”变为陌生的新鲜,将意料之中变为意料之外,将抽象的认识变为具体的形象,以唤醒学生对“新”的敏感,进而产生欣赏和品味的兴趣。学生在注意和期待的心理驱动下,主动地阅读、探究,从而激活思维,最终形成难能可贵的创造力。

陌生化阅读教学,要求教师有效地调动并运用了学生各方面的知识,引导学生用好奇的眼光审视文章,提取有用的信息,深化对文本的认识和对人物性格的把握。由此可见,在语文教学中“陌生化”理论的运用有重要意义。

二、运用“陌生化”理论指导阅读教学的理性探索

“陌生化”理论指导下的阅读教学,就拿“导入新课”来说与过去的相比,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呢?先来看这样的一个教学片断:

一位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猴子种果树》,老师一上来就问:“小朋友,读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呀?”(如果问得艺术一点:大家的小脑袋里钻出了哪些小问号?)于是学生很乖巧地说:1猴子种了哪些果树?

2猴子种的果树长大了吗?

3猴子吃到了自己种的果实了吗?

4猴子为什么要种果树呢?……

这样的导课,在我们日常或公开教学中比比皆是。细读这个教学片断,我们不得不佩服学生的善解人意——竟然能提出诸如此类的“伪”问题,试想,开学新课本就发下去了,由于一般并不存在语言上的太大障碍,学生大多浏览数遍后,文本内容大多了然于心。在这样的前提下,老师有必要让他们去编织这些所谓的问题吗?即使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那也是善于察颜观色的学生为了配合老师所“演”的“戏”。因为学生知道老师需要这几分钟的过渡才能把课进行下去。这样的导课,仅仅是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文学习上来,仅仅是将课“引”出来,而不是启动学生继续与文本对话的动力引擎。这样的导课,远离了语言文字,而且其目标指向于学生已知领域,是高耗低效的课堂教学。

“抓课题”导入新课不仅仅是组织教学使学生从课前休息式中惊醒过来,也该是引起学生的新颖之感和关注之神,以一种新奇的眼光,去感受文本对象的生动性和丰富性,从而兴致盎然地投入与文本的自由、深入的对话,并将对话逐渐引向深入。

有位老师教《长城》一课,一开始让孩子们听《长城长》这首歌,然后让他们谈感受。在此基础上出示三句话:

1.只有一个伟大的民族才能建成这样伟大的长城!

2.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在别的地方我从未见过类似的杰作!

3.设计者太伟大了,长城太伟大了!

然后教师让学生猜猜这些话分别是谁写的,学生当然猜不着。于是老师告诉他们这三个人分别是叶利钦、尼克松和拉宾。听了老师的介绍,学生感到很惊讶,此刻,他们产生了强烈的阅读期待:为什么长城在这些政治家心目中地位那么高?长城究竟伟大在哪里呢?这样,阅读期待、欲望产生了,学生就能很自觉地投入到与文本对话中去。这位老师在课的开始,合理地运用了陌生化策略,让学生带着新奇的眼光去阅读。这样引起他们内心真实而强烈的冲突,成功地引发孩子们强烈的阅读欲望,学生心中升腾起一种重新唤起的兴致以增加阅读效果。

那么,相对于“导入新课”,建构陌生化阅读目的和意义是什么呢?

(一)建构陌生化阅读的主要目标是唤起学生强烈的阅读期待。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司空见惯的东西不能给人以新鲜感。现代哲学认为,阻碍我们前进的,往往不是未知的东西,而是已知的东西,已知的东西一旦变成习惯,就步履艰难了。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也发现,学生预习课文比精读课文更有兴趣,课外阅读比上语文课有兴趣。文艺心理学告诉我们,凡是熟悉的、认识了的事物,人们就不再注意它了,否则人的心理就会被弄得精疲力竭,穷于应付。只有那些新鲜的尚未认识到的事物才能引起人们的兴趣。同时,心理学中信息加工理论也告诉我们,人的大脑及感官的运行流程分三步:接受刺激、进行加工和传导兴奋。因此,大脑工作的状态是积极的、自主化的。如果输入大脑的信息简单或陈旧,大脑便很难获得自主加工的快感,甚至陷入疲惫。看一遍《天鹅湖》,大脑获得快感,但看三百遍,大脑便只能进入消极的抑制状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一个人对被感知的事物的兴趣强度,往往取决于对事物的熟悉程度。太熟悉,缺乏兴趣;根本不了解,则产生不了兴趣。

作品中的“陌生化”其实是文学的一个特点,在每一篇作品中都是存在的。阅读教学中陌生化的建构,其目的也是通过某种刺激,强化阅读主体对将要对话的阅读客体的探究欲望与强烈的期待,有了这份期待,学生对文本的主动参与度就提高了,对话也有良好的理想氛围。在阅读过程中就会有一种被“照亮”的感觉。它使我们可以站在更高的层面欣赏作品,具有一种俯视的优势,是我们在观照作品,而不是被作品牵着走。在这种状态之下,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作品虚构起来的世界,而且看到这个虚构世界的来龙去脉,从而在更高的层次上获得美的享受。陌生化阅读,它正是我们打开这一虚构世界的钥匙。

(二)建构陌生化阅读的心理机制是阅读张力的发现与逐渐消融。

从美学的角度看,在理解一部(或一篇)作品前,接受主体与作品之间存在着张力——包括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现代,作者的视界与读者的视界之间的张力。因此作为阅读教学中对话的参与和引领者,老师有责任在对文本的解释中帮助学生消除或至少减弱这种张力。阅读教学中,张力是在文本的视野与对话主体的视野融合中被暂时克服的。在阅读教学中,学生作为特殊的对话者、解释者,他们的知识积累还不够丰厚,他们的生活积淀还不够丰富,他们的生存智慧还不够丰盈,他们的审美体验还不够丰满,这就决定了他们与文本之间还存在着比较大的落差。

因此,教师要努力去发现文本视野与学生视野的距离,并通过陌生化阅读的建构,用最短的时间,最简捷的手段,帮助学生消除这种距离,达到视界融合、张力消除的目的。“陌生化”之陌生,绝非

对生活(事实)的陌生,而是对作品而言,是对认知上先入为主、人云亦云的思维定势的陌生,是对感知上浮光掠影、见多不怪的惯性心理的陌生。陌生化就是要打破这种“前结构”和“前思想”,给人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陌生化,就是把与人太切近的事物或现象从身边推开,以造成似曾相识的生疏感,使学习变得生动鲜活。其实质就是把脑中贮存的表象和再造想象,经过情和理的揉合,在联系网中自由驰骋,最后定格的创造过程。陌生化阅读,就是对接文本视野与学生视界的一张梯子,顺着这张梯子,学生渐渐地走近文本,理解文本,消解张力。这便是陌生化阅读建构的另一层意义上的本质所在。

三、“陌生化”理论指导下阅读教学的建构

接受美学理论认为,“文本”是作品本身的自在状态,“作品”是被审美主体感知、规定和创造的文本。文本是召唤性的空筐结构,作品的意义生成,有待于读者通过阅读活动现实化、具体化。在备课的时候,教师对文本保持新鲜感,保持“陌生感”,是可行的,是必要的。文本的空白和未定点,有待于读者以开放的心态建构去完成。教师对熟悉的课文读出新意、读出个性来,才能引导学生多角度地有创意地阅读,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课题的实践中,我们尝试着从这两方面着手:(一)阅读文本时,找到作者用陌生化的手段创作的句段。

作品中的“陌生化”其实是文学的一个特点,在每一篇作品中都是存在的。在写作中为了表达的效果,作者经常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甚至有不合逻辑、不合语言规范的句子,而这些词句恰能构成触动读者神经的敏感部分。我们在阅读时不仅要捕捉作品中的这种言语陌生化的表现手法,更要主动寻求阅读的陌生化的效果。我们在阅读文本时,尤其要注意那些“陌生”的东西,即找到作者用陌生化的手段创作的句段。如果我们阅读文学作品时,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局限,试图找到作者写作时灵感飞动的瞬间,让我们的心和作者的心灵“相遇”,就有可能还原作者的感觉,就有可能使阅读与欣赏成为一种美妙的沉浸或超越。请看案例——

《检阅》(执教者:武凤霞)

此课文是三年级(下)的课文,写的是波兰儿童队员参加国庆节检阅的事。有个叫博莱克的,左腿截肢了,靠拄拐走路。队长决定把他放到队伍的第一排。这个决定成功了,国庆那天“成千上万的观众的视线都集中在这一队,集中在这位小伙子身上了”,并给予了“长时间的掌声”。学生在朗读感悟中理解了文本中儿童团员没有歧视残疾人,他们对博莱克的小心呵护也赢得了观众的道德检阅。课似乎该结束了,老师却突然抛出一颗“炸弹”。

师:有一个问题,队长为什么要把博莱克放在第一排?

生:这是显示对残疾人的尊重。

生:为了鼓励他。

生:让大家关注他。

师:我不知道博莱克的个子怎么样,如果他的个子高,合适吗?如果你是博莱克,你选择参加还是不参加?

生:我会选择参加,大家尊重了我,我也要尊重大家的意见,再说我也是集体中的一员。

生:我会参加,我不想站在第一排那么显眼的位置,毕竟我是一个拄着拐杖的人,我的步伐不如大家矫健,我想站在最后一排,至少不会因为我影响了集体。

生:我不会参加,因为我担心由于我的出现会影响我们这个集体的形象,大家步伐一致,而我只有一条腿。……

师:如果是我,我可以选择不参加,原因不是别的,就是为了自己的健康:腿的伤势更重了怎么办?总之,博莱克可以有不同的选择。既然这样,课文就可以重新改写。我相信,课后每一个同学都能写出属于自己的‘检阅’。”

像《检阅》这样的文章,我们总是习惯性地为强者的施舍而讴歌、感动着。我们往往坚持从成人

世界、成人逻辑出发,在课堂里尽量增加非此即彼的道德教条。武老师独辟蹊径,抓住了文本中“队长决定把他放到队伍的第一排”里面的一个“放”,对教学内容多了一份人道视角的审视,把道德丰富而不是简化的人性呈现给学生。“如果你是博莱克,你选择参加还是不参加?”用这样的“陌生化阅读”话题,让孩子们充实地,自主地,舒展地与文本对话,进而经历温暖而百感交集的心灵旅行,享受学习的美丽与精彩。在此学习过程中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对于残疾人或者其他弱势群体首要是尊重,尊重对方做人的权利。“每个人都是高贵的存在”(卢梭),学生真正体验到了每个生命都应获得应有的高贵。

(二)有意识地对阅读文本,用陌生的眼光去阅读。

美学家鲍桑曾说:“语言是如此透明,以致我们感受不到它的存在了。”语言的这种特性使我们在阅读之时很容易被作者牵着走,常常不由自主地丧失了自己作为读者应有的立场而“沉醉不知归路”,如果是一般性的消闲性读书,这样的状态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作为语文教学却不能这样。这样的阅读,用叔本华的话说就是“让别人在自己思想的草地上驰骋”。阅读教学首先就要确立一种意识,要明确自己是一个旁观者,时时提醒自己面对的是一个作者虚构的世界。也就是说在欣赏作品之时要保持一个恰当的审美距离,要有意识地避免完全沉醉其中的痴迷状态,有意识地阅读文本,用陌生的眼光去阅读。因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所追求的不仅是被感动,而且要上升到一定的理性高度。

《凡卡》是一篇经典的课文,教学中教师一般都是抓住“人”的元素展开设计:通过阅读描写“凡卡”生活悲惨的语句来体会凡卡悲惨的命运。而有位教师却独具匠心地抓住“狗”这一信息元素对教材进行了宏观处理:课文中几次写到了狗?狗有什么区别?凡卡觉得自己“连狗都不如”具体表现在哪里?我想该教师的这种设计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对于直接描写凡卡的悲惨命运的文字,学生不难读懂;惟有学生容易忽略处,才是教师需要着力的一点。事实上,通过了这三个问题的讨论,学生不仅学得更积极主动、更入情入文,还获得了更多的成功体验和生命感悟:他们认识到了城市狗和乡下狗的迥异;他们得出了“狗都是在家乡的好,更何况是人在异地的悲惨”的生命感言;他们领悟到了“鞋匠主人夫妇分明也是凶恶的狗”的生活现实,深刻感受到了凡卡“确实人不如狗”的悲惨命运……“陌生化”阅读给课堂教学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既让人感到出其不意,细细品位又在情理之中。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如果能把握一个新视角,就能开拓出一片艺术的新天地。陌生化是存在于文本之中,但是陌生感不是固有的,它需要在阅读主体与写作主体之间的对话过程中不断建构起来、不断变换体验。

不管是阅读文本,找到作者用陌生化的手段创作的句段,还是有意识地用陌生的眼光去阅读文本,实现“陌生化”阅读的教学内容和方法都要不断更新,要使熟悉的变得陌生,给人以新鲜的刺激,要使陌生的变得更熟悉,更深刻。但是“陌生阅读教学”不能只为搞好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眼球而信马由缰一味求新而流离文本,必须紧紧围绕着“教学”这一主线。“陌生化阅读教学”必须以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为准绳。如果语文教学是一种内容,那么“陌生化阅读”就是一种形式了。我们必须处理好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形式最终是为内容服务的。陌生化阅读教学只是为更好地求得教学实效的手段,“陌生化”教学不是终级目的。正如“陌生化”的提出者什克洛夫斯基所言:“……那种被称为艺术的东西之存在,正是为了唤人对生活的感受,使人感受到事物,使石头更成其为石头。艺术的目的是使你对事物的感觉如同你所见的视象那样,而不是如同你所认知的那样……”。“陌生化”阅读教学能给学生永远鲜活的教学体验,能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快乐,感受到幸福课堂的魅力。使石头更成其为石头,让“语文”更成其为“语文”。

参考文献:

①赖配根:《自由、人道与儿童》,《人民教育》2006年第1期。

②张冰:《陌生化诗学——俄国形式主义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

③温欣荣:《陌生化阅读:对话教学的一种可能性尝试》,《教学参考》2006年第4期。

④曾祥芹:《阅读的主体间对话和陌生感体验》,《教学参考》 2006年第4期。

⑤何黄海:《思想与技术:课堂设计的两大元素》,《小学语文教学》2006年第5期。

]“陌生化”与阅读教学

我来说两句

精彩世界杯精彩进球视频

“陌生化”是德国著名戏剧大师布莱希特创建的戏剧理论。该理论的重要特征就是,戏剧创作和表演过程中,应采用“间离技术”,突破观众与剧情之间产生的移情、内摹仿或感情共鸣效果,使观众更理性地、冷静地分析判断剧情和人物,从而获得更深刻的审美享受。

“陌生化”理论对阅读教学

颇具启示意义。现代阅读论认为,

阅读对象是作者言语行为的成果,阅读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领悟其言语发生的特征和技巧,而不是仅仅让读者沉浸到文本所营造的情意空间中去,既要“入乎其内”,更要“出乎其外”。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主动”地阅读,对文本进行研究、考察:它为什么能够感动我们呢?同样讲到这些事物,如果换一种说法,是不是也能够感动我们呢?此即“陌生化”阅读。

对于以母语为媒介的阅读者来说,由于一般并不存在语言上的太大障碍,所以完成“被动”的阅读,并不难。事实上,等新课本发下去之后,学生大多浏览数遍,文本内容大多了然于心。因此难度在于如何引导学生“出乎其外”地进行“主动”阅读。

因此,阅读教学过程中常常有必要对文本作“陌生化”的处理。阅读教学中的“陌生化”就是借助相关“间离技术”,帮助学生对文本产生浓厚的探究欲望,从而实现由“被动”阅读向“主动”阅读的转变。

教学实践中,笔者归纳出如下“陌生化”手法。

一、通过再现作品形成过程实现“陌生化”

布莱希特的戏剧实践中,为了引导观众对戏剧作品作理性的思考,经常采取挂半截幕的办法,让观众看到台上的换景、换人等过程,也就是适当地把戏剧的形成过程展示给观众,以提醒观众,这是在演戏。阅读过程中,我们面对的是作者的创作成果,而不是过程,如果我们能够再现作者的某些创作过程,特别是其中一些重要的细节,对调动学生阅读的敏感性无疑会有很大帮助。

我们通常进行的写作背景介绍,往往是笼统的、抽象的,主要包括时代背景、作者生平、代表作品之类,对“这一篇”文章的阅读补益不大,甚至毫无用处。写作是作者在特定言语条件下的语言活动,作者的创作,必有具体的、个性的言语冲动、言语目标、言语环境、言语对象,也必定有语言技巧上的斟酌、推敲、选择、取舍。这些都是开启学生阅读智慧的钥匙。恰到好处地再现某些创作过程,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比如教学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讲演》,我们可以复现闻一多先生演讲时的场景,特别要说清楚听众的特殊性:既有李公朴的哀思者、崇敬者,也有国民党的特务。这样,学生就会对闻一多先生锋芒毕露的演说、视死如归的悲壮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再如教学毛泽东的《水调歌头·游泳》,我们可以告知学生,这首词原题为“长江”,后来正式发表时才改题为“游泳”,并让学生理解改换标题对主题表达所起到的作用:以“长江”为题,只能显示取景之宏阔,而以“游泳”为题,则能更好地烘托词人人定胜大的博大胸襟。

二、利用多媒体手段实现“陌生化”

布莱希特的戏剧实践中,经常让独立于剧情之外的歌手通过演唱诠释话剧的审美内涵。而现代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为我们实现阅读的“陌生化”提供了有利的物质条件。传统阅读教学的一条宝贵经验是重“涵泳”,而现代急剧加速的生活节奏也对“涵泳”之法提出了挑战,多媒体手段所承载的丰富的信息可以为制造“陌生化”的阅读氛围、提高阅读效率助上一臂之力。比如教学《南州六月荔枝丹》时,配合课文朗读,先后出示白居易《荔枝图序》的古印本章句、荔枝生态结构的解剖面以及反映荔枝生产种植的影像资料等等,并配上几段恰当的音乐,这样的音像课本,比教师单纯的范读效果自然会好一些。

三、通过“以写促读”实现“陌生化”

一般意义上的“读写结合”,是以写为终极目标的,即通过阅读,汲取可资借鉴的写作技巧。我们提出“以写促读”,则是以提高阅读效果为目的的。事实上,学生不写是很因难深刻领会作者创作的艰辛和奥妙。“以写促读”,其实施过程是“读-写-读”。首先预读课文,然后根据文本阅读的具体目标组织学生作针对性的写作训练,再回头去精读课文。由于学生有了创作的经验和教训,阅读的自觉性、领悟的敏锐性也就相应地得到了提高。比如教学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学生预读课文之后,笔者组织学生就自己熟识的景物写作一篇借景抒情的散文,学生写作的《竹园翠色》、《我家门前的那条小河》、《菁菁校园》、《乡村的早晨》等作文,题材很好,写景也很美,但是或多或少存在着写景有余而抒情不足或情景不对称等问题,这时有针对性地讲读《荷塘月色》,学生对散文中借朦胧幽美的景物传达出的“淡淡的哀愁”和“淡淡的喜悦”自然就心领神会了。

四、借助评论文章达到“陌生化”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了一篇作品,觉得淡而无味……于是去听听别人的话。听了别人的话,再去看作品,觉得意味深长了……这是读者常有的经验。”别人的评论也可以形成阅读的“陌生化”,这是因为别人的评论特别是经典的评论可以为学生打开一个崭新的阅读视角,提供一份可资鉴借的审美体验。如教学柳永的《雨霖铃》一词,引出刘熙载《艺概》中的点评:“词有点染,柳耆卿《雨霖铃》云:‘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上二句点出离别冷落,‘今宵'二句,乃就上句句意染之。”评点的引用,让学生对早已耳熟能详的词句翻出了审美的新意。

“陌生化”与《红楼梦》的艺术描写

【内容提要】艺术最忌陈腐,作家以自己的作品给读者以全新感受,要求新求异,用“陌生化”的语言和“陌生化”的手法达到其目的。文章以《红楼梦》的艺术描写为例,阐释了这个命题。

【关键词】陌生化红楼梦艺术描写语言

一、“陌生化”的內涵

“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文评一个十分重要、同时也是十分耐人琢磨的概念。什克洛夫斯基在他著名的论文《艺术作为手法》中首次提出。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理沦是对雅各布森“文学性”的进一步深化和具体化。

本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者们认为,过去的文学理论把文学界说为情感的表现或生活的再现以及文学研究者们的那种外在的研究方法,都没有从根本上找到文学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即文学之所以为文学的内在特质。他们认为,如果按传统的文论观点和研究方法,从情感的表现方面探讨文学,文学就成了心理学;从生活的再现方面来探讨文学,文学就成厂社会学。以此方法类推下去,文学就成了包罗万象的“文献”。他们认为,既然文学可以表现包括情感生活、伦理、道德等在内的各种各样的题材内容,可见文学作品的特殊性就不在题材内容上,而在形式上;形式问题才是义学的“内在问题”。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所以,语言的运用和修辞技巧的组织安排就是文学之所以为文学的形式特征,这就是雅各布森所提出和理解的“文学性”。

那么,什么样的语言才是具有“文学性”的语言呢?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提供了答案。他认为,把普通的语言加工成陌生的、扭曲的,对人具有阻拒性的语言,就是“陌生化”的语言,也就是具有文学性的语言。这种语言,它可能不合语法,不易为人理解,但却能引起人们的格外注意和新鲜感受,从而使作品获得较强的审美效果,因此,它是一种很重要的语言形态,是文学之为文学的重要依据。表面看来,什克洛夫斯基似乎只关注语言问题,其实他的这一理论的建立是从心理学开始的。他发现:普通的语言由于被人们反复地使用过,已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它的功能已在反复使用中“耗尽”,而失去功效和魅力,变成了“自动化”的语言,而“自动化”

的语言会造成一种人们心理上的“套板反应”。所以,要摆脱这种“套板反应”,就必须使普通的语言变得不再普通即不再有序、不再符合常规,要给它加以变形和扭曲并形成一定的障碍,总之,就是要使它与“自动化”的语言相对立。这样的语言可以增强对于事物的具体描写,可以使读者在变得模糊和复杂了的形式面前,在增加了感受的难度和时间的情况下,用更多的时间去细细品味,并在此过程中,重新获得对于事物的新鲜感觉和体验。

在此,需要指出的是:“陌生化”的语言绝不是一头雾水的语言。我们看到,当代文学中,有些论者对“陌生化”的语言的理解有失偏颇,更有一些青年作者在创作中,刻意追求“陌生化”,以为句子越不通就越是“陌生化”的语言,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其实,“陌生化”不仅是指具有阻拒性的语言,它还是一种艺术手段,作为艺术手段,它的任务是提供鲜活的“视象”,它的目的是通过视象重新唤回人们对于事物的感觉和独特的体验。什克洛夫斯基从人们的一般感受的研究分析中发现:人们对于经常做的事和数次感受过的事物,由于对它们过分熟悉而变得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它初次发生在人们身上的那种刺激感和新奇感,随着惯性的作用越来越趋于淡化乃至消失。因此,为了摆脱人们对于事物的机械性,为了恢复人们对于事物的感觉,为了感觉到事物,“为了石头成其为石头”,“陌生化”的手段就是要采用各种方法,通过对于视象的创造而不是对于事物的识别,延长对于事物的感受,使人们的感觉重新回到事物本身上来。在这里,“视象”只是工具,而“感觉”本身才是目的。

怎样才能达到这一目的呢?途径多种多样,其中之一就是什克洛夫斯基指出的列夫·托尔斯泰经常使用的那种即“他不直呼事物的名称,而是描绘事物,仿佛他第一次见到这种事物一样;他对待每一件事都仿佛是第一次发生的事情;而且他在描写事物吋,不是使用一般用于这一事物各个部分的名称,而是借用描写其它事物相应部分的作用的词”。①对此,我认为有必要作些阐释。什克洛夫斯基这段话我觉得至少包含了三层涵义:第一,在描写事物的时候,作家要以人物的眼光和感觉来写,故意不去指称事物,故意使熟悉的东西变得陌生,以吸引人的注意;第二,对于虽

能感觉到却又说不明白的事物,要采取借用的办法;第三,特别强调“第一次”。无论写物、写事,都要写出它的“第一次”:第一次见到、第一次听到、第一次感觉到……。其实,我以为,强调“第一次”,就是强调事物的质感,强调新鲜感,强调艺术的具体形式:写出了“第一次”,也就是以具体的语言形式和艺术技巧,写出了事物的质感和人对于事物、事件的新鲜感。所以,可以这么讲:如果说,雅各布森的“文学性”是从语言特点上把文学区別于非文学,那么,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就更进一步强调了艺术感受性同日常生活的习惯性的根本区別,从艺术的具体形式方面,阐明了文学魅力的内在根源。

众所周知,艺术是最忌陈腐的。对于每一个总是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焕然而生出崭新的面貌,能给读者以全新感受的作家来说,莫不想求新求异。“陌生化”的语言和“陌生化”的手段,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一定范围内帮助作家实现这一愿望。我们发现,历史上许多伟大的或有成就的作家,总会有意无意地、自觉不自觉地运用它,使作品別开生面,新奇独特。譬如《红楼梦》中就有许多“陌生化”描写。

二、《红楼梦》艺术描写中的“陌生化”

《红楼梦》中的“陌生化”描写随处可见,本文仅摘其中较为典型的几例,略加分析说明:

《红楼梦》中的“陌生化”描写主要表现为两种不同的形态

(一)对于人物不能识別即不能指称的事物,曹雪芹以人物的眼光和感觉来对待和描写事物,并对事物进行原“本”的、不加润饰的描绘;故意不直呼事物的名称,使熟悉的事物“陌生化”,产生了既陌生又新奇的效果。最典型的一例是第六回“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时看到的那个挂钟。刘姥姥只听见咯当咯当的响声,大有似乎打箩柜筛面的一般,不免东瞧西望的。忽见堂屋中柱子上挂着一个匣子,底下又坠着一个秤砣般一物,却不住的乱晃。刘姥姥心中想着:“这是什么爱物儿?有甚用呢?”正呆时,只听得当的一声,又若金钟铜磬一般.不防倒吓的一展眼。接着一连又是八、

九下。方欲问吋,只见小丫头子们齐乱跑,说:“奶奶下来了。”②

这一段描写绝妙。那么,曹雪芹是怎样使这一描写达到绝妙的境界的呢?

第一,曹雪芹满段写“挂钟”却始终没有呼出“挂钟”的名称,只按刘姥姥听到的、看到的和感觉到的,对挂钟作了一番本“色”的描述,比如,那钟声、那“匣子”与“秤砣”以及关于钟声的两笔形容,就都是刘姥姥耳中的、眼中的和心中的,这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引起了读者的兴趣,勾起了读者的好奇心,写来新颖别致。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刘姥姥听后,看后,想后,又被吓后,方欲问个究竟的时候——我想,也可理解为曹雪芹正欲通过刘姥姥的“提问”、小丫头的回答来直道出钟名的时候——“奶奶下来了”。“奶奶”一来,就没有了“姥姥”上前去问的份儿了,自然也就没有曹雪片直呼其名的机会了。如果让曹雪芹从一开始就对钟进行指称性的描述,其结果恐怕是刘姥姥志得意满了,而读者却兴味索然了。

第二,曹雪芹在艺术描写中,从不同的方面,故意把人们司空见惯的“挂钟”,写得既陌生又新奇,不加扭曲地描绘了一幅关于钟的立体而全面的“视象”。“视象”是什克洛夫斯基“陌生化”理论中经常被提及的一个名词,它指的是用“陌生化”的手段所创造出来的可闻、可见、可感、可触的具体生动的物象,它具有激发人的想象力特别是激活人于事物的感觉的功能,所以,在艺术描写中,什克洛夫斯基十分重视“视象”这一概念。他说:“艺术的目的是使你对事物的感觉如同你所见的视象那样,而不是如同你所认知的那样。”,在这段的“陌生化”描写中,曹雪芹就从钟声、钟的方位、钟的形状和钟的构造及其整体与局部,特别是刘姥姥对于钟的“自由联想”和比喻等方面,勾画了一座既普通又精致的挂钟的可见“视象”,为我们对于钟的感觉提供了依据,这使我们似乎是“第一次”听到了它的声音,看到了它的样子,感受到了它的存在。

第三,曹雪芹绘声绘色地写出厂“挂钟”的质感。由于是写挂钟,且由于是刘姥姥对挂钟的注意、观照和想象均来自于钟声,所以,一段中光写钟声就有三处,且每处写来,其意趣、笔法又不同。不同的钟声,具有了不同的音色,钟的质感由此

生成,它唤醒了沉睡在我们心中的对于“第一次”听到和看到挂钟的音响和形貌吋所产生那种最初的冲动、刺激、好奇心和新鲜感。

第四,准确地描摹了人们在陌生事物面前的心理神态,尤其是对陌生事物感受的模糊状态。刘姥姥由于不认得挂钟,所以,当她被钟声所吸引之后,就使出了浑身解数,调动起了各种心理机制:听觉的、视觉的、回忆的和联想的,企图努力地识別它。对此,曹雪芹作了不加任何伪饰的描写,很符合人物对于陌生事物的认识和感受的特点。这种对于事物感受的模糊状态,正是来自于对未知事物初次接触时必然产生的陌生感。曹雪芹对人物的这种模糊状态的准确描叙,也为“陌生化”的艺术描写增添了不少秀色。

曹雪芹用同样的方法写人物眼中陌生的事件,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对“钟”的描写之后,紧接着有一段关于奶奶们用饭一事的描写。……这段描写,写得既有层次又独具特色。吃饭一事,本是一件极普通极平凡的生活琐事、俗事,对于大手笔来说,这种芝麻大的小事似乎只可“高高挂起”,但曹雪芹却为什么不惜笔墨把它写得如此详细呢?我以为原因大致有二:其一,无论事大事小,都是刘姥姥亲眼看到的,曹雪芹要如实写来;其二,重要的是我以为这其中包含了一种人生味即阶级的对立:以贾家这豪门宅第的奶奶们的一顿饭的排场与奢华与刘姥姥的贫穷互相映衬,这不仅是作品外形式的要求,更隐含了曹雪芹对当时社会人生的一种态度。可见,“陌生化”的艺术手段,有时在与作品的具体情况相结合吋,就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形式技巧,它还包含着内容。从“陌生化”手段的具体使用来说,曹雪芹是把钟故意陌生化即对熟悉的事物作了陌生化的处理;而在吃饭一事上则有意使一件简单的事变得复杂。最后,两次描写都用了“借代”,但其巧妙各不相同:刘姥姥对钟的企图识别、认知,是限于她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的。很符合她的身份,是刘姥姥的直接“借代”;(以“匣子”代钟,以“秤砣”代钟摆)而对于吃的“借代”则是刘姥姥的听觉:“鸦雀无闻”,是听不见的声音。用“鸦雀无闻”来代奶奶们吃饭、吃饭时的情形:“食不语”,吃相又很雅,都符合这诗缨之旅、礼教之家的规范;同时这个词又把生活中吃饭这一极琐、极俗的事写了个优“雅”,别“致”。自然不用说,曹雪芹在

写物写事时,都是仿佛自己亲历亲见亲闻亲感,写来自然真切、给人以如亲历如亲见如亲闻如亲感的美好享受,使我们加强了对作品的审美体验。

(二)对于那些心中所有而口里所无即能感受到而又说不清的事物,曹雪芹就用已知的事物来写,正是什克洛夫斯基所说的“借用描写写其它事物相对应的词”。

③当然,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陌生化”的语言,不是滞涩不通的语言,它只是在用词组上颇费了一番心思,但与作品的具体语境和情境及人物的心境结合起来看时,它又显得自然而有新意,可以明明白白地感觉到是人物的脱口而出。所以说,《红楼梦》中人物语言的陌生化,是与当吋景、物完全吻合的。是与人物此时此刻的心态、情绪极相吻合的。这样的语言可以说是受阻的但并不是堵塞的,是别致的并不是别扭的,它给人的是趣味盎然的新疑感。总之,《红楼梦》在艺术描写上的成功,从它的“陌生化”的描写及人物语言的“陌生化”中,均可略见一斑,为当代文学的创作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借鉴。

三、正确运用“陌生化”手段

俄国形式主义者们在解决文学的内在问题吋,企图以“文学性”来确定文学的特性,又用“陌生化”釆解释“文学性”,这是片面的。因为文学不仅仅是一个语言的外壳,它还包含着内容。所以,寻找“文学性”,就不仅要从语言方面,还应该从情感、生活等各方面去找。但是,“陌生化”作为一种具有阻据性的语言,打破了语言的常规,增加了感知的难度和吋间,使读者摆脱了“自动化”语言所带来的“自动化”反应,加强了作品的审美效果。“陌生化”作为一种艺术手段,是各种艺术手段中的一种,它在强调文学增强生活的感受性上,正确描述了作品新鲜、奇特的艺术效果。由此看来,当代一些作家随着文学的现代化进程而追求“陌生化”是可以理解的,它也是中国当代文学走向开放,艺术描写手法异彩纷呈的表现。但要注意的是:不能把“陌生化”的语言视为晦涩不通的语言;不能把“陌生化”的手段等同于整个艺术描写,它只是艺术描写中的一种,而非全部。因而,对“陌生化”的运用要有一个正确的、合适的“度”。一个作家,在一部作品中,可以根据创作的具体需要,在认为是适当的、非用不可的地方运用它,可调节读者的情绪,引起读者的兴趣,延长读者的感受时

间,增强作品的可读性,但不能因此就视“陌生化”描写为唯一的描写手法,如果我们不能正确地、艺术地处理“陌生化”描写手法和其它描写手法的关系,势必会造成至少以下两种不良后果:(1)由于语言阻拒性过强过多,使读者无法理解,造成接受的困难;(2)“陌生化”的手段,需要作家原原本本地写出事物的视象,若用得不好,会使作品拖沓冗长,呆板沉闷,缺少生机与活力。除非像列夫。托尔斯泰的《霍斯托密尔——一匹马的身世》或夏目漱石的《我是猫》,由于是以马、猫的眼光和感受来写社会人生,需用“陌生化”来构造全篇,一般的作品。应从创作的实际需要出发,把“陌生化”手段与其它描写手法结合起来使用,会使作品取得较好的艺术效果。

①什克洛夫斯基:《艺术作为手法》,见《俄苏形式主义文论选》第66页,中

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②《红楼梦》第六回第54页,华夏出版社。

③什克洛夫斯基:《艺术作为手法》,见《俄苏形式主义文论选》第66页,中

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3。

【原载】《辽宁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

语言陌生化,文章亮丽法

文章作者:董华翱来源: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2010·1A2010-4-14 9:14:02

?热点推荐:

?陶年生:语文课堂上的朗读教学

?曹公奇:中考现代文阅读的选文与设题

?崔国明:诗歌鉴赏,给学生一个抓手怎样?

一、语言陌生化的艺术魅力

所谓“陌生化”,通俗点讲,就是“换一种说法”,以陌生表现熟悉。我们在叙写或陈述我们常见的事物或道理时,不用大多数人习惯采用的说法,而采用一种与众不同的独特的表现语言——一张“陌生的面孔”,会给文章带来一道亮丽的色彩。有这样两句话:“春天来了。”“被

细雨淋湿的鸟鸣跌落在河面上,江水微涨。微风拂来,夹岸的柳枝被风剪成丝缕,舞成一片婀娜。”(董华翱《守望春天》)两句话表达了同一个意思,就是春天来了,这我们都能读懂,但似乎后者更容易抓住读者的心,因为它更容易引发我们诗意的联想和想象,获得一种美的感受。这种美感的获得就是靠语言的陌生化。

事实上,古往今来,许多文学家为我们树立了语言陌生化的榜样,这种例子可信手拈来。即便是在教材里也是随处可见:

①我们这样站着/温柔地呼唤风/像呼唤姑娘们/使大地上所有的树木都涨满绿色的帆。(苏教版必修一,江河《让我们一起奔腾吧》)

②黄昏蹒跚在苍茫的原野上。最后看见它好像醉汉似的颓然倒下,消失在黑夜里了。(苏教版必修三,黄药眠《祖国山河颂》)

③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苏教版必修三,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这些现当代著名的作家都十分注意综合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使得语言陌生化,虽然增加了读者感知事物的难度,延长了感知时间,但却使人在反复品味中获得一种审美愉悦,充分显示了陌生化语言的独特魅力。

其实,学生的作文中偶尔也能见到一些颇见功底的陌生化句子:

④我的泪水是一批高贵的客人,它们常常在我听音乐或读书时悄然来临。(星飞《读心》)

⑤慢慢地,我感到自己智慧的小池塘正在涨满,荒漠的心正在泛绿,这种感觉的畅快实在难以言喻,或许可以这样说吧,读书让我的自身正化为一道光明,迅速地烧毁本来在我眼前的一片黑暗。(甜雯《诗意的证据》)

我们不难看出,这两个句子写同一件事情:读书的感受。而这些感受经过小作者的陌生化处理,即以一副陌生的面孔出现在我们的面前,使我们从另一角度欣赏到了常见事物的美感,体会到了语言陌生化的艺术魅力。

二、语言陌生化的方法技巧

分析这些句子,不难发现它们具有两个共同特征:从途径上说,就是把抽象的事物具体化,把熟悉的事物陌生化;从方法上说,就是综合运用诸如移用、通感、新奇的比喻与拟人等修辞手法。通过熟练运用这些方法,化腐朽为神奇,变习见为新异,从而使读者获得意想不到的美感体验。

比喻是最常见的修辞手法之一,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化抽象为具体。新奇的比喻也可把寻常的事物陌生化,增加人和事物间的距离感,从而获得美感。句①将小树逐渐变绿说成是风帆逐渐鼓胀,句②直接将黄昏比喻为醉汉,都因新奇而别具美感。

比拟有拟人、拟物之分,也是常用修辞手法之一,它通过把物人化或把人物化或把甲物乙物化,达到新颖别致、亲切动人的艺术效果。前述句②“蹒跚”的“黄昏”,句③“疲惫的歌”,就明显地运用比拟的手法,给山、河等事物以可感的形象、人为的特征。在这里,人与物、物与人、物与物之间特性互通,摆脱了就事说事,就物说物的苍白、枯燥,给人鲜明的印象,具有丰富的美感。再如:

“冬天的树用光秃秃的树杆,一遍又一遍地临摹着太阳的影子,丈量着岁月的长度。”(容蓉《冬日恋歌》)“临摹”“丈量”都是人为的动作,此处让“树”具有,人物共通,给人以全新的感受。

“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孙犁《荷花淀》)苇眉子也会“跳跃”,比拟手法化静为动,十分传神。

通感(移觉)其实是一种特殊的比喻,它是不同感觉之间的互通,可以用听觉写视觉,也可以用视觉写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都可以相互为用,进而使语言陌生化,收到新奇而意味深长的审美效果。这种句子也是俯拾即是:

“山色逐渐变得柔嫩,山形也逐渐变得柔和,很有一伸手就可以触摸到凝脂似的感觉。”(碧野《天山景物记》)这是视觉到触觉的共通。

“海在我们脚下沉吟着,诗人一般。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又像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低低的,轻轻的,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花飘在水上。”(鲁彦《听潮》)听觉、视觉、嗅觉交互使用,美不胜收。

移用(移就)应该是语言陌生化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手段。所谓移用,就是甲、乙两种事物相关联,把本是用来修饰甲事物的词语移来用作修饰乙事物的修辞方式。它实际上是一种词语的活用方法,经常把形容人的修饰语移用到物上。这种用法表面上看似乎有些用词不当,但却能产生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这样的句子比比皆是:

“窗外/被秋风吹得很瘦很瘦的虫鸣/戚戚地咬着我的心。”(王一飞《我心随秋》)悲秋之意形象鲜明,别致新颖。

“蛙鼓在故乡的田野里长势良好,金黄的稻穗害起了浓烈的相思。”(黎云智《蛙声》)乡思之情如此表达,不能不叫人拍案叫绝。

同是写蛙声,有人这样表达,效果同样明显:“蛙声在故乡的乡野间流淌开来,夜色抹平了对面的山和白花花的水稻田。”(张青云《最后一堵墙》)

“潮湿的鸟啼还沾在睫毛上,她的思念早已展羽远飞。”(易如《采莲子》)写落泪的思念,也非常耐人寻味。

可以使语言陌生化的修辞手法还有夸张、双关等。“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睛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鲁迅《药》)“两把刀”“缩小了一半”用夸张的手法,突出了刽子手的蛮横暴虐和华老栓的老实胆小。“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刘禹锡《竹枝词》)“晴”“情”谐音双关,韵味无穷。

当然,使语言陌生化的各种修辞手法不是孤立的,往往是各种修辞手法综合运用,甚至在修辞手法之间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互现象,使得整个句子仪态万方、摇曳多姿,仔细把玩,方觉情味隽永。就如句①,除前述多用移用外,“鸟鸣”靠“听觉”,“跌落”靠“视觉”,是为通感;“柳条”之于“丝缕”,构成比喻;而“婀娜”之“舞”乃仗人为,是为拟人。而在我们研究了大量比拟、通感之后就会发现,其实比拟、通感都有移用之妙。再看两例:“粗野的山风爬进古老的夜,传说围着火塘繁衍。三峡的情感在鼎罐里沸腾。女人的爱情如瞿塘高悬的太阳,惊心动魄地升,惊心动魄地落。和尚倒挂着,滴出一江清泪。祖先沉默于凝重

的悬棺里。青铜剑锈迹斑斑。”(徐志茂《三峡风景》)“粗野”“山风”“爬进”“夜”,拟物、移用兼有;“传说”“围着”“繁衍”,拟人、移用并存;“感情”“沸腾”是移用,“一江清泪”是借喻,“祖先”“沉默”用婉曲,简直就是修辞手法大聚会,而恰是这些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把三峡风情形象而别致地写出,给人以无限的美感。

三、语言陌生化的原则与标准

恰当地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无疑可以实现语言陌生化,增强语言表现力,令人耳目一新,并在进一步的联想想象中获得美感。但不恰当地使用,甚至滥用,则非但于增强文章美感无益,反而会极大地损坏其美感。也就是说,语言陌生化必须有个“度”,应有其相应的原则与标准。这个“度”至少有两个,一是频度,二是陌生度。对于前者,主要是强调不可通篇使用陌生化语言,这个道理不难理解。语言陌生化的初衷是为文章增加亮点,增强文章表现力和美感。如果通篇都用陌生化语言,则文章反而无亮点可言。另一个问题是,通篇都用,很容易导致词语的堆砌,给人无病呻吟、矫揉造作之感,从而以华丽的形式损害了内容的深刻与丰富。什么时候用呢?窃以为应该在那些人们最习以为常的诸如“春天来了”“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的表述上使用语言陌生化,给人不一般的感觉,缓解那种因太寻常而引起的所谓的审美疲劳。

如“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可换一种表达:“血色的夕阳还未涂红檐下雨燕的歌喉,心急如焚的鸡鸣早已把半天残月挂在了山腰。岁暮的爆竹声刚在春雨的怀里悄然睡去,枯瘦的寒风又把太阳的影子送到岁月的末梢。”(董华翱《时间你早》)一天的瞬间转换,四季的短暂更迭,被形象化、陌生化了,再也不是那个让人望而生厌的大路货了,我们不但可以从中感受到时间过得真快,还觉得新颖耐读,并乐于接受。

陌生度是说不能为“陌生”而“陌生”,换句话说,不是越陌生越好。语言的陌生化要服务于内容表达的需要,要以人们熟知的事物和语汇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加以适当的变形和改造。熟悉的表达和陌生的表达间一定要有关联,有让人们可以联想起来的关联,也就是让人能够看得懂。距离确实可以产生美感,但距离太远可能产生的更多的是厌烦与无奈。

(浙江龙游县第二高级中学;324400)

对语言陌生化造性的几点看法和做法

作者:恒河沙出自:晋州一中语文苑浏览/评论:55/1 日期:2008年11月19日 12:10

一、语言陌生化的创造性

×书记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培养创造型人才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这种人才的规格具有创造思维、创造意识、创造能力、创造价格和创造个性。文学语言以其固有的生动性、形象性、精确性和储蓄性,无疑对启迪学生的创造思

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能力,塑学生的创造价格和个性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文学语言区别于日常语言的最大区别之一就在于"陌生化"。因此,语言的陌生化教学自然就是语文素质教育什得探讨的重要领域。

陌生化,就是把与人太切近的事物或现象从身边推陈出新开,以造成似曾相识的生疏感,使丧失了感觉的语言变得生动鹇。其裨就是把脑中贮存的表象和再造想象,经过情和理的揉合,在联系网中自由驰骋,最后定格的创造过程。

陌生化对培养学生的创造素质意义重大。

陌生化有利于培养学生个人的独立性和个性。人们常说,第一位把花比作女人的是天才,第二位仿效者是庸才,第三位是蠢才。陌生化有利于学生脱离固有东西的羁绊,跳出人云亦云的圈子,翅"自己的"生活体验,从"自己的"思维角度,用"自己的"头脑来升起属于自己的太阳。

陌生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陌生化的表明的动力变化离不开以现实生活为基础,以理性为指导,以激情为动力的想象。陌生化的内容是否饱满、充实,取决于是否多角度多方面展开,唤起数量众多的生动的已有表象,从而加工制成丰富多彩瑰丽动人的新表面化象,就如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所说的:"寂然凝虑,思接知载;消焉动容,视通万里……"陌生化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重要阵地。

陌生化有利于培养学生深邃而敏锐的洞察力。从外表相同或平凡的事物中看出不同或非凡之处,或从外表不相同和非凡事物中看出相同和平凡之处,这样,学生从对比、联系、辨别、判断中抓住了事物牲,从而创设出颇有份量的陌生化语言。

陌生化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悟性"。要在"语言"这一物质外壳中注入自己的新内涵,创设新的意味,必须潜入生活,凝思深悟,多方采撷生活灵光。

陌生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成就感。既反映了事物的个性牲,又表现了学生独特视点,将产生一定的成就感和成就快乐感受,从而大大激发学生进取必和创造性思维。

二、语言陌生化教学的几点做法

培养学生语言陌生化创造力,必须把握语言学习的规律,必须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必须使教学富于系统性和可操作性。

《驴小弟变石头》教学设计

《驴小弟变石头》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驴小弟变石头》是一个播洒爱的阳光雨露的魔法故事。这是一个以爱与亲情为主题的故事,故事的特色在于充满了曲折和波澜,堆积起来的矛盾和问题把故事引向高潮,然后等待一种叫作“爱”的力量来解决。通过借助绘本阅读,在观察、想像、朗读、表演中,让孩子体会到父母的爱是多么珍贵,爱是一种奇迹,同时也告诉孩子在任何的失望以及挫败之下,保持良好的心境,带着希望去度过每个难关,到最后,总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活动目标: 1、指导学生根据故事情境想像并练习说话。 2、指导学生复述完整的故事。 3、引导学生把观察、想像与阅读相结合,创编这个童话故事。 4、通过阅读交流,感受家庭的温暖,亲情的可贵。 活动重点:在情境中展开想像,创编这个故事。 活动难点:1、发挥合理想像,创编这个故事。 2、在阅读、创编过程中领悟家庭的温暖,亲情的可贵。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1. 师:今天我们这里又来了一位新朋友,看看他是谁呢? 说来说一说小毛驴的样子? 师:小毛驴是那样的惹人喜爱,黑眼珠滴滴溜溜乱转,撒起欢儿来像一只小鹿。“呱哒、呱哒、呱哒……”驴蹄声均匀而单调,像墙上那面挂钟的砣在摇摆。那头骡子仰着头,皮笼头上的红缨,像是秋雨里一朵艳红的鸡冠花。 2.出示《驴小弟变石头》的封面图 (1)看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根据题目提出哪些问题? (2))指着驴爸爸驴妈妈:“猜猜看,他们是谁?他们在做什么?” (3 看着封面,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介绍作者威廉史塔克。威廉?史塔克1907年出生于纽约。23岁时开始职业漫画家生涯, 1968年,出版生平第一本儿童图画书,当时很多人都觉得惊讶,但也都分外佩服他61岁“高龄”重新涉足另一个行业的勇气。结果,第二年,他便以《驴小弟变石头》列名号角图书的佳作榜上。史塔克在以后的创作中一直用人性化的动物来演绎故事,他和怀特、塞尔登一起为美国儿童文学建立了一个独特的传统。他的作品源源不断,而且纷纷摘下大奖。

驴小弟变石头教案

《驴小弟变石头》教学设计 阅读目标: 1、指导学生根据故事情境想像并练习说话。 2、指导学生复述完整的故事。 3、引导学生把观察、想像与阅读相结合,创编这个童话故事。 4、通过阅读交流,感受家庭的温暖,亲情的可贵。 重点:在情境中展开想像,创编这个故事。 难点: 1、发挥合理想像,创编这个故事。 2、在阅读、创编过程中领悟家庭的温暖,亲情的可贵。 阅读过程: 一、情境导入出示《驴小弟变石头》的封面图 (1)看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驴爸爸和驴妈妈都在说什么呢? (3)出示书名。 二、读图,引入情境,练习说话 1、驴小弟一家住在燕麦谷的松果路上,驴小弟有一个爱好就是收集各式各样的石头,看!(实物投影出示:图2驴小弟的石头)用句式说话:驴小弟的石头真多,有有还有。 2、在一个下雨的礼拜六,驴小弟发现了什么呢?它又有什么神奇的地方呢?(出示图3) (1)读图3,练习说话。这颗小石子红得,闪闪,圆

溜溜的像。驴小弟在雨水的冲刷下既兴奋又觉得凉飕飕于是他会想。 (2)(出示图3-6)自读驴小弟是怎么做的?他发现了什么?他是怎么想的?他希望什么? (3)用上老师给的句式,试着说说这三幅图的故事。 出示句式:驴小弟希望雨结果雨。驴小弟发现。他想:。他希望。 3、(出示图7-8)就在驴小弟走过草莓山,心里想着很多很多愿望都实现的时候,突然出现了狮子。 (1)你是驴小弟的话你会怎么样?加上表情动作练习说。 (2)可是结果呢?自读图7、8。 (3)交流。 4、(出示图9)自读图9, 出示句式:驴小弟变成石头后,他拼命地想:。 5、找不到自己孩子的驴爸爸驴妈妈是怎么样的呢?他们绞尽脑汁,又想了哪些办法来找孩子的呢? (出示图10-16)(1)自己读读故事书,看看书中是如何告诉我们的?(2)拓展想像空间,进一步创编故事。驴爸爸和驴妈妈会怎么问别人? (3)(出示图15)小动物们四处寻找,有的,有的,还有的。 (4)(出示图15-17)同一个地方搜了一遍又一遍,同一只动物问了

驴小弟变石头案例分析

驴小弟变石头案例分析 《驴小弟变石头》主要讲了驴小弟找到了一颗带有神奇魔法的小石子,它满心欢喜到想实现自己以及爸爸、妈妈的愿望。谁知一个意外,它却变成了一块石头,离开了爸爸、妈妈,一个人孤零零地躺在野外,爸爸、妈妈和驴小弟因为分离伤心、难过,饱受思念之苦,甚至他们认为今生再也不会见面了。春天里的一次野餐,缘于奇妙的亲子感应,缘于爸爸、妈妈无时不在的思念,驴小弟终于变回了自己,他们一家团聚了!从此,爸爸把石子锁进了保险箱,因为他们认为拥有彼此的爱就足够了,不再奢求什么! 今天我给一(三)班的小朋友讲述这个故事,我抓住“爱”这条主线进行教学:先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到驴小弟一家三口生活的幸福温馨和驴小弟找到神奇石子的快乐;接着把学生引入意外之中,驴小弟突然变成了石头,驴小弟着急、失落、孤独;爸爸、妈妈到处寻找急得要发疯,让学生感受到彼此的牵挂和深爱,同时也为他们的境遇担心,期待着他们的早日团聚;最后展示完美的结局,缘于爱所以一家人终于团聚。孩子的心情随着驴小弟而变化,他们为他担心为他祝福,已经完全融入到故事中,甚至他们就变成了那个驴小弟,深深地感受到拥有父母的爱的幸福,一家人团聚的喜悦,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明白了:其实拥有爱是最幸福的,幸福其实很简单。 整节课可以看得出他们很喜欢,听得津津有味,看得目不转睛。而且他们能够做到仔细地观察图画,根据图画内容和生活实际进行大胆地猜测和想象,还不时地插入自己的想法和读书感言。看到孩子们这样喜欢听故事、喜欢读书,我真的好开心!看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是有道理的,我们每周一次的绘本阅读课收到了明显的成效,已经能够把孩子引入书籍的殿堂。 接下来我与孩子们进行的是拓展思维活动,让小朋友想自己要是有一块魔法石你希望变出什么?孩子们踊跃举手抢答。有的说:“我要变出一件漂亮的裙子送给妈妈,让妈妈更漂亮。”有的说:“我要变出一只宝剑消灭怪兽。”有的说:“我希望变出一座大房子送给爸爸妈妈,我们一家人快乐的生活”。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回答着。 用读书活动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表达能力、理解能力、想象能力,让他们有一颗柔软的、善解人意的心。今后争取多开展课前演讲或课前讲故事等活动,

经典绘本《驴小弟变石头》解读

经典绘本《驴小弟变石头》解读 《驴小弟变石头》也是一个魔法的故事,只不过它说的不是很久很久以前,也不一个遥远而偏僻的地方,这个故事似乎就发生在一个距离我们很近的地方,似乎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它的主人公不是人,而是换成了驴。 这是威廉·史塔克惯用的手法,他偏爱动物的形象,因为这可以给他带来更多的讲故事的空间,而且孩子们也乐意看到动物就像他们所熟知的人一样的行为。“我想运用动物可以强调故事的象征性,它们象征着人类的行为。”他曾经这样对一位采访者说,“而且孩子们立刻就知道,这并不仅仅是一个故事,而是生活中某种实实在在的东西。” 但也有人读出了另外一层意思,比如,它就常常被解读为一个关于童年无助的隐喻——安妮塔·默斯(Sara Pendergast)在《圣·詹姆斯童书作家指南》(St. James Guideto Children's Writers,1998)一书中就直言这本书“获得了当代美国最杰出的图画书作品之一的美誉,实至名归……威廉·史塔克展现了孩子们害怕与父母分离的恐惧,还有他们对突然变身既害怕又渴望的矛盾心理”。 更有人把这本书危言耸听地称之为是一本关于死亡的书。当然,这种死亡的方式是孩子们最初想到的那种。静止、不能说话,而且再也动不了会是什么样子? 不过,威廉·史塔克本人并不完全同意这样的解读。“我认为驴小弟变成石头暗示着他和父母之间的关系。”他说,“在那块岩石里头的驴小弟是一个披上了甲胄的怪物,可是当他意识到别人是多么爱他的时候,他就能够回来。在结尾回到家里,对孩子们来说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 因为威廉·史塔克几乎画了一辈子的漫画,所以他的画非常简洁,看似简简单单的线条、简简单单的着色,其实,已经达到了一种难以模仿的境界。难怪有人说他的画深受毕加索的影响,因为毕加索曾经说过:“人花一段时间学做艺术家,却要花一辈子把所学的抛弃,学做小孩。”

驴小弟变石头教案

驴小弟变石头教案

《驴小弟变石头》绘本教学 设计意图: 《驴小弟变石头》是一个播洒爱的阳光雨露的魔法故事。这是一个以爱与亲情为主题的故事,故事的特色在于充满了曲折和波澜,堆积起来的矛盾和问题把故事引向高潮,然后等待一种叫作“爱”的力量来解决。通过借助绘本阅读,在观察、想象、朗读中,让孩子体会到父母的爱是多么珍贵,爱是一种奇迹。在任何的失望以及挫败之下,保持良好的心境、带着希望,总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的。 教学目的: 1、借助绘本阅读,在观察、想象、朗读中,让学生感受爱的力量,知道爱是世界上最珍贵的财富,同时享受阅读的快乐。 2、激发学生阅读绘本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体会故事中蕴含的道理,享受阅读快乐。 2、在情境中展开想像,创编这个故事。 教学流程: 一、引入故事,读封面 同学们,缔造了票房奇迹的动画片“怪物史莱克”你们一定看过吧!他的作者是大名鼎鼎的威廉?史塔克。今天,老师带来他的一本图画书叫《驴小弟变石头》,板书题目。这本书曾获美国图画书最高奖。作者说他的创意灵感来自于小时候最爱读的《木偶奇遇记》。齐读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这么多的问题,答案就在书中,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看着封面,我们不仅知道这本书的文字和图画都出自威廉?史塔克,还知道他是美国人,谁把这么好的绘本翻译给我们看的呢?猜猜封面上这两头驴子会是驴小弟的什么人呢?你从哪儿 看出来的?(板书爸爸妈妈)猜猜他们在干什么? 同学们可真能干!仅从封面就了解到了这么多信息。接下来我们就走进故事,请同学们凝神静听。 二、听一听

1、获得许愿石。 讲述:驴小弟跟爸妈住在燕麦谷的松果路。他有一个嗜好,就是搜集形状和颜色都很特别的小石子。 在一个下雨的礼拜六,他找到了一颗非常特别的石头:这颗小石子红得像火,闪闪发亮,圆溜溜的像弹珠儿。也许是他太兴奋的缘故吧,他在端详这颗小石子时,竟然全身颤抖了起来。而且落到背上的雨水也让他觉得凉飕飕的。“真希望雨不要下了。”他说。 结果雨真的停了,他大吃一惊,这雨不像平常那样是渐渐停下来的,而是突然就停了。雨点还没落到地上就不见了,乌云也不见了。每一样东西都是干的,连太阳都闪着耀眼的光芒,就好象根本没下过雨一样。 ●读到这里,你们觉得这是一颗()的石子? 讲述:在驴小弟短短的一生中,从来没有一个愿望这么快就实现过。他突然觉得这一定是魔法,而且一定是这颗特别的红石子造成的。于是为了看看他的想法对不对,他把小石子放在地上,说:“我希望天再下雨。”结果什么也没发生。可是他用蹄子拿着小石子,说同样一句时,天就变黑了,闪电和雷声来了,大雨也下起来了。“今天的运气真不错!”驴小弟想,“从现在起,我要什么就有什么了。我的爸妈也可以想要什么就有什么。我的亲戚、朋友以及所有的人都可以要什么就有什么啦!” ●猜猜驴小弟会用这颗神奇的石子要什么呢?他想要 有了这颗魔法石,这么多的愿望都能实现了,心情会怎样?让我们带着这种心情读读这段话吧! 2、驴小弟变石头 讲述:(开心的驴小弟拿着神奇的小石子又蹦又跳,还不住地许着各种各样的愿望)他希望太阳再从天空出现,希望左后方蹄子上的一个疙瘩消失,这些愿望都一一实现了。他开始走回家去,急着要用这颗神奇的小石子让爸妈惊喜一下。他巴不得马上就看到他们的表情。也许,一开始,他们根本不会相信他的话哩! 就在他走过草莓山,心里想着有好多好多的愿望都可以实现的时候,竟然碰见了一只狮子。那只狮子既狡诈、又饥饿,正在一堆高高的牧草后面瞪着他。 ●怎么办?你会想到什么办法?我可以希望狮子也可以希望自己还可以希望

驴小弟变石头读后感

驴小弟变石头读后感 驴小弟变石头>读后感(一) 今天在阅读课上,老师给我们分享了一本很精彩的绘本,名叫《驴小弟变石头》。 里面主要讲了驴小弟和爸爸妈妈>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一天早晨,驴小弟在小路上发现了一颗红宝石,驴小弟把它捡起来仔细地端详着。 它用红宝石变出很多它想要的东西,最后它把自己也变成了岩石。就从驴小弟变成石头的那天起,它的爸爸妈妈就不得安宁了。就在五月五的中午,驴爸爸强烈要求驴妈妈和自己去草莓山野餐。正好驴小弟变得那块岩石就在草莓山上。 他们来到了草莓山,把驴小弟变得石头当做桌子,然后驴妈妈无意间一屁股坐在石头上,驴小弟感觉到了驴妈妈的体温,就一下子清醒了过来。它想我要变成驴小弟,我要变成驴小弟!忽然,岩石变成了驴小弟。母子俩又抱又亲,可高兴了。 读了这个>故事,我从中知道,如果孩子很晚才回家的话,父母会着急的。 驴小弟变石头读后感(二) 今天在阅读课上,老师给我们分享了一本很精彩的绘本,名叫《驴小弟变石头》。 里面主要讲了驴小弟和爸爸妈妈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一天早晨,驴小弟在小路上发现了一颗红宝石,驴小弟把它捡起来仔细地端详着。 它用红宝石变出很多它想要的东西,最后它把自己也变成了岩石。就从驴小弟变成石头的那天起,它的爸爸妈妈就不得安宁了。就在五月五的中午,驴爸爸强烈要求驴妈妈和自己去草莓山野餐。正好驴小弟变得那块岩石就在草莓山上。 他们来到了草莓山,把驴小弟变得石头当做桌子,然后驴妈妈无意间一屁股坐在石头上,驴小弟感觉到了驴妈妈的体温,就一下子清醒了过来。它想我要变成驴小弟,我要变成驴小弟!忽然,岩石变成了驴小弟。母子俩又抱又亲,可高兴了。 读了这个故事,我从中知道,如果孩子很晚才回家的话,父母会着急的。 《驴小弟变石头》读后感(三) 经十一路小学三年级三班李米指导教师:皇甫君辉 寒假里,我读了一本书《驴小弟变石头》,讲的是一头叫驴小弟的驴子,他有一个幸福的家,爸爸妈妈很爱他。驴小弟爱收集石子,有一天他捡到了一块魔法石,可以帮他实现愿望。因为突然遇到了狮子,驴小弟非常害怕,惊慌失措中他把自己变成了一块

驴小弟变石头教学设计方案

《驴小弟变石头》教案设计 教案目标 1.了解绘本内容,感受亲情的可贵。 2.发挥想象写作。 教案过程 一、导入 1.今天,我们要一起来读一绘本书,谁来读读它的名字? 2.看了这幅图,猜猜看,可能会发生些什么事呢? 二、看图听故事,了解内容 1.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师讲故事) 2.停顿处: 第一处,欣喜若狂获得宝石 这段文字很有意思,我想请几个小朋友来读一读。(指名读驴小弟的话) 如果你高兴时会说些什么? 第二处,遇到狮子 天哪,凶猛的狮子正恶狠狠地盯着他!驴小弟呀驴小弟,该怎么办呢? 第三处,春天,孤独的等待 经过了萧瑟的秋天、寒冷的冬天,瞧,现在春天都来啦,可我们的驴小弟依旧孤独地呆在那里,不能说话也不能动,而那颗神奇的小石子就在他旁边,接下来会发生些什么?谁来猜猜看?(指名说3人) 三、找细节,悟情感 1.两图对比 故事讲完了,小朋友,看图画书和学课文不一样,我们要学会抓住图画中细小的地方。对比前后两幅图,你发现了哪些不同? 2.对比图画我们会发现一些细节,透过细节,我们感受到的是人物背后最真挚的情感,这就是亲情。(板书:细节情感)当然,仔细关注一幅图,也会有所收获哦。 3.关注一幅图 你发现了哪些细节?(岩石上摆放着瓶子;驴爸爸弯腰捡小石子……)

4.简单的文字、简单的画面,小朋友们,发现了吗?图画书是要用心去读、用心去看的。配上音乐,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整个故事吧。(回顾故事) 5.(点名主旨)为什么说“他们已经有了想要的一切了”呢? 四、写话 1.还记得吗?我们的驴小弟就有很多愿望:当倾盆大雨让他冷得瑟瑟发抖,他随口说道(真希望雨不要下了。)当凶狠狡猾的狮子和他四目相对,他害怕地说(我希望变成石头),当变成石头的他寂寞地仰望星空,他着失落地想道(噢,我好希望变成我自己。)当看到自己日夜思念的爸妈,他在内心声嘶力竭地呼喊(我希望变回原来的我!我希望变回真正的我!) 2.发现了吗?我们的驴小弟说自己的愿望时语气并不一样,相机点红“真希望”、“我希望”、“噢,我好希望”、“我希望……我希望……” 3.相信大家和驴小弟一样也有很多愿望,如果有一天,你也拥有这样一颗魔法小石子,你可以和驴小弟一样用上一两个这样的词“真希望”、“我希望”、“噢,我好希望”。紧接着会有什么神奇的事发生呢?当想象插上翅膀,故事会无比精彩。当然,如果你的故事中有一两个细节描写就更棒啦! 4.四人小组交流,指名读,评价点:细节、情感、想象。 5.交流总结:充满想象的文字、精彩的细节描写,细腻的人物情感,这些拼凑在一起就是一篇了不起的作文!其实,生活中并不存在这样一颗魔法石,但是,只要我们和驴小弟一样执着于自己的追求,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你定会发现原来幸福就是这么简单! 驴小弟变石头(故事)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故事的内容,能清楚地说出故事的主要情节。 2,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及大胆、清晰、连贯地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 3,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帮助幼儿感受作品中人物的情感,体验父母对自己的爱,激发幼儿对父母的爱。 活动准备: 故事书《驴小弟变石头》

《驴小弟变石头》读后感优秀范文5篇

《驴小弟变石头》读后感优秀xx5篇 300字 《驴小弟变石头》这本书讲了一个欲望和幸福的故事,驴小弟的爱好是收藏形状、颜色特别的石头。有一天驴小弟独自出去,突然,他在地上捡到了一块颜色、形状都很特别的石头,而且这块石头还有一种神奇的魔法,就是让碰到他的人能心想事成。那么驴小弟变石头读后感怎么去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驴小弟变石头读后感300字范文5篇,希望可以分享大家进行阅读和参考。 时间过得真快,一周又匆匆忙忙结束了。这一周我读了《驴小弟变石头》,里面讲述了驴小弟是喜欢搜集形状和颜色都很特别的小石子。在一个下雨的礼拜六,他找了一颗非常特别的小石子,这颗石子红的像火,闪闪发亮,圆溜溜的像弹珠。驴小弟非常喜欢这颗石子,更让他意想不到的是这课小石子能达成他的愿望。 驴小弟非常开心,他想和他的爸爸妈妈一起分享幸福,从此以后他就可以要什么有什么,然而最可悲的事情发生了,驴小弟遇见了凶猛的狮子,为了逃命它居然把自己变成了石头,可怜的驴小弟就这样过了秋天又过了冬天,他静静地沉睡不被人发现,他的爸爸妈妈因为找不到他也非常的难过,又有谁会想到草莓山上那块岩石会是驴小弟呢?在一个可爱的五月里,驴爸爸发现了那颗小石子,奇迹出现了,驴小弟又变回了自己,他又见到了自己的爸爸妈妈,还有什么比这更幸福的呢?驴爸爸把小石子放进了保险箱,或许有一天会用到,对于他们来说,有驴小弟这就是幸福。我们一定要珍惜眼前的幸福,开开心心,快快乐乐,永远的幸福。 《驴小弟变石头》真本书主要讲的是一个雨天,驴小弟捡到一块红色的魔法石。可是在回家的路上,驴小弟遇到了饥饿的狮子,他把魔石拿出来本想把狮子赶走,魔法没有实现,自己却变成了石头。红色的魔法石就在他的身边,可他没有办法拿到。到了晚上驴小弟还没有回家可急坏了爸爸妈妈,动员了全村出去找都没有找到,日子一天天过去了,还是没有找到驴小弟,爸爸妈妈很难过。秋天过去了冬天又来了,驴小弟还是静静地躺在山上。

课外阅读《驴小弟变石头》教学设计

课外阅读《驴小弟变石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介绍书籍的一种——绘本(即图画书),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 阅读水平,创设情境,激发他们的阅读绘本的兴趣。 2.通过《驴小弟变石头》这一童话故事,让学生了解爱的力量是无穷的,体 会父母对自己的爱和重视,并对家人付出自己的关怀。 3.以多种形式进行阅读交流,学习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阅读故事内容,体会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2.学习阅读方法,并运用在自己的阅读中。 教具准备: 《驴小弟变石头》绘本、幻灯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看书吗?(喜欢)平时都看些什么书呢?这么多呀,你觉得哪本最好看,能向老师介绍介绍吗?] 一、以情激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从刚才的交流中老师发现大家都非常喜欢看书。 今天,刘老师就带来了一本非常好看的图画故事书,书里有精美的图画还有精彩的故事,你们想看吗?(想) 二、走近作者,品味环衬。 1.[出示封面]故事的题目是——驴小弟变石头[板书] 看了这个题目,你知道这个故事是关于谁的故事吗?[板书:驴小弟]有关他的什么故事呢?[板书:石头(中间加箭头)] 此时你心中最想问的是什么?(驴小弟怎么会变成石头的?后来变回来了吗?……)你看,一本好的故事,题目首先就会令人产生无限的遐想和阅读的欲望。 请大家观察封面,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这两头驴子会是驴小弟的什么人呢?(驴小弟的父母。)他们在干什么呢?(在寻找驴小弟。)他们的心情怎么样?(焦急)

再看看封面,除了故事题目和插图还告诉我们什么?(作者、翻译者和出版社) 2.简介作者、翻译、出版社、扉页 3.过渡语: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驴小弟与石头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事呢?让我们一起来听故事。 三、品读图文,细细感悟。 1.开始讲故事,[讲第1页] 什么是“嗜好”?(爱好)驴小弟喜欢石头吗?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他在欣赏石头,还把石头放在一个瓶子里存起来。) 2.讲故事[第2-3页]

勇敢做自己

篇一:勇敢做自己 勇敢做自己 教学目标: 1、通过绘本故事的阅读让孩子接受自身特点的同时也能够学会看到和欣赏别人 的特别之处,并且懂得与人分享的快乐和意义 2、了解点、线装饰,能用点、线装饰鱼头饰 教学重点:绘本的阅读与分享 教学难点:发现点,线装饰的美感,并能用点、线装饰鱼头饰 教具准备:课件,纸质鱼头饰、彩色笔、范图 学具准备:彩色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 中一班的小朋友们,你们好!认识我吗?(涵玥妈妈) 涵玥妈妈也是老师哦,我姓陆,陆地的陆,所以大家可以叫我陆老师。今天 陆老师来到中一班,也从很远的大海里请来了有一位朋友,看它来了,(嗨,小朋友好,我叫丹妮)丹妮今天要来与大家分享它在大海里的所见所闻,你愿意听吗?丹妮的这个故事叫做《勇敢做自己》 二、绘本故事环节小鱼丹尼即将长大, 小丹尼开始了自己的探索,他出海探索了一整天,当他穿过海浪朝家的方 向游去时,他惊奇地发现有些鱼游向左边,有些鱼游向右边;有些鱼围成 圈,有些鱼排成线;有些鱼向上游,有些鱼向下游;有些鱼与众不同,有 些鱼相差无几;有些鱼游在水面,有些鱼停在水底......当他见识了这个 世界的色彩斑澜后,妈妈告诉他:“孩子,生命是个漫长的旅程,你要勇 敢做自己。” 三、装饰鱼头饰 丹妮的故事分享完了,我们看到了一个美丽的大海,听到一个值得分享的故事。刚才我们看到丹妮故事里的小鱼都很棒,老师就把它们请到教室里来了,看,它 们美吗?(美!)它们都把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的,是那么的与众不同,独一无二,小朋友们看看它们身上都有哪些不同呢? 小鱼儿用线条、点来装扮自己 六一节快到了,这里又来了一群小鱼,可是它们还没有漂亮衣裳呢,你们能帮忙吗?(能) 四、小朋友装饰鱼头饰 五、结束部分:快乐鱼乐园操 小朋友们请你们戴上你们装饰的小鱼,我们一起来做快乐鱼乐园操好吗?操的台词:有些鱼游向左边,有些鱼游向右边; 有些鱼围成圈,有些鱼排成线; 有些鱼向上游,有些鱼向下游; 结束语:小朋友们,美丽的鱼儿生活在美丽的大海里,我们要保护鱼儿,保护它们的乐园——大海,同时我们要记得勇敢地做自己,今天的分享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篇二:各绘本主题 注音版 《大脚丫跳芭蕾》启发推荐:我的脚很大,可我就是要跳芭蕾舞 《大脚丫跳芭蕾》讲述了贝琳达虽然因为有一双异常的大脚而被排斥在舞蹈舞台之外,但

吕小雨驴小弟变石头读后感

吕小雨驴小弟变石头读后感 【--合同书】 今年寒假,我看了一本绘本,名字叫《驴小弟变石头》。 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作家史塔克,他自己写的文章,画的画。我觉得他好厉害,既能写文章,又能画画,真是全才。他笔下的主人公名字叫驴小弟。驴小弟有一个温馨的家,有爱他的爸爸和妈妈,他生活得无忧无虑。 驴小弟有一个特别的嗜好,喜欢搜集形状和颜色都很特别的小石子。就是因为他的这一嗜好,才有了以下的故事。在一个下雨的礼拜六,驴小弟找到了一颗十分特别的小石子。文中是这样描述那颗小石子的:“这颗小石子红得像火,闪闪发亮,圆溜溜的像弹珠。”这颗小石子不光漂亮,还有魔力。驴小弟拿着它许愿,什么愿望都可以实现,是不是很棒呀。我也非常想拥有它,我想用这颗石子许愿,要好吃的巧克力,要好玩的玩具……但是驴小弟还没把石子带回家,就碰到了狮子,他希望把狮子变成蝴蝶、小菊花等,可是因为太紧张了,对着石子说“我希望变成石头”。他一说完,自己就变成了一块石头。从那时开始,他就一个人待在草莓山上。

驴小弟不见了,他的爸爸和妈妈可着急了,他们到处寻找驴小弟,可是一无所获。五月的一天,驴爸爸和驴妈妈去草莓山上野餐。驴妈妈坐在了驴小弟变成的石头上,驴爸爸发现了红石子,并把它放在了驴小弟身上。看着自己的父母,驴小弟心里强烈的希望变回自己,奇迹发生了,他真的变回来了。最后一家人团聚了。 那么红石子呢?他们把它放进了保险箱里,因为他们已经拥有了 他们想要的一切了。现在有什么比亲情更重要呢。 这本书我早在一年级时就看过了,当时对那块红石头产生了兴趣,并被他们一家三口的爱所感动。但这次的重新阅读让我有了新的感受。驴爸爸和驴妈妈在寻找驴小弟的过程中虽然难过,但仍然要自己打起精神来,保持乐观的心态,好好活下去。驴小弟也一样,他变成石头后既害怕又着急,但他仍心存希望,相信总有人会来救他的。其实我们也一样,生活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我们要像驴小弟一家那样乐观地去面对,困难总会有解决的一天的。同时我觉得驴小弟最后把红石子放起来做得很对,老师一直教育我们要脚踏实地,要用自己的双手来创造属于我们的未来,就像《金子》中的彼得,他靠辛勤的劳动,卖花获得了财富。我们的未来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我要好好学习,用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 本文:

驴小弟变石头教学反思

《驴小弟变石头》课后反思 《驴小弟变石头》是一个充满亲情之爱的感人故事。一个雨天,驴小弟捡到一块可以实现他的愿望的魔石。但是在回家的路上,驴小弟被突然遇到的狮子吓着了,他下意识的想法却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结果。他变成了石头。那么驴小弟后来是如何和他的爸爸妈妈重逢,又是如何变回自己的,这其中充满美丽温馨,还有神奇。图文生动有趣,这是一本深受世界各地孩子喜爱的现代经典。 和孩子们一起去读这个感人故事,课堂上孩子们不是特别兴奋,发言的人少与平时,但是看得出他们是真喜欢。他们喜欢驴小弟整天摆弄石子的温馨画面;喜欢猪警察——他们一定在想,猪警察怎么找的到驴小弟呢;喜欢朗诵那些感人的文字:“他唯一的希望就是有人发现这颗红石子,并且希望红石子旁边的这块岩石能变成一只驴子。当然了,一定会有人找到这颗红石子,因为他是这么闪亮耀眼;可是世界上有谁会希望一块岩石变成驴子呢?这个机会顶多只有十亿分 之一。”“然后雪融化了。在春天的阳光下,大地又暖和了起来,树木花草也都发芽了。树又长出了叶子,花儿也露出它们年轻的脸庞。”他们朗诵时的表现令我吃惊;当看到石头突然变回了驴小弟,上面的野餐用具纷纷滚落下来,驴爸爸高兴得像疯了一样,在他头上连太阳也金光灿灿!孩子们都开心的大笑起来;我问为什么他们最后不再用魔法石,却把它放在保险箱里?孩子们说,因为驴小弟已经变回来了,又和爸爸妈妈在一起了。——原来就是这么简单。

看看课后孩子们的感言吧——“驴小弟一家很幸福,爸爸妈妈都很爱他,驴小弟也很爱他的爸爸妈妈,所以我感到一家人生活在一起才是最幸福的。”“亲情是最宝贵的。”“要好好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日子,珍惜爸爸妈妈对我们的爱, 一家人要永远在一起。” 期望绘本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阅读的能力,还有爱的教育……

小班语言公开课教案《驴小弟变石头》

小班语言公开课教案《驴小弟变石头》 引入故事,读封面同学们,缔造了票房奇迹的动画片“怪物史莱克”你们一定看过吧!他的作者是大名鼎鼎的威廉史塔克。今天,老师给大家讲的绘本叫《驴小弟变石头》,这本绘本曾获美国绘本最高奖。作者说他的创意灵感来自于小时候最爱读的《木偶奇遇记》。 齐读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 看着封面,猜猜封面上的驴是驴小弟的什么人呢? 驴小弟跟爸妈住在燕麦谷的松果路。他有一个嗜好,就是收集形状和颜色都很特别的小石子。 在一个下雨的礼拜六,他找到一颗非常特别的小石子。这颗小石子红得像火,闪闪发亮,圆溜溜的像弹珠儿。也许是他太兴奋的缘故吧,他在端详这颗小石子时竟然全身颤抖了起来,而且落到背上的雨水也让他觉得凉飕飕的。“真希望雨不要下了。”他说。 结果雨真的停了,他大吃一惊。这雨不像平时那样是渐渐停下来的,而是突然就停了。雨点还没落到地上就不见了,乌云也不见了,每一样东西都是干的,连太阳都闪着耀眼的光芒,就好像根本没下过雨一样。 ·看到这里,你们觉得这是一颗怎样的石头? 在驴小弟短短的一生中,从来没有一个愿望这么快就实现过。他突然觉得这一定是魔法,而且一定是这颗特别的红石子造成的(事实上也是这样)。于是为了看看他的想法对不对,他把小石子放在地上,

说:“我希望再下雨。”结果什么也没发生。可是他用蹄子拿着小石子,说同样一句话时,天就变黑了,闪电和雷声来了,大雨也下起来了。 “今天的运气真不错”,驴小弟想,“从现在起,我想要什么就会有什么了。爸妈也可以想要什么就有什么。我的亲戚、朋友,以及所有的人都可以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啦!” ·猜一猜驴小弟会用这颗神奇的石子要什么?有了这颗魔法石,这么多愿望都可以实现,心情会怎样?让我们带着这种心情读读这段话吧! (开心的驴小弟拿着神奇的小石子又蹦又跳,还不住地许着各种各样的愿望)他希望太阳再从天空出现,希望左后方脚蹄上的一个疙瘩消失,结果都实现了。他开始走回家去,急着要用这颗神奇的小石子让爸妈惊喜一下。他巴不得马上看到他们的表情。也许,一开始,他们根本不会相信他的话哩! 就在他走过草莓山,心里想着有好多好多的愿望可以实现的时候,竟然碰见了一只狮子。那只狮子既狡诈、又饥饿,正在一堆高高的牧草后面瞪着他。他吓坏了;要是他没被吓坏的话,他就会想到要这头狮子消失,或者希望自己平安地跟爸妈在家里。 ·怎么办?如果是你,你会想到什么办法?我可以希望狮子怎么样?也可以希望自己怎样?还可以希望。。。 可是驴小弟吓坏了,要是他没被吓坏的话,他也跟你们想的一样,他可以希望狮子变成蝴蝶、小菊花、或者蚊子。他可以想到好多好多

从 教 学 走 向 教 育

从教学走向教育 ——《践行“自主·体验·表达”高效课堂》学习感悟 李秀荣横沽小学 感悟之一 我认真研读了丰南区小学教研室推出的用模块教学,践行“自主·体验·表达”高效课堂,感受颇深,从心里到精神上真正体会到教育是一种享受,是一种创造。是以“一切为了儿童,高度尊重儿童,全面依靠儿童”为核心的一种教育模式。 在现实中,我们经常可以看这样的情景:教师照本宣科“满堂灌”,学生鸦雀无声,临下课,教师小结,问学生:“这节课的内容大家听明白了吗”,假如有学生说“不明白”的话,教师必定勃然大怒:“我都讲得那么详细了,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真是笨得要命”,这就是传统教学课堂的一个缩影。而在新的教学课堂里,我们看到的将是另一番情景:学生之间你问我答,小组成员激烈讨论,小组之间激烈争论,整个课堂生机勃勃。现在我们不妨换位思考一下,假如你是一个学生,你会选择怎样的课堂?我想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教育的本质是在教师帮助下的儿童发展。教师的职责就是帮助,帮助的意义仅仅是激发和引导。引用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我们经常会发现在教学时我们太自作多情了、很多时候我们一厢情愿承担了许多工作,渴望孩子按照我们设计的方向去发展,但发现自己失败了,学生不领情,因为教育不可能像修剪树苗对学生进行外在的改造,这就要求我们在新的课程理念下开展教学活动。模块教学提出了让学生进行前置性学习,由学生自主提出问题,然后归纳梳理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内交流自学的成果),班级交流学习等五步教学模式。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者,教师引领着学生,既能让学生够得着,又要留给学生一定的空间,教师的设计要把握知识的要点,又要把握整体。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更是激励者。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才能走出师本,走向文本。先做后学,先学后教,少教多学,以学定教,直至不教而教。就语文教学来说,方向是阅读,整体感知,然后品读,并在课外进行了大量的阅读,培养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在作文教学中,开始是自由作文,先写后评,先评后改,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兴趣。 粗浅的学习让我认识到教学最大的资源是孩子本身,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对我们的学生应该多一些理解、宽容和耐心。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引导他们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在反复验证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快乐的成长。

最新驴小弟变石头教案

《驴小弟变石头》绘本教学 设计意图: 《驴小弟变石头》是一个播洒爱的阳光雨露的魔法故事。这是一个以爱与亲情为主题的故事,故事的特色在于充满了曲折和波澜,堆积起来的矛盾和问题把故事引向高潮,然后等待一种叫作“爱”的力量来解决。通过借助绘本阅读,在观察、想象、朗读中,让孩子体会到父母的爱是多么珍贵,爱是一种奇迹。在任何 的失望以及挫败之下,保持良好的心境、带着希望,总会有意想 不到的收获的。 教学目的: 1、借助绘本阅读,在观察、想象、朗读中,让学生感受爱的 力量,知道爱是世界上最珍贵的财富,同时享受阅读的快乐。 2、激发学生阅读绘本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体会故事中蕴含的道理,享受阅读快乐。 2、在情境中展开想像,创编这个故事。 教学流程: 一、引入故事,读封面 同学们,缔造了票房奇迹的动画片“怪物史莱克”你们一定 看过吧!他的作者是大名鼎鼎的威廉?史塔克。今天,老师带来他的一本图画书叫《驴小弟变石头》,板书题目。这本书曾获美国 图画书最高奖。作者说他的创意灵感来自于小时候最爱读的《木 偶奇遇记》。齐读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这么多的问题,答 案就在书中,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看着封面,我们不仅知道这本书的文字和图画都出自威廉? 史塔克,还知道他是美国人,谁把这么好的绘本翻译给我们看的呢?猜猜封面上这两头驴子会是驴小弟的什么人呢?你从哪儿看 出来的?(板书爸爸妈妈)猜猜他们在干什么? 同学们可真能干!仅从封面就了解到了这么多信息。接下来我们就走进故事,请同学们凝神静听。 二、听一听

1、获得许愿石。 讲述:驴小弟跟爸妈住在燕麦谷的松果路。他有一个嗜好, 就是搜集形状和颜色都很特别的小石子。 在一个下雨的礼拜六,他找到了一颗非常特别的石头:这颗 小石子红得像火,闪闪发亮,圆溜溜的像弹珠儿。也许是他太兴 奋的缘故吧,他在端详这颗小石子时,竟然全身颤抖了起来。而 且落到背上的雨水也让他觉得凉飕飕的。“真希望雨不要下了。”他说。 结果雨真的停了,他大吃一惊,这雨不像平常那样是渐渐停 下来的,而是突然就停了。雨点还没落到地上就不见了,乌云也 不见了。每一样东西都是干的,连太阳都闪着耀眼的光芒,就好 象根本没下过雨一样。 ●读到这里,你们觉得这是一颗()的石子? 讲述:在驴小弟短短的一生中,从来没有一个愿望这么快就 实现过。他突然觉得这一定是魔法,而且一定是这颗特别的红石 子造成的。于是为了看看他的想法对不对,他把小石子放在地上,说:“我希望天再下雨。”结果什么也没发生。可是他用蹄子拿 着小石子,说同样一句时,天就变黑了,闪电和雷声来了,大雨 也下起来了。“今天的运气真不错!”驴小弟想,“从现在起, 我要什么就有什么了。我的爸妈也可以想要什么就有什么。我的 亲戚、朋友以及所有的人都可以要什么就有什么啦!” ●猜猜驴小弟会用这颗神奇的石子要什么呢?他想要 有了这颗魔法石,这么多的愿望都能实现了,心情会怎样?让我 们带着这种心情读读这段话吧! 2、驴小弟变石头 讲述:(开心的驴小弟拿着神奇的小石子又蹦又跳,还不住地许着各种各样的愿望)他希望太阳再从天空出现,希望左后方蹄 子上的一个疙瘩消失,这些愿望都一一实现了。他开始走回家去,急着要用这颗神奇的小石子让爸妈惊喜一下。他巴不得马上就看 到他们的表情。也许,一开始,他们根本不会相信他的话哩! 就在他走过草莓山,心里想着有好多好多的愿望都可以实现 的时候,竟然碰见了一只狮子。那只狮子既狡诈、又饥饿,正在 一堆高高的牧草后面瞪着他。 ●怎么办?你会想到什么办法?我可以希望狮子也可以希望自己还可以希望

《艾莫有了个小弟弟》图画书阅读交流课教学设计教案

《艾莫有了个小弟弟》图画书阅读交流课教学设计教案 一、文本解读 1.背景分析 进入二孩时代后,很多家庭多了一个新成员,这意味着会产生一种新的关系:手足关系。如何接纳新成员?如何管理这种关系?对家中的大宝来说,其实是一个挑战。 《艾莫有了个小弟弟》这本图画书,站在儿童的立场,从儿童的角度出发,关注大宝从独生子女到非独生子女的心理变化和角色转变,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罗伦·乔尔德的暖心力作。 2.作者介绍 罗伦·乔尔德,英国备受瞩目的图画书作家之一,她创作的“查理与劳拉”系列、“小豆芽”系列等童书风格独特,深受大家喜爱。 乔尔德对儿童内心具有深刻的洞察力,善于发掘平凡生活的不凡之处。在这本《艾莫有了个小弟弟》中,她把目光聚焦到二孩家庭中大宝的内心变化上。如何对待或管理这些变化,并从中获得成长的快乐,是她想传达的主题。 3.故事简介 和许多孩子一样,艾莫·格林从生下来就是一个独生小孩,他有自己的房间,里面的每样东西都是他的,周围的世界都围绕着自己转。 当那个小不点儿出现时,艾莫的世界开始混乱起来,原来的地盘、父母的爱、自己的玩具、糖果都要经过分割。 可是,有一天晚上,艾莫做了一个可怕的噩梦,他害怕得尖叫起来。那个小不点抱住了他,帮他驱赶噩梦中的大怪物。 后来,艾莫发现两个人一块笑,可比一个人笑带劲多了。于是,那个一直让他困扰的小不点,不再只是“它”,他开始变得具象且清晰,成为艾莫眼里的弟弟——艾伯特。 这个故事,平凡却又不平凡。平凡的是,它会发生在孩子们的身上,不平凡的是,故事中艾莫内心的成长。艾莫的内心经历了“从封闭到敞开、从抗拒到接纳、从远离到亲近”这样一个过程,最终完成角色的转换,从自己变成哥哥,把“它”看成弟弟。 这是大人们极易忽略的一段心理变化过程,因为大人们往往会直接给孩子贴标签:你是哥哥,你要怎样怎样..... 4.聚焦细节 如何将这个故事讲好呢?如何让儿童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认同感和趣味感?其实就在于图画书的叙事艺术。 这本图画书的叙事节奏是互相支撑又互相冲突,各个节拍之间环环相扣,互为因果,逐渐走向高潮,完成叙述任务。 作者利用无数个精心设计的细节来达到这个目的。事实上,她确实做到了,并且让细节成为推动叙述节奏的支架和桥梁,让叙述变得完整有趣,人物更加丰满立体。 文字的细节:每一页的文字中,都有精心设计的细节,利用加粗、放大和别具风格的排版来突出。例如,第二幅文字中的“没有人会碰它们一下”,第三幅文字中的“根本不吃啫喱糖豆”,不仅加大加粗还单独排成一行,这些文字的细节在告诉我们接下来弟弟会做的事情。 图画的细节:电视机的画面是一个典型的图画细节。一开始的时候,电视机的画面是一只猫咪和灰白的底色,第二次,画面变成猫咪和蓝色线条图案,说明艾莫的内心也出现了像蓝色线条一样的防备感,第三次,蓝色线条不见了,只剩猫咪和蓝色背景,而且猫咪嘴角还挂着一丝笑容,说明此时艾莫对弟弟已经接纳并有点喜欢他了。第四次,底色变成了黄色,说明

大班语言爱的奇迹(驴小弟变石头)

大班语言爱的奇迹(驴小弟变石头)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大班语言:爱的奇迹(驴小弟变石头) 教材分析: 《爱的奇迹》既《驴小弟变石头》讲了一个简单而实在的故事:喜欢收集石子的驴小弟有一天捡到了一颗魔法石,它可以实现所有愿望。在驴小弟高高兴兴地往家走,想要给爸爸、妈妈一个惊喜的时候,遇见了一只饥饿的狮子。受惊过度的驴小弟把自己变成了石头。驴爸爸、驴妈妈都没有办法找到他,日子在伤心、难过中度过。到了第二年的春天,驴爸爸和驴妈妈为了忘记不快乐,开始新的生活,而外出野餐。驴爸爸捡到了那颗魔法石,碰巧放在了驴小弟变成的石头上,驴小弟也非常想回到爸爸、妈妈的身边,于是他许愿,奇迹发生了,他又变回来了,一家人开开心心又在一起了。 这是一个爱的奇迹的故事,爱与亲情贯穿于整个故事当中。其中有很多烘托爱的情节:驴爸爸和驴妈妈对驴小弟的爱,让他们担心驴小弟那么晚都没回来,第二天天刚亮,就急于去寻找,还发动邻居帮忙寻找,

且报了警。在没有办法找到驴小弟时,驴妈妈后悔地说:“往后,我再也不说他了,不管他做了什么事儿。”在外出野餐时,驴爸爸发现了红石子,他想,要是驴小弟在,肯定会非常喜欢的,要是他不爱驴小弟,又怎么会想到驴小弟喜欢收集石子呢?于是,当他把石子放在石头上,驴小弟变回来也就顺理成章了,正是父母的爱使驴小弟获救了,使这个奇迹发生了。 在这个故事里,存在着一些细节部分。首先是第一页的画面,驴爸爸坐在单人沙发上看报纸,驴妈妈在打扫卫生,而驴小弟在桌子旁玩石子,家庭氛围显得非常轻松、悠闲、舒适。在最后一页,他们紧紧地拥抱在一个长沙发上,大家更加的珍惜对方,场面更加的温馨和幸福。其次,当驴小弟没有回家,爸爸妈妈在家里很着急,妈妈伤心的在哭,爸爸忧郁的望着窗外,这幅画面是驴爸爸和驴妈妈的心情写照,更是父母对孩子爱的真情流露,而另一幅当寻找无望时悲伤情感的图片,驴爸爸妈妈伤心极了,连平时最喜欢做的事情都打不起精神做了,更加渲染了父母对孩子的思念和爱。第三,当驴小弟变回来,一家相遇时,画面上驴爸爸开心的又笑又跳,妈妈闭着眼睛紧紧的拥抱着驴小弟,驴小弟激动的流下了泪水,它们显露出来的爱是发自内心的,自然而伟大的。

《驴小弟变石头》

《驴小弟变石头》 内容简介 适合3~9岁的小孩阅读。获得美国“凯迪克大奖金奖”的童书到2007年6月为止国内只引进出版了2种,本书是其一。另一本是2007年8月出版的《小房子》。本书在亚马逊网站获得五星举荐,还有专门多读者极高的评判。 编辑举荐 一个雨天,驴小弟捡到一块能够实现他的愿望的魔石。然而在回家的路上,驴小弟被突然遇到的狮子吓着了,他下意识的方法却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结果。他变成了石头。那么驴小弟后来是如何和他的爸爸妈妈重逢,又是如何变回自己的,这其中充满漂亮温馨,还有奇异。图文生动有味,这是一本深受各地小孩喜爱的现代经典。 《驴小弟变石头》是一个表达亲情之爱的温馨故事,但它同时也不仅仅要告诉你和小孩那个道理,它还想告诉你们,在任何的败兴以及挫败之下,保持良好的心境,带着期望去度过每个难关,到最后,总会有意想不到的收成,未必能够失而复得,至少能够得到的是愉悦的心态和永葆的坚强。 【荣誉纪录】 ·1970年凯迪克奖金奖(Caldecottmedal) ·纽约公共图书馆“每个人都应该明白的100种图画书” ·美国全国教育协会举荐100本最佳童书 ·美国全国教育协会“教师们举荐的100本书” ·美国收录44部20世纪最重要的图画书的《20世纪童书宝库》 ·日本儿童文学者协会编《世界图画书100选》 作者简介 威廉·史代格,1907年出生于纽约。作为一名富有成就的漫画家,史代格在61岁的时候才开始童书创作。《驴小弟变石头》一书获得了当年的考德科特奖,并为他赢得了全国性的声誉。 史代格在以后的创作中一直用人性化的动物来演绎故事,他和怀特、塞尔登一起为美国

儿童文学建立了一个专门的传统。史代格的《小老鼠漂流记》、《帅狗杜明尼克》都已被翻译成中文并出版。 媒体举荐 爱是一种奇迹/朱自强[中国海洋大学儿童文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这是一个描写爱的魔法的故事。 小孩们对魔法并不生疏。远到阿里巴巴的“芝麻,开门吧”这一咒语,近到哈里·波特骑的飞天扫帚,许多的魔法故事白天攫住小孩的魂魄,夜晚也会潜入他们的梦境。魔法故事是阳光雨露,滋养着小孩们心灵中具有深度、力度的想象的种子。 然而,还有一种故事播洒着更为奇异的阳光雨露,当小孩们的心灵浸透了这种阳光雨露,就会像童话里迎风而长的巨人,一夜而长大。这种奇异的阳光雨露确实是“爱”。 《驴小弟变石头》确实是如此的播洒爱的阳光雨露的魔法故事。 得到红色魔法石的驴小弟,遇到了饥饿的狮子,他本该使用魔法石让狮子消逝,却因为可怕而把自己变成了石头。红色的魔法石就在他的周围,但是,他却没方法拿到。他唯独的机会是有人不仅发觉这颗红石子,而且还得期望红石子旁边的这块岩石能变成驴子。但是,世界上有谁会期望一块岩石变成驴子呢?据讲那个故事的作家的估算,“那个机会顶多只有十亿分之一”。 驴小弟还会变回来吗?我们能够看见奇迹的显现吗? 驴爸爸和驴妈妈到草莓山上去野餐。接下来发生的一切改变,都与爱和亲情有关:驴妈妈坐在驴小弟变成的岩石上,而“她温顺的体温弄醒了正在冬眠的驴小弟”;驴爸爸看到了那颗红石子,假如他内心处没有对驴小弟的想念,对驴小弟收藏石子的爱好不去观赏,如何会把这颗石子捡起,并珍重地放到岩石上;假如妈妈爸爸没有表达期望小宝能和他们在一起的强烈愿望,驴小弟如何会不由自主地在内心喊:“我期望变回原先的我!” 在那个故事里,魔法也需要有爱来点化才能应验!假如没有驴妈妈、驴爸爸对驴小弟如此深切的爱,红色的石子只是像一颗一般的石头。是爱点石成金,把只有十亿分之一的机会,变成了百分之百的奇迹。 让我们在分享了驴小弟与妈妈爸爸重逢的惊喜和幸福之后,品味故事最后的一段话:“回到家里,驴爸爸就把那颗奇异的小石子放进铁打的保险箱里。也许有一天他们会用到它,然而现在,讲确实,他们还会期望什么呢?他们差不多有了他们想要的一切了。” 因此,我要讲,这不仅是一个讲述爱这一魔法制造奇迹的故事,这也是一个讲述爱才是世上最宝贵的财宝的故事。 艺术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驴小弟变石头》的故事的特色在于充满了曲折和波澜,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