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企业安全现状评价--毕业论文

化工企业安全现状评价

XXX安全技术管理毕业论文

XXX

【摘要】XX公司是XX子公司,具体负责项目的实施。XX公司创建于XXXX年,在党和国家改革开放政策指引下,励精图治,奋发勇为,实现了跨越式大发展,走过了从小企业到集团的历程。

整体思想:通过现有化工企业安全标准化管理制度,形成新装置可研报告,协助外部安评机构对企业新建装置进行安全预评估,待新建项目建设完成后,协助有资质安全评价机构完成对新建项目的安全评估。

本论文内容涉及安全评估,本人仅筛选部分评估内容完成本次论文编写。关键词安全工艺技术评价程序

目录

一、概述 (1)

1.1安全评价目的 (1)

1.2安全评价对象及范围 (1)

1.3安全评价程序 (1)

二、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及依据 (3)

2.1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依据 (3)

2.2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 (4)

三、工艺过程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 (12)

3.1氢氰酸生产工艺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13)

3.2羟基乙腈生产工艺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13)

3.3亚氨基二乙腈生产工艺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14)

3.4三氯化磷生产工艺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15)

3.5双甘膦生产工艺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15)

3.6副产硫酸铵工艺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16)

3.7副产工业盐工艺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17)

3.8副产盐酸工艺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17)

3.9氨回收工艺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17)

参考文献: (18)

致谢 (20)

一、概述

1.1安全评价目的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实施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8号令)、《XX省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实施细则》(XX安监【XXX】XXX号)等法规、文件的要求,对XX工程进行设立安全评价,达到以下目的:

1)根据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分析该工程固有的危险、有害因素;

2)用系统安全工程的方法,对该工程危险、有害性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评价,确定其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危险、有害程度;

3)针对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可能产生的危险、有害后果提出消除、预防、控制和降低事故的安全对策措施,以达到最低事故率、最少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

4)为项目初步设计和安全生产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有利于提高项目本质化安全程度。

1.2安全评价对象及范围

按照XXX有限公司与我公司签订的设立安全评价委托合同和设立安全评价委托书的约定,本次设立安全评价的范围主要针对XXX有限公司于XX年XX月XX日经XX省发展和改革局以《企业投资项目备案通知书》(X投资备[XX]XX号)核准立项的“XX工程”所涉及的内容进行设立安全评价。

1.3安全评价程序

设立安全评价程序分为:前期准备;辨识危险、有害因素;划分评价单元;确定安全评价方法;定性、定量分析评价危险、有害程度;分析安全条件和主要工艺装置、设施设备的安全可靠性;提出安全对策与建议;整理归纳安

全评价结论;与建设单位交换意见;编制安全评价报告等。

设立安全评价程序框图如下:

二、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及依据

2.1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依据

危险因素: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有害因素:是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通常情况下,二者并不加以区分而统称为危险、有害因素,主要指客观存在的危险、有害物质或能量超过临界值的设备、设施和场所等。

危险、有害因素分类的方法多种多样,本次评价将主要按以下规定进行分类和识别:

1)按照《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版)》将有害物质分为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放射性物品、腐蚀品8大类,对系统中使用的物质进行辨识与分析。

2)根据《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中对一种危险物质或若干种物质的混合物的危险性进行重大危险源的计算与辨识。

3)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综合考虑起因物、引发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将事故分为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等20类。对系统中作业场所按照事故类型进行辨识与分析。

4)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危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16-1992)对项目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与分析。

5)参照卫生部《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卫法监发[2002]63号),对建设项目中作业环境进行职业危害辨识与分析。

6)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中,将人的不安全行为分为操作失误、造成安全装置失效、使用不安全设备等13大类,对系统中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导致事故发生的因素进行辨识与分析。

2.2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

2.2.1中毒和窒息

本项目生产过程中的多种物料对人体都有毒害作用。如天然气脱硫过程中产生的硫化氢;原料中的黄磷、液氯、液氨、甲醛;中间产物氢氰酸、羟基乙腈、三氯化磷都能使人中毒,若中毒严重可导致死亡;在整个系统中循环使用的液氨蒸发后形成的氨气,人一旦大量吸入可导致肺水肿,严重者可引起死亡。液氨、液氯、甲醛的储量较大,一旦储槽出现泄漏,将会使整个生产装置及周围的设施笼罩在有毒气体中,造成大面积的人员中毒。

另外,在开停车或设备检修过程中,由于设备、管道等需要利用氮气等进行置换,以及设备中存在一定浓度的有毒物质,一旦通风不好,或者操作人员没有采取良好的防护措施,进入这些设备就会造成中毒和窒息性危险。同时,本项目氮气罐若发生严重泄漏事故,致使氮气罐周边的氧含量过低,人员在其附近作业、停留会造成窒息性危险。

主要工艺装置中毒和窒息危险一览表

表40

2.2.2火灾

本项目生产过程中存在多种易燃物质,如天然气、甲醛、黄磷、HCN、氨等,如运行过程中出现泄漏,可燃物质若遇点火源极易发生火灾事故。

主要工艺装置火灾危险一览表

表41

2.2.3其他爆炸

本项目生产过程中存在多种易燃、易爆物质,如天然气、甲醛、黄磷、氰化氢、氨气、三氯化氮等,由于负压操作、系统串气、水封不严或失效,空气串入到装置中,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发生化学爆炸。

另外,由于密封装置失效、设备管道腐蚀、磨损或疲劳破裂、断裂以及安装检修不良、操作失误等原因,可燃性气体从装置、设备、管道内泄漏或喷射,扩散到周围环境中,达到爆炸极限,若遇到明火或高温就会发生蒸气云爆炸。

2.2.4容器爆炸

本项目在生产中始终伴随着高温、高压。化工容器及设备由于设计、制造、腐蚀或低温、材料缺陷、交变载荷的作用,使得器壁的平均应力超过材料的屈服点或强度极限,导致脆性疲劳、疲劳破裂和应力腐蚀破裂发生物理爆炸,也可因安全泄放装置失灵、液化气体充装过量、严重受热膨胀、违章超负荷运行等发生物理爆炸。

2.2.5锅炉爆炸

该项目使用到多种供热锅炉,锅炉可能因设计、制造、材料缺陷、腐蚀及安全附件失灵等种种原因造成锅炉爆炸。锅炉长期处于闲置状态,若重新启用时没有进行检测、吹膛等业务,也有可能发生锅炉爆炸事故。

2.2.6灼烫

由于本项目生产过程中的多个单元均对温度有相应要求,工艺气体和设备的温度都较高,操作不当就可能造成设备的损坏,高温介质外泄而造成烫伤。高温高压的蒸汽等物料的正常或事故条件下的外泄也可能造成烫伤,操作人员一旦接触外露的高温设备和管线也会造成高温烫伤。

在生产流程中,主要为酸性条件反应,只有亚氨基二乙腈碱解时为碱性条件反应,且介质为浓硫酸、盐酸、氢氧化钠等强腐蚀性物质。若设备防腐能力不足,设备未定期检修,人员误接触或人员未穿戴正确的劳动防护用品均可能发生人员化学灼伤事故。

2.2.7触电

如果电气设备接地设施失效、线路短路、未按规定设置漏电保护器、设备检修、倒闸操作、使用手持工具作业、携带大件金属物体在带电体旁行走、乱动不明电器设备等,都可能发生触电事故。

本项目设有变电站,增大了引起触电事故的可能性。引起触电事故的主要原因,除了电器设备缺陷、设计不周等技术因素外,常见原因有:

1)不办理操作票或不执行监护制度,不使用或使用不合格绝缘工具和电气工具;

2)检修电器设备工作完毕,未办理工作票终结手续就恢复送电;

3)倒闸操作不核对设备名称、编号、位置状态;

4)装设地线不验电;

5)在潮湿地区、金属容器内进行焊接工作时不穿绝缘鞋、操作时不戴绝缘手套、无监护人;

6)电动工具金属外壳不接地;

7)防止误攀登、误入供电设施的安全措施不完善或不符合要求;防电气误操作设施有缺陷等。

2.2.8机械伤害

项目中使用压缩机、电机、各种泵等设备的转动部分,在操作中或检修时,如防护设施不完善、误操作等有可能发生机械伤害。

2.2.9起重伤害

生产过程中使用到起重机械,可能产生起重操作伤害。

常见的起重机械事故有:挤压、撞击、钩挂、坠落、出轨、倒塌、倾翻、折断、触电等。例如在现场发生脱钩砸人、钢丝绳断裂抽人、移动吊物撞人、钢丝绳挂人、滑车碰人、高空坠落等伤亡事故;在使用和安装过程中发生出轨、倾翻、过卷扬、坠落等设备事故;在起重作业过程中发生设备误触感应带电体的触电事故;以及维护保养过程中发生的各类操作事故等。

2.2.10高处坠落

本项目中存在高处作业平台、爬梯、高位电动葫芦或者检修脚手架、各种塔、高位槽及较高的建构筑物等。若高处作业场所必须的扶梯、平台、围栏等附属设施安装焊接不牢或检修、维修后未及时恢复其防护设施,就可能发生坠落等意外伤害。

2.2.11物体打击

安装和检修大型设备、零部件的吊装作业,违章操作、缺乏监护,有可能发生物体打击伤害。

2.2.12淹溺

厂内消防水池、循环水池、澄清池等水位较深,若周围缺少防护栏杆和警示标志,人员从水池旁边通过,若失足易掉入池中,发生淹溺事故。

2.2.13车辆伤害

厂区内存在原料及产品的运输,机动车辆进出厂区,若车辆本身存在缺陷,驾驶人员疏忽大意,厂区道路问题,指示标志、限速标志等存在缺陷,均可能导致厂内车辆伤害。

2.2.14其他危害

1)静电危害

静电对系统可能引起的故障和灾害有:

①静电引起的生产性故障

②静电引起的电击

③静电放电引起的火灾爆炸伤害等

生产过程中存在液体、气体输送,可能产生液体静电。工作人员未按规定穿防静电工作服均有可能产生静电,若系统内的设备、管线缺乏良好接地或管线法兰间的金属搭接不牢或漏接,也将会产生静电危害,导致生产性故障发生,或引起火灾爆炸,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拨打手机或使用电子产品也易产生火花,可引发火灾、爆炸事故。

2)雷电危害

该地区在夏季雷电多发时期,露天设备,电气设施,特别是高塔设备,极易受到直击雷和雷电波的危害,界区内架空管道及变配电装置也易受到雷电波的侵袭,高处平行布置或交叉布置间距小于100mm的金属管道,易受到雷电感应危险。

3)噪声危害

噪声能引起听觉功能敏感度下降甚至造成耳聋,或引起神经衰弱、心血管病及消化系统等疾病的高发。此外,作业场所中的噪声还可以干扰信息交流,影响工作效率,甚至引起意外事故。

噪声源一览表

表42

4)振动危害

该项目的振动源主要由噪声伴生而来,生产过程中由压缩设备等产生的生产性振动。振动对机体全身各系统均可产生影响,按其作用于人体的方式,可分为全身振动和局部振动。强烈的振动本身又能引起机械部件的疲劳和损坏,使建筑物结构强度降低甚至变形。特别是长期在强烈振动环境中作业的工人,会引起职业性危害,产生振动病。

生产中常见的职业性危害类型是局部振动。对人体各系统的影响表现在:(1)引起脑电图改变,条件反射潜伏期改变,皮肤感觉功能降低,

(2)握力下降,肌电图异常,肌纤维颤动,肌萎缩和疼痛等。

(3)引起骨和关节的改变,如骨质疏松、骨关节变形和坏死等。

(4)听力下降。

(5)长期使用振动工具严重时可产生局部振动病。

5)温度与湿度及低温危害

该项目使用大量高温设备,高温环境会引起中暑,会加速有毒物质吸收,会导致操作失误率升高,易发生事故。温度急剧变化时,因热胀冷缩,造成材料变形或应力过大,会导致材料破坏,高温环境会加速材料的腐蚀。

由于液氨、液氯等采用液态储存,因此人体直接接触低温物料、装置和管线,就可能使人员造成严重的冻伤。

6)辐射危害

辐射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在电力生产作业场所中可能接触的主要是非电离辐射。

变压器、超高压配电装置和超高压输电线在运行中,会形成一定强度的电磁辐射。电磁辐射危害有两个方面:一是对人体和生物的危害;二是对电气设备的影响。电磁辐射对人体和生物能产生热效应、非热效应和累积效应等。

多种频率电磁波特别是高频波和较强的电磁场作用人体的直接后果是在不知不觉中导致人的精力和体力减退,容易产生白内障、白血病、脑肿瘤,心血管疾病、大脑机能障碍以及妇女流产和不孕等,甚至导致人类免疫机能的低下,从

而引起癌症等病变。对于长期接触电磁波辐射的群体,即使功率很小,频率很低,也可能会诱发想不到的病变,应引起高度警惕。

电磁辐射对电气设备来说是一种干扰,如果电磁辐射的频率与被干扰设备的频率相差不大时,干扰的程度就逾严重。总的来说电磁辐射可以使测量仪器性能变低;可以使电子开关或继电器工作失常;可以使无线电接收设备出现噪声,如能对计算机显示器偏转系统可能产生较严重的干扰,使显示器的显示画面发生抖动,显示器边缘可能出现色斑。高强度的电磁辐射还可能造成计算机死机。

该公司厂区内的变电站是可能产生电磁辐射的危险场所。

7)粉尘危害

该项目中间产品及成品包装和储运过程,粉料的装填、更换过程,锅炉燃烧的烟尘,废渣的处理等都会产生粉尘危害。粉尘危害发生的主要位置是:双甘膦干燥、硫酸铵干燥、锅炉烟气、尾气锅炉、残液焚烧烟气等。

8)洪水

本项目东面邻近涌斯江,西面邻近岷江,若项目建设时未严格按照防洪标准的要求进行,遇洪水灾害时,会发生建筑物、化工装置垮塌、山体滑坡等,装置、设备在洪水冲蚀、被撞击会造成破裂、泄漏,水进入容器内会损坏设备,甚至引发火灾、爆炸事故等严重事故,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9)暴雨

项目所在地月平均最大降雨量为323.5mm。暴雨是指大气中降落到地面的水量每日达到50.1-100毫升的降雨。暴雨来得快,雨势猛,经常夹杂着大风。若本项目排水不畅,可能造成内涝、滑坡、崩塌等危害,甚至引发山洪、泥石流等灾害,危及本项目的生产装置,而且可能危害人民的生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10)地震

按照《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该项目拟建厂址场区基本地震烈度为7度。若项目建设时未严格按照抗震设防要求进行,遇地震灾害会发生建筑物倒塌,容器、管道、装置破裂、泄漏,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甚至引发火灾、爆炸事故等严重事故。

三、工艺过程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

3.1氢氰酸生产工艺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1)原料气净化

天然气净化过程中,会分离出硫化氢气体,若分离出的硫化氢气体,在通入焚烧锅炉的过程中,硫化氢气体在有水分存在的情况下对金属设备表面有很强的腐蚀作用,一旦因设备泄漏或操作失误、前后工序联系失调,使硫化氢气体逸出,可能导致火灾、中毒事故的发生。脱硫设备、管道内部表面由于硫化氢气体的作用而生成一层疏松的硫化铁(FeS与Fe

2

S),而硫化铁遇空气能发生自燃引起火灾。

2)原料气混合

经净化的气体,经两级混合后,NH

3:CH

4

:Air=1:1.15:6.5(体积比),即甲

烷在空气中的浓度约为15%,氨的浓度约为13.3%,若体积比控制准确,该两类气体浓度均不在爆炸范围内,若DCS系统故障或气体管路问题,导致气体浓度达到爆炸极限,一旦混合气体进入下到高温工序,可能发生爆炸。

3)HCN合成

HCN合成反应是强放热反应,温度高达1100-1200℃,远超过反应器内可燃气体的燃点,若反应器中,进入空气或上游气体空气浓度过大,将在反应器中发生爆燃甚至爆炸事故。该反应采用余热锅炉吸收热量并将反应混合气体降温到250℃,换热器副产0.4MPa蒸汽,蒸汽温度高达150℃以上,操作及检修设备时有高温烫伤的危险。反应产物含HCN 7%,HCN气体是剧毒物质,在使用和输送过程中有产生燃烧、爆炸和中毒的可能性,人不慎吸入可危及生命。

在整个反应过程中,空气压缩机、氨压缩机运行产生的高分贝噪声及机器的振动,对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有一定的损害。

3.2羟基乙腈生产工艺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1)羟基乙腈生产过程所用的原料甲醛,是一种易挥发的可燃性有毒液体,对人体粘膜、上呼吸道、眼睛、皮肤有强刺激作用,口服可致死。

2)羟基乙腈是剧毒物质,若人员防护不当,误入口中可致死。

3)羟基乙腈反应为放热反应,浓硫酸加料速度过快,容易发生喷料,造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