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一季度护理不良事件总结

2017年一季度护理不良事件总结
2017年一季度护理不良事件总结

2017年第一季度护理不良事件总结

在这半年里,我科的工作只能算是走上正轨,时有不良事件发生,有严重差错1例,一般差错共计4例,未对病人造成严重不良后果。现总结如下:

一、不良事件的类型

1、科室第一季度发生护理不良事件4例,其中针刺伤1例、执行医嘱错误1例,漏执行医嘱1例,液体外渗1例。

二、原因分析

1、护士不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程及核心制度,责任心不强,工作职责不明确。

2、对我科的工作性质未完全掌握,护士对专科护理掌握较差,未深刻理解护理的内涵及意义,护理病人时抓不到重点。

3、护士安全意识不强,缺乏慎独精神。

4、核心制度落实较差,特别是值班、交接班制度。

5、质量控制员监督力不够。

6、护士普遍理论知识较差,缺乏沟通技巧,宣教力度不够,不能及时发现潜在的病情变化,不能发现安全隐患。

7、年轻护士较多,不能独立完成本职工作。

8、护理人员院感意识差,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操作忙乱,使用后的锐器未及时放入锐器盒。

三、讨论

1、病人较烦躁,情绪不稳定,护士工作责任心不强,未做好解

释及宣教工作。

2、床旁交接班不仔细,内容不完整,观察病人不仔细,巡视旭表示病房不及时。

3、由于我科年轻护士居多,都是高年资护士带低年资护士。

医嘱核对制度落实不到位。

四、整改措施

1、科室主动上报不良事件,并组织科室讨论,并给当事人相应的处罚。

2、针对科室存在的不良事件每次月进行讨论、分析原因及提出整改措施。

3、质控人员加强质控力度,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排除。

4、加强对科室专科工作性质的培训,提高大家对科室工作的认识和理解,增强科室凝聚力,加强工作责任心,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5、加强专科护理技术和专科疾病的学习和培训,增强护士的责任心和业务能力,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

我科一季度发生的不良事件较多,在今后的工作中大家应高度重视。只有通过对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不断的总结、分析、讨论、整改,护士的安全意识才能得到不断的提高,主动学习的意识才能增强,工作责任心也会加强,差错才能逐渐减少。在管理上,安全和质量同样重要,加强安全管理,减少不良事件发生。

2016年护理不良事件半年总结

2016年内四科护理不良事件半年总结 未进一步增强我科护理人员安全意识,消除安全隐患,提高服务质量,降低和防范医疗风险,确保医疗安全。现将本半年我科不良事件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持续改进措施,使科室护理人员认识到落实护理规范、制度的重要性,增强防范意识,确保患者安全,使我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要求我科护理人员从不良事件中汲取深刻的教训,做到举一反三,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现将2016护理不良事件总结分析如下: 一、总体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一)本半年共发生护理不良事件5例,其中有严重差错1例,一般差错共计4例,现总结如下: 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类型: 半年不良事件统计列数图1 由(图1)看出发生例数最多的护理不良事件是药物事件,其次是压疮,其它不良事件包括输液反应、跌倒、坠床等。 按发生不良事件当事人职称分析,发生例数最多的是低年资、低职称护士。 造成临床护理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在护理工作中责任心不强,不遵守规章制度、科室护士长现场督导不力、查对制度流于形式、违反操作规程而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病人病情,造成了护患矛盾产生,严重影响了医疗护理安全。 二、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 1、本半年的不良事件的发生有降低趋势,说明在不良事件的管理上,科室重视、培训加强、收到了一定效果。 2、核心制度的落实不到位和违反操作常规仍然是发生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比如查对制度执行不严格,如不严格执行医嘱:表现在盲目的执行医嘱,错抄或

漏出医嘱,凭记忆核查而不是用眼睛督查。护理操作中凭经验处置,违反操作常规等。 3、巡视病房不及时,未能严格按照级别护理要求巡视病房,个别护士在值班时睡觉,,甚至夜班如无新入、病情危重病人,很少进病房,导致病情观察不及时。 4、护士思想不重视,责任心不强、风险意识差,缺乏慎独精神。 5、护士消极倦怠心理极易引起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由于护士工作平凡锁,技术与服务要求高,精神高度紧张,细想压力大,易引起护士的消极倦怠心理,表现出细想不集中,工作缺乏热情,对待病人冷漠,与医生和病人缺乏交流而造成不良事件的发生。 6、、护士普片理论知识、操作规范较差,不能及时发现潜在的病情变化,不能发现安全隐患。 7、新转科人员工作较粗心,不注意细节,对科室流程不熟悉。 8、警示教育不够,对薄弱环节督导不到位。 9、物质交接不仔细,敷衍了事、流于形式。 三、整改措施 1、继续鼓励不良事件的上报,发生不良事件后,及时积极与相关部门和人员合作,将病人的损害降到最低,最大限度的保障病人的生命安全。 1、科室认真组织学习核心制度,特别是查对制度,必须做到人人熟练掌握,同时在日常工作中加强重点时段、重点环节的管理,只有人人掌握了流程、标准,才可能正确的执行。 2,严格执行分级护理制度,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按照级别护理巡视病房,对高危患者进行评估,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同时告知家属留陪诗人。 3、组织学习各种“三基”,理论、操作规范,教育护理人员加强责任心,不能随意简化流程,不能存在懒惰心理,稍一疏忽大意,就可能造成不良事件的发生。 4、加强交接班制度的管理,特别是患者病情、治疗、抢救药品、及科室物资等。 5、提高科室新转科人员的培训,科室重点加强对本科室常见病、常用药的学习。 4、科室将加强监管力度,对有可能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要有预见性,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5、加强安全护理学习:从细想和法律教育入手,提高护士综合素质,包括医德医风、身体、心理等各方面素质培养,是做好护理工作的保证。让每位护士重视安全护理。对每例护理不良事件应根据发生的问题从源头上、从流程、制度的制定上来认真分析可能的原因和存在、潜在的隐患,找出改正对策,优化操作流程,并进行警示教育,不断改进护理服务,杜绝事件的发生,将不良事件发生率降到最低。

护理不良事件汇总

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工作中,不在计划中、未预计到或通常不希望发生的事件,常称为护理差错和护理事故。 常见不良事件: 1、坠床:一侧有床挡,患者翻身时从另一侧坠床。 2、烫伤:患者喝水、理疗时被烫伤。 3、跌倒:下肢术后患者扶拐摔倒,造成肋骨骨折。 4、自杀:医生给患者拆线时,患者用医用刀片自杀,制止后,患者趁医务人员离开病房后又跳窗户自杀。 5、给药对象识别错误(输或换错液)。 6、给药剂量或方式错误(化疗药十倍剂量)、镇静药服药到口(避免药品囤积)。 7、使用过期药物。 8、管路识别错误导致液体输入错误(胃肠营养液)。 9、设备问题常常发生在急症抢救时:包括急救时不会操作医疗设备、错误操作、设备找不到或者维护不良等。 10、遗漏医嘱或执行医嘱不及时(给药时间拖后或提前超过2小时者)。 11、侵袭性操作时违反规定程序和步骤。 12、损失或丢失重要标本。 13、护患交流障碍,知情告知不足(检查前后告知)。 14、护理记录缺陷(缺项、漏项、与医疗记录不一致)。 15、泄漏患者隐私。 16、抢救患者时,口头医嘱药品剂量错误。 17、医嘱临时续液,未挂治疗单,输液毕拔针返回,发现还有后续治疗。 18、药品,需要加入四支,结果掰开了八支药。 19、执行错误医嘱如(医嘱开胃复安入壶等)。 20、配液后无签名、日期、时间。 21、治疗单3组液体,签字只有2组液体后拔针。 22、头孢类药品无皮试阴性或“继用”字样。 23、输液治疗单无滴数。 24、无上级医师签字。 25、外带,NS250ml,头孢唑釫Bid,继用(无剂量)。 26、交接班清点物品,只签字,不清点。如:插线板(有登记,无实物)。 27、治疗单开vitB6入壶,输液袋上vitB6入液。 28、患者自行调节输液速度。 29、患者站立输液。 31、女病人导尿误入阴道。 32、膀胱冲洗夹闭引流袋,冲洗完毕离开时未打开。 33、医嘱开腺苷钴铵1ml肌肉注射(实际1mg),连续注射。 34、开据医嘱入壶,执行时入液。 35、静脉留置针输液前未盐水冲管。 36、字迹不清,造成治疗单位置放错。 38、配液时将配液时间写错,与实际时间不符。 39、治疗单涂改含糊不清,剂量有误。 40、静脉液体外渗外漏。 41、住院患者病历记录对头孢类过敏,出院带药头孢类口服。

护理不良事件总结及分析

2015年护理不良事件总结及分析一、总结 2015年度科室主动上报护理不良事件共7例, 6例均为输液反应1例针刺伤上半年发生6例输液反应,其中5例药物过敏反应,1例输液反应,下半年1例针刺伤 二、原因分析 1.药品质量不纯:药品质量不纯与其不良反应的发生关系密切。另外,抗生素制剂中有大量的微细结晶、聚合物或降解物,输液中的微粒异物可导致静脉炎,在输液装置上加终端滤器,可防止或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2.过敏反应:随着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医药品种用于临床,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种类逐渐增多。有些药物试验阴性而用药过程中出现反应;部分药品在常规做过敏试验时,即可发生过敏性休克,更需注意的是,某些抗过敏药物本身也能引起过敏反应。 3.给药方法不当:临床用药,有严格规定,违规操作,会增加副作用。护士未严格执行医嘱。 4.违反操作常规:医疗工作人命关天,须严肃认真,一丝不苟,每个环节的敷衍了事,马马虎虎,都会造成严重后果。

5.特异性体质:某些人对药物特别敏感,会出现难以想象的不良反应,所以在用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 6.药物事件发生例数较多:主要原因为护士未严格遵守查对制度;对实习学生过于放手;对护士,特别是年轻护士监管、考核不到位;对问题护士不够警觉。 7.对院感知识培训不到位 护理人员院感意识差,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操作忙乱,使用后的锐器未及时放入锐器盒。 三、认真落实整改措施 1.科室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护士长组织召开科室分析会,分析不良事件发生原因,讨论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持续改进护理工作。 2.科室发生不良事件后,护士长定期进行追踪整改落实情况。 3.持续加强患者安全管理:①、规范危重患者风险评估,临床专业指导组每周组织抽查。②、风险评估专项督导,确保评估客观准确、护理措施到位。③、加强对PDA使用情况的监管,严格执行安全用药制度,杜绝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护理不良事件的检讨

护理不良事件的检讨 书 尊敬的领导: 我于201*年7月19日由理疗班同事告知在7月17日理疗中因理疗班护士操作不当,造成32床阿姨发生电灼伤,即与进入病房查看病人情况,发现后颈右侧发根处有一0.5×0.5大小左右水泡,已结痂。 当即通知管床医生,并遵医嘱予碘酒擦拭及红光照射及对病人做出道歉。由于当日我主要负责本组病人的出入院、治疗、护理及护理文书的书写,加上护士长外出检查,就未能第一时间联系护士长。发现该事件时间为星期五,周一上班后,我第一时间向护士长做出汇报,护士长很重视,立即与我进入病房查看病人伤口情况,就病人发生电灼伤后治疗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并嘱托我及本组成员继续做好病人的治疗及护理,同时再一次向病人做出道歉。离开病房,护士长即通知不良事件责任人立即对此事进行上报,并对其进行了批评。但终因未能及时上报不良事件,造成现在的严重不良影响,使我内心感觉到无比焦虑,对此我向领导及同事们表示非常抱歉并做出深刻检讨。 通过这次不良事件,我认识到自己在除日常护理工作外存在的缺失,对工作原则执行力度的不足,规章制度落实的不到位。我对自己没有将工作做好而感到深深自责,如果这样的工作作风延续下去,甚至会影响到其他同事的工作情绪。如果在我们这个集体中形成了这种对工作原则、规章制度不执行、不落实,我们工作的提高将无从谈起。 以下是我针对我工作态度不端正的检讨和改正措施,以及对以后工作的认识和规划: 一,关于我思想觉悟上存在的严重不足。做为一个参加工作16年多的护士,还在这样本容易解决的问题上犯如此错误确实需要自我反省。态度是落实成败的关键,遇到困难不要寻找任何借口,而是努力寻求办法解决问题,积极的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改正自己遇到问题不要凭经验办事,从内心告诫自己执行力的提升需要本人改变心态,形成习惯,把被动转变为主动,面对任何工作把执行变为自发自觉的行动。

2018护理不良事件分析报告

2017年度护理不良事件分析 为发现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同时对安全隐患进行原因分析,并制定有效、可行措施,不断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现将2017年护理不良事件进行系统分析。本年度共上报护理不良事件23例,现与2016年在各科上报数量、事件级别以及事件类型方面对比如下: 一、2017年护理不良事件按上报科室统计: 说明:外一科、手术室、外二科、眼耳鼻喉科、内一科不良事件上报较2016年增加;急诊

科、产房、内三科、儿科上报数量减少。 二、按事件级别统计: 说明:2017年与2016年相比:无不良后果事件增加,隐患事件减少三、2017年护理不良事件按事件类型统计

说明:2017年与2016年相比:在给药事件、坠床跌倒事件方面改进有成效,其中给药事件改进最为明显;2017年新增压疮事件、皮肤烫伤事件;其它事件2017年发生例数也比2016年增多,其中物品器械准备不足两年均发生 。 以上各类分析综合汇总如下: 靓点方面: 1、2017年护理不良事件均为主动上报。 2、科室主动上报护理不良事件的意识增强。 2、给药事件、坠床跌倒事件较去年明显降低,其中给药事件发生次数降低最为

明显。 存在问题: 1、隐患事件即四级不良事件上报数量偏少。 2、导管滑脱、压疮以及皮肤烫伤等安全事件增加。 3、事件当事人基本为N1级N2级护理人员。 4、事件发生时间基本在夜班及主班班次。 原因分析:隐患事件上报偏少 原因分析:导管滑脱事件增加

原因分析:压疮事件增加 患者感觉障碍 改进措施: 1、隐患事件上报少: (1)科室再次强调主动上报不良事件有奖励。 (2)强调上报不良事件的目的,是为了找出原因,采取措施,减少类似事件的发生,保障患者安全。 (3)继续采取匿名上报,保护当事人隐私。 (4)科室每报1例隐患事件,护理部在科室质量考核中加1分。 2、导管滑脱、压疮以及皮肤烫伤等安全事件增加: (1)准确评估患者脱管、压疮风险,高危患者采取有效防范措施;科室根据收

科室护理不良事件汇总分析模板(2013)

妇产科产婴室护理不良事件汇总分析(2013)年度 2013年妇产科产婴室共发生2起护理不良事件,现对科室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汇总及分析,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进行跟踪落实。具体情况报告如下:一、2013年度护理不良事件分类汇总情况 表1 2013年各季度护理不良事件分类情况 从表1可以看出:本年度主要存在问题是产后阴道血肿没有及时发现、漏执行医嘱,作为本科重点改进内容。2013年度护理不良事件主要发生在夜班、白班,发生不良事件的主体是工作十年内的护士。 二、2013年度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一)产后阴道血肿没有及时发现的主要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本年度不良事件中,产后阴道血肿没有及时发现1例。 原因分析:本年度产后阴道血肿没有及时发现的主要原因是缝合过程中没有看到;缝合技术有待改进;母婴同室,医生组在产后观察方面有待改进;医生识别

产后血肿和处理方法上有待改进

。 主要整改措施:现针对以上主要原因整改如下:1、每班要对产妇的会阴情况进行认真评估;2、再次培训:产后血肿的防范;3、初级新手上台,上级老师一定要一起核查;4、每位接产者要对产妇进行产后跟踪,下班时再去看望产妇。(二)漏执行医嘱主要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本年度不良事件中,漏执行医嘱1例。 原因分析:1、当班助产士对核心制度执行不够规范,临时医嘱执行时应该二人核对后执行;2、当班医生没有按规定开医嘱;3、科内没有对医嘱执行情况及时进行督查。 主要整改措施:现针对以上主要原因整改如下:1、临时医嘱执行要规范,一定要医嘱打出来;2、执行临时医嘱必须二人核对;3、今后黄疸等新生儿异常情况处理,每天连班、二头班同时跟踪,并于15:30交班;4、交班本上体现黄疸处理情况;5、制定婴儿工作执行单。 2014-1-2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2015年护理不良事件总结及分析

护理不良事件总结分析 一、总结 2015年上半年科室主动上报不良事件43例,药物事件19例(给药剂量错误2例,给药对象姓名错误3例,药名错误4例,已停仍给药2例,需皮试而未记录皮试结果即已给药2例,药物医嘱漏执行3例,输液时间过长导致输液反应1例,频率错误2例,);坠床事件4例(院内4例);输液漏肿4例;书写错误3例(执行时间1例,治疗单医师未签名即执行,签执行时间签错液体组);压疮2例,抽血时少抽导致重抽2例,导尿管4例(滑脱、自行拔除、强行插管、已停未及时拔除各1例);超短波治疗烫伤1例,留置针处皮肤破损、渗液1例,输液速度过快1例,穿刺后未及时松压脉带1例,;输血时刺破血袋1例。 二、原因分析 1、药物事件发生例数较多,主要原因为护士未严格遵守查对制度;医护沟通 不到位;对护士,特别是年轻护士监管、考核不到位;对问题护士不够警觉。 2、管路事件、压疮事件原因分析:护理部风险管理培训、重点环节督导不到 位;科室护士长不良事件根本原因分析不到位,整改措施未落实;护士对护理风险评估、健康宣教不到位,病情掌握不够,管路固定不当,人力不足,患者方面病、陪人依从性低,与疾病有关的感觉障碍等 3、医疗处置事件发生例数较多,主要原因为护士未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病情 观察不到位;护士安全宣教不到位;未及时发现安全隐患。 三、改进措施 1、加强不良事件分析、整改: ①召开院、科两级不良事件分析会,认真落实整改措施:科室发生护理不 良事件后,护士长组织召开科室分析会,分析根本原因,讨论切实可

行的整改措施,持续改进护理工作。护理部定期召开全院不良事件分析会,分析讨论不良事件发生原因、整改措施。 ②科室发生不良事件后,护理部10 天内到科室追踪整改落实情况。 2、持续加强患者安全管理: ①规范危重患者风险评估,临床专业指导组每周组织抽查。 ②加强管路滑脱风险评估及压疮风险评估专项督导,确保评估客观准确、 护理措施到位。 ③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杜绝查对错误出现。 3、丰富健康宣教形式,提高病人的依从性。 ①增加宣教的次数,让患者及陪人充分掌握与疾病有关的知识。 ②印制健康教育宣传活页、手册,便于患者随时学习。 4、加强护理人员培训: ①组织全院护理人员“护理核心制度”的学习,加强对核心制度的掌握。 ②对新来人员严格把关;对年轻护士严格要求;关注问题护士。 四、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表填写不足之处 1、不良事件发生的经过记录不详细 2、姓名写错的应详细记录为“xxx” 3、输液漏肿应记录漏肿药物、面积、部位等 4、科室护士长应熟知本科室不良事件经过、处置等情况 5、留置针处皮肤感染应记录留置事件、部位等 6、不良事件报告表应及时填写并于一周以内上交护理部 7、对具有代表意义的不良事件一定要上报(例如上级医院转至本院患者 的一些治疗、处置措施中的不足) 护理部邱春梅 2015年7月30日

科室护理质控年终总结

2014年度护理安全与质量控制总结及分析 按照2014年工作计划和护理质量检查“月重点、季覆盖”的原则,护理部组织护理质量与安全质控组、护理文书书写质控组、消毒隔离质控组、护理资料控制组,进行全院检查4次,专项检查12次,对每次检查发现的问题汇总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并进行持续改进追踪,临床护理质量较前明显提升,具体情况汇总如下: 一、质控成效 1、护理质量与安全质控组: 本年度共检查住院病人1560人次,其中特、一级护理病人占80%,通过检查促进了临床护理质量的全面提升。 (1)、持续改进效果明显的方面: ①、全员安全防范意识增强,各种管道标识、警示标识使用意识增强。 ②、各科室的健康教育处方逐步规范,健康宣教覆盖率达到100%,大多数科室健康教育工作到位,病人熟知分管护士,掌握所患疾病的相关知识,知识掌握率达到99%。 ③、从分管护士填写掌握病人病请调查表情况看,第四季度合格率为95%,护士护理病人的能力有所提高,能针对性的找出重点的护理问题,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而不是机械的执行医嘱。 (2)、目前仍存在的问题: ①、各类危险因素评估细则掌握不全面,有的高危病人未筛查出来,科室需结合实际病例 加强培训。 ②、基础护理工作重视程度降低,未形成常态。 ③、吸氧、雾化病人管理不到位:吸氧、雾化患者不挂四防牌;吸氧患者氧流量不符。 2、护理文书书写质控组: 本年度共抽查归档病历630余份,运行病历1200份,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由最初的86.4%提高至98%。 (1)、持续改进效果明显的方面: ①提高体温图绘制正确率

结合临床工作实际情况,护理部制定无惩罚性三日内体温图修改规定,分两次进行专项培训,全员参加。质控组对各科室并进行专项检查,抽查195份体温单,合格率100%。 ②、危重护理记录单书写质量明显提高 a.、对icu、nicu重点特殊科室危重护理记录单反复修改认证,即达到临床要求又减轻 护士重复记录的项目,检查、抽查120份,合格率99%。 b、针对普通科室危重护理记录单的记录弱项,特别对记录格式、频次、内容、方法等进行了专项培训,并要求严格运用信息化准确记录危重护理记录单,经过检查,合格率已提高至99.8%。 ③、自定义危险因素评估表逐步实施: icu、泌尿外科、呼吸内科等科室结合本专业特点,启用了《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评估表》、《窒息/误吸危险因素评估表》、《泌尿系感染危险因素评估表》,边学习边使用,由浅入深,强化培训,对复杂病例,护理部、护士长和护士一起讨论进行评估,收到良好效果。通过检查考核,以上科室80%的护士能运用自如,检查30份评估表,合格率90%。 (2)、目前仍存在的问题: ①部分病人危险因素评估结果与病人实际情况不相符。 ②危重护理记录单,普通科室存在部分年轻护士运用不够熟练,记录内容无针对性。③住院评估结果个别项目,与病人实际病情不相符。 3、消毒隔离质量控制分析: 遵照消毒隔离质控标准及细则,对全院26个临床科室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分六个方面:①环境的清洁与消毒②、消毒隔离③、手卫生④、标准预防与隔离⑤、职业暴露与职业健康安全⑥、医疗废物分类处置 (1)、持续改进效果明显的方面: ①环境的清洁与消毒提高至100% ②护理人员洗手依从性由第一季度检查70.8%提高至96%. ③、利器盒的使用率100%。 ④、各类消毒剂的存放、使用合格率98%。 (2)、目前仍存在的问题: ①、部分人员部分科室职业暴露与职业健康安全意识较差,职业伤害时有发生。

上半年护理不良事件工作总结分析

2017年上半年重症医学科不良事件总结分析 一、2017年上半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时间及例数分析 2017年上半年共发生护理不良事件3例,其中1月份1例、3月份1例、6月份1例。

二、2017年上半年护理不良事件类别分析 2017年上半年共发生护理不良事件3例,均为导管脱落/拔出类护理不良事件,其他类型未发生 2017年上半年护理不良事件类别分析图 三、2017年上半年护理不良事件当事人年资分析 2017年上半年共发生护理不良事件3例,涉及护理人员3人次,其中工作时间1-5年者2人次、工作时间6-10年者1人次、工作时间11-20年者0人次。 四、2017年上半年护理不良事件级别分析

2017年上半年共发生护理不良事件3例,其中3例均为Ⅱ级护理不良事件,无其他类别。 2017年上半年护理不良事件级别分析 五、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一)原因分析 1、环境因素:ICU病房环境封闭,患者无家属陪伴,各种仪器的报警声等让患者感到陌生和孤独、恐惧。 2、患者因素:由于患者年龄较大、体质弱、既往无插管史、相关知识缺乏舒适度改变、对疼痛不耐受、意识障碍、住院时间长,长期卧床,患者及患者家属对健康宣教依从性差等原因导致意外拔管。 3、医护因素:医生未对导管进行缝合固定,未及时使用镇痛镇静药物,护士巡视不及时,观察、评估患者不全面,针对躁动患者未及时使用约束带。 4、导管因素:中心静脉管道牵拉过紧,经口气管插管方法固定不牢,你囊压力不足等原因至导管容易脱落。 (二)改进措施 1、设置仪器报警声,尽量减至工作人员能听清时的最小声,减少对病人的刺激,鼓励家属探视时与患者交流,关心爱护患者。 2、加强与患者及家属沟通,针对受疾病影响易发生跌倒、导管拔出的患者多次进行全面健康宣教,提高患者及家属防范意识,责任护士应根据患者具体情

护理不良事件年终总结

护理不良事件年终总结 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工作中,不在计划中、未预计到或通常不希望发生的事件,常称为护理差错和护理事故。以下是护理不良事件年终总结,欢迎阅读。 1.查对制度不严:因不认真执行各种查对制度,而在实际护理工作中出现的不良事件仍占较高比例。具体表现在用药查对不严,只喊床号,不喊姓名,致使给患者输错液体或发错口服药。只看药品包装,不看药名,查药名看字头不看字尾,对药品剂量查对不严,对用法查对不严,对浓度查对不严等。 2.不严格执行医嘱:表现在盲目的执行错误的医嘱,违反口头医嘱的规定,错抄漏抄医嘱,有时凭借主观印象,未能及时发现病人用药剂量的更改而对病人造成影响。对医嘱执行的时间不严格,包括未服药到口或给药时间拖后或提前2小时,错服、漏服、多服药,甚至擅自用药。有的漏做药物过敏试验或做过敏试验后,未及时观察结果,又重做者,抢救时执行医嘱不及时等。 3.药品管理混乱:表现在几种药品混放,毒麻药与一般药品混放,注射药与口服药混放,内用药与外用药混放,药品瓶签与内装药品不符,药品过期,需冷藏药品未放冰箱保存等管理失误引起护理不良事件发生。 4.不严格执行护理规章制度和护理技术操作规程:不

严格执行护理分级制度,表现在不按时巡视病房,观察病情不仔细,护理措施不到位,卧床病人翻身不及时造成褥疮;违反手术安全查对制度,造成器械、纱布遗忘在手术切口中;违反护理操作规程,如护士让家属给病人鼻饲造成窒息;输液时忘松止血带造成挤压综合症;静脉注射药液外渗引起局部组织坏死;各种检查、手术因漏做皮肤准备或备皮划伤多处而影响手术及检查者;洗胃操作不当造成胃穿孔;给病人热敷造成烫伤或冷敷造成冻伤等。 5.护士不严于职守,责任心不强,年轻护士缺乏护理经验表现在值夜班睡觉,离岗,不及时巡视病房,对病人不负责,工作时思想不集中,而造成严重后果;另外,护士由于年轻经验不足,对有些药物在不同途径的治疗目的和效果不了解,对发生的病情变化不能及时判断和反应,出现一些不应发生的错误。 6.护士消极倦怠心理极易引起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由于护理工作平凡琐碎,技术与服务要求高,精神高度紧张,思想压力大,易引起护士的消极倦怠心理,表现出思想不集中,工作缺乏热情,对待病人冷漠,与医生和病人缺乏交流而造成不良事件发生。 1.严格执行护理三查七对制度。 2.严格执行护理分级制度,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对老、幼、昏迷病人按需要加防护栏,躁动病人应用安全约束带防

年度不良事件报告总结

心血管内科一病区 2013年护理不良事件成因分析年度报告 一、2013年护理不良事件汇总 2013年全年共发生护理不良事件10例:迹近错失事件1例;无伤害事件2例;轻度事件1例;中度事件3例;重度事件3例。 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类型 事件类型列数比率 坠床 1 10% 压疮 2 20% 跌倒 1 10% 输液反应 1 10% 食物过敏 1 10% 药物事件 4 40% 合计10 100%

1 2141101 2 3 4 列数1全年不良事件统计输液反应食物过敏药物事件输液反应压疮跌倒 图1 由(图1)看出发生例数最多的护理不良事件是药物事件,其次是压疮,其它不良事件包括输液反应、跌倒、坠床等。 01 2 3 456 7 8 人次2013年发生护理不良事件人员职 称分析主管护师护师护士 图2 按发生不良事件当事人职称分析,发生例数最多的是低年资、低职称护士。 造成临床护理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在护理工作中责任心不强,不遵守规章制度、科室护士长现场督导不力、查对制度流于形式、违反操作规程而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病人病情,造成了护患矛盾产生,严重影响了医疗护理安全。

二、原因分析 1、查对制度落实不到位:因不认真执行各种查对制度而在实际护理工作中出现的不良事件仍占较高比例。具体表现在用药查对不严,如给病人进行治疗时只喊床号,不喊姓名,更换液体时未做到床号、瓶签、输液卡、三对照,致使给患者输错液体或发错口服药。 2、不严格执行医嘱:表现在盲目的执行医嘱,错抄或漏抄医嘱,有时凭借主观印象,未能及时发现病人用药剂量的更改而对病人造成影响。对医嘱执行的时间不严格,包括给药时间拖后或提前、错服、漏服、多服药,有的做过敏试验后,未及时观察结果,又重做者,抢救时执行医嘱不及时等。 3、不严格执行护理规章制度和违反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如:静脉注射药液外渗引起局部组织红肿、热痛、直径大于2CM;各种检查、手术因漏做皮肤准备或备皮而影响手术及检查者。工作随意性太强,随意简化流程,如病人出院或转科、转床时未及时拆销床头卡、治疗卡,到下一位病人来时又只喊床号未喊姓名就很容易张冠李戴将前一位病人的治疗用在新病人身上。 4、不严格执行护理分级制度:没有严格按照分级护理制度对病人观察和巡视,没有认真落实病人交接班制度,健康教育没有告知清楚,对有可能发生的不良后果无预见性,

2018年2季度护理不良事件案例成因分析报告

大理市第二人民医院护理不良事件案例成因分析报告 (2018年2季度) 随着人们对法律意识普遍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意识到在就医过程中维护自身权益,从而对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技术水平及服务质量提出很高的要求,护理安全就成为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预防和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是医疗护理安全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护理部积极查找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原因,米取相应对策,加强管理及防范措施,确保患者安全。现将2018年2季度护理不良事 件报告统计分析如下: 一、2018年2季度护理不良事件汇总 表1 2018年2季度护理不良事件分类表 图1 2018年2季度护理不良事件分类图 表2 2018年2季度护理不良事件科室分布表 图2 2018年2季度护理不良事件科室分布图 二、护理不良事件来源及后果:

2018年4月至6月,共发生护理不良事件20例,来源于10个临床科室,发生率居首位的是:药物调剂分发错误事件6例,占总数30%(药房发错药物5起,护士配错药物2起,发错口服药1起)。导管操作事件4例,占20%其中较为严重的是腹腔引流管意外拔出一例,本季度发生患者跌倒两起,需要大家引起重视。 三、发生护理不良事件主要原因?: 1、二季度发生的20例不良事件中12例发生在3年以下护士身上,3例发生在5年内护士身上,1例发生在10年以上护士身上,说明年轻护士是不良事件的高发人群,也说明科室对低年资护士培训、督导存在不足。 2、二季度20例不良事件中12例是因为查对不到位引起,说明核心制度、操作规程没有认真执行。 3、护士对病人情况不了解,告知宣教、跌到预防、病房巡视等方面也存在欠缺。 四、预防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措施 1、护士长加强监管,对年轻护士要加强培训、考核、督察,帮助她们积累经验,培养她们良好的工作习惯,增强工作责任心,增加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水平及工作能力,为病人提供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 2、对护理不良事件及护理安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各科室要注意整改,措施要切实有效并不断改进,核心制度要真正落实到位,提高执行力。 3、加强与病人沟通,提高病人信任度。 4、护士长要加强管理,做好督察工作,减少安全隐患,确保医疗安全。 大理市第二人民医院护理部 2018

2016年护理不良事件总结分析

2016年护理不良事件总结分析2016年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共10件,如下 一、事件分析: 1、事件分类构成: 表1护理不良事件分类构成

2、事件原因构成: 表2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原因构成 3、事件责任者构成: 表3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责任护士工作年限构成 4、事件部门构成: 表4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科室分配构成比

5、事件发生时间分析: 二、分析结论 发生护理不良事件主要原因 1.核心制度执行不到位。 1.1查对制度落实不到位:因不认真执行各种查对制度而在实际护理工作中出现的不良事件仍占较高比例。具体表现在各项处置操作过程中,未认真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存在安全隐患。 1.2未严格执行分级护理制度:没有严格按照分级护理制度对病人观察和护理,没有认真落实病人交接班制度。如:皮肤护理未交接,护理措施不到位。 1.3患者安全管理不到位:健康宣教未落到实处对有可能发生的不良后果无预见性。 1.4护士风险意识欠缺,对潜在护理问题评估不足。 2、据责任护士工作年限分布情况看,工作2-5年的护士发生不良事件占60%,比例明显高于高年资护士。由于工作2-5年护士较多,工作经验不足,对一些专科知识、基本常识、操作规程掌握不牢

固,工作流程未熟练掌握,对患者评估不全面,遗漏有价值的护理资料,对风险认识不足,缺乏与患者沟通的技巧,工作责任意识欠缺,随意性大,对有些药物在不同途径的治疗目的和效果不了解,对发生的病情变化不能及时判断而导致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3、护士消极倦怠心理极易引起护理不良事件发生:表4显示神经内科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相对较多,另外综合科、介入科、特诊科、脑外科科因特殊群体,工作性质特殊,且工作量大,技术与服务要求高,精神高度紧张,思想压力大,易引起护士的消极倦怠心理,表现出思想不集中,工作缺乏热情,对待病人冷漠,与医生和病人缺乏交流而造成不良事件发生。 4、在一般工作时段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多于节假日和夜班时间,说明护士长及责任组长现场督导力度不大,对一些经常犯的错误重视程度不够,部分护士责任心缺失,过于依赖家属来观察病人情况,很少主动到病房观察病人。 5、护理部督导力度不够,对重点环节、重点人群管理缺乏有效监督,造成不良后果。 6、护理人力资源缺乏,未达到实际开放病床数与护士1:0.4 的要求,导致护士工作量偏大,重数量不重质量,隐患问题频繁发生。 三、预防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措施 1、护理部和各护理单元再次组织学习护理核心制度并常抓不懈。 2、严格落实查对制度。在执行护理各项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守“三查七对”制度,确保准确无误。

2017年护理不良事件总结分析

2017年护理不良事件总结分析 一、2017年护理不良事件上报情况 1、本年度共上报护理不良事件9例,事件类型及图示如下 2、上报不良事件科室分布 3、上报的9例不良事件中,共涉及护士10人,层级比例如下 二、发生不良事件原因分析

(一)医嘱执行错误鱼骨图分析 1. 2.

竟占了6名,除未认真履行制度外,医护人员的沟通不良,造成信息缺失,护士思维定式,造成信息偏差,导致了治疗护理部位错误、医嘱执行遗漏等不良事件。 3.根据不良事件上报科室分布,说明个别科室有管理者监管不到位的情况。特别是门诊治疗室,未澄清模糊医嘱及未严格查对导致治疗部位错误的情况已不是第一次发生。 4.护患之间的沟通不良,主要为护士缺乏对患者的告知和宣教,导致患者抽血前进食。另外,护士未解释操作目的,未主动邀请患者核对治疗部位,导致治疗部位错误,并且未能及时发现。 5.仪器设备维护保养不到位,设备故障也影响了患者安全。 三、护理不良事件防范措施 1.加强护理人员责任心教育,严格执行护理制度和操作流程,是防范护理不良事件的关键措施。 2.加强医护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及时澄清模糊医嘱,避免思维定式,防止执行错误医嘱。 3.提升护理服务水平,加强护患沟通,加强患者宣教,主动邀请患者及家属参与医疗护理活动。不仅能减少护患纠纷,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4.加强护士业务学习和技能训练,不断提高护理质量。护理工作需要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并要不断更新观念、更新知识,更新技术以提高应急反应能力,遇到危急事件才能沉着、冷静,有条不紊,从而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5.强化护理人员安全意识,人人都是管理者,及时发现安全隐患,落实防范措施,确保护理工作安全。

2017年一季度护理不良事件总结

2017年第一季度护理不良事件总结 在这半年里,我科的工作只能算是走上正轨,时有不良事件发生,有严重差错1例,一般差错共计4例,未对病人造成严重不良后果。现总结如下: 一、不良事件的类型 1、科室第一季度发生护理不良事件4例,其中针刺伤1例、执行医嘱错误1例,漏执行医嘱1例,液体外渗1例。 二、原因分析 1、护士不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程及核心制度,责任心不强,工作职责不明确。 2、对我科的工作性质未完全掌握,护士对专科护理掌握较差,未深刻理解护理的内涵及意义,护理病人时抓不到重点。 3、护士安全意识不强,缺乏慎独精神。 4、核心制度落实较差,特别是值班、交接班制度。 5、质量控制员监督力不够。 6、护士普遍理论知识较差,缺乏沟通技巧,宣教力度不够,不能及时发现潜在的病情变化,不能发现安全隐患。 7、年轻护士较多,不能独立完成本职工作。 8、护理人员院感意识差,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操作忙乱,使用后的锐器未及时放入锐器盒。 三、讨论 1、病人较烦躁,情绪不稳定,护士工作责任心不强,未做好解

释及宣教工作。 2、床旁交接班不仔细,内容不完整,观察病人不仔细,巡视旭表示病房不及时。 3、由于我科年轻护士居多,都是高年资护士带低年资护士。 医嘱核对制度落实不到位。 四、整改措施 1、科室主动上报不良事件,并组织科室讨论,并给当事人相应的处罚。 2、针对科室存在的不良事件每次月进行讨论、分析原因及提出整改措施。 3、质控人员加强质控力度,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排除。 4、加强对科室专科工作性质的培训,提高大家对科室工作的认识和理解,增强科室凝聚力,加强工作责任心,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5、加强专科护理技术和专科疾病的学习和培训,增强护士的责任心和业务能力,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 我科一季度发生的不良事件较多,在今后的工作中大家应高度重视。只有通过对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不断的总结、分析、讨论、整改,护士的安全意识才能得到不断的提高,主动学习的意识才能增强,工作责任心也会加强,差错才能逐渐减少。在管理上,安全和质量同样重要,加强安全管理,减少不良事件发生。

护理不良事件总结

护理不良事件总结 2013年第一季度共发生护理不良事件17例,其中动脉穿刺部位出血1例,针刺伤7例,给药差错3例,跌倒撞伤2例,医嘱处理错误1例,压疮1例,操作不当1例,氧压表脱落1例。下面,我们针对这些不良事件进行总结,大家进一步学习,提高警惕,避免类似事件继续发生。 一、对不良事件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有以下几点: 1、年轻护士较多,工作经验不足,安全防范意识不强,工作安排不合理。 2、急于处理急诊患者,而对其他患者病情观察不够,未引起足够重视。 3、护士人力资源不够,工作忙,健康教育做的不够详细。 4、在管理上,未重视利器盒的使用,未配备治疗车,操作过程不规范,未将针头完全 放入利器盒。 5、带教老师指导不够,违反带教制度,未真正做到放手不放眼带教松懈。 6、对危重烦躁病人护理时缺乏统一指挥。 7、未遵守科室制定的拔针和液体外渗操作流程。 8、工作人员不良习惯。 9、责任护士对所负责患者的病情掌握不好。 10、与医生、患者、家属的沟通不及时或未做有效沟通,缺乏沟通技巧。 11、没有做好查对工作,处理医嘱不仔细,违反处理医嘱的流程。 12、对无菌观念意识培训不够重视,违反安全操作流程。 13、未及时评估患者情况,警惕性不高,管理上疏忽。 14、病区负责人发现特殊情况未及时向护士长汇报处理。 15、病房内设备未定期检查维修,对有安全隐患的设备未及时撤掉。 三、整改及防范措施 1、在护士长例会上反馈,引以为戒。 2、增加护士,新老搭配排班。 3、学习护理不良事件上报流程,及时上报。 4、加强安全防范,自查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纠正。 5、规范使用利器盒。 6、加强工作责任心。 7、严格执行医嘱处理流程及输液操作流程,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 8、加强沟通,掌握患者病情。 9、加强管理,落实各项规章制度的实施。 10、加强对年轻护士的教育,操作时评估周围环境。 11、带教老师严格带教,加强学生管理。 12、制定工作流程,严格按照流程规范操作。 13、多人协助操作时,应由一人统一指挥。 第一季度发生不良事件较多,在今后的工作中应予以高度重视。只有通过对发生护理不良事件进行不断的总结、分析、讨论、整改,护士的安全意识才能得到不断的提高,主动学习的意识才能增强,工作责任心也会加强,差错才能逐渐减少。在管理上,安全和质量同样重要,加强安全管理,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护理不良事件分析讨论记录

患者姓名 床号xx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分析讨论记录 性别男性年龄4天 住院号 当事人入院时间工作年12年 限族别汉族诊断新生儿肺炎职称护理师事件发生时间参加人员 事件经过 护长发言患儿**床于 2018年2月23日入院,入院当日医师开具医嘱测血糖Q6h至 2018年2月27日医嘱未停,白班护士由于责任心不强,没有将医嘱转抄到治疗单,事后没有和当班护士进行医嘱双人查对,导致患儿16点22点04点血糖漏侧, 2018年2月28日白班护士发现后,报值班医生医师,嘱患儿病情较平稳血糖稳定,继续监测血糖。 今日开会主要内容是针对上述不良事件的讨论,我们要从中找到工作的薄弱环节及关键的地方,今后工作中如何杜绝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 当事人发言: 当事人: 自己主要负责药疗工作,没有认真核对医嘱,转抄医嘱,责任心不强,在今后的工作中,吸取教训戒骄戒躁,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和工作流程,当事人魏梦莹: 未对医嘱进行双人核对,责任心不强,吸取此次教训,杜绝再次发生此次事件。

高年资护士: 此事件是责任心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大家都会引起重视 低年资护士: 在以后的药疗工作,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和工作流程. 原因分析 处理意见没有按照工作流程执行医嘱,责任心不强。 1、全科护理人员分析讨论,召开座谈会按照未造成后果事。 2、扣除当事人100元。 1、组织科室人员分析讨论,杜绝此事发生。 2、组织大家对各班工作流程进行学习,要求严格按照各班职责。 3、加强护士责任心,工作中认真仔细查对医嘱。 4、要求各班在下班前必须检查自己班上的工作,完成后再下班。 5、加强科室医嘱执行流程的培训,确保每位护士按照流程认真执行医嘱。 我们现在要从思想上转变的,主动上报不良事件是为了避免在今后的工作中发生类似事件及杜绝不良后果事件的发生。通过每次的不良事件讨论等于都给我们上了一堂课,避免这类事件在再次发生是我们的目的。 整改措施 护长总结

2015年护理不良事件总结及分析

2015年护理不良事件总结及分析---------------------------------------------------------------范文最新推荐------------------------------------------------------ 2015年护理不良事件总结及分析 护理不良事件发生项目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 导管操作事件1111 药物调剂分发错误事件3221 治疗错误事件5331 医疗检查事件143 方法/技术错误事件325 其他事件353 合计10121714 (二)、2015年各科室护理不良事件上报情况: 上报科室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合计 急诊科1113 外一科2125 内二科123 五官科33 内三科32229 外三科22329 外二科1315 儿科11114 内一科3328

1 / 4 ---------------------------------------------------------------范文最新推荐------------------------------------------------------ 妇产科11 皮肤科13 麻醉科11 中医科11 二、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 三、改进措施: (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是预防护理不良事件的有效措施。在护理工作中,一方面护士自身要有安全意识,有一定的责任心,各项操作应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原则,实行双核对,反问式核对,采取两种以上方式核对患者的身份,有创操作要和患者双向确认无误后才能执行;另一方面,鼓励团队协作,在繁忙的工作中互相提醒,唤起有意注意,对护理人员来说,执行任何一项护理技术操作时,必须在有意注意的状态下才能保质保量完成护理任务。 (二)、合理安排护理人力资源:上午是护理不良事件的高发时段,护士长应从组织上重视人员配置的改善。按卫生部优质护理要求,每名护士分管患者数应?8人,护士才能有更多的时间直接护理患者,加强对患者的评估,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真正按照患者的需求,各科实行弹性安排护理人力资源是降低护理风险,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的有效途径。护士长应科学测算每个时段护理工作量,根据工作量合理有效安排护理人力,充分挖掘现有人力。此外,对高年资护士、身体不适的护士、情绪波动的护士给予关心,实施“以人为本”的护理柔性管理,满足护士生理、心理、社会等多方面的需 2 / 4

年度不良事件报告总结

消化内科2016年护理不良事件 成因分析年度总结 一、2016年护理不良事件汇总 2016年全年共发生护理不良事件11例:无伤害事件6例;轻度事件5例。 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类型 事件类型列数比率 跌倒 1 9%输液反应 1 9% 管路事件 1 9% 药物事件8 73% 合计11 100%图1 由(图1)看出发生例数最多的护理不良事件是药物事件,其它不良事件包括输液反应、跌倒、管路事件等。 按发生不良事件当事人职称分析,发生例数最多的是低年资、低职称护士。 造成临床护理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在护理工作中责任心不强,不遵守规章制度、科室护士长现场督导不力、查对制度流于形式、违反操作规程而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病人病情,造成了护患矛盾产生,严

重影响了医疗护理安全。 二、原因分析 1、查对制度落实不到位:因不认真执行各种查对制度而在实际护理工作中出现的不良事件仍占较高比例。具体表现在用药查对不严,如给病人进行治疗时只喊床号,不喊姓名,更换液体时未做到床号、瓶签、输液卡、三对照,致使给患者输错液体或发错口服药。 2、不严格执行医嘱:表现在盲目的执行医嘱,错抄或漏抄医嘱,有时凭借主观印象,未能及时发现病人用药剂量的更改而对病人造成影响。对医嘱执行的时间不严格,包括给药时间拖后或提前、错服、漏服、多服药,有的做过敏试验后,未及时观察结果,又重做者,抢救时执行医嘱不及时等。 3、不严格执行护理规章制度和违反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如:静脉注射药液外渗引起局部组织红肿、热痛、直径大于2CM。工作随意性太强,随意简化流程,如病人出院或转科、转床时未及时拆销床头卡、治疗卡,到下一位病人来时又只喊床号未喊姓名就很容易张冠李戴将前一位病人的治疗用在新病人身上。 4、不严格执行护理分级制度:没有严格按照分级护理制度对病人观察和巡视,没有认真落实病人交接班制度,健康教育没有告知清楚,对有可能发生的不良后果无预见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