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教学目标

习作教学目标
习作教学目标

说说习作教学目标

西安市雁塔区教师进修学校李志远

一、教学目标很重要

1.什么是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学对学生行为变化的预期。

“教学目标既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归宿,或者说,它是教学的灵魂,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并规定教与学的方向。”(崔允漷《教学目标──不该遗忘的教学起点》,载《人民教育》2004年13—14期合刊)

2.教学目标很重要,对教学有很强的导向、调控、评价作用。

有效教学必须回答如下三个问题:

(1)你把学生带到哪里?(教学目标,即为教学导向)

(2)你怎样把学生带到那里?(教学策略,即教学调控)

(3)如何确信你已经把学生带到了那里?(学习结果评估,即教学评价)

教学目标对教学的导向、调控、评价作用,在教学实践中具体地表现为:

教学前,要依照教学目标教学来确定教学内容、确定教学难点和重点、设计教学过程、设计学生作业、设计评价评价方式和测评试题。

教学中,要以教学目标为导向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利用评价手段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发现教学生成,及时调控教和学。

教学后,要依据教学目标进行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评改),及时做好反馈、矫正工作;反思并改进自己的教学,组织学生反思并改进自己的学习。

考试前,要依照教学目标设计考试方案和试题,设计试卷评定的参考标准;考试后,要根据课标精神,依照教学目标和试卷评定的参考标准,做好教学总结,反馈教学效果,反思调整教和学。

二、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最主要的不同之处

教学目标是对教学实践层次而言的,在课程标准里则称为课程目标。

过去的教学大纲和教学中,都使用的是教学要求的概念,也叫作教学目的。从2001年新课改开始,课程标准里改用教学目标的概念。

过去的教学大纲立足于教师的教,“中上要求,上不封顶”,所规定的教学要求是“一般要求”,

是对大多数学生能达到的要求。

现今的课程标准立足于学生的学,“下要保底,上不封顶”,所规定的课程目标是“保底目标”,是全体学生都能到的目标。课程标准的这种变化,就把“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落实到了课程目标之中。

三、我对语文教学目标的理解

1.语文教学目标的特点

(1)语文课程性质:“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教学目标要体现这一性质。

(2)语文是人文学科,不同于理科学科。语文课本只是学习语文的凭借,不是教学内容或教学要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而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这对所有人都是这样的,不仅仅是学生。所以,语文教学目标有如下特点:

目标内容多有差异;

目标解读往往多元;

目标表述难以精确。

2.我还这样理解语文课程的三维目标

语文学习活动是认知、策略、情感的统一。

学什么:知识与能力──认知

怎么学:过程与方法──策略

学习心理倾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

三维目标是在同一教学过程之中达成的,所以操作层次的教学目标的表述应该是综合的,不应该按三个维度分别制定教学目标。

3.实施《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习作目标的基本认识

(1)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我们必须有强烈的课标意识,在教学实践中认真学习和执行课程标准精神和要求。

(2)过去《语文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要求是大多数学生应该达到的“一般要求”,现今实施的《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却是全体学生都可以达到的“保底目标”。这种变化体现

了“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思想。我们应该以课标规定的“保底目标”为基准实施教学,做到“下要保底、上不封顶”。

(3)“下要保底、上不封顶”的教学实践不仅需要“保底目标”,还需要“发展目标”。

古德莱德(美)从课程实施的纵向层面分析,认为有5种课程:

理想的课程(专家学者设计的课程)

正式的课程(政府部门制定的课程)

感悟的课程(教师领会或贯彻的课程)

运作的课程(师生在课堂上实施的课程)

体验的课程(学生最后体验到的课程)

从国家规定的正式课程到教师感悟、运作的课程,再到学生最后体验到的课程,它们之间往往呈现为一种逐渐衰减现象。

学生是有差异的,他们学习作文不可能是齐步走,习作教学不能一刀切。如果我们只按照保底目标来实施教学,必然会使得大多数学生“吃不饱”,这种教学不符合课标精神,是不可取的。我们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取乎其上,得乎其中”,才能做到“下要保底、上不封顶”,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发展。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还应该设定适当高于课标规定的“发展目标”。

这种“发展目标”决不能随意设定,而应从小学生作文能力发展的年龄特征出发,也就是从小学生的实际出发。1992年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提出了作文教学八条总要求和各年级作文教学要求。这些要求除了个别要求和提法,基本上符合小学生的实际,可以作为我们设定“发展目标”的参考。我们将组织力量研制编写包括“保底目标”和“发展目标”的《小学各年级每学期习作(写话)教学目标》,供老师们参考使用。

四、怎样制定教学目标?

1.要全面制定教学目标

在操作层次,应该把学段课程目标逐级分解为年级、学期和每次作文训练的教学目标。我们将要研制的《小学各年级每学期习作(写话)教学目标》,正是这样的教学目标。

不论哪个层次的教学目标都应该综合表述,做三个维度的全面理解。例如中年级的一条目标:“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它本身表述的是知识与能力目标,同时含有达到这个目标所使用的方法和过程目标,也含有“愿意写”乃至“乐于写”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2.制定教学目标的三个依据

(1)依据课标“课程标准”精神和目标──全面理解,准确把握。

(2)依据教科书和教参──深钻教材,准确解读,注意课后练习;细读教参,深入体会。

(3)依据学生实际──从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作文的实际出发,注意学习情感、认知、策略前提。

3.制定单元习作教学目标的实例: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习作教学目标

(一)我对学生学习作文的基本认识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2.《语文课程标准课标》对小学生作文的定位:写话和习作。

小学作文要经历写话期──过渡期──初级写作期这样三个阶段。最后达到“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而不是记叙文,也就是主要学写“放胆文”。

书面表达比口语表达要难得多,学习写作对于小学生是一个高大的台阶,需要很长时间的学习积累,根本不可能立竿见影、立马见效。

三年级学生是在低年级写话基础上,刚刚开始学习作文,只能不拘形式地写放胆文,重点是“写清楚”,不能做过高的要求。

(二)学习《语文课程标准》第二学段习作目标,我体会到:

要按第二学段习作课程目标去做,特别是前两条十分重要:

1.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2.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这两条我要牢牢记住,教学中要抓得很紧。

(三)解读课本

第三组导读说:

现在是金秋时节。我们已经看到了她缤纷的色彩,听见了她美妙的声音,分享了她带给我们的欢乐。让我们随着课文的学习,进一步发现她的美丽,感受她的美好,并用手中的笔,描绘我们心中的秋天。

导读告诉我:

1.要随着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进一步发现秋天的美丽,感受她的美好。

2.习作是描绘我们心中的秋天。

第三组习作要求说:

选一幅或画一幅秋天的图画,先跟同学说一说图画的内容,再写一些你选的或画的画。注意用上平时积累的词句。写好以后读给同桌听,根据他的意见认真改一改。再把习作和图画一起贴在教室里,让大家欣赏。

这个要求告诉我:

1.习作内容是“选一幅或者画一幅秋天的图画”来写,基本的教法是“先跟同学说一说图画的内容,再写一些你选的或画的画”。

2.写的作文还要求“注意用上平时积累的词句”。

3.还要“写好后读给同桌听,根据他的意见认真改一改。再把图画和习作一起贴在教室里,让大家欣赏”。

这些要求实质上就是教学目标。

(四)《教师教学用书》的第三组说明告诉我:

本组教材无论是导语、课文,还是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习作、日积月累,都是紧紧围绕有关秋天这个专题编排设计的,教学中要使各部分的教学相互关联,紧密配合,使本组教学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如,导语中提出了“用手中的笔,描绘我们心中的秋天”,是为语文园地中的习作提出了学习的准备。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秋天,画一幅秋天的图画。

我觉得在教学中应该从单元整体出发,“读写结合”,在学习课文时学习课文是怎样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和表达秋天的哪些特点,表达出真情实感的,并在习作教学中学习这些方法。

(五)在上述理解和分析基础上,我制定了本单元的习作教学目标:

1.学习使用阅读教学中学过的观察和写作方法,观察秋天,选一幅或者画一幅秋天的图画,写一写图画的内容,描绘我们心中的秋天。注意用上平时积累的词句。

2.愿意和同桌交流,根据他的意见修改作文。展示自己的图画和习作,分享习作的快乐。

教学目标管理方案

大八里小学教学目标管理方案 (试行) 一、指导思想 坚持实行“教学目标管理”,是扭住教学质量不放松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实行“教学质量目标管理”,不断加强学校的教学管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各学科全面均衡发展,为学校跻身一流而奠基。 二、总目标 以“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一切”为办学宗旨,以转变教育观念,端正办学思想,规范教育管理,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总目标。 三、校长教学管理工作目标 1、全面计划、组织、指挥、调控、检查和总结学校的教学工作。 2、领导和组织教学工作,坚持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主,按照国家规定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开齐各门课程,不偏科。 3、督促教导处工作,协调好教导处与其他部门的关系,使教导处工作走向规范化、科学化,进一步提高学校的教学管理水平。 4、经常性的参加教学研究工作,深入课堂,每学期不少于40节,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四、教导主任教学管理工作目标 1、开展多种教学研究活动,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打造一

支有较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2、经常深入课堂,以提高课堂效率为主要任务,每学期听课不少于80节兼课减半,从而整体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打好教学质量翻身仗。 3、以科学管理为手段,进一步优化教学常规管理。 五、教导处教学管理工作目标 1、常规教学管理工作更规范化、科学化。 2、优化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我校教学质量。 为实现以上两个目标,我校教导处努力做到: (1)学期初制定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集体备课计划、校本培训计划等。并负责制定课程表和安排学期初的各项教学工作。 (2)每月进行一次常规教学工作检查,并做出检查分析处理意见。 (3)负责安排每学期的教学活动,要制定出活动方案,做好过程管理,并对活动进行总结。 (4)对外出听课和学习的教师要统一组织安排,做好保障工作。 (5)做好教学质量的监测工作,期末考试实行交叉命题、交叉监考、学生单人单桌、交叉阅卷、交叉统计、交叉分析,确保考试结果客观公正。 (6)组织好每两周一次的业务学习和政治学习。 (7)做好日常教学用品(挂图、纸张、各种备品等)的管理。 六、教学常规管理工作 严格按课表上课,教师不得擅自停课、串课,因公外出或有事需要

教育目标分类

认知领域的目标分类结构: 知识 这是指对先前学习过的材料的记忆。它包括:具体的知识,即术语的知识和具体事实的知识;处理具体事物的方式方法的知识;学习领域中的普通原理和抽象概念的知识。这是最低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其所要求的心理过程主要是记忆。 领会 指理解所传授的知识和信息的能力,一般可借助转化、解释和推断三种形式来完成。转化:用自己觉得有意义的话语来组织表达所传授的内容和知识;解释:对所交流的信息进行解释和说明;推断:通过目前的知识去推测未来的状况。领会超越了单纯的记忆,代表最低水平的理解。 运用 指能将习得的材料应用于新的具体情境,包括概念、规则、方法、规律和理论的应用。运用代表较高水平的理解。 分析 把复杂的材料分解成各个组成部分,以便弄清各种观念的有关层次,或者弄清所表达的各种观念之间的关系。分析代表了比运用更高的智能水平,因为它既要理解材料的内容,又要理解其结构。 综合 把各种要素和组成部分组成一个整体。包括发表一篇内容独特的演说或文章,拟定一项操作计划或概括出一套抽象关系。它说强调的是创造能力,需要产生新的模式或结构。 评价 指对材料作价值判断的能力。包括按材料内在的标准(如组织)或外在的标准(如与目的适当性)进行价值判断。这是最高水平认知学习结果,因为它要求超越原先的学习内容,并需要基于明确标准的价值判断。

(二)情感领域的目标分类结构: 接受(注意) 指学生愿意注意特殊的现象或刺激(如课堂活动、教科书、文体活动等)。从教师方面来看,其任务是指引和维持学生的注意。学习结果包括从意识一事物的存在的简单注意到学生的选择性注意。它是低级的价值内化水平。 反应 指学生主动参与。处在这一水平的学生,不仅注意某种现象,而且以某种方式对它作出反应(如自愿读规定范围外的材料),以及反应的满足(如以愉快的心情阅读),这类目标与教师通常所说的“兴趣”类似,强调对特殊活动的选择与满足。 价值化 指学生将特殊的对象、现象或行为与一定的价值标准相联系。包括接受某种价值标准(如愿意改进与团体交往的技能),偏爱某种价值标准和为某种价值标准作奉献(如为发挥集体的有效作用而承担义务)。这一阶段的学习结果所涉及的行为的一致性和稳定性使得这种价值标准清晰可辨。价值化与教师通常所说的“态度”和“欣赏”类似。 组织 指将许多不同的价值标准组合在一起,克服它们之间的矛盾、冲突,并开始建立内在一致的价值体系。重点是将许多价值标准进行比较、关联和系统化。学习的结果可能涉及某一价值系统的组织。与人生哲学有关的教学目标属于这一级水平。 价值与价值体系的性格化 指个人具有长时期控制自己的行为以致发展了性格化“生活方式”的价值体系。其行为是普遍的、一致的和可以预期的。这一水平的学习结果包括范围广泛的活动,但强调学生行为的典型性和性格化。这阶段的教学目标着重学生的一般适应模式(包括个人的、社会的和情绪的)。

小学1——6年级阅读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小学1-6年级汉语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一、一年级汉语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汉语拼音。能正确认读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正确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字母和音节。 (2)认识常用汉字800个左右,学会用音序检字法查字典,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和常用的偏旁部首。 (3)会写汉字500个左右。写字姿势正确,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能用铅笔写楷书。 (4)建立词的概念。能在具体语境中正确使用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等。知道近义词、反义词。 (5)建立句子概念,知道词和句子的区别。 (6)认识逗号、句号、感叹号、问号,知道这些常用标点符号的一般用法及书写规范。(二)教学内容 1.拼音 (1)认读汉语拼音字母。 ○1正确认读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 ○2认识四声符号,掌握四声的读法,初步掌握轻声读法。 ○3正确认读汉语拼音小写、大写字母。 ○4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2)学会拼读。 ○1正确熟练拼读音节。 ○2读准儿化音。 (3)正确书写拼音。 ○1正确书写声母、韵母。 ○2正确书写音节。 2.识字 (1)借助汉语拼音识字,认识800个常用汉字。 (2)汉字基本知识。 ○1认识汉字的常见笔画(7种)。 ○2认识汉字的常见偏旁部首(20种)。 ○3初步了解汉字的构字法(象形、形声)。 ○4认识并区分同音字、音近字、形近字。 ○5知道多音字,在具体语境中读准学过的多音字。 (3)识字方法。 ○1运用同音字、音近字、形近字、多音字知识认识生字。 ○2运用汉字构字法认识生字。 ○3在生活中认识生字。 (4)查字典。 ○1认识《新华字典》。 ○2学习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3运用字典识字。 3.写字

全面把握教学目标

全面把握教学目标,组织有效的教学活动 新小:左玲珠 教学目标不仅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也是教学活动的归宿点。我觉得要想组织有效的教学活动教师必须得先全面把握住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这也是取得教学成功的先决条件之一。怎样才能全面把握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呢?根据我听优秀教师的公开课和自己教学的一些体会,我认为可以用一个“吃”字来概括: 一、是吃准学生: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在课前准备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①学生是否具备了新知学习所必需的认知基础?②学生是否已掌握或部分掌握了新知?掌握的人数、内容、程度怎样?③哪些内容自己能学会?哪些内容需要相互讨论?哪些内容需要教师点拨和引导?只有准确了解了学生的学习现状,才能找准学生的学习起点,从而准确地把握住教学目标。 二、是吃准教材:我觉得认真钻研教材是全面把握教学目标的的基础和前提。新教材是课改理念的文本体现,是一个载体,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去认真研读、感悟、领会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精神和编写意图,把握教材所提供的数学活动的基本线索,分析教材所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学生活动的科学内涵,才能体会新教材中蕴含的教学理念,也才能更全面地把握住教学目标。首先,目标的定位要准,要建立在教师对教材的深入钻研以及准确把握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之上。在备课中,我们必须把握住重点和难点,当教学内容确定以后,应该认真考虑:通过教学应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哪些知识,那些主要的、关键性的知识就是教学的重点;学生在学习时会遇到哪些困难,那些学生难以理解、容易出错的知识就是教学的难点。第二,目标定位要全,既要有知识技能的目标,又应有发展性的目标。我们要搞清哪些方面是学生学习的重点、难点,需要在教学中

新课程的三维教学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

新课程的三维教学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不是三种目标,而是同一个问题的三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为了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教师有必要在备课中精心钻研,力求保证三维目标的统一和整合。要正确定位三维教学目标,我们认为,需要从以下三方面着眼: 一、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定位三维目标 通常情况下,每一框题都有对应的、落实的具体内容标准条目。新的课程标准的操作性较强。其中“内容目标”既反映特定知识的要求(知识目标),注重思想政治观点的把握,更强调明确的价值指向(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理解、明确、判断、比较、评述等行为动词,在规定学生学习行为表现的同时,包涵了能力上的要求。 二、以所学知识为基础定位三维目标 所学知识包括学生已有认知经验和将要学习的知识间的联系。教学目标的确立只有做到二者有效兼顾,才能促使学习者以积极的态度为动力,认真学习,积极进行知识建构,积极反思,学生才能得到提升。 三、以学生发展为目标定位三维目标 每节课的三维目标都是为人的发展服务的,任何学科的教学也都将人的发展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知识和技能”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学会,是基础。“过程和方法”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会学,是保障。“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乐学,是最高目标,也才会促进学生学生全发展。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只

有当知识在变为个人信念,变为人的精神财富,从而影响到他生活的思想方向和劳动、社会积极性及兴趣时,知识的获取过程和知识的深化过程才能成为智育的要素。世界观的形成乃是智育的核心。” 例如:“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这个框题。本框题落实的课程标准是1.4 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体会“团结就是力量”,能够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集体生活中“团结就是力量”,感受集体的温暖与力量,珍视集体的团结。 能力:能够辩证地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知识: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理解个人离不开集体、集体离不开个人;懂得“团结就是力量”。

医院管理教学目标与大纲

《医院管理学》教学目标与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标 医院管理学是管理学的分支学科,是研究医院管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是一门边缘学科,也是一门应用学科。课程内容包括医院管理学总论、医院领导和组织管理、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医疗管理、护理管理、药事管理、后勤管理等。本课程的目的是提供医院管理学的系统理论以及常用的管理方法和技术。作为一门应用科学,医院管理学为医院的管理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本课程的首要任务是要求学生掌握医院管理的最基本理论,系统地理解医院管理理论的实际运作,能够对医院管理的案例进行判断和分析。 二、基本要求 第一章:概论 掌握医院的定义,医院性质、功能和特点,医院管理的定义,医院宏观卫生管理的主要模式 熟悉医疗管理有关法律制度概述,医疗机构管理,医师管理,护士管理,医疗事故管理,传染病管理,血液管理,母婴保健管理,中医管理 了解医院的发展历史,计划和市场是医院宏观管理的两种手段,医院宏观管理的目标和任务,医院宏观管理的基本手段,医疗服务领域的改革与发展 第二章:医院领导和组织 掌握医院领导体制,医院组织的含义及其设置原则,医院的组织结构,医院人员编制概念及意义,我国医院人员的职类和职称 熟悉医院领导素质,医院领导的基本职能,医院领导结构,医院系统的组成,医院病床编制,医院人员编制的原则 了解医院领导方法,医院领导艺术,医院人员编制方法,医院人员编制的有关规定 第三章:医院人力资源管理 掌握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 熟悉医院人力资源的分类,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 了解医院人力资源的配置,对医院经营者的激励,对医院专业人力资源的激励,医院人力资源激励机制制定与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相关政策

小学低段阅读教学目标

小学低段阅读教学目标 小学低段阅读教学目标 1.以识字教学为重点。要求认的字必须能正确认读,要求会写的字必须写对写好会用。教师可以通过把能认识的字(或会写的字)组成词语来认(写),所以,小学阶段要求认识3500个常用汉字,其中2500个会写,这就能组成7500个词语。低年级的识字教学要强调整体识记,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巩固。在写字教学中,主笔画和字的结构要指导到位。每节课都要花几分钟写字。教师要通过学新温故,要通过比较辨析形近字、多音字、同音字等。要建立学生自主识字的激励机制,激励学生在生活中、阅读中识字,每周用一节课交流识字成果。要相信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 2.朗读的指导和训练。低年级应该要求所有学生正确的读,而不是有感情的读。读正确的训练能培养学生的初步语感。怎样读正确?要做到以下三点:每个字都能读准,特别是多音字、轻声、变调、儿化;不多字少字,不颠倒重复,读准长句子中词语之间的停顿;理解少量的重点词和句 一、二年级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4.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5.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6.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7.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8.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9.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10.喜爱图书,爱护图书。

在教学目标中强调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

在教学目标中强调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并非简单的并列关系,而是彼此渗透相互融合,统一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中在这三个维度中,知识和能力是基础,是核心,是实现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关两个目标维度的载体过程与方法是链接知识与技能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个维度的桥梁,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教学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升华语文素养的核心是语文能力 一、教学目的要清晰明确 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其中教师起主导作用。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先决条件,在于坚持清晰明确的教学目的,时刻注意教什么,怎样教,最后要达到什么目的。 掌握清晰明确的教学目的,关键在于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深刻掌握教学大纲和教材本身的内在要求。一堂课所应完成的教学任务是多方面的,但在实际教学中,不是一项一项的单独地去完成,而是综合地解决传授知识与技能,发展智能,培养共产主义思想品德以及增强体质等任务。 二、教学内容要正确 教学目的主要是通过使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来实现的。目的明确之后,最重要的是要正确地掌握教学内容和正确地传授教学内容。为此,要深入钻研教材,准确理解每一个科学概念、原理、法则、公式和规律;要从教材的部分与整体的内在联系上下功夫,了解教材每部分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前后各部分的因果联系及其发展序列;抓住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深入研究和掌握。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做到。既能讲清科学概念和规律,又能掌握观点与材料的内在联系,把重点内容突出出来,使学生准确理解概念和规律,并形成正确的思想观点。 三、教学方法要灵活适当 要使教学内容为学生所接受,并能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形成正确的思想观点,必须在课堂上机智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比如当学生对这堂课认识不足,学习态度不积极时,就要善于提出有趣味的课题,激发学生学习的要求,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当教师在讲到全课关键性问题时,就通过一定方式引起全班同学精神集中,全神贯注,力求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思考主要问题,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有些问题预计到学生不易理解,就要采取一种通俗化的讲解法,辅以生动活泼的直观教学,使学生深入浅出地掌握知识。当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和经验时就要尽可能通过谈话法或讨论法,引导学生自己通过思考和互相讨论,探索问题、解决问题,锻炼他们的独立自学能力,促进其智力的发展。一节课绝不是用一种固定不变的方法,就能完成教学任务的,实际上经常是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才能完成教学任务。备课时准备好运用哪些教学方法,要根据当时课堂教学进展的情况,机智灵活地改变教学方法,使方法能适应当时教学的需要。并且要把几种教学方法结合好,在不同条件下都能起到各种教学方法特有的作用。 四、课堂组织要严密紧凑 上课是在特定的时间(上课时间内)、空间(教室或操场等)、人员(教师和学生)及教学设备(课桌椅、黑板、讲台、教具)等条件下开展的教学活动。只有教师把这些因素都充分考虑好,使这些条件得以有效地利用,才能在以较少的时间、精力、人力和物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是说不但要完成教学任务,而且还要通过对各种条件的有效利用,提高教学效率。作为一名教师,上课绝不是单纯讲授知识,重要一环要把课堂活动组织好。 良好的课堂组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课堂中的人与人、人与物的相互关系要处理好,组织要严密,使各方面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例如,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与学的关系,相互配合得好,学生学习时就能把一名学生学习的经验和教训转化为全班学生的经验教训,使大家都能受益;还要研究在什么条件下,教师直接讲授;在什么条件下,教师不讲,利用物质条件(教具,现代教学手段等),使学生通过自己的直接观察,启发独立思考;在什么

教师教学目标管理暂行规定

教师教学目标管理暂行规定为加强对我校教学工作的管理,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全面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提高教学质量,根据《教师法》和《广东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教学目标管理的意见。 一、工作态度 1、满节 ①严格按课程表上课,功课表调度权属教导处有关领导,每位教师都有代课的义务,必须无条件服从学校教务部门的调度。 ②教师不得擅自停课,私自换课,私自换课者按缺课处理。 ③因公出差、因事、因病应在准假的前提下,提前通知教导处,调好代课,否则按旷课处理。 2、合理教案 ①提前一周写好课时教案,认真、细致写好教案,一课一案。无教案上课视为失职。 ②教案书写工整、图形规范,杜绝照搬硬套网上现成教案。 ③教案要完整:一般要有目的要求(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重点、难点、知识点、能力点、关键、教学方法、手段、导言、内容(教学过程)、课堂练习、小结、作业、板书设计。 3、集体备课 ①坚持每周一次集体备课制度。 ②做到三定(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三保(保时间、保人员、保质量)、六备(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备手段)、六统一(统一目的要求、统一重点、难点、关键统一知识点、能力点、教育点、统一板书设计、统一课堂练习、统一作业)。(在记录本上能体现出来)。 ③主讲人准备充分,组员发言积极。 ④及时写好备课记录,同时确定下次主讲人。 4、课堂纪律 ①上课时教师必须做到预备铃响后到教室,不迟到,不坐着讲课,教师一经进入教室,无特殊原因不许中途离开教室,教师要注意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上课期间不得接、拨手机,下课不压堂。 对学生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保证良好的课堂纪律。杜绝学生上课时趴桌子、搞小动作、看课外书(或其它学科的书和作业)、说与课堂无关的话等。 ③上课期间,没有特殊情况不能让学生出教室,如果违反规定,一旦发现,按违纪处理,授课教师应负一定的责任。 ④课堂上出现的问题,原则上由任课教师负责处理(特殊情况除外),不能推给班主任。 ⑤坚持点名制度,发现学生无故缺课应及时与班主任联系,特殊情况应及时报告学校领导并通知家长。 1 1

小学阅读教学计划

小学阅读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建设书香校园为目的,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二:阅读教学目标 “阅读教学”的总体目标是“加大阅读量,开拓阅读面,激发阅读情,降低理解度,提高阅读质”。 具体目标: 1、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意识和能力。在阅读时间、形式、速度、方法、内容诸方面都能有较大的突破; 2、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中不仅要“读进去”,还要“吐出来”,更要“说开去”。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获得多种信息,获得独特体验,在交流中张扬学生的阅读潜能、语言表达力。 3、培养学生的智力水平。在语言得到丰富积累的同时,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思维水平,提高各学科的学习水平。 4、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尤其是要注意到拓宽学生对于自然科学知识面,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认识论和世界观。 5、把“阅读教学”作为提高教师教学素质的重要手段。教师借助阅读手段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最好伙伴,最佳启迪者和组织者。 6、“作文”和“阅读”相互交融,相得益彰,彼此成为深化优化课改实验的最佳支撑和组合。 三、阅读教学的管理 抓好阅读教学的管理。具体地组织好阅读教学,定期不定期的开展阅读竞赛活动。 发动学生带来阅读资料。组织好阅读小组,对阅读资料进行分类删选,注明阅读字数,阅读时间、提出阅读任务,做好“学生阅读情况记录”。

学生在阅读中要做到: 1、为自己指定一份“本学期阅读计划”(可在家长和老师帮助指导下完成制定任务。) 2、给集体提供阅读资料,可以提出一到两个阅读题目。做到共享阅读资料。 3、积极参与学校、班级的阅读主题交流、阅读质量测试等各项活动。 四、阅读要求 关于阅读速度:提倡朗读,每分钟不少于50至60字。 关于阅读内容:阅读浅近的文学语言类读物,如童话、儿歌、寓言、故事;要阅读一些数学读物;自然、社会科学类读物(如:《十万个为什么》低幼版,和有关的图文读物。),也可以选读一些适合学生的“有声读物”。 提倡星期一、三、五为课内阅读,二、四为课外阅读。 在25分钟的阅读时间里,文学类,自然社会学科类各占五分之三、五分之二。 关于阅读组织形式:组织好四人阅读小组,小组内阅读层次互补。每个小组里要选定组长,负责领导监督管理本小组的阅读进程。 关于阅读测试:每学期进行两次。按《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进行测试。原则上要做到“量大难度低”。让学生学会和适应快速阅读。阅读资料可向全体学生征集,阅读题目也可以由学生提出。以增强学生参与阅读测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一、备课基本要求 1、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不备课不得上课。 2、备课必须根据教材内容、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实际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的重点、难点,做到切实可行,操作性强。 3、各学科提倡实行超前一周备课并写好教案,内容包括: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板书设计、教学步骤、练习作业、时间安排等,课后要有教后反思。 4、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以个人备课为主,个人备课要做到“五备”。备课程标准,教案必须符合课程标准要求;备教材,三个层次结合:学期备课、单元备课、课时备课;备学生,做到三个了解: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了解学生的知识、智力水平,了解学生的学习方法;备方法,做到教法、学法两同步。应根据教学任务,教学目标、教材特点以及学生年龄特点、知识水平,精心设计教学方法。学法应与教法同步,在备教法同时,应围绕如何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好基础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来指导学法;备教具,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要求,从实际出发运用多媒体教学。 5、在集体备课中,要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及老教师的作用,并做到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 6、备课(写教案)必须在课前备好。学期备课要在开学上课前备好;单元备课要在教本单元新课前备好,课时备课要在上新课前备好。 7、自然科学应做的实验,备课时教师要亲自操作一次,并准备好必要仪器设备,以保证上课时实验成功与安全。英语等其他学科教师需要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的,要预先协调好,以免上课时手忙脚乱,耽误上课时间。 8、教导处将在每学期期中期末会同教研组长定期检查备课、作业;平时根据需要做不定时检查。 二、上课基本要求 1、按课表上课。课程调度权属教导处,教师不得擅自停课、私自调课、代课。 2、教学目标要明确,教材处理要科学,教学方法要新颖、切合实际,教学手段灵活多样,大力提倡电化教学,千方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做好上课前的准备工作,上课前十分钟应准备好教材、资料、备课本、书写工具、演示仪器、教具等。教师一经进入教室,不许中途出入,不许在课中令学生出堂为教师提取教学用品。

简述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word版本

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1)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是良好观察的重要条件 (2)充分的准备、周密的计划、提出观察的具体方法,是引导学生完成观察的重要条件 (3)在实际观察中应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有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良好观察习惯 (4)引导学生学会记录整理观察结果,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写出观察报告、日记或作文 (5)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并汇报观察成果,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品质 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1)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进学生动机的产生 (2)重视立志教育,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 (3)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 (4)培养学生努力导致成功的归因观 (5)培养对学习的兴趣 (6)利用原有动机的迁移,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 试述教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 (1)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 (2)设置合适的目标 (3)培养恰当的自我效能感 (4)训练归因 影响学生学习动机形成的内部因素有哪些 (1)需要与目标结构 (2)成熟与年龄特征 (3)性格特征与个别差异 (4)志向水平与价值观 (5)焦虑程度 结合实际,论述教师应该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 (2)设置合适的目标 (3)控制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4)表达明确的期望 (5)提供明确的、及时的、经常性的反馈 (6)合理运用外部奖励 (7)有效地运用表扬 (8)对学生进行竞争教育,适当开展学习竞争 简述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通过各种活动发展学生的兴趣 (2)通过提高教学水平,引发学生兴趣 (3)引导学生将广泛兴趣与中心兴趣结合起来 (4)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5)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6)通过积极的评价是学生的兴趣得以强化

教学目标

现代教学技能第五章(2)课堂作业 阐述教学目标的功能。 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教师通过这三个维度的设置,进而对课文有一个全面的把握,具体来说也就是对讲课有一个导向功能、对教师授课结束后有一个测度的而功能、对教师在讲课的过程有一个控制功能、促进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激励老师进行更多的穿心的功能。下面是教学目标的功能具体阐释: 1.导向功能 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起着指示方向、引导执行、预定结果的作用。教学目标预先规定了教学活动的大致进程,教学活动展开的过程也就是教学目标一一落实的过程。教学目标决定了教学活动要取得怎样的结果,先达到什么结果,后达到什么结果以及它们之间具有怎样的逻辑关系等等。另外,学生在明确了教学目标后,也会有的放矢,提高学习的计划性及参与的热情。因此,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的开展起着导向作用,确立正确合理的教 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首要环节。 2.测度功能 教学目标作为预先规定的教学结果,是检查、评价教学成效的尺度和标准。当科学的、可检测的教学目标确定后,可以此为基础设计标准参照测试题,检测教学效果是否达成或在何种程度上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的测度方式主要有三种: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无论是哪种评价,都要依据教学目标来拟订测试题。如果教学目标缺乏科学的、客观的衡量功能,那么无论是测验的效度、信度还是试题的难度、区分度都将失去保障,对学生的学习结果和学习水平的衡量和评价也容易失误。因此,教学目标是对教学结果进行科学的测试、确定客观评价的基础。 3.控制功能 教学活动是师生在特定环境下的双边互动过程,是活生生的。教师要时刻关注环境的变化和学生的差异,有效的调控教学,不能一味的照本宣科。教学目标是教师进行课堂控制的依据。教学目标一经确定,就对教学活动起着控制作用,从教学过程的起始直至结束,每一个教学环节,如导入、讲授、讨论、测验和评价等,都受它的调控和引导。也正是有了明确、适当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才得以把教师、学生和其它各方面的力量凝聚到一起,协调一致,取得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4.交流功能 教学目标的陈述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明了教学的目的,同时还清楚地告诉学生在课堂结束时需要完成的任务和怎样才能观察到这些任务。作为教师,在理解了教学目标之后,就要知道如何去说明这个目标以及什么时候可以确定目标已经实现。教学目标也方便学生家长对学生学习的监督与评价,家长不必知道具体的教学内容,只需根据教学目标的描述,就可知道孩子是否达到学校教育的要求。从目标交流的角度讲,对于教学目标的理解,教师、学生和家长应具有一致性,这也是明确教学目标的一个重要原因。 5.激励功能

教学目标中过程与方法

教学目标中过程与方法 一、问题提出 1、新的问题为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提供了新的宽广舞台 新的历史课程标准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提出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大方面的目标,提倡和鼓励个性的选择与发展。我省高中新课程实施三年来,历史课程三维目标对高中历史教育健康发展起到极大推进作用。但也存在一些制约新课程目标落实的问题。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对中学生的历史能力、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停留在反复强调却失之抽象的一般的号召上,缺乏从心理因素、认知特点、学习行为上展开的具体的既有必要性,又有操作性的实验分析和研究,其中,对过程与方法作为学习目标的研究则更是薄弱环节。新的课程标准完成了“跨越式”改革的“宣言”和“法定”的角色,但作为一种“标准”,却留下了需要在理论上进一步研究,实践中进一步补足或完善的“缺位”和“空档”。因此“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作为彻底的新生事物,发展的空间最广、可供探究的问题最多。 2、争议最多、误解最深、影响最大 一些教师在对“过程与方法”作为教学目标的认识上还存在着误区,很多人对“过程也是目标”感到非常不理解,甚至以为犯了逻辑错误。因此实践上出现了错位,影响了三维目标的有效达成。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以下误区:(1)以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式方法,代替学生学习、思维、参与学习的过程和学生学习的方式方法。在新课程理念中,课程实施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而现在很多“过程与方法”的目标上,要么设计成教师的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要么理解为教师为主的师生结合的教学过程与方法。 (2)能力与方法相互混淆。 能力与方法是两个相互关联的概念。能力,是指顺利完成某一活动所必需的心理条件,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观察、记忆、分析、思维等。而方法,则是解决具体问题的途径。通过具体的方法,可以训练、培养一定的能力。 (3)“过程与方法”设计的笼统化宽泛化。 许多设计是放之海内皆准的过程,比如我在教学设计时,经常为节约时间,就简单写上教师的讲授法、启发式、讨论法、探究法等。姑且方法是否合适不论,在这课的具体表现中如何去实施,具体在解决那一个问题时采取哪一种方法,怎样去实施讨论探究,等等方面流于形式。 因此,什么是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作为教学目标如何确定?过程与方法作为教学目标怎样实施会更加有效?搞清这些问题对于新课程的进一步深化推进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作为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的涵义 1、谁的“过程与方法”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学习历史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同时也是主动参与,学会学习的过程。在新课程标准中,把课程目标分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把“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提出来,是这次课程改革的突出特点,体现了新课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新课程强调的“过程与方法”,不是通常所说的教师的教学过程,应该是指引学习者的思维过程,是学生思考问题的认知建构过程,是学生学会“学科探究过程与探究方法”的过程。过去人们认为,

教学目标的分类方式

布卢姆等人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中,将教学活动所要实现的整体目标分为:认知、动作技能、情感三大领域,并从实现各个领域的最终目标出发,确定了一系列的目标序列,其中,在认知领域的目标分类最为大家所熟悉。 布卢姆将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知道、理解、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次。 ?知道:对先前学习过的知识材料的回忆,包括具体事实、方法、过程、理论等的回忆。例如,能够叙述牛顿三大定律。 ?理解:把握知识材料意义的能力。可借助三种形式来表明:一是转换,即用自己的话或用与原先表达方式不同的方式来表达所学的内容。例如,说出一个词的同义词 或近义词、对一个抽象概念举例、古文或外文的翻译等。二是解释,即对一项信息 (如图表、数据等)加以说明或概括。例如,对数学公式含义的说明、对文章大意 的概括等。三是推断,即预测发展的趋势。例如,让学生判断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 小球受到一个推力作用时将如何运动等。 ?运用: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新的情境。例如,运用运算法则解题、运用所学的电学知识安装电路电灯、法语教学中运用造词法写出一个单词不同词性的系列词汇等。 ?分析:把复杂的整体材料分解为组成部分,并理解各部分之间的联系的能力。例如,分析数学定理所给出的条件和结论、外语中复合句的构成成分、记叙文构成要素分 析等。 ?综合:将所学知识的各部分重新组合,形成一个新的知识整体。例如,通过一系列的实验观察,引导学生归纳出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和公式;外语教学中,引导学生 通过所学的词汇归纳造词法等。 ?评价:对材料(如论文、小说、诗歌、研究报告等)做价值判断的能力。例如,能判断自己所证明的几何题目的正确性。

阅读课教学目标

快乐阅读放飞梦想阅读指导教学设计 阅读课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阅读《夏洛的网》一书的兴趣。 2、以阅读《夏洛的网》为例,渗透阅读整本书的一些方法; 3、初步感知夏洛与威尔伯之间真挚的友情,帮助学生了解阅读故事不是目的,还应从书中获得心灵的收获。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营造阅读氛围 1、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有人说只要你爱读书,不需要拥有千里眼顺风耳也可以知道世界各地的新奇故事,不需要拥有机器猫的时光隧道机也可以了解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明。今天的这节阅读课,老师选择了一本好书,想和大家共同阅读。让我们大声读出这本书的题目《夏洛的网》。 2、了解作者怀特及其创作的作品角色。 读一本好书,首先得记住作者的名字,这也是对他劳动成果的尊重。 E·B·怀特(1899—1985),美国著名散文家,儿童文学作家。他一生创作了三部童话,最受欢迎的是《夏洛的网》,除此之外,还有两部——(出示封面)《精灵鼠小弟》《吹小号的天鹅》,这三本书号称二十世纪拥有读者最多的童话书。 二、渗透方法,了解封面、人物表与梗概 这究竟是一本怎样的书呢?让我们赶快来揭开这本书的神秘面纱吧?

(一)、指导看封面 1、拿到一本书,不要急着翻里面的内容看,我们首先要看的是什么?(封面) 是的,封面好似书的眼睛,所以阅读一本书,我们最初是应当从封面开始的。 2、我想这个封面上最显眼的莫过于这本书的书名了,让我们一起来读读书的题目吧!猜猜,谁会是我们这个故事的主角呢? 3、小结:夏洛就是一只蜘蛛,这是一个有关蜘蛛和小猪的故事。小猪的名字叫威尔伯。 (二)、学读“人物表” 1、老师刚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记不清里面的人物,经常张冠李戴,后来发现记人物原来有秘决,你知道吗? (书的前面有人物表) 2、这个故事比较长,我们在读的时候,可以先记一记人物名字。我用了这种方法,在读第二遍时,思路清晰了很多。请你来看看这张人物表,看谁眼睛最尖还能发现其他的秘密。 作者为什么要加粗呢?(因为这三个是最主要的人物。) (三)、了解故事梗概 1、了解简介的位置。 我们如何能够用最短的时间知道它的主要内容呢?你有好办法吗? (封底,前言)

新课标中阅读教学目标及内容的解读

新课标中阅读教学目标及内容的解读 贺兰县回民小学司彩霞 语文阅读教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所涉及的问题极为广泛的一门教学,对它的研究与认识是永无止境的。往往是旧的问题尚无定论,新的问题又接踵而来。反思与发现,回顾与展望,这些都是在研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常出现的现象。应该承认,对阅读教学的规律,我们的认识还是很有限的,尤其是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渐增强,现代科学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的交流媒介不断出现,给社会语言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对语言文字运用的规范带来新的挑战。时代的进步要求人们具有开阔的视野,开发的心态,创新的思维,对人们的语言文学运用能力和文化选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语文教学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今天,我就个人对新课标下语文阅读教学的学习、认识与大家共同交流、分享。由于个人水平有限,不妥之处还希望得到同行们的批评指正。一、阅读和阅读教学 (一)阅读 2011版新课标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取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一般意义上的阅读和阅读教学中的阅读是有很大区别的。(1)阅读教学中的阅读,在意义目的上,在要求和任务上,在方法过程上,在价值取向上,都有它各自的特点和规律。(2)阅读教学中的阅读,

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学习理解语言,掌握阅读方法,吸取知识,提高认识,发展思维,丰富思想感情的过程。 (二)阅读教学 2011版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同时新课标强调: 强调1: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强调2: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强调3:阅读教学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 强调4:阅读教学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 强调5: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由此可见阅读教学就是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以语文课本为凭借,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并且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语文阅读实践活动。 二、新课标各学段的阅读目标和内容 第一学段(1、2年级)阅读目标和内容: 1、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教学目标解读

岳麓版经济史教材解读 (杜苇按:我一向认为岳麓版的教材是最难的,在备课中有很多要点难以把握,这里推荐这一目标解读,旨在帮助一线老师解决备课上的一些问题。)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目标解读 原始农业从采集经济发展而来,最早在黄河和长江流域形成规模.随着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水利设施的日益完善以及生产组织的小型化,农耕文明首先在中原地区达到很高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 自春秋以后,随着自耕农的出现,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式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成为我国两千多年古代社会长盛不衰的经济基础,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区别于西方封建社会的重要特征. 了解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认识以“多元交汇”和“精耕细作”作为主要特点的我国古代农业文明,在世界农业文明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重点:农具,水利和耕作技术的发展变化 难点:对小农经济的认识和评价. 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目标解读 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的土地私有制取代商周时期的井田制成为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基本形态;统治者实行均田制,抑制大土地所有者的土地兼并现象;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斗争,宋以后农民很地主的依附关系减弱,租佃关系逐渐普遍,人民的生产积极性逐步提高,社会在不断前进,这是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基本轨迹。 通过对中国古代土地制度基本形态的演变特征的认识,初步理解土地制度作为中国古代最主要的经济制度在社会形态转型和同一社会形态内部政权结构渐变过程中的深远影响. 重点:知道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难点:中国古代土地制度形态的演变和经营方式的变化 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目标解读 汉代经济分为四大经济区,其中黄河流域长期居于全国经济重心的地位.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农耕经济中心逐渐由北方黄河流域移至南方长江中下游地区。 通过对古代四大经济区域的学习,认识我国古代经济文明发展的多样性,以及南方经济的发展是北方南迁人民和南方人民共同开发的结果。 重点:古代中国四大经济区以及人口迁移的历史。 难点:我国古代经济区域的多样性和重心南移的原因。 第4课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目标解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最简分数的含义,理解什么是约分,掌握约分的方法并能用这个方法正确地约分。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索,让学生从中获得成功体验,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掌握约分的方法并能用这个方法正确地约分。 教学难点掌握约分的方法并能用这个方法正确地约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1 总课时 导学策略 (教学思路) 教学过程批注 一、复习准备 1?口答:什么是公因数?什么是最大公因数? 2?写出28和42的公因数,并指出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3?什么是互质数?在3和8、12和18这两组数中,哪组数是互质数? 4?说说分数的基本性质。你能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48化成分母是2而大小不变的分数吗?

师:这节课就用我们学过的这些知识来探讨一个新的问题——约分。(板书课题) 多媒体课件出示例2。 师:彩色卡片占全部卡片的几分之几? 生:占全部卡片的3050。 师:你是怎样想的? 引导学生说出把全部卡片平均分成50份,彩色卡片占其中的30份。 师:现在这个分数的分子、分母都比较大,你能把这个分数化成分子、分母都比较小,但分数大小不变的分数吗? 学生讨论后回答:可以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分子和分母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 师:为什么要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呢? 使学生理解:“缩小”是为了使分子、分母变小,“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是保证分数的大小不变。 师:请同学们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看能把3050化成哪些分子、分母都比较小,但分数大小不变的分数。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合作交流。然后抽学生的作业在视频展示台上展出。 学生化出的分数可能有:30/50=30÷2/50÷2=15/25 30/50=30÷5/50÷5=6/10 30/50=30÷10/50÷10=3/5 师:这些结果都符合老师的要求吗?你还有哪些发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