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因理论在高校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归因理论在高校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归因理论在高校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人在生活中总会面临成功或失败,不同的人对其产生原因的解释会有不同。这种对自己或他人行为成功或失败的原因的解释或推论就是归因。

归因理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落实在高校教育教学中,每个大学生在实践中也都会遭遇成功或失败,不同的归因会导致不同的自我效能感、成就动机水平和学习行为,从而影响其学业表现。此外,归因还是一种教育的艺术和方法,教师恰当运用归因对于大学生学业的成功和人格的完善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一、归因理论概述

1944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海德在一个有关外显行为的实验研究中发现:行为者做出判断的方式与这种对于活动起因的归属密切相关。此后海德一直关注于归因的研究。1958年海德创建了归因理论。归因理论是关于人们如何解释自己或他人行为以及这种解释如何影响他们的情绪、动机和行为的理论。概括起来说,归因理论主要研究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对人们的心理活动的归因,即人们心理活动的产生应归结为什么原因;其二,对人们的行为的归因,即根据人们外在的行为和表现对其内在的心理活动的推论,这是社会认知方面的主要内容;其三,对人们未来行为的预测,即根据人们过去的行为表现预测他们以后在有关情境中会产生怎么样的行为。

海德的理论主要涉及人们的行为的原因源,即关注他人行为的因果关系。海德认为,人们相信一个人的行为必有原因,其原因或决定于外界环境,或决定于主观条件。如果一个人在把自己或他人的行为原因归结为外界,则属于情境归因;而如果把行为的原因归结为主观条件,则属于个人倾向归因。海德的归因理论核心在于:只要首先搞清楚其根本原因是内在的还是外在的,然后才能有效地控制个体的行为。

20世纪60年代社会心理学家琼斯、戴维斯、凯利、维纳等相继对归因

现象做了系统研究。20世纪60年代,

琼斯和戴维斯提出了一致性推断理

论。一致性推断理论关心的不是归因

本身,而是归因的过程,这一理论的主

要观点有4个方面:其一,对他人行为

的推理过程必须符合一致性标准,就

是人们所知觉到的他人的外显行为与

通过归因对这种行为的定性必须一

致;其二,人的每一行为都会产生许多

后果,将不同的行为各自产生的效应

进行比较,有些是相同的,称作共同效

应,有些是不同的称作非共同效应,对

行为的归因则是根据行为的非共同效

应进行的;其三,人们产生的各种效

应,对于社会或他人来说,有些是为社

会和他人所赞誉、提倡和期望的,有些

则是为社会和他人所不容的、反对和

拒斥的,也就是说行为所产生的各种

效应都具有不同程度的社会赞誉性;

其四,人们是根据非共同效应的多少

和有无以及所具有的社会赞誉性的高

低来对他人的行为进行归因的,当非

共同效应较少,则据此由外向内作出

的推断的一致性程度就高,反之就低,

而一种非共同效应的社会赞誉性低,

则据此由内向外作出的推断的一致性

程度就高,反之就低。

20世纪60年代后期,剀利提出了

自己的归因理论——

—三维归因理论。

三维归因理论也称作共变理论或方差

分析归因模式。凯利认为,人们在接受

行为的原因和结果的共变信息时,信

息可能来自行为者本身、行为所指对

象和行为产生时的环境等三方面,而

归因就是要在这三个方面中找出能够

说明和解释行为的那一个因素。因此,

在实际的归因过程中应遵循三条原

则:一是差别性原则。这是指一个人在

众多场合下都表现出这种行为,还是

仅在某一特定场合情境下表现这一行

为。如果是前者,说明差别性低;如果

是后者,说明差别性高。二是一贯性原

则。这是指一个人特殊行为的发生是

一贯的还是偶然的,如行为者的反应

不因时因地而异,则说明一贯性高;反

之,一贯性就低。三是一致性原则。这

是指一个人的行为表现是否与周围其

他人一致,即是否所有的行为者都以

同样的方式做出反应,如果是,则说明

一致性高;反之,一致性就低。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维纳在20世

纪70年代,根据海德的归因理论提出

了自己的理论。维纳发现,在分析他人

行为的因果关系时,原因的稳定与不

稳定乃是第二个重要的因素。无论是

内因还是外因都会有稳定和不稳定因

素。因此,人们的行为的原因可以把它

们归结为内在——

—外在,稳定——

—不

稳定的范围之内,即可以归结为内在

稳定、内在不稳定、外在稳定、外在不

稳定四个方面。

二、归因理论在学生日常行为养

成中的应用

(一)归因理论与大学生意志品质

培养

1.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磨练学生

的意志。坚强的意志总是在克服困难

的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些活

动包括文体活动、科技活动、社会实践

活动及生活事务等。在组织活动时,应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

性,不包办、少代替,从而使学生意志

品质得到锻炼,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

自觉性与积极性。

2.针对个体差异实施因材施教。要

认真观察,加强交流,分析学生意志品

质的正反方面,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

同的措施进行培养。对于盲从、独断专

行的学生,应加强意志自觉性的培养;

对于优柔寡断草率从事的学生,应加

强意志果断性的培养;对于怯懦任性

的学生,应加强自制力的培养;对于顽

固执拗做事虎头蛇尾的学生,应加强

意志坚强性的培养。

3.充分发挥集体和榜样的作用。具

有良好风气、严格纪律的集体,能使学

生热爱集体、服从集体、执行集体的任

务,遵守集体的纪律、珍惜集体的荣

誉,逐步形成自制、刚毅、坚决、勇敢等

归因理论在高校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孟勇

[摘要]社会心理学的归因理论是关于人们如何解释自己或他人行为以及这种解释如何影响他们的情绪、动机和行为的理论。归因理论在高校教育教学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教师应了解学生的归因特点,并根据归因理论对学生进行训练,帮助学生对自己的行为结果做出恰当的归因,教育工作者恰当的运用归因理论有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可以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性。

[关键词]归因;归因理论;高校;教育教学

96

意志品质。另外,可以党员同学带动全体同学共同进步,为学生树立坚强意志的榜样。

(二)归因理论与大学生生活习惯的养成

1.营造文明健康的外部氛围。在归因理论中,外部环境被视为归因分析的一个重要因素。改善外部环境,创造文明健康的学习生活氛围,对学生养成好习惯,改正坏习惯有很大帮助。学校应多组织开展学术、社团、公益活动,把学生的时间和精力集中到有益的活动中,尽量以健康习惯者带动不良习惯者,促成好习惯的形成。

2.强化行为规范教育。大学生行为规范教育要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融入德育中;要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开展绿色环保等有益活动;要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倡导晨练,反对卧谈,纠正沉溺于电子游戏等不良生活习惯;要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从而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

3.积极促进健康行为习惯的发展。通过改善大学生意志品质的措施,帮助学生由不良行为习惯朝着健康的行为习惯发展,促进大学生优良意志品质、学习行为、生活习惯的养成,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成为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归因理论在大学生教育中的应用

(一)指导学生进行归因分析

归因分析就是人们对自己行为后果进行分析、认识的过程,认识的结果和在认识过程中产生的情感又作用于以后的行为。学生的认识能力还处于不断发展和提高的阶段,他们的自我意识还没有完全形成。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归因分析、指导,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归因指导要给学生分析影响学习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引导学生把学习成败的原因归于内在的、稳定的和可控制的因素上。当外在的、不稳定的和不可控制的因素明显地影响全体学生或部分学生的时候,教师应通过归因分析,找出其成功或失败的真正原因,即进行正确归因,消除学生的思想压力,让他们获得继续努力的信心。

(二)对学生作出适当的期待

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它说明了期待对学生学习所产生的影响。教师应恰如其分地表达自己对学生的期待,从而给他们的学习带来动力。但期望值要适当,太低起不到促进和推动作用,太高了又会给学生造成心理上的压力,使其焦虑

水平过高,对某些学生会产生消极的

影响。心理学家认为恰当的期望值应

与学生的抱负水平相当。因此,教师应

了解学生的理想、抱负和实际的智力、

能力状况,在此基础上提出恰当的期

望和教育目标。

(三)对学生进行归因训练

1.自我控制法。教师应帮助学生清

楚地了解自己的归因品质,从而进行

自我控制、矫正。可以通过咨询的形

式,一方面解答他们在学习上碰到的

问题,一方面通过他们提出的问题,了

解他们学习成败的原因,在此基础上

进行指导。还可以进行有关归因的讲

解,使学生明白自我的归因中哪些是

正确的,哪些是不正确的,从而形成其

正确的归因倾向。

2.情景感染法。教师要善于创设和

运用归因情景,寓归因于教育活动之

中。如运用音像、演讲、报告会、故事会

等形式介绍名人名家努力工作和刻苦

学习取得的成就。还可以举行各种竞

赛活动,使学生体验通过努力所获得

的成功,从而从情感上增强其对归因

的正确认识。

3.强化矫正法。让学生在规定的时

间内完成不同难度的任务然后要求学

生在事先预备的归因因素中作出选

择,并对完成任务情况作出归因。每当

学生作出比较积极的归因时,及时鼓

励,并对那些很少积极归因的学生给

予暗示和引导,促使他们正确归因。

四、归因理论在高校教学中的应

(一)积极了解学生归因特点

在教学中,要改变学生不恰当的

归因。首先,应该了解学生的归因风

格,对于习得性无助的学生,应通过改

变归因模式打破他们的消极行为模

式,进行更有效的因果期待,即把学生

将成功或失败归因于稳定的不可控因

素转变为归因于不稳定的可控因素,

从而改变其归因风格。其次,教师应了

解学生的归因倾向,针对学生不同的

归因特点区别对待。差生常常把学业

失败归因于稳定性因素,更容易产生

自卑感,陷入对自身失望的态度,这属

于典型的归因不当,难免影响其随后

的学习行为。优生将自己的学业成功

归因于稳定因素,认为自己有能力,只

要肯努力就能学习好。教师应引导这

些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归因,增强其

自信心。

(二)适当评价学生

课堂是师生交往的主要场所。教

师对学生评价的情感反应和行为表现

直接影响学生的自我归因倾向,进而

影响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对学业上成功

可能性的信念。如果教师对学生的失

败给予同情,往往会让学生认为自身

无能,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心;反

之,如果对学生的失败表示不满,则可

以使学生做出自身努力不够的归因,

从而更加发奋,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为

此,教师要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言行

举止,给予学生以适当的评价,避免产

生不良影响。

(三)努力把握教材和考题难度

教学内容和考题的过难或过易,

都会使学生对自己的成败做出不切实

际的归因,并影响其随后的期望、情感

和行为。如果教学内容或考题太难,势

必使学生重复失败体验而把失败归因

于能力差,尤其是经过刻苦努力后仍

旧失败,更是如此。研究表明,学生一

旦把失败归因于自己能力差,他们就

会在学习中丧失自信心,降低学习的

积极性和坚持性。如果教学内容或考

题太简单,学生很容易获得成功,他们

就会沾沾自喜,得出自己能力强的归

因,从而降低对自己的要求。因此,教

师要依据大多数学生的水平,适当地

把握教学内容或考题难度,既使学生

感到力所能及,又使他们认识到要通

过努力才能取得好成绩。

(四)平等对待男女学生,克服性

别偏见

男女学生在归因上存在差异,这

同教师对男女生认识上的偏见是分不

开的。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努力

消除对男女差异的偏见,对男女学生

应一视同仁。不能对女学生成功给予

过分的表扬,更不能把女生成功后的

表扬与对男生失败后的批评同时进

行,以免女生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刻

苦努力,缺乏能力感。对男女学生的成

败,教师应进行同样的表扬和批评,不

能对男生严加训斥,而对女生表示同

情或闭口不谈。

总之,高校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

应自觉地运用归因理论,并不断探索,

不断丰富它。在应用归因理论时,要运

用恰当的方法,帮助学生积极归因,这

对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激发

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育教学质

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钟亚明.运用心理学归因理论提高

教育质量[J].中国成人教育,2008,(4).

[2]郝文清,吴远.归因理论在思想政治

教育中的应用[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

2004,(25).

[3]刘永芳.归因理论及其应用[M].济

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

(作者单位:新乡医学院心理学

系,河南新乡453003)

97

教学理论的概述

教学理论的概述 1.教学理论的概念:教学理论是教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既是一门理论科学,也是一门应用科学;它既要研究教学的现象、问题,揭示教学的一般规律,也要研究利用和遵循规律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方法策略和技术。它既是描述性的理论,也是一种处方性和规范性的理论。 2.教学理论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学习理论是教育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是指描述或说明人和动物学习的性质、过程和影响学习的各种因素的学说。教学理论是“在某种意义上的约定俗成的通例,它阐明有关最有效地获得知识与技能的方法规则。从规范性和处方性角度考虑,教学理论关心的是促进学习而不是描述学习。具体地说,教学理论主要研究“怎样教”的问题;学习理论主要是在描述和说明“学习是怎样发生的,以及学习开始后会发生一些什么情况”的问题。 代表内容 ①大教学小课程苏联、中国教学是上位概念,课程是包含于其中的,只是教学的一个部分,从而教学理论包含课程理论。课程是教学内容的代名词,属于教学的一部分;课程也往往被具体化为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三部分,课程理论主要研究教学内容的设计、编制和改革。 ②大课程小教学北美课程涵盖的范围要宽于教学,教学只不过是课程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已。教学只是课程的实施与设计,教学理论只是课程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 3.教学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脉络 (1 )教学理论的形成:教学理论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阶段,从教学经验总结,到教学思想成熟再到教学理论的形成。这一进程是人们对教学实践活动认识不断深化、不断丰富和不断系统的过程,其中系统化是教学理论形成的标志。 《学记》是最早论述教学理论的专著。 在西方教育文献中,最早使用"教学论" 一词的是德国教育家拉特克(W.Ratke ,1571---1635 )和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他们用的词是"Didactica" ,并将其解释为"教学的艺术" 。 赫尔巴特在1806 年出版了《普通教育学》。这里的教育学是"Padagogik" ,英语是"Pedagogy" ,源于希腊语中的"教仆(Pedagogue)" 一词,它主要指教学方法和学生管理两方面。 教育性教学是赫尔巴特教育学的核心,他第一个明确提出这一概念,把道德教育与学科知识教学统一在同一个教学过程中,并提出了著名的教学形式阶段理论,即清楚、联想、系统和方法。 [第一阶段,“明了”(clearness,也译作“清楚”)。在明了阶段,儿童的观念活动处于静态的钻研状态,对学习的内容逐个地进行深入的学习;主要的任务是明了各种知识。这就

高校实践教学论文-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实效性探究

高校实践教学论文-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实效性探究 [摘要]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环节。文章以广西师范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分析了该门课程500多份实践性论文和调研报告,指出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所取得的成效,并提出了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实效性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效性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2005]5号)(简称“05”方案),强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05”方案颁布后,实践教学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环节,而如何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的实效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广西师范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调研了该门课程500多份实践性论文和调研报告。调研范围为2007级、2008级学生,其中2007级173份,2008级327份,院系为全校17个学院的38个专业,主要采用归纳分析法,分析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如何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实效性提出了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的内涵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依据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要求,以组织 和引导大学生主动参与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获得思想道德方面的直接体验为主要内容,以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为目标的教学方式或教学环节。 实践性教学是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助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它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同时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性教学可使学生深入生活、走向社会,在实践体验中树立崇高的理想,陶冶爱国主义情怀,培养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知识内化为思想道德情操,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主要包括校内的实践教学和校外的社会实践教学,具体表现形式有:课题研究、参观考察、专题调研、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社团活动、主题活动等。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中,并在实践中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认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达到获得科学文化知识,增强各种能力和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 与传统的课堂理论教学相比,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更突出的是它的自主性、开放性、灵活性、探究性、实践性、创新性的教学特点。同时,在开展实践性教学时,还要求实践教学内容要有针对性、时效性;实践性教学形式要多样性、灵活性;实践教学组织实施要具体化、规范化;实践教学评价方式要科学化、合理化。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意义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实践性教学,通过实践性教学活动,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达到了“知行合一”的教学目的,同时学生的各种能力也得到锻炼和明显提高,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了高素质人才。 例如,广西师范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长期坚持开展实践性教学,让广大学生在参加实践活动中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受到很好的教育和引导,陶冶了情操,心灵受到震撼,唤起爱国爱民强烈意识;加强了环保意识,增强自身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增强了克服困难、勇往直前的决心和勇气;提高和锻炼了洞察能力、社交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组织能力、独立活动能力、分析和解决能力、创新能力等;初步了解论文写作的基本方法、步骤、格式,为四年后的毕业论文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报告(教书心得)

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报告(教书心得) 时光如梭,光阴似箭。转瞬间,我们就走过了青涩的大一,淡去了对一切事物的好奇心,沉淀下来的只有彷徨。为了更好地适应这个社会,我不得不强迫自己在暑假去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也为了证明自己一下,于是在xx的暑假我便开始了自己的梦想之旅。 放假后,我回到了四川,在成都我高中同学刘运洪做生意——卖西瓜。忙豁了一周,却不见什么成绩。正在这个时候,一个朋友在qq上于我闲聊的时候谈到了教书,并叫我去他们那里一起教书。在和刘运洪商量后,我们一起去到了那个暑假教书的地方——通江。这也算是我做过最有意义的事了。下面就是一些基本工作情况和我的心得体会。 一、基本工作情况 7月18号傍晚我和刘运洪在经过8个小时的车程后一起到了通江县城。在负责人周莉和其他老师的热情接待下,我们首先感受到了这个集体的温暖、和谐。由于时间紧迫,当晚我们就被安排好了第二天的工作。刘运洪安排去教初中的数学和物理并兼任初二的班主任,我却安排到了高一和初中的数学兼任高一的班主任。任务安排好后,我们就得备课啊,当时听到备课感觉好官方啊,从来没有做过的事啊。在请教了其他老师后,经过2小时的奋战,我和刘运洪终于把第二天的课备好了。这是我们第一次备课,显得很不成熟,之后不断总结经验,越来越得心应手了。心里很有成就感。 我们的上课时间是7月14号到8月10号,每周星期日休息。每天早上8点到8点30早自习,这个期间学生子自己早读;8点30 到11点40 是上课时间,此期间老师按课表上课。下午从3点到5点学生按意愿到教室学习,完成当天的作业,老师必须在教室对学生进行辅导,巩固学生当天学习的内容,并且批改前一天的作业。在每学完一个大的知识点,我们便组织了一次小小的考试,以便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期末了还进行一次大考试,这样就完成了期间的教学任务。在教学期间,我们也组织了一些课外活动,旨在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缓解紧张的学习气氛。有演讲比赛,有小孩子们自编自导的话剧,还

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

《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 ——专题讲座 时间:2014年7月5日 地点:悦来镇中心学校会议室 参加人员:全镇教师 主持人:鲁良 主讲人:易雪梅 主题: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 内容: 走进中、小学课堂,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这样一幅幅司空见惯的情景:教师满堂灌,一讲再讲,学生耐着性子听(有的听不进去就睡觉),做不尽的习题;学生按着老师设计好的套路来回答,当一个学生回答问题时,老师和别的学生听的是他(她)答的是否与标准答案能对上号,而不是这个学生的思维过程,一旦学生答错将遭到批判. 为什么学生越学越没有了灵气和活力?为什么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不能体验到快乐?问题的根源在于: 第一,学习内容远离生活世界,偏重科学世界; 第二,脱离现实,缺乏对儿童可能经验的合理构建; 第三,乏味单调的理性知识成为主旋律,不能满足学生多方面志趣、爱好的需要; 第四,课堂活动的物理空间和精神空间狭小。 关注课堂教学,赋予课堂以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成为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课堂教学改革需要重建学生的课堂生活。从理性生活、道德生活、审美生活等方面重建课堂,注重认知、体验、感悟等与学习方式的统一,现实生活与可能生活、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结合,真正赋予课堂教学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把学生培养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个体生活的主体和社会活动的主体。

(一)课堂的作用和功能 说起课堂,是教师再熟悉不过的了。它是学校教育活动中的主要场所。但是,在教育类工具书和教科书中,井没有“课堂”概念的界定。当大家都按照习惯和传承去做的时候,是用不着对课堂去界定。当我们走进新课堂的时候,有必要重新回答“课堂是干什么的地方?”,有必要对课堂功能作进一步认识的。 1.学生要在课堂上承载人类积累下来的知识,课堂的传递知识功能,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的功能。新课堂,不排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精选了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过去,我们的问题是,“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使课堂传递知识的功能具有了“排他性”。从而忽视了“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实现交往的功能 课堂活动,是在班级群体之中发生的。班级群体的每一个成员都具有不同的智慧水平、知识经验、思维方式、认知风格、情感表达等等。在课堂的互动中可以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形成共识和共建。新课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注重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实现平等的交往。 3.个性发展的功能 个性发展功能,是指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功能。在课堂上,学生在各个层面上都发生着情感、意志、兴趣、爱好、态度、价值观、信念等问题。课堂,要使学生在这些方面出现相应的变化,得到发展。新课堂,在引导学生的创造性学习、养成学生的创造型特质方面会有明显的进步。将更加尊重学生的独特性,激发个体的自主精神与首创精神。 二、传统课堂存在哪些弊端 通过开头课堂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传统课堂学习生活比较沉闷,学生有较大的负担和压抑,缺少自主性和愉快感。理想课堂功能的实现,要从克服传统课堂的弊端开始。传统课堂的弊端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过于注重教师的表演和学生集体的整齐 教师课堂独白,以短平快的问答为主,一切顺着教师事先设计好的线路推进。课堂观察的视线集中在教师身上。学生“秧田式”排列,按统一的姿势坐好,聆

教学媒体理论与实践重点和答案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1.媒体:是指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从信源到受信者之间承载并传递信息的载体或工具。a. 媒体是载有信息的物体b. 媒体是存储和传递信息的实体 2.教学媒体:在教与学活动过程中所采用的媒体。从本质上看,教与学活动过程是一种收获、加工、处理和利用事物信息的过程,因此作为储存和传递事物信息的任何 媒体,都能作为教学媒体 3.现代教学媒体: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而产生的一批新型教学媒体,具有现代化的特征。(指直接介入教学活动过程,并用来传递和再现教学信息的现代化信息传递 工具。) 4.新媒体:是指以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为依托,向受众提供信息传播交流服务的新兴媒体。 5.信息:在日常生活中的信息,“消息、情况和知识”;信息的本质,关于事物运动状态与规律的表征;信息论中信息,减少或消除一种情况不确定性的东西。 6.信息体:承载信息的物体 7.教学方法: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师生在共同活动中采用的手段,既包括教师教的方法,也包括学生学的方法 8.线性编辑:指传统的磁带录像编辑,它是利用录像机的磁带为记录媒体,镜头素材中的视频、音频信号以线性方式一个镜头接一个镜头记录在磁带上,镜头素材的重放必 须按照电视录像内容的先后顺序(线性)进行。 9.非线性编辑:是以计算机的硬磁盘为记录媒体,在硬磁盘中的镜头素材已成为数字化的视频、音频信息,它是按照磁盘操作系统规则进行分配的,可以随机访问,以任意 顺序调出任何镜头,而不经过前面的镜头。 10.色键技术:是将电视演播室蓝色幕布前的人和景物(前景),迭加在另一个作为背景的图像或活动视频上,从而获得经济而丰富多彩的电视特技画面 11.教育信息资源:广义教育资源是指支持教育、教学的资源,包括支持教与学的系统、教学材料与环境,包括教育环境资源、教育人力资源和教育信息资源。 12.视频点播:(Video on Demand,VOD),是新兴的传媒技术,该技术融合了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电视技术和数字压缩技术等现代高新技术,是多学科、多领域融合交叉的产物。可以采用交互方式在电脑或电视上(需通过机顶盒)自由 点播视频服务器节目库中的视频节目。 13.人工智能: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是计算机科学、控制论、信息论、神经生物学、评语言学等多种学科相互渗透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和前沿学 科。具备推论、学习、联想三大功能。 14.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又称幻真技术或灵境技术,是在多媒体技术、计算机图形学、仿真技术、人——机接口技术、传感技术、模糊逻辑、人工智能、神经网络及 心理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交叉学科的高技术。 15、虚拟现实系统:虚拟现实系统是人们通过计算机对复杂数据进行可视化、操作以及实时 交互的环境。 二、大题 1、一般媒体发展成为教学媒体要具备的两个基本要素(P13) (1)媒体用于储存与传递以教学为目的的信息时,才可以成为教学媒体 (2)媒体能用于教与学的活动过程时,才能发展为教学媒体 2、现代教学媒体的研究(P15)

河南省2010年教育理论考试试卷高校A

河南省2010年教师资格教育理论考试试卷(A) (使用范围:高等学校教师资格) 总分合计人(签名)总分复核人(签名) 复查总分复查人(签名)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 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选对得1分,选错、多选或 不选得0分。 1.大学发展科学的职能始于【】A.18世纪以前B.18世纪中期 C.19世纪初期 D.19世纪末期 2.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两种【】A.价值选择B.培养模式C.发展阶段 D.政策取向 3.学术权利和行政权力相对平衡的高校管理模式是【】A.美国模式B.英国模式C.日本模式 D.欧洲大陆模式 4.高校师生为共同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而建立的关系属于【】A.社会学意义上的师生关系B.心理学意义上的师生关系 C.伦理学意义上的师生关系 D.教育学意义上的师生关系 5.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形式是【】A.各科教学B.社会实践C.党、团、学生会活动 D.政治课 6.情绪产生的主观原因是人的【】A.需要B.动机C.意志 D.理想 7.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的主体是【】A.高中生B.大学生C.高中教师 D.大学教师 8.先于一定活动而指向这种活动的心理准备状态,称为【】 河南省2010年教师资格教育理论考试()第1页(共10页)

A.迁移B.变式C.定势 D.态度 9.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最早发现遗忘发展的规律是【】A.先快后慢B.先慢后快C.逐渐加快 D.呈U型曲线 10.个人行为的动力和参考系是【】A.社会自我B.心理自我C.理想自我 D.投射自我 11.教师的根本职责是【】A.热爱学生B.严谨治学C.为人师表D.教书育人 12.体现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属性,统帅整个教师职业道德体系的是【】A.职业道德规范B.职业道德原则C.职业道德修养D.职业道德评价13.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最基本、最主要的活动是【】 A.按照章程自主管理 B.招收学生和其它受教育者 C. 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 D.管理使用本单位的设施和费用 14.在我国,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实行的内部管理体制是【】A.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B.校长负责制 C.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D.董事会负责制 15.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校内外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教学方法是【】A.练习法B.实习法C.演示法 D.实验法 16.最经济、最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是【】A.个别教学B.小组教学C.群体教学 D.班级教学 17.在教学活动计划实施过程中,对教学计划、方案执行情况进行的评价是 【】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 D.相对性评价 18.教师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教学活动进行积极、深入、自我调节性的思考,并寻求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是【】A.教学研究B.教学观念C.教学反馈 D.教学反思 19.要求学生发现知识之间的联系,并在此基础上把教材中的概念、规则等重新组合的提问是【】A.综合提问B.分析提问C.评价提问 D.应用提问 20.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是河南省2010年教师资格教育理论考试()第2页(共10页)

高校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

高校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 实践教学是学校实现培养人才目标的重要环节,它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及使学生成为一个复合型人才都具有特殊作用。《高等教育法》明文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本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而学生时间能力的培养、学生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的训练就是靠实践教学来保证的。但是,由于我国高等教育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即便在今天,计划经济体制对高等教育的惯性作用依然存在。在传统的高等教育中,不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更不可能特别关注学生观念、能力、创新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因此,在教育教学中就容易忽视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一直以来就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一个薄弱环节,并且存在着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反过来又制约了实践教学的发展。本文试图分析高校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现有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1 实践教学的现状 目前实践教学基本上都依据专业教学计划来组织教学工作,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实验、课程实习和毕业实习3个方面。实验大多是结合理论课程开设的,而实验课也只是在教学计划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实验方式大多是由教师先讲,学生按照教师的布置或者指导书上的步骤,按部就班,完成实验操作。实验内容一致,结果唯一,学生虽然也参与了实验教学活动,但实质上是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受到一定的限制,同时还培养了一些不能主动参与实验的同学提供的方便。在这种模式下,虽然也强调实验能力的培养,但这种实验能力是被当作技能并以“知识”的形式加以传授,从而导致学生缺乏“创造性”应用能力的培养。 2 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方法陈旧 虽然学校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总体而言,培养模式仍然较单一,管理过死,条条太多,严重影响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的发挥。不少教学内容陈旧落后,某些已经随着科技的发展失去原有价值的内容,仍然在我们教材中占有一定的地位,而某些正在转化为新的知识体系的科学前沿的知识,却仍被我们置于教学大门之外。另外,单一化、灌输性教学方式,仍然是主要的教学方式,师生之间很少交流。 2.2 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 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长期以来形成“理论教学体现学术性,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一个环节、一种补充”的认识。认为实践教学仅是作为理性认识的验证而依附于理论教学,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主要看学生掌握理论的水平,而实践能力则无足轻重,对课程实验、实习的学时越压越少。二是由于实践教学较理论教学难度大而有畏难情绪。实践教学不但需要教材,而且需要实物;不但需要与校内各部门打交道,而且还要协调校外有关单位。教学组织工作较复杂,从实验设计、实验准备到实验报告批改,特别是野外教学生产实习,除去学生方面难于管理的因素外,其衣食住行安全保障及实习大纲的检查指导都要详细安排,同时还要协调好与实习单位的关系。所以有个别教师怕麻烦就轻避重,甚至干脆不搞实践教学。因此,在实验、实习时只是走过场,不愿动脑筋,更不愿动手,应付过关了事。 3 高校实践教学改革的对策

师范大学大学生暑期教学社会实践报告通用范本

内部编号:AN-QP-HT541 版本/ 修改状态:01 / 00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Let All Personnel Enhance The Executive Power, Avoid Self- Development And Collective Work Planning Violation, According To The Fixed Mode To Form Daily Report To Hand In, Finally Realize The Effect Of Timely Update Progress, Quickly Grasp The Required Situation. 编辑: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师范大学大学生暑期教学社会实践报 告通用范本

师范大学大学生暑期教学社会实践报告 通用范本 使用指引:本报告文件可用于为规范管理,让所有人员增强自身的执行力,避免自身发展与集体的工作规划相违背,按固定模式形成日常报告进行上交最终实现及时更新进度,快速掌握所需了解情况的效果。资料下载后可以进行自定义修改,可按照所需进行删减和使用。 这是迈入大学校门后的第二个暑假,为了使这个漫长的暑假过得充实,为了对这两年来所学的知识、所培养的能力作一个除期末考试以外的另一个侧面的检验,所以作为一名师范院校的学生的我,在这个暑期中进行了一次家教实践活动。现将该次实践报告的具体情况作如下报告: 实践对象:川师大附属实验学校一名小学一年级学生(学习成绩较差); 实践目的:对该生一年级所学知识作全面复习、巩固、提高,使其对即将学习的二年级

浅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

113 教学改革与实践 第1期 总第167期 浅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 冯 印 沈明浩 (长春科技学院,吉林 长春 130600) 摘 要:实践教学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如何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提升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水平,是高等教育教学过程的重要问题。研究从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问题出发,充分揭示了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寻其推进的基本方式,以求找到整体提升教学水平的最优途径,实现实践教学的技巧化、模式化、功能化。关 键 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关系研究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657(2017)01-0113-03 收稿日期:2016-11-25 作者简介:冯 印(1986- ),女,吉林省长春市人,长春科技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食品微生物与功能性食品。 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辩证关系从《教育大辞典》可知实践教学被称为相对于理论教学的各种教学活动的总称,主要培养学生实践活动的能力,包含实验以及实践活动在内的、各种软件和构造构思、工程测绘以及社会调研等。其目标是让学生获得感性知识以及相关技术,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理论教学及实践教学虽然在特点及用处上存在极大的不同,但是并非是两种对立的教学体系。第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都是教育系统的重要因素,任何一方的缺席与不完善都会直接影响高校教育体系的品质,给教育品质带来负面的影响。第二,它们二者之间联系密切、互相影响、相辅相成,理论知识是实践教学的指南针,指引着实践教学正确的方向,同时为实践活动中产生的现象带来正确合理的理论及依据;反过来,实践教学对理论教学带来的积极影响也是十分重要的,它能够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的过程中更加深刻地理解理论依据,同时使其在理论创新活动中拥有经验素材。在现代教学中,对学生的理论教学基本 要求中就包括了实践能力。 现在多数学生的理论知识不扎实、动手能力差,且相对缺乏创新思维;如今的实践教学内容十分匮乏,大大阻碍了教学质量的发展和进步。跟进时代的步伐完善人才培养方法,让学校培养出的人才满足社会的需求,解决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竞争力,已成为各大学所关注的重要课题。 二、开展实践教学的主要推进方式(一)传承实践知识 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一直以来都是相辅相成的。理论知识为实践知识提供一定的指引与依据,实践知识能增强对理论知识的消化吸收。由于受传统教学“捡理论、扔实践”思想认识的影响,高校实践教学体系普遍都存在着不完善的地方。要加强实践教学,就必须不断更新知识的概念,充分理解实践知识的功能和特点。过去的教育过度重视理论知识教学而忽略了同样重要的实践教学,片面强调理论知识的重要性,造成学生“高 分低能”的现象,动手能力薄弱。所以要努力增

教学媒体的理论与实践

《教学媒体的理论与实践》复习题 2011-11-30 12:40:58| 分类:study | 标签:教学媒体的理论与实践|字号订阅 v 模块1 教学媒体概述 1、什么是媒体?什么是教学媒体和现代教学媒体? 媒体是指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从信息源到受信者之间承载并传递信息的载体或者工具。 教学媒体是指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所采用的媒体。 现代教学媒体是相当于过去的传统媒体而言的教学媒体,例如幻灯、投影、广播、录音、电影、电视、光盘、电子计算机等硬件及相应的组合系统,如语言实验室、多媒体综合教室、视听阅览室、微格教学训练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等等,都被统称为现代教学系统。可概括为是随着近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而产生的一批新型教学媒体,具有现代化的特征。 2、教学媒体经历哪四个发展历史阶段? 教学媒体的四个发展历史阶段分别为:‘ 一、语言媒体阶段,二、文字媒体阶段,三、印刷媒体阶段,四、电子媒体阶段。 3、教学媒体按媒体的物理性质及媒体呈现的形态可分为哪些类? 教学媒体按媒体的物理性质分类可分为:一、光学投影教学媒体,二、电声教学媒体,三、电视教学媒体,计算机教学媒体。 按媒体呈现的形态分类可分为:1.听觉媒体,2.印刷媒体,3.听觉-印刷媒体,4.静止图像投影媒体,5.听觉-静止图像投影媒体,6.活动视觉媒体,7.有声活动视觉媒体,8.实物媒体,9.人类与环境的资源10.计算机 模块2 教学媒体的本质 1、信息体及信息的形态可分为哪几类? 信息体的类型:自然物信息体、机械信息体、人类信息体 信息的形态:自然信息体、机器信息体、人类感知信息、人类思维信息。 2、在教学活动中,学习者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有哪些? 1.直接接触客观事物获取事物运动状态与规律的第一手信息。 2.从各种教学媒体中,通过媒体的符号去获取事物的信息。

教育教学理论文章

教育教学理论文章 关于教育教学理论文章1 这本书没有那种高深的理论,而是关注现实,在对当代教育实践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典型案例、教育科学史上的名家等的分析对比 综合上,从课堂教学、学科教育、素质教育、理想教育、教育研究 等5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提出了亟需更新的教育新理念。阅 读了袁先生的《教育新理念》,让我的头脑经历了一番洗礼。处在 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时期的教师,需要以一种怎样的姿态迎接 这一转变呢?我个人认为应具有以下理念: 一、修身养性,展现教师的人格魅力 教师的良好人格能对学生产生良好的影响,是形成学生人格的重要条件。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教师人格对于年轻的 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教育者的人格是 教育事业的一切。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该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只有从教师的人格的活的源泉中,才能涌现出教育的力量,任 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的多么美妙,都不能代替 教育事业中教师的人格。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 二、热爱学生,做到对学生尊重与宽容 “教育是人学”。教师劳动的对象是有着丰富情感和人格尊严的、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具体的人。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应成为教 育理论与实践的逻辑起点。 (一)教师应尊重学生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和自由意志,尊重学生多姿多彩的选择,尊重学生主动活泼的呈献。 (二)教师还要学会宽容学生

宽容,是做人的一种美德,施与这种美德会对受与者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当然这种宽容并不是放纵。 宽容是一种修养,能使教师遇到突发事件仍保持一种平等、平和的心态对待学生;宽容是一种胸襟,能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广阔的心胸;宽容更是一门教育艺术,它能使教师不厌其烦地对学生坚持耐心的 多方式的教育,给学生以自我反思、认识、改正错误的机会。著名 教育家魏书生先生对犯错误的学生,常常让他们先做一件好事,然 后写一份心理活动说明书,要求反映出做好事前、做好事时,做好 事后心灵深处的旧我和新我是怎样论战的,这种做法,既能让学生 自觉认识错误,改正错误,更能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良苦用心,感 受到老师真诚的爱。 三、要做伯乐,具有一双发现人才的慧眼 生活中许多有特殊天赋的人、有着异乎常人的大智慧的人,一开始通常不会被人理解,反而被称为愚蠢或傻瓜。我们的学生中其实 也不乏这样与众不同看似愚蠢的人,身为老师的我们是不是只盯着 那些分数指挥棒下的“优等生”,而错把美丽的天鹅当成了可怜的 丑小鸭了呢?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发展。需要教师关注个性差异,允许每个学生自由地发展与个性充分地张扬。我们对待学 生不能象“割韭菜似的一刀切”,而是应该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 因材施教,我们应当善于用欣喜的目光去发现去培养有独特个性, 富有想象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把理解与鼓励作为给学生们的礼物,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有天才出现。“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它是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主体,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本位,以学生的创造性发展为本位。教育工作 者在参与新课改的实践中,运用自己的智慧和热情,确立行动目标,迎接教育的挑战。 每一本书都是一个人精神财富,《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这本书确实值得一读,尤其是从事教育的工作者们。从这本书中,普通 教师可以读出人生哲理,教育智慧;教育管理者可以读出管理理念、 办学方向;而思想者读出的更多是心灵的共鸣、灵魂的回音。我是一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实践教学改革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实践教学改革的研究 作者:张永鹏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7年第06期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互联网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为人们的生活工作与学习带来许多的便利,满足人们对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的需要,基于此,高校在全新的发展形势下应在实践教学中融入互联网理念,本文主要研究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并相应的提出有效的改革措施,希望为推动高校实践教学质量提升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互联网+”背景;高校;实践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6-0015-01 近些年,科学技术飞速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促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给现代高效教育带来深远的影响,因此,高校在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之中应重视融入互联网理念,实现对传统高校教学课堂的变革,然而,现阶段大多数的高校教育工作人员缺乏对互联网全面的认识,为此,高校应充分发挥出信息技术的优势,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式,为高校的教育质量与效果提供重要保障。 一、基于互联网时代下高校实践教学面临的问题 传统的高校实践教学中存在着教学方式落后等问题,因此,基于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应充分的发挥出现代化教学方式的优势,积极的采取多媒体教学方式,然而,由于互联网理念在高校实践教学中的应用起步较晚,各方面还有待于成熟,导致高校的实践教学中面临着许多方面的问题。 (一)缺乏多媒体综合教室 就多媒体教室来看,其主要包括五种类型:一基于Web型,二多功能型,三标准型,四学科专业型,五简易型等,大多数的高校目前主要采用简易型的多媒体教室,大致包括下面几点内容:一投影仪,二幕布,三音响,四计算机,五话筒等。然而,当前的多媒体教室面临着教学硬件设备不足的问题,给高校多媒体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带来巨大的阻碍。 (二)互联网资源利用率不高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普及,越来越多的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之中应用互联网技术,为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奠定坚实基础,然而,由于受到教师自身的计算机操作水平的限制,大多

教学社会实践报告3篇

教学社会实践报告3篇 本文结束目录教学社会实践报告暑期教学社会实践报告教学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实践单位:xx教育 实践时间:x月1日--x月2x日 实践内容:辅导小学三年级至五年级语文 为了丰富自己的暑假生活,增加社会实践经验,增加自己的耐心和责任感,更多的将自己的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并通过自己努力和劳动为家庭减轻一定的负担,所以我决定让这个暑假过的充实而又丰富多彩。 来到的第一天见到冯校长,他把教课的情况给我慎重的说一下,说这即是对我们大学生一次锻炼,也是对我们即将步入社会的一次考验,听后我满怀信心的答应下来了,我相信我一定会善始善终。 1开学第一天按照事先分好的任务给学生安排就座。 2与学生相互认识。 3给学生详细介绍下以后的学习流程,以及对大家的要求。 此学习流程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x月5日至x月1x日为作业阶段,这阶段要求学生把暑假作业及老师布置的作业认真完成,之后再有老师一一讲解,更进一步的夯实基础。第二阶段x 月1x日至x月x日为复习阶段,这阶段让学生再熟悉下学过的知

识,再加上每天一练一总结,然后每周一大考,更进一步巩固旧知识。第三阶段x月x日至x月26日为预习阶段,这阶段让学生提前熟悉下要学的内容,回到学校再学时就得心应手了。 正式开始此次暑假课程辅导,让学生能够劳逸结合,适当合理的安排课程的种类、顺序、数量,努力做到使学生在快乐中探求真知,能够巩固旧知识又能学到新知识,对一位求知者多好啊! 在辅导接近尾声的阶段,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测试,了解学生在整个暑假辅导过程中的收获所得,并将真实情况适当的反映给学生家长,以帮助孩子以后的学习中更好的取得进步。 应该对此暑假培训进行总结,并让学生们自我思考从中学到什么?收获了多少?并鼓励学生们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加努力。 实践体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自己处世的耐心,对于年龄较小的学生来说,想要让他们学有所得、服从管理,就更加需要耐心和技巧;还有做任何事情,对待任何人都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随便的发脾气,尤其对于一些小孩子的问题更应该注重引导和鼓励,而不是采取强硬的态度和措施········实践结果:此次暑假辅导班“小小老师”的实践使自己的生活非常充实,丰富多彩,没有虚度光阴。 经过这短暂的二个月,学到了不少东西,像市场许多潜规则,经过社会的洗礼以后,慢慢从稚嫩走向成熟,慢慢的蜕变,不会像以前一样那么幼稚,有时候也就是另一种形式的无知. 范文二

2016教育学现代教育家的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6教育学现代教育家的教育理论与 实践 一、杨贤江与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 《新教育大纲》是中国第一本比较系统地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阐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教育史ABC》是第一部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教育历史的著作; 1、论教育本质: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阐明教育的本质,“教育为‘观念形态的劳动领域之一’,即社会的上层建筑之一。”建立于经济基础之上,取决于经济基础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在承认教育是社会上层建筑的同时,也不否认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手段,教育具有双重属性; 2、“全人生指导”与青年教育: (1)产生青年问题的原因,一是青年期是身心发生显著而重要变化的时期;二是社会动荡剧变更易导致青年问题; (2)全人生的指导的含义是指对青年进行全面关心、教育和引导,既要关心他们的文化知识的学习,又要对他们生活中的各种实际问题进行正确的指点和引导,使之德、智、体诸方面都能得以健康成长;全人生指导教育思想的核心是“革命的人生观”,其出发点是引导青年走上革命的道路,过革命的人生; (3)具体内容为: ①教育要谋求素质的全面发展; ②教育要引导学生过正常而全面的生活,包括健康生活、公民生活、劳动生活和文化生活四方面; ③不仅要指导学生的在校生活,还要指导学生的校外生活; 二、黄炎培的职业教育实践 (1)职业教育的探索: ①1913年发表重要论文《学校教育采用实用主义之商榷》; ②1914年赴安徽。江苏、浙江等地考察教育; ③1916年主持成立了第一个省级职业教育机构-江苏省职业教育研究会; ④1917年中华职业教育社成立后发表的《中华职业教育社宣言书》标志着黄炎培为代表的职业教育思潮的形成; ⑤黄炎培早期职业教育思想更多以解决个人生计问题为重,认为职业教育的要旨有三:“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世界、国家增进生产力之准备”; ⑥20年代起提出“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的职业教育目的,20年代中后期提出大职业教育主义的观念,认为办职业教育必须联络和沟通所有教育界和职业界,参与全社会的活动和发展,更多地探寻了职业教育外部环境的适应问题; (2)职业教育的作用和地位: 第一,职业教育的理论价值为“谋个性之发展;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 第二,对当时中国社会的作用为有助于解决中国最大最重要最急需解决的人民生计问题;

教师教育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年

教师教育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实践教学是高等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的重要环节,它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新一轮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对承担基础教育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它要求改变过去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的教学方法,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和勤于动手主动学习,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和通过“做中学”达到培养目标。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由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要求教师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达到新课程培养目标。为适应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对高素质、技能型中小学教师的需求,变革教师教育专业培养模式,突出职业能力培养,提升教师教育专业毕业生培养质量,使其能够迅速适应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新需求,成为当前高等师范院校面临的紧迫任务。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类专业普遍存在实践教学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方法陈旧、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等诸多问题,这严重制约着教师教育类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地方高校教师教育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迫在眉睫。有鉴于此,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我校”)从2009年起在所有教师教育类专业进行实践教学改革。力求通过实践教学改革提升教师教育类专业学生的教学技能、班级管理能力和适应农村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业岗位的其他能力,改 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一、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决定人才培养质量,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为推进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程,学校一方面组织各教学系和相关部门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毕业生适应情况调查,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剖析地方高师院校现行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研究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教育专业标准,明确教师培养的目标和规格,探索和创新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并充分利用 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实施改革。校内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合理设置课程,更新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校外则在当地教学质量和社会认可度高的中小学、幼儿园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根据专业特点和教学需要,打破常规,打破教学时间限制,灵活安排见习、实训和实习,让学生在中小学、幼儿园真实的教学环境中得到专业技能的全面训练,努力实现学校教学与学生未来职业岗位的有效衔接。走“校校结合”和“校校交替”的人才培养之路,使学生在“校校交替”中逐步形成从事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与服务的实际技能和能力。通过改革与实践,学校构建了“以学科基础课程为基础,以教师教育类课程和全程实训为两翼”的教师教育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保证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学科基本知识的基础提高了学生就业竞争力和教师职业岗 位适应能力。上,加强了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二、增加教师教育 类课程门类,加强学生教师专业化发展课程设置是教育的核心问题,它事关教育的质量和生命,因此,教师教育专业改革首先必须从改革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人手。针对长期以来教师教育类专业课程门类少、结构不合理的现状,我们 从培养专业化、职业化的教师着眼,调整课程结构,增加教育类课程。 1 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学校根据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和少年儿童全面发展对教师的要求,在公共基础课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课程模块的基础上增设了教师

初探高校实践教学环节的学生评教体系

初探高校实践教学环节的学生评教体系摘要:实践教学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科学有效地开展实践教学环节的学生评教工作,是实现实践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手段,对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阐述如何构建实践教学环节中的学生评教体系以及实施效果等方面内容。 关键词:学生评教;实践教学环节;指标体系;教学质量 高等学校的责任是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创新性人才。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必须依靠高水平的教学质量。课堂教学效果是教学质量的核心,因此课堂教学评价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手段之一。高等学校课堂教学评价通常包括学生评教、同行评价、教师自评及督导评价等几种方式。因此,课堂教学是目前各高校提高教学质量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其中,学生评教因其相对更为全面、客观,已成为高校实施教学质量监控最主要、最有效的监控手段。本文以北京林业大学实施的课堂教学中的学生评教为例,阐述学生评的价基本内涵。 一、实践教学的学生评教现状 大多数高校非常重视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大都有一套学生评教指标体系。收集学生对课堂教学效果评价的主要方式包括网上学生评教、学生座谈会及纸质问卷调查等。但是,大部分学校缺乏针对实践教学环节的、科学完善的学生评教体系。部分学校的实践教学环节是由实验员来完成,使学生不能真正认识到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性,也缺乏较完善的实践教学指标体系,让学生对其进行评价。部分学校在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方面只重结果,未足够重视教学过程。 二、学生评教在实践教学中的必要性 教育部提出了《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体现出对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更加重视。高校应逐步建立起科学完善的实践教学学生评教体系,通过对实践教学环节进行评价,使师生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通过学生评教,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实践教学环节在大学期间的重要性并不低于甚至高于理论课,让学生不再忽视实践教学。通过学生评教的实施,提高和完善实践环节的教学效果,鼓励教师将精力大力投入到实践教学研究中,逐渐理顺教学思路,创新教学理念,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使实践教学质量的总体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1]。 三、实践教学的学生评教原则 (一)目标性 建立实践教学学生评教体系要紧紧围绕培养高素质的创新性人才这一教学活动总目标,合理地选择学生教学评教体系要素,组织协调各种保障力量以有效达成培养目标[2]。 (二)监控性 一般高校都结合本校实际设置了不同的实践环节,如实习、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等,但大部分都没有起到实质作用,没有真正达到拓展理论教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目标。原因主要在于实践过程没有真正地落到实处,而学校在实践教学质量监控方面又较薄弱。因而只有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学生评教指标体系才能起到相应的促进和监控作用。 (三)可操作性 构建实践教学学生评教指标体系,除了要满足考察和监督实践教学环节的要求,还要做到可操作性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