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地区政府间关系研究

当代中国地区政府间关系研究
当代中国地区政府间关系研究

u 学术探索u 2000年第4期u 总第58期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56

当代中国地区政府间关系研究

王胜章

(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云南

昆明

650091)

摘要:当代中国地区政府间关系,是指当代中国各地区政府之间基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相互合作而形成的横向关系。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各种形式经济区的形成,各地区政府间的横向关系日益密切和活跃。理顺和发展各地区政府之间的横向关系,对于缩小中国地区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和共同发展,都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关键词:地区政府;关系;研究中图分类号:A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00)04-0056-03

收稿日期:2000-01-20

作者简介:王胜章(1974)

),男,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硕士研究生。

一、政府间关系和地区政府间关系的一般理论

政府间关系是指政府之间形成的纵向与横向关系,一般包括纵向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关系,地方各级政府间关系和横向的各地区政府间关系。国内有的学者还将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关系看作是政府间关系的内容。由此可见,政府间关系的内容和范围是相当广泛的,同时也表明了政府间关系本身的复杂性和重要性。从政治学角度来看,一方面,政府间关系构成了一个社会的管理与资源配置的网络体系,这种关系协调得怎么样直接关系到整个政治体系的稳定与协调发展;另一方面,政府间关系是社会主要利益关系的直接反映,处理好政府间关系是实现社会利益平衡,保证最大多数利益得到合理实现的关键。正是基于以上原因,不少国内外政治学学者都比较重视对政府间关系的研究。

就地区政府间关系而言,它是指互不隶属的各地区政府之间的横向关系,比如省与省、市与市、县与县之间的关系。显然,这种横向关系并不是由于二者之间存在直接的权力关系或财政关系所形成的,但是,这并不影响政府间横向关系的发展、现代社会化大生产和政府对社会事务的管理范围扩大使各政府充分认识到,为解决某些共同事务所结成的正式或非正式的公共行政关系,对各政府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尤其是60年代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国内地方政府都充分认识到横向的地区经济合作十分有助于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于是与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相呼应,各国国内的区域

经济合作也蓬勃发展,而新的经济生活方式极大地推动了横向政府间的合作。经济关系的发展以及由此带来的各地间经济的广泛渗透,使得政府间的横向合作变得十分密切和牢固。

从各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地方政府间的横向关系可分为正式与非正式两种。正式的关系往往基于一定协议和组织而形成,非正式的关系主要是各地官员和公务员之间因公务或私情所形成的

对政府间关系有影响的个人关系或团体关系。

112

这里仅简要分析正式关系。正式关系的形成有以下几种情况。

(l)在协议的基础上形成的合作关系。它是各地区政府为解决共同面临的问题或协调双方之间在某一领域上的关系,通过订立协议的方式形成的合作关系。在美国,州与州之间的这种/州际协议0,是以立法的形式订立的,因而不但为有关州官员所承认,而且为美国国会所接受。纽约港口管理局就是一项州际协议的产物,它是纽约州和新泽西州之间的协议。另外,在今日美国,还有诸如地区教育协议、州际石油协议等都属于这种形式的合作关系。

(2)地方间为处理某一共同问题而形成的合作关系。在美国,大部分大城市地区都有/特别区域0,每一个/特别区域0都由几个城市地区或城市与乡村地区组合而成。这些城市地区或乡村地区政府组成/特别区域0的目的,就是通过相互间的横向合作,共同为各自的居民提供诸如中小学教育、水与垃圾的处理、警务、消防、环保、运输等全面的服务。

(3)在中央政府的组织策划下而形成的合作

57

u 学术探索u 2000年第4期u 总第58期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关系。这种关系在中央集权制国家中表现较多。通常是中央政府为了解决一些比较大的、跨地区的问题,将与该问题有关的地方政府组合起来,通过地方政府间的合作以及这些地方与中央政府的合作来解决这些大的问题。

(4)以协会的形式建立的合作关系。这种合作是通过地方政府之间建立地方政府协会而实现的。在英国就有各种地方机构的协会,如县议会协会、市自治团体协会、伦敦市常任联合委员会、地区议会协会等。这些协会不仅能促进政府间的合作关系,而且也能为各级政府提供许多交流和咨询的机会。

122

二、当代中国地区政府间关系的实证分析

当代中国地区政府间关系是指当代中国各地区政府之间基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相互合作而形成的横向关系。它主要包括三个不同层次的关系:一是成片的不同的省、市、自治区,如东西部、南北之间的关系;二是在不同的省、市、自治区范围内,邻

近的地市、县市、乡镇之间的关系;三是在省、市、自治区范围内,互不隶属邻近的地市、县市、乡镇之间的关系。应该指出的是,这种政府间的关系不是上下级的隶属权力关系,也不是互相独立封锁、损人利己的关系,而是一种协商合作、互相支援、互通有无、互惠互利的关系。

132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各地区政府间的关系基本上处于一种被阻隔的状态,这种状态的形成是与行政管理体制上的/条条专政0分不开的。/条条专政0意味着条条管理排挤地方管理,地方管理地位被消弱,地方间合作与协调的基础也就变得十分薄弱,而且,合作与协调本身的价值与意义也被冲淡。从根本上讲,/条条专政0是整个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问题。因此,对/条条专政0与地区政府间横向关系的分析必须与整个计划经济管理体制联系起来。综合而言,在/条条专政0下,地区政府间横向阻隔的原因有:(1)地方完全服从中央的计划安排,地方政府的管理地位和地方利益受排挤,使得地区政府间扩展横向联系的基础薄弱。(2)地方政府机构与中央各部委的对口设置使得地方政府实际上被/条条专政0所肢解,地方行动只不过是地方各部门的行动,地方的整体行动和发展规划形不成,地区政府间的横向关系也无从谈起。(3)经济与社会发展所需的物质资源、财力资源等主要控制在中央各部委手中,地方政府掌握的资源十分有限,这使得地方政府间缺乏联系与合作的物质基础和合作领域。

以上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在传统体制下中央集权程度是与地区政府间的阻隔程度成正比的。也就是说,中央越是集权,各地区政府间的阻隔程度就越大。

需要指出的是,在传统体制下,地区政府间关系基本处于阻隔状态并不是说在传统体制下地区

政府间没有关系,只是政府间关系的形式不同和范围有限。如当时的西料东运,南粮北调,形成了

东西部、南北之间的一些往来。这里不仅有物资的调运,而且有人员特别是技术人员的交往,力求做到互惠互利。142

改革开放以后,推行改革、开放、搞活,特别是放权让利的政策,极大地促进了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合作,其直接结果是发展了各地区政府间的横向合作。这种横向合作都是以经济协作为媒介的。据统计,到1986年,仅以大中城市为中心的跨省、市的经济协作区全国就有24个。不同地区经济管理的横向协作的发展与两个因素密切相关:一是改革中企业的自主发展必然会冲破行政界线而寻求广泛的合作,企业的充分发展对主管的地方政府是十分有利的,地方政府会努力促进企业的发展;二是改革中城市和地方政府的经济管理权力也有扩大,从中央政府那里获得更多的自主权,在这个前提下,地方和城市政府为推动本地经济发展,为本地企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政府也主

动提出创办横向经济联合等事宜。正是在企业和政府的共同推动下,不同地区之间的横向经济协作才得到很好的发展。这种发展无疑彻底消解了传统体制下地区政府间的横向阻隔的局面,使地区政府间的横向关系日益密切和活跃。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各种形式经济区的形成,各地区政府间的横向关系有不同的形式,表现如下:

第一,为缩小地区差异和发展不平衡而开展的横向合作关系。这主要是指改革开放以后,在中央政府的东重西轻倾斜政策的影响下扩大了地区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平衡性,因此,欠发达地区有压力,奋起直追,加强横向联系,向发达地区学习、取经,政府间的联系因而得到加强。例如,江苏省与陕西省进行干部交流合作,其宗旨是:东西互助,对口支援,沟通信息,外引内援,培养干部,发展经济。根据协议,江苏于1991年选拨73名熟悉经济工作的领导干部到陕西秦巴山区任职,帮助工作,陕西选拔73名分管经济工作的领导干部到江苏省有关市县挂职工作,锻炼学习。这种合作在其它地区政府间也广泛存在。

第二,为维护各自利益而形成的区域联合与竞争关系。这主要是由于东西部之间的讨价还价,促使东部或西部省、市、自治区互相联合,并为维护各自利益而相互竞争。比如,在东西部经济交往中西部指责东部低价进、高价出,要求提高原材料的价格;东部则批评西部观念陈旧,管理不善。中央曾作过调解、协调的工作,促使双方代表聚会,希望通过谈判、协调解决问题,平息纷争,但结果是不欢而散,什么问题也没有解决。中央掌握的物质资源仍然需要往东运送,东部仍然在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给西部以支援,合作的

u 学术探索u 2000年第4期u 总第58期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58

形式仍然存在。但其他原材料则由市场安排,寻找好买主,进行新的合作。东西部的矛盾和纷争一时难以解决,有待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也有待于西部的开发和发展,更有待于东西部地区差距的缩小。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行,平等竞争、公平交易最终将成为东西部交往的原则和法码。

第三,不同地区政府之间自发形成的联合和协商关系。这种关系可以说是地区政府间关系发展的一种新风尚。有三种情况:首先是西北集团,把西北五省)))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的领导人和最重要的经济官员联合起来。各省区省长、主席及其顾问每年会晤一次,会唔地点在各省区首府转流安排。会晤的目的和任务是交流信息,研究共同存在的问题,并确定在某些具体地区或项目上的合作。其次是西南集团,领导人每年开一次会。所不同的是,西南集团每省区派出一个工作小组安排会议,为领导人的定期集会作准备,但没有建立庞大的官僚机构,会议的工作人员都是临时雇用的。最后就是由于历史和个人原因,长春市、沈阳市、郑州市、石家庄市、武汉市与西部城市保持着密切联系。另外,广州、深圳、香港与西部地区也有着特殊的联系,四川对武汉、上海情有独钟。还有西部地区两省或多省之间的合作协定,以及不同地区企业之间的联系和合作。以上不同地区政府之间的联合与合作,都声称得到了中央政府的赞许,其实都没有得到中央政府的授权,只是一种自发的联合与合作。

152

第四,在中央政府授权或组织策划下而形成的不同地区政府之间的经济联合与合作。这种联合与合作都是基于一定经济关系、地理关系和历史文化关系而形成的,经济区的形成与中央政府参与和有关地方政府的合作推动有关;经济区形成后,经济上的密切联系又促进了地方政府间的横向合作。其中比较重要的有:1983年建立的上海

经济区,包括五省一市)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和上海市。国务院任命当时任上海市市长的汪道涵领导上海经济区办公室的工作。根据国务院的授权,该办公室负有提高跨省合作,解决较为广泛的经济事务的使命。另外一例是1992年当时担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计划委员会主任的邹家华,考察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并会见了五省区的领导人,成立了华南和西南地区的经济合作区。这个集团包括四川、贵州、云南、广西、广东、海南六省区。中央希望华南帮助西南,先进带动后进,加快经济发展速度。据报道,六省区会议达成了/意向书0,所有成员都同意加入经济共同发展的区域计划。这种新型的区域经济合作机制,更具有权威性,其影响必将是深远的。另外,还有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以及西部大开发中形成的各区域经济发展计划,都在中央政府的考虑之中。162

三、当代中国地区政府间关系发展的趋势

通过以上对当代中国地区政府间关系的实证分析,不难看出,当代中国地区政府间关系的发展呈现出一种由冷变热,由单一性向多样性的变迁,其根本推动力是区域经济的发展。总的趋势是随着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各地区政府间关系将在自觉自愿原则下更加密切,其主要内容是公平竞争、协调合作、互通有无、互相支援、共同发展。从大的方面看,随着国家实施对西部的大开发,在中央政府的推动下,东西部之间以多领域合作和互

相支援为主要内容的横向关系将进一步发展,同时西部10个省市自治区之间的/西西合作0将成为地区政府间关系发展的新亮点。总的来说,在西部大开发的大环境下,中国地区政府之间的横向联系将形成内容丰富的经济合作关系网络,这无疑是地区政府间关系发展的积极趋势。值得一提的是,地区政府间关系活跃发展的同时,也会引起一些消极的方面。密切政府间关系,加强政府间合

作,总体上是积极的,符合社会发展趋势,但如果

调节不好,就会产生一系列冲突。172

最典型的是地

方保护主义的兴起。其原因是密切的经济合作会在合作的地方政府间形成各种共同利益和共同的默契。当它们在与中央政府/讨价还价0时,它们会以整体的形式,借整体的力量来制约中央。在20世纪的后半期,西方国家的中央政府都普遍面临着这种来自联合的地方力量的压力。这种压力在一定意义上制约了中央,保护了地方,不利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整体发展目标的实施。这实际上向中央政府提出了一个问题,即在未来的发展中,在协调好与各地方政府关系的同时,如何协调好与各种形式地方联合体的关系。

实践证明,理顺和发展各地区政府之间的横向关系,对于缩小中国地区之间的差距和发展的

不平衡性,实现中国的共同富裕和共同发展,对于

中国现代化的早日实现,都将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参考文献2

112172林尚立15国内政府间关系6第98)99页,浙江人民出版社1

122罗孟浩15各国地方政府6第152页,中正书局(台湾)(1959年版)1

132142谢庆奎15中国政府的附际关系研究6,北京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第32页61

152162[美]鲍大可15中国西部四十年6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年,第558)562页1

1责任编辑:阮凤平2

区域视角下地方政府间横向关系调适

区域视角下地方政府间横向关系调适 【摘要】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涉足地方政府间的关系研究,但体制、国情的特殊性也决定了我国地方政府间横向关系研究不可能照搬西方的理论与实践措施,因此必须结合具体国情认清地方政府横向关系调适对我国社会发 展的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分析目前地方政府横向关系调适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区域地方政府横向关系调适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地方政府横向关系即并不存在隶属关系的各级政府之 间进行权力互动和利益博弈的关系,具体涉及到政治、经济以及文化各个方面。构建这种横向关系的政府主体既可以是平行的同级地方政府,也可以是不平行但互不隶属的地方政府。总而言之,地方政府横向关系的主要特点之一便是关系主体间不存在管辖与被管辖或者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我国地方政府横向关系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一方面是受全球化趋势和区域一体化理论影响;另一方面,我国实施改革开放,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地方政府也获得了相对独立的地位,可以自由调节和支配一定的资源,为本地区谋求最大利益,这为地方政府的区域合作提供了可能。

在此基础上,我国也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域一体化理论,并进行了诸多实践。要加快区域合作,需要各个城市间资源共享、市场共通,以实现优势互补和利益共有,而地方政府在这其中起到重要的主导作用。为此,要想实现区域一体化,实现规模效益,必须重视地方政府横向关系的调适。 地方政府间横向关系调适的意义 地方政府为了提升整体竞争力而在区域间开展合作,但同时由于地方保护主义、资源争夺等因素,地方政府间在横向关系上也出现了大量的矛盾和摩擦,并且危及区域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而且由于我国的区域一体化理论实践并不长,在这一过程中大多是关注地方政府的合作问题,而较少研究地方政府间横向关系,这也导致地方政府间关系调适缺乏理论指导。实际上当前地方政府间在合作过程中出现了发展差距拉大、跨地区性公共事务管理失灵、统一市场割裂等问题,这严重影响了区域一体化发展。在此背景下,进行地方政府间横向关系调适更具现实意义。 首先,调适地方政府间横向关系能够缓解地方政府间的冲突,从而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地方政府间由于缺乏调适机制,彼此很难在公共产品和服务上进行协调,容易出现“公用地悲剧”,如地方政府间在边界接壤地区的一些资源划分 不清,造成双方甚至是多方的过度开发,最终将导致资源枯竭;而在污染治理、疾病防控等方面却又出现互相推脱的现

地方政府学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1.地方政府:是由中央政府为治理国家一部分地域或部分地域某些社会事务而设置的政府单位。 2.行政体地方政府:是由中央政府或上级政府任命产生的地方政府。 3.地方政府权限:指地方政府行使权力的范围,是地方政府自由裁量权行使的限度。 4.地方制度:指在国家治理上有关行政区域划分和地方国家机关或自治机关的组织、职权以及行使职权的程序等法律、政策、惯例的总称。 5.地方行政机关:是地方政府单位的组成部分,是行使地方政府行政权的机关,是承担对地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职责的机关。 6.地方政府的职能:是国家政府职能的组成部分,是地方政府职责和功能的总称。 7.地方政府保障社会的职能:是指地方政府通过对本地社会性事务方面的管理和服务,确保当地社会的稳定,为当地的可持续性发展创造条件。 8.地方政府关系:是指地方政府纵向的上下关系、横向的左右关系以及与无隶属关系的不同地区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 9.地方政府管理:是指地方政府中的行政机关依据国家宪法和相关法律对自身事务和对辖区社会公共事务,行使法定权力,履行自己职能,进行控制和协调活动的总称。 10.地方财政收入:是指地方政府在一个预算年度内,通过各种途径依法取得的各种收入。 11.地方选举:是相对于国家选举而言的,主要是选举产生地方代议机关成员和其他地方公职人员。 12.地方财政预算:是地方政府在一定时期内的财政收支计划。 13.地方自治:是国家权力分权或相互制衡原则在中央与地方关系中的体现。 14.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15.我国的特别行政区自治:是中国为了和平解决香港、澳门问题,用设置特别行政区的办法来处理中央政府与这两个地区的关系。 16.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是一种社区自治,即地方政府自治和居住区管理与服务自治。

当代中国地方政府分析

当代中国地方政府分析 政治学与行政学一班 郭永胜 20114164

一:建国以来财政体制改革的内容? 自建国以来,伴随各时期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我国财政管理体制经历过多次变动,但总的趋势是由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逐步过渡到实行各种形式的在中央统一领导下的分级管理的体制。 (一)1950~1979年的“统收统支”的财政管理体制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时期:建国初期1949~1952年实行高度集中的财政管理体制;“一五时期”1953~1957年实行划分收支、分级管理、分类分成的财政管理体制;1958~1960年前期实行“以收定支,五年不变”的办法,后期实行“总额分成,一年一变”财政管理体制;1961~1966年实行比较集中的、收益分成上继续实行“总额分成,一年一变”的财政管理体制;以及“十年文革”时期变动不定的财政管理体制。 (二)1980~1993年的“分灶吃饭”财政管理体制 为适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自1980年起,在放权让利、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和地方财权的同时,实行了“分灶吃饭”的财政包干管理体制。这一阶段又分为以下三个时期:1980-1984年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财政管理体制①;1985-1987年实行“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的财政管理体制;1988-1993年实行多种形式的财政包干分配体制。 (三)1994至今的“分税制”的分级财政管理体制 为了进一步理顺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分配关系,更好地发挥国家财政的职能作用,增强中央的宏观调控能力,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国务院决定①,从1994年1月1日起改革地方财政包干体制,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计划单列市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 二:我国的主要税种有哪些?征税对象是谁? 按现在大的分类,主要是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资源税、行为税和其他: 1、流转税: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车辆购置税等; 2、所得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 3、资源税: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等; 4、财产税: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等; 5、行为税:印花税、车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 6、其他税:农林特产税、耕地占用税、契税等。 流转税的征税对象:流转税是以流转额为课税对象的税种。 所得税的征税对象:个人所得 资源税的征税对象:在我国境内开采应税矿产品或者生产盐的单位和个人,包括:原油、天然气、煤炭、其它非金属矿原矿、黑色金属矿原矿,有色金属矿原矿、盐七类。 财产税的征税对象:财产税是以纳税人所有或属其支配的财产为课税对象的一类税收。 行为税的征税对象:是指以纳税人的某种行为为课税对象而征收的一种税。三:94年实行分税制改革的原因? 分税制是指在国家各级政府之间明确划分事权及支出范围的基础上,按照事权与财力相统一的原则,结合税种的特征,划分中央与地方的税收管理权限和税收收入,并铺之以转移支付制度的预算管理体制。 分税制改革前,我国实行的是财政包干体制,这一体制在过去的经济发展中起过积极的作用,但随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不断扩大,其弊端日益明显,

电大行政管理本科政地方政府学

电大行本地方政府学 一、名词解释 1.地方政府:是国家设置在中央政府之下,行使部分国家权力,管理国家和地方事务的地域性政府。 2.票决制:是指市、县级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正职的拟任人选和推荐人选、由上级党委常委会提名,党委全体会议审议,进行无记名投票表决;党委会全体会议闭会期间,由常委会做出决定,决定前应征求全委会成员的意见。 3.公务员制: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4.政府雇员制:指的是由纳税人出资金,委托政府在某一时期、某一特定项目中雇用急需人员服务于公共利益的公务员录用体制。 5.问责制:是指上级部门、公民对政府的行政行为进行质疑和追究的制度。 6.公务员录用制:即国家考试录用公务员的原则、范围、对象、条件、程序、方法等各种具体制度的总称。 7.公务员辞职:是指公务员根据本人意愿,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在一定条件下申请终止其与行政机关关系的行为。8.公务员职位:就是特定职务、职权以及相应责任的集合体,它由符合一定标准的人员担任。 9.公务员辞退:是指行政机关对不适合继续担任公务员的人员,依法取消其权利与义务,使之退出公务员队伍的行为。10.公务员退休:是指公务员为国家工作达到一定年限和规定年龄,或者因公、因病丧失工作能力而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办理离开工作岗位的手续并享受相关待遇。 11.公务员任用:是指任职机关根据有关的法律规定和任职条件的要求,通过法定程序和手续,任用公务员担任某一职务的过程。 12.地方政府人力资源:是指省级和省级以下政府系统内所雇用的人力资源以及地方政府所能利用和开发的人力资源,包括地方国家权力系统与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系统内所雇用的人力资源,以及民主党派人士、新闻媒体、作协、艺术团体、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人员。 二、简答题 1.地方政府立法权限。 答:对于地方立法权的行使范围,立法法采取笼统授予、原则限制、间接列举三种途径予以规定和限制。中国地方立法权的范围大致包括以下4个方面:1.有关在本地区实施中央立法的细则规定 2.体现地方特色的专门立 3.授权立法与先行立法4.自治立法与变通立法。 2.公务员职位分类的基本内容。 答:公务员职位分类的基本内容包括:1.在确定职能、机构、编制三定的基顾础上,对政府公职的每个职位进行设置2.明确每个职位的职责与任职资格条件,制定职位说明书,作为公务员录用、考核培训、晋升、工资待遇的依据3.根据职位的工作性质、难易程度、责任轻重和所需资格条件,确定职位的类别和级别4.对职位的管理。 3.地方政府的经济职能。 答:地方政府经济职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制定发展战略2.调控地方经济3.维护经秩序4.管理国有资产5.经营基础设施。 4.公务员录用的程序。 答:录用公务员必须严格按照下列程序进行:1.政府人事部门在考试实施之前必须在法定范围内公开公布录用公务员的报考简章,发布招考公告2.对报考人进行资格审查3.对审查合格者进行公开考试。4.复审和综合考核5.提出拟录用人员名单,报设区的市以上政府人事部门审批 6.发出录用通知7.试用,试用期为1年8.试用期满合格者,依其考试等级、试用期表现,予以正式任职。 5.地方行政权的涵义和内容。 答:地方行政权就是地方行政机关依靠特定的强制性手段,执行国家法律规范、管理地方公共事务的权力。 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地方行政权的主体是地方国有行政机关。2.地方行政权的行使目的是执行国家意志。3.地方行政权力的作用方式主要是强制性地推行政令。4.地方行政权源于地方政府的固有权力与授予权力。5.地方行政权不同于地方行政职权。 6.地方收费的类型有哪些。 答:我国目前的地方收费,包括以下几类:1.行政性收费2.事业性收费。3.资源性收,名费实租。4.基金收费,这是指具有专项用途的事业发展基金,包括医疗基金、养老基金等。5.经营性收费,就是利 用政府资源的一部分经营性收费。 7.审判权行使的方式有哪些。 答:1.合议制。2.审判委员制。3.案件 审批制。4.两审终审制。 8.当前地方政府治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答:1.目前的地方治理模式没有提供充 分的对地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约 束机制,因此行政权的扩张与政治腐败可 能引发地方治理的倒退。2.建立于行政分 权基础之上的地方治理模式,使地方政府 拥有了一定的权力,但这种权力缺乏相应 的法理支持,因此以地方政府为本位的地 方治理模式基础脆弱。3.地方民众对地方 政治的参与缺乏足够的空间和渠道,地方 治理与地方政治民主化之间缺乏内在的联 系。 9.检察权行使的方式有哪些。 答:1.侦查。2.批捕3公诉4.抗诉5.监 督。 10.中国民族自治地方的4种类型。 答:1.以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区为主建立 的自治地方。2.以一个大的少数民族聚居 区为主,并包括一个或几个人中较少的少 数民族建立的自治地方 3.以两个或两个 以上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的自治地 方。4.在某些汉族人口占大多数的地方也 可以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主建立自治地 方。 11.地方与中央税权如何划分。 答:1.税权分散型。2.税权集中型。3. 税权分散与集中结合型。 12.英国中央监督和控制地方政府的主 要方式。 答:1.制定条例和规章。2.批准或不批 准地方政府的单行法规、计划和命令。3. 发布指示、通令或代执行。4.视察。5.人 事控制。6.财政控制和审计监督。 13.简述中方地方政府的差异。 答:地方政府的职能差别首先是层级上 的差别,即不同层次的政府,职能有所不 同。其次,同一层级的政府职能也存在差 别,造成这些差别的原因主要是政府类型 差别、改革差别、特色差别、发展差别。 三、论述 1.政府雇员制与公务员制的区别及行使 政府雇员制的意义。 答:政府雇员制与公务员制度之间的区 别在于:1.逻辑起点存在明显的区别。公 务员制度最初产生的逻辑起点是为了摆脱 政党分肥制而带来的政府大规模变动,保 持政府政策的连续性。中国实行公务员制 度是为了改变党政干部集中管理的体制, 实行党政分开。而政府雇员制的实行是为 了适应政府工作的特殊需要,以更好地履 行政府的职能。2.制度层次不同。公务员 制度是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 分,而政雇员制只是公务员制度的一个有 效补充。从制度层次上来说,政府雇员制 要低于公务员制度。3.内在暗含理念不一 致。政府雇员制在理念上偏于企业管理理 念。政府雇员制无论是在雇员的录用、报 酬和管理上都是采用类似于企业管理的做 法。而公务员制度在理念上偏爱于官寮制 理念,公务员制度从稳定性和连续性出发, 但是政府雇员制是从灵活性出发。4.适用 的法律规范不同。公务员属终身雇用,公 务员法明确了公务员和政府的权利和义 务,而政府雇员制则是依照劳动合同来规 范政府和雇员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在法律 上一般是按照劳动法来约束双方的行为。 5.用人方式不同。无论是选任还是委任, 公务员制度都是刚性的,一般来讲雇用都 是终身的。而政府雇员制的用人模式与企 业一样是市场化的,唯一不同之处就是雇 主不是企业而是政府。6.管理方式不同。 对公务员的管理,如录用、考核、奖惩等 都有法律规范作为依据,而雇员则完全按 照合同进行管理,是一种企业化的管理模 式。7.薪酬待遇不同。公务员制度有一套 完整的工资体系,按照职务、级别的不同, 享有不同的工资,是刚性的薪酬休系。政 府雇员制则是按岗位定薪,并参照人才市 场行情和职业风险程度上下浮动。 2.论述公务员考核的原则、标准和内容。 答:公务员考核应当坚持实事求是、客 观公正、民主公开的原则,以公务员的职 位职责及所承担的工作任务为基本依据, 对公务员的德、能、勤、绩、廉进行全面 考核,重点考核工作实绩。1. “德”包括 公务员的政治品德、遵守职业道德和社会 公德的情况及个人品德。政治品德主要指 公务员的政治思想表现,包括理想信念、 宗旨观念、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敏 感性和政治鉴别力等。职业道德主要看公 务员是否具有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良好的职 业态度、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是否忠于 职守,服从命令,严守国家和工作秘密。 社会公德主要看公务员在社会交往和公共 生活中是否模范遵守社会行为准贝Ⅱ,勇 于同不良现象作斗争。个人品德主要看公 务员能否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价值观,是否正直、真诚、诚实、守信、 谦虚谨慎,是否襟怀坦荡、光明磊落。 2. “能”指业务知识和工作能力。业务知识 是指公务员的政策理论水平、文化程度、 专业知识水平。工作能力是指公务员运用 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问 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包 括:理解判断能力、规划预测能力、组织 协调能力、领导管理能力、科学决策能力、 调研综合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开拓创新 能力,等等。不同机关、不同层次、不同 岗位的公务员,应当具备与所从事工作相 适应的业务知识和工作能力。3.“勤”指 事业心、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和勤奋精神。 所谓事业心就是看公务员是否敬重和热爱 本职工作,是否勤勤恳恳、尽职尽责、甘 于奉献。工作态度主要看公务员工作是否 积极主动,认真负责,能否严格遵守工作 纪律。工作作风重点看公务员是否深入实 际,调查研究,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勤 奋精神重点看公务员是否善于开动脑筋, 刻苦钻研业务,精益求精,不断开创工作 新局面。4.“绩”是指工作实绩。即公务 员在完成任务目标和履行岗位职责过程 中,通过所提出的工作思路、采取的措施、 发挥的具体作用而取得的绩效等。它包括 完成工作的数量、质量、效率和所产生的 效益。对“绩”的考核要看公务员是否具 有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重点看公务 员是否在规定时间内按质、按量完成或超 额完成工作任务,办事效率如何,看公务 员工作是否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有没有突 出的贡献。5.“廉”是指廉洁自律情况。 主要看公务员是否严格遵守党和国家廉洁 从政的有关规定;是否廉洁奉公,忠于职 守,有无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谋取不 正当利益的行为;是否严格遵守公共财务 管理的规定,有无假公济私、化公为私行 为;是否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有无讲排 场、比阔气、挥霍公款、铺张浪费的行为, 等等。对公务员中的领导成员,还要考核 其是否严格遵守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和廉洁 自律的有关规定;是否遵守组织人事纪律, 有无借选拔任用干部之机牟取私利,搞用 人上不正之风的行为,等等。 公务员考核的重点就是在全面考核 德、能、勤、绩、廉的基础上,着重考 核工作实绩,并把工作实绩作为评价公务 员的主要依据。 3.中国地方政府机构存在哪里些问题? 地方政府机构的改革和选择路径。 答:1.中国地方政府存在的问题较多, 其中一个长期的、令人困扰的问题,就是 地方政府机构过于庞大。中国地方政府在 20世纪80年代顶峰时期的机构设置:省 政府机构达80~90个;市政府机构达60~ 70个:县政府机构达50~60个;乡镇一 级也达20个左右。虽然其后几经改革,但 机构设置处于精简——膨胀的循环之中, 至今各级政府的机构仍然偏多。按照有关 编制的规定,省级政府机关为50个左右, 地区一级为30个左右,地级市为40个左 右,县为30个左右。而实际情况是:省级 平均超出了15个左右,其他分别超出20 个、15个、10个左右。如果依照市场经济 体制精简的新要求,各级地方超编的机构 更多。 2.中国地方政府不仅行政机关机构多, 而且还有其他众多的政治机构,比如每个 地方都有包括党委、人大、政协、纪委、 工会、妇联、共青团、武装部等多套班子 和多套人马,政府组成人员相对较多。相 比较而言,西方发达国家有些城市只有市 长一人,很少有副职,更不用说有七八个 以上的副职,其所对应的办事机构和职能 机构也精简得多。中国地方政府还存在着 部门内设机构膨胀,内部层级过多,以及 大量设置非常设机构等问题。在内设机构 方面,省级以下政府一般设立两个层级, 在省职能部门称为处,在地市级以下部门 称为科。也有一些省级政府职能部门内设 三级,即在处之下设立科。还有一些职能 部门变相设立高规格内设机构,如省厅之 下设立副厅级机构,增加行政层级和机构 编制。至于各种各样的临时机构,总是寻 找理由和时机转为正式机构,成为机构设 置的一个灰色领域。3.中国地方政府的各 个部门还有庞大的后勤服务系统,包括用 餐、用车、招待所、财务、电话、设备等 人员,形成一套小而全的后勤机构,以及 人数众多的后勤队伍。这些机构一方面占 用了大量的行政资源,滋生部门利益乃至 腐败;另一方面,它们还挤占了服务社会 化的空间。4.中国地方政府的行政成本过 高,也受到社会舆论的质疑。中国是一个 发展中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 都需要财力支持。对财力的巨大需求和这 种财力的相对不足,是落后国家发展中突 出的内在矛盾。对于中国那些相对贫 穷的地方来说,这个矛盾更为尖锐。然而, 困扰中国地方政府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行 政经费过高,财政不堪重负。资料显示, 中国目前有3 600万财政供养人员,绝大 部分属于地方政府及其事业单位,约占到 总数的70%。中国财政供养人员与总人口 之比,全国平均水平已达到1:28。而且 经济越落后的地区,这个比例越高。许多 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的70%用于相关人 员的工资费用,还有少数地方政府要靠借 贷来发放公务人员的工资。一些地方政府 财政被形容为“吃饭财政”,甚至是“要饭 财政”。这就使它们没有更多的财力投入到 发展地方经济上,乃至无力提供必要的公 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中国一些落后地方至 今九年制义务教育还没有普及,教师工资 不能正常发放,就是地方财政状况恶化的 突出表现。需要指出的是,过多的行政机 构和庞杂的政府人员,不仅造成直接行政 成本的增长,诸如工资和办公费用的增多; 而且还会导致间接行政成本的增长。机构 多、人员多,并不必然导致更高的工作效 率,甚至会出现相反的情况,即会造成更 多的扯皮和混乱,成为滋生渎职和腐败的 温床。行政学家帕金森在考察英国1935— 1954年间的海军部和殖民地部的人员变 化后,以统计分析为基础,提出了所谓的 帕金森定律。这个定律认为,行政组织的 规模每年以固定的比率增长,这种增长与 工作负担完全无关。因为行政部门是依照 其工作人员人数来衡量地位的,能安置更 多的工作人员是其成功的表现。官员过多, 就会彼此制造工作来做。帕金森定律被认 为是行政官僚病的一个特征5. 中国地方 政府缺乏法制。现代政府管理是一种法制 管理。依法行政指任何行政行为都不是政 府机关和公职人员的随意行为,而是一种 组织行为和规范行为。依法行政不仅意味 着依据宪法和法律、法规对社会公共事务 进行管理,也意味着对政府自身事务进行 法制化管理。中国在地方政府机构的设置 上,虽然各级先后出台了一些规定,乃至 法律、法规,但是在实践之中,地方政府 机构长时期处于精简与膨胀的恶性循环之 中。新中国经历了次数众多的机构改革, 但几乎每一次改革都不同程度地反弹,一 些机构改革所针对的弊端,都先后复发, 有些还在恶化。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 方面的,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完备而 有效的行政组织法律规范,尤其是没有严 格地将这些法律、法规落到实处。一些地 方政府屡屡突破有关机构和人员编制的约 束。这些行为没有得到及时的制止,更没 有得到相应的处罚。而没有对违规者处罚 的规定,任何法律、法规在权威性上都大 打折扣。 4.如何做好公务员培训工作。 答:公务员培训制度是指根据经济、社 会发展和行政管理的需要,按照职位的要 求,对公务员进行有计划、有组织、有目 的地培养与训练,以提高公务员政治思 想、专业知识、管理水平以及实际工作能 力的活动和制度。培训是提高公务员素质 和行政效率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在当今科 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情况下,加强公务员培 训,更具有重要意义。一些在国家公务员 培训方面具有丰富经验的国家的实践表 明,一整套系统、完善的培训制度,是不 断开发和提高国家公务员智能、更新国家 公务员素质的有效途径。如何做好人数达 680多万之众的公务员队伍培训,总结多 年干部培训的经验,公务员制度强调五个 方面:一是提高各级政府机关和公务员对 培训工作的认识,高度重视培训,把培训 看作一种投入;二是创造正规化培训的条 件,使公务员能够接受较好培训;三是培 训的内容和形式要适合公务员特点,特别 是要满足不同层次公务员的要求;四是要 使培训成为公务员经常性的自觉行为;从 机制上调动公务员积极参加各种培训的积 极性;五是培训要形成一种制度;实现规 范化法制化。公务员培训坚持以下原则: 第一,培训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和职位的要求来进行。开展对公务员的培 训,是政府人事工作的重要职责。对公务 员来说,参加培训,既是一种权利,也是 一种义务。第二,培训必须贯彻理论联系 实际、学用一致、按需施教、讲究实效的 原则。第三,根据培训的对象和性质的不 同,进行分类。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 公务员进行不同内容的培训。第四,建立 正规化的公务员培训机构,国家行政学院 和地方行政学院以及其他培训机构承担公 务员的培训任务。第五,培训与公务员的 使用相结合,公务员培训期间的学习成绩 要作为公务员任职、晋升的依据之一。 在培训的内容上,强调坚持政治教育与 业务培训相结合。大致包括以下三方面:

当代中国地方治理的政治生态分析_基于府际关系

2010年5月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May ,2010第42卷 第3期 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 Vol.42 No.3 收稿日期:2009-11-10 作者简介:任维德,男,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人,内蒙古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乔德中,男,辽宁凤城县人,内蒙古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当代中国地方治理的政治生态分析: 基于府际关系 任维德,乔德中 (内蒙古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1) 摘 要:当代中国地方治理的实践,肇始于1978年的改革开放。改革开放30多年取得的辉煌成就,证明了 中国特色地方治理所具有的优越性。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中国特色的地方治理处于发展阶段,这就决定了它本身尚有不足之处,特别是作为其政治生态的府际关系存在诸多问题。针对当代中国地方治理政治生态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善:首先,依法明确规定各级政府的职责和权限。其次,对省级以下各级地方政府的税收权限及税种进行明确的划分,并尽快建立以均等化拨款为基础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再次,变梯度分权为均衡分权。最后,完善地方政府官员的产生方式,引导地方官员树立科学的政绩观。 关键词:当代中国;地方治理;政治生态;府际关系 分类号:D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218(2010)03-0046-05 府际关系,亦称国内政府间关系,通常是指国内各层次、各层级政府之间的关系,包括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地方政府之间的纵向和横向关系,其内容涉及政府之间的财权、事权和人事权等。其中,中央与地方关系直接影响并制约着府际关系的基本格局。同时,地方政府间关系对府际关系也产生重大影响。本文以府际关系为视阈,将当代中国地方治理置于其广泛而复杂的府际关系这一政治生态之中,探讨当代中国地方治理的内涵、特征,并对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一、府际关系:当代中国地方治理的政治生态因素美国著名政治学家戴维?伊斯顿在对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中,把政治生活看作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指出:“一个社会中的政治互动构成了一个行为系统,一个政治系统通过这些互动为一 个社会权威性地分配价值。”[1](26) 这个行为系统处于一个特定的环境之中,这个环境可以分为社会内部和社会外部两个部分。“社会内部是由与政治系统处于同一社会中的那些系统所组成的,……它们是社会的功能部分,在此讨论的政治系 统本身只是它们的一个组成部分。社会外部,是 环境的第二部分,它包括那些所有处于某社会本身以外的系统。它们是一个国际社会的功能部分,或者我们可以将其描述为‘超社会’、‘超系统’ 环境,任何单个社会都是它的一个部分。”[1](26) “从政治系统内部组织来看,它与其他所有社会系统都具有一个关键性特征,即它对于自身在其中起作用的条件作出反应的特殊适应能力。确实,我们将发现,政治系统累积形成了借以对付其环境的大量机制,运用这些机制,它就可以调节自己的行为,改变自己的内部结构,甚至重新确立自己 的基本目标。”[1](21-22) 据此,我们把政治生态看作是政治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以及它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状态。 这里,我们简约、借鉴伊斯顿的政治系统论,将当代中国地方治理体系视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生命系统,将一系列制约地方治理的府际关系要素,视为其政治生态系统,我们称之为当代中国地方治理的政治生态。就府际关系而言,当前影响中国地方治理的政治生态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素构成: ? 64?

新形势下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研究

新形势下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研究 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多民族国家。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问题自接关系到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和社会的稳定,关系着整个国家的治理和国家政权的巩固与否,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一个重要的原则问题。 一、新形势下构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的政治发展意义 在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主要是中央与省级辖区政府之间的关系,与政府间关系相比,中央与地方关系主要侧重于政府体系的垂直结构的层级节制,而不包括水平性的政府间横向关系。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关系是当前政府间关系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基于利益关系之上的权力分配关系,它既是一种利益关系,也是一种权力分配关系。长期以来,中央与地方关系的研究焦点主要是中央集权对地方分权,将政府权力视为封闭体系,把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视为对立竞争的状态。其实,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应该是开放体系,是处在不同层级的平等的行为主体。从博弈的角度看,其关系是“非零和”博弈,是能够达到双方“共赢”。 新中国成立以来,计划经济体制下政治经济一体化,地方政府完全受制于中央政府,几乎看不出地方利益和自主权力的诉求和体现。中央政府虽然也主动尝试了对地方权力的调整,但以20世纪50年代的第一次放权和60、70年代的“收权——放权——再收权”的失败收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体制转型初期简单的放权让利到分税制改革后的选择性再分权,但是也存在一些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改革开放初期权力下放的力度加大,中央向地方和企业双重放权,并扩大了大中城市的管理权限,地方利益诉求随着地方权力和职能的扩大而膨胀,促使地方政府成为地方区域内独立的具有经济发展目标和自我利益诉求的行为主体。由于权力下放较快,约束不足,由于利益驱动,有的地方各行其是,在一些干部身上暴露出来本位主义、分权主义和地方保护主义倾向。 从政府的结构来看,我国中央政府缺少自己的执行机构,中央政策的执行依赖于地方政府。我国中央行政机构国务院的部、委、局、署是分别履行国务院基本的行政管理职能的机关。这些部门的职责主要是政策的制定以及宏观规划与指导,几乎都没涉及到政策的执行。我国的国务院主要起一个政策的宏观调控和指导以及总的最高的监督职能的作用,中央的政策是通过中央——省——市——县——乡(镇)这种金字塔式的层级逐级向下执行的。地方政府毕竟不等同于中央政府的执行部门,代表地方的利益并更容易产生自己独立的利益(分税制加剧了这个情况)。中央立法不执行,委托各地方政府执行,在执行上,中央依赖于地方,这是中央政令不畅的重要原因。中央受制于地方,地方也受制于中央,做事的时候两级政府很难行动,难以发挥“两个积极性”。 二、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的影响因素 1、非政治因素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复杂的国家,山峦江河的纵横交错,使许多地方被分割成彼此隔离、经济上相对封闭且有独立性的区域。这些地理环境方面的因素影响了政府间纵向关系。为了确保国家的领土完整统一,中央政府给予地方,特别是落后偏僻地方更优惠的财政补贴。也因为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导致各地方发展极不平衡,在资源贫乏的地方对中央政府的依赖就更多,所以,在这些地方实行中央政府的政策和方针更容易,而在资源丰富的经济发达地方,往往对中央政府的权威构成极大挑战。在我国改革开放后,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水平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市场经济体制作为配置资源的主要手段在我国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中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从中央到地方有效的实现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保持经济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经济发展水平也是影响中央与地方关系的重要因素,政府间的纵向关系变化与经济发展周期是同步的。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在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之间反复变化,其中最直接的影响因素就是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同时,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导致中央与地方之间关系的紧张,发展落后的地方对中央产生怨恨,以为中央政府分配的资源不公平,经济发达地区对中央产生离心,不愿将财富分与他人共享。还有科学技术发展等因素也影响着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拉近了各地的距离,在信息资源共享方面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也便利了公民与政府之间的沟通,使中央政府的政策和方针能更有效的实行。 2、政治因素 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是权力在一个国家内部的划分形式,但是却深刻地影响了一个国家政策的形成机制和执行机制。在中央集权制条件下,中央政府集中国家权力是最主要的方式,地方受中央的制约,中央政府负责协调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央政府所制定的全国性的政策,在全国范围内具有约束力,地方所制定的政策不能与中央政府的政策相违背。在地方分权的情况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在宪法规定的范围内行使权力,地方政府可以根据自身的发展条件独立制定自己的政策。改革开放以前,中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独立的地方政府,所有的地方政府,都不过是中央政府的派出和代理机构。改革开放后,由于“放权让利”,地方政府在很多领域内,获得了较大的权利,而地方政府权力尤其是经济权力的扩张,改变了它们在政府权力结构中的地位和角色,这当中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也起了很大的作用,中央放弃了经济上统管权力,地方经济自主能力的增强无疑扩大了自己的权力领域,使得它们由集权体制下单纯的中央政府的派出和代理机构转而成为相对独立的行为主体,从而也就极大地改变了垂直控制模式下那种被动执行政策,消极执行命令,不独立思考和行事,出了问题负不起责任的行为模式。在实际政治生活中,处理政府间纵向关系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政府运行的主要内容之一,但是,制约政府间纵向关系的影响因素各有不同,没有两个国家的政府间纵向关系发展模式完全相同。目前,政治体制改革相当于经济体制改革无疑是滞后的,这给政府间纵向关系的协调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一些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行之有效的政府管理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与此相关的政府间纵向职能配置、权责分配、机构设置等方面的改革也不够彻底,仍带有计划经济体制的残余色彩,所有这些都成为了中国政府间纵向关系协调发展必须克服的症结。 三、当前我国中央和地方政府关系存在的问题 随着中央对地方政府的适度放权,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也慢慢地出现了一些问题,从当前我国中央与地方

地方政府学

一、判断题(共48题,每题2分) 第1题(已答).特定问题的调查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必须是同级人大代表。对 第2题(已答).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实行省长、市长、县长、区长、乡长、镇长负责制。对 第3题(已答).一般来说目前县、县级市设有20-30个左右机构。对 第4题(已答).地方政府具有长期的历史发展和自主精神的基本特点。对 第5题(已答).我国最早形成的国家是周朝。错 第6题(已答).城市地方主要有:直辖市、副省级市、地级市、县级市、区和镇。对第7题(已答).1997年10月1日,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基本组成。错 第8题(已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于1999年7月1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错 第9题(已答).目前属于基层行政建制的镇基本可以分为副县级镇、区级镇和乡级镇。对 第10题(已答).特定问题的调查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必须是上级人大代表。错 第11题(已答).英国地方政府制度是以地方议会为中心的地方政府制度。对 第12题(已答).1990年10月30日,东西德统一。错 第13题(已答).美国共有51个中央政府。对 第14题(已答).日本宪法称地方政府为地方公共团体。对 第15题(已答).康有为是最早提出且具有巨大影响力的省制问题的研究大家。对 第16题(已答).中国目前共有79个地区。对

第17题(已答).中国目前有5个直辖市。错 第18题(已答).直辖市是中国的一级政区单位。对 第19题(已答).至1997年底,中国共有222个地级市。对 第20题(已答).中国目前有5个自治区。对 第21题(已答).省是中国的一级行政区,目前共有23个省。对 第22题(已答).美国现有联邦政府,后有州政府。错 第23题(已答).早在1799年,就有地方政府的称谓了。对 第24题(已答).中国是实行单一制的国家。对 第26题(已答).地方可以建立国防军。错 第27题(已答).地方政机构是典型的多功能机构。对 第28题(已答).中国的省、县政府是一般地域型政府。对 第29题(已答).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是主要基于政治考虑而设置的地方政府。对 第30题(已答).地方自治最早出现于古罗马时代对 第31题(已答).美国被称为“地方自治之乡”。错 第32题(已答).英国的地方政府就是各级地方议会。对 第33题(已答).英国具有悠久的地方自治历史。 第34题(已答).1947年4月经国会通过成为法律的《地方自治法》,是战后日本地方自治的基本法。对 第35题(已答).日本地方公共团体享有财政自治权。对

南开19春学期(1503、1509、1603、1609、1703)《地方政府管理》在线作业2答案

南开19春学期(1503、1509、1603、1609、1703)《地方政府管理》在线作业-2 一、单选题共20题,40分 1、下列不属于地方政府政治作用的是()。 A影响国家政治统治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B促进民主政治的加强 C为居民提供一个安定的生活环境 D有利于中央完政府成对社会事务的公共管理 本题选择是:? 2、由当地居民依法选举产生的地方政府是()地方政府。 A行政体 B自治型 C混合型 D特殊性 本题选择是:? 3、议决权和执行权归属于一个中心的体制称为()。 A议行合一体制 B相对议行合一体制 C议行分离体制 D相对议行分离体制 本题选择是:? 4、()在协调英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A政党组织 B议会 C内阁 D君主 本题选择是:? 5、政府预算收支数字必须正确估计,不能过高或过低,以免出现因收入数不落实而支出无法执行等情况,这体现了地方政府财政预算的() A完整性原则 B公开性原则 C统一性原则 D可靠性原则 本题选择是:? 6、()是中国持续最久的地方政府单位。 A省 B市 C县 D乡 本题选择是:? 7、不由中央政府任命或批准,履行职责运用公共权力,通过选举直接来自于当地居民的地方政府是()。 A行政体地方政府 B混合体地方政府

C自治体地方政府 D民族区域型地方政府 本题选择是:? 8、行政体制地方政府的权力来源于()。 A地方政府 B中央政府 C当地居民 D议会 本题选择是:? 9、()一直都是中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间关系的实质内容。 A财政关系 B人事关系 C行政关系 D法律关系 本题选择是:? 10、()为大陆法系国家的地方自治所奉行,坚持“团体自治”,认为地方自治权利不是天赋的,而由国家主权所赋予,国家可以随时撤回这种权利。 A保护说 B钦定说 C传来说 D固有权说 本题选择是:? 11、地方政府作为一种政治制度得以确立的直接表现形式是() A血缘关系退出公共管理权力分割的舞台 B中央政府有权划定行政区划和任命不世袭的地方行政区的行政首长 C疆域的扩张 D中央集权取代宗法制度、分封制度 本题选择是:? 12、法国都得市长议会制的核心内容是: A混合地方政府 B自治体地方政府 C人事监护制度 D议行分立的地方政府 本题选择是:? 13、()是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权力,其行使要求在统一指挥和协调下,在行政系统内部自上而下层层授权,职权明确、权责一致、追求效率,其承担着大多是行政首长个人。 A立法权 B行政权 C议决权 D执行权 本题选择是:? 14、下列国家属于集权模式的单一制的是() A英国 B法国

地方政府学简答题

1.简述地方政府职能的发展趋势。答:一、更重视居民的日常生活;二、服务对象越来越多元化;三、第三部门影响日趋扩大;四、公民参与日益广泛;五,信息化对地方政府职能实现有重要影响。 2.简述地方税制存在的问题和完善途径。答:一、税收权力过于统一;二,地方税主体税种缺位; 途径有:第一、给予地方政府在地方税上一定的立法权;第二,发展税基共享式地方税种;第三,逐步健全财产税;第四,完善地方税辅助税种。 3.简述我国地方政府职能的内容。答:其一,建设职能;其二,保障社会的职能;其三,促进社会发展的职能; 4、简述地方政府作用的具体表现。答:在政治作用方面,包括对国家政治统治的持续和稳定有重要的影响;有助于促进民主政治的加强和发展;有利于中央政府完成对社会事务的公共管理;在社会作用方面,为居民提供一个安定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有助于形成凝聚地方居民向心力的共同体,从而促进地方的社会进步; 5、简要自治体地方政府的基本特征。答:其一,它不是由中央政府任命或批准任命;其二,它所运用的公共权力来自当地居民授予,与上级和中央政府之间不存在命令指挥与服从的关系;其三,自治体地方政府行政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之间不存在行政隶属关系;其四,自治体地方政府在处理法定自治范围事务时,拥有法定的独立处置权力;其五,但在完成国家委托的行政事务时要受中央或相应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和指挥;其六,对于不属于自治事务,也未接受委托,则自治行政机关无权干预; 6.简述地方政府的作用。答:一、地方政府的政治作用:1.对国家政治统治的持续和稳定有重要的影响;2.有助于促进民主政治的加强和发展;3.有利于中央政府完成对社会事务的公共管理。 二、地方政府的社会作用:1.为居民提供一个安定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2.有助于形成凝聚地方居民向心力的共同体,从而促进地方的社会进步。 7.地方政府类型划分的依据。答:一、地方制度安排;二、地方政府的设置目的; 三、地方政府所居的层级位置。 8.简述中国地方政府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答:从地方体制看,当代中国地方政府仍为混合体地方政府,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当地居民选举产生;从地方政府的组织结构看,首先是地方各级人大都设置了常设机构,县以上称为常务委员会,乡镇称为人大主席;地方政府组织结构的另一重大的编号是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将行政机关改称为人民政府。 9.简述中国地方政府关系。答:就纵向关系来说,包含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上下级地方政府间的关系、上级主管部门与下级政府间的关系,以及上下级地

地方政府学简答题

1、自治型地方政府 是由一定地域居民,为在其居住区域管理本地地方公共事务,依照国家法律组成的地方自治社团,是一个拥有自身权利、义务和独立人格的公共团体(公法人)。自治型地方政府最主要的功能是从事本地域范围内的社会管理,而不是帮助中央和上级政府实施政治统治,维持统治秩序。 2、地方自治 乃“国家特定区域内的人民,基于国家授权或依据国家法令,在国际监督之下,自组法人团体,以地方之人及地方之财,自行处理各该区域内公共事务的一种政治制度。”地方自治具备两个条件:地方机关的公职人员多由地方上公民选举当地公民担任,被选举者所为各种措施都应当以公民意见为依归。 3政府职能 是指政府在一定的时期内,根据国家、社会和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社会生产和政治文化生活等领域所承担的职责和义务,以及为此所进行的管理活动和所体现的功效和作用。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地方政府的特点。 地方政府是中央和上级政府的下级行政机关,不存在代表当地公民利益和意愿的代议机关。地方政府的首长及其所属官员,由中央或上级制度任命,是中央政府在地方的代表。它依据中央政府的意志,秉承中央政府的命令,在中央和上级政府的指挥下,在当地执行中央和上级政府交办的任务,维护中央政府的统治。地方政府本身无独立的人格。 2、简述中西方地方政府的重要差异。 主要差异点西方国家地方政府中国地方政府 机构组织原则按照地方自治原则组织和建立按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和建立 行政机关性质仅仅是地方的行政机关既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又是国家的地方行政机关 政府机构组织管理方式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可自行确定,有独立的财务管理权和人事管理权,其雇员不列入国家公务员序列,不存在工作调动。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由上级政府确定,地方财政是上级财政的组成部分,雇员属于国家公务员序列,重要人事任免需上级批准,工作人员柯横向或纵向调动。 职能范围较窄,主要承担部分地方性公共事务,管理经济的职能十分有限。宽泛,地方政府是处理地方公共事务的唯一中心,是政治统治中心。 司法机关独立于地方议会对地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地方党委领导 3、与省相比,直辖市所具有的不同特点是什么? 省——是中国国家地方一级行政区域。始于元朝。至今已有六、七百年的历史。直辖市——即中央直辖市,由国务院直接管辖。是人口比较集中,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具有特别重要地位的大城市。至1997年3月设立重庆直辖市为止,中国共设有4个中央直辖市:北京、天津、上海、重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