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手工艺的调查报告

传统手工艺的调查报告
传统手工艺的调查报告

传统手工艺的现状与未来

●组长:朱毅

●组员:郁晓舟赵筱玮夏鹏程蔡佳渊

●采访时间:2014年11月27日11:00——17:00

●采访地点:城隍庙,豫园老街,七宝老街

●被采访者:传统手工艺制作者,售货员

●事件:对传统手工艺者及相关人物的采访

一.香囊,胭脂

受访者:杨小姐,19岁,店铺员工

Q1:你怎样看待传统手工艺,你喜欢它吗?

A1:我很喜欢这些传统工艺品,它很古典,让人怀旧,更体验到穿越古代的感觉哈哈。

Q2:如果有这个机会你会去学习传统手工艺吗?

A2:应该会愿意,我挺感兴趣的

Q3:你怎样看待它的未来?

A3:我觉得它的未来应该还可以,现在的化妆品化学成分多,我们这个对身体没坏处,顾客何乐而不为呢。

感想:香囊胭脂对于爱看古装剧的我们来说,是很喜爱并且感兴趣的一项手工艺,它们由天然无害的材料制作成,给我们带来芬芳与美丽。

二.木雕

受访者:朱小姐,22岁,店铺员工

Q1.你怎样看待传统手工艺,你喜欢它吗?

A1:我对这门手工艺很好奇,传统手工艺品都挺喜欢的。

Q2:如果有这个机会你会去学习传统手工艺吗?

A2:我愿意去学,因为对这个挺感兴趣的嘛。

Q3:你怎样看待它的未来?

A3:我认为学习这门手工艺的人会越来越少,发展前景也是越来越严峻,因为它需要人工,把这些木材培育出来,然后再雕刻它,过程太复杂了,没有多少人愿意去做。

感想:因为手工木雕是很精细的工艺,需要木雕工作者精湛的技艺,所以手工木雕渐渐失去了它固有的文化价值,越来越处于社会文化的边缘。要想使木雕作品在市场中站住脚,就必须拿出无法大量机械制造的优秀艺术作品,这就要求作者本人有高超的技艺。但掌握全面扎实的技能决非一日之功,众多艺术大师很希望能找到好的弟子,让自己的手艺能传下去,发扬光大,但是对民间工艺感兴趣的年轻人不多。希望更多年轻人去了解这项手工艺,使它发扬光大。

三.剪纸

受访者:李先生,34岁,剪纸工作者

Q1:你的手艺是怎么学来的?家族传承还是自己喜欢然后去学的?

A1:是家传的,第三代,15岁开始,今年已经是十九个年头了。

Q2:你会将它传承给自己后代还是别的人?你的后代愿意去学吗?

A2:传给后代或别人都可以,还没有结婚呢,没有小孩。(笑.......)

Q3:你怎样看待它的未来?

A3:剪纸的路很窄,并逐渐被机器取代,手工成品很少。

Q4:当今社会,对于传统手工艺文化保护的呼声越来越高,你觉得怎样更好地保护它?

A4:需要政府支持,给民间艺人施展空间,比如经济支持啊;拓展交流,特别是国内外文化交流啊,还要提起小朋友的兴趣,让他们愿意来学习(这位剪纸师傅一边认真剪纸一边回答我们的问题,很友善)。感想:剪纸艺术来自民间,产生于老百姓的心灵和日常生活中。在我国不少地区都有着非常广泛的群众基础。在童年的记忆中,逢年过节,祖母、母亲、姑姑总要拿一把剪刀,随心所欲地剪窗花、礼花、门笺等,动剪成形的人物、动物、花卉尽情地表达了她们对美好生活的祝福和向往。所以我们希望这门有着我们无数童年记忆的手工艺能一直传承并且发扬下去。

四.糖人、糖画

受访者:杨师傅,50岁,糖画制作者。

Q1:请问你是怎么想到会糖画的?

A1:是拜师学的,一半是因为喜欢,一半是为了生活。

Q2:请问你会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吗?

A2:可能会传承下去,希望传承给后代。但只是希望他把这当做兴趣,不希望他以此为生。然后别人来找我学的也有,不过我没教。主要看缘分,没缘分,教了别人赚了学费,别人却不能赚到钱,那就是坑人了是吧?儿子在读小学,还小呢,希望他以后能学,我会教给他这门手艺。

Q3:你对这门手艺的传承有什么看法吗?

A3:我觉得可能会没落(唉……)。来学的人越来越少了,因为没有市场,当然没什么人感兴趣。

Q4:你觉得怎么才能使它传承下去呢?

A4:要得到市场的认可。可是现在很多人靠这个生活不下去,都改行做别的去了。国家的补助是有的,不过很难申请,还要经过严格的审核,我就没申请。就希望国家能够加强支持这门手艺的力度吧。

感想:糖人糖画是中国的一门传统手艺,非常值得传承下去。但杨师傅说的对,如今光靠这门手艺生活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很多人面对现实的无奈,不得不放弃。作为年轻一代的我们,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能够重视这门手艺,能够将它传承下去,不让它没落。

五.编织

受访者:两个年轻售货员。

Q1:请问你们了解这门手艺吗?

A1:真不太了解,只管把它们卖出去。

Q2:你们对这门手艺有兴趣吗?愿意学吗?

A2:愿意的,毕竟这个是传统手艺,还是很有兴趣去学的。

Q3:你们对这门手艺的未来有什么看法?

A3:应该挺好的。因为现在机械化的东西多,手工的少啊。

感想:看着几根绳子通过编织师傅的巧手成为了各种各样的工艺品,让人情不自禁的感叹这门手艺的神奇。但现在大多数编织产品的厂家都是采用机械编织的,既快又方便。手工编织过程虽然复杂,但是其中饱含了我们祖先的智慧。我们觉得这项手工艺应该被传承下来,而不是湮灭在现代化进程中。

六.手工刺绣

受访者:黄阿姨,48岁,店铺员工。

Q1:请问你喜欢手工刺绣吗?

A1:喜欢,也怕它会失传。

Q2:你愿意去学这门手艺吗?

A2:愿意去学,但是从年龄上来说不太可能了。

Q3:那你会让你的后代去学吗?

A3:这个不太愿意,学这个没什么出息,还是希望孩子能够做点有出

Q4:你对这门手艺的未来有什么看法吗?

A4:我觉得不会太好,个人看法,现在很少有人去学这个了。(加)苏州刺绣

受访者:苏小姐,20岁,苏州刺绣制作者。

Q1:请问你为什么会接触这个?

A1:是家族传下来的,自己也爱好这个。

Q2:你会把这门手艺教别人吗?

A2:我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学这个。如果别人愿意学,我很愿意教。这有介绍苏州刺绣的介绍手册,你可以拿一份去看看。

Q3:你对这门手艺的未来有什么看法吗?

A3:现在国家也在努力培养这个。在苏州还有专门的学校来教。但学这个不太容易,要很多年。希望有更多的人愿意学,把我们这个手艺传承下去。

感想:刺绣把一根根丝线拼凑成一幅幅精美的画,但不可以一蹴而就,非常锻炼人的耐心。但看着成品,又让人觉得过程再漫长也是值得的,是令人充满成就感的。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人愿意把它当作自己的兴趣,能够在闲暇时光学一学,亲手为家中添加一件手工艺品,也能将这门精美的手艺传承下去。

受访者:段阿姨,53岁,店铺员工。

Q1:请问你喜欢丝绸吗?

A1:喜欢啊,这是古老的东西,是经典。

Q2:你会去学吗?希望孩子学吗?

A2:我肯定会去学,但是不希望孩子去学,希望孩子更有出息,做更好的工作。

Q3:你对丝绸的未来有什么看法吗?

A3:我觉得肯定会越来越好,现在的人都很喜欢古典的东西。

感想:从汉代起,中国的丝绸不断大批地运往国外,成为世界闻名的产品。那时从中国到西方去的大路,曾被欧洲人称为“丝绸之路”,中国也被称之为“丝国”。可见中国与丝绸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丝绸制品制作起来也并没有太复杂,却可以做成很多生活用品----衣服、围巾、被套等。现在丝绸大多数是机器制作,人工制作的很少。织丝这项传统手工艺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会失传。

八.皮影戏

受访者:年轻店员。

Q1:请问你了解皮影戏吗?

A1:大致知道一些,但不是很了解。

Q2:你对皮影戏感兴趣吗?

A2:感兴趣啊,不过学起来不太容易,也没什么地方学。

Q3:你对它的未来有什么看法吗?

A3:我不是太看好,现在的人都爱看电影,谁还愿意看这个呀。

Q4:当今社会,对于传统手工艺文化保护的呼声越来越高,你觉得怎样更好地保护它?

A4:需要政府支持,给皮影戏表演者提供经济支持,加大宣传力度,让人们对皮影戏感兴趣。

感想:皮影艺术,是我国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巧妙结合而成的独特艺术品种,是中华民族艺术殿堂里不可或缺的一颗精巧的明珠。在过去还没有电影、电视的年代,皮影戏曾是十分受欢迎的民间娱乐活动之一,而现在有了电影电视,似乎没什么人愿意看皮影戏了,久而久之会的人也越来越少了。希望皮影戏不会在未来消失,让我们的后代也能看到祖辈的灿烂文化。

总结:经过这次对传统手工艺的了解,我们发现它的现状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好,由于传统工艺以纯手工生产为主,劳动生产率低,劳动条件差,技艺人员待遇无法提高,走进了“青年人不愿学,招工招不进”的怪圈。再加上一批具有独特技艺的骨干年事已高,有的已不在人世,后继无人的现象日益严重。并且它的市场面积比较狭小,有些手工艺者甚至不能以此维持自己的生活,只能被迫改投他业,这是传统手工艺的悲哀,也是人类文明的悲哀。为了不让我们优秀的传统手工艺消失,我们认为:政府应该加大对传统手工艺的保护力度,给民间艺人提供必要的经济支持,多给民间艺人一些施展空间。同时,加大对传统手工艺的宣传力度,多开展一些学习传统手工艺的活动,增加国人对传统手工艺的了解,鼓励青少年学习传统手工艺,拓展手工艺者们的交流平台。对保护和发展传统手工艺术我们有以下建议:第一、建立一个对传统手工艺术的协调管理机构。第二、加强对技艺人才的培养。第三、对传统手工艺术品实行税收优惠政策。第四、加强对传统手工艺术的保护和扶持。

民间艺术调查报告

河南淮阳庙会文化活动考察调研报告 专业名称装潢艺术设计 班级 10级本科装潢2班 学生姓名王康璐 课题名称中国民间美术概论完成日期 2012年3月3日 老师苏娟娟 郑州轻工业学院易斯顿美术学院 二零一二年三月

目录 一、课题基本情况介绍 二、调研情况介绍 调研的内容和步骤 考察时间规划 三、设计定位:中国民间美术概论 四、以淮阳旅行记为例里面内容的基本介绍: 五、课题考察归纳总结 1.课题存在的突出问题 2.课题设计上应注意的问题 六、主题思想定位 七、参考文献 导言 对于南方的同学来说,河南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它的旅游城市比较广泛,而陌生则是因为我们不太了解北方各城市的民间艺术是怎么样存在的。现在我们就走进河南淮阳,去看看它的城市特色和它串流至今的民间艺术,让我们去感受淮阳的热情招待吧。

一、课题基本介绍 中国民间美术是中国亿万劳动人民创造的民间文化艺术,是群体文化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母体。中国民间美术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民群众创作的,用以美化环境、丰富民间风俗活动和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及流行的美术”。它的产生和发展,贯穿于人们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各个领域。它的内容与形式直接反映了中国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趣味,显示出他们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才能。 二、调研情况介绍 1、淮阳的庙会文化 2、象征着平安吉祥的布老虎 3、被誉为“远古时代的真图腾”、“活化石”、“现代的古文物”—泥泥狗 考察时间规划: 2012年3月1日 考察地点: 河南淮阳 三、设计定位:中国民间美术概论 中国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多民族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广博而统一的中华文化体系。广大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对美的理想追求,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生活环境(辽阔的土地、多姿的地貌、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长期处于自然经济为主体的农业社会与部分原始经济社会的现实,使得中国民间美术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风貌。任何客观存在的事物,都有自身的特点。 四、以淮阳旅行记为例里面内容的基本介绍 庙会·印象 庙会,又称“庙市”或“节场”。是指在寺庙附近聚会,进行祭神、娱乐和购物等活

传统手工艺传承人采访实录

9月26下午,我们走访了家住山东省菏泽市牡丹桥李村的中国传统手工艺面塑传人李双虎老师。李双虎,山东省面塑艺术学会面塑工艺师,菏泽市民间艺术家协会理事,菏泽市牡丹区面塑协会理事。1966年出生于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马岭镇桥李村的面塑世家,外祖父李俊兴是建国前后国内外著名的面塑老艺人,李俊兴擅捏“文官风雅”,李俊福则擅塑“武将雄姿”,被誉为“文武二李”。他们曾多次随团出国访问献艺,受到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舅父李芳清乃中国面塑艺术家协会主席、面塑大师,多次荣获国家级民间工艺大奖,1995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其“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李双虎自幼跟随舅父学习面塑,深得大师真传,从艺20多年来,认真刻苦,不断创新,技艺不断提高,其风格独树一枝。 李老师为人很热情,我们去他家的时候亲自出门迎接,到家里坐下后热情的招待我们。李老师家里比较简陋,传统的农家小院,院子里还种着一些冬瓜,爬在院子的上空,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样宽敞的房子,排列有序家具。走进家门,矮矮的房子,屋里甚至有点阴暗,几个座椅,一张方形桌子,算是用来招待客人的吧,同时又是他的工作台,上面还放着他制作作品的材料和未完成的作品,花花绿绿的,他笑着对我们说“有点乱,这是为文博会准备的”墙上挂着李老师去参加一些活动是的一些照片和参加博览会的一些参展证。 李老师把他的作品拿出来给我们看,其中“有岳母刺字”、“八仙过海”、“关公”还有巾帼女英雄“穆桂英”。各个人物都栩栩如生,颜色鲜明,十分逼真,创造的环境山水、树木齐全每个作品甚至可以

看到每个人物的每个头发、脸上的皱纹,足见李老师技艺的精湛。李老师在给我介绍他的作品的时候神采飞扬,总是时不时的露出那种自豪的微笑,看得出来他对自己的作品还是很骄傲的,并且把它们都当做自己的宝贝。

传统村落调研报告

传统村落的定义:中国传统村落,原名古村落,指村落形成较早,拥有较丰富的文化与自然资源,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经济、社会价值,应予以保护的村落。 2012年9月,经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专家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决定,将习惯称谓“古村落”改为“传统村落”,以突出其文明价值及传承的意义。 传统村落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是中国农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遗产。 2012年12月19日,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三部门发通知公示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传统村落入选该名单,其中贵州省最多,有90个,云南省和陕西省分别为62个、49个,分列2、3位。 截止到2014年年底,中国传统村落数量已达到2555个(2012年第一批共计646个,2013年第二批共计915个,2014年第三批共计994个)。 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农耕文明史的国家,中国广袤的国土上遍布着众多形态各异、风情各具、历史悠久的传统村落。传统村落是在长期的农耕文明传承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凝结着历史的记忆,反映着文明的进步。传统村落不仅具有历史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功能,而且对于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具有重要价值。 国家统计局:2014年我国城镇化率为54.77% 传统村落是民族的宝贵遗产,也是不可再生的、潜在的旅游资源。传统村落体现着当地的传统文化、建筑艺术和村镇空间格局,反映着村落与周边自然环境的和谐关系。可以说,每一座蕴含传统文化的村落,都是活着的文化遗产,体现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精髓和空间记忆。比如,有的村落坐落在山环水抱、茂林修竹之中,与周边的自然要素巧妙融合,形成了人类理想的聚居地。这些村落在空间布局以及与自然环境的相处上往往构思巧妙,经历很长时期的传承,包含着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历史智慧。例如,浙江省永嘉县的苍坡村,借自然山水融中国文房四宝于一体,既有利于农业生产生活,又寄托着先人天人合一、耕读传家等美好愿望。这些传统村落,无疑是民族的宝贵遗产,也是不可再生的、潜在的旅游资源。 传统村落是维持传统农业循环经济特征的关键。中国是世界上农耕文明传承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传统农业一切来自土地,又全部回到土地之中,对大自然干扰是最小的。当前,

传统节日调查报告

传统节日调查报告 篇一:传统节日调查报告 郑州轻工业学院 校外实习报告 实习名称:郑州市大学生对传统节日 认知的问卷调查 时间:日至年月日 目录 一、导言---------------------------------------2 二、调查方法------------------------------------2 三、调查结果分析--------------------------------2 四、讨论与小结----------------------------------7 五、相关建议------------------------------------8 参考文献----------------------------------------10 致谢--------------------------------------------11 附录--------------------------------------------12 郑州市大学生对传统节日认知的问卷调查 一、导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与西方国家的交流与合作日趋频繁,不仅中国的经济面临全球化,中国的文化发展也面临着

全球化。中国的传统节日逐渐变为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继承和保护中国传统节日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课题。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大国,其传统节日文化更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可喜的是部分节日被我们一代一代的继承下来,并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内容,焕发除了新的生机;然而,有些节日却在逐渐被我们的年轻人遗忘。更令人尴尬与耻辱的是几千年来土生土长中国的传统节日,却因为我们自身的不重视而被其他国家抢注。与之相反,一些西方节日(比如“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感恩节”、“母亲父亲节”等等)却仿佛在这里找到了第二春,获得了年轻人的喜爱甚至追崇。不得不承认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正面临着西方节日文化的强劲冲击。因此我们通过问卷的形式对大学生传统节日认知状况进行了调查。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中国人民是文明、智慧的人民,中国文化是博大精深的文化,尤其是许多传统的节日文化,都沉淀着厚重的民族文化的精华。它彰显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勤劳善良,勇猛机智等传统美德和古朴纯正、博大精深的民俗文化。这些不可或缺的精神遗产,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长存的文化象征。然而,仍然有许多人对传统节日的常识问题知之甚少。本次调查我们以大学生为例深入分析大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知状况,呼吁广大学生群体及青年们重视中国传统节日,弘扬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精神。 二、调查方法 1、调查对象

中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了解现状调查情况报告.pdf

当今社会,浅文化、俗文化、网络文化充斥人们的生活,传统文化在学生中的地位越来越低, 他们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另外,写作教学的功利化、速成化的趋向已经严重影响到写作教 学的可持续发展。重操作技巧传授、轻写作素养养成的写作教学模式已然充斥着中学写作课 堂,直接导致学生习作的套路化、浅薄化。 因此,我们课题组针对初中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与理解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以期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探索并掌握在写作教学中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方法,提高学生写作的水平,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一、调查目的 了解传统文化在当代初中教育中的现状,弘扬传统文化,测试当今初中学生对中国传统和文 化认识程度,以及学校的重视程度和他们对我国传统文化的道德观念、教育方法的态度,从而引发思考,是传统文化得以受到更多的重视,教育得以进一步发展。 二、调查对象: 我校七、八、九年级三个班共60人。为了保证调查结果的信度和效度,我进行了调查,完 全能够保证调查结果的科学性,从而帮助我们做出客观理性的分析判断,保证研究的有效性。 三、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采取的是随机问卷调查。发放问卷对象是七、八、九年级60名学生,共发放问卷60份,有效问卷60份,有效率100%。 四、调查时间: 2018年12月3日2018年12月12日 五、调查内容: 主要调查本校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情况。共设置了11个问题,其中单项选择10个,主观题1个。 六、调查研究的方法: 问卷法,统计法,分析法 七、问卷调查的结果 1.我国的三大国粹是() A.儒学、国画和针灸 B.儒学、瓷器和武术 C.瓷器、书法和儒学 D.国画、京剧和中医

传统民间文化艺术生存现状的调查报告

传统民间文化艺术生存现状的调查报告 一. 调查时间 2009年2月6日—2009年2月8日 二.调查地点 陕西省咸阳市第一届中国民间花馍艺术节会场 三.调查对象 部分民间文艺家、参观市民 四.调查方法 随机采访 五.调查结论 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咸阳市人民政府、陕西省文化厅和陕西省英才组织委员会承办的第一届中国民间花馍艺术节于2月6日至8日在咸阳市举行。参加这次艺术节活动的有山东、山西、河北、河南、甘肃、安徽、陕西省7省和中国民协以及陕西省的渭南、延安、铜川、汉中以及咸阳的13个县市区,共160多位民间艺术家。参与展销的花馍及艺术品共有400多种,其中:7省4市均有花馍品种和艺术品参与展销,咸阳市13个县市区每个县的花馍品种均在12个品种以上,民间艺术品均在5种以上。民间艺术品有:剪纸、布艺、布贴花、香包、刺绣、青铜工艺品、泥塑、黑陶、皮影、农民画、马勺脸谱、茶叶、古钱币、蛋壳工艺、土织布、乾州四宝、奇石、根雕、景泰蓝画、石刻、拓片、树脂工艺等40多个种类。 民间花馍艺术在我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特别在黄河流域各省得到广泛传承和发展,在咸阳素有端午节、重阳节、春节、红白喜事送礼馍的习俗,无论是添子增寿,还是“女儿追节”都得将蒸好的各种造型、花色不一的花馍送给亲朋好友,表达一种美好的愿望,受赠者要以“回馍”的方式表达对赠送者的谢意。 “咸阳花馍”被誉为“中国绘画艺术的活化石”,早在汉代就已有文字记载,起源于民间祭祀活动中用面塑动物代替宰杀牛羊等动物的习俗。其造型生动夸张,制作精巧细腻,民俗气息浓郁。花馍又名面花、面塑、礼馍,花饰以花鸟鱼虫、蔬菜、水果等万物生灵为主,表达对祖先的祭祀、老辈的祝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丰富内容。 在此次艺术节的会场里,我就民间传统文艺的生存现状、未来结局及其产业化发展前景等有关问题,随机对部分参观的市民和参展的民间文艺家进行了调查采访。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了以下现象: 1.大部分市民在参观前并不了解晓各地区的传统民间文艺,甚至对自己家乡的传统文艺特产也知之甚少,只有个别特别喜爱传统文艺,平时关注和收集有关信息的市民(都为中老年),对展出的相关以内容很了解。 2.90%的被采访者认为民间传统文艺的现状堪忧,应受到重视和扶持,并支持将传统文艺产业化。同时,几乎所有的被采访者认为传统文艺的产业化前景良好。 3.对于各参展队所代表的传统文艺的继承方式,50%表示为家族继承,30%为收徒拜师模式,而剩下的20%则表示该传统文艺已濒临失传。 4.从事该传统文艺人员的年龄阶层75%为中老年,25%为青少年。

手工艺传承的机遇与挑战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295201520.html, 手工艺传承的机遇与挑战 作者:来国强 来源:《牡丹》2018年第27期 手工艺是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方式之一,在当代生活中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法国著名作家卢梭曾在《爱弥儿》中写道:“在人类所有一切可以谋生的职业中,最能使人接近自然状态的职业是手工劳动。”由此可见,手工劳动是伴随着人类发展一路走来的,而手工艺是手工劳动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本文基于对手工艺传承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分析,认为手工艺应以传统文化为精髓,以现代化营销为手段,通过政府扶持、教育跟进、科技结合与品牌化打造,必能得到真正的传承与发扬。 人类学中的相关理论认为,社会的艺术形式不但包含其自身与文化,而且与艺术的组成部分共同作用,促进社会统一。针对手工艺艺术,在判断它的社会功能是否衰退时,不能仅仅以其是否符合生产力发展为依据;相反,当代社会,手工艺仍旧有着不可替换的深刻意义。现阶段,手工艺正在经历着历史上的首次重大转型,这一转型具体是指从轻工业转向具有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双重特征的过程。因此,人们在重视手工艺文化传承与弘扬的同时,还需要积极应对目前面临的困难与机遇。 一、手工艺传承的机遇 随着手工艺社会属性的变化,手工艺人的社会角色今天也发生了变化,他们由最初的底层产业工人慢慢变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弘扬者。今天,具备一定声望的手工艺人可以依靠自身的技艺获得各种荣誉,另外,随着各种科学技术的发展,这部分手工艺人在大众视野中的曝光率也很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深,很多国家都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目前,我国已经将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上升到文化战略层次。在当下社会文化与舆论导向的牵引下,中国手工艺迎来了千年难遇的发展机遇。 经济全球化时代,全球市场与资源配置不断优化,为手工艺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好处。传统手工业对本土的原材料和市场有很大的依赖性,这也造成了其未来发展的局限性。但是这一局面今天已经被打破,中国手工艺人只需要思考如何提升自身的生产力水平,如何能够在广阔的世界市场生存下来。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手工艺实际上就是一种文化表现形式,可以为解决这个矛盾做出一定贡献。 随着各类信息技术的发展,职能机器人在很多方面已经开始取代人类劳动,这样就会导致失业等社会问题。手工艺具有灵活性高、自发性强、零散加工和分散经营等特点,它有助于解决失业等社会问题。因此,从社会高度来看待手工艺发展,其未来必然会具有更为广阔的空间。

传统文化调查报告

传统文化调查报告 篇一:关于大学生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调查报告——以楚雄师范学院为例 一、调查目的和意义 作为社会未来的中坚力量,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态度相当重要。传统文化离不开大学生的支持,传统文化的弘扬、发展,更少不了大学生的参与。目前,大学生传统文化的缺失应从多方面考虑。下面我们主要围绕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缺失的表现和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和思考。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文明演

化汇集而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 三、中国传统文化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延续不绝,一直影响到今天的生活。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凝聚中华民族力量的客观要求,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现实需要。 四、当代大学生与中国传统文化 大学生作为社会上最富有朝气、创造性和生命力的群体,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程度,往往影响着社会民众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的却是很多人传统文化意识的淡薄,在历史文化常识方面的无知。即便是在大学校园里,许多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漠然处之的现象也并不鲜见。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

样的局面? 对此,我们小组就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知的现状与大学生获得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主要途径展开了调查。调查对象主要是楚雄师范学院在校学生。大学生认为,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教育在社会上有一定的认知程度及影响力。数据显示,认为认知程度“很高”的有%;认为“一般”的最多,有30%;而认为“很低”的只有6%。在对“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在社会上的影响力”进行评价时,选择“比较大”的比例(37%)最多。由此可见,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在社会上的影响力是持肯定态度的。 课堂教育是大学生获得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主要途径,但效果不尽如人意。大学生获得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途径和方式很多,如课堂教育、课外阅读、媒体、课外辅导和课外活动等。 但最主要的途径还是课堂教育,获选率高达%。但从调查结果看,这种方式的效果却不尽人意。我们选取了三个

关于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调查报告

关于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调查报告 班级:初教系11本文1班 学号:1117034133 姓名:岳蓉 学号:1117034207 姓名:皇姝玥一、调查背景 1、问题的提出 因调查报告写于端午节期间,由此联想到如今端午节被人戏称为“粽子节”,中秋节被人戏称为“月饼节”等等,有种过中国传统节日便是一吃了之,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却逐渐被淡忘的趋势。因此,我们需要了解当今社会人们对中国传统节日的态度及重视程度,并且,通过人们对中国传统节日的态度及重视程度来考虑中国传统节日的发展与传承问题,这是非常重要也是亟须解决的。 2、调查的时间 2013年6月10号——2013年6月16号 3、调查的目的 调查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了解程度及重视程度 4、调查的地点 大学校园 5、调查的对象 主体为在校大学生 6、调查的方法 问卷调查,网上调查 二、调查过程 我们发放了100份,收回了100份 以下是我们设计的问卷:关于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调查问卷

1、您的性别: A、男 B、女 2、您的年龄: A、20岁以下 B、20岁以上 3、您的身份是: A、在校学生 B、已工作 4、您清楚的知道每个中国传统节日的日期? A、知道 B、不知道 C、比较模糊,通过新闻之类途径才知道 5、您了解每个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 A、了解 B、不了解 C、了解,但不全面 6、您了解每个中国传统节日的风俗? A、了解 B、不了解 C、了解,但不全面 7、您过节时会遵循传统风俗过节? A、会 B、不会 C、看情况 8、您喜欢过中国传统节日吗? A、喜欢 B、不喜欢C无所谓 9、您觉得您过节主要为了什么? A、纪念 B、放假 C、无所谓 10、您觉得过中国传统节日重要吗? A、重要 B、不重要 C、无所谓 11、您会过西方节日吗?比如圣诞节? A、会 B、不会 C、无所谓 12、您觉得西方节日与中国节日哪个更有趣? A、中国节日 B、西方节日 13、您是否觉得人们对过中国传统节节日越来越淡漠? A、是的 B、不是 C、没感觉 14、您觉得需要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宣扬吗? A、需要 B、不需要 C、无所谓 15.您是通过何种途径了解与传统节日相关的传说? A.书本B新闻媒体C.听别人说

民间艺术——剪纸的调查报告

引言 中国民间美术是生活中发生、并为现实生活服务的文化表现形式。 它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始终无法摆脱创造者的群体意识、情感气质和习俗心理,它是为生活而创造的艺术。只有真正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创造者、传承者和他们的生活,才能真正解读这一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 本书的主题是徐州民间剪纸,徐州剪纸广泛分布于、、沛县等地,剪纸技艺在当地世代相传。其形式大致可分为装饰剪纸窗花、顶棚花、盆花、枕花、帐花、灯花等)、绣花纹样(鞋花样)、特种剪纸等。徐州剪纸取材丰富,内容广泛,有历史故事、民间传说、戏剧人物等类型的作品,也有以现实生活为主题、反映新时代精神风貌的剪纸作品。艺人用独特的艺术语言,对疏密关系进行大胆处理和把握,作品中有时会出现大面积的空白,有时出其不意地在大面积色块中镂出一些灵性的物象,画面朴实,简洁明快,保持了原生艺术的纯正品格。著名艺人有王桂英、衡瑞侠等,都是几岁就跟母亲学习剪纸。技艺世代相传。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徐州剪纸迈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期,最具有代表性的是邳州、新沂的合沟镇、沛 县的敬安镇。1993年,邳州市、沛县敬安镇被文化部命

名为“中国民间艺术(剪纸)之乡”;2001年新沂市合沟镇被江苏省文化厅命名为“江苏省民间艺术(剪纸)之乡”。

目录 一.对徐州剪纸的总体介绍-------------------------------------------1-8 二.民间剪纸的品种-----------------------------------------------------9-13 三.剪纸的表现方法------------------------------------------------------13-14 四.徐州剪纸风格---------------------------------------------------------14-15 五.工具/原料--------------------------------------------------------------15-18 六.步骤/方法-------------------------------------------------------------18-28 七.我对徐州剪纸作品的鉴赏----------------------------------------29-32 八.对剪纸这种民间美术我还想说-----------------------------------------32-34 九.学习民间美术的心得----------------------------------------------34-35

浅谈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传承

浅谈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传承 摘要:传统手工艺在人类代代相传中形成了源远流长的手工文化,人类社会高度发展的今天,工业文明、科技进步带来了传统手工艺的日趋式微,但是作为一种活态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基所在,对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传承是有必要的,也是必须的。 关键词:传统手工艺保护传承 传统手工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在人类历史进程中有着特殊的意义。手工艺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是心手相连的艺术,体现了人类在生活中对自然发现与利用的聪明才智。每一种手工艺的产生与发展,乃至消亡都与当时的社会发展状况紧密相关。在工业、电子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众多民间手工技艺的生存状态亟待保护与传承。 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传承,首先是对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在此过程中人的作用至关重要。其次是对传统手工技艺中包含的文化的传承,传统文化是历经了无数劳动者的磨炼之后的本民族文化的精髓,守住传统文化,才能守住民族之根,才能无愧于祖先和子孙。 1、传统手工艺与传承人 传统民间手工技艺掌握在手工制造者手中,他们是手工文化的创作者,然而辉煌的手工艺术历史并不曾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农耕社会的手工技艺五花八门,手艺人层出不穷,这是当时社会对手工艺品和手艺人的需求。从事手艺的人员因为技艺的娴熟和辛劳也能获得乡野四邻的重视,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并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这些对农民而言是值得羡慕的事情。千般技能在辛劳勤奋与智慧中代代相传,但靠手艺谋生活始终是手艺人从艺的最基本的想法。所以在对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中,要关注手工艺人的生活状况,当手中技艺能够为艺人和家人带来生活的保障时,才可能有人从事手工技艺劳动。 传统手工技艺与社会的发展阶段相关联,在现代工业文明快速发展的今天,传统手工技艺艰难固守自己的阵地。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传统手工文化情感的逐渐淡漠,手工制作的物品和它的制作者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不能充分体现手工艺者的价值。传统手工技艺与传统手工艺品与飞速变化的社会之间的距离愈来愈远。然而社会在发展过程中,一度被遗弃的宝贵资源又被再次关注,这是人民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觉,是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不断提高的表现。在现实生活中,传统手工艺给现代人类更多的启示,对于陶冶民众的思想情操、丰富民众的艺术文化修养都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面对日趋式微的众多民间艺术及其制作工艺,需要我们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其进行保护。 2、传统手工艺传承人保护 2.1 传承人保护 传统民间手工技艺的传承依靠口传心授师徒相承,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最关键因素,传承人所掌握的技能中蕴含着传统文化的精粹,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需要传承人的积极参与。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由谁来“传”?又由谁来“承”?传人逐渐在老去,而现代日新月异的工业文明和日益膨胀的物质生活将“承”推向了一个尴尬、艰难的困境之中。假如说手工制作让手工制作者生活富裕,并且有着受人尊敬的社会地位,那“承”艺将是一件相对容易实现的事情。可是令人遗憾的是,今天真正的手工艺人依然没有生活富裕,也没有获

手工艺品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手工艺品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手工艺品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为全面了解**市妇女手工艺品发展现状,进一步拓展就业渠道, 扩大就业规模, 提高妇女群众收入水平,**市各级妇联通过发放调查表、实地抽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妇女手工艺品发展现状进行了全面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妇女手工艺品产业发展现状及特点 (一)妇女手工艺品产业发展现状 我市拥有各类手工艺品生产技能的妇女约有3000多名,但是真正形成商品、走向市场、产生收入的从业妇女仅有200余人,其余大多以自用和消遣娱乐为主。据统计,我市妇女生产的手工艺品主要集中在手工刺绣、十字绣、剪纸、编织、根雕、玉石加工、民族服饰、民族手工艺饰品、**头戴等方面。其中,从事民族服饰设计、加工为主的个体工商户(个人)有 24家;加工**族金银首饰的个体工商户(个人)有6家;制作根雕工艺品的个体工商户(个人)有58家;玉石加工企业有50 余家。手工刺绣、十字绣、剪纸、编织等手工艺品主要是自发生产,大多没有正规的店铺。上述手工艺品行业大部分属于阶段性、季节性加工,能够带动相当一部分妇女就业。 (二)妇女手工艺品产业发展的特点 1、品种丰富、区域特色突出。**市是多民族聚居地。民族传统手工艺品种类丰富、花样繁多。其中民族服饰、**头戴、剪纸、玉石加工等手工艺品,以其鲜明的民族风格,浓厚的地方特色,兼具实用、观赏和收藏价值,深受各民族群众和周边城市民众的喜爱。如**前旗村民邬秀英的剪纸主要以红纸剪成,体现着喜庆、热烈的民俗气氛。她的作品以民俗信仰、岁时节令、神话传说为主要表现内容,具有深厚的河套文化底蕴。她的剪纸技艺娴熟、细腻,保留了浓郁的乡土气息,并与本地的传统民俗文化血脉相连。30多年来,她用自己的心血和才智,创作出了丰富多彩的剪纸艺术,她创作出来这些作品以及她所拥有的精湛技艺,都是民间文化宝库中的珍贵遗产。 2、居家生产经营模式仍大量存在。有一些手工艺品爱好者有自己经营的店铺,除了自己刺绣、编织的产品在店中销售外,一些零星家庭生产者自己在家中制作,把产品寄存在该经营者店中销售,获得收入按比例分成,或者赚取一些加工费,这种模式多没有形成规模,产品也仅仅以满足客户需求为主。如手工刺绣、剪纸、编织等手工艺品主要是自发生产,大多没有正规的店铺。 3、做工精良,文化承载气息浓厚。**族服饰及金银首饰加工技艺是****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发明创造和发展完善的具有应用价值的形象物品的结构工艺之一,对传承和发扬**族文化具有深远的意义。如金兰金银加工店生产加工的****族服饰、头戴被列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在销售过程中,从业人员忽略了包装审美,尽管做工精美,仍给人“俗”的感受,达不到现代人的审美要求。 4、市场开拓能力还处于萌芽阶段。近几年来我市妇女手工艺品产业积极适应市场的新变化,将民族文化与现代需求相结合,进行技艺、品种和经营方式创新。如我市民族服饰在结合欧洲、**国服饰特点的基础上设计制作出了时尚潮流的中长款及短款**族服饰。在缝制过程中,除保留具有**特点的三道边外,还增加了马蹄袖、九道扣等工艺。面料质量也有了较大变化,高档面料也被频频使用。

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调查报告

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调查报告 端午节成粽子节,是革新还是遗忘? 不知从何时起,春节开始成为旅游度假,中秋节变成月饼节,七夕成了东方情人节?而西方 节日成为了生活中的重要一部分:圣诞节万人空巷,元旦比春节更加重要? 中国传统节日将何去何从?五千年的传承到今日所剩多少?这是一个我们必须要直视的问 题。为此,我决定对此展开调查,以了解中华传统节日的现状。 目的与意义:在这个信息化,网络化的社会,西方节日对本土文化的冲击越来越大。如果我 们自己把自己的文化遗忘掉,那么中国文明体一定会被历史遗忘掉。这项调查意在了解社会 对于传统节日的认识,以及提醒人们,不要忘记我们自己的文化。同时,也可以起到锻炼自 我的作用,并为中国文化的传承出自己的一份力。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 调查时间:7月27日至8月3日 调查人群:主要为三十岁以下的80,90一代,以及40岁以上的70一代做对比。 调查结果如下: 受调查总人数:53人 第一题第二题第三题第四题第五题 正确人数24 44 33 48 51 正确率45.20% 83.10% 62.26% 90.56% 96.22% 第六题第七题第八题第九题第十题平均值 正确人数28 52 35 38 47 40 正确率52.83% 98.11% 66.03% 71.69% 88.67% 75.47%

中学生对传统节日和文化认识的缺失值得反省

结果和想到的 从调查结果来看,多数调查对象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不尽人意,我们暂且不说75.47%的正确率,也不说37.7%的人不了解春节的习俗,仅以无数文人墨客感伤落泪,有着四千年历史的中秋为例,饮酒赏月的闲情雅致似乎在民众的印象中所生无几。在另一个小组的结果中,最好的成绩为答对5题,而最差成绩为0。这样的结果实在令人难以想像。在东西文化碰撞中的中国传统节日,被西方文化撞的支离破碎。 中华文化向来是东方文化中乃至世界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历史,中华文化几度成为世界的最强音。然而进入清朝以来,华夏文明却渐渐失去了她往日的光彩,尤其是在鸦片战争以后的中国近代史,更可谓是中华民族的苦难史。如果近代中国的遭遇可以用"繁盛的农业文明无法与新兴的工业文明相抗衡"来解释的话,那么走进新中国,步入新社会,改革开放以来,当西方文化正以咄咄逼人之态成为成为强势文化时,我们却不得不为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捏一把汗。我国传统节日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更是被各种西方节日冲击得支离破碎。如圣诞节狂欢的风靡,再如传统的七夕大有被西方情人节替代的可能,搞得现在的年轻人甚至都不愿认祖归宗。在西方节日面前,有着深厚底蕴的传统节日何故如此不堪一击,这个话题并不轻松。 让我们在看看我们的邻居韩国,他们的文化可谓是在中国的土壤中成长起来的。以端午节为例,1967年端午节就被韩国政府指定为韩国第13号重要无形文化遗产和重要无形文物,2005年11月25日被世界教科文组织指定为人类口头和无形遗产。每年的端午期间,来到江陵观看端午祭的本土和世界游客达上百万之多。再看国内的端午节,已被粽子节无声无息地取代了。人家能做好,为什么我们不能? 中国传统节日经历了上千年的岁月冲刷,可现如今她为何逐年冷清下去呢?以下是我认为其存在的原因。 1:由于现代社会在时间方面普遍上使用西方公历为准,而中国传统节日都是农历时间。公历一年为365至366日,农历一年为354或355至383或384日,因而使现代中国大部分人很难准确知道中国传统节日日期。 2:家庭观念淡薄、社会倡导不足,是令中国节日没落的原因之一。 3:现代中国人古怪心态作祟,赶时髦、跟上潮流、相互攀比、面子问题得心态使洋节比中国传统节日更兴盛。 4:洋节比中国传统节日更能让商家获得更多、更高利润,因而商家会在洋节进行大范围促销行动,造成洋节比中国传统节日更热闹形象。 怎么做? 我国传统文化在世界历史长河中留下了辉煌的一幕,这是被人们所公认的。然而,从客观的看,传统文化中的确有许多不适宜现代社会的拖沓冗长的部分。对于保护和弘扬传统文化,我们不应该采取且不可能采取一位抵制西方文化的方法,在这个时代,文化需要交流,在交流中,文化得到了发展,并延续下去。因此,我们应取其精华,弃其糟耙,并结合利用现代化通讯及信息传播手段,使传统节日发扬光大,并再次走向全世界。

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报告

中国传统文化调查报告 (一)研究目的 1、熟悉调查的过程,掌握学习方法,了解独有的中国传统文化(最具文化内涵、传统魅力和凝聚力的春节),有利于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好爱国主义精神。 2、将成果广而告之,一次强调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悠久,并做好宣传,动员全民弘扬民族文化。 (二)调查方法 主要采用上网调查、个别采访。 (三)调查报告 中国传统的春节给了人们一份浓的难以化开的情,一种经年酿造的醇厚的味。这就是生养我们的“文化之意境、文化的象征,并担负起一种文化功能: 一、辞旧迎新,打上一个人生的结,分开过去和未来;二、祭祀,缅怀祖宗之德,继承先人之志,融通天地万物,祈盼人生幸福;三、宗亲礼仪往来,安排人生秩序,联络世代亲情,找到个人定位,担负社会职责;四、民间娱乐,扩大社会交往,播撒传统文化,宣泄情感之波,体味人生之乐。 春节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代代相传,蕴藏厚重的含金矿藏。宋代王安石曾作《元日》诗云: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家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传统文化的积淀是历千年而不变的,春节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腊月开始办年货: 据中国传统,踏入腊月,已适宜办年货,除了买腊味、糖果外,生果亦少不了,其中苹果大吉代表平安大吉,橘子代表团聚。

*年二十四谢灶: 在灶头放齐贡品后,便焚香敬拜,心中祈求来年衣食丰足暨身体健康,之后烧衣及撒酒,最好碑的金漆字上,效果会更佳。 *年二十八洗邋遢: 年二十八是清理家居的好时机,中国传统来说,这天一家人都要大扫除,祈求将往年的霉运及不如意通通扫走,而自身亦要洁净,据说这样做便可以消灾祛病。 *年三十晚上送年: 年三十晚是。晚上一家聚首一堂吃团圆饭,都有鸡,有鱼,有菜,吃的丰富是年夜饭的特色。吃菜时,要由头吃到尾,代表长长久久,吃鱼则要故意吃剩一些,代表年年有余。吃过年夜饭之后,长辈要发压岁钱,根据古时的民间习俗,用红线穿好的一百个铜钱,具有长命百岁的意思,而现在就用货币代替(钱一定是偶数,以求大吉大利)。除夕夜人们大多守岁到天亮,为的是祈求双亲长寿。到子夜十二点整,开始放爆竹,庆祝新一年的来临。 *正月初一宜祭祖: 年初一祭祖是很重要的习俗。在祖先排位上放一些糖冬瓜、花生糖及生果等。跟着一家人烧香诚心祭拜及烧衣。祭祖完毕后,晚辈向长辈拜年,拱手互相恭贺。 此外,年初一不可扫地倒垃圾,相传这样会送走财气,一些不吉利的话亦不能说,否则这年会不好运,亦尽量不要打碎碗 *初二妇女返娘家拜年: 初二是出嫁女回娘家的日子,相传年初一回娘家,会令娘家变穷,所以要初二才返回。此外,返娘你家拜年不能空手,必须准备一些贺礼,如糖果或生果等。 *年初三赤口:

菏泽市民间艺术产业开发现状调研报告书

菏泽市民间艺术产业开发现状调研报告 ——以鄄城鲁锦为重点 山东艺术学院调研团队 2009年7月12日,由山东艺术学院师生参与的“调研山东--《大众日报》山东大学生调查活动”——菏泽之行,在环境艺术设计系主任、鲁锦艺术研究所所长王大海副教授,团委书记刘昂以及吕慎刚老师的指导下圆满结束。此次调研活动为期四天,调研团队由四名相关专业的研究生组成,自2009年7月9日起至7月12日以深入基层,关注社会热点和民生百态为出发点,对菏泽地区的文化历史及现状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调查和分析。该活动既在原有基础上丰富了我校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又帮助同学们在实践中更好的掌握专业知识,并且为菏泽地区相对闭塞的文化艺术氛围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得到了考察地多个县、镇的热烈欢迎及肯定。 此次调研活动以深入考察山东鄄城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鲁锦为中心,同时也对当地著名的曹州面塑、农民绘画、历史文化古迹及民间传说进行了详细的了解和调查。 7月9日,调研团与菏泽市文化文化局进行了座谈,并在群众艺术文化馆馆长牛玉新的详细介绍下,了解了菏泽地区整体文化艺术概况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现状及保护工作;曹州牡丹园之行,让整个团队充分领略了目前世界面积最大、品种最多的牡丹园的风采以及菏泽牡丹花的历史、传说和高超的培育技术;深入曹州面塑代表村——穆李村,使我们感受到了民间艺

术精湛的技艺以及民间艺术家们对于传统手工艺精益求精的创作态度和饱满的创作激情。 7月10日,调研团来到历史文化氛围浓厚的巨野县。历史悠久的文物古迹、有史料记载的民间传说,以及当代百姓对民间艺术的热爱及重视赋予了这片渊泽之地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在考察位于巨野县城东南隅的巨野文庙的过程中,保存完好的古墓、文物让我们了解了这个全国著名的“戏曲之乡”、“农民绘画之乡”和“武术之乡”所拥有的历史文化积淀;巨野县书画院里农民画家深厚的绘画功底、创作热情,以及庞大的创作队伍和爱好者证明了“中国农民绘画之乡”的名不虚传;调研团一行还来到了在民间手工织绣方面具有代表性的核桃园镇黄庞庄,亲眼见识了当地妇女们朴实而精湛的织绣技艺。 7月11日的鄄城之行是此次菏泽调研活动的中心环节,共分为乡间调查、参观和座谈三个部分。在乡间调查的环节中,调研团来到鲁锦的“民间传承人”家中,亲身感受拥有1900多种纹样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鲁锦的制作过程,并对制作人群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此后,调研团参观了山东鄄城鲁锦工艺品有限公司的生产、销售链条以及中国鲁锦博物馆,再次肯定了鲁锦的发展潜力和它在文化方面的重要性。通过与中国鲁锦博物馆馆长路维民的座谈,让来自大学校园的同学们深刻的感受到了鄄城人民强烈的文化责任感。开发鲁锦并不仅仅是要形成一个有创意的新型文化产业,更重要的是保护中华民族优秀的、独特的、全民共享的传统文化。

我眼中的非遗――传统手工艺5.1

“我眼中的非遗”——传统手工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的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过程来说,人的传承就显得尤为重要。 传统手工艺技能,是指人民群众为了满足物质精神需要和审美要求,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采用物质材料和技术手段进行人工造物所用技能的总称,包括器具制作、民居建筑、陶瓷、织染、金属工艺、造纸、印刷、酿造等传统手工技艺。 我国传统手工艺品繁多种类,按使用功能,可分为实用类手工艺、欣赏类手工艺、宗教祭祀类手工艺。按产品分类,可分为陶瓷手工艺、金属加工手工艺、纺织印染手工艺、挑花刺绣服饰缝制手工艺、金银首饰加工手工艺、皮革和毛皮加工手工艺、竹藤棕草编织手工艺、木器制作、雕刻及建筑装饰手工艺、制浆造纸手工艺、民族民间乐器制作手工艺、儿童玩具手工艺、烟花爆竹手工艺、工艺画制作手工艺及书画装裱手工艺等。这是我国非物质文化的丰藏宝库。 传统手工艺品在内容和形式上保护着实用性和审美性的统一,又具有鲜明的民族个性,主要有以下鲜明特点: 一是以实用为主,注重功能,同时力求美观,把功能和审美要求完善地结合起来。如陶器、木器、竹藤编织,都是群众的生活用品,同时又都作了艺术加工,达到实用与审美的统一。二是大多数手工艺品就地取材,因材施艺,如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铜锡资源、竹木藤草资源、棉麻毛资源、大理石资源进行艺术加工,使天然资源为人们的生活服务。 三是以手工劳动为主,家庭副业为主,其技艺的传承以家庭世代相传为主,这就使各种手工艺及其产品具有鲜明的个性,因人因艺而异的独特风格。 四是每个民族都有代表本民族特色的手工艺品,也就是说,在一个民族的手工艺品中,不仅透析着这个民族的艺术天赋和审美力,还可以从中断定,在

传统手工艺的调查报告

传统手工艺的现状与未来 ●组长:朱毅 ●组员:郁晓舟赵筱玮夏鹏程蔡佳渊 ● ●采访时间:2014年11月27日11:00——17:00 ●采访地点:城隍庙,豫园老街,七宝老街 ●被采访者:传统手工艺制作者,售货员 ●事件:对传统手工艺者及相关人物的采访 一.香囊,胭脂 受访者:杨小姐,19岁,店铺员工 Q1:你怎样看待传统手工艺,你喜欢它吗? A1:我很喜欢这些传统工艺品,它很古典,让人怀旧,更体验到穿越古代的感觉哈哈。 Q2:如果有这个机会你会去学习传统手工艺吗? A2:应该会愿意,我挺感兴趣的 Q3:你怎样看待它的未来? A3:我觉得它的未来应该还可以,现在的化妆品化学成分多,我们这个对身体没坏处,顾客何乐而不为呢。 感想:香囊胭脂对于爱看古装剧的我们来说,是很喜爱并且感兴趣的一项手工艺,它们由天然无害的材料制作成,给我们带来芬芳与美丽。

二.木雕 受访者:朱小姐,22岁,店铺员工 Q1.你怎样看待传统手工艺,你喜欢它吗? A1:我对这门手工艺很好奇,传统手工艺品都挺喜欢的。 Q2:如果有这个机会你会去学习传统手工艺吗? A2:我愿意去学,因为对这个挺感兴趣的嘛。 Q3:你怎样看待它的未来? A3:我认为学习这门手工艺的人会越来越少,发展前景也是越来越严峻,因为它需要人工,把这些木材培育出来,然后再雕刻它,过程太复杂了,没有多少人愿意去做。 感想:因为手工木雕是很精细的工艺,需要木雕工作者精湛的技艺,所以手工木雕渐渐失去了它固有的文化价值,越来越处于社会文化的边缘。要想使木雕作品在市场中站住脚,就必须拿出无法大量机械制造的优秀艺术作品,这就要求作者本人有高超的技艺。但掌握全面扎实的技能决非一日之功,众多艺术大师很希望能找到好的弟子,让自己的手艺能传下去,发扬光大,但是对民间工艺感兴趣的年轻人不多。希望更多年轻人去了解这项手工艺,使它发扬光大。 三.剪纸 受访者:李先生,34岁,剪纸工作者 Q1:你的手艺是怎么学来的?家族传承还是自己喜欢然后去学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