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灰化法注意事项

干灰化法注意事项
干灰化法注意事项

在许多情况下,灰化前将试样和某些添加剂(所谓“灰化助剂”)相混合则干灰化法更为有效。这些灰化助剂起着如下若干作用:

(a)加速氧化作用;

(b)防止一些组分挥发

(c)防止灰分组分与坩埚材料反应。

最常用的添加剂是如硝酸或硝酸盐等氧化剂。后者是以浓的水溶液形式加入的[在以硝酸镁促使脂肪性物质氧化时,加入硝酸镁的甲醇或乙醇溶液]。在移入马弗炉灰化之前,将试样干燥。加入硝酸盐不仅促使氧化作用,而且能达到使灰分松散的目的。同样,硝酸可以在灰化开始时加入,但是,更常用的是不是用酸处理部分灰化的试样以便更快地除去炭化物质。若要测定生物试样中的锡,则不可加入硝酸,因为生成的锡酸(水合二氧化锡)倾向于与石英坩埚反应。加入硫酸在某种程度上可避免由挥发引起的损失。以此法,较易挥发的氯化物,诸如氯化铅、氯化镉和氯化钠,被转化为沸点较高的硫酸盐,钒—卟啉化合物等挥发性有机金属络合物也被破坏。另一方面,加入碱能防止氯化物、砷、磷和硼等阴离子的损失。常用的碱是碱土金属的氧化物或氢氧化物、碱金属碳酸盐、乙酸镁、碱土金属硝酸盐,它们加热时分解为氧化物。这些灰化助剂还起着另一种有用的作用,即灰分的体积比不加助剂时要大得多,因而灰分中持测元素大为“稀释”,这样就可能减少与坩埚壁的接触,并且减少因和坩埚材料反应引起的损失。应用灰化助剂对灰分的组分同样产生有利的影响。有人推荐坩埚衬以滤纸,然后将试样炭化,残渣用氯化镁溶液浸渍,并在600度下灰化。若存在磷酸盐,在此条件下它与镁生成三元磷酸盐,后者形成能与坩埚反应的玻璃状熔融物的倾向远小于由酸性残渣产生的简单偏磷酸盐。也有人建议在脂肪试样中加入粉末状纤维素,这样,整个试样将平稳燃烧,而不致产生过高的度。

下面格根据新近的一些研究结果,总结在灰化过程中许多元素的特性.

砷(As)

在没有添加剂存在下灰化有机物质时,即使温度低至400℃砷也部分失去。已报道甚至在100℃下干燥血液试样,砷也会损失。加入灰化助剂可排除砷损失的可能性。最常用的灰化助剂是氧化镁或硝酸镁或二者同时使用。碳酸钾-氧化镁(3:1) 和碳酸钠也可用。硫酸不起作用。推荐的步骡差别甚大,有时只加入氧化镁,例如每克试样用l克氧化镁和2—3毫升氢氧化钙溶液,有时则加入六水合硝酸镁,硝酸镁须过量较多(每克试样用4克)。不过往往同时加入这两种化物,每种各0.1~0.3g,氧化镁以固体而硝酸镁以溶液形式加入。为了得到较为疏松的混合物,常常掺入纤维素粉。有机砷化合物应以硝酸和溴酸钾处理加热不超过

300℃。灰化开始时温度应缓慢升高。坩埚先移入马费炉中,然后再将炉

子升温。也可以先在低温下使混合物炭化,此后再加热至灰化温度,灰化温度通常为500一600℃,也有达到680℃,甚至900℃。最好使用瓷或石英容器,但玻漓容器也可用。已知二氧化硅在较高温度下(850℃,16小时)会与砷酸钠反应。灰分用1:1盐酸或稀硫酸浸取。有人则加入浓盐酸和还原剂以释出三氯化砷后借蒸馏法分离。即使应用灰化助剂,砷的损失也会发生。这种情况似乎由于加入助剂的量不够、灰化前混合不充分、或者升温太快等原因所致。因为生物试样中的砷很可能以挥发性有机砷化合物的形式存在,所以建议将灰化助剂与湿试样混合,并取单独一份试样测定干重量。

铋(Bi)

试样应在铂或瓷器皿中于450一550℃下灰化,如需要可加入硫酸。在这些条件下,部分铋可能失去。对矿物油试样灰化前应加入磺酸钾或磺酸镁。灰分用浓盐酸或硝酸浸出。硅酸应以氢氟酸和硫酸加热除去。

镉(Cd)

温度高于400℃时氯化镉极易挥发在500℃.仅需1小时就有44%镉失去。另一方面,硝酸镉和硫酸镉即使温度高达500℃也是稳定的。硫酸镉试样于600℃加热1小时约损失4%。植物物质不加助刑在450℃下灰化将失去镉。对与灰化助刘硝酸或硝酸镁一起加热的有机试样(可可),或与磷酸氢二钠一起加热的生物物质,也有过因挥发作用导致镉大量失去的报道。尽管有这些不能令人满意的结果,含镉试样仍用于灰化法处理:如酒类不加助剂,在450℃灰化;涂料加碳酸钠在450℃;生物物质与硫酸在550℃,或与硫酸和硝酸镁在550℃;矿物袖与硫酸在550℃或与磺酸钾或磺酸镁在650℃;煤不加助剂在850℃下灰化。灰化时可以使用石英坩埚或铂坩埚,后者似乎较好。灰分可溶于稀酸。

锗(Ge)

在高于600℃下干灰化有机物质时,已观察到锗的损失,不过,有人在550—600℃或560℃灰化后测定煤中的锗。加热升温速度不应超过每分钟3—5℃。因为锗的挥发可能由于四氯化锗的挥发性,所以,试样的氯含量与锗挥发性之间有一定的关系,而且似乎需要碱性灰化助剂,例如在700一1000℃下灰化需要氢氧化钠[对煤和飘尘,每克煤需4克氢氧化钠]、碳酸钠[每0.5克试样需2克碳酸钠]或氧化钙—硝酸钙[每克煤需0.5克氧化钙和6毫升饱和硝酸钙溶液。灰化时用铂坩埚或瓷坩埚,灰分溶于酸中。

汞(Hg)

在各种条件下干灰化,汞即使不完全挥发,也在很大程度上失去。

锑(Sb)

对以放射性同位素锑标记并在温度范围400一900度灰化的血液试样,锑的损失变化很大,但常常大量失去。椰子在550℃下加灰化助剂或者加入硫酸或硝酸镁灰化时,只有极少量的锑失去,加入硝酸,则有约8%锑损失。若试样在600℃并有氯化铵存在时灰化,几乎所有的锑都失去,加入氯化钠,不会引起任何损失,但和坩埚起反应。

锑似乎不从碱性介质挥发。进行元素分析的有机物质应与足量的氧化镁(保证试样呈碱性)和一定量的硝酸镁混合并在石英容器中灰化。矿物油产品的分析是在550℃并加有硫酸和磺酸镁的条件下灰化。

硒(Se)

硒或者在很大程度上或者完全从进行干灰化的试样中失去,甚至有关于试样在100℃干燥便失去晒的记载.

锡(Sn)

干灰化法很少用于测定有机物质中的锡,因为出四氯化锡的挥发性或二氧化锡和坩埚之间反应引起的误差多半较大。不过,仍有一些方法适用在450—500℃或500—600℃灰化生物物质。硝酸不应加入,灰分不许熔融。脂肪应以硝酸镁乙醇溶液处理并且小心炭化,继将残余物在450℃和石英皿中灰化。矿物油可与磺酸镁在650℃下灰化。锡的灰化可用铂坩埚、瓷釉未破损的瓷坩埚以及石英坩埚。灰分溶于硫酸、硫酸—硝酸或6M盐酸,最好以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钠—炭熔融。对果汁的灰化,据报道则存在一些困难.

碲(T e)

有机材料在没有灰化助剂情况400一600℃温度下灰化,大部分碲将失去。灰化前同时加入氧化镁和硝酸镁可避免碲的损失。

锌(Zn)

干灰化期间,在较低温度下,由于氯化锌的挥发性,或由于与二氧化硅与硅酸盐反应而失去锌。不过有关锌损失的说法并不完全一致。以放射性同位素65Zn标记的软体动物软组织进行的实验表明:在干燥时锌失去9%,而在450一600℃灰化时,损失约25%。与此类似对在450℃灰化的食品试样,已知损失约20%锌。然而,含锌的血液试样,在500℃灰化也不致失去锌,温度升至70 0℃,损失约30%。毛发试样在高达900℃灰化没有锌挥发。锌的挥发性在很大程度下取决于存在的阴离子;氯化物甚至在400℃也很容易挥发,硝酸盐和硫酸盐可分别加热至500~600℃。据说硝酸盐在铂器皿个加热至700℃后能完全回收,但是假如硝酸盐和氯化铵、氯化镁或氯化钙一起加热,则损失十分严重。显然,允许的灰化

温度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试样的性质。许多方法要求450—506℃而另外一些方法要求550℃或甚至850℃。碳酸钙(适于500℃以下) 、硫酸(在550℃),硫酸和硝酸镁(在850℃)或磷酸二氢钙(在900℃)等灰化助剂能防止锌的损失。对脂肪和脂油,建议加入硝酸镁的乙醇溶液。正确地选择坩埚十分重要,对温度550℃以下,尽管出于与瓷釉反应可能引起锌损失,但常常采用瓷坩埚。石英坩埚在温度500—550℃或600℃开始与锌化合物反应。若氯化物存在,锌好象特别容易与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酸锌。总之,铂坩埚似乎最佳。尤其是因为瓷、石英、玻璃器皿都能析出含锌[url=]污染[/url]物。灰分一般溶于较浓的盐酸或硝酸也有将灰分在浓硫酸浸渍一定时间后再以水稀释。大量的硅酸能明显吸留锌。必须以氢氟酸处理除去,或者借氢氧化钠熔融使灰分溶解。

铅(Pb)

含铅有机物质的干灰化存在很大问题因为在很低温度下氧化铅就与二氧化硅和硅酸盐(诸如坩埚表面的釉)反应,也因为氯化铅比较容易挥发以及铅化合物一般说来容易还原为金属,后者与铂形成合金。对在不同温度下次化时铅的性质的研究表明:存在的阴离子有很大的影响。例如氯化铅在铂坩埚中于400℃下加热l小时,有22%的铅失去;500℃损失46%;600℃79%,而硝酸铅和硫酸铅在500℃不致失去;600℃略有损失.用石英坩埚也得到类似结果:650℃时硝酸铅和硫酸铅不挥发,在同样温度4小时内氯化铅完全失去。有磷酸盐时,温度高至300℃,铅也不挥发。假如铅化合物与氯化铵在600℃一起加热,大部分铅失去。已经对各种灰化助剂的使用效果进行相当充分研究,每次实验

取2微克铅在石英坩埚中加热至650℃,并在此温度下维持16小时。硫酸、硼酸、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硝酸铝和硝酸镁都能保证铅完全回收在坩埚内,但磷酸盐和硫酸使铅因与坩埚反应而残留在坩埚上。若氯化钠和硝酸镁一起存在,由于挥发作用以及留在坩埚上两种原因,铅大量损失。己应用下列灰化助剂:硝酸、硝酸镁、碳酸钠等。

铂坩埚、石英坩埚和瓷坩埚均已采用,而且没有说明这三种坩埚哪种较佳,旧的石英坩埚均倾向于吸附铅故不应采用。灰分通常溶于稀酸,例如,在lM盐酸小沸腾30分钟,或者溶于3M氢氟酸。硅酸必须分离除去:将盐酸浸取后遗留的残渣过滤、灰化,以氢氟酸加热,逐去二氧化硅。留下的残渣用盐酸浸取,所得的溶液与第一次提取液合并。另一个方法足次分用碳酸钠或氢氧化钠熔融。

干灰化法是利用高温除去样品中的有机质,剩余的灰分用酸溶解,作为样品待测溶液.该法适用于食品和植物样品等有机物含量多的样品测定,不适用于土壤和矿质样品的测定.大

多数金属元素含量分析适用干灰化,但在高温条件下,汞、铅、镉、锡、硒等易挥发损失,不适用.该法主要优点是:能处理较大样品量、操作简单、安全。灰化温度一般在500-600℃,温度升高将会引入坩锅损失而造成的污染。样品量,干样一般不超过10克,鲜样不超过50克。样品量过大,易引起灰化困难或时间太长,这势必引入新的误差。相反,太少,也会引入样品不均匀性的误差。时间通常控制在4-8小时。含脂肪、糖类多的样品需要较长时间,而含纤维素、蛋白质多的样品需要较短时间。灰化是否完全通常以灰分的颜色判断。当灰分呈白色或灰白色但不含炭粒,则认为灰化完全。

干法灰化是在高温破坏分解有机物, 将残留矿物质成分溶解在稀酸中, 使被测元素呈

可溶态。由于在高温状态, 极易产生元素损失, 且会形成酸不溶性混合物, 产生滞留损失。如何减少损失, 从而提高方法的准确度是干法灰化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样品在用高温电炉灰化以前, 必须先在电热板上低温炭化至无烟( 预灰化) , 然后移入冷的高温电炉中, 缓缓

升温至预定温度( 500~550 ℃) , 否则样品因燃烧而过热导致金属元素挥发。如同时灰化许多试样, 应常变换坩埚在高温电炉中位置, 使样品均匀受热, 防止样品局部过热。应保证瓷皿的釉层完好, 如使用有蚀痕或部分脱釉的瓷皿灰化试样时, 器壁更易吸附金属元素, 形成难溶的硅酸盐而导致损失。灰化前, 可加入灰化助剂,常用的有HNO3、H2SO4、(NH4)2SO4、(NH4)2HPO4 等,HNO3 可促进有机物氧化分解, 降低灰化温度, 后几种使易挥发元素转

变为挥发性较小的硫酸盐和磷酸盐,从而减少挥发损失。如个别试样灰化不彻底, 有炭粒, 取出放冷, 再加硝酸, 小火蒸干, 再移入高温电炉中继续完成灰化。

1、一般干灰化法的灰化温度在500-600度,基本控制在550度,那炭化温度是不是只要物料没有燃烧,

高于550度也没有关系?2、使用电炉炭化时如何控制温度,下面是一组炭化时的样品,使用的是100mL的瓷坩埚,300度温度计的水银球部约与坩埚的上沿齐平,在开通风的情况下,测得温度约在290度,没有更大量程的温度计了。1000W的炉丝,旋纽约调节至80%功率(使用独立的调压器,输出电压175V左右),炉丝明显发红,但样品未见发红。3、下面图片来自《饲料中锰的测定能力验证—干灰化法与微波消解法结果比对》如何界定所述的低温、中温、高温,上图中的试样发红是否有关系,从作者的分析结果来看,这个炭化过程没有......

没有纠结具体控制在某个温度点上,但肯定有一个范围吧,以我上面有温度计的那个,1000W有电炉,只开了80%的功率,水银温度计5cm左右悬空温度就已经290了,炉面温度绝对要超过300度的,从验证结果来看,带温度计的那个,炭化失重与灰化失重差值在1%以内,是否说明样品在电炉上都已经基本灰化完成了,所以我认为炭化温度在

150-250度左右比较合理(当然样品也要看粉末状的还是颗粒状的,颗粒状的温度可以略高,同时可以采取梯度升温过程),帖中的那两个炭化温度我认为都已经偏高,可以达到使样品基本完全灰化的温度了,且是1个小时内基本完成炭化、灰化过程,而不是标准方法规定的光灰化就需3-5小时。

干灰化是利用高温除去样品中的有机质,剩余的灰分用酸溶解,作为样品待测溶液.

该法适用于食品和植物样品等有机物含量多的样品测定,不适用于土壤和矿质样品的测定.

大多数金属元素含量分析适用干灰化,但在高温条件下,汞、铅、镉、锡、硒等易挥发损失,不适用.

该法主要优点是:能处理较大样品量、操作简单、安全.

灰化温度一般在500-600℃,温度升高将会引入坩锅损失而造成的污染.

样品量,干样一般不超过10克,鲜样不超过50克.样品量过大,易引起灰化困难或时间太长,这势必引入新的误差.相反,太少,也会引入样品不均匀性的误差.

时间通常控制在4-8小时.含脂肪、糖类多的样品需要较长时间,而含纤维素、蛋白质多的样品需要较短时间.

灰化是否完全通常以灰分的颜色判断.当灰分呈白色或灰白色但不含炭粒,则认为灰化完全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干燥、灰化、原子化的温度和时间选择应该注意如下几个方面:1干燥升温模式、温度和时间的选择

干燥条件直接影响分析结果的精度,升温模式一般都选择斜坡升温方式,温度略高于溶剂的沸点,时间由进样体积确定,每微升2~3.要求通过缓慢而平稳的升温过程达到设定的温度,没有发生样品飞溅,再将温度恒定保持一段时间(10~30s),达到溶剂完全蒸发除去。

在实验工作中应力求找到能保证干燥过程平稳进行,不发生样品飞溅,时间又比较短的方案。如果样品中有几种溶剂或生物样品,需根据情况在干燥阶段设置几个斜坡升温加热方式。对一些盐分高或较为粘稠的样品,如血、尿、海水、废水、油类等,干燥过程比较难控制。干燥温度低了,蒸发干燥不完全,温度高了,又容易引起飞溅造成样品丢失。对这类情况可采用加进一定体积的有机溶剂,使得干燥过程较平稳的进行,还可采取减小进样量或稀释的方法,为保证原子吸收光谱仪分析灵敏度,还可以多次进样。

2灰化升温模式、温度和时间的选择

灰化阶段是样品预处理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阶段,灰化参数的选择和控制得好,能大大简化测定过程。通过升温程序加热处理,使得基本共存物质大部分被除去,待测元素以相同的化学形态进入原子化阶段,将使气相化学干扰和背景吸收干扰大幅度减小,从而能获得良好的分析结果。实际工作是复杂的,要尽可能蒸发除去基体共存物质,在不损失待测元素的前提下,灰化温度应尽可能高一些,以达到除去基体共存物质的要求。

3原子化阶段升温模式、温度和时间的选择

现在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器都具有光控加热升温的功能,原子化阶段一般都选择光控升温方式,即光控最大功率升温方式。通过用纯标准溶液制作待测元素的原子化取消的方法,确定最佳原子化温度。要合理选择原子化开始至原子吸收信号厚道基线的这段时间间隔,长

了会影响石墨管的使用寿命,短了会造成待测元素和基体物质在管内残留聚集。选择原子化温度时,宜低不宜高。

样品前处理要求

1.样品是否要预处理,如何进行预处理,采样何种方法,应根据样品的性状、检验的要求和所用分析仪器的性能第方面加以考虑。

2.应尽量不用或少使用预处理,以便减少操作步骤,加快分析速度,也可减少预处理过程中带来的不利影响,如引入污染、待测物损失等。

3.分解法处理样品时,分解必须完全,不能造成被测组分的损失,待测组分的回收率应足够高。

4.样品不能被污染,不能引入待测组分和干扰测定的物质。

5.试剂的消耗应尽可能少,方法简便易行,速度快,对环境和人员污染少。

1 高温灰化法

高温灰化法是利用热能分解有机试样,使待测元素成可溶状态的处理方法。其处理过程是准确是准确称取0.5~1.0g(有些试样要经过预处理),置于适宜的器皿中,最常用的是适宜的坩锅,如铂坩锅、石英坩锅、瓷坩锅、热解石墨坩锅等,然后置于电炉进行低温碳化,直至冒烟近尽。再放入马弗炉中,由低温升至375~600℃左右(视样品而定),使试样完全灰化。试样不同,灰化的温度和时间也不相同,冷却后,灰分用无机酸洗出,用去离子水稀释定容后,即可进行待测元素原子吸收法测定。

灰化法是有机试样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其优点:操作比较简单,适宜于大量试样的测定,处理过程中不需要加入其它试剂,可避免污染试样,但灰化法也存在明显的缺点:在灰化过程中,引起易挥发待测元素的挥发损失,待测元素沾壁及滞留在酸不溶性灰粒上的损失。汞和硒等易挥发元素,灰化处理中挥发损失严重,不易采用灰化法。As、B、Cd、Cr、Fe、Pb、P、V、Zn等元素在灰化过程中有一定程度的挥发损失。Cu、Ni等形成某些有机复合物,在温度相对较低时,也会挥发。非金属元素能形成多种多样化合物,易于挥发。

应特别指出的是,为克服灰化法的不足,在灰化前加入适量的助灰化剂,可减少挥发损失和粘壁

损失。常见的灰化剂有:MgO、Mg(NO3)2、HNO3、H2SO4等。其中HNO3起氧化作用,加速有机物的破坏,因而可适当降低灰化温度,减少挥发损失。加入H2SO4能使挥发性较大的氯酸盐转化为挥发性较小的硫酸盐,起到象基体改良剂的作用,硫酸可是使灰化温度升高到980℃,镉、铅未发现明显的损失。Mg(NO3)2有双重作用,其分解为NO2和MgO,前者促进氧化,后者可稀释灰分,减少灰分与坩锅壁的总接触面积,从而减少沾留。例如:As、Cu、Ag等在常规灰化时会有严重损失,如果加入Mg(NO3)2后,则能得到满意的结果。

2 湿法消化法

湿法消化法亦称湿灰化法,其实质是用强氧化性酸或强氧化剂的氧化作用破坏有机试样,使待测元素以可溶形式存在。其基本方法是:称取预处理过的试样于玻璃烧杯中(或石英烧杯、聚四氟乙烯烧杯),加入适量消化剂,通常应在100~200℃下加热以促进消化,待消化液清亮后,蒸发剩余的少量液体,用纯水洗出,定容后即可进行原子吸收法测定。

湿法消化法中最常用的试剂是HNO3、HClO4、H2SO4等强氧化性酸,以及H2O2、KMnO4 等氧化性试剂。实际上多用以一定比例配制的混合酸。在消化过程中避免产生易挥发性的物质,

避免有新的沉淀形成。例如,HNO3:HClO4:H2SO4=3:1:1的混合酸适于大多数的生物试样的消化,但样品含钙高,则可不用H2SO4,以避免CaSO4沉淀形成。某些硫酸盐(如Pb2+、Ag+、Ba2+)和氯酸盐(Pb2+、Ag+如等)呈不溶性,因此测定这类样品时不宜使用HClO4或H2SO4。其它氧化剂如H2O2、高锰酸盐等也可用于消化试样,钼盐则能作催化剂加速氧化反应。

湿法消化法处理试样的优点是: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待测元素的挥发性较灰化法小,因此是目前最常用的处理方法。但是,湿法消化法并非没有损失。例如:测定汞时,如果用开口烧瓶消化,则有很大损失,必须配以闭合回流冷凝装置。在消化过程中,如果有机物烧焦时,砷、硒、锑等可形成挥发性氢化物而损失。如果试样中含有有机氯化物时,Ge、As等可形成挥发性氯化物而损失,钌、锇等可形成挥发性氧化物而损失。当含有HCl、HClO4、H2SO4的消化液超过其沸点时,As、Sb、B、Cr、Ge、Sn等元素会因生成低沸点化合物而不同程度的损失。另外,湿法消化法加入试剂量大,会引入杂质元素,空白值高,也是其主要缺点。

湿法消化法是有机试样最常用消化方法,对不同试样、不同待测组分,一般采用不同的混合酸,最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 硝酸+硫酸分解法。

适用于鱼、奶、面粉、饮料等食品消化。取适量样品于125ml三角瓶中,加5ml硫酸和10~20ml硝酸,在电热板上低温加热。待剧烈反应结束后徐徐升温,分解有机物。当分解液开始变黑时,加3~5ml硝酸,继续加热分解,必要时反复操作,直至分解液成无色透明或淡黄色后,蒸干到硫酸冒烟至尽,冷却后加1~5mlHCl(1:1)或HNO3(1:1)溶液,水浴上或电炉上加热彻底溶解,以纯水洗至25~50ml容量瓶中,定容后即成测试溶液。

(2)硝酸+硫酸+高氯酸分解法。

适用于鱼、鸡蛋、奶制品、牛肝、面粉、小米、胡萝卜、南瓜、白菜、苹果、苹果汁、薯干等样品消化。取适量样品于125ml三角瓶中,加10~20ml硝酸,在电热板上低温加热。待剧烈反应结束后取下烧杯,稍冷后,各加2~5ml硫酸、高氯酸,缓慢加热分解。当溶液开始变黑时,加3~5ml硝酸继续加热分解,必要时反复添加硝酸,然后继续到产生高氯酸白烟,直至分解液变为透明或淡黄色再加热也不变黑为止。此时有机物完全分解,然后进行硫酸冒烟处理。冷却后加1~5mlHCl(1:1)或HNO3(1:1)溶液,水浴上或电炉上加热彻底溶解,以纯水洗至25~50ml 容量瓶中,定容后即成测试溶液。

(3)硝酸+高氯酸分解法。

适用于乳制品、食油、鱼和各种谷物食品等含钙量大的样品分解。取适量样品于三角瓶中,加10ml或20ml硝酸,在电热板上缓慢加热。待剧烈反应结束后,再加5ml高氯酸,继续加热分解。如果分解液没有变为透明或淡黄色,可再加入5ml硝酸分解,如此反复操作,直到有机物完全分解。样品分解后,再加热到高氯酸白烟消失。当有机物未完全分解,在浓缩蒸干时,高氯酸极易引起爆炸。冷却后加1~5mlHCl(1:1)或HNO3(1:1)溶液,水浴上或电炉上加热彻底溶解,以纯水洗至25~50ml容量瓶中,定容后即成测试溶液。

(4)硝酸+硫酸+过氧化氢分解法。

适宜于大米、土豆、牛奶、蔬菜的分解。取适量样品于125ml三角瓶中,各加5ml硝酸和硫酸,在电热板上低温加热分解,直至硫酸冒烟,取下,冷却后加5ml过氧化氢,再缓慢加热分解,直至溶液呈透明或淡黄色。如呈黑色或黑褐色,可反复加硝酸和过氧化氢再次分解。分解完全后加热至硫酸冒烟消失。冷却后加1~5mlHCl(1:1)或HNO3(1:1)溶液,水浴上或电炉上加热彻底

溶解,以纯水洗至25~50ml容量瓶中,定容后即成测试溶液。在湿消化法中,通常采用的电炉或沙浴电炉进行加热,温度不易准确控制,劳动强度大,效率低。自控电热消化器,温度可自行设定,自动控制恒温,保温性好,一批可同时消化40~60个样品,对消化有机试样效果较理想。

高氯酸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应用浓HClO4消化试样时,只有在浓酸和加热条件下,HClO4才具有强氧化作用,可以破坏大多数有机物。冷却的浓HClO4则无氧化作用。

(1) 使用HClO4消化时,应在开启的通风柜中进行。

(2) 不能直接将未消化的有机物加入到已加热的浓HClO4中,以免发生着火和爆炸。

(3) 为防止剧烈反应,可先用浓HNO3对有机试样预消化,使有机物变成易于消化的化合物后再用浓HClO4消化。

(4) 不能将浓HClO4蒸干,如果消化过程中不易观察,可先加入少量H2SO4,这样当浓HClO4蒸干时,还剩有H2SO4于烧杯内,可防止爆炸。

(5) 当见到有碳化现象时,应立即冷却。

(6) 如果加热的浓HClO4溢出,应立即用大量水以稀释和冷却,从而达到降低酸度,停止氧化的作用。

样品前处理分为有机处理和无机处理。本文的两种方法可以说是有机试样最常用的前处理方法了。你是否想过,有机分析室和无机分析室为同一个前处理室,究竟好不好?是否有必要把有机项目和无机项目前处理分开?

无机前处理设备:烘箱、酸缸、(干样和湿样)研磨机、控温摇床、超声清洗器、台式离心机、电加热板、微波消解仪等等;

有机前处理的设备:超声器、摇床、(快速溶剂、快速索氏、微波)萃取仪、固相萃取仪、(全自动或半自动,带浓缩定容或不带)凝胶渗透色谱GPC、旋转蒸发仪、氮吹浓缩仪等等。

我们都知道,无机前处理中会使用很多酸液,产生大量酸雾,对有机前处理的设备造成严重腐蚀,特别是对萃取仪、GPC等设备的危害严重。

而有机前处理中会产生有机蒸气,如果有机蒸气跟无机分析设备长期接触,则有可能损害塑料气管或蠕动泵管。另外,有机蒸气会提高AFS的背景,而且还可能导致荧光猝灭;增感的有机溶剂蒸气可能导致AAS的测定值偏高;有机蒸气的污染还会引起ICPMS过多的积炭问题。说到这里,至于是否分开有机和无机,你心里应该也有答案了吧。

那么,问题来了,你是做有机样品前处理还是无机样品前处理?你的实验室是否有将无机和有机分开?下面开始排排站吧,欢迎有机样品前处理的小伙伴们到新群打卡报到(做无机的小伙伴留在原群即可),快扫下方二维码集合啦。

采用干灰化法处理样品时,采用不同的温度,进行样品的灰化,对不同的元素影响不同。高温干灰化的优点,在于能灰化大量样品,方法简单,无试剂污染,空白低,但对低沸点的元素常有损失,其损失程度取决于灰化温度和时间,还取决于元素在样品中的存在形式。而低温干灰化的优点,在于低沸点元素挥发损失较小,但试剂用量大,空白较高。

例如当灰化温度超过500 ℃时,Cd会发生损失,为加速灰化过程加入“灰助剂”如HNO3,

损失达到20 %~30 %。在200 ℃下加热5小时,Cr的损失往往达到25 %,而继续加热则不再损失。这说明在500 ℃以下,加热时间越短,或者说升温过程越快,Cr的损失也就越小。因此在测定Cr的时候,经常采用将炭化后的样品,直接放入已升温至500 ℃的高温炉内灰化的方法,来避免Cr的损失,测定效果比较理想。但升温过程对Ca、Fe、Zn、Mn、Mg等元素无显著损失。Pb的灰化也能说明这一点,在450 ℃~550 ℃内,因样品中常常含有氯化胆碱、食盐等成分,Cl的浓度较高,这样与Pb形成挥发性的PbCl2,导致Pb的损失。另外,在高于450 ℃灰化时,Zn可能以ZnCl2的形式挥发。在实验室中为促进灰化过程,提高灰化程度,常常加入“灰助剂”如HNO3、H2SO4、Mg(NO3)2等,其中HNO3有助于形成易溶解的灰分,H2SO4常用来将金属元素转化成金属硫酸盐,以降低金属元素的灰化损失,Mg(NO3)2则可促进有机质分解,提高金属元素的回收率。比较之下,Mg(NO3)2的应用更干法消化相对于湿法消化特点有:

1相对于湿法消化可以加大取样量

2操作者不需要时常观测,操作简单

3不需要使用大量试剂,空白值小。

缺点:

1 对挥发性物质的损失较湿法消化为大

2 干法灰化时间长,常需过夜完成

3 可能与容器起反应,被氧化或被吸收,导致回收率低

yuduoling回复于:2008/10/6 21:15:50

相对于湿法:

干灰化是利用高温除去样品中的有机质,剩余的灰分用酸溶解,作为样品待测溶液.

该法适用于食品和植物样品等有机物含量多的样品测定,不适用于土壤和矿质样品的测定. 大多数金属元素含量分析适用干灰化,但在高温条件下,汞、铅、镉、锡、硒等易挥发损失,不适用.

该法主要优点是:能处理较大样品量、操作简单、安全。

灰化温度一般在500-600℃,温度升高将会引入坩锅损失而造成的污染。

样品量,干样一般不超过10克,鲜样不超过50克。样品量过大,易引起灰化困难或时间太长,这势必引入新的误差。相反,太少,也会引入样品不均匀性的误差。

时间通常控制在4-8小时。含脂肪、糖类多的样品需要较长时间,而含纤维素、蛋白质多的样品需要较短时间。

灰化是否完全通常以灰分的颜色判断。当灰分呈白色或灰白色但不含炭粒,则认为灰化完全为广泛,但每种“灰助剂”对于不同的元素,所能产生的作用也不尽相同

采用干灰化法处理样品时,采用不同的温度,进行样品的灰化,对不同的元素影响不同。高温干灰化的优点,在于能灰化大量样品,方法简单,无试剂污染,空白低,但对低沸点的元素常有损失,其损失程度取决于灰化温度和时间,还取决于元素在样品中的存在形式。而低温干灰化的优点,在于低沸点元素挥发损失较小,但试剂用量大,空白较高。例如当灰化温度超过500 ℃时,Cd会发生损失,为加速灰化过程加入“灰助剂”如HNO3,也会引起Cd

30 %。在200 ℃下加热5小时,Cr的损失往往达到25 %,而继续加热则不再损失。这说明在500 ℃以下,加热时间越短,或者说升温过程越快,Cr的损失也就越小。因此在测定Cr的时候,经常采用将炭化后的样品,直接放入已升温至500 ℃的高温炉内灰化的方法,来避免Cr的损失,测定效果比较理想。但升温过程对Ca、Fe、Zn、Mn、Mg等元素无显著损失。Pb的灰化也能说明这一点,在450 ℃~550 ℃内,因样品中常常含有氯化胆碱、食盐等成分,Cl的浓度较高,这样与Pb形成挥发性的PbCl2,导致Pb的损失。另外,在高于450 ℃灰化时,Zn可能以ZnCl2的形式挥发。在实验室中为促进灰化过程,提高灰化程度,常常加入“灰助剂”如HNO3、H2SO4、Mg(NO3)2等,其中HNO3有助于形成易溶解的灰分,H2SO4常用来将金属元素转化成金属硫酸盐,以降低金属元素的灰化损失,Mg(NO3)2则可促进有机质分解,提高金属元素的回收率。比较之下,Mg(NO3)2的应用更为广泛,但每种“灰助剂”对于不同的元素,所能产生的作用也不尽相同

干灰化是利用高温除去样品中的有机质,剩余的灰分用酸溶解,作为样品待测溶液.

该法适用于食品和植物样品等有机物含量多的样品测定,不适用于土壤和矿质样品的测定. 大多数金属元素含量分析适用干灰化,但在高温条件下,汞、铅、镉、锡、硒等易挥发损失,不适用.

该法主要优点是:能处理较大样品量、操作简单、安全。

灰化温度一般在500-600℃,温度升高将会引入坩锅损失而造成的污染。

样品量,干样一般不超过10克,鲜样不超过50克。样品量过大,易引起灰化困难或时间太长,这势必引入新的误差。相反,太少,也会引入样品不均匀性的误差。

时间通常控制在4-8小时。含脂肪、糖类多的样品需要较长时间,而含纤维素、蛋白质多的样品需要较短时间。

灰化是否完全通常以灰分的颜色判断。当灰分呈白色或灰白色但不含炭粒,则认为灰化完全相对于湿法:

干灰化是利用高温除去样品中的有机质,剩余的灰分用酸溶解,作为样品待测溶液.

该法适用于食品和植物样品等有机物含量多的样品测定,不适用于土壤和矿质样品的测定. 大多数金属元素含量分析适用干灰化,但在高温条件下,汞、铅、镉、锡、硒等易挥发损失,不适用.

该法主要优点是:能处理较大样品量、操作简单、安全。

灰化温度一般在500-600℃,温度升高将会引入坩锅损失而造成的污染。

样品量,干样一般不超过10克,鲜样不超过50克。样品量过大,易引起灰化困难或时间太长,这势必引入新的误差。相反,太少,也会引入样品不均匀性的误差。

时间通常控制在4-8小时。含脂肪、糖类多的样品需要较长时间,而含纤维素、蛋白质多的样品需要较短时间。

灰化是否完全通常以灰分的颜色判断。当灰分呈白色或灰白色但不含炭粒,则认为灰化完全

相对于湿法:

干灰化是利用高温除去样品中的有机质,剩余的灰分用酸溶解,作为样品待测溶液.

该法适用于食品和植物样品等有机物含量多的样品测定,不适用于土壤和矿质样品的测

定.

大多数金属元素含量分析适用干灰化,但在高温条件下,汞、铅、镉、锡、硒等易挥发损失,

不适用.

该法主要优点是:能处理较大样品量、操作简单、安全。

灰化温度一般在500-600℃,温度升高将会引入坩锅损失而造成的污染。

样品量,干样一般不超过10克,鲜样不超过50克。样品量过大,易引起灰化困难或时

间太长,这势必引入新的误差。相反,太少,也会引入样品不均匀性的误差。

时间通常控制在4-8小时。含脂肪、糖类多的样品需要较长时间,而含纤维素、蛋白质

多的样品需要较短时间。

灰化是否完全通常以灰分的颜色判断。当灰分呈白色或灰白色但不含炭粒,则认为灰化

完全。

干灰化法又分为高温干灰化法和低温干灰化法,干灰化法主要用于除去样品中的有机质。高温干灰化法的灰化步骤为:称取一定量的样品置于坩埚内(通常用铂金坩埚),将坩埚置于马弗炉中,在400~600℃的温度下加热数小时以除去样品中的有机物质,剩余的残渣用适当的酸溶解即可得到待测溶液。如果待测元素及其化合物在550℃以上才挥发,则样品可在马弗炉中用高温干灰化法消化。该法操作简单,可同时处理大量样品,适用于待测物含量较高(10-6级)的生物样品。但由于挥发性待测元素(如汞、砷、硒等)在高温灰化过程中易挥发损失,因此简单的干灰化法不适用于含挥发性待测元素样品的前处理,此时需加人氧化剂作为灰化助剂以加速有机质的灰化并防止待测元素的挥发。常用的灰化助剂有H2SO4、HNO3、氧化镁和硝酸镁。由于在灰化过程中炉体材料以及灰化助剂会对待测元素带来干扰,炉壁在高温下对待测元素存在吸附作用,因此高温干灰化法不适用于痕量和超痕量金属元素的准确测定。

当样品中含有痕量或超痕量的待测元素以及挥发性待测元素时,为避免实验室环境的污染、痕量元素的丢失和吸附,降低测定空白,可应用低温干灰化法,即利用低温灰化装置在温度低于150℃、压力小于133.322Pa的条件下借助射频激发的低压氧气流对样品进行氧化分解,该法不会引起Sb、As、Cs、Co、Cr、Fe、Pb、Mn、Mo、Se、Na和Zn的损失,但Au、Ag、Hg、Pt等有明显损失。当样品中含有Hg、As和Se等挥发性元素以及Cr时,灰化装置需带有冷阱以防止这些元素在消解过程中损失。该法的缺点是灰化装置较贵,而且由于激发的氧气流只作用于样品表面,样品灰化需较长时间,特别是当样品中无机物含量较高时样品完全灰化需要很长时间。

在干灰化法中,待测物被保留在坩埚内的固体物质上,是导致待测物损失的另一个原因,导致损失的固体物质通常是指坩埚本身(如硅质坩埚和瓷坩埚)和样品的灰分组分。消除该类损失首要的是选择适当的坩埚,干灰化法中常用铂金坩埚,当样品中的待测组分为金、银和铂时,需用瓷坩埚相对于湿法消化,干灰化法可以消解油脂多的样品.缺点是待测元素损失大,本底高

干灰化法想对于湿法的优点是通过高温破坏有机质而不引入试剂杂质,具有破坏彻底,取样量大,操作简单的特点。但是对于高温易挥发的元素样品不试用,可通过加入改进剂来防止元素挥发。

干灰化法注意事项

在许多情况下,灰化前将试样和某些添加剂(所谓“灰化助剂”)相混合则干灰化法更为有效。这些灰化助剂起着如下若干作用: (a)加速氧化作用; (b)防止一些组分挥发 (c)防止灰分组分与坩埚材料反应。 最常用的添加剂是如硝酸或硝酸盐等氧化剂。后者是以浓的水溶液形式加入的[在以硝酸镁促使脂肪性物质氧化时,加入硝酸镁的甲醇或乙醇溶液]。在移入马弗炉灰化之前,将试样干燥。加入硝酸盐不仅促使氧化作用,而且能达到使灰分松散的目的。同样,硝酸可以在灰化开始时加入,但是,更常用的是不是用酸处理部分灰化的试样以便更快地除去炭化物质。若要测定生物试样中的锡,则不可加入硝酸,因为生成的锡酸(水合二氧化锡)倾向于与石英坩埚反应。加入硫酸在某种程度上可避免由挥发引起的损失。以此法,较易挥发的氯化物,诸如氯化铅、氯化镉和氯化钠,被转化为沸点较高的硫酸盐,钒—卟啉化合物等挥发性有机金属络合物也被破坏。另一方面,加入碱能防止氯化物、砷、磷和硼等阴离子的损失。常用的碱是碱土金属的氧化物或氢氧化物、碱金属碳酸盐、乙酸镁、碱土金属硝酸盐,它们加热时分解为氧化物。这些灰化助剂还起着另一种有用的作用,即灰分的体积比不加助剂时要大得多,因而灰分中持测元素大为“稀释”,这样就可能减少与坩埚壁的接触,并且减少因和坩埚材料反应引起的损失。应用灰化助剂对灰分的组分同样产生有利的影响。有人推荐坩埚衬以滤纸,然后将试样炭化,残渣用氯化镁溶液浸渍,并在600度下灰化。若存在磷酸盐,在此条件下它与镁生成三元磷酸盐,后者形成能与坩埚反应的玻璃状熔融物的倾向远小于由酸性残渣产生的简单偏磷酸盐。也有人建议在脂肪试样中加入粉末状纤维素,这样,整个试样将平稳燃烧,而不致产生过高的度。 下面格根据新近的一些研究结果,总结在灰化过程中许多元素的特性. 砷(As) 在没有添加剂存在下灰化有机物质时,即使温度低至400℃砷也部分失去。已报道甚至在100℃下干燥血液试样,砷也会损失。加入灰化助剂可排除砷损失的可能性。最常用的灰化助剂是氧化镁或硝酸镁或二者同时使用。碳酸钾-氧化镁(3:1) 和碳酸钠也可用。硫酸不起作用。推荐的步骡差别甚大,有时只加入氧化镁,例如每克试样用l克氧化镁和2—3毫升氢氧化钙溶液,有时则加入六水合硝酸镁,硝酸镁须过量较多(每克试样用4克)。不过往往同时加入这两种化物,每种各0.1~0.3g,氧化镁以固体而硝酸镁以溶液形式加入。为了得到较为疏松的混合物,常常掺入纤维素粉。有机砷化合物应以硝酸和溴酸钾处理加热不超过

样品留样管理要求

样品留样管理要求 1、样品的保留由样品的分析检验岗位负责,在有效保存期内要根据保留样品的特性妥善保管好样品。 2、保留样品的容器(包括口袋)要清洁,必要时密封以防变质,保留的样品要做好标识,要按先后顺序或批次摆放整齐以便查找。 3、样品保留量:样品保留量要要根据样品全分析用量而定,不少于两次全分析量,一般液体为500-1000mL;纤维短丝视情况保留100-500克;其余固体成品或原料保留500克。 4、中控分析样品(包括日罐)一律保留至下次取样,特殊情况保留24小时并交给本站岗位工程师处理。 5、外购大宗原材料、原料罐、中间罐样品保留一周。 6、外购化工料样品保留三个月或半年。 7、成品样品:液体一般保留三个月,固体一般保留半年。 8、样品过保存期后,要按有关规定妥善处理。 留样室管理要求 1、留样室要通风、避光、防火、防爆、专用。 2、留样瓶、袋要封好口,标识清楚齐全。 3、样品要分类、分品种有序摆放。 4、保持留样间卫生清洁。 5、要有专人管理样品室。 6、样品超过保存期限后,按“三废”管理制度进行处理。 为加强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管理,确保原材料供应能够满足混凝土生产需求及保证原材料质量,经总经理办公会研究制订本管理制度,请各部门认真执行本规定的要求。 1、公司生产混凝土用原材料全部由商务部进行采购及管理,各部门应在商务部的统一管理下履行各自的原材料管理职责。 2、商务部根据混凝土生产计划制订使用计划,并负责水泥、粉煤灰及砂石材料的进货供应及出库耗用控制。 3、生产部在开具开盘通知单时一定要依据合同注明各原材料的品种及规格。生产部应建立水泥、粉煤灰等原材料的进货、出库记录,掌握各个筒仓的库存量。控制室操作员应配合作好水泥、粉煤灰材料的出库跟踪记录及损耗记录,为计算原材料耗用提供依据。 4、质控部负责原材料的进货检验并负责外加剂的进货供应及出库耗用控制,负责校核原材料的品种、规格与合同规定的一致性。质控部应建立砼用外加剂的进货、出库记录,掌握各种外加剂的库存量及需求量。 5、行政部负责建立原材料进出库台账。 6、砼生产过程中,商务部、生产部、质控部应根据砼生产进度,随时动态掌握各自分管范围内的原材料库存量及需求量变化,保障原材料供应连续、及时。 7、质控部负责收集、审核厂家每批原材料的出厂质量证明,负责原材料质量复检工作。质控部对每个批号的水泥应进行复检,砂石料及粉煤灰应按规范要求检验,对砂石料的含水量测定每个班不得少于一次,雨天或天气变化较大时应加强检测。 8、水泥、粉煤灰材料的入库应由生产部对每车进行材料品种、等级验证及计量复核,计算每车实际的入库数量,以实际入库数量做为进库、结算依据。 9、生产部应合理调配各筒仓储存材料的使用时间与频率,要对筒仓进行定期清罐并确认。一般各筒仓库存材料时间不应超过45天,如超过该期限应对筒仓库存材料进行检验合格后再使用。 10、质控部应对每批砂石料进行进货前验证,当验证合格后才能运输进入公司贮料场。同一进货批次应基本保证为同一产地(或同一船)的材料。当不同批次的材料进货时不能混堆,应分开堆放,分开使用。生产部应对进场的卵石及时进行筛分,确保筛分料的储备量满足生产要求,对砂中的含泥块应安排人员进行清理。 11、原材料进场后应作好标识,生产部应对砂石堆料场进行堆场规范,质控部应对不同的外加剂进行分别标识堆放,粉状外加剂应作防雨防潮处理。对复检不合格的原材料应立即封存作废品处理并贴上禁用标签,严禁将不合格的原材料用于砼生产。 12、质控部应对水泥、粉煤灰、外加剂做好材料跟踪记录,对各个批号水泥、粉煤灰、外加剂的使用时间、使用部位进行详细记录。 13、公司原材料管理台帐应规范、齐全,做到进料有凭证,发料有依据,帐实相符,账账相符,材料员每月应进行一次材料成本分析,计算每月的材料超耗或节约数量。 样品管理制度 1. 样品接收登记

快速灰化法操作规程

快速灰化法操作规程 1、在预先灼烧至质量恒定的灰皿中,称取粒度小于0.2㎜的空气 干燥煤样(1±0.1)g,称取至0.0002g,均匀地摊平在灰皿中,使其每平方厘米不超过0.15g,将盛有煤样的灰皿预先排放在耐热瓷板或石棉板上。 2、将马弗炉加热到850℃,打开炉门,将放有灰皿的耐热瓷板或 石棉板缓慢地推入马弗炉中,先使第一排灰皿的煤样灰化,待5~10min后煤样不在冒烟时,以每分钟不大于2㎝的速度把其余各排灰皿顺序推入炉内炽热部分(若煤样着火发生爆燃,试验应作废)》 3、关上炉门,在(815±10)℃温度下灼烧4min0。 4、从炉中取出灰皿,放在空气中冷却5min左右,移入干燥器中 冷却至室温(约20min)后,称量。 5、进行检查性灼烧,每次20min,直到连续两次灼烧后的质量变化不 超过0.001g 为止。以最后一次灼烧后的质量为计算依据。如遇检查灼烧时结果不稳定,应改用缓慢灰化法重新测定。灰分低于 15.00%时,不必进行检查性灼烧。 结果的计算: Aad=M1/M×100 式中:Aad——空气干燥煤样的灰分,单位为百分比(%) M——称取后空气干燥煤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M1——灼烧后残留物的质量,单位为克(g)

分析水测定才做规程 1、在预先干燥并已称量过的称量瓶内称取粒度小于0.2mm的空 气干燥煤样(1±0.1)g,称准至0.0002g,平摊在称量瓶中。2、打开称量瓶盖,放入预先鼓风并加热到105~110℃的干燥箱 中。在一直鼓风的条件下,烟煤干燥1h,无烟煤干燥1~1.5h。 注:预想鼓风是为了使温度均匀。将装有煤样的称量瓶放入干燥箱前3~5就开始鼓风。 3、从干燥箱中取出称量瓶,立即盖上盖,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 温(约20min) 后称量。 4、进行检查性干燥,每次30min,直到连续两次干燥煤样的质量 的减少不超过0.0010g或质量增加时为止。在后一种情况下,采用质量增加前一次的质量为计算依据。水分在2.00%以下时,不必进行检查性干燥。 结果的计算: Mad=M1/M×100 式中:Mad——空气干燥煤样的水分,单位为百分比(%)M——称取的空气干燥煤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M1——煤样干燥后失去的质量,单位为克(g)

XX生物科技公司留样及留样样品复验管理规程

1.目的: 建立留样管理规程。 2.范围: 成品检验合格后。 3.职责: 留样管理员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4.内容: 4.1原料留样管理: 4.1.1对于第一次使用的原料,原料在检验或验收后都必须进行留样。后续购进的原料不 再进行留样。 4.1.2留样比例:每种原料留单次检验或试样验证所需用量的三倍量。留样容器具:密封 的自封袋、铝箔袋或塑料瓶、离心管等。 4.1.3留样检验项目:按照原料的检验标准进行复验。 4.1.4留样时间:首次使用的原料留样时间为一年。 4.1.5留样检验判断准则:原料的检验标准。 4.1.6留样样品储存条件:设定专用留样柜,按照样品的贮存条件贮存。 4.1.7留样时应建立留样台帐,在台帐上记录留样检验结果。 4.2重点留样: 4.2.1,在下列情况下进行: 1) 新产品投产后连续三批; 2) 连续生产中每年不少于一次; 3) 品保部根据生产及产品稳定性情况需作重点考核时; 4) 如生产上出现某些可能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如生产工艺或原材料供应商发生改变时。 5) 客户合同规定或管理部门要求时 4.2.2 留样方法和数量: 1)样品在入库合格产品中随机抽取,由质检员填写《领料单》,交品保部负责人审核,由质检员抽取留样样品,每批次留样量为出厂全检量的12倍。 4.2.3留样检测项目与周期 1)检测项目:除长期稳定性和热稳定性项目外,按成品操作规程进行检测。 2)检测周期:每2个月检验一次。 4.2.4汇总和分析 1)重点留样的检测项目按照成品检验操作规程中有关项目进行; 2)将检验结果与之前的有关数据一起进行汇总、分析,及时发现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3)检测结果中发现有质量改变或改变倾向时,应及时报告相关负责部门,以便采取措施。 4.2.5 留样样品储存条件:设定专用留样柜,按照成品的贮存条件贮存。 4.2.6 留样时应建立留样台帐和留样记录,包括留样产品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失效日期、留样日期、留样人等信息。 4.2.7 每次留样样品的检验,均应填写留样检验报告,留样管理员根据留样的检验报告登记留样检验信息。 4.2.8留样样品的保留期限:每批样品检验完毕或检验的留样样品的结论为不合格时,填 写留样样品销毁记录。 4.3 普通留样 4.3.1留样方法和数量

煤的快速灰化法操作规程

编号:CZ-GC-00400 ( 操作规程)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煤的快速灰化法操作规程 Operation regulation of rapid ashing method for coal

煤的快速灰化法操作规程 操作备注:安全操作规程是要求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必须遵照执行的一种保证安全的规定程序。忽视操作规程 在生产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就有可能导致出现各类安全事故,给公司和员工带来经济损失和人身伤害,严重 的会危及生命安全,造成终身无法弥补遗憾。 一、在称出重量的灰皿中(称准到0.0001g)称取粒度为0.2mm 以下的分析煤样0.5±0.05g(称准到0.0001g),轻轻摇动灰皿,使试样在灰皿中分布均匀,将盛有试样的灰皿置于敞开炉内温度已维持在815±10℃的炉口处(灰皿在炉口存放的位置应以试样不发生燃爆、飞溅现象为宜,若发生燃爆,此试样作废,再试验时其停留位置应适当外移),停放约3分钟,再以6分钟左右的时间逐步向炉内推进50mm左右,并多次转动灰皿,当煤样表面已明显氧化变色后,推至815±5℃高温区内灼烧(在每次推进时,若煤样发生明显较大火焰时,试样应作废),灼烧至不见火星后,精煤(灰分在在15%以下)继续灼烧2分钟,其它煤样(灰分在15%以上)则继续灼烧5--7分钟,取出灰皿,放在石棉板上冷却片刻,再移至冷却器上冷却至室温称量。 二、生产过程中的内部检查均做单样试验,不进行检查性灼烧,

灰分测定方法

灰分测定方法 本标准包括两种测定煤中灰分的方法,即缓慢灰化法和快速灰化法。缓慢灰化法为仲裁法;快速灰化法可作为例常分析方法。 3.1 缓慢灰化法 3.1.1 方法提要 称取一定量的空气干燥煤样,放入马弗炉中,以一定的速度加热到815±10 ℃,灰化并灼烧到质量恒定。以残留物的质量占煤样质量的百分数作为灰分产率。 3.1.2 仪器、设备 3.1.2.1 马弗炉:能保持温度为815±10℃。炉膛具有足够的恒温区。炉后壁的上部带有直径为25~30mm的烟囱,下部离炉膛底20~30mm处,有一个插热电偶的小孔,炉门上有一个直径为20mm的通气孔。 3.1.2.2 瓷灰皿:长方形,底面长45mm,宽22mm,高14mm(见图4)。 3.1.2.3 干燥器:内装变色硅胶或无水氯化钙。 3.1.2.4 分析天平:感量0.0001g。 3.1.2.5 耐热瓷板或石棉板:尺寸与炉膛相适应。 3.1.3 分析步骤 3.1.3.1 用预先灼烧至质量恒定的灰皿,称取粒度为0.2mm以下的空气干燥煤样1 ±0.1g,精确至0.0002g,均匀地摊平在灰皿中,使其每平方厘米的质量不超过 0.15g。 3.1.3.2 将灰皿送入温度不超过100℃的马弗炉中,关上炉门并使炉门留有15mm 左右的缝隙。在不少于30min的时间内将炉温缓慢升至约500℃,并在此温度下保持 30min。继续升到815±10℃,并在此温度下灼烧1h。 3.1.3.3 从炉中取出灰皿,放在耐热瓷板或石棉板上,在空气中冷却5min左右,移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约20min)后,称量。 3.1.3.4 进行检查性灼烧,每次20min,直到连续两次灼烧的质量变化不超过0.001g 为止。用最后一次灼烧后的质量为计算依据。灰分低于15%时,不必进行检查性灼烧。 3.2 快速灰化法 本标准包括两种快速灰化法:方法A和方法B。 3.2.1 方法A 3.2.1.1 方法提要 将装有煤样的灰皿放在预先加热至815±10℃的灰分快速测定仪的传送带上,煤样自动送入仪器内完全灰化,然后送出。以残留物的质量占煤样质量的百分数作为灰分产率。 3.2.1.2 专用仪器:快速灰分测定仪(见附录A) 3.2.1.3 分析步骤 a.将灰分快速测定仪预先加热至815±10℃。 b.开动传送带并将其传送速度调节到17mm/min左右或其他合适的速度。 c.用预先灼烧至质量恒定的灰皿,称取粒度为0.2mm以下的空气干燥煤样0.5 ±0.01g,精确至0.0002g,均匀地摊平在灰皿中。 d.将盛有煤样的灰皿放在灰分快速测定仪的传送带上,灰皿即自动送入炉中。 e.当灰皿从炉内送出时,取下,放在耐热瓷板或石棉板上,在空气中冷却5min 左右,移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约20min)后,称量。 3.2.2 方法B 3.2.2.1 方法提要 将装有煤样的灰皿由炉外逐渐送入预先加热至815±10℃的马弗炉中灰化并灼烧至质

灰分的测定及灰化方法

第四章灰分的测定及灰化方法 ●食品中除含有大量有机物质外,还含有较丰富的无机成分。这 些无机成分在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构成人体组织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灰分主要为食品中的矿物盐或无机盐类。 ●1、灰分测定方法: ●灰分:高温灼烧后的残留物叫灰分。严格的说叫粗灰分 ●湿法消化:就是通过加入强氧化剂消化食品的方法,叫湿法消 化 ●干法灰化:通过灼烧手段分解食品的方法叫干法灰化。灼烧装 置有灰化炉(马福炉) ●2、食品在500℃—600℃灼烧灰化时,发生一系列变化: ●A、水分及挥发性物质以气态放出 ●B、有机物中的C.H.N与O2生成CO2.NO2.H2O等而散失. ●C、有机酸的金属盐转变为碳酸盐或金属氧化物; ●D、有些组分转变为氧化物、磷酸盐、硫酸盐或卤化物 ●E、有的金属直接挥发散失或生成容易挥发的金属化合物 ●3、灰分测定内容: ●总灰分、水溶性灰分、水不溶性灰分、酸不溶性灰分等。 ●4、食品灰分含量大致如下:牛乳0.6—0.7% 乳粉5—5.7% 鲜 果0.2—1.2% 蔬菜 0.2—1.2% 小麦胚乳0.5% 鲜肉0.5—1.2% 纯油脂无 第一节总灰分的测定

●一、原理:将食品经炭化后置于高温炉内灼烧后的残留物即为 灰分。 ●二、操作条件选择 ●1、灰化温度: ●灰化温度因样品而异:素烧瓷坩埚,耐高温,内壁光滑,它的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与石英坩埚相同。 ●水果及其制品,肉及肉制品、糖及糖制品、蔬菜制品<525 谷 类食品、乳制品<550 奶油<500 鱼海产品酒<550 ●实践证明,灰化温度大于500时,无机物将有所损失。如 表5—1P92说明增加灰化温度就增加了KCL、NaCL挥发损失,CaCO3变成CaO,磷酸盐熔融。 ●2、灰化时间: ●对于一般样品,并不规定时间,要求灼烧至灰分呈全白 色或浅灰色并到达恒重为止。也有例外。如谷类饲料和茎杆饲料规定灰化时间,即在600灰化灼烧2小时。 ●3、加速灰化的方法(对于难于灰化的样品,可用下述方法处理)●(1)、改变操作方法:就是样品初步灼烧后,取出坩埚,冷却, 加入少量的水,用玻璃棒研碎,使水溶性盐类溶解,此时被融熔的磷酸盐所包住信的碳粒,重新游离而出,小心蒸去水分,干燥后继续灼烧。必要时重复上述操作。 ●(2)、添加硝酸、乙醇、碳酸铵、过氧化氢可加速灰化这类物 质灼烧后完全消失,不致增加残留灰分的重量。如,样品初步

33.煤中灰分(缓慢灰化法)测定作业规程

煤中灰分(缓慢灰化法)测定作业规程 一、适用范围:煤中灰分测定作业。 二、质量标准:化验过程规范,保证化验的准确性,按照《煤的工业分析方法》GB/T212-2008作业。 三、作业准备: 1.作业人员:持有上岗证; 2.材料:商品煤样或生产煤样; 3.工器具:准备马弗炉、干燥器、称量勺、灰皿、灰皿架、取样铲、分析天平、耐热瓷板或石棉板、清扫工器具。 4.危险源辨识: 4.1不能有效贯彻安全规程而发生事故; 4.2没有经过有关业务技能培训误操作,使人员受到伤害; 4.3执行各项任务时,未按要求穿戴防护用品,可能导致人员伤害; 4.4破损的样品瓶、玻璃器皿、灰皿、瓷坩埚等划伤、割伤手; 4.5设备未接地,造成人员触电; 4.6线路老化、破皮、发热,开机后引起漏电,造成人员触电; 4.7未停电检查线路,引起触电; 4.8线路松动,有打火现象,烧毁设备,引发火灾; 4.9湿手开关,漏电造成人员触电; 4.10用水直接冲洗制样设备造成设备锈蚀、线路短路,引发触电; 4.11取送坩埚、灰皿时操作不当,造成高温烫伤; 4.12触碰设备外壳,造成高温烫伤; 4.13测定过程中,煤样产生有害气体伤害人体; 4.14设备高温异常造成设备损坏,引起火灾。 四、作业方法、工序: 1、班前准备,1)工作任务明确,责任落实到人,持证上岗;2)危险源辨识、评估正确;3)穿戴劳动保护用品符合规定要求。 2、准备实验器材,准备马弗炉、干燥器、称量勺、灰皿、灰皿架、取样铲、分析天平、石棉板、清扫工器具;马弗炉、天平符处于计量检定合格有效期内,

工器具符合国标规定要求,完好、齐全、适用。 3、接收煤样,1)样品信息正确,样品完整无遗漏;2)煤样瓶包装完好、封口标签完好、样品标签完好、样量和粒度符合要求。 4、称取准备煤样,1)将煤样混合均匀;2)多点取样法称取煤样(1±0.1)克,称准至0.0002克;3)记录或提交数据;4)平摊煤样;每平方厘米的质量不超过0.15克。 5、灼烧煤样,1)开启马弗炉,设置灰化程序;2)送入温度不超过100摄氏度恒温区,关上炉门留有15毫米左右的缝隙,在不少于30分钟内将炉温缓慢升到500摄氏度,保持30分钟,继续升温到(815±10)摄氏度,在此温度下灼烧1小时。 6、冷却、称量,1)取出灰皿,放在石棉板上进行空气冷却5分钟左右;2)将灰皿放入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约20分钟);3)称量灼烧后样品质量;4)记录或提交数据。 7、检查性灼烧,将样品放入马弗炉进行检查性灼烧。马弗炉温度为(815±10)摄氏度,每次灼烧20分钟;直到连续两次灼烧后煤样的质量变化不超过0.0010克为止。灰分小于15.00%时,不必进行检查性灼烧。 8、数据处理,将数据输入电脑,系统自动计算煤样空气干燥基灰分。 9、数据审核,1)审核数据;2)互审数据;3)提交上级审核。 10、清理现场1)样品返还,将煤样瓶放置在已检区;2)清扫灰皿,将灰皿清洁、干燥;3)清洁现场卫生;4)马弗炉断电冷却后清洁、清扫称量仪器。 11、填写或打印记录,记录真实、准确、无遗漏。 五、安全技术措施: 1.遵守常识性安全技术要求; 2.认真学习和贯彻标准作业流程和作业规程; 3.熟悉制样现场,经过专业培训,掌握相关技能; 4.执行各项任务时,按要求穿戴防护用品; 5.保证工器具完好适用; 6.机电设备可靠接地,并定期检查,保证完好; 7.对电缆线路定期检查,线路无老化、无虚接、无松动,保证完好; 8.线路检查时必须先停电;

灰化总结

灰化助剂起着如下若干作用: (a)加速氧化作用; (b)防止一些组分挥发(c)防止灰分组分与坩埚材料反应。 最常用的添加剂是如硝酸或硝酸盐等氧化剂。后者是以浓的水溶液形式加入的[在以硝酸镁促使脂肪性物质氧化时,加入硝酸镁的甲 醇或乙醇溶液]。 1若要测定生物试样中的锡,则不可加入硝酸,因为生成的锡酸(水合二氧化锡)倾向于与石英坩埚反应。 2加入硫酸在某种程度上可避免由挥发引起的损失。以此法,较易挥发的氯化物,诸如氯化铅、氯化镉和氯化钠,被转化为沸点较高的 硫酸盐,钒—卟啉化合物等挥发性有机金属络合物也被破坏。 3加入碱能防止氯化物、砷、磷和硼等阴离子的损失。常用的碱是碱土金属的氧化物或氢氧化物、碱金属碳酸盐、乙酸镁 、碱土金属硝酸盐,它们加热时分解为氧化物。 干灰化法是利用高温除去样品中的有机质,剩余的灰分用酸溶解,作为样品待测溶液.该法适用于食品和植物样品等有机物含量多的样品测定,不适用于土壤和矿质样品的测定.大多数金属元素含量分析适用干灰化,但在高温条件下,汞、铅、镉、锡、硒等易挥发损失,不适用.该法主要优点是:能处理较大样品量、操作简单、安全。灰化温度一般在500-600℃,温度升高将会引入坩锅损失而造成的污染。样品量,干样一般不超过10克,鲜样不超过50克。样品量过大,易引起灰化困难或时间太长,这势必引入新的误差。相反,太少,也会引入样品不均匀性的误差。时间通常控制在4-8小时。含脂肪、糖类多的样品需要较长时间,而含纤维素、蛋白质多的样品需要较短时间。灰化是否完全通常以灰分的颜色判断。当灰分呈白色或灰白色但不含炭粒,则认为灰化完全。 干法灰化是在高温破坏分解有机物, 将残留矿物质成分溶解在稀酸中, 使被测元素呈可溶态。由于在高温状态, 极易产生元素损失, 且会形成酸不溶性混合物, 产生滞留损失。如何减少损失, 从而提高方法的准确度是干法灰化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样品在用高温电炉灰化以前, 必须先在电热板上低温炭化至无烟( 预灰化) , 然后移入冷的高温电炉中, 缓缓升温至预定温度( 500~550 ℃) , 否则样品因燃烧而过热导致金属元素挥发。如同时灰化许多试样, 应常变换坩埚在高温电炉中位置, 使样品均匀受热, 防止样品局部过热。应保证瓷皿的釉层完好, 如使用有蚀痕或部分脱釉的瓷皿灰化试样时, 器壁更易吸附金属元素, 形成难溶的硅酸盐而导致损失。灰化前, 可加入灰化助剂,常用的有HNO3、H2SO4、(NH4)2SO4、(NH4)2HPO4 等,HNO3 可促进有机物氧化分解, 降低灰化温度, 后几种 使易挥发元素转变为挥发性较小的硫酸盐和磷酸盐,从而减少挥发损失。如个别试样灰化不彻底, 有 炭粒, 取出放冷, 再加硝酸, 小火蒸干, 再移入高温电炉中继续完成灰化。 试样前处理 试样前处理是为满足测试需要或为消除干扰而在分析前对试样进行的处理。前处理方法很多,视试样的不同情况而选定,它们主要有过滤、灰化、消解、蒸馏、精流、沉淀、富集、吸附、萃取、层析等。在环境分析测试中,由于样品组分十分复杂,且含量甚微,采样后直接用于分析的项目不多,通常都需要对试样进行前处理,或者浓缩试样到所需测试量,或者消除干扰影响,而后方可用于分析。 光谱技术 copy Bookmark https://www.360docs.net/doc/255653288.html, ICP-AE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AES))测定铁矿石样品前处理: ①称取0.1000g已干燥并磨细的试样于干净、已铺有0.8 g混合熔剂(按无水碳酸钠:硼酸=2:1的比例,分别粉碎后拌匀,存放于干燥器内)的铂金坩埚内,用玻璃棒拌匀,再加0.8g混合熔剂均匀地覆盖试样,盖上坩埚盖。然后于900 -950℃的马弗炉内熔融12-15min,取出冷却后,放人250 ml高型烧杯(内装80 ml热水)内,边摇动边加人20 ml浓硝酸,置低温电炉上加热至熔块全部溶解后,取下冷却,用水洗出铂金坩埚,溶液移人200 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溶液引入ICP光谱仪分析,记录检测强度或百分含量。 注意事项:ICP - AES关键是制备试样溶液。铁矿石的化学分析,原已具备较完善的溶样方法,用原化学溶样方法溶解后,直接将溶液(浓度为1 mg/ml)引入ICP光谱仪测定,结果是五个元素的工作曲线均呈良好的线性状态,但发现标样回收率较低,且炬管使用一周便受到严重的污染,雾化器也容易堵塞,分析的准确度无法保证。溶液稀释5倍(即浓度为0. 2 mg/ml )后再分析,发现硅、锰、锌这些离子浓度稍大的元素,其分

煤的快速灰化法操作规程模板

工作行为规范系列 煤的快速灰化法操作规程(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FS-QG-50640 编 号: 煤的快速灰化法操作规程 Quick coal ashi ng operati on rules 说明: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统一化作业行为,使人员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感、归属感,特此编写。 一、在称出重量的灰皿中(称准到0.0001g)称取粒度为 0.2mm以下的分析煤样0.5 ± 0.05g(称准到0.0001g),轻轻摇动灰皿,使试样在灰皿中分布均匀,将盛有试样的灰皿置于敞开炉内温度已维持在815± 10C的炉口处(灰皿在炉口 存放的位置应以试样不发生燃爆、飞溅现象为宜,若发生燃爆,此试样作废,再试验时其停留位置应适当外移),停放约 3分钟,再以6分钟左右的时间逐步向炉内推进50mm左右, 并多次转动灰皿,当煤样表面已明显氧化变色后,推至815 ± 5 C高温区内灼烧(在每次推进时,若煤样发生明显较大火焰时,试样应作废),灼烧至不见火星后,精煤(灰分在在15% 以下)继续灼烧2分钟,其它煤样(灰分在15%以上)则继续灼烧5--7分钟,取出灰皿,放在石棉板上冷却片刻,再移至冷

却器上冷却至室温称量。 二、生产过程中的内部检查均做单样试验,不进行检查性灼烧,以一次灼烧后残留物重量作为计算依据。 三、测定结果按下式计算: aad=g1/g2 x 100% 式中:aad ------- 空气干燥试样的灰分,% g1 ---- 灼烧后残留物的重量,g g2 ---- 分析试样的重量,g 四、平行测定及双分平均值与国际仲裁法平均值之间的允许误差如下: 灰分区间〈15%15-30% 30% 允许误差%± 0.2 ± 0.3 ± 0.5 第五节测定煤泥水固体含量操作规程 一、按采样规程采取煤泥水样。 二、搅拌均匀后,用烧杯将大约1000ml的水样加入到 1000ml量筒中。

干灰化法注意事项

干灰化法注意事项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在许多情况下,灰化前将试样和某些添加剂(所谓“灰化助剂”)相混合则干灰化法更为有效。这些灰化助剂起着如下若干作用: (a)加速氧化作用; (b)防止一些组分挥发 (c)防止灰分组分与坩埚材料反应。 最常用的添加剂是如硝酸或硝酸盐等氧化剂。后者是以浓的水溶液形式加入的[在以硝酸镁促使脂肪性物质氧化时,加入硝酸镁的甲醇或乙醇溶液]。在移入马弗炉灰化之前,将试样干燥。加入硝酸盐不仅促使氧化作用,而且能达到使灰分松散的目的。同样,硝酸可以在灰化开始时加入,但是,更常用的是不是用酸处理部分灰化的试样以便更快地除去炭化物质。若要测定生物试样中的锡,则不可加入硝酸,因为生成的锡酸(水合二氧化锡)倾向于与石英坩埚反应。加入硫酸在某种程度上可避免由挥发引起的损失。以此法,较易挥发的氯化物,诸如氯化铅、氯化镉和氯化钠,被转化为沸点较高的硫酸盐,钒—卟啉化合物等挥发性有机金属络合物也被破坏。另一方面,加入碱能防止氯化物、砷、磷和硼等阴离子的损失。常用的碱是碱土金属的氧化物或氢氧化物、碱金属碳酸盐、乙酸镁、碱土金属硝酸盐,它们加热时分解为氧化物。这些灰化助剂还起着另一种有用的作用,即灰分的体积比不加助剂时要大得多,因而灰分中持测元素大为“稀释”,这样就可能减少与坩埚壁的接触,并且减少因和坩埚材料反应引起的损失。应用灰化助剂对灰分的组分同样产生有利的影响。有人推荐坩埚衬以滤纸,然后将试样炭化,残渣用氯化镁溶液浸渍,并在600度下灰化。若存在磷酸盐,在此条件下它与镁生成三元磷酸盐,后者形成能与坩埚反应的玻璃状熔融物的倾向远小于由酸性残渣产生的简单偏磷酸盐。也有人建议在脂肪试

样品留样管理要求

样品留样管理要求 1、样品的保留由样品的分析检验岗位负责,在有效保存期内要根据保留样品的特性妥善保管好样品。 2、保留样品的容器(包括口袋)要清洁,必要时密封以防变质,保留的样品要做好标识,要按先后顺序或批次摆放整齐以便查找。 3、样品保留量:样品保留量要要根据样品全分析用量而定,不少于两次全分析量,一般液体为5 0 0 - 1 0 0 0 mL纤 维短丝视情况保留1 0 0 — 5 0 0克;其余固体成品或原料保留5 0 0克。 4、中控分析样品(包括日罐)一律保留至下次取样,特殊情况保留2 4小时并交给本站岗位工程师处理。 5、外购大宗原材料、原料罐、中间罐样品保留一周。 6、外购化工料样品保留三个月或半年。 7、成品样品:液体一般保留三个月,固体一般保留半年。 8、样品过保存期后,要按有关规定妥善处理。 留样室管理要求 1、留样室要通风、避光、防火、防爆、专用。 2、留样瓶、袋要封好口,标识清楚齐全。 3、样品要分类、分品种有序摆放。 4、保持留样间卫生清洁。 5、要有专人管理样品室。 6、样品超过保存期限后,按“三废”管理制度进行处理。 为加强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管理,确保原材料供应能够满足混凝土生产需求及保证原材料质量,经总经理办公会研究制订本管理制度,请各部门认真执行本规定的要求。 I、公司生产混凝土用原材料全部由商务部进行采购及管理,各部门应在商务部的统一管理下履行各自的原材料管理职责。 2、商务部根据混凝土生产计划制订使用计划,并负责水泥、粉煤灰及砂石材料的进货供应及出库耗用控制。 3、生产部在开具开盘通知单时一定要依据合同注明各原材料的品种及规格。生产部应建立水泥、粉煤灰等原材料的进货、出库记录,掌握各个筒仓的库存量。控制室操作员应配合作好水泥、粉煤灰材料的出库跟踪记录及损耗记录,为计算原材料耗用提供依据。 4、质控部负责原材料的进货检验并负责外加剂的进货供应及出库耗用控制,负责校核原材料的品种、规格与合同规定的一致性。质控部应建立砼用外加剂的进货、出库记录,掌握各种外加剂的库存量及需求量。 5、行政部负责建立原材料进出库台账。 6、砼生产过程中,商务部、生产部、质控部应根据砼生产进度,随时动态掌握各自分管范围内的原材料库存量及需求量变化,保障原材料供应连续、及时。 7、质控部负责收集、审核厂家每批原材料的出厂质量证明,负责原材料质量复检工作。质控部对每个批号的水泥应进行复检,砂石料及粉煤灰应按规范要求检验,对砂石料的含水量测定每个班不得少于一次,雨天或天气变化较大时应加强检测。 8、水泥、粉煤灰材料的入库应由生产部对每车进行材料品种、等级验证及计量复核,计算每车实际的入库数量,以实际入库数量做为进库、结算依据。 9、生产部应合理调配各筒仓储存材料的使用时间与频率,要对筒仓进行定期清罐并确认。一般各筒仓库存材料时间不应超过45天,如超过该期限应对筒仓库存材料进行检验合格后再使用。 10、质控部应对每批砂石料进行进货前验证,当验证合格后才能运输进入公司贮料场。同一进货批次应基本保证为同一产地(或同一船)的材料。当不同批次的材料进货时不能混堆,应分开堆放,分开使用。生产部应对进场的卵石及时进行筛分,确保筛分料的储备量满足生产要求,对砂中的含泥块应安排人员进行清理。 II、原材料进场后应作好标识,生产部应对砂石堆料场进行堆场规范,质控部应对不同的外加剂进行分别标识堆放,粉状外加剂应作防雨防潮处理。对复检不合格的原材料应立即封存作废品处理并贴上禁用标签,严禁将不合格的原材料用于砼生产。 12、质控部应对水泥、粉煤灰、外加剂做好材料跟踪记录,对各个批号水泥、粉煤灰、外加剂的使用时间、使用部位进行详细记录。 13、公司原材料管理台帐应规范、齐全,做到进料有凭证,发料有依据,帐实相符,账账相符,材料员每月应进行一次材料成本分析,计算每月的材料超耗或节约数量。 样品管理制度 1. 样品接收登记 试验室在受理委托检验或取样时,负责对送样样品的完整性、用于检测要求的适宜性进行检查,样品状况符合要求接收并登记编号。

灰分的测定及灰化方法

第四章灰分的测定及灰化方法 食品中除含有大量有机物质外,还含有较丰富的无机成分。这些无机成分在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构成人体组织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灰分主要为食品中的矿物盐或无机盐类。 1、灰分测定方法: 灰分:高温灼烧后的残留物叫灰分。严格的说叫粗灰分湿法消化:就是通过加入强氧化剂消化食品的方法,叫湿法消化干法灰化:通过灼烧手段分解食品的方法叫干法灰化。灼烧装置有灰化炉(马福炉) 2、食品在500C —600C灼烧灰化时,发生一系列变化: A、水分及挥发性物质以气态放出 B 有机物中的C.H.N与02生成CO2.NO2.H2詩而散失. C有机酸的金属盐转变为碳酸盐或金属氧化物; D有些组分转变为氧化物、磷酸盐、硫酸盐或卤化物 E、有的金属直接挥发散失或生成容易挥发的金属化合物 3、灰分测定内容:总灰分、水溶性灰分、水不溶性灰分、酸不溶性灰分等。 4、食品灰分含量大致如下:牛乳0.6—0.7% 乳粉5—5.7% 鲜果0.2—1.2% 蔬菜0.2—1.2% 小麦胚乳0.5% 鲜肉0.5—1.2% 纯油脂无 第一节总灰分的测定

一、原理:将食品经炭化后置于高温炉内灼烧后的残留物即为灰分。 二、操作条件选择 1、灰化温度:灰化温度因样品而异:素烧瓷坩埚,耐高温,内壁光滑,它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与石英坩埚相同。水果及其制品,肉及肉制品、糖及糖制品、蔬菜制品<525 谷类食品、乳制品<550 奶油<500 鱼海产品酒<550 实践证明,灰化温度大于500 时,无机物将有所损失。如表5—1P92说明增加灰化温度就增加了KCL NaCL军发损失,CaCO变成CaO磷酸盐熔融。 2、灰化时间: 对于一般样品,并不规定时间,要求灼烧至灰分呈全白色或浅灰色并到达恒重为止。也有例外。如谷类饲料和茎杆饲料规定灰化时间,即在600灰化灼烧2小时。 3、加速灰化的方法(对于难于灰化的样品,可用下述方法处理)( 1 )、改变操作方法:就是样品初步灼烧后,取出坩埚,冷却,加入少量的水,用玻璃棒研碎,使水溶性盐类溶解,此时被融熔的磷酸盐所包住信的碳粒,重新游离而出,小心蒸去水分,干燥后继续灼烧。必要时重复上述操作。(2)、添加硝酸、乙醇、碳酸铵、过氧化氢可加速灰化这类物质灼烧后完全消失,不致增加残留灰分的重量。如,样品初步灼烧后,放冷,加入硝酸约 4-5 滴,可加速灰化。

IP501-2005用灰化法熔解法和感应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测定残渣燃油中铝硅钒镍铁钠钙锌磷

用灰化法熔解法和感应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测定残渣燃油中铝硅钒镍铁钠钙锌磷 一. 概述 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用灰化法熔解法和感应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测定残渣燃油中铝硅钒镍铁钠钙锌磷的测定方法。试验方法适用于残渣燃料油中铝硅钒镍铁钠钙锌磷的测定。 二. 试剂 为了测定元素准确,试剂应具有足够的纯度。与被测定的最低浓度相比,那些分析物或试剂和水中的干扰物质的浓度应可以忽略。 1. 水:1 级水,ISO 3696 确定的,用于制备及稀释所有的样品溶液。 2. 硝酸:ρ(HNO ) = 1.42 g/mL。 3 3. 盐酸:ρ(HCl) = 1.19 g/mL。 4. 四硼酸二锂。 5. 氟化锂 6. 酒石酸。 7. 助熔剂:90%(质量分数)四硼酸二锂与10%(质量分数)氟化锂的混合物。 8. 酒石酸-盐酸溶液:5g酒石酸溶解在40mL浓盐酸中,用水定容至1000mL。 9. 含铝硅钒镍铁钠钙锌磷 1000 mg/kg 的有证标准溶液(购自国家标准物质中心) 三. 仪器及设备 1. ICP-OES :设备构成包括样品导入装置、等离子喷枪、喷雾室、雾化器、光学单位、探测器、控制系统和数据输出装置。 2. 分析天平:精确度达到 0.0001g 。 1) 玻璃器皿:所有的玻璃器皿在使用前都应用 10% (v/v )的硝酸清洗: 2) 烧杯:如 100 mL,200 mL ,1000mL等;

3) 漏斗; 4) 容量瓶:如 50 mL,100 mL,200 mL,500 mL,1000mL 等。如果合适,具有可接受的精密度和准确度的其它类型的容量设备也可以代替容量瓶使用。 3. 移液管:如 1 mL,5 mL,10 mL,20 mL 等; 4. 铂坩埚:50 mL 5. 电炉。 6. 马弗炉:可在 1000 ±25 ℃保持恒温。 四. 样品制备 称取燃料油约10g于铂坩埚内,加热点燃灰化至完全,将坩埚移入 550℃±25 ℃的马弗炉并过夜。 取出坩埚冷却,加入0.4g助熔剂,放入预先升温至925℃的马弗炉内5min。取出铂坩埚使助熔剂与灰分充分接触。再次将铂坩埚放入925℃的马弗炉内10min。 取出坩埚冷却,向坩埚内加入酒石酸-盐酸溶液溶解,并用其定容至50mL。 同时做空白。 五. 测定 1.配制校准溶液测标准曲线 按照需要的浓度,配制铝硅钒镍铁钠钙锌磷的混合标样,分别测定,建立曲线。 2. 测试样品 建立校准曲线后,测试实验室试剂空白和样品溶液。如果样品溶液浓度超出校准曲线的浓度范围,应稀释至校准曲线浓度范围内并重新测试。 六.计算 样品中各元素的浓度用下式计算:

灰分测定

在植物组织或农畜产品分析中,样品经高温灼烧,有机物中的碳、氢、氧等物质与氧结合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汽而碳化,残留物呈无色或灰白色的氧化物称为“总灰分”。它主要是各种金属元素的碳酸盐、硫酸盐、磷酸盐、硅酸盐、氯化物等。动物性原料的灰分含量由饲料的组分、动物品种及其它因素决定,植物性原料的灰分含量及其组分则由自然条件、成熟度等因素决定。此外灼烧条件也会影响分析结果,而且残留物(灰分)与样品中原有的无机物并不完全相同,因此用干灰化法测得的灰分只能是“粗灰分”。总灰分含量是品质分析中经常测定的项目之一,它是产品中无机营养物质的总和。测定植株各部分灰分含量可以了解各种作物在不同生育期和不同器官中灰分及其变动情况,如用于确定饲料作物收获期有重要参考价值。此外,样品在适当条件下灰化后,除了测定“总灰分”,必要时还可以在其中测定各组成分——灰分元素,如:氮、磷、钾、钙、镁、钠和多种微量元素,它们也是评价营养状况的参考指标之一。 现在常用的灰分测定方法有下列几种[1]: (1)一般灰化法; (2)灰化后的残灰用水浸湿后再次灰化; (3)灰化后的残灰用热水溶解过滤后再次灰化残渣; (4)添加醋酸镁或硝酸镁或碳酸钙等灰化; (5)添加硫酸灰化。 前三种测定方法可以认为本质上相同,即均是“直接灰化法”,目前绝大多数农畜产品均采用此法。对含磷、硫、氯等酸性元素较多,即阴离子相对于阳离子过剩的样品,须在样品中加入一定量的灰化辅助剂,补充足够量的碱性金属元素,如镁盐或钙盐等,使酸性元素形成高熔点的盐类而固定起来,再行灰化。如目前国际上将添加醋酸镁作为肉和肉制品灰分测定的标准方法[5]。而相对于以钾、钙、钠、镁等为主的样品,其阳离子过剩,灰化后的残灰呈碱性碳酸盐的形

灰分测定法

目的:制定灰分测定法操作程序,确保灰分测定准确。 范围:适用于测定灰分。 责任人:QC员、QC主管。 内容: 1 仪器、试剂 1.1 仪器、试剂均应符合中国药典的规定。 1.2 坩埚:灰分测定一般用瓷坩埚,应预先编码标记,洗净,炽灼干燥至恒重,贮于干燥器内。用过的旧坩埚,内外表面应光洁,并用清洁液洗净后,方可使用。 1.3 天平3~4级,感量0.1mg。 1.4 高温炉应能自动控制温度,加热温度应能达到800℃。 1.5 干燥器应用减压干燥器。 1.6 干燥剂一般用硅胶。 2 操作方法 2.1 总灰分测定法 2.1.1 取洗净干燥的30ml坩埚(如须测定酸不溶性灰分,应取50ml坩埚),置高温炉中,于500~600℃炽灼2小时,取出,移至减压干燥器中放置45~60分钟,冷却至室温,精密称定,再将该坩埚置高温炉中于同一温度炽灼30分钟,取出,称重,重复操作至两次称量之差不大于0.3mg,该坩埚即为恒重。 2.1.2 取供试品2~3g(如须测定酸不溶性灰分,可取供试品3~5g),置炽灼至恒重的坩埚中,称定重量(准确至0.01g),先以小火缓缓炽热,注意不使燃烧,至不冒烟时,逐渐加大火力,使完全炭化,再按4.2.1.1项下,移至高温炉中,于500~600℃炽灼2小时,使完全灰化并至恒重。根据残渣重量,计算供试品中含总灰分的百分数。

2.1.3 如炭分不易灰化,可将坩埚放冷,加热水或10%硝酸铵溶液2ml,使残渣湿润,然后置水浴上蒸干,小火加热至不再冒烟,残渣依法炽灼,至坩埚内容物完全灰化。 2.1.4 计算 灰分及坩埚恒重的重量-空坩埚恒重的重量 总灰分= ×100% 坩埚及样品的重量-取样前坩埚的重量 灰分的重量 = ×100% 样品的重量 2.2 酸不溶性灰分测定法 取上项所得的总灰分,在原坩埚中沿壁缓缓加入稀盐酸约10ml,用表面玻璃覆盖坩埚,置水浴上加热10分钟,表面玻璃用热水5ml冲洗,洗液并入坩埚中,用无灰滤纸滤过,坩埚内的残渣用水洗于滤纸上,并洗涤至洗液不显氯化物反应(洗液加硝酸银试液不显混浊)。滤渣连同滤纸移至原坩埚中,先用小火炽干灰化,然后至高温炉中,依法炽灼至恒重。根据残渣重量,计算供试品中含酸不溶性灰分的百分数。 2.2.1 计算 酸不溶性灰分及坩埚恒重的重量-空坩埚恒重的重量酸不溶性灰分= ×100% 坩埚及样品的重量-取样前坩埚的重量 酸不溶性灰分的重量 = ×100% 样品的重量 3 结果判定 按有效数字修约规则进行修约,有效数位应与标准规定相一致,如标准规定总灰分不得过 5.0%,则测定值不大于 5.05%时,判为合格。如规定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