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研究会

国学研究会
国学研究会

新乡医学院

目录

第一章协会总况

第二章协会组织构架

一、协会部门组成

二、各部门职能介绍

三、2014—2016年协会干部名单

第三章协会章程

一、总则

二、活动方式

三、会员

四、组织机构及负责人职责

五、资产管理与使用原则

第四章协会活动

一、近三年活动一览表

二、活动开展情况

第一章社团总况

国学研究会起源于国学文化网,国学文化网成立于2009年,以研究、传播国学文化为己任。现有国学经典、诸子百家、今人新说、中医杂谈等几个板块。收录名家之言,集成圣贤之思。

国学即中国固有的或传统的学术文化。我国传统的学术文化包括哲学、历史学、考古学、文学、语言学等。

最初,《汉书.艺文志》对国学有一个基本的分类,将其分为六个部分。这六部分构成了国学的前身。第一部分: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经典。六艺有大六艺,小六艺。小六艺是六种技术:礼、乐、射、御、数、术。是具体培养人的人格和各种技能的。大六艺,就是六经。任何时候,经总是排在首位的。这就是中国的精神,是国学精神里面很重要的东西。第二部分:诸子百家。诸子如同皇帝出行时陪同的王侯,各司其职。诸子有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小说等。第三部分:诗赋。诗和赋不一样,是两种不同的体裁。《汉书"艺文志》里有《诗赋律》。古代秀才登高就能赋,而我们不如古人。第四部分:兵书。兵书在古代知识分类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和后面讲的术数和方技被看做是实用理性的。第五部分:术数。譬如作为占筮的《周易》。第六部分:方技、房中术、医术都是方技。

国学是一种起源于原始太初而传承于历史现实的活着的正在继

续的中正文明、和谐文化,是中华民族核心的价值理念和追求,是数千万年来中国人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的高度总结,是中华母亲的乳汁,是中华儿女的血脉、精神和灵魂,是中国人信仰的天空和大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迎接中华文化繁荣兴盛的今天,老百姓国学仁为己任任重道远。

第一章社团组织架构

一. 部门设置

国学研究会会共设会长一名、副会长一名、团支书

一名;宣传部、外联部、编辑部4个部门。其中编辑部主要负责国学文化网的维护和更新。

部门职责

会长(副会长)职责:

1.会长作为协会带头人,对协会的一切事务工作全面负责,要处处

以身作则,起模范带头作用。

2.负责召开协会例会,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指示精神,结合本协会

的实际情况讨论制定协会的工作计划,并采取措施贯彻落实,完成协会的工作总结。

3.督促并协助协会其他干部的工作。

4.谨慎负责会费使用的审批及监督有关人员搞好协会物品的管理

和使用。

团支书职责:

1.贯彻落实社团联合会和上级团委的指示。

2.在协会各项活动中起模范带头作用。

3.按时参加每两周一次的社团联合会例会,做好上传下达工作,并

做会议记录。

4.负责协会“推优”工作,调动广大会员评优评先的积极性。

协助会长搞好协会工作。

宣传部职责:

1.负责协会的宣传工作,组织会员写宣传稿件,做好协会通讯工作。

2.负责海报的设计、书写、张贴,协助上级部门搞好协会宣传工作,

一级对外活动的宣传。

3.善于发现、发展协会宣传骨干,加强同外界宣传部的联系。

4.对协会的情况及时反馈;例如:校报投稿、新闻广播等,以扩大

协会影响力。

5.认真完成协会交给的各项工作,并协助协会其他干部搞好协会建

设。

6.参与协会重大活动的组织工作。

外联部职责:

1.协助会长负责协会外联事务。

2.与兄弟协会密切联系,尽可能将各兄弟协会的成功管理经验和优

秀活动引进协会中,为其他各职能部门提供信息支持。

3.参与协会重大活动的组织工作。

4.在积极完成本部门工作的同时,协助协会其他部门的工作。

三、2014—2016年干部名单

14年国学干部名单

会长段文博副会长束方青团支焦一帆外联部王时雨宣传部王昊阳编辑部钟浩亮

15年国学干部名单

会长束方青副会长王昊阳团支焦一帆外联部王伟杰宣传部魏大鹏编辑部张从肖

16年国学干部名单

会长宋浩副会长王会莹团支张从肖外联部张慧仪宣传部徐菁晗编辑部刘洋

四、近三年协会招新人数

2014年,社团招新34人;

2015年,社团招新48人;

2016年,社团尚未招新

第三章社团章程

一、组织制度

1、协会内部设会长、副会长、团支各一名,外联部,企宣

部,编辑部。

2、所有会长、团支、部长组成理事会,参与社团决策和管理制度的

修订。

3、会长与部长组成常务理事,参与平时事务的管理。

4、所有会员皆有提出意见的权利,经过理事会的审核后,初步通过

该意见,经过全体会员的投票后,以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确认是否采取该意见。

5、会长决策必须经过一半以上的部长同意方可执行。

二、会议制度

1、两周召开一次例会,届时全体会员皆准时出席会议,不得无故请

假,不得无故缺席。

2、开社团及部门会议时会员不得迟到、早退、无故缺席,若有事不

得参加会议,需要提前向部门负责人请假,未经请假,迟到早退达5次者、无故缺席达3次者,予以处理,情节严重者,予以辞退。

3、会员在会议期间不得喧哗吵闹,不得随意乱拿协会内部物资,一

经发现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记过、开除等相应的处分。

4、会员在会议期间注意维护室内清洁,不得乱扔垃圾,不得破坏公

物。

5、每次会议前,会员必须签到,进行考勤。年终评选优秀会员。

三、招新制度

1、新学年初,由会长制定招新方案,各部长集体讨论后通过。

2、招新成员需要对国学有一定的爱好,有一定与国学有关的特长的

予以优先考虑。

3、招新采取自愿原则,不得有任何强制性行为。

四、会员管理制度

1、国学研究会是以兴趣爱好为主的社团,全体学生皆有加入国学研

究会的资格。

2、国学研究会每年招新一次,入社成员需要交纳一定的社费。会

员有参加一切协会活动的权利。

五、活动制度

1、参加活动采取自愿原则,但三次以上无故不参加协会集体活动的

会员做自动离社处理,活动期间会员不得无故缺席,有事请假。

2、会员需参加每周的百家小讲坛,不得无故缺席,有事请假。每位

会员都有参与主讲的权利,可向会长或其他理事人报名。

3、协会的一切活动,会员积极参与,发挥所长。

六、财务制度

1、协会内部财务由外联管理,资金主要来源外联。

2、外联部负责资金来源,给予20%的提成。

3、定时向会员公布收支情况,年终结算,会员有审查协会账目的权

利。

4、每次活动之后,必须将活动的详细经费贴出公示。

5、本协会支持财务公开原则,坚决杜绝浪费、假公济私行为。

七、存档制度

1、档案分为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

2、主要存档人:会长、副会长及团支。

3、档案一律不外借,如需外借需经会长同意,并在副会长处登记,

按时归还。

*本制度最终解释权归本协会所有

第四章社团活动情况

一.近三年活动情况一览表

活动名称时间地点参与对象组织人百家小讲坛每周六晚上三教教室全体社员会长团支换届竞选14年4月届时再定全体社员戚妙

第一届汉服

女子成人礼14年5月

南校区文化

广场

全校师生戚妙

招新14年9月文化广场大一新生

束方青焦

一帆

换届竞选15年4月届时再定全体社员

束方青焦

一帆

第二届汉服

女子成人礼15年5月

南校区文化

广场

全校师生

束方青焦

一帆

招新15年9月文化广场大一新生

魏大鹏张

从肖

换届竞选16年4月届时再定全体社员

束方青焦

一帆

第三届汉服

女子成人礼16年5月

南校区文化

广场

全校师生

宋浩张从

二.活动开展情况

14年

新乡医学院第一届汉服成人礼策划书

活动主题:新乡医学院第一届汉服成人礼

活动背景:

冠(笄)之礼是我国汉民族传统的成人仪礼,是汉民族重要的人文遗产,它在历史上,对于个体成员成长的激励和鼓舞作用非常之大。华夏先祖对于冠礼非常重视,所谓“冠者礼之始也”,《仪礼》将其列为开篇第一礼,绝非偶然。

现代的成人礼是在少男少女年龄满18岁时举行的象征迈向成人阶段的仪式。中华成人礼串连了自然、人文、古代、今朝,把握住了传统文化的精髓以及时代跳动的脉搏,让中国的民族和传统文化,有了一个很好的落脚点。青少年在活动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启发心智,洗涤心灵,培养成心怀感恩、铭记历史、胸怀天下、勇于奉献、珍惜友谊的优秀品格,从而受益终身。

组织开展汉服成人仪式主题教育活动,积极推动完成一名“未成年人”向“社会人”的良好过渡,是全社会人们共同的职责。“中华成人礼”的推出,不仅体现出全社会对青少年的关心和爱护,同时也彰显了社会对于当今少年的期望。

活动目的和意义: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寓教于乐,传达个体进入负有使命的成人社会时

须具备的道德感和责任心,为建设文明校园出一份力。

活动时间:黄帝纪元4172年三月二十七(公元2014年5月15日)

活动地点:文化广场

参与人员:党委宣传部齐明超老师及国学研究会全体成员

活动流程:

一、前期策划

1、成人礼流程排练:组织参加成人礼的笄者、献官、正宾、赞者、赞礼等人有序进行排练。

2、宣传活动:通过在教学楼、学生公寓布告栏张贴宣传画、海报,发放宣传单,拉横幅等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这次活动。

二、成人礼流程

1、舞蹈《礼仪之邦》:有身着汉服的同学们为大家带来精美的汉舞,展示我们泱泱大国礼仪之邦的风采。

2、迎宾:正宾、摈者站于场地左侧上首;执盆、执匜者站于主人下首;献官、有司站于笄者旁,赞礼站于正宾旁,所有笄者按照加笄顺序列队于场外。

3、开始:乐起,赞礼奉匜沃盥,擦干后退至神位向全场三拜,宣传:“新乡医学院第一届汉服成人礼,开始~”

4、祭神:实行献官三献礼制度:请神、拜神,送神。向轩辕黄帝上香、祭酒。

5、一加:笄者着采衣走入场中。正宾行至笄者前,然后跪坐下为笄

者梳头加笄,起身,回到原位,向笄者作揖祝贺。笄者更换襦裙,换好后出来至主人位行正规拜礼。

6、二加:笄者回到中间坐席,正宾拿去一加簪,按照一加程序为笄者二加。

7、三加:笄者回到中间坐席,正宾为笄者三加。

8、醮子:笄者象征性地饮些酒,表示已经成年。

9、字笄者:正宾为笄者取字,笄者感谢师长。

10、礼成:“礼宾”,笄者行礼,然后与主人一起起身并立,面向全体参礼者宣布“笄礼已成,感谢各位宾朋嘉客盛情参与”。

11、留念:笄者与师长、同学在指挥下有序地合影留念。

活动宣传:

海报10张 100元

横幅1条 30

宣传单200份20

经费预算:

名称数量总价

盆匜1套40元

檀香1套20元

祭品(水果)20元

汉服(对襟襦裙)10套2000元*

汉服(直裾)5套1000元*

席子3张60元*

宣传花费150元合计3290元活动图片

花朝节汉服出行活动

第一届汉服女子成人礼

翰香杯原创诗文朗诵

二.总结工作:

特色:1.协会干部都积极负责,互帮互助

2.热爱国学文化活动

3.积极配合校社联,团委的工作

不足: 1.活动太少

2.调动会员积极性欠缺

3.新老干部间工作交接不好

总之,这一年,我们协会全体干部成员艰苦奋斗,同甘共苦,致力发展国学研究会,提高了对国学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发扬了中国传统文化!

新乡医学院国学研究会

2014年12月20日

15年活动

新乡医学院第二届汉服成人礼策划书

活动主题:新乡医学院第二届汉服成人礼

活动背景:

冠(笄)之礼是我国汉民族传统的成人仪礼,是汉民族重要的人文遗产,它在历史上,对于个体成员成长的激励和鼓舞作用非常之大。华夏先祖对于冠礼非常重视,所谓“冠者礼之始也”,《仪礼》将其列为开篇第一礼,绝非偶然。

现代的成人礼是在少男少女年龄满18岁时举行的象征迈向成人阶段的仪式。中华成人礼串连了自然、人文、古代、今朝,把握住了传统文化的精髓以及时代跳动的脉搏,让中国的民族和传统文化,有了一个很好的落脚点。青少年在活动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启发心智,洗涤心灵,培养成心怀感恩、铭记历史、胸怀天下、勇于奉献、珍惜友谊的优秀品格,从而受益终身。

组织开展汉服成人仪式主题教育活动,积极推动完成一名“未成年人”向“社会人”的良好过渡,是全社会人们共同的职责。“中华成人礼”的推出,不仅体现出全社会对青少年的关心和爱护,同时也彰显了社会对于当今少年的期望。

活动目的和意义: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寓教于乐,传达个体进入负有使命的成人社会时须具备的道德感和责任心,为建设文明校园出一份力。

活动时间:黄帝纪元4173年三月二十七(公元2015年5月15日)

活动地点:文化广场

参与人员:党委宣传部齐明超老师及国学研究会全体成员

活动流程:

三、前期策划

1、成人礼流程排练:组织参加成人礼的笄者、献官、正宾、赞者、赞礼等人有序进行排练。

2、宣传活动:通过在教学楼、学生公寓布告栏张贴宣传画、海报,发放宣传单,拉横幅等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这次活动。

四、成人礼流程

12、舞蹈《礼仪之邦》:有身着汉服的同学们为大家带来精美的汉舞,展示我们泱泱大国礼仪之邦的风采。

13、迎宾:正宾、摈者站于场地左侧上首;执盆、执匜者站于主人下首;献官、有司站于笄者旁,赞礼站于正宾旁,所有笄者按照加笄顺序列队于场外。

14、开始:乐起,赞礼奉匜沃盥,擦干后退至神位向全场三拜,宣传:“新乡医学院第二届汉服成人礼,开始~”

15、祭神:实行献官三献礼制度:请神、拜神,送神。向轩辕黄帝上香、祭酒。

16、一加:笄者着采衣走入场中。正宾行至笄者前,然后跪坐下为笄者梳头加笄,起身,回到原位,向笄者作揖祝贺。笄者更换襦裙,换

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历史

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历史 夏朝:中国最早的学校产生于夏。庠、序、校。 商朝:最早的小学。 西周:国学、乡学 教育内容:;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以礼、乐为中心。 大艺小艺 特点:学在官府、官师合一。(唯官有书、而民无书) 因为生产力的制约,只有官府才有财力人力制作书籍。Eg:“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辩志……”是《学记》对西周考试制度的描述。 春秋:私学兴起、官学衰微。 战国:私学兴盛。稷下学宫(官家举办、私家主持) 学术自由,包容百家,待遇优厚,“不治而议论”是齐国君主给予他们的政治待遇。诞生了第一个学生行为守则《弟子职》 两汉:官私并行。教育内容是儒家经典。 选士制度:察举制和征辟制 官学有:太学、鸿都门学 太学建立的标志:为五经博士招收弟子 太学的建立标志着:以经学教育为基本内容的中国封建教育制度的正式确立。 董仲舒的三大建议以及汉武帝的对应措施: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五经博士 2、兴太学以养士--------开设太学 3、重视选举任贤使能-------察举制制度化 魏晋南北朝:国子学。教育内容广博、性质多元。 选士制度:九品中正制/-----等级性。“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隋唐:六学二馆(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弘文馆、崇文馆) 重振儒术、三教并重。 选士制度:科举制(605—1905年) 隋唐以后的科举制度使得政治与教育更加紧密,对破除门阀等级制度起到积极作用,社会流动更加合理。 宋元:书院盛行。教育内容是四书五经。选士制度:科举制。 书院始于唐朝,兴盛于宋朝。特点是学术自由,自由讲学。教育教学于学术研究并重,二者相得益彰。书院盛行讲会制度,提倡百家争鸣,形成一种宽松的学术氛围。注重发展学生个性,提倡教学相长,采用师生论辩式的教学模式。人格教育与知识教育并重。 明清:教育内容是四书五经。1905年废科举兴学堂。 中国古代学校的三种性质类型: 1、官学:夏朝产生,西周开始分为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 2、私学:兴于春秋,盛于战国,从此官私并行。 3、书院:兴于唐朝,正式形成于宋,衰于明清。

学会感恩作文12篇

《学会感恩作文》 学会感恩作文(一): 学会感恩 感恩,是一种成长。 很多时候,我们都感谢那些给我们带来礼物的人,而气恨那些带走我们生命中完美事物的人。我们把给我们带来东西的人,称为朋友。把带走我们东西的人,称为强盗。对于离开我们的人,我们有怀念,有无奈,有遗忘,也有怨恨。更多时候,我们遗忘了,而很少去感激。 有时候,人的一生,能够在你生命里留下深刻印记的人,真的不多。在人生的快车道上,好的不去,坏的不来,好的不来,坏的不去。很少有人,再去对多年前的人事物,做一个很正式的沉淀。同学录早已泛黄。昔日的照片,早已在东搬西走之后遗失。很多人,很多事,都不再有分量。而能刻在你记忆中的,是那些让你心痛的,让你感动的,让你刻骨铭心的,那些或好或坏的人或事。也许多年以后,还有那么一点点模糊的记忆。 很少有人,对离去的人,去好好的正视。正视那些离开你生命的人,你才会珍惜此刻拥有的。那些过去的人,或离开,或死亡,或永别。有时一旦过去了,就永远也回不来了。 不懂感恩的人,会越来越没有价值。很多时候,我们能够仔细地想一些非利益的东西。很多时候,我们要学会成长。很多时候,我们此刻所做的一切是留给未来的。 学会感恩,让生命焕发光彩。 学会感恩作文(二): 感恩,多么神圣的字眼啊,可我却从不明白感恩┅┅ 我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里,妈妈每一天辛苦地工作,每一天都很劳累,可我从不去在乎。每一天我所穿的衣服,吃的饭菜,是谁给予的?当然是妈妈啦。可我从不明白珍惜。妈妈每一天辛辛苦苦做出饭菜,我不但不感激,还总是挑三拣四,不是说这个不好吃,就是说那个难下咽。我从没有想过,去帮妈妈擦去额头的汗水,去帮妈妈捶捶酸疼的腰,我从不曾体会,妈妈其实是多么辛苦! 此刻,我最后懂了,母亲是多么神圣的存在呀!那是令人难忘的一天。那一天,妈妈生病了,躺在床上起不来。我不得不包揽起一切家务:买菜、做饭、洗衣服、拖地┅┅一天下来, 我感到十分疲累。想到妈妈一天到晚都要做这样的家务,我最后深深地体会到做母亲的辛苦,感受到母亲对我付出的爱,为我牺牲的一切┅┅这时候,我多么害怕妈妈突然离我而去,我多 么期望她也能从我这儿得到一丝安慰,一些快乐,期望自我能给她点什么。有人说,母亲给予你的,你一生也还不了。这是当然的,但我还是想给予她,即使这种给予比不上她给我的爱的万分之一,即使是这样我也要给,因为她是我的母亲啊,给了我很多很多的母亲! 在我失败时,是谁在我身边鼓励我?在我难过时,是谁在我身边安慰我?在我骄傲自满时,是谁在我身边警告我?在我生病时,是谁在我身边守着我?是您呀,我的母亲! 有一句话说得好,母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母爱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却依然纯洁明净。

在国学教育示范基地授牌仪式上的讲话

在国学教育示范基地授牌仪式上的讲话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 今天,XXX市国学院到我县XXX乡举行“国学教育示范基地”授牌仪式,这是我县70万人民的光荣和自豪,是我县人民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喜事。在此,我代表全县70万人民向前来参加授牌仪式的市领导、国学院的领导和老师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向多年来关心、支持我县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的领导们表示诚挚的敬意和感谢! 国学,是中华文明的主要载体,它像一根坚韧的纽带,将形形色色、方方面面的中华文明之珠串连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国学,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它像流水一样,滋润着中华民族的茁壮成长;像土壤一样,培育着中华民族的主体意识,使中华民族以其特有的品质与风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庄子说:“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民族永恒的精神财富,它的某些内容,也许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失去意义,然而它的合理精神,却超越时空的界限而亘古常青。我们所面临的时代条件和文化主题与古代社会虽然已有本质的不同,但是历史不能割断,文化无法终结,研究国学,学习国学,继承历史,传承文化,启迪智慧,学本固基,指导人生,成就事业;研究国学,学习国学,充分挖掘其优秀成分,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

的历史意义。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朋友,今天XXX国学院把我县XXX乡做为国学教育示范基地,必将掀起我县国学教育的热潮,必将推动我县国学教育及精神文明建设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沧海不拒溪流,方能成其深;泰山不拒土石,故能成其大”,XX县国学教育的明天有我们的成长历程,更有你们的心血和汗水。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创沧县国学教育明天的辉煌,为建设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祝会议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国学助推社会发展_高中议论文1500字

国学助推社会发展_高中议论文1500字 '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国这颗屹立东方的璀璨明珠之所以被世人惊叹,就在于它有一批优秀的国学文化,它们为社会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助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作为国学,它的一头根植于遥远的过去,一头连接着透明的未来,在渊源的历史长河与现今社会中,对个人,国家,社会民族的历史和将来,发挥着不可想象的巨大作用。 夫国学者,于个人也,为修身矣。“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是对君子自我完善的道德标尺。而无论是先秦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亦或是三国时的“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都体现了国学对个人修养的重要性。国学如同一个隐形的面纱,轻轻薄薄的覆盖在我们这个民族之上。现今社会,优秀的国学都在我们学习国学的过程中培养性格,塑造人生,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现代国民都在潜移默化中被国学熏陶着,国学的基因深深的扎入在我们的血脉当中。从上古至今,我们五千年来的文化基调并非一朝一夕能够改掉。当今社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说是对国学“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了。其“和谐”理念难道不是从“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等中演化而来的吗?其“敬业”精神难道不是从“知其不可而为之”,“尽吾志者而不能至也,可以无悔矣”这种尽心尽力的精神等中发展而来的吗?诸如现在大火的“工匠精神”“匠人制造”,若你沿着长长的历史脉络向前不断的推进,都可以最终寻根到国学的源头上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富强”精神难道不是从前秦诸子百家的学说中“富国强兵”“使民富”等拓展演变而来的吗?学习国学,对个人的“修身”有着诸多的积极作用。 夫国学者,于国家也,立天下矣。先秦之时便有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爱国丹心;孟子为天下发展提出“仁政”“民贵君轻”“老吾人之老,幼吾人之幼”的理想道术兹平天下,以求天下太平;秦朝的“奖罚贵贱分明”“厉行刑法,大兴奖赏”的法家精神为君主专制,实行大一统政体提供了清晰的理论依据;汉武帝时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则为中华文明的血脉奠定了渊源的基础,使儒家成为正统的学说,使儒家的统治地位得到了确立;行至魏晋,“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的爱国,为国奉献的进步观念深远地影响了后人。宋代的抗金名将岳飞的一首《满江红》,凭借巍峨的气势,凭借对于祖国的忠心,凭借对于匈奴的憎恨,岳飞将自己的满腔热情化为一只肆意挥洒的笔,让这种爱国热情深深的影响了每一个阅读这首词的人。而在最为危急的明清之际,作为近代中国优秀的启蒙家顾炎武更是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让天下苍生与国家同患难,共命运,让每一个庶民的命运与国家紧紧地连接在一起。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更是感动了更多人,文天祥的忠心与肝胆相照成为他们在爱国方面的精神榜样。若不是近代以来大批进步思想家学习国学,在国学方面有着较深的造诣,哪来“公车上书”“黄花岗起义”等革命,哪来“洋务运动”,“实业救国”等探寻强国之路?哪来涌现一大批如毛泽东、秋瑾等爱国志士,怎能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言论?他们都是学习国学,受之精华影响,受传统“爱国”思想影响,立志将自己一生的热血交付给国家,在不停的实践中,终为中华之复兴探寻出一条可行之路。学习国学,对国家的“平天下”有着积极作用。 国学,于个人,修身也,于国家,平天下也,于民族,复兴也。在当今中国,我们高举国学的旗帜,力图让被全盘西化中断的国学中的优秀基因重新发挥出其巨大作用。让人人学国学,推新出新,革故鼎新,让国学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薪火相传,一脉相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让学习优秀国学的热潮涌动在这片大地上!是的,学习国学,汲取其中优秀的养分,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华文明的血脉因此而来。在今天,“依法治国”的理念难道不是吸收法家中“有法度”“法不阿贵”等先进思想吗?建立小康社会难道不是实现中国人民千千万万年来的“大同社会”的理想吗?而以德治国等,兼采儒道法家之精华,结合当今社会我们所要的需求与实际情况,为现代社会,民族复兴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这些,难道不是学习国学的意义吗?

[国学经典]六十四卦时间发展顺序表

[国学经典]六十四卦时间发展顺序表 时间和空间是统一的。 什么样的物性体反映了什么样的气候节令。 什么样的物性体聚居时反映了什么样的方位。 一、时令 一年一个周期,一个周期有八个卦体,即每一卦统45天。 坤的正中是秋分点,因此坤包含秋分点前22.5天和秋分点后22.5天。同样,乾的正中点是春分点,包含春分点前22.5天和后22.5天。 坎的正中为冬至点,也是包含冬至前和后各22.5天。离的正中点为夏至点。 震的正中点为立冬,兑的正中点为立夏。 艮的正中点为立春,巽的正中点为立秋。 二、方位 坤为正西、乾为正东,乾坤正中线为赤道0度线,即静止线。 震为西北; 兑为东南; 坎为正北;

离为正南; 艮为东北; 巽为西南。 三、时空统一 天和地上下交往,就是时空统一。 上卦体为时令,下卦体为方位。 1.以上卦体月令为主,则一卦统45天内,运行八个方位,即每一个方位为5.625天。如上坤下坤,坤时令45天的前5.625天运行至正西方。上坤下震,坤时令第二个5.625天运行至东北方,等等,以此类推。 八个方位中,同一时令运行的前四个方位,是成长过程,后四个方位是衰退过程。 如坤时令中,坤在坤、震、坎、艮方位中是成长过程,为来;坤在乾、兑、离、巽方位中是坤能性衰退过程,称之为往。 同时,坤在正西点至正北之间是阴性(下行力性),有90度,分为弱期的小30度,强期的中30度,盛期的大30度,即3个变化过程。坤自正北点和正东点之间为90度,是潜阳性(内部上行,惯性是阴性,见八卦体物象说),同样有3个过程。坤的发展期共有6个变化过程,这是由无到强盛期的发展路途。每一变称之为一爻。坤的阴性弱期变是

国学体系

国学体系 《国学体系》是什么? 国学,是基于中国文化并对人们思维方式产生影响的系统学术理论。 《国学体系》是根据中国八千年文化史所累积下的囊括各个方面的国学智慧,统和分析确立彼此之间关系后建立的《国学之树》系统模型。是对整个中国国学智慧进行整体分析和精研渗析的思维工具,是指导人学习国学、探索国学、研究国学的核心依据。 《国学体系》的发起人 国学之树体系由清华大学中国管理研究中心、新易国际和国际太极易协会共同研发。由清华大学中国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许文胜老师带领孙虹钢、张宝祥、黄卫东、宫春涛、黄晓雷、朱钧等20人的学术团队全力奉献,通过对中国丰富的古代国学思想全面研究、探源、全面整合,成功研发了“国学之树”体系。该体系成功的帮助了数以万计的人士,认识国学,学习国学,是中国国学初学者和研究者不可或缺的重要思维工具。 《国学体系》的模型 国学体系的模型解读 中国文化经过八千年的沉淀积累,形成一个丰富庞大的智慧宝库,不少单独学科的著作一个人花一生时间都不可能遍阅,由于信息量过大,极容易使人产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拘泥细节迷失方向的弊端。清华大学中国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许文胜老师带领孙虹钢、张宝祥、黄卫东、宫春涛、黄晓雷、朱钧等20人的学术团队正是深切体会到其中弊端给国学学习研究带来的深刻影响,秉持中国国学、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理念,始创《国学之树》系统模型,去繁就简,提纲挈领,用一棵大树来做形象类比,为中国国学爱好者和中国国学研究者提供了一个便捷通途。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国学之树》体系。 一个国学大树分为:树根、树干、树枝、叶和花、树皮和大树成长的历程。 国学之根源:易经 一棵树能否枝繁叶茂,能否基业长青,最关键的是根系提供了丰富的营养。这个根就是被史学家,哲学家,称为“群经之首”的《易经》。支撑这个大树生长的是其发达的根系,这也是国学的本源。 “儒释道三教同源,源于易经”,古今中外尤其是中国历史上的几乎所有圣贤智者都把《易经》奉为至宝,被历朝历代称为群经之首、最高智慧;她不仅造就了辉煌的八千年中国文明,而且为计算机二进制、物理量子力学、人类遗传密码等现代科技领域作出重大贡献,并成为古今中外企业管理成功之道和致胜模式的核心思维根基。 国学之主干:儒、道、释 国学之树的主干是由三大宗教与哲学组它们分别是儒、道、释三大主流思想与宗教。它们是国学之树的支持系统,构成了这棵树的主干。深刻影响中国人的思想与行为。

国学经典进校园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国学经典进校园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弘扬民族传统,传承国学经典文化,引领我校学生通过诵读经典名著,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接受人文精神熏陶,培养他们热爱祖国、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勤学自强等优良品质,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营造浓郁的书香校园氛围,进一步推进校园文化的建设。从2019年上学期开始,我校遵照教育局《2019年“国学经典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指示精神,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目的意义 国学是文化之根,民族之魂。国学经典蕴藏着中国五千年的智慧精髓,它沉淀于历史的长河,而又升华于现代社会,既是延续传统的纽带,又是开创未来的阶梯。在中学生中开展国学教育,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和优秀民族文化,让中小学生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中建立道德行为规范,提高文明素质,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用国学经典传统文化之光,照耀指引孩子们健康成长,并让他们受益终生。 三、活动主题 经典启迪人生,国学伴我成长 四、基本目标 塑造良好品德,奠定优雅人格;激发读书兴趣,培养良好习惯;增强语文能力,夯实文化功底;发展记忆能力,开发智慧潜能;培育良好学风,形成良好校风;培养亲子关系,构建和谐社会。通过全面开展国学教育,塑造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健全学生的人格修养,使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不断增强,传统美德代代传承。让广大中学生了解中华文明,充满自信、充满朝气的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五、主要内容 学校选择《弟子规》、《三字经》、《笠翁对韵》、《中庸》、《大学》、《老子》、《庄子》、《孟子》、《诗经》、《礼记》等进行诵读、学习。 六、工作安排与措施 (一)诵读弟子规等国学经典 1.每日一读:每天安排15分钟时间进行诵读,或学习新篇目,或温习旧内容,由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指导。 2.利用研学课每周一节课以班级为单位,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要备课,制定教学计划。

国学经典对于教育的意义

国学经典切实的教育意义 刘岳辉 青少年是人生的重要阶段,是一个人成长的基石,是国家强盛之潜在力量,是国家之未来。正如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所说的“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青少年血气方刚,世界观还未形成,遇事容易冲动,因此也是一个“危险”的阶段。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 如今,外来文化、网络文化等所谓“流行文化”对青年的影响越来越大,不少青年不但在文化素养方面出现严重“营养不良”,还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浮躁、自私、好逸恶劳等不良心态。 传统的课堂教育侧重于知识与意识形态教育,而缺失最大的一部分就是对青年的人文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导致青少年教育存在的问题相当突出:重知识,轻道德;道德伦丧,世风日下;贪图享受,无法承受挫折等。 国学经典是代代相传的民族文化精髓,经典中承载的“仁义忠恕孝悌礼信”的道德伦理观,构成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对于青少年世界观的形成至今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通过学习,让这些传统美德根植于青少年的心灵,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国学经典让传统文化走进了他们的日常生活,走进他们的家庭,规范着他们日常行为,成为他们成长路上的“指南针”因此,在物欲横飞的今天,如何加强青少年的品德修养成为当务之急。那么国学经典的教育意义有哪几方面呢? (一)可以提高道孩子的德修养,让品德观念深入人心 《易经》中说:“厚德载物”,意思是说“一个人只有有很高的品德,才能享受得了那些钱、名和利等”。反言之,就是没有很高品德人,即使得到了大量的钱、名和利,也享受不了多长时间。如今“厚德载物”早已成为清华大写的校训。 国不经典崇尚“先做人、后学艺”的教育理念,因此,古人的启蒙读书如《三字经》和《弟子规》均是告诉孩子们如何做人。《弟子规》的开篇就引用了《论语·学而》中的一句话,即: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弟子规》的全文就是围绕这句话分八个章节阐述的。 国学经典中体现也道德修养高于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的学习,一个人只有有了良好品德,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古人读书时为了做官,“学而优则仕”)。所以,古时有“孟母三迁”。《三字经》开篇就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这里例举几句经典句子,我们不妨管中窥豹,看看古人是如何阐述道德修养的重要性的:. 德者,本也;财者,末也。《礼记?大学》 【译文】道德是根本,财富只是枝节。 .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

现代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及其启示(安介生)

现代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及其启示 2014年11月26日07:59 来源:光明日报作者:安介生中华学术发展历来有批判继承、“以复古为创新”的独特方式与路径。尽管受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否定与排斥,以及“文化大革命”的冲击和破坏,中国的传统学术文化遗产并没有被完全遗忘。一批中国现代学者依然坚守在中国优秀学术传统的阵地上,并努力将中国固有的学术研究体系与现代西方优秀学术成果相互参照,奋发努力,走出了自己的发展道路,为中国学术赢得了尊严。中国现代历史地理学就是这样一种发展典范,其发展经验对于今天“国学”振兴及相关学科发展也有借鉴意义。 首先,响应时代需求,经世致用,以振兴学术为救国图存之重要手段,成为现代中国历史地理学发展关键性的推动力。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开创者与奠基者们都是怀着强烈的民族文化自尊心与责任感投身于学术工作的。中国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发轫,始于20世纪前期中华民族严峻的生存危机。众所公认,以顾颉刚、谭其骧等人为核心创办的《禹贡》半月刊的出现,是中国传统沿革地理向现代历史地理学转型与发展的主要标志。在该刊“发刊词”中,顾颉刚等人道出了创刊主旨:“……这数十年中,我们受帝国主义者的压迫真够受了,因此,民族意识激发得非常高……民族与地理是不可分割的两件事,我们的地理学既不发达,民族史的研究又怎样可以取得根据呢?不必说别的,试看我们的东邻蓄意侵略我们,造了‘本部’一名来称呼我们的十八省,暗示我们边陲之地不是原有的……而一般学历史的人,往往不知《禹贡》九州、汉十三部为何物,唐十道、宋十五路又是什么。这真是我们现代中国人的极端的耻辱!在这种现象之下,我们还配讲什么文化史、宗教史;又配讲什么经济史、社会史;更配讲什么唯心史观、唯物史观?”这些言语,就是放在今日,也颇有振聋发聩的震撼力。 在国势危难之际,这些学者满怀忧国忧民之心,直白地反对“为学问而学问”的态度,并身体力行,切实提出了一些具体研究工作任务,致力于基础性的历史地理研究工作,如编撰《中国地理沿革史》,编绘《中国地理沿革图》,编辑《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以及考订校补历代正史地理志等。之后数十年,一批批研究者不忘当初的承诺与期许,为完成这些学术重任进行了艰苦的努力,取得了不凡的成绩,成为中国现代学术事业的闪光点。其中,谭其骧主编的、由众多学者共同编绘完成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于20世纪80年代初正式出版后,获得极高的赞誉,

浅谈幼儿国学经典教育发展

浅谈幼儿国学经典教育发展 经典学习是一个民族一个文化的历史传承。作为一个缺乏文化的中国人,我对国学关注不多。2003年读《小窗幽记》和《围炉夜话》才发现其中的智慧。后来看到《论语》后悔悟,如果小时看过《论语》,那么我的今生将全部改写。人生智慧已早早写入经典放在我们的书架上,只是我们不知珍惜。后来读《黄帝内经》、《史记》更是对传统文化到了了鼎礼膜拜的地步。 我开始关注幼儿国学教育,并终于给儿子找了一个学习国学的地方。古朴院落、浓厚的文化气息和孩子对国学的喜爱,我们一度认为这里是学习国学很好的殿堂。很快我们就发现严竣的管理问题,主要是现任办学人的文化素质和办学思路局限了教学水平。他们没有能力和精力研究经典教学的长远规划,而只在设想如何利用圣贤的先人为自己的产业化运作增添炒作资本。为此我查阅了许多关于国学热以及国学教育方面的文章,发现一个令人不得不承认的现实,现在的国学已经被炒作成为一门文化产业。儿子曾经学习的地方正是如此。 为了延续儿子的国学教育,我上网四处寻找一些关于国学入门方面的知识以理清经典学习的脉落,这时我又发现了一个更让人惊异的事实,就是当今的中国社会很难找到介绍学习国学经典著作。现今人类关于国学方面的种种文章大多因底蕴不足或是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究其因缘是中国的国学教育大约在上个世纪初就已经风雨飘摇。目前现在可以找到的比较好的国学入门书籍是中华书局出版的《国学入门》专

辑,可惜已经买不全了。这些都是上个世纪初的文坛名人如朱自清、章太炎等为被当时就几经中断的国学教育所作的推介文章,再往上还有一些清代和民国时期的著作(如钱穆)也十分可读。而真正的经典只能是更早以前的作品了。 再回到幼儿国学教育上来,国学热好象就像开水上的热油,有的只是表面风光。现在“国学”两字已经成了幼儿园、小学等主流教育体系用来贴金的招牌,但真正对国学下的功夫并不够,因为还有五大领域和升学率等指标在考核。而社会培训机构创办国学学能成功的又是极少。一方面是办学机构招生困难,一方面是家长对孩子对国学知识的渴求。那么一定是办学人的办学思路和方法存在问题。主流教育体系的排斥、培训机构文化底蕴不足、急功近利使幼儿国学教育发展并不理想的主要原因。 后来又看了一些关于当今国学热中一些推广文章,如王财贵、沈立等,结合我和儿子这一年来学习经典的体会。经典学习的方式不外乎在家自学、报班培训两种。自学是最简单也是最难实现的,因为我们家长很多都没有读过经典,自己读不懂经典,给孩子讲讲不清楚,再加上家长精力上难以坚持以及在教自己孩子的情绪难以控制。外出报班又存在金钱、时间、质量等方面的问题。选择报学学习的家长自然对国学教育苛求,希望老师都能像于丹那样把大家都讲明白,因此对教师不够宽容,都希望老师该把书上的道理把孩子讲清楚,而幼儿时期的经典教育的实质是背诵而不是理解,背诵没有家长伴随往往很难实现。

在成长路上学会感恩

《在成长路上学会感恩》主题班会教案 【主题班会缘起】六一班已经组建了将近三个月了,从开始的陌生到渐渐的熟悉,作为班主任,在与孩子们的接触与沟通中,我发现了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例如,有些孩子在学校里表现出以自我中心的行为,有些人只知道获取,不懂得给予,缺乏对他人的关心。感恩于他们而言,似乎比较遥远。然而,根据年级组长孙老师上心理课的反馈,我发现,其实这些孩子的潜意识里是存在感恩心里的。只是有的同学自己还不知道,有的同学则不知如何感恩。针对这样的情况,在学校组织开展班会课的有利时机,我决定以感恩为主题,《在成长路上学会感恩》为题目,开展感恩教育。 开展感恩教育,目的是教会学生做人。成功人士的经验告诉我们:成功的第一步就是现存有一颗感恩之心,时时对自己的现状心存感激,同时也要对别人为我所做的一切怀有敬意还有感恩之情。因此,让学生学会感恩,意义就显得相当重要。【班会目标】 1. 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大多数同学亲身参与其中,能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2. 使学生感悟亲情,感受师恩,体验友情,学会感恩。告诉大家生命不是你一人所有,世界上的任何一件东西也不属于你个人,请珍惜生命请珍惜你所拥有的一切,请珍惜他人为你的努力和付出,请常常报有一颗感恩的心。 【教育重点】 教育学生学会感恩,认识到感恩的重要性。 【教育难点】 如何表达出感恩的情感以及对万物都抱有一颗感恩的心。 【班会准备】 1. 准备幻灯片 2. 让学生布置好教室 3. 让学生准备好表演材料 【班会形式】 调查、小品、模仿、配合手语唱歌、朗诵。 【班会过程】

以感恩的三类对象:父母,师长,同学为主线开展主题班会,最后以师生共同学习手语,共唱《感恩的心》把班会推入高潮。 1.设置问题思考引出学生对父母的爱的思考 当你生病时最疼你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你闯祸胡闹的时候,最感愤怒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当你学业或其他方面有进步时,最为你高兴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最能容忍你坏脾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你有困难时,求助的第一个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做一个题为“你不知道谁知道!”的调查,引发学生的进一步思考 家人包括:父母,或其他每天生活在一起的,像父母一样照顾你的亲人 他们每天早上_____点上班,晚上______点下班 他们的生日:_________________ 他们的健康状况:_____________ 他们每月工资__________为你花费________元钱 他们最大的烦恼:______________ 他们最喜欢的东西:____________ 他们对你的希望:______________ 3. 以一张刻度表,来直观的反映学生在家中的表现 从1到10,说明你在家干活的程度: 1 2 3 4 5 6 7 8 9 1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本不做有时做常常做总是做 4.角色扮演 情景:假如你现在穿越时光隧道,时光一下子飞逝20年,大家都拥有了自己的家庭。 情景1:你们作为父母辛苦工作了一天,晚上还要督促贪玩的孩子学习。 情景2:父母因为孩子的不良表现被请到了学校,面对老师的“告状”,非常惭愧。 这个环节设计的目的是让同学们进行换位思考,让他们来体验一下他们父母的不容易,学会感恩,学会为他人着想。

浅析国学在当代兴起的背景及发展

浅析国学在当代兴起的背景及发展 摘要:当今,研究国学、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潮方兴未艾。学习研究国学应梳理清晰以下三个问题:一是为何会出现国学热,机国学在当代星期的背景;二是当前国学发展面临的问题是什么;三是国学发展走向何方。只有思考清楚有关国学的基本问题,才能促成国学热的健康发展,才能光大中华文化传统。 关键词:国学传统文化儒家文化背景发展 一、何谓国学 国学指的就是中国古代学说.其中的代表是先秦诸子,先秦诸子的思想及学说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深远的影响。它们形成了兵家思想、法家思想、墨家思想、儒家思想及道家思想等。这些思想从各个不同的方面论述如何治理国家。对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有很深远的影响,慢慢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观念。 现在一般提到的国学,是指以先秦经典及诸子学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和同时期的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因此,广义上,中国古代和现代的文化和学术,包括中国古代历史、思想、哲学、地理、政治、经济乃至书画、音乐、易学、术数、医学、星相、建筑等都是国学所涉及的范畴。 二、国学兴起的背景 国学兴起在当下是必然的。首先,改革开放后思想界更开放了;其次,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民族国家的交往互动频繁,文化的认同意义得到凸显;再次,人们在经济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后,对生命意义的追问也自然萌生。那么我们选择什么呢?当然是自己的传统。它一直就存在于我们的伦常日用之中,用张明敏的歌词说就是‘我的祖先早已将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时机一到,它就会重新生长。 (一)改革开放后人们思想的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的20多年间,我们的社会走出了过去那种封闭保守的僵化状态,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走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由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在各个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与国际社会交往的日益频繁,中国人越来越迫切需要了解自己民族的历史,越来越需要表明自己民族所具有的独特价值的东西,这就激发了中国人复兴传统文化的强烈愿望。当我们试图从传统中寻找能代表我们民族的精神和文化象征时,挖掘传统文化及儒家思想中有价值、有益的思想资源就成为很自然的事,这也是我们这个民族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一种表现。 (二)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的沟通和交流,促使我们寻找自己的民族之根和文化身份,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科技,可能会亡国;但是,一个民族如果丧失了自己的文化,就要亡种,而亡种比亡国更可怕。对中华民族来说,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之成为中华民族的身份证和象征,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是中国人之为中国人而不是美国人、日本人的惟一标志。悠久的传统文化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民族心理、审美情趣和行为习惯。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我们应当更加尊重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合理开发和利用传统文化这个重要资源,以应对全球化的挑战。当前这一股国学热、传统文化热,是我们对一百多年来批判和否定民族文化的一种自我反思,是对人类社会面临的一系列自然危机、社会危机和道德危机后的积极回应。 (三)经济发展与道德滑坡、诚信缺失的矛盾以及个人灵与肉的矛盾冲突 我们说,当今的中国社会,是一个急速变化的时代,是一个面临重大转折的时代,是一个多元价值观碰撞和冲突的时代。中国社会与改革开放以前相比,社会财富极大增加,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但在国家富裕和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背后,很多人的精神世界和

学会感恩 快乐成长

学会感恩快乐成长 提到感恩,人们会不由自主地想起那首《感恩的心》“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这世上值得感恩的人、感恩的事,千千万万。鱼儿感恩水流,因为它给了他们生存的地方;大树感恩土地,因为它让他们找到了自己的根源。我们应该感恩我们的父母,是他们给予了我们的生命,是他们给了我们一个温馨又和谐的家庭。在这个鸟语花香的世界,离开了感恩社会又会怎么样呢?那将是一片漆黑,没有光明的道路。 几天前,无意间读了一本《感恩》的书。读完那本书后,我获得了很大的启发。从我们的第一声啼哭开始,就出现了我们生命中第一位过客,他们就是我们的父母。一滴泪水,一丝劳累,是他们对我们的牵挂,正是我们拥有了他们,才拥有了前进的动力。 除了父母,我们还要感谢我们的恩师。有了他们的谆谆教诲,我们懂得了做人,学到了宝贵的知识。都说老师像辛勤的园丁,像蜡烛,真的没错,是他们牺牲了自己又照亮了别人。 我们不仅要感谢父母和恩师,还要感谢身边的同学和朋友。有了她们,我的世界充满了阳光,充满了快乐,我们不再孤独;有了她们,在伤心的时候她们给了我一句句的安慰;在学习时,他们给我鼓励,成功了,我们一起享受欢心的喜悦;失败了,我们一起寻找失败的理由。 回想我们生命中一切,父母的一声声亲切的关怀,朋友的一声声安慰与一次次陪伴,老师一日日默默无闻的关心,这一切都是美好的,因此我们应该感恩他们。 学会感恩,用一颗感恩的心回报社会。小而言之,我们感恩身边地人,大而言之,我们更要感恩我们伟大的祖国。没有伟大的祖国,怎么会有我们幸福的家园和富足的生活?学会感恩,我们要努力学习,为了让我们的祖国更繁荣富强。辽宁省葫芦岛市建昌县汤神庙中学八年四班于涵 指导教师:曹德芬

由“中国诗词大会”掀起的国学热看国学发展之路

由“中国诗词大会”掀起的国学热看国学发展之路 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的播出,掀起了一股“国学热”,参赛选手展现出的超强的文化底蕴和对古诗词熟稔于心的知识素养,主持人董卿亦可游刃有余的驾驭诗词,令人们得以重新认识中华文化,唤醒“荒废”的国学教育。 一、腹有诗书气自华:“中国诗词大会” (1) 核心要义 近来,由央视科教频道倾力打造的一档大型演播室文化益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受关注程度不亚于任何一部高人气网剧或综艺,该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带动全民重温耳熟能详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 “中国诗词大会”聚焦古诗词,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表现形式相结合,摆脱乏味的诗词诵读模式,引入时下流行的知识问答挑战,配合诗词赏析,将古典文化重新带入大众视野。节目自2016年2月开播,目前已播出三季(截至2018年4月4日),每季分为10期,每期时长90分钟。第三季总决赛收视率(央视数据)达1.27,排在同时段各电视节目首位,且第三季全网收视次数超2.57亿次,是第二季的3.9倍,收视人数达1.58亿人,是第二季的3倍。 之所以产生如此强烈的共鸣,除了节目呈现方式新颖以外,更多的是世人对于快餐式生活的反思和厌恶,渴望追求心灵的纯粹和净化,寻找某种精神层面的表达,而“诗歌大会”恰好营造了这样一个环境,人们可以通过重温经典,感受中华文化独特魅力,暂时远离纷繁的网络世界,重新开启对于先贤智慧的探究并在领悟之后加以运用到现时生活中。 (2) 对国学的启发 “中国诗词大会”等弘扬中华文化的节目究竟能否重振国学教育尚不得而知,其留给社会的思考或许更具现实意义。国学教育不应仅停留在精神文化教育层面,而应该纳入基础教

国学诗经的学术研究

国学诗经的学术研究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国学诗经的学术研究》的内容,具体内容:中国"诗经学"的发展,从春秋彰始,有三个重要阶段,即汉唐经学、宋元义理、清代考据。接下来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欢迎大家阅读:诗经的先秦时期... 中国"诗经学"的发展,从春秋彰始,有三个重要阶段,即汉唐经学、宋元义理、清代考据。接下来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欢迎大家阅读: 诗经的先秦时期 春秋时三百篇最初流传、应用和编订,孔子创始儒家诗教。他的诗教理论,以及后来战国时孟子提出的方法论、苟子创立的儒家文学(学术文化)观,奠定了后世《诗经》研究的理论基础。 诗经的汉学时期 汉初《诗》成为"经"。鲁、齐、韩、毛四家传诗,反映汉学内部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的斗争。以毛诗为本,兼采三家的郑玄的《毛诗传笺》,实现今文、古文合流,是《诗经》研究的第一个里程碑。汉初传授《诗经》的共有四家,也就是四个学派:齐之辕固生,鲁之申培,燕之韩婴,赵之毛亨、毛苌,简称齐诗、鲁诗、韩诗、毛诗(前二者取国名,后二者取姓氏)。齐、鲁、韩三家诗在西汉被立为博士,成为官学。"毛诗"虽然晚出,西汉也未被立为官学,但在民间广泛传授,并最终压倒了三家诗,盛行于世。后来三家诗先后亡佚,现代看到的《诗经》就是"毛诗"一派传本。

不过,这四个学术中心区域在汉初的《诗》学传授,绝不只限于齐、韩、鲁、毛四家《诗》的四位始祖。《汉书儒林传》说:"汉兴......言《诗》,于鲁则申培公,于齐辕固生,燕则韩太傅。"这只是说申、辕、韩数人是在鲁、齐、燕等涌现出的大师级人物而已。其《诗》学也只是形成了区域性特点,并没有明确的派系之分。只有在政治力量介入之后,才使《诗》学的传播由无序进入有序状态。而《诗》学传播史上的划时代事件就是《诗》学博士的设立。 魏晋南北朝时,汉学内部发展为郑学王学之争、南学北学之争。北学基本继承汉代章句之学,南学则承袭魏晋以来以玄解儒的学风。各有所师、各有所本的状况,不但造成思想上的混乱和理论上的歧异,而且也使国家在科举考试中缺乏统一的标准。 唐初,经学依然沿续着南北朝以来的师承关系,"师说多门"的情形显然与唐初统一思想的要求不相适应,统一南北经义和学风,成为政治上、思想上统一的当务之急。孔颖达的《毛诗正义》,完成了汉学各派的统一,成为《诗经》研究的第二个里程碑。 诗经的宋学时期 宋人为解决后期封建社会的矛盾而改造儒学,兴起自由研究、注重实证的思辨学风,对汉学《诗经》之学提出批评和诠争,压倒了汉学。朱熹的《诗集传》是宋学《诗经》研究的集大成著作,它以理学为思想基础,集中宋人训诂、考据的研究成果,又初步地注意到<诗经》的文学特点,是《诗经》研究的第三个里程碑。 元、明是宋学的继续。《诗集传》在几百年中具有必须信从的权威地位,

行走在国学经典中的德育教育

行走在国学经典中的德育教育 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东山小学郭红艳 让书香浸润校园,让经典滋润童年。《国学》是我校的校本课程,在小学生中进行国学教育,让师生亲近经典,在阅读中实现与经典同行,与圣贤对话,为学生的德育成长提供一个全新的平台,作为一名班主任兼国学老师,我将国学教育和学生的德育教育进行了有机的结合,下面我将谈谈我的几点做法: 班级的德育管理离不开小干部们,班委会成员的德育渗透结合了《论语》中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的意思是:领导者品行端正,就是不下命令,百姓也会按他的要求去做;如果领导者品行不好,即使下了命令,也没人会听。在管理班级中,小干部自己课堂不讲话,才能有效的管理其他同学;小干部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才能检查督促其他同学认真完成。班级通过这些小干部的影响,会逐步形成这种严格要求自己的好风气。 在班级人与人的相处中,我们还推行一句国学经典: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这句话是说人如果没有信用,就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就像大车没有輗,小车没有軏一样。这句话点名了人与人相处要讲诚信,老师答应学生的事情会做到,同样,同学之间互相承诺的事情也一定会完成。和这句话意思相近的还有“信近於义,言可复也;恭近与礼,远耻辱也”。诺言要符合道义,对人恭敬要合乎礼仪。孩子们在一个教室相处,既要讲求诚信,又要合乎礼仪,下课后一味的疯赶打闹是很难得到别人尊敬的。

如何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我还从具体事例中进行国学思想的渗透。“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这句话教会了我们宽恕他人,学会换位思考,我的东西被他人不小心撞掉在地上,我不会生气,如果他帮我捡起来,我会跟他说声谢谢,再检查自己是否也有像他一样的行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同学之间互相取长补短,我学习你的踏实,改掉浮躁的坏习惯,剪纸,下棋,篮球,音乐,每个人都有特长,我们互相学习,改正缺点,共同进步。“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人与人的交往不能太自以为是,否则朋友会越来越少,甚至排斥你。“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使我们懂得时间的珍贵,珍惜时间才能学有所成。 德育教育同样延伸在学生的各个方面。“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这句话是说,父母的年龄一定要知道,一方面为他们高寿而开心,一方面为他们年老而担忧。在一次班会上,学生诵读了这句经典后说出了自己的体会:每当我们生日时,爸爸妈妈总是会替我们高兴,庆祝,但我们什么时候又牢记了他们的生日呢?读了这句话,我要牢牢记住爸爸妈妈的年龄和生日,我也要提他们庆祝。“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周末学生在公园看见路人把刚吃完的零食袋扔在了地上,一个大姐姐过来把零食袋扔进了垃圾桶,见到这样贤德的人,她也主动去把周围的垃圾一一捡起。这都是国学经典教给孩子们的。《笠翁对韵》中“家对国,治对安,地主对天宫”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做一个有原则,公平公正的人,关于这句话,

弘扬传统国学经典-打造特色校园文化

弘扬传统国学经典,打造特色校园文化 引言 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发展过程中一项基础性、关键性和长远性的工作,对于学校整体文化及学术氛围的营造起着关键性和决定性的作用,对于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当代校园文化建设中很少有学校将国学经典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那个要内容,忽视了国学经典的教育,错失了国学经典教育对于学生甚至整个学校文化氛围和整体素质的重要作用,本文对我国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旨在提出一些充分发挥国学经典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的措施。 一、国学经典的内涵 近年来,许多专家学者对国学经典的内涵进行了研究,黄宇鸿,欧丽明(2011年)把国学经典分为"国学"和"经典"两个概念来阐述,指出“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是中华五千年文明长期积淀的结果,也是中华民族精神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而所谓“经典”,《辞海》解释为“典范的经书”。《现代汉语》则诠释为“权威的著作”。这些"经典"经过悠久的历史演变和变迁仍然受到广大文人和人民大众的认可,如我国的"四书五经",西方的"圣经"等。

[1]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文化中最核心的部分,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和文化的形成起到了关键作用。此外,国学经典是对我国社会风气和社会道德观的形成也具有影响的深远。 二、校园文化建设现状及问题分析 学校在办学中通常会忽视校园文化的建设,或者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由于教育理念、国家政策方针、师资队伍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忽视了以及忽视国学经典教育等原因,校园文化建设效果不佳,导致很多学生甚至教师产生一些"利益熏心","功利心重","唯利是图"等现象,严重影响了校园的整体文化及学术氛围,影响了学生,尤其是青少年人格.性格的形成,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的形成。 首先,部分学校缺乏校园文化建设的理念。许多学校把办学的重点放在人才培养或招生方面,忽视校园文化的建设,导致学生在完成学业后,只学会了文化知识,而部分学生却人格偏离,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扭曲,甚至缺失,部分学生对自身的人生规划茫然无知。其次,国家教育相关部门对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没有相应的政策规定或政策支持。教育相关部门没有对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进行指导和政策、资金等领域的支持,造成了部分学校不重视甚至忽视校园文化建设,造成了很多不良的影响。再次,部分学校师资队伍整体素质较低意识不到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