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医学科护理人员资格技术能力准入制度

重症医学科护理人员资格技术能力准入制度

重症医学科护理人员资格技术能力准入制度

一、已在本院注册护士执业证书,依法执业,持证上岗。

二、必须有从事病房护理工作2年以上经历,原则上需经过内外科轮转的护士能进入。

三、经过严格的专业理论和技术培训并考核合格。

四、掌握重症监护的专业技术:输液泵的临床应用和护理,外科各类导管的护理,给氧治疗、气道管理和人工呼吸机监护技术,循环系统血液动力学监测,心电监测及除颤技术,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监测技术,胸部物理治疗技术,重症患者营养支持技术,危重症患者抢救配合技术等。

五、除掌握重症监护的专业技术外,应具备以下能力:各系统疾病重症患者的护理、重症医学科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重症患者的疼痛管理、重症监护的心理护理等。

ICU护理常规

危重患者护理常规 一、危重患者的一般护理 1. 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室内温度20~24度为宜,相对湿度60~70%。 2. 抢救设置备齐一切抢救物品、药品和器械,室内各种抢救设施处备用状态。 3 及时评估包括基本情况、主要症状、各种管路、阳性辅助检查和治疗用药等。 4、按医嘱及时、准确留送各种检验标本,了解化验结果以加强相关的病情观察。 5. 卧位与安全根据诊断和病情采取适当卧位,确保舒适与安全。 6. 监测护理监测生命体征及有关检查的生化指标。 7. 病情观察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射、皮肤颜色和肢体活动。 8. 气道护理保持气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内分泌物,给予气道湿化及吸氧。 9. 静脉管路护理保持静脉管路通畅,按医嘱给予输液、输血和注射药物。 10. 各种引流管的护理保持其正确位置和引流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及量。 11. 营养支持根据医嘱及病情给予饮食。 12. 保持大小便通畅定时观察尿量变化;便秘者根据医嘱予以灌肠。 13. 基础护理根据病情协助病人翻身和四肢活动。

15. 记录及时填写特护记录单,准确记录出入量。 16. 心理护理向患者解释监测的目的及重要性,稳定患者情绪。 二、危重患者的监护 (一)、体温监护 (二)、循环功能监护 1. 心电监测经床旁监护仪实施持续心电监测,严密观察患者心率、心电图波形及节律的动态变化。 2. 血压监测 1)保持测压管道通畅。 2)正确掌握测压方法。 3)严密监测与准确记录监护仪屏幕上所显示的血压数值。 4)必要时记录压力波形变化。 3.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行血流动力学监测 4. 皮肤颜色、温湿度监测外周灌注是否良好是反应心排出量的有效指标,故应随时观察患者的四肢皮肤有无湿冷、苍白和出现花斑等症状。 (三)、呼吸功能监护 1. 严密观察有无呼吸困难以及呼吸的频率、节律和深浅度。 2. 监测经皮血氧饱和度(正常值:95%~98%)。 3. 注意观察有无烦躁不安、意识模糊等表现。 4. 观察周围循环状态:皮肤色泽、有无发绀等。 5. 机械通气过程中的监护 (1)呼吸机的工作状况:包括吸气压、潮气量、分钟通气量、呼吸频率和节律、吸入氧气浓度等。若与设置参数有差异应及时与医生报

重症医学科技术操作规程制度

ICU常用诊疗技术操作 (适应症、操作方法、监护) 第一章心肺脑复苏技术 第一节适应症 由于外伤、疾病、中毒、意外低温、淹溺和电击等各种原因,导致呼吸、心跳骤停者。 心搏骤停的标志: 1.突然意识丧失。 2.颈动脉搏动不能触及。 3.呼吸停止,瞳孔散大。 4.皮肤粘膜呈灰色或发绀。 (前两项主要标志出现即可判定为心跳骤停,应立即进行抢救。) 第二节操作方法 一、心肺脑复苏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初期复苏(Basic Life Support,BLS)(又称心肺复苏CPR) 即现场抢救。目的在于尽快地恢复氧合血供应脑。它包括A(Airway)气道保持,B(Breathing)口对口(或口对鼻)人工呼吸和C(Circulation)胸外心脏按压。力争呼吸心跳骤停后5分钟内开始。 第二阶段后期复苏(Advanced Life Support,ALS) 目的在于促进心脏复跳,恢复自主循环和正常血压,力争8分钟内开始。包括:①继续基础生命支持;②应用辅助设备及特殊技术,如各种通气管道或气管内置管;吸氧、机械通气、开胸心脏胺压等,以建立和维持有效通气和循环;③建立静脉输液给药通路,肘前静脉插管是首选;④药物治疗促进复跳,包括纠正心律失常、低血压、高血钾症及酸中毒等,以保持复苏后内稳态;⑤心电图监测,以便发现心律失常并及时控制;⑥电击除颤、复律或应用起搏器;⑦对明显的原发伤、病进行治疗;⑧头部低温。

1.开始CPR之后多久需做再评估:五个循环后评估。2.按压部位必须准确,按压力度适宜,压力过大会导致肋骨骨折,过小无效,按压两臂必须伸直,重力垂直向下。3.心脏按压必须持续进行,不能停顿〔但可换人操作〕,直至心跳呼吸恢复,心脏按压的同时做好插管,除颤的准备。 4.一個循环指→30次胸外心脏按压2次人工呼吸。5.当气吹不进去时应考虑什么-呼吸道没打开。 这时候的处置→再次打开呼吸道。

重症医学科护理人员岗位职责

重症医学科护理人员岗位职责 重症医学科护士长职责 1.在护理部、科护士长的领导及科主任的指导下,是本科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第一责任人,应对护理部、科主任负责。负责本病房的护理行政管理和业务工作。 2.督促护理人员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检查各项护理措施的实施,严防差错事故。 3.主持晨会交班及床头交接班,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合理调配护士工作。 4.随同科主任、主治医师查房,参加科内会诊、疑难危重症及死亡病历讨论。 5.组织并参与危重症患者的抢救。 6.定期检查仪器、急救物品、贵重药品,保证仪器性能良好,药品齐全并记录。 7.定期检查各项表格记录,保证其完整性与准确性。 8.定期检查各种消毒与灭菌物品并记录。 9.负责护士继续教育的管理,制定各级护理人员培训计划,负责组织护理查房、护理会诊。 10.组织本科护理科研工作,积极参加学术交流。 11.积极听取医师及患者的意见,不断改进病房管理工作。 12.负责科室临床教学工作的管理和实施。 13. 重症医学科护士长资质基本要求与能力

13.1 由主管护师及以上人员任护士长 13.2 经过重症医学科专业培训,并在重症医学科临床工作五年以上,具有较丰富的重症医学科专业护理知识,有一定的管理和教学能力,并经过护士长岗位培训。 13.3 每天24 小时、每周7天能够随时可在病房从事重症医学科临床护理及管理工作,或是授权一名具有同样资格的主管护师承担上述工作 13.4 具有与各临床与医技科室间协调的能力,能参与检查、评价重症医学科护理质量管理的情况。 重症医学科护士岗位职责 1.在科主任、护士长的领导下进行护理工作。 2.自觉遵守医院和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各项护理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准确及时地完成各项治疗、护理措施,严防护理差错和事故的发生。 3.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护士素质,贯彻“以病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做好患者的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 4.护理工作中有预见性,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减少护理并发症的发生。 5.参加主管患者的重症医学科医生查房,及时了解患者的治疗护理重点。 6.掌握常规监测手段,熟练使用各种仪器设备,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护理记录详实、准确。

ICU护理常规护理

一、ICU护理常规 1、首先保持环境安静、舒适,空气清新、流通,调节室温在22~24,湿℃度在50%~60%之间;定期消毒环境,减少环境对病人的不良刺激。 2、严格遵医嘱进行各项治疗。一般情况下不允许执行口头医嘱(抢救情况除外),抢救时护理人员应分工明确、团结协作、保持镇静,配合医生进行抢救,口头医嘱在执行前必须复述一遍,确保无误后方可执行,并保留空安以备抢救后查对。 3、所有治疗及药物使用时必须三查七对,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4、持续24小时心电监测,动态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 5、给予吸氧,并保持呼吸道通畅。 6、监护护士要熟悉各类监护仪器及抢救仪器的使用,了解报警原因,并确保抢救用物时刻处于备用状态。 7、置有各种引流管的病人要妥善固定、标识明确并保持引流通畅,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量及性状。 8、烦躁、谵妄、昏迷等意识不清或障碍的患者应使用保护性约束,松紧适宜,并做好局部皮肤的观察。 9、做好各项基础护理,保持病人三短六洁。 10、及时准确记录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 11、给病人以安慰和心理疏导,及时发现并减轻其焦虑恐惧情绪。 12、有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持续床旁血液滤过等特殊监护及治疗时按各常规护理执行。 二、全麻术后护理常规 一、概念: 在医学上,全麻是全身麻醉的简称。将麻醉药通过呼吸道吸入、静脉注射、肌肉注射或直肠灌注等途径进入体内,使之产生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从而可逆地改变中枢神经系统中的某些功能,达到神志消失、(手术时)无痛的目的,称之为全身麻醉,简称全麻。 二、护理: 1 / 22 1、参见ICU一般护理常规。 2、禁饮食。 3、麻醉未清醒的患者应置于侧卧位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 4、严格床旁交接,ICU护理人员应向手术室护士及麻醉师详细了解术中情况,及时监测生命体征,观察呼吸频率及深度,检查输液、伤口、各种管道的情况,认真做好床旁交接,并详细记录。 5、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6、术后疼痛患者可遵医嘱给予镇痛药,手术后给予留置止疼泵。 7、术后的病人注意保暖。 8、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可留置咽通气导管或连接呼吸机。

重症医学科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总结

重症医学科2015年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总结2015年,ICU在医院和护理部的领导和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卫计委关于“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改善护理服务”活动,全力以赴投入到“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中,不断转变服务理念,改变工作模式,优化工作流程,以“基础护理”为立足点,真正将基础护理落到实处,做到让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创新护理工作模式,实施全程护理 1.建立以责任护士为组长的小组责任制(责任组长、责任护士、助理护士),对病人实施整体护理。调整排班模式,实行APN上班制,减少交接班环节。在护士人数不变的情况下,将不同层级,不同工作能力和工作经验的护士分成2个小组进行排班,保证每班都有4名或4名以上护士在班的排班模式,根据工作量、工作的难易程度,对护理人员做出相应的动态调整。增加重点时段护士人数,例如:晨晚间护理、中午班、节假日值班等;根据患者数量、患者的病情轻重及护士的能力等因素实施弹性排班,合理调配护士人力。实行APN弹性排班,此排班模式保证高峰工作段、重点时间段、晚夜班护理人员时间充足,为患者提供连续的无缝隙的全程护理服务。 2、结合护士分层管理,将病人责任到人,掌握病人情况,真正将病人放在心中。根据患者病情、护理难度、技术要求等对护士进行合理分工,落实特级护理制度,做到病人分级,护士分层。既强调高年资护士对危重病人的管理,又强调人人参与生活护理。实行整体包干全人护理,保证责任护士管床到位。责任组长不仅分管病人还负责对本小组护士工作给予监督管理,并指导本组护理人员完成医疗护理任务及危重病人的护理;责任护士负责对所分管病人病情的观察,落实治疗护理和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生活护理,做到全程全方位无缝隙护理。 二、拓展护理技术范畴,提升专科护理品质,全方位为患者提供服务 根据我科收治病人的特点,定期组织科室护理人员学习疾病专科护理要点,及护理新进展,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得到病人及家属的认同和赞赏。把护理质量关口前移,责任下沉;护士长每天检查优质护理服务落实情况;对存在问题,分析原因、及时改进、并进行指导。 根据本科收治疾病,编制指导用书“疾病护理常规”等。每月按照分层次培训计划

ICU优质护理服务措施亮点

2018年ICU优质护理服务措施亮点 气管插管患者引进一次性吸引式牙刷进行口腔护理 ICU收治的多为重症患者,以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患者居多。气管插管后,患者口腔内分泌物容易积聚,管路固定又造成吸痰不易彻底,口腔温湿度极易造成细菌滋生,对于这样的患者,口腔护理成为我们工作中的难题。既要保证患者管道安全,又要达到口腔清洁、无细菌定植的要求,这对我们的护理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过去的口腔护理,多半使用棉球进行擦拭,这样比较使用于清醒可配合的病人。但使用呼吸机的患者,由于管路及吸痰带来的痛苦,多半无法配合,且意识也受药物或疾病影响。所以,使用棉球,无法彻底清除口腔内的痰液及血液等异物。这些口腔异物极易造成细菌繁殖,给患者带来安全隐患,造成口腔黏膜及呼吸道感染。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查阅了相关文献及资料。自2017年3月起,我科选择了使用一次性吸引式牙刷及海绵棒式牙刷代替过去的棉球,给病人进行口腔的彻底清洗。 一次性吸引式牙刷头部为硅胶材质,清洁的同时保护口腔黏膜,防止出血和损伤。微细的刷毛还可深入牙缝,进行清洁,这是棉球所无法达到的。而中空的材质可以连接漱口液进行口腔内冲洗,尾端的出口连接负压吸引装置,可将口腔内的冲洗液及痰液等吸引干净。这样的口腔循环冲洗方式替代原本的擦洗方式,大大提高了口腔的清洁程度。棉球无法达到的部位,如咽后壁等,也能够清洗干净。而舌苔部分,则选择海绵棒式牙刷进行刷洗。 老年患者牙齿缺失情况严重,我科收治的患者,平均年龄超过80岁,牙齿残根、残冠情况普遍。使用海绵棒式牙刷也可以解决这个难题。缺损的牙龈部分,使用海绵棒式牙刷进行刷洗,可提高口腔护理的清洁效果,将表面附着的粘液、痰液等充分清洗干净,

重症医学科医师培养标准

重症医学科细则 重症医学为一门新型跨学科专业,也是医学领域中一门最具活力的学科,它与临床各科既有密切的关系,又有自身的理论体系和特殊的临床医疗范畴。它以机体在遭受严重的伤、 病打击下引发的全身病理改变,特别是威胁生命的情况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症医学科(ICU) 的任务则是运用重症医学理论,采纳一切当今最先进的手段,中断疾病的发展,维护全身器官 的正常功能和内环境的稳定,赢得治疗基础伤、病的时机,从而争取尽可能高的存活率和生存 质量。因此从事重症医学专业的医师不仅需要相关医学专业知识作为基础,而且要能运用现代 先进医疗技术和设备挽救病人生命。 ICU 专科医师的培养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专科医师培养阶段,培养时间为3 年,通过 3年培训并考试合格者,可进一步参加第二阶段的危重病医学的高级培训,时间一般为2年。 本细则为第一阶段专科医师培养计划。 一、培养目标 通过三年的基础培养,使被培养者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达到 能够应对常见危重症病人的处理能力。 掌握危重病常见症状的临床判断和危重病人的病情分级;各种常用的急救技术和方法; 对常见危重症进行基本正确和独立的抢救和诊治。 能阅读有关危重病医学的外文书刊;了解临床科研方法,能紧密结合临床实践,写出具有 一定水平的病案报道和综述;了解与危重病医学相关的医疗法规;学会与病人及其家属沟 通,具备良好的从医所需的人文综合素质。 二、培养方法 培训时间为3年。ICU科住院医师的轮转应当着眼于重症医学范畴,应以在危重症出现机率较高的科室及区域轮转为主,同时兼顾其相关科室。 临床科室轮转总体安排:本科室(ICU)24 个月,重症医学相关学科轮转12 个月。详细安排如下: 1.所有的ICU科住院医师必须接受12个月的非麻醉科室临床轮转,然后接受24个月的重症医 学基本训练。 2.科室轮转的安排:详细时间分配见表 1。 (1)第1年:基本培训,参加重症医学相 关学科轮转。

2018年重症医学科ICU优质护理服务工.doc

. (ICU) 2018 年重症医学科 优质护理服务工作计划 . . “夯实基础护理,我科自开展优质护理以来,明确一个主题:通过加强护理 质量管理,积极落实基础护理和专科护提高满意度”,根据护理部的工作计划,依据二级甲等综理,极大提高患者满意度,使科室的护理工作于继续推进优质 护理服务进程,合医院复审标准,护 ICU2018年护理部的工作同步发展,完成 护理工作目标,特制定理工作计划。工作目标一、 、规范科室的护理规章制度、工作计划、完成科室的建章立 1 制工作。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建立护理岗位能级要求护理工作模式, 2 95%。工作,住院患者的满意度达到使各项护理工作达到二级综落实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3、 合医院工作标准。加强质量控制工作,通过二级管理和护理部垂直管理体 系, 4、 无严重护理不良事件发生。 )事件报告制度。 5、做好护理风险管理,落实 护理安全 (不良 使护理人员的能力和水平满足优质护做好人力资源培训,6、理服务工作的需要、做好科室的教学工作,完成新入护士、实习护士的规范化7 划及实施。培训计 、做好科室的医院感染防护工作,规范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8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留置导尿管相关感染的预防及控制措施。 ..

、完成指令性任务。 9 实施方案二、 继续规范科室的护理规章制度、工作计划、完成科室制 )(一度的修订工作。按照国家《重症医学科建设和管理指南》要求,制定并规范 科室的护理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应急预案、操作规范、各级各类人员的 培训计划、护理安全管理、护理不良事件的管理,建立符合重症的管理制度。 医学科 (ICU)建立护理岗位能级要求的整体护理工作模式,推进优质二 ) (95%。护理服务工作进程,住院患者的满意度达到以患者满意度和电话、创新优质护 理服务工作思路和方法, 1 转科患者的满意度为考核指标,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询访做好科室的服务特色,护理岗位能级要求的整体护理工作模式,建立病人满 (扎扎实实地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实现“六满意”的目标。 意、家属满意、医生满意、领导满意、医院满意、社会满意 )、按照科室基础优质护理服务项目及专科优质护理服务项 2 每月进行总结点评,促落实责任护士按照工作流程履行职责,目,督励的 方法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积极参与。以正激建立护理岗位能级要求、 3 科室积极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每季度进行总结、分析,及时修订措施。的 整体护理模式 ;、适时修订绩效考核办法,增加科室护理新技术、新项目的 4 量化考核时间系数,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得的激励机制。 .. 落实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使各项护理工作达标,实) (三现常态化管理。深刻领会每句每字的深认真学习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1、 刻含义,逐项落实。、每月进行自查总结、报告、沟通等级评审工作运作 情况, 2 建设性建议和措施提出 )四加强质量控制工作,无严重护理不良事件发生。 (明确目标,按照护理部的工作计划,制定科室的工作计划, 1、有具体执行措施。、认真做好一级质量

重症医学科工作计划总结

2017年度重症医学科工作总结 2017年度我科全体护理人员在院领导及护理部的领导下,始终以病人为中心,以“保证患者安全、提供满意服务、创建护理品牌”为目标,认真落实医院及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技术操作规程,积极进取,不断创新,在科室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全科同志团结一致,扎实工作,在护理人员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认真细致的做好了每一项护理工作,较好的完成了2017年度的各项工作计划,现将一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护理业务方面 1.2017年是我科室快速发展的一年,收治危重病人总数、创造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较前年大幅度的提升,2017年度我科共收治危重患者人,其中院内转入人,术后转入人,抢救危重患者余例次,抢救成功率高达90%左右,23台呼吸机使用率90%以上,2台床旁血滤机使用率70%以上,为医院其他临床科室的业务开展提供了最坚强的后盾,全年业务收入万余元,再创历史新高。 2.积极开展新技术、新业务,规范护理技术与操作流程 (1)充分发挥专科护士作用,由专科护士担任组长科室分别成立了静疗小组、压疮小组、呼吸治疗小组和导管护理小组,每组成员根据个人兴趣自愿报名,然后护士长统筹安排,将专业小组各成员分配到各临床护理组中,保证每组有一名个专科护理组的成员,在专科护士的协助下制定规范的护理常规与专科护理流程

在呼吸机治疗师的协助下制定了患者脱机前、脱机后的护理常规,制定了SBT实验、文丘里吸氧的标准操作流程,逐步规范了有创呼吸机的使用与护理,大大降低了有创呼吸机的带机时间,提高了危重患者的脱机成功率,通过改进气道温湿化方法,大大提高了气道护理质量,对患者的治疗与康复起着明显的促进作用。 在伤口造口方面,由专科护士定期对科室人员进行伤口造口知识的培训,针对高危患者的评估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评估细则,保证护士能够正确的识别压疮的高危患者,从而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针对不同分期的压力性损伤的不同处理方式,对全科护士进行培训与指导,使压疮的处理更加正确有效,压疮的发生率较前大大降低,治愈率较前明显提高。另外针对压疮的描述与记录,建立了记录模版,帮助护士正确描述与记录压疮情况,使护理记录更能体现专业性。 在静脉治疗方面,由专科护士制定了中心静脉导管和静脉留置针的维护流程与手册,规范了护士对静脉导管的护理,目前初步在科室开展了B超引导下的静脉穿刺技术,解决了危重患者静脉穿刺困难的难题。 二、人才队伍建设方面 1.科室全体人员除参与护理部组织的定期业务培训外,还始终围绕2017年度初制定的护理人员分层次培训计划对科室各层次人员进行系统、严格的培训,每月安排高年资护士对各层次人员进行护理理论知识授课一次,此外,科室还会针疑难、少见的病种及时进行疑难病例讨论与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保证护士掌握疾病的相关知识与护

ICU患者常见护理问题及措施(潜在问题)

ICU患者常见护理问题及措施 一、有受伤的危险与颅脑功能损害、意识障碍有关 护理措施 1.绝对卧床休息2-4周,抬高床头15°-30°,减轻脑水肿。 2.保持病室环境安静,各项治疗护理操作集中进行,以减少刺激。 3.躁动病人加床栏,使用约束带适当约束,必要时遵医嘱应用镇 静剂。 4.为患者变换体位时尽量减少头部摆动幅度,以免加重出血。 5.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使用气垫床,以预防压疮。 6.将患者肢体置于功能位,指导与协助病人进行肢体的被动运动, 预防关节僵硬与肢体挛缩畸形。 二、潜在并发症:脑疝 护理措施 1.密切观察神志、瞳孔、生命体征变化 2.如患者出现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烦躁不安、血压升高、脉 搏减慢、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双侧瞳孔不等大、呼吸不规则 等脑疝的先兆表现,应立即报告医生 3.立即为病人吸氧并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快速静脉滴注甘 露醇或静脉注射呋塞米,甘露醇应在15-30分钟内滴完。 4.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返流误吸。 三、有失用综合征的危险与肢体瘫痪、僵硬、长期卧床等有关 护理措施

1.保持肢体处于功能位。 2.每2-3小时翻身1次。 3.病情许可,早期进行康复训练,预防长期卧床易发生的几种畸 形:足下垂、屈髋、屈膝畸形。 四、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长期卧床、意识障碍、运动功能受损等有关 1.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皮肤受机械性损伤,如擦伤、烫伤、 冻伤等。 2.定时更换体位与局部按摩,必要时应用气垫床与减压贴。 3.加强营养,提高机体抵抗能力。 4.应用对皮肤、血管有损伤的药物时,应密切观察并防止药物 外渗。 5.保持床单位干洁、平整。 五、有感染的危险与免疫力降低、侵入性治疗有关。 1.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原则执行各项护理操作 2.避免误吸所致肺部感染。 3.加强留置导管的护理。 4.有创面或伤口者,注意观察,及时更换敷料,保持创面或伤口清 洁干燥 5.遵医嘱合理应用抗生素。 六、潜在并发症深静脉血栓形成 1、鼓励患者卧床期间早期进行肢体的主动与被动运动。

ICU常见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ICU常见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清理呼吸道低效或无效与患者昏迷,无法自主咳嗽排痰有关 护理措施 ?1、设专人护理。 ?2、对有人工气道者,及时湿化气道吸除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 ?3、每2小时翻身排背一次,鼓励清醒病人正确咳嗽排痰并刺激其咳嗽排痰. ?4、保持室内空气适宜,温度保持在18℃―22℃,湿度在50﹪-70﹪,每天开窗通风 1-2次,每次15-30分钟。 ?5、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血氧及病人是否有呼吸困难、紫绀加重、烦躁不安等呼吸道 阻塞的情况发生。 ?6、正确留取痰标本,观察痰液的量、性质、颜色和气味,并记录。 ?7、非禁食的病人每日水摄入量在2000以上。 ?8、听诊双侧呼吸音及痰鸣音,观察每班咳痰情况,必要时行雾化吸入。 ?9、保持静脉通道畅,并备齐抢救物品和药品。 中枢性高热与丘脑下部、脑干等损害或病变,导致中枢性体温调节失常 ?护理措施 ?1监测病人体温,每4小时一次 ?2高热者,物理降温,包括醇浴、冰敷、冰毯等,降温30分钟后复测体温并记录。 ? 3 体温下降时出汗较多,要勤换床单、衣裤,保持皮肤清洁。 ? 4 高热时要嘱病人多饮水,或遵医嘱静脉补液,保持水、电解质平衡。 ? 5 遵医嘱根据药敏结果使用抗生素,并观察其疗效和副作用。 ? 6 注意观察病人口腔粘膜及全身情况,及时给予病人预防口腔炎、感冒和褥疮的知 识指导。加强基础护理 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可能与被动卧位有关 ?护理措施: ?1、根据患者皮肤状况,及时翻身拍背,给予骨隆突处按摩,用软枕垫足踝部、臀部 等,翻身时避免拖、拉、拽等动作,防止皮肤擦伤。 ?2、穿棉质衣服,保持全身皮肤清洁干燥,每日温水擦身2次以上,勤换衣裤。 ?3、保持床单元清洁干燥,潮湿及有污渍时及时更换。 ?4、及时修剪指甲,以免抓破皮肤 ?5、适当使用压束带,以免抓破皮肤。 ?6、加强饮食护理,改善营养状况,增强机体抵抗力。 气体交换受损与痰过多过粘稠,咳嗽无力,惧怕疼痛有关 ?护理措施 ?1给于病人舒适的体位,如抬高床头、半卧位等,鼓励清醒患者咳嗽排痰,保持呼 吸道通畅。

重症医学科管理规章制度

重症医学科治理制度 1、各级医护人员在科主任统一治理下,按编制、任务选择裁定人员,并上报临床部和医院相关部门。 2、监护室护士必须符合监护室护理人员岗位资质要求。 3、主管科上任全面负责监护室治理工作,主管医师负责日常医疗工作,监护室护士长负责监护室日常治理和护理工作。 4、各级医护人员必须服从监护室主管科主任和护士长治理,严格遵守监护室各项规章制度和治理要求。 5、各级医护人员须积极参加监护室业务学习及技能培训,达到各级职务人员岗位技术要求。 6、监护室工作人员按要求着装,仪表端庄、大方,作风严谨。 7、实习生、进修生、轮转生须遵守监护室各项治理规定。 8、监护室卫生员由护士长负责治理并安排工作。

重症医学科工作人员入室治理制度 1、为保持监护室清洁整齐,达到医院感染治理要求,须严格操纵入室人员。 2、进入监护室下作人员须按规定洗手、更衣、戴工作帽、更换拖鞋或穿鞋套,外出时必须换鞋、穿外出服。 3、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及消毒隔离制度。 4、严格落实洗手和手消毒的有关规定,在各种检查、泊疗、护理前后均应洗手或用消毒液擦手。接触患者休液以及为爱护性隔离患者和专门感染性疾病患者检查、护理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必须认真洗手。 5、保持监护室内安静,工作人员须做到讲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开关门窗轻。不得在室内喧哗、谈论与工作无关的情况,不接打手机和电话谈天。 ? 重症医学科患者治理制度 1、入监护室患者必须符合监护标准,由主管医师和护士长统一协调。 2、入监护室患者须及时更衣,除必需生活用品外,其他物品不得带入室内。 3、患者及家属应认真了解“患者的权利和义务”,积极履行义务,配合治疗、护理和治理。

重症医学科相关技术规范与操作规程

XXXX 医院 重 症 医 学 科 技术规范与操作规程

目录 一、气管插管术 (3) 二、气管切开术 (4) 三、经皮气管切开术 (6) 四、胸腔穿刺术 (8) 五、胸腔闭式引流术 (9) 六、腹腔穿刺术 (10) 七、骨髓穿刺术 (11) 八、腰椎穿刺术 (12) 九、中心静脉穿刺术 (14) 十、血液净化临时血管通路的建立 (18) 十一、肺动脉漂浮导管植入术 (20) 十二、亚低温治疗 (22) 十三、心脏电转复及除颤术 (23) 十四、心肺复苏术 (26) 十五、心包腔穿刺术 (29) 十六、经皮肺穿刺活检术 (31) 十七、体表肿块穿刺取样活检术 (33) 十八、关节穿刺术 (34) 十九、清创术、清创缝合术 (35)

气管插管术 [适应证]: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衰竭,需心肺复苏以及气管内麻醉者;加压给氧;防止呕吐物分泌物流入气管及随时吸除分泌物;气道堵塞的抢救;复苏术中及抢救新生儿窒息等。 [禁忌证]:明显喉头水肿或声门及声门下狭窄者、急性呼吸道感染者。 [用品]:麻醉喉镜、气管导管、气管导管衔接管、牙垫、导管管芯、吸痰管、注射器以及供给正压通气的呼吸器及氧气等。 [方法]: 1、患者仰卧,头垫高10cm,后仰。术者右手拇、食、中指拨开上、下唇,提起下颌并启开口腔。左手持喉镜沿右口角置入口腔,将舌体稍向左推开,使喉镜片移至正中位,此时可见腭垂(悬雍垂)。 2、沿舌背慢慢推进喉镜片使其顶端抵达舌根,稍上提喉镜,可见会厌的边缘。继续推进喉镜片,使其顶端达舌根与会厌交界处,然后上提喉镜,以撬起会厌而显露声门。 3、右手以握笔式手势持气管导管,斜口端对准声门裂,轻柔地插过声门而进入气管内。放入牙垫于上、下齿之间。退出喉镜。听诊两肺有呼吸音,确定气管导管在气管内,且位置适当后,妥善固定导管与牙垫。 4、气管导管套囊注入适量空气(3-5ml),使导管与气管壁密闭,便于辅助呼吸或控制呼吸,并可防止呕吐物、口腔分泌物或血液流入气管。 [注意事项]: 1、插管前,检查插管用具就是否齐全合用,特别就是喉镜就是否明亮。 2、气管插管时患者应呈中度或深昏迷,咽喉反射消失或迟钝;如嗜睡或浅昏迷,咽喉反应灵敏,应行咽喉部表面麻醉,然后插管。 3、喉镜的着力点应始终放在喉镜片的顶端,并采用上提喉镜的方法。声门显露困难时,可请助手按压喉结部位,可能有助于声门显露,或利用导管管芯将导管弯成“L”形,用导管前端挑起会厌,施行盲探插管。必要时,可施行经鼻腔插管、逆行导管引导插管或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插管。 4、插管动作要轻柔,操作迅速准确,勿使缺氧时间过长,以免引起反射性心搏、呼吸骤停。 5、插管后吸痰时,必须严格无菌操作,吸痰持续时间一次不应超过15s,必要时于吸氧后再吸引。经导管吸入气体必须注意湿化,防止气管内分泌物稠厚结痂,影响呼吸道通畅。 6、目前所用套囊多为高容低压,导管留置时间一般不宜超过2-3周,预计2-3周内病情不改善,可考虑尽早行气管切开术。 气管切开术

ICU护理管理制度

黄岩中医院ICU 页脚内容1

类别护理管理编号HLZD-01 部门护理部生效日期2009.12 题目分级护理制度修改日期2012.01 页数 2 一、目的: 指病人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根据病人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确定并实施不同级别的护理,确保护理质量。 二、适用范围: 全院住院病人 三、内容: 1、医生根据护理分级标准开立医嘱: (1)特级护理: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病人,可以确定为特级护理: ①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病人; ②重症监护病人; ③各种复杂或者大手术后的病人; ④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的病人; ⑤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需要严密监护病情的病人; 页脚内容2

⑥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并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病人; ⑦其他有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病人。 (2)一级护理: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病人,可以确定为一级护理: ①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病人; ②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病人; ③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病人; ④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病人。 (3)二级护理: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病人,可以确定为二级护理: ①病情稳定,仍需卧床的病人; ②生活部分自理的病人。 (4)三级护理: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病人,可以确定为三级护理: ①生活完全自理且病情稳定的病人; ②生活完全自理且处于康复期的病人 2、护士根据医嘱,并以病人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为依据,实施不同的护理措施。 护士遵守临床护理技术规范和疾病护理常规,根据病人的护理级别和医师制订的诊疗计划,按照护理程序开展护理工作。并在工作中关心和爱护病人,发现病人病情变化,应当及时与医师沟通。(1)特级护理标准: 页脚内容3

《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

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对医疗机构重症医学科的建设和管理,保证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合理使用医疗资源,根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护士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医院的重症医学科参照本指南建设和管理。 第三条重症医学科负责对危重患者及时提供全面、系统、持续、严密的监护和救治。 第四条重症医学科以综合性重症患者救治为重点,独立设置,床位向全院开放。 第五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强对医院重症医学科的指导和检查;医院应加强对重症医学科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落实其功能任务,保持患者转入转出重症医学科的通道畅通,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维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 第二章基本条件 第六条重症医学科应具备与其功能和任务相适应的场所、设备、设施和人员条件。 第七条重症医学科必须配备足够数量、受过专门训练、掌握重症医学的基本理念、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术,具备独立工作能力的医护人员。其中医师人数与床位数之比应为0.8:1以上,护士人数与床位数之比应为3:1以上;可以根据需要配备适当数量的医疗辅助人员,有条件的医院还可配备相关的设备技术与维修人员。

第八条重症医学科至少应配备一名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担任主任,全面负责医疗护理工作和质量建设。 重症医学科的护士长应当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在重症监护领域工作3年以上,具备一定管理能力。 第九条重症医学科必须配置必要的监测和治疗设备,以保证危重症患者的救治需要。 第十条医院相关科室应具备足够的技术支持能力,能随时为重症医学科提供床旁B超、血液净化仪、X线摄片等影像学,以及生化和细菌学等实验室检查。 第十一条重症医学科病床数量应符合医院功能任务和实际收治重症患者的需要,三级综合医院重症医学科床位数为医院病床总数的2%-8%,床位使用率以75%为宜,全年床位使用率平均超过85%时,应该适度扩大规模。重症医学科每天至少应保留l张空床以备应急使用。 第十二条重症医学科每床使用面积不少于15平方米,床间距大于1米;每个病房最少配备一个单间病房,使用面积不少于18平方米,用于收治隔离病人。 第十三条重症医学科位于方便患者转运、检查和治疗的区域,并宜接近手术室、医学影像学科、检验科和输血科(血库)等。 第三章质量管理 第十四条重症医学科应当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和相关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并严格遵守执行,保证医疗服务质量。 第十五条重症医学科应当加强质量控制和管理,指定专(兼)职人员负责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

重症医学科护理管理系统规章制度

目录 一、重症医学科护理管理制度 (2) 二、重症医学科安全管理制度 (2) 三、手术患者转入重症医学科交接制度 (3) 四、重症医学科患者外出检查制度 (4) 五、重症医学科住院病人风险评估制度 (5) 六、重症医学科仪器、物品管理制度 (6) 七、重症医学科仪器、设备使用与保养制度 (8) [ 八、重症医学科探视管理制度 (10) 九、重症医学科工作人员入室管理制度 (11) 十、重症医学科患者管理制度 (12) 十一、重症监护室病人的管理 (12) 十六、重症医学科排班制度 (13) 十七、重症医学科新入科护士培训制度 (14)

十八、重症医学科护理工作安排 (15) 十九、重症医学科ICU奖罚标准 (16) ~ 重症医学科护理管理制度 , 一、重症医学科布局合理,病房配置设备、设施符合《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的要求。护士与患者的比例≧:1 二、建立健全的重症医学科相关工作制度、岗位职责和技术规范、操作规范。 三、对护理人员实行资格、技术能力准入管理、护理人员经过专业培训,掌握重症医学科的基本技能要求,具备独立工作能力。 四、有专人负责设备维护,设备、设施处于备用完好状态。 五、护理人员掌握各系统疾病重症患者的观察护理要点、疼痛管理、心理护理要点,措施有效,护理到位。 六、护理人员掌握导管滑脱、压疮等风险评估工具的应用,预防

措施落实到位,有效控制及应对管路滑脱,无非预期压疮发生。 七、掌握各种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措施,有效控制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 八、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无菌操作规范、手卫生规范和医疗废物管理规定。 / 九、质量控制小组定期对重症医学科工作质量进行督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改进及评价。 重症医学科安全管理制度 一、科室成立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建立科室安全管理制度、各种危重病员抢救程序及监护规范,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 二、制定意外事件预防措施,配置防护用具,防止患者发生跌倒、坠床等不良事件发生。 三、加强公共区域设施的管理,注意门、窗、水、电的安全;消防通道保持通畅;监护室内严禁吸烟,禁止放置易燃、易爆物品,禁止使用明火;消防设施标识明显无遮挡,定期检查,保证完好。 四、物品、仪器固定位置摆放。抢救器材、药品应做到“六定”,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 五、加强药品管理,剧毒、麻醉、精神类药品应严格交接,专人管理。 六、工作人员必须坚守岗位,认真履行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

--重症医学科护理常规为修改

危重患者护理常规 1.严格床头交接班。 2.持续24小时心电监测,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包括意识状态、体温、心律、.心率、血压、呼吸、SPO2等体征,监测血气分析、电解质、血糖等化验指标,出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3.保持呼吸道通畅,正确给予氧疗。 4.严格遵医嘱给予各项治疗,正确进行标本采集并及时送检。 5.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和核心制度,严防差错事故发生。 6.及时准确对病人进行压疮.导管滑脱等护理评估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严格执行压疮呈报制度。 7.重症护理记录要及时准确,有连续性。 8.有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机械通气,严格执行相关护理常规。 9.置有各种引流管的病人,要妥善固定引流管,标识正确并保持引流通畅,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颜色、量及性状,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10.躁动不安、小儿等不合作患者应使用保护性约束,松紧适宜,并向家属告知。必要时通知医生给予镇静。 11.熟练使用监护仪、呼吸机、微量注射泵等抢救仪器,出现报警及时查找报警原因,禁止关报警。 12.严格执行预防深静脉血栓、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留置尿管导致尿路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并发症的各项措施,以最大程度地避免或减少这些并发症的发生。 13.做好各项基础护理,保持床单位清洁、整齐,病人达“三短六洁”标准。 14.不同患者根据所患疾病执行相应专科护理常规。

15.不能正常进行交流者,使用手势语、沟通卡片、写字板等方法与患者沟通,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 全麻术后护理常规 【定义】 在医学上,全麻是全身麻醉的简称。将麻醉药通过呼吸道吸入.静脉注射.肌肉注射或直肠灌注等途径进入体内,使之产生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从而可逆地改变中枢神经系统中的某些功能,达到神志消失.(手术时)无痛的目的,称之为全身麻醉,简称全麻。 【观察要点】 1.观察患者意识状态变化,基本生理反射是否存在,感觉是否恢复。 2.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包括血压、心率、心律、呼吸频率及深度.血氧饱和度、体温等。 3.保持呼吸道通畅,观察有无舌后坠.呕吐,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4.观察尿量,查看有无尿潴留。 【护理措施】 1.参见危重患者护理常规。 2.麻醉未醒患者取侧卧位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血压平稳后无禁忌症取半卧位。 3.监测T、P、R、BP、SPO2,每15~30分钟记录一次,血压平稳后每小时记录一次。向手术室护士及麻醉师详细了解术中情况,检查输液、伤口、各种管道情况,观察皮肤色泽及温度,注意保暖,并做好记录。 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5.保持呼吸道通畅,无人工气道患者注意观察有无舌后坠现象,必要时使用鼻咽

(成人)重症医学科相关技术规范方案和操作规范流程参考

气管插管术 [适应证]: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衰竭,需心肺复苏以及气管内麻醉者;加压给氧;防止呕吐物分泌物流入气管及随时吸除分泌物;气道堵塞的抢救;复苏术中及抢救新生儿窒息等。 [禁忌证]:明显喉头水肿或声门及声门下狭窄者、急性呼吸道感染者。 [用品]:麻醉喉镜、气管导管、气管导管衔接管、牙垫、导管管芯、吸痰管、注射器以及供给正压通气的呼吸器及氧气等。 [方法]: 1、患者仰卧,头垫高10cm,后仰。术者右手拇、食、中指拨开上、下唇,提起下颌并启开口腔。左手持喉镜沿右口角置入口腔,将舌体稍向左推开,使喉镜片移至正中位,此时可见腭垂(悬雍垂)。 2、沿舌背慢慢推进喉镜片使其顶端抵达舌根,稍上提喉镜,可见会厌的边缘。继续推进喉镜片,使其顶端达舌根与会厌交界处,然后上提喉镜,以撬起会厌而显露声门。 3、右手以握笔式手势持气管导管,斜口端对准声门裂,轻柔地插过声门而进入气管内。放入牙垫于上、下齿之间。退出喉镜。听诊两肺有呼吸音,确定气管导管在气管内,且位置适当后,妥善固定导管与牙垫。 4、气管导管套囊注入适量空气(3-5ml),使导管与气管壁

密闭,便于辅助呼吸或控制呼吸,并可防止呕吐物、口腔分泌物或血液流入气管。 [注意事项]: 1、插管前,检查插管用具是否齐全合用,特别是喉镜是否明亮。 2、气管插管时患者应呈中度或深昏迷,咽喉反射消失或迟钝;如嗜睡或浅昏迷,咽喉反应灵敏,应行咽喉部表面麻醉,然后插管。 3、喉镜的着力点应始终放在喉镜片的顶端,并采用上提喉镜的方法。声门显露困难时,可请助手按压喉结部位,可能有助于声门显露,或利用导管管芯将导管弯成“L”形,用导管前端挑起会厌,施行盲探插管。必要时,可施行经鼻腔插管、逆行导管引导插管或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插管。 4、插管动作要轻柔,操作迅速准确,勿使缺氧时间过长,以免引起反射性心搏、呼吸骤停。 5、插管后吸痰时,必须严格无菌操作,吸痰持续时间一次不应超过30s,必要时于吸氧后再吸引。经导管吸入气体必须注意湿化,防止气管内分泌物稠厚结痂,影响呼吸道通畅。 6、目前所用套囊多为高容低压,导管留置时间一般不宜超过72h,72h后病情不见改善,可考虑气管切开术。导管留置期间每2-3h放气1次。

重症医学科2018年优质护理服务实施方案

重症医学科2018年优质护理服务实施方案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国卫生系统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相关要求,深化拓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工作内涵,以护理部确定的“强专业、树形象、重品质”专业能力要提高;团队形象再提升;品质管理创佳绩为主题。在总结 2017 年度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经验的基础上, 2018 围绕“以病人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的服务宗旨,以优化服务流程、改善患者就医感受为基础,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工作。 一、实施项目内容 (一)专项推进项目 病情观察、用药护理、健康与饮食、康复与心理。 (二)项目负责人: 组长:徐妍(护士长) 组员:柴红丽、苗建彬、马爱波、周会 (三)项目推进具体措施 一、病情观察 主题:睡眠管理 目标:让病人睡个安稳觉 措施: 1.对于清醒的病人为患者树立时间、地点观念,如:阿姨您好!这 里是赤峰学院附属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我是您的责任护士xxxx现在是早晨xx点xx分。在病房明显处悬挂钟表以便患者观看时间。

2.噪音: 1)工作人员减少在病床旁的对话,做到四轻(说话轻、走路轻、操 作轻、关门轻) 2)监护仪的报警声音调节 3)抢救时注意保护其他患者 4)宣教家属探视时保持病室安静 5)减少治疗工作时产生的噪音,如测量无创血压等 3.光照 1)7:00---9:00尽量使用自然光 2)避免强光照射 3)暗化病室:夜班22:00熄灯,打开床头灯 4)睡眠时可戴耳机和眼罩 4.报警 1)设置合理的报警限 2)及时处理报警并消音 3)及时处理误报警并调整 5.集中治疗及护理操作: 1)静脉给药 2)静脉操作如检测CVP 3)检查(超声、胸片、心电图) 4)肺部物理治疗、翻身、按需吸痰 5)减少不必要的治疗和操作,避免无创血压频繁监测带给病人的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