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三复习步步高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知识点及习题

2018年高三复习步步高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知识点及习题
2018年高三复习步步高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知识点及习题

考纲要求 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和原子团等概念的含义。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4.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5.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考点一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1.原子、分子、离子、元素的概念比较

原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分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一般分子由原子通过共价键构成,但稀有气体是单原子分子。

离子:离子是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离子有阳离子和阴离子之分。

元素: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物质的组成是指纯净物中所含有的元素。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有游离态和化合态。

2.元素、微粒及物质间的关系图

3.同素异形体

4.简单分类法——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

(1)明确分类标准是对物质正确树状分类的关键

(2)树状分类法在无机化合物分类中的应用 无机化合物

????????????? 氢化物:HCl 、H 2S 、H 2O 、NH 3等

氧化物?????

不成盐氧化物:CO 、NO 等成盐氧化物????

?

碱性氧化物:Na 2O 、CaO 等酸性氧化物:CO 2

、P 2

O 5

两性氧化物:Al 2

O 3

等过氧化物:Na 2

O 2

、H 2

O 2

酸?

??

????

按电离出的H +

数???

??

一元酸:HCl 、HNO 3

等二元酸:H 2SO 4、H 2

S 等三元酸:H 3PO 4

按酸根是否含氧?

???? 无氧酸:HCl 、H 2

S 等

含氧酸:HClO 4、H 2SO 4

等按酸性强弱

?

???? 强酸:HCl 、H 2SO 4、HNO 3

弱酸:CH 3

COOH 、HF 等按有无挥发性?

???? 挥发性酸:HNO 3

、HCl 等难挥发性酸:H 2SO 4、H 3

PO 4

无机化合物???????

碱???

按水溶性???

?? 可溶性碱:NaOH 、KOH 、Ba (OH )2等

难溶性碱:Mg (OH )2、Cu (OH )2等

按碱性强弱?

???? 强碱:NaOH 、Ba (OH )2

、KOH 等弱碱:NH 3

·H 2

O 等盐???

??

正盐:BaSO 4

、KNO 3、NaCl 等酸式盐:NaHCO 3

、KHSO 4

等碱式盐:Cu 2

(OH )2

CO 3

等复盐:KAl (SO 4)2

·12H 2

O 等

深度思考

1.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 (2)Na 、NaCl 、SiO 2、H 2SO 4都称为分子式( ) (3)氢氧两种元素只能组成水( ) (4)金属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 )

(5)胆矾(CuSO 4·5H 2O)、明矾[KAl(SO 4)2·12H 2O]属于混合物( ) (6)由NaH 2PO 2是正盐知H 3PO 2是一元酸( ) 答案 (1)× (2)× (3)× (4)× (5)× (6)√

2.(1)能电离出H +

的都是酸吗?能电离出OH -

的都是碱吗? (2)盐必须由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共同组成吗?

答案 (1)能电离出H +

的不一定都是酸,如NaHSO 4,只有电离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 +

的化合物才是酸;能电离出OH -

的不一定都是碱,如Cu 2(OH)2CO 3,只有电离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 -

的化合物才是碱。

(2)不一定,盐也可以全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如NH 4Cl 。

题组一 物质组成的判断

1.下列各组物质能真实表示物质分子组成的是( ) A .NO 、C 2H 5OH 、HNO 3、I 2 B .CaO 、N 2、HCl 、H 2O C .NH 3、H 2S 、Si 、CO

D .CO 2、SiO 2、CH 3COOH 、H 2SO 4 答案 A

解析 CaO 是离子化合物,不存在分子;而Si 和SiO 2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

2.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①冰水混合物②水煤气③铝热剂④普通玻璃

⑤水玻璃⑥有机玻璃⑦漂白粉⑧TNT⑨H2SO4

⑩含氧40%的氧化镁?花生油?福尔马林?密封保存的NO2气体?CuSO4·5H2O ?液氯?王水

?KAl(SO4)2·12H2O?分子式为C5H10的烃?分子式为C7H8的芳香烃

以上物质中一定为纯净物的是____________,一定为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_,可能为纯净物,也可能为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_。

答案①⑧⑨⑩????②③④⑤⑥⑦?????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

常见混合物:①分散系(如溶液、胶体、浊液等);②高分子(如蛋白质、纤维素、聚合物、淀粉等);③常见特殊名称的混合物:石油、石油的各种馏分、煤、漂白粉、碱石灰、福尔马林、油脂、天然气、水煤气、铝热剂、氨水、氯水、王水等。

注意:分子式为C5H10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

题组二正确理解物质的分类标准

3.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答案 C

解析A项,Na2CO3属于盐,NaOH属于碱,SO2属于酸性氧化物;B项,NO属于不成盐氧化物;D项,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

4.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某同学用如表所示的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分类,其中甲与乙、丙、丁、戊是包含关系。

正确的组合是()

A.①②B.④⑤⑥

C.②④⑥D.①⑤⑥

答案 C

解析①中,石灰石不具备吸水性,不能作干燥剂;③中,纤维素不能被人体吸收,不属于营养物质;⑤中,过氧化钠不是碱性氧化物,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C项正确。

考点二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通过学习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图解,回答下列问题:

①石油的分馏②煤的干馏③钠的焰色反应④碘的升华⑤氯化铵分解⑥蛋白质的变性⑦蛋白质的显色反应⑧电解食盐水⑨CaCl2的潮解⑩冰的熔化

?FeCl3的水解?石油的裂化、裂解?蛋白质的盐析

?食物的缓慢氧化?同素异形体间的转化

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③④⑨⑩? ②⑤⑥⑦⑧???? 2.化学反应的分类

化学反应???

????????

按反应物、生成物种类及数目多少分为?????

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

按反应中有无离子参与分为?

???

? 离子反应

非离子反应按反应中有无电子转移分为????

? 氧化还原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按反应进行的程度和方向分为?

???? 可逆反应

不可逆反应按反应的能量变化分为?

???

?

吸热反应

放热反应

深度思考

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发生了颜色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反应( ) (2)有化学键破坏的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 )

(3)用铂丝蘸取Na 2SO 4、Na 2CO 3、NaCl 溶液进行焰色反应是化学变化( ) (4)232Th 转化成233U 是化学变化( )

(5)Na 2CO 3·10H 2O 的风化属化学变化,NaOH 的潮解属物理变化( ) (6)从海水中提取物质都必须通过化学反应才能实现( )

(7)用鸡蛋壳膜和蒸馏水除去淀粉胶体中的食盐不涉及化学变化( ) 答案 (1)× (2)× (3)× (4)× (5)√ (6)× (7)√

题组一 物质变化类型的判断

1.下列有关变化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从海水中提取镁必须通过化学反应才能实现 B .用侯氏制碱法制纯碱必须通过化学反应才能实现

C .用“地沟油”纯化生产“生物燃油”的过程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D.激光法蒸发石墨得C60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答案 C

解析从海水中提取镁的过程是Mg2+→Mg(OH)2→MgCl2→Mg,其中发生了化学变化,A项正确;侯氏制碱法的过程是NaCl→NaHCO3→Na2CO3,其中发生了化学变化,B项正确;“地沟油”纯化是分馏的过程,发生的是物理变化,C项错误;石墨与C60的结构不同,在转化的过程中有旧化学键的断裂与新化学键的形成,发生的是化学变化,D项正确。

2.下列各组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

A.碘的升华、石油的分馏

B.NH4Cl溶液除铁锈、食盐水导电

C.蛋白质溶液中加饱和(NH4)2SO4溶液、蓝色的胆矾常温下变白

D.热的饱和KNO3溶液降温析出晶体、二硫化碳洗涤试管内壁上的硫

答案 C

解析选项A、D都是物理变化。选项B,前者是化学变化,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过程就是电解的过程,电解必然会产生新物质,故食盐水导电是化学变化。蛋白质的盐析是物理变化;胆矾变白,说明胆矾失去结晶水,发生的是化学变化,选项C符合题意。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判断方法

题组二古典记载的化学物质及应用

3.(2017·永州质检)《神农本草经》说:“水银……熔化(加热)还复为丹。”《黄帝九鼎神丹经》中的“柔丹”、“伏丹”都是在土釜中加热Hg制得的。这里的“丹”是指() A.氯化物B.合金

C.硫化物D.氧化物

答案 D

解析在土釜中加热Hg,金属汞可以和氧气发生反应得到氧化汞,氧化汞属于物质分类中的氧化物。

4.(2016·济宁一模)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药物“鼻冲水”,写道:“贮以玻璃瓶,紧塞其口,勿使泄气,则药力不减,气甚辛烈,触人脑,非有病不可嗅,……,虚弱者忌之。宜外用,勿服。……”这里的“鼻冲水”是指()

A.氨水B.硝酸

C.明矾水D.卤水

答案 A

解析 氨水,具有刺激性气味、储存于玻璃瓶中、易挥发、有毒的物质。

考点三 物质类别与物质性质的关系

1.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转化

2.常见物质的转化规律

3.注意通性与个性之间的关系

物质之间是否反应,不仅与物质的结构、类别有关,而且与物质所在的环境有关,在探究物质的性质时,要注意通性与个性之间的关系,在每条通性之外都存在个性。有关物质个性的考查是高考命题的热点之一。

1.学生甲已将四种物质按照一定分类标准分类归入椭圆形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SO2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SO2是电解质

B.b可以代表含氧元素的离子化合物

C.SO2、Na2C2O4均可作还原剂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CH3COOH与Na2S的反应称为酸碱中和反应

答案 C

解析SO2溶于水后生成的H2SO3能电离出H+和HSO-3,这是溶液能导电的原因,但导电的原因是H2SO3电离而不是SO2电离,故H2SO3是电解质而SO2是非电解质,A错;CH3COOH 是共价化合物而不是离子化合物,既然CH3COOH和b填充在一起,故b不可能代表含氧元素的离子化合物,B错;SO2中的S元素为+4价,具有比较强的还原性,Na2C2O4中的C元素为+3价,也具有还原性,都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C正确;Na2S是盐而不是碱,故CH3COOH与Na2S的反应不属于酸碱中和反应,D错。

2.铜、磷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的用途,回答下列问题:

(1)磷的一种化合物叫亚磷酸(H3PO3)。已知:

Ⅰ.0.1 mol·L-1 H3PO3溶液的pH=1.7;

Ⅱ.H3PO3与NaOH反应只生成Na2HPO3和NaH2PO3;

Ⅲ.H3PO3和碘水反应,碘水棕黄色褪去,再加AgNO3有黄色沉淀生成。

①关于H3PO3的说法:a.强酸b.弱酸c.二元酸

d.三元酸e.氧化性酸f.还原性酸,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bdf B.bcf C.ade D.bce

②写出H3PO3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Na2HPO3为________(填“正盐”或“酸式盐”)。

(2)碘化亚铜可作催化剂、饲料添加剂等。已知:

Ⅰ.铜能与氢碘酸发生置换反应得到氢气和碘化亚铜;

Ⅱ.CuSO4溶液能使淀粉-KI试纸变蓝,并产生白色固体;

Ⅲ.碘化亚铜与氢氧化钠作用生成氧化亚铜、碘化钠和水。

①下列关于碘化亚铜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

a.碘化亚铜的化学式为CuI,属于盐类

b.碘化亚铜稳定且难溶于水

c.氧化亚铜是弱酸,比碘化亚铜更难溶

d.铜能与氢碘酸反应,说明氢碘酸是强氧化性的酸

②碘化亚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B②H3PO3+OH-===H2PO-3+H2O③正盐(2)①ab②2CuI+2OH-===Cu2O +2I-+H2O

解析(1)①由0.1 mol·L-1 H3PO3溶液的pH=1.7,说明亚磷酸部分电离,则亚磷酸是弱酸;由H3PO3与NaOH反应只生成Na2HPO3和NaH2PO3两种盐,则说明亚磷酸是二元酸;由H3PO3和碘水反应,碘水棕黄色褪去,再加AgNO3有黄色沉淀生成,说明该反应中亚磷酸失电子作还原剂,所以亚磷酸有还原性。

②H3PO3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NaH2PO3和H2O;

③H3PO3为二元酸,据此判断Na2HPO3为正盐。

(2)①氧化亚铜属于氧化物,c项错误;铜能与氢碘酸反应产生氢气的原因应该是碘化亚铜更难溶,使反应向右进行,d项错误;②注意碘化亚铜与氧化亚铜都是难溶性的物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要保留化学式。

1.物质的变化是复杂的,物质之间的转化可能有多种途径。

2.变化是可认识的、有规律的,转化是有条件的,在研究陌生物质的性质时,要特别关注反应条件和环境。

考点四分散系胶体

1.分散系

(1)概念: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

(2)分类:

根据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可用如下直观地表示。

2.三种分散系比较

3.胶体及性质

(1)常见的胶体:烟、云、雾、AgI 水溶胶、烟水晶、有色玻璃等。 (2)胶体的性质

①丁达尔效应:当一束光通过胶体时,形成一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造成的。

利用丁达尔效应是区别溶液和胶体的一种常用物理方法。

②介稳性:胶体的稳定性介于溶液与浊液之间,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属于介稳体系,但改变条件就有可能发生聚沉。

③聚沉:加热、加入电解质或加入与胶体粒子带相反电荷的胶体等均能使胶体粒子聚集成为较大的颗粒,从而形成________从分散剂中析出。 答案 ①光亮的“通路” ③沉淀 4.Fe(OH)3胶体的制备

向沸水中逐滴加入FeCl 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即制得Fe(OH)3胶体,化学方程式为FeCl 3+3H 2O=====△

Fe(OH)3(胶体)+3HCl 。 深度思考

1.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直径介于1~100 nm 之间的微粒称为胶体( ) (2)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别溶液与胶体( ) (3)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 )

(4)盐卤可用于制豆腐( )

(5)胶体不一定是液态,胶体的丁达尔效应属于物理变化( ) 答案 (1)× (2)√ (3)× (4)√ (5)√ 2.回答下列问题。

(1)向Fe(OH)3胶体中加入饱和(NH 4)2SO 4溶液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Fe(OH)3胶体中滴入过量稀硫酸,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产生红褐色沉淀 电解质溶液使胶体发生了聚沉 (2)先出现红褐色沉淀,后沉淀溶解 开始加入稀硫酸,胶体发生聚沉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当酸过量时又使沉淀溶解

题组一 胶体的性质与制备

1.(2016·沈阳东北育才学校一模)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雾、豆浆、淀粉溶液属于胶体

B .胶体、溶液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根本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

C .胶体微粒不能透过滤纸

D .往25 mL 沸水中逐滴加入2 mL FeCl 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可得Fe(OH)3胶体 答案 C

解析 制备Fe(OH)3胶体的原理是FeCl 3+3H 2O=====△

Fe(OH)3(胶体)+3HCl ,制备方法是向沸水中滴加饱和FeCl 3溶液,D 正确。

2.(2016·郑州联考)500 mL 2 mol·L -

1 FeCl 3溶液和500 mL

2 mol·L

-1

明矾溶液分别滴入沸水

中,加热制成甲、乙两种分散系,经测定,甲分散系中分散质的粒子直径大小在1~100 nm 之间,乙分散系中分散质的粒子直径大小在10-

9~10-

7 m 之间。下列关于甲、乙分散系的判

断合理的是( )

A .在暗室里用一束明亮的强光照射甲、乙,发现甲有丁达尔效应,乙没有丁达尔效应

B .向甲、乙中分别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现象都是“先聚沉,后溶解”

C .向甲、乙中分别滴加过量的氢碘酸,最终现象分别是深褐色溶液、无色溶液

D .蒸干、灼烧FeCl 3溶液和明矾溶液会得到对应的固体盐 答案 C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甲、乙分散系都是胶体,A 项错误;氢氧化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而氢氧化铁不溶,B 项错误;FeCl 3中的Fe 3+

能氧化I -

生成I 2,I 2溶于水呈深褐色,C 项正确;蒸

干、灼烧氯化铁溶液得到氧化铁,蒸干、灼烧明矾溶液得到KAl(SO4)2,D项错误。

1.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快速鉴别溶液与胶体,但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胶体粒子的直径介于1~100 nm之间,而不是丁达尔效应。

2.胶体不带电荷,胶体粒子(分散质)带电荷,但淀粉胶体的胶体粒子也不带电荷。

题组二胶体性质的应用

3.高铁酸钾(K2FeO4)已经被广泛应用在水处理方面,高铁酸钾的氧化性超过高锰酸钾,是一种集氧化、吸附、凝聚、杀菌于一体的新型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干燥的高铁酸钾受热易分解,但在198 ℃以下是稳定的。高铁酸钾在水处理过程中涉及的变化过程有()

①胶体的吸附②盐类的水解③焰色反应④氧化还原反应

A.①②③④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③④

答案 B

解析K2FeO4具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FeO2-4的还原产物是Fe3+,Fe3+水解生成Fe(OH)3胶体,胶体具有很强的吸附性,故能起到净化水的作用。因此,K2FeO4在水处理过程中涉及了①、②、④的变化过程。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用激光笔照射鸡蛋清溶液,侧面可观察到明显的光路

B.氢氧化铁胶体带正电荷是氢氧化铁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

C.根据是否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浊液

D.江河入海口三角洲的形成通常与胶体的性质有关

E.0.1 mol AlCl3完全水解转化为氢氧化铝胶体,生成0.1 mol 胶体微粒

答案AD

解析鸡蛋清溶液是胶体,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的性质,故A项正确;胶体微粒可能带电荷而胶体呈电中性,胶体稳定存在的原因就是胶粒带电荷,碰撞时互相排斥,不容易聚沉,故B 项错误;根据微粒直径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浊液,故C项错误;江河入海口三角洲的形成通常是胶体遇电解质使土壤聚沉所致,故D项正确;1个Al(OH)3分子达不到胶体微粒的直径,多个Al(OH)3分

子的集合体才构成胶体微粒,故生成胶体微粒小于0.1 mol,E项错误。

胶体知识“4”提醒

(1)胶体微粒一般是离子、分子或难溶物的聚集体,但有些高分子化合物,如淀粉、蛋白质,因其分子非常大,其相对分子质量通常为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千万,因此一个分子就是一个胶体微粒,它们的溶液是胶体。

(2)胶体具有介稳性的主要原因是胶体粒子可以通过吸附而带有电荷,且同种胶体粒子的电性相同。

(3)在Fe(OH)3胶体中,Fe(OH)3胶体粒子的数目要远远小于原FeCl3溶液中Fe3+的数目。

(4)掌握净水剂及其作用原理

胶体粒子的直径一般在1~100 nm之间,它决定了胶体粒子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吸附力很强,能在水中吸附悬浮固体或毒素形成沉淀,从而达到净化水的目的,这就是胶体净水的原理。能在水中自然形成胶体,并且对水质无明显副作用的物质有KAl(SO4)2·12H2O、FeCl3·6H2O 等,这样的物质被称为净水剂,其形成胶体的化学原理是Al3+、Fe3+发生水解反应分别生成Al(OH)3胶体、Fe(OH)3胶体。

1.(2016·全国卷Ⅲ,7)化学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答案 B

解析A项,Al2(SO4)3和小苏打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生成Al(OH)3、Na2SO4和CO2,可以用于泡沫灭火器灭火,正确;B项,FeCl3和Cu反应生成FeCl2和CuCl2只能说明Cu的还原性比Fe2+强,并不能说明铁比铜金属性强,错误;C项,次氯酸盐可以转化为氧化性更强且具有漂白性的HClO,故漂白粉可以漂白织物,正确;D项,氢氟酸中的HF可与玻璃中的SiO2反应生成SiF4气体,所以可用于在玻璃器皿上刻蚀标记,正确。

2.(2016·四川理综,1)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氯气作水的杀菌消毒剂

B.硅胶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

C.二氧化硫作纸浆的漂白剂

D.肥皂水作蚊虫叮咬处的清洗剂

答案 B

解析A项,Cl2与水反应生成具有强氧化性的HClO,杀菌消毒,有化学变化;B项,硅胶的内部为纳米级微孔结构,其表面存在大量羟基,通过分子间的相互引力,羟基与空气中的水分子亲和,从而实现吸水,无化学变化;C项,SO2与有色物质化合生成无色物质,达到

漂白作用,为化学变化;D项,蚊虫叮咬时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肥皂水呈碱性,可以和蚁酸反应,能够中和蚁酸,为化学变化。

3.(2015·北京理综,6)下列有关我国古代技术应用中,其工作原理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答案 C

解析A项,火药在适当条件下自身迅速燃烧生成大量气体,此过程涉及化学变化;B项,粮食酿酒经历了淀粉→葡萄糖→乙醇的化学变化过程;C项,转轮排字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涉及化学反应;D项,铁的冶炼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将铁元素还原为铁单质的过程。4.(2015·重庆理综,1)中华民族有着光辉灿烂的发明史。下列发明创造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A.用胆矾炼铜B.用铁矿石炼铁

C.烧结粘土制陶瓷D.打磨磁石制指南针

答案 D

解析A项,用胆矾炼铜,即由CuSO4·5H2O生成Cu,铜元素被还原,有新物质生成,发生化学反应;B项,用铁矿石炼铁,即由Fe2O3生成铁,铁元素被还原,有新物质生成,发生化学反应;C项,陶瓷是以粘土为原料高温烧结而成,发生化学反应;D项,打磨磁石制指南针,只是物质外形改变,不涉及化学反应。

5.下列关于胶体性质的叙述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Fe(OH)3胶体无色、透明,能发生丁达尔现象(×)(2015·安徽理综,9B)

(2)浓氨水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2014·重庆理综,3A)

(3)用可见光束照射以区别溶液和胶体(√)(2014·福建理综,8D)

(4)稀豆浆、硅酸、氯化铁溶液均为胶体(×)(2013·四川理综,2B)

(5)H+、K+、S2-、Br-能在Fe(OH)3胶体中大量共存(×)(2013·安徽理综,9C)

1.(2016·北京海淀区下学期期中)拉烟飞行原理是用氮气将拉烟剂带入飞机燃料燃烧后喷出的高温气体中,其中的水蒸气与汽化后的彩色拉烟剂遇冷凝结形成“彩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彩雾”是一种混合物

B.上述过程中有物理变化

C.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促使拉烟剂汽化

D.“彩雾”的形成与焰色反应的原理相同

答案 D

解析A项,“彩雾”中包括水蒸气和汽化后的彩色拉烟剂,因此是混合物;B项,“彩雾”是由高温气体中的水蒸气与汽化后的拉烟剂遇冷凝结形成的,是物理变化;C项,飞机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使得拉烟剂汽化;D项,“彩雾”的形成过程显色是拉烟剂的原因,与焰色反应的原理不同。

2.(2016·辽宁六校期末)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A.明矾水解形成的Al(OH)3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物,可用于水的净化

B.工业上用石灰乳对煤燃烧后形成的烟气进行脱硫,并能回收得到石膏

C.单质硅可用于制半导体、光导纤维等

D.氯气与烧碱溶液或石灰乳反应都能得到含氯消毒剂

答案 C

解析明矾净水的原理是Al3+水解生成具有吸附性的Al(OH)3胶体,能吸附水中的悬浮物,A项正确;石灰乳的主要成分为Ca(OH)2,能吸收SO2生成亚硫酸钙,亚硫酸钙在空气中被氧化生成硫酸钙(石膏),B项正确;单晶硅可用于制半导体,二氧化硅用于制光导纤维,C 项错误;Cl2和NaOH、Ca(OH)2反应分别生成NaClO、Ca(ClO)2,次氯酸盐与CO2、H2O作用生成的HClO能杀菌消毒,D项正确。

3.关于胶体的性质与应用,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静电除尘器除去空气或工厂废气中的飘尘是利用胶体粒子的带电性而加以除去

B.明矾净水是利用胶体的吸附性

C.从颜色上无法区别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

D.由于胶粒之间的排斥作用,胶粒不易聚集成大的颗粒,所以胶体的性质相对比较稳定

答案 C

解析中和胶体粒子的电性能够使胶体聚沉,如净电除尘器吸附带电的飘尘,而使之聚沉除去,A项正确;Fe(OH)3胶体呈红褐色,FeCl3溶液呈棕黄色,因此可以从颜色上区分,C项错误;由于同种电荷的静电排斥作用,胶体相对比较稳定,D项正确。

4.分类是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下列物质分类错误的是()

A.单质:金刚石、白磷

B.酸性氧化物:SO3、CO2、NO

C.混合物:铝热剂、矿泉水、焦炉气

D.同素异形体:C60、C70、金刚石

答案 B

解析B项,NO不是酸性氧化物。

5.下列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且都有明显颜色变化的是()

A.打开盛装NO的集气瓶;冷却NO2气体

B.用冰水混合物冷却SO3气体;加热氯化铵晶体

C.木炭吸附NO2气体;将氯气通入品红溶液中

D.向品红溶液中加入Na2O2;向FeCl3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

答案 C

解析打开盛装NO的集气瓶和冷却NO2气体都发生化学反应,A项不符合题意;用冰水混合物冷却SO3气体、加热氯化铵晶体,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反应,但均无颜色变化,B项不符合题意;木炭吸附NO2气体是物理变化,将氯气通入品红溶液中发生化学反应,且均有颜色变化,C项符合题意;向品红溶液中加入Na2O2和向FeCl3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均为化学反应,D项不符合题意。

6.(2016·泉州模拟)战国所著《周礼》中记载沿海古人“煤饼烧蛎房成灰”(“蛎房”即牡蛎壳),并把这种灰称为“蜃”。蔡伦改进的造纸术,第一步沤浸树皮脱胶的碱液可用“蜃”溶于水制得。“蜃”的主要成分是()

A.CaO B.NaHCO3

C.SiO2D.CaCO3

答案 A

解析牡蛎壳为贝壳,贝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碳酸钙灼烧生成氧化钙。

7.(2016·江西丰城中学调研)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青蒿素的提取属于化学变化

B.“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有丁达尔效应

C.“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

D.古剑“沈卢”“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剂钢指的是铁的合金

答案 A

解析A项,青蒿素的提取采用低温萃取,属于物理变化;B项,雾霾形成气溶胶,能产生丁达尔效应;C项,“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即CuSO4与Fe发生置换反应生成Cu;D项,剂钢是一种铁的合金。

8.(2017·洛阳检测)“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1~100 nm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一种,

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成的物质具有的性质有()

①是溶液②是胶体③能产生丁达尔效应④能透过滤纸⑤不能透过滤纸⑥静置后会析出黑色沉淀

A.①④⑤B.②③⑤

C.②③④D.①③④⑥

答案 C

解析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形成胶体,所形成的物质能产生丁达尔效应,能透过滤纸,胶体具有介稳性,静置后不会析出黑色沉淀。

9.下图是印在食品包装内常见小袋子上的部分图案,该小袋子内的物质最有可能是()

A.铁粉B.氧化钠

C.亚硫酸钠D.生石灰

答案 A

解析铁粉很容易被O2氧化,所以可作脱氧剂。

10.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①混合物:氯水、氨水、水玻璃、水银、福尔马林、淀粉②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③CO2、NO2、P2O5均为酸性氧化物,Na2O、Na2O2为碱性氧化物④同素异形体:C60、C70、金刚石、石墨⑤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强⑥在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⑦有单质参加的反应或有单质产生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A.全部正确B.①②⑤⑦

C.②③⑥D.④⑥

答案 D

解析①水银是金属汞,属于纯净物,故错误;②只含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故错误;③NO2不属于酸性氧化物,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故错误;④C60、C70、金刚石、石墨都是碳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属于同素异形体,故正确;⑤强电解质的稀溶液由于离子浓度小,导电能力弱,故错误;⑥共价化合物在熔化状态下不导电,在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正确;⑦有单质参加的反应或有单质产生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如同素异形体间的转化是非氧化还原反应,故错误。

11.(2016·河北正定中学调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煤的气化、液化是物理变化,煤的干馏是化学变化

B.C60、液氯是单质,HD、干冰是化合物,NO2是酸性氧化物

C.烟、雾属于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D.可用热的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金属表面的石蜡

答案 C

解析A项,煤的气化、液化和干馏都是化学变化;B项,C60、液氯、HD都是单质,NO2不是酸性氧化物;D项,石蜡是多种烃的混合物,与热的饱和碳酸钠溶液不反应,故不能用热的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金属表面的石蜡。

12.(2016·安徽皖南八校第一次联考)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可将元素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

B.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可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三元酸等

C.汽油、漂白粉、水玻璃、王水均为混合物

D.纯碱、熟石灰、醋酸、食盐水均为电解质

答案 C

解析最外层电子数少的不一定是金属元素,如H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多的也不一定是非金属元素,如钋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A项错误;根据酸电离出H+的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三元酸等,B项错误;食盐水是NaCl溶液,为混合物,是电解质溶液,不是电解质,D项错误。

13.现有NH3、CO、Na、Na2O2、Fe、NO、NO2、F2、SO2、SOCl2等物质,根据它们的组成及性质进行如下分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的分类方法叫________________。

(2)淡黄色固体最终位于__________组,它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

(3)C组有一种气体常用作工业上冶炼铁的还原剂,写出高温下它还原Fe2O3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Ⅱ组中的某种物质能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该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

(5)B组中有一种物质在高温下能与水蒸气反应,若该反应过程中有8×6.02×1023个电子发生转移,则有________g该物质参加反应。

(6)Ⅱ组中有一种物质滴入水中后与水剧烈反应,常用于某种盐的脱水以制取无水盐。写出该物质与AlCl 3·6H 2O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树状分类法 (2)Ⅰ Na

[··O ··O

··]2-

Na + (3)3CO +Fe 2O 3=====高温

2Fe +3CO 2 (4)2∶1 (5)168

(6)AlCl 3·6H 2O +6SOCl 2===AlCl 3+12HCl +6SO 2↑

解析 (1)由分类图知,该分类方法为树状分类法,结合相关信息可知分类如下:

(2)淡黄色固体是Na 2O 2,其电子式为

(3)CO 为还原性气体,在高温下还原Fe 2O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O +Fe 2O 3=====高温

2Fe +3CO 2。

(4)3NO 2+H 2O===2HNO 3+NO ,NO 2发生了自身的氧化还原反应,被氧化和被还原的氮元素的质量比为2∶1。

(5)铁在高温下能够与水蒸气发生反应:3Fe +4H 2O(g)=====高温

Fe 3O 4+4H 2。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转移8 mol 电子时,有3 mol Fe 参加反应,质量为168 g 。

(6)SOCl 2遇水发生剧烈水解,可以起到脱水的作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Cl 3·6H 2O +6SOCl 2===AlCl 3+12HCl +6SO 2↑。

14.铜器久置于空气中会和空气中的水蒸气、CO 2、O 2作用产生“绿锈”,该“绿锈”俗称“铜绿”,又称“孔雀石”[化学式为Cu 2(OH)2CO 3],“铜绿”能跟酸反应生成铜盐和CO 2、H 2O 。某同学利用下述系列反应实现了“铜→铜绿→……→铜”的转化。

铜――→①铜绿――→②A ――→③Cu(OH)2――→④B ――→⑤

H

2

Cu (1)从三种不同分类标准回答,“铜绿”属于哪类物质:________________。 (2)请写出“铜绿”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解析:电场

2018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解析:电场 全国1卷 16.如图,三个固定的带电小球a 、b 和c ,相互间的距离分别为ab =5 cm ,bc =3 cm ,ca = 4 cm 。小球c 所受库仑力的合力的方向平衡于a 、b 的连线。设小球a 、b 所带电荷量的比值的绝对值为k ,则 A .a 、b 的电荷同号,169k = B .a 、b 的电荷异号,169k = C .a 、b 的电荷同号,6427k = D .a 、b 的电荷异号,6427 k = 【解析】画出c 的受力图如下两种情况:从力的方向可以判断:a 、b 的电荷异号。 设小c 所带电荷量的绝对值为c q ,设小球b 所带电荷量的绝对值为q ,,则小球a 所带电荷 量的绝对值为kq ,根据库仑定律2 r kQq F = (此式中的k 为静电力恒量,与题设k 不同)有169?=k F F bc ac ,有根据力三角形与边三角形相似,有34=bc ac F F ,解得64 27 k =,D 正确。 【答案】16.D 全国1卷 21.图中虚线a 、b 、c 、d 、f 代表匀强电场内间距相等的一组等势面,已知平面b 上的电势 为2 V 。一电子经过a 时的动能为10 eV ,从a 到d 的过程中克服电场力所做的功为6 eV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平面c 上的电势为零 B .该电子可能到达不了平面f C .该电子经过平面d 时,其电势能为4 eV D .该电子经过平面b 时的速率是经过d 时的2倍 【解析】设相邻两条等势线之间的电势差为U 0,根据从a 到d 的过程中克服电场力所做的 功为6 eV ,eV U e W 630=?=,所以V U 20=并且电势从a 向f 逐渐降低。已知平面b 上的电势为2 V ,所以平面c 上的电势为零,A 正确; 因为从a 到f ,电势降低V U 840=,所以电势能增大eV 8,动能减少eV 8,可能到达f ;但如果在a 时速度方向在a 平面内,加速度方向向左,就可能到达不了平面f ,所以B 正确。 从上图可以看出,该电子经过平面d 时,其电势能为2eV ,C 错误; 该电子经过平面b 时的动能是经过d 时的2倍,所以速率是2倍。 【答案】21.AB 全国2卷 21.如图,同一平面内的a 、b 、c 、d 四点处于匀强电场中, 电场方向与此平面平行,M 为 a 、c 连线的中点,N 为 b 、d 连线的中点。一电荷量为q (q >0)的粒子从a 点移动到b 点,其电势能减小W 1:若该粒子从 c 点移动到 d 点,其电势能减小W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步步高】2017版高考物理(全国通用)选考题专练(选修3-3)

近四年全国Ⅰ卷选考题涉及的考点与内容 命题形式 例题展示 (1)(2016·全国乙卷·33(1))(5分)关于热力学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气体吸热后温度一定升高 B.对气体做功可以改变其内能 C.理想气体等压膨胀过程一定放热 D.热量不可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E.如果两个系统分别与状态确定的第三个系统达到热平衡,那么这两个系统彼此之间也必定达到热平衡 (2)(2016·全国乙卷·33(2))(10分)在水下气泡内空气的压强大于气泡表面外侧水的压强,两压

强差Δp 与气泡半径r 之间的关系为Δp =2σ r ,其中σ=0.070 N /m.现让水下10 m 处一半径为 0.50 cm 的气泡缓慢上升.已知大气压强p 0=1.0×105 Pa ,水的密度ρ=1.0×103 kg/m 3,重力加速度大小g =10 m/s 2. (ⅰ)求在水下10 m 处气泡内外的压强差; (ⅱ)忽略水温随水深的变化,在气泡上升到十分接近水面时,求气泡的半径与其原来半径之比的近似值. 解析 (1)气体内能的改变ΔU =Q +W ,故对气体做功可改变气体内能,B 选项正确;气体吸热为Q ,但不确定外界做功W 的情况,故不能确定气体温度变化,A 选项错误;理想气体等压膨胀,W <0,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 T =C ,p 不变,V 增大,气体温度升高,内能增 大,ΔU >0,由ΔU =Q +W ,知Q >0,气体一定吸热,C 选项错误;由热力学第二定律,D 选项正确;根据热平衡性质,E 选项正确. (2)(ⅰ)由公式Δp =2σ r 得Δp =2×0.0705×10-3 Pa =28 Pa 水下10 m 处气泡内外的压强差是28 Pa. (ⅱ)气泡上升过程中做等温变化,由玻意耳定律得 p 1V 1=p 2V 2 ① 其中,V 1=43πr 31 ② V 2=43 πr 32 ③ 由于气泡内外的压强差远小于10 m 深处水的压强,气泡内压强可近似等于对应位置处的水的压强,所以有 p 1=p 0+ρgh 1=1×105 Pa +1×103×10×10 Pa =2×105 Pa =2p 0 ④ p 2=p 0 ⑤ 将②③④⑤代入①得,2p 0×43πr 31=p 0 ×43πr 3 2 2r 31=r 32 r 2r 1 =3 2 答案 (1)BDE (2)(ⅰ)28 Pa (ⅱ)3 2 命题分析与对策 1.命题特点

2018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解析电磁感应

2018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解析:电磁感应 全国1卷 17.如图,导体轨道OPQS固定,其中PQS是半圆弧,Q为半圆弧的中心,O为圆心。轨道的电阻忽略不计。OM是有一定电阻、可绕O转动的金属杆。M端位于PQS上,O M与轨道接触良好。空间存在与半圆所在平面垂直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现使OM从OQ位置以恒定的角速度逆时针转到OS位置并固定(过程Ⅰ);再使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以一定的变化率从B增加到B'(过程Ⅱ)。在过程Ⅰ、Ⅱ中,流过OM 的电荷量相等,则 B B ' 等于 A. 5 4 B. 3 2 C. 7 4 D.2 【解析】在过程Ⅰ中 R r B R t R E t I q 2 __4 1 π ? = ?Φ = = =,在过程Ⅱ中 2 2 1 ) ' (r B B R q π ? - = ?Φ =二者相等,解得 B B ' = 3 2 。 【答案】17.B 全国1卷 19.如图,两个线圈绕在同一根铁芯上,其中一线圈通过开关与电源连接,另一线圈与远处沿南北方向水平放置在纸面内的直导线连接成回路。将一小磁针悬挂在直导线正上方,开关未闭合时小磁针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开关闭合后的瞬间,小磁针的N极朝垂直纸面向里的方向转动 B.开关闭合并保持一段时间后,小磁针的N极指向垂直纸面向里的方向 C.开关闭合并保持一段时间后,小磁针的N极指向垂直纸面向外的方向

D .开关闭合并保持一段时间再断开后的瞬间,小磁针的N 极朝垂直纸面向外的方向转动 【解析】A .开关闭合后的瞬间,铁芯内磁通量向右并增加,根据楞次定律,左线圈感应电流方向在直导线从南向北,其磁场在其上方向里,所以小磁针的N 极朝垂直纸面向里的方向转动,A 正确; B 、 C 直导线无电流,小磁针恢复图中方向。 D .开关闭合并保持一段时间再断开后的瞬间,电流方向与A 相反,小磁针的N 极朝垂直纸面向外的方向转动,D 正确。 【答案】19.AD 全国2卷 18.如图,在同一平面内有两根平行长导轨,导轨间存在依次相邻的矩形匀强磁场区域, 区域宽度均为l ,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交替向上向下。一边长为 3 2 l 的正方形金属线框在导轨上向左匀速运动,线框中感应电流i 随时间t 变化的正确图线可能是 【解析】如图情况下,电流方向为顺时针,当前边在向里的磁场时,电流方向为逆时针,但因为两导体棒之间距离为磁场宽度的 2 3 倍,所以有一段时间两个导体棒都在同一方向的磁场中,感应电流方向相反,总电流为0,所以选D. 【答案】18.D 全国3卷 20.如图(a ),在同一平面内固定有一长直导线PQ 和一导线框R ,R 在PQ 的右侧。导线 PQ 中通有正弦交流电流i ,i 的变化如图(b )所示,规定从Q 到P 为电流的正方向。导线框R 中的感应电动势

【步步高】2018版浙江省高考物理《选考总复习》模块检测卷一-必修1

模块检测卷一必修1 第Ⅰ卷 一、选择题Ⅰ(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全部是矢量的一组是() A.质量、加速度B.位移、速度变化量 C.时间、平均速度D.路程、加速度 答案 B 解析质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而加速度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故A错误;位移和速度变化量都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故B正确;平均速度是矢量,而时间是标量,故C错误;路程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加速度是矢量,故D错误. 2.如图1甲所示,火箭发射时,速度能在10 s内由0增加到100 m/s;如图乙所示,汽车以108 km/h的速度行驶,急刹车时能在2.5 s内停下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1 A.10 s内火箭的速度变化量为10 m/s B.刹车时,2.5 s内汽车的速度变化量为-30 m/s C.火箭的速度变化比汽车的快 D.火箭的加速度比汽车的加速度大 答案 B

解析10 s内火箭的速度变化量为100 m/s,加速度为10 m/s2;2.5 s内汽车的速度变化量为-30 m/s,加速度大小为12 m/s2,故汽车的速度变化快,加速度大. 3.杭州第二中学在去年的秋季运动会中,高二(9)班的某同学创造了100 m和200 m短跑项目的学校纪录,他的成绩分别是10.84 s和21.80 s.关于该同学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同学100 m的平均速度约为9.23 m/s B.该同学在100 m和200 m短跑中,位移分别是100 m和200 m C.该同学的200 m短跑的平均速度约为9.17 m/s D.该同学起跑阶段加速度与速度都为零 答案 A 解析100 m是直道,而200 m有弯道. 4.一辆汽车运动的v-t图象如图2,则汽车在0~2 s内和2~3 s内相比() 图2 A.位移大小相等B.平均速度相等 C.速度变化相同D.加速度相同 答案 B 解析由图象面积可知位移大小不等,平均速度均为v 2=2.5 m/s,B正确;速度变化大小相等, 但方向相反,由斜率可知0~2 s内加速度小于2~3 s内加速度. 5.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施廷懋凭高难度的动作夺得三米板女子跳水冠军.起跳前,施廷懋在跳板的最外端静止站立时,如图3所示,则()

2018高考物理步步高第五章第1讲

2018高考物理步步高第五章第1讲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考试内容范围及要求 高考命题解读 内容 要求 说明 1.考查方式 能量观点是高中物理解决问题的三大方法之一,既在选择题中出现,也在综合性的计算题中应用,常将功、功率、动能、势能等基础知识融入其他问题考查,也常将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功能关系作为解题工具在综合题中应用. 2.命题趋势 通过比较,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功能关系的应用在近两年有增加的趋势,常将功和能的知识和方法融入其他问题考查,情景设置为多过程,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9.功和功率 Ⅱ 弹性势能的表达式不作要求 10.动能 动能定理 Ⅱ 11.重力势能 Ⅱ 12.弹性势能 Ⅰ 13.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Ⅱ 14.能量守恒 Ⅰ 实验四:探究动能定理 实验五:验证机械能守恒定 律 第1讲 功 功率 动能定理 一、功 1.定义: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如果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了一段位移,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2.必要因素: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 3.物理意义: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4.计算公式 (1)恒力F 的方向与位移l 的方向一致时:W =Fl .

(2)恒力F 的方向与位移l 的方向成某一夹角α时:W =Fl cos_α. 5.功的正负 (1)当0≤α<π 2 时,W >0,力对物体做正功. (2)当π 2<α≤π时,W <0,力对物体做负功,或者说物体克服这个力做了功. (3)当α=π 2时,W =0,力对物体不做功. 6.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功 做功情形 图例 备注 都做正功 (1)一对相互作用力做的总功与参考系无关 (2)一对相互作用力做的总功W =Fl cos α.l 是相对位移,α是F 与l 间的方向夹角 (3)一对相互作用力做的总功可正、可负,也可为零 都做负功 一正一负 一为零 一为正 一为负 ]7.一对平衡力的功 一对平衡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若物体静止,则两个力都不做功;若物体运动,则这一对力所做的功一定是数值相等,一正一负或均为零. 二、功率 1.定义:功与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的比值. 2.物理意义:描述力对物体做功的快慢. 3.公式 (1)P =W t ,P 为时间t 内物体做功的快慢. (2)P =F v ①v 为平均速度,则P 为平均功率. ②v 为瞬时速度,则P 为瞬时功率. ③当力F 和速度v 不在同一直线上时,可以将力F 分解或者将速度v 分解. 深度思考 由公式P =F v 得到F 与v 成反比正确吗?

2018年高三复习步步高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知识点及习题

考纲要求 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和原子团等概念的含义。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4.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5.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考点一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1.原子、分子、离子、元素的概念比较 原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分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一般分子由原子通过共价键构成,但稀有气体是单原子分子。 离子:离子是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离子有阳离子和阴离子之分。 元素: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物质的组成是指纯净物中所含有的元素。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有游离态和化合态。 2.元素、微粒及物质间的关系图 3.同素异形体 4.简单分类法——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

(1)明确分类标准是对物质正确树状分类的关键 (2)树状分类法在无机化合物分类中的应用 无机化合物 ????????????? 氢化物:HCl 、H 2S 、H 2O 、NH 3等 氧化物????? 不成盐氧化物:CO 、NO 等成盐氧化物???? ? 碱性氧化物:Na 2O 、CaO 等酸性氧化物:CO 2 、P 2 O 5 等 两性氧化物:Al 2 O 3 等过氧化物:Na 2 O 2 、H 2 O 2 等 酸? ?? ???? 按电离出的H + 数??? ?? 一元酸:HCl 、HNO 3 等二元酸:H 2SO 4、H 2 S 等三元酸:H 3PO 4 等 按酸根是否含氧? ???? 无氧酸:HCl 、H 2 S 等 含氧酸:HClO 4、H 2SO 4 等按酸性强弱 ? ???? 强酸:HCl 、H 2SO 4、HNO 3 等 弱酸:CH 3 COOH 、HF 等按有无挥发性? ???? 挥发性酸:HNO 3 、HCl 等难挥发性酸:H 2SO 4、H 3 PO 4 等

2019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力学实验

2019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力学实验 1.(2018全国理综).(11分) 图1为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图中打点计时器的电源为50Hz 的交流电源,打点的时间间隔用Δt 表示。在小车质量未知的情况下,某同学设计了一种方法用来研究“在外力一定的条件下,物体的加速度与其质量间的关系”。 (1)完成下列实验步骤中的填空: ①平衡小车所受的阻力:小吊盘中不放物块,调整木板右端的高度,用手轻拨小车,直到打点计时器打出一系列________的点。 ②按住小车,在小吊盘中放入适当质量的物块,在小车中放入砝码。 ③打开打点计时器电源,释放小车,获得带有点列的纸袋,在纸袋上标出小车中砝码的质量m 。 ④按住小车,改变小车中砝码的质量,重复步骤③。 ⑤在每条纸带上清晰的部分,没5个间隔标注一个计数点。测量相邻计数点的间距s 1,s 2,…。求出与不同m 相对应的加速度a 。 ⑥以砝码的质量m 为横坐标 1a 为纵坐标,在坐标纸上做出1m a -关系图线。若加速度与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成反比,则1 a 与m 处应成_________关系(填“线性”或“非线性”)。 (2)完成下列填空: (ⅰ)本实验中,为了保证在改变小车中砝码的质量时,小车所受的拉力近似不变,小吊盘和盘中物块的质量之和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设纸带上三个相邻计数点的间距为s 1、s 2、s 3。a 可用s 1、s 3和Δt 表示为a=__________。图2为用米尺测量某一纸带上的s 1、s 3的情况,由图可读出s 1=__________mm ,s 3=__________。 由此求得加速度的大小a=__________m/s 2 。 (ⅲ)图3为所得实验图线的示意图。设图中直线的斜率为k ,在纵轴上的截距为b ,若牛顿定律成立,则小车受到的拉力为___________,小车的质量为___________。 【解析与答案】(1)间距相等的点。(2)线性 (2)(i )远小于m (ii)2 1 3213)(50)5(2t s s t s s a ?-=?-= cm s 43.225.168.31=-=

北京市2018-2020年高考各地物理模拟试题分类(10)——波粒二象性 原子物理

2018-2020年北京高考各地模拟试题分类(10)——波粒二象性 原子物理 一.选择题(共36小题) 1.(2020?海淀区校级三模)蓝光光碟是利用波长较短(波长约为405nm)的蓝色激光读取和写入数据的光碟,而传统DVD需要光头发出红色激光(波长约为650nm)来读取或写入数据。对于光存储产品来说,目前蓝光是最先进的大容量光碟格式,蓝光极大地提高了光盘的存储容量。如图所示,一束由红、蓝两单色激光组成的复色光从水中射向空气中,并分成a、b两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用a光照射不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用b光照射就一定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 B.用b光可在光盘上记录更多的数据信息 C.使用同种装置,用b光做双缝干涉实验得到的条纹比用a光得到的条纹宽 D.b光在水中传播的速度较a光大 2.(2020?朝阳区二模)已知某种光的频率为γ,水对这种光的折射率为n,普朗克常量为h,光速为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种光子进入水中后的波长为 B.这种光子进入水中后的能量为 C.这种光经过同样的小孔发生衍射现象,在水中衍射现象比在空气中明显 D.用该光和频率为2γ的光分别照射同种金属均有电子逸出,两遏止电压之比小于1:2 3.(2020?西城区二模)激光陀螺仪是很多现代导航仪器中的关键部件,广泛应用于民航飞机等交通工具。激光陀螺仪的基本元件是环形激光器,其原理结构比较复杂,我们简化为如图所示模型:由激光器发出的A、B两束激光,经完全对称的两个通道(图中未画出)在光电探测器处相遇,产生干涉条纹。如果整个装置本身具有绕垂直纸面的对称轴

转动的角速度,那么沿两个通道的光的路程差就会发生变化,同时光电探测器能检测出干涉条纹的变化,根据此变化就可以测出整个装置的旋转角速度。某次测试,整个装置从静止开始,绕垂直纸面的对称轴,顺时针方向逐渐加速旋转,最后转速稳定,这个过程中光电探测器的中央位置C处检测出光强经过了强﹣弱﹣强﹣弱﹣强的变化过程。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束激光的频率大于B束激光的频率 B.整个装置加速转动过程中,A束激光到达光电探测器的路程逐渐变大 C.整个装置加速转动过程中,C处始终没有出现干涉明条纹 D.整个装置加速转动过程中,两束激光的路程差变化了2个波长 4.(2020?朝阳区二模)已知某种光的频率为v,光速为c,普朗克常量为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种光子的波长为cv B.这种光子的动量为 C.该光与另一束强度相同、频率为2v的光相遇时可以产生光的干涉现象 D.用该光照射逸出功为W的金属有电子逸出,则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hv﹣W 5.(2020?丰台区二模)如图所示,一束复色光从空气中射入水中,分成两束单色光a和b,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水中,a光的频率大于b光的频率 B.在水中,a光的光速大于b光的光速 C.在水中,a光的波长大于b光的波长 D.若a光照射到某金属上能发生光电效应,则b光照射该金属上也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

2018年高考物理《步步高》(全国通用

2018年高考物理《步步高》(全国通用?含答案 及详细解析)专题复习题 (2套“微专题”题+1套章末综合练习题,共3套题) 第十一章交变电流 1.考点及要求:(1)交变电流、交变电流的图象(Ⅰ);(2)正弦交变电流的函数表达式、峰值和有效值(Ⅰ).2.方法与技巧:(1)线圈每经过中性面一次,电流方向改变一次;从中性面开始转动时,i-t图象为正弦函数图象;(2)交变电流的求解一般选择一个周期,利用电流的热效应来求解. 1.(交变电流的产生)如图1甲所示,矩形线圈abcd在匀强磁场中逆时针匀速转动时,线圈中产生的交流电如图乙所示,设沿abcda方向为电流正方向,则() 图1 A.乙图中Oa时间段对应甲图中①至②图的过程 B.乙图中c时刻对应甲图中的③图 C.若乙图中d等于0.02 s,则1 s内电流的方向改变了50次 D.若乙图中d等于0.02 s,则交流电的频率为25 Hz 2.(交变电流的瞬时值表达式和图象)(多选)在匀强磁场中,一矩形金属线框绕与磁感线垂直

的转动轴匀速转动,如图2甲所示.产生的交变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2 A.t=0.01 s时穿过线框的磁通量最小 B.该交变电动势的有效值为11 2 V C.该交变电动势的瞬时值表达式为e=222sin(100πt) V D.电动势瞬时值为22 V时,线框平面与中性面的夹角为45° 图3 3.(交变电流的有效值)一台小型发电机产生的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正弦规律图象如图3所示,已知发电机线圈内阻为5 Ω,仅外接一只电阻为105 Ω的灯泡,则() A.线圈从垂直于中性面的位置开始转动 B.电路中的电流方向每秒改变50次 C.灯泡两端的电压为220 V D.发电机线圈内阻每秒产生的焦耳热为20 J 图4 4.(交变电流的“四值”)如图4所示,矩形线圈abcd与可变电容器C、理想电流表组成闭合电路.线圈在有界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的bc边匀速转动,转动的角速度ω=100π rad/s.线圈的匝数N=100,边长ab=0.2 m、ad=0.4 m,电阻不计.磁场只分布在bc边的左 侧,磁感应强度大小B=2 16πT.电容器放电时间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线圈产生的交流电动势的峰值为50 V B.该线圈产生的交流电动势的有效值为25 2 V

高2021届高2018级版步步高3-5高中物理第四章 4-5

4 实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5 不确定关系 [学习目标] 1.了解德布罗意物质波假说的内容, 知道德布罗意波的波长和粒子动量的关系.2.知道粒子和光一样具有波粒二象性, 了解电子波动性的实验验证.3.初步了解不确定关系的内容, 感受数学工具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一、实物粒子的波动性 1.德布罗意波 (1)定义:任何运动着的物体, 小到电子、质子, 大到行星、太阳, 都有一种波与它相对应, 这种波叫物质波, 又叫德布罗意波. (2)德布罗意波的波长、频率的计算公式为λ=h p , ν=E h . (3)我们之所以看不到宏观物体的波动性, 是因为宏观物体的动量太大, 德布罗意波的波长太小. 2.电子波动性的实验验证 (1)实验探究思路:干涉、衍射是波特有的现象, 如果实物粒子具有波动性, 则在一定条件下, 也应该发生干涉或衍射现象. (2)实验验证:1926年戴维孙观察到了电子衍射图样, 证实了电子的波动性. (3)汤姆孙做电子束穿过多晶薄膜的衍射实验, 也证实了电子的波动性. 二、氢原子中的电子云 1.定义:用点的多少表示的电子出现的概率分布. 2.电子的分布:某一空间范围内电子出现概率大的地方点多, 电子出现概率小的地方点少.电

子云反映了原子核外的电子位置的不确定性, 说明电子对应的波也是一种概率波. 三、不确定关系 1.定义:在经典物理学中, 一个质点的位置和动量是可以同时测定的, 在微观物理学中, 要同时测出微观粒子的位置和动量是不太可能的, 这种关系叫不确定关系. 2.表达式:Δx·Δp x≥h 4π.其中以Δx表示粒子位置的不确定量, 以Δp x表示粒子在x方向上的动量的不确定量, h是普朗克常量.

2018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解析必修1

2018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解析:必修1 全国2卷 19.甲、乙两汽车同一条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其速度—时间图像分别如图中甲、乙两条曲 线所示。已知两车在t 2时刻并排行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车在t 1时刻也并排行驶 B .t 1时刻甲车在后,乙车在前 C .甲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增大后减小 D .乙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减小后增大 【解析】因为在1t 到2t 之间,两汽车的位移不等,已知两车在t 2时刻并排行驶,所以两车在t 1时刻不并排行驶,因为乙甲x x (面积法求位移),所以t 1时刻甲车在后,乙车在前,A 错误,B 正确; 根据斜率法求加速度,甲、乙两车的加速度大小都先减小后增大,所以C 错误D 正确。 【答案】19.BD 18.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 两车的位置x 随时间t 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t 1时刻两车速度相等 B .从0到t 1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相等 C .从t 1到t 2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相等 D .从t 1到t 2时间内的某时刻,两车速度相等

【解析】速度大小等于图象的斜率,A 错误,应该是位置相同;因为初始位置不同,虽然t 1 时刻位置相同,但从0到t 1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不相等,B 错误;起、终位置相同,都是直线运动,所以位移相等,C 正确;当甲的斜率与乙相等时,速度相等,D 正确; 【答案】 18.CD 江苏省卷 3.某弹射管每次弹出的小球速度相等.在沿光滑竖直轨道自由下落过程中,该弹射管保持水平,先后弹出两只小球.忽略空气阻力,两只小球落到水平地面的 (A )时刻相同,地点相同 (B )时刻相同,地点不同 (C )时刻不同,地点相同 (D )时刻不同,地点不同 【解析】根据2 2 1h gt = ,竖直方向的分运动相同,,两只小球落到水平地面的时刻相同,根据vt x =,平抛运动的时间不同,地点不同。 【答案】3.B 海南物理卷 1.一攀岩者以1m/s 的速度匀速向上攀登,途中碰落了岩壁上的石块,石块自由下落。3s 后攀岩者听到石块落地的声音,此时他离地面的高度约为 A. 10m B. 30m C. 50m D. 70m 1.【解析】设石块自由落体的时间为t ,他离地面的高度为h ,则2 2 131gt h =?-(2 /8.9s m g =),3340 =+h t ,解得s t 87.2=,m h 4.43=。选C 【答案】C 北京卷 20.根据高中所学知识可知,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小球,将落在正下方位置。但实际上,赤道 上方200m 处无初速下落的小球将落在正下方位置偏东约6cm 处,这一现象可解释为,除重力外,由于地球自转,下落过程小球还受到一个水平向东的“力”,该“力”与竖直方向的速度大小成正比,现将小球从赤道地面竖直上抛,考虑对称性,上升过程该“力”水平向西,则小球 A .到最高点时,水平方向的加速度和速度均为零 B .到最高点时,水平方向的加速度和速度均不为零 C .落地点在抛出点东侧 D .落地点在抛出点西侧 【解析】到最高点时,水平方向的加速度为零,因为该“力”与竖直方向的速度大小成正比。速度不为零,因为上升过程该“力”水平向西。 因为上升过程向西加速运动,则下落过程向西减速运动,所以落地点在抛出点西侧。

2018届《步步高》高考生物(全国通用)一轮复习加练半小时(考点全覆盖)

2018届《步步高》高考生物(全国通用)一轮复习加练半小时(考点全覆盖)

1.(2017·佳木斯一模)关于蓝藻和酵母菌的比较,错误的是() A.二者的标志性区别是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B.这两种细胞都能在核糖体上合成蛋白质 C.蓝藻中有进行光合作用的叶绿体,酵母菌没有 D.在细胞分裂时酵母菌有染色体的复制 2.下面关于硝化细菌和蓝藻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都是原核生物②都是自养生物③都是单细胞生物 ④都是需氧型生物 A.只有①B.只有①② C.只有①②③D.①②③④ 3.(2017·银川一模)关于颤藻和黑藻的说法正确的是() A.颤藻和黑藻细胞内的DNA都呈环状 B.颤藻细胞和黑藻细胞所含有的色素种类相同 C.颤藻和黑藻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有真正的细胞核 D.颤藻和黑藻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相同 4.(2017·蚌埠二中等四校联考)关于图中a、b、c三类生物及其共同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c中生物都具有细胞结构,且都有细胞壁,细胞壁的成分存在差异 B.b中生物只有蓝藻含有叶绿素,且都构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C.b中生物只有烟草花叶病毒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 D.a中生物都含有2种核酸,且遗传物质相同 5.(2017·郸城一模)细胞的统一性体现在()

①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②细胞都有相似的基本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等 ③真核细胞细胞核内有染色体,原核细胞无染色体,但有拟核,其中都含有DNA ④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都多种多样 A.②④B.②③ C.①②D.①②③ 6.(2017·定州一模)下列哪一组可解释细胞的统一性、细胞的多样性() A.相同的结构基础;细胞分化 B.相同的生理功能;细胞增殖 C.相同的化合物组成;细胞分化 D.相同的元素组成;细胞增殖 7.下列关于细胞这一最基本生命系统共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都有磷脂和蛋白质构成的细胞膜 B.都有膜包被的功能专一的细胞器 C.都以核糖体作为蛋白质合成场所 D.都在DNA分子中储存遗传信息 8.关于下图所示生物或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a、b、c、d均由DNA储存遗传信息 B.a、b、c、d均能进行有氧呼吸 C.b、d均可在叶绿体中合成有机物 D.b、c、d均具有由纤维素和果胶构成的细胞壁 9.(2017·北大附中一模)下列是关于几类生物的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菌和蓝藻在结构上有统一性,具体体现在它们都有细胞壁、细胞膜、核糖体及相同类型的遗传物质等 B.硝化细菌与变形虫在结构上的根本区别是前者有细胞壁,营养方式属于自养型,后者无细胞壁,营养方式属于异养型

物理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答案

实验基础知识 一、螺旋测微器的使用 1.构造:如图1所示,B为固定刻度,E为可动刻度. 图1 2.原理:测微螺杆F与固定刻度B之间的精密螺纹的螺距为0.5mm,即旋钮D每旋转一周,F前进或后退0.5mm,而可动刻度E上的刻度为50等份,每转动一小格,F前进或后退0.01mm,即螺旋测微器的精确度为0.01mm.读数时估读到毫米的千分位上,因此,螺旋测微器又叫千分尺. 3.读数:测量值(mm)=固定刻度数(mm)(注意半毫米刻度线是否露出)+可动刻度数(估读一位)×0.01(mm). 如图2所示,固定刻度示数为2.0mm,半毫米刻度线未露出,而从可动刻度上读的示数为15.0,最后的读数为:2.0mm+15.0×0.01mm=2.150mm. 图2 二、游标卡尺 1.构造:主尺、游标尺(主尺和游标尺上各有一个内、外测量爪)、游标卡尺上还有一个深度尺.(如图3所示)

图3 2.用途:测量厚度、长度、深度、内径、外径. 3.原理:利用主尺的最小分度与游标尺的最小分度的差值制成. 不管游标尺上有多少个小等分刻度,它的刻度部分的总长度比主尺上的同样多的小等分刻度少1mm.常见的游标卡尺的游标尺上小等分刻度有10个的、20个的、50个的,其规格见下表: 4.读数:若用x表示从主尺上读出的整毫米数,K表示从游标尺上读出与主尺上某一刻度线对齐的游标的格数,则记录结果表示为(x+K×精确度)mm. 三、常用电表的读数 对于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问题,首先要弄清电表量程,即指针指到最大刻度时电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压或电流,然后根据表盘总的刻度数确定精确度,按照指针的实际位置进行读数即可. (1)0~3V的电压表和0~3A的电流表的读数方法相同,此量程下的精确度分别是0.1V和0.1A,看清楚指针的实际位置,读到小数点后面两位. (2)对于0~15V量程的电压表,精确度是0.5V,在读数时只要求读到小数点后面一位,即读到0.1V. (3)对于0~0.6A量程的电流表,精确度是0.02A,在读数时只要求读到小数点后面两位,这时要求“半格估读”,即读到最小刻度的一半0.01A.

2018年高考物理最有可能考的类型题(解析版)

2018高考物理最有可能考的类型题 1. 如图所示,用两根长度均为l的轻绳将一重物悬挂在水平的天花板下,轻绳与天花板的夹角为θ,整个系统静止,这时每根轻绳中的拉力为T。现将一根轻绳剪断,当小球摆至最低点时,轻绳中的拉力为T′。θ为某一值时,最大。此最大值为() A. B. 2 C. D. 【答案】A 【解析】剪断细线之前:2Tsinθ=mg;剪断细线后,摆到最低点时:,由牛顿第二定律:;联立解得,由数学知识可知,此比值的最大值为,故选A. 2. 我国已掌握“半弹道跳跃式高速再入返回技术”,为实现“嫦娥”飞船月地返回任务奠定基础。如图虚线为大气层边界,返回器与服务舱分离后,从a点无动力滑入大气层,然后从c点“跳”出,再从e点“跃”入,实现多次减速,可避免损坏返回器。d点为轨迹的最高点,离地心的距离为r,返回器在d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地球质量为M,引力常量为G。则返回器 A. 在b点处于失重状态 B. 在a、c、e点时的动能相等 C. 在d点时的加速度大小为 D. 在d点时的速度大小v> 【答案】C 【解析】由题意知,返回器从b点加速跳出,处于超重状态,故A错误;从a到e会经大气层,有能量的损

耗,在a、c、e三点时的速度不等,逐次减小,故B错误;在d点受万有引力:,所以加速度,故C正确;在d点,,解得速度为:,所以D错误。 3. 如图所示,abc为半径为r的半圆,圆心为O,cde为半径为2r的圆弧,两圆孤相切于c点,空间有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带电微粒1、2分别由a、e两点同时开始沿圆弧运动,经时间t1在c点相碰,碰撞时间很短,碰后结合成个微粒3,微粒3经时间t2第一次到达O点。不计微粒的重力和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则() A. 微粒1带正电 B. 微粒3可能沿逆时针方向运动到O点 C. 微粒1和2的电荷量之比为q1:q2=3:1 D. t1:t2=2:5 【答案】CD 【解析】粒子运动过程只受洛伦兹力作用,故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洛伦兹力做向心力;根据粒子偏转方向,由左手定则可得:微粒1带负电,微粒2带正电,A错误;根据洛伦兹力做向心力可得,所以粒子轨道半径;粒子运动周期;故根据粒子运动时间及运动轨迹可得 ,所以;那么微粒1,2碰撞后结合成微粒3,故由质量守恒可得:微粒3的质量为;微粒3在c点的速度水平,且只受洛伦兹力,故由微粒3运动到O点可得,且微粒3的轨道半径为;且微粒3在c点的洛伦兹力方向向下;故若,则微粒3沿逆时针做圆周运动,且,所以,,与矛盾,故该情况不成立;若

高2021届高2018级版步步高3-5高中物理第四章 1

1量子概念的诞生 [学习目标] 1.知道热辐射、黑体和黑体辐射的概念, 知道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2.知道普朗克提出的能量子假说. 一、热辐射 1.定义:我们周围的一切物体都在辐射电磁波, 这种辐射与物体的温度有关, 所以叫热辐射. 2.特点:热辐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情况随物体的温度而有所不同. 二、黑体与黑体辐射 1.黑体:某种物体能够完全吸收入射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而不发生反射, 这种物体就是绝对黑体, 简称黑体. 2.黑体辐射特点: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

三、能量子 1.定义:普朗克认为, 黑体辐射是谐振子向外辐射的各种电磁波.谐振子的能量是不连续的, 而只能取一些分立的值, 即E n =nhν(n =1,2,3, …), 最小的一份能量称为能量子. 2.大小:ε=hν, 其中ν是谐振动(电磁波)的频率, h 是普朗克常量, h =6.63×10 -34 J·s. 3.能量的量子化:在微观世界中能量是量子化的, 或者说微观粒子的能量是分立的. [即学即用]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黑体一定是黑色的物体.( × ) (2)能吸收各种电磁波而不反射电磁波的物体叫黑体.( √ ) (3)温度越高, 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越大.( √ ) (4)微观粒子的能量只能是能量子的整数倍.( √ ) (5)能量子的能量不是任意的, 其大小与电磁波的频率成正比.( √ ) 2.人眼对绿光较为敏感, 正常人的眼睛接收到波长为530 nm 的绿光时, 只要每秒钟有6个绿光的光子射入瞳孔, 眼睛就能察觉.普朗克常量为6.63×10-34 J·s, 光速为3×108 m/s, 则人眼 能察觉到绿光时所接收到的最小功率约是( ) A.2.3×10-18 W B.3.8×10 -19 W C.7.0×10-10 W D.1.2×10 -18 W 答案 A 解析 因为只要每秒钟有6个绿光的光子射入瞳孔, 眼睛就能察觉.所以察觉到绿光时所接收到的最小功率P =E t , 式中t =1 s 时E =6ε, 又ε=hν=h c λ , 可解得P ≈2.3×10- 18 W. 一、黑体辐射的规律 [导学探究]

2018年高考物理分类题库(18)

考点十四电学实验 1.(2018·全国卷I ·T23)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在25℃~80℃范围内某热敏电阻的温度特性。所用器材有:置于温控室(图中虚线区域)中的热敏电阻R T,其标称值(25 ℃时的阻值)为900.0 Ω;电源E(6 V,内阻可忽略);电压表(量程150 mV);定值电阻R0(阻值20.0 Ω),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为 1 000 Ω);电阻箱R2(阻值范围0~999.9 Ω);单刀开关S1,单刀双掷开关S2。 实验时,先按图甲连接好电路,再将温控室的温度t升至80.0 ℃。将S2与1端接通,闭合S1,调节R1的滑片位置,使电压表读数为某一值U0;保持R1的滑片位置不变,将R2置于最大值,将S2与2端接通,调节R2,使电压表读数仍为U0;断开S1,记下此时R2的读数。逐步降低温控室的温度t,得到相应温度下R2的阻值,直至温度降到25.0 ℃。实验得到的R2-t数据见下表。 t/℃25.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R2/Ω900.0 680.0 500.0 390.0 320.0 270.0 240.0 回答下列问题: (1)在闭合S1前,图甲中R1的滑片应移动到 (填“a”或“b”)端。 (2)在图乙的坐标纸上补齐数据表中所给数据点,并作出R2-t曲线。

(3)由图乙可得到R T在25℃~80℃范围内的温度特性。当t=44.0 ℃时,可得R T= Ω。 (4)将R T握于手心,手心温度下R2的相应读数如图丙所示,该读数为Ω,则手心温度为℃。 【解析】(1)为了保护测量电路,在闭合S1前,图甲中R1的滑片应移动到b端。 (2)在图乙的坐标纸上补齐数据表中所给数据点,做出R2-t曲线如图所示。 (3)由作出的R2-t曲线可知,当t=44.0 ℃时,可得R T=450 Ω。

【步步高】2020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 第一章高考热点探究

高考热点探究 一、运动学图象 1.(2020·海南·8改编)一物体自t=0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图线如图1所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在0~6 s内,物体离出发点最远为30 m B.在0~6 s内,物体的位移为40 m 图1 C.在0~4 s内,物体的平均速率为7.5 m/s D.在5~6 s内,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做负功 2.(2020·天津·3)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2所示, 规 定向右为正方向,则该质点在前8 s内平均速度的大小和 方 向分别为( ) A.0.25 m/s 向右B.0.25 m/s 向左 C.1 m/s 向右D.1 m/s 向左图2 二、运动情景的分析及运动学公式的应用 3.(2020·新课标全国·15改编)一质点开始时做匀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起受到一恒力作用.此后,该质点的动能不可能 ( )

A.一直增大 B.先逐渐减小至零,再逐渐增大 C.先逐渐增大至某一最大值,再逐渐减小 D.先逐渐减小至某一非零的最小值,再逐渐增大 4.(2020·天津·3)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x=5t+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质点 ( ) A.第1 s内的位移是5 m B.前2 s内的平均速度是6 m/s C.任意相邻的1 s内位移差都是1 m D.任意1 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2 m/s

5.(2020·山东·18)如图3所示,将小球a从地面以初速度v 竖直上抛的同时,将另一相同质量的小球b从距地面h处由静止释 放,两球恰在h 2 处相遇(不计空气阻力).则( ) A.两球同时落地 B.相遇时两球速度大小相等图3 C.从开始运动到相遇,球a动能的减少量等于球b动能的增加量 D.相遇后的任意时刻,重力对球a做功功率和对球b做功功率相等6.(2020·课标全国·24)短跑名将博尔特在北京奥运会上创造了100 m和200 m 短跑项目的新世界纪录,他的成绩分别为9.69 s和19.30 s.假定他在100 m 比赛时从发令到起跑的反应时间是0.15 s,起跑后做匀加速运动,达到最大速率后做匀速运动.200 m比赛时,反应时间及起跑后加速阶段的加速度和加速度时间与100 m比赛时相同,但由于弯道和体力等因素的影响,以后的平均速度只有跑100 m时最大速率的96%.求: (1)加速所用时间和达到的最大速率; (2)起跑后做匀加速度运动的加速度.(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2011--2018年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49.安培力

第7题图 A B 第49节 安培力 1.2018年浙江卷(4月选考)7.处于磁场B 中的矩形金属线框可绕轴OO ' 转动,当线框中通以电流Ⅰ时,如图所示,此时线框左右两边受安培力F 的方向正确的是( D ) 2.2015年上海卷25.如图,两根通电长直导线a 、b 平行放置,a 、b 中的电流强度分别为I 和2I ,此时a 受到的磁场力为F ,若以该磁场力的方向为正,则b 受到的磁场力为________。当在a 、b 的正中间再放置一根与a 、b 平行共面的通电长直导线c 后,a 受到的磁场力大小变为2F ,则此时b 受到的磁场力为________。 答案:-F ;-3F 或5F 解析:由牛顿第三定律,b 受到a 对它的的磁场力为 -F ;a 、b 的正中间再放置一根与a 、b 平行共面的通电长直导线c 后,c 在a 、b 两导线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c 导线对b 导线的作用力是它对a 导线作用力的两倍,方向相反,a 受到的磁场力大小变为2 F ,那么c 导线对a 导线的作用力可能是F ,也可能是-3F ,c 导线对b 导线的作用力可能是-2 F ,也可能是6F ,故此时b 受到的磁场力为-3F 或5F 。 3.2015年江苏卷 4. 如图所示,用天平测量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下列各选项所示的载流线圈匝数相同,边长 MN 相等,将它们分别挂在天平的右臂下方。 线圈中通有大小相同的电流,天平处于平衡状态。 若磁场发生微小变化,天平最容易失去平衡的是 ( A ) 解析:由题意知,根据F=BIL ,处于磁场中的导体,有效长度越长,受安培力越大,天平越容易失去平衡,由题图知,选项A 中导体的有效长度最长,所以选项A 正确。 4. 2011年新课标版 (A) (B) (C) (D) M N M N M N b 2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