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

文献
文献

徐胜元

简介:徐胜元,男,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获得博士学位。

研究方向:1、鲁棒控制与滤波2、广义系统3、非线性系统

2017年

SCI

1.Relaxed conditions for stability of time-varying delay systems ☆TH Lee,HP Ju,S Xu 《Automatica》, 2017, 75:11-15

EI

1.Relaxed conditions for stability of time-varying delay systems ☆TH Lee,HP Ju,S Xu 《Automatica》, 2017, 75:11-15

2.Adaptive Tracking Control for Uncertain Switched Stochastic Nonlinear Pure-feedback Systems with Unknown Backlash-like HysteresisG Cui,S Xu,B Zhang,J Lu,Z Li,...《Journal of the Franklin Institute》, 2017

2016年

SCI

1..Finite-time output feedback control for a class of stochastic low-order nonlinear systemsL Liu,S Xu,Y Zhang《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rol》, 2016:1-16

2.Universal adaptive control of feedforward nonlinear systems with unknown input and state delaysX Jia,S Xu,Q Ma,Y Li,Y Chu《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rol》, 2016, 89(11):1-19

3.Robust adaptive control of strict-feedback nonlinear systems with unmodeled dynamics and time-varying delaysX Shi,S Xu,Y Li,W Chen,Y Chu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rol》, 2016:1-18

4.Stabilization of hybrid neutral stochastic differential delay equations by delay feedback controlW Chen,S Xu,Y Zou《Systems & Control Letters》, 2016, 88(1):1-13

5.Multi-agent zero-sum differential graphical games for disturbance rejection in distributed control ☆Q Jiao,H Modares,S Xu,FL Lewis,KG Vamvoudakis

《Automatica》, 2016, 69(C):24-34

6.Semiactive Inerter and Its Application in Adaptive Tuned Vibration Absorbers

Y Hu,MZQ Chen,S Xu,Y Liu《IEEE Transactions on Control Systems Technology》, 2016:1-7

7.Decentralised adaptive output feedback stabilisation for stochastic time-delay systems via LaSalle-Yoshizawa-type theoremT Jiao,S Xu,J Lu,Y Wei,Y Zou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rol》, 2016, 89(1):69-83

8.Coverage control for heterogeneous mobile sensor networks on a circle

C Song,L Liu,G Feng,S Xu《Automatica》, 2016, 63(3):349-358

EI

1.Finite-time output feedback control for a class of stochastic low-order nonlinear systemsL Liu,S Xu,Y Zhang《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rol》, 2016:1-16

2.Unified filters design for singular Markovian jump systems with time-varying delaysG Zhuang,S Xu,B Zhang,J Xia,Y Chu,...《Journal of the Franklin

Institute》, 2016, 353(15):3739-3768

3.Improvement on stability conditions for continuous-time T–S fuzzy systems

J Chen,S Xu,Y Li,Z Qi,Y Chu

《Journal of the Franklin Institute》, 2016, 353(10):2218-2236

4.Universal adaptive control of feedforward nonlinear systems with unknown input and state delaysX Jia,S Xu,Q Ma,Y Li,Y Chu《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rol》, 2016, 89(11):1-19

5.H∞ Control with Transients for Singular Systems Z Feng,J Lam,S Xu,S Zhou 《Asian Journal of Control》, 2016, 18(3):817-827

2015年

SCI

1.Pinning control for cluster synchronisation of complex dynamical networks with

semi-Markovian jump topologyTH Lee,Q Ma,S Xu,HP Ju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rol》, 2015, 88(6):1223-1235

2..Anti-disturbance control for nonlinear systems subject to input saturation via disturbance observer ☆Y Wei,WX Zheng,S Xu《Systems & Control

Letters》, 2015, 85:61-69

3.Exact tracking control of nonlinear systems with time delays and dead-zone input

Z Zhang,S Xu,B Zhang《Automatica》, 2015, 52(52):272-276

EI

1.Further studies on stability and stabilization conditions for discrete-time T–S systems with the order relation information of membership functionsJ Chen,S Xu,Y Li,Y Chu,Y Zou《Journal of the Franklin Institute》, 2015, 352(12):5796-5809

.2 .Stability analysis of random systems with Markovian switching and its application T Jiao,J Lu,Y Li,Y Chu,S Xu《Journal of the Franklin Institute》, 2015, 353(1):200-220 3.Exact tracking control of nonlinear systems with time delays and dead-zone input

Z Zhang,S Xu,B Zhang《Automatica》, 2015, 52(52):272-276

4.Event-triggered average consensus for multi-agent systems with nonlinear dynamics and switching topologyD Xie,S Xu,Y Chu,Y Zou《Journal of the Franklin Institute》, 2015, 352(3):1080-1098

葛树志

简介:葛树志,男,汉族,1963年9月20日生于山东省安丘县景芝的葛家彭旺村。新加坡国立大学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交互数字媒体研究所社会机器人技术实验室主任。1986年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大学并获学士学位,1988年去英国深造,并于1993年荣获英国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医学院的博士学位。他在学术成就上表现很突出,

是国际电气及电子工程师协会院士、控制系统智能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曾荣获新加坡国防科学与技术部颁发的淡马锡青年研究奖、新加坡国家科技奖,法国学术交流奖等诸多奖项,并且入围2001年度世界名人录。

研究方向:机器人系统、非线性控制、智能控制系统及其工业应用

2016年

SCI

1.Reference Adaptation for Robots in Physical Interactions With Unknown EnvironmentsC Wang,Y Li,SS Ge,HL Tong《IEEE Transactions on Cybernetics》, 2016:1-12

2.Adaptive Neural Control for an Uncertain Robotic Manipulator With Joint Space ConstraintsZL Tang,SS Ge,KP Tee,W H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rol》, 2016, 89(7):1-33

3.Cooperative control of a nonuniform gantry crane with constrained tension

W He,SS Ge《Automatica》, 2016, 66(C):146-154

4.Finite Time Fault Tolerant Control for Robot Manipulators Using Time Delay Estimation and Continuous Nonsingular Fast Terminal Sliding Mode Control

M Van,SS Ge,H Ren《IEEE Transactions on Cybernetics》, 2016:1-13 EI

1.Reference Adaptation for Robots in Physical Interactions With Unknown EnvironmentsC Wang,Y Li,SS Ge,HL Tong《IEEE Transactions on Cybernetics》, 2016:1-12

2.Adaptive Neural Control for an Uncertain Robotic Manipulator With Joint Space ConstraintsZL Tang,SS Ge,KP Tee,W H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rol》, 2016, 89(7):1-33

3.Cooperative control of a nonuniform gantry crane with constrained tension

W He,SS Ge《Automatica》, 2016, 66(C):146-154

2015年

SCI

1.Adaptive actuator fault tolerant control for uncertain nonlinear systems with multiple actuators ☆Q Yang,SS Ge,Y Sun《Automatica》, 2015, 60(C):92-99

2.Formation Tracking Control of Multiagents in Constrained Space

SS Ge,X Liu,CH Goh,L Xu《IEEE Transactions on Control Systems Technology》, 2015, 24(3):1-1

3.Adaptive Neural Output Feedback Control of Uncertain Nonlinear Systems With Unknown Hysteresis Using Disturbance ObserverM Chen,SS Ge《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 2015, 62(12):1-1

4.Styled-Velocity Flocking of Autonomous Vehicles: A Systematic Design

TT Han,SS Ge《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c Control》, 2015, 60(8):1-1

EI

1.Adaptive actuator fault tolerant control for uncertain nonlinear systems with multiple actuators ☆Q Yang,SS Ge,Y Sun《Automatica》, 2015, 60(C):92-99

2.Styled-Velocity Flocking of Autonomous Vehicles: A Systematic Design

TT Han,SS Ge《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c Control》, 2015, 60(8):1-1

3.Modeling and Vibration Control for a Nonlinear Moving String With Output ConstraintW He,SS Ge,D Huang《IEEE/ASME Transactions on Mechatronics》, 2015, 20(4):1886 - 1897

4.Vibration Control of a Nonuniform Wind Turbine T ower via Disturbance Observer

W He,SS Ge《IEEE/ASME Transactions on Mechatronics》, 2015, 20(1):237-244

5.Vibration Control of a Flexible Beam With Output Constraint

W He,SS Ge《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 2015, 62(8):5023-5030

丁锋

简介:丁锋,1963年3月出生,湖北广水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江南大学"太湖学者"特聘教授,学科带头人。

研究方向:①系统辨识理论与方法,②复杂过程建模与辨识,③复杂系统分析与控制

2017年

SCI:

1、Energy management of a dual-mode power-split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based on velocity prediction and nonlinear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C Xiang,F Ding,W Wang,... - 《Applied Energy》 - 2017 - 189:640-653被引量: 0

EI

1、MPC-based energy management with adaptive Markov-chain prediction for a dual-mode hybrid electric vehicleCL Xiang,F Ding,WD Wang,W He,YL Qi《Science China Technological Sciences》, 2017:1-12

2、Energy management of a dual-mode power-split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based on velocity prediction and nonlinear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C Xiang,F Ding,W Wang,W He

《Applied Energy》, 2017, 189:640-653

2016年

SCI:

1、Novel data filtering based parameter identification for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systems using the auxiliary model Y Wang,F Ding - 《Automatica》 - 2016 - 被引量: 4

2、Novel model of non-uniformly sampled-data systems based on a time-varying backward shift operator L Xie,H Yang,F Ding,... - 《Journal of Process Control》 - 2016 - 被引量: 0

3、Prevotella and Klebsiella proportions in fecal microbial communities are potential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for patients with majordepressive disorderP Lin,B Ding,C Feng,... -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 2016 - 被引量: 0

4、Distributed controller-estimator for target tracking of networked robotic systems under sampled interactionMF Ge,ZH Guan,B Hu,DX He,RQ Liao《Automatica》, 2016, 69:410-417

被引量2

EI

1.The recursive least squares identification algorithm for a class of Wiener nonlinear systems

F Ding,X Liu,M Liu《Journal of the Franklin Institute》, 2016, 353(7):1518-1526

2.Novel data filtering based parameter identification for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systems using the auxiliary model Y Wang,F Ding《Automatica》, 2016, 71:308-313

3.New gradient based identification methods for multivariate pseudo-linear systems using the multi-innovation and the data filtering P Ma,F Ding《Journal of the Franklin Institute》, 2016

4.Decomposition based least squares iterative identification algorithm for multivariate

pseudo-linear ARMA systems using the data filtering F Ding,F Wang,L Xu,M Wu

《Journal of the Franklin Institute》, 2016

5.Data filtering based forgetting factor stochastic gradient algorithm for Hammerstein systems with saturation and preload nonlinearities J Ma,W Xiong,F Ding,A Alsaedi,T Hayat

《Journal of the Franklin Institute》, 2016, 353(16):4280-4299

6.Filtering based parameter estimation for observer canonical state space systems with colored noise X Wang,F Ding,A Alsaedi,T Hayat《Journal of the Franklin Institute》, 2016

7.Iterative algorithms for $X+A^{\mathrm T}X^{-1}A=I$ by using the hierarchical identification principle.H Zhang,F Ding《Journal of the Franklin Institute》, 2016, 353(5):1132–1146

2015年

SCI:

1.Highly Efficient Identification Methods for Dual-Rate Hammerstein SystemsDQ Wang,HB Liu,F Ding - 《IEEE Transaction On Control Systems Technology》2015, 23(5):1-1被引量18

EI

1.Iterative identification methods for input nonlinear multivariable systems using the key-term separation principle Q Shen,F Ding《Journal of the Franklin Institute》, 2015, 352(7):2847-2865

2.Highly Efficient Identification Methods for Dual-Rate Hammerstein SystemsDQ Wang,HB Liu,F Ding《IEEE Transactions on Control Systems Technology》, 2015, 23(5):1-1

3.The model equivalence based parameter estimation methods for Box–Jenkins systems

F Ding,D Meng,Q Wang《Journal of the Franklin Institute》, 2015, 352(12):5473-5485

4.Surface fractal evolution of fracture behavior of polycrystalline cBN grains in high-speed grindingYJ Zhu,WF Ding,JH Xu,YC Fu《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 2015, 76(9):1505-1513

5.Cross-Layer Power-Control-Based Real-Time Routing Protocol 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L Feng,Y Lu,Z Wei,Z Zhu,X Ding《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stributed Sensor

Ne..., 2015, 2013(1):1-7

何勇

简介:何勇,中南大学“升华学者计划”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IEEE 高级会员(Senior Member, IEEE)。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网络控制系统、时滞控制系统、非线性控制系统、鲁棒控制工程机械智能监测及控制系统

2017年

SCI

1.A simple strategy to refine Cu2O photocatalytic capacity for refractory pollutants removal: Roles of oxygen reduction and Fe(II) chemistry.Zhang AY,He YY,Lin T,Huang NH,Xu Q,...

EI

1.A simple strategy to refine Cu2O photocatalytic capacity for refractory pollutants removal: Roles of oxygen reduction and Fe(II) chemistry.Zhang AY,He YY,Lin T,Huang NH,Xu Q,...

2016年

SCI

1.Development of Redox-Active Flow-Electrodes for High-Performance Capacitive DeionizationJ Ma,D He,W T ang,P Kovalsky,C He,...《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6, 50(24):13495

2015年

SCI

1.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in Refinery Wastewater from Water Treatment Processes: Characterization by Fourier Transform Ion Cyclotron Resonance Mass SpectrometryY Li,Z Fang,C He,Y Zhang,C Xu,...《Energy & Fuels》, 2015, 29(11):151022093726008

2.Emergy-ecological footprint hybrid method analysis of industrial parks using a geographical and regional perspective.Z Liu,Y Geng,FF Wang,ZX Liu,ZX Ma,...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Science》, 2015, 32(3):1-10

岳东

简介:岳东,博士,现任南京邮电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华中科技大学特聘教授,被评为长江学者,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带头人,信息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研究方向:复杂系统的智能建模和控制、时滞系统稳定与控制

2017年

SCI

1.Control Synthesis of Discrete-Time T-S Fuzzy Systems: Reducing the Conservatism Whilst Alleviating the Computational BurdenX Xie,D Yue,H Zhang,C Peng《IEEE Transactions on Cybernetics》, 2016:1-12

2016年

SCI

1.Adaptive periodic event-triggered consensus for multi-agent systems subject to input saturationX Yin,D Yue,S Hu《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rol》, 2016(4):1-21

2.Filtering for Discrete-Time Switched Systems With Known Sojourn Probabilities

E Tian,WK Wong,D Yue,TC Yang《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c

Control》, 2015, 60(9):2446-2451

3.A combined microbial desalination cell and electrodialysis system for copper-containing wastewater treatment and high-salinity-water desalination

Y Dong,J Liu,M Sui,Y Qu,JJ Ambuchi,...《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016, 321:307-315

4.Stability evalu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adaptive optics systems by using the Lyapunov stability approachL Wang,T Chen,XY Liu,XD Lin,XX Yang,...

《Journal of the Korean Physical Society》, 2016, 68(3):486-492

5.Effects of Aluminum Flocculant on Growth of Submerged Macrophyte Ceratophyllum oryzetorum KomY Zhang,XU Dong,B Liu,L Zeng,Z Dai,...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6

EI

1.Adaptive periodic event-triggered consensus for multi-agent systems subject to input saturationX Yin,D Yue,S Hu《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rol》, 2016(4):1-21

2.Control Synthesis of Discrete-Time T-S Fuzzy Systems: Reducing the Conservatism Whilst Alleviating the Computational BurdenX Xie,D Yue,H Zhang,C Peng

《IEEE Transactions on Cybernetics》, 2016:1-12

3.Adaptive neural tracking control of a class of MIMO pure-feedback time-delay nonlinear systems with input saturationY Yang,D Yue,D Yu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 2016, 47(15):3730-3740

4.MAS based Management and Control Strategies for Integrated Hybrid Energy SystemC Dou,D Yue,X Li,Y Xue《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Informatics》, 2016, 12(4):1-1

5.Multi-Instant Switching Control of Nonlinear Networked Systems under Unreliable Wireless Digital ChannelsX Xie,D Yue,C Peng《Journal of the Franklin Institute》, 2016

鲁迅研究考试复习资料(完整版)

鲁迅研究复习资料(完整版) 【名词解释】(鲁迅自考笔记) 1“匕首”、“投枪”——这是鲁迅对杂文的社会作用的认识,他认为杂文应该针砭时弊批判现实社会的黑暗,具有独特的战斗性。 2.“过客”——这是鲁迅在散文诗《野草》中所塑造的艺术形象。他是鲁迅反抗黑暗,反抗绝望的精神象征。 3.“吃人”——这是鲁迅在小说《狂人日记》中对中国历史所作的形象化的总结,其内涵是指封建专制统治对人的精神控制和毒害。 4.真的猛士——这是鲁迅在《纪念刘和珍君》一文中所提到的。一种“敢于正视现实、正视人生”的人生态度,也是鲁迅的理想人格的精神象征。 5.《摩罗诗力说》—。这是鲁迅早期撰写的一部介绍外国文化、文学的论文,从中反映了鲁迅对外国文化、文学的基本态度,是研究鲁迅的美学思想、比较文学思想的重要文章。 6.“社会相”是对鲁迅杂文的形象概括。体现出鲁迅杂文是一部活的近代和现代的中国社会史,更是对社会各种现象洞幽烛微的精辟见解的诠释。 7.精神胜利法“是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中主人公阿Q最突出的思想性格特点。充分体现了作者对国民劣根性的揭露和批判。 8.“超人”哲学是指鲁迅早期曾接受过的德国哲学家尼采的哲学主张。其理论鼓吹所谓超人是人的生物进化的顶点,一切历史文化都是由他们创造的,而普通群众则是低劣的庸众。 9.“中间物”是鲁迅自己的说法。他在《坟》的后记中说,在进化的链条中,一切都是中间物。这是鲁迅对自己身在传统与现代之中的体验,也是他自我否定意识的体现。 10.“油滑”即“古今杂揉”的手法,鲁迅称之为“油滑”的手法,是直接从中国传统戏剧里借用来的既为作品真实地展现的古代人物、环境、生活所吸引,又因现代语言情节、细节不断插入,提醒而冷静思索作品的现实意义,以批判的眼光审视作品所描写的一切。从而使小说获得更为深广的社会意义。 11.“媚态的猫”,是鲁迅杂文中社会相的一种。“媚态的猫”实际上是以物喻人,不仅指现代评论派的资产阶级文人,也勾勒了一切反动黑暗势力的共同特征。 12.“民族魂”是对鲁迅的崇高评价。他是我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转折到新民主主义的历史关头,用文学来思考时代的要求,记录时代的步音,参与和鼎助时代发展的旷世巨人。鲁迅是现代中国“民族魂”的代表,也是现代“民族魂”的塑造者之一。 13.“为人生”鲁迅创作的文学主张,而且要改良这人生“的主张,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用意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14.“叛逆的猛士”是鲁迅对自己的期望。鲁迅先生作为一个觉醒者,他毅然肩负起了唤醒民众的责任,希望能打破黑暗世界建立光明之中国。 15.《坟》是鲁迅最早的一部杂文集是作者对五四后中国历史国民性的解剖。题目含有埋葬过去开拓未来之意。16.“叭儿狗”是鲁迅杂文中议论形象化的典型,社会相的一种。指中国社会中奴才的嘴脸。17.宴之敖者“是鲁迅的《故事新编》中《铸剑》中的人物。是向残暴的统治者反抗和复仇的形象。寄托着作者的理想。18.“进化论”是鲁迅在南京求学时开始接受的进步思想。他采取批判的继承态度最终在四。一二政变后彻底放弃了此思想。【填空题】 1.鲁迅是中国新文学的伟大(开拓者和先驱者)。 2.阿Q是鲁迅小说(阿Q)中所塑造的一个落后的、不觉悟的农民形象。 3.前苏联著名的作家(法捷耶夫)(论鲁迅)一文中,高度赞扬鲁迅是“属于作为人类明灯的作家之列的。……是中国文学的骄傲”。

鲁迅生平、创作、思想发展三个阶段

鲁迅三个发展阶段 鲁迅是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国新文化革命的主将,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他的生平、创作与思想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初期(1881-1917) 寻求真理的爱国主义者(37岁之前) 包括童少年时期、南京求学时期、留学日本时期、辛亥革命前后。 一、生平 1.童少年时期 鲁迅于1881年9月25日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城内东昌坊口一个日趋衰落的封建士大夫家庭。原名周樟寿,字豫山,后改为豫才,18岁到南京读书时改名为周树人。鲁迅是他1918年写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开始使用的笔名。 7岁进本宅家塾从叔祖父周兆蓝学《鉴略》,12岁又到另一个族叔周子京的私塾读书,同年进本城私塾“三味书屋”读书,直到16岁。鲁迅13岁时,祖父因科场作弊案监候7年,家庭由此衰落。16岁时,其父因患水肿病久治不愈而去世。 2.南京求学时期 1898年5月,18岁的鲁迅考入江南水师学堂,分在管轮班的机关科学习,并正式改名为周树人。因不满该校的乌烟瘴气而于翌年1月改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编在矿务班,至1902年

1月毕业,在南京度过了四年的时光。 这期间,鲁迅经历了洋务运动的尾声、戊戌变法失败、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八国联军的入侵等重大历史事件。 3.日本留学时期 1902年1月,鲁迅与南京矿路学堂毕业。1902年3月,他被江南督练公所派往日本留学。同年4月,入东京弘文学院修习日文及普及速成科,课余研究文学艺术、哲学和历史,并开始了译著活动,至1904年4月30日毕业。1904年9月,鲁迅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1906年6月中止学医后,回到东京与友人许寿裳等提倡文艺运动,并在1908年加入光复会。 4.辛亥革命前后(这里所说的辛亥革命前后,是指鲁迅于1909年8月从日本回国,到1918年4月他写出小说《狂人日记》是为止这段时间。) 鲁迅归国后,先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校任生理学和化学教员,同时担任植物学日籍教师铃木珪寿的翻译。1910年8月,鲁迅回故乡改任绍兴府中学堂监学兼博物学及生理学教员。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绍兴光复,鲁迅被委任为山会初级师范学堂监督。1912年1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鲁迅应教育总长蔡元培邀请离绍前往南京任教育部部员。同年5月5日,鲁迅随部迁往北京,先后担任社会教育司第一科长和佥事等职。

鲁迅作品教学 文献综述

“鲁迅作品与语文教材”的文献综述 聊城大学文学院2013级教育硕士王伟 新课程改革之后,在一个《课程标准》的前提下,语文教材开始多元化,各地编写的语文教材在选文上的自主性加大,鲁迅的“进”与“出”就成了一个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一些人很偏激地认为应该把鲁迅“请出”语文教材,这是因为他们自身肤浅地误读了鲁迅。一些人很坚决地主张鲁迅作品在语文教材中的“霸主”地位,这是因为他们对鲁迅精神的深刻理解与膜拜。我觉得应该理性地去看待这个问题。在超星发现和中国知网上学习了2001年至2013年的有关“鲁迅作品与语文教材”方面的论文,按照“篇名”“核心期刊”“精确”的标准检索,分别检索到实际相关的论文970篇和23篇,下载了87篇,选取了我个人认为有代表性的论文12篇,作者包括专家学者教授、教育部门领导、一线教师,目的是既能学习语文课程标准的理论研究的前沿,又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包括可取之处、需要整改之处、有待商讨之处,以做到把有关语文课程标准理论与实践放在一起来进行学习,达到最佳学习效果。 通过学习,我从三个方面为2001年至2013年有关“鲁迅作品与语文教材”做一下文献综述。敬请老师的批评指正!老师,您的一个字也许就是开启我封闭落后心灵的一把钥匙,也许就是照亮我前行的一盏灯烛。所以,我更愿意接受您的批评…… 一、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的变迁 代表性文章有王平.邓越的《鲁迅作品在中语文课本中的变迁》,尹奇岭的《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存续”与“删减”之争》,温儒敏的《语文课并没有“鲁迅大撤退”》。 (一)《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课本中的变迁》 开篇对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和影响做了高度的评价和概括。全文共分为两大部分对问题进行阐释。 1.选文变迁是教育思想和价值观。这一部分剖析了鲁迅语文教材作品在每一个时期的变化,详尽有序。即民国:推广白话文的先锋——建国初:民族新文化的风向标——“文革”:被神圣化的政治工具——改革开放:“人间鲁迅”形象的还原——新世纪:多元化语境的回归。一语中的,恰切到位,把鲁迅作品在语文教科书中的作用、地位完整地展现于此。这一过程也就是“神化的鲁迅”到“本色的鲁迅”的过渡,从过度关注人的社会性到关注个体生命本身的存在。这个过程注定是曲折的,尽管是曲折的,毕竟我们认识到了。 2.文章重点解读的是第五个时期,即新世纪:多元化语境的回归。文章引用了人教版新课程高中语文教材执行主编温儒敏教授发表文章中的话作了说明:“总课量少了,课文总篇数也相应要减少。就是说,鲁迅篇目在必修课中的减少,是由于课程结构变化与整个课时减少决定的。”从编者的角度再次阐述鲁迅作品经受了历史的考验,依然屹立于语文教材之中,先生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已深深扎根于一代又一代的国人心中,成为经典。在这里,文章严肃地指出了鲁迅作品不能被语文教材删除的根本原因:“鲁迅所思考过、焦虑过的问题,也正如一个个幽灵,依然徘徊在新世纪的天空。虽然‘匡正时弊,重铸民魂’的传统不同程度被一些人漠视淡忘,但鲁迅精神不会过时也不会撤退,它早已融进了我们这个饱经沧桑的民族血脉,它所具有的意义生长点,使其历久弥新,随着时代的发展,真正成为中国人的脊梁。” (二)尹奇岭的《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存续”与“删减”之争》

浙江省历年本科鲁迅研究试题及部分答案

浙江省201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鲁迅哪部小说被认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 A.《孔乙己》 B.《药》 C.《祝福》√ D.《狂人日记》 2.下列哪部作品收录于鲁迅《呐喊》小说集? A.《肥皂》√ B.《兔和猫》 C.《孤独者》 D.《为了忘却的纪念》 3.九斤老太是哪部作品中的人物? A.《头发的故事》 B.《故乡》√ C.《风波》 D.《高老夫子》 4.鲁迅的两篇小说被称为代表20世纪中国短篇小说艺术最高水平的,其一《示众》,其二是 A.《祝福》 B.《示众》√ C.《孔乙己》 D.《阿 Q 正传》 5.《在酒楼上》把自己的生活道路概括为“像一只苍蝇饶了一点小圈子,又回来停在原地点”的是 A.方玄绰 B.陈士成 C.涓生√ D.吕纬甫 6.“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是小说( )中子君喊出的宣言,也是人的觉醒的声音。 A.《幸福的家庭》√ B.《伤逝》 C.《肥皂》 D.《离婚》 7.下列哪部作品不属于《故事新编》? A.《补天》 B.《理水》√ C.《复仇》 D.《铸剑》 8. 中老女人的遭遇所象征、展示的是精神界战士与他所生活的世界———现实人间的真 实关系:带着极大的屈辱,竭诚奉献了一切,却被为之牺牲的年轻一代(甚至是天真的孩子), 以致整个社会无情地抛弃和放逐。 √A.《颓败线的颤动》 B.《死地》 C.《吃白相饭》 D.《算账》 9.鲁迅的《文化偏至论》写于哪年? √A.1907 B.1908 C.1917 D.1919 10.“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 合理的做人。”选自哪个作品? A.《我之节烈观》√ B.《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C.《夜颂》 D.《导师》 二、双项选择题 ( 本大题共 5 小题 ,每小题 2 分 , 共 10 分 ) 11.下列哪些作品不属于《彷徨》? ?? A.《示众》 B.《祝福》√ C.《孔乙己》 D.《在酒楼上》 E.《离婚》 12.鲁迅小说创作具有哪两个特点? √A.“表现的深切” B.“思想激进” C.再现性强 D.理想主义√ E.“格式的特别” 13.鲁迅在《孤独者》这篇小说里,始终突出的是两个感受。而且都是趋于极端的,一个是极端 的感,一个是极端的感。 √(类)A.异端 B.兴奋 C.希望√D.绝望 E.反抗 14.鲁迅的杂文创作坚持开展哪两个原则? √A.文明批评 B.常态批评√C.社会批评 D.常情批评 E.文学批评 15.以下哪些著作曾对《铸剑》中的故事作过类似的记载? √A.《搜神记》√ B.《春秋》 C.《汉书》 D.《列异传》 E.《史记》

EndNote将文献期刊名称缩写修改为全称

PubMed导入的文献期刊多是简写,EndNote将PubMed导入文献期刊名称缩写修改为全称怎么办?方法就是修改Style并建立期刊缩写与全称对照Journal Term List。本方法不仅局限于PubMed导入文献,其它途径导入或者查询文献同样适用。 在PubMed上查询到的或者导入的文献期刊名称多是缩写,并不是全称。有的杂志却要求引用文献时期刊要全称。此时如何办? 1、修改Style 进入EndNote,在上方菜单中选择「Edit」→「Output Styles」→「Open Style Manager」。 现在以「Numbered」为例,毕竟此格式是常用的一种引文格式。打开「Numbered」格式,在左侧菜单中依次选择「Journal Names」→「Use full journal name」。然后保存或者另存为。建议另存为「Save as」。我们「Save as」→「Numbered Full」。然后使用新保存的「Numbered Full」样式重新格式一下参考文献格式。

此时您可能发现用「Numbered Full」样式格式化参考文献,期刊并未修改成全称样式。其实此时多用到下一步。 2、建立期刊缩写与全称对照表「Journal Term List」 如果此时EndNote期刊与全称对照表「Journal Term List」中有期刊的缩写与全称对照,那么重新利用「Numbered Full」样式格式化参考文献时,全自动的缩写更改为全称。如果未修改,说明此时的期刊与全称对照表「Journal Term List」中未有相应的对照。 因此,我们应该修改一下期刊与全称对照表「Journal Term List」。 在EndNote菜单中依次选择「Tools」→「open Term Lists」→「Journal Term List」,进入期刊与全称对照表「Journal Term List」。 此时有两种方法可以建立缩写与全称的对照表。 ①手动建立 选择「New Term」,将期刊名称缩写输入到「Abbreviation」,相对应的全称输入到「Full Journal」然后「OK」即可。 ②导入内建的「Journal Term Lists」 上面的方法如果期刊少一些还好说,如果期刊多了比较麻烦,而且太烦琐。有没有简单的方法。 其实EndNote已经内建了大量的期刊缩写与全称的对照,并且按照不同的领域作了归纳总结。因此,我们导入即可。 还是依次「Tools」→「open Term Lists」→「Journal Term List」,此时在右上方有两个选项,一个是「Terms」,一个是「Lists」。我们选择「Lists」,然后在下方的选择框中选择「Journals」→ 右下方「Import Lis」。一般会默认打开EndNote的「Terms Liks」文件夹,如果没有,可以选择打开EndNote安装路径「C:\Program Files\EndNote(版本)\Terms Lists」。注意如果修改过EndNote默认的安装路径,以上地址要修改为相应的EndNote安装位置。 此时您会发现有很多不同领域的Term Lists,选择相应的专业类别导入即可。当然各个专业之间杂志之间肯定有重复。如果是边缘学科,可以导入多个,甚至全部导入也可以。不过不

鲁迅研究现状

鲁迅研究现状 在当前市场经济繁荣,学术研究相对冷落的局面中,鲁迅研究的论文和专著,在数量和质量上尚属可观。一批老的鲁迅研究专家坚守在阵地,更可喜的是一批青年学者进入鲁迅研究领域。在老、中、青三代学者的努力下,当前鲁迅研究的面有所扩大和深入,除了从传统的社会学、政治学、哲学的角度进行研究外,更从文化学、心理学、艺术学、语言学等等角度进行研究,对鲁迅的创作心理、个性心理、人格意识、文化心态、生命意识、情爱观、复仇观、趣味观等等进行探讨,力求写出作为普通人的鲁迅的复杂心态,特别是对过去较少触及的鲁迅的痛苦、忧患、孤独感、荒原感等作出阐述,使鲁迅的形象更趋向逼真和丰满。 对鲁迅作品的研究方面,当前多的是细读和重释,更重视对鲁迅文本的发掘。 在鲁迅与同时代人的研究方面也有所进展,对郭沫若、茅盾、瞿秋白、冯雪峰、郁达夫、周作人、胡适、林语堂等人的研究中,从另一个视角切入了鲁迅研究,从不同方面作了丰富和补充。近来除了研究鲁迅与一些著名人士的关系外,还扩大和深入到鲁迅与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之间的交往。 在鲁迅研究史料方面,也有新的发现。今年是毛泽东同志逝世20周年,经中共中央批准编辑出版的《毛泽东诗词集》中,有两首从未公开发表过的七绝,是毛泽东同志为纪念鲁迅80诞辰而作(写于1961年)。毛泽东同志对鲁迅的评价早已公之于世,但从未见到诗作。另一个重要史料的发现是:鲁迅茅盾致红军贺信的重见天日。它是中国现代革命史、中共党史、鲁迅茅盾研究中的重要历史文献。 1996年7月1日新华社电讯宣布,在1936年4月17日出版的油印《斗争》(中共西北中央局机关报)第95期上,发现了鲁迅茅盾贺信的全文,贺信全文的发表,也纠正了以前流传中的谬误。 对鲁迅藏品的研究,也有新的进展。鲁迅遗留下的手稿、书稿、藏书、拓片、画像、木刻、印章、艺术品等等,都是宝贵的文物,对这些珍品进行整理、研究、出版,也是刻不容缓的事,这需要做大量细致的工作。 海外鲁迅研究有了明显变化,过去由于政治偏见引起的对鲁迅的误解在逐渐化解。 当前鲁迅研究领域中有一些引起争议、形成新闻热点的问题。一位逝世已经60年之久的作家,并没有随着时代的远去而淡化,相反受到社会的关注,这也是鲁迅的魅力所在。

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 (2)

文献检索对学术论文写作的帮助 摘要:古今中外, 凡学术研究之集大成者, 一般都非常重视搜求和利用文献资料。通过六个星期的研究生信息检索课的学习,我学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掌握了很多种检索文献的方法,怎么搜集文献,知道了我们学校购买的14个数据库的主要特色和使用方法,知道怎么合理的利用学校购买的14个数据库,知道怎么最快、最准确的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文章。还了解了通过各种途径获取自己想要的文章。怎么规范的撰写学术性论文,对我将来撰写发表学术论文、文献综述和研究生学位论文都有很大的帮助。 一、文献检索的作用 英国伟大的科学家牛顿说过: “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略为远些,那是因我站在巨人们的肩膀上的缘故。”牛顿所谓的“站在巨人肩膀上”,意思就是指充分地占有和利用文献资料, 从前人研究的终点中找出自己研究的起点,从而在学术研究工作中取得突破性的成就。牛顿的言论充分说明了资料搜集工作在学术研究中的重要作用。搜集文献资料的方法很多, 其中文献信息检索是最主要的方法, 它同时也是扩大资料来源的重要途径。文献信息检索对学术研究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文献信息检索有助于学术研究新手的成长。一般说来, 学术研究新手(如研究生) 需要具备三方面的基础,即历史、方法和视野, 而这些都是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可以获得的。一个人在开始从事学术研究时, 首先要了解学术史和学科领域的历史, 知道在这个领域前人做过什么,自己应该研究什么。同时, 他们也可从文献信息检索实践中,了解前贤所使用的研究方法, 这样自己在从事学术研究时, 才会有宽阔而创新的视野。 第二、文献信息检索可避免重复研究与重复报道。在现代通信条件和网络环境下,学术界存在的问题一般已为大多数研究者所共知, 因而类似课题的探索会有相当多的学者同时在进行。谁能最先取得研究成果或发表研究论文, 谁就是成功者;谁迟来一步, 就会成为无效劳动的落伍者。学术论文的写作同科研选题、立项一样, 必须通过文献信息检索(即查新、预查新)来掌握国内外同类研究的动态、进展。通过文献信息检索,可获得大量同类研究的相关报道, 并从中吸收有益的启示或参考数据, 从而有助于缩短科研周期,或得到更多、更有价值的论证依据(这种根据, 不仅表现在作为研究成果的学术论文的引文里, 而且也表现在学术论文的注释和参考文献中)。

辽宁自考07565鲁迅研究学习资料

辽宁自考07565鲁迅研究学习资料 1童少年时期对封建思想、封建思想文化封建教育的批判 对宣扬封建道德观念的的《二十四孝》极为不满(老莱娱亲、郭巨埋儿)对封建家长制度、封建教育制度,对迷信、封建落后的陋习的不满。后来于五四文化运动时期对于封建传统的猛烈扫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南京求学时期受达尔文进化论思想的影响 达尔文进化论认为,自然界中的一切生物都依照生存竞争,自然淘汰的规律发展着、严复结合当时的中国民族危亡的客观情势,由此发出“学习西方,与天争胜,自强保种”的救国思想。鲁迅接受了这一观点:新的必胜旧的,将来必胜过去,青年必胜老年。这就构成了鲁迅进化论信仰即社会发展观的基本特点,而特别强调只有通过斗争才能取得社会的发展和民族的解放。 3日本留学时期思想经历 在哲学上提出了“掊物质而张灵明,任个人而排众数”强调主观精神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发扬人物内在精神,强调少数天才和英雄人物在创造历史中的作用。宣扬主观唯心主义与唯意志论的看法(暂时迷误)个性解放毕竟属于资产阶级思想范畴带有历史唯心主义色彩,却建立在革命民主主义场上,与尼采不同。4辛亥革命前后的主要思想状况 对辛亥革命热烈欢呼到严重失望,并没有单纯地沉湎于忧愤之中,他对辛亥革命的经验教训,进行了认真的反思 ①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的软弱、妥协。 ②中国革命任务的艰巨性、长久性 ③严重脱离广大人民群众。在苦闷和寂寞中继续奋进、战斗(辛亥之后,动乱不

止)缅怀古代先贤。从历史遗产中汲取精神力量,重视反抗精神。(对中国传统文化糟粕的批判,积累了充足的资料。从学术意义上看。也给研究中国字体史和文学史做了必要的准备) 5五四时期的政治思想 ○1在政治思想上,基于强烈的民主主义要求,彻底的反对封建主义,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就把斗争的矛头直指向封建主义。揭露“吃人”的本质,并根本否定。 ②1919年10月《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抨击了封建的的“孝”道观念,对三纲愤怒声讨。 ③鲁迅对保古派的批判,主要着重在对“二重思想”(新旧并存中体西用)的挞伐上,充分体现了鲁迅反对封建主义的彻底性。 6五卅前后能用阶级观点分析社会问题 首先表现在他对青年的看法上。其次鲁迅阶级论的思想因素的增长,还表现在他对某些日常生活现象的分析上(对中国菜的分析)。还十分明确地认识到了武装斗争的重要意义,尤其重视“国民性”的改造问题。对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本时期文艺思想的主导倾向是现实主义,艺术应当是社会现实的真实反映。 7厦门时期认识到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必然性 肯定了无产阶级专政是历史的必然,在厦门期间,用阶级观点来观察和分析问题,表现得更加明显、更加全面了。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不同的解释,因为阶级属性和社会地位不同的缘故) 8广州时期“已经基本跨入了无产阶级世界观的门槛”的几个重要标志,

走进鲁迅研究方案

“走进鲁迅”研究性学习 研究方案 长清区实验小学 谯兴云

“走进鲁迅”研究性学习研究方案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 A.了解鲁迅生平,文学成就及感人事迹,学习鲁迅精神。 B.阅读鲁迅作品,了解鲁迅称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的原因,产生对鲁迅的崇敬与爱戴之情。 C.通过研究,提升学生阅读能力、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及与人合作的能力。 D.在研究中掌握搜集资料的方法,增强自主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课题研究内容、方法 研究对象:实验小学六年级十三班学生 研究内容: (一)、了解鲁迅的生平简历。 (二)、了解鲁迅的文学成就。 (三)、搜集鲁迅的名言警句。 (四)、阅读关于鲁迅的感人故事。 (五)、畅谈自己对鲁迅的认识与感受。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查阅、收集与本研究有关的国内外学者专著、论文和资料。通过阅读书籍、上网搜索等方式查找相关的文章。 2、行动实验研究。立足课堂实际,注意信息反馈和阶段目标的达成情况,通过办手抄报,撰写感悟,提升研究水平。 3、经验总结法:在课题研究的各个阶段要不断的进行回溯研究,

在反思和总结中进行全方位的分析。 三.课题研究阶段、步骤: (一)研究准备阶段 1.与学生谈话,了解学生对鲁迅了解的现状。 2.明确本次研究活动的意义和目的。 3.讨论可以从哪几个方面走进鲁迅。如,了解他的生平简历,阅读它的作品,拜读他的感人故事,积累背诵他的名言警句…… 3.按照学生兴趣爱好,分小组确定研究专题,研究成员分工。 4.讨论研究的方式方法帮助学生明确研究的方法。 5.各小组组长召集成员开会,明确收集资料的内容。 6.提出要求:同学们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要通过自己的整理有效地把内容呈现出来,以共大家查阅。 6.时间安排:课余时间和周六、周日。 (二)研究实施阶段 1.各小组根据研究的内容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分头行动,利用网络,书籍,办刊等资源进行研究,搜集资料. 2.分组整理资料。 各小组将自己精心准备的资料,如打印的文字资料、手笔和各种活动资料,誊抄的数据资料等,进行分类整理。 3.做好展示准备。将得到的资料进行重组,以手抄报,研究感言,研究日记等形式进行准备。 (三)研究展示阶段

《文献检索与写作》课程教学大纲

《文献检索与写作》课程教学大纲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文献检索与写作》课程教学大纲的相关范文,本文关键词为文献检索与写作,课程,教学大纲,文献检索与写作,课程,教学大,您可以从右上方搜索框检索更多相关文章,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好友,您可以在教育文库中查看更多范文。 《文献检索与写作》课程教学大纲 scienceandTechnologyDocumentRetrievalcurriculum 适用专业:地理科学、环境科学课程学时:34学时课程学分:2

学分 一、本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属地理科学专业与环境科学专业的提高课。 教育部于1984年曾发文《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意见》,1985年又发了《关于改进和发展文献课教学的几点意见》,1992年5月发了《文献检索课教学基本要求》,1993年7月发了《关于成立文献检索课教学指导小组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反复强调了在高等院校开设文献检索课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在当前信息高度发展的社会,文献检索能力的提高关系到学生专业水平,关系到学生科研的能力。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的素质教育和切实贯彻好教育部文件精神,本门课程的开设是十分必要的。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在于学生初步掌握科技文献信息检索的基本知识,学会利用图书馆所藏工具书及电子资源;逐步培养与提高学生检索文献及获取网上信息的能力,以便更好地从事本专业的学习与研究。初步掌握学术论文的选题及其编辑加工,在实践中学会遵守学术规范。 二、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 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学会如何利用各种检索工具书及不同专业的文科数据库,同时了解综合性和专业性参考工具书的内容特点,适用范围和查阅方法,以增强学生的情报信息意识,提高学生利用手工方式和计算机方式查阅文献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本课程主要介绍文科文献检索的基本知识与技巧,并

鲁迅选修课2000字论文

浅谈鲁迅和胡适 张昆昱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13级中加6班20136156 这两位文坛巨匠,与我相比,实在高出不止千千万,我且以一介书生的小视角来浅谈一下两位先生,希望已故两位先生不会介意后生的失礼。 鲁迅先生在中国的文坛地位远远高于胡适先生,但凡了解中国的同学对两位都不陌生,但是很多人对于后者只是处于知道有这么一个人的阶段,对于其生平却不知一二。学习了本门课程,老师不拘一格的讲课风格吸引了我去对二人做个小小的比较。 首先,我们可以对比一下两位。 对文化事业的贡献上看,胡适的功绩是不可抹杀的,鲁胡二人也是各有千秋。一般说来,胡适开风气的作用更大,而鲁迅则更深刻。 对于胡适在学术文艺上的成绩,学者们的评价很不一致。近今大陆上的某些学者,对胡适的学术成就大加推崇,认为他在鲁迅之上,而台湾的新儒家,则直斥其浅薄,别的国学家也一直在对他进行暗批。但从对文化事业的贡献上看,胡适的功绩是不可抹杀的,鲁胡二人也是各有千秋。一般说来,胡适开风气的作用更大,而鲁迅则更深刻。 在为人处世上,鲁迅与胡适确有不同。一般说来,胡适比较随和、宽容,而鲁迅则较为顶真、急切。这两种性格各有优缺点。 很多人会说,你这不是等同于没说吗?其实,客观的评价两个人物,我们不能简简单单得出孰高孰低的结论。常言“金无赤足,人无完人”不是没有根据的。言归正传,我在这里不是要否定鲁迅先生的成就,也不是要替胡适伸冤,只是想公平的评价一下两人而已。 胡适适是在现代文化史上有重大贡献的人物,同时也是开创性的人物。他是白话文运动的先锋,他的“易卜生主义”影响很大。在“五四”时期,鲁迅与胡适是同一营垒中的人。大革命失败后,鲁迅对国民党的专制与屠杀给予激烈的批判,而胡适也对国民党钳制舆论、扼杀思想自由提出公开声讨,在这方面他们都是五四的传人。晚年的鲁迅倾向左翼,卷入左联的活动,胡适与国民党的关系更是千丝万缕,但他们都没有加入政党。从思想气质上说,两人十分不同。在学术上,胡适引入规范,告诉大家现代学术要按照什么方式和方法做,影响深远。鲁迅的学术研究充满洞见,但他更强调的是不断打破规范,总是怀疑这些极易体制化的知识具有压迫性。胡适是典型的现代化派,相信历史的进步,文章平易流畅,气质上是乐观的。鲁迅与胡适一样对传统展开批评,但没有胡适的那种乐观气息和十分的自信。原因大致有两点,一个是他在反对传统的时候,总是觉得自己的灵魂里也中了传统的毒,想要摆脱而不能,所以他的文化批评和文明批评的矛头所向也对着自己,只是别人不大察觉而已。鲁迅对传统的批评中有一种胡适所没有的切肤之痛。另一个是他虽然以进化论的观念批判传统,但并不认为现代的国家比过去的国家更开明。大约是在1907年,鲁迅以西方为例说,君主专制打破了宗教专制,法国大革命打破了君主专制,倡导民主自由,实行多数统治,一人专制尚有反抗的余地,多数专制很可能比独夫专制还要恐怖。他赞成革命,赞成立宪制,但是他对这些所谓的“现代”从来不迷信。1929年,他对冯雪峰说,我也不要去你们未来的黄金世界,因为那里还会有将叛徒处刑的吧。他是在

专业技术人员学术论文写作与信息检索答案

第1题:学术论文选题的原则有价值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和()。 A:实践性原则 B:适宜性原则 C:通俗化原则 第2题:工程实践型学术论文的结构应包括引言或工程背景、()以及总结。A:工程实践的可行性论证 B:工程实践的方法、步骤、注意事项和结果 C:工程实践的后续发展展望 第3题:论证型论文的结构主要包括序论、本论和( )三部分。 A:导论 B:余论 C:结论 第4题:论文观点错误主要有基本观点错误和()两种情况。 A:观点与大多数人的观点相冲突 B:观点主观片面 C:观点过于超前 第5题:理论研究型论文的特点主要有:内容上的概括性与说理性、严密的逻辑以及()。 A:深刻的思想性 B:直接表述作者的思想观点

C:材料的丰富性 第6题:论文联合署名时,应按()的顺序排列。 A:贡献大小 B:职务高低 C:职称高低 第7题:论文写作信息材料的整理方法主要有逻辑分析法、系统分析法和()。 A:内容归类法 B:概率研究法 C:整体分析法 第8题:注释可分为篇名注、作者注、文中释义性注释和()。 A:引文注释 B:观点注释 C:内容注释 第9题:学术论文选题不仅要遵从价值性原则和适宜性原则,而且还应遵守()原则。 A:实践性 B:创新性 C:思想性 第10题:工具书可分为检索性工具书()。 A:应用性工具书

B:查阅性工具书C:参考性工具书

第24题:论证型论文不要明确表明自己的观点,以防误导读者。 对 错 第25题:在写作学术论文的结论部分时,可以进行适当的自我评价。 对 错 第26题:文献调研的质与量是决定述评型论文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 对 错 第27题:注释是作者对论文篇名、作者及论文中特定内容作必要的补充、解释或说明。 对 错 第28题:学术论文选题越新颖、越前沿越好。 对 错 第29题:考证型论文的最大特点在于以大量准确可靠的直接或间接材料为证据进行写作。 对 错 第30题:学术论文标题的用词应注重新、奇、特。 对

最新鲁迅研究考试试题与答案

填空题1、作为笔名的“鲁迅”最初用于1918年5月在《新青年》上发表的小说《狂人日记_》。 2、鲁迅曾以“宴之敖者”作为自己的笔名,其中的特别含义是“被家中一个日本女人所驱逐”。 3、鲁迅的长孙名字叫_周令飞_,内含鲁迅曾用过的一个笔名。 4、鲁迅是现代中国乡土小说的奠基人,不少乡土小说作家深受他的影响。_沈从文_就是其中的一位,鲁 迅曾戏称他是“吾家阿弟”。 5、最先明确指出《狂人日记》“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的人是__鲁迅_。 6、鲁迅的《狂人日记》是最早介绍到世界去的中国现代小说。 7、鲁迅曾评论他自己一篇小说的结尾“分明留着安特莱夫(L.Andreev)式的阴冷”,这篇小说是《_药》。 8、“只见四铭就在她面前耸肩曲背的狠命掏着布马褂底下的袍子的大襟后面的口袋”这一细节描写出自小 说《肥皂》。 9、“这一定不是的。”女乙说,“有人说老爷还是一个战士。”“有时看去简直好像艺术家。”女辛说。上面这段描写出自鲁迅的作品《奔月》 10、著名学者钱理群认为,鲁迅为现代散文的创作提供了两种体式,即“_闲话_”的散文与“_独语_”的散文。 11、鲁迅在为自己的杂文集起名时,很讲究对仗艺术,《伪自由书》与《准风月谈》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12、散文诗集《野草》不但语言充满奇峻的变异,而且表现手法也极具创新意识,其中《过客》一篇就体 现了明显的戏剧化倾向。 13、有一灯谜,谜面是“全国戏曲汇演”,打鲁迅的一个作品集名,这部作品集是《_杜戏》。 (请注意,以下14至23题为完成句子。) 14、“_绝望之为虚妄,正与_希望_相同!” 15、“有了四千年吃人履历的我,当初虽然不知道,现在明白,_难见真的人!” 16、“孔乙己是_站着喝酒而穿长衫__的唯一的人。” 17、“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_。” 18、“好,……我要什么就是什么_,我欢喜谁就是谁。” 19、“大家仍然叫她_祥林嫂_。” 20、“像一匹受伤的狼,当深夜在旷野中嗥叫,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 21、“如果我能够,我要写下我的悔恨与悲哀,为子君,为自己。” 22、“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_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23、“_横眉冷对千夫指,_俯首甘为孺子牛。” 二、单项[4]1、谁译述的《天演论》影响了鲁迅早期思想的形成?①林纾②蔡元培③梁启超④严复[2]2、鲁迅曾戏称他的一段学习生活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这具体指的是下列哪一期间?①三味书屋期间②南京求学期间③东京求学期间④仙台求学期间 [4]3、鲁迅在其思想发展过程中,曾经深受下述哪种学说的影响? ①泛神论②安那其主义③自然主义④进化论 [3]4、《鲁迅全集》里收录有鲁迅亲笔所画的一幅画,此画见于下列哪部作品中? ①《且介亭杂文》②《故事新编》③《朝花夕拾》④《集外集》 [1]5、鲁迅的长篇论文《摩罗诗力说》写于留学日本时期,后收入哪部作品中? ①《坟》②《集外集》③《而已集》④《且介亭杂文》 [4]6、鲁迅的《呐喊·自序》里曾提到过一位“金心异先生”,这实际上指的是五四时期的哪位著名人士?①胡适②陈独秀③刘半农④钱玄同 [1]7、《伤逝》这篇手记体小说在具体行文中通过空一行以作为手记体的标识,因此,它实际上是由多少节手记组成的?① 18节② 19节③ 20节④ 21节 [2]8、鲁迅小说《肥皂》中,针对那块肥皂的“葵绿色”特征,总共描述了几次? ①9次② 10次③ 11次④ 12次 [4]9、下列鲁迅小说中,运用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原理的是哪一篇? ①《药》②《祝福》③《肥皂》④《伤逝》 [3]10、下列鲁迅小说中,未涉及到人物偷窃品行的是哪一篇? ①《故乡》②《孔乙已》③《明天》④《阿Q正传》 [1]11、高老夫子是《高老夫子》中的一个人物,该作品的体裁是什么? ①小说②散文③杂文④散文诗

鲁迅研究阶段

鲁迅研究阶段 根据王富仁在《中国鲁迅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一书,我们把20世纪的中国的鲁迅研究分为四个大的历史时期:从开始到1928年的革命文学论争为第一时期;从1928年革命文学论争结束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第二时期;从1949年到“文化大革命”为第三时期;从“文化大革命”至今为第四时期。 各个时期的中国鲁迅研究都有其不同的特点,被称作“奠基期”的第一时期,派别纵多。其中社会人生派批评(以吴虞、周作人、矛盾、张定璜为代表)成就最突出。他们看到了鲁迅对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怜悯,以及鲁迅对麻木民众思想的深刻认识。正如茅盾评论鲁迅是“不客气的剥脱自己”,这是正确把握鲁迅的体现。青年浪漫派批评(以成仿吾为代表),这一派别表现出狭隘的文艺观,对鲁迅作品中的“现实主义”存在很大偏见,因此,对鲁迅及其作品没有深刻的认识。对立批评(以陈西滢为代表),陈西滢对鲁迅的小说提出很高的评价,但对鲁迅的杂文是抵制态度。这一时期的鲁迅研究集中在以《呐喊》为代表的鲁迅前期小说上。 第二个时期是“形成期”,其特点是:马克思主义学派的建立和发展,它把鲁迅作为一个历史性的人物来评论和分析,并把中国鲁迅研究提升到了一个新的理论研究的高度。代表性的派别有马克思主义学派,其又分为:中国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派;马克思主义务实派(以瞿秋白、冯雪峰为代表);实践的政治革命家(以毛泽东为代表),这三个派别对鲁迅研究的贡献是最大的。除此,还有马克思主义精神启蒙派(以胡风为代表);人生艺术派(以李长之等人为代表);英美派(以梁实秋为代表)。值得一提的是务实派的研究,冯雪峰与瞿秋白可谓是一脉相承,他们开辟了马克思主义鲁迅研究的道路,并且认识到鲁迅对封建势力的抗争以及鲁迅在中国精神文化的独特价值。还有人生艺术派代表李长之的著作《鲁迅批判》,此书半个世纪以来颇受争议,然而作者的科学态度以及对鲁迅精神和艺术手法的评论是不可磨灭的。 第三时期为“毛泽东时代的鲁迅研究”,占主导地位的是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的毛泽东思想学派,其又分为两个差异很大的研究派别:理论派和学术派。其中,学术派取得的学术研究成果最大,李长之在1956年8月作《文学史家鲁迅》(《人民文学》1956年第11期)为纪念鲁迅逝世20周年,文章客观的评价了鲁迅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低位。王瑶1956年9月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20周年作《论鲁迅作品也中国古典文学的历史联系》,明确了现代文学与古典文学的联系。这些作品为中国鲁迅研究新的繁荣做出了 贡献。建国初期,也出现了大批鲁迅传记,如朱正《鲁

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讲义

文献信息检索与论文写作讲义 前言 古今中外,凡学术研究之集大成者,都非常重视搜求和利用文献资料。中国儒家经典之一《论语》的《八佾》篇中记载着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一段话:“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徵之矣。”(这段话的意思是:“夏朝的礼,我能说出来,(但是它的后代)杞国不足以证明我的话;殷朝的礼,我能说出来,(但它的后代)宋国不足以证明我的话。这是由于文字资料及熟悉夏礼和殷礼的人不足的缘故造成的。如果足够的话,我就可以得到证明了。”)孔子论事有据、注重文献的治学精神由此可见一斑。 英国伟大的科学家牛顿说过:“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略为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膀上的缘故。”(这句名言最初出现在牛顿给发明显微镜、提出胡克定律的英国力学家胡克(Robert Hooke, 1635–1703)的一封回信中。) 牛顿所谓的“站在巨人肩膀上”,意思就是指他充分地占有和利用文献资料,从前人研究的“终点”中找出自己研究的“起点”,从而在学术研究工作中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 上述孔子和牛顿的言论,充分说明文献资料在学术研究

中的重要作用。而文献信息检索方法是扩大资料来源的重要途径,它既是一门学科,也是一种学习方法。 《文献信息检索与论文写作》是为大四学生准备毕业论文而设的一门网上自修课,它淡化了学科的伦理研究和概念论述,侧重于实务和应用。毕竟,探究文献信息是众人之事,须善于撷取他人之长,但学习文献信息检索技巧却是因人而异,须推陈出新,善于融汇一己心得。因此,本课程融百家之言于一炉,但更求能为学生提供一些适合于本学科的新信息、新技能,传递文献信息检索的新思想、新观念。 文献信息检索的目的是应用,在应用之中我们一定还要注意拿来主义与学术创新之间的关系。复旦教授俞吾金认为,学术规范的灵魂是学术创新。他说:“任何一种学术研究活动,如果缺乏对它以前的研究史的必要的回应,本质上都是不合法的。换言之,任何一种学术研究成果,如果不包含着对前人和同时代人的代表性研究成果的必要的回应,那么,它根本上就是不合法的,就是不符合学术规范的。”这段话精辟地概括出了我们在写论文时既要注意研究资料自主创新,又不能抄袭别人的成果,否则大处说叫学术腐败,小处说是做人不诚实。北京大学温儒敏认为:学术规范应从细小的事做起,从自己做起。他说:“现在的确有不少学者,特别是年轻的学者和研究生、大学生,不一定都了解学术规范。比如,引用别人观点必须注明出处,而且尽量引用第一

《鲁迅研究》作业答案

《鲁迅研究》作业答案 一、填空题 1、鲁迅的三大文化遗产是————、————和————。(批判旧传统,反省新传统,批判国民劣根性) 2、鲁迅的第一篇小说,是1918年发表于《新青年》第4卷第5号的————。(《狂人日记》) 3、鲁迅的著名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出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4、赵太爷、鲁四老爷等人物,分别出自鲁迅的小说————和————。(《阿Q正传》和《祝福》) 5、“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出自鲁迅的旧体诗————。(《自嘲》) 6、鲁迅的生平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它们分别是————、————、————和————。 (少年鲁迅、青年鲁迅、中年鲁迅、晚年鲁迅) 7、鲁迅生前的第一个杂文集是————,最后一个杂文集是————。 (《坟》、《且介亭杂文》(末编)) 8、鲁迅的小说《故乡》,出自他的小说集————。(呐喊) 9、史涓生、吕纬甫、魏连殳等人物,分别出自鲁迅的小说————、————和————。 (伤逝》、《在酒楼上》、《孤独者) 10、“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出自鲁迅的旧体诗————。(自题小像) 11、所谓的“周氏三兄弟”分别为————、————和————。(周树人、周作人、周建人) 12、鲁迅的小说《祝福》,出自他的小说集————。(彷徨) 13、请填写出《阿Q正传》中的几个重要人物———、————、————、————。 (阿Q、小D、王胡、赵老太爷(假洋鬼子、赵秀才、吴妈、小尼姑)等) 14、鲁迅散文,有两种表述方式,一是————,一是————。(独语(自言自语)、闲话(闲谈)) 15、“瑶瑟凝尘清怨绝,可怜无女耀高丘”,出自鲁迅的旧体诗————。(《悼丁君》) 16、鲁迅晚年,参加了一些政治性的组织,这些组织有————、————和————。(“左联”、“人权保障同盟”、“中国自由大同盟”) 17、“宴之敖”是鲁迅历史小说————中的人物。(《铸剑》) 18、鲁迅一生曾经任教过的大学有————、————和———。 (北京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 19、“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出自鲁迅的旧体诗————。(无题》) 20、鲁迅的散文集主要有————和————。(野草》和《朝花夕拾》) 二、名词解释 1、“幻灯事件”: 出自鲁迅《藤野先生》和《呐喊?自序》的自述;解剖学课程上发生的放映幻灯片,上有日本人杀害为俄国人作侦探的中国人的内容;鲁迅深受刺激,遂改变自己学医的打算,弃医从文,从事改造国民灵魂的文学事业。这是鲁迅重要人生转折,也是思想的转折。 2、“硬译”: 一般来讲,“信达雅”是翻译的理想状态。如果“信达雅”三者一致的情况下固然好,但如果三者不一致,尤其是“信”和“达”不能够一致的情况下,该如何呢?鲁迅的原则是:“宁信而不顺”。为了达到“信”,鲁迅采用了“直译”的方法进行翻译,但当“信”和“达”不能统一的情况下,鲁迅只好牺牲“达”,就是“不顺”,即“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