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4月东城区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4。4月东城区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4。4月东城区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4东城区一模语文试卷

2014.4.

一、本大题共4小题,共15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⑴—⑶题。

江淹,字文通,南朝著名的文学家。与他有关的妇孺皆知的成语典故有两个:“梦笔生花”与“江郎才尽”。据说,“梦笔生花”的故事发生在他年轻时被权贵贬黜到浦城之际,“江郎才尽”的故事发生在他中年官运亨通之时。所以,有人认为江淹是“穷则逞文,达则辍.笔”。

江淹年轻时就有倚.马可待的文才。相传,一群文友在江边漫游,遇见一蚕妇,当时有一位颇负胜名的文人即兴.出联曰“蚕为天下虫”,将“蚕”字拆为“天”和“虫”,别出心裁。正巧一群鸿雁飞落江边,江淹顿时灵感触发,对曰“鸿是江边鸟”,将“鸿”字拆为“江”和“鸟”,与将“蚕”拆为“天”和“虫”有异曲同工之妙,众人为之叹服。

(1)文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辍.笔(chuò)倚.(yǐ)马可待即兴.(xīng)

B.辍.笔(zhuì)倚.(yī)马可待即兴.(xìng)

C.辍.笔(chuò)倚.(yǐ)马可待即兴.(xìng)

D.辍.笔(zhuì)倚.(yī)马可待即兴.(xīng)

(2)文中画线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颇负胜名 B. 别出心裁 C. 异曲同工

(3)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古人的“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是成年后才加取的。在古代的人际交往中,“字”一般用于谦称。

B.成语典故有很多比喻引申意义被广泛引用,如“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

C.鸿雁是一种“春天北返,秋日南回”的候鸟,它作为古代诗文中常见的意象,经常

被用来表达羁旅思乡之愁。

D.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拆字联”运用汉字的这种特点,显示了中华民族文化独特又妙趣横生的一面。

2.下列语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舌尖上的中国》展示了中国各地美食文化的特点,介绍了各种美食的制作过程,让观众了解了中华饮食文化的丰富多样。

B.中小学可以通过开展不同形式的民族体育活动,提高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在参与活动中振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C.民间工艺品蕴含着独特而丰富的文化韵味,它们开始走出乡村、走进了城市,甚至走向了世界,成为代表民族文化的名片。

D.为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环境保护部正在修订《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3.依次填入文字横线处的成语或俗语,恰当的一项是(3分)

我们经常在生活或学习中,用俗语和成语表达相同或相近的意思,如:“前怕狼后怕虎”和“瞻前顾后”,“①”和“欲盖弥彰”,“后长的牛角,比先长的耳朵长”和“②”,“③”和“信口开河”等。

A.①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②后来居上③空口说白话

B.①此地无银三百两②后来居上③满嘴跑火车

C.①此地无银三百两②后继有人③空口说白话

D.①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②后继有人③满嘴跑火车

4.下面句子中,语言表述得体的一项是(3分)

A.某电视台就家风的话题进行采访,一位年轻人对记者说:“我家家风很严,令尊常告诫我们,做人要诚实。”

B.中文系学生小周被一句古诗难住了。他对王教授说:“我找不到满意的解释,只好不耻下问,向您请教。”

C.公交车进站时,售票员提醒道:“各位乘客请注意,由于雪天路滑,请您上下车时一定要注意脚下安全。”

D.某同学的请假条中这样写道:“因昨天风大,我外出时穿少了,今早咳嗽不止,请您务必准我一天假。”二、本大题共5小题,共2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李谔,字士恢,赵郡人也。好学,解属文。谔以属文之家,体尚轻薄,递相师效,流宕忘反,于是上书曰:“臣闻古先哲王之化民也,必变其视听,防其嗜欲,塞其邪放之心,示以淳和之路。故能家复孝慈,人知礼让,正俗调风,莫大于此。江左齐、梁,竞骋文华之弊甚,贵贱贤愚,唯务.吟咏。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积案盈箱,

唯是风云之状。世俗以此相高,朝廷据兹擢士。禄利之路既开,爱尚之情愈笃。于是闾里童昏,贵游总角,未窥六甲①,先制五言。以傲诞为清虚,以缘情为勋绩,以儒素为古拙,以词赋为君子。故文笔日繁,其政日乱,良由弃大圣之轨模,视无用以为用也。损本逐末,流遍华壤,递相师祖,久而愈扇。

及大隋受命,圣道聿兴,屏黜轻浮,遏止华伪。自非怀经抱质.,志道依仁,不得引预搢绅。开皇四年,普诏天

下,公私之翰,并宜实录。其年九月,泗州刺史文表华艳,付所司治罪。自是公卿大臣咸知正路,莫不钻仰坟集,弃绝华绮,择先王之令典,行大道于兹世。

闻外州远县,仍钟敝风,选吏举人,未遵典则。至有宗党称孝,乡曲归仁,学必典谟②,交不苟合,则.摈落私门,

不加收齿;其学不稽古,逐俗随时,作轻薄之篇章,结朋党而求誉,则选充吏职,举送天朝。盖由县令、刺史未行风教,犹挟私情,不存公道。臣既忝宪司,职当纠察。若闻风即劾,恐挂网者多,请勒诸司,普加搜访,有如此者,具状送台。”

上以谔所奏颁示天下,四海靡然向风,深革其弊。谔在职数年,务存大体,不尚严猛,由是无刚謇之誉,而潜有匡正多矣。以.年老,出拜通州刺史,甚有惠政,民夷悦服。后三岁,卒官。

(取材于《隋书卷六十六·李谔传》)注释:①六甲:这里指古代儿童入学首先要学习的内容。②典谟:经典。

5.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贵贱贤愚,唯务.吟咏务:致力

B.自非怀经抱质.质:质疑

C.则.摈落私门则:却

D.以.年老,出拜通州刺史以:因为

6.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臣闻古先哲王之化民也,必变其视听

我听说古代圣王教化百姓,一定改变他们的听闻

B.良由弃大圣之轨模,视无用以为用也

确实是由于放弃了圣人的法则,把无用的东西看作有用的东西

C.择先王之令典,行大道于兹世

选择先王的完美典籍,在当今之世倡行大道

D.上以谔所奏颁示天下,四海靡然向风

皇上把李谔的奏章颁布传示天下,四海之内一起响应

7.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李谔认为江左齐、梁时期,竞相追逐丽文华章之风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B.公文奏表写得浮华艳丽的刺史被有关部门问罪,引起官员极大的震动。

C.边远的州县因为县令、刺史没有推行风俗教化,依然沿袭着不良之风。

D.李谔在职数年,不崇尚严厉威猛,很少有刚强正直的美誉和匡正之功。

8.隋朝统治者具体做了哪些改变文风的事情?请用自己的话分条概括。(3分)

9.李谔认为崇尚堆砌辞藻、浮华艳丽的文风,是“损本逐末”的行为,会形成不良的社会

风气。你认同他的观点吗?请结合阅读积累或生活现象谈谈自己的看法。(不少于150字)(12分)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24分

10.用斜线(/)给下面短文划横线的部分断句。(5分)

盖天生之材,或相千万,要于成器以适世用而已。材之小者视尤小者则优矣苟尤小者琢之成器而小者不利于用则君子取其尤小者焉材之大者视尤大者则细矣苟尤大者不利于用而大者琢之成器则君子取其大者焉天赋大始人作成物。不极扩充追琢之能,虽有周公之材,终弃而已矣。

(取材于曾国藩《送郭筠仙南归序》)11.阅读下面杜甫的两首诗,完成①—③题。(11分)

秦州杂诗①·其五白马④

西使宜天马,由来万匹强。白马东北来,空鞍贯双箭。

浮云②连阵没,秋草遍山长。可怜马上郎,意气今谁见。

闻说真龙种,仍残③老骕骦。近时主将戮,中夜伤于战。

哀鸣思战斗,迥立向苍苍。丧乱死多门⑤,呜呼泪如霰。

注释:①此诗作于诗人弃官西行,滞留于秦州期间。秦州: 今甘肃天水。②浮云:指良马。诗句中的“龙种”“骕骦”也指良马。

③残:剩余。④此诗作于潭州发生军事叛乱期间。此时,杜甫漂泊于鄂、湘一带。⑤死多门:死于多种灾难。

①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称为。千古绝唱“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出自

诗作。(2分)

②下列对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马”是诗人表情达意的主要意象,两首诗都借助咏马抒发了自己的感情。

B.《秦州杂诗》的首联,写出了马的出产地,为后文描写马及抒发情感作铺垫。

C.《白马》诗的首联,写了一匹从东北方向奔来的白马,鞍上无人,身受箭伤。

D.“秋草遍山长”侧面描写战马战死;“意气今谁见”用反问句写出骑者战亡。

③清代著名学者仇兆鳌在《杜诗详注》中说《秦州杂诗·其五》是“借天马以喻意”,认为《白马》诗“‘丧

乱死多门’一语,极惨!”这两首诗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6分)

12.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限选其中4道题)。(8分)

①《曹刿论战》记载,齐鲁长勺之战中当鲁庄公急于追击溃逃的齐军时,曹刿却说不可以,观察之后才下令追

击。战后他解说道:“____,____,故逐之。”

②作为高远志向、豪放气概象征的大鹏,早在战国时就被庄子在《逍遥游》中进行了一番奇妙的描绘,“鹏之

背,不知其几千里也;____,____。”

③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描绘了滁州西南琅琊山中迷人的景致,其中“野芳发而幽香,____,____,

水落而石出”表现了山中春夏秋冬四季之美。

④王安石在《桂枝香·金陵怀古》中抒发人们耽于享乐,不能借鉴前朝教训的感慨时写道:“至今商女,时时

犹唱,《后庭》遗曲。”这是化用了杜牧《泊秦淮》中的诗句“____,____”。

⑤陆游在《诉衷情》中感叹自己壮志未酬但已年华流逝时说“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这与《书愤》中“_

___,____”所表达的思想情感相近。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5题。

三足褐红彩红陶钵

三足红陶钵是华北新石器早期遗址的常见之器。华北新石器早期遗址分布相当广,河北、河南、陕西、甘肃都有。其文化面貌稍有不同,分别名之为磁山、裴李岗、李家村、大地湾文化。这些遗址的共同点是:遗址面积普遍不大,文化层较薄,陶器制作较原始,早期陶器以氧化焰烧成,使用的陶土含有相当分量的铁元素,烧制时火候低,约700℃~930℃,陶质疏松,器形简单,三足钵、圜底钵、圈足碗为其共同特征。

陶钵本用以称呼无足的器型,有脚的就叫鼎。但是这一件红陶钵(图示)的支脚短而细,也没有烧烤过的痕迹,显然不作烧煮食物之用,故称之为钵。此钵形制平常,腹部用绳子压印以为装饰也是常见的,但是在器口外沿所彩绘的一圈红宽带,却可以称得上是中国最早的陶器彩绘实例。美化是脑力劳动的具体表现。越文明的社会越讲究生活的美化与舒适。人因实用的目的而开始烧造陶器,但随着生产技术的提升,人们不但改良材料的质量、生产的方式、器用的形状,也开始尝试美化器具的外观。自然界存在有颜色的矿物,人们发现某些有颜色的矿物磨碎成粉而加水后,可以持续黏附在器物上一段期间,增加视觉的愉悦,由此产生了涂绘的手法。早期直接在器表涂绘,但是陶器的表面粗糙,甚至有小孔洞,会影响图画的品质,于是有人想到用白色的细泥涂在器表,即所谓的白衣,这样一来,表面就非常光滑,彩绘起来比较顺畅,而白色与红或黑色图纹的对比更鲜明,效果更好,因此便大量使用。后来也有加了彩绘后才烧烤,因可得到不易脱彩的更好效果,而成为早期陶器加彩的唯一方式,到了商代上釉的方法才出现。

(摘编自《文物小讲》)【相关链接】

在陶器烧造过程中,空气比例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它能影响到陶坯颜色的变化。如果窑内空气很多,火焰中氧充足,火焰即为“氧化焰”。烧烤时,陶土中的铁会和空气中的氧化合成氧化铁,氧化铁的呈色是红的。如果窑内空气稍稍不足,火焰中含有不多的一氧化碳,火焰即为“还原焰”。如果是在燃烧的后期让陶窑产生缺氧的情况,譬如说关闭窑顶,并用水渗入,就会把陶器中氧化铁的氧抽出来燃烧,陶器就会变成灰色。还原焰的烧制技术较进步,烧出的陶器硬度较高,较耐用,故越晚的遗址红陶的比例越少而灰陶越多。

(摘编自《中国古窑的故事》)13.根据上述材料,下列不属于

...“美化”器具做法的一项是(3分)

A.在钵腹部用绳子压印,器口外沿彩绘一圈红宽带。

B.将有颜色的矿物磨碎成粉,加水后黏附在器物上。

C.用白色的细泥涂在器表,使表面光滑,彩绘顺畅。

D.把陶器中氧化铁的氧抽出来燃烧,使它变成灰色。

14.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和分析,恰当的两项是(4分)

A. “红陶”陶质疏松;“灰陶”硬度高、耐用。

B. 有脚的器型都称为鼎,无足的器型则叫做钵。

C. 涂绘是用白色的细泥涂在器表再加彩的方法。

D. 给陶器“上釉”是早期陶器加彩的唯一方式。

E. 烧造陶器时,空气比例会影响陶胚颜色变化。

15.请根据上述材料,解说三足褐红彩红陶钵的红色是如何形成的。(5分)

五、本大题共3小题,共1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8题。

莫奈的颜色怎么了

铁凝

①莫奈是我很早听说过的艺术家之一。我在一些文字里提到少年时的读书和听音乐什么的,但很少提及我对画家的“接触”。这里我所谓的接触,是翻看残存在我家中的他们的印刷品,或听父亲和他的朋友们的闲聊,在他们谈论的画家中,有一位便是莫奈,而他们谈得最多的是他绘画的颜色。当时我对此并不在意,莫奈的颜色远不如那些情节性绘画对我的吸引力大。

②成年后我问父亲:“你能不能用最简单明了的话告诉我,莫奈的颜色怎么了?为什么成为你们常谈不衰的话

题?”父亲说:“这样说吧,莫奈发现颜色的规律

.....,就像巴斯德发现微生物的存在一样重要。在此之前,颜色和微生物都是人类看不到和不在意的东西。微生物的被发现,使人类找到了自身与微生物的矛盾和统一的关系,使人自

身和自然界的关系明晰起来。颜色的被发现,同样也使自然界明晰起来,因此画家们的画亮了

.......。在此之前人们对颜色的认识是理性的,认为草永远是绿的,天永远是蓝的,土永远是黄的。莫奈通过自己的眼睛观察后告诉人们,这不对,随着光线的变化,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世间万物的颜色也在不停地变化。为此,莫奈以他超常的眼睛作了大量的观察和摹写,又使看似纷杂的颜色条理了起来,从而找到了颜色之间互相依存和互相对比的关系,艺术家把它叫做‘颜色关系’。”

③莫奈观察和摹写最多的主题是草和水。当四十岁开外的莫奈移居吉维尼村之后,他对颜色研究的成熟阶段开始了。吉维尼位于法国南部平原,那里有一望无际的麦田,麦收过后堆起的麦秸垛,一年四季矗立在田野上,莫奈对此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他运用他的颜色理论开始了对麦秸垛的不倦描绘:一年四季从冬到夏,一天之间从早到晚,直至他什么也看不见。他跟着季节走,跟着阳光走,画出了难以计数的麦秸垛系列。对麦秸垛的连续描写,使莫奈的艺术呈现出一片灿烂和辉煌。好像是美国人首先发现他的这批“宝贝”的,波士顿人、芝加哥人差不多“买断”了他这一时期的作品。

④我第一次看见《麦秸垛》的原作就是在芝加哥艺术中心。在它的法国印象派馆里,莫奈的草垛占据了整整一面展壁,大约有五六幅吧(据说还有馆藏未展的)。只有这时,当我站在莫奈的《麦秸垛》原作跟前时,我好像才彻底弄懂了莫奈所发现的颜色的真正意义。那时我并不觉得自己是在读画,我是通过这些孤寂的草垛和吉维尼的土地,在尽情地呼吸,呼吸吉维尼,呼吸上帝赐予人类的空气和阳光。这种神秘的感觉是从来没有过的,原来颜色也可以和人类发生这样具体的交流,这时的颜色如同交响乐里的音符一样奇妙。面对其他一些大家,你可以为他们过人的才华而震惊,你可以为他们造型手段的高超而叹服,你也可以为他们设置主题的角度大感出其不意,面对他们的绘画,你唯独不会想要多做的是几次深呼吸。就在这时你也会突然觉得,那些草垛已经不是草垛,在晨雾中,在晚霞里,它们正作着幻化,这幻化最终调动起你无限亲近大自然的情致。虽然,那不过就是几堆被莫奈反复描绘过无数遍的草。

⑤我写中篇小说《麦秸垛》时,刚刚见过了莫奈《麦秸垛》的原作。冀中平原上的农民堆积麦秸垛的方式和法国人略有不同。但我闻过麦秸垛的气味,我也从早到晚目睹过太阳、风雨对麦秸垛的照耀和吹拂。我围绕麦秸垛编织的故事是麦秸和人之间那悲喜交加的关系,那关乎生计的,关乎爱和死的难解难分的纠缠。当我想到莫奈的麦秸垛时,也许我曾经希望用文字、用我的叙述让读者在我的《麦秸垛》跟前也多做几次深呼吸,但我发现我没有这种能力。这是因为我没有研究过阳光照耀下的麦秸垛那颜色的奥妙么?

⑥我不能不感叹在作家笔下无法发生的事,在好的画家笔下,什么都有可能发生。

⑦后来父亲从法国回来,我问他巴黎的奥塞博物馆内,一定有莫奈更多的《麦秸垛》吧?父亲说,不多,大概不如美国多。据说法国人至今一直对此抱有难以言说的遗憾之情。

(取材于铁凝的同名散文)

1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第①段写父亲与他的朋友们谈莫奈绘画最多的是他的颜色意在点题,引出下文。

B.父亲运用类比的方法,深奥却明了地解释了莫奈发现颜色的规律的重要意义。

C.莫奈认为人们对颜色的理性认识是错误的,如草永远是绿的、天永远是蓝的。

D.未研究阳光照耀下的麦秸垛颜色的奥妙,使读者在铁凝的作品前不愿深呼吸。

E.第⑤段,铁凝表达了莫奈《麦秸垛》中的颜色对她小说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

阅读文章,回答下面问题。(7分)

①莫奈发现的“颜色的规律”指的是什么?(2分)

②如何理解“画家们的画亮了”?(5分)

请分析第③段画线的语句在文章中的作用。(4分)

六、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微写作。(10分)

瑞士作家凯勒说:“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的确,我们每个人生活的空间是有限的,而书中的空间则是无限的。

请你写一段文字,向你的朋友推介一本好书。要求:①写清书名、作者或编者等信息;②理由充分;③语言流畅;④字数200字左右。

20.作文。(50分)

请以“时间都去哪儿了”作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北京市东城区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综合练习(一)

语文

参考答案

一、(本大题共3小题,共15分)

1.⑴(2分)C ⑵(2分)A ⑶(2分)A

2.(3分)B

3.(3分)B

4.(3分)C

二、(本大题共5小题,共24分)

5.(3分)B

6.(3分)A

7.(3分)D

8.(3分)

要点一:主张屏退贬黜轻浮的文风(或主张阻止控制华丽虚伪的文风)。

要点二:推荐并任用心怀经典,怀抱朴质,志存于道,心依于仁的人为官。

要点三:诏示天下,官府的、私人的文章书信,都应该是符合实际的记载。

要点四:惩办了写华美艳丽公文的官员。

要点五:皇上接受了李谔改变文风的建议,并传示天下以实施。

(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两点得2分;答对三点得3分)

9.(12分)略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24分)

10.(11分)

①(2分)诗圣《登高》

②(3分)B

③(6分)

《秦州杂诗·其五》①角度一:期待驰骋沙场,为国立功。结合诗句:“闻说真龙种,仍残老骕骦。”

②角度二:处境艰难,仍渴望为国立功,有“怀才不遇”的伤感。结合诗句:“哀鸣思战斗,迥立向苍苍。”

《白马》①角度一:对生命的悲悯。结合“空鞍贯双箭”、“可怜马上郎,意气今谁见”等诗句。②角度二:悲叹战争带来的不幸或表达对国家前途的忧虑。结合诗句:“丧乱死多门,呜呼泪如霰。”

(具体的诗句分析,2分;抒发的情感,1分;每首诗分析出一种角度即可)

11.(5分)

材之小者视尤小者则优矣/苟尤小者琢之成器/而小者不利于用/则君子取其尤小者焉/材之大者视尤大者则细矣/苟尤大者不利于用/而大者琢之成器/则君子取其大者焉/天赋大始/人作成物

12.(8分)

①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②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③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

④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12分)

13.(3分)D

14.(4分)A、B

(答A、B,各得2分;答C,得1分;答D、E,不得分)

15.(5分)

要点一:三足褐红彩红陶钵是利用氧化焰的烧制技术烧成的。

要点二:陶土一般含有相当分量的铁元素。烧烤时,陶土中的铁会和空气中的氧化合成氧化铁,氧化铁的呈色是红的。

要点三:在器口外沿彩绘一圈红宽带。

(答对一点,得2分;答对两点,得4分;答对三点,得5分)

五、(本大题共3小题,共15分)

16.(4分)B、D

17.(7分)

①(2分)莫奈发现的“颜色的规律”指的是随着光线的变化,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世间万物的颜色也

在不停地变化。

②(5分)

要点一:画家们绘画时不再受关于颜色的理性认识的束缚。

要点二:画家描绘景物采用多变的颜色。

要点三:使景物变得更加生动,画作有了生气。

要点四:画作使欣赏者与创作者之间产生心灵上的共鸣。

(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两点,得3分;答对三点,得4分;答对四点,得5分)

18.(4分)答案要点:

结构上: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内容上:①这句话是上文所说莫奈在对麦秸垛不断的描绘中对颜色的研究也逐渐成熟,使他的艺术呈现一片灿烂和辉煌的结果,从侧面凸显了莫奈作品的价值;②为作者叙述在美国的芝加哥

艺术中心看到莫奈画作,和文章结尾的美国所藏莫奈的麦秸垛画作比法国多的内容埋下伏笔。

(结构1分,内容3分。)

六、(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19.(10分)

①写清书名、作者或编者等信息;(2分)

②理由充分;(6分)

③语言流畅;(2分)

④字数不足,酌情扣分。

20.(50分)(参考高考评分标准)

附:文言文阅读参考译文:

李谔,字士恢,是赵郡人。(他)喜欢学习,会写文章。李谔因(当时)写文章的人,崇尚轻薄的文体,互

相学习效仿,远离(为文之本)不知返归,于是上书说:

“我听说古代圣王教化百姓,一定改变他们的所见所闻,防备他们的嗜好和欲望,堵住他们的邪恶放荡之心,把淳厚和谐的道路指给(他们)看。因此能使家家恢复孝顺慈爱,人人知道礼仪谦让,匡正民俗,修正风气,没有什

么比这更重要的了。南朝齐、梁时,竞相追逐丽文华章的弊病很严重,(不管)高贵、贤明的人,(还是)卑贱、

愚拙的人,都只致力于吟诗咏赋。过多的篇幅叙述(的文字),不外乎(写些)月亮露珠的形状,堆积书案、装满

书箱(的文字),只是(描摹)风云的状态。社会风气以此互相标榜,朝廷根据这些选拔人才。功名利禄之路既然已被打开,爱好崇尚(丽文华章的)情况就越加严重。于是,里巷中的年幼无知者,显贵家的少年,还不知道基本的学习内容,就先写起了诗。把傲慢放诞当作清静虚无,把抒发情感当作建功立业,把儒者的品德操行视为古旧笨拙,把写作辞赋的人视为有道君子。所以,文笔日益繁复,时政(却)日益混乱,确实是由于放弃了圣人的法则,把无用的东西看作有用的东西。损伤根本,追逐末节,流弊遍布华夏大地,相互学习效仿,久而久之,愈加盛行。

当大隋王朝承受天命之后,圣人之道很快(开始)振兴,屏退贬黜轻浮(之风),大力阻止华丽虚伪(之习)。假如不是心怀经典,怀抱朴质,志存于道,心依于仁(的人),(就)不能引荐入仕途。开皇四年,广泛地诏示天下,官府的、私人的文章书信,都应该是符合实际的记载。这一年的九月,泗州刺史所写的公文表章华美艳丽,被送到有关的部门问罪。自此以后,公卿大臣都知道了(文章的)正路,没有谁不深入研究古代典籍,彻底抛弃华丽绮艳(的文风),选择先王的完美典籍,在当今之世倡行大道。

听说边远的州县,依旧钟爱不良风气,选取官吏推举人才,没能遵循典章法则。以至于(那些)被宗族同党称许为孝子,乡里推举为仁人,所学必定是经典,交往而不随意附和(的人),却被权贵之门排斥摒弃,不加以录用;那些学习不考察古代事迹,明辨是非,(而是)追逐时俗,写轻薄的文章,结交朋党以谋取声誉(的人),却被选拔担任官吏职务,被举荐到朝廷。这大概是因为县令、刺史没有推行风俗教化,还挟带私情,不存公正之道(的缘故)。我既然勉强担任御史,职责就应该举发检察。(但是)如果听到风声就揭发罪状,(又)恐怕触犯刑律的人很多,我请求勒令各主管部门,广泛地加以搜寻查访,如有这样的人,就写成公文报送御史台。”

皇上把李谔的奏章颁布传示天下,四海之内一起响应,大大革除了文风之弊。李谔任职数年,致力于保持重要的原则,不崇尚严厉威猛,因此(他)没有刚强正直的美誉,但暗中却有很多匡正之功。(李谔后来)因为年纪大了,出任通州刺史,很有德政,少数民族的人都心悦诚服。三年后,死在任上。

断句参考译文:

(人们)天生的才能,有的相差千倍万倍,(但)重要的是能成为有用的人才以适用于当今之世罢了。(就像)小木料与(比它)更小的木料相比占优势,(但是)如果更小的木料能够通过雕琢成为(有用的)器物,而小木料不适用,那么君子就会取用(那块)更小的木料。大木料与(比它)更大的木料相比细小,(但是)如果更大的木料不适用,而大木料却可以通过雕琢成为(有用的)器物,那么君子就会取用(那块)大木料。上天赋予了万物最初的样子,(经过)人的雕琢才成为(有用的)器物。(如果)不极力增长雕琢的才能,即使拥有如周公一般的天赋,最终也会被舍弃的。

闵行区2014年初三语文一模卷(含答案)

闵行区2013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质量调研考试 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坐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草枯鹰眼疾,_________________。(《观猎》) 2.________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3.__________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破阵子》) 4.__________________,郁郁青青。(《岳阳楼记》) 5.野芳发而幽香,________________。(《醉翁亭记》) (二)阅读下列元曲,完成第6—7题(4分) 天净沙秋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6.两首元曲表现了不同的心境,《天净沙秋》是____________________,《天净沙秋思》则是________________。(2分) 7.对两首元曲理解不正确 ...的是()(2分) A.两首元曲都着力描绘秋天黄昏时的景象。 B.开头两句撷取了六个名词来表现秋意。 C.“飞鸿”与“西风”都增添了明丽与动感。 D.都不着一个“秋”字,却都写尽了秋意。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 黔之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东城高三期末语文试题(附答案)

东城区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统一检测 高三语文2018.1 本试卷共8页,共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 很多人把2016年视为火星移民探索的启程之年。2016年8月23日,中国国防科工委“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正式启动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宣布将于2020年让探测器登陆火星。9月28日,SpaceX创始人埃隆·马斯克在墨西哥召开的第67届国际宇航大会上,推出了用于人类火星移民的“星际运输系统”,并做了“让人类变成多星球物种”的主题演讲。10月11日,美国时任总统奥巴马在CNN网站发表文章称:“为了翻开美国太空探索的新篇章,我们已经设立了一个清晰的目标:在本世纪30年代之前,把人类送上火星。” 人类探索宇宙,总是与其自身的危机有关。美国物理学家与天文学家斯蒂说,环境恶化、资源枯竭、基因病毒、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乃至外星文明的入侵,这些都是地球的可能终局。在人类眼前只有两条路,一条是老死在地球上,等待灭绝;另一条是离开摇篮,移民其他星球。而火星与地球的诸多相似性,无疑是移民的最佳选择。然而探索和移民外星绝非易事。人类作为在地球上生活的哺乳动物,想要进行星际旅行或是在外星生活,必须面对各种已知和未知的危险。在1969年第一次踏足月球之后,人类探索太空的进程很快陷入了停滞,其中在太空中宇航员的健康问题可能正是原因之一。 美国航空航天局研究了人体在太空中可能遇到的种种危险。在从地球前往火星的大约半年的旅行中,宇航员会处于失重状态,在火星的表面,宇航员所体验到的重力也只有地球的三分之一,适应火星重力对于人类来说绝非易事。在国际空间站工作的宇航员们每次只能在太空环境中工作6个月,这主要也是出于对健康的考虑。调查显示,女性在国际空间站上工作18个月,男性工作24个月,所受到的宇宙射线的辐射总剂量就会超过其一生可接受的限度。在太空中旅行,脱离地球大气层和磁场的保护,人体极大程度地暴露在宇宙辐射之中。这种来自宇宙中的高能量原子碎片极难抵御,它们可以穿透层层防护,伤害到人的细胞和DNA。一份来自加州大学的报告显示,宇宙射线可能会造成长期的大脑损伤,包括老年痴呆、失忆、焦虑、抑郁,同时也会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但是无论如何,为了生存,人类必须离开地球。在20亿年以内,即使人类没有自我毁灭或是遭遇地球周期性的物种灭绝,太阳燃烧状态的变化也将使地球变得不再适合人类居住。太阳在最终熄灭之前,会逐渐发亮、膨胀,直至膨胀到地球轨道。在这一切发生之前,人类必须逃离太阳系,或许那时失去了故乡的人类只能生活在茫茫的太空之中。 (取材于苗千的相关文章)1.根据材料一,下列对人类未来的推断,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台州市高三语文一模试卷

台州市高三语文一模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 1. (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道德勇气是人类过道德生活的一个必要条件。道德勇气要求人类具有维护和践行道德的坚强意志力。如果一个人缺乏必要的道德勇气,(),并且具有向善求善的道德情感,他也不可能勇敢地趋善避恶。缺乏道德勇气的人会在他们面对善恶选择问题的时候保持沉默。一旦这种行为变成一种习惯行为,他们就是患上了道德失语症。道德勇气是展示人类是否具有“意德”的一个重要指标,是人类修炼道德修养的一个重要表现。“意德”是人类基于他们的坚强道德意志力而形成的一种德性。拥有意德的人善恶分明,________,勇于捍卫善的尊严,敢于贬抑恶的存在价值,他们身上有一股________。纵然是在善恶进行激烈博弈或尖锐斗争的语境下,他们依然能够________,大义凛然地挺善抑恶。如果全社会的人普遍缺乏道德勇气,挺善抑恶就难以________,善恶不分则必然成为一种常态,社会道德风尚也不可能令人满意。道德勇气不足是一些人在面对善恶选择问题上不愿意或不敢发表意见的根源,也是他们患道德失语症的根源。 (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虽然他知道辨别善恶的重要性 B . 虽然他知道鉴别善恶的重要性 C . 纵然他知道辨别善恶的重要性 D . 纵然他知道鉴别善恶的重要性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A . 义无反顾无私无畏毛遂自荐蔚然成风 B . 嫉恶如仇浩然正气挺身而出蔚然成风 C . 嫉恶如仇无私无畏挺身而出风靡一时 D . 义无反顾浩然正气毛遂自荐风靡一时 (3)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2014年松江区初三一模语文卷(附答案)

2014年松江区初三一模卷 一、文言文阅读。(39分) (一)默写。(15分) 1.,鬓微霜,又何妨?(《江城子·密州出猎》) 2.衣带渐宽终不悔,。(《蝶恋花》) 3.,浓睡不消残酒。(《如梦令》) 4.学而不思则罔,。(《孔孟论学》) 5.必先苦其心志,,饿其体肤…(《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二)阅读下列诗歌,完成第6-7题。(4分) 山居秋暝(王维)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6.两首诗歌中的“空”含义有别,前者的意思是,后者是。(2分) 7.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都借助于景物描写,营造出了幽静的环境气氛。 B都是山水田园诗,且都采用了动静结合的写法。 C都歌咏了隐逸的情趣,有一种悠闲适意的情调。 D都表达出诗人希望早日脱离尘世、遁入空门的思想。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8.节选文字的作者是(朝代)的(人名)。(2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字的意义。(3分)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10.对上述语段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桃花源所处的地理位置非常隐蔽,不易发现。 B“鸡犬相闻”表现了村中热闹非凡的生活场景。 C“怡然自乐”从一个侧面表现了村人生活的安逸。 D该段主要描绘了桃花源优美而宁静的生活环境。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 东坡诗文,落笔辄为人所传诵。每一篇到,欧阳公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一日与棐①论文及坡,公叹曰:?汝记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著我也!?崇宁、大观②间,海外诗③盛行,后生不复有言欧公者。是时朝廷虽尝禁止,赏钱增至八十万,禁愈严而传愈多,

2014茂名一模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 茂名市2014年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8页,24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直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组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蓓蕾/擂主甄审/箴言空地/空洞 B.呵责/沉疴泥滓/姊妹勾搭/勾当 C.诡谲/橘红储蓄/贮备博闻强识/识文断字 D.饯别/客栈乳臭/星宿泥牛人海/泥古不化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据《中华读书报》报道,2012年网络作家富豪排行榜显示,唐家三少、我吃西红柿、天蚕土豆分别以3300万元、2100万元、1800万元的版税收入居“网络作家富豪榜”前三甲。这些年轻的网络写手因拥有高人气、高收入被视为业内翘楚,网络文学创作也因此显示欣欣向荣的态势。然而在近日由《人民文学》杂志社和江苏省作家协会联合主办的“紫金·人民文学之星”文学奖新闻发布会上,《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却在初评中发现青年文学创作的诸多弊端,如30岁以下作家的长篇小说几乎不忍卒读。 A.翘楚B.欣欣向荣C.态势D.不忍卒读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适应人民群众对高校招生信息公开工作的新要求,进一步推进高校招生“阳光工程”,教育部决定大力推进高校招生信息公开工作,增强社会对招生工作的监督。 B.据广东省地震局专家分析,高州市发生更大地震的可能性较小,请群众保持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不必产生恐慌情绪,以免对自己的生活、工作和学习造成必要的影响。 C.网络购物之所以如此蓬勃兴起,原因很多,它包括新一代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传统商业企业加大电子商务的转型力度,以及消费者年龄结构的年轻化和消费习惯的变化等等。 D.在“钱学森之问”的鞭策下,我国一流高校近年来已在不断探索创新人才、高素质人才的新路,且不断强调各自的办学特色,以吸引与学校气质相契合的优秀学生。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汉字书写最初以书面交流的实用性为目的,,,,,,

2018-2019北京市东城区高三期末语文试卷

东城区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统一检测 高三语文2019.1本试卷共10页,共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3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7题。 材料一 目前,由于基因突变引起的人类遗传病超过7000种,此类疾病患者多达3.5亿人。有些人携带突变的基因并不表现出病征,但他们的后代则可能要承受严重病痛的折磨,甚至失去生命。科学家们一直在寻找能解决这些疾病的终极武器,有望将致病的突变基因“拨乱反正”,终于,他们从细菌身上找到了一些“基因编辑”工具,让这个根治人类遗传病的美好愿景希望变为现实。 众所周知,脱氧核糖核酸(DNA)是主要遗传物质,为螺旋互绕的双链结构。在DNA链条上,一个具有某种功能的片段就是基因。基因编辑技术可以像人们编辑文字那样修改DNA链编码。CRISPR/Cas9是目前最主要的基因编辑工具。从它诞生以来,就因强大的功能,对生物科技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使编辑植物和动物的基因组成为可能。 CRISPR其实是存在于细菌和古菌体内,用来保护自己免受病毒攻击的一种防御系统,它是DNA分子中一系列重复的序列,并且这些DNA之间存在“spacers”(间隔)。细菌会将病毒的DNA整合到自己的基因组中,使这种病毒DNA最终成为CRISPR序列中的“spacers”。总是位于CRISPR附近的基因,被称为Cas基因,他们会产生与CRISPR共同进化的酶。在激活状态下,这些Cas酶能够充当切割DNA的“分子剪刀”,人们熟知的Cas9就是一种有强大切割作用的酶,它在向导RNA的指引下能够对各种入侵的外来DNA 分子进行切割。CRISPR可以在同种病毒再次发起攻击时,记住这种病毒并发送RNA和Cas酶来定位和破坏病毒,从而给予细菌保护或免疫力。

2014年静安(青浦)初三一模语文卷(附答案)

2014年静安(青浦)区初三一模卷 第一部分阅读(90分) 一、文言文(42分) (一)默写(18分) 1.道狭草木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归园田居》)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道是无晴却有晴。(《竹枝词》) 3.当年万户觅封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诉衷情》) 4.向来枉费推移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书有感》) 5.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孔孟论学》)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7-8题(4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7.辛弃疾被称作“词坛飞将军”,这一称谓既巧妙地概括了辛词□□的风格,又点出词人生命中曾有过的_____________的经历。(2分) 8.下列对作品内容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2分)() A“醉”和“看”传递出词人有志难伸的苦闷。 B“八百里”可指牛,也可用以形容连营之广。 C“马作的卢”两句实写词人英姿飒爽的形象。 D“可怜”句将全词一下子拉回悲凉的现实里。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 登泰山记(节选) 姚鼐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9.姚鼐,_____代文学家。泰山,即________(姓名)在《望岳》中吟咏的“岱宗”。(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3分)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11.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登泰山可以从中谷起步,也可以沿东谷进入。 B作者所经过的天门并非古人口中所称的天门。 C登山时沿途风雪交加,石阶湿滑,非常艰险。 D作者大致是在黄昏时分终于攀上了泰山之巅。 (四)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12分)

2020年北京市东城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2020年北京市东城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题。 鲁庄公与齐战于长勺,两军相望,此为何时!而以.“听讼用情”对曹刿之问战,何其迂阔而远于事情耶!彼曹刿遽以.一战许之,意者刿亦迂儒曲士之流欤?观其.从庄公战,以我之盈,乘齐之竭;以我之整,逐齐之乱。机权韬略,与孙武、吴起并驱争先。使庄公之言,诚迂阔而不切事情,岂足以动刿之听耶?其.所以深赏而亟许之者,殆.必有说也! 马之所以不敢肆.足者,衔辔束之也;民之所以不敢肆意者,法制束之也。衔辔败,然后见马之真性;法制弛,然后见民之真情。困之不敢怨,虐之不敢叛者,劫.于法制耳。大敌在前,抢攘骇惧,平日之所谓法制者,至是皆涣然解散矣。法制既散,真情乃.出…… 子羔为卫政,刖人之足。卫乱,子羔走郭门,刖者守门,曰:“于此有室。”子羔入,追者罢。子羔曰:“吾亲刖子之足,此乃.子报怨之时也,何故逃我?”刖者曰:“君之.治臣也,先后臣以法,欲臣免之于法也,臣知之;狱决罪定,临当论刑,君愀然不乐,见于颜色,臣又知之,此臣之所以脱君也。”夫人在缧绁之中,锱铢之施,视若金石。子羔特一有司耳,徒有哀矜之意,无哀矜之实,人犹且报之若是,况庄公君临一国,小大之狱皆必以情,人之.思报,岂子羔比耶!狱,死地也;战,亦死地也。昔居死地尝受其赐,今安得不赴死地以答其赐哉?民既乐为之死,则陷坚却敌,特馀事耳。 吾尝论古人之言兵,与后人之言兵不同。盖有论战者,有论所以战者。军旅形势者,战也;民心者,所以战也!昔晋士蒍尝曰:“礼乐慈爱,战所蓄.也。”当时之论兵者,每如此。柳宗元论长勺之役,乃谓:“徒以断狱为战之具,吾未之信。”乃历举将臣士卒地形之属。宗元之所言,皆所谓战,而非所以战也。乌足以知之? (取材于宋代吕祖谦《东莱博议》)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A.殆.必有说也殆:恐怕 B.马之所以不敢肆.足者肆:放纵,放开 C.劫.于法制耳劫:约束 D.礼乐慈爱,战所蓄.也蓄:蓄养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 ..的一组是() A.以.“听讼用情”对曹刿之问战彼曹刿遽以.一战许之

2014北京海淀高考一模语文试题(有答案)

2014北京海淀高考一模语文试题 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17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1-6题。 有一天,忽然意识到,古人比今人多一股冲动:逢高即上,遇巍则攀。奇峰巨顶自不必说,即便丘峦高阁,他们也要上去站一站,“倚槛苍茫千古事,①_ ”,临风凭栏,感慨一番。所以,凡山亭江楼,词赋楹句总是爆满。王勃的《滕王阁序》、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崔颢的《黄鹤楼》、王安石的《登飞来峰》……皆为“高高在上”所得。在古人那儿,登高眺远,②。“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高,带来大势大象,带来疏旷与飘逸,带来不羁与宏放,带来对生命时空的全景式阅读。因此于诗家墨客而言,“高处”具有强烈的召唤力,成了【】千年的诱惑。然而,“登高”又并非文人独嗜,百姓对此亦兴味索然,尤其在九九重阳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更是乐此不疲。秋收毕,仓廪实,人心悦,少不了邀友约醉,醍醐一场。秋高气爽、丹桂飘香的【】,若不去登高望远,游目骋怀,实在辜负天地、有愧人生。 古人登高的去处,一般是山、塔、楼,所以,在一座古城,大凡能将风景揽入怀中的高处,几朝下来,皆成了名胜。“江南三大楼”之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皆受驱于重阳雅集、登高览景的欲望,一旦矗起,则声名大噪,“游必于是,宴必于是”。因为古人认为自己是自然之子,他们心目中有“高”,他们崇高、尊高、仰高。 从“登高”意义上说,“重阳”几乎是个绝版的节日,今人仅视为“敬老节”,无疑让它的美折损大半,伤了筋,动了骨。 1.填入文中两处【】内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D A 良辰怆(chuàng)然召唤 B 怆然召唤 C 风靡怆然召(zhào)唤 D 风靡良辰怆(chuàng)然召(zhào)唤 2.文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A A 兴味索然 B 乐此不疲 C 游目骋怀 D 声名大噪 兴味索然:一点兴趣也没有。索然:毫无兴趣的样子。 乐此不疲:因酷爱干某事而不感觉厌烦。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 游目骋怀:游目:远眺;骋怀:放开胸怀,往远处想。纵目四望,开阔心胸。 声名大噪:由于名声高而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 3.将下列句子填入文中横线①处,对仗最工整的一项是(3分) B A 天开美景风云静 B 过江多少六朝山 C 爽气西来两袖清 D 座揽清辉万川月 4.填入文中横线②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C A 既是感悟生命、孜求彻悟的仪式,又是放牧视野、抒发情怀的方式。 B 既是感悟生命、抒发情怀的方式,又是放牧视野、孜求彻悟的仪式。 C 既是放牧视野、抒发情怀的方式,又是感悟生命、孜求彻悟的仪式。 D 既是放牧视野、孜求彻悟的仪式,又是感悟生命、抒发情怀的方式。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A ,他们开创了高峻雄浑、刚健有力的新诗风。应为“卢照邻” B 在《游褒禅山记》中感慨“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的王安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C 江南三大楼吸引了众多文人吟诗作赋,其中关于岳阳楼的诗文就有杜甫的《登岳阳楼》、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等。

2018北京市东城区高三(上)期末语文

2018北京市东城区高三(上)期末 语文 2018.1 本试卷共8页,共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 很多人把2016年视为火星移民探索的启程之年。2016年8月23日,中国国防科工委“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正式启动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宣布将于2020年让探测器登陆火星。9月28日,SpaceX创始人埃隆·马斯克在墨西哥召开的第67届国际宇航大会上,推出了用于人类火星移民的“星际运输系统”,并做了“让人类变成多星球物种”的主题演讲。10月11日,美国时任总统奥巴马在CNN网站发表文章称:“为了翻开美国太空探索的新篇章,我们已经设立了一个清晰的目标:在本世纪30年代之前,把人类送上火星。” 人类探索宇宙,总是与其自身的危机有关。美国物理学家与天文学家斯蒂说,环境恶化、资源枯竭、基因病毒、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乃至外星文明的入侵,这些都是地球的可能终局。在人类眼前只有两条路,一条是老死在地球上,等待灭绝;另一条是离开摇篮,移民其他星球。而火星与地球的诸多相似性,无疑是移民的最佳选择。然而探索和移民外星绝非易事。人类作为在地球上生活的哺乳动物,想要进行星际旅行或是在外星生活,必须面对各种已知和未知的危险。在1969年第一次踏足月球之后,人类探索太空的进程很快陷入了停滞,其中在太空中宇航员的健康问题可能正是原因之一。 美国航空航天局研究了人体在太空中可能遇到的种种危险。在从地球前往火星的大约半年的旅行中,宇航员会处于失重状态,在火星的表面,宇航员所体验到的重力也只有地球的三分之一,适应火星重力对于人类来说绝非易事。在国际空间站工作的宇航员们每次只能在太空环境中工作6个月,这主要也是出于对健康的考虑。调查显示,女性在国际空间站上工作18个月,男性工作24个月,所受到的宇宙射线的辐射总剂量就会超过其一生可接受的限度。在太空中旅行,脱离地球大气层和磁场的保护,人体极大程度地暴露在宇宙辐射之中。这种来自宇宙中的高能量原子碎片极难抵御,它们可以穿透层层防护,伤害到人的细胞和DNA。一份来自加州大学的报告显示,宇宙射线可能会造成长期的大脑损伤,包括老年痴呆、失忆、焦虑、抑郁,同时也会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但是无论如何,为了生存,人类必须离开地球。在20亿年以内,即使人类没有自我毁灭或是遭遇地球周期性的物种灭绝,太阳燃烧状态的变化也将使地球变得不再适合人类居住。太阳在最终熄灭之前,会逐渐发亮、膨胀,直至膨胀到地球轨道。在这一切发生之前,人类必须逃离太阳系,或许那时失去了故乡的人类只能生活在茫茫的太空之中。 (取材于苗千的相关文章) 1.根据材料一,下列对人类未来的推断,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2030年的某一天,中国的科学探测器从火星发回探测报告。 B.21世纪后半叶,美国宇航员在火星上进行科学探索。 C.22世纪,人类乘坐“星际运输系统”移民火星,成为“多星球物种”。 D.23世纪,人类在外星文明的入侵中取得最终胜利。 2.下列不能 ..证明“探索和移民外星绝非易事“的一项是(3分)

2014上海市初三语文一模审定试卷官方权威版(含答案)B卷

2014上海市初三语文质量测试B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阅读(42分) (一)默写(18分) 1.山河破碎风飘絮,。(过零丁洋》) 2.僵卧孤村不自哀,。(《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3. , 山岛竦峙。(《观沧海》) 4.,芳草萋萋鹦鹉洲。(《黄鹤楼》) 5.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爱莲说》) 6.稍近,益狎,。(《黔之驴》) (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7—8题(4分) 观沧海望岳 曹操杜甫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7.对两首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临”与“凌”的意思完全相同。 B.沧海、树木、星汉均属于“造化”。 C.两首诗的观景都是由近观到远望。 D.都描绘了秋天大自然的壮美景象。 8.两首诗都借雄伟景象表现了诗人的。(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9—11题(8分) 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

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9.上文选自《》,本书由西汉的(人名)编订而成。(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11.下列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邹忌是一个敢于在朝廷直谏的大臣。 B.齐威王是一个善于纳谏的开明君王。 C.邹忌善于思考、用自身经历来说理。 D.本文生动地揭示了听取民意的意义。 (四)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12分) 某山隅有一老圃①,早失偶,惟一女远适②他乡。猎者怜其孤,赠以猴。老者爱如赤子,每出必从,不链不掣,而不离不逸。如是者五年。一日,老者暴卒③,猴掩门,奔其姐,泪如雨。曰:“父死乎?”颔之,乃俱归。老者家徒四壁,无以为养,猴遍哭于乡,乡人乃资而掩。姐引之去,猴揖谢之,仍牢守故宅,撷果自食。每逢五必哭祭,似念老父养之五年,哀伤殊甚。 【注】①老圃:这里指老农。②适:嫁。③暴卒:突然去世。 12.解释文中的加点词(4分) (1)姐引.之去()(2)仍牢守故.宅() 13.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不用链子拴上不用手拉着,但那猴子不离开不逃逸。 B.不用链子拴上不用手拉着,也不让那猴子逃离开去。 C.没有链子拴也没有绳子拉,但是那猴子从来不离开。 D.没有链子拴也不用手拉,也不让它离开不让它逃逸。 14.从文中看出老圃死后那猴子“哀伤殊甚”的原因是。(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15.对本文写作意图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希望大家要做一个有情有义之人。 B.称赞义猴是一只懂得感恩的动物。 C.针砭社会上那些无情无义之人。 D.批评老圃的女儿没有尽到孝心。 二、现代文阅读(48分)

2018北京东城区初二(下)期末语文

2018北京东城区初二(下)期末 语文2018.7 学校班级姓名考号 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8页,共五道大题,22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班级、姓名和准考证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第1、3、6题和作文题选择必须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13分) 学校即将举办“诗苑漫步”系列活动,为了动员同学们参与,广播站提供了下面的宣传稿。请完成第1~6题,对该稿加以完善。 在中国文学史上,诗歌一向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再到现代诗歌的蓬勃兴起,三千年绵绵不绝,不断向前发展。今天,诗歌不仅已成为世界人民的共同精神财富,而且是中国文学的宝贵遗产。 《诗经》拉开了中国诗歌的唯幕,从此,神州大地杰出的诗人、光辉的篇章纷至沓来。从陶渊明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到杜甫的“安得广夏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从柳宗元的《江雪》,到白居易的《钱 塘湖春行》;从“三曹”到“四杰”;从王孟到高岑;从李杜到周柳;从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到贺敬之的《回延安》;从北岛的《回答》到顾城的《一代人》……这一串串光辉的名字,足以彪炳史诗,永不褪.色!他们创 作的一首首经典诗歌,足以吟诵千年,绝不戛然而止。中国是名副其实的诗词王国,取得的成就足以让世人叹为观止。 朗读诗歌,如同在花海中徜徉,可以感觉艺术奇葩的芳香。朗读诗歌,,。 让我们一同漫步诗苑,感受诗歌魅力。 1.播音员用部首查字法在字典上对生字“庇”“褪”进行了检索。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庇”部首为“广”,查五画,读音为“pì”;“褪”部首为“衤”,查十画,读音为“tùn”。 B.“庇”部首为“比”,查三画,读音为“bì”;“褪”部首为“辶”,查十一画,读音为“tuì”。 C.“庇”部首为“广”,查四画,读音为“bì”;“褪”部首为“衤”,查九画,读音为“tuì”。 D.“庇”部首为“比”,查三画,读音为“pì”;“褪”部首为“辶”,查十三画,读音为“tùn”。 2.第二段有两个错别字,将它们找出来,并把正确的汉字书写在田字格里。(2分) ⑴词语中的改成。⑵词语中的改成。 3.为提醒播音员,根据语境,下列四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纷至沓来:纷纷到来;接连不断地到来。 B.戛然而止:突然中止。 C.名副其实:名声或名称与实际相符合。也说名符其实。 D.叹为观止:形容眼花缭乱,心神动荡。 4.第一段有一个病句,请找出来,并用修改符号修改。(2分) 答: 5.根据语境,在横线上补充句子。(注意句式整齐、修辞手法一致。3分) 朗读诗歌,,。 6.文稿需对部分诗人作注,下列注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陶渊明,东晋诗人,代表作有《桃花源记》《归园田居》等。 B.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尊称为“诗仙”。 C.柳宗元,字子厚,唐宋八大家之一,世称“柳河东”。 D.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二、名著阅读(共5分) 近日,年级开展了名著阅读情况调查。请从《傅雷家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三国演义》三部作品中任选一 ...部.,帮助广播站小记者完成系列采访: 7.以你选择的作品为例,分析下面表格呈现如此现象的原因。(3分)

静安区2014年初三语文一模卷(含答案)

静安区2013学年第一学期教学质量调研 九年级语文试卷 (完成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 2014.1 1.注意: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用黑墨水钢笔或水笔做在答卷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第一部分阅读(90分) 一、文言文(42分) (一)默写(18分) 1.道狭草木长,;(《归园田居》) 2. ,道是无晴却有晴。(《竹枝词》) 3.当年万里觅封侯,。(《诉衷情》) 4.向来枉费推移力,。(《观书有感》) 5.学而不思则罔,。(《孔孟论学》) 6. ,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7—8题(4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7.辛弃疾被称作“词坛飞将军”,这一称谓既巧妙地概括了辛词□□的风格,又点出词人生命中 曾有过的的经历。(2分) 8.下列对作品内容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2分) A.“醉”和“看”传递出词人有志难伸的苦闷。 B.“八百里”可指牛,也可用以形容连营之广。 C.“马作的卢”两句实写词人英姿飒爽的形象。 D.“可怜”句将全词一下子拉回悲凉的现实中。 (三)阅读下文,完成9—11题(8分) 登泰山记(节选) 姚鼐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9.姚鼐,代文学家。泰山,即(姓名)在《望岳》中吟咏的“岱宗”。(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11.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2019东城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东城区 2018-2019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统一检测 初三语文 2019.1 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空悲切。 靖康耻 ① 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 收拾旧山河, 【赏析】 词作开篇通过刻画作者“怒发冲冠” 、“仰天长啸” 心情。接着, “三十功名”一句,表现了他蔑视功名,以 报国为念的高风亮节和 漫长征程,隐然有任重道远、不可稍懈的自励之意。 拳之心:珍惜时光,倍加奋勉,以早日实现匡复大业。 下片进一步表现作者报仇雪耻、重整乾坤的壮志豪情。 “靖康耻”四句用反诘的口吻吐露其一腔民族 义愤,“驾长车”一句则表达了自己踏破重重险关、直捣敌人巢穴的决心。 “壮志”一句是“以牙还牙,以 血还血” 式.的愤激之语,表现出作者对敌寇的切齿痛恨。结篇“待从头”一句再度慷慨明誓:等到失地收 ⑶该词下片的开头缺少标点,根据“赏析”和你对该词的理解,标点符号使用最恰当 ...的一项是( 2 分) A.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B.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C.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 D.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⑷在推送与该词同一朝代的诵读作品目录中,下面不应该出现的一项是( 2 分) A.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B.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C. 《登飞来峰》 D.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2. “诗词与书法”研究小组推送了开国领袖毛泽东的书法作品《沁园春 ?雪》 。下面是四位同学欣赏后的回 复,其中对该书法作品或诗词评价得当的一项是( 2 分) 一、基础·运用 (共 12 分) 为方便同学们学习诗歌, 初三语文兴趣社开设了“诗词研究 与创作”的公众号。 3 题。 1. 下面是“诗词与诵读”研究小组即将推送的岳飞名作 满江红 【宋】岳飞 根据要求, 完成第 1 满江红》 及相关材料, 阅读后, 完成第⑴~⑷题。 ①[靖康耻 ]宋钦宗靖康二年 ( 1127年),金兵攻 陷汴京,掳走徽、钦二帝。 ②天阙 此指皇帝生活的地方。 壮志 朝天阙 的情态,揭示了他凭栏远眺中原失地所引起的激荡 披星 d ài 月 、转战南北的 莫等闲”一句则表现了他激励自己,鞭策部下的拳 复、江山一统之后,再回京献捷。 全词抒发了岳飞扫荡敌寇、还我河山的坚定意志和必胜信念 的艺术魅力。 ⑴大家对“冠” 是 A. , 笔力沉雄而又情致深婉,具有撼人心魄 字的读音、 披星 d ài 月”的书写和“式”字的笔顺产生了争议,你认为完全正确的一项 B. C. D. 2 分) 怒发冲冠 怒发冲冠 怒发冲冠 怒发冲冠 冠” 冠” 冠” 冠” ⑵材料横线处所填关联词语 A. 倘若??就?? B. C. 既??也?? D. ɡu àn ” ɡu ān ” ɡu àn ” 披星 披星 披星 d ài d ài d ài 月”写为 月”写为 月”写为 披星戴月” 披星戴月” 披星带月” 式” 式” 式” 字第六笔为点。 字第六笔为点。 字第六笔为斜钩。 ɡu ān ” , 能恰当表达“赏析”的作者对岳飞激励之意理解的一项是( 不是??而是?? 不是??就是?? 披星 d ài 月”写为 披星带月” ,“式” 字第六笔为斜钩。 2 分)

2016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

2016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撷取(xi) 馈赠(ku) 谆谆教导(zhūn) 恪尽职守(k) B.默契(q) 迤逦(lǐ) 戛然而止(ji) 如法炮制(po) C.缄默(jiān) 戏谑(n) 浑身解数(xi) 苦心孤诣(y) D.喷薄(b) 阔绰(chu) 鲜为人知(xiǎn) 鳞次栉比(zh)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热忱娇健险象环生一泻千里 B.阴霾羁绊持之以恒兴高采烈 C.拂晓沉湎妇儒皆知锐不可当 D.曙光桑梓因地治宜迫不及待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中非友好关系是双方风雨同舟、患难与共,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 B.在读书汇报会上,李文同学引经据典,断章取义,赢得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C.广大青少年要志存高远,锤炼意志,让青春在时代进步中焕发出绚丽的光彩。 D.韩文佳同学在中央电视台主办的全民阅读推广活

动中脱颖而出,进入全国35强。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大型文化传承节目《中国成语大会》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掀起了一股追捧传统文化的热潮。 B.我市以蓝天白云、繁星闪烁作为环保目标,努力改善环境质量,保存我们赖以生活的共同家园。 C.调查结果显示,近90%左右使用过空中无线网络服务的乘客愿意牺牲舒适的座位,来换取无线网络服务。 D.《新华字典》自1953年起,历经10余次大规模上百名专家学者的修订,成为迄今为止世界出版史上发行量最高的字典。 5.对下面唐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杂诗 近寒食雨草萋萋,著①麦苗风柳映堤。 等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 【注释】著:吹拂 A.前两句描写了春天芳草萋萋、风吹麦苗、绿柳拂堤的景象。 B.三四句的意思是同样有家归不得,杜鹃你还是不要再啼叫了。 C.这首七言诗的朗读节奏均为二二三式,句式整齐划一,从而加强了诗歌的韵味。

2017东城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东城区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统一检测 初三语文 2017.1 一、基础·运用(共20分) 茶,是一种植物,却与我们的文化根脉相连。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阅读下面的文段,按要求完成1-6题。(共12分) ①中华茶艺,孕育于汉魏,滥(伤觞)于隋唐,发展于宋元,成熟、光大于明清。茶由药用而变为日常饮品,已逐步超越了自身的物质属性,而迈入一个精神领域,成为一种文化、一种修养、一种人格、一种境界的象征。与此相应,茶具的发展,也表现为由大趋小,自简趋(烦繁),复又返璞.归真、从简行事的过程。它与时代风气相涤荡,逐渐趋于艺术化和人文化。 ②唐代以前的茶具,文献有所提及,但大都语焉不详。那时茶具与食器不甚分明,相混而用。自从“茶圣”陆羽创作了《茶经》后,“茶道大行”,中国的茶,也由此进入了一个新境界。《茶经?器》列举了数十种煮茶和饮茶的器具,成套茶具,曾风靡.朝野,以致“远近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 ③如果说唐代茶具以古朴为特点,那么,宋代茶具则以绮.丽为时尚。宋代茶具,较之唐代,变化的主要方面是煎水用具改为茶瓶,茶盏尚黑,又增加了“茶筅(xiǎn)”。这一切,都是与宋代风行的“斗茶”(一种近乎游戏的饮茶方式)时尚相适应的。 ④明清茶具呈现一种返璞归真的趋向,表现为(祟崇)尚陶质、瓷质。但这类陶瓷茶具之精巧绮丽,又非唐人、宋人所能企及。明代开始,对茶盏色泽的要求,又出现一大转变。明人屠隆《考盘余事》中称“质厚难冷,莹白如玉,可试茶色,最为要用”;许次纾《茶疏》说“纯白为佳”。到了后来,白瓷茶具发展至“薄如纸,白如玉,声如磬.,明如镜”的程度,成为十分雅致的艺术品。 ⑤明清茶具,最为后人所称(到道)的,除了白瓷,就是江苏宜兴的紫砂陶壶、陶盏的创制和普及了。明代宜兴紫砂茶壶,造形典雅,工艺独具匠心,一些制壶名师的作品更是珍奇瑰宝。 ⑥茶具的发展,。这一轨迹,与茶自身的发展,饮茶方法的演进,也是同步合拍的。 1.对文中加点字读音、横线处选填汉字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滥伤返璞.(pǔ)归真B.自简趋繁风靡.(mǐ) C.崇尚声如磬.(pán)D.称到绮.(qǐ)丽 2.在文中第⑥段“”处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语文试卷第1页(共12页)

2014年浦东区初三一模语文卷(附答案)

2014年浦东新区初三一模卷 一、文言文(42分) (一)默写(18分) 1、当年万里觅封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诉衷情》) 2、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3、_____________________,雪尽马蹄轻。(《观猎》) 4、_____________________,带月荷锄归。(《归园田居》) 5、日星隐曜,____________________。(《岳阳楼记》) 6、山水之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醉翁亭记》) (二)阅读下面的两首小令,完成第7—8题。(4分) 天净沙〃秋 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胡腾老树昏鸦,下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7、《天净沙·秋》中“__________”和《天净沙·秋思》中“___________”,表明两首小令 写的都是黄昏之景。(2分) 8、选出下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两首小令是同一曲牌,所以韵脚相同。 B两首小令都描写的萧瑟荒凉的秋景。 C两首小令写景都由近及远、实虚结合。 D两首小令都抒发了游子思归的情怀。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 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 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 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无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与也?千古过目成诵,孰有如孔子者乎?读《易》至韦编三绝,不知翻阅过几千百遍来,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虽生知安行之圣,不废困勉下学之功也。东坡读书不用两遍,然其在翰林读《阿房宫赋》至四鼓,老吏苦之,坡洒然不倦。岂以一过即记,遂了其事乎!惟虞世南、张睢阳、张方平,平生书不再读,迄无佳文。 且过辄成诵,又有无所不诵之陋。即如《史记》百三十篇中,以《项羽本纪》为最,而《项羽本纪》中,又以钜鹿之战、鸿门之宴、垓下之会为最。反覆诵观,可欣可泣,在此数段耳。若一部《史记》,篇篇都读,字字都记,岂非没分晓的钝汉!更有小说家言,各种传奇恶曲,及打油诗词,亦复寓目不忘,如破烂厨柜,臭油坏酱悉贮其中,其龌龊亦耐不得! 9、选文出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人名)。(2分) 10、翻译文中画线句,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