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注册测绘师案例真题答案详解

2017年注册测绘师案例真题答案详解
2017年注册测绘师案例真题答案详解

2017 年注册测绘师案例真题答案详解
答: 1、(7 分) (1)要制作满足 1:1 万精度,0.5 米分辨率,按 1:25000 标准分幅的彩色 DOM,需在遥感影像处理软 件和地理国情普查地理信息系统中利用资料 1-覆盖全市的原始卫星影像在资料 2-1:10000 的 DEM 纠正下进 行融合等方法制作。(2 分)(未回答软件系统的扣 1 分) (2)制作该 DOM 的流程: 资料准备 、技术路线设定设计、定向建模、色彩调整、利用资料 2-1:10000 的 DEM 纠正影像、影像融 合、镶嵌、裁切、数据分层建库、地理信息系统分析编辑处理、1:25000DOM 数据输出、1:25000 标准分幅 彩色 DOM 相片制作、生产记录与技术总结、质量检查与验收、成果整理与提交。(5 分) (未回答 DEM 纠正、 融合和 1:25000 处理的各扣 1 分) 2、(6 分)(每个资料一分) (1)资料 1-原始卫星影像用于制作地理国情采集工作 DOM 调查底图并未其制作提供基础资料; (2)资料 2-1:10000 的 DEM 为地理国情采集工作 DOM 调查底图制作提供纠正资料; (3)资料 3-1:10000 的 DL 为地理国情采集工作提供基础资料,包括土质植被、道路水系等; (4)资料 4-1:50000 的 DLG- 2014 年为地理国情采集工作提供现势行补充和部分基础要素; (5)资料 5-控制点库为地理国情采集工作提供控制点和必要的数学基础补充; (6)资料 6-收集的其他资料为地理国情采集工作提供地面覆盖分类等部分可用的参考和补充数据。 3、(7 分)(本题应分别回答补调和补测两个内容) (1)由于该市已建成卫星导航定位服务(cors),能实时提供 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下亚米级定位服务, 因此新增或变化的图斑和要素补调补测可采用的方法推荐使用基于城市 CORS 系统的 RTK 补测结合现场实 地对照现实性 2014 年 2 月彩色 DOM 补调的方法开展工作。补测补调做到精度、现实性和属性匹配俱佳。 (2 分) (2)现场主要补测采集现 DLG 数据库中地面覆盖分类(耕地林地草地)和地理国情要素(道路、水 域等)缺失或精度不够、2014 年 2 月到 12 月新增和变化的图斑和要素的空间信息。CORS-RTK 补测应按 不低于原 1:10000 地理国情数据库精度要求按相关规范开展, 补测数据采集后采用地理国情普查内业处理系 统处理。(3 分)(未回答软件系统的扣 1 分) (3) 现场调绘主要利用地理国情普查外业调绘核查软件以 2014 年 2 月彩色 DOM 位底图补调上述补测 的和其他属性信息。调绘属性信息应与空间信息相匹配,现势性统一匹配,具体调绘方法、清绘和接边等 按规范开展。(2 分)(未回答软件系统的扣 1 分)

答: 1、(6 分) (1)按规范规定,独立使用的地下室、车棚、车库、为多憧服务的警卫室和管理用房,作为人防工程 的地下室等不应计入共有建筑面积。(3 分) (2)因此本预售测绘成果中不应计入分摊共有建筑面积的内容有:作为车库(1 分)和人防(1 分) 的-3 层、-2 层;作为设备间和管理用房(1 分)的-1 层以及按规范规定的其他不应计入的相关部分。 (本题未回答规范规定可酌情扣减 2-3 分) 2、(7 分) (1)按规范规定,斜面结构屋顶高度在 2.20m 以上的部位,按其外围水平投影面积计算。(2 分) (2)因此本阁楼应计算层高在 2.20m 以上部分的水平投影面积作为套内建筑面积。在不考虑特殊、不 考虑楼板、不考虑墙体的情况下可采用插值法求取房屋中心线两侧的水平宽度,再求取相应水平投影面积。 (1 分) (3)房屋中心线两侧的水平宽度均为 2.1-2.1X(2.2-1.8)/2.1=1.7m(1 分)(采用其他方法也可得分) 房屋立面中心线两侧各 1.7m 范围内水平投影面积为 2X1.7X7.2=24.48m2(1 分) 因此 3201 室阁楼的套内使用面积为 24.48m2。(2 分) (本题未回答规范规定可酌情扣减 1-2 分) 3、(7 分) (1)一楼大厅回廊部分(高 2.6 米)和无上盖架空通廊部分均未计入建筑面积,此做法不对。(3 分) (2)按规范规定,门厅、大厅内的回廊部分,层高在 2.20m 以上的,按其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房屋之间无上盖的架空通廊不计入建筑面积。(2 分) (3)因此大厅回廊部分(高 2.6 米)应按水平投影面积计人建筑面积,无上盖架空通廊部分不计入建 筑面积。(2 分) (本题未回答规范规定可酌情扣减 1-2 分)

答:1、(7 分)(本题未回答实际生产经验法可酌情扣减 1-2 分) (1)计算分析法确定航摄仪(5 分) 由于地面最低点海拔 20 米,最高点海拔 60 米,1500 米以上高空易有大面积云雾,3000 米以上空域 管理严格。因此 1500-3000 米海拔不适宜采用常规航摄,3000 米以上无法获得飞行审批,只能选择海拔 1500 米以下进行航空摄影,且地势平坦(1 分),因此: 相对航高<1500-(20+60)/2=1460m(1 分),又:像元/地面精度=焦距/相对航高=航摄比例尺 故:相对航高=焦距 X 地面精度/像元=焦距 X200/0.006<1460000,( 单位统一为 mm) (1 分) 则:焦距<1460000X0.006/200=43.8mm,因此按计算分析法确定航摄仪应选择焦距 36mm 的低空数码 航摄仪。(2 分)(列出相关公式、计算不正确的可得 1 分) (2)实际生产经验法确定航摄仪(2 分) 由于 (1 分) (或高程平面精度关系公式)
航测生产中,如果测区地势平坦,一般通过选择较短主距或焦距的航摄仪航摄增大基高比以提高像 对的立体观测效果和高程精度。 因此本次航摄应选择焦距较短的焦距 36mm 的低空数码航摄仪。(1 分) (3)综合上述两种方法,本题应选择焦距 36mm 的低空数码航摄仪。 2、(6 分)(本题应给出 POS 辅助的概念、特点和基本组成部分) (1)POS 辅助空中三角测量是通过在航摄仪摄像过程中加装 POS 系统(惯性测量装置(IMU)与差分 全球定位系统 (DGPS) 的组合)实时自动获取每张像片外方元素和计算机处理系统采用前方交会等方法 求取加密点坐标的方式以实现 POS 辅助下的自动空中三角测量。(2 分) (2)其基本步骤为:资料准备、技术方案设定与路线设计、像片控制测量、自动化内业加密点的选 点观测、自动内定向、自动相对定向、自动绝对定向、自动化建模与平差处理、自动化区域网接边、质 量检查、技术总结、质量验收、成果提交。(4 分)(步骤中未体现 POS 辅助特点应扣减 2 分) 3、(7 分)(本题应给出本项目 DLG 数据生产使用的软件系统) (1) 本项目 DLG 数据生产是充分利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和集群式影像处理系统的采用先内后外法 进行高度自动化作业的生产。(2 分) (2)其具体生产主要流程:资料准备、技术方案设定与路线设计、像片控制测量、POS 辅助空中三 角测量、定向建模、内业立体测图、DEM 数据生产、基于 DEM 纠正的 DOM 数据生产、基于 DOM 的数据采 集、外业调绘与补测、图形编辑、内业数据处理、内业数据分层、内业数据建库、质量检查、技术总结、 质量验收、成果提交。(5 分)(流程中未回答 DEM 生产、DOM 生产和基于 DOM 的数据采集应分别扣减 1 分)

答:1、(7 分)(1)乡政府周边 1 平方公里 1:1000 的 DLG 精度要求较高,现有资料无法满足制 作要求,因此不能采用编绘法、转绘法或既有地图数字化法制作;(0.5 分)(2)该乡森林覆盖率 70%, 多为低矮建筑,许多被森林覆盖,而且仅测制 1 平方公里的 DLG,不适合采用航摄或者遥感方法;(0.5 分)(3)该乡没有 CORS 信号覆盖,不能直接采用基于城市 CORS 系统的 RTK 方式测制;(0.5 分)(4) 由于该乡政府处于盆地,该 DLG 可采用在盆地周围架设 1-2 个 GPS 基站或参考站(可按 GPS-C 或 D 级标 准观测)、再用单基站 RTK 直接坐标法模式测制生产,信号不足之处用全站仪直接坐标法补测。充分利 用 CASS 测图,CAD 软件进行图形编辑,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 DLG 数据输入、编辑、处理和输出; (2.5 分)(5)本 DLG 数据生产的主要作业环节:任务分配与接收、资料收集与分析、技术方案设定与路线设 计、仪器检定与选型、数据生产准备、RTK 基站或参考站建设测试、似大地水准面可行性复核、基础控 制测量、图根控制测量、RTK 外业空间信息数据采集、全站仪外业补测、外业调绘与属性信息数据采集 录入、外业数据编绘、图形编辑、内业数据处理、内业数据分层、内业数据建库、质量检查评估、技术 总结、质量验收、数据输出、成果提交。(3 分) 2、(7 分)(本题未回答更新原则、DOM 制作方法、经济作物的分别扣减 1 分) (1)1:10000 的 DLG 数据更新原则:精度匹配原则、现势性原则、空间信息与属性信息同步更新 原则; (1 分) (2)资料使用和宜采用的更新方法: 以资料 1-2017 年卫星数据和资料 3-2014 年 1:10000 的 DEM 数据为原始数据, 采用融合和 DEM 正射纠正为主要手段制作全乡 1m 分辨率的真彩色数字正射影像 图 DOM;收集扶贫所需数据,以生产的 DOM 为更新调查底图进行扶贫数据和已种植的果园、茶园、其他 经济作物(面积>2 亩)数据调查,采用单基站 RTK 结合全站仪方法按原精度补测的方法对 1:10000 的 DLG 数据进行更新。(2 分)(本题资料分析应简单,若详细论述资料分析,卷面和考场时间可能不允 许,也可在作业流程中简答资料分析)(3)作业流程: a 资料收集与分析;b 更新路线设定与更新技术 设计; c 基于 DEM 正射纠正的 DOM 彩色影像数据生产;d DOM 更新调查底图制作;e 扶贫所需数据更新 要素确定; f 经济作物更新要素确定; g 野外更新要素调查; h 单基站 RTK 结合全站仪方法更新要素测量; i 内业数据处理;j 更新数据录入与融合;k 成果质量检查;l 专项技术总结;m 成果验收;n 更新数据的 输出与提供。(4 分)(回答 GIS 数据更新流程的得 2 分) 3、(6 分)(本题专家出发点若只考察精度较低的定位解析测量法则略显单调,考生若考虑不到图 解法则是综合能力不足的表现。 不回答图解法可扣减 2 分, 因此答题时尽量耦合专家的意思且适当发挥) (1)结合题干和实际精度要求(定位精度 10m),贫困户空间分布信息采集宜使用的技术手段应为 基于全乡亚米级卫星导航定位服务的手持 GNSS 接收机单点实时定位测量或加装 GPS 的车载移动测量模式 的解析法和基于实时更新后的 1:10000 的 DLG 图解法(精度可达 10m 以内)两种技术方法。还应调查采 集包括户主姓名、家庭人口,收入,致贫原因,所属村名、房屋位置等在内的相关信息。(2 分) (2)解析法流程:任务分配与接收、资料收集与分析、技术方案设定与路线设计、仪器检定与选型、 数据生产准备、外业空间信息数据采集、外业调绘与属性信息数据采集录入、外业数据编绘、内业数据 处理、内业数据分层、内业数据建库、质量检查评估、技术总结、质量验收、数据输出、成果提交。(2 分) (3)图解法流程:任务分配与接收、资料收集与分析、技术方案设定与路线设计、图解仪器检定与 选型、空间信息数据采集、调查与属性信息数据采集录入、数据处理、数据分层建库、质量检查评估、 技术总结、质量验收、数据输出、成果提交。(2 分)

答: 1、 (6 分) (1)根据《GBT27606-2011GNSS 兼容接收机数据自主交换格式》4.2 及附录 A.1 相关规定,RIHEX 格式观测数据的表头文件中卫星系统及编号用 snn 表示, s 是卫星系统标识符, nn 代表卫星编号。 (2 分) (2)卫星系统标识符中 G 代表美国的 GPS 卫星系统、 R 代表俄罗斯的 GLONASS 卫星系统、E 代表欧 洲的 GALILEO 卫星系统、C 代表中国的 COMPASS 卫星系统、S 代表 SBAS 星基增强系统。 (3 分) (3)RIHEX 格式观测数据具有多系统兼容和多网融合特性,为多系统数据接收、交换、转换和全球 卫星系统发展提供数据基础技术支持。 (1 分) 2、 (7 分) (1)北斗系统及基准站可以提供全天候静态基准站后处理毫米级,相对静态或准静态或 RTK 厘米级 以及动态或手持或车载亚米级、米级服务; (1 分) (2)桥梁大坝,高层建筑,变形检测类需要毫米级精度,该平台应提供全天候静态基准站后处理毫 米级服务; (2 分) (3)不动产登记测量,地理国情监测,应急测绘保障,国土资源调查类精度要求一般,该平台应提 供相对静态或准静态或 RTK 厘米级服务; (2 分) (4)社会大众车载导航共享,单车精度定位服务等精度要求较低,该平台应提动态或手持或车载亚 米级、米级服务。 (2 分) 3、 (7 分)题目可能有问题,平差数据从 II01 点开始出现问题,暂不公布答案,考生可关注和参考 2018 年新版教材是否收录再行甄别和学习本小问具体内容。

答:1、DS05 水准仪,其符号 D 为大地测量拼音首字母,S 表示水准仪,05 为每千米测量高差中误差 0.5mm:因此 DS05 每千米测量高差中误差为 0.5mm。(6 分) 2、A、B 两点作为工作基点和施工控制点,其平面坐标和高程应分别测定。(1 分) (1)A、B 两点平面坐标可采用双频 GNSS 接收机 C 级观测标准纳入首级平面控制网同步联测获取, A、B 两点高程应采用 DS05 数字水准仪从沿线二等水准控制点引测测定,路线应闭合或符合于二等以上既 有水准控制点。(2 分) (2)首期(即零期)应连续进行两次独立测量,当相应两次观测数据的较差不大于极限误差时,应取 其算术平均值作为该项目变形测量的初始值,否则应立即进行重测。每期变形观测时均应将工作基点与基 准点进行联测,一般还应至少一个月与基准点共同复测检核一次。(2 分) (3)平面坐标确定每次流程:任务接收与分配、专项技术设计、GPS 接收机仪器检定与选型、测试、 外业测量、坐标转换等内业数据处理、精度评定、成果整理、成果检查、专项技术总结、成果验收、成果 提交、纳入施工控制网试用。(1 分) 高程坐标确定每次流程:任务接收与分配、专项技术设计、水准仪仪器检定与选型、测试、外业测量、 内业平差等数据处理、精度评定、成果整理、成果检查、专项技术总结、成果验收、成果提交、纳入施工 控制网试用。(1 分) 3、C、D 两点的三维坐标(Xc、Yc、Zc)、(Xd、Yd、Zd)可先用相关方法分别测得平面和高程坐 标,再转换到施工控制网的间接法和采用直接三维坐标法两种方法确定。(不写直接坐标法原则上不扣分) (1)间接法平面坐标: 由于基坑长 200 米、宽 60 米、深 30 米,C、D 两点间距 180m。基坑深、宽 度窄,平面坐标可采用安装高精度陀螺仪的自动化全站仪(高精度测量机器人)十弯管日镜的角度前方交 会法测定,基坑深度不影响平面坐标精度,再用上述仪器在坑底以 CD 两点中任意一点为准测定 CD 两点的 方位角检核平面坐标的可用性。(1 分) 间接法高程坐标:由于基坑内外高差较大,不能直接采用水准测量和三角高程测量。可在基坑边缘 AB 两点附近采用悬挂钢尺法将 AB 两点的高程传入坑底,再在坑底采用 DS05 数字水准仪按二等水准精度 引测至 CD 两点确定其高程坐标。测量时应加入温度改正、尺长改正、拉力改正和倾斜改正。(1 分) 间接法三维坐标确定: 采用坐标转换的方式将间接法测得的 CD 两点的平面和高程坐标转换为施工控制 网下的三维坐标(Xc、Yc、Zc)和(Xd、Yd、Zd)(1 分) 本方法缺点是测量过程复杂,优点是精度高,能较好的满足工程测量需求,优先推荐本方法。 (2)直接坐标法:由于 C、D 两点位于 30 米深的基坑底部,因此不能采用 GPS 静态直接坐标法。基 坑深、宽度窄,故可在工作基点 A、B 上设站采用既有的自动化全站仪(高精度测量机器人)十弯管日镜的 直接坐标法直接测定两点坐标。 本方法的优点是直接测定施工控制网下的三维坐标, 缺点是精度差。 (1 分) (3)每次测定大概流程:任务接收与分配、专项技术设计、仪器检定与选型、测试、外业测量、内业 数据处理、精度评定、成果整理、成果检查、专项技术总结、成果验收、成果提交、纳入施工控制网试用。 (1 分)(不单独列出流程可扣减 0.5-1 分) (4)CD 边坐标方位角 αCD 可根据 CD 两点的坐标直接确定,不用再测定收敛角。因此去掉(Xc、Yc、 Zc)和(Xd、Yd、Zd)中的 Z 坐标,坐标方位角公式为:(3 分) Yd -Yc>0 时,90-arctan(Xd -Xc)/(Yd -Yc) Yd -Yc<0 时,270-arctan(Xd -Xc)/(Yd -Yc) Yd -Yc=0 时, αCD 为 0°或 180°

答: 1、(7 分)(流程中包含资料分析也可得分,若不回答资料分析只回答流程应扣减 2-3 分) (1)林业小班数据采集:2017 年林业小班数据的采集包括空间位置和属性信息。以资料 1-2016 年 1:1 万 DLG 为基本资料提供数学基础和必要基础要素、 以资料 4-2010 年林业小班数据为专题资料采集专题要素、 以坐标转换为 2000 坐标系的资料 5-2017 年分辨率为 2.5 米的假彩色 DOM 为现势性补充资料、 以资料 2-2010 年地面分辨率 0.5 米的 1:10000 的 DOM 为参考资料,采用叠置分析法采集空间位置信息和属性信息。空间 位置信息和属性信息应相互匹配,现势性同步,资料不足和不完整的应及时现场补调补测;(2 分) (2)林业管理数据编辑:林业管理数据编辑应生成空间位置和管理范围两个图层。以资料 1-2016 年 1:1 万 DLG 为空间位置采集基本资料提供数学基础和必要基础要素、以坐标转换为 2000 坐标系的资料 6-林 业管理业务数据为专题资料采集专题要素、以坐标转换为 2000 坐标系的资料 5-2017 年分辨率为 2.5 米的 假彩色 DOM 为现势性补充资料,其他资料为参考资料,采用叠置分析法采集空间位置信息和管理范围,资 料不足和不完整的应及时现场补调补测;(2 分) (3)主要作业步骤:资料收集与分析、技术设计、资料数字化、基本资料基础和专题数据提取采集、 专题资料数据提取采集、数据标准化、数据数学基础统一、数据编绘综合、小班数据分层、林业管理数据 分层、管理范围数据分层、建立各总数据层、数据争位性矛盾处理、数据库子库建立、质量检查、技术总 结、质量验收 、相关成果提交。(3 分)(分开答两个流程也可) 2、(6 分)(本题不回答资料分析应扣减 2-3 分) 2017 年森林覆盖范围变化情况应采用带有小班数据的前后 DOM 叠加,再叠置 DLG 的方式获取。(2 分) 具体应以资料 4-2010 年林业小班数据、坐标转换为 2000 坐标系的资料 5-2017 年分辨率为 2.5 米假彩 色 DOM 和资料 2-2010 年地面分辨率 0.5 米 1:10000 的 DOM 先行叠加获取森林覆盖范围-小班数据变化情况 初步信息、再与资料 1-2016 年 1:1 万 DLG 进行叠置获取具体的变化范围、空间位置和面积等信息。资料不 足和不完整的应采用现场补调补测方法获取(4 分) 3、(7 分)瞭望塔辅助选址需应用已有或加工的数据综合采用叠加分析、缓冲区分析、地形分析、通 视分析、网络分析和叠置分析等方法实现。(2 分) (1)以资料 1-2016 年 1:1 万 DLG 为基本资料叠加已生产的现势性和精度俱佳的林业小班数据和林业 管理数据生产地形-小班-管理综合林业数据;(1 分) (2)在地形-小班-管理综合林业数据数据上通过计算分析初步推荐多个瞭望塔,再以各塔利用缓冲区 分析建立有效距离;(1 分) (3)在 2 的基础上,利用资料 3-2010 年 5 月格网间距 5m 的 DEM 先行做地形分析,再进行不考虑树高 的通视分析,使其尽可能的观察到大面积森林,以评估各塔的可用性;(1 分) (4)在前述基础上,采用网络分析建立瞭望塔、基础交通网络和管理站之间的交通管理路径。(1 分) (5)最终与资料 1DLG 做叠置分析选出符合要求的最优推荐和备选瞭望塔并得到相关数据。(1 分)

答: 1、(7 分) (1)该省处于中纬度地区,不适合采用墨卡托投影和正轴方位投影;(1 分) (2)东西经差 10 度,南北纬度差 6 度,长宽比过大,不适合采用斜轴方位投影;(1 分) (3)东西经差 10 度,超过了标准 6 度和宽 9 度,南北纬度差 6 度超过了标准 4 度,存在跨带和换带 问题,因此不适合高斯投影;(1 分) (4)中纬度和东西宽南北窄地区应优先采用圆锥投影,且主附图专题要素均以面积为重,因此宜为正 轴双标准纬线等积割圆锥投影。(4 分)(只回答圆锥投影的扣 2 分、回答等角圆锥的扣 1 分) 2、(6 分) 主图反映全省地理国情现状,除是必要的基础地理信息外,地表覆盖专题要素等细分到二级分布。 (1)以资料 3-2014 年 1:100 万 DLG 为基本资料,为主图提供必要的基础地理信息;(1 分) (2)以资料 6-2016 年 1 月的 15 米分辨率卫星图像叠加资料 1-2015 年完成全省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和 资料 2-基于普查成果统计分析形成的多种数据为专题资料,为主图提供二级以上专题要素的图斑面积、 图斑 影像和图斑空间位置信息等;(2 分) (3)以资料 4-2016 年 5 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为补充资料,为主图提供行政区划和 现实性补充;(1 分) (4)以资料 5-2016 年交通旅游图为补充参考资料,为主图提供交通旅游要素现实性和参考;(1 分) (5)所有要素应统一数学基础、现实性达到 2015 年 12 月,不足之处应及时补调补测。(1 分) 3、(7 分) (1)附图中应以分级统计双指标图法反应各地市地表总面积和人均种植土地面积、以饼状统计图表法 反应 10 个一级分类专题的面积占比构成等空间分布信息。(3 分) (2)设计制作过程:任务接收与任务安排、技术设计、资料收集分析与数字化、数据标准化及规范化、 底图制作与数据层建立、专题要素采集处理与数据层建立、数据层叠加合成与各要素编绘、制图综合、符 号设计与表达、色彩设计与表达、线划设计与表达、注记设计与表达、分级统计图和饼状专题图成图、质 量检查与验收、技术总结、分级统计图和饼状专题图叠加输出、成果提交。(4 分)(本题也可两个专题表 示法分开答,若出题专家是考察具有两个专题表示法的附图设计制作,则应回答专题地图设计制作流程)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