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学与胚胎学提纲(人卫版第8版)

组织学与胚胎学提纲(人卫版第8版)
组织学与胚胎学提纲(人卫版第8版)

组织学与胚胎学

组织学

一、绪论

1.石蜡切片术

(1)用蛋白质凝固剂(甲醇)固定新鲜的组织块(1.0cm3左右);

(2)用乙醇脱去固定好的组织块中的水分,再用二甲苯置换出乙醇;然后将组织块包埋在石蜡中;

(3)用切片机切为5~10 μm的薄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染色法)进行染色;细胞核与核糖体内物质(嗜碱性)被染成蓝紫色,细胞质和细胞外基质(嗜酸性)被染成红色。

2.超薄切片术

(1)用蛋白质凝固剂(戊二醛)和脂肪凝固剂(锇酸)两次固定组织块(不超过1mm3);(2)脱水后用树脂包埋;

(3)用超薄切片机切为50—80nm薄片,再经醋酸铀和柠檬酸铅染色。

3.组织学是研究机体微细结构及其相关功能的学科。

4.组织是由细胞群和细胞外基质构成,人体组织可归为四大类: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二、上皮组织

1.上皮组织,简称上皮,由密集排列的上皮细胞和极少量的细胞外基质构成。根据功能分为被覆上皮和腺上皮。

2.上皮细胞具有极性。朝向身体表面或有腔器官腔面的为游离面;游离面相对的朝向深部结缔组织的为基底面;上皮细胞之间的连接面为侧面。

3.单层扁平上皮:细胞呈不规则形或多边形,细胞边缘呈锯齿状或波浪状

内皮:心、血管、淋巴管其他:肺泡、肾小囊

间皮:胸膜、腹膜、心包膜

4.单层柱状上皮:细胞呈六棱柱状,核长圆形。肠道单层柱状上皮中,还散在分布杯状细胞。分布:胃、肠、胆囊、子宫等

5.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形似多层,实为单层,由柱状细胞(最多)、杯状细胞、锥形细胞、梭形细胞组成,柱状细胞表面有大量纤毛。分布:呼吸道

6.复层扁平上皮:基底细胞矮柱状,中层细胞呈梭形或多边形,表层细胞呈扁平状

角化:皮肤表皮未角化:口腔、食管、阴道

7.复层柱状上皮:浅层为柱状细胞,深层为多边形细胞。分布:眼睑结膜、男性尿道

8.变移上皮:细胞形状和层数随器官的空虚与扩张而变化。

分布:肾盏、肾盂、输尿管、膀胱

9.腺上皮是由腺细胞组成的以分泌功能为主的上皮。腺是以腺上皮为主要构成的器官或结构。

10.腺分泌物经导管排至体表或器官腔内,称外分泌腺;有的腺分泌物一般释放入血液,称内分泌腺。

11.外分泌腺由分泌部和导管组成。根据导管有无分支,分为单腺和复腺,分泌部的形状有

泡状、管状、泡管状。

12.浆液性细胞:核圆,位于细胞偏基底部;基底部胞质呈强嗜碱性染色,顶部胞质含较多嗜酸性酶原颗粒;电镜下可见基底部粗面内质网发达,核上区有高尔基复合体和酶原颗粒。

13.黏液性细胞:核扁圆形,位于细胞基底部;核周少量胞质呈嗜碱性染色,大部分胞质几乎不着色。杯状细胞是散在分布的黏液性细胞

14.混合性腺泡主要由黏液性细胞组成,少量浆液性细胞位于腺泡底部,常形成浆半月。

15.微绒毛:细胞游离面伸出的微细指状突起,光镜下所见小肠上皮细胞的纹状缘

16.纤毛:上皮细胞游离面的较长突起,纤毛中央有两条单微管,周围有九组二联微管

17.注:细胞侧面的细胞连接参考细胞生物学相关详细内容

18.基膜是上皮细胞基底面和深部结缔组织之间共同形成的薄膜。靠近上皮的部分为基板(透明层+致密层),与结缔组织相连部分为网板(网状纤维+基质)。

三、结缔组织

1.结缔组织由细胞和大量细胞外基质构成。细胞散在分布于细胞外基质内,无极性。具有连接、支持、保护、营养、物质运输等功能。

2.疏松结缔组织内有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白

(外周)

5.基质中的大分子主要为蛋白聚糖和纤维粘连蛋白。蛋白聚糖可形成分子筛,有利组织液通过,限制细菌扩散;纤维粘连蛋白是将细胞、胶原蛋白和蛋白聚糖有机连接的媒介。

6.毛细血管动脉端的血浆渗入基质内成为组织液。组织液的不断更新,有利于血液与组织中的细胞进行物质交换,构成细胞赖以生存的体液环境

7.致密结缔组织以纤维为主要成分而细胞较少,纤维粗大,排列致密

8.脂肪组织由大量脂肪细胞群集构成,被疏松结缔组织分隔为脂肪小叶。由于脂滴溶解,脂肪细胞胞体呈空泡状。

9.网状组织由网状细胞和网状纤维构成。网状细胞是有突起的星形细胞,突起互连成网。

10.线粒体发达的细胞胞质呈嗜酸性;内质网发的的细胞呈嗜碱性。

四、血液

1.血液是由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组成。血细胞约占45%,血浆占55%

2.血细胞形态、数量、百分比和血红蛋白含量的测定结果称血象。

3.红细胞:双凹圆盘状,直径约7.5 μm;中央较薄,厚约1 μm;周缘较厚,约2 μm。成熟红细胞无核,无细胞器,胞质内充满血红蛋白。平均寿命约为120天

血红蛋白正常值:男性120~150g/L,女性110~140g/L

4.红细胞具有形态可变性,当它通过小于自身的毛细血管时,可改变形状

5.新生的红细胞从骨髓进入血液,细胞内尚残留部分核糖体,用煌焦油蓝染色呈细网状,故称网织红细胞。

6.中性粒细胞:数量最多,直径10 ~ 12 μm;核呈曲杆状或分叶状(2 ~ 5叶),叶间由缩窄部相连。有很强的趋化作用和吞噬作用。

机体受严重细菌感染时,1 ~ 2叶核的细胞增多,称核左移;骨髓造血功能障碍时,4 ~ 5叶核的细胞增多,称核右移。

7.嗜碱性粒细胞:数量少,直径10 ~ 12 μm;核分叶、S形或不规则,胞质内含嗜碱性颗粒可将核掩盖。分泌物同肥大细胞,参与过敏反应。

8.嗜酸性粒细胞:直径10 ~ 15 μm ,核多2 叶,胞质内充满粗大的鲜红色嗜酸性颗粒。其分泌物能分解组织胺,灭活白三烯,抑制过敏反应。

9.单核细胞:体积最大,直径14 ~ 20μm;核呈肾形、马蹄铁形或不规则;胞质弱嗜碱性呈灰蓝色。进入结缔组织后分化成巨噬细胞。

10.(小)淋巴细胞:6 ~ 8 μm,胞质少,强嗜碱性,核圆有侧凹,染色质块状着色深。参与免疫应答,抵御疾病。

11.血小板:骨髓巨核细胞脱落的胞质小块。双凸圆盘状,直径2~4 μm;受刺激后伸出突起;在血涂片上常聚集成群;分中央颗粒区(含血小板颗粒)和周边透明区(含微管和微丝)。

15.血窦为管腔大、形状不规则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间隙较大,内皮基膜不完整,呈断续状,有利于成熟血细胞进入血液。

16.血细胞发生过程中形态变化的基本规律:

(1)胞体:由大变小,巨核细胞反之

(2)胞核:由大变小,红细胞核最后消失,粒细胞核由圆形变成杆状、分叶,巨核细胞核由小变大;染色质由细疏变粗密,着色由浅变深,核仁由明显渐消失

(3)胞质:由少变多,嗜碱性渐变弱,单核和淋巴细胞仍保持嗜碱性;特殊结构从无到有,逐渐增多

(4)分裂能力:从有到无,淋巴细胞除外

17.红细胞系发生:原红细胞—→早幼红细胞(血红蛋白出现)—→中幼红细胞—→晚幼红细胞(脱去细胞核)—→网织红细胞—→成熟红细胞

18.粒细胞系发生:原粒细胞—→早幼粒细胞(出现嗜天青颗粒和特殊颗粒)—→中幼粒细胞—→晚幼粒细胞—→成熟粒细胞

19.单核细胞系发生:原单核细胞—→幼单核细胞—→单核细胞

20.巨核细胞系发生:原巨核细胞—→幼巨核细胞—→巨核细胞—→血小板

五、软骨和骨

1.软骨由软骨组织和软骨膜构成。软骨组织内无血管。软骨组织由软骨细胞和软骨基质构成。

2.软骨陷窝:软骨基质中软骨细胞所在的腔隙。

3.越靠近软骨中心,细胞越成熟。2 ~6个由一个软骨细胞分裂而来的成熟软骨细胞聚集成群,称同源细胞群。软骨细胞产生软骨基质。

4.软骨基质中紧靠软骨陷窝周围硫酸软骨素较多,呈强嗜碱性,形成软骨囊。

5.软骨表面被覆的薄层致密结缔组织为软骨膜,内有血管、淋巴和神经,血管可为软骨提供营养。

6.软骨可分为透明软骨、纤维软骨、弹性软骨

(1)透明软骨分布于肋、关节、呼吸道;纤维主要为Ⅱ型胶原蛋白组成的胶原原纤维;基质中含大量水;抗压性强,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

(2)纤维软骨分布于椎间盘、关节盘及耻骨联合;胶原纤维束平行或交叉排列;基质较少,弱嗜碱性;韧性强

(3)弹性软骨分布于耳廓、咽喉及会厌;大量弹性纤维交织分布;有较强的弹性

7.骨由骨组织和骨膜构成。骨组织由骨细胞和钙化的细胞外基质(骨基质)构成

8.骨基质包括有机成分和无机成分。有机成分为胶原纤维(Ⅰ型胶原纤维)和基质(蛋白聚糖及其复合物)。无机成分又称骨盐,主要是羟基磷灰石结晶。

9.骨板内有大量平行排列的胶原纤维,同一骨板内纤维相平行,相邻骨板纤维相垂直,增加了骨的强度

10.密质骨:大量骨板紧密规则排列;分布于长骨骨干、短骨和扁骨表层

11.松质骨:数层不规则排列的骨板形成针、片状骨小梁,交错成为多孔的网格样结构;分布于长骨骨骺、短骨中心

12.骨祖细胞分布于骨组织和骨膜的交界面,可增殖分化为成骨细胞。

13.成骨细胞单层排列于骨组织表面,呈矮柱状;胞质嗜碱性,电镜下见大量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复合体;能分泌类骨质并释放基质小泡,促进类骨质钙化。成骨细胞被自身产生的骨质包埋,转变为骨细胞

14.骨细胞是位于骨组织内部有多个细长突起的细胞,分散于骨板内或骨板间;胞体所在腔

隙称骨陷窝,突起所在腔隙称骨小管。骨细胞具有一定的溶骨和成骨作用,参与调节钙、磷平衡。

15.破骨细胞分布于骨组织表面,直径30 ~ 100μm,形态不规则,核6~50个,紧贴骨组织一侧有突起,构成光镜下的皱褶缘;具有很强的溶骨、吞噬、消化能力,参与骨的生长和重建。

16.哈弗斯系统(骨单位)是位于内、外环骨板之间的大量长筒状结构,由多层同心圆排列的哈弗斯骨板围绕中央管构成。

17.间骨板是位于骨单位之间或骨单位与环骨板之间的骨板聚集体,是骨生长和改建过程中未被吸收的残留骨板

18.环骨板、骨单位和间骨板之间,以及骨单位之间有一层骨盐较多而胶原纤维很少的骨质,光镜下呈折光较强的轮廓线,称黏合线。

19.骨单位表面的骨小管在黏合处折返,一般不与相邻骨单位的骨小管连通。

20.骨外膜外层为致密结缔组织,有穿入骨质的穿通纤维;内层为疏松结缔组织,有血管、神经和骨祖细胞。营养骨组织;为骨生长和创伤修复提供骨祖细胞。

21.长骨的构成:骨干、骨骺,表面覆盖骨膜和关节软骨;内为骨髓腔,骨髓充填其中。

22.骨组织形成的一般过程:骨祖细胞增殖分化—→成骨细胞—→分泌类骨质—→类骨质包埋成骨细胞—→骨细胞—→类骨质钙化为骨质—→骨组织形成

23.骺板分为五个区域:

(1)软骨储备区:软骨细胞较小,圆形或椭圆形,分散存在。

(2)软骨增生区:细胞为扁平形,同源细胞群形成纵行的软骨细胞柱。

(3)软骨成熟区:软骨细胞仍柱状排列,细胞明显变大变圆。

(4)软骨钙化区:细胞逐渐凋亡,胞质呈空泡状,核固缩;有的细胞已消失,留下软骨陷窝,内可见破骨细胞

(5)成骨区:蓝色、残存的软骨基质表面,被覆着薄层粉红色的新生骨组织,形成条索状过渡型骨小梁。

六、肌组织

1.肌细胞呈长纤维状,又称肌纤维,其细胞膜称为肌膜,细胞质称为肌浆。

2.肌组织分为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骨骼肌、心肌为横纹肌。骨骼肌受躯体神经支配,属随意肌,心肌和平滑肌受自主神经支配,属不随意肌。

3.致密结缔组织包裹在整块肌肉外面形成肌外膜。肌外膜的结缔组织伸入肌肉内,将其分隔为肌束,包裹肌束的结缔组织称肌束膜。分布在每条肌纤维外面的结缔组织称肌内膜。

4.骨骼肌中的肌卫星细胞(成肌细胞myoblast)附着在肌纤维表面,当肌纤维受损伤后,肌卫星细胞可增殖分化,参与肌纤维修复。

5.骨骼肌纤维直径10~100μm,长度1~40mm,为多核细胞,有几十个甚至几百个细胞核,核呈扁椭圆形,位于肌膜下方。肌浆中有沿肌纤维长轴平行排列的肌原纤维,直径1~2μm。

6.骨骼肌上有明暗相间的周期性横纹:明带(I带)和暗带(A带),暗带中间有一条浅色窄带为H带。H带中央是M线,I带中央是Z线。两条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称为肌节,肌节= ?I带+ A带+ ?I带。

7.肌原纤维由粗肌丝和细肌丝构成,粗肌丝位于肌 节中部,两端游离,中部靠M 线固定。细肌丝位

于肌节两侧,一端附着于Z 线,另一端伸入粗肌丝

之间,末端游离,止于H 带外。

8.横小管是肌膜向肌浆内陷而成的管状结构,位于明带和暗带交界处,环绕每一条肌原纤维。

9.肌浆网是肌纤维中特化的滑面内质网,位于横小管之间。其中部为纵小管;两端膨大呈扁囊状,称终池。横小管和两端的终池组成三联体,能将兴奋从肌膜传递至肌浆网。

10.细肌丝由肌动蛋白、原肌球蛋白和肌钙蛋白组成;粗肌丝由肌球蛋白组成

11. 骨骼肌的收缩机制为肌丝滑动原理,主要过程为:

①运动神经末梢将神经冲动传递到肌膜;

②肌膜的兴奋经横小管传递给肌浆网,大量Ca 2+涌入肌浆;

③Ca 2+与肌钙蛋白结合,原肌球蛋白和肌钙蛋白发生位置变化,暴露出肌动蛋白与肌球蛋白头部结合的位点; ④ATP 被分解并释放能量,肌球蛋白的杆及头发生屈动,将细肌丝向M 线方向牵引; ⑤细肌丝在粗肌丝之间向M 线滑动,明带缩短,肌节缩短,肌纤维收缩,H 带缩窄,暗带长度不变;

⑥收缩结束后,肌浆内的Ca 2+被泵回肌浆网,肌钙蛋白等恢复原状,肌纤维松弛。

12.心肌纤维呈不规则的短圆柱状,有分支,互连成网。连接处称闰盘。多数心肌纤维有一个核,少数有双核,卵圆形,位于细胞中央,核周胞质染色浅,可见棕黄色脂褐素。 13.心肌纤维特点:

(1)肌原纤维粗细不等;

(2)横小管粗,位于Z 线水平;

(3)肌浆网的纵小管稀疏,终池少而小,横小管和一侧的终池形成二联体;

(4)闰盘的横向部分有黏着带和桥粒,使心肌纤维间连接牢固;闰盘纵向部分存在缝隙连接,便于细胞间化学信息的交流。

14.平滑肌纤维呈长梭形,相互交错,密集排列,细胞中央有一个杆状或椭圆形的核,常呈扭曲状。

15.平滑肌纤维内没有肌原纤维,可见大量密斑、密体、中间丝、细肌丝和粗肌丝。细肌丝一端附着于密斑或密体,另一端游离,环绕在粗肌丝周围。若干条粗肌丝和细肌丝聚集形成收缩单位。

七、神经组织

1.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是神经系统中最主要的组织成分。

2.神经细胞也称神经元,有接受刺激、整合信息和传导冲动的能力。神经胶质细胞对神经元起支持、保护、营养和绝缘等作用。

3.神经元的细胞核位于胞体中央,大而圆,着色浅,核仁大而圆。胞质的特征性结构为尼氏体和神经原纤维。

4.尼氏体具强嗜碱性,均匀分布;电镜下,尼氏体由发达的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构成,表明其具有活跃的蛋白质合成功能。尼氏体只存在于神经元胞体和树突中。

5.神经原纤维电镜下由神经丝、微管和微丝构成。神经丝是由神经丝蛋白构成的一种中间丝。神经原纤维构成神经元的细胞骨架。

6.神经元细胞膜为可兴奋膜,具有接受刺激、处理信息、产生并传导神经冲动的功能。表面

Z Z 线

M 线 ? I

具有离子通道和受体等膜蛋白。

7.每个神经元有一个至多个树突,发出许多分支。分支上有大量树突棘,极大扩展神经元接受刺激的表面积。

8.每个神经元只有一个轴突,胞体发出轴突的部位常呈圆锥形,称轴丘。轴突比树突细,直径均一,有侧支呈直角分出。轴突末端的分支较多,形成轴突终末。轴突表面的胞膜称轴膜。

9.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神经元与效应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结构称突触,最常见的是轴—树、轴—棘或轴—体突触。

10.突触前成分内含突触小泡,突触小泡内含神经递质或调质,突触小泡表面附有突触素,将小泡连接于细胞骨架。突触后成分中突触后膜含神经递质和调质的受体及离子通道。突触间隙有分解神经递质和调质的酶。

11.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胶质细胞包括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室管膜细胞(小星少突室);周围神经系统的神经胶质细胞包括施万细胞、卫星细胞。

12.星形胶质细胞是最大的一种神经胶质细胞,胞体呈星形,核圆而大。纤维性星形胶质细胞(多分布于白质);原浆性星形胶质细胞(多分布于灰质)。

功能:(1)支持和绝缘;

(2)参与构成血-脑屏障;

(3)分泌神经营养因子;

(4)组织(脑和脊髓)损伤时,细胞增生形成胶质瘢痕填补缺损。

13.少突胶质细胞分布于神经元胞体附近及轴突周围,突起末端扩展成扁平薄膜,包卷神经元的轴突形成髓鞘,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髓鞘形成细胞。

14.小胶质细胞是最小的神经胶质细胞,是血液单核细胞迁入演变而成,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时转变为巨噬细胞,具有吞噬作用。

15.施万细胞参与周围神经系统中神经纤维的构成,也能分泌神经营养因子, 促进受损伤的神经元存活及其轴突再生。

16.神经纤维由神经元的长轴突+神经胶质细胞构成。分为有髓神经纤维、无髓神经纤维。

17.周围神经系统的有髓神经纤维(PNS):施万细胞呈长卷筒状一个接一个地套在轴突外。相邻施万细胞不完全连接,之间的狭窄处称郎飞结。相邻两个郎飞结间的一段神经纤维称结间体,一个结间体的外围部分即为一个施万细胞。

18.中枢神经系统的有髓神经纤维(CNS):由少突胶质细胞形成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的多个突起末端形成扁平薄膜,可包卷多个轴突,其胞体位于神经纤维之间。

19.周围神经系统的无髓神经纤维:其施万细胞为不规则长柱状,表面有数量不等、深浅不同的纵行凹沟,轴突包在凹沟内,即一个施万细胞包裹数条轴突。

20.中枢神经系统的无髓神经纤维:突触外无特异性的神经胶质细胞包裹,轴突裸露地走行于有髓神经纤维或神经胶质细胞之间。

21.按神经元突起数分类神经元:

(1)多极神经元:一个轴突和多个树突;

(2)双极神经元:树突、轴突各一个;

(3)假单极神经元:从胞体发出一个突起,随后T形分为两支。

22.按轴突长短分类神经元:

(1)高尔基Ⅰ型神经元:轴突长,胞体大;

(2)高尔基Ⅱ型神经元:轴突短,胞体小。

23.神经末梢是周围神经纤维的终末部分,分为感觉神经末梢和运动神经末梢两大类。

24.感觉神经末梢:

(1)游离神经末梢:由较细的有髓或无髓神经纤维的终末反复分支而成,进入表皮层部分

没有髓鞘。分布于表皮、角膜和毛囊的上皮细胞之间。参与产生冷、热、轻触和痛觉。(2)触觉小体:有髓神经纤维进入小体之前失去髓鞘,盘绕在扁平细胞之间。分布在皮肤的真皮乳头处。参与产生触觉

(3)环层小体:有髓神经纤维进入小体时失去髓鞘,裸露的轴突进入由许多层同心圆排列的扁平细胞构成的圆柱体。分布在皮下组织、腹膜、韧带和关节囊。参与产生压觉和振动觉。(4)肌梭:感觉神经纤维进入肌梭前失去髓鞘,其轴突分成多支,分别呈环状包绕梭内肌纤维中段含核部分。分布于骨骼肌内。参与调控骨骼肌的活动。

25.运动神经末梢:

(1)躯体运动神经末梢:到骨骼肌细胞时失去髓鞘,轴突反复分支,并与骨骼肌细胞建立突触连接,称运动终板或神经肌连接。

(2)内脏运动神经末梢:神经纤维分支末端呈串珠样膨体,贴附于效应细胞之间或表面,与效应细胞建立突触。

26.一个运动神经元及其支配的全部骨骼肌细胞合称一个运动单位。

八、神经系统

1.神经系统主要由神经组织构成,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结节和脑神经、脊神经结节和脊神经、自主神经结节和自主神经。

2.中枢神经系统中,神经元胞体集中的结构为灰质;不含神经元胞体、含大量神经纤维的结构为白质。由于大脑和小脑的灰质在表层,又称皮质。周围神经系统神经元胞体主要集中在神经节。

3.大脑皮质中的高尔基Ⅰ型神经元包括锥体细胞、梭形细胞,它们的轴突组成投射纤维、联络纤维和连合纤维

4.大脑皮质中的高尔基Ⅱ型神经元包括颗粒细胞、星形细胞、水平细胞、篮状细胞等,它们构成局部神经环路。

5.大脑皮层的神经元分层排列,一般分为6层:

(1)分子层:主要是水平细胞和星形细胞,有许多与皮质表面平行的神经纤维;

(2)外颗粒层:颗粒细胞和小型锥体细胞;

(3)外锥体细胞层:中、小型锥体细胞;

(4)内颗粒层:细胞密集,多为颗粒细胞;

(5)内锥体细胞层:大、中锥体细胞

(6)多形细胞层:梭形细胞为主

6.锥体细胞胞体尖端发出一条较粗的顶树突,伸向皮质表面;胞体还向周围发出水平走向的树突,称基树突;轴突自胞体底部与顶树突相对应的位置发出。

7.小脑皮质由表及里呈现明显的3层:

(1)分子层:含大量神经纤维,神经元少而分散,主要是星形细胞和篮状细胞。

(2)普肯耶细胞层:由一层排列规则的普肯耶细胞胞体构成。

(3)颗粒层:含有密集的颗粒细胞和一些高尔基细胞。

8.普肯耶细胞胞体呈梨形,顶端发出2~3条粗的主树突伸向分子层,主树突分支繁密;细长的轴突自胞体底部发出进入小脑白质。普肯耶细胞是小脑皮质唯一的传出神经元。

9.小脑皮质的传入纤维有3种:攀缘纤维、苔藓纤维、去甲肾上腺素能纤维。

10.攀缘纤维的纤维较细,攀附在普肯耶细胞的树突上形成突触,能直接引起普肯耶细胞的兴奋,属兴奋性纤维。

11.苔藓纤维的纤维较粗,纤维末端呈苔藓状分支,分支末端膨大,与许多颗粒细胞的树突、高尔基细胞的轴突或近端树突形成突触群,通过平行纤维间接兴奋普肯耶细胞,属兴奋性纤维。

12.去甲肾上腺素能纤维对普肯耶细胞有抑制作用。

13.脊髓灰质前角内多数是躯体运动神经元,大的称α运动神经元,分布到骨骼肌;小的称γ运动神经元,支配肌梭内的肌纤维。

14.脊髓灰质后角内的神经元类型复杂,主要接受感觉神经元轴突传入的神经冲动。

15.脑脊膜是包裹在脑和脊髓表面的结缔组织膜,由外向内为硬膜、蛛网膜、软膜三层,有保护和支持脑和脊髓的作用。

16.血—脑屏障是介于中枢神经系统和血液之间的对物质通过有选择性阻碍作用的动态界面。由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基膜和神经胶质细胞构成。可阻止血液中某些物质进入神经组织,但能选择性让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顺利通过,以维持组织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17.脉络丛上皮细胞不断分泌无色透明的脑脊液,脑脊液有营养和保护脑和脊髓的作用。

九、眼和耳

1.眼是视觉器官,主要由眼球构成,还有眼睑、睑外肌和泪器等附属器。眼球近似球体,由眼球壁和眼内容物组成。

2.眼球壁由外至内依次为纤维膜、血管膜和视网膜三层。

3.纤维膜前1/6为角膜,后5/6为巩膜,两者过渡区域为角膜缘。血管膜由前至后依次为虹膜基质、睫状体基质和脉络膜。视网膜分为盲部和视部,两者交界处为锯齿缘。

4.角膜内不含血管和淋巴管。从前至后角膜可分为5层:

(1)角膜上皮:为未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基底层为一层矮柱状细胞。上皮平均7天更新一次。上皮内由丰富的游离神经末梢。

(2)前界层:不含细胞的薄层结构,由胶原纤维和基质构成。

(3)角膜基质:占角膜全厚度的90%,主要成分为胶原板层。胶原板层之间散在分布扁平多突起的成纤维细胞。

(4)后界层:结构似前界层,更薄。

(5)角膜内皮:单层扁平或立方上皮。

5.巩膜呈瓷白色,主要由大量粗大的胶原纤维交织而成,前部外表面覆有球结膜;与角膜交界处有一环形嵴状突起,为巩膜距。

6.角膜缘上皮较厚,内有黑素细胞,无杯状细胞,基底层的细胞为角膜缘干细胞。

7.角膜缘内侧为小梁网,由小梁和小梁间隙构成。小梁内部为胶原纤维,表面覆以内皮,小梁间隙与巩膜静脉窦相通,小梁间隙与巩膜静脉窦是房水的必经之路。

8.虹膜由前向后分为三层:前缘层、虹膜基质和虹膜上皮

(1)前缘层为一层不连续的成纤维细胞和黑素细胞。

(2)虹膜基质中有宽带状的平滑肌,称瞳孔括约肌。

(3)虹膜上皮前层为肌上皮细胞,称瞳孔放大肌;后层细胞较大,成立方形,胞质内充满黑素颗粒。

9.睫状体位于虹膜和脉络膜之间,由睫状肌、基质和上皮组成。睫状肌有环行、放射状和纵行三种走向。基质为富含血管和黑素细胞的结缔组织。上皮外层为立方形色素上皮细胞;内层为矮柱状非色素上皮细胞,可分泌房水。

10.视网膜由外向内依次为色素上皮层、视细胞层、双极细胞层和节细胞层

(1)色素上皮层是由色素上皮细胞构成的单层立方上皮,细胞顶部有大量突起伸入视细胞

的外节之间。胞质内含大量粗大的黑素颗粒和吞噬体

(2)视细胞层:视细胞是感受光线的感觉神经元,又称感光细胞。细胞分为胞体、外突(树突)和内突(轴突)三部分。

外突中段有一缩窄将外突分为内节和外节:

○1内节紧邻胞体,含丰富的线粒体、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是合成感光蛋白的部位

○2外节为感光部位,含有大量平行层叠的扁平状膜盘

内突末端与双极细胞形成突触联系。

根据外突形状和感光性质不同,视细胞分为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

○1视杆细胞主要分布在视网膜的周围部,感受弱光,数量远多于视锥细胞。膜盘与细胞膜

表面胞膜分离,顶端膜盘会老化脱落被色素上皮细胞吞噬消化。

○2视锥细胞主要分布在视网膜中部,感受强光和颜色。有三种功能类型,分别含有红敏色

素、绿敏色素和蓝敏色素。

(3)双极细胞层:双极细胞是连接视细胞和节细胞的纵向中间神经元。其树突与视细胞内突形成突触,轴突与节细胞树突形成突触。

(4)节细胞层:节细胞是具有长轴突的多极神经元,轴突向眼球后极汇聚,穿出眼球壁构成视神经

11.黄斑在视网膜后极,中央有一浅凹,称中央凹,为视网膜最薄的部分,此处的视锥细胞与侏儒双极细胞、侏儒双极细胞与侏儒节细胞之间形成一一联系,精确传导信号。

12.内耳为一系列穿行于颞骨岩部内的弯曲管道,又称迷路。由骨迷路和膜迷路组成。

13.骨迷路由前至后分为耳蜗、前庭和半规管。膜迷路分为膜蜗管、膜前庭和膜半规管。膜迷路的腔内充满内淋巴,骨迷路与膜迷路之间的腔隙充满外淋巴,淋巴有营养内耳和传递声波的作用。

14.耳蜗由骨蜗管和套嵌其内的膜蜗管围绕中央锥形的蜗轴盘旋约两周半形成。蜗轴由松质骨构成,内有耳蜗神经节。

15.骨蜗管被膜蜗管分隔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为前庭阶,下部为鼓室阶,两部分在蜗顶以蜗孔相连。

16.膜蜗管上壁为菲薄的前庭膜;外侧壁为血管纹,可产生淋巴,外侧壁下方为增厚的骨膜,称为螺旋韧带;下壁由内侧的骨螺旋板和外侧的膜螺旋板(也称基底膜)构成。

17.骨螺旋板是由蜗轴的骨组织向外延伸而成的螺旋形薄板。骨螺旋板起始处的骨膜增厚,突入膜蜗管形成螺旋缘,螺旋缘向膜蜗管中伸出盖膜。

18.螺旋器由支持细胞和毛细胞组成,是听觉感受器。支持细胞分为柱细胞和指细胞。

19.毛细胞是感受听觉刺激的上皮细胞,游离面的静纤毛插入盖膜。毛细胞底部与来自耳蜗神经节的双极神经元的树突末端形成突触。

20.膜螺旋板内侧与骨螺旋板相连,外侧与螺旋韧带相连。基底膜的基膜中含有大量听弦,从蜗底至蜗顶,听弦由短变长,故蜗底的基底膜能与高频振动发生共振,蜗顶的基底膜能与低频振动发生共振

21.膜前庭由椭圆囊和球囊组成,相应部位分别有椭圆囊斑、球囊斑,为位觉感受器。

22.三个半规管与前庭相连处各形成一个壶腹,内嵌有膜性壶腹。膜性壶腹部骨膜和上皮局部增厚,形成壶腹嵴。

十、循环系统

1.循环系统包括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管系统,前者由心脏、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组成,后者有毛细淋巴管、淋巴管和淋巴导管组成。

2.心壁很厚,主要由心肌构成。心肌的节律性舒缩赋予血液流动的能量。心壁由内向外分为心内膜、心肌膜和心外膜。

3.心内膜由内皮和内皮下层组成。

内皮为单层扁平上皮,与出入心脏的大血管内皮相连续,表面光滑,利于血液流动。

内皮下层可分为内外两层:内层薄,含丰富的弹性纤维和少量的平滑肌纤维;外层靠近心肌膜,又称心内膜下层,分布有心脏传导系统的分支。

4.心肌膜主要由心肌纤维构成,可分为内纵行、中环行和外斜行三层。心肌膜在心房较薄,左心室最厚。

5.在心房肌和心室肌之间,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坚实的支架结构,称心骨骼。心房肌和心室肌分别附着于心骨骼,两部分心肌不连续。

6.心房肌纤维比心室肌纤维短而细。心房肌纤维含心房特殊颗粒,颗粒内含心房钠尿肽,具有利尿、排钠、扩张血管和降低血压的作用。

7.心外膜为浆膜。其外表面为间皮,间皮下为疏松结缔组织,含血管、神经、神经节和脂肪组织。

8.心瓣膜位于房室孔和动脉口处,是心内膜向腔内凸起形成的薄片状结构。其表面为内皮,内部为致密结缔组织。阻止血液倒流。

9.心壁内含特殊心肌纤维组成的传导系统,其功能是发生冲动并传导到心脏各处,使心房肌和心室肌按一定的节律舒缩。包括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及各级分支。

10.组成心脏传导系统的细胞有三种:

(1)起搏细胞位于窦房结和房室结中央部的结缔组织中,是心肌兴奋的起搏点。起搏细胞较普通心肌纤维小,染色浅,呈梭形或多边形,有分支连接成网,胞质内糖原较多。

(2)移行细胞位于窦房结和房室结周边,起传导冲动的作用。大小介于起搏细胞和普通心肌纤维之间,较普通心肌纤维短而细,胞质内含较多肌原纤维,肌浆网也发达。

(3)普肯野纤维位于心室的心内膜下层和心肌,使所有心室肌纤维同步舒缩。较普通心肌纤维短而粗,形状不规则,染色浅,有1~2个细胞核,胞质中含丰富的线粒体和糖原,细胞间有发达的闰盘。

11.动脉包括大动脉、中动脉、小动脉和微动脉,管壁从内向外均可分为内膜、中膜和外膜。

12.大动脉包括主动脉、肺动脉、无名动脉、颈总动脉、锁骨下动脉、髂总动脉等,又称弹性动脉。

(1)内膜由内皮和内皮下层构成。内皮下层为疏松结缔组织,含纵行胶原纤维和少量平滑肌纤维。电镜下内皮细胞中有W—P小体,贮存vWF,vWF可同时与胶原纤维及血小板结合,参与凝血止血。内膜一般无血管分布,其营养由大动脉管腔内血液渗透供给。(2)中膜很厚,含40~70层弹性膜,由弹性纤维相连。病理状态下,中膜的平滑肌纤维可迁入内膜增生,为动脉粥样硬化。

(3)外膜较薄,为疏松结缔组织,主要为成纤维细胞。含小血管和神经。

13.中动脉管径一般大于1mm,管壁的平滑肌纤维丰富,又称肌性动脉。

(1)内膜在与中膜交界处有1~2层内弹性膜;

(2)中膜较厚,由10~40层环行平滑肌纤维组成,细胞间有少量的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

14.小动脉管径介于0.3~1mm,内弹性膜明显,中膜含3~9层环行平滑肌纤维。

15.微动脉管径一般小于0.3mm,无内外弹性膜,中膜含1~2层平滑肌纤维。

16.大动脉将心脏间断的射血转变为持续的血流,心缩期扩张,心舒期回缩;中动脉平滑纤维在神经支配下舒缩,可调节分配到身体各部的血流量;小动脉和微动脉平滑肌纤维舒缩,能调节局部组织的血流量和血压。

17.在代谢旺盛的器官毛细血管网很密,如心、肝、肺、肾和骨骼肌;代谢较低的器官毛细血管稀疏,如:骨、肌腱、韧带和平滑肌。

18.毛细血管的管径为7~9μm,管壁由一层内皮及其基膜构成。内皮和基板之间为周细胞,周细胞内含肌动蛋白、肌球蛋白,还可增殖分化为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

19.毛细血管分为三类:连续毛细血管、有孔毛细血管、血窦

(1)连续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间有紧密连接封闭细胞间隙,基膜完整,胞质中有大量质膜小泡。连续毛细血管主要以质膜小泡在血液和组织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分布于结缔组织、肌组织、外分泌腺、神经系统、胸腺和肺等处。

(2)有孔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基膜完整,内皮细胞不含核的部分极薄,有许多贯穿胞质的内皮窗孔,有隔膜封闭,内皮窗孔有利于物质交换。有孔毛细血管主要分布于胃肠黏膜、某些内分泌腺和肾血管球等。

(3)血窦也称窦状毛细血管,管腔较大,形状不规则。内皮细胞间隙较大,有利于大分子物质甚至血细胞出入血管。血窦主要分布于肝、脾、骨髓和某些内分泌腺。

20.大静脉管壁内膜较薄,中膜不发达,为几层疏松的环行平滑肌纤维。外膜很厚,结缔组织内由大量纵行的平滑肌纤维束。

21.静脉瓣由内膜凸入管腔折叠而成,表面覆以内皮,内部为含弹性纤维的结缔组织。静脉瓣的游离缘朝向血流方向,可防止血液倒流。

22.微循环一般由微动脉、中间微动脉、真毛细血管、直捷通路、动静脉吻合和微静脉组成。

十一、皮肤

1.皮肤是人体面积最大的器官,由表皮和真皮构成,还有毛、皮脂腺、汗腺和指(趾)甲等附属器。

2.表皮可分为厚皮和薄皮,厚皮仅位于手掌和足底。表皮细胞可分为两大类角质形成细胞和非角质形成细胞。

3.厚皮的结构从基底到表面可分为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和角质层。

4.基底层由一层矮柱状基底细胞组成,胞质嗜碱性,有角蛋白丝。基底细胞是表皮的干细胞,在皮肤创伤愈合中有修复再生能力。

5. 棘层由4~10层多边形的棘细胞组成,相邻棘细胞的突起镶嵌,胞质嗜碱性。胞质内还形成含糖脂的膜被颗粒,称板层颗粒。棘细胞合成的角蛋白丝构成细胞内骨架与桥粒相连,合成的外皮蛋白使细胞膜增厚。

6.颗粒层由3~5层梭形细胞组成,细胞核已退化,胞质内含许多形状不规则、强嗜碱性的透明角质颗粒(颗粒内为富有组氨酸的蛋白质)。

7.透明层由2~3层扁平细胞组成,细胞核消失,胞质嗜酸性,折光度高。

8.角质层由多层扁平细胞组成,细胞已完全角化。电镜下胞质内含粗大的角蛋白和富有组氨酸的蛋白质。

9.非角质形成细胞包括黑素细胞、朗格汉斯细胞和梅克尔细胞。

10.黑素细胞分散在基底细胞之间,生成黑色素,在HE染色切片上胞体呈圆形,细胞核深染而细胞质透明。其中的黑素颗粒迁移聚集于细胞突起末端并脱落,再与角质形成细胞融合。故角质形成细胞中的黑素颗粒较黑素细胞多。

11.朗格汉斯细胞散在于棘层浅部,胞核深染,细胞质清亮,用ATP酶组织化学染色可见树枝状突起。电镜下可见胞质内的伯贝克颗粒,称杆状或网球拍形,参与抗原处理。

12.真皮是位于表皮下方致密结缔组织,分为乳头层和网织层。

*13.乳头层是紧靠表皮的薄层致密结缔组织,向表皮突出形成乳头状,使表皮和真皮的连接面扩大,连接更牢固。

14.网织层为乳头层下方较厚的致密结缔组织,内有粗大的胶原纤维束交织成网,并有许多弹性纤维,赋予皮肤较大的弹性和韧性。

15.毛分为毛干、毛根和毛球三部分。毛干和毛根由排列规则的角化上皮细胞组成。

16.包在毛根外面的毛囊分为两层,内层为上皮性鞘,与表皮向连续;外层为结缔组织性鞘,与真皮相连续。

17.毛根和毛囊上皮性鞘的下端合为一膨大——毛球。毛球的上皮细胞是毛母质细胞,为干细胞。

18.毛球底面有结缔组织突入其中形成毛乳头,对毛的生长起诱导和营养作用。

19.皮脂腺在有毛皮位于毛囊和立毛肌之间,在无毛皮位于真皮浅层。皮脂腺为泡状腺,在近导管处,腺细胞解体,排出分泌物(皮脂),为全浆分泌方式。

20.汗腺为单管状腺,分泌部盘曲成团,位于真皮深层和皮下组织中。腺上皮为1~2层浅染的锥形细胞,外方有肌上皮细胞。导管由两层立方形细胞围成,胞质嗜碱性。

21.大汗腺以顶浆分泌方式分泌汗液,分泌时顶部胞质连同分泌颗粒一起脱落进入腺腔。

十二、免疫系统

1.免疫系统由淋巴器官、淋巴组织和免疫细胞构成。

淋巴器官:中枢淋巴器官(胸腺、骨髓)、外周淋巴器官(淋巴结、脾、扁桃体)。

淋巴组织是构成淋巴器官的主要成分,也广泛分布于消化管和呼吸道。

2.免疫系统功能:

(1)免疫防御:识别和清除进入机体的抗原;

(2)免疫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表面抗原发生变异的细胞;

(3)免疫稳定:识别和清除体内衰老死亡的细胞,维持内环境稳定。

3.免疫系统功能的分子基础:

(1)体内所有细胞表面都有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分子(MHC分子)作为自身细胞标志。MHC-Ⅰ类分子分布于所有细胞,MHC-Ⅱ仅分布于免疫系统某些细胞表面。

(2)T细胞和B细胞表面有特异性的抗原受体,每个细胞表面只有一种抗原受体。

4.淋巴细胞分为T细胞、B细胞和NK细胞。

5.胸腺发育成熟的T细胞转移到外周淋巴器官或淋巴组织,在接触特异性抗原分子前为初始T细胞。一旦接触了抗原呈递细胞呈递的抗原肽,增殖分化为效应T细胞和记忆性T细胞。

6.再次遇到相同抗原时,记忆性T细胞能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效应T细胞,启动更大强度的免疫应答,并使机体较长期保持对该抗原的免疫力。

7. T细胞分为三个亚群:

(1)辅助性T细胞(Th细胞)能分泌多种细胞因子。Th1参与细胞免疫及迟发性超敏性炎症反应;Th2可辅助B细胞分化为浆细胞参与体液免疫。HIV特异性破坏Th细胞。(2)细胞毒性T细胞(Tc细胞)和靶细胞接触后释放穿孔素,靶细胞膜形成多聚体穿膜管状结构,细胞外液进入靶细胞导致细胞溶解。Tc细胞还分泌颗粒酶,诱导靶细胞凋亡。(3)调节性T细胞(Tr细胞)对机体免疫应答有负调节功能。

8.在骨髓成熟的B细胞迁移到外周淋巴器官或淋巴组织,遇到抗原后会在抗原呈递细胞和

Th细胞协助下,转化为浆细胞和记忆性B细胞。

9. NK细胞不需要抗原呈递细胞的中介即可活化,能直接杀伤靶细胞。

*10. 外周淋巴器官或淋巴组织内的淋巴细胞经淋巴管进入血液,循环全身,再通过弥散淋巴组织内的毛细血管后微静脉返回淋巴器官或淋巴组织。这样的淋巴细胞从一个淋巴器官进入另一个淋巴器官,从一处淋巴组织进入另一处淋巴组织,称为淋巴细胞再循环。

*11.淋巴细胞再循环有利于识别抗原,促进免疫细胞间协作,使分散于全身的免疫细胞成为一个相互关联的统一体。

12.巨噬细胞是由血液单核细胞穿出血管进入结缔组织后分化形成的。

13.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包括单核细胞和由其分化而来的具有吞噬功能的细胞。包括:

结缔组织和淋巴组织的巨噬细胞骨组织的破骨细胞

神经组织的小胶质细胞

肝巨噬细胞肺巨噬细胞

14.抗原呈递细胞是指能捕获和处理抗原,形成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并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激发后者活化、增殖的一类免疫细胞。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B淋巴细胞15.树突状细胞(简称DC)表面有很多树枝状的突起,表面表达大量MHC-Ⅱ分子。包括:

表皮的朗格汉斯细胞

心、肝、肺、肾消化管的间质DC 胸腺DC 淋巴内面纱细胞

外周淋巴组织中的交错突细胞血液DC

16.淋巴组织以网状组织为支架,网孔内充满大量淋巴细胞及其他免疫细胞。包括弥散淋巴组织和淋巴小结两种。

(1)弥散淋巴组织无明确界限,其间常见有毛细血管后微静脉,又称高内皮微静脉。抗原刺激可使淋巴组织扩大,并出现淋巴小结。

(2)淋巴小结又称淋巴滤泡,球形小体,有较明确界限,含大量B细胞和一定量的Th细胞、滤泡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

17.淋巴小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生发中心,生发中心分为深部的暗区、浅部的明区、顶部的小结帽:

(1)暗区主要为B细胞和Th细胞,嗜碱性强,着色深。

(2)明区除B细胞和Th细胞外,还多见滤泡树突细胞和巨噬细胞。

(3)小结帽中为不分裂增殖的B细胞。

淋巴器官

胸腺

18.胸腺分左右两叶,表面有被膜。被膜成片状伸入胸腺内部形成小叶间隔,将实质分隔成不完全分离的胸腺小叶。胸腺小叶髓质相互连续,皮质游离,故不完全分离。皮质着色深,髓质着色浅。

19.进入胸腺的淋巴细胞要经过两次选择才能发育成成熟细胞

(1)阳性选择赋予T细胞限制性识别MHC-Ⅰ类分子和MHC-Ⅱ类分子的能力;

(2)阴性选择淘汰能与机体自身抗原发生反应的T细胞。

20.胸腺皮质以胸腺上皮细胞为支架,间隙填充胸腺细胞

(1)胸腺上皮细胞呈星形,有突起,相邻细胞间的突起以桥粒连接成网。一些上皮细胞胞质丰富,包绕胸腺细胞,称哺育细胞。胸腺上皮细胞能分泌胸腺素和胸腺生成素。

(2)胸腺细胞是胸腺内不同分化发育阶段的T细胞

21.胸腺髓质上皮细胞呈多边形,胞体较大,细胞间以桥粒相连。胸腺小体是胸腺髓质的特称结构,散在分布,由胸腺上皮细胞呈同心圆状排列而成。

*22.胸腺小体外周上皮细胞核明显,可分裂;近小体中心的上皮细胞核渐退化,胞质中含较

多角蛋白;小体中心的上皮细胞则完全角质化。

23.血—胸腺屏障由下列结构组成:连续毛细血管、内皮周围的连续基膜、血管周隙、上皮基膜、一层连续的胸腺上皮细胞(的突起)。

淋巴结

24.淋巴结表面有被膜,数条输入淋巴管穿越被膜与被膜下淋巴窦相通。淋巴结凹陷一侧为门部,有血管和输出淋巴管。被膜和门部的结缔组织伸入淋巴结实质形成相互连接的小梁。

25.淋巴结皮质由浅层皮质、副皮质区及皮质淋巴窦构成

(1)浅层皮质为B细胞区

(2)副皮质区又称胸腺依赖区,主要为T细胞,有许多高内皮微静脉

(3)皮质淋巴窦包括被膜下窦和小梁周窦

26.淋巴结髓质由髓索和髓窦组成。

(1)髓索是相互连接的索条状淋巴组织,主要含浆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其中浆细胞主要由皮质淋巴小结产生的幼浆细胞转变形成,能分泌抗体。

(2)髓窦结构与皮质淋巴窦的结构相同,有较强的滤过性。

27.淋巴结的功能

(1)滤过淋巴:巨噬细胞清除淋巴中的抗原物质

(2)免疫应答:体液免疫、细胞免疫。

28.脾的被膜较厚,表面覆有间皮,被膜和脾门结缔组织伸入脾内形成小梁。

29.脾动脉从脾门进入后分支随小梁走行,称小梁动脉。小梁动脉的分支离开小梁,称中央动脉。中央动脉周围厚层弥散淋巴组织为动脉周围淋巴鞘(相当于淋巴结的副皮质区)。

30.白髓由动脉周围淋巴鞘、淋巴小结、边缘区构成

31.白、红髓交界的狭窄区域为边缘区。中央动脉的侧支末端在边缘区膨大形成边缘窦。

*32.红髓由脾索和脾血窦组成。

(1)脾索由富含血细胞的淋巴组织构成,呈不规则的索条状,互联成网,网孔即为脾血窦。(2)脾血窦由一层纵向平行排列的长杆状内皮细胞围成,内皮有不完整的基膜及网状纤维。

33.脾的功能

(1)滤血:清除衰老血细胞,清除进入血液的抗原。

(2)免疫应答:对血源性抗原物质产生免疫应答。

(3)造血:胚胎早期造血。

扁桃体

34.扁桃体包括腭扁桃体、咽扁桃体、舌扁桃体。

十三、内分泌系统

*1.内分泌系统由内分泌腺和内分泌细胞组成。

*2.内分泌细胞的分泌物称激素,部分激素直接作用于邻近细胞,称旁分泌。

3.激素作用的特定器官(细胞)称为这种激素的靶器官(靶细胞)。

4.内分泌腺的特点:腺细胞排列成团状、索状、或围成滤泡,无导管,毛细血管丰富。

5.激素分为含氮激素和类固醇激素两大类。机体绝大部分内分泌细胞为含氮激素分泌细胞,仅肾上腺皮质和性腺的内分泌细胞为类固醇激素分泌细胞。

6.含氮激素分泌细胞RER、GC发达,有分泌颗粒;*类固醇激素分泌细胞滑面内质网丰富;线粒体多,嵴多呈管状;多脂滴;无分泌颗粒。

甲状腺

7.甲状腺表面包有薄层结缔组织被膜。腺实质含大量甲状腺滤泡和滤泡旁细胞,滤泡间少量结缔组织和丰富有孔毛细血管。

8.甲状腺滤泡由单层立方的滤泡上皮细胞围成,腔内充满嗜酸性均质状胶质,即碘化的甲状腺球蛋白。

9.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合成和分泌甲状腺素。

(1)滤泡上皮细胞从血中摄取氨基酸,在粗面内质网合成甲状腺球蛋白前体,以胞吐方式排放到滤泡腔内储存;

(2)滤泡上皮细胞从血中摄取并活化I-,活化后I-进入滤泡腔,与甲状腺球蛋白形成碘化的甲状腺球蛋白;

(3)滤泡上皮细胞在促甲状腺激素的作用下,胞吞滤泡腔内的碘化的甲状腺球蛋白;(4)碘化的甲状腺球蛋白与溶酶体融合,被水解酶分解,形成甲状腺素。

10.甲状腺素能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

11.滤泡旁细胞位于甲状腺滤泡之间或滤泡上皮细胞之间,HE染色淡,镀银染色内有黑色嗜银颗粒。

12.滤泡旁细胞分泌颗粒内含降钙素,降钙素促进骨盐沉着于骨质,并抑制肾小管重吸收Ca2+,降低血钙浓度。

甲状旁腺

13.甲状旁腺的腺细胞排成索团状,有孔毛细血管丰富。腺细胞分为主细胞和嗜酸性细胞。(1)主细胞数量最多,呈多边形,HE染色着色浅。分泌甲状旁腺激素,作用于骨细胞和破骨细胞,使骨盐溶解;促进肠和肾小管吸收钙,升高血钙。

(2)嗜酸性细胞比主细胞大,胞质嗜酸性。

肾上腺

14.肾上腺外包结缔组织被膜,实质分皮质和髓质。

15.肾上腺皮质由皮质细胞、血窦和少量结缔组织组成,分为三个带:球状带、束状带和网

胞。

17.根据分泌颗粒内物质差别,嗜铬细胞分为肾上腺素细胞和去甲肾上腺素细胞,分别产生和分泌相应激素。

(1)肾上腺素使心率加快,心脏和骨骼肌的血管扩张;

(2)去甲肾上腺素使血压增高,心脏、脑和骨骼肌内的血流加快。

18.糖皮质激素可使去甲肾上腺素甲基化,成为肾上腺素。

垂体

19.垂体由腺垂体(远侧部、结节部、中间部)和神经垂体(神经部、漏斗)两部分组成。

腺垂体又称垂体前叶,神经垂体又称垂体后叶。

20.远侧部腺细胞排列成团索状,少数围成滤泡,腺细胞团索间有丰富的窦状毛细血管和少

作用于皮肤黑素细胞,促进黑色素的合成与扩散,使皮肤颜色变深。

22.结节部主要由嫌色细胞构成,此部含丰富的纵行毛细血管,腺细胞索状纵行排列在血管之间。

*23.垂体门脉系统(垂体门微静脉+两端的毛细血管网)

垂体上动脉→结节部上端→漏斗→第一级毛细血管网→垂体门微静脉→第二级毛细血管网*24.下丘脑的弓状核等神经核的神经元是神经内分泌细胞。细胞的轴突伸至神经垂体漏斗,构成下丘脑腺垂体束。细胞合成的释放激素或释放抑制激素在轴突末端释放,进入漏斗处的第一级毛细血管网,调节远侧部各种腺细胞。

*25.下丘脑前区的视上核和室旁核的神经内分泌细胞的轴突经漏斗终止于神经部,构成下丘脑神经垂体束,也是神经部无髓神经纤维的来源。

*26. 下丘脑前区的视上核和室旁核的神经内分泌细胞内的分泌颗粒聚集成团,光镜下为嗜酸性团块,称赫令体。

*27. 视上核和室旁核的神经内分泌细胞合成血管升压素(抗利尿激素)和缩宫素。

(1)血管升压素(抗利尿激素)可使小动脉平滑肌收缩,血压升高,还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浓缩尿液。

(2)缩宫素可引起子宫平滑肌收缩,有助于分娩,还可促进乳腺分泌。

松果体

*28.松果体表面包以软膜,软膜伸入实质将其分为血多小叶。小叶主要由松果体细胞、神经胶质细胞和无髓神经纤维组成。

*29.松果体细胞核大,胞质少,弱嗜碱性。分泌褪黑色素,参与调节机体的昼夜节律、睡眠、情绪、性成熟等。

十四、消化管

1.消化管壁自内向外分为黏膜、黏膜下层、肌层、外膜。

2.黏膜由上皮、固有层和黏膜肌层组成。

(1)上皮:消化管两端(口腔、咽、食管、肛门)为复层扁平上皮,其余为单层柱状上皮。(2)固有层:胃肠固有层内富含腺体和淋巴组织。

(3)黏膜肌层:薄层平滑肌,收缩促进固有层内腺体分泌物排出和血液运行。

3.黏膜下层为较致密结缔组织,含小动脉、小静脉、淋巴管。食管及十二指肠的黏膜下层内分别有食管腺和十二指肠腺。

4.食管、胃、小肠等部位的黏膜与黏膜下层向管腔内突起,形成皱襞。

5.食管上段与肛门处的肌层为骨骼肌,其余大部分为平滑肌。肌层一般分为内环外纵两层,有肌间神经丛。

6.肌间结缔组织中的间质卡哈尔细胞可产生电信号,通过缝隙连接传递给平滑肌,引起肌层自发缓慢的节律性收缩。

8.口腔黏膜只有上皮和固有层,无黏膜肌层。上皮为复层扁平,硬腭部出现角化,口腔底部上皮菲薄。固有层中含小唾液腺,固有层下连骨骼肌或骨膜。

9.舌背部黏膜形成乳头状隆起为舌乳头。

(1)丝状乳头数量最多,分布于舌背,白色

(2)菌状乳头散在于丝状乳头之间,富含毛细血管而呈红色

(3)轮廓乳头10余个,位于界沟前方;乳头周围的黏膜凹陷形成环沟,环沟两侧上皮内有较多味蕾

*10.味蕾为卵圆形小体,主要分布于菌状乳头和轮廓乳头。味蕾表面有味孔,内部有长梭形的味细胞,其游离面有微绒毛伸入味孔;味蕾深部有基细胞,未分化,可分化为味细胞。11.牙的组成:牙本质、釉质、牙骨质和牙髓。

(1)牙本质主要由牙本质小管和间质构成,内表面有一层成牙本质细胞。

(2)釉质包在牙冠部的牙本质表面,由釉柱和间质构成,釉柱棱柱状,为羟基磷灰石结晶。(3)牙骨质包在牙根部的牙骨质表面。

(4)牙髓内含血管、淋巴管和神经纤维,营养牙本质和釉质。与牙本质间为成牙本质细胞。*12.牙周组织:牙周膜、牙槽骨骨膜、牙龈。

(1)牙周膜是位于牙根和牙槽骨之间的致密结缔组织。

(2)牙龈是由复层扁平上皮和固有层组成的黏膜。

15.胃黏膜的固有层内有大量管状腺,分为胃底腺、贲门腺和幽门腺。

● 胃上皮黏液层主要由不溶性黏液凝胶构成,含大量HCO 3-;

● 黏液层将上皮与胃蛋白酶隔离,高浓度HCO 3-使局部pH 为7,中和H +;

胃上皮细胞的快速更新使胃能及时修复损伤。

*18.距幽门约5cm 处的小肠腔面开始出现皱襞,回肠中段以下基本消失。

19.小肠黏膜表面有许多细小的肠绒毛,由上皮和固有层向肠腔突起而成。

20.小肠绒毛上皮主要由吸收细胞、杯状细胞组成。

21.吸收细胞呈高柱状,核椭圆形,游离面有纹状缘。微绒毛表面有细胞衣,含双糖酶、肽酶、胰蛋白酶、胰淀粉酶等,是消化吸收的部位。胞质含丰富的滑面内质网和GC ,将吸收的脂类形成乳糜微粒。

22.吸收细胞参与消化吸收;分泌肠激活酶,激活胰蛋白酶原成为胰蛋白酶;参与sIgA 的释放过程。

23.帕内特细胞是小肠腺的特征性细胞,锥形,充满粗大的嗜酸性颗粒,分泌防御素和溶菌酶。

24.中央乳糜管位于小肠固有层绒毛的结缔组织处,其管腔大,内皮间隙宽,无基膜,通透性大。周围有孔毛细血管,水溶性物质经此入血。

27.消化管淋巴组织主要包括黏膜淋巴小结,固有层中弥散分布的淋巴细胞、浆细胞、巨噬细胞、间质树突状细胞,上皮内的淋巴细胞。

28.微皱褶细胞(M 细胞)游离面有微皱褶,基底面质膜内陷形成凹腔,内含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

29.M 细胞的免疫效应:

(1)M细胞摄取抗原并传递给巨噬细胞,巨噬细胞将抗原处理后呈递给淋巴细胞;

(2)淋巴细胞进入淋巴小结或淋巴结增殖分化为幼浆细胞;

(3)幼浆细胞经淋巴细胞再循环返回消化管黏膜,并转变为浆细胞;

(4)浆细胞产生IgA,IgA与吸收细胞受体结合,形成sIgA;

(5)sIgA释入肠腔与抗原结合。

30.胃肠内分泌细胞散在分布,呈锥形,底部胞质有大量分泌颗粒,内含肽类或胺类激素。

31.胃肠内分泌细胞分为开放型和封闭型。

开放型:细胞有面向管腔的游离面,游离面有微绒毛

封闭型:被相邻细胞覆盖,未露出腔面

十五、消化腺

1.消化腺包括大消化腺(大唾液腺、胰腺和肝)和小消化腺。

*唾液腺

2.大唾液腺均为复管泡状腺,外包被膜,被膜结缔组织伸入实质分成小叶。

3.实质由导管和腺泡组成。腺泡分浆液性、黏液性和混合性,有肌上皮细胞,协助分泌物排

4.

*5.

(1)水、黏液润滑口腔;

(2)唾液淀粉酶分解淀粉为麦芽糖;

(3)溶菌酶、干扰素能抵抗细菌、病毒;

(4)sIgA有免疫保护作用。

胰腺

6.胰腺外包薄层结缔组织,薄层结缔组织伸入腺内将实质分隔成小叶。实质由外分泌部和内分泌部组成。

7.外分泌部腺泡由胰腺泡细胞组成,分泌多种消化酶,如胰蛋白酶原、胰糜蛋白酶原、胰淀粉酶、胰脂肪酶、核酸酶。分泌活动受I细胞分泌的胆囊收缩素—促胰酶素调节。

8.胰腺腺泡腔内有泡心细胞,扁平或立方形,是闰管起始部的上皮细胞。

药理学人卫八版

一、序言 药物:可以改变或查明机体生理功能及病理状态,可以用来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物质 药理学:研究药物与机体互相作用及作用机制的学科 药动学:研究药物在机体的影响所发生的变化及其规律 药效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 新药研究过程: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上市后调研 二、药物代动力学 离子障:分子型的药物可自由穿透,而离子型药物被限制在生物膜的一侧,称为离子障 意义: 首过消除:药物通过胃肠壁和肝脏时可被代、失活,使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以口服途径给药最为常见 药物和血浆蛋白结合后对药物的影响:药理活性暂时消失,不能跨膜转运 药物与血浆结合特点:可逆性、非特异性、差异性、饱和性、竞争性 体过程:药物的吸收、分布、代和排泄的总称,又叫药物的处置 消除:代和排泄的总称,是药物作用消失的主要原因 肝肠循环:有些药物在肝细胞与葡萄糖醛酸等结合后通过胆汁排入小肠,在小肠被水解,部分药物可被再吸收重新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称为肝肠循环。 肝药酶:存在肝细胞质网中,促进药物转化的主要酶系统,主要是C色素P450 酶诱导剂(酶促剂):能使肝药酶合成增加或活性增强的药物.如苯巴比妥、利福平 酶抑制剂(酶抑剂):能使肝药酶合成减少或活性减弱的药物.如西咪替丁、异烟肼 酶促剂意义:使药物代加速,药效降低,常需增加剂量才能维持疗效。一旦停用药酶诱导剂,可是同服的药物浓度过高,药效增强,甚至中毒,是停药敏化现象的原因之一;还可加速自身代,是药物产生耐受性的原 因之一;利用药酶诱导剂的酶促作用,可诱导新生儿肝药酶活性,促进血中游离胆红素与葡萄糖醛酸 结合,经胆汁排出,用于预防新生儿脑核性黄疸 半衰期:指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时间 意义:确定给药时间;估计达到稳态血药浓度Css所需时间;估计停药后药物体消除所需时间;按半衰期时间的长短对药物分类;反映药物消除快慢程度。 表观分布容积:按血浆药物浓度C来计算进入体药物总量A应占有的血浆容积,其计算式为Vd=A/C,Vd值大说明药物分布广泛 生物利用度:经肝脏首过消除后进入体循环的药量A占给药量D的百分率F,F=A/D×100% 清除率:单位时间有多少毫升血浆含药物被清除 三、药物效应动力学 局部作用:药物吸收入血之前,在用药部位产生的作用 吸收作用(全身作用):药物吸收入血之后,分布到全身各部发生的作用 直接作用:药物对机体先产生的作用

医学免疫学人卫版第七版重点

医学免疫学 第二章免疫器官和组织 1.Mucosal-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亦称为黏膜免疫系统,主要指呼吸道、胃肠道及泌尿生殖道黏膜固有层和上皮细胞下散在的无被膜淋巴组织,以及某些带有生发中心的器官化的淋巴组织,如扁桃体、阑尾等。Lymphocyte homing 2.Lymphocyte homing 淋巴细胞归巢成熟淋巴细胞离开中枢免疫器官后,经血液循环趋向性迁移并定居于外周免疫器官或组织的特定区域,称为~。 3.Lymphocyte recirculation 淋巴细胞再循环淋巴细胞在血液、淋巴液、淋巴器官或组织间反复循环的过程,称为~。有利于传递免疫信息,动员各种免疫细胞迁移至病灶。 第三章~ 第八章 1.Antigen 抗原是指能与T细胞、B淋巴细胞的TCR或BCR结合,促使其增殖、分化, 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与之结合,进而发挥免疫效应的物质。一般具有免疫原形和抗原性两个重要特性。 2.Epitope 抗原表位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称为~,又称为抗原决定 簇。是与TCR、BCR或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基本结构单位。可分为顺序表位和构象表位。 3.Cross-reaction 交叉反应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对具有相同和相似表位的不同抗原的反 应,称为~。 4.Superantigen(SAg) 超抗原某些物质只需要极低浓度(1~10ng/ml)即可激活2%~20%T 细胞克隆,产生极强的免疫应答,这类抗原被称为~。主要有外源性和内源性两类,化学性质主要为细菌外毒素、逆转录病毒蛋白等。 5.Adjuvant 佐剂预先或与抗原同时注入体内,可增强机体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 疫应答类型的非特异性免疫增强物质,称为~。如卡介苗。 6.Mitogen 丝裂原可与淋巴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结合,刺激静止的淋巴细胞转化为淋巴母 细胞和有丝分裂,激活一类淋巴细胞全部克隆,被认为是一种非特异性淋巴细胞多克隆激活剂。广泛应用于体外集体免疫功能检测。 7.Antibody 抗体是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糖蛋白,主要存在 于血清等体液中,通过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体液免疫功能。 8.Membrane attack complex(MAC) 攻膜复合物由C5b6789n组成的复合物,可插入细胞 膜,通过破坏局部磷脂双层而形成“渗漏斑”,或形成穿膜的亲水性孔道,最终导致细胞崩解。 9.Interferon(IFN) 干扰素最早发现的细胞因子,具有干扰病毒的感染和复制的功能。可分 为Ⅰ型(包括INF-α,INF-β等)和Ⅱ型(INF-γ)。 10.CD分子应用以单克隆抗体鉴定为主的方法,将来自不同实验室的单克隆抗体所识别的同 一分化抗原归为同一个分化群,简称CD。 11.cell adhension molecules(CAM) 细胞黏附分子是众多介导细胞间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 间相互接触和结合分子的统称。黏附分子以受体-配体结合的形式发挥作用,使细胞与细胞间或细胞与基质间发生黏附,参与细胞识别,细胞活化和信号转导,细胞的增殖分化,细胞的伸展与移动。可分为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整和素家族、选择素家族等。 12.MHC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其主要功能是以其产物提呈抗原肽进而激活T淋巴细胞, 在启动适应性免疫应答中起重要作用。其结构十分复杂,显示多基因性和多态性,传统上分为Ⅰ、Ⅱ、Ⅲ类。Ⅰ、Ⅱ类主要参与调控适应性免疫应答,Ⅲ类主要参与调控固有免疫应答。 13.linkage disequilibrium 连锁不平衡指分属两个或两个以上基因座位的等位基因,同时出

药理学重点(人卫第3版)

1.药理学:研究药物与机体(包括病原体)作用规律及其机制的学科,为临床合理用药、 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提供基本理论依据。(1)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规律(2)药物代动力学(药动学):研究药物在体的过程即机体对药物处理的规律(3)药物:用以预防、诊断、治疗疾病的物质。 2.选择题药物作用的1方式:兴奋、抑制2治疗效果:治疗作用、不良反应--1)副反 应:如氯苯那敏(扑尔敏)治疗皮肤过敏时可引起中枢抑制。2)毒性反应:如尼可刹米过量可引起惊厥,甲氨蝶呤可引起畸胎3)后遗效应:如苯巴比妥治疗失眠,引起次日的中枢抑制4)停药反应:长期应用某些药物,突然停药后原有疾病加剧,如抗癫痫药突然停药可使癫痫复发,甚至可导致癫痫持续状态5)变态反应:如青霉素G可引起过敏性休克6)特异质反应:少数红细胞缺乏G-6-PD的特异体质病人使用伯氨喹后可以引起溶血性贫血或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3.药物1)效应:是指药物与机体组织间相互作用而引起机体在功能或形态上的改变2) 最大效能:是指在量效曲线上,随药物浓度或剂量的增加,效应强度也增加,直至达到最大效应(即为最大效能) 3)效应强度:是指在量效曲线上达到一定效应水平时所需的剂量(等效剂量)大小 4.药物安全性的评价能够引起50%动物产生效应或引起50%最大效应的剂量称为 ED50;引起一半动物死亡的剂量称为LD50。药物的安全性可用治疗指数(TI)来表示: TI= LD50/ ED50。用TI来评价药物的安全性并不完全可靠 5.1)激动药:能与受体结合并激动受体而产生效应的药物。它们与受体既有亲和力又有 在活性2)拮抗药:能与受体结合,具有较强的亲和力而无在活性的药物。它们本身不产生作用,但可拮抗激动药的效应。(3)部分激动药:与受体既有亲和力也有在活性,但是在活性较弱的药物。它们能激动受体并产生较弱的激动效应,与激动药并用时

医学免疫学人卫第版题库

精心整理 第一章《免疫学概论》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免疫是指·······························································() A、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功能 B、机体清除和杀伤自身突变细胞的功能 C、机体清除自身衰老、死亡的组织细胞的功能 D 2 A C 3 A 4 A 5 A 6 A C 7 A C 8 A C 9.关于适应性免疫的特点,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获得性 B、感染早期起主要作用 C、有免疫记忆 D、特异性 10.关于适应性免疫的特点,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可遗传 B、感染后期及防止再感染中起主要作用 C、有免疫记忆 D、特异性 11.关于适应性免疫的特点,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获得性 B、感染后期及防止再感染中起主要作用

C、无免疫记忆 D、特异性 12.属于固有免疫应答的细胞是···············································() A、T淋巴细胞 B、B淋巴细胞 C、NK细胞 D、上皮细胞 13.属于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细胞是·············································() A、单核-巨噬细胞 B、中性粒细胞 C、NK细胞 D、T、B淋巴细胞 二、填空题 1.最早接种人痘苗预防天花的国家是。 2.免疫系统由、和组成。 3 4 5 6 7 免疫 1 2 1 A C 2.T A C 3 A、肝脏 B、扁桃体 C、肠系膜淋巴结 D、脾脏 4.既可来源于髓样干细胞,又可来源于淋巴样干细胞的免疫细胞是() A、单核-巨噬细胞 B、中性粒细胞 C、NK细胞 D、树突状细胞5.淋巴结的胸腺依赖区是····················································() A、皮质区 B、髓质区 C、浅皮质区 D、深皮质区 6.脾脏的胸腺依赖区是······················································() A、红髓 B、白髓 C、脾小结 D、PALS

医学免疫学人卫第8版题库

第一章《免疫学概论》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免疫是指·······························································() A、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功能 B、机体清除和杀伤自身突变细胞的功能 C、机体清除自身衰老、死亡的组织细胞的功能 D、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防御 2.免疫对机体是····························································() A、有害的 B、有利的 C、有利也有害 D、正常条件下有利,异常条件下有害 3.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功能称为········································() A、免疫监视 B、免疫自稳 C、免疫耐受 D、免疫防御 4.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突变细胞的功能称为································() A、免疫监视 B、免疫自稳 C、免疫耐受 D、免疫防御 5.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正常成分耐受,清除衰老、损伤细胞的功能称为··············() A、免疫监视 B、免疫自稳 C、免疫耐受 D、免疫防御 6.关于固有免疫的特点,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可遗传 B、感染早期起主要作用 C、无免疫记忆 D、特异性 7.关于固有免疫的特点,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可遗传 B、感染后期及防止再感染中起主要作用 C、无免疫记忆 D、非特异性 8.关于固有免疫的特点,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可遗传 B、感染早期起主要作用 C、有免疫记忆 D、非特异性 9.关于适应性免疫的特点,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获得性 B、感染早期起主要作用 C、有免疫记忆 D、特异性 10.关于适应性免疫的特点,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可遗传 B、感染后期及防止再感染中起主要作用 C、有免疫记忆 D、特异性 11.关于适应性免疫的特点,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获得性 B、感染后期及防止再感染中起主要作用 C、无免疫记忆 D、特异性 12.属于固有免疫应答的细胞是···············································()

《医学免疫学》人卫第9版教材--高清彩色_41-80

第四章抗体31 解,产生不同的水解片段(见水解片段部分)。不同类或亚类的Ab絞链区不尽相同,例如IgGl、IgG2、 IgG4和IgA的絞链区较短,而IgG3和IgD的絞链区较长。IgM和IgE无皎链区。 二、抗体的辅助成分 除上述基本结构外,某些类别的Ab还含有其他辅助成分,如J链和分泌片。 (—)J 链 J链(joining chain)是由124个氨基酸组成,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糖蛋白(图4-3),分子量约15kD, 由浆细胞合成,主要功能是将单体Ab分子连接为二聚体或多聚体。2个IgA单体由J链连接形成二 聚体,5个IgM单体由二硫键相互连接,并通过二硫键与J链连接形成五聚体。IgGJgD和IgE常为单 体,无J链。 IgM 分泌型IgA 图4-3抗体分子的J链和分泌片 分泌型IgA(SIgA)二聚体和IgM五聚体均由J链将其单体Ab分子连接为二聚体或五聚体。分泌片(SP,图中橙色球 组成的肽链)为一含糖肽链,是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plgR)的胞外段,其作用是辅助SIgA由黏膜固有层,经黏膜上 皮细胞转运,分泌到黏膜表面,并保护S I g A皎链区免遭蛋白水解酶降解 (二)分泌片 分泌片(secretory piece, SP)又称分泌成分(secretory component, SC )(图4-3),是分泌型IgA 分 子上的辅助成分,分子量约为75kD,为含糖的肽链,由黏膜上皮细胞合成和分泌,并结合于IgA二聚 体上,使其成为分泌型IgA(SIgA)。分泌片具有保护SIgA.的饺链区免受蛋白水解酶降解的作用,并 介导SIgA二聚体从黏膜下通过黏膜上皮细胞转运到黏膜表面。 三、抗体分子的水解片段 在一定条件下,抗体分子肽链的某些部分易被蛋白酶水解为各种片段(图 4.4)。木瓜蛋白酶(papain)和胃蛋白酶(pepsin)是最常用的两种蛋白水解酶,借此可研究Ab的结构和功能,分离和纯 化特定的Ab多肽片段。 (一)木瓜蛋白酶水解片段 木瓜蛋白酶从钗链区的近N端,将Ab水解为2个完全相同的抗原结合片段(fragment of antigen binding,Fab)和1 个可结晶片段(fragment crystallizable,Fc)(图4-4)。Fab 由V L^C L和V H^C H 1 结构域 组成,只与单个抗原表位结合(单价)o Fc由一对C/和C H3结构域组成,无抗原结合活性,是Ab与 效应分子或细胞表面Fc受体相互作用的部位。 (二)胃蛋白酶水解片段 胃蛋白酶在絞链区的近C端将Ab水解为1个F(ab>片段和一些小片段pFc,(图4-4)o

药理学重点(人卫第七版)

一名词解释 1 药理学:研究药物与生物体之间相互作用规律及机制的科学。 2 药效学:研究药物对机体作用,包括药物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3 药动学:研究机体对药物作用,包括药物在机体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过程。 4 半衰期:指血药浓度下降到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5肝肠循环:是指某些药物经肝脏转化为极性较大的代谢产物并自胆汁排出后,又在小肠中被相应的水解酶转化成原型药物,再被小肠重新吸收进入体循环的过程。 6 生物利用度:指血管外给药时,药物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相对数量。 7亲和力:是指药物与受体结合的能力。 8内在活性(效应力):是药物本身内在固有的,与受体结合后可引起受体激动产生效应的能力,是药物最大效应或作用性质的决定因素。 9 不良反应:指不适合用药目的而给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 10 耐药性:病原体及肿瘤细胞等对化学治疗药物敏感性降低。 11 耐受性:连续用药后机体对药物的反应强度递减,增加剂量才可以保持药效不减。 12二重感染:长期大剂量应用广谱抗生素,敏感菌被抑制,破坏了体内正常菌群生态平衡,致使一些抗药菌和真菌乘机繁殖,造成的再次感染,又称菌群交替症。 13 肝药酶诱导剂:能诱导肝药酶的活性,加速自身或其它药物的代谢,便药物效应减弱。 14 肝药酶抑制剂:能抑制肝药酶的活性,降低其它药物的代谢,使药物的效应增强,甚至引起毒性反应。 15 药物效应:药物作用的结果,机体反应的表现,对不同脏器有选择性。 16 首关效应:指口服给药后,部分药物在胃肠道,肠粘膜和肝脏被代谢灭活,使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的现象。 17成瘾性:病人对麻醉药品产生了生理、心理的依赖,一旦停药后,出现严重的生理机能混乱,如停药吗啡后病人出现严重的戒断症状。 18 受体激动剂:与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有较强的内在活性物质。 19 受体拮抗剂:与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而无内在活性的药物。 20 肾上腺素升压作用的翻转:给药后迅速出现明显的升压作用,而后出现微弱的降压作用。若事先给有α受体阻滞作用的药物(若氯丙嗪)再给肾上腺素,此时由于β2受体作用占优势,使升压转为降压。 21 抗菌谱:指抗菌药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范围。 22 抗菌活性:指药物抑制或杀灭病原菌的能力。 23 化学治疗:是指用化学药物抑制或杀灭机体内的病原体微生物、寄生虫及恶性肿瘤细胞的治疗手段。 24抗病原微生物:是对病原微生物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用于防治感染性疾病的一类化疗药物的总称。 25抗菌药:是指能抑制或杀灭细菌,用于防治细菌性感染的药物,包括由一些微生物(如细菌、真菌、放线菌等)所产生的天然抗生素和人工合成、半合成药物。 26抗生素:是某些微生物产生的代谢物质,对另一些微生物有抑制和杀灭作用。 27杀菌药:不仅能抑制病原菌生长繁殖而且能杀灭病原菌的药物 28抑菌药:能抑制病原菌生长繁殖的药物 29最低抑菌浓度:(MIC)体外抗菌实验中,抑制供试细菌生长的抗菌药物的最低浓度。 30最低杀菌浓度:(MBC)体外抗菌实验中,杀灭供试细菌生长的抗菌药物的最低浓度。 31抗菌后效应:(PAE)指细菌与抗菌药物短暂接触后,在抗菌药物被清除情况下细菌生长仍受抑制的现象。 32化疗指数:是衡量化疗药物安全性的评价参数,一般可用感染药物的LD50/ED50或LD5/ED95表示。 33灰婴综合征:由于新生儿和早产儿肝功能发育不全,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含量和活性转低,解毒功能差和肾脏功能发育不全,排泄功能低下,而引起氯霉素蓄积中毒 34 治疗量(常用量):介于阈值与极量之间,临床使用时对大多数患者有效,而又不会出现中毒的剂量。 35 强度:又称效价强度,是指药物产生一定效应所需的剂量或浓度。 36 副作用:指药物在治疗量时产生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 37 毒性反应:指药物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而引起的机体损害性反应,一般比较严重。 38反跳现象:长期使用受体阻断药后突然停药,引起疾病的恶化或复发,可能是受体向上调节所致。 39后遗效应: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物效应。 40疫苗;激活一种或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药物。 41安全范围:指药物的最小有效量和最小中毒量之间的距离。

医学免疫学(第八版)考试习题完整版

1、怎么理解免疫的现代概念? 识别和清除异物抗原、耐受/发生免疫应答、有利,也可能有害 2、免疫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 免疫器官(中枢,外周),免疫细胞,免疫分子(模型,分泌型) 3、免疫系统三大功能?为什么说免疫是一把双刃剑? 4、比较天然免疫与获得性免疫的特点? 非特异性免疫,先天具有;无特异性;无记忆性;作用快而弱。 特异性免疫,后天获得;有特异性;有记忆性;作用慢而强。 1.解释名词 抗原:是指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与相应免疫应答产物(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外发生特异结合的物质。 免疫原性: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能力 免疫反应性:抗原能够与其所诱生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特异性结合的能力。 抗原决定簇:决定抗原特异性的基本结构或化学基团。又称表位 半抗原:仅具有抗原性而无免疫原性的物质。 TD-Ag:胸腺依赖性抗原(TD-Ag):由B细胞表位(半抗原)和T细胞表位(载体)组成,绝大多数蛋白质抗原属此类。 TI-Ag:胸腺非依赖性抗原(TI-Ag):由多个重复B细胞表位组成,可分为TI-1Ag和TI-2Ag。 异嗜性抗原:一类与种属无关,存在于人、动物及微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又称Forssman抗原 交叉反应:由共同表位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可以和两种以上的抗原结合发生反应。存在于不同抗原物质上的相同或相似的表位称为共同表位。 交叉抗原(共同抗原):带有共同表位的抗原 2.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条件有哪些?

*抗原的异物性 *理化性状 *抗原进入机体的方式 *机体方面的因素 3.TD-Ag和TI-Ag引起免疫应答的特点有何不同? 特点TD-Ag TI-Ag Th 细胞+ - 体液免疫+ + 细胞免疫+ - 回忆应答+ - 产生抗体类型IgG为主IgM 举例细菌病毒等脂多糖,荚膜多糖等 蛋白质抗原 4.异嗜性抗原有何临床意义。 5.如何理解抗原的特异性? 抗原诱导机体产生应答及与应答产物发生反应所显示的专一性。 决定抗原特异性的基本结构或化学基团。又称表位(epitope)。是抗原与TCR/BCR及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基本单位。 名词解释: 补体:存在于人和动物血清、组织液中及细胞膜上的一组不耐热、经活化后具有酶活性、可介导免疫应答和炎症反应的蛋白质,包括30余种成分,称为补体系统。补体的固有成分,调节蛋白,补体受体 MAC(攻膜复合体):c5b与c6 c7 c8 c9 结合形成的c5b6789n 免疫黏附:C3b与免疫复合物(IC)共价结合并与红细胞、血小板表面CR1结合, IC被运送至肝、脾清除的作用。 1、试比较补体三条激活途径的异同点。

《医学免疫学》人卫第9版教材--高清彩色_161-200

第十八章超敏反应151促IgE类别转换、嗜酸性粒细胞存活和肥大细胞增殖的基因群,包括编码多种细胞因子的基因。其中编码IL.4 启动子区的基因变异,使IL?4分泌增多,导致IgE大量产生。②位于11Q12-13的编码高亲和性Fc.R ip亚单 位的基因,其多态性同哮喘和湿疹的发生密切相关。 (二)环境因素 特应性个体易于发生哮喘和湿疹等I型超敏反应性疾病,但实际发生频率仅为特应性个体的10% -30% o易 感性因素分析表明,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在哮喘的发生危险中各占50%。增加超敏反应概率的环境因素主要是 儿童早期接触病原体、暴露于动物和土壤微生物及建立肠道正常菌群不足。因此卫生假说(hygiene hypothesis)认 为:儿童早期接触相对卫生较差的环境,特别是易于引起感染的环境,有助于防止变态反应性哮喘的发生。其机 制主要是由于儿童早期接触微生物,易于激活Thl应答及Thl细胞因子的产生,同时诱导Treg的产生抑制H12 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的产生,阻断IgE抗体的产生。 四、临床常见疾病 (―)全身过敏性反应 1.药物过敏性休克青霉素过敏最为常见,头抱菌素、链霉素、普鲁卡因等也可引起过敏性休克。青霉素 本身无免疫原性,但其降解产物青霉嚏哩醛酸或青霉烯酸,与体内组织蛋白共价结合后,可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 IgE,使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致敏。当机体再次接触青霉素时,青霉嚏哩醛酸或青霉烯酸蛋白可通过交联结 合靶细胞表面IgE而触发过敏反应,重者可发生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青霉素制剂在弱碱性溶液中易形成青霉 烯酸,因此使用青霉素时应临用前配制,放置2小时后不宜使用。临床发现少数人在初次注射青霉素时也可发 生过敏性休克,这可能与其曾经使用过被青霉素污染的医疗器械或吸入空气中青霉菌砲子而使机体处于致敏状 态有关。 2.血清过敏性休克临床应用动物免疫血清如破伤风抗毒素、白喉抗毒素进行治疗或紧急预防时,有些患 者可因曾经注射过相同血清制剂已被致敏而发生过敏性休克,重者可在短时间内死亡。 (-)局部过敏反应 1.呼吸道过敏反应因吸入花粉、尘瞒、真菌和毛屑等变应原或呼吸道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临床常见过 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过敏性哮喘有速发相和迟发相反应两种类型,以局部岀现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 浸润的炎症反应为特征。 2.消化道过敏反应少数人进食鱼、虾、蟹、蛋、奶等食物后可发生过敏性胃肠炎,出现恶心、呕吐、腹痛 和腹泻等症状,严重者也可发生过敏性休克。患者肠道菌群失调、肠道天然免疫耐受被打破、胃肠道黏膜表面 分泌型IgA含量明显减少和蛋白水解酶缺乏与消化道过敏反应发生有关。 3.皮肤过敏反应主要包括尊麻疹、特应性皮炎(湿疹)和血管神经性水肿,可由药物、食物、肠道寄生虫 或冷热刺激等引起。口服青霉素对已被青霉素致敏的患者也可引发湿疹。临床上可见一种慢性尊麻疹,是由体 内产生的抗F CE RI a链的IgG类抗体引起,为II型超敏反应。 五、防治原则 (-)查明变应原,避免接触 通过询问过敏史和皮肤试验查明变应原、避免与之接触是预防I型超敏反应的最有效方法。皮肤试验通常 是将可能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生物制品或其他变应原稀释后,在受试者前臂内侧做皮内注射,15?20分钟后观 察结果。若局部皮肤出现风团直径>lcm为皮试阳性,提示为过敏原。 (-)脱敏治疗 脱敏治疗是一种过敏性疾病特异性的免疫防治方法。 1.异种免疫血清脱敏疗法抗毒素皮试阳性但又必须使用者,可采用小剂量、短间隔(20?30分钟)多次 注射抗毒素血清的方法进行脱敏治疗。其机制是小剂量多次注射抗毒素血清可使体内致敏靶细胞分期分批脱敏, 以致最终全部解除致敏状态。再次大剂量注射抗毒素血清就不会发生过敏反应。但此种脱敏是暂时的,经一定

【精品】药理学重点(人卫第七版)

【精品】药理学重点(人卫第七版)

一名词解释 1 药理学:研究药物与生物体之间相互作用规律及机制的科学。 2 药效学:研究药物对机体作用,包括药物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3 药动学:研究机体对药物作用,包括药物在机体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过程。 4 半衰期:指血药浓度下降到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5肝肠循环:是指某些药物经肝脏转化为极性较大的代谢产物并自胆汁排出后,又在小肠中被相应的水解酶转化成原型药物,再被小肠重新吸收进入体循环的过程。 6 生物利用度:指血管外给药时,药物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相对数量。 7亲和力:是指药物与受体结合的能力。 8内在活性(效应力):是药物本身内在固有的,与受体结合后可引起受体激动产生效应的能力,是药物最大效应或作用性质的决定因素。 9 不良反应:指不适合用药目的而给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 10 耐药性:病原体及肿瘤细胞等对化学治疗药物敏感性降低。 11 耐受性:连续用药后机体对药物的反应强度递减,增加剂量才可以保持药效不减。 12二重感染:长期大剂量应用广谱抗生素,敏感菌被抑制,破坏了体内正常菌群生态平衡,致使一些抗药菌和真菌乘机繁殖,造成的再次感染,又称菌群交替症。 13 肝药酶诱导剂:能诱导肝药酶的活性,加速自身或其它药物的代谢,便药物效应减弱。 14 肝药酶抑制剂:能抑制肝药酶的活性,降低其它药物的代谢,使药物的效应增强,甚至引起毒性反应。 15 药物效应:药物作用的结果,机体反应的表现,对不同脏器有选择性。 16 首关效应:指口服给药后,部分药物在胃肠道,肠粘膜和肝脏被代谢灭活,使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的现象。 17成瘾性:病人对麻醉药品产生了生理、心理的依赖,一旦停药后,出现严重的生理机能混乱,如停药吗啡后病人出现严重的戒断症状。 18 受体激动剂:与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有较强的内在活性物质。 19 受体拮抗剂:与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而无内在活性的药物。 20 肾上腺素升压作用的翻转:给药后迅速出现明显的升压作用,而后出现微弱的降压作用。若事先给有α受体阻滞作用的药物(若氯丙嗪)再给肾上腺素,此时由于β2受体作用占优势,使升压转为降压。 21 抗菌谱:指抗菌药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范围。 22 抗菌活性:指药物抑制或杀灭病原菌的能力。 23 化学治疗:是指用化学药物抑制或杀灭机体内的病原体微生物、寄生虫及恶性肿瘤细胞的治疗手段。 24抗病原微生物:是对病原微生物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用于防治感染性疾病的一类化疗药物的总称。 25抗菌药:是指能抑制或杀灭细菌,用于防治细菌性感染的药物,包括由一些微生物(如细菌、真菌、放线菌等)所产生的天然抗生素和人工合成、半合成药物。 26抗生素:是某些微生物产生的代谢物质,对另一些微生物有抑制和杀灭作用。 27杀菌药:不仅能抑制病原菌生长繁殖而且能杀灭病原菌的药物 28抑菌药:能抑制病原菌生长繁殖的药物 29最低抑菌浓度:(MIC)体外抗菌实验中,抑制供试细菌生长的抗菌药物的最低浓度。 30最低杀菌浓度:(MBC)体外抗菌实验中,杀灭供试细菌生长的抗菌药物的最低浓度。 31抗菌后效应:(PAE)指细菌与抗菌药物短暂接触后,在抗菌药物被清除情况下细菌生长仍受抑制的现象。 32化疗指数:是衡量化疗药物安全性的评价参数,一般可用感染药物的LD50/ED50或LD5/ED95表示。 33灰婴综合征:由于新生儿和早产儿肝功能发育不全,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含量和活性转低,解毒功能差和肾脏功能发育不全,排泄功能低下,而引起氯霉素蓄积中毒 34 治疗量(常用量):介于阈值与极量之间,临床使用时对大多数患者有效,而又不会出现中毒的剂量。 35 强度:又称效价强度,是指药物产生一定效应所需的剂量或浓度。 36 副作用:指药物在治疗量时产生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 37 毒性反应:指药物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而引起的机体损害性反应,一般比较严重。 38反跳现象:长期使用受体阻断药后突然停药,引起疾病的恶化或复发,可能是受体向上调节所致。 39后遗效应: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物效应。

《医学免疫学》人卫第9版教材--高清彩色_81-120

第八章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71 (-)单体型和连锁不平衡 MHC的单体型(haplotype)指同一染色体上紧密连锁的MHC等位基因的组合。MHC等位基因的 构成和分布还有两个特点。 1.等位基因的非随机性表达群体中各等位基因其实并不以相同的频率出现。如HLA-DRB1 和 HLA-DQB1座位的等位基因数分别是2122和1152(表8.1),其中两个等位基因DRB1 *09:01和DQB1 * 07 :01在群体中的频率,按随机分配的原则,应该是0. 047% (1/2122)和0. 087% (1/1152),然而, 在我国北方汉族人群中它们的频率分别高达15.6%和21.9%。在斯堪的纳维亚白种人中,DRB1 和DQB1 基因座位上高频率分布的等位基因是DRB1 *05:01和DQB1 *02:01。说明不同人种中优势表达的等 位基因及其组成的单体型可以不同。 2.连锁不平衡不仅等位基因出现的频率不均一,两个等位基因同时出现在一条染色体上的机 会,往往也不是随机的。连锁不平衡(linkage disequilibrium)指分属两个或两个以上基因座位的等位基 因同时出现在一条染色体上的概率,高于随机出现的频率。例如上面提到北方汉族人中高频率表达 的等位基因DRB1 *09:01和DQB1 *07:01同时出现在一条染色体上的概率,按随机分配规律,应是 其频率的乘积为3.4% (0. 156x0. 219 = 0. 034),然而实际两者同时出现的频率是11. 3%,为理论值的 3. 3倍。 非随机表达的等位基因和构成连锁不平衡的等位基因组成,因人种和地理族群的不同而出现差 异,属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其意义在于,第一,可作为人种种群基因结构的一个特征,追溯和分析 人种的迁移和进化规律;第二,高频率表达的等位基因如果与种群抵抗特定疾病相关,可以此开展疾 病的诊断和防治;第三,有利于寻找HLA相匹配的移植物供者。 第二节HLA分子 经典的HLA I类分子和II类分子在组织分布、结构和功能上各有特点(表8-2)。 —、HLA分子的分布 I类分子由重链(a链)和白m组成,分布于所有有核细胞表面(表8.2)。 I[类分子由a链和B链组成,仅表达于淋巴组织中一些特定的细胞表面,如专职性抗原提呈细 胞(包括B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胸腺上皮细胞和活化的T细胞等。 二、HLA分子的结构及其与抗原肽的相互作用 (一)HLA分子的结构 I类分子重链链)胞外段有3个结构域(al.a2.a3),远膜端的2个结构域al和a2构成抗原

《医学免疫学》人卫第9版教材--高清彩色_1-40_11-20

第一章免疫学概论 第一节医学免疫学简介 医学免疫学(medical immunology)是研究人体免疫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科学,该学科重点阐明免疫系统识别抗原和危险信号后发生免疫应答及其清除抗原的规律,探讨免疫功能异常所致疾病及其发生机制,为这些疾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方法。 医学免疫学是免疫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免疫学在生命科学和医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由于免疫学的快速发展以及与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等学科的交叉和渗透,免疫学已成为当今生命科学的前沿学科和现代医学的支撑学科之一。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基本功能 2000多年前,人类就发现曾在瘟疫流行中患过某种传染病而康复的人,对这种疾病的再次感染具有抵抗力,称为免疫(immunity) o immunity这个词来自罗马时代的拉丁文"immunitas,,,原意为豁免徭役或兵役,后引申为对疾病尤其是传染性疾病的免疫力。 免疫力(即免疫功能)是由机体的免疫系统来执行的,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表1-1 )o本书的第二章至第十一章(除第三章抗原外)以及第十四章分别介绍了免疫组织和器官、重要的免疫分子和免疫细胞。 表1-1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免疫分子 中枢外周膜型分子分泌型分子 胸腺脾脏T淋巴细胞TCR免疫球蛋白 骨髓淋巴结B淋巴细胞BCR补体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吞噬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CD分子细胞因子 皮肤相关淋巴组织树突状细胞黏附分子 NK细胞MHC分子 NKT细胞细胞因子受体 其他(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等) 免疫功能是机体识别和清除外来入侵抗原及体内突变或衰老细胞并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的功能的总称。可以概括为:①免疫防御(immune defense):防止外界病原体的入侵及清除已入侵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真菌、支原体、衣原体、寄生虫等)及其他有害物质。免疫防御功能过低或缺如,可发生免疫缺陷病;但若应答过强或持续时间过长,则在清除病原体的同时,也可导致机体的组织损伤或功能异常,如发生超敏反应等。②免疫监视(immune surveillance):随时发现和清除体内出现的“非己”成分,如由基因突变而产生的肿瘤细胞以及衰老、死亡细胞等。免疫监视功能低下,可能导致肿瘤的发生。③免疫自稳(immune homeostasis):通过自身免疫耐受和免疫调节两种主要的机制来达到机体内环境的稳定。一般情况下,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细胞不产生免疫应答,称为免疫耐受,赋予了免疫系统有区别“自己”和“非己”的能力。一旦免疫耐受被打破,免疫调节功能紊乱,会导致自身免疫病和过敏性疾病的发生。此外,免疫系统与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一起组成了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在调节整个机体内环境的稳定中发挥重要

《医学免疫学》人卫第9版教材--高清彩色_1-40_21-30

第二章免疫器官和组织11 第一节中枢免疫器官 中枢免疫器官(central immune organ)或称初级淋巴器官(primary lymphoid organ),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 发育和成熟的场所。人和其他哺乳类动物的中枢免疫器官包括骨髓和胸腺。 —、骨髓 骨髓(bone marrow)是各类血细胞(包括免疫细胞)的发源地,也是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B细胞发育成熟的 场所。 (一)骨髓的結构和细胞组成 骨髓位于骨髓腔内,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红骨髓具有活跃的造血功能,由造血组织和血窦构成。造血组 织主要由造血细胞和基质细胞组成。基质细胞包括网状细胞、成纤维细胞、血窦内皮细胞、巨噬细胞等。由基 质细胞及其所分泌的多种造血生长因子(如IL-3、IL.4、IL-6、IL.7、SCF、GM.CSF 等)与细胞外基质共同构成 了造血细胞赖以生存、生长发育和成熟的环境,称为造血诱导微环境(hematopoietic inductive microenvironment, HIM )。 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HSC)是具有高度自我更新能力和多能分化潜能的造血前体细 胞,体内血细胞均由其分化而来。血细胞在骨髓中生长、分裂及分化的过程称为造血(hematopoiesis) o人体内的 造血功能首现于2 ~3周胚龄的卵黄囊,在胚胎早期(第2?3个月)HSC从卵黄囊迁移至胎肝,继而入脾,肝和 脾成为胚胎第3?7个月的主要造血器官。随后,HSC又迁至骨髓,使骨髓成为胚胎末期直到出生后的造血器官。 HSC在造血组织中所占比例极低,形态学上难以与其他单个核细胞相区别,人HSC的主要表面标志为CD34和 CD117,不表达各种成熟血细胞谱系相关的表面标志。 (二)骨髓的功能 1.各类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的场所在骨髓造血诱导微环境中,HSC最初分化为定向干细胞,包括髓 样干细胞(myeloid stem cell)和淋巴样干细胞(lymphoid stem cell) o髓样干细胞最终分化为粒细胞、单核细胞、红 细胞和血小板等。淋巴样干细胞分化为祖B细胞(pro-B cell)和祖T细胞(pro-T cell)。祖B细胞在骨髓中继续分化 为成熟B细胞;祖T细胞则经血液循环迁移至胸腺,在胸腺微环境诱导下进一步分化为成熟T细胞。成熟的B 细胞、T细胞离开骨髓或胸腺,经血循环迁移并定居于外周免疫器官。尚未接触过抗原的成熟T、B细胞被称 为初始淋巴细胞(naive lymphocyte) o树突状细胞来自髓样干细胞和淋巴样干细胞(图2-2)。 2.B细胞和NK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在骨髓造血微环境中,祖B细胞(pro-B)经历前B细胞(pre-B cell).未 成熟B细胞,最终发育为成熟B细胞。NK细胞也在骨髓中发育成熟。有关T、B细胞分化与发育详见第九章 和第十章。 3.体液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骨髓是发生再次体液免疫应答后产生抗体的主要部位。记忆B 细胞在外周免 疫器官受抗原再次刺激而被活化,随后经淋巴液和血液迁移至骨髓,在此分化为成熟浆细胞,持久地产生大量 抗体(主要是IgG,其次为IgA等)并释放至血液循环,成为血清抗体的主要来源。而在外周免疫器官发生的再次 免疫应答,其抗体产生速度快,但持续时间相对较短。 骨髓功能缺陷时,不仅会严重损害机体的造血功能,而且导致严重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缺陷。如大 剂量放射线照射可使机体的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同时受到抑制或丧失,这时只有植入正常骨髓才能重建造血和 免疫功能。将免疫功能正常个体的造血干细胞或淋巴干细胞移植给免疫缺陷个体,使后者的造血功能和免疫功 能全部或部分得到恢复,可治疗免疫缺陷病和白血病等。

医学免疫学人卫第版题库

医学免疫学人卫第版题 库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第一章《免疫学概论》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免疫是指·······························································() A、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功能 B、机体清除和杀伤自身突变细胞的功能 C、机体清除自身衰老、死亡的组织细胞的功能 D、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防御 2.免疫对机体是····························································() A、有害的 B、有利的 C、有利也有害 D、正常条件下有利,异常条件下有害 3.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功能称为········································() A、免疫监视 B、免疫自稳 C、免疫耐受 D、免疫防御 4.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突变细胞的功能称为································() A、免疫监视 B、免疫自稳 C、免疫耐受 D、免疫防御 5.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正常成分耐受,清除衰老、损伤细胞的功能称为··············() A、免疫监视 B、免疫自稳 C、免疫耐受 D、免疫防御 6.关于固有免疫的特点,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可遗传 B、感染早期起主要作用

C、无免疫记忆 D、特异性 7.关于固有免疫的特点,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可遗传 B、感染后期及防止再感染中起主要作用 C、无免疫记忆 D、非特异性 8.关于固有免疫的特点,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可遗传 B、感染早期起主要作用 C、有免疫记忆 D、非特异性 9.关于适应性免疫的特点,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获得性 B、感染早期起主要作用 C、有免疫记忆 D、特异性 10.关于适应性免疫的特点,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可遗传 B、感染后期及防止再感染中起主要作用 C、有免疫记忆 D、特异性 11.关于适应性免疫的特点,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获得性 B、感染后期及防止再感染中起主要作用 C、无免疫记忆 D、特异性 12.属于固有免疫应答的细胞是···············································() A、T淋巴细胞 B、B淋巴细胞 C、NK细胞 D、上皮细胞 13.属于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细胞是·············································()

医学免疫学人卫版第七版重点

医学免疫学人卫版第七版 重点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医学免疫学 第二章免疫器官和组织 1.Mucosal-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亦称为黏膜免疫系统,主要指呼吸道、胃肠道及泌尿生殖道黏膜固有层和上皮细胞下散在的无被膜淋巴组织,以及某些带有生发中心的器官化的淋巴组织,如扁桃体、阑尾等。Lymphocyte homing 2.Lymphocyte homing 淋巴细胞归巢成熟淋巴细胞离开中枢免疫器官后,经血液循环趋向性迁移并定居于外周免疫器官或组织的特定区域,称为~。 3.Lymphocyte recirculation 淋巴细胞再循环淋巴细胞在血液、淋巴液、淋巴器官或组织间反复循环的过程,称为~。有利于传递免疫信息,动员各种免疫细胞迁移至病灶。 第三章 ~ 第八章 1.Antigen 抗原是指能与T细胞、B淋巴细胞的TCR或BCR结合,促使其增殖、分化, 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与之结合,进而发挥免疫效应的物质。一般具有免疫原形和抗原性两个重要特性。 2.Epitope 抗原表位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称为~,又称为抗原决 定簇。是与TCR、BCR或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基本结构单位。可分为顺序表位和构象表位。 3.Cross-reaction 交叉反应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对具有相同和相似表位的不同抗原的反 应,称为~。

4.Superantigen(SAg) 超抗原某些物质只需要极低浓度(1~10ng/ml)即可激活2%~20%T 细胞克隆,产生极强的免疫应答,这类抗原被称为~。主要有外源性和内源性两类,化学性质主要为细菌外毒素、逆转录病毒蛋白等。 5.Adjuvant 佐剂预先或与抗原同时注入体内,可增强机体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 疫应答类型的非特异性免疫增强物质,称为~。如卡介苗。 6.Mitogen 丝裂原可与淋巴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结合,刺激静止的淋巴细胞转化为淋巴 母细胞和有丝分裂,激活一类淋巴细胞全部克隆,被认为是一种非特异性淋巴细胞多克隆激活剂。广泛应用于体外集体免疫功能检测。 7.Antibody 抗体是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糖蛋白,主要存在 于血清等体液中,通过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体液免疫功能。 8.Membrane attack complex(MAC) 攻膜复合物由C5b6789n组成的复合物,可插入细胞 膜,通过破坏局部磷脂双层而形成“渗漏斑”,或形成穿膜的亲水性孔道,最终导致细胞崩解。 9.Interferon(IFN) 干扰素最早发现的细胞因子,具有干扰病毒的感染和复制的功能。 可分为Ⅰ型(包括INF-α,INF-β等)和Ⅱ型(INF-γ)。 10.CD分子应用以单克隆抗体鉴定为主的方法,将来自不同实验室的单克隆抗体所识别 的同一分化抗原归为同一个分化群,简称CD。 11.cell adhension molecules(CAM) 细胞黏附分子是众多介导细胞间或细胞与细胞 外基质间相互接触和结合分子的统称。黏附分子以受体-配体结合的形式发挥作用,使细胞与细胞间或细胞与基质间发生黏附,参与细胞识别,细胞活化和信号转导,细胞的增殖分化,细胞的伸展与移动。可分为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整和素家族、选择素家族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