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噬与血管重塑的相关性_郭岚

自噬与血管重塑的相关性_郭岚
自噬与血管重塑的相关性_郭岚

血管再通的“七种武器”

血管再通的干预手段很多,可采用药物方法,或者机械方法。虽然越来越多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接受了溶栓治疗或介入治疗,但大多数患者仍接受“保守药物治疗”。目前,尽管3~4.5 h内经静脉溶栓和(或)6 h内经动脉接触式药物溶栓已经成为治疗该病的重要手段,但严格的时间窗、较低的再通率和药物所带来的并发症,是必须面对的问题。近年来不断涌现出采用机械方法使闭塞血管开通的研究报告,机械碎栓方法可使溶栓剂更有效地发挥作用,并且最大程度地减少溶栓剂用量,从而减少药物的副作用。机械血流重建治疗主要包括机械取栓、碎栓、支架取栓以及机械取栓联合动脉溶栓等方式。这些机械取栓、碎栓技术从最初的微导管、导丝碎栓,已发展到Merci、Penumbra等不同设计的碎栓、取栓系统。与动脉溶栓相比,机械取栓血流重建的疗效尚缺乏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证据。尽管如此,机械溶栓与药物溶栓相比的确具有许多优势:首先,机械溶栓在数分钟内即可使闭塞动脉再通,而动脉溶栓往往需要2 h;其次,对于较大的血栓,机械溶栓的血管再通率更高。现将各种血管内机械血流重建技术进行分类,并结合相关临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机械血栓碎裂术 机械血栓碎裂术是通过导丝、导管等装置碎裂或破坏动脉内血栓的方法,即在路径图的指引下将微导丝和微导管多次通过血栓,从而使血栓碎裂。碎裂的血栓一方面由于增加了暴露的外表面积而促进内源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发挥作用,另一方面其产生的微栓子也促进了外源性溶栓。但是伴随栓子碎裂产生的一些微栓子也可能栓塞远端血管,引起末梢栓塞。故此种技术常与药物溶栓联合应用,这样既可减少溶栓药物的剂量,又可增加药物与血栓的接触面积从而加速溶栓过程,提高再通率。索里马基(Sorimachi)等使用此技术治疗23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旨在评估机械碎栓联合动脉溶栓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其中12例为大脑中动脉(MCA)近端闭塞,11例为颈内动脉远端闭塞。研究结果显示,12例MCA闭塞患者全部再通,再通率为100%,其中9例(75%)康复,疗效显著。11例颈内动脉闭塞患者中10例再通,再通率为91%,有4例(36%)康复显著。诺塞(Noser)等报告了32例(颈内动脉闭塞和MCA闭塞各16例)机械碎栓和药物溶栓联合应用的结果,总再通率为75%(MCA 为88%,颈内动脉为63%)。上述两项研究的结果明显优于PROACT 2试验的65%再通率。库雷西(Qureshi)等的研究中也证实了机械碎栓联合动脉溶栓能够提高血管再通率。 >>Penumbra血栓抽吸术 近期,另一种机械取栓装置Penumbra系统也被FDA批准用于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溶栓治疗。博斯(Bose)等在23例发病8 h内的重度缺血性卒中患者中对Penumbra系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了研究,患者平均年龄60岁,平均改良的Rankin评分(mRS)为4.6分,平均NIHSS评分高达21分。结果表明,采用Penumbra系统治疗的血管再通率为100%。30天随访时,45%的患者NIHSS评分改善(>14分)或mRS评分≤2分,全因性病死率为46%,远远低于研究者的预期。 为进一步证实其有效性,麦克杜格尔(McDougall)等在125例发病8 h内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进行了一项前瞻性研究,患者的NIHSS评分均≥8分,而且均存在颅内大动脉完全闭塞。结果表明,采用Penumbra系统治疗的血管再通率为81.6%,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11.2%;与血管未再通者相比,血管再通者随访90天时的临床和神经功能转归显著较好,而且病死率显著较低。虽然该装置的血管再通率很高,但其对临床神经功能的恢复并无明显优势,可能与治疗开始时间较晚有关。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一、置管时 1. 深静脉置管时应遵守最大限度的无菌屏障要求,插管部位应铺大无菌单; 2. 操作人员应戴帽子、口罩。 3. 认真执行手消毒程序,戴无菌手套,插管过程中手套意外破损应立即更换; 4. 皮肤消毒程序:(1)75%酒精自穿刺点环形消毒皮肤,消毒面积直径15-20cm。 (2)使用吉尔碘从穿刺中心点环形消毒 2 遍,中间间隔30-60 秒。 5. 插管过程中严格遵循无菌操作技术;使用的医疗器械以及各种敷料必须达到灭菌水平,接触病人的麻醉用品应当一人一用一灭菌; 6. **** 应首选锁骨下静脉,尽量避免使用股静脉; 7. 患有疖肿、湿疹等皮肤病,患感冒等呼吸道疾病,感染或携带有MRSA 或其它耐 药菌的工作人员,在未治愈前不应进行插管操作。 二、插管后 1. 用无菌透明专用贴膜或无菌纱布敷料覆盖穿刺点;但多汗、渗血明显患者宜选无菌纱布。 2. 定期更换穿刺点覆盖的敷料,更换间隔时间:无菌纱布为2d,专用贴膜可至7d, 但敷料出现潮湿、松动、沾污时应立即更换; 3. 接触导管接口或更换敷料时,须进行严格的手卫生,并戴手套,但不能以手套代替 4. 保持导管连接端头清洁,输液或注射药物时,严格消毒,输液完毕,消毒后使用无菌瓶口贴保护接头,有血迹等污染应立即更换。 5. 病人洗澡或擦身时要注意对导管的保护,不要把导管浸入水中; 6. 输液管更换不宜过频,但在输血及输入血制品、脂肪乳剂后或停止输液时应及时更换; 7. 对无菌操作不严的紧急置管,应在48h 内更换导管,选择另一穿刺点; 8. 怀疑导管相关感染时,应考虑拔除导管,但不要为预防感染而定期更换导管; 9. 每天评价留置导管的必要性,尽早拔除导管。 三、培训与管理 1. 置管人员和导管维护人员应持续接受导管相关操作和感染预防相关知识的培训, 并熟练掌握相关操作技能,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 2. 开展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目标性监测,定期公布CR-BSI 的发生率。 四、循证医学不推荐的预防措施 1. 不提倡常规对拔出的导管尖端进行细菌培养,除非怀疑有CR-BSI; 2. 不要在穿刺部位局部涂含抗菌药物的药膏; 3. 不要常规使用抗感染药物封管来预防CR-BSI ; 4. 不推荐通过全身用抗菌药物预防CR-BSI ; 院感办 2015-1-1

《血流的管道—血管》教学设计说明

《血流的管道—血管》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血流的管道—血管”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中的第四章“人体物质的运输”的第二节,教材从概念,分布,结构,功能等方面阐述了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特点。该节容与前面所学知识联系紧密,也为下一节心脏的学习奠定了基础,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由于中学生对血管有一定的感性认识,所以教学中遵循认知规律,重视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体验,列表,对比,收集资料等活动,准确区分三种血管。 二、设计理念: 教学中体现学生主体作用,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通过观察,对比,分析来区三种不同血管的结构特点,通过交流,亲身体验和摸拟急救来掌握三种血管的分布和功能,通过讨论收集有关心血管疾病对病人造成严重后果的资料来帮助学生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教学中重在通过学生亲身实践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亲身实践的过程就是学生自主参与的过程,人人参与,学生参与面广,增强后进生的自信心和勇气,淡化学生对教师的依赖,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勇于探索的习惯,同时通过学生动手实践,学会获得自身体验和感受,有利积累感性经验,促使理解能力,判断能力的发展,同时又进一步培养了学生尊重自然规律和实事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要求,明确这节课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是描述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特点;区分血液在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中的流动情况。 2、能力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了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并且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三种血管的学习,帮助学生树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渗透健康教育,鼓励学生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提高生存质量。同时通过学生亲身体验实践活动,学会获得自身体验和感受,有利积累感性经验,促使理解能力,判断能力的发展,同时又进一步培养了学生尊重自然规律和实事的科学态度。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明确本节学习的重点是三种不同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为使学生牢固掌握并为以后学习打好基础,我必须在课堂上重点强化,并通过巩固练习来帮助学生理解消化。 难点:本节的难点是理解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其功能是相适应的。通过本节的学习来帮助学生树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五、课前准备 课前一周准备好与上课相关的课件、录像和flash以供上课使用。给学生提前发学案,让学生预习。在课前运用现代教学手段(1)观察小鱼尾鳍血液流动的各种视频。 (2)三种血管的动画课件。

血流正常值

上肢动脉的正常测值 锁骨下动脉:——6.0mm 血流速度:60——120 cm/s 腋动脉:——6.0mm 血流速度:60——100 cm/s 肱动脉:——6.0mm 血流速度:60——100 cm/s 尺桡动脉:——2.5mm 血流速度:35——65 cm/s 除锁骨下动脉以外,其他上肢动脉可以没有负相波。 上肢静脉的正常测值 锁骨下静脉:<11mm 血流速度:20——50 cm/s 腋静脉:——8.0mm 血流速度:15——30 cm/s 肱静脉:——4.5mm 血流速度:10——20 cm/s 尺桡静脉:——2.0mm 血流速度:5——10 cm/s 颈部血管正常测值 颈总动脉内径:5——8mm 颈内动脉内径:4——6mm 血流速度:40——80 cm/s 颈外动脉内径:——5.5mm 椎动脉内径:3——4mm 血流速度:30——60cm/s 下肢动脉的正常测值 髂外动脉内径:6——8mm 血流速度:80——120cm/s 股总动脉内径:6——8mm 血流速度:80——130cm/s 股深动脉内径:4——6mm 血流速度:50——90cm/s 股浅动脉内径:4——6mm 血流速度:65——110cm/s 腘动脉内径:——6.5mm 血流速度:45——80cm/s 胫后动脉内径:3——5mm 血流速度:50——90cm/s 胫前动脉内径:2——3mm 血流速度:40——70cm/s 舒张期是收缩期的1/4~1/5,收缩期正相波>舒张早期负向波>舒张中晚期正向波。 下肢静脉的正常测值 髂外静脉内径:<14mm 血流速度:25——40cm/s 股总静脉内径:<13mm 血流速度:20——30cm/s 股深静脉内径:~7mm 血流速度:15——20cm/s 股浅静脉内径:5——8mm 血流速度:10——25cm/s 腘静脉内径:<11mm 血流速度:10——20cm/s 胫后静脉内径:3——5.5mm 血流速度:10——20 cm/s 胫前静脉内径:2——2.5mm 血流速度:5cm/s 大隐静脉:内侧汇入股总近心段,入股总静脉处(10mm),主干内径不大于5mm,血流速度小于10 cm/s。 小隐静脉:小于3.5mm 速度7~8 cm/s。 返流时间:<正常>静脉瓣功能不全 ~静脉瓣功能不全可疑

《血流的管道——血管》教案

第二节血流的管道——血管 核心素养:通过观察与探究了解心脏的功能及血液循环的意义,使学生形成心脏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 【教材分析】“血流的管道——血管”一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初中二年级生物教材上册第四单元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本节教学主要讲述了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特点,知识点和难点较多,本节教学通过对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探究,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并认同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通过积极参与小组活动,体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明确健康的生活方式对血管的影响,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这节内容为学习“心脏和血液循环”奠定了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学生已有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基础知识,并具有初步的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能力,但用怎样的方法才能在显微镜下看得更清楚、更全面?怎样筛选视野中获取的信息,把看到的知识说得更明白?特别是本节课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生命活体还是第一次,应该怎样处理观察材料才能保证活动的成功?怎样珍爱生命?解决以上问题,学生不仅能形象直观的观察到三种血管的知识,还能归纳感悟出观察的方法。这样既能使学生获取知识,又能形成多种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描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2、尝试区分这三种血管以及血液在这三种血管内流动的情况。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血管结构功能的学习,掌握认识和区分三种血管的能力。 2、通过对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情况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能力。 3、通过实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结构与功能统一的思想,养成关爱生命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1、动脉、毛细血管、静脉三种血管结构与功能的教学。 2、结构与功能统一思想的培养。

《血流的管道——血管》教案教案资料

《血流的管道——血 管》教案

第二节 血流的管道——血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1.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建议 2.教材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依次编排了三节内容分别介绍血液、血管与心脏,以帮助学生建立血液循环的完整概念。本节的内容从概念、分布、结构、动能等方面阐述了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特点,该节与前面所学知识联系紧密,也为下一节心脏的学习奠定了基础,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3.教学实践中的困难及应对措施 在初中生物课程中,有关血液循环系统的知识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对于“人体的血液循环途径”的理解非常困难。经过分析发现,教师在本节课忽略了帮助学生建构 “血管是血液循环.... 的管道系统”这一概念,而造成学生在后续学习的困难。 对此,如果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实验中,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小鱼血液流动方向的特点,去辨别动脉和静脉,建构 “血管是血液循环的管道系统”的概念(如右图),然后再去学习三种血管的结构特点和功能,就能更好地引导学生从血液循环的整体这一角度认识血管。 二、教学对象分析 1、知识基础:在前三章介绍的胎盘、小肠、肺泡等器官外都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学生初步认识了毛细血管的功能和特点,但不清楚毛细血管及动脉、静脉的概念。 具体内容 活动建议 概述血液循环 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现象

2、生活经验:知道血液在血管中流动,但不清楚血液是按照一定方向不停地流动。 三、教学目标分析 1.能说出“动脉是把血液从心脏运到全身各部分去的血管”和“静脉是将血液从全身各部分运回心脏的血管”; 2.能说出毛细血管与动脉、静脉之间的联系; 3.通过模型制作,理解概念之间的联系,形成“血液循环的管道系统”的概念。 4.树立生物学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概念;“血管是血液循环的管道系统”的概念。 2.教学难点: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现象,区别动脉和静脉 五、教学策略 1.情景导入——公路交通导入,激发兴趣 出示以立交桥为背景的公路运输网,联系实际生活引入。血管类比纵横交错的公路,形象生动,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2.实验构建概念——利用概念事实帮助学生构建概念 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并没有机会真正观察过血管。本节首先安排进行“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实验,让学生先有感性认识。利用实验录像,设计问题串引导学生观察,认识到小鱼尾鳍内存在三种血管。通过比较辨别动脉和静脉的血流方向,分析资料,构建动脉和静脉的概念,并引导学生分析小鱼的血液流动,认识小鱼的血液循环,初步建立起相对于抽象的血液在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和心脏之间流动的概念关系图。 3.制作完善概念——从抽象到具体,进一步理解概念 在获得小鱼血液循环的知识后,学生通过动手制作血液循环的模型图,在“做中学”,进一步加深对血液循环概念的理解。 六、教学过程

《血流的管道—血管》参考教案

血流的管道——血管 一、教学目标: 1、以自主学习形式学习设计实验方案,观察青蛙脚蹼内血液流动的现象。 2、描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3、尝试区分这三种血管以及血液在这三种血管内流动的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观察青蛙脚蹼内血液流动的现象,分析动脉、静脉与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难点:理解毛细血管的结构和功能是相适应的。 三、教学方法:实验法和讲授法相结合 四、课前准备: 五、教学过程:(2课时) 第一课时 引入:人体内物质的运输主要是由血液来完成的。血液在人体哪些部位流动?怎样流动?血液是在心脏和血管构成的封闭的管道中流动的。板书:第二节血流的管道——血管 正课:血管从粗到细,就像城市的道路一样,人体内的全部血管连接起来全长可达10万公里。血管分为哪几种?(动脉、静脉、毛细血管。)请同学们摸一摸自己的颈部、腕部有跳动感的部位,跳动的器官是什么?有什么规律?(学生摸后回答。)再看手背上的“青筋”,它是什么?你摸到跳动的部位是动脉,手背上的“青筋”是静脉,连接动脉和静脉的是毛细血管。出示三种血管的挂图,让学生观察挂图并结合书本讨论以下问题:1、动脉和静脉是如何定义的?2、动脉、静脉内血液流动的方向如何?3、从挂图上分析比较三种血管管壁的厚度、管腔的大小有何不同?

在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并发言后,老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回答的内容予以补充和修正。老师进一步依据挂图,为学生具体讲述动脉管壁和静脉管壁的特点:(1)动脉管壁一般可分为外、中、内三层,其中层主要是弹性纤维和平滑肌,使血管具有弹性和收缩性。大的动脉中层厚,弹性纤维多,故弹性大。(2)静脉的管壁相对较薄,弹性较小。动脉、静脉管壁弹性大小不同与血流方向有什么关系?动脉、静脉的分布有何不同?举一至两个你知道的血管的例子。 设疑:一般说:“水往低处流”,那么,下肢静脉的血液如何往上走流回心脏呢?教书出示挂图(或让学生看书),使学生了解在四肢的静脉的内表面有一些瓣膜,叫静脉瓣。四肢的静脉瓣有什么作用?肌肉收缩,压挤静脉,(静脉壁很薄,易被压挤)这时,两个静脉瓣之间的血液被分成两部分,上部的血液冲开静脉瓣继续往上流,下部的血液由于重力下降时,静脉瓣关闭,而停留在血管内;肌肉舒张,压力降低,下段的血压高,冲开静脉瓣,血液向前流动,这保证血液送回心脏方向,而不会倒流。 加深学生对静脉瓣防止血液倒流的认识。毛细血管是一种什么样的血管?为什么叫它毛细血管?它是连通最小的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血管。 老师根据挂图讲述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毛细血管极细,内径仅有8~10微米,管壁极薄,仅有一层上皮细胞。但毛细血管数量大,分布广,一个70公斤的人,把他的毛细血管首尾连接起来,可以绕地球转一圈。 第二课时 提问引起学生探索——根据三种血管的结构特点和定义,你推断血液在三种血管内的血流速度怎样?在血管内血流方向应该是什么样?(血流速度:动脉管内血流的速度快,静脉管内的血流速度慢,毛细血管内血流的速度最慢;血流方向是:由动脉→ 毛细血管→ 静脉。) 教师提供实验材料——青蛙的脚蹼供学生观察血流情况以验证自己的判断。实验: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流现象。方法步骤:1青蛙单毁髓放置。2 将青蛙侧放在培养皿中,脚蹼平贴在培养皿底面。3 将培养皿放在载物台上,用低倍镜观察

《血流的管道——血管》教案

页脚内容1 第二节 血流的管道——血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1.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建议 2.教材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依次 编排了三节内容分别介绍血液、血管与心脏,以帮助学生建立血液循环的完整概念。本节的内容从概念、分布、结构、动能等方面阐述了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特点,该节与前面所学知识联系紧密,也为下一节心脏的学习奠定了基础,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3.教学实践中的困难及应对措施 在初中生物课程中,有关血液循环系统的知识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对于“人体的血液循环途径”的理解非常困难。经过分析发现,教师在本节课忽略了帮助学生建构 “血管是血液循环.... 的管道系统”这一概念,而造成学生在后续学习的困难。 对此,如果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实验中,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小鱼血液流动方向的特点,去辨别动脉和静脉,建构 “血管是血液循环的管道系统”的概念(如右图),然后再去学习三种血管的结构特点和功能,就能更好地引导学生从血液循环的整体这一角度认识血管。 具体内容 活动建议 概述血液循环 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现象

二、教学对象分析 1、知识基础:在前三章介绍的胎盘、小肠、肺泡等器官外都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学生初步认识了毛细血管的功能和特点,但不清楚毛细血管及动脉、静脉的概念。 2、生活经验:知道血液在血管中流动,但不清楚血液是按照一定方向不停地流动。 三、教学目标分析 1.能说出“动脉是把血液从心脏运到全身各部分去的血管”和“静脉是将血液从全身各部分运回心脏的血管”; 2.能说出毛细血管与动脉、静脉之间的联系; 3.通过模型制作,理解概念之间的联系,形成“血液循环的管道系统”的概念。 4.树立生物学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概念;“血管是血液循环的管道系统”的概念。 2.教学难点: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现象,区别动脉和静脉 五、教学策略 1.情景导入——公路交通导入,激发兴趣 出示以立交桥为背景的公路运输网,联系实际生活引入。血管类比纵横交错的公路,形象生动,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2.实验构建概念——利用概念事实帮助学生构建概念 页脚内容2

第二节 血流的管道——血管(教案 人教版)

第二节血流的管道——血管 教学目标 1.描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2.尝试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现象并找到三种血管。 教学重点 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教学难点 观察小鱼尾鳍血液流动的现象并区别静脉和动脉。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人体因创伤出血时,有时血液只是少量地渗出,有时是缓慢地流出暗红色的血液,最为严重的则是喷射出鲜红色的血液。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出血情况呢? 通过“想一想,议一议”来引出新课的教学。 二、新课教学 1.血管的种类 (1)静脉 平日里,当我们身体不适去医院就诊,有时医生会让我们验血,必要时还需要输液治疗。是否注意到验血或输液时,针刺的部位一般在哪里?(引出静脉)请同学们抬起手,看看手背以及手臂内侧的“青筋”,确定这些被人们称为“青筋”的结构是静脉。 问题:为什么要在这些部位取血或输液吗?这与我们人体内的血管有没有关系? 学生对教师提出的思考题动脑回答并参与体验。明白人们称为“青筋”的结构是静脉,静脉分布的较浅。 (2)动脉 为什么要在指尖、手背部位取血或输液?(利用生活中的体验来学习动脉) (教师演示中医切脉的方法)请同学们跟着学,把自己右手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一起放在自己左手手腕处桡骨端的内侧,并稍稍用力触压。你们有什么感觉? 学生感觉在有规律地跳动。 这有规律的搏动就是桡动脉在搏动,还有什么地方也能感觉到这种搏动? 如果学生回答不上来,演示颈部动脉处告诉。请同学们用手指去触压手背上的静脉 1

一下,看有什么感觉? 引导:用肉眼能看到静脉,能看到动脉吗? 通过以上实际观察和感受,强调动脉和静脉的分布和结构上有所不同。动脉一般分布在身体较深处,体表不容易看到,静脉有的与动脉伴行位置较深,有的则分布于身体较浅的部位,在体表能看到。 学生跟着教师学切脉的方法。体会动脉有规律、明显搏动的感觉。从而认识到动脉血管的存在。观察一下自己的手臂,用手指去触压“青筋”,感受没有什么明显脉搏。通过对比,引发思考动脉和静脉的分布和结构上可能有所不同。 (3)毛细血管 还有一种血管,它是连接动脉和静脉的血管,这种血管叫毛细血管。 2.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教师出示教材第58页图4-36“三种血管关系示意图”及相关图片,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讨论以下问题:动脉和静脉、毛细血管是如何定义的? 本部分教学采用对比方式让学生明确:血管的名称是根据它输送血液的方向来确定的,血管的结构特点与生理功能相互适应。血管从粗到细,就像城市的道路一样,人体内的全部血管连接起来全长可达10万公里。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血管分为哪几种?如何定义?通过个人阅读、分析、回答的方式解决。让学生比较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在管壁厚薄、管径大小、血流速度方面的不同。 引导学生从图上分析比较三种血管管壁的厚度、管腔的大小有何不同?进一步依据图片,为学生具体讲述动脉管壁和静脉管壁。 (1)动脉管壁一般可分为外、中、内三层,中层主要是弹性纤维平滑肌,使血管具有弹性和收缩性。大的动脉中层厚,弹性纤维多,故弹性大。动脉的管壁厚,弹性大,而静脉的管壁薄,弹性小。这一点从刚才同学们亲自的体验中也能得到证实:手触压桡动脉时有搏动感,说明动脉有较大的弹性,而触压体表分布的静脉时则无此感觉,说明静脉的弹性较小。 (2)静脉的管壁相对较薄,弹性较小。在人体四肢静脉的内表面,通常具有静脉瓣,大家看静脉纵剖面图,当肌肉收缩时压挤静脉,由于静脉管壁薄、弹性小,易变形,导致血液由此向两个方向流去,静脉瓣的一方关闭,一方开放,则有效地防止血液的倒流。设疑导入:一般说:“水往低处流”,那么,下肢静脉的血液如何往上走流回心脏呢?输吊瓶时,护士用橡皮筋捆扎上臂的原因是什么? 教师出示教材第59页图4-38“静脉瓣活动示意图”,让学生了解在四肢的静脉的内表面有一些瓣膜,叫静脉瓣。 问题:四肢的静脉瓣有什么作用? 讲解:肌肉收缩,压挤静脉,(静脉壁很薄,易被压挤,)这时,两个静脉瓣之间的血液被分成两部分,上部的血液冲开静脉瓣继续往上流,下部的血液由于重力下降时,静脉瓣关闭,而停留在血管内;肌肉舒张,压力降低,下段的血压高,冲开静脉瓣,血液向前流动,这保证血液送回心脏方向,而不会倒流。 围绕毛细血管是管内血液和管外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这一点,重点分析讲授毛细血管的特点(量多、分布广、管细、壁薄、血流速度慢),并指出这些特点 2

脑血管造影要遵循的原则_经典(已整理)

脑血管造影要遵循的原则:(细节决定成败) A.安全性:从主动脉弓开始,看清开口部。注意弓上有无斑块。 椎动脉开口禁入,颈内动脉开口同样不要进入,因为可引起迷走反射,引起血压下降,尤其是右侧颈内动脉开口。 可以明确的,就不要超选。超选时用流量流速为5/3。 时间小于60分钟。 B.完整性:时相的完整性(如:怀疑动静脉畸形/静脉窦血栓时,更要使造影显示静脉期足够长,以看清静脉引流的情况)“还要,还要”。 血管的完整性(如:同一支血管的颅外段与颅内段要有重叠) 病变显示的完整性(如:局部放大/多角度投照) O.虽然CTA等影象学检查可以显示很好的血管外形,彩超可以显示血管内部结构,但要了解血管的血流方向,及代偿情况,则DSA是无法替代的。 O.对于局部病变要注意是同心的/偏心的,若是严重偏心病变的球囊扩张风险较大,易造成局部医源性动脉瘤。 O.出血的病人可以只行病变血管超选造影,(但最好做全脑血管颅内造影,因为可有多发的/对称性病变),不用做颈部血管,一定要转3D,但缺血病人要行全脑血管造影。 C.主动脉弓: 1。弓最重要的是左前斜45度,相当于主动脉的正位。而右前斜45度相当于主动脉弓的侧位。左前斜应45-60度,而不宜角度太小。 2。主动脉弓右前斜位45度,必要时加头,可以看清右锁骨下动脉起始。 3。看4根血管是否同时开通,是否同时显影,同时排空。(有的远端狭窄时,病变血管前向血流差,排空延迟,造影剂滞留。) 4。老年人/3型主动脉弓时,右侧的锁骨下动脉造影时导管非常难以进入,有时需要自右侧肘动脉穿刺。左侧也是同样。(注意导管进入无名动脉不要太深,旋转导丝头方向,使之朝向右外方,必要时可把导丝头塑得更弯曲一些)。 D.颈动脉分叉过低时,入导丝时不要进入颈总动脉过深,以免刺激颈动脉分叉处的感受器,造成意外。(一般颈总动脉分叉在下颌角,侧位平第4颈椎。) E.穿支血管: 1。后交通A是C7段的开始,眼动脉是C6段的开始,但眼A也可起自C4。 2.后交通A发出后,C7段发出脉络膜前动脉,此血管尤其重要,供应内囊后支,如果闭塞,会造成严重偏瘫,此血管的临床意义远比豆纹动脉重要。 3.Huberner返动脉起自A1段,与内侧豆纹动脉(同样起自A1)供应豆状核/尾状核头/内囊前支的下部。 4.外侧豆纹动脉起自M1段,供应壳核。内侧纹状体动脉起自M1段近段。 F.血管造影 O.同侧颈内A远端严重狭窄时,可使同侧A1段显影差,慎报告A1缺如。 大脑前动脉变异比较多,可以出现类似双干,但在同一侧出现,没有特殊意义。只有造影显示对侧无大脑前动脉时,才能报大脑前动脉双干。 有一种情况:对侧无大脑前动脉,(其实C7狭窄),这一侧造影出现两侧大脑前动脉,但对侧大脑中动脉也显影,说明对侧A1段存在。不能报双干。 O.诊断胚胎大脑后动脉,必须在椎动脉造影时不显示大脑后的情况下。 O.椎动脉是锁骨下A的第一分支,其开口一般与胸内动脉开口上下相对的内侧。做右侧锁骨下动脉造影时,若导丝进入肱动脉困难,可进入胸内动脉,跟进导管后再从胸内动脉撤出导丝,改变导丝头方向选入肱动脉或超选椎动脉。

常用血管血流参数正参值7页

常用血管血流参数正参值 颈部血管 1.内中膜厚度(IMT): 颈总动脉< 1mm,分叉处IMT< 1.2 mm 2.内径:颈外动脉4-5mm;颈内动脉5-6mm;颈总动脉6-7mm 3.收缩期血流峰值流速(SPV): 颈总动脉91.3±20.7cm/s;颈外动脉70.9±16.1 cm/s;颈内动脉67.6±14.3 cm/s 4.阻力指数(RI): 颈外动脉0.65-0.83;颈总动脉0.65-0.75;颈内动脉0.55-0.65 5.颈总动脉:V 2 / V 1 < 0.8 6.椎动脉:内径3.5-4.2cm;收缩期峰值流速45-75 cm/s 颈内动脉狭窄分级诊断标准 1.轻度狭窄(内径减少0%-50%) ⑴收缩期峰值流速<120cm/s ⑵频窗存在 2.中度狭窄(内径减少51%-70%) ⑴收缩期峰值流速>120cm/s ⑵舒张末期流速<40cm/s ⑶频窗消失 ⑷颈内动脉SPV与颈总动脉SPV之比<2 3.严重狭窄(内径减少71%-90%) ⑴收缩期峰值流速>170cm/s

⑵舒张末期流速>40cm/s ⑶频窗消失 ⑷颈内动脉SPV与颈总动脉SPV之比>2 4.极重度狭窄(内径减少91%-99%) ⑴收缩期峰值流速>200cm/s ⑵舒张末期流速>100cm/s ⑶频窗消失 ⑷颈内动脉SPV与颈总动脉SPV之比>4 5.完全闭塞(内径减少100%) ⑴闭塞的管腔内可有充满的血栓回声 ⑵闭塞管腔内无血流信号 ⑶同侧颈总动脉舒张期无血流信号,甚至出现反向波 四肢血管 上肢动脉内径参考值 上肢动脉血流参数测值

下肢动脉内径参考值 下肢动脉血流参数测值 1.近段髂总动脉 85±20cm/s 远段髂总动脉 90±21cm/s 2.髂内动脉 93±18cm/s 3.近段髂外动脉 99±22cm/s 远段髂外动脉 96±13cm/s 4.近段股总动脉 89±16cm/s 远段股总动脉 71±15cm/s 5.股深动脉 64±15cm/s 6.近段股浅动脉 73±10cm/s 中段股浅动脉 74±13cm/s 远段股浅动脉 56±12cm/s

教案 血流的管道——血管

第二节血流的管道——血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描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2. 尝试区分这三种血管以及血液在这三种血管内流动的情况。 能力目标 1.通过对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情况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能力。 2. 通过实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教学重点 .动脉、毛细血管、静脉三种血管结构与功能的教学。 ●教学难点 三种血管结构与功能的教学。 ●教学方法 观察法、类比法、推理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1) 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材料用具。 (2) 三种血管的课件 (3)每个实验组至少准备一条小鱼。 2.学生准备:网上查阅血管的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运输有重要作用的血液的知识。那么, 内容

注 有三种即动脉、静脉、毛细血 学生小 力是什么, 1.红细胞并排时,不能通过下列哪个管道( )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毛细淋巴管 2.下图中所示的血管中(箭头表示血流方向),较粗的一端是( )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动脉或静脉都有可能 3.人体手背上一条条“青筋”是()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毛细淋巴管 4.静脉瓣的作用是() A保护静脉血管壁 B.防止血液倒流 C.加速血液的流动 D.减少血液对静脉壁的压力 ●板书设计 第二节血流的管道——血管 一. 实验: 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 二. 三种血管: 1.动脉 2.静脉 3.毛细血管 第四节输血与血型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血型的发现过程,说出ABO血型的种类,认同同型输血。 2.知道人体的血量,以及输血与血型的关系。 3.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思考,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动手能力。 4.通过上网与调查活动及对实验结果的汇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5.通过对输血与血型的了解,使学生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培养学生珍爱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情感,树立成年公民应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观念。 二、重点和难点 1.输血与血型的关系。

心脏血管造影-(CTA)简介

心脏血管造影(CTA)简介 2009-3-18 冠状动脉CTA是一种安全无创的冠状动脉检查,此种方法是将造影剂通过肘静脉以3-5ml/s的输速输入患者体内,利用人工智能软件控制造影剂跟踪技术及心电门控,对冠状动脉及其分支,心脏室壁运动 等进行清晰显示,可对心脏进行三位重建和对冠状 动脉及其分支进行曲面拉直重建直观显示个分支全 程,并可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进行钙化积分扫描, 使之成为了一种简单有效而无创的冠状动脉疾病的 早期预测和诊断的方法之一,对于冠心病支架放置术 后的随访,冠脉搭桥手术术后的随访,有一定的优势。 冠状动脉CT造影(冠状动脉CTA):适应症:1、中年以上原因不明胸通货劳力后绞痛者。、2、中年以上静息心电图ST-T改变,考虑心肌缺血者。3、中年以上无症状而心电图异常,负荷试 3 验阳性或可疑阳性者。 4、CT平扫发现冠状动脉钙化,分值超过年龄组预计分值者。 5、冠状动脉插管困难或患者拒绝有检查者。 6、冠状动脉造影并发症,如夹层、壁内血肿的诊断与复查。 7、冠状动脉异常和(或)冠状劝脉支架或搭架手术后的随访。 8、急诊患者急性胸痛鉴别诊断,主要考虑冠心病、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 9、小儿心梗、心脏扩大、左心衰竭,怀疑先心病者。禁忌症:1、碘过敏者为绝对禁忌症。2、严重心肾肺功能异常者为相对禁忌症。 3、对于心率不齐者如通过药物仍无法控制心律至70次以下者。 冠脉CTA检查前准备事项检查前准备事项冠脉 1 检查前4小时不吃固体食物,鼓励饮水。 2 检查前12小时内不服含咖啡因饮料。 3 不作任何运动,提前到检查室静坐,稳定心率。 4 过度紧张:口服镇静剂(安定),做检查前半小时服用。 5 窦性心率,心率≤65BPM。>66BPM需使用β-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或心得安),服用2-3天,把心率控制在≤ 65BPM,做检查前半小时舌下含服一次(当天上午不用常规口服)。冠脉CTA检查前准备事项检查前准备事项冠脉 6 心律失常患者(如房颤、早搏等)不宜行此项检查,建议选择其他检查方法。7 β-受体阻滞剂禁忌症:房室传导阻滞、心功能不全、 慢性阻赛性肺疾病与支气管哮喘、低血压(SBP<100mmHg,DBP<60mmHg)。8 有药物过敏史者或有严重肾功能不全患者,请事先告知,以防意外。9 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病人有口服降糖药 (检查前48小时停服双胍类降糖药)请提前申明。10 有无PTCA+stent(经皮冠状动脉腔内形成术+支架 安置术)及冠脉搭桥术史,有搭桥术史者一定要明确有无内乳动脉桥。 多层螺旋CT心脏扫描成像对心率还是有一定 要求的,一般最快的螺旋CT扫描时间0.5秒/圈左右,时间分辨率大约在65ms左右,而且采用的心电后门控采集数据,因此我们CT心脏扫描受心率的快慢,变化影响很大.现在,我们的经验是如果心率在70次/分钟以下,心率比较稳定(上下波动不超过5次),那么扫描的图像很好, 注意事项CT使用碘剂作为增强造影剂,其药性稳定,使用安全可靠,一般不会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但是有少数的病员(约0.01%左右)由于特异过敏体质对造影剂发生过敏反应,但是现代医学手段尚难对特异过敏体质的碘过敏反应进行预知和预防。通常,对过敏体质病员不建议使用CT造影剂。一旦发生过敏我们

血管内径及流速正常值

全身血管超声测值及频谱特点、眼部及甲状腺超声测值 腹部血管超声测值及频谱特点 门静脉径0.8-1.2cm。频谱特点为收缩期及舒期均有血流信号的连续性、吹风样带状频谱,平均血流速度15.2+-2.9cm/s。 肝右静脉径0.4-0.9cm,肝中静脉径0.5-0.9cm,肝左静脉径0.5-0.9cm。频谱特点为三相波波型,两个负相波及一个正相波。 肝动脉径0.2-0.5cm。频谱显示为与心跳一致的搏动性血流频谱,其特点是收缩期血流之后,可见较高的舒期血流。峰值速度55-70cm/s 腹主动脉径。肾动脉以上径2.0-3.0cm,肾动脉以下至髂总动脉分叉以上径1.5-1.8cm,频谱特点为收缩期呈正向单尖峰形,频带窄,舒期呈正向低速血流。峰值速度90-130cm/s。 腹腔动脉径0.57+-0.07cm。频谱显示为正向双峰形频谱,上升支陡直,下降支缓慢呈斜坡形峰值速度135+-11cm/s。 肠系膜上动脉径0.6+-0.09cm。频谱显示为空腹时收缩期单峰形呈,峰尖,上升速度快,下降支陡直,舒期为低速血流,并有反向血流。峰值速度 119+-22cm/s。进食后舒期血流增加,反向血流消失。 肾动脉径0.5-0.7cm。频谱显示为收缩期快速上升,下降支较缓慢,舒期为正向血流,且占据整个舒期。峰值速度60-120cm/s,RI=0.5-0.7。 下腔静脉径。近心段2.0-2.4,中段(在肾动脉水平)1.9-2.1cm,远心段(在髂总静脉汇合处水平)1.7-1.9cm。 子宫及卵巢正常参考值: 子宫上下径5.5-7.5cm,前后径3.0-4.0cm,左右径4.5-5.5cm。宫颈长约2.5-3.0cm,宫颈前后径《3.0cm。 成年妇女卵巢大小约4cm×3cm×2cm。 甲状腺正常参考值 甲状腺侧叶前后径、左右径不超过2cm,上下径3-6cm,峡部前后径小于0.5cm。 甲状腺上下动脉直径小于2mm,收缩期峰值速度(Vmas)20-30cm/s,平均速度(Vmean)12-20cm/s,阻力指数(RI)0.5-0.6。

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护理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护理 作者: 淄博市中心医院姚雪梅 摘要:介绍了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定义、诊断标准、临床表现、危险因素以及针对 危险因素提出预防护理措施,以减少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中心静脉;感染;预防 中心静脉置管在临床运用日渐广泛,美国每年应用超过500万例次[1],在我国也应用的非常多。它既可用于经由静脉的治疗、血液动力学监测、标本采集,又可用于外周静脉不宜输入的药物和营养。但随之而来的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central venous catheter related infection,cvc-ri)也逐渐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一定条件下,留置血管内导管是必需的医疗操作。在ICU,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通常高于普通病房和门诊。据统计,其发生率为5%~30%。 1定义:中心静脉导管感染是指留置于静脉内的导管段经半量法,在血琼脂培养基上生长菌落大于15个,既认为导管已被感染,包括导管局部感染和导管相关血液感染(导管败血症)[2]。 2 导管相关性感染诊断参考标准[3] 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有发热或寒战等全身中毒症状,血培养分离出有意义的病原微生物,而无明显的其他感染灶,血培养阴性但毒血症症状明显,排除其他感染灶且拔管后症状有所缓解者临床诊断为血行感染。 出口感染:导管出口部位2cm范围内有红、肿、热、痛,或有脓性分泌物,或分泌物培养阳性。 导管定植:导管管腔内血液或导管顶部或皮下导管部分定量培养有微生物的显著生长≥103cfu,患者表现为血透后不久即有寒颤、发热。 3 导管感染原因 3.1 患者免疫功能低下,病重患者长期卧床,住院时间长及治疗操作多,医院感染概率高,医院内细菌定植于患者机体,导管相关的医疗操作频率高。其他部位感染病灶也是促进感染的危险因素。 3.2 某些插管是在紧急条件下进行的,无菌操作不严格。某些插管,如肺动脉、外周动脉插管,测定血流动力学参数、抽血等医疗操作频率高,污染和继发感染的危险大。护士封管、换药无菌操作不当,穿刺点部位皮肤的处理、贴膜的使用不当等。 3.3 置管时间、置管部位、置管次数:反复、多次侵袭性的有创置管操作,破

各种血管造影成像区别

三种常用血管影像学检查的简介 1、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是对血管和血流信号特征显示的一种技术。MRA作为一种无创性的检查,与CT及常规放射学相比具有特殊的优势:它不需要使用对比剂,流体的流动即是MRI成像固有的是生理对比剂。流体在MRI影像上的表现取决于其组织的特征,流动速度、流动方向、流动方向、流动方式及所使用的序列参数。 常用的MRA方法有时间飞越(time of flight,TOF)法和相位对比(phase contrast,PC)法。三维TOF法主要优点是信号丢失少,空间分辨率高,采集时间短暂,它善于查出有信号丢失的病变如:动脉瘤、血管狭窄等;二维TOF法可用于大容积的筛选成像,检查非复杂性漫流血管;三维PC法可用于分析可疑病变的细节,检查流量与方向;二维PC法可用于显示需极短时间成像的病变,如单视角观察心动周期。 2、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是静脉内注入对比剂后行血管造影CT扫描的图像重组技术,可立体地显示血管造影。主要用于:头颈血管、肾动脉、肺动脉、肢体血管等。对中小血管包括冠状动脉均可显示。CTA所得信息丰富,无需插管,无创伤,只需静脉注射对比剂即可检查;因此是目前较为实用的检查方法。CTA 应用容积再现技术可获得血管与邻近组织的同时立体显影。仿真血管内镜可以清楚显示血管腔,可用于主动脉夹层和肾动脉狭窄等。 3、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利用计算机处理数字影像信息,消除骨骼和软组织影像,使得血管显影清晰的成像技术。根据将对比剂注入动脉或者静脉而分成动脉DSA(intra-arterial DSA,IADSA)和静脉DSA(intravenous DSA,IVDSA)。由于IADSA 血管成像比较清楚,对比剂用量较少,是目前主要选用的办法。 DSA适用于心脏大血管的检查。对心内解剖结果异常、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瘤、主动脉缩窄和分支狭窄以及主动脉发育异常等显示清楚。对冠状动脉也是最好的显示方法。显示颈段和颅内动脉清楚,常用于颈段动脉狭窄或者闭塞、颅内动脉瘤、动脉闭塞和血管发育异常,以及颅内肿瘤供血动脉的观察等。对腹主动脉及其分支及肢体大血管的检查,DSA同样也有效果。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预防及处理流程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预防及处理流程 1、血管通路装置相关性血流感染的症状和体征,包括:红斑,水肿;任一类型的疼痛、触痛或渗出物;完全植入式血管内装置的皮下囊 或任一隧道式导管的皮下隧道中的液体,出口处或皮下囊周围硬化;自发性破裂和渗出物;血管通路装置置入部位表面皮肤坏死;体温 升高。 2、置入血管通路装置时应考虑选择适当部位,以预防感染发生。 3、外周静脉导管患者,如果患者出现感染症状(诸如超过置入部位至少1cm的红斑、硬化、渗出物、无其他感染源可解释的发热)或者患者主诉与导管有关的疼痛或触痛,应考虑拔除外周静脉导管。 4、不建议单凭体温升高为依据拔除正常使用的中心血管通路装置。采取挽救措施的考虑因素包括: (1)血管通路装置的类型,如经皮或手术植入的长期使用的导管。(2)置入一个新的中心血管通路装置的困难。 (3)凝血机能障碍。 (4)成对血液培养证实存在感染的微生物。 (5)存在其他并发症的条件。包括:严重的脓血症、化脓性血栓性静脉炎、心内膜炎或存在血管内的硬件(如起搏器)等。 5、如果CR-BSI患者出现以下情况,应该拔除中心血管通路装置: 严重的脓血症、化脓性血栓性静脉炎、尽管抗菌治疗已超过72小时但仍存在血流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真菌或分支 杆菌造成的感染。

6、应根据每名患者的具体风险和需求,决定是否在新的部位置入新中心血管通路装置。 7、对于严格采用无菌技术但仍有多发性CR-BSI病史的、长期使用 中心血管通路装置的患者,考虑使用预防性抗菌封管溶液。 8、一旦怀疑患者出现CR-BSI,就应对拔出后的中心血管通路装置 尖端进行常规培养。植入式输液港应培养储液盒内容物盒导管尖端。 9、当怀疑出现CR-BSI时,在开始抗菌治疗前,从导管和外周静脉 中抽取血样,进行成对的血液培养。导管和静脉穿刺的血培养物应 存在同种微生物,患者出现临床症状和体征,且无其他感染源可解释。要确诊CR-BSI,考虑定量血培养或中心导管培养物与外周血培养物呈阳性的时间相差≥2小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