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杂交与遗传渐渗对植物入侵性的影响

天然杂交与遗传渐渗对植物入侵性的影响
天然杂交与遗传渐渗对植物入侵性的影响

生物多样性 2010, 18 (6): 577–589

Biodiversity Science http: //https://www.360docs.net/doc/289434727.html,

天然杂交与遗传渐渗对植物入侵性的影响

卢宝荣*夏辉汪魏杨箫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态与进化生物学系, 教育部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0433) 摘要: 生物入侵给全球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都带来了严重危害, 对其入侵机制的研究非常重要。生物入侵是一个适应性进化的过程, 天然杂交与遗传渐渗可以改变外来物种对环境的适应性并提高其入侵能力, 使其进化成为入侵种。因此了解杂交–渐渗在促进生物入侵过程中的遗传作用, 将有助于我们采取有效措施来控制生物入侵及其危害。本文从杂交–渐渗对生物适应性进化和物种形成影响的角度, 阐明外来种如何通过杂交–渐渗在新的生境中改变其适应性、生存竞争能力和入侵能力。杂交–渐渗可以导致物种发生多倍体水平和同倍体水平的进化, 虽然二者的进化过程不尽相同, 但均能使杂种群体在遗传上产生较大变化, 进而影响杂种群体的适合度, 这一过程可能促使外来种在新的生境中的成功入侵进而转变为入侵种。随着转基因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 大量转基因作物进入环境释放和商品化种植, 具有特定功能的转基因可能通过杂交–渐渗进入野生近缘种群体, 也可能使之成为入侵性强的农田杂草, 带来难以预测的生态后果。总之, 生物入侵是一个复杂的进化和生态过程, 利用杂交–渐渗的理论来解释植物的入侵性, 仅从一个方面反映了入侵生物学的研究, 杂交–渐渗与其他理论的结合, 将从更深的层次来解释外来种的入侵机制。

关键词: 生物入侵, 渐渗杂交, 适合度, 生态安全, 适应性进化, 多倍体, 同倍体

Impacts of natural hybridization and introgression on biological invasion of plant species

Bao-Rong Lu*, Hui Xia, Wei Wang, Xiao Yang

Ministry of Education Key Laboratory for Biodiversity Science and Ecologic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 of Ecology and Evolutionary Biology, School of Life Science,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33

Abstract: Biological invasions have caused tremendous ecological and socio-economic damages worldwide.

Therefore, it is important to develop methods for their effective management. Biological invasion is a process of adaptive evolution in which hybridization and introgression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invasive species by changing their invasiveness. Therefore, understanding how the genetic mechanisms of hybridiza-tion and introgression influence biological invasion will facilitate effective control of invasive species. The escape of transgenes with special functions into populations of wild relatives through hybridization and in-trogression may change the invasiveness and weediness of the wild relatives, causing undesired environ-mental problem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role of hybridization and introgression in adaptive evolution and speciation, and discusses how an alien species can change its adaptability, competitive ability, and invasive-ness in new habitats through introgressive hybridization. Hybridization and introgression can cause polyploid and homoploid evolution of plant species, thereby influencing the fitness of new species and promoting the formation of an invasive species in new habitats. At the same time,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ransgenic technologies, transgenic crops are being extensively released into the environment for commercial produc-tion. Biological invasion is a complicated evolutionary and ecological process, and future research should investigate the roles of hybridization and introgression in biological invasions in the context of the myriad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process.

——————————————————

收稿日期: 2010-06-07; 接受日期: 2010-07-27

基金项目: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2011CB1004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0730066, 30871503)和国家“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课题(2008ZX08011-006)

* 通讯作者Author for correspondence. E-mail: brlu@https://www.360docs.net/doc/289434727.html,

578 生物多样性 Biodiversity Science第18卷Key words: biological invasion, introgressive hybridization, fitness, ecological safety, adaptive evolution, polyploid, homoploid

生物入侵是指外来生物通过自然传入或人为引入到另一地区之后, 适应当地环境而形成自然群落并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Mack et al., 2000)。生物入侵已成为全球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入侵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经济活动均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外来入侵种可以通过种间竞争排挤甚至取代土著种, 在入侵地区形成单一优势群体, 从而导致土著种生物多样性的丧失(Prevéy et al., 2010)。外来入侵种还可以通过改变入侵地区生物物种之间的关系, 影响该地区的生物群落分布格局(Rudgers & Orr, 2009)。例如, 通过化感作用和改变生境及食物链关系, 入侵植物可以对土壤微生物群落(Rout & Chrzanowski, 2009)、小型无脊椎动物(Pétillon et al., 2009; Pearson, 2009)、传粉昆虫(Bartomeus et al., 2010)以及鸟类的捕食和栖息行为等产生重要影响(Chen et al., 2004; Wang et al., 2006)。

生物入侵可以导致入侵地生态系统功能退化和生产力下降。例如, 由于生物入侵, 毛里求斯的雨林生态系统在过去60年内迅速退化(Virah-Sawmy et al., 2009)。入侵生物还可以通过改变入侵地区的物质和能量循环, 进而对全球气候变化造成影响(Peltzer et al., 2010)。

此外, 生物入侵还会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的危害(Xu et al., 2006; Bradley, 2010), 美国每年仅由于生物入侵导致农作物减产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超过240亿美元(Pimentel et al., 2005), 而我国的这一数字可达15亿美元(Xu et al., 2006)。因此, 生物入侵已经成为备受学者和各国政府关注的全球性生态安全问题。

通常, 外来物种进入到新的生境, 需要成功克服许多生物学以及生态学的障碍才能成为入侵种(Alpert, 2006; Zayed et al., 2007)。仅从群体遗传学的角度来看, 刚刚进入新生境的外来种一般群体较小并面临严重的瓶颈效应, 往往需要获得适应当地生境的遗传性状才能逐渐成为入侵种。因此, 了解外来种入侵的遗传学和生态学机制, 对于控制和管理生物入侵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例如, 通过对入侵种基因型、表现型和环境之间关系的比较和研究, 可以了解那些可能对外来种的成功入侵起到关键作用的表型性状; 分析外来种和土著种之间的亲缘关系, 可以了解外来种和当地野生近缘种之间的杂交亲和性和遗传渐渗以及这些遗传过程对外来种入侵性的影响。这些知识的掌握对于预测一个外来种是否在当地具有进化潜力而成为入侵种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Rejm?nek, 2000; van Kleunen et al., 2010)。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及其在入侵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在许多入侵性较强的物种中都检测到了杂交和遗传渐渗的分子指纹(Rieseberg et al., 1990; Campbell et al., 1997; Bleeker, 2003; Blair & Hufbauer, 2010), 部分入侵物种甚至直接起源于天然杂交(Ellstrand & Schierenbeck, 2000)。例如, 入侵种矛盾向日葵(Helianthus paradoxs)便是由一年生向日葵(H. annuus)和原野向日葵(H. petiolaris)经天然杂交产生的(Lexer et al., 2003); 而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和白米草(S. foliosa)之间的天然杂种已对美国一些地区造成了严重的入侵和危害(Johansen-Morris & Latta, 2006)。这些事实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入侵物种的爆发往往距其首次引入有较长的时间间隔, 以及为什么入侵物种往往有多次引入的现象(Ellstrand & Schierenbeck, 2000)。在生物进化的历史上, 天然杂交和遗传渐渗是否影响了外来种并加速了它们成为入侵种的进程?这都是非常有意义而亟待回答的科学问题。

目前已有许多研究表明, 天然杂交和遗传渐渗能够改变外来种对环境的适应性并提高外来种的入侵能力(Urbanska et al., 1997; Ellstrand & Schier-enbeck, 2000; Prentis et al., 2008), 使杂交和渐渗影响外来入侵种的问题得到了进一步关注。特别是对于转基因农作物的外源基因是否会通过天然杂交(转基因漂移)和遗传渐渗而导入野生近缘种, 并通过改变野生近缘种的适合度、生存竞争能力和入侵能力, 而使其变为入侵种, 更引起了全球科学界的极大关注(Lu & Snow, 2005; Ellstrand, 2009)。例如, 研究表明弗氏黑杨(Populus fremontii)和窄叶杨(P. angustifolia)的杂交使后代同时获得了父母本的适

第6期卢宝荣等: 天然杂交与遗传渐渗对植物入侵性的影响 579

合度优势而适应不同的生态环境(Schweitzer et al., 2002); 杂交起源的加州野生萝卜(Raphanus sativus)也因为比其亲本栽培萝卜和野萝卜(R. raphanis-trum)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和更高的适合度而在美国加利福尼亚成为严重的入侵种(Ridley & Ell-strand, 2009); 宽叶香蒲(Typha latifolia)和窄叶香蒲(T. angustifolia)的杂种则比其亲本更适合在扰动频繁的环境中生长(Olson et al., 2009); 而许多由不同二倍体祖先种经天然杂交和染色体加倍形成的异源多倍体, 其适应性和竞争能力均比其亲本要高得多, 从而有可能导致其入侵能力的增强(Urbanska et al., 1997; Prentis et al., 2008)。越来越多的研究实例表明, 天然杂交和遗传渐渗均在生物入侵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Ellstrand & Schierenbeck, 2000)。本文将通过介绍天然杂交和遗传渐渗的进化意义, 从理论上分析植物的杂交–渐渗如何影响其适应性和入侵能力, 以及这一过程在生物入侵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1杂交和渐渗的进化意义

1.1杂交和渐渗的概念

天然杂交是植物有性生殖的重要过程, 在其进化和物种形成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通常, 杂交是指遗传上具有差异的群体之间或具有不同基因型的个体之间进行有性交配的过程。在植物中, 这一过程是通过不同个体间的传粉和受精来实现的。杂交可以发生在不同物种的个体之间, 即种间杂交; 也可以发生在同一物种的不同群体或同一群体的个体之间, 即种内杂交(Rieseberg & Carney, 1998; Ellstrand & Schierenbeck, 2000)。种内杂交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现象之一, 即使是最严格的自花授粉植物(如大豆和大麦), 也会有一定频率的杂交事件发生。种间杂交发生的概率相对较低, 在动物中发生的概率约为10%, 而在植物中发生的概率约为25% (Mallet, 2005)。

按照严格的定义, 遗传渐渗是指基因或遗传物质通过群体中的杂种个体与其亲本个体之间的不断回交而导致基因在群体或个体之间转移和传递的过程, 它是物种形成和适应性进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遗传机制(Rieseberg & Carney, 1998)。而广义的遗传渐渗是指基因或遗传物质在有一定遗传差异的个体或群体之间进行转移和传递的过程。通过杂交和遗传渐渗这一连续的过程, 杂种与其亲本将会在个体的遗传基础和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上发生变化(Baack & Rieseberg, 2009)。

1.2杂交与多倍体的形成

多倍体在植物中非常常见, 约有70%以上的陆生物种为多倍体, 植物的天然杂交和染色体加倍是导致多倍体物种产生的主要原因。例如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 AABBDD基因组)就是由一粒小麦(T. monococcum, AA)、拟斯卑尔脱山羊草(Aegilops speltoides, BB)和节节麦(A. tauschii, DD)这3个二倍体祖先种经天然杂交和染色体加倍而形成的。

多倍体包括同源多倍体(autopolyploid)和异源多倍体(allopolyploid)。同源多倍体是指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相同来源基因组的多倍体, 通常是由同一物种的未减数配子产生融合, 或正常减数配子之间的杂交和染色体加倍而产生; 而异源多倍体则是指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不同来源基因组的多倍体, 往往是由不同物种之间的个体经天然杂交和染色体加倍而产生的(图1)。在多倍体的形成过程中, 通常因为异源多倍体的杂种发生了染色体加倍的现象而导致减数分裂时趋于正常, 由此克服遗传上的生殖障碍(Petit, 2004; Ainouche et al., 2004)。例如, 大米草(S. anglica, 2n = 122)是由互花米草(S. alterniflora, 2n = 62)和欧洲米草(S. maritime, 2n = 60)经杂交后加倍而形成,是可育的, 但是互花米草和欧洲米草杂交而形成的唐氏米草(S.×townsendii)是不育的(Ainouche et al., 2009)。

多倍体特别是异源多倍体在形成以后, 其基因组会经历一系列复杂的重建和变化过程, 即所谓的“genome shock”(Hegarty & Hiscock, 2005; Ainouche et al., 2009; Feldman & Levy, 2009)。在这一过程中, 多倍体无论在染色体水平、基因水平、表观遗传水平和表达水平上都会发生显著的变化。在染色体水平的变化通常表现为基因组加倍、部分同源染色体间的重组、染色体的异位或倒位以及缺失等。有许多证据表明, 在新形成的多倍体中, 其染色体和基因的重组频率均要比二倍体祖先种高得多(Rieseberg et al., 1996; Ungerer et al., 1998)。在表观遗传水平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基因的甲基化以及基因水平的改变(Ainouche et al., 2009)。杂交和多倍体

580 生物多样性 Biodiversity Science第18卷

图1异源多倍体和同倍体物种的形成过程及其促进新物种产生遗传变异和入侵能力的图示。(1)两个含不同基因组(AA或BB)的二倍体物种经天然杂交和染色体加倍形成一个异源四倍体新物种。该新形成的四倍体物种包含了来自双亲的基因组(AABB), 其植株的体形和遗传重组类型都可能远远大于二倍体亲本物种。(2) 两个含相同基因组(AA)的二倍体物种经天然杂交形成一个新的二倍体物种。该新形成的二倍体物种包含了来自双亲的基因组(AA), 染色体数目未发生变化, 部分或完全可育, 但包含了由于来自双亲经过基因组的遗传重组而产生的大量遗传变异。

Fig. 1 A schematic illustration demonstrates allopolyploid and homoploid speciation that can significantly promote genetic varia-tion and invasiveness of the newly formed species. (1) A tetraploid species evolved through the natural hybridization of two diploid species with different genomes (AA or BB) followed by chromosome doubling. The newly formed tetraploid species contains the AABB genomes from both parents and may have a much larger body size and more abundant genetic recombinants than its diploid parents. (2) A homoploid species evolved through the natural hybridization of two closely related diploid species with the same AA genome. The newly formed diploid species contains the AA genome without any change in chromosome numbers and is partially or fully fertile with new genetic recombinants from the two parents.

化还能导致基因在表达水平上发生变化甚至发生基因沉默(Hegarty & Hiscock, 2005; Hegarty et al., 2009), 例如, Comai等(2000)的研究发现在异源多倍体中有约0.4%的基因发生了沉默, 这种基因沉默可能是由于染色体在重组过程中发生了倒位或异位。同样的基因沉默现象也发生在米草属(Spartina)的异源多倍体杂种中(Ainouche et al. 2009)。由于染色体加倍, 多倍体植物中的许多功能基因常常都会产生了多个拷贝, 这就可能增强其表达(Sun et al., 2005)。另外, 最近的研究还表明, 转座子在多倍体进化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尽管这些进化作用的细节还需要大量的研究来予以揭示(Parisod et al., 2010)。

由杂交和染色体加倍而形成的多倍体, 其遗传物质与亲本物种相比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 在多倍体形成过程中产生的物种适应能力的改变, 是促进生物入侵的重要分子基础。多倍体物种往往比其亲本具有更高的适合度和适应能力(Ainouche et al. 2009), 这可能是由于功能基因的表达量增加所致。另外, 不同基因组间可发生部分同源重组, 也可以产生新的进化类型使多倍体的适应能力得以增强, 适应范围也得以扩展(Hegarty et al., 2009; Hegarty & Hiscock, 2009)。

1.3杂交与同倍体的形成

同倍体(homoploid)是指仅产生了天然杂交但是没有经历染色体加倍而使染色体仍保持同一倍性水平的生物体。通常同倍体的产生是由于天然杂交产生了可育或部分可育的杂种, 这些杂种在长期对环境的适应和遗传分化过程中可以逐渐形成新

第6期卢宝荣等: 天然杂交与遗传渐渗对植物入侵性的影响 581

的物种(图1)。例如, 千里光属植物Senecio squalidus (2n = 20)就是由两种不同的千里光属植物S. aeth-nensis (2n = 20)和S. chrysanthemifolius(2n = 20)通过长期的杂交和遗传渐渗逐渐形成的新物种(Lowe & Abbott, 2000)。

在同倍体进化的过程中, 杂种的基因组也会经历重大的变化(Hegarty & Hiscock, 2005)。主要包括: (1)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同倍体的进化过程往往导致染色体的结构产生变化, 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杂交过程中产生了染色体倒位、异位、缺失、重复以及同源染色体间的片段重组, 这个过程可能导致基因片段的丢失或者基因表达水平的改变; (2)等位基因间发生重新组合。等位基因的分离与重组, 可以导致群体内具有新的基因型个体的产生, 这就为同倍体杂种的进化提供了丰富的自然选择的素材; (3)基因组的增大。由天然杂交产生的某些同倍体杂种, 其基因组平均会比其双亲增大将近50%(Baack et al., 2005)。另外, 最近的一些研究(Hegarty et al., 2009)显示, 在同倍体进化过程中, 杂种的部分基因存在超亲表达(transgressive expression)或非加性表达(non-additive expression)的现象, 这可能与杂种的超亲分离和杂种的适应性进化紧密相关。与多倍体进化不相同的是, 在同倍体进化过程中植物需要面临一些其他的生物学障碍, 主要包括杂种不育(hybrid sterility)和杂种衰退(hybrid breakdown), 这些障碍均会导致同倍体杂种适合度的下降, 而使这些同倍体植物面临淘汰(Rieseberg & Carney, 1998; Hegarty & Hiscock, 2005; Latta et al., 2007)。

1.4杂交–渐渗的进化意义及其对生物入侵的影响

生物入侵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涉及进化生物学的问题。一个外来种到了新的生境以后, 如何通过对环境改变的响应而在形态学和遗传学方面产生相应的变异来增强其适应能力和入侵能力, 最终成为一个成功的入侵物种, 这就是遗传变异如何通过自然选择的“适者生存”规则而产生作用的进化过程。因此入侵物种常常被用作生物进化研究的范本。在入侵生物学中, 有几个关键问题与进化生物学紧密联系: 外来种是如何在新的生境中定居和传播?外来种如何克服小群体的遗传瓶颈从而在引入地区成功建立种群?外来种是如何获得与新生境相关的适应性状从而成为入侵种? 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将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入侵生物的进化机制。

杂交–渐渗是自然界的生物群体在进化事件中最常见的过程之一, 在许多外来种成为入侵种的进化过程中都检测到了杂交–渐渗的印迹, 由此而推断杂交–渐渗不仅在生物进化和物种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Rieseberg & Carney, 2000; Stewart et al., 2003), 也在生物入侵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杂交–渐渗的进化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物种群体内遗传多样性的产生与维持; (2)适应性的产生及其通过杂交–渐渗再次在群体间进行转移;

(3)物种或群体中新生态型的形成以及进一步促进新物种的产生; (4)物种和群体间原有遗传隔离的打破; (5)对物种传播和定居的促进等等(Stewart et al., 2003; Campbell et al., 2006)。杂交–渐渗对物种和群体进化影响的解释, 恰好能够回答前文提到的一系列有关生物入侵的基本问题。因此了解杂交–渐渗是如何影响生物物种和群体的适应性进化和入侵性改变的机制, 有助于回答生物入侵中的一些基本问题, 并进一步理解杂交和遗传渐渗对生物入侵的影响。

2适合度与入侵性

适合度(fitness)是指具有特定基因型的个体在某种环境条件下能够将其基因成功地传递给下一代的能力, 通常是由特定生态环境中植物个体或群体的生存和繁殖能力共同决定的。因此, 相对繁殖成功率(相对优势)或具有该基因型的个体对群体基因库的相对贡献程度, 可以用来衡量具有特定基因型的个体或群体在不同环境下的适应程度(Stewart et al., 2003)。植物个体或群体的适合度可以通过分析与生存和生殖相关的性状, 如分枝数、结实率和种子生产量等, 并在不同的个体或群体间进行比较而获得。适合度可从一个方面反映植物群体的适应能力、竞争能力和入侵能力。而一个外来物种, 要成为一个成功的入侵种, 必须很好地适应新的生态环境, 具备一定的生存竞争能力和入侵能力, 这就取决于该物种或群体在特定新环境中的适合度。因此, 适合度不仅反映作为进化单位群体的生存和繁殖能力, 也可以根据其变化预测该群体的繁殖扩展能力和入侵能力。

植物的入侵能力是由一系列生长和生殖特性决定的, 主要包括: 能使植物迅速适应新生境的能

582 生物多样性 Biodiversity Science第18卷

力、不断拓展和入侵新生境的能力以及能替代生境中其他物种和群体的较强的竞争能力等特性(Whitney & Gabler, 2008)。许多研究已表明, 生物的表型性状和生殖相关性状, 如个体大小、分蘖或分枝能力、生长速度、果实或种子的生产力、结实率、种子萌发以及幼苗存活率等, 都与入侵能力紧密相关(Rejmánek et al., 2000; Py?ek & Richardson, 2007; von Kleunen et al., 2010), 而这些性状几乎包括了所有与适合度相关的性状(Py?ek & Richardson, 2007; von Kleunen et al., 2010)。因此, 植物物种或群体的适合度与其入侵能力具有直接的关联性, 只有当外来物种和群体比土著物种具有较高的相对适合度时, 才有可能在新的环境中成功定植、扩散和入侵(Facon et al., 2005)。通常外来物种在特定生态环境条件下的适合度是可以通过实验的方法来获得或模拟的, 这就为外来种的入侵能力和入侵性研究和预测提供了科学的基础。

3多倍体形成对入侵性的影响

通常多倍体的形成对物种或群体的适应能力和入侵能力均有较大的影响。由于多倍体植物包含了双亲的基因组, 比其二倍体亲本物种具有成倍增加的染色体数目, 并且在多倍体形成的过程中经历了复杂的遗传重组, 因此大多数多倍体植物不仅体型较大(图1), 而且往往会比其亲本种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和竞争能力(Feldman & Levy, 2009), 所以多倍体植物成为入侵种的可能性要比其二倍体亲本种高得多(Prentis et al., 2008; Feldman & Levy, 2009)。在世界上有案可查的成功入侵的外来植物中, 许多都是多倍体物种。例如, 在北美成功入侵的两种婆罗门属植物(Tragopogon mirus和T. miscellus)、在英国泛滥的两种千里光属植物(Senecio cambrensis和S. eboracencis)以及在中欧形成入侵的碎米荠属植物(Cardamine schulzii)等等。在被列为世界危害最大的100种入侵物种之中, 大米草榜上有名, 它是种间杂种唐氏米草(S. × townsendii, 互花米草×欧洲米草)经染色体加倍而形成, 通过染色体加倍和基因重组, 它获得了比亲本对盐碱湿地和潮汐涨落耐受能力更强的特性, 因此能在其入侵地迅速扩张, 从而导致入侵的成功(Ainouche et al., 2009)。许多多倍体形成之后,产生比其亲本物种较高的适合度和对环境较强的适应能力, 但是对于这一过程的机制和变化细节我们还了解甚少。对这一过程的研究和揭示将为多倍体化过程如何影响植物入侵性的深入理解提供科学依据。

另外, 多倍体形成之后, 还可以与亲本物种或其他同倍体近缘物种或群体再次产生天然杂交和遗传渐渗, 进一步影响杂种的入侵性, 这一点会在下节中进行阐述。

4杂交–渐渗形成同倍体杂种及其对入侵性的影响

杂交–渐渗这一过程主要产生于具有相同倍性(染色体数目)并有一定亲缘关系的物种和群体之间, 这一过程将对植物群体的生存竞争能力和入侵性产生深刻影响。杂交–渐渗的主要作用是导致遗传重组, 改变杂种个体和群体的遗传基础, 并影响物种或群体间的生殖隔离关系, 为不同环境下的自然选择提供更丰富的新遗传类型(图2)。

目前认为, 杂交–渐渗改变物种或群体生态适应性、促进其生存竞争能力和入侵能力的生物学机制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Ellstrand & Schieren-beck, 2000): (1)杂交可以促使杂种优势的产生和固定; (2)杂交可以促进新进化类型的产生; (3)遗传渐渗可以导致丰富的遗传变异; (4) 杂交–渐渗可以减轻入侵种群体在定居早期的遗传负荷(genetic load)。

除此之外, 杂交–渐渗影响外来物种入侵性的其他生物学机制还在不断得到证实。例如最近一项研究表明(Takakura et al., 2009), 外来入侵种与土著种之间的杂交–渐渗, 可以导致土著群体种子产量下降, 从而加速土著种被入侵种逐渐取代的过程, 这种所谓的逆向“遗传湮没”效应在自然界中并不罕见(Huxel, 1999)。此外, 由于生物技术的发展以及转基因植物的大规模释放和商品化种植, 具有超强表达的抗生物或非生物胁迫转基因, 可以通过杂交–渐渗(基因漂移)而进入野生近缘种群体, 导致野生近缘种适合度的变化和入侵性的改变, 带来不可预测的生态后果, 引发了学术界及公众的热烈讨论和争议(参见Lu & Snow, 2005; Lu & Yang, 2009)。由转基因逃逸所带来的植物入侵性改变、生态后果及其入侵机制也是研究天然杂交与遗传渐渗对植物入侵性影响的内容。

4.1杂种优势的产生和固定

杂种优势是指杂种后代因其较高的杂合性而

第6期卢宝荣等: 天然杂交与遗传渐渗对植物入侵性的影响

583

图2同一物种或近缘物种的不同个体之间通过杂交–渐渗而促进遗传变异和入侵能力的图示。通过不同个体(双亲)之间的杂交和杂种与亲本的不断回交和自交, 在杂种及其后代群体中产生了大量的遗传重组和分离类型。植株1, 5代表亲本类型, 植株2, 3, 4代表各类重组分离类型(包括超亲类型4)。Fig. 2 A schematic illustration demonstrates introgressive hybridization between individuals of the same or closely re-lated or species to promote genetic variation and invasiveness. Through the hybridization-introgression process: crosses be-tween two individuals and backcrosses of the hybrids with both parents, a large number of new genetic recombinants are gener-ated in hybrid populations and their offspring. Plants 1, 5 rep-resent the parental types, plants 2, 3, 4 represents a wide range of recombination and segregation types, including the “super type” (plant 4) from transgressive segregation.

比亲本具有更高的生长和生殖优势的现象。通常杂种优势主要体现在杂种的F1代个体中(Stebbins, 1959)。具有杂种优势的F1代个体或群体常常比其亲本更适应极端的环境条件, 而如果该F1杂种是多年生物种, 则其杂种优势会迅速得到固定。对于一年生的杂种, 虽然在后代的有性繁殖过程中, 大多数位点都会因遗传分离而逐渐趋于纯合, 但通过一些遗传过程(如无融合生殖), 全部或部分杂合位点仍可能在群体中被固定下来,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和提高群体的适合度优势(Ellstrand & Schierenbeck, 2000)。如前所述, 外来种在最初进入新的生境时, 均会面临群体较小而带来的瓶颈效应, 而杂种优势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这种效应, 这就使得杂种群体能度过最初的适应阶段。由于杂交和杂种优势的存在, 杂交最初几代的适合度可能会比亲本高, 这有利于外来种在新的生境中定居和扩张并通过竞争而取代土著亲本种(Vila & D’Antonio, 1998; Travis et al., 2010)。因此, 杂种优势在生物入侵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Schierenbeck & Ellstrand, 2009)。

然而, 应该看到, 杂交也可能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即在杂种中产生一定的劣势。主要原因是杂交的生物学过程可以导致杂种的基因组发生重大改变, 而杂种在杂交事件之后的进化过程中需要适应这一改变, 这可能导致杂种后代适合度下降(Rieseberg & Carney, 1998; Latta et al., 2007)。另外, 异交衰退等原因也会使杂种F1代及其以后世代的平均适合度往往会比亲本低(Johansen-Morris & Latta 2006), 这将对外来杂种群体的定居和扩张不利(Johansen-Morris & Latta, 2006; Latta et al., 2007)。

4.2增加进化的新类型

天然杂交可以导致新的进化类型产生, 包括新的基因型和新的表型性状。研究表明, 许多新的进化类型与外来入侵种的入侵能力有着密切的联系, 新的进化类型的产生往往可以促进生物入侵。例如, 由一年生普通向日葵(H. annuus)和原野向日葵(H. petiolaris)杂交形成的矛盾向日葵(H. paradoxus)就获得了双亲均不具有的耐盐性状, 因此能够成功入侵到盐碱性的湿地生境中(Welch & Rieseberg, 2002; Rosenthal et al., 2002; Lexer et al., 2003)。

超亲遗传分离(transgressive segregation)是目前被认为可以解释杂交为什么能产生新表型性状或新基因型的最为有效的遗传机制。超亲遗传分离是指杂种在子代的繁殖过程中, 常常会通过分离和重组产生一些具有极端类型的性状(超亲类型)的个体(图2), 这些个体具有双亲均不具有, 而且适应性更强的表型性状和基因型(Rieseberg & Carney, 1998; Rieseberg et al., 1999)。

关于超亲分离的遗传基础目前有多种假设, 包括: (1)杂交导致大量突变的产生; (2) 杂交后代发育过程的不稳定导致大量变异产生; (3)杂种中不同位点等位基因之间的上位效应; (4)杂种中相同位点等位基因之间的超显性效应; (5)稀有的隐性有利基因

584 生物多样性 Biodiversity Science第18卷

在杂种中得到纯合; (6)杂交导致染色体数量发生变化; (7)杂种中等位基因间的叠加和补偿作用; (8)来自双亲的功能差异较大或相反的基因在杂种中得以固定, 使杂种产生了不同于双亲的性状(Rieseberg et al., 1999)。虽然上述假设都获得了一定的实验数据支持, 但仍需要有更多的研究来进一步验证。

目前已有的研究均表明, 超亲分离在杂种及其后代中普遍存在, 并且是适应性进化以及产生新性状的重要来源之一(Rieseberg et al., 1999; Rieseberg et al., 2003)。例如, 杂交起源的三种向日葵(H. anomalus, H. deserticola和H. paradoxus)都是由普通向日葵和原野向日葵经天然杂交之后产生了超亲分离的性状, 它们均获得了双亲均不表现的适应沙丘、沙漠和盐碱地的能力(Rosenthal et al., 2002, 2007)。另外, Latta等(2007)的研究结果也表明, 一种由杂交产生的细长型野燕麦(Avena barbata)基因型能够同时适应于潮湿和干旱生境的自然选择, 从而促进了它的扩张。因此, 杂交所导致的新进化类型的产生对于外来种成功入侵和扩张均具有重要的进化意义。

4.3丰富遗传重组

入侵群体之间以及入侵群体与土著种之间的杂交能使入侵种群体产生更多的遗传变异, 这种类型的变异可以体现在以下两个不同水平: (1)个体的表型水平。这是因为在杂种后代中, 来自双亲本不同基因位点之间的遗传重组可以导致在群体中出现许多表型或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例如, 研究表明两种不同生态型的野燕麦在杂交之后形成的重组自交系中产生了丰富并可以遗传的表型变异, 通过自然选择就能导致适应性更广的基因型的产生(Latta et al., 2007)。(2)遗传多样性水平。这主要是由于杂交–渐渗使杂种群体获得了来自双亲的丰富遗传变异。例如Bleeker(2003)的研究表明, 入侵德国的奥地利蔊菜(Rorippa austriaca)群体拥有非常丰富的遗传变异, 而外来种奥地利蔊菜与土著种欧亚蔊菜(R. sylvestris)的天然杂交正是产生这些遗传变异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另一个杂种蔊菜(R.× ar-moracioides) 正是由该外来种奥地利蔊菜与土著种欧亚蔊菜经天然杂交而形成, 其表型介于两个亲本之间, 该杂种已经在德国北部广泛传播, 有可能成为新的入侵种。

由杂交–渐渗产生的丰富的遗传变异类型可以为自然选择提供丰富的素材, 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 适应性性状就会在杂种群体中得到保留, 从而提高群体的入侵能力(Rieseberg et al., 2003; Whit-ney et al., 2006; Prentis et al., 2008)。例如, Lavergne 和Molofsky(2006)的研究表明, 在北美形成广泛入侵的虉草(Phalaris arundinacea), 在其群体内发现了来自欧洲不同居群间曾经发生杂交–渐渗的分子证据, 并且同一物种内亲缘关系较远的群体之间的杂交为入侵种提供了丰富的遗传变异和表型变异的基础, 有利于入侵种在新环境中定居。在多数情况下, 入侵种遗传多样性的增加往往导致入侵能力的增强, 在Leger等(2009)的研究中已经找到了这种相关性的直接证据。此外, 不同物种和群体之间的杂交–渐渗有时也导致入侵性性状的直接产生。例如, 在英国成功入侵的彭土杜鹃(Rhododendron ponticum), 是通过与来自北美的群体杂交–渐渗获得了对低温的耐受性(Milne & Abbott, 2000)。与上述结论相似的结果也可以在Rieseberg等(2003, 2007)和Whitney等(2006)的研究中找到。

4.4降低群体遗传负荷

在群体遗传学中, 遗传负荷(genetic load)是指生物群体中由于有害等位基因的存在而使群体适合度下降的现象。外来种在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到新的生境初期, 均面临着由遗传瓶颈所导致的沉重的遗传负荷(Prentis et al., 2008), 尤其是在自交不亲和的物种中, 这种现象更为普遍(Koenig & Ash-ley, 2003; Elam et al., 2007)。外来种面临的遗传瓶颈, 主要有两个原因: 首先外来种群体内往往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 容易导致不利的变异在群体内积累, 从而降低群体的适合度(Lande, 1995; Ellstrand & Schierenbeck, 2000); 其次外来种群体因为规模小, 个体的密度也很低, 大大降低了个体间异交的频率, 因此比较容易面临灭绝的风险(Elam et al., 2007)。而不同来源的外来种群体之间产生的天然杂交, 或者外来种群体与入侵地土著种群体之间产生的杂交, 均能提高入侵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进化潜力, 从而有利于通过自然选择降低不利遗传变异在群体中的频率(Allendorf & Lundquist, 2003; Lavergne & Molofsky, 2006)。许多研究结果表明, 外来种通过与入侵地土著种的天然杂交, 可以克服自交不亲和性, 降低遗传瓶颈和遗传负荷, 增强入

第6期卢宝荣等: 天然杂交与遗传渐渗对植物入侵性的影响 585

侵能力(Abbot et al., 2009; Culley & Hardiman, 2009)。例如, 豆梨(Pyrus calleryana)是一种原产于中国的园林树种, 由于它本身的自交不亲和性, 所以在原产地的危害并不大, 但是这个树种却于近年在美国成为入侵种, 其可能的原因就是来自中国的不同群体之间产生了天然杂交, 从而降低了自交不亲和性(Culley & Hardiman, 2009)。

5农田生态系统与入侵性杂草

生物入侵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的生产活动均造成了诸多危害, 其中农田生态系统中的入侵性杂草已经成为影响农业生产的严重问题之一(Mack et al., 2000)。因此, 把农田生态系统中的杂草纳入生物入侵研究的范畴很有意义, 因为许多农田杂草, 实际上就是外来种入侵农田生态系统而产生的。例如, 在美国造成严重杂草危害的野生萝卜就是伴随着栽培种萝卜被直接引入美国的(Ridley & Ell-strand, 2009); 近年来在我国北方地区逐渐成为小麦生产严重草害的节节麦, 也是随从中亚引进的小麦而来的伴生性杂草。另外, 许多田间杂草是经外来种与土著种之间的天然杂交而产生的。例如, 入侵稻田的恶性杂草之一杂草稻(Oryza sativa f. spontanea), 其中一部分就是栽培稻与入侵稻田的野生稻经天然杂交而形成的(Londo & Schaal, 2007); 又如研究表明, 高秆栽培甜菜(Beta vulgaris ssp. vulgaris var. altissima)通过与瑞士栽培甜菜(B. vulgaris ssp. vulgaris var. vulgaris)之间的天然杂交和渐渗而成为甜菜生产的严重草害(Bartsch et al., 2001)。

杂草入侵农田生态系统的进化和生态过程也与生物入侵的过程非常相似。但比较特殊的情况是, 许多入侵进入农田生态系统中的杂草是栽培作物的近缘种, 会与其伴生栽培作物品种发生频繁的杂交和基因渐渗, 从而导致这些杂草在不同的农业生态环境下与栽培作物协同进化(Ellstrand et al., 1999)。通常, 杂草与栽培作物之间的基因流或杂交–渐渗会产生两方面的进化结果: 其一, 杂草种可以获得栽培作物适应性的优势性状。例如, 野生萝卜与栽培萝卜杂交而形成的杂草型萝卜就比其双亲具有更高的适合度优势(如存活率高、个体大等), 而能够适应不同的生境(Campbell et al., 2006, 2009)。另外, 杂草与栽培作物的杂交–渐渗可以使杂草因人工选择而迅速获得与栽培作物相似的表型(拟态过程), 从而避免在人为除草的过程中被淘汰; 换句话说, 杂交–渐渗是杂草“拟态”特性的直接来源(Barrett, 1983)。其二, 栽培物种的许多性状都是不利于半野生型杂草种的, 例如矮杆、种子不具落粒性和休眠性等, 而杂草种与栽培种间的杂交–渐渗会使杂草种获得这些不利的性状。但是, 目前有许多研究都表明, 进入杂草种中的这些性状与基因, 都会在自然选择中被迅速淘汰(Cummings et al., 2002; Campbell et al., 2009)。例如, 来自栽培向日葵的基因进入一年生杂草型向日葵以后, 由于不利于杂草种的生存竞争和适应性, 仅经过一年就从起始频率25%下降至3%左右, 并且在以后的几个世代中一直仅维持在5%左右(Cummings et al., 2002)。但这一遗传过程是如何进行的, 仍是一个十分有趣的进化生物学问题, 值得深入研究。

由于分布于农田生态系统的杂草群体强烈地受到人为活动影响, 人类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也会对杂草的适应性进化产生影响, 而使杂草的入侵性变得更难以预测, 使人类对杂草的控制和管理变得更加复杂。随着转基因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和转基因作物的大面积商品化种植, 具有超强表达能力和特殊功能的转基因可能通过基因漂移向杂草种逃逸, 导致不可预测的生态环境风险, 这一生物安全问题也日益受到全球的广泛关注(Lu & Snow, 2005; Andow & Zwahlen, 2006)。许多转基因(比如抗虫、抗逆和抗除草剂基因)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都有利于个体和群体的生存和竞争, 即具有一定的适合度优势, 它们一旦通过基因漂移逃逸至近缘杂草种, 就可提高杂草的适合度优势, 这一现象已经被许多实验研究所证实(Snow et al., 2003; Vacher et al., 2004; Cao et al., 2009)。典型的例子是Bt抗虫基因通过杂交进入到野生向日葵群体之后, 提高了野生向日葵近50%的结实率(Snow et al., 2003), 这一结果被Science杂志报道以后, 立即引起了全球对入侵性杂草的关注。可以想象, 这些能提高适合度的转基因一旦通过杂交逃逸到杂草种以后, 会对农田生态系统带来更大的危害。

另外, 不同类型的转基因可以通过不同的杂交事件分别转移到同一个杂草种群体, 产生转基因的叠加效应, 从而增大杂草治理的难度。在加拿大的一份研究报告中, 已经提到了同时包含三种抗除草

586 生物多样性 Biodiversity Science第18卷

剂转基因的杂草型油菜群体就是由除草剂转基因通过基因漂移的叠加形成的, 这使得依靠施用除草剂来控制杂草型油菜的工作变得非常困难(Hall et al., 2000)。这些在农田生态系统中产生的杂草入侵过程将会因为生产技术的发展、农业生产模式的改变、栽培种–杂草物种的杂交与渐渗以及人工选择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变得更为复杂。

6结论与展望

生物入侵过程是研究进化的很好范例, 通过这些研究, 我们将对入侵种是如何产生快速进化而适应新环境的遗传基础有更深入和更清晰的认识。研究生物入侵的遗传基础和机制是入侵生物学的重要内容之一(Prentis et al., 2008), 而生物入侵的遗传基础与杂交–渐渗过程密切相关。外来物种通过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进入新的生境之后, 只有克服遗传瓶颈, 才能在新的生境中定居和扩张, 进而成为入侵种。在这一过程中, 天然杂交和遗传渐渗显然是最重要的遗传机制之一, 对入侵种在新生境中的适应性进化起到了关键的作用。通过杂交–渐渗, 外来种群体不仅能够突破遗传瓶颈和降低群体遗传负荷, 并从土著种群体中获得重要的适应性状, 而且还能由此产生丰富的遗传重组类型和新的进化类型, 加速适应性进化, 进而成为具有较大危害性的入侵种。因此, 这一研究领域的探索还应该大大加强。

有效治理生物入侵的前提是对入侵生物学机理的深入认识和揭示。引种是人类重要的经济活动, 但也是外来种成为入侵种的主要途径。为了预防和治理生物入侵, 首先需要对外来种的进化潜力进行判断: 如果在引种地区存在外来种的近缘物种并且外来种能顺利与土著物种产生天然杂交, 那么这个外来种就有可能进化成为入侵种。既然如此, 是否可以通过削弱外来种与土著种间的杂交频率来达到对入侵种进行管理的目的?在限制栽培作物与杂草及野生近缘种之间的转基因漂移, 控制转基因逃逸带来的杂草危害方面, 已经有许多策略性技术设计和实验验证的尝试, 尤其是在转基因生物技术迅速发展和转基因作物大规模种植的背景下, 如何控制转基因逃逸及其带来的环境生物安全问题, 全球都有大量的研究工作(Gresell, 2000; Hails & Morley, 2005; Moon et al., 2009)。转基因生物的发源地美国针对转基因逃逸的生物限制(biological con-finement), 专门召集了相关领域专家进行顶层设计, 提出了各种转基因生物限制的技术, 其中有转基因的叶绿体转化、雄性不育基因的利用, 以及“终结者”技术等等(NRCNA, 2004)。通过这些技术可以大大地限制转基因作物与其野生种与杂草种间的基因飘移, 并弱化逃逸到野生近缘种的转基因的功能, 以达到控制杂草危害的目的。

此外, 利用分子生物技术, 对杂交–渐渗促进外来入侵种适应性进化的遗传基础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如利用QTL图谱技术和全基因组扫描技术来研究适应性基因位点的获得、传递和进化(Prentis et al., 2008)。例如, Rieseberg等(2003)利用QTL的分析方法, 研究证实了关于超亲分离的一种遗传假设; Latta等(2007)利用与适合度相关的QTL图谱, 也揭示了QTL之间的遗传重组导致适应性新基因型的产生过程。

虽然杂交–渐渗在生物入侵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应该指出, 杂交–渐渗并不可能独立地解释入侵生物学中所有的问题。Wolfe等(2007)以及Whitney等(2009)均认为杂交–渐渗在生物入侵过程中的作用没有想象得那么重要。Whitney等(2009)通过比较研究也发现, 在天然杂交比较频繁的植物类群中, 并没有产生更多的杂草或入侵种。因此, 还有许多其他重要机制也可以很好解释外来种入侵性的获得和适应性的产生, 例如逃离天敌控制的假说、表型可塑性的假说等等。上述所有机制均有可能在外来种成功入侵的过程中共同起作用, 例如有研究表明剑叶花属植物的两个物种(Carpobrotus edulis和C. chilensis)的杂种对天敌害虫的抵御能力就较亲本强(Vila & D’Antonio, 1998); 而表型可塑性也具有一定的遗传基础(Weinig et al., 2007), 在外来种的成功入侵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 全面了解杂交–渐渗以及其他生物和非生物因素之间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 才能够进一步完善我们对生物入侵过程的客观认识。

参考文献

Abbott RJ, Brennan AC, James JK, Forbes DG, Hegarty MJ, Hiscock SJ (2009) Recent hybrid origin and invasion of the British Isles by a self-incompatible species, Oxford ragwort (Senecio squalidus L., Asteraceae). Biological Invasions, 11, 1145–1158.

Ainouche ML, Baumel A, Salmon A, Yannic G (2004) Hy-

第6期卢宝荣等: 天然杂交与遗传渐渗对植物入侵性的影响 587

bridization, polyploidy and speciation in Spartina Schreb.

(Poaceae). New Phytologist, 161, 165–172.

Ainouche ML, Fortune PM, Salmon A, Parisod C, Grand-bastien MA, Fukunaga K, Ricou M, Misset MT (2009) Hy-bridization, polyploidy and invasion: lessons from Spartina (Poaceae). Biological Invasions, 11, 1159–1173.

Allendorf FW, Lundquist LL (2003) Introduction: population biology, evolution, and control of invasive species. Conser-vation Biology, 17, 24–30.

Alpert P (2006)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being introduced. Biological Invasions, 8, 1523–1534.

Andow DA, Zwahlen C (2006) Assessing environmental risks of transgenic plants. Ecology Letters, 9, 196–214.

Baack EJ, Rieseberg LH (2007) A genomic view of introgres-sion and hybrid speciation. Current Opinion in Genetics and Development, 17, 513–518.

Baack EJ, Whitney KD, Rieseberg LH (2005) Hybridization and genome size evolution: timing and magnitude of nuclear DNA content increases in Helianthus homoploid hybrid species. New Phytologist, 167, 623–630.

Barrett SCH (1983) Crop mimicry in weeds. Economic Botany, 37, 25–28.

Bartomeus I, Vilá M, Steffan-Dewenter I (2010) Combined effects of Impatiens glandulifera invasion and landscape structure on native plant pollination. Journal of Ecology, 98, 440–450.

Bartsch, D, Brand U, Morak C, Pohl-Orf M, Schuphan I, Ell-strand NC (2001) Biosafety of hybrids between transgenic virus-resistant sugar beet and Swiss chard. Ecological Ap-plications, 11,142–147.

Blair AC, Hufbauer RA (2010) Hybridization and invasion: one of North America’s most devastating invasive plants shows evidence for a history of interspecific hybridization. Evolu-tionary Applications, 3, 40–51.

Bleeker W (2003) Hybridization and Rorippa austriaca (Bras-sicaceae) invasion in Germany. Molecular Ecology, 12, 1831–1841.

Bradley BA (2010) Assessing ecosystem threats from global and regional change: hierarchical modeling of risk to sage-brush ecosystems from climate change, land use and inva-sive species in Nevada, USA. Ecography, 33, 198–208. Campbell CS, Wojciechowski MF, Baldwin BG, Alice LA, Donoghue MJ (1997) Persistent nuclear ribosomal DNA sequence polymorphism in the Amelanchier agamic com-plex (Rosaceae). 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 14, 81–90.

Campbell LG, Snow AA, Ridley CE (2006) Weed evolution after crop gene introgression: greater survival and fecundity of hybrids in a new environment. Ecology Letters, 9, 1198– 1209.

Campbell LG, Snow AA, Sweeney PM, Ketner JM (2009) Rapid evolution in crop-weed hybrids under artificial selec-tion for divergent life histories. Evolutionary Applications, 2, 172–186.

Cao QJ, Xia H, Yang X, Lu B-R (2009) Performance of hy-brids between weedy rice and insect-resistant transgenic rice

under field experiments: implication for environmental bio-safety assessment.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51, 1138–1148.

Chen ZY (陈中义), Li B (李博), Chen JK (陈家宽) (2004) Ecological consequences and management of Spartina spp.

invasions in coastal ecosystem. Biodiversity Science(生物多样性), 12, 280–289.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Comai L, Tyagi AP, Winter K, Holmes-Davis R, Reynolds SH, Stevens Y, Byers B (2000) Phenotypic instability and rapid gene silencing in newly formed Arabidopsis allotetraploids.

Plant Cell, 12, 1551–1567.

Culley TM, Hardiman NA (2009) The role of intraspecific hybridization in the evolution of invasiveness: a case study of the ornamental pear tree Pyrus calleryana. Biological In-vasions, 11, 1107–1119.

Cummings CL, Alexander HM, Snow AA, Rieseberg LH, Kim MJ, Culley TM (2002) Fecundity selection in a sunflower crop-wild study: can ecological data predict crop allele changes. Ecological Applications, 12, 1661–1671.

Elam DR, Ridley CE, Goodell K, Ellstrand NC (2007) Popula-tion size and relatedness affect fitness of a self-incompatible invasive plant.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USA, 104, 549–552.

Ellstrand NC, Prentice HC, Hancock JF (1999) Gene flow and introgression from domesticated plants into their wild rela-tives. Annual Review of Ecology and Systematics, 30, 539–563.

Ellstrand NC, Schierenbeck KA (2000) Hybridization as a stimulus for the evolution of invasiveness in plant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USA, 97, 7043–7050.

Facon B, Jarne P, Pointier JP, David P (2005) Hybridization and invasiveness in the freshwater snail Melanoides tuber-culata: hybrid vigour is more important than increase in ge-netic variance. Journal of Evolutionary Biology, 18, 524– 535.

Feldman M, Levy AA (2009) Genome evolution in allopoly-ploid wheat—a revolutionary reprogramming followed by gradual changes. Journal of Genetic Genomics, 36, 511– 518.

Gressel J (2000) Molecular biology of weed control. Trans-genic Research, 9, 355–382.

Hails RS, Morley K (2005) Genes invading new populations: a risk assessment perspective. Trends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 20, 245–252.

Hall L, Topinka K, Huffman J, Davis L, Good A (2000) Pollen flow between herbicide-resistant Brassica napus is the cause of multiple-resistant B. napus volunteers. Weed Science, 48, 688–694.

Hegarty MJ, Barker GL, Brennan AC, Edwards KJ, Abbott RJ, Hiscock SJ (2009) Extreme changes to gene expression as-sociated with homoploid hybrid speciation. Molecular Ecology, 18, 877–889.

Hegarty MJ, Hiscock SJ (2005) Hybrid speciation in plants: new insights from molecular studies. New Phytologist, 165,

588 生物多样性 Biodiversity Science第18卷

411–423.

Huxel GR (1999) Rapid displacement of native species by in-vasive species: effects of hybridization. Biological Conser-vation, 89, 143–152.

Johansen-Morris AD, Latta RG (2006) Fitness consequences of hybridization between ecotypes of Avena barbata: hybrid breakdown, hybrid vigor, and transgressive segregation.

Evolution, 60, 1585–1595.

Koenig WD, Ashley MV (2003) Is pollen limited? The answer is blowing in the wind. Trends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 18,157–159.

Lande R (1995) Mutation and conservation. Conservation Bi-ology, 9, 782–791.

Latta RG, Gardner KM, Johansen-Morris AD (2007) Hybridi-zation, recombination, and the genetic basis of fitness varia-tion across environments in Avena barbata. Genetica, 129, 167–177.

Lavergne S, Molofsky J (2007) Increased genetic variation and evolutionary potential drive the success of an invasive gras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USA, 104, 3883–3888.

Leger EA, Espeland EK, Merrill KR, Meyer SE (2009) Genetic variation and local adaptation at a cheatgrass (Bromus tec-torum) invasion edge in western Nevada. Molecular Ecol-ogy, 18, 4366–4379.

Lexer C, Welch ME, Durphy JL, Rieseberg LH (2003) Natural selection for salt tolerance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QTLs) in wild sunflower hybrids: implications for the origin of Heli-anthus paradoxus, a diploid hybrid species. Molecular Ecology, 12, 1225–1235.

Londo LP, Schaal BA (2007) Origins and population genetics of weedy red rice in the USA. Molecular Ecology, 16, 4523–4535.

Lowe AJ, Abbott RJ (2000) Routes of origin of two recently evolved hybrid taxa: Senecio vulgaris var. hibernicus and York radiate groundsel (Asteraceae). American Journal of Botany, 87, 1159–1167.

Lu B-R, Snow AA (2005) Gene flow from genetically modified rice and its environmental consequences. BioScience, 55, 669–678.

Lu B-R, Yang C (2009) Gene flow from genetically modified rice to its wild relatives: assessing potential ecological con-sequences. Biotechnology Advances, 27, 1083–1091.

Mack RH, Simberloff D, Lonsdale WM, Evans H, Clout M, Bazzaz FA (2000) Biotic invasions: causes, epidemiology, global consequences, and control. Ecological Applications, 10, 689–710.

Mallet J (2005) Hybridization as an invasion of the genome.

Trends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 20, 229–237.

Milne RI, Abbott RJ (2000)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invasive naturalized material of Rhododendron ponticum L. in the British Isles. Molecular Ecology, 9, 541–556.

Moon HS, Li Y, Stewart CN Jr (2009) Keeping the genie in the bottle: transgene biocontainment by excision in pollen.

Trends in Biotechnology, 28, 3–8.

NRCNA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of the National Acad-

emies) (2004) Biological Confinement of Genetically Engi-neered Organisms. The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 Wash-ington D. C., USA.

Olson A, Paul J, Freeland JR (2009) Habitat preferences of cattail species and hybrids (Typha spp.) in eastern Canada.

Aquatic Botany, 91, 67–70.

Parisod C, Alix K, Just J, Petit M, Sarilar V, Mhiri C, Ainouche M, Chalhoub B, Grandbastien MA (2010) Impact of trans-posable elements on the organization and function of allo-polyploid genomes. New Phytologist, 186, 37–45.

Pearson DE (2009) Invasive plant architecture alters trophic interactions by changing predator abundance and behavior.

Oecologia, 159, 549–558.

Peltzer DA, Allen RB, Lovett GM, Whitehead D, Wardle DA (2010) Effects of biological invasions on forest carbon se-questration. Global Change Biology, 16, 732–746.

Pétillon J, Puzin C, Acou A, Outreman Y (2009) Plant invasion phenomenon enhances reproduction performance in an en-dangered spider. Aturwissenschaften, 96, 1241–1246.

Petit RJ (2004) Biological invasions at the gene level. Diversity and Distributions, 10, 159–165.

Pimentel D, Zuniga R, Morrison D (2005) Update on the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costs associated with alien-invasive spec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Ecological Economics, 52, 273–288.

Prentis PJ, Wilson JRU, Dormontt EE, Richardson DM, Lowe AJ (2008) Adaptive evolution in invasive species. Trends in Plant Science, 13, 288–294.

Prevéy JS, Germino MJ, Huntly NJ, Inouye RS (2010) Exotic plants increase and native plants decrease with loss of foun-dation species in sagebrush steppe. Plant Ecology, 207, 39–51.

Py?ek P, Richardson DM (2007) Traits associated with inva-siveness in alien plants: where do we stand? In: Biological Invasions (ed. Nentwig W), pp. 97– 125.Springer, New York.

Rejm?nek M (2000) Invasive plants: approaches and predic-tions. Austral Ecology, 25, 497–506.

Ridley CE, Ellstrand NC (2009) Rapid evolution of morphol-ogy and adaptive life history in the invasive California wild radish (Raphanus sativus)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manage-ment. Evolutionary Applications, 3, 64–76.

Rieseberg LH, Archer MA, Wayne RK (1999) Transgressive segregation, adaptation and speciation. Heredity, 83, 363– 372.

Rieseberg LH, Carney SE (1998) Plant hybridization. New Phytologist, 140, 599–624.

Rieseberg LH, Kim SC, Randell RA, Whitney KD, Gross BL, Lexer C, Clay K (2007) Hybridization and the colonization of novel habitats by annual sunflowers. Genetica, 129, 149–165.

Rieseberg LH, Sinervo B, Linder CR, Ungerer MC, Arias DM (1996) Role of gene interactions in hybrid speciation: evi-dence from ancient and experimental hybrids. Science, 272, 741–745.

Rieseberg LH, Sternberg SB, Doan K (1990) Helianthus an-

第6期卢宝荣等: 天然杂交与遗传渐渗对植物入侵性的影响 589

nuus ssp. texanus has chloroplast DNA and unclear ribo-somal RNA genes of Helianthus deblilis ssp. cucumeri-foliu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USA, 87, 593–597.

Rieseberg LH, Widmer A, Arntz AM, Burke B (2003) The genetic architecture necessary for transgressive segregation is common in both natural and domesticated populations.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Biologi-cal Sciences, 358, 1141–1147.

Rosenthal DM, Schwarzbach AE, Donovan LA, Raymond O, Rieseberg LH (2002) Phenotypic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three ancient hybrid taxa and their parental speci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 163, 387–398.

Rout ME, Chrzanowski TH (2009) The invasive Sorghum halepense harbors endophytic N2-fixing bacteria and alters soil biogeochemistry. Plant and Soil, 315, 163–172. Rudgers JA, Orr S (2009) Non-native grass alters growth of native tree species via leaf and soil microbes. Journal of Ecology, 97, 247–255.

Schierenbeck KA, Ellstrand NC (2009) Hybridization and the evolution of invasiveness in plants and other organisms. Bi-ological Invasions, 11, 1093–1105.

Schweitzer JA, Martinsen GD, Whitham TG (2002) Cotton-wood hybrids gain fitness traits of both parents: a mecha-nism for their long-term persistence? American Journal of Botany, 89, 981–991.

Snow AA, Pilson D, Rieseberg LH, Paulsen MJ, Pleskac N, Reagon MR, Wolf DE, Selbo SM (2003) A Bt transgene reduces herbivory and enhances fecundity in wild sunflow-ers. Ecological Applications, 13, 279–286.

Stebbins GL (1959) The role of hybridization in evolution.

Proceedings of the 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 103, 231–251.

Stewart NC, Halfhill MD, Warwick SI (2003) Transgene intro-gression from genetically modified crops to their wild rela-tives. Nature Reviews Genetics, 4, 806–817.

Sun JX (孙静贤), Ding KY (丁开宇), Wang BY (王兵益) (2005) The review and prospect of plant polyploid research.

Journal of Wuhan Botanical Research, 23, 482–490.

Sun XY, Lu ZH, Sang WG (2004) Review on studies of Eupa-torium adenophorum—an important invasive species in China.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15, 319–322. Takakura KI, Nishida T, Matsumoto T, Nishida S (2009) Alien dandelion reduces the seed-set of a native congener through frequency-dependent and one-sided effects. Biological Inva-sions, 11, 973–981.

Travis SE, Marburger JE, Windels S, Kubátova B (2010) Hy-bridization dynamics of invasive cattail (Typhaceae) stands in the Western Great Lakes Region of North America: a molecular analysis. Journal of Ecology, 98, 7–16.

Ungerer MC, Baird SJE, Pan J, Rieseberg LH (1998) Rapid hybrid speciation in wild sunflower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USA, 95, 11757–11762. Urbanska KM, Hurka H, Landolt E, Neuffer B, Mummenhoff K (1997) Hybridization and evolution in Cardamine L.

(Brassicaceae) at Urnerboden, Central Switzerland: biosys-tematic and molecular evidence. Plant 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 204, 233–256.

Vacher C, Weis AE, Hermann D, Kossler T, Young C, Ho-chberg ME (2004) Impact of ecological factors on the initial invasion of Bt transgenes into wild populations of birdseed rape (Brassica rapa).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109, 806–814.

Vila M, D'Antonio CM (1998) Hybrid vigor for clonal growth in Carpobrotus (Aizoaceae) in coastal California. Ecologi-cal Applications, 8, 1196–1205.

Virah-Sawmy M, Mauremootoo J, Marie D, Motala S, Seva- thian JC (2009) Rapid degradation of a Mauritian rainforest following 60 years of plant invasion. Oryx, 43, 599–607. von Kleunen M, Weber E, Fischer M (2010) A meta-analysis of trait differences between invasive and non-invasive plant species. Ecology Letters, 13, 235–245.

Wang Q (王卿), An SQ (安树青), Ma ZJ (马志军), Zhao B (赵斌), Chen JK (陈家宽), Li B (李博) (2006) Invasive Spartina alterniflora: biology, ecology and management.

Acta Phytotaxonomica Sinica, 44, 559–588.

Weinig C, Brock MT, Dechaine JA, Welch SM (2007) Resolv-ing the genetic basis of invasiveness and predicting inva-sions. Genetica, 129, 205–216.

Welch ME, Rieseberg LH (2002) Habitat divergence between a homoploid hybrid sunflower species, Helianthus paradoxus (Asteraceae), and its progenitors. American Journal of Bot-any, 89, 472–478.

Whitney KD, Ahern JR, Campbell LG (2009) Hybridiza-tion-prone plant families do not generate more invasive spe-cies. Biological Invasions, 11, 1205–1215.

Whitney KD, Gabler CA (2008) Rapid evolution in introduced species, ‘invasive traits’ and recipient communities: chal-lenges for predicting invasive potential. Diversity and Dis-tributions, 14, 569–580.

Whitney KD, Randell RA, Rieseberg LH (2006) Adaptive in-trogression of herbivore resistance traits in the weedy sun-flower Helianthus annuus. The American Naturalist, 167, 794–807.

Wolfe LM, Blair AC, Penna BM (2007) Does intraspecific hybridization contribute to the evolution of invasiveness? an experimental test. Biological Invasions, 9, 515–527.

Xu H, Ding H, Li MY, Qiang S, Guo JY, Han ZM, Huang ZG, Sun HY, He SP, Wu HR, Wan FH (2006) The distribution and economic losses of alien species invasion to China. Bi-ological Invasions, 8, 1495–1500.

Zayed A, Constantin SA, Packer L (2007) Successful biologi-cal invasion despite a severe genetic load. PLoS ONE, 9, 1–6.

(责任编委: 万方浩责任编辑: 时意专)

关于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性

第四章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性 一、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1.转基因生物存在安全性的原因 (1)由于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目前科学家对__基因的结构____、___基因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_基因的调控机制_____等都了解得相当有限。 (2)转移的基因虽然功能已知,但不少却是_异种生物__的基因,同时,由于外源基因插入_宿主基因组___的部位是随机的,因此在转基因生物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人们意想不到的后果。2.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争论内容 探究点一、转基因生物与食物安全 ①引起食物安全问题的理由: 反对“实质性等同”,因为对食物安全性检测不仅要检测其_主要成分_____,还应包括其他方面的测试结果;担心出现_滞后效应____,因为转基因植物的DNA经过重组后,有可能合成出对人体有_直接毒性或潜在毒性的蛋白质_____,食者在过了若干年或者一两代之后,问题才显现出来;担心出现__新的过敏原____;担心__营养成分____改变,因为尽管转基因农作物只是部分DNA发生重组,但是有些基因足以使植物体内某些_代谢途径__发生改变,从而导致转基因农作物营养成分的改变;把动物蛋白基因转入农作物,是否侵犯了宗教信仰者或素食者的权益。 ②不引起食物安全问题的理由: 所谓“实质性等同”概念是对转基因农作物安全性评价的_起点___,而不是__终点______;多环节、严谨_的安全评估_____可以保证转基因食物的安全;在研究转基因农作物过程中,确实在极少数品种中出现了能导致人体过敏的蛋白,但是科学家的负责态度可以防止此类事件的发生;若干年来尚未发现一例因食用转基因食物而影响人体健康的实例。 探究点二、转基因生物与生物安全 ①引起生物安全问题理由: 转基因植物可能会扩散到种植区外变成_野生种类____;转基因植物有可能因为具有某些特殊性状成为“_入侵的外来物种_____”,威胁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的生存;导入转基因生物的外源基因有可能与感染转基因生物的_某些细菌___或_病毒____杂交,从而重组出对人类或其他生物有害的 _病原体____;转基因植物的抗除草剂基因,有可能通过花粉传播而进入杂草,使杂草成为“_超级杂草_____”。 ②不引起生物安全问题理由: 转基因农作物扩散到种植区以外时,会很快_死亡_;转基因农作物新性状的表现,必须具有一定的_水、肥_等条件,以及配套的__种植技术_;由于存在_生殖隔离_,它们很难与其他植物杂交;许多农作物花粉的__传播距离_和_存活时间_是有限的。 探究点三、转基因生物与环境安全 ①引起环境安全问题的理由: 将动物、植物、微生物的DNA组合在一起,转移到某种生物中,势必会打破_自然物种_的原有界限,改变生态系统中_能量流动_和_物质循环,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重组微生物在降解某些化合物过程中所产生的_中间产物__可能会对人类生活环境造成二次污染,重组DNA可能会与微生物杂交,产生出对动植物和人类有害的_病原微生物_;某些_有毒蛋白_或_过敏蛋白__会通过_食物链__的传递进入其他动物或人体内。 ②不引起环境安全问题的理由: 转基因生物不会改变生物原有的_分类地位_;种植转基因抗虫作物可以减少_农药的施用

实验二 园艺植物有性杂交技术

实验二园艺植物有性杂交技术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掌握有性杂交技术。 二、实验材料 油菜、甘蓝、桃花、油菜花 三、实验用具 毛笔、镊子、标签、纸袋。 四、实验原理 杂交是基因重组的过程。通过杂交可以把亲本双方控制不同性状的有利基因综合到杂种个体上,使杂种个体不仅具有双亲的优良性状,而且在生长势、抗逆性、生产力等方面超越其亲本,从而获得某些性状都更符合要求的新品种。 五、步骤 1.亲本选配:根据育种目标和亲本选配的原则选配亲本; 2.杂交母株的选择:选择生长健壮、开花结实正常的优良单株作为母株。在母株数量较多时,一般不要在路旁或人流来往较多的地方选择,以确保杂交工作的安全。去雄的花朵以选择植株中上部和向阳的花为好。每株保留2~3朵花较好,种子和果实小的可适当多留一些,多余的摘去,以保证杂种种子的营养。 3.花期调整:杂交育种时,有时选择的两个杂交亲本开花时间不一致,使得难于进行杂交,在这种情况下,就需对开花期进行调整或收集父本花粉贮藏等。植物开花与温度、光照等因素有关。掌握了植物生长发育规律,就可通过适当的栽培措施,调节温度、光照或采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手段对植物进行处理,使开花期满足杂交要求。在调整花期前,首先应弄清楚影响植物花期的主要因子是什么,然后再采用相应的措施调整开花期。 4.隔离:两性花的品种为防止自交,杂交前需将花蕾中未成熟的花药除去。去雄时注意尽量不要碰伤雌蕊。去雄时如果工具被花粉污染,须用70%酒精消毒,去雄后立即套袋以免其他花粉干扰。风媒花可用纸袋,虫媒花可用细纱布袋。袋子应两端开口,套上后上端向下卷折,用回形针夹住,下端扎在枝上,在扎口周围最好垫上棉花,防止昆虫钻入或夹伤花枝。对于不需要去雄的母本花朵,也必须套袋,以防止外来花粉影响。对于同一朵花的花药开裂时间较长的花卉,如山茶,它的父本花朵也应在开花前套上袋子隔离。套袋上挂上纸牌或塑料牌,用铅笔注明去雄日期。 5.花粉采集:(1)花粉收集:为了保证父本花粉的纯度,在授粉前对将要开放的发育好的花朵或花序必须应先套袋隔离,以免掺杂其他花粉,待花粉成熟散粉时,可直接采摘父本花朵,对母体进行授粉。也可以把花朵或花序剪下,在室

森林植物化感作用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森林植物化感作用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杜明广 李晓坤 崔 崧(黑龙江省林科院江山娇林场)(黑龙江省林科院丰林保护区)(黑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摘 要 对目前森林植物化感作用中最具代表性的研究理论及研究成果进行了详细介绍,对未来林业化感作用研究工作的重点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森林植物 化感作用 化感物质 P r ogr esses an d i n ten d i n g d i r ecti on of r esear ch on a llelopa th i c effects of for est pl an t DU M ing-guang L I X iao-kun CU I Song (First-autho r’s address:J iangs han jiao forest bueau of Forestry I nsti t u t e of Heilongjiang) Ab str a ct Study on the alle l opathy has rece iv ed a great devel opment i n recent decades through continuous efforts.This paper introduce s the most rep resentati ve research theory,and re s ea rch results in de tail in the study of fore st all e l opathy. M ean while,t he paper discusses the fore st a lleopa thy for the fut ure research. Keywor ds Fo rest p lant A llelopathy A lle l oche m icals 化感作用(Alle l opa thy),也称他感作用,是指生物(植物和微生物)之间通过合成释放某些化学物质而引起的相互作用(包括抑制I nh ib itory 和促进Sti mu la tion)[1]。化感作用是森林生态系统中广泛存在的一种生态化学现象,是影响森林植物种群生长发育、结构功能乃至整个生态系统群落演替的重要因素。在林业科学研究及林业生产实践中,对于森林经营过程中出现的连栽障碍、地力衰退、“土壤中毒”等现象,化感作用机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2~4]。 本文通过对化感作用的研究理论、成果等的详细阐述,对林业化感作用研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111 国内外研究概述 对森林植物化感作用的报道可上溯到2000多年前Pling记载的黑胡桃(Jug lan s n igra)毒死其他作物的观察。德国科学家Mo lish于1937年首次提出了化感作用的概念,但直至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才开始对植物化感作用现象进行大量的观察和研究[5~8]。Putna m、R izvi等科学家都系统地阐述了化感作用的概念、传播途径、表现方式、物质合成途径及机理等,并提出了自己的理论,如R ice指出:生存竞争是造成植物种类区域性优势分布的一个重要因素,更基本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物种之间的生化化感作用,并提出化感效应的生态学意义可能是通过影响植物的分布区域从而决定植被的类型。我国化感作用研究开始于世纪年代,如年徐震邦等的研究发现水曲柳、椴树叶浸出液可显著促进红松苗生长发育,红松叶和这些阔叶树叶混合浸出液对红松苗生长也有一定促进作用,但红松针叶浸出液可抑制红松苗生长。化感作用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独创的理论体系,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211 具有化感作用的森林植物种类 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结果显示,目前已知的具有化感作用的森林植物主要科属有:松科;柏科;壳斗科;桦木科;杨柳科;豆科;椴树科;漆树科;胡桃科;禾本科;桑科;木犀科;榆科;杜鹃科等。我国学者对水曲柳、椴树、红松、核桃楸、刺槐、毛白杨、落叶松、油松、辽东栎、白桦和杉木等也进行了研究,但还有很多物种的化感物质及作用原理有待于研究。 11212 化感物质的研究 1121211 化感物质的种类、来源 化感物质大多是次生代谢物质,根据其性质和来源,可分为14类[8]。 (1)简单的水溶性的有机酸、直链醇、脂肪醛和酮;(2)长链脂肪酸;(3)单酚、苯甲酸及其衍生物;(4)肉桂酸及其衍生物;(5)香豆素类; (6)类黄酮;(7)丹宁;(8)氨基酸和多肽、(9)生物碱;(10)硫化物和介子油苷;(11)卟啉和核苷()简单不饱和内酯;(3)萘醌、蒽醌、复合苯醌;()萜类,已知的起抑制作用的化学物 林业勘查设计(总149期)2009年第1期 20701972121 14 98

遗传学实验果蝇杂交设计书

遗传学实验果蝇杂交设计书 一、单因子试验 1、实验原理 分离定律(law of segregation)也称孟德尔分离定律。一对基因在杂合状态下不互相影响,各自保持相对的独立性,而在形成配子的时候,就会互相分开,并按照原样分配到不同的配子中去。 在一般情况下,配子的理论分离比是1:1,子二代(F2)的基因型分离比是1:2:1,若显性完全,F2的表型分离比是3:1。杂种后代分离出来的隐性基因纯合体与原来隐性亲本在表型上是一样的,隐性基因并不因为和显性基因在一起而改变它的性质。 单因子杂交是指一对等位基因间的杂交。野生型果蝇是长翅(+/+),其长翅超出腹部末端约1/3.残翅果蝇的双翅已经退化,只留下少量残迹(vg/vg),无飞翔能力。Vg的基因座位于第二染色体,。对长翅(+)完全隐性。 用野生型长翅果蝇与残翅果蝇杂交,子一代(F1)全是长翅。子一代系内交配,子二代产生性状分离,长翅:残翅为3:1,。 基因型为+/vg(长翅)雌雄均可产生两种配子+和vg,并且各占1/2,。简单列表可知F2的性状比为3:1。 2、实验步骤 (1)确定杂交亲本,挑选处女蝇。 选用2#与18#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 选用野生型长翅和突变型残翅果蝇为杂交亲本。雌蝇一定要选处女蝇。处女蝇的挑选方法:亲本饲养2周之后,提前10—12小时把培养瓶内所有活的成虫倒干净,然后在倒掉成虫的12小时内吧新羽化的成虫倒出来,装进消毒过的培养瓶或者平底试管进行适度麻醉,麻醉后放在消毒过的白瓷板或者硬纸板上把雌雄蝇分别挑出,雌蝇即为处女蝇。根据实验所需处女蝇数量的多少,可连续收集,但不要超过3天。 (2)配好杂交组合,进行正、反杂交。 正交组合:野生型长翅(♀)×突变型残翅(♂)。用消毒过的毛笔把3—4只长翅处女蝇扫入培养瓶中,然后把培养瓶水平放置,一面麻醉状态下的果蝇沾到培养基或水珠而被闷死,随机用同样方法扫入3—4只残翅雄蝇,塞紧棉塞,贴好标签,保持水平直至果蝇苏醒后放入25℃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反交组合:将亲本性别交换。 (3)培养7天之后把亲本果蝇成虫全部倒出来处死。 (4)再过7天F1成蝇出现,把F1成蝇转移到经过消毒的空瓶子里进行适度麻醉,观察F1翅形的变化,并把结果记录。把5~6对适度麻醉的F1转入另一培养瓶,标明信息。 表2 正、反交F1果蝇翅形观察结果记录表

园艺植物有性杂交技术

园艺植物有性杂交技术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学习并掌握去雄、套袋、授粉等有性杂交技术,为开展园艺植物杂交育种工作打下初步基础。 二、实验材料 xx,黄花xx,葱兰等植物中的一种。 三、实验用具 镊子、标牌、放大镜、隔离纸袋、回形针、铅笔、记录本等。 四、实验原理 有性杂交是基因重组的过程。通过杂交可以把亲本双方控制不同性状的有利基因综合到杂种个体中,使杂种个体不仅具有双亲的优良性状,而且在生长势、抗逆性、生产力等方面甚至超越其亲本,从而获得某些性状更符合人类需要和育种目标的新品种。 五、实验方法与步骤 1.亲本的选择与选配根据育种目标和亲本选择、选配的原则选择和选配亲本。 2.亲本植株和花朵的选择 选择发育正常、生长健壮、无病虫害且具有本品种典型特征的植株作为杂交亲本植株。杂交母株应选开花结实正常的优良单株,在母株数量较多时,一般不要在路旁或人流来往较多的地方选择,以确保杂交工作的安全。杂交的花朵以选择健壮花枝中上部即将开放的花蕾为好,每株(或每枝)保留3~5朵花,种子和果实小的可适当多留一些,多余的花蕾、已开放的花朵、果实全部摘去,以保证杂交果实的顺利生长与成熟。 3.花期调整

杂交时,如果选择的两个亲本存在花期不遇现象,则需对其开花期进行调整或收集父本花粉贮藏。在调整花期前,首先应弄清楚影响植物花期的主导因子,然后再采用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如可通过采取适当的栽培措施,调节温度、光照或采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手段对植物进行处理,使开花时期能满足杂交要求。 4.去雄、套袋 两性花的品种为防止自交,杂交前需将花蕾中未成熟的花药除去。去雄时,剥开花瓣用镊子夹住花丝,将雄蕊全部除去,同时注意尽量不要碰伤雌蕊。去雄过程中,如果工具被花粉污染,须用70%以上的酒精消毒,去雄后立即套袋隔离以免其他花粉干扰。风媒花用纸袋,虫媒花可用细纱布袋。袋子一般两端开口,套上后上端向下卷折,用回形针夹住,下端扎在花枝上,扎口周围最好垫上棉花,防止夹伤花枝。对于不需要去雄的母本花朵,也必须套袋,以防外来花粉影响。套袋后挂上标牌,注明母本名称和去雄日期。 5.花粉采集贮藏 为了保证父本花粉的纯度,在授粉前应对将要开放的发育良好的花蕾或花序先行套袋隔离(已开放的花朵摘除),以免掺杂其他花粉。待花药成熟散粉时,可直接采摘父本花朵,对母体进行授粉;也可把花朵或花序剪下,于室内阴干后,收集花粉备用。 对于双亲花期不能相遇或亲本相距较远的植物种类,如果父本先于母本开花,可将父木花粉收集后妥善贮藏或运输,待母本开花时再进行授粉,从而打破杂交育种中双亲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隔离,扩大杂交育种范围。 6.授粉 待母本柱头分泌粘液或发亮时,即可授粉。授粉工具可用毛笔、棉球等,或者用镊子夹住父本已开裂花药的花丝轻轻碰触母本柱头;对于风媒花,由于花粉多而且干燥,可用喷粉器授粉。为确保授粉成功,可重复授粉2~3次。授粉工具授完一种花粉后,必须用酒精消毒,才能授另一种花粉。授粉完成后立即封好套袋,并在挂牌上标明父本名称、授粉日期、授粉次数等。数日后如发

化感作用

华南师范大学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彭健学号20112501082 专业生物科学年级、班级11科五 课程名称生态学实验实验项目种间关系—化感作用 实验类型□验证□设计□综合实验时间14 年 4 月16日 实验指导老师周先叶实验评分 化感作用—五爪金龙对大白菜种子萌发影 响 1实验目的 本实验选择五爪金龙作为供体植物,取其叶片水浸液研究其对大白菜种子萌发的影响以探究其化感作用 2实验原理 化感作用(Allelopathy):也称作异株克生,是指一种植物通过向体外分泌代谢过程中的化学物质,从而影响其它植物的生长。这种作用是物种生存斗争的一种特殊形式,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都有化感作用。 植物之间的化感作用是当前化学生态学研究的热点。具体来讲,它是指供体植物通过茎叶挥发、淋溶、凋落物分解、根系分泌等途径向环境释放化学物质,从而促进或抑制周围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植物的化感作用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与植物间光、水分、养分和空间的竞争一起构成了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3实验仪器、工具 供体植物:五爪金龙 受体植物:大白菜种子 实验处理:配置50gDW/L的供体植物新鲜枝叶浸提液,以蒸馏为对照 4实验步骤 4.1采集供体植物新鲜叶片回实验室 4.2在实验室将叶片洗净,剪成<2cm的片断; 4.3称取五爪金龙5g,加入蒸馏水70mL,室温下浸提24h,将浸提液倒出,补水20mL再浸提一次,将两次浸提液合并,过滤,定容至100mL。待用。 4.4吸取约5mL上述浓度的浸提液加入双层滤纸铺的直径为11cm培养皿中,每皿均匀放置50粒已消毒的受体种子(之前用5%的次氯酸钠消毒10分钟),以蒸馏水为对照,设3个重复。于人工气候箱中保湿遮光培养,湿度70%,温度设置为30℃12h,25℃12h。 4.5种子出现萌芽(胚根>1mm)后开始记录每天种子的萌发个数,7d后统计萌发率(GR),并测定根长(RL): GR=(发芽种子数/供试种子数)*100% 化感效应指数RI=T/C-1

生物入侵与生物安全的几篇文章

生物入侵与生物安全

外来种引入途径及入侵特性分析* 高贤明1 庄 平1 孙书存2 1.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数量生态学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93 2. 南京大学南京 210093 外来种入侵已经对全球范围的生态系统产生了严重不良后果并给一些国家 和地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外来种入侵问题近年来受到了全球普遍的重视但对于外来种我们也不必谈虎色变因为外来种与入侵种是两个不同概念也就 是说并不是所有的外来种都具有入侵的潜能并成为入侵者当前人类生存所必需 的粮油作物家禽家畜等几乎都是外来种由于对人类栽培饲养的绝对依赖 这些物种通常没有入侵的潜能因此也不会成为入侵种不同的物种在自然界占 据不同的地理区域形成各自的分布区进入分布区以外其它区域的物种被称之 为该区域的外来种但只有对该区域生态系统产生不良影响的外来种才被称之为 入侵种一个地区外来种的引入通常划分为人为和非人为两大类这种划分显然 过于粗放不利于外来种的管理和控制通过对外来种本身特点和引入方式分析 本文进一步将引入途径划分为目的引入伴随引入伴人传入自然扩散与渗 透GMO的环境释放全球变化等几个方面具有入侵潜能的外来种通常表现出具有生态适应的广谱性生长发育迅速繁殖力强化学武器持久性高较高的 协同进化的潜力破坏生态系统原有的物种共生关系等特性对入侵种的入侵特 征分析的结果能够为外来种入侵的预防与治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基础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大工程项目KSCX1-07-01的部分内容 植物群落的生物多样性与可入侵性实验研究 许凯扬 叶万辉 曹洪麟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 广州 510650 Elton多样性-可入侵性假说认为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群落不容易受到外来种入侵但后来的许多验研究并没能证实两者的负相关性甚至出现正相关的实验结 果在本实验中以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 (Mart.) Griseb.)为入侵种人为构建不同物种多样性和物种功能群多样性C 3植物C4植物禾本科植物和豆科植物梯度的草地小群落通过空心莲子草在不同群落里的入侵状况来 验证Elton的假说并以入侵种生物量作为衡量群落可入侵程度的指标研究结果显示在排除了其他共变因子影响的前提下物种功能群愈丰富的群落对资源利 用更充分因而对空心莲子草表现出愈强的入侵抵抗力物种多样性不同但功能

植物化感作用_Allelopathy_及其作用物的研究方法_阎飞

第20卷第4期2000年7月生 态 学 报AC TA ECO LOGICA SIN IC A V o l.20,N o.4J uly ,2000植物化感作用(Allelopathy )及其作用物的研究方法 阎 飞,杨振明,韩丽梅 (解放军农牧大学农学系,长春 130062) 基金项目:国家“九五”重中之重“95-01-05”课题的部分研究内容。 收稿日期:1998-04-20;修订日期:1999-01-29 作者简介:阎 飞(1969~),男,甘肃省人,讲师。主要从事植物逆境营养生态方面的研究工作。摘要:综述了植物化感作用室内培养和田间试验的研究方法,重点评述了化感物质的提取、分离、纯化、鉴定和检测方法,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需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化感作用;化感物质;研究方法;综述 Review on research methods for alelopathy and allelochemicals in plants YAN Fei ,YAN G Zhen -Ming ,HAN Li -Mei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Ag ricu ltu re an d Animal Sciences , Chang chun 130062,Ch ina )Abstract :Resea rch metho ds o n allelo pa thy w er e r ev iewed .M ethods o n ex tr actio n ,separa tio n ,purificatio n and e termina tio n o f allelochemicals w er e mainly summarized too.The resear ch issues,on which mor e a tten-tio n sho uld be paid in the future ,w ere pro po sed. Key words :allelopathy;alellochemicals;r esea rch methods;r ev iew 文章编号:1000-0933(2000)04-0000-00 中图分类号:Q 948.1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各门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日益加强,从而产生了不少新兴的交叉或边缘学科。生物间的化感作用就是新兴学科——生态生物化学的一个重要内容[1~3]。化感作用的英文为“Allelo pa-thy ”,源于希腊语“Allelo n (相互)”和“Patho s (损害、妨碍)”[4~5]。1937年M olish 首先将其定义为:某种植物(包括微生物)生成的化学物质,对其他植物产生某种作用的现象[6]。随着科学研究的迅速发展,对其认识也在不断深入和全面。1984年Rice 在《A llelo pa th y 》第二版中将其较完整地定义为:植物或微生物的代谢分泌物对环境中其他植物或微生物的有利或不利的作用[7]。 在生态系统中,植被的形成和演替、种子萌发和衰败的抑制,农业生产中的间作、混作、套作、轮作、前后茬搭配、残茬的处置或利用以及作物和杂草的关系等,都存在化感作用,它在作物增产、森林抚育、植物保护和生物防治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虽然早在两千年前就已经有化感现象的记载,但在过去漫长的时期内,这方面的工作却始终停留在野外观察和现象描述方面[2,7~9],这主要是因为化感作用是在较长时期内发生,并常被掩盖在明显的种内 (间)竞争中,加上非生化环境因素同微生物的介入、干扰,使其研究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近年来由于众多学科的联合,加之科学技术的进步,使这一学术领域逐渐活跃起来,并且获得了较大的进展[3~ 5,8,10]。但是,由于该学科内容广泛,研究者的专业结构复杂,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不尽一致,因而研究结果缺乏可比性。为此,本文就该内容作一综述,试图为其继续深入的研究提供一些思路。 1 化感作用的研究方法

沙地植被恢复过程中克隆植物分布及其对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_张继义

第41卷第1期 2005年1月林业科学SCIE NTI A SI LVAE SI NIC AE V ol 141,N o 11Jan.,2005 沙地植被恢复过程中克隆植物分布及其 对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张继义1 赵哈林2 崔建垣2 李玉霖2 苏永中2 (1.兰州理工大学石油化工学院 兰州730050;2.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兰州730000) 摘 要: 以科尔沁沙地草地植被不同恢复程度的6个群落类型为对象,研究植被恢复过程中克隆植物的分布及其对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植被恢复过程中,克隆植物(主要是密集型克隆植物)对群落环境的改变和群落生态功能的维持起主导作用,但克隆植物在群落中过高的优势度有可能导致群落物种丰富度和物种多样 性的下降。恢复梯度上密集型克隆植物的重要值始终高于游击型克隆植物,说明密集型克隆植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群落环境的改造能力更强。 关键词: 克隆植物;植被;恢复;科尔沁沙地 中图分类号:Q948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488(2005)01-0005-05 收稿日期:2003-02-09。 基金项目:兰州理工大学科研发展基金项目(S B05200410)和(国家973项目“沙漠化的生物过程与植被恢复重建机理研究” (G 2000048704)。E ffects of Clonal Plants on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Function along a R estorational G radient in H orqin Sandy Land Zhang Jiyi 1 Zhao Halin 2 Cui Jianyuan 2 Li Y ulin 2 Su Y ongzhong 2 (1.College o f P etrolchemical Engineering ,Lanzhou Univer sity o f Technology Lanzhou 730050; 2.Cold and Arid Regions Environmental and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 f Sciences Lanzhou 730000) Abstract : In this paper ,the distribution of clonal plants in the restorational processes of grassland vegetation in H orqin sandy land ,as well as its effects on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function ,was studied.In the restorational processes of vegetation ,clonal plants (mainly phalanx clonal plants )are the driver of changes in community environment and make great contribution to the main 2tenance of community function.The high dom inance of clonal plants probably results in decrease of species richness and species diversity in the community.Im portance value of phalanx clonal plants is always higher than that of guerilla clonal plants in the restorational processes ,suggesting that phalanx clonal plants are m ore adaptive to environment and m ore im portant to restoration of vegetation. K ey w ords : clonal plants ;vegetation ;restoration ;H orqin sandy land 克隆植物是指在自然条件下能够进行无性繁殖以实现种群增长的一类植物(De kroon et al .,1997)。克隆植物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广泛存在,并在许多生态系统中处于优势地位(Callagham et al .,1992;Prach et al .,1994)。由于克隆植物的重要性,近年来对克隆植物的研究受到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注意(宋明华等,2002)。研究证明,克隆植物具有较强的适应环境压力和抗扰动能力,在植物群落中起着重要作用(董鸣,1996;董鸣等,1999)。克隆植物具有很强的水平扩展能力,能有效地利用资源,迅速开拓新生境,扩大种群,形成单优势种的立地(Callagham ,1988;董鸣,1996)。克隆植物在群落中的出现强烈地影响和制约着植物群落的空间格局与竞争关系,影响群落的物种多样性(De kroon et al .,1997)。 “密集型”(phalanx )和“游击型” (guerilla )被认为是克隆植物2种基本的克隆生长构型(Lovett ,1981;Schmid et al .,1985)。不同克隆生长构型的克隆植物在群落中出现的频率和分布的生境不同(De kroon et al .,1997;宋明华等,2001)。克隆植物与非克隆植物对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采取不同的机制,群落中克隆植物重要性同物种多样性之间的关系与植物的克隆生长构型及生境状况有关(宋明华等,2002)。 植被恢复是退化生态系统重建特别是荒漠化治理的重要途径和步骤。物种多样性是群落的重要特征,植被恢复过程物种多样性的变化反映植被的恢复程度,同时也是群落环境演变、种群侵入与扩散、竞争作用

植物化感作用的机理及应用前景_陈静雯

2008年第43卷第11期生物学通报13 植物之间以各种物理或化学的方式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经过长期的进化,部分物种能向周围环境分泌化学物质,以使其在与其他物种的竞争时取得优势,这种自卫方式称作植物的化感作用。植物的化感作用对周围生物产生的有利或不利的影响,在农作物耕作制度的治理安排、农田杂草控制、作物的虫害和病害的防治以及减少连作障碍危害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1化感作用机理 1.1化感物质植物的化感物质都是次生物质,这类物质的结构较简单。Rice(1974)把各种化感物质归纳为14种:水溶性有机酸、直链醇、脂肪族醛和酮、简单不饱和内脂、长链脂肪酸和多炔、苯醌、蒽醌和复醌,简单酚、苯甲酸及其衍生物,肉桂酸及其衍生物、香豆素类、类黄酮、丹宁、类萜和甾类化合物、氨基酸和多肽、生物碱和氰醇、硫化物和芥子油苷和嘌呤和核苷。化感物质的分类有很多方式,种类也有很多,以下2类是在植物体内含量较多的化感物质。 1.1.1酚类这类化感物质比其他种类化感物质的总量还要多。它们主要存在于樟科等26种植物类群中,由于它们的水溶性和成盐性,因此易于被雨水淋溶,被土壤吸收。同时它们的分子量跨度大。 1.1.2萜类这类化合物是次于酚类的第2大类化感物质。这类化合物是主要的挥发性物质,但是它的水溶性差,雨水很难将其淋溶到土壤中。许多菊科植物含有大量的萜类化感物质(周凯,2004)。 1.2化感物质的释放途径植物的化感作用是通过向周围环境释放化感物质而实现的,化感物质存在于植物的花、果实、种子、茎、叶和根中,其存在部位不同导致释放途径也不同。 1.2.1淋溶水溶性的化感物质通过雾,雨水等作用溶解,通过植物的表面淋溶、转移到植物的根部或者其他部位,对周围的植物发生直接或者间接的作用。桉树属、香桃木属(Myrthus Linn.)和臭蝽属(Alanthus Desf.)等植物释放的酚类化合物,就是从叶面溢出再进入土壤后,才能表现出对亚麻(Linum usitatissinum)的抑制效应(李绍文,1989)。 1.2.2挥发植物活体的地上部分或者枯落叶通过分解释放出了具有挥发性的物质,在挥发性化感物质中,萜类化合物是最主要的。菊科的加州蒿(Artemisia canifornica)和唇形科的鼠尾草(Salvia leucophylla)产生的萜类物质会对周围植物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李绍文,2001)。 1.2.3根部分泌和残根的分解植物的根部直接分泌出化感物质,对周围植物发生的直接或者间接的作用,这是化感物质影响地下种子库以及根系活动的主要形式。 1.2.4植株的分(降)解植物组织腐败后通过微生物的降解产生了化感物质,黄利群等(2000)研究得出杉木根桩在分解过程中就会释放酚类物质,影响下一代杉木的生长。 同一种植物所释放化感物质的途径可以有多种,例如王大力等(1996)研究表明豚草主要通过挥发、雨水淋溶、根系分泌等方式向周围环境释放化感物质,影响其他植物的生长发育,而使自身蔓延生长。淋溶和挥发也没有特别明显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1.3化感物质的作用机理化感作用是通过化感物质的作用实现的。任何一种化感物质都能够影响 植物化感作用的机理及应用前景 陈静雯张丽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京100875) 摘要植物的化感作用是植物进化出的一种保护自身生存的方式,通过向环境中释放化学物质促进或抑制自身和其他植物的生长,抑制作用较为常见。化感作用既可以被人类应用于农业除杂草,又是入侵物种强有力的武器,合理地利用化感作用将是保持生态平衡,同时创造农业经济效益的关键所在。详细介绍了植物化感物质种类、作用机理,最后讨论了植物化感作用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植物化感作用化感物质作用机理应用前景 中国图书分类号:Q946.8文献标识码:A

实验综合3 园林植物花器观察及有性杂交

实验指导五园林植物花器结构及开花习性的观察 一、实验目的 通过对园林植物花器结构及开花授粉习性的观察,了解不同园林植物种类的花器官结构特征与开花授粉特点,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熟悉园林植物开花习性调查的主要观察项目和观察方法。二、实验材料 矮牵牛、香石竹、三色堇、非洲菊、鹤望兰、月季、蜀葵、时钟花等园林植物。 三、实验用具 放大镜、解剖针、镊子、剪刀、直尺、记录板等。 四、实验原理 不同的园林植物因其自身的发育特点不同,往往具有不同的花器官结构特征和开花授粉习性。如有的园林植物为风媒花,而有的园林植物则靠蜜蜂、蝴蝶等传粉媒介进行授粉;有的植物花器官结构便于自花授粉,而有的则便于异花授粉。此项观察可作为识别品种、制定杂交计划的主要依据,也可为采留种子,选育自交系等提供理论指导。 五、实验内容 以矮牵牛、香石竹、三色堇、非洲菊、鹤望兰、月季、蜀葵、时钟花等园林植物为材料,详细观察其花器官的组成与结构特征,了解其开花授粉特点。 1.花器结构的观察 一般两性花植物的花朵由花萼、花瓣、雄蕊、雌蕊等花器官组成,多数植物的花朵基部还着生有花苞片,而单性花则缺少其中的雄蕊或雌蕊。通过观察比较,明确不同园林植物的花部构造及其形态特征,了解授粉习性与其之间的关系。 2.开花授粉习性的观察 1)花芽类型:植物花芽的类型基本上可以分为纯花芽和混合花芽两种类型。纯花其芽内只有花器官,芽萌发后,只开花结果,不抽生枝条,多数花卉属于此类;混合花芽在芽内除有花器官外,还存在枝叶或叶的原始体,开花的同时可抽生枝条,如悬铃木等。 2)开花时间及花期长短:不同的园林植物其开花时间差异较大,如梅花、玉兰、连翘等在早春开花,悬铃木、牡丹、芍药等春季开花,荷花夏天开,菊花秋天开,蜡梅则怒放于冬季,而月季、矮牵牛、四季桂等一年四季均能开花。此外,不同品种的始花期、盛花期、终花期及整个开花过程的长短也不相同。通过观察明确不同植物及品种的花期和开花规律对于人工杂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花型:包括单瓣、重瓣,大花、小花等。花型的表现对于植物的传粉和结实会产生影响。 4)花性:包括雌雄异株、雌雄同株异花和雌雄同花(两性花)。有些植物在一个植株上既有两性花又有单性花;还有些植物尽管具有两性花,但表现为雄蕊或雌蕊退化。 5)花瓣:花瓣的颜色、形态等表现往往与植物的传粉方式和授粉习性有较大的关系。如开花时花瓣紧闭者(金鱼草等)一般采用自花授粉。 6)雄蕊和雌蕊:雄性和雌蕊的生长发育状态、着生方式与植物的授粉特点、结实能力等有很大的关系。 7)花粉:花粉是植物自然授粉和人工杂交的主要物质基础。同样的两性花品种,花药中产生花粉的多少是不同的,有些很多,有些中等,有些则很少。 六、实验方法与步骤 1.实验准备:查阅资料了解几种园林植物开花授粉的相关知识。 2.分组:每3~4人为1组,领取实验工具。 3.观察:每组选择不同的园林植物开花植株各1-2株,进行观察记载。 七、作业及思考题:

入侵植物侵入机制进展

入侵植物侵入机制进展概述 摘要:在全球变化的背景下,不同植物为了适应不同的生存环境,也将拥有自己的一套生理生化机制。在众多的植物中,入侵植物之所以能够很好的适应它们的侵入地,抢占先前该地植物的生存空间,甚至是对本土植物造成伤害,最终破坏当地的生态结构,当然与它们各自独特的入侵机制有关。随着时间的发展,生态系统的环境也发生了变化,入侵植物为了成功入侵它们的入侵机制当然也变化着。 关键词:入侵植物环境 1 生物入侵的概念与危害 1.1 生物入侵生物入侵是指由于人为或自然因素,外来物种被引入新的生境中,并对新生境、本地物种及人类健康带来威胁的现象,具有入侵性的生物叫做入侵生物【1】。 1.2 生物入侵的危害生物入侵的危害主要分4方面:破坏生态系统,威胁生物多样性;本地种灭绝与消失;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威胁让人体健康【2】。 2 入侵植物的机制 外来植物被引入、定居在新栖息地后,通过自身生物潜力的发挥建立种群,潜伏或扩散爆发,与新栖息地的环境和生物建立起复杂的关系,外来物种能否入侵成功,与其生物学特性、新居地的抗干扰能力和人类活动密切相关。 2.1入侵植物的生物学特征 成功的外来种是能够适应各种环境因子的,即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它们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获得竞争优势、占据一定得生态位。 使得某种入侵植物能够成功成为入侵的原因有很多。在进行干旱胁迫对假臭草幼苗生长和生理生态特征的影响的研究中发现假臭草在干旱胁迫下,体内的叶绿素含量、生物量及分配、光合蒸腾、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含量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表明其体内抗旱机制多种多样,能够适应多种生境,可能是其成势入侵植物的原因之一【3】。入侵植物的繁殖能力与入侵也有关系。南美蟛蜞菊最初是作为观赏性植物引进的,在逃逸为野生后,以其旺盛的生长、

植物化感作用研究现状

植物化感作用研究现状 作者:周光良专业:林业硕士班级:林业硕士2014级1班学号:S2******* 指导老师:郝建锋 摘要:近年来,化感作用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化感现象广泛存在于植物界。植物之间的化感作用对生态系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但是有关化感作用的研究才刚刚起步,还停留在主要化感物质的生物和化学鉴定方面,在化感作用的机理以及应用仍需要更进一步的探究。笔者综述了化感作用的定义,并从化感物质种类、化感物质的释放途径、化感物质的作用机制和影响化感物质产生和释放的因素详细的介绍了化感的研究进展,同时还综述了化感作用的应用并提出展望。 关键词:化感作用;种类;释放途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Allelopathy research status Author: Zhouguang Liang Major: Forestry Master Class: Master of Forestry 2014 1 class student number: S2******* Instructor: Hao Jianfeng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allelopathy has become a hot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 the allelopathic phenomenon widespread in the plant kingdom. Allelopathic effects on ecosystems between plants would have a negligible impact, but research on allelopathy has just started, still remain in terms of biological and chemical identification of the main allelochemicals in allelopathy mechanism and the application is still need further exploration. Factors author reviews the allelopathic effects of definition and released from the way allelochemicals species, allelochemicals, mechanisms and influence of allelochemicals allelopathic substances produced and released a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sense, but also Allelopathy application reviewed and made outlook. Keywords: allelopathy; species; release pathways; mechanism; Advances 1 引言 化感作用(Allelopathy)的概念由Molish在1937年提出[1],不同的学者因为研究侧重点的不同,给出的定义有一定的差异。目前,普遍性的定义是Rice[2]提出的,其具体内容是:植物或微生物(供体)向环境释放某些化学物质而影响自身或其它有机体(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受体)生长发育的化学生态学现象。植物化感作用研究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逐步形成独立的学科体系。近年来,植物化感作用研究再次成为国内外科学研究的热点。本文对近年来植物化感作用的研究状况进行一个初步总结,以便对化感作用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2 植物化感物质 2.1 植物化感物质种类 目前已知的植物化感物质都是次生代谢物质[2,3],具有分子量小、结构简单的特点。化感物质所包含的化合物数量十分庞大,研究者一般将其归为数个大类。Rice曾提出将化感物质分为简单的水溶性有机酸、直链醇、脂肪族醛和酮,简单的不饱和内酯,长链脂肪酸和多炔,醌类,简单酚、苯甲酸及其衍生物,肉桂酸及其衍生物,香豆素类,类黄酮,丹宁,类萜和

果蝇杂交实验实验报告

果蝇杂交实验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验证分离规律、自由组合规律、伴性遗传和连锁互换规律,掌握果蝇杂交的实验技术和基因定位的三点测验方法,在实验中熟练运用生物统计的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实验原理】 1. 果蝇(fruit fly)是双翅目(Diptera)昆虫,属果蝇属(genus Drosophila),约有3000多种,我国已发现800多种。大部分的物种以腐烂的水果或植物体为食,少部分则只取用真菌,树液或花粉为其食物。以果蝇作为遗传学研究的材料,利用突变株研究基因和性状之间的关系已近一百年,至今,各种研究遗传学的工具已达完善的地步,果蝇对今日的遗传学的发展有其不可磨灭的贡献;从1980年初,Drs. C. Nesslein-Volhard和E. Weichaus以果蝇作为发育生物学的模式动物,利用其完备的遗传研究工具来探讨基因是如何调控动物体胚胎的发育,也带动了其它模式生物(线虫、斑马鱼、小鼠和拟南芥等)的研究,且有非常具体的成果。 通常用作遗传学实验材料的是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用果蝇作为实验材料有许多优点: ⑴饲养容易。在常温下,以玉米粉等作饲料就可以生长,繁殖。 ⑵生长迅速。十天左右就可完成一个世代,每个受精的雌蝇可产

卵400~500个,因此在短时间内就可获得大量的子代,便于遗传学分析。 ⑶染色体数少。只有4对。 ⑷唾腺染色体制作容易。横纹清晰,是细胞学观察的好材料。 ⑸突变性状多,而且多数是形态突变,便于观察。 果蝇的生活史: 果蝇的生活周期长短与温度有密切关系。一般来说,30℃以上温度能使果蝇不育或死亡,低温能使生活周期延长,生活力下降,饲养果蝇的最适温度为20~25℃。 生活周期长短与饲养温度的关系 果蝇在25℃时,从卵到成蝇需10天左右,成虫可活26~33天。果蝇的生活史如下: 雌蝇→减数分裂→卵 受精 雄蝇→减数分裂→精子 第一批成虫 羽化(第八天) (可活26~33天)产第一批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