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中药药剂复

12中药药剂复
12中药药剂复

中药药剂学思考题

单项选择

1.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常用缩写是: ( )C GMP

2.药剂学概念正确的表述是 ( )B 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

1.不适合制成混悬剂的药物是 D 剂量小或毒性药物

2.碘溶液中加碘化钾的目的是 B 助溶

3.下列属人工合成的食用色素是 A 柠檬黄

4.醑剂的溶剂是 C 乙醇

6.糖浆剂含糖量要求是不低于 C 45%(g/ml)

7.苯甲酸及其盐用作防腐剂的最适pH值是 A pH4

8.干胶法制备液体石蜡油乳剂,其初乳中油、水、胶的比例是 B 3:2:1

5.下列常作为防腐剂的物质是 A 山梨醇

6.下属哪种方法不能增加药物溶解度。 B 加入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7.由难溶性固体药物以微粒状态分散在液体分散介质中形成的液体制剂是。C 混悬剂

8.下列哪项是常用防腐剂? B 苯甲酸钠

9.单糖浆含糖量(g/ml)为多少? A 85%

10.乳剂的制备方法中水相加至含乳化剂的油相中的方法。 B 干胶法

12.制备混悬液时,加入亲水高分子材料,增加体系的粘度,称为()。A 助悬剂

13.制备O/W或W/O型乳剂的决定因素是()。C 乳化剂的HLB值和两相的量比

14.最适合作W/O型乳剂的乳化剂的HLB值是()。 B HLB值在3~8

15.制备难溶性药物溶液时,加入的吐温的作用是()。 B 增溶剂

16.表面活性剂中毒性最大的是()表面活性剂。C 非离子型

17.乳剂由于分散相和连续相的比重不同,造成上浮或下沉的现象称为()。

D 分层

18.聚氧乙烯脱水山梨酸酯的正确叙述为()C 吐温80,HLB15,常为o/w型乳化剂

19.为了使混悬剂稳定,加入适量亲水高分子物质称为:A 助悬剂

20.纯化水不能作为下列哪种液体药剂的分散介质()。 B 醑剂

21.标签上应注明“用前摇匀”的是()。 D 混悬剂

22.根据Stokes定律,混悬微粒沉降速度与下列哪个因素成正比()。A 混悬微粒半径

23.与乳剂形成条件无关的是()。C 加入反絮凝剂

24.药物溶解与哪一项的因素无关 C 粒子大小

1.在注射剂中起抗氧剂作用的附加剂是: D 亚硫酸钠

2.紫外线灭菌不适用于 C 安瓿中的药物

3.公认最可靠的湿热灭菌法是 C 热压灭菌法

4.我国洁净室要求室温和相对湿度分别为 B 18~26℃, 40~60%

5.热原致热的主要成分是。 A 脂多糖

6.以下制备注射用水的流程最合理的是 A 自来水→滤过→电渗析→离子交换→蒸馏→注射用水

7.配制注射剂的环境区域划分正确的是 A 精滤、灌装、封口、灭菌为洁净区

8. 输液剂的滤过、灌封要求的洁净级别。A 100级

9.静脉脂肪乳注射液中含有甘油2.25%(g/ml),它的作用是。 C 保湿剂

10.滤过是制备注射剂的关键步骤之一,起精滤作用的滤器是。D 微孔滤膜滤器

11.彻底破坏热原的温度是。 B 250℃ 30min

12.注射用水应于制备后( ) 小时内使用。 C 12

13.下列有关注射剂的叙述错误的是。 C 配制注射液用的水应是蒸馏水,符合药典蒸馏水的质量标准

14.下列有关除去热原方法的叙述错误的为。 C 热原是大分子复合物,0.22μm 微孔滤膜可除去热原

15.以下关于输液剂的叙述错误的是。A 输液从配制到灭菌以不超过12h为宜

16.注射用水是由纯化水采取( ) 法制备。 B 蒸馏

17.下列关于注射用水的叙述哪条是错误的。A 经过灭菌处理的纯化水

18.下列有关注射剂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C 适用于不能口服药物的病人

19.下列无抑菌作用的溶液是。 D 10%乙醇( )

20.可加入抑菌剂的制剂是 A 肌内注射剂

21.注射剂中加入焦亚硫酸钠的作用。 B 抗氧

22.流通蒸汽灭菌法的温度为 D 100℃

23.注射剂的等渗调节剂用。 C NaCl

24.下列对热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耐热,不挥发

25.利用蒸馏法制备注射用水除热原是利用了热原的。A 耐热性

26.注射剂制备时不能加入的附加剂为。A 调色剂

27.注射剂的制备流程。D 原辅料的准备→配制→滤过→灌封→灭菌→质量检查

1.配制含毒剧药物散剂时,为使其均匀混合应采用。 D 等量递增法

2.药物剂量为0.01-0.1g时可配成。A.1:10倍散

3.密度不同的药物在制备散剂时,最好的混合方法是。D 将密度大的加到密度小的上面

4.关于散剂的混合原则,哪一条是错误的 C 堆密度相差大,先研“重质”

5.在片剂辅料中,硬脂酸镁是一种优良的 D 润滑剂

6.需进行崩解时限检查的片剂是 B 内服片

7.下列用作肠溶衣的材料是 A CAP

8.泡腾颗粒剂遇水产生大量气泡,是由于颗粒剂中酸与碱发生反应所放出的气体是。 B 二氧化碳

9.散剂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C 挥发性药物可制成散剂

10.不属于湿法制粒的方法是。 B 滚压式制粒

11.最能间接反映片剂中药物在体内吸收情况的指标是。C 溶出度

12.下列哪种片剂是以碳酸氢钠与枸橼酸为崩解剂。A 泡腾片

13.普通片剂的崩解时限要求为。 B 30min

1.宜制成胶囊剂的药物是D对光敏感的药物

2.成膜性最佳的成膜材料是 C PVA

3.下列关于胶囊剂的叙述哪一条不正确 C 可避免肝的首过效应

4.不能制成胶囊剂的药物是 D 对乙酰氨基酚

5.关于软胶囊剂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只可填充液体药物

6.制备胶囊时,明胶中加入甘油是为了D.保持一定的水分防止脆裂

7.有关滴丸剂优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D 每丸的含药量较大

8.下列关于滴制法制备丸剂特点的叙述,哪一项是错的? D 用固体分散技术制备的滴丸减低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9.滴丸的水溶性基质是A.PEG6000

10.甘油在膜剂中主要作用是C增塑剂

1.甘油在软膏剂中常用作 D 保湿剂

2.下列可单独作软膏基质的是 B 凡士林

2.凡士林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系一种固体混合物

3.下列关于油脂性基质的各条叙述错误的是 D 羊毛脂吸水后形成O/W 型乳剂

4.不污染衣服的基质是 C 硅酮

5..改善凡士林吸水性的物质是 D 羊毛脂

6.最适用于大量渗出性伤患处的基质是 D 水溶性基质

7.糊剂一般含粉末在( )以上。 D 25%

8.用于创伤面的软膏剂的特殊要求 C 无菌

10.下列除( )外均为O/W型乳化剂 D 硬脂酸钾

11.关于乳膏剂基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系借助乳化剂的作用,将一种液相均匀分散于另一种液相中形成的液态分散系统

12.熔和法制备软膏剂的注意事项叙述错误的是 A 熔和时熔点低的先加,熔点高的后加

13.下列软膏剂制备中药物加入药物的操作错误的是 A 不溶性固体药物应先研成极细粉,过筛

14.油性软膏剂基质中加入羊毛脂的作用是 B 改善基质的吸水性

15.眼膏剂的基质的处方一般是 B 凡士林、液体石蜡、羊毛脂

16.下列关于全身作用栓剂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B 不受胃肠pH或酶的影响,且栓剂的生产率较高,成本较低

17.下列属于栓剂水溶性基质的有 B 甘油明胶

18.下列属于栓剂油脂性基质的有 C 可可豆脂

19.栓剂制备中,液状石蜡适用于哪种基质的模具栓孔内润滑剂 A 甘油明胶

20.下列有关置换价的正确表述是()C 药物的重量与同体积基质重量的比值

21.目前用于全身作用的栓剂主要是 B 肛门栓

22.栓剂的质量评价中与生物利用度关系最密切的测定是()。A 融变时限1.通常吸入气雾剂的微粒最适宜的大小范围是 A 0.5-5μm

2.气雾剂抛射药物的动力 C 抛射剂

3.目前国内最常用的抛射剂是() B 氟氯烷烃类

1.制备药酒的溶媒应使用()B蒸馏酒

2. 提高浸出效率的最佳方式是()D保持较高的浓度差

3.下列较适合采用渗漉法浸出的药材是( ) D 有效成分含量低的药材

4.下列不是酒剂、酊剂制法的是()。C 煎煮法

5.下列浸出制剂中,哪一种主要作为原料而很少直接用于临床()A 浸膏剂

6.除另有规定外,含有毒性药的酊剂,每100ml 应相当于原药材()。B 10 g

7.需作含醇量测定的制剂是()。 B 流浸膏剂

8.浸出药剂是一类比较复杂的药剂,其主要特点体现在()。 B 具有原药材各浸出成份的综合疗效

9.流浸膏剂是指药材用适宜的方法浸出有效成分,并调整浓度至规定标准,通常为()。D 每ml与原材料1g相当

1.下列属肥皂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是 A 硬脂酸钾

2.下列表面活性剂有起昙现象的主要是哪一类 C 吐温

3.表面活性剂中毒性最大的是 C 非离子型

4.最适合作W/O型乳剂的乳化剂的HLB值是 B HLB值在3~8

1.已知某药为一级反应,k为反应速度常数,则有效期为 A t0.9=0.105/k

2.对药物制剂稳定性有影响的处方因素是C溶液的pH值

3.下列不属于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处方因素是( )。C 离子强度

4.盐酸普鲁卡因的降解的主要途径是( )。A 水解

5.Vc的降解的主要途径是( )。 B 氧化

6.关于药物稳定性叙述错误的是( )。C 一级降解反应的药物,药物有效期与反应物浓度有关

7.关于药物稳定性的酸碱催化叙述错误的是( )。D 在pH—速度曲线图最低点所对应的横座标,即为最稳定pH

8.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制剂因素不包括( ) D 温度

9.影响药物稳定性的环境因素不包括( ) B pH

10.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外界因素的是A 温度

11.下列属于药物制剂化学稳定性的是( )C 制剂中药物的氧化、水解

12.对于固体制剂,延缓药物降解措施有( )D 以上措施均可采用

13.加速试验要求在什么条件下放置6个月( )A 40℃,RH75%

14.某药降解服从一级反应,其消除速度常数k=0.0096天—1,其有效期为C 11天

15.是在接近药品的实际贮存条件25±2℃下进行,其目的是为制订药物的有效期提供依据C 长期试验

16.对于药物降解,常用降解百分之多少所需的时间为药物的半衰期 D 50%

17.注射剂稳定性重点考察项目( )B 性状、含量、pH值、可见异物、有关物质

18.应重点考查性状、含量、沉降体积比、再分散性及有关物质C 口服混悬液

19.应重点考查性状、含量、崩解时限或溶出度及有关物质( )。A 片剂

20.应重点考查外观色泽、含量、pH值、可见异物及有关物质( ) B 注射剂

21.下列不属于胶囊剂稳定性重点考查项目的是( )。 D 崩解时限

22.药物稳定性预测的主要理论依据是( )。 B Arrhenius指数定律

23.在药物稳定性试验中,常用降解百分之多少所需的时间为药物的有效期( )。 B 10%

24.能全面真实地反映药剂的稳定性的是() B 长期稳定性实验

1.下述中哪相不是影响粉体流动性的因素()。C 加入其他成分

2.中国药典六号筛相当于工业筛 A 100目

3.流动性好的粉体,其体止角一般为 B θ≤30o

4.我国工业标准筛号常用目表示,目系指C 每英寸长度内所含筛孔的数目

5.中国药典中关于筛号的叙述,哪一个是正确的B 一号筛孔最大,九号筛孔最小

一、名词解词

一、1置换价:栓剂药物重量与同体积基质重量之比值 2.凝胶剂:指药物与能形成凝胶的辅料制成溶液、混悬或乳状液型的液体或半固体制剂

1.防腐:用物理或化学等方法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的手段

2.灭菌:用物

理或化学等方法杀灭或去除所有致病微生物繁殖体和苞芽

的手段3.热原:注射后能引起人体特殊致热反应的物质 4.等张溶液:是指与红细胞张力相等的溶液 5.等渗溶液:指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溶液

固体分散技术:是指将难溶性药物分散在另一种固体分散载体中的新技术TDDS (经皮治疗制剂)透皮给药系统或透皮治疗制剂

微型包囊利用高分子材料(通称囊壁),将药粉微粒或药液微滴包埋成微小囊状物的技术。

靶向制剂:是指能将治疗药物专一性地导向所需发挥作用的部位(靶区),而

对非靶组织没有或几乎没有相互作用的制剂。

缓释制剂:是指通过延缓药物从该剂型中的释药速率,降低药物进入机体的吸收速率,从而起到更佳的治疗效果的制剂

.昙点:当温度上升到一定程度时,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溶解度急剧下降并析出,溶液出现混浊,此时的温度称为浊点或昙点

增溶:是某些难溶性药物在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在溶剂中增加溶解度并形成溶液的过程

3.HLB值表面活性剂的亲水亲油平衡值。

CRH:临界相对温度堆密度:指单位容积微粉的质量休止角:表示微粒间作用力的主要方法之一

醑剂指挥发性药物的农乙醇溶液

剂型:为适应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称为药物剂型,简称剂型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标准、规格的法典,一般由国家药典委员会组织编撰,并由政府颁布、执行,具有法律约束力

生物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及其制剂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过程,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生物因素与药效之间关系的一门科学,,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机体的生物因素和药效之间相互的科学

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是药品生产过程中,用科学、合理、规范化和方法来保证生产优良药品的一套系统的、科学的管理规范,是药品生产和管理的基本准则。

法定处方:是指经国家法定部门审核批准发布的如《国家药典》、《制剂规范》中的处方,一般多用于配制制剂,具有法律约束力,这类处方配制的制剂又称为“法定制剂

抛射剂:是气雾剂的喷射动力来源,可兼做药物的溶剂或稀释剂

1.溶出度:按药典方法在一定时间内药物从固体制剂溶入介质中的累计百分率

2.崩解度:固体制剂在检查时限内全部崩解或溶解成碎粒的过程

3.倍散:在小剂量的剧毒药中添加一定量的填充剂制成的稀释散

填空题

药品的国家标准是指中国药典和SFDA颁布的标准。

药剂学是以多门学科为理论基础的综合性技术学科,已形成的分支有:工业药剂学、生物药剂学、物理药剂学等学科。

用干胶法制备乳剂,初乳中油、水、胶的比例是:植物油时4:2:1,挥发油时2:2:1,液体石蜡时3:2:1。

.药物制剂稳定性研究范围包括化学,物理,生物三个方面。

.制剂中药物的化学降解途径主要是水解和氧化两个途径。

浸出的基本方法有:煎煮法,浸渍法,渗漉法。

.浸出新鲜易膨胀药材宜选用浸渍法,要制备高浓度制剂宜选用渗漉

法。

常用的浸出溶剂是水和乙醇。

眼膏剂常用的基质,一般用凡士林8份,液状石蜡 1 份,羊毛脂1份。栓剂作全身给药应用时,应塞入距肛门口约 2 cm处为宜。

膜剂除可作皮肤表面用药外,还可供口服,口含,舌下等药用

注射剂pH值要求与血浆接近,一般控制pH在4-9 范围内。

湿热灭菌法可分为煮沸灭菌法,巴氏消毒法,高压蒸汽灭菌法等方法。

.制药企业厂区一般要求控制区的洁净度为10级,洁净区为1万级,无菌区为100 级。

输液剂大生产中主要存在澄明度,染菌和热原反应三个问题。

眼膏剂常用的基质,一般用凡士林8份,液状石蜡1份,羊毛脂1份。

.热原的主要污染途径有:原辅料和溶剂,管道和容器和临床输液过程等。

.输液剂一般分为电解质输液,营养输液,胶体输液和含药输液四大类。

紫外线灭菌是无菌室灭菌的常规方法,一般在每天工作前开启紫外灯1 h左右,操作间歇中亦应开启0.5-1h。

.片剂包衣的基本类型有:包糖衣,包薄膜衣,包肠溶衣。

片剂常用的辅料有稀释剂,粘合剂,润滑剂,崩解剂四种类型。一般的散剂要求能通过 6 号筛,外用散要求能通过7 号筛。

按医疗用途,气雾剂可分为呼吸道吸入用,空间消毒用和皮肤和黏膜用三大类。

气雾剂是由抛射剂、药物与附加剂、耐压容器和阀门系统组成。

三、判断题

1.粉粒的休止角越大,其流动性越好。×()

2.药物的CRH值大,越容易吸湿。×()1.药典是唯一的国家药品标准。×

1.酊剂中乙醇最低浓度为30%(ml/ml)。(√)

2.苯甲酸在pH4条件下作用较好。(√)

3糖浆剂含糖量应不低于45%(g/ml)。( √ )

1.同温度下,湿热灭菌效果优于干热灭菌。√

2.我国洁净室要求室温为18~26℃。√

3..注射剂pH要求与血液相等,即pH7.4。×

4..粉针剂无澄明度检查的规定。×

5.输液剂要采用热压灭菌法灭菌。√

6. 注射用水实质上是灭菌蒸馏×

7.目前各国药典法定的热原检查方法仍为家兔法。√

8.只要保证输液剂中无热原,临床使用中就不会出现热原反应。×

9.同温度下,湿热灭菌效果优于干热灭菌。√

10.输液剂中不得添加任何抑菌剂。√

1.药典对颗粒剂粒度要求是能过一号筛,不能过四号筛。×

2.包衣片仅在包衣前检查片芯的重量差异。√

3..药物的CRH值大,越容易吸湿。×

4.片剂均要进行崩解时限检查。×

1.空胶囊共有8个规格,其中以5号最小。√

2.用滴制法制得的丸剂称滴丸。×

3.当药物的剂量小于100mg时,必须加入填充剂。×

1.软膏剂中不溶性药物应过六号筛。√

2.盐酸金霉素、盐酸四环素等宜用乳剂型基质制备软膏。×

3.羊毛脂不能单独用作基质,通常与凡士林合用。√

1.“起昙”现象可发生于各类表面活性剂中。×

()

2尼泊金乙酯在水中溶解度小,常用吐温增溶。×

()

3.HLB值在8-18的表面活性剂适合作O/W型乳化剂。√

()

4.各类表面活性剂HLB值均在0-20范围内。×

( )

1.同种药物不同剂型的制剂稳定性考察项目不同。√( )

五、问答题:

1.简述药物剂型的选择的基本原则,并各举一例。

答:1.根据防治疾病的需要选择剂型.A据不同病情病因选择剂型(急症、慢性病)B.根据不同病变部位选择剂型(皮肤、局部),C.还有根据治疗的特殊需要,制成的缓释制剂,靶向制剂,控释制剂。 2.根据药物性质选择剂型,A.药物性质不同,剂型不同(药物的溶解性、味)如:难溶性、挥发油、苦不易口服液体剂型,B.根据药物稳定性选择剂型(化学稳定性)如:青霉素、红霉素,C.降低药物毒副作用和刺激性的(毒性、刺激性)如:胃肠刺激(注射、皮肤)毒性大(靶向)3.根据生物药剂学和药动学特征选择,4、根据生产条件和五方便的要求选择,五方便:服用、携带、生产、运输、贮藏方便。

2.药物剂型按分散系统分类可分为哪几类?举例说明

可分为溶液型:如复方碘溶液。胶体溶液型:如盐酸曲马多胶浆剂。乳剂型:如鱼肝油乳。混悬型:小青龙合剂。气体分散型:如布地奈德气雾剂。微粒分散型:如恩诺沙星微囊剂。固体分散性:如富马酸喹硫平片。

1.液体药剂按分散系统分类有哪大类?各举一例(8分)

答:1、均相液体制剂,①低分子溶液剂:如复方碘溶液②高分子溶液剂如聚乙希醇2、非均相液体制剂;①溶胶剂:如盐酸曲马多胶浆剂②乳剂:如鱼肝油乳③混悬剂如复方硫磺洗剂

2。用Stokes定律说明增加混悬剂动力学稳定性的主要方法。混悬剂常用的稳定剂有哪几类?各举一例说明。*

增加混悬剂动力学稳定性的主要方法是:尽量减小微粒的半径,以减小沉降速度,增加分散介质的粘度,向混悬剂中加入高分子助悬剂,以减小固体微粒与分散介质间的密度差。

助悬剂:甘油;润湿剂:吐温类;絮凝剂与反絮凝剂:AICI3

1.简述注射用水的质量要求,用箭头标写出综合法制备注射用水的工艺流程。

注射用的质量应符合药典要求,除无机盐和重金属等指标符合蒸馏要求外,其PH 应为5.0-7.0,热原检查符合规定,且在制备后12小时内完成。

自来水---- 细过滤器------电渗析或反渗透装置-----离子交换树脂-----多效蒸馏机----- 热贮器-----注射用水

2.简述输液剂的类型及质量要求;输液剂大生产中主要存在的三个问题是什么?简述其解决方法。

输液剂型种类有①电解质输液②胶体输液③营养输液,输液剂的质量要求与注射剂基本一致①无菌、无热原及澄明要求更加严格②pH在保证疗效和稳定的基础上力求接近人体③渗透压为等渗或偏高渗④不能引起血象的任何异常变化⑤不能有产生过敏的异常性蛋白及降压物质⑥不得添加任何抑菌剂,贮存中稳定

输液剂生产中存在澄明度,染菌,热原三大问题,解决方法:应严格控制辅料质量,严格遵循SOP安装终端滤器;尽量减少生产过程中污染,严格灭菌,严格包装;生产中严格控制污染途径,临床上尽量使用一次性输液器

3.简述热原的性质和热原的污染途径,,并举出二种以热原性质为依据的除热原方法

4.简述层流洁净空气技术的特点。

①粒子流的连续稳定运动形式,粒子不易凝结且能提高空气流速,使粒子能在空

气中浮动不沉降蓄积;②室内空气持续运动不停滞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③在外界空气经过净化后进入室内,使其达到无菌状态;④气流能快速带走洁净室内的污染物;⑤避免不同的粉末交叉污染,保证质量。

1.片剂包衣有哪几种类型?简述片剂包衣的目的

片剂包衣有糖衣和薄膜衣,薄膜衣又分为胃溶型、肠溶型和水不溶型。

包衣的目的:1、避光,防潮,增加药物稳定性、遮盖药物的不良气味、控制药物在胃肠道的释放部位和速度、将配伍禁忌药物隔离

2用箭头标写出全浸膏片湿法制粒压片制备工艺流程。

粘合剂润滑剂、崩解剂

药物

粉碎----过筛------混合-----制粒------干燥-----整粒-----混合-----压片

填充剂

3.片剂的质量检查项目包括哪几方面?哪些类型的药物要做溶出度检查。

质检项目有:外观性状检查,硬度和脆碎度,片重差异,崩解度检查,溶出度或释放度,含量均匀度。下列药物应进行溶出度检查:难溶或难吸收的药物;治疗量与中毒量接近的药物,要求速度与长效的药物;治疗严重疾病或急救用药物4、湿法制粒有哪些优点?片剂湿法制粒技术常用的方法有哪几种?

湿法制粒的颗粒具有外形美观、流动性好、耐磨性较强、压缩成型性好等优点。常用湿法制粒方法有:挤出制、搅拌制、喷雾干燥制、流化床制、转动制粒

5.简述粉碎操作对对制剂过程有何意义

有利于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溶出速度和生物利用度;有利于各成份的混合均匀,有利于提高固体药物在液体,半固体,气体药物中的分散度;有利于从天然药的中提取有效成份。

6.片剂的辅料有哪几类,各举一例说明

片剂的辅料有:稀释剂和吸收剂,如淀粉、润湿剂如乙醇,粘合剂如淀粉浆、崩解剂如干淀粉,润滑剂如滑石粉

1.表面活性剂按解离性能可分为哪几类?各举一例说明。

分四大类:①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如硬脂酸钠月桂醇硫酸钠等;②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如新洁尔灭;③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如吐温类;

④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如卵磷脂

1.哪些处方因素、外界因素对药物制剂稳定性有影响?

①处方因素有:pH值,广义的酸碱催化,溶剂,离子强度,表面活性剂以及半固体、处方中的赋形剂和附加剂;②外界因素有:温度、光线、空气、湿度和水分、金属离子及包装材料等。

2.试述防止药物水解,可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防止药物水解可采取在下措施1、调节PH,选用适当酸碱或缓冲剂调节PH 至最适当的范围,2、控制温度:根据温度对药物稳定性的影响,制定合理的工艺条件,3、改变溶剂或控制水份:对易解的药物制成液体药剂时,可部分或全部选用非溶剂,以减少药物的降解,对于含有易水解的药物的固体制度,应控制制剂的水份含量。

3.简述防止药物制剂氧化的措施和方法。

1、除去氧或减少空气中的氧接触的机会,

2、避光,对光敏感的药物,制备过程中应避光操作,并选择遮光包装材料包装,并避光储藏。

3、调节PH,一般调PH到偏酸性,

4、添加抗氧剂和金属络合剂。此外还可通过改进药物制剂或生产工艺,制成难溶性盐,以增加稳定性。

1.胶囊剂有哪些特点?哪些类型的药物不宜制成胶囊剂

胶囊剂可分为:硬胶囊剂,软胶囊剂和肠溶性胶囊剂。胶囊剂的特点为:能掩盖药物的不良嗅味、提高稳定性;药物的生物利用较高;可弥补其它固体剂型的不

足;含油量高的药物或液态药物难以制成丸剂、片剂等,但可制成软胶囊剂;可延缓药物的释放和定位释药。

不宜制成胶囊剂的药物有:

水溶液或稀的乙醇溶液、易溶性药物、刺激性药物、易风化药物、吸湿性药物

四、简答题

1.吸入气雾剂有哪几部分组成?气雾剂由药物与附加剂,抛射剂,耐压容器和阀门系统组成

2.简述栓剂的质量要求;栓剂作全身给药的应用特点(与口服比较)

栓剂的质量要求是:药物与基质混合均匀,外形圆整光滑,无刺激性;硬度适宜;塞入腔道后应能融化、软化或溶化,并与分泌液混合,逐渐释放药物。

栓剂作全身治疗与口服制剂比较,有如下特点:

①药物不受胃肠pH或酶的破坏而失去活性;

②对胃粘膜有刺激性的药物可用直肠给药,可免受刺激;

③药物直肠吸收,不象口服药物受肝脏首过作用破坏;

④直肠吸收比口服干扰因素少;

⑤对不能或者不愿吞服片、丸及胶囊的病人,尤其是婴儿和儿童可用此法给药;

⑥对伴有呕吐的患者的治疗为一有效途径。

1、.常用的浸出方法有哪几种,简述其应用特点

常用的浸出方法有:煎煮法,浸渍法,渗漉法等

1)煎煮法,适用于有效成分能溶于水,且对湿、热均较稳定的药材。

2)浸渍法,适宜于带粘性的药材;无组织结构的药材

3)渗漉法:主要用于对毒性药、成分含量低的的药材或贵重药材的浸出,以及高浓度浸出药剂的制备

2、简述蜂蜜炼制的目的及不同规格炼蜜的适用性。

五、处方分析*

(一)

1. 分析下列处方为何种剂型或制剂,指出标“*”号药物的作用。

处方:沉降硫磺30g 硫酸锌30g 樟脑醑250ml *羧甲基纤维素钠 5 g *甘油100ml 蒸馏水加至1000ml

答:醑剂,羧甲基纤维素钠:县悬剂;甘油:润湿剂;

2.写出上述处方的制备工艺。

取沉降硫磺置乳钵中,加甘油研成细糊状,硫酸锌溶于200ml水中,另取羧甲基纤维素钠加200ml蒸馏水制成胶浆,在搅拌下缓缓加入乳钵中研匀,移入量器中,搅拌下加入硫酸锌溶液,搅匀,搅拌下以细流加入樟脑醑,加蒸馏水至全量,搅匀,即可

(二)

1.下列处方为何种剂型或制剂,指出标“*”号药物的作用

处方:

碘 5g *碘化钾 10g 蒸馏水适量共制成100ml

碘:助溶剂 *碘化钾:助溶剂

2.写出以上处方的制备工艺。

溶化碘化钾时尽量减少加水,加蒸馏水至100ml既得

(三)

1. 分析下列处方为何种剂型或制剂,指出标“*”号药物的作用。

处方:鱼肝油500ml *阿拉伯胶粉125g 西黄蓍胶粉7g *尼泊金乙酯0.5g 蒸馏水加至1000ml

本制剂为鱼肝油乳,属于乳浊液型液体药剂,*阿拉伯胶粉:O/W型乳化剂,*尼泊金乙酯:防腐剂

2、写出上述处方的制备工艺。

鱼肝油与阿拉伯胶粉研匀,一次加入250ml蒸馏水,用力沿着一个方向研磨制成初乳,加尼泊金乙酯,再缓缓加入西黄蓍胶粉,加蒸馏水至全量,搅匀,既得

处方:维生素C(主药)104g *EDTA-2Na 0.05g

*碳酸氢钠49 g *亚硫酸氢钠2g

注射用水加至1000ml

1.说明“*”物的作用

*EDTA-2Na:金属离子络合剂*碳酸氢钠:PH调节剂*亚硫酸氢钠:抗氧剂

2.判断上述处方属何种剂型,写出该剂型的基本制备工艺。

注射剂,制法:在配制容器中,加入配制总量80%的注射用水,通二氧化碳饱和,加维生素C溶解后,分次缓缓加入碳酸氢钠,搅拌使完全溶解,加入预先配制好的EDTA-2Na和亚硫酸氢钠溶液,搅拌均匀,调节PH6.0-6.2,添加CO2饱和的注射用水至足量,用垂熔玻璃漏斗与膜滤器过滤,溶液中通CO2,并在CO2气流下灌封,最后于100℃流通蒸汽灭菌15min

处方:SMZ 400g TMP80g *淀粉40g

*10%淀粉浆24g *干淀粉23g *硬脂酸镁3g 制成1000片

1.说明“*”物的作用。(4分)

*淀粉:填充剂*淀粉浆:粘合剂*干淀粉:崩解剂*硬脂酸镁:润滑剂

2.写出湿制颗粒压片法制备该制剂的基本工艺流程。(6分)

将SMZ TMP过80目筛,与淀粉混匀,加淀粉浆制软材,用14目筛制粒后,置70℃-80℃干燥后用12目筛整粒,加入干淀粉及硬脂酸镁混匀后压片,既得

五、处方分析*

1. 分析下列处方为何种剂型或制剂,指出标“*”号药物的作用。

处方:硬脂酸100g 蓖麻油100ml 液体石蜡100g *三乙醇胺8g *甘油40g 蒸馏水452g 软膏剂,乳剂型基质

2.写出上述处方的制备工艺。

将硬脂酸100g 蓖麻油100ml 液体石蜡100g置蒸发皿中,在水浴上加热(75-80度)使融化,另取三乙醇胺 8g *甘油40g 蒸馏水452g 混合,加热至同温度,缓缓加入油相中,边加边搅直至乳化完全,放冷既得。

广东药学院药学专业介绍

药科学院 添加作者:admin 浏览总数:19143 005 药学(本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广东省名牌专业) 本专业培养面向药物研究开发机构、制药企业、医药公司、医药院校、医院药房、药品流通企业等单位,具备从事药物研究、生产、检验、流通、使用领域所需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高级应用型药学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药理学、临床医学概论、生药学、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分析、药事管理学、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 本科,基本学制四年,实行弹性学制。符合条件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006 药学(药物分析) (本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广东省名牌专业) 本专业培养面向药物研究与开发单位、医药院校、医院药房、药品生产和流通企业、药品检验和药事管理等部门从事药物研究与开发、生产、质量监控、管理和监督合理用药的高级应用型药学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药理学、临床医学概论、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分析、药事管理学、体内药物分析、中药制剂分析。 本科,基本学制四年,实行弹性学制。符合条件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018 药学(医院药学) (本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广东省名牌专业) 本专业培养面向大、中型医院、药房、高等医药院校、医药科学机构、药品流通企业、药检所与医药监督管理等单位,具备从事临床合理用药、治疗药物监测、新药临床评价和医药事业管理的高级应用型药学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药理学、临床医学概论、药物治疗学、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剂学、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药物分析、药事管理学。 本科,基本学制四年,实行弹性学制。符合条件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039 药学(医药事业管理(英语特色班)) (本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广东省名牌专业) 本专业培养面向政府部门、高等院校、医药工商企业及药品监督管理等单位,具备从事管理及相关

生物药剂学与药代动力学复习资料

1.生物药剂学(Biopamaceutics)是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过程,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和人体生物因素与药效的关系的一门科学。 吸收(Absorption):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体循环的过程。 分布(Distribution):药物进入体循环后向各组织、器官或者体液转运的过程。 代谢(Motabolism):药物在吸收过程或进入体循环后,受肠道菌丛或体内酶系统的作用,结构发生转变的过程。 排泄(Excretion):药物或其代谢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 影响药物疗效的因素 一剂型因素 狭义普通剂型:片剂、胶囊剂、注射剂等 广义: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剂型及用药方法、辅料性质与用量、配伍及相互作用,工艺过程、操作条件及贮存 二生物因素种族性别年龄、生理和病理、遗传 2.生物膜 结构:主要是脂质、蛋白质和少量糖类组成。细胞膜经典模型,疏水在内亲水在外的脂质双分子层;生物膜液态镶嵌模型,镶嵌有蛋白质的流体脂双层;晶格镶嵌模型,流动性脂质的可逆性变化 性质:①.不对称性②.流动性③.半透性 3. 药物的跨膜转运途径与机制(细胞通道转运和细胞旁路通道转运) 转运机制: ⑴被动转运passive transport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扩散,都不需载体,不耗能,无膜变形。 单纯扩散浓度差一级速率过程,服从Fick’s扩散定律:dC/dt=DAk(C GI-C)/h。 膜孔转运大分子药物或与蛋白质结合药物不通过,孔内为正电荷,利于阴离子通过。 被动转运特点①顺浓度梯度②不需要载体③膜对药物无选择性④不消耗能量⑤扩散过程与细胞代谢无关⑥不受细胞代谢抑制剂影响⑦不存在转运饱和现象和同类物竞争抑制现象 ⑵载体媒介转运carrier-mediated transport借助生物膜上的载体蛋白作用,使药物透过生物膜而被吸收的过程 ①促动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特点a特殊蛋白帮助b高浓度到低浓度c饱和d 竞争 ②主动转运active transport特点a逆浓度梯度b消耗能量c有载体参与d有竞争现象e结构特异,受代谢抑制剂影响 ⑶膜动转运入胞作用(胞饮和吞噬)出胞作用 4.小肠是药物吸收的主要部位,也是药物主动转运吸收的特异部位。小肠的PH是5~7.5是弱碱性药物吸收的最佳环境。原因:环状褶皱、绒毛和微绒毛的存在,和小肠绒毛内的很

循环水处理药剂技术要求

循环水情况及药剂技术要求 一、循环水系统情况 化工公司目前循环水运行情况分为合成氨一分厂循环水系统,合成氨二分厂循环水系统,硝酸分厂循环水系统以及联碱分厂循环水系统。其中,各循环水系统运行情况如下表: 合成氨一分厂循环水(单位:m3/h、m3) 合成氨二分厂循环水 硝酸分厂循环水 联碱分厂循环水

二、水质情况分析 水质情况分析见下表: 合成氨一分厂补水参数(原水) 合成氨二分厂补水参数(原水)

说明:合成循环水在枯水季节补充原水,丰水季节补充软水硝酸分厂补水参数(原水) 说明:循环水主补充补充原水,适当补充软水; 联碱分厂补水参数

其中,Ca2+、总碱度数据根据平均值计算求得。 四、水质控制标准

五、循环水药剂要求 1、循环冷却水系统水处理采用的氧化性杀菌剂、非氧化 性杀菌灭藻药剂应执行最新国家标准,无国家标准的执行行业标准或企业标准,同时要求杀菌灭藻处理后指标不低于国家标准。 2、循环冷却水处理应符合GB50050—2007《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同时水处理药剂也应符合GB或其它部颁、行业的最新标准。 3、阻垢缓蚀剂药品采用有机膦复合配方(要求排污水磷酸盐以P计< 0.5mg/l)。 4、循环水水处理达到的指标(GB50050—2007): 污垢热阻值:< 0.00034 ㎡ K/W 腐蚀率:钢管管壁<0.075mm/a,无明显孔蚀现象。 铜、铜合金和不锈钢<0.005mm/a,无明显孔蚀现象。 测试管粘附速率<15mcm。

5、卖方提供的水处理药剂应有有效成分含量、活性物含量、活性组分、固含量、固体含量等指标。其鉴定执行相关标准。 6、循环水系统换热器有板式换热器、管程换热器、壳程换热器。材 质有不锈钢、碳钢、合金钢(Q235-B、16Mn、16MnR、Q345R、0Cr18Ni9、 00Cr19Ni10等)。 7、水处理方案考核、验收: 7.1 周期性验收考核: 在循环水系统正常运行后,现场采用挂片监测,挂片数据为参考(现场监测换热器水流速0.8~1.0m/s,进出口水温差10℃±1.0℃),每月取管一次,试片每月取片一次的情况下进行考核,要求达到本规格书技术要求中第4条内容。第一次考核不合格,卖方应及时进行处理,连续两次考核不合格买方有权终止合同,更换服务厂家。 7.2 年度验收考核: ① 年度应达到或优于周期性验收指标。 ② 在系统出现泄露或其它原因非正常运行时,控制指标数据在恢复正常期之前,不纳入考核。 ③ 水冷设备结垢腐蚀的最终检验,以工艺装置水冷器的实际检测为准。以监测换热器试管、试片监测数据为参考。 8、其它说明 8.1 卖方在投标时至少应从以下几方面响应。

生物药剂学与药代动力学名词解释培训资料

生物药剂学与药代动力学名词解释

吸收: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体循环的过程。 分布:药物从体循环向各组织、器官或体液转运的过程。 代谢:药物在吸收过程或进入体循环后,受肠道菌丛或体内酶系统的作用,结构发生转变的过程。 排泄:药物及其代谢物排出体外的过程。 首过效应:在肝药酶作用下,药物可产生转化而使药物进入体循环前降解或失活,这种作用称为肝首过效应。 肝肠循环:经胆汁排入肠道的药物在肠道中又被重新吸收,经门静脉又返回肝脏的的现象。肾小球滤过率:每分钟由两个肾的肾小球滤过的血浆总体积 血脑屏障:脑组织对外来物质有选择的摄取的能力称为血脑屏障。 肾清除率:在一定时间内(通常以分钟计),肾能使多少容积血浆(通常以毫升计)中的药物清除出去的能力 药物动力学:是应用动力学的原理与数学的处理方法,研究药物通过各种途径给药后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的量变规律的学科,致力于用数学表达式阐明不同部位药物浓度与时间的关系。 隔室模型:将整个机体按动力学特征划分为若干个独立的隔室,把这些隔室串接起来构成的足以反映药物动力学特征的模型。 速率常数:描述速率过程变化快慢的参数。 生物半衰期:是指药物在体内的量或血药浓度通过各种途径消除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表观分布容积:假设在药物充分分布的前提下,体内全部药物按血中同样浓度溶解时所需的体液总容积。 清除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从体内消除的药物表观分布容积数。

多剂量函数: 稳态血药浓度:药物进入体内的速率等于从体内消除的速率时的血药浓度。 达坪分数:达坪分数是指n次给药后,血药浓度相当于坪浓度的分数。 滞后时间:血管外给药后,药物往往不能立即从给药部位吸收进入血液循环。从开始给药到血液中出现药物所需的时间称为滞后时间。 负荷剂量:为尽快达到有效治疗浓度,在静脉滴注前或重复给药的首次给一个较大的剂量使血药浓度达到有效治疗浓度。 平均稳态血药浓度:当血药浓度达到稳态后,在一个剂量间隔时间内,AUC除以时间间隔τ所得的商称为平均稳态血药浓度。 蓄积系数:又叫蓄积因子或积累系数,系指稳态血药浓度与第一次给药后的血药浓度的比值,以R表示。 波动度:系指稳态最大血药浓度与稳态最小血药浓度之差与平均稳态血药浓度的比值。 零阶矩: 一阶距: MRT:代表给药剂量或药物浓度消除掉63.2%所需的时间 生物利用度:指剂型中的药物被吸收进入体循环的速度与程度。 生物等效性:指一种药物的不同剂型在相同试验条件下,给以相同剂量,反映其吸收程度和速度的主要药动学参数无统计学差异。 药学等效性:如果两制剂含等量的相同活性成分,具有相同的剂型,符合同样的或可比较的质量标准,则可认为他们是药学等效的。 治疗等效性:如果两制剂含相同的活性成分,并且临床上显示相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可以认为两制剂具有治疗等效性。

(完整版)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名词解释大全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名词解释大全 ①生物药剂学:是研究药物极其剂型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的过程,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机体生物因素和药效之间相互的科学。 ②治疗药物监测(TDM)又称临床药动学监测,是在药动学原理的指导下,应用灵敏快速分析技术,测定血液中或其他体液中药物的浓度,分析药物浓度与疗效及毒性间的关系,进而设计或调整给药方案。临床意义:1.使给药方案个体化,2.诊断和处理药物过量中毒3.进行临床药动学和药效学的研究 4.探讨新药给药方案 5.节省患者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成功率 6.降低治疗费用 7.避免法律纠纷。 ③分布(distribution):药物进入循环后向各组织、器官或者体液转运的过程。 ④代谢(metabolism):药物在吸收过程或进入人体循环后,受肠道菌丛或体内酶系统的作用,结构发生转变的过程。又叫生物转化。 ⑤吸收:是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人体循环的过程。 ⑥排泄(excretion):药物或其代谢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 ⑦转运(transport):药物的吸收、分布和排泄过程统称转运。 ⑧处置(disposition):分布、代谢和排泄的过程。 ⑨清除(elimination):代谢与排泄过程药物被清除,合称为清除。 ⑩BCS: 是依据药物的渗透性和溶解度,将药物分成四大类,并可根据这两个特征参数预测药物在体内-体外的相关性。 11 表观分布容积(apparent volume of distribution):是体内药量与血药浓度相互关系的一个比例常数,它可以设想为体内的药物按血浆浓度分布时,所需要体液的理论容积。Dn::溶出数。Do:计量数。An:吸收数 12 清除率:是单位时间内从体内消除的含血浆体积或单位时间丛体内消除的药物表观分布容积。 13 体内总清除率:是指机体在单位时间内能清除掉多少体积的相当于流经血液的药物。 14 生物利用度(Bioacailability,BA):是指剂型中的药物被吸收进入体循环的速度和程度。是评价药物有效性的指标。通常用药时曲线下浓度、达峰时间、峰值血药浓度来表示。(它的吸收程度用AUC表示,而且吸收速度是以用药后到达最高血药浓度的时间即达峰时间来表示。)评价指标AUC,Tmax,Cmax。 15 绝对生物利用度(absolute bioavailability, Fabs):是药物吸收进入体循环的量与给药剂量的比值,是以静脉给药制剂为参比制剂获得的药物吸收进入体循环的相对量。 16 相对生物利用度(relative bioavailability,Frel):又称比较生物利用度,是以其他非静脉途径给药的制剂为参比制剂获得的药物吸收进入体循环的相对量,是同一种药物不同制剂之间比较吸收程度与速度而得到的生物利用度。 17 生物等效性(Bioequivalence,BE):是指一种药物的不同制剂在相同试验条件下,给以相同剂量,反映其吸收程度和速度的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无统计学差异。 18 药学等效性(Pharmaceutical equivalence):如果两制剂含等量的相同活性成分,具有相同的剂型,符合同样的或可比较的质量标准,则可以认为它们是药学等效性。 19 首关效应:药物在消化道和肝脏中发生的生物转化作用,使部分药物被代谢,最终进入体循环的原型药物量减少的现象。 20 药代动力学:应用动力学原理和数学模型,定量的描述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随时间变化的动态规律,研究体内药物的存在位置、数量与时间之间的关系的一门科学。。 21 速率常数:是描述速度过程重要的动力学参数。速率常数越大,该过程进行也越快。单位为min-1或h-1。 22 生物半衰期:是指药物在体内的药物量或血药浓度通过各种途径消除一半所需要的时间,用t1/2表示。特点:一级速率过程的消除半衰期与剂量无关,而消除速率常数成反比因而半衰期为常数。 23 滞后时间:有些口服制剂,服用后往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吸收,滞后时间是指给药开始只血

循环水药剂添加方案

冷却水处理药剂填加方案 一、性能与用途 循环水缓蚀阻垢剂AVISTA由有机膦酸、聚羧酸、含磺酸盐共聚物、唑类等组成,对水中的碳酸钙、磷酸钙等均有很好的螯合分散作用,并且对碳钢、铜具有良好的缓蚀效果,循环水阻垢剂AVISTA主要用于循环冷却水系统阻垢缓蚀,如电厂、化工厂、印染厂、中央空调等循环冷却水系统,其阻垢力强、缓蚀效果好,可实现高浓缩倍率下运行。 二、技术指标 三、使用方法 将每天所需的循环水缓蚀阻垢剂AVISTA加入塑料加药桶(或箱)内,为方便使用可加水稀释后用计量泵或通过调节阀门将药剂在循环泵入口处(即集水池出口处)连续加入。循环水缓蚀阻垢剂AVISTA加药浓度一般为5-20mg/L(以补充水量计)。 四、包装与贮存 循环水缓蚀阻垢剂AVISTA用塑料桶包装,25kg/桶或根据用户需要确定;贮存于阴凉干燥处,贮存期十二个月。 五、安全与防护 缓蚀阻垢剂AVISTA为弱酸性,操作时注意劳动保护,应避免与皮肤、眼睛等接触,接触

后用大量清水冲洗。 说明:实际加药量应依据现场运行情况及水质情况进行调整。在大量排污和补水后,应适当增加投药量以维持循环水中药剂的有效含量。 A)阻垢缓蚀剂A VISTA 的日常投加方案 加药方式:采用冲击式加入,春夏季每月2-3次;冬季每月1-2次,每次加药量60-100mg/L。 具体加药周期及加药量也可视循环水结垢情况而定,每次补水投加量100mg/L。 加药量:1) AVISTA 加药量(次/kg)=总储水量m3×要求剂量(mg/L)/1000 加药地点:吸水池内(远离排污口)C)控制指标超标处理方法当循环水各项指标超出规定时,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首先应采取加大排污量,同时补充等量一次水的方式解决;或者补入适量的脱盐水。大量排补水后,应补入相应剂量的阻垢缓蚀剂。

循环水系统水处理加药细则

循环水系统 | 水处理加药人员日常工作细则 水处理加药人员日常工作细则 一、加药人员操作规程 1、加药原则 (1)必须准确、按时、按量进行加药; (2)采用间断排污时,应在排污之后加药; (3)每次在配药前,均需将配药桶冲洗干净后,才能将药剂倒入配药桶中,且将药剂加完后均需对配药桶冲洗2~3次; (4)如采用两种杀菌灭藻剂应交替投加,且加入时间间隔均匀分布; (5)加入杀菌灭藻剂的当天不投加阻垢缓蚀剂; (6)详细记录日常加药情况及排污置换情况。 2、加药方式 根据系统现状和药剂特性,可将杀菌灭藻剂直接加入集水池中。阻垢缓蚀剂的加药方式为:在循环冷却水集水池旁配置一配药槽,配药槽上部有补水管,下部有排污口,药剂加入配药槽中用补充水稀释后,用计量泵连续均匀地逐渐加入集水池中. 3、加药位置 药剂加入集水池中不要靠近排水口,以免药剂不进入循环水系统就被直接排走;药剂在池中要有一个混合的时间,使其混合均匀;不要靠近某一台泵的入口加药,这样会造成药剂浓度分布不均匀。 4、加药方法

(1)阻垢缓蚀剂的加入方法:按量将药剂加入已洗净的配药桶中,在不断搅拌下加入补充水将药剂稀释3~5倍左右(稀释的目的是为了平衡加药时间,根据需要也可以不稀释),搅拌混匀后,开启加药泵调节加药阀,使药剂连续均匀地加入集水池中,并控制在20~24小时以内加完。 (2)杀菌灭藻剂的加入方法:采用冲击间歇式投加方式进行操作,按量将药剂直接加入集水池中,使循环水在一段时间里保持相当的药剂浓度,从而获得最有效的杀生和剥离效果。 5、注意事项 (1)将水处理药剂按牌号整齐堆放于库房中,以免混淆、错用。 (2)需根据水质化验结果(浓缩倍数、浊度、总磷)与循环水控制指标及加药表进行对照,按要求进行排污、置换或加药操作。 (3)加药人员在进行操作时,应穿戴好防护用品,避免药剂与皮肤和眼睛直接接触。如果不慎将药剂与皮肤接触,应立即用大量清水进行冲洗干净。 (4)投加水处理药剂的方法,需严格按有关要求执行,并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二、循环冷却水运行操作控制 1、根据每天水质分析化验结果,对排污水量、补充水量及加药量进行必要的控制,使之达到要求指标。

生物药剂与药物动力学名词解释)

1.药理学(pharmacology):是研究药物与机体间相互作用规律和机理的一门学科。药物、机体、相互作用。 2.药物(drug):是指能影响机体生理、生化和病理过程,用于治疗、预防、诊断疾病和控制生育的化学物质。 3.毒物(poison,toxicant):指损害机体的一类化学物质。毒物与药物之间并无绝对的界限,仅存在着剂量的差别。 药理学的两个方面:(1)药物效应动力学(pharmacodynamics):简称药效学,主要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其规律,阐明药物防治疾病的机制。 药物代谢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 ):简称药动学,主要研究机体对药物处置的过程。包括药物在机体内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或称代谢)、排泄及血药浓度随时间而变化的规律。 受体的基本概念受体是存在于细胞膜、细胞浆或细胞核上的大分子化合物(如蛋白质、核酸、脂质等),能与特异性配体(药物、递质、激素、内源性活性物质)结合并产生效应。与受体结合的特异性物质称为配体或配基。而受体上能与配体相结合的活性基团,称为受点或位点。 向下调节(衰减性调节):长期使用激动剂,可使受体数目减少;如用异丙肾上腺素治疗哮喘,可使受体向下调节,其疗效逐渐下降。 向上调节(上增性调节):长期使用拮抗剂,出现受体数目增加;如用普奈洛尔突然停药,可出现肾上腺素能受体向上调节,而引起反跳现象,表现为敏感性增高 激动剂也称完全激动剂,有很大的亲和力和内在活性,能与受体结合产生效应。 部分激动剂具有一定的亲和力,但内在活性低,与受体结合后只能产生较弱的效应,却因占据受体而能拮抗激动剂的部分生理效应。 竞争性拮抗剂虽具有较强的亲和力,能与受体结合,但缺乏内在活性,不能产生效应,同时由于占据受体而拮抗激动剂的效应。但可通过增加激动剂浓度使其达到单用激动剂时水平,称竞争性拮抗剂。 pD2 (亲和力参数):激动剂达最大效应一半时所需的浓度负的对数值。如-lg10 =7, -lg10 =4,此值越大,亲和力越大。但与浓度呈反比,实际浓度分别为10-7,10-4。 pA2 (拮抗参数):激动剂与竞争性拮抗剂合用时,激动剂浓度加倍,其效应曲线方能达到单用激动剂最大效应,此时所需拮抗剂浓度负对数值称为pA2。如-lg10 =7, -lg10 =4,此值越大,拮抗力越大。但与实际浓度呈反比,如10-7,10-4。 量反应:药理效应的高低或多少,可用数字或量的分级表示:如心率、血压、血糖浓度、尿量等,这种反应类型称量反应。半数有效量(ED50):指最大效应一半所用的药物剂量。质反应药理效应是用阳性或阴性来表示:如死亡、睡眠、麻醉、惊厥等出现不出现,结果以反应的阳性率或阴性率作为统计量。 半数有效量(ED50):指半数实验动物出现阳性反应的药物剂量。(质反应和量反应的半数有效量的概念不同) 半数致死量(LD50):指半数实验动物死亡的药物剂量。 治疗指数(TI):用LD50/ED50表示。数值越大越安全。 安全指数:用LD5/ED95表示。 安全范围:在临床上,有时也用药物的最小有效量和最小中毒量之间的距离表示药物的安全性,称安全范围。其距离愈大愈安全。 首过效应(第一关卡效应)口服药物在胃肠道吸收后,首先要经过门静脉到肝,再进人体循环。有些药物在通过胃、肠粘膜及肝时极易代谢,故进入体循环量减少,这种现象称首过效应。如硝酸甘油的首过效应可灭活约90%,因此口服疗效差,舌下给药可避免首过效应。

广东药学院药学专业药物化学期末考题

广东药学院药学专业03级药物化学期末考题 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下列药物中,其作用靶点为酶的是( ) A .硝苯地平 B .雷尼替丁 C .氯沙坦 D .阿司匹林 E .盐酸美西律 2.下列巴比妥类药物中,镇静催眠作用属于超短时效的药物是( ) A .巴比妥 B .苯巴比妥 C .异戊巴比妥 D .环己巴比妥 E .硫喷妥钠 3.有关氯丙嗪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发现其具有中枢抑制作用的同时,也发现其具有抗组胺作用,故成为三环类 抗组胺药物的先导化合物 B .大剂量可应用于镇吐、强化麻醉及人工冬眠 C .2位引入供电基,有利于优势构象的形成 D .与γ-氨基丁酸受体结合,为受体拮抗剂 E .化学性质不稳定,在酸性条件下容易水解 4.马来酸氯苯那敏的化学结构式为( ) A . B . N Cl N O O OH OH . Cl N N O O OH OH . C . D . N N O O OH OH . Cl N O O OH OH . Cl E . N N O OH OH . Cl 5.化学名为N-(2,6-二甲苯基)-2-(二乙氨基)乙酰胺盐酸盐一水合物的药物是 A .盐酸普鲁卡因 B .盐酸丁卡因 C .盐酸利多卡因 D .盐酸可卡因 E .盐酸布他卡因 6.能够选择性阻断β1受体的药物是( ) A .普萘洛尔 B .拉贝洛尔 C .美托洛尔 D .维拉帕米 E .奎尼丁 7.卡托普利分子结构中具有下列哪一个基团( ) A .巯基 B .酯基 C .(2R )甲基 D .呋喃环 E .丝氨酸

8.有关西咪替丁的叙述,错误的是() A.第一个上市的H2受体拮抗剂 B.具有多晶型现象,产品晶型与生产工艺有关 C.是P450酶的抑制剂 D.主要代谢产物为硫氧化物 E.本品对湿、热不稳定,在少量稀盐酸中,很快水解 9.临床上使用的萘普生是哪一种光学异构体( ) A.S(+) B.S(-) C.R(+) D.R(-) E.外消旋体 10.属于亚硝基脲类的抗肿瘤药物是() A.环磷酰胺B.塞替派C.卡莫司汀D.白消安E.顺铂 11.有关阿莫西林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临床使用左旋体B.只对革兰氏阳性菌有效C.不易产生耐药性 D.容易引起聚合反应E.不能口服 12.喹诺酮类药物的抗菌机制是() A.抑制DNA旋转酶和拓扑异构酶B.抑制粘肽转肽酶 C.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D.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 E.与细菌细胞膜相互作用,增加细胞膜渗透性 13.在地塞米松C-6位引入氟原子,其结果是() A.抗炎强度增强,水钠潴留下降B.作用时间延长,抗炎强度下降 C.水钠潴留增加,抗炎强度增强D.抗炎强度不变,作用时间延长 E.抗炎强度下降,水钠潴留下降 14.一老年人口服维生素D后,效果并不明显,医生建议其使用相类似的药物阿法骨化醇,原因是() A.该药物1位具有羟基,可以避免维生素D在肾脏代谢失活 B.该药物1位具有羟基,无需肾代谢就可产生活性 C.该药物25位具有羟基,可以避免维生素D在肝脏代谢失活 D.该药物25位具有羟基,无需肝代谢就可产生活性 E.该药物为注射剂,避免了首过效应。 15.下列药物中,哪一个是通过代谢研究发现的() A.奥沙西泮B.保泰松C.5-氟尿嘧啶D.肾上腺素E.阿苯达唑二.写出下列药物的化学名及临床用途(每题5分,共15分) 1. O F 2.

生物药剂学和药物动力学重点总结

1.生物药剂学(biopharmaceutics,biopharmacy)——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体内的吸收、 分布、代谢与排泄过程,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机体生物因素和药物疗效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2.生物药剂学的剂型因素和生物因素. 1剂型因素: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剂型及服法、辅料、药物配伍、工艺条件等。 2生物因素 3.口服药物消化道吸收的因素、解离度、脂溶性和分子量2、溶出速率3、药物 4.影响体内药物分布的主要因素:体内循环与血管透过性的影响、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能力、药物的的理化性质与透过生物膜的能力、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药物相互作用对分制的影响。 5.影响药物代谢的因素给药途径对药物代谢的影响、给药剂量和剂型对药物代谢的影响、药物光学异构性对药物代谢的影响、、酶抑制和诱导对药物代谢的影响、生理因素对药物 入体循环的过程。分布(Distribution):药物进入体循环后向各组织、器官或者体液转运的过程。代谢(Motabolism):药物在吸收过程或进入体循环后,受肠道菌丛或体内酶系统的作用,结构发生转变的过程。排泄(Excretion):药物或其代谢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转运(transport):分布和排泄过程统称为转运。处置(disposition):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称为处置。消除(elimination):代谢与排泄过程药物被清除,合称为消除。 5片剂口服后的体内过程有:片剂崩解、药物的溶出、吸收、分布、代谢、排泄。 7生物膜的结构:细胞膜的组成:①膜脂:磷脂、胆固醇、糖脂②少量糖③蛋白质。 生物膜性质:膜的流动性;膜结构的不对称性;膜结构的半透性。 8膜转运途径。细胞通道转运:药物借助其脂溶性或膜内蛋白的载体作用,透过细胞而被是小分子水溶性的药物转运吸收的通道。细胞旁路通道转运:是指一些小分子物质通过细胞间连接处的微孔进入体循环的过程。是脂溶性药物及一些经主动机制吸收药物的通道。 9药物通过生物膜的几种转运机制及特点: (一)、被动转运(passive transport)是指药物的膜转运服从浓度梯度扩散原理,即从高①.单纯扩散(passive diffusion) 又称脂溶扩散,脂溶性药物可溶于脂质而通过生物膜. 绝大多数有机弱酸或有机弱碱药物在消化道内吸收.1)药物的油/水分配系数愈大,在

广东药学院中药制剂分析试卷4

模拟试卷(四) 一、选择题 (一)A型题(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20分) 1.中医药理论在制剂分析中的作用是 A.指导合理用药B.指导合理撰写说明书 C.指导检测有毒物质D.指导检测贵重药材 E.指导制定合理的质量分析方案 2.中药质量标准应全面保证 A.中药制剂质量稳定和疗效可靠B.中药制剂质量稳定和使用安全 C.中药制剂质量稳定、疗效可靠和使用安全D.中药制剂疗效可靠和使用安全E.中药制剂疗效可靠、无副作用和使用安全 3.在薄层色谱鉴别中,如制剂中同时含有黄连黄柏原药材,宜采用 A.阳性对照 B.阴性对照 C.化学对照品对照 D.阳阴对照 E.对照药材和化学对照品同时对照 4.中药材、中药制剂和一些有机药物重金属的检出通常需先将药品灼烧破坏,灼烧时需控制温度在 A.400~500℃ B.500~600℃ C.600~700℃ D.300~400℃ E.700~800℃ 5.砷盐检查法中,制备砷斑所采用的滤纸是 A.氯化汞试纸 B.溴化汞试纸 C.氯化铅试纸 D.溴化铅试纸 E.碘化汞试纸 6.总灰分与酸不溶性灰分的组成差别在 A.有机物 B.硝酸盐 C.泥土 D.沙石 E.钙盐 7.既可用一个波长处的ΔA,也可用两个波长处的ΔA进行定量的方法是 A.等吸收点法 B.吸收系数法C.系数倍率法 D.导数光谱法 E.差示光谱法 8.评价中药制剂含量测定方法的回收试验结果时,一般要求 A.回收率在85%~115%、RSD≤5%(n≥5) B.回收率在95%~105%、RSD≤3%(n≥5) C.回收率在80%~100%、RSD≤10%(n≥9) D.回收率≥80%、RSD≤5%(n≥5) E.回收率在99%~101%、RSD≤0.2%(n≥3) 9.以C18柱为固定相,甲醇-水为流动相,采用RP-HPLC法测定某中药制剂中丹参酮II A含量时,若组分丹参酮II A峰前有一小峰,使其分离度、拖尾因子达不到要求,可通过下列哪一方法加以解决 A.改变测定波长 B.降低流动相流速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考试复习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 第一章 生物药剂学概述 1、 生物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过程,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机体生物因素和药物疗效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2、 研究生物药剂学的目的:为了正确评价药物制剂质量,设计合理剂型、处方及制备工艺,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使药物发挥最佳的治疗作用并确保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3、 影响剂型体内过程的剂型因素 药物的某些化学性质、药物的某些物理因素、药物的剂型及用药方法、制剂处方中所用的辅料的性质及用量、处方中药物的配伍及相互作用 4、 影响剂型体内过程的生物因素:种族差异、性别差异、年龄差异、生理和病理条件的差异、遗传因素 第二章 口服药物的吸收 1、被动转运的特点: (1)从高浓度侧向低浓度侧的顺浓度梯度转运; (2)不需要载体,膜对药物无特殊选择性; (3)不消耗能量,扩散过程与细胞代谢无关,不受细胞代谢抑制剂的影响; (4)不存在转运饱和现象和同类物竞争抑制现象; 2、膜孔转运中分子小于微孔的药物吸收快,如水,乙醇,尿素,糖类等。大分子药物或与蛋白质结合的药物不能通过含水小孔吸收。 3、主动转运的转运速率可用米氏(Michaelis-Menten )方程描述: 4、主动转运的特点 ①逆浓度梯度转运;②需要消耗机体能量;③需要载体参与;④速率及转运量与载体量及其活性有关;⑤存在竞争性抑制作用;⑥受代谢抑制剂影响;⑦有结构特异性和部位特异性 5、被动转运与载体媒介转运速率示意图,如右图 6、胃排空:胃内容物从胃幽门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 7、胃空速率:胃排空的快慢用胃空速率来描述。 8、影响胃空速率的因素:①食物理化性质的影响;②胃内容物黏度、渗透压; ③食物的组成;④药物的影响。 9、肝首过效应:透过胃肠道生物膜吸收的药物经肝门静脉入肝后,在肝药酶作用下药物可产生生物转化。药物进入体循环前的降解或失活称为“肝首过代谢”或“肝首过效应”。 答:①静脉、肌肉注射;②口腔黏膜吸收;③经皮吸收;④经鼻给药;⑤经肺吸收;⑥直肠给药。 11、避免首过效应的剂型:①贴剂皮肤给药;②气雾剂和粉雾剂经呼吸道或经鼻黏膜吸收;③口腔粘附片黏膜吸收。 12、肠肝循环:指经胆汁排入肠道的药物,在肠道中又重新被吸收,经门静脉又返回肝脏的现象。肠肝循环现象在药动学上表现为药时曲线出现双峰现象。 13、引起肠肝循环的因素:现象主要发生在经胆汁排泄的药物中,有些由胆汁排入肠道的原型药物如毒毛旋花子苷G ,极性高,很少能再从肠道吸收,而大部分从粪便排出。有些药物如氯霉素、酚酞等在肝内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后,水溶性增高,分泌人胆汁,排入肠道,在肠道细菌酶作用下水解释放出原型药物,又被肠道吸收进入肝脏。 14、pH-分配假说:药物的吸收取决于药物在胃肠道中的解离状态和油/水分配系数。 胃肠液中未解离型与解离型药物浓度之比是药物解离常数pKa 与消化道pH 的函数,可用Henderson-Hasselbalch 方程表达: 弱酸性药物: 弱碱性药物: 式中,分别为未解离型和解离型药物的浓度。 转运速率 浓度 载体媒介被动转运

循环水处理整体解决方案

循环水处理整体解决方案 一. 循环冷却水系统概况 二. 问题概述 循环冷却水系统日常运行面临的问题: 2.1 设备结垢,阻碍传热,增加能耗,降低生产负荷 结垢:是指水中溶解或悬浮的无机物,由于种种原因,而沉积在金属表面。 冷却水中富含碳酸氢钙等不稳定盐类,在换热管壁受热,即转变为碳酸钙等致密硬垢,规则沉积在管壁,其传热效率仅为碳钢的1%左右,也就是在换热管壁如果沉积0.5mm厚的硬垢,就相当于换热管壁厚增加了50mm,严重阻碍传热的正常进行,能耗增加,从而对生产负荷构成极大影响,甚至停车。 2.2 滋生粘泥软垢,阻碍传热;加速设备腐蚀,特别是发生点蚀事故 阻碍传热:微生物繁殖、代谢产生的黏液(象胶水一样具有很强黏性),与循环水中的悬浮物(补充水进入、冷却塔抽风冷却水洗涤空气灰尘进入)和微生

物尸体等交织黏附在一起,随水流黏附在设备壁面,不久就会形成一层滑腻的垢层,即所谓的表面疏松多孔的软垢。附着在换热管壁的软垢,是热的不良导体(导热系数很小,只有不锈钢材的百分之一),因此会造成换热效果明显下降,影响生产负荷。 发生点蚀:软垢层疏松多孔,为氧气的渗入形成良好通道,在循环水这个大的电导池中(富含盐),形成无数个小浓差电池,每个小电池就是一个点发生电化学反应,从而加速设备点蚀现象的发生,久之即发生纵深腐蚀穿孔事故。 2.3 设备腐蚀,缩短使用寿命 腐蚀:是指通过化学或电化学反应使金属被消耗破坏的现象。 在循环水系统中,主要以溶解氧化学或电化学腐蚀为主,这种腐蚀除了会造成系统的水冷设备损坏或使用寿命减少外,还会由于腐蚀造成水冷器穿孔,从而引起工艺介质泄漏造成计划外的停车事故等,另外由于腐蚀会产生锈镏,会引起换热效率下降或管线堵塞等危害。 三. 循环冷却水处理技术要求 3.1 循环冷却水系统设计标准 HG/T 20690-2000《化工企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技术规定》, 《GB50050-95》 3.2 补充水预处理水质要求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考试复习资料

第一章生物药剂学概述 1、生物药剂学(biopharmaceutics):是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过程,阐明药物的 剂型因素,机体生物因素和药物疗效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2、剂型因素(出小题,判断之类的) 药物的某些化学性质 药物的某些物理因素 药物的剂型及用药方法 制剂处方中所用的辅料的性质及用量 处方中药物的配伍及相互作用 3、生物因素(小题、填空):种族差异、性别差异、年龄差异、生理和病理条件的差异、 遗传因素 4、药物的体内过程:吸收、分布、代谢、排泄 吸收(Absorption):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体循环的过程。 分布(Distribution):药物进入体循环后向各组织、器官或者体液转运的过程。 代谢(Motabolism):药物在吸收过程或进入体循环后,受肠道菌丛或体内酶系统的作用,结构发生转变的过程。排泄(Excretion):药物或其代谢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 转运(transport):药物的吸收、分布和排泄过程统称为转运。 处置(disposition):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称为处置。 消除(elimination):代谢与排泄过程药物被清除,合称为消除。 5、如何应用药物的理化性质和体内转运关系指导处方设计? 不好 筛选合适的盐 筛选不同的晶型 改善化合物结构 微粉化包含物固体分散物 无影响 增加脂溶性 改善化合物结构 胃中稳定性 稳定 代谢稳定性不稳定 研究代谢药物 6、片剂口服后的体内过程有哪些? 答:片剂口服后的体内过程有:片剂崩解、药物的溶出、吸收、分布、代谢、排泄。 第二章口服药物的吸收 1、生物膜的结构:三个模型

循环水处理标准GB50050-2007

新版国标《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50050-2007释义 新版国标《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50050-2007要实施了,杭州冠洁工业清洗水处理科 技有限公司与您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国标《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50050-2007 说明 1. 新版国标《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50050-2007规范修订的背景、意义及其特点 1.1 我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规定:“标准实施后,制定标准的部门应按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精品文档,超值下载 要适时进行复审,标准复审周期一般不超过五年”。我们这本《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规范》第一版是GBJ80-83,第二版,也就是现行版GB50050-95,发布至今已达12年之久,远远超过了标准化的规定,所以要进行修订。 1.2 循环冷却水处理技术的发展 我国循环冷却水处理药剂及技术虽然起步较晚,但紧跟国外的发展趋势,并结合国情进行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具有起点高、发展快的特点。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先后开发出HEDP、ATMP、EDTMP、PAA、DDM(G4)、聚马、马丙、聚季铵盐。瞄准具有70 年代水平的聚磷酸盐/膦酸盐/聚合物/杂环化合物的循环冷却水处理“磷系复合配方”,进行研究开发,填补了国内空白,满足了大化肥循环冷却水处理药剂国产化的要求。80 年代,随着石油装置和大型冶金装置的引进,对栗田、Nalco Drew、片山等国外著名公司的循环水处理剂及冷却水处理技术进行消化吸收。一大批新的循环水处理剂配方相继开发成功,使我国的循环冷却水处理技术又取得了重要进展,在磷系复合配方的基础上,开发出“磷系碱性水处理配方”、“全有机水处理配方”、“钼系水处理配方”和“硅系水处理配方”。实现了循环冷却水在自然平衡pH 条件下的碱性条件下运行,这类水处理配方除具有“磷系复合配方”的优点外,还避免了加酸操作带来的失误,深受用户的欢迎。90 年代以来,随着水处理技术的进一步提高,国内水处理剂及技术开始出口。同时新型膦酸盐、新型水处理杀生剂的不断开发成功,水处理药剂的前沿研究与国外水平基本接近。“全有机水处理剂配方”应用比重不断提高,与此同时,低磷、无磷、无金属水处理配方不断推向市场。 我国的循环冷却水处理是20 世纪70 年代后期从国外引进磷系配方开始的,至今已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说明我国的水处理药剂应用水平不低,表1 为我国循环冷却水处理配方发展过程。 表1 我国循环冷却水处理配方发展 年代配方 1975~1979 聚磷酸盐/膦酸盐/聚丙烯酸(用酸调pH) 聚磷酸盐/膦酸盐/锌/聚丙烯酸(用酸调pH) 1980~1985 多元醇磷酸酯/锌/磺化木质素(用酸调pH) 1980~1985 膦酸盐/聚合物或共聚物(碱性处理) 硅酸盐或钼酸盐配方 1986~1992 磷酸盐/二元、三元共聚物全有机配方,系统可连续运行1~2 年 1993 新型膦酸盐及新型共聚物开始进入市场,碱性处理比重在提高 1998 开始开发无磷无金属配方 目前循环冷却水处理已经在我国各个行业的循环水系统中得到应用。不论是国产装置还是引进装置,其使用的循环冷却水药剂绝大部分已经国产化,我们已经有能力解决各种条件苛刻的冷却水系统中所遇到的腐蚀、结垢、生物粘泥等问题。 从90 年代开始,我国在循环冷却水处理监控技术开发方面也开展了一些工作,如示踪和远程控制技术已取得初步成果,冷却水系统成垢过程专家系统已开发成功。但在这些方面我们也有较大差距,循环冷却水系统的计算机控制、自动化管理等方面没有投入很大的开发力量,影响了水处理应用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国循环冷却水处理技术在某些方面具有较高水平,如我国的膦酸盐类水处理剂的质量已明显提高,接近或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因此已开始大量出口。然而就总体而言,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仍很明显:重点

药剂师题-生物药剂与药动学

药剂师题-生物药剂与药动学 1、有关被动扩散的特征不正确的是 A.不消耗能量 B.具有部位特异性 C.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转运 D.不需要载体进行转运 E.转运速度与膜两侧的浓度成正比 2、生物药剂学研究中的剂型因素不包括 A.药物的理化性质 B.药物的处方组成 C.药物的剂型及用药方法 D.药物的疗效和毒副作用 E.药物制剂的工艺过程 3、口服剂型在胃肠道中吸收快慢的顺序一般认为是 A.混悬剂>溶液剂>胶囊剂>片剂>包衣片 B.胶囊剂>混悬剂>溶液剂>片剂>包衣片 C.片剂>包衣片>胶囊剂>混悬剂>溶液剂 D.溶液剂>混悬剂>胶囊剂>片剂>包衣片 E.包衣片>片剂>胶囊剂>混悬剂>溶液剂

4、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是 A.吸收 B.分布 C.代谢 D.排泄 E.转化 5、有关鼻黏膜给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鼻黏膜内的丰富血管和鼻黏膜的高度渗透压有利于吸收 B.可避开肝首过效应 C.吸收程度和速度不如静脉注射 D.鼻腔给药方便易行 E.多肽类药物适宜以鼻黏膜给药 6、关于药物通过生物膜转运的特点的正确表述是 A.被动扩散的物质可由高浓度区向低浓度区转运,转运的速度为一级速度 B.促进扩散的转运速率低于被动扩散 C.主动转运借助于载体进行,不需消耗能量 D.被动扩散会出现饱和现象 E.胞饮作用对于蛋白质和多肽的吸收不是十分重要

7、不涉及吸收过程的给药途径是 A.口服 B.肌内注射 C.静脉注射 D.皮下注射 E.皮内注射 8、主动转运的特征不包括 A.由低浓度区向高浓度区扩散 B.不需要载体参加 C.消耗能量 D.有饱和现象 E.具有部位特异性 9、影响药物胃肠道吸收的生理因素不包括 A.胃肠液的成分 B.胃排空 C.食物 D.循环系统的转运 E.药物在胃肠道中的稳定性

药代动力学及生物药剂学考试试题库--广东药学院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_35_题,单选题30题,多选题5题,共_40分。其中单选题每题_1_分,共_30分,多选题每题_2_分,共_10分。) (一)单选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1.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体循环的过程称为()。 A.吸收 B.分布 C.排泄 D.生物利用度 E.代谢 2.小肠包括()。 A.盲肠 B.空肠 C.直肠 D.结肠 E.胃 3.弱碱性药物奎宁的pKa=8.4,在小肠中(pH=7.0)解离型和未解离型的比为( )。 A.25/1 B.1/25 C.1 D.100 E.无法计算 4.下列()属于剂型因素。 A.药物理化性质 B.药物的剂型及给药方法 C.制剂处方与工艺 D.均是 E.均不是 5.消化道分泌液的pH一般不影响药物的()吸收。 A.单纯扩散 B.主动转运 C.促进扩散 D.胞饮作用 E.膜孔转运 6.根据Henderson-Hasselbalch方程式求出,碱性药物的pKa-pH=()。 A.lg (Ci/Cu) B.lg (Ci×Cu) C.lg (Ci-Cu) D.lg (Ci+Cu) E.lg(Cu/Ci) 7.清除率表示从血液或血浆中清除药物的速率或效应,并不表示被清除的( )。 A.药物量 B.血液量 C.尿量 D.血浆量 E.体液量 8.大多数药物吸收的机制是()。 A.逆浓度差进行的消耗能量过程 B.逆浓度差进行的不消耗能量过程

C.顺浓度差进行的消耗能量过程 D.顺浓度差进行的不消耗能量过程 E.有竞争转运现象的被动扩散过程 9.在溶媒化物中,药物的溶解度和溶解速度顺序为()。 A.水合物<无水物<有机溶媒化物 B.无水物<水合物<有机溶媒化物 C.有机溶媒化物<无水物<水合物 D.水合物<有机溶媒化物<无水物 E.无水物<有机溶媒化物<无水物 10.假设双室模型药物血管外给药后,药物的吸收、分布、消除均为一级动力学过程,则 下列哪项不符合各房室间药物的转运方程()。 A.dX a/dt=-k a x a B.dX c/dt= k a x a-(k12+k10)X c+k21x p C.dX p/dt= k12X c-k21x p D.dX p/dt= k12X c+k21x p E.均符合 11.溶出速度的公式为()。 A. dC/dt=KSCs B. dC/dt=KS/Cs C. dC/dt=K/SCs D. dC/dt=KCs E. dC/dt= KCs/S 12.各类食物中,()胃排空最慢。 A.糖 B.蛋白质 C.脂肪 D.均是 E.B和C一样 13.下列()可影响药物的溶出速率。 A.粒子大小 B.多晶型 C.溶媒化物 D.溶解度 E.均是 14.波动百分数的计算公式为()。 A.[(C max ss-C min ss)/ C max ss]×100% B.[(C max ss-C min ss)/ C min ss]×100% C.[(C max ss-C min ss)/ C ss max ]×100% D.[(C max ss-C min ss)/ C ss ]×100% E.均不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