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儿童发展心理学打印6页期末考试重点

6-儿童发展心理学打印6页期末考试重点
6-儿童发展心理学打印6页期末考试重点

《儿童心理发展学》一、单选题

1.儿童发展心理学是研究()的科学。C

A.儿童心理发展规律B.儿童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C.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年龄特征D.儿童个体心理发展

2.下列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理解不正确的是(B)。

A.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各个年龄阶段中形成的一般特征、典型特征或本质特征。

B.儿童心理年龄特征不会随社会生活和教育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C.在一定条件下,儿童年龄特征是相对稳定的。

D. 教育的目的方向是由社会决定的,而不是由年龄特征决定的。

3.在短的相同的时间段内,同时考察不同年龄组群被试者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发展水平,并进行横向比较,以了解随年龄增长被试者组间的心理变化。这种研究方法叫()。A A.横向设计B.纵向设计C.相关设计D.交叉设计

4.在较长的时间序列内对被试个体或同一被试组群进行定期系统的考查,以了解心理随时间进程而发生的连续变化。这种研究方法叫()。C

A.相关设计B.横向设计C.纵向设计D.交叉设计5.横向设计与纵向设计相结合的交叉设计,其最大的优点是()。B

A.可同时对几个群体进行观测,比较不同年龄群体中某一发展趋势是否相同。

B.只需相对较短时间的追踪测量,就可分析个体某一心理特征在较长时间的发展变化趋势。

C.减少了反复测量对结果准确性带来影响,使研究结果更加精确。

D.减少了被试流失的机会,降低了研究费用。

6. 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最基本、最普遍的一种方法是()。A

A.观察法B.访谈法C.测验法D.实验法

7. 通过操纵和控制研究的某些变量,创设一定的情境,来探讨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和规律,这种研究方法是()。D A.观察法B.访谈法C.测验法D.实验法

8. 研究儿童心理常用的实验法的缺陷是()。A

A. 儿童在实验室环境中会产生不自然的心理状态,使得实验结果有局限性

B.实验室内的条件控制得过于严格

C. 不能对儿童得行为进行重复观察

D. 对影响儿童心理活动得各种因素根本无法控制

9.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是()。D

A.霍尔B.杜威C.皮亚杰D.普莱尔10.儿童心理学正式成为科学是德国学者普莱尔的《儿童心理》一书的出版,出版的时间是(B)。

A. 1879年

B. 1882年

C. 1900年

D. 1905年

11.学派在儿童心理学研究方面的重要代表人物是()。C A.霍尔B.比纳C.皮亚杰D.格塞尔

12.弗洛伊德划分儿童人格发展的依据是()。A

A.力比多B.心理社会危机C.自我调节的作用D.心理防御机制

13.弗洛伊德将儿童人格发展划分为()阶段。C

A.三B.四C.五D.八

14.根据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儿童的恋父情结、恋母情结易发生于()。B

A.口唇期B.崇拜性器官期C.潜伏期D.生殖期15.艾里克森划分儿童人格发展的依据是()。B

A.力比多B.心理社会危机C.自我调节的作用D.心理防御机制

16.艾里克森以自我渐成为中心,将人格发展分为()阶段。D

A.三B.四C.五D.八

17.艾里克森认为婴儿后期(2~4岁)的主要发展任务是()。C

A. 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B. 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

C. 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

D. 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

18. 艾里克森认为幼儿期(4~7岁)的主要发展任务是()。B

A. 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B. 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

C. 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

D. 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

19.按照艾里克森的观点,青少年期的主要任务是()。A

A. 发展角色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

B. 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C. 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

D. 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

20. 艾里克森认为人的心理发展源自与心理需求和社会要求之间的矛盾,称其为()。D

A. 自我同一性

B. 同一性扩散

C. 同一性混乱

D. 心理社会危机

21. 根据华生的观点,不属于原始情绪的情绪是( )。C

A. 怕

B. 怒

C. 悲

D. 爱

23.幼儿看到榜样攻击行为受到奖励时,就倾向于模仿这类行为;当看到榜样行为受到抑制时,就抑制这种行为的发生,这是()在发生作用。C

A.直接强化B.间接强化C.替代强化D.自我强化

24. 皮亚杰关于儿童年龄阶段划分的标准是()。C

A.个性特征B.活动特点C.智力或思维水平D.生理发展

25. 皮亚杰把儿童的心理发展划分为()个阶段。B A.三B.四C.五D.八

26. 处于感知运动阶段的儿童的特征主要是()。A

A.只限于对当前直接感知的环境施以动作

B.开始能够运用语言或符号来代表他们经历的事物C.获得了守恒概念

D.思维具有可逆性

27.皮亚杰所说的守恒是指()。B

A.客体永久性B.物质从一种形态转变为另一种形态时,物质含量保持不变的认识

C.物质的总能量是不变的认识D.物质的形态不会改变的认识

28.皮亚杰的“三山实验”主要考察了儿童的哪一个思维特征?()A

A.自我中心性B.思维可逆性C.客体永久性D.守恒

29.文化——历史发展理论是由()创立的。B

A.施太伦 B.维果斯基C.瓦龙D.蒙台梭利

30.“最近发展区”是指()。D

A. 儿童先天具有的水平和后天发展的水平之间的差异

B. 儿童在独立活动时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

C. 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

D. 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时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

31.“最近发展区”的概念是()提出的。B

A.列昂节夫 B.维果斯基C.弗洛伊德D.蒙台梭利32. 我们对儿童心理年龄阶段划分的主要标准是()。D A.儿童的思维发展水平B.儿童的个性特征

C.儿童活动的特点D.不同时期心理发展的特殊矛盾或质的特点

33.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B

A.达尔文B.高尔顿C.华生D.施太伦

34. 俗语有言“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钻地洞”,这是()的写照。A

A.遗传决定论B.环境决定论C.相互作用说D.成熟势力说

35. 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C

A.达尔文B.高尔顿C.华生D.施太伦

36. 相互作用说的代表人物是()。A

A.皮亚杰B.高尔顿C.华生D.施太伦

37.通过对双生子的研究说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哪个更大?()A A. 遗传因素 B. 环境因素 C. 一样大 D. 不能判断

38.以自我意识为中心的个体化心理发展的标志是()。D A.自我概念的获得B.自我评价的发展C.角色意识的建立D.心理断乳的实现

39.下列关于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客观条件叙述的不正确的有()。A

A.环境不会影响生理成熟

B.环境影响遗传物质因素的变化

C.遗传物质及其后的生理发展制约着环境对儿童心理的影响

D.对影响儿童心里发展的客观因素应作具体的和综合的分析

40.自我同一性的理论是由()提出的。C

A.普莱尔B.达尔文C.艾里克森D.施太伦

41.个体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是指()。B

A. 儿童心理发展两个阶段之间的转折时期。

B. 儿童对某种外界刺激特别敏感,某种心理现象形成发展特别迅速的时期。

C. 儿童最容易学习某种知识技能或形成某种心理特征的时期。

D. 小动物出生后一个短时期内发生印刻的时期。

42.()是个体心理发展的源泉和基本途径。A

A.活动B.游戏C.劳动D.学习

43.乳儿期是()发展最迅速的时期。D

A.言语B.思维C.注意D.动作

44.心理发展的源泉是()。D

A.言语的发展B.思维的发展C.注意的发展D.动作的发展

45.感知觉动作发展的关键期是()。A

A.胎儿期B.乳儿期C.婴儿期D.幼儿期

46.吉布森和沃尔克的“视崖实验”说明儿童已经具有了()。B

A.形状知觉B.深度知觉C.方位知觉D.空间知觉

47.罗伯特·范茨采用优先注视技术对婴儿研究,结果表明婴儿从出生起就表现出明显的(C)。

A.客体永久性B.深度知觉C.视觉偏好D.颜色偏好

48.吉布森研究婴儿的深度知觉,通过()设计了实验。A

A.视崖装置B.刺激偏好程序C.斯金纳箱D.纵向追踪

49. 鲍比尔、埃斯沃斯等将婴儿依恋发展的阶段划分为()。C

A.前依恋期、依恋建立期、依恋关系明确期、目的协调的

伙伴关系期

B.非社会性阶段、未分化的依恋阶段、分化的依恋阶段、多重依恋阶段

C.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特殊情感联结阶段

D.依恋萌芽阶段、依恋分化阶段、依恋确立阶段

50. 当客体在眼前消失,儿童仍认为它是存在的,这说明儿童已建立了()概念。A

A.客体永久性B.守恒C.运算D.平衡化

51.()是婴儿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D

A.爬行动作B.抓握动作C.站立动作D.独立行走52. 3岁以前婴儿注意发展的特点是()。B

A.以有意注意为主B.以无意注意为主

C.无意注意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D.有意注意有了较大发展

53. 对先前经验在延迟一定时间后出现对该经验的模仿行为叫做()。B

A.观察学习B.延迟模仿C.模仿D.再现

54. 究表明,短时记忆广度最大的年龄阶段是()。C A.幼儿期B.小学C.初中D.高中

55.()岁是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C

A.1~1.5 B.1.5~2 C.2~3 D.3岁以后

56.安斯沃斯研究婴儿依恋所使用的实验技术是()。C A.刺激偏好程序B.视崖实验C.陌生情境法D.习惯化范式

57. 儿童自我意识的开始发生是从()。A

A.知道自己的名字开始B.掌握代名词“我”开始C.掌握代名词“我的”开始D.把自己和他人名字区分开始

58.一个幼儿能够正确回答“6个苹果,两人平分,每人分几个”,却不知道“3+3=?”,这是因为()。A

A.主要凭借具体形象或表象进行理解B.只能理解事物的表面现象

C.不能客观的理解事物D.不理解事物的相对关系

59.幼儿学会了5+2=7后,不经过进一步学习,不知道2+5=7,说明幼儿()。D

A.主要依靠具体形象进行理解B.只能理解事物的表面现象

C.不能客观的理解事物D.不理解事物的相对关系

60. 根据皮亚杰的发展理论,幼儿期思维处在()。B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61.由于看见成人给小孩洗澡,一些儿童也给自己买来的玩具娃娃洗澡,这是思维活动的(C)。

A.直观动作性B.抽象概括性C.具体形象性D.间接概括性

62.幼儿想象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是()。D

A.练习性游戏B.创造性游戏C.角色游戏D.象征性游戏

63. 幼儿期最典型、最有特色的游戏,也是创造性游戏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游戏是()。A

A.角色游戏B.模仿游戏C.练习性游戏D.象征性游戏

64.由于成人说喝开水不生病,儿童也给鱼缸里加上开水,这反映了其心理活动的()。B

A.直观行动性B.具体形象性C.抽象概括性D.直接性

65. 大脑皮层成熟的程序是()。C

A. 额叶→枕叶→颞叶→顶叶

B. 顶叶→额叶→枕叶→颞叶

C. 枕叶→颞叶→顶叶→额叶

D. 额叶→顶叶→颞叶→枕叶

66. 3~6岁儿童注意的特点是()。B

A.有意注意占优势,无意注意逐渐发展B.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初步发展

C.无意注意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D.有意注意有了较大发展

67. 提出“自我中心言语”的是()。C

A.维果斯基B.乔姆斯基C.皮亚杰D.鲁宾斯坦68.教师使用“反语”,儿童常常不能理解,说明幼儿理解的特点是()。C

A.只能对个别事物进行理解B.只能对具体形象的事物进行理解

C.只能从表面上理解事物D.不能理解事物的相对关系

69.幼儿的概括水平处于()。B

A.动作概括水平B.形象概括水平C.具体概括水平D.本质抽象概括水平

70.儿童形成数概念的发展阶段顺序是()。A

A.口头数数→给物说数→按数取物→掌握数概念

B.给物说数→口头数数→按数取物→掌握数概念

C.按数取物→给物说数→口头数数→掌握数概念

D.给物说数→按数取物→口头数数→掌握数概念

71. 消极词汇是指()。D

A.既能理解又能正确使用的词汇

B.不能理解但能运用的词汇

C.能理解也能运用的词汇

D.或者不能理解,或者有些理解却不能正确使用的词汇72. 积极词汇是指()。A

A.既能理解又能正确使用的词汇

B.不能理解但能运用的词汇

C.能理解也能运用的词汇

D.或者不能理解,或者有些理解却不能正确使用的词汇

73.一般而言,达到数概念守恒和长度守恒是在(A)。

A、6~8岁

B、7~9岁

C、8、9~10岁

D、11~12岁

74.幼儿言语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能力的发展上。D A.游戏语言B.内部语言C.书面语言D.口头表达

75.3岁孩子做了错事,若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却茫然,这主要是因为()。B

A.他不会评价自己的行为B.他在行动前缺乏明确目的C.自我意识还未形成D.不知道该怎样回答别人76.儿童的个性主要是在()产生的。A

A.同伴交往中B.遗传作用下C.自我意识下D.教师影响下

77. 青春期的最主要特点是()。B

A.身心发展平衡B.身心发展的不平衡C.心理品质不稳定D.心理品质日趋稳定

78. 时记忆的广度一般在()左右。D

A.四个组块B.五个组块C.六个组块D.七个组块79. 青少年道德认知发展研究采用对道德两难故事的是()。A

A.柯尔伯格B.瓦龙C.皮亚杰D.艾里克森80.青少年道德认知发展著名的研究成果有皮亚杰的()。A

A.对偶故事法B.道德两难故事C.陌生情境法D.纵向追踪

81.青春期的重要特点是()。D

A.独立性和主动性B.主动性和积极性C.自觉性和积极性D.独立性和依赖性

82.对儿童进行的潜移默化的教育,是利用了()。D A.有意识记B.意义识记C.机械识记D.无意识记83. 从学前时期开始形成了最初的()。A

A.自我意识B.气质特征C.个性倾向D.抽象逻辑思维

84. “3岁看大,7岁看老”这句俗话反映了幼儿心理活动(A)A.稳定性的增长B.独特性的发展C.整体性的形成D.积极能动性的发展

85.根据皮亚杰的发展理论,青春期思维处于()。D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86.小学生注意发展的一般特点是()。A

A.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有意注意逐步发展B.有意注意逐渐占主导地位

C.有意注意已经取代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D.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有意注意已趋完善

87.()是儿童短时记忆容量迅速发展的时期。B

A.3~6岁B.7~10岁C.8~9岁D.11~12岁

88. 按照皮亚杰的发展理论,童年期儿童的思维处于()。C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89. 小学阶段,儿童抽象思维逐渐发展,但是在其思维中具有()。B

A.很少具体性B.很大具体性C.很高自觉性D.无自觉性

90.高中生正处于性意识发展的()。B

A.疏远期B.爱慕期C.恋爱期D.亲近期

91.如果已知A≥B,小学儿童就能知道B≤A,这说明小学儿童的思维具有()。D

A. 反演可逆性

B. 类别系统化

C. 守恒性

D. 互反可逆性

92.第二反抗期多见于(C)。

A、三、四岁

B、小学

C、初中

D、高中

93.书面言语的发展超过口头言语发展是从()。C

A.小学二年级起B.小学三年级起C.小学四年级起D.小学五年级起

94.科尔伯格研究青少年道德认知发展采用的研究方法是()。B

A.对偶故事法B.道德两难故事C.陌生情境法D.纵向追踪

95. 伙伴关系依从性的高峰期是在( )。D

A.小学一、二年级B.小学三、四年级C.小学四、五年级D.小学五、六年级

96. 个性基本形成的标志是()。A

A.自我意识的成熟B.道德意识的成熟C.自我概念的获得D.角色意识的建立

97. 儿童的社会自我观念趋于形成的标志是()。D

A.自我意识的成熟B.道德意识的成熟C.自我概念的获得D.角色意识的建立

98.以下不属于高中生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总特点的是()。D

A. 形式逻辑思维处于优势,辩证逻辑思维迅速发展

B. 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在高中阶段进入成熟期

C. 抽象逻辑思维已具有充分的假设性、预计性和内省性

D. 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占主导地位,具体形象思维仍然起主要作用

99. 世界观开始初步形成的时期是()。C

A.小学时期B.青春期C.青年初期D.青年晚期100.()儿童的同伴集团处于整合性集合关系期。D A.小学一年级B.小学二年级C.小学三、四年级D.小

学五、六年级

二、多选题

1. 下列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理解正确的是()。ACD

A.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各个年龄阶段中形成的一般特征、典型特征或本质特征。

B.儿童心理年龄特征不会随社会生活和教育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C.在一定条件下,儿童年龄特征是相对稳定的。

D. 教育的目的方向是由社会决定的,而不是由年龄特征决定的。

2. 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ABD

A. 教育性原则

B. 客观性原则

C. 伦理性原则

D. 一般与个别相结合的原则

3.班杜拉认为,任何学习都离不开观察,观察学习由()的具体过程组成。ABCD

A. 动机作用过程

B. 保持过程

C. 注意过程

D. 动机再现过程

4. 皮亚杰认为,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主要有()。ABCD

A.成熟B.物理环境C.社会环境D.平衡过程

5. 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儿童,其思维的基本特点表现在()。BCD

A.守恒性B.相对具体性C.不可逆性D.自我中心性

6.以下哪些术语与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有关()。BCD A.强化B.替代强化C.观察学习D.无尝试学习

7.下列关于遗传作用的理解正确的有()。ABCD

A.遗传为儿童心理发展提供潜在的动力设备及其功能B.遗传因素变异或遗传病,可导致非正常人格或低能儿C.遗传因素影响着个体智力、能力的发展

D.遗传通过气质类型影响着个体人格的发展

8.对胎儿产生影响的因素有()。ABD

A.遗传B.环境C.教育D.母体

9.揭示婴儿感知觉能力的关键性研究方法有()。BD A.纵向追踪B.习惯化范式C.三山实验D.优先注视范式

10.婴儿思维的显著特征表现在()。AD

A.直觉行动性B.直接感知性C.具体形象性D.概括水平低

11.婴儿期的言语发展大致可分为哪几个阶段?()BCD A.前言语阶段B.单词句阶段C.双词句阶段D.完整句阶段

12.幼儿心理的一般特点表现在()。ACD

A.认识活动的具体形象性B.思维已经摆脱直觉行动性C.心理活动和行为的无意性D.开始形成最初的个性倾向

13. 幼儿的具体形象性思维有()。ABCD

A.一定的计划性B.不清晰性C.易变性D.一定的预见性

14. 幼儿期儿童大脑机能的发展主要表现在()。ABCD A.条件反射的形成和巩固B.皮质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增强

C.两种信号协调活动进步发展D.第二信号系统作用加强

15.容易引起幼儿无意注意的因素有()。ABCD

A.强烈的声音B.鲜明的颜色

C.生动的形象D.与幼儿兴趣、需要和生活经验有关的事物

16.幼儿注意品质的发展表现在()。ABCD

A.注意范围不断扩大B.注意稳定性不断提高

C.注意分配和注意转移能力不断增强D.注意策略的使用

17.幼儿记忆的发展表现在()。ABCD

A.记忆容量的增加B.记忆策略和元记忆的形成

C.机械记忆为主,意义记忆开始发展D.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的发展

18. 弗拉韦尔(1966)等人提出记忆策略的发展可以分为()。ABC

A.没有策略的阶段B.不能主动运用策略,但经过诱导可以使用的阶段

C.能主动自觉地采用策略的阶段D.能够自如地运用策略的阶段

19.弗拉韦尔认为记忆的元认知知识主要包括()。ACD A.有关记忆客体方面的知识B.有关记忆主体方面的知识

C.有关记忆策略方面的知识D.有关记忆任务方面的知识

20. 3~6岁幼儿思维的特点表现在()。ABC

A.思维的具体形象性是主要特点B.思维的抽象逻辑性开始萌芽

C.言语在幼儿思维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加强D.直觉行为思维占主导地位

21.幼儿掌握数概念包括理解()。ABD

A.数的实际意义B.数的顺序C.数的运算法则D.数的组成

22.幼儿词汇的发展主要表现在()。ABCD

A.词汇数量的不断增加B.词汇内容的不断丰富C.词类范围的不断扩大D.积极词汇不断增加

23.儿童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是()的发展。CD

A.自我中心语言B.游戏语言C.连贯言语D.独白言语

24.幼儿自我评价的特点表现在()。ABCD

A.从依从成人的评价到发展到开始有独立的评价

B.从对外部行为的评价发展到对内心品质的评价

C.从比较笼统的评价发展到细致的评价

D.从带有极大主观情绪性的评价发展到初步比较客观的评价

25.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一般表现在()。ACD

A.心理发展是迅速的B.心理发展是不协调的

C.心理发展是开放的D.心理发展是可塑的

26.儿童采用的主要记忆策略有()。ABD

A.复述B.组织C.联想D.背诵

27. 小学阶段,儿童思维结构的的主要特点表现在()。ABD

A.掌握守恒B.思维具有可逆性C.思维不可逆性D.补偿关系认知

28.小学儿童写作能力的发展一般经过哪几个阶段?()ABD

A.准备阶段B.过渡阶段C.帮助阶段D.独立写作阶段

29.在小学阶段,儿童情感的基本特点有()。ACD A.情感的动力特征明显B.情绪相对稳定

C.友谊感逐渐发展D.情绪多变而不稳定

30.在小学阶段,儿童情感发展的趋势表现在()。ABC A.情感的内容不断丰富B.情感的深刻性不断增加C.情感稳定性的发展D.情感体验的不断增加

31.塞尔曼将儿童友谊划分为()。ABCD

A.短期伙伴关系B.单向帮助阶段C.双向帮助关系D.亲密相对持久的共享关系

32.小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特点有()。ABCD

A.开始出现对内心品质进行评价的初步倾向B.自我评价的稳定性逐渐加强

C.自我评价的内容逐渐扩大和深化D.从比较笼统的评价发展到比较细致的评价

33. 小学生道德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表现在()。ABC A.对道德观念的掌握从表面、具体到初步的本质和概括B.道德判断从只注意行为的效果逐步过渡到全面考虑动机和效果的统一关系

C.儿童道德信念初步形成,但不稳定

D.能自觉运用道德准则或信念来判断和调节自己的行为34.高中生形式逻辑思维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其()的运用能力等方面。BCD

A.运算B.概念C.推理D.逻辑法则35.青春期心理活动的矛盾现象有()。ABCD

A.心理上的成人感和半成熟现状之间的矛盾B.心理闭锁性与开放性之间的矛盾

C.成就感与挫折感的交替D.心理断乳与精神依赖之间的矛盾

36.初中生记忆的主要特点表现在()。ACD

A.自觉地运用意义识记B.机械记忆占主导地位C.有效地运用各种记忆策略D.多方面的记忆效果达到个体记忆的最佳时期

37.初中生思维发展的特点有哪些()?BCD

A.形象逻辑思维日益占主导地位B.抽象逻辑思维日益占主导地位

C.思维独立性得到明显发展D.思维批判性得到明显发展

38. 初中生情绪活动的特点表现在()。ABCD

A.情绪活动的两极性B.情绪体验迅速

C.情绪活动的外露性D.富于活力的情绪状态

39.初中生情绪活动的两极性表现在()。ACD

A.情绪体验上的两极性B.情绪内容上的两极性C.情绪效能上的两极性D.情绪性质上的两极性

40.第一和第二反抗期的共同特点是()。BD

A. 要求人格独立

B. 独立自主性

C. 新旧关系体制的转型

D. 争取行为动作的自主性

41.高中生的一般特征主要表现在()。BD

A.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的矛盾性B.身体发育相对稳定C.情绪活动的两极性D.心理品质日趋稳定

42.高中生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总特点表现在()。ABC A.抽象逻辑思维已具有充分的假设性、预计性及内省性B.形式逻辑思维处于优势,辩证逻辑思维迅速发展C.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在高中阶段进入成熟期

D.抽象逻辑思维还处于经验型阶段

完整word版,发展心理学考试重点 详细整理版

第一章绪论 1、发展心理学(背):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到衰老、死亡的生命全过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科学。简言之,研究毕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科学精神分析理论的心理发展观 (1)弗洛伊德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中的性本能是人心理的基本动力,是决定人和社会发展的永恒力量。他的研究多集中在人格方面。 弗洛伊德修订了自己早期把精神活动分为意识和无意识的这种二分法而引入了自我、本我、超我的人格结构。 ①本我 本我:本我是原始本能的自然表现,在人格中最难接近而又最有力的部分,类似于“无意识”的概念,遵守“快乐原则” 年龄越小,本我作用越重要,婴儿几乎全部处于本我状态。本我可能闯入梦境。 ②自我 自我:从本我中发展出来的本我与现实世界的中介,遵守“现实原则”,属于意识结构部分, 随着儿童长大,他们发现不能凭冲动随心所欲,要考虑后果和现实经验,这种合理的思维方式就是自我。 ③超我 超我:超我包括良心和自我理想,超我遵守“道德原则”,部分属于潜意识部分属于意识 前者是超我中惩罚性、消极性和批判性的部分,告诉个体不能违背良心;后者是由积极的雄心、理想构成的,是抽象的东西,使个体为之奋斗。超我代表着道德标准和人类生活的高级方向。超我和自我都是人格的控制系统,但自我控制的是本我的盲目的激情以保持机体免受损害;而超我则有是非标准,它不仅力图使本我延迟得到满足,而且可能使本我完全不能获得满足。超我与本我有其对立的一面。 (2)艾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 师承于安娜·弗洛伊德的艾里克森,提出了人的八个发展阶段 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学说既考虑到生物学的影响,也考虑到文化和社会因素。他认为在人格发展中,逐渐形成自我的过程在人及其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起着主导和整合的作用。 名词解释: 积极强化作用:由于一种刺激的加入增进了一个操作反应发生的概率的作用 消极强化作用:由于一个刺激的排除而加强了某一操作反应的概率的作用 (3)班杜拉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①观察学习理论 观察学习:通过观察他人所表现的行为及结果而进行学习(名词解释) 观察学习的强化可以是三种,即: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 观察学习过程包括四个组成部分,即:注意、保持、复现、动机 2.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观 苏联的维果斯基创立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心理发展的实质:一个人的心理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的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质变的过程) 心理发展与教学:①最近发展区思想 最近发展区:(名解) 维果茨基认为,至少要确定两种发展的水平,第一种水平是现有发展水平,这是指儿童独立活动时所要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第二种是在指导的情况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也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这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②教学应该走在发展前面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试题:填空题1、下列属于幼儿心理发展一般特点的是(心理活动及行为的无意性) 2、保育员道德品行素质首先表现为完善健全的 (人格) 3、婴幼儿(3-4 岁)时说谎为正常现象。 4、孩子在初入园时所表现出的不适应行为主要是由于(分离焦虑)造成的。 5、幼儿的需要主要有生理的需要、活动的需要、认识的需要、爱的需要、(受人尊重的需要) 等。 6、幼儿情绪的一般特点是易冲动、(易变 化)、易受感 染和易外露。 7、高级情感主要是指(理智感)、道德感和美感。 8、婴儿生理性流涎发生的原因是(唾液腺发育完善,唾液分泌旺盛)。

9、婴儿(动作)的发展是指大肌肉和小肌肉动作的发展。 10、幼儿情绪的一般特点是易冲动、(易变化)、易受感染和易外露。 11、高级情感主要是指理智感、道德感和(情绪)。 12、幼儿的(社会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与同龄伙伴的关系和与成人的关系。 13、幼儿常见的社会行为主要有(反抗、竞争、模仿、学习)等。 14、影响幼儿能力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先天和后天的 影响、 (遗传和技能的影响)和性格的影响。 15 、记录(个别儿童的情况)的主要内容是记录体弱儿童的身体和活动情况以及个别需要帮助的儿童的情况。 16、深入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方法等知识,把教育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引入教学过程是(积极进取,开拓创 新)的基本要求。 17、造成幼儿(吃)的原因除了生理缺陷外,还常常是由于心理原因和幼儿模仿等引起的。

18、(同伴交往)在幼儿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1)可以满足幼儿的心理需要,(2)有助于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3)有助于发展幼儿的自我意识。 19、儿童入学的学习适应困难主要表现在学习能力、学习习惯与态度等(非智力因素)上。 20、幼儿衔接工作主要是培养(入学的适应 性)而非小学化。 21、高级情感主要是指理智感、(道德感)和美感。 22、下列属于幼儿基本情绪的是(快乐)。 23、深入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方法等知识,把教 育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引入教学过程是(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基本要求。 24、造成幼儿(吃)的原因除了生理缺陷外,还常常是由于心理原因和幼儿模仿等引起的。 25、下列属于幼儿基本情绪的是(快乐)。 26、(同伴交往)在幼儿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 现在(1)可 以满足幼儿的心理需要,(2)有助于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3)有助于发展幼儿的自我意识。 27、儿童入学的学习适应困难主要表现在学习能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期末复习介绍(文本

(2010.06.11)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期末复习介绍(文本) 建华:各位老师,今晚对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各章节知识点进行一下梳理,并就各章容进行必要的举例,便于大家组织课程期末复习。 伍康:请问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期末复习方向是什么?谢谢! 建华:伍老师:你好! 为了使学生能有一个较明确的课程复习容,我将对课程各章节知识点进行梳理,前四章的已挂在第一次教学活动(文本)中,今晚将对后面的章节进行梳理。 建华:不知学生对已前这种复习方法感觉如何?以前是以综合练习的方法揭示各个知识点的。 伍康:老师,对不起,刚才没看到你的回复。收到。 邓红红:老师,晚上好! 我觉得以章节为单元进行复习还是比较有条理的,学生能够根据日常的学习顺序进行梳理,容易理解和接受! 伍康:同意邓老师的看法。另外,想请教老师在备课中有没好的或查找资料的方法推荐呢?建华:中国学前教育,各相关学前教育,家庭教育网以及中知网都是很好的,建议大家可以去看看,CNKI学术期刊网是收费的,不知你们当地可否免费进?以关键词搜索相关文章可以出来很多最新的研究材料。 建华:2010春试题类型介绍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四、论述题(每小题16分,共16分) 五、案例分析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 邓红红:老师,能否简要说一下答题思路!谢谢! 建华:简答题简要回答述性知识点即可,论述题除阐明观点外,还需要对此做必要的解释,分析题之类的需要根据材料容按要求回答,阐明观点,分析原因,提出措施等。详细说明也可参见前几期的说明。 建华:中国学前教育,各相关学前教育,家庭教育网以及中知网都是很好的,建议大家可以去看看,CNKI学术期刊网是收费的,不知你们当地可否免费进?以关键词搜索相关文章可以出来很多最新的研究材料。 建华:各章节知识点梳理 第一章 1.考核的知识点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个体心理发展的基本观点;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2.考核要求 识记:学前儿童心理学;发展的生物性和社会性;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发展的普遍性和差异性;实证研究法;横向研究;纵向研究;各种具体的研究方法。 理解:关键期的概念;横向研究与纵向研究各自的优缺点。 各种题型举要: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复习总结指导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复习指导 重点提示: 1.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0至6岁学前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2.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任务:阐明儿童心理的特征和各种心理过程的发展趋势;揭 示儿童心理发展变化的机制。 3.关于个体心理发展的基本观点及其每个观点的含义。 4.关于关键期概念的正确理解和慎重使用。 5.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法和理论研究法两大类。 6.实证研究法是指研究者必须通过一定的控制手段,观察、测量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 的相应变化,最后,从这些变化中找出规律来。 7.在心理学中通常把实验的研究者称为主试,把被研究者称为被试。 8.任何研究都有一个时间上的取向,据此又把研究分为横向和纵向两个类型。横向研 究和纵向研究的概念以及它们各自的优点和缺点。 9.纵向和横向的研究取向可以具体体现为以下三种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每种方法的含义、分类和运用。 10.理论研究法的价值。 重要点提示: 1.遗传现象。所谓遗传,就是父母(亲代)通过生育过程把遗传物质(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基因)传递给子女(子代),使后代表现出同亲代相似的特征,比如体态、相貌、气质、音容等。 2.遗传的作用。遗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前提。 3.大脑的结构和机能。 结构:大脑两半球的构造;大脑重量的增加,即6、7岁时儿童的脑重约1280克,已基本接近成人脑重的90%。12岁达1400克(即成人脑的平均重量)。 机能:新生儿不仅出现无条件反射,而且也能在一定的条件下形成条件反射;皮层抑制机能的发展;第一、第二信号系统的发展。 4.影响胎内环境的因素:母亲的生育年龄、母亲的营养、药物、辐射、孕妇的健康状况、RH因子、母亲的情绪和态度。 一、学前儿童的感知觉发展 1.感觉和知觉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近40年来心理学对儿童知觉学习的研究有许多惊人的发现。 2.触觉的敏感性有助于推动婴儿对环境的反应。到一岁左右,婴儿的触觉、味觉和嗅觉能力已经和成人的相应能力大体相当。 3.视敏度就是视觉辨别的精细程度,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视力。颜色视觉方面的一个重要缺陷是色盲。 4.新生儿出生后就能听到声音,以后听觉敏感性不断提高。听觉偏好有助于婴儿发展 自己的情感、智力和社会性。复发性中耳炎是导致儿童听力损伤的普遍原因。尽力减少环境中的噪音,也是保护儿童听力的重要保障。 5.通道知觉主要指视觉——听觉、视觉——触觉、视觉——动觉之间的联合。 6.美国心理学家范茨专门用视觉偏好的方法研究了婴儿对形状的辨别和偏好。研究发 现,婴儿对人脸图最感兴趣,这对他们的生命是有现实意义的。 7.美国心理学家吉布森设计的视崖装置用来研究婴儿的深度知觉。婴儿的深度知觉能 力与早期的运动经验有关,与婴儿爬行的经验有关。 8.研究表明儿童方位知觉的发展顺序为先上下,再前后,然后是左右。儿童左右概念 的发展是和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趋势相符合的。 9.知觉恒常性包括大小恒常性和形状恒常性。 二、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1.传统的记忆理论和信息加工理论对记忆的研究;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认知心理学对记忆的研究。 2.婴儿的记忆主要是再认。 3.在态度上,幼儿的记忆以无意识记为主,有意识记在不断发展。在方法上,幼儿较多运用机械识记,一旦运用意义识记,效果则好。

儿童发展心理学

弗洛伊德人格发展理论(心理性欲理论) 1.弗洛伊德将人格分为三部分组成:伊底(人格的生物部分),自我(人格的心理部分)和超我(人格的社会成分)。 2.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阶段 阶段年龄范围性感带性的活动 口唇期0-18个月嘴,唇,舌,牙齿吸吮,吞咽,咀嚼,咬肛门期8个月-4岁肛门,屁股排泄或潴留排泄物 性器期(俄狄浦斯情结)3-7岁生殖器手淫 潜伏期5-12岁 生殖器(俄狄浦斯情结)12-20岁生殖器手淫,性交,对其他人的 感情 (性本能表现为一种力量,正是借助这个力量,性本能才能得以完成目的,这种力量成为里必多。在性器期将里必多集中投放到生殖器部分。弗洛伊德认为在生殖器期很容易发生里必多停滞或倒退,导致出现后来的许多行为问题。) 3.简评弗洛伊德人格发展理论 ①弗洛伊德人格发展理论特别强调人格形成与儿童早期经验有关,与父母对儿童的教养态度有关。这一人格发展理论的提出对推动心理学界重视并积极开展儿童早期教育和儿童心理卫生问题的研究有极大影响。 ②弗洛伊德将人格分成三部分,让人们开始看到动机,情绪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对开创心理动力学,对改变传统心理学中重理念轻意欲,重视意识轻视无意识的倾向是个重大的贡献。 ③弗洛伊德是性本能决定论者,他把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归功于性本能或里必多,认为性本能的满足与否直接影响人格的发展。太过于强调性的作用,致使在观察中发现的许多重要的心理学事实上升到理论时变成了谬误。 ④弗洛伊德人格发展理论依据的资料主要来自于他个人的诊断经验和自我分析,缺乏科学的实验依据,很难重复验证。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 1.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中五个重要的阶段 ①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 ②基本的自主感对基本的羞耻感与怀疑感 ③基本的主动感对基本的内疚感 ④基本的勤奋感对基本的自卑感 ⑤基本的自我同一感对基本的同一感分散或混乱 2.埃里克森理论的八个发展阶段 1 2 3 4 5 6 7 8 8 成熟自我整 合与绝 望 7 成年期繁衍与 停滞 6 年轻的 成年期亲密与孤独 5 发育期 青春期同一性与角色混乱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试卷 (答题卷)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试卷 (答题卷) (编号1) 一、填空题(共10分,每小题 1 分) 1.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其中发展心理是基础,教育心理是根据, 而是本课程的目的。 2. 儿童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趋势:;;从“对 人”到“对己”;从片面到全面。 3. 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把儿童个性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 和生殖期。 4. 人的情感具有两大功能:功能和信号交际功能。著名教育家 曾经不无感慨地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 5. “教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这句话体现了教学设计基本原则中的原 则。 6.男孩的兴趣多指向于,喜欢摆弄物体,拆散玩具,并探索其中的微妙,积极 参加小发明、小创造。而女孩的注意多指向,喜欢探索人生,对人际关系很注意,很敏感。 7. 教育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有三个重要的观点:最近发展区、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强调 学习的。 1.在自然或真实生活条件下,不对有关变量加以控制,只记录自然发生的事件,以获取有 意义信息的方法,称之为() A. 实验法 B. 调查法 C. 观察法 D. 故事法 2.小学低年级儿童往往会将“我妈妈说的”“我们老师说的”挂在嘴边,表明其道德发展 阶段处于皮亚杰所说的() A.自我中心阶段B.权威阶段C可逆阶段D.公正阶段 3. 由于先前活动而形成的心理的一种特殊准备状态称为() A.迁移B.变式C.定势D.原型启发 4. 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是著名心理学家()提出的。 A.皮亚杰 B.布鲁纳 C.桑代克 D.斯金纳

5. 对于那些常说“我知道这样做不好,就是管不住自己”的学生,教师应加强其道德的() 的培养。 A.情感 B.判断 C.认知 D.意志 6. 尊师爱生是师生关系()特点的表现。 A.主导性 B.双向性 C.民主性 D.互动性 7. 从迁移的性质来说,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是()迁移。 A.顺向 B.逆向 C.正 D.负 8. 后习俗水平包括哪几个阶段的内容:() A 以人际和谐为准则 B以社会契约和法律为准则 C以权威和维持社会现有秩序为准则 D以普遍的道德原则和良心为准 9. 动机的显著特征为()。 A、启动性 B、方向性 C、持久性 D.、强度 10. 教学的构成因素为()。 A教师 B.学生 C.课程内容 D.教室 1. 研究显示,10岁时儿童的视觉调节能力的范围最大,远近物体都能看清,10岁以后,随 着年龄增长,儿童视力呈逐渐下降趋势。-----------------------------------------() 2. 皮亚杰认为儿童思维的发展阶段既不能逾越,也不能逆转。---------------------() 3. 道德是一种心理现象,是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课程研究的主要对象。----------- () 4. 教学目标具有指导教学测量与评价,指导教学策略的选择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进行等基本 功能。 -------------------------------------------------------------------------() 5. 课堂纪律是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外部准则和控制。-----------------------() 6. 追求成就动机比回避失败动机强的人倾向于选择做难度较大的工作,这样的任务具有足 够的挑战性,满足个体的成就动机。---------------------------------------------() 7. 小学儿童智能水平的差异给我们教育的启示是,把教育的着眼点放在部分智能超常或者 低下的儿童身上,关注差异化教育。---------------------------------------------() 8. 自我提高的动机和附属动机都是为着某种外在的目的,所以都属于外部动机。---()

《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重点·打印版

<目录> 【简答题】 1.关于遗传与环境之争(阶段+代表人物)p8 2.相互作用论的基本观点p10 3.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含义+优缺点)p30 4.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p55 5.评定新生儿感觉的几种方法p62 6.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p86 7.儿童使用形容词的发展过程有何特点p132---新的内容(7.儿童话语发展特点p133) 8.简述“单词句”(含义+特点)p135 9.句子的理解策略有什么P138 10.语言获得相互作用论的主要观点(Piaget)p146 11.良好的情绪或健康的情绪的特征p173--新的内容 12.情绪发展的总趋势p182 13.影响怯生的因素(定义+影响因素)p183 14.玛西娅的同一性发展理论p221 15.性别恒常性(性别一致性)发展要经历的三阶段p225 16.什么是依恋(定义+类型)p243 17.早期依恋对儿童发展的影响p252 18.缪勒和白莱纳把婴儿同伴相互作用划分为三阶段(同伴的作用)p256 19.皮亚杰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三阶段p274 20.儿童观察力发展的大致趋势p75(老师补充的) 21.思维(认识)的起源发展p78 22.儿童话语发展的特点p123(老师补充的) 【论述】 1.关于遗传与环境之争(阶段+代表人物+主要观点+对教育的启发)p8 2.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含义+优缺点)p30 3.“视崖”实验(目的+结果+结论)p76 4.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评价p93)p86 5.论述皮亚杰对人类思维的起源、结构和机制的看法,以及你对该理论的评价。(老师补充的) 6.语言获得理论(有什么+代表人物+观点)p144 7.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与弗洛伊德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区别p196 8.论述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的阶段”p197 9.简评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p200 10.影响个性形成的主要因素p202 11.论述皮亚杰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三个阶段p274 12.柯尔伯格(Kohlberg)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三水平六阶段名称+特点)p277 【简答题】 1.关于遗传与环境之争(阶段+代表人物)p8 这场争论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1)绝对决定论:争论的双方把遗传与环境完全对立起来。或者是强调遗传决定发展,完全否定环境的作用;或者是环境决定发展,完全否定遗传的作用。 遗传决定论——以优生学创始者高尔顿为代表。 环境决定论——以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为代表。 2)共同决定论:既承认环境影响,又承认遗传的影响。 斯腾——遗传与环境的“辐合论”; 鲁克森伯格——遗传与环境的作用论; 格塞尔——成熟优势论。认为支配发展的因素有两个:成熟与学习。学习与生理上的“准备状态”有关,在未达到准备状态时,学习不会发生,一旦准备好了,学习就会生效。这就是成熟-学习原则。该理论主要来自于双生子研究。 3)相互作用论:在共同决定论的基础上,一些心理学家进一步分析了遗传与环境两个因素的关系,提出了相互作用论。代表人物有:皮亚杰、阿纳斯塔西、沃纳、瓦龙和苏联的维列鲁学派的心理学家。 2.相互作用论的基本观点p10 (1)遗传与环境的作用是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 (2)遗传与环境的作用是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 (3)遗传与环境、成熟与学习对发展的作用是动态的。3.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含义+优缺点)p30 1)横向研究又称横断研究,是在同一时间内,对不同年龄组被试进行观察、测量或实验,以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或特点。 --优点:时间短、取样大;取样大,材料更具代表性;时间短,不易受时代变迁而带来的影响。 --缺点:由于被试的取样是来自不同年龄点的不同个体,带有人为拼凑的性质,故不能确切地反映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和特点。 2)纵向研究又称追踪研究,是对同一个或同一群个体,在较长时间内进行定期的观察、实验或测量,以探究某个心理特质随年龄变化的发展规律或特点。 --优点:可以获得心理发展连续性和阶段性的资料,尤其可以弄清发展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探明早期发展与以后阶段心理发展的关系。 --缺点:被试的代表性问题。由于纵向研究历经的时间长、耗资多,选择的被试不可能像横向研究那样数量大;被试的流失影响取样的代表性;可能使被试产生厌烦情绪和学习效应;长期的纵向研究还可能受时代变迁和家庭环境变化的影响。 3)聚合交叉设计:结合横向和纵向的设计方法对不同组群进行多次观察或测量。 --优点:能够区分年龄效应,组群效应和测量时间效应,确

儿童发展心理学

此资料根据重点所着,只供学习参考,不可用于商业行为!! 第一章 一、发展心理学:人类个体发展心理学,它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形成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心理和行为的发生与发展的规律,以及人生各个阶段的心理年龄特征。 二、儿童发展心理学(年龄范围出生到17-18岁左右):是发展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研究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三、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内容:①描绘儿童心理发展的普遍模式;②揭示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和机制;③解释和测量个别差异;④探究不同环境对发展的影响;⑤提出帮助和指导儿童发展的具体方法 四、遗传决定论以优生学创始者高尔顿为代表,他认为个体发展及其品性早在生殖细胞的基因中就决定了,发展只是内在因素的自然展开,环境与教育仅起引发作用。 五、环境决定论以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为代表。 六、相互作用论的代表人物是皮尔杰。相互作用论的基本论点:①遗传与环境的作用是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②遗传与环境的作用是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③遗传与环境、成熟与学习对发展的作用是动态的 七、关键期:它是从植物学、生理学和形态学移植过来的,人类胎儿在胚胎期(2—8周)是有机体体内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和器官迅速发育生长的时期。这时的有机体对外界抵抗力十分微弱,胎儿受到不良刺激影响,很容易造成先天缺陷,这个时期就是生长发育的关键期。 八、最佳学习期——劳伦兹 九、德国生理学家、实验学家普莱尔在1882年出版了第一部科学的、系统的儿童心理学着作《儿童心理》。它标志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正式诞生,普莱尔则成为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 十、最早讲授儿童心理学的儿童心理学家是陈鹤琴,其着作《儿童心理之研究》是我国较早的儿童心理学教科书,他用日记法进行了3年的追踪观察。 十一、横向研究:在同一时间里,对不同年龄的儿童进行观察,实验或测量,探究心理发展规律或特点的研究优点——时间短、取样大。缺点——由于被试来自不同年龄的个体,不一定能正确地反映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和特点。十二、纵向研究:对同一个或同一群体,在较长的时间内进行定期的观察、实验或测验,探究心理发展规律。优点——通过对个别或若干个体的长期追踪性研究,可以获得心理发展连续性和阶段性的资料,尤其是可以弄清发展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探明早期发展与以后阶段心理发展的关系。缺点——时间长、耗资多 十三、跨文化研究(交叉文化研究):是指同一个课题通过对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儿童进行研究,以期探讨儿童心理发展的共同规律和不同的社会生活条件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第二章 一、胎儿正常发育的条件:①孕妇的营养②孕妇的疾病③药物④辐射⑤孕妇的情绪 二、身体的发展——儿童生长具有的四个显着的时期:①从出生到2岁,发展十分迅速;②2岁到青春发育期,发展较平缓;③青春发育期开始,发展急剧迅速,变化极大;④15、16岁到成熟,发展又趋缓慢 三、动作发展的规律:①从上至下;②由近及远;③由粗到细或由大到小 第三章 一、评定新生儿感觉的几种方法:①发射行为;②定向反射习惯化和去习惯化;③身体运动和脸部表情;④视觉偏爱 二、定向反射:当一个新异刺激出现时,一个个体,包括新生儿都会产生定向反射 三、习惯化:同样的刺激如果反复地呈现,最后就会使原先出现的定向反射完全消失的现象 四、去习惯化:在个体已对某种刺激形成习惯之后,又出现新的刺激,这时的个体又产生了反射行为,表明个体能将新刺激与旧刺激加以区别的这种对新事物的兴趣现象。 五、新生儿(颜色视觉)①近视眼;②色盲 六、形状知觉:①婴儿是带着观察复杂的模式超过简单的模式的偏爱而出生的;②婴儿还喜欢看清晰的图像;③婴儿还喜欢看活动的和轮廓多的图形;④在其他情况相同的条件下,新生儿更喜欢注视曲线,不喜欢注视直线或角 七、深度知觉:新生儿产生深度知觉是在9个月的时候。 八、视崖实验:吉尔森和瓦尔克做的实验。描述:P70

儿童发展心理学模拟试题汇总

《儿童发展心理学》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认为儿童的思维不是单纯地来自客体,也不是单纯地来自主体,而是来自主体对客体的动作,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这是( C )的观点。 A.华生 B.高尔顿 C.皮亚杰 D.斯腾 2.吉尔福德的智力结构模式中智力活动的三个维度是()。 A.过程 B.内容 C.结果 D.标准 3.关于效度的定义,正确的是()。 A.效度反映测验的一致性程度。 B.效度是指测验能够准确测量其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 C.效度是评价测验的可靠性的指标。 D.效度是反映测验的有效性的指标。 4.下面关于男女性别差异的表述正确的是()。 A.女孩获得语言比男孩早,在语言流畅性方面,以及在读、写和拼写方面均占优势。 B.男孩在言语理解、言语推理方面比女孩好。 C.男性的理解记忆和抽象记忆较强,而女性的机械记忆和形象记忆较强。女性在所有年龄阶段上机械记忆和形象记忆都优于男性。 D.男性偏于逻辑思维,女性偏于形象思维。 5.儿童从很早开始就因为不同的行为而受到奖励与惩罚。他们通过对别人的观察学会期待与性别角色相符的行为。这是()的观点。 A.社会学习理论 B.认知发展理论 C.性别图式理论 D.心理人类学理论 6.由于照顾者总是与满足婴儿的食物需要相联结,减少了饿这个基本的内驱力,从而使照顾者获得了二级强化,成了满足婴儿需要的客体。这是()关于依恋的看法。 A.社会学习理论 B.习性学理论 C.心理分析理论 D.认知理论 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关键期 2.元认知 3.常模 4.对抗性条件作用 5.移情 三、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35分) 1.简述儿童在感知运动阶段的思维特点。 2.简述儿童在具体运算阶段的思维特点。 3.简述卡特尔的液体和晶体智力理论的主要内容。 4.简述幼儿自我评价的特点。 5.依恋有哪些类型? 四、论述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 1.试论述在儿童发展过程中遗传与环境的关系。

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重点

一、绪论 1、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 儿童发展心理学所研究的儿童一般是指从出生到青年前期,即从出生到17、18岁左右。 (1、描述儿童心理发展的普遍模式 儿童动作、语言、思维、记忆、情感等心理发展的规律。 (2、揭示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和机制 (3、解释和测量个别差异 (4、探究不同环境对发展的影响 (5、提出帮助和指导儿童发展的具体方法 2、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相互作用论的代表人物、主要观点 1、遗传决定论:心理发展由遗传基因所决定,其过程是遗传素质的自我发展与暴露的过程。代表人物:高尔顿、主张复演说的霍尔评价:片面强调遗传,忽视后天环境的作用。 环境决定论(观点:儿童心理的发展完全是由环境决定的。代表人物:华生:心理发展就是形成刺激反应链斯金纳:外在的强化来塑造和改变评价:片面强调环境的作用 共同伦决定:心理发展由遗传和环境两个因素共同决定。斯腾:心理发展是内在素质和外在环境合并发展的结果。格塞儿认为支配发展的因素有两个:成熟和学习。 评价:只是把遗传和环境简单地结合起来,是一种折中调和。 相互作用论皮亚杰。主要观点:1、遗传与环境的作用是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2、遗传与环境的作用是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这就是说,有时遗传可以影响或改变环境,而环境也可以影响或改变遗传。3、遗传与环境、成熟与学习对发展的作用是动态的。 3、关键期的概念、“印刻”现象,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性与连续性,格塞尔的实验及启示 无须强化的,在一定时间窗口内形成的反应叫“印刻现象”,即社会性依恋行为的“关键期”。 目前较为综合的看法是:心理发展既体现出量的积累,又表现出质的飞跃。当某些代表新质要素的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质的飞跃,也即表现为发展的阶段性。 发展既是连续的,又是分阶段的。 研究的是双生子在不同的时间学习爬楼梯的过程和结果48,52周何一项训练或教育内容针对某个特定的受训对象,都存在一个最佳教育期。用最短的时间达成最佳的训练效果。 4、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诞生标志,西方与我国儿童心理学的发展 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1882年《儿童心理》 5、横向研究、纵向研究、跨文化研究概念及优缺点 横向研究是指在同一时间内,对不同年龄组被试进行观察、测量或实验,以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或特点。优点是可以在短时间内收集到较多的资料,有助于描述心理发展的规律与趋势;此外,样本也易选取与控制。成本低,省时省力,见效快,其不足之处在于,由于被试的取样是几个年龄点,带有人为拼凑的性质,故不足以确切地反映出个体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转折点。依据所描绘出的心理发展

儿童发展心理学2017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许昌学院 2017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批次专业:2017年春季-初等教育(高起专)课程:儿童发展心理学(高起 专) 1. ( 单选题) 下列特征中,( )不是前运算思维的特征。(本题4.0分) A、思维不可逆性 B、思维缺乏同一性 C、思维缺乏互补性 D、思维的可逆性 学生答案:D 标准答案:D 解析: 得分:4 2. ( 单选题) ()认为儿童是“高尚的野蛮人”,因为他们有许多与生俱来的高尚的观念和品性。(本题4.0分) A、霍尔 B、格塞尔 C、卢梭 D、洛克 学生答案:C 标准答案:C 解析: 得分:4 3. ( 单选题) 皮亚杰主要从儿童的( )中来研究道德认知发展。(本题 4.0分)

A、道德判断 B、道德体验 C、法律观念 D、道德行为 学生答案:A 标准答案:A 解析: 得分:4 4. ( 单选题) 在_(1)_,儿童的再现记忆开始发展起来(本题4.0分) A、新生儿期 B、婴儿期 C、前幼儿期 D、幼儿期 学生答案:D 标准答案:B 解析: 得分:0 5. ( 单选题) 在产前发展过程中,对各种危险因素的影响最敏感的阶段是_(1)_。(本题4.0分) A、合子阶段 B、胎儿阶段 C、胚胎阶段 D、围产期 学生答案:C 标准答案:C 解析: 得分:4

6. ( 单选题) 在( )期间,婴儿对陌生人的出现表露出不安、怯生。(本题4.0分) A、1-2岁 B、2-4月 C、7-9月 D、5岁 学生答案:B 标准答案:B 解析: 得分:4 7. ( 单选题) 弗洛伊德将人格发展的潜伏阶段的儿童的年龄为( )。(本题4.0分) A、1-3岁 B、6-12岁 C、3-6岁 D、2-12岁 学生答案:B 标准答案:B 解析: 得分:4 8. ( 单选题) 在()期间,婴儿对陌生人的出现表露出不安——怯生。(本题4.0分) A、1—2岁 B、2—4月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重点

名词解释 1.关键期, 2.依恋 3.最近发展区 4.道德感 5.观察法 6.思维: 7.意志 8.性格、心理特征 9.能力 10.社会行为 11.攻击性 12.情绪 13.深度知觉 14.想象 15.同化 答案 1.关键期:是指人或动物的某些行为或能力的发展有一定的时间,如在此时给予适当的良性刺激,会促使其行为与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发展甚至导致行为与能力的缺失。 2.依恋: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联系的一种倾向。 3.最近发展区:是一种介于儿童看得见的现实能力与并不明显的潜在能力之间的智能范围,即一种儿童无法依靠自己完成,但可以在成人或更有技能的儿童帮助下完成的任务范围。 4.道德感:是由自己或别人的举止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标准而引起的情感。 5.观察法: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儿童在日常生活、游戏、学习和劳动中表现,包括其言语、表情和行为,并根据观察结果分析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征的研究方法。 6.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概括的和间接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

7.意志:是有意识的支配+、调节行为,通过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8.性格:是个性中最重要的心理特征。它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惯常的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 9.能力:是人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 10.社会性行为:是指人们在交往活动中对他人或某一事件表现出的态度、语言和行为反应。 11.攻击性行为是一种以伤害他人或他物为目的的行为,是一种不受欢迎但却经常发生的行为。攻击性行为泛指违背、破坏、触犯、损坏等行为的性质,但攻击性行为未必是反社会行为的。 12. 情绪:心理生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对客观事物与个人需要之间的关系的反映。 13.深度知觉:立体知觉,是对立体物体或两个物体前后相对距离的知觉。 14.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15. 同化.是把环境因素纳入有机体已有的图式或认知结构以适应客观环境的变化。 解答题 1.学前儿童记忆发展有哪些特点? 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逐渐发展;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逐渐发展;机械记忆占优势,意义记忆逐渐发展。 2.简述说明婴幼儿依恋的四个阶段。 答:依恋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联系的一种倾向。依恋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出生~3个月)、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3~6个月)、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6个月~2岁)、目标调整的伙伴关系阶段(2岁以后)。 3.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具体内容包括那几方面?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考试卷

秘密★启用前 期末统一考试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本试卷满分:50分;时间:50分钟;总成绩___________ 温馨提示: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专业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左密封内的相应位置上.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 1.胎儿期注意发展的一种注意表现形式是().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选择性注意 D.长期性注意 2.下列不属于空间知觉的选项是(). A.方位知觉 B.时间知觉 C.深度知觉 D. 大小知觉 3.()是指在头脑中保持的客观对象的形象. A.表象 B.记忆 C.感觉 D.知觉 4. ( )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在头脑中独立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 程. A.创造想象 B.再造想象 C. 幻想 D.无意想象 5.下列不属于创造力的行为表现的特征的是(). A.变通性 B.流畅性 C.独特性 D.灵活性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满分4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空格,每个空格1分,共1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相应题号的横线上.) 6.引起幼儿分心的主要原因是过多的无关刺激、__________、__________教学 活动组织不合理. 7.根据记忆保持的时间长短,可将其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8.桑代克的三因素说,认为人类可能有三种智力,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影响学前儿童创造力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个方 面. 期末统一考试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答题纸 姓名:___________总成绩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个空格,每个空格1分,共10分). 6. 、__________ 17. 、__________、__________ 18. 、__________、__________ 19. 、__________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0. 注意 21.思维 22.气质 24.自我意识 25.依恋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第1页(共4页)第2页(共4页)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试卷

秘密★启用前 上期期末考试试卷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本试卷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总成绩___________ 温馨提示: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专业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左密封内的相应位置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合计40分,请将答案写 1、狼孩所表现出来的心理水平只相当于几岁儿童的发展水平,这充分说明对心理发展起作用的是() A、遗传因素 B、生理成熟 C、自然环境 D、社会环境和教育 2、儿童的年龄越(),心理发展越快,这是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 A、小 B、接近学前晚期 C、大 D、接近于成年 3.“视觉悬崖”试验说明了儿童已有了()。 A、深度知觉 B、方位知觉 C、视觉定位 D、形状知觉 4、哪一种感觉在学前儿童认识世界中占有的地位比成人重要?()。 A、视觉 B、听觉 C、嗅觉 D、触觉 5、1-3岁属于哪个年龄阶段()。 A、新生儿 B、乳儿 C、婴儿 D、幼儿 6、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趋势() A、从抽象到具体 B、从主动到被动 C、从简单到复杂 D、从成体系到零乱 7、陈鹤琴采用什么方法研究儿童的心理()。 A、日记法 B、调查法 C、测验法 D、实验法 8、对于婴儿眼手协调动作发展的特点,说法错误的是() A、眼手配合 B、有意摆弄 C、出现无关动作 D、两手分别同时抓 9、注意的两个主要特点是( )。 A、指向性和集中性 B、鲜明性和选择性 C、清晰性和指向性 D、清晰性和集中性 10.从幼儿听觉发展的角度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孕妇在宁静悦耳的音乐环境下对胎儿发展有好处。 B、适应噪声环境,对胎儿出生后的适应环境有帮助。 C、新生儿对不同的声调及声音的纯度、强度、持续时间等有不同的反应。 D、以上表述都正确。 11、婴儿认识世界和自己的基本手段是()。 A、行为 B、思维 C、想象 D、感知觉 12、“聚精会神”、“仔细”主要描绘的是注意的什么特点( )。 A、指向性 B、集中性 C、清晰性 D、鲜明性 13、幼儿在玩“老鹰抓小鸡”的游戏时,被抓到的幼儿吓哭了,以为自己真的要被吃掉了,这是因为幼儿() A、想象的主题不稳定 B、想象容易同现实相混淆 C、想象易受情绪的影响 D、想象的主题不稳定 14、幼儿指的是()。 A、 3—6岁 B、0—1岁 C、1—3岁 D、7岁 15、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成为新形象的过程是 ()。 A、思维 B、想象 C、记忆 D、情绪情感 16、美国心理学家格赛尔对学前儿童心理的研究理论是() A、成熟学说 B、精神分析学说 C、行为主义学说 D、认知发展学说 17、刺激-—反应的条件发射理论属于哪一研究流派() A、精神分析学说 B、认知发展学说 C、成熟学说 D、行为主义学说 18 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起主导作用的是() A、环境 B、家庭 C、幼儿园 D、社会 19 各种胎教方式的首选措施是() A、音乐胎教 B、抚摸胎教 C、语言胎教 D、光照胎教

儿童心理学知识点

儿童心理学知识点

————————————————————————————————作者:————————————————————————————————日期:

儿童心理学考点知识 一、名词解释 1.超出预期策:是从情感维度处理教材、呈现教学内容的策略。它的内涵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处理教学材料,使呈现的教学内容超出学生的预期,引发学生的兴趣情绪,以有效调节学生的学习心向,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 2.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原学习任务本身有更高的抽象、概括和包容水平,并且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 3.记忆策略:是指主体对自己记忆活动的有意识控制和由主体所使用的那些能增强记忆效果的方法或认知活动。 4.元记忆:是人们对自己记忆过程的理解和认识,主要包括元记忆知识和元记忆监控。 5.强化:是语言学习的必要条件,特别强调“强化依随”(即紧跟在言语行为之后的强化的刺激)在儿童言语行为形成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6.纵向研究:也叫追踪研究,是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进行有系统的定期的研究。 优点:系统地、详尽地了解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和量、质变的规律。 缺点:样本的减少反复测量时间较长 7.元认知:是关于认知的认知,是个体对自己的认知加工过程的自我察觉、自我反省、自我评价与自我调节,它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三个部分。 8.最近发展区:是指实际的发展水平与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前者由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定,后者则是指在成人的指导下或是与能力较强的同伴合作时,儿童能够解决问题的能力。 9.文化比较法:不同文化间比较,可以了解人类发展是否存在普遍性规律,防止将在一个文化背景下得出的结论过度类化;了解文化因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10.儿童(小学生)心理学:小学生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小学生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的科学。 二、填空 1.小学生心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①遗传与环境的问题②发展的普遍性和个别差异问题 ③发展的连续性和可变性④发展的质变和量变 2.注意的品质包括哪些方面? ⑴注意的广度 —也称注意的范围,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所注意到对象的数量。 ?小学生注意的广度随年龄的增长、知识经验的丰富而逐渐发展。 ?女生注意广度高于男生。 ⑵注意的稳定性 —指把注意集中保持在某一对象(事物或操作活动)上时间的长短。 ?年龄—小学低年级学生可以连续集中注意20分钟左右,中年级学生可达25分钟左右,高年级可保持30分钟左右; ?与学生的知识经验、个性特点及刺激的性质,呈现方式有关; ?性别—女性注意的稳定性高于男生。

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考试资料)

横断研究:在同一时间对某个年龄阶段组或几个年龄阶段组的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加以观测,求出某种心理水平的代表值,或求出几个年龄组儿童的代表值加以比较。 纵向研究:对一个或一组儿童进行定期的系统的随访观测追踪,找出心理发展过程的系统特点。 客体永久性:儿童脱离对物体的感知,仍相信该物体持续存在的意识。 习惯化、去习惯化:如果多次让婴儿接受一种刺激,由于对原有刺激形成“习惯化”,婴儿会减少对它的注视时间。这时再呈现一种新的刺激,婴儿会对新刺激“去习惯化”,注视时间延长。 自传体记忆:婴儿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具体事件的记忆。 自我中心主义:儿童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观点和自己的动作上的现象。 社会性参照作用:当婴儿处于陌生,不能肯定的情境时,他们会从成人的脸上寻找表情信息,然后做出相应行动和反应。促进与成人对环境认识、经验、情感体验的分享;促使亲子心理过程的共发共振共鸣,有助于儿童自我知觉和道德行为的发展。 个性:个体在物质活动和交往活动中形成的具有社会意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系统。 气质:一个人做特有的比较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同伴:儿童与之相处的具有相同社会认知能力的人。亲社会行为: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 极影响的行为。包括分享、合作、助人、 安慰、捐赠等。是一种个体帮助或打算 帮助其他个体或群体的行为趋向。是个 体社会化的重要指标,是社会化的结果。 攻击性行为:又称侵犯行为,是他人不 愿接受、出于故意或工具性的伤害性行 为。包括直接的身体伤害、语言伤害和 间接的心理上的伤害。 心理的实质:心理是脑的功能,脑是心 理的器官//心理是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 反映,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心理是 发展的//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 展规律的学科。 朱智贤儿童左右概念发展阶段:(5-7) 比较固定认识自己的左右方位//(7-9) 初步具体掌握左右方位的相对性// (9-11)比较概括灵活掌握左右概念, 完全掌握左右的相对性。 婴儿记忆方法:客体永久性法,习惯化、 去习惯化,传统的条件反射,延迟模仿 法 影响无意识记因素:材料性质,直观、 形象、具体、鲜明的材料易引起无意识 记//幼儿的兴趣、情绪和态度//活动方 式//智力活动的积极性//对材料的理解 性 记忆策略:视觉复述策略,特征定位策 略,复述策略,组织性策略,提取性策 略 儿童思维发展趋势:直觉行动思维(依 靠感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进行的思维, 思维和行动分不开)//具体形象思维(利 用头脑中已有的直观形象解决问题的 思维,具有具体性和形象性,开始认识 事物的属性)//抽象逻辑思维(运用语 言符号形成概念来进行判断、推理以解 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具体性在自觉或不 自觉的消长) 皮亚杰的思维发展阶段:(0-2)感知运 动阶段(2-7)前运算阶段(7-11)具体 运算阶段(11、12)形式运算阶段 科尔伯格儿童的性别守恒发展:性别标 志,性别固定,性别一致性 鲍尔比依恋的形成阶段:(0-3月)无分 化阶段,(3-6月)地分化阶段,(6-2.5 岁)依恋形成阶段,(2.5岁后)修正目 标的合作阶段 依恋安全性的影响因素:照看者,照看 态度和环境,儿童特点,家庭因素 社会行为影响因素:换位思考,移情作 用,父母的抚养方式,文化//教养环境, 社会认知的缺陷和歪曲,交流及文化 论述同伴交往影响因素:1.儿童自身特 点,行为特征(积极快乐的性情,愿意 分享,没有攻击性,往往是受欢迎的儿 童;有破坏性,不愿分享,少合作往往 是被拒斥的儿童;而害羞,不敢自我表 现,单独行动,则是被忽视的儿童)// 认知能力(不同的社会认知能力决定了 不同的社交地位,支配了不同的社交技 能)//身体的吸引力(“漂亮的就是好的” 偏差认识)2.外部环境的作用,父母的 鼓励(为幼儿彼此的接触提供条件;通 过建议和指导影响幼儿交往;自身的风 格影响儿童社会化)//教师的影响(教 师在教育过程中必须注意自己的言行 对儿童的影响)//玩具及电视(一定程 度上阻碍了思维行动,形成刻板、模式 化的行为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