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区域差异和影响因素研究_李国志

中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区域差异和影响因素研究_李国志
中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区域差异和影响因素研究_李国志

收稿日期:2010-01-08

作者简介:李国志,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学、环境经济学。通讯作者:李宗植,教授,博导,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学、环境经济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70873058)。

中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区域差异和影响因素研究

*

李国志

1,2

李宗植

1

(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16;2 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江西南昌330013)

摘要 气候变化和二氧化碳减排问题已经引起了世界性的关注。文章对我国30个省份二氧化碳排放量进行测算,将其分为低排放、中排放、高排放三个不同区域并进行比较。同时,基于S TIRPA T 模型和面板数据方法,文章分析了人口、经济和技术对不同区域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三个区域的二氧化碳排放存在明显差异,并且差异性不断扩大;不同区域人口、经济、技术对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弹性系数是不一样的,经济快速增长是各区域二氧化碳排放增加最重要的驱动因素;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明显的倒 U 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但是要达到曲线的拐点需要经历非常漫长的时间。另外,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表现出明显的路径依赖现象,当期经济增长将至少对未来2-3年的空气质量产生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对整个国家来说比单个区域要更大。基于上述,提出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相关政策建议,以适应中国的低碳经济道路。关键词 二氧化碳排放;区域差异;影响因素;面板数据模型

中图分类号 X2/F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0)05-0022-06

do i:10.3969/j.is sn.1002-2104.2010.05.005

全球气候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这已经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和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气候变暖除了自然因素外,更大程度是人类活动造成的,特别是源于化石燃料的使用导致的人为温室气体排放[1]。二氧化碳是一种最主要的温室气体,因此实现二氧化碳的减排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中之重。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区域的人口规模、经济水平、技术水平、能源结构等都有所不同,这些因素都有可能影响到二氧化碳的排放。目前国内外有部分学者对二氧化碳排放问题进行了研究。York 利用STI RP AT 模型研究了二氧化碳排放量与人口之间的关系[2];Cole 发现二氧化碳排放量和人均收入之间符合库兹涅茨曲线

[3]

,而杜婷婷等人却认为两者之间是 N 型曲线

关系[4];Wu 等利用L MDI 方法从供给和需求的角度,研究了中国1980-2002年碳排放的变化[5];徐国泉等采用对数平均权重Disvisia 分解法,定量分析了能源结构、能源效率和经济发展等因素变化对中国人均碳排放的影响[6];Co ondoo 还从Granger 因果关系的角度分析了二氧化碳排放量和人均收入之间的关系,发现不同的国家存在不同的因果关系[7]。上述文献集中于探讨整个国家的碳排放,缺乏对不同区域碳排放的测算和比较,因此本文利用1995-2007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分析人口、经济和技术对不同区域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1 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区域划分和比较

1 1 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测算方法

根据2007年I PCC 第四次评估报告[1],温室气体增加的主要来源是化石燃料燃烧(化石燃料燃烧所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在2004年占世界总排放将近95 3%)。因此本文根据各省份历年能源消费量数据来进行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测算。根据 中国能源统计年鉴 口径,将最终能源消费种类划分为9类(煤炭、汽油、柴油、天然气、煤油、燃料油、原油、电力和焦炭)。在计算各省二氧化碳排放量时采用9类能源消费总量乘以各自的碳排放系数 ,如式(1)所示:

Cit = (E ijt j )

(1)

其中C it 为i 省第t 年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E ijt 为i 省第t 年第j 种能源消费量; j 为第j 种能源的碳排放系数。由于原始统计时各种能源的消费均为实物统计量,测算碳排放时必须转换为标准统计量,2008年 中国能源统计年鉴 给出具体换算方法为:煤炭为0 7143kg 标煤/kg 、焦炭

中国人口 资源与环境 2010年 第20卷 第5期 CH INA PO PUL AT 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 NT Vol.20 No.5 2010

为0 9714kg标煤/kg、原油和燃料油为1 4286kg标煤/

kg、汽油和煤油为1 4714kg标煤/kg、柴油为1 4571kg标煤/kg、天然气为13 300t标煤/万m3、电力为1 229t标煤/万kWh。由式(1)可知,能源碳排放系数对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计算影响很大。本文借鉴徐国泉的研究结果,各种能源的碳排放系数分别为:煤炭为0 7476t碳/t标准煤、汽油为0 5532t碳/t标准煤、柴油为0 5913t碳/t标准煤、天然气为0 4479t碳/t标准煤、煤油为0 3416t碳/t标准煤、燃料油为0 6176t碳/t标准煤、原油为0 5854t碳/t 标准煤、电力为2 2132t碳/t标准煤、焦炭为0 1128t 碳/t标准煤[6]。利用式(1),可以测算出我国各省1995-2007年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

1 2 二氧化碳排放的区域划分

我国各省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相差较大,碳排放量比较大的主要包括那些人口较多、资源丰富和经济发达的省份。表1按照1995-2007年各省的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由小到大的顺序,给出了我国30个省份1995年、2007年及1995-2007年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变化。对表1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目前我国的东中西部区域的划分标准不适合对各省二氧化碳排放量进行区域分析。如东部地区海南省1995-2007年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为712万t,明显低于东部地区其他省份;中部地区的山西省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12452万t)明显高于中部地区其他省份;西部地区的四川省也较西部其他省份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要高。从表1可以看出,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基本能够反映各省近年来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变化。本文按照1995-2007年各省份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大小重新划分二氧化碳排放区域,具体如下: 低排放区域,指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小于4000万t的省份,包括海南、青海、宁夏、重庆、广西、江西、天津、甘肃、福建、云南、北京和新疆共12个省份; 中排放区域,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介于4000万t和8000万t之间的省份,包括陕西、吉林、贵州、湖南、安徽、四川、内蒙古、上海、湖北和黑龙江共10个省份; 高排放区域,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高于8000万t的省份,包括浙江、河南、江苏、河北、辽宁、山西、广东和山东共8个省份。西藏因缺乏数据未纳入本文分析范围。

1 3 二氧化碳排放的区域比较

按照上述划分区域的方法,表2给出了1995-2007年我国低排放、中排放和高排放区域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和人均排放量的变化状况。

由表2可知: 三个区域的碳排放总量均逐年增加,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其增速均呈阶段性特征,1995-2002年增长较为平缓,而2003-2007年增速较快。从总体增长速度看,低排放、中排放和高排放区域的碳排放量年平均

表1 中国30省份二氧化碳排放量(单位:104t碳)

Tab.1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of30pro vince s in

China

省份

Province

In1995In2007

平均值

Average 海南*246.821480.82712.10

青海*549.561614.97900.89

宁夏*929.083683.651896.90

重庆*1916.633964.962784.52

广西*2011.245095.182874.13

江西*2438.384901.603001.01

天津*2486.364859.143324.05

甘肃*2774.215566.433643.21

福建*2025.147076.153733.92

云南*2278.506758.453777.07

北京*3069.945125.293790.54

新疆*2608.916215.373834.47

陕西**2997.188084.924396.97

吉林**3934.786906.244720.97

贵州**2787.507963.114779.59

湖南**4558.899213.545307.51

安徽**3902.158137.735355.58

四川**5120.629864.836229.33

内蒙古**3071.2814149.676288.83

上海**4608.878895.506477.17

湖北**4922.3810370.156639.63

黑龙江**6090.559558.087022.58

浙江***4392.9416267.458475.19

河南***6522.4719011.1410130.97

江苏***7993.9622320.4112143.02

河北***8404.4220862.1512155.88

辽宁***9689.3318260.3012439.42

山西***9394.2519932.7212452.03

广东***7170.5421883.6012482.75

山东***9172.5229725.7715008.57

注:*,**,***分别表示属于低、中、高排放区域。平均值为1995-2007年共13年的平均碳排放量。

增速分别为7 62%、6 86%和8 57%,说明低排放、中排放区域的差异性在逐渐缩小,而高排放区域与低排放、中排放区域之间的差异呈不断扩大趋势。 不同区域的碳排放总量差异比较明显,其中低排放区域碳排放比重约为20%左右,中排放区域比重为30%左右,而高排放区域虽然只有8个省份,碳排放比重却高达50%左右,且呈现上

李国志等:中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区域差异和影响因素研究

表2 1995-2007年3个区域二氧化碳排放的差异性

Tab.2 Carbon dioxide e missions differe nce s of three re gions from1995to2007

年份Year

碳排放总量(104t碳)

Total carbon dioxi de emi ssions

低排放区域

low e miss ion

ri gions

中排放区域

mid emissi on

rigi ons

高排放区域

hi gh emis sion

rigions

变异系数

CV

人均碳排放量(t碳/人)

Per capi ta carbon dioxide emis sions

低排放区域

lo w emis sion

rigi ons

中排放区域

mid e miss ion

rigions

高排放区域

high emission

ri gions

变异系数

CV

19952333541994627400 4620 8690 9701 2630 198 19962462443823649990 4540 9081 0031 2990 191 19972511844906657120 4490 9181 0151 3020 185 19982551344140660720 4490 9230 9901 3000 188 19992636543869677040 4510 9460 9781 3220 193 20002786745560735680 4700 9881 0271 3780 190 20012933447874792470 4841 0291 0521 5090 226 20023428151226864970 4651 1911 1221 6380 213 20033587859497979920 4861 2361 2951 8450 230 200440794675221160130 5101 3941 4632 1600 253 200545596760041368840 5391 5771 7072 5060 261 200650501842761523480 5421 7291 8912 7660 262 200756342931441682640 5391 9092 0873 0290 257 注:变异系数由作者计算而来,计算公式为CV=S/E(S和E分别表示标准差和均值)。

升趋势。 不同区域的碳排放总量差异呈不断扩大趋势。在研究时序内,碳排放总量变异系数逐渐增加,1995年为0 462,而2007年为0 539。 从人均碳排放量来看,三个区域的差异性也是非常明显的,高排放区域远远高于低、中排放区域,且这种差异性也是呈逐年扩大趋势,变异系数由1995年的0 198增加到2007年的0 257。

2 二氧化碳排放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2 1 模型构建

目前,有部分文献利用 I=PAT 方程来分析环境变化的决定因素[8],该方程将环境影响(I)与人口规模(P)、人均财富(A)和对环境毁坏的技术水平(T)联系起来。但是,该模型存在一些局限性,即各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是等比例的。为了克服该模型的不足,本文利用STIR PA T 模型来分析人口、经济和技术对二氧化碳排放的非比例影响,即I=aP b A c T d。在进行计量分析时,模型将采用对数形式,这样既可以降低异方差,还可以直接获得因变量对自变量的弹性,具体如下:

ln I t=ln a+b ln P t+c ln A t+d ln T t(2)其中t表示年份。为了考察二氧化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存在倒 U 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将式(2)中的ln A分解为ln A和(ln A)2两项。另外考虑到二氧化碳的排放具有一定的路径依赖特征(即二氧化碳的排放惯性,本期排放量与上一期排放量有关),进一步在上述模型中加入因变量的滞后项作为解释变量,最终得到如下动态模型:

ln I t=ln a+h ln I t-1+b ln P t+c1ln A t+c2(ln A t)2+d ln T t

(3)

根据模型中h的大小可以判断二氧化碳排放惯性的强弱,如果h较大,则表示本期二氧化碳排放与上一期排放量关系密切,即碳排放惯性较强。另外,根据模型中c

1

与c

2

的符号,可以判断出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几种典型关系: c1>0且c2=0,表示伴随经济增长,二氧化碳排放急剧增加; c1<0且c2=0,表示经济增长对二氧化碳排放起到抑制作用; c1<0且c2>0,表示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之间存在 U 型关系,是与库兹涅茨曲线完全相反的关系; c1>0且c2<0,表示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之间存在倒 U 型关系,是典型的库兹涅茨曲线。同时,根据式(3)的回归结果,我们可以计算出 U 型或倒 U 型曲线的转折点(TP)为ln A*=-c1/(2c2)。

2 2 方法和数据

根据F riedl的观点,各因素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不仅具有时间维度特征,同时也具有截面维度特征,即二氧化碳排放不仅与同一区域人口、经济和技术有关,而且与

中国人口 资源与环境 2010年 第5期

不同区域间的影响因素也有一定关系[9]。因此,结合时序和截面信息的面板数据更能反映出人口、经济和技术对二氧化碳排放的综合影响。

采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首先需要判断采用常截距模型还是变截距模型。本文使用协方差分析方法对此进行检验,构造F 统计量进行面板模型的判定。F 统计量具体公式如下:

F =[(SSE r -SSE u )/(N -1)]/[SSE u /(NT -N -k)]

(4)

其中,SSE r 和SSE u 分别表示有约束模型(常截距模型)和无约束模型(变截距模型)的残差平方和。在给定的显著性水平a 下,如果F

本文所使用的变量分别说明如下:

二氧化碳排放量(I ):为了和其它文献保持一致,将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单位转变为以碳为单位,其转换率为单位碳等于3 667单位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该指标一般用来反映环境的变化,单位为万吨碳。

人口规模(P ):用各省的总人口数表示,单位为万人。人均财富(A):用各省的人均GDP 表示,用来衡量各省的经济水平和生活水准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单位为元(1978年价格)。

技术水平(T ):用能源强度表示。能源强度即单位GDP 产出的能源消费,能源强度越低,表示经济活动的能源效率越高,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相对越少,单位为吨标准煤/万元。该指标一般用来反映技术水平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

所使用的原始数据中,各省人口规模和GDP 总量来源于历年 中国统计年鉴 ,能源消费量来源于历年 中国

能源统计年鉴 ,其他数据经测算而来。2 3 结果与分析

根据研究方法中所述,首先对面板数据模型的设定形式进行判断,F 检验和Ha usman 检验结果见表3。

检验结果显示,各区域和全国整体的数据均比较适合固定效应模型。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将因变量的滞后项作为解释变量纳入到回归方程中,可能会出现解释变量的内生性问题,本文采用动态G MM 方法来消除解释变量内生性的影响。根据设定的模型形式,利用EVIEWS6 0,得到回归结果见表4。

从总体来看,四个面板模型的R 2

都比较接近1,F 值也较大,D W 值显示随机误差项不存在自相关,所有的系数均通过了t 检验,说明四个面板模型均拟合较好。

估计结果显示,人口、经济和技术对不同区域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就人口弹性而言,中排放区域的弹性系数为负,而低排放区域、高排放区域和全国整体弹性系数均为正。笔者以为这可以解释如下:人口对环境的影响是双向的,一方面,人口增长对资源产生了压力,增加了能源消费导致环境恶化,另一方面人口增长会促进技术改革,这样就会减轻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所以有的区域人口对环境正面影响超过负面影响,回归系数表现为负,有的区域则刚好相反。其实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影响也存在双向性,只不过所有区域的负面效应均超过了正面效应,所以系数均表现为正。 就经济弹性而言,在四个模型中,经济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弹性系数均是三个弹性系数中最大的,说明我国目前的二氧化碳排放对经济增长是非常敏感的,经济增长是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驱动因素,这是符合我国工业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的。 就技术弹性而言,四个模型的弹性系数均为正,说明技术进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二氧化碳排放的快速增长。另外低排放区域技术弹性系数明显高于中排放、高排放区域和全国平均值,说明低排放区域能源利用效率相对较高,同时中排放区域能源效率也明显高于高排放区域。

根据表4中c 1和c 2的回归系数可以发现,我国的二

表3 面板数据模型设定形式检验结果

Ta b.3 Panel data model for m te st results

项目

Item F test results

Hausman test results

F 值F value 临界值

threshold li mi t value

结论condusion X 2值X 2

value P 值

P value 结论

condusi on 低排放区域3 092 44变截距模型29 090 000***固定效应模型中排放区域27 242 75变截距模型38 920 000***固定效应模型高排放区域12 753 28变截距模型59 550 000***固定效应模型全国整体

4 75

1 66

变截距模型

108 79

0 000***

固定效应模型

注:F 检验中临界值为5%显著性水平;Hausman 检验中***表示在1%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原假设为随机效应模型)。

李国志等:中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区域差异和影响因素研究

表4 面板数据模型估计结果Tab.4 Pa nel da ta model e stima tion results

系数Coefficient 低排放区域

Low emi ssion

rigions

中排放区域

Mid e missi on

rigions

高排放区域

High e missi on

ri gions

全国整体

Total

country

a

-16 547

(-5 312***)

-8 378

(-3 852***)

-14 047

(-4 149***)

-12 501

(-5 505***)

h

0 374

(5 011***)

0 427

(7 907***)

0 504

(6 754***)

0 341

(7 089***)

b

0 638

(8 194***)

-0 371

(-1 654*)

0 649

(2 722***)

0 672

(3 813***)

c1

1 946

(3 330***)

2 179

(6 024***)

1 679

(2 769***)

1 125

(3 995***)

c2

-0 067

(-2 271**)

-0 087

(-4 338***)

-0 068

(-2 031**)

-0 025

(-1 655*)

d

0 592

(6 499***)

0 472

(10 914***)

0 406

(4 927***)

0 535

(8 480***)

调整后R20 9710 9950 9860 980 F值964 031491 39595 02536 50 D W值2 2022 0801 6232 172

注:括号中数据为相应系数的t检验结果;*、**和***分别表示在10%、5%和1%显著性水平下通过t检验。

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明显的倒 U 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在经济发展初期,二氧化碳排放量伴随经济快速增长而急剧增加,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经济进一步增长将有利于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根据公式ln A*= -c1/(2c2),可以求出四个模型中倒 U 型曲线的拐点分别为14 52,12 52,12 35和22 50,即低、中、高排放区域的人均GD P要分别达到193 5万元、26 3万元和22 2万元,这是需要经过一个非常漫长的时期的。而全国整体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要达到拐点,其人均GDP要高达55亿元,这是不可想象的。

另外,四个模型中h的回归系数均为正,说明我国各区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存在显著的路径依赖现象,其中全国整体的路径依赖效应最明显,低排放、中排放、高排放区域的路径依赖效应逐渐减弱。需要指出的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滞后项系数的大小不仅反映了空气质量路径依赖的程度大小,而且反映了当期的经济发展对未来环境质量的影响。根据表4的估计结果不难看出,当期经济增长至少对未来2-3年的空气质量将产生影响,其中全国整体为2 93年(1/0 341),低排放区域为2 67年(1/0 374),中排放区域为2 34年(1/0 427),高排放区域为1 99年(1/ 0 504)。这也告诉我们,虽然从短期来看环境恶化的负面影响可能并不显著,但我们却要为其付出长期的、沉重的代价,并且这种代价对整个国家来说比单个区域要更大。

3 结论与建议

根据上述,我国低排放、中排放和高排放三个不同区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差异非常明显且逐步扩大,这主要是由不同区域经济增长和资源消耗不同所引起的。其中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存在典型的库兹涅茨曲线关系,即随着经济发展,空气质量呈现先恶化后改善的趋势,但是在很长的时期内都难以达到转折点。另外,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还呈现出较强的排放惯性,当期的经济增长会对未来几年的空气质量产生影响。

面对我国严峻的碳排放问题,及由此引起的气候变暖和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二氧化碳减排刻不容缓。2007年9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五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首次提出中国要 发展低碳经济 。结合本文上述内容,我们认为要发展低碳经济,我国需要在能源效率、能源体系低碳化、低碳技术创新和社会价值观念等领域开展工作。

第一,提高能效和减少能耗。面对能源供应趋紧的现状,整个社会迫切需要在保障一定的经济发展速度的同时,减少对能源的需求,进而减少对能源结构中占主导地位的化石燃料的依赖。提高能源效率和节约能源涵盖了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尤其作为重点用能部门的工业、建筑和交通部门更是迫切需要提高能效的领域,通过改善燃油经济性、减少对小汽车的过度依赖、提高建筑能效和电厂能效等措施,能够实现节能增效的低碳发展目标。

第二,发展低碳能源并减少排放。降低能源中的碳含量和碳排放,主要涉及控制传统的化石燃料开发利用所产生的二氧化碳,以及通过以相对低碳的天然气来代替高碳的煤炭作为能源,通过捕集各种化石燃料电厂以及氢能电厂和合成燃料电厂中的碳并加以地质封存,能够改善现有能源体系下的环境负外部性。此外,能源 低碳化 还包括开发利用新能源、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非常规能源,以更为 低碳 甚至 零碳 的能源体系来补充并一定程度上替代传统能源体系。

第三,建立和完善低碳技术创新体系。走低碳发展道路,技术创新是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要求我国政府和企业各司其职,不断促进生产和消费各个领域高能效、低排放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不断促进节约能源、可再生能源以及自然碳汇等领域的产业化发展。同时,我国应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参与制定行业的能效和碳强度的标准、标杆,开展自愿或强制性标杆管理。

第四,推行低碳价值理念。低碳发展模式还要求改变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理念和价值观念,引导实现全面的低

中国人口 资源与环境 2010年 第5期

碳转型。要求经济社会的发展理念从单纯依赖资源和环境的外延型粗放型增长,转向更多依赖技术创新、制度构建和人力资本投入的科学发展理念。要求全社会建立更加可持续的价值观念,不能因对资源和环境过度索取而使其遭受严重破坏,要建立符合中国环境资源特征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

(编辑:田 红)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IPCC Climate Change 2007:the Fourth Asses 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mental Panel on Cli mate Change [M ] England: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

[2]York R,R os a E A,Dieta T STIR PAT,IPAT and IMPACT:Analytic

Tools for Unpacking the Driving Forces of Environmental Impacts [J ] Ecological Economics,2003,(3):351-365

[3]Cole M A,Development,Trade,and the Envi ronment:How Robust is the

Envi ronmental Kunzets Cuvre [J ]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Econo mics,2003,(8):557-580

[4]杜婷婷,毛锋,罗锐 中国经济增长与CO 2排放演化探析[J] 中

国人口 资源与环境,2007,17(2):94-99 [D u Tingting,Mao Feng,Luo Rui The Analysis Between Chi na s Econo mic Growth and the Evolution of the Carbon Emission[J] China s Populati on Res ources and

Environment,2007,17(2):94-99 ]

[5]Wu L,Kaneko S,Matsuoka S Dynamics of Energy related CO 2Emi ssions

in China D uri ng 1980to 2002: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Energy Supply side and De mand side Effects [J] Enegry Policy,2006,(18):3549-3572

[6]徐国泉,刘则渊,姜照华 中国碳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及实证分

析:1995-2004[J ] 中国人口 资源与环境,2006,16(6):158-161 [Xu Guoquan,Liu z eyuan,Jiang Zhaohua Fac tors Dec omposi ti on Model and Empi rical Analysis on the Carbon Emis sion of China:1995-2004[J] China s Populati 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06,16(6):158-161 ]

[7]Coondoo D,Di nda S Causali ty Between Income and Emissi on:a Country

Group specific Econometric Analysis[J] Ec ological Economics,2002,(40):351-367

[8]Ehrlich P R Knowledge and the Environment[J] Ecological Economics,

1999,(30):267-284

[9]Friedl B M,Getzner Determinants of CO 2Emissions in a Small Open

Economy[J] Ec ological Economics,2003,(45):133-148

[10]Hardi,Kaddour Tes ting for Stati onarity i n Heterogeneous Panel Data

[J] Ec onometric Journal,2000,(3):148-161

Regional Difference and Influence Factors of C hina s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LI Guo zhi 1,2 LI Zong zhi 1

(1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 t,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Nanjing Jiangsu 210016,China;

2 Business School,Jiangx i Agriculture University,Nanchang Jiangxi 330013,China)

Abstract Climate change and carbon dioxide emi ssions have attracted worldwide attention So,this article calculates the carbon diox ide emissions of China s 30provinces,and the 30provinces can be divided into low emission regions,middle emission regions and high emission regions Based on STIRPAT model and panel data methodology,thi s article analyzes the relati onship of the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and China s population,economy and technology in di fferent region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ifferences of carbon dioxide emissi ons in different regions are obvious and they have an expanding trend The elasticity of the all factors i s not same in di fferent regions,and the economic growth is the most important driver of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in different regions The U type Kuznets curve relationship exists between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and economic growth,but i t needs a very long time to achieve the inflexion of the curve In addi tion,China s carbon diox ide emissions show an obvious phenomenon of path dependence.The curren t period of economic growth will impact the air quality of next 2-3years at leas t,and the impact on the whole country is greater than that on a single region Based on the above findings,thi s article gives some su ggestions to reduce carbon diox ide emissions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road of China s low carbon economy Key words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regions difference;influence factors;panel data model

李国志等:中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区域差异和影响因素研究

中考地理复习系列练习:中国的区域差异

2020届中考地理复习系列练习:中国的区域差异 一、选择题 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差异显著。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地区常见到“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观 B. 乙地区看到成片的油菜花竞相开放 C. 丙地区有盛大的那达慕大会 D. 丁地区有“高原之舟”一一牦牛 2. 家住台湾的贝贝想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贝贝随旅行团到达北京。下列关于北京和台湾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北京位于北方地区,东临黄海 B. 台湾地处热带,西隔台湾海峡与广东省相望 C. 北京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D. 台湾多山地,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区 答案:1. B 2. D “骑楼”是我国岭南民居的一个特色。读图,完成3?4题。 3. “骑楼”建筑出现在我国的() A. 北方地区B .南方地区

C?青藏地区D .西北地区

A. 湿热多雨B .地势起伏不平 C?炎热干燥 D .洪涝、台风频繁 答案:3. B 4. A 暑假期间,宿迁的项楠同学前往南京,与在此工作的父母会合,后续前往上海和杭州进行为期一周 的自由行,据此回答第5题。 5. 路途中看到了来自不同区域的车辆,各种车牌让他眼花缭乱,关于下列车牌号对应的行政区划描述错误的是() A. 藏A XXXXX――位于我国第一级阶梯上,盛产青稞、豌豆 B. 桂B XXXXX——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是满族的主要分布区 C?琼C XXXXX――位于我国的最南端,三沙市隶属于该省 D.赣D XXXXX——拥有中国最大的淡水湖 答案:B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自然条件的差异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读图a和图b,完成6?9题。 6. 划分四大地理区域的主要因素是() A.人口、民族 B .经济发展水平 C. 地形、气候 D .民风民俗 7. 《绿水青山看中国》宿迁站海选开始了,下列诗句中描写的地区与图a中的四大地区对应正确的

八年级上册地理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章节测试

八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章节测试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1 . 下列生产过程不属于工业生产的是() A.人工养殖珍珠B.生产化肥农药C.开采铁矿D.将小麦加工成面条 2 . 关于中国农业的地区差异,表述正确的是() A.南方耕地多为旱地,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玉米B.北方耕地多为水田,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C.西部畜牧业地位重要,有我国四大牧区D.西部水资源丰富,淡水渔业发达 3 . 山东鲁花集团生产的花生油的原料主要来自() A.长江中下游平原B.华北平原C.东北平原D.南部沿海地区 4 . 下列省区中,适宜生产热带经济作物的是() A.海南B.湖南 C.河南D.广西 5 . 对我国高科技术产业描述错误的是 A.成为带动我国工业,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因素 B.发展慢,贡献大 C.国家级高新产业基地主要集中于大中城市 D.在北京中关村最早出现 下图为我国西部山脉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6 . 图中甲所示的山脉是 A.昆仑山脉B.天山山脉C.喜马拉雅山脉D.太行山脉 7 . 我国四大盆地中,面积最大的是 A.准噶尔盆地B.塔里木盆地C.柴达木盆地D.四川盆地 8 . 分布在丙省区的畜种是 A.宁夏滩羊B.三河牛C.新疆细毛羊D.牦牛 9 . 乙所在省区 ①盛产优质的瓜果和长绒棉 ②具有独特的高寒气候 ③农业、城市、人口都分布在绿洲地带 ④被称为“北大仓” ⑤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 A.①②③B.③④⑤C.②③④D.①③⑤ 10 . 下面为我国的主要棉花产区的是() A.新疆南部B.珠江三角洲地区C.西藏地区D.黑龙江流域 11 . 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有条“最美水上公路”——古昭公路(下图),它横亘蜿蜒在香溪河上,是中国第一条水上生态环保公路。古昭公路很多路段采用了造价高昂的水上架桥方案,其主要原因是

综合自然区划

第七章综合自然区划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区划:泛指区域的划分,通常所说的区划可分为自然区划、经济区划和 行政区划。 2、综合自然区划:综合自然区划的对象是自然地理综合体,根据自然地理 综合体的相似性和差异性逐级进行区域划分,并根据其相似性程度和差异性程度排列成一定的区域等级系统。综合自然区划反映了自然地理系统的地域分异和地域联系。 二、简答题: 1、综合自然地理区划的原则有发生统一性、相对一致性、区域共轭性、综合分析与主导因素相结合的原则。 2、综合自然区划的主要方法有古地理法、顺序划分和合并法、类型制图法、部门区划叠置法、地理相关分析法、主导标志法。 3、综合自然区划研究有何实践意义? ①揭示了自然综合体的地域分异规律性;②掌握一定地域的自然地理综合特征;③为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有效的改造自然条件,拟定改造自然的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所以,综合自然区划工作是为农业生产服务与生产建设的基础研究工作之一。 4、什么是综合分析与主导因素相结合的原则? 全面、综合分析自然地理各个要素,从中找出主导因素,以便选取主导标志作为划区的界限。 三、论述题: 1、试分析《中国综合自然区划》中三大自然区的特征。

2、试评价1956-1959年(黄秉维主持的)《中国综合自然区划》(初稿)。优点: (1)在区划等级系统中,第一次反映出地带性区划单位,成为我国综合自然区划的典范。 (2)区划方案有一套完整的综合自然区划理论和方法作指导,每一级区划单位都有明确的概念,划分原则和指标,从科学上看,十分严谨。创造性地运用了交叉排列单列等级系统,有独到之处,对以后的区划方案影响大。 (3)全面评价了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为合理利用和拟定改造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实践性强,为农业服务的目的性明确。 (4)第一次划分三大自然区。 (5)在区划的理论上有突出特点: ①明确提出中国自然区划的主要任务是为农、林、牧、副、渔、水利等事业的规划与先进经验推广提供依据。 ②广义理解的地带性分异规律。 ③在高级单位中,主要反映地带性分异规律,低级单位反映非地带性分异规律为主。 ④采用不同区域相同级别的统一原则、统一依据、统一指标。 ⑤在高级区划单位中,交替使用主导标志法。

1.1.1 区域和区域差异 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差异

1.1 区域和区域差异 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差异 一、区域和区域差异 1.区域 (1)概念: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它具有一定的地理位置,是一个可度量的实体。 (2)特点: (3)划分的指标:可以是自然、经济和社会等某一方面的,也可以是综合性的。 2.区域研究 (1)研究重点????? 比较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 分析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对区域社会发展的 影响 探讨区域内部自然与人文要素之间、区域和区 域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律 (2)目的:为选择区域发展的方向、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提供依据。 判断 1.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 ) 2.区域的边界都是明确的。( × ) 3.区域内部各环境要素的相互联系体现了区域的整体性,而区域之间的地理差异则体现了区域的差异性。( √ ) 二、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

1.三大自然区 (1)三大自然区:图中A东部季风区、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C青藏高寒区。 (2)自然区域一般依据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的地域差异来划分,其中地形和气候是决定自然区域差异的基本因素,土壤和植被则是自然区域的标志。 (3)产生原因: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和海拔高度等因素的影响。 2.三大自然区的差异 (1)东部季风区 ①主要特征: ②决定该区内部自然区域差异的主导因素:随纬度位置变化的气温状况。 (2)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①主要特征: ②决定该内部自然区域变化的主导因素:随距离海洋远近而变化的干湿状况。 (3)青藏高寒区 ①主要特征:

②决定该区内部自然区域变化的主导因素:随海拔而变化的水热组合状况。 连线 三大自然区的突出区域特征 三、中国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的差异 思考 为什么青藏地区的人口、城市多分布在河谷地带? 答案 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气温低、空气稀薄,不利于人类活动的开展;河谷地带海拔相对较低,气温相对较高,水源充足,有利于人类开展生产活动和居住。

地理:第四章《中国的区域差异》基础知识复习纲要(湘教版八上)

第四章中国的区域差异 51、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线、400mm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52、秦岭是黄河水系与长江水系的重分水岭,北侧是肥沃是关中平原,南侧是狭窄的汉水谷地。秦岭-淮河线是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显著的差异。列表如下: 53、北方地区是我国“温带水果”的故乡,苹果产量最大。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是我国森林资源的宝库。东北“三宝”:人参、鹿茸、貂皮。山西是我国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 54、南方地区的主要水果以柑橘产量为最大,海南岛是我国天然橡胶的最大产地。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和鄱阳湖平原是国内重要的商品粮基地。⑤海南岛、台湾南部、雷州半岛和云南西双版纳是我国热带作物的主要生产基地。五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 55、青藏地区因地势高、气温低,高寒是本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属高寒牧区,三大牲畜:牦牛、藏绵羊、藏山羊。农业区:雅鲁藏布江谷地和湟水谷地,主要农作物有青稞、豌豆、小麦等。三大能源;太阳能、地热、水能;著名公路有:川藏公路(拉萨—成都)、青藏公路(拉萨—西宁)、新藏公路(拉萨—叶城)、滇藏公路(下关—芒康)、中尼公路(拉萨—加德满都)。铁路:青藏铁路(西宁—拉萨)。 56、西北地区因深居内陆,且受高山阻隔,海洋水汽难以到达,干旱是本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地表植被从东到西,随着降水量的逐渐减少,由草原→荒漠草原→荒漠过渡。内蒙古大草原、河西走廊、天山牧场是重要的畜牧基地。 57、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主要地理要素比较 .................:

中国区域地理与区域差异知识点

中国区域地理与区域差异 〖中国的区域差异〗 中国三大自然区的空间位置和基本特征。东部季风区内部的差异。中国自然区域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北方地区〗 地理位置和范围。气候、地形特征及其与农业生产、灾害防治的关系。重工业基地和能源工业基地。主要城市。 〖南方地区〗 地理位置和范围。气候、地形特征及其与农业生产、灾害防治的关系。轻纺工业和有色金属工业。主要城市。 〖西北地区〗 地理位置和范围。气候、地形特征。农、牧业生产特点。保护草原,治理沙漠。主要矿产地。主要城市。 〖青藏地区〗 地理位置和范围。高寒气候。农牧业生产特点。能源和矿产资源。主要城市。 〖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 地理位置和范围。经济发展的特点。台湾省的地形、自然资源和主要城市。 第一节中国区域地理 1、我国四大区域自然条件一览 北方地区 范围:大兴安岭、贺兰山脉、巴颜喀拉山脉以东,秦岭、淮河以北,即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北部地区。 地形特征:平原面积广大,其中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黑土为主,多沼泽,北部冻土层厚;华北平原是我国最平坦的平原,主要由黄河、海河、淮河冲积而成,土层深厚;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广、最厚的黄土堆积区,土质疏松,直立性强,地表植被保护差,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横,流经高原区的河流含沙量大。 太行山脉两侧地形差异明显,以东为华北平原,以西为黄土高原。 本区主要地形单元有:东北平原(三江、松嫩、松辽)、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兴安岭山地、长白山地、山东丘陵、辽东丘陵。本区“名山”有:“东岳”泰山(山东)、“西岳”华山(陕西)、“中岳”嵩山(河南)、“北岳”恒山(山西)。 气候特征:以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其中大兴安岭北部为寒温带、长城以北为中温带、黄河中下游地区为暖温带,无霜期4-8个月,热量条件南北差异大;年降水量400-800毫米,主要集中在7-8月,大部分属于半湿润、半干旱区(东北的东部及北部山地为湿润区);夏季温暖多雨(东北较短),冬季寒冷干燥(东北漫长严寒多积雪,漠河为我国的“寒极”);主要灾害性天气:冬季寒潮,东北地区夏季低温、

高中地理 第1章 第1节 第1课时 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学案 中图版必修3

第1课时区域和区域差异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学习目标:1.结合实例,了解区域的概念、特点和及划分依据。2.了解我国三大自然区的位置、范围及特征。(重点) 3.学会分析比较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及其人类活动的差异,掌握分析区域差异的基本方法。(重点、难点) 1.区域和区域差异 (1)区域 ①概念: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它具有一定的地理位置,是一个可度量的实体。 ②特点:

③划分的指标:可以是自然、经济和社会等某一方面的,也可以是综合性的。 (2)区域和区域差异研究 ①研究方法:比较法。 ②研究重点?????比较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 条件 分析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对区域社 会发展的影响 探讨区域内部自然与人文要素之间、 区域和区域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律 ③研究目的:为选择区域发展的方向、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提供依据。 (1)产生的原因 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和海拔高度等。 (2)自然区的划分 地形和气候是决定自然区域差异的基本因素,土壤和植被则是自然区域的标志。 (3)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差异

(1)农业活动 ①东部季风区:中国最主要的农业区,以种植业为主。 ②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以畜牧业为主,也有部分灌溉农业区。 ③青藏高寒区:以畜牧业为主,少数地区可以发展林业和种植业。 (2)交通 ①东部:交通发达,路网稠密。 ②西部:交通不便,阻碍发展。 (3)经济和文化 ①东部季风区经济和文化发达。 ②西部地区经济落后,直接影响教育和文化。

(1)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 ) (2)区域的边界都是明确的。( ) (3)区域内部各环境要素的相互联系体现了区域的整体性,而区域之间的地理差异则体现了区域的差异性。( ) (4)三大自然区之间的自然差异显著,但在每个自然区内部则表现出完全一致的自然特征。( ) (5)下列关于中国三大自然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东部季风区——高温多雨 B.青藏高寒区——“高”和“寒” C.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伏旱 D.青藏高寒区——冰川纵横 提示:1.√区域内部具有相对一致性,可分为次一级不同区域。 2.×区域的边界具有过渡性,只有行政边界是明确边界。 3.√区域内部保持相对一致性,表现为整体性,区域之间具有差异性。 4.×区域内部有相对一致性。 (5)B[东部季风区最突出的区域特征是季风气候显著,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最突出的区域特征是干旱,青藏高寒区最突出的区域特征则为“高”和“寒”。]

初中地理第四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第四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教学设计【课标要求】 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 用事例说明四大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材分析】 《中国的地理差异》为北斗区域地理第三部分“中国地理”的第四章,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在本书第四章之前,“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第二章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第三章中国的经济发展”分别从人口、民族、地形、气候、水文、自然资源、农业、工业、交通运输等方面对中国进行了描述,学生对于中国的地理差异有了初步了解。 第四章是对中国地理区域差异的宏观介绍,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区域差异,为后面认识各分区地理特点作知识上的铺垫。本书后面的“第五章认识北方地区”、“第六章认识南方地区”、“第七章认识西北地区”、“第八章认识青藏地区”则是对中国四大地理单元的详细叙述。 第四章主要讲述两大方面的内容:

①差异性:我国四大自然区域间的自然地理差异、我国四大经济区间的经济地理差异 ②联系性: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间的相互联系、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对人文地理特征的影响。 【学习策略】 区域地理作为高中地理知识的载体,是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相互交汇的场所,“区域综合性试题”已成为高考综合能力测试的载体,因此区域地理的复习具有重要作用。在高中阶段区域地理复习中,切忌只是简单识记地理事实。在此章内容的复习中,建议: 1.充分运用地图,通过读图指图填图等多种形式,建立空间概念 2.运用比较的方法,从位置、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多方面把握不同区域的差异 3.运用“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原理,分析中国的地域差异现象 【学习目标】 1.识记中国四大地理单元的位置、范围 2.比较四大地理单元间的自然地理差异 3.了解中国经济区域的划分及区域间的经济地理差异 4.理解四大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人文地理) 的影响

高二地理教案: 选修二第一单元中国的区域差异

第一单元中国的区域差异 1.1 我国的三大自然区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 2、使学生理解三大自然区的特点。 3、通过学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4,培养学生用已有知识来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1)三大自然区的划分(2)三大自然区的特点 2、难点:中国的地势走向与三大自然区的差别与联系。 三、课时安排:2课时 四、教具学具准备:挂图,电脑,投影仪等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六、教学步骤: 1.1 我国的三大自然区 [讲解]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第一阶梯:青藏高原,第二阶梯:在青藏高原边缘以东和以北,是一系列宽广的高原和巨大的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第三阶梯:我国东部主要是丘陵和平原分布区;他们的划分主要是从海拔的高低来考虑的,以山脉为界限。 一、三大自然区的划分 [讲解] 我们生活的环境是丰富多彩的,不是单一的。同样,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个自然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其中一个发生变化,其他的也要变化,如气候的变化,会使土壤,动植物等都发生变化。例如:看到雪松,黑土地想到东北;看到骆驼刺,沙漠想到西北;看到椰林,红土想到南方。不同的植被土壤反映不同的自然环境,正如课本上所说“土壤和植被则是反映自然地理环境的两面‘镜子’”。那么什么要素起决定作用呢?在我国,主要是气候和地貌。它们是决定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两个基本因素。 1.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依据(地貌、气候的地域差异) 2

二、三大自然区的特点 1.东部季风区 2.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3.青藏高寒区 湿润的季风气候 森林为主 生物种类繁多 森林土壤 外流河,以雨水补给为主,河流自西向东注入海洋 海拔较低 西高东低 平原广阔 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广泛而深刻 深居内陆 荒漠(沙丘) 草 原 内陆河湖 耐旱植物 耐旱动物 降 水 稀 少 地形闭塞人 烟 少 畜 牧 业 灌溉农业 城乡:点状 带状 干 旱 不利交通 多 高 山 多 冰 川 多大河源 “高”、“寒” 气温低、无霜期太阳辐射强、日照长、日温差高寒草原耐寒牲适宜温凉作物生长、产量高寒牧业 河谷低地农业区、居民

第四章 中国的区域差异 南方地区

第四章中国的区域差异南方地区

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在地图上指出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 2.了解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的特征及对农业生产发展影响。 3.知道南方地区的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特区。 学习过程 【自学导航】 一、读P83图4-12“南方地区”,完成下列各题。 1、南方地区指我国以南,以东的地区。 南方地区主要包括: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三大部分。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是。

2、在图中标注: 地形区:A 盆地 B 平原 C 高原 D 丘陵 岛屿:我国最大的岛屿 E F 3、完成活动3。 4、南方地区地势西_____东_____,地形为:______ 、____与_____ 、___交错分布。气候以气候为主,热量,降水。 5、阅读教材83-86内容,填注下列表格: 6、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

是,21世纪我国粮食作物增产的重要途径是。 二、自学疑问:你认为自学中有哪些疑问,请列举: 【合作攻关】 1、解决自学疑问。 2、探究下列问题: (1)从地形、气候、河流、资源分析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 (2)为什么南方地区的西部水能资源极为丰富? 【达标训练】 ()1、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是 A.成都平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华北平原 D.东北平原 ()2、我国南方地区的地形特征是 A.山地和丘陵为主 B.以盆地和高原为主 C.以平原和盆地为主 D.平原、盆地、高原和丘陵交错

分布 ()3、我国位于南方地区的著名古都有 A.西安 B.开封 C.南京 D.洛阳 ()4、我国最大的天然橡胶产区 A.云南 B.海南 C.台湾岛南部 D.雷州半岛 ()5、我国在长江干流上以建成的特大型水电站有 A.龙羊峡 B.小浪底 C.葛洲坝 D.李家峡 ()6、南方地区占优势的能源资源是 A.水能资源 B.煤矿资源 C.石油资源 D.天然气资源 ()7、南方地区的农作物能够一年两熟至三熟的主要原因是 A.耕作历史悠久,劳动力充足 B.土壤肥沃 C.平原面积广大 D.热量充足,降水丰沛 ()8、与北方地区相比,南方地区储量相当丰富的矿产资源是 A.有色金属 B.煤 C.石油 D.天然气 ()9、我国5个经济特区是 A.深圳、珠海、厦门、汕头、海南

中国自然区域的差异教案

§3、1 我国得三大自然区 ——井冈山中学彭长春 一、教材分析 地位与作用国土辽阔,区域差异大,就是我国得一个基本国情。本节从总体上介绍我国得区域差异,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我国国土得基本特征,为后面讲述我国国土得整治与开发专题提供背景知识。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东部季风区内四个自然地区得主要特征,理解东部季风区得地区差异主要表现为南北差异; 2、了解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两个自然地区得基本特征,理解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得地区性差异主要就是东西差异; 3、了解青藏高寒区得垂直差异与水平分异,理解青藏高寒区得主导性差异因素就是由高度决定得水热条件。 能力目标 1、能运用地理环境得分异规律,正确理解三大自然区内部不同得分异规律。 2、能运用有关地图熟悉掌握我国七个自然地区得空间范围、基本特征。 德育目标 通过对我国三大自然区内部差异特点得了解,使学生正确认识我国得自然地理国情,树立因地制宜得思想。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三大自然区得内部差异,掌握并理解三大自然区内部地区性差异得变化规律:东部季风区就是由纬度决定得南北方向与变化规律,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就是由经度决定得东西方向得变化规律,青藏高寒区就是由高度决定得垂直方向得变化规律。 难点 理解三大自然区内部差异得因素,掌握秦岭——淮河一线在我国自然地理区域分异中得指示作用。 四、教学方法及教具准备 主要采用小组自主学习,启发式读图分析法,及小组讨论、探究教学。 1、投影片:我国三大自然区分布图,东部季风区得四个自然地区分布图,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得两个自然地区分布图,青藏高寒地区分布图 2.东部季风区内部差异比较表,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得东西差异比较表 3、热带季雨林景观照片,内蒙古草原景观照片,西北荒漠景观照片,绿洲农业景观图片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第四章中国的区域差异导学案

班级姓名组别组内评价教师评价 第四章中国的区域差异第一节秦岭一淮河线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秦岭—淮河线的地理位置及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 2、理解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3、知道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界限和范围 4、在图上描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之间分界线并标出名称。 5、培养学生读图、填图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自主互助合作学习】 一、秦岭与淮河 1、秦岭 ①位置:位于与省南部,北临,南临 ②主峰: ③走向: ④分水岭:是和的分水岭 2、淮河 ①发源地: ②流向: ③流经省区:、、 ④注入地:,主流经高邮湖南入,另一支经苏北灌溉总渠东 入 二、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秦岭-淮河线以北秦岭-淮河线以南 1月平均气温 河流的封冻 年降水量 植被类型 耕地的类型 主要的粮食作物 作物的熟制 主要的经济林木 主要的运输方式 1、一月份等温线 2、等降水量线 3、干湿地区:与分界线 4、耕地类型:与分界线 5、温度带:与分界线 6、气候区:与分界线 7、植被类型:与分界线 8、地区:与分界线 三、四大地理区域 1、划分依据:依据气候和地形的差异,坚固自然景观和土地利用的不同 2、四大区域:、、、 ①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南方地区、北方地区分界线: ②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分界线: ③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分界线: 【课堂展示】 1.下列山脉,作为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分水岭的是( )A.秦岭 B.武夷山 C.南岭 D.横断山 2.不属于秦岭-淮河的意义的是( ) A.湿润地区和干旱地区的分界限 B.亚热带与温带地区的分界限 C.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D.北方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3.青藏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分界线是 ( ) A.秦岭——淮河 B.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C.大兴安岭——祁连山——横断山脉 D.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 4.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的地方是( ) A.天山一阴山 B.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冈底斯山 C.秦岭一淮河 D.大兴安岭一太行山一巫山一雪峰山 5.秦岭一淮河线以北的植被类型主要是 ( ) A.暖温带落叶阔叶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温带草原 D.热带雨林 6.秦岭一淮河线以南的河流冬季大多不结冰的主要原因是( ) A.受冬季风的影响小 B.受夏季风的影响大 C.降水少,河流进入枯水期 D.1月平均气温高于0℃ 7.下列省级行政区,位于秦岭一淮河线以北的是 ( ) A.河北省 B.山东省 C.湖南省 D.广东省 8.既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界线,又是农耕区与畜牧区界线的山脉是 ( ) A.太行山 B.长白山 C.巫山 D.大兴安岭 9.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界限突出的因素是( ) A.气候因素 B.地形因素 C.行政因素 D.经济因素 10.我国四大区域中,平均海拔最高的是( ) A.北方地区 B.西北地区 C.南方地区 D.青藏地区 11.“早穿棉袄午穿纱”描述的地区位于(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12.北京市位于我国的(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13.湖南省的植被类型为 ( )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暖温带落叶阔叶林 C.热带雨林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14.下列地区,耕地以旱地为主的是( ) A.江汉平原 B.成都平原 C.辽河平原 D.洞庭湖平原 15.秦岭、淮河都经过的省区是( ) A 陕西省 B 山西省 C 河南省 D 安徽省 16.秦岭地区的植被是( ) A 落叶阔叶林 B 常绿阔叶林 C 草地 D 从山顶到山脚垂直变化 18以下各线大致与秦岭---淮河线一致的有()①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界线②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③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④1月0℃等温线⑤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中国的区域差异 第一节 秦岭-淮河线教案 湘教版

第四章中国的区域差异第一节秦岭-淮河线 知识目标:1.了解秦岭、淮河的走向和流向,以及它们经过的主要省份,以及秦岭、淮河的基本概况。2. 掌握秦岭-淮河线的重要的地理意义。 3.掌握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秦岭-淮河线的重要的地理意义2.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界线 难点: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形成的原因 情感目标:1.通过分组讨论,让每个学生均能参与,同时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很少有机会能到祖国的各个地方去旅游,在课堂上能让学生感受到祖国 山河的壮丽,同时也加强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用具:自制的多媒体课件 教法与学法指导:利用现代的多媒体教学,使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景观能形象、直观地展示在学生眼前,可以让学生系统地了解我国各大区域的自然环境、地理景观,以及当地居民在生活、生 产方面的差异,同时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课件演示〗电脑展示我国南方、北方、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的景观图 [提问]同学们知道屏幕上的景观图都分别是表示我国的哪些地方呢? [学生]学生讨论回答,老师指正。 【承转】要了解我国的区域差异及原因,首先让我们来学习我国区域的划分和一些重要的分界线。 『板书课题』第四章中国的区域差异第一节秦岭-淮河线 一、秦岭与淮河 〖课件演示〗秦岭-淮河线示意图 [提问]1、在图中找出秦岭与淮河,看一看秦岭的走向,淮河的流向有什么特点? 2、找出秦岭、淮河通过的主要省级行政单位 3、下列省级行政单位中位于秦岭――淮河线以北的是() ①湖北②河北③江西④山东⑤浙江⑥山西 [学生]学生先讨论,然后再指图回答 [阅读]学生阅读教材P75“秦岭”与P76“淮河” [提问]1、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重要分水岭是_______。 2、淮河为什么会成为“害河”?

中国自然地理区划

中国综合自然区划草案整理 文章结构导图 ●区划分类单位的原则 ●具体进行区划 ?三个自然区 ?第一级单位 ◆热量的地域差异 ◆湿润情况 ?第二级单位 ◆代表性的土类、植被 ?第三级单位 ◆地形的生物气候特征 ●区划的作用 综合自然区划就是按照地表自然界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将地域加以划分,并按照划分出来的单位来探讨自然综合体的特征及其发生、发展 与分布的规律性。因此,划分工作的第一步是制定一个符合我们目的的 区划分类单位系统。 划分自然区的主要目的,一方面是组合若干自然情况有某些相似性的区划单位,以便与世界及亚洲区划系统相衔接,另一方面是帮助我们理 解热量带在不同自然区具有不同意义的手段。 划分一贯遵循生物气候原则,就是根据气候与土壤、生物、农业的相关性来划分单位,拟定界限。所考虑的规律主要是垂直地带性规律的 反映。 一、三个自然区 东部季风区、蒙新高原区与青藏高原区 二、(一)六个热量带和亚带。

可能还不到1000℃,少数山地顶部在雪线以上。所显示规律是垂直地带性,在4000米左右为暖温带,4000米以上至4200米为亚热带。 (二)湿润状况 地区中站中坚位置的是上层由中生的多年生高大草本组成的群落,半干旱区植被以丛生状草原最为普遍,干旱地区全为荒漠。 三、代表性土壤和植被 有10地区和亚地区各仅有一个地带或亚地带,其余8个地区与亚地区中的地

四、地形 将七种地形划分为四类:平原与丘陵、低山、间山平原、中山与高山。综上,将相对高度500米作为一个相当重要的分类标准,是考虑了若干方面的自然现象与规律的。 自然省:自然地带内由于地形或地理位置不同而形成生物气候特点不同或其组合形式不同的地域。每一自然省中,生物气候特点或其组合形式基本相同,在土壤与植被等方面有与之相应的相似性,其地形在生物气候分类上属一个类型。 五.区划的作用 第一,可以系统的大致了解不同地域有可能生产什么,土地应该主要用以生产什么,在不同技术条件下,可以获得多少产量。 第二,更充分的利用自然,消除不利的自然因素,采取一些技术措施,也可以按自然地区、自然地带和自然省来分别考虑,权衡缓急。 第三,对农、林、牧生产技术的先进经验的推广也有一定的作用。 第四,按综合自然区划来规划农业、林业等试验机构及植物园、自然保护区等这些机构的布局,可以避免偏倚,拟定出比较恰当的方案。 第五,大规模的自然改造往往牵涉到不同的综合自然区划单位,自然界的变化,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可以根据区划单位来进行研究、计算和规划。9

中国区域差异

中国区域差异 中国的自然区域差异 1、我国的三大自然区 (1)划分依据:气候和地貌是决定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两个基本因素,土壤和植被是反映自然地理环境的两面“镜子”。 (2)三大自然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 (3)划分界线: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之间大致以400mm降水量为界;青藏高寒区的北部以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为界,东部约以3000米等高线为界。 2、三大自然区的特点: (1)东部季风区:①海拔较低,平原广阔②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大部分地区寒冷干燥,年降水量均大于400毫米③植被以森林为主,部分为森林草原。生物种类多④河流为外流河,地表水的补给以雨水为主⑤栽培植物广泛分布,是我国最主要的农耕区(2)西北干旱半干旱区:①海拔较高,但差别显著②位于欧亚大陆内部,距海远,气候大陆性明显。③植被大部分为荒漠,一部分为草原。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生物种类远比东部少。④大部分为内流河,河流短小。湖泊较多,但多为咸水湖。⑤水是本区农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有绿洲农业、灌溉农业和畜牧业分布。 (3)青藏高寒区:①高、寒为本区最显著的特点。气温低,冻土广布,太阳辐射强烈,风力较大。②植被主要为荒漠、草原与高山草甸灌丛。③大部分地方属内陆流域,多冰川湖泊,多大河源地。④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微弱,原始自然状态保存得比较完整。 土地利用以畜牧业为主。 3、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 (1)原因:热量条件的变化是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在北部地区,气候湿润程度随距海里程的增加而较少也是区域差异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 (2)自然分区:①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区②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③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④华南热带湿润地区 4、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东西差异 (1)原因:深居内陆,加上山地、高原的阻挡,来自太平洋的水汽被层层截留,形成了干旱少雨的气候。 (2)植被差异:从东往西,本区的植被大体上依次分为森林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3)自然分区:内蒙古温带草原地区;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 5、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 (1)地域差别:东南温暖湿润,西北寒冷干旱 (2)植被的水平差异:在高原面上,由东南向西北出现了山地森林——高山草甸——高山草原——高山荒漠的水平变化。 (3)垂直差异:海拔由低到高,出现森林——草原——荒漠的垂直变化,从高原边缘至内部,垂直变化由繁至简。 中国的经济区域差异 1、我国的三大经济地带 (1)三大经济的带的划分:依据各省、市、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可把全国大致分成东

中国自然区域的差异教案

§3、1 我国的三大自然区 ——井冈山中学彭长春 一、教材分析 地位与作用国土辽阔,区域差异大,就是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本节从总体上介绍我国的区域差异,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我国国土的基本特征,为后面讲述我国国土的整治与开发专题提供背景知识。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东部季风区内四个自然地区的主要特征,理解东部季风区的地区差异主要表现为南北差异; 2、了解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两个自然地区的基本特征,理解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地区性差异主要就是东西差异; 3、了解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与水平分异,理解青藏高寒区的主导性差异因素就是由高度决定的水热条件。 能力目标 1、能运用地理环境的分异规律,正确理解三大自然区内部不同的分异规律。 2、能运用有关地图熟悉掌握我国七个自然地区的空间范围、基本特征。 德育目标 通过对我国三大自然区内部差异特点的了解,使学生正确认识我国的自然地理国情,树立因地制宜的思想。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三大自然区的内部差异,掌握并理解三大自然区内部地区性差异的变化规律:东部季风区就是由纬度决定的南北方向与变化规律,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就是由经度决定的东西方向的变化规律,青藏高寒区就是由高度决定的垂直方向的变化规律。 难点 理解三大自然区内部差异的因素,掌握秦岭——淮河一线在我国自然地理区域分异中的指示作用。 四、教学方法及教具准备 主要采用小组自主学习,启发式读图分析法,及小组讨论、探究教学。 1、投影片:我国三大自然区分布图,东部季风区的四个自然地区分布图,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两个自然地区分布图,青藏高寒地区分布图 2.东部季风区内部差异比较表,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东西差异比较表 3、热带季雨林景观照片,内蒙古草原景观照片,西北荒漠景观照片,绿洲农业景观图片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中国的区域差异》复习教案 湘教版

地理:第四章中国的区域差异复习教案(湘教版八年级上) 复习目标 一、秦岭淮河线的位置及两侧地理特征。 二、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分界线位置。 三、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位置、农业、工业、矿产及其旅游。 四、培养学生读图、填图及搜集信息的能力 复习重点 一、秦岭淮河线 二、四大地理区域位置、农业、工业及矿产 复习难点 一、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 二、北方南方地区的矿产资源、重要工业基地、工业中心的分布及成因。 第一节秦岭淮河线 复习目标 1、秦岭淮河的位置、南北两侧的地理特征 2、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原因 复习重点及难点 1、秦岭淮河南北两侧的地理特征及差异 2、划分四大地理区域的原因 秦岭淮河线内容 一、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秦岭淮河是我国东部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结合以前所学内容加以阐述。 二、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 根据课本列表从一月平均气温、河流封冻状况、年降水量、植被类型、耕地类型、粮食作物、农作物熟制、主要经济林木、主要运输方式等方面讲述。 三、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1、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 秦岭淮河线、青藏高原边缘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2、四大地理区域

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复习目标 1、掌握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主要资源及工农业发展状况。 2、了解南北方地区的工农业差异,分析产生的原因。 复习重点与难点 1、重点为:北方和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区、资源及工、农业发展现状。 2、难点:北方和南方地区的资源特点。 北方地区内容: 重点地图:在图4.7上,找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辽东半岛、山东半岛、渤海、黄海、黑龙江、松花江、黄河、淮河、秦岭、长白山、大小兴安岭。 在图上标出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大同、阳泉、西山煤矿;开滦、峰峰煤矿;鸡西、鹤岗煤矿。 根据教材的内容,请归纳出北方地区农业、工业、资源分布的情况。 北方地区 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如何有效治理黄土高原? 植树种草、建筑梯田。 达标测试 (1)东北三宝是指(人参、貂皮、鹿茸)。 (2)中国第一大油田是(大庆油田)。 (3)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 (4)素有黑土之称的是(东北)平原。 南方地区: 重点地图:在图中4-12上找出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云贵高原、海南、台湾岛、东海、南海、长江、珠江、洞庭湖、太湖、鄱阳湖、深圳、珠海、厦门、上海、广州、宁波、湛江、北海等开放城市。

地理:第四章《中国的区域差异》练习(无答案)(湘教版八上)

第四章:四大区域 1、下列省级行政单位:①湖北②河北③江西④山东⑤浙江⑥山西,位于秦岭—淮河以北的是。 2、我国秦岭-淮河线以北,一月平均气温在以下,河流(有或没有)封冻现象,年降水量在以下,耕地以为主,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是,熟制为或,树木冬季(落叶或不落叶)。 3、我国秦岭-淮河线以南,一月平均气温在以上, 河流(有或没有)封冻现象,年降水量在以上,耕地以为主,主要种植农作物是, 熟制为,树木冬季(落叶或不落叶)。 4、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别是:、、、。 5、下列山脉分别是哪些地区的分界线,用线连接起来. 阴山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 太行山季风区与非季风区 秦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 6、我国南方地区是指线以南、以东的区域。 7、主要的地形区有平原、盆地、高原、丘陵、岛 和岛; 8、主要的河流湖泊有江、江、湖、湖、湖、东南 部濒临海、海。 9、我国东南沿海有5个经济特区:、、、、; 10个沿海开放城市:、、、、、、、。 11、南方地区具有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体现为该地区属于湿润的气候,充足, 丰沛,而且雨热同期。平原素称“天府之国”;地区是富庶的“鱼米之乡”。 12、南方地区主要的商品粮基地有平原、 平原和平原。 13、对比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有关地理知识,完成下表。

14、青藏地区的主要作物有, 15、青藏地区的珍稀动物有、、等。 16、主要牲畜有“高原之舟”,还有、等。 17、青藏地区的矿产资源有哪些?主要分布在盆地。 18、察尔汗盐湖附近建起了我国最大的肥厂。 19、铁路的修建,改写了西藏没有铁路的历史。 20、青藏铁路的北段——,南端——。 21、由于高原地势高,因此气温低。青藏地区是我国夏季气温最(高、低)的地方。 22、青藏地区多高山,河流落差 ,流速,因此能丰富。 23、青藏地区无污染的洁净能源有() A太阳能、地热能、水能 B石油、天然气、煤 C核能、地热能、风能 D生物能、风能、太阳能 24、下列区域中是青稞生产区的是()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青藏地区 D.西北地区 25、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地形区是() A.内蒙古高原 B.喜马拉雅山 C.天山 D.青藏高原 26、青藏高原耕作业主要分布在() A.海拔较低的河谷谷地 B.山地、高原中水源条件较好的河谷、绿洲地区C.绿洲分布区 D.高原土壤条件好的草原区 27、下列牲畜中,适应青藏高原高寒、缺氧气候的是 ( ) A、骆驼 B、牦牛 C、山羊 D、绵羊 28、青藏地区被称为“聚宝盆”的地形区是 ( ) A、塔里木盆地 B、唐古拉山脉 C、柴达木盆地 D、准噶尔盆地 29、下列关于青藏高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睛天多,日照时间长,太阳能丰富,气温高; B.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 C.海拔高,气压高,空气洁净; D.高原东部边缘,山高谷深,河水湍急。

关于黄秉维先生《中国综合自然区划草案》的解读

关于黄秉维先生《中国综合自然区划草案》的解读 黄老先生这篇文章的脉络为:以对综合自然区划进行定义作为开篇,接着通过对区划目的和意义的阐述引出具体的区划内容。阐述区划内容过程中,先分析区划的总体依据和最终区划单位,接着分别对每个单位的具体划分依据进行具体阐述,最终以区划的作用作为全篇的结尾。下面,我将就我的认识,进行简单的概括总结。 首先关于综合自然区划的定义:按照地表自然界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将地域甲乙划分,并按照划分出的单位来探讨自然综合体的特征及其发生、发展与分布的规律性。 接着进行综合自然区划,能够制定一个符合我们目的的区划分类单位系统。一方面与世界接轨,在全球视角下,更加完整地看待中国地表自然界的分异,并且借鉴国外在一定程度上与我国某些部分相似的地域中的科学研究成果和利用改造自然的经验,取精华去糟粕运用到我国的生产实践与科学认识中。另一方面,也照顾到中国自然界的特点。(中国自然界的特点:1.季风和青藏高原的作用2.中国地台与地槽性质特殊3.地势复杂,高原山地与丘陵所占比重大4.收第四纪冰期影响微弱,响应植被风化壳残余等差异巨大5.历史悠久,人为因素强烈。) 第三方面此次区划采用多级区划系统,每级划分出的单位,其内部相似性逐渐增大。换句话说,自然区的内部差异性要大于自然省的内部差异性,自然区的界限也不像自然省的界限那么明显。其原因在于从自然区到自然省,虽然没有连续的级别,但是其划分依据在逐渐细化。例如,在进行具体区划时,有些地方采用的补充原则是: 1.较高级的单位划分着重以自然界的现代特征与进展特征为主要依据,较低级的单位划分着重以残存特征为主要依据。 2.较高级的单位划分着重以不能改变或很难改变的自然条件为主要依据,较低级的单位划分着重以较容易改变的自然条件为主要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