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流淤浆混合法制备铜基甲醇合成催化剂及助剂Al_2O_3的作用研究

并流淤浆混合法制备铜基甲醇合成催化剂及助剂Al_2O_3的作用研究
并流淤浆混合法制备铜基甲醇合成催化剂及助剂Al_2O_3的作用研究

文章编号:0253-2409(2007)03-0329-05

收稿日期:2006-11-09;修回日期:2007-03-16。

作者简介:郭宪吉(1965-)男,河南林州人,教授,博士,催化化学方向,T e:l 0371-********;E-m ai:l guox@j zz https://www.360docs.net/doc/2211153043.html, 。

并流淤浆混合法制备铜基甲醇合成催化剂及助剂A l 2O 3的作用研究

郭宪吉1

,李利民1

,刘淑敏1

,鲍改玲1

,侯文华

2

(1.郑州大学化学系,河南郑州 450052; 2.南京大学介观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 210093)

摘 要:采用并流淤浆混合法制备了一系列具有不同铜锌铝比的铜基甲醇合成催化剂CuO /Zn O /A l 2O 3,测试了其催化性能

(甲醇收率和CO 转化率)及物相结构,并对该制备方法进行评价。Cu B Zn B A l 摩尔比为4B 5B 1的铜基催化剂显示了最好的催化活性。通过对催化剂前驱物煅烧过程进行DTA 分析及对前驱物进行XRD 分析表明,催化剂前驱物的物相与A l 2O 3的量有关。当A l 2O 3的量较低时,前驱物的物相以(Cu 0.3Zn 0.7)5(CO 3)2(OH )6为主;当A l 2O 3的量较高时,前驱物中物相(Cu 0.3Zn 0.7)5(CO 3)2(OH )6的量下降,而物相Cu 2CO 3(OH )2的量增加。物相(Cu 0.3Zn 0.7)5(C O 3)2(OH )6对终态催化剂的活性是十分有利的。

关键词:甲醇合成;铜基催化剂;并流淤浆混合法;催化剂前驱物;A l 2O 3的作用中图分类号:O 643 文献标识码:A

P reparation of CuO /ZnO /C -A l 2O 3cat alysts f or m et hanol

syn t hesis using parallel -slurry -m ixing m et hod

GUO X ian -ji 1

,L I L-i m in 1

,L I U Shu -m i n 1

,BAO G a-i li n g 1

,HOU W en-hua

2

(1.D epa rt m ent o f Che m istry,Zhengzhou U n i v ersity,Zheng z hou 450052,Ch i na;

2.K ey L abo ra to ry o f M eso scop ic Che m istry,N anji ng U n iversity,Nan jing 210093,China )

Abstract :A seri e s of C uO /ZnO /C -A l 2O 3ca taly sts w ith different A l 2O 3contents w ere prepared using paralle-l

sl u rry-m i x i n g m e t h od ,i n w h ich an aqueous so lution o f C u 2+and Zn 2+

m i x ed n itrates and an aqueous so l u ti o n o f N a 2CO 3w ere po ured into a prec i p itati o n vessel conta i n i n g C -A l 2O 3slurry in a para lle-l fl o w m anner .The cata lyst structure and its perfo r m ance for m ethano l synthesisw ere i n v estigated .The resu lts indicated t h atA l 2O 3as a struc -tura l pro m o ter can i n h i b it CuO and ZnO cry sta llites fr om en lar g i n g duri n g calc i n ation .The ca taly stw ith a Cu B Zn B A l ra ti o o f 4B 5B 1exhibits the h ighest cata l y tic activ ity .W ith an i n crease in A l conten,t the a m o un ts o f (Cu 0.3Zn 0.7)5(CO 3)2(OH )6phase i n the cata l y st precurso r before calc i n a ti o n show s a decrease ,w hereas tho se o f C u 2CO 3(OH )2phase show s an increase ;(C u 0.3Zn 0.7)5(CO 3)2(OH )6i n the precurso r is beneficial to the cata -l y tic acti v ity o f the fina lC u /Z nO /C -A l 2O 3cata l y s.t K ey w ords :m e t h ano l synthe sis ;C uO /ZnO /C -A l 2O 3;paralle-l slurry -m i x i n g ;cata ly st precurso rs ;ro le o f A l 2O 3

甲醇既是用途极为广泛的化工原料,又是重要的二次能源。目前,甲醇合成主要采用铜基催化剂(Cu -ZnO-A l 2O 3)在低温(200e ~300e )低压(5M Pa~10M Pa)下进行

[1]

。在铜基催化剂制备方

面,以传统的共沉淀法为主,但近年来一些新的制备

技术不断出现。Jensen 等[2]

以乙酰丙酮铜、乙酰丙酮锌和乙酰丙酮铝为原料用火焰燃烧合成技术制备铜基催化剂,可从分子水平上控制铜、锌和铝三种组分相互均匀混合,催化剂具有高比表面积、高活性和

良好热稳定性;Shen 等[3]

将铜组分沉积在Ce O 2上,催化剂在低于200e 下即显示很高的活性;沈炳顺等[4]

利用化学还原沉积法,制备了一类N i 高度分散/修饰的多壁碳纳米管基新材料,并用其作为促进

剂制备共沉淀型N i/MWCNT 促进的高效合成甲醇Cu-ZnO-A l 2O 3催化剂。

用传统共沉淀法制备铜基催化剂,技术已相当成熟。但为进一步改善催化剂的各种性能,研究者以共沉淀法为基础,仍在不断地进行改进。相关研究工作可归结为两类:(1)催化剂中添加各种金属元素如Zr 、V 、C e 、Ga 、M n 等

[5~9]

;(2)共沉淀方式和

过程的改进。除正加、反加、并流、慢速并流滴加等方式外,高速碰撞共沉淀法[10]

、凝胶网格共沉淀

法[11]和尿素水解均匀沉淀法[12]

等技术相继出现。近年来,L i 等

[13]

在制备催化剂时,对沉淀及老化时

的悬浮液进行超声处理,催化剂活性显著提高。于

凤文等[14]

采用复频超声处理获得了比单频超声处

第35卷第3期2007年6月

燃 料 化 学 学 报

Jo urna l o f Fuel Chem istry and T echno l og y

V o.l 35No .3

Jun .2007

理更优的效果。应当指出,在用各种共沉淀法制备Cu -ZnO-A l 2O 3催化剂时,铝助剂都是以沉淀方式引入的。由于铝组分的沉淀粒子通常极其细小,给整个沉淀物料的洗涤带来很大不便。在铜基甲醇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研究方面,相关研究工作主要是针对主组分Cu 和ZnO 进行的

[15~22]

,专门针对铝助剂的

研究报道并不多见。作者认为,通过研究A l 2O 3对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可为进一步改善催化剂的性能提供有用信息。已有的研究工作表明,催化剂的最佳Cu /Zn 比与制备方式密切相关[23]

。催化剂中铝的量最佳值是否也与制备方式有关,也是值得探讨的。本研究通过并流淤浆混合技术制得一系列铜基催化剂,并将催化剂活性、结构(前驱物的相结构及催化剂氧化态和还原态的结构)与铝的量关联,试图获得一些有意义的结果。

1 实验部分

1.1 催化剂的制备 固定Cu /Zn 比为4B 5,采用并流淤浆混合法制备一系列具有不同铝质量比的铜基催化剂Cu /ZnO /C -A l 2O 3。将C -A l 2O 3研细过300目筛后,置于沉淀槽中并加入适量水浆化,然后用自

制反应器,充分搅拌使Cu 2+和Zn 2+

的混合溶液与N aCO 3水溶液并流入沉淀槽中获得沉淀浆液,在343K 老化2h 。反复洗涤后烘干,得催化剂前驱物,焙烧后得催化剂C uO /ZnO /C -A l 2O 3。1.2 催化剂活性测试 催化剂活性测试在华东理

工大学制造的M R-GC 80型微反-色谱联合装置上进行。称取0.5m L 20目~40目的催化剂样品,掺入20目~40目的石英砂后,装入不锈钢反应器中在线还原。反应温度483K ~553K,压力4M Pa ,进口气空速10000h -1

。合成气中H 266.0%~67.0%、CO 31.0%~32.0%、CO 21.0%~2.0%。产物分析用上海分析仪器厂103型气相色谱仪,色谱柱为GDX-103,色谱峰面积由CDM C -2型微处理机计算。

1.3 催化剂前驱物的DTA 测定 催化剂前驱物的DTA 分析在CDR-1型热分析仪上进行。称取20m g 预先烘干过的前驱物样品置于铝坩锅内,通N 2,以20K /m in 的速率从室温升至773K 。1.4 催化剂前驱物和催化剂样品的XRD 分析 将样品研细并过300目筛后,在R igaku D /M AX-3B 型X 射线衍射仪上进行XRD 实验。采用C u K A 辐射源,管电压和电流分别为40kV 和20mA 。1.5 催化剂样品的I R 实验 I R 实验在Perkin -E-l m er 1710型红外光谱仪上进行,采用KB r 压片技术。

2 结果与讨论

2.1 催化剂的活性及其与铝含量的关系 为了对比研究,固定Cu /Zn /A l 比为4B 5B 1,采用并流共沉淀法制备了C uO /ZnO /A l 2O 3催化剂(氧化态)样品

[24]

。图1

为两种方法制得的催化剂的活性结果。

图1 甲醇收率和CO 转化率与反应温度的关系

F i gure 1 CH 3OH y ie l d and CO co nv ersi on v s .reacti on te m pera ture

p

:para lle-l fl ow precipita tion cata l y st CuO /Z n O /A l 2O 3(Cu B Z n B A l =4B 5B 1); v :pa ra lle-l sl urry-m i x i ng prec i p itati on

cata l y st C u O /Z n O /C -A l 2O 3(Cu B Z n B A l =4B 5B 1); u :para lle-l flow prec i pit a ti on cata lyst C u O /Z nO (Cu B Z n =4B 5)

由图1可见,两种方法制得的催化剂活性相差不大。但并流淤浆混合法制备的催化剂在较高温度520K ~560K 活性较高。另外,并流共沉淀法制备过程中,铝组分是与铜、锌组分一起沉淀下来的,由于铝组分的沉淀粒子通常极其细小,使整个沉淀

物料的洗涤变得比较困难,从而加大了制备成本。而并流淤浆混合法中C -A l 2O 3以打浆方式引入,相应的沉淀物料易于过滤和洗涤。因此,并流淤浆混合法具有快速、节水等优点。

文献[18]认为,A l 2O 3的作用是通过调节催化剂

330

燃 料 化 学 学 报第35卷

的结构来改善催化活性的。因此,催化剂中铝组分应有一个最佳添加量。表1给出了具有不同铜锌铝比的催化剂活性结果。C u B Zn B A l 比为4B 5B 1的催化剂

显示了最高活性,该催化剂的活性比铝为0的C u/ZnO 二组分催化剂样品的活性增高约15%。前者的比表面积(45m 2

/g)比后者的比表面积(27m 2

/g)大,说明A l 2O 3在三组分铜基甲醇合成催化剂中起着结构性助催化剂的作用。铝的质量分数太高,催化剂活性又下降。铝的最佳添加值约为10.0%。在文献[21]中赵九生等采用pH 跟踪共沉淀技术获得了铝的质量分数最佳值为9.5%。可见,所采用的制备方式虽然不同,但铝的最佳添加值却颇为一致,说明铜基甲醇合成催化剂中铝的质量分数最佳值受制备方式的影响不大。

表1 不同铜锌铝比的催化剂活性

T able 1 C a taly ti c ac tiv iti e s o f coppe r -based ca taly st

w ith d iffe rent A l contents

Sa m ple Cu B Z n B A l M ethano l y ield w /mL #(g #h)-1CO conv ersi on x /%

S1

4B 5B 00.6518.0S24B 5B 0.60.7519.9S34B 5B 10.7720.8S44B 5B 1.60.7119.5S5

4B 5B 2.4

0.5916.0

2.2 催化剂前驱物的物相结构 具有不同铜锌铝

比的催化剂前驱物的DTA 曲线见图2

图2 催化剂前驱物的DTA 谱图F i gure 2 D TA curves o f cata l y st precurs o rs a :precurs o r o f CuO /Z n O (C u B Z n =4B 5);

b :precurso r o f C u O /Z nO /C -A l 2O 3(C u B Z n B A l =4B 5B 0.6);

c :precur s o r o f C u O /Z n O /C -A l 2O 3(C u B Z n B A l =4B 5B 1);

d :precurso r o f C u O /Z nO /C -A l 2O 3(C u B Z n B A l =4B 5B 1.6);

e :precurso r o

f C u O /Z nO /C -A l 2O 3(C u B Z n B A l =4B 5B 2.4)

由图2可见,铜、锌二组分催化剂前驱物(即不

含铝组分)在563K 出现一个比较尖锐的分解峰。

相比,含有铝组分的铜、锌、铝三组分催化剂前驱物

的分解峰则相对比较平缓,且分解峰温度也升高,表明铝组分在催化剂前驱物的煅烧过程中起着减缓前驱物分解的作用。随着铝添加量的增加,DTA 谱图

上的分解峰由单峰演变为双峰,表明随着铝质量分数的改变,前驱物的物相发生了改变,即催化剂前驱物的物相与加入A l 2O 3的质量分数密切相关。前驱物的XRD 实验见图3。从图3可知,当铝的添加量较低时,前驱物的物相以(C u 0.3Zn 0.7)5(CO 3)2(OH )6为主,而C u 2CO 3(OH )2的量较少;当铝的添加量较高时,物相C u 2CO 3(OH )2的量增多,(Cu 0.3Zn 0.7)5(CO 3)2(OH )6的量则相对降低。

图3 催化剂前驱物的XRD 谱图F i gure 3 XRD pa ttern s of ca t a ly st precursor s

a :precurso r o f C u O /Z nO /C -A l 2O 3(C u B Z n B A l =4B 5B 1);

b :precur s o r o f C u O /Z n O /C -A l 2O 3(C u B Z n B A l =4B 5B 2.4)

p

:C u 2(OH )2CO 3; w :(C u 0.3Z n 0.7)5(CO )2(OH )6

铜基甲醇催化剂的活性位是一个长时间有争议的理论问题。但无论哪种观点,都不否认纯ZnO 对合成甲醇没有活性,纯C u 对合成甲醇也无活性,Cu 和ZnO 组分同时存在才具有活性。在各种催化剂活性位的表述中,铜锌组分间协同形成活性中心的

观点受到高度重视,如Jansen 等[20]

认为具有氧空位的C u (I)/ZnO 是合成甲醇的活性单元,赵九生等

[21]

提出最佳活性单元形式为

(其中,t 代表晶格氧空位)。作者认为,三元铜基催化剂C uO /ZnO /A l 2O 3(氧化态)或二元铜基催化剂C uO /ZnO (氧化态)经还原后对合成甲醇所呈现

的良好活性是催化剂中Cu 和Z nO 组分间协同作用的结果。当催化剂的C u/Zn 比固定时,催化剂中铜、锌组分间最大限度地相互均匀分散可使两种组分相互接触的几率达到最大,铜、锌组分间的协同作用能得以最充分的发挥,催化剂中所形成的最佳

331

第3期

郭宪吉等:并流淤浆混合法制备铜基甲醇合成催化剂及助剂A l 2O 3的作用研究

活性单元数目多,催化剂活性可达最高。催化剂前驱物中物相(C u 0.3Zn 0.7)5(CO 3)2(OH )6的量越多而物相C u 2CO 3(OH )2的量越少,则对终态催化剂活性就越有利。因为前驱物中物相(C u 0.3Zn 0.7)5(CO 3)2(OH )6的量越多,经焙烧后,铜、锌组分间相互均匀分散的程度就越高。文献[25]亦认为,前驱体中(C uZn)5(CO 3)2(OH )6是形成高活性催化剂的主要物相。

2.3 催化剂(氧化态)的XRD 分析 催化剂前驱物经焙烧即得催化剂(氧化态)。图4为不同铜锌铝比催化剂样品(氧化态)的XRD

谱图。

图4 催化剂(氧化态)的XRD 谱图F i g ure 4 X RD patte rns o f ca ta l y sts (unreduced )

a :C u O /Z nO (C u B Z n =4B 5);

b :C u O /Z n O /C -A l 2O 3(Cu B Z n B A l =4B 5B 0.6);

c :C u O /Z nO /C -A l 2O 3(C u B Z n B A l =4B 5B 1);

d :C u O /Z n O /C -A l 2O 3(Cu B Z n B A l =4B 5B 1.6);

e :C u O /Z n O /C -A l 2O 3(Cu B Z n B A l =4B 5B 2.4)

在35.6b 、38.8b 和49.0b 处是CuO 的特征衍射峰,在36.3b 、31.8b 、34.5b 、56.5b 、63.0b 和68.1b 处

是ZnO 的特征衍射峰。与二组分样品C u O /ZnO 相比,三组分样品CuO /ZnO /C -A l 2O 3的XRD 衍射峰变宽。由此表明,三组分催化剂样品CuO /ZnO /C -A l 2O 3比二组分催化剂样品CuO /ZnO 的结晶度低,结晶粒子细小,其原因是前驱物的焙烧过程中铝组分起着抑制催化剂晶粒长大的作用。而且,随着铝的增加,三组分催化剂结晶度变低,结晶粒子变细的趋势增大。XRD 结果也表明了A l 2O 3的结构性助剂作用。从2.2的实验结果已知,当A l 2O 3的添加量较高时,催化剂前驱物中物相C u 2CO 3(OH )2的量增多,而(C u 0.3Zn 0.7)5(CO 3)2(OH )6的量降低,这对催化剂的活性是不利的。所以,虽然在二组分铜锌催化剂中添加A l 2O 3可改善其催化活性,但A l 2O 3的加入量不能太高,这就进一步说明了三组分铜基甲醇合成催化剂中A l 2O 3有一个最佳添加量。

2.4 催化剂样品(氧化态)的I R 分析 在文献[24]中对并流法制备的纯C uO 、纯ZnO 及C uO /ZnO 二组分样品的I R 结果进行过报道。纯C u O 样品在583c m -1

和531c m -1

处出现较强的吸收峰,纯ZnO 样品在515c m -1

和430c m -1

处出现吸收峰,而C uO /ZnO 二组分样品由于C uO 和ZnO 组分间的相互作用,仅在482c m -1附近出现一吸收带。图5为一系列具有不同铜锌铝比的C uO /ZnO /C -A l 2O 3

三组分催化剂样品的红外光谱图。

图5 催化剂(氧化态)的I R 谱图F igure 5 IR spectra o f ca taly sts (unreduced )a :C u O /Z nO /C -A l 2O 3(C u B Z n B A l =4B 5B 0.6);b :C u O /Z n O /C -A l 2O 3(Cu B Z n B A l =4B 5B 1);c :C u O /Z nO /C -A l 2O 3(C u B Z n B A l =4B 5B 1.6);d :CuO /Z n O /C -A l 2O 3(C u B

Z n B A l =4B 5B 2.4) 由图5可见,C u O /ZnO /C -A l 2O 3三组分样品与C uO /ZnO 二组分样品的I R 谱图类似,也是呈现一

吸收带。随着铝添加量的增加,样品的红外吸收带由窄变宽,反映了催化剂样品中C uO 与ZnO 组分间的相互作用随着铝添加量的改变发生着变化。由前面的研究结果已知,当固定C u /Zn 比时,随A l 2O 3添加量的增加,催化剂中铜、锌组分间相互均匀分散的程度受到限制,铜、锌组分间相互紧密接触的几率降低,从而使两种组分间的相互作用减弱。

参考文献:

[1] 王桂轮,李成岳.以合成气合成甲醇催化剂及其进展[J].化工进展,2001,20(3):42-46.

(W ANG Gu -i l un,L I C heng-yue .C atal y sts fo rm et hano l s ynthesis [J].Ch e m i cal Indu st ry and Eng i neeri ng Progress ,2001,20(3):42-46.)

[2] J EN SEN J R ,J OHANNESSEN T,W EDEL S,L I VB J ERG H.A st udy o f C u /ZnO /A l 2O 3m ethano l cat alysts p repared by fl a m e com bu sti on s yn t hesis[J].J C at a,l 2003,218(1):67-77.[3] SHEN W J ,ICH I HA SH IY,M ATSUM URA Y.Low t e m perat urem ethano l s yn t hesis from carbon m onox i de and hyd rogen over ceria s upported

332

燃 料 化 学 学 报第35卷

on copper catal y st[J ].App lC atalA,2005,282(1-2):221-226.

[4] 沈炳顺,武小满,张鸿斌,林国栋,董鑫.N i 修饰碳纳米管促进合成气高效制甲醇铜基催化剂的研究[J].化学学报,2004,62(18):

1721-1728.

(SHEN B i ng-shun,W U X iao -m an ,ZHANG H ong -b i n,L I N G uo -dong ,DONG X i n .S t udy of high ly acti ve Cu-bas ed catal y st p ro m oted by n icke-l m od i fied m ult-iw a ll ed carbon nano t ubes fo r m et hano l s yn t hesis[J].Acta C h i m i ca S i n i ca ,2004,62(18):1721-1728.)[5] KANOUN N,AST I ER M P ,PA J ONK G M.C atal y tic prop erties o f ne w C u based cat alysts con t ai n i n g Z r and /orV form et hano l syn t hesis from

a carbon dioxi d e and h yd rogen m i xture[J].C atalL et,t 1992,15(3):231-235.[6] W ALKER A P ,LAM BERT R M,N I X R M,J ENN I NG S J R .M et hano l s ynthesis over cat alysts deri ved from C eCu 2:T ran si en t st ud i es w it h is o t op icall y l abel ed react an ts[J].J C at a,l 1992,138(2):694-713.[7] TOY I R T,de la PISC I NA P R ,FIERRO J L G,HO M S N.H i gh l y effecti ve convers i on o fCO 2t o m et han ol over s upported and prom o t ed cop -per -bas ed cat alysts :Infl u ence o f s upport and p ro m oter[J].App l Catal B,2001,29(2):207-215.[8] L I J ,ZHANG W ,GAO L ,GU P ,SHA K,W AN H.M ethano l s yn t hesis on C u -Z n -A l and C u -Zn -A -l M n catal ysts[J].App lC atalA,1997,165(1-2):411-417.

[9] 张喜通,常杰,王铁军,付严,谭天伟.添加表面活性剂两步沉淀法制备甲醇催化剂[J].燃料化学学报,2005,33(4):479-482.

(ZHANG X -i t ong,CHANG Jie ,W ANG T i e -j un ,FU Yan,TAN T i an-w e.i M et hano l syn t h es is cat a l yst prepared by t w o -st ep preci p itati on

com bined w it h add ition o f s u rfact ant[J].J ournal of Fuel Chem i stry and T echno l ogy ,2005,33(4):479-482.)

[10] 李基涛,张伟德,周岳贤.高分散度甲醇合成催化剂的研究[J].石油化工,1998,27(1):1-4.

(L I J-i t ao ,ZHANG W e-i d e ,ZHOU Y ue -x i an .S tudy on h i gh d is persi on catal ysts for m et hano l s ynthesis[J ].Petroche m ical T echno l ogy ,1998,27(1):1-4.)

[11] 洪中山,邓景发,范康年,曹勇.凝胶共沉淀网格法制备Cu /Zn O /A l 2O 3合成甲醇催化剂[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2,23(4):706-708.

(HONG Z hong -s han,DENG Ji ng -fa ,F AN K ang -n i an,CAO Yong.Preparation of m et hano l s yn t hesis cat alyst C u /ZnO /A l 2O 3by ge-l net w ork copreci p it ation m ethod[J].C he m ical J ourna l of C h i nes e U n i vers iti es ,2002,23(4):706-708.)

[12] 汪俊锋,常杰,阴秀丽,吕鹏梅.尿素水解均匀共沉淀法制备Cu /Z n O /A l 2O 3甲醇合成催化剂[J].燃料化学学报,2004,32(3):378-380.

(W ANG J un -feng ,CHANG Jie ,Y I N X iu -l,i LU Peng -m e.i Preparati on o f C u /ZnO /A l 2O 3catal y sts fo rm ethano l syn t h es is by urea -hydro -l yz ed preci p it ati on m et hod[J].Journal o f FuelC he m istry and T echno l ogy ,2004,32(3):378-380.)

[13] L I J -L,INU I T.Enhan ce m en t i n m et hano l s yn t hesis acti v it y of a copper/z i nc/alu m i nu m ox i de catal yst by ultrason ic treat m en t duri ng t h e cours e o f t h e preparati on p rocedure[J].App lC atalA,1996,139(1-2):87-96.

[14] 于凤文,计建炳,郑遗凡,刘化章.复频超声法制备合成甲醇铜基催化剂[J].石油化工,2004,33(9):824-827.

(YU Feng -w en,JI Ji an-b i ng,ZHENG Y -i fan,L I U H ua -zh ang .C opper -based cat alyst form ethano l s yn t hesis prepared w it h dua-l frequen cy u-l tras on i c techno l ogy[J].Petroch e m i calT echno l ogy ,2004,33(9):824-827.)

[15] CHO I Y,F U TAGAM I K,FU JI TAN I T,NAKAM UR J .The ro le o fZnO i n C u /Z nO m et hano l s yn t hesis catal y sts -m orpho l ogy effect or active site m odel[J ].App lC atalA,2001,208(1-2):163-167.[16] YUR I EVA T M.M echan is m s for acti vation o f hydrogen and hydrogenati on of acet one to is op ropano l and of carbon ox i des to m et hano l over copp ere -contai n i ng ox i de catal y sts[J].C at a lToday,1999,51(3-4),457-456.[17] F U JITAN I T,NAKAM URA J .Th e effect of Z nO i n m et han ol s yn t hesis cat alysts on C u d is pers i on and t he s peci fic acti v it y [J].C at al Let,t 1998,56(2-3):119-124.[18] KLI ER K .M et hano l s yn t hesis[A ].In:ELEY D D ,PI NES H,W EISZ P B.Eds .Advances i n C at al y sis[M ].N e w Y ork :Acade m i c ,1982:243-313.

[19] 赵彦巧,陈吉祥,张建祥,张继炎.二氧化碳加氢直接合成二甲醚催化剂的研究:II 铜/锌对复合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J].燃料

化学学报,2005,33(3):334-338.(ZHAO Y ao-q i ao ,CHEN J-i x i ang ,ZHANG J i an-x i an g ,ZHANG J-i yan .S tudy on direct s yn t hesis of d i m et hy l ether by hydrogenati on of car -bon dioxi d e :II E ffects of C u /Zn rati o on structure and properti es of catal y sts [J].J ourna lo f FuelCh e m ist ry and T echno l ogy ,2005,33(3):

334-338.)

[20] J ANSEN W P A,BECKERS J ,v.d.HEUVEL J C,v .d .GON A W D ,BL I EK A,BRONGERSM A H H.D yn a m i c behav i o r o f t he surface struct u re of Cu /ZnO /S i O 2catal ysts[J].J C ata,l 2002,210(1):229-236.[21] 赵九生,陈宝树,马福善,朱淳礼,康慧敏.合成甲醇Cu -Zn -A l 催化剂中组成对结构及催化性能的影响[J].化工学报,1988,39(5):562-569.(ZHAO Ji u-s heng ,CHEN B ao -shu ,M A Fu -s han,ZHU Chun-l,i KANG Hu -i m i n.The effects o f t he co m po sition of a C u-bas ed catal y st for m ethano l synthesis on its struct u re and propert y[J].J ourn al of C he m istry Indu st ry and Eng i neeri ng (C h i na),1988,39(5):562-569.)

[22] GRUN W ALDT J -D,M OLENBROEK A M ,TOPS E,N-Y,TOPSOE H,CLAUSEN B S .In s it u i nvesti gation s struct ural changes i n C u /ZnO cat alysts[J].J C at a,l 2000,194(2):452-460.

[23] 化明礼,郭宪吉,鲍改玲,谭羚艳.二步共沉淀法制备的铜基甲醇合成催化剂的研究[J ].天然气化工,2003,28(6):1-4.

(HUA M i ng-l,i GUO X ian -j ,i BAO Ga-i li ng ,TAN L i ng -yan .S t udy on copper -based cat alyst fo rm et h ano l s yn t hesis p repared by t w o-st ep co -preci p itati on[J].NaturalG as C he m ical Industry ,2003,28(6):1-4.)

[24] 郭宪吉,齐化多,徐三魁,李利民.铜基甲醇合成催化剂的表征及铜锌组分间的相互作用[J].天然气化工,2000,25(5):36-39.

(GUO X i an-j,i Q I H ua -duo ,XU San -ku ,i L I L -im i n .C haracteri zati on of C u -based catal y st for m et hano l syn t hesis and i n teracti on bet w een

copp er com ponen t and z inc com ponen t[J].NaturalG as C he m ical Industry ,2000,25(5):36-39.)

[25] 房德仁,刘中民,张慧敏,许磊,徐秀峰,索掌怀.沉淀温度对C uO /ZnO /A l 2O 3系催化剂前驱体性质的影响[J].天然气化工,2004,29(4):28-32.

(F ANG D e -ren,LI U Zhong -m i n ,ZHANG Hu -i m i n,XU Le,i XU X i u-feng ,SUO Z hang -h ua.i Influence of t e m p erature on t h e p roperties of p recu rsors of C uO /ZnO /A l 2O 3catal

y sts[J ].NaturalG as C he m ical Industry ,2004,29(4):28-32.)333

第3期

郭宪吉等:并流淤浆混合法制备铜基甲醇合成催化剂及助剂A l 2O 3的作用研究

甲醇合成催化剂生产工艺

甲醇合成催化剂生产工艺 甲醇合成催化剂分两期进行生产,甲醇合成催化剂每批生产周期(从物料加入到得到产品)为24小时,每批产品为500kg,一期年生产批数为2000批,总计为1000吨。一期甲醇合成催化剂以电解铜、电解锌、碱式碳酸铜、碱式碳酸锌、碳酸氢钠、硝酸、氧化铝、石墨为原料,经备料、反应、过滤、烘干、焙烧、成型得到产品。 (1)备料 ①化铜 先将电解铜和水加入5m3化铜罐中,再加入95%硝酸,化铜罐内设有冷却水盘管,用冷却水控制反应温度为60~70℃,铜和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该工序涉及反应方程式如下: 3Cu + 8HNO3 = 3Cu(NO3)2 + 2NO↑+4H2O ②化锌 先将电解锌和水加入5m3化锌罐中,再加入95%硝酸,化锌罐内设有冷却水盘管,用冷却水控制反应温度为60~70℃,锌和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锌。该工序涉及反应方程式如下: 3Zn + 8HNO3 = 3Zn(NO3)2 + 2NO↑+4H2O 将上述制备好的硝酸铜和硝酸锌溶液打入15m3混合液罐中进行混合,混合均匀后打入计量罐用作反应工序原料。 备料过程会有含氮氧化物废气产生,送二级低温水+二级尿素水溶液吸收系统处理。 (2)反应 先向12m3反应罐加入一定量水,再夹套内通入蒸汽升温至60~65℃,开启搅拌器,然后加入碳酸氢钠。保持罐内温度为60℃~65℃,将制备的硝酸铜、硝酸锌混合液经过计量后匀速加入反应罐中,硝酸铜、硝酸锌与碳酸氢钠发生反应生成碱式碳酸铜、碱式碳酸锌沉淀,碱式碳酸铜、碱式碳酸锌为难溶性物质,溶解度均小于0.01g/100g 水。该工序涉及反应方程式如下:

2Cu(NO3)2 + 4NaHCO3 = Cu2(OH)2CO3↓+4NaNO3 + H2O + 3CO2↑ 2Zn(NO3)2 + 4NaHCO3 = Zn2(OH)2CO3↓+4NaNO3 + H2O + 3CO2↑ 反应结束后,将称量好的碱式碳酸铜、碱式碳酸锌、氧化铝依次放入反应罐中,继续搅拌20~30分钟,然后静止沉降得到反应浆液。 (3)过滤 将制得反应浆液加入板框压滤机进行过滤,滤饼用水进行洗涤,洗涤水回用于反应工序补水,含有硝酸钠的滤液送硝酸钠浓缩装置进行处理,洗涤后滤饼送烘干工序。 (4)烘干 将过滤得到的滤饼放入托盘,然后送入烘干机进行烘干,烘干机内设有蒸汽盘管,烘干控制温度为120~150℃,烘干后物料送焙烧工序。 (5)焙烧 甲醇合成催化剂物料焙烧采用燃气回转炉,炉体分升温段、恒温段和冷却段三段,内部分为物料通道和燃气通道,以天然气为燃料,采用间接加热方式。 将烘干好的物料送入回转炉中进行焙烧,焙烧控制温度为400~550℃,焙烧结束后得到焙烧料送成型工序。该工序涉及反应方程式如下: Cu2(OH)2CO3 = 2CuO + H2O + CO2↑ Zn2(OH)2CO3 = 2ZnO + H2O + CO2↑ 物料焙烧过程会有含尘废气产生,由布袋除尘器回收粉尘后通过15m排气筒排放。回转炉以天然气为燃料,烟气由15m烟囱排放。 (6)成型 先将焙烧好的物料放入3m3双锥混合机,再加入10kg石墨、8kg 水,混合均匀后将物料送入ZP-25压片机中进行压片成型,成型结束后得到产品甲醇合成催化剂,包装后入库存放待售。 甲醇合成催化剂生产工艺流程简图如下:

甲醇合成铜基催化剂催化活性及失活研

甲醇合成铜基催化剂催化活性及失活研究 1引言 甲醇是一种极其重要的化工原料,主要用于生产一系列化工产品,还可用作潜在的车用醇醚燃料电池的燃料等。随着甲醇制烯烃等技术进步及下游产品的开发,特别是甲醇燃料电池的开发和应用,合成甲醇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 目前,甲醇的工业生产主要是采用CO/CO2催化加氢技术,所以甲醇合成催化剂的研发是甲醇合成工业的基石。甲醇工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催化剂的研制及其性能改进。在甲醇生产中,很多工业指标和操作条件都是由催化剂的性质决定的。随着甲醇工业的快速发展,对甲醇合成催化剂的研究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甲醇合成催化剂 在甲醇合成过程中,催化剂的重要性显而易见,目前工业上使用的甲醇合成催化剂一般可分为锌铬催化剂和铜基催化剂两类。国外比较有名的研究和生产甲醇合成催化剂公司主要有英国ICI公司、德国BASF公司、德国SudChemie公司和丹麦TopsΦe公司等,国内研究铜基催化剂的院所主要有南化集团研究院、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西北化工研究院及齐鲁石化研究院等[1]。 锌铬(ZnO/Cr2O3)催化剂由德国BASF公司于1923年首先开发研制成功。操作温度必须在590 K~670 K,操作压力必须为25 MPa~35MPa,锌铬催化剂的特点是:耐热性能好、对硫不敏感,机械强度高,使用寿命长,使用范围宽,操作控制容易,但是其活性低、 选择性低、产品中杂质复杂,精馏困难。 铜基催化剂由英国ICI公司和德国Lurgi公司先后研制成功,操作温度为210℃~300℃,压力为5MPa~10MPa,比传统的合成工艺温度低得多,对甲醇反应平衡有利。其特点是:活性好,单程转化率为7%~8%;选择性高,大于99%,易得到高纯度的精甲醇;耐高温性差,对合成原料气中杂质比较敏感。目前工业上甲醇的合成主要使用铜基催化剂。 近年来,新型催化剂的研制也在一直进行,新型催化剂的研制方向在于提高活性,改善热稳定性及延长催化剂使用寿命等,如钯系、钼系及低温液相催化剂,但这些催化剂因活性不理想或对甲醇的选择性较差,还只停留在研究阶段未实现工业化。对铜基催化剂的改进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2],一是添加除铜锌铝以外的其他组分,另一方面是改进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和工艺。 3 铜基催化剂的催化原理

铜锆催化剂汇总 列表

Cu/ZrO2催化剂文献汇总列表 2015 1 Catalytic Hydrodeoxygenation of Algae Bio-oil over Bimetallic Ni ? Cu/ZrO 2 Catalysts Ind. Eng. Chem. Res. 2015 2 Hydrogenation of biomass- derive d l evulinic acid to - valerolactone over copper catalysts supported on ZrO2 J Chem Technol Biotechnol 2015 2014 外文 1 CO methanation over ZrO2/Al2O3 supported Ni catalysts: A comprehensive study Cuili Guo Fuel Processing Technology 2014 2 Selective oxidation of alcohols over copper zirconium phosphate Abdol R. Hajipour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2014 3 CuO/ZrO2 catalysts for wateregas shift reaction:Nature of catalytically active copper species Yanjie Zhang Int J Hydrogen Energy2014 4 The significant role of oxygen vacancy in Cu/ZrO2 catalyst for enhancing water-gas-shift performance Chongqi Chen Int J Hydrogen Energy2014 5 The changing nature of the active site of Cu-Zn-Zr catalysts for the CO2 hydrogenation reaction to methanol G. Bonura 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 2014 6 The effect of preparation method of the Cu–La2O3–ZrO2/ c-Al2O3 hybrid catalysts on one-step synthesis of dimethyl ether from syngas (二甲醚)Zhuo Li Fuel 2014 7 ZnO-modified zirconia as gold catalyst support for the low-temperature methanol steam reforming reaction Chongyang Wang 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 2014 8 Steam reforming of methanol over Cu/ZnO/ZrO2/Al2O3 catalyst Jung Eun Park Int J Hydrogen Energy 2014 9 Study of different designs of methanol steam reformers: Experiment and modeling P. Ribeirinha Int J Hydrogen Energy 2014 10 CA TAL YTIC PROPERTIES OF NANOSIZED Cu/ZrO2 SYSTEMS IN THE STEAM REFORMING OF BIOETHANOL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Chemistry 2014 11 Influence of ZrO2 Structure and Copper Electronic State on Activity of Cu/ZrO2 Catalysts in Methanol Synthesis from CO2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014 中文 1不同晶型结构纳米ZrO2的稳定化制备管昊材料研究学报2014 2催化氧化NO 催化剂Mn /ZrO2 的制备与性能研究程俊楠环境科学学报2014 3以共沉淀法为基础的铜基催化剂制备新技术的研究进展杨浩化工进展2014 4铜物种对Cu/Fe2O3水煤气变换反应催化剂性能的影响林性贻催化学报2014 5 铬助剂对Cu/ZrO2/CNTs-NH2催化剂催化CO2加氢合成甲醇性能的影响王冠男物理化学学报2014 6 CuO/ZnO/CeO2/ZrO2催化剂上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反应机理研究张磊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14 7助剂Mn对CO2加氢制二甲醚Cu-ZnO -ZrO2/HZSM-5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能影响张雅静分子催化2014 2013 外文

C207型甲醇合成催化剂在联醇工艺中应用总结

C207型甲醇合成催化剂在联醇工艺中应用总结 摘要:介绍C207型甲醇合成催化剂在兖矿峄山化工有限公司的装填、原始升温还原及应用情况。 关键词:C207联醇催化剂总结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207 type methanol synthesis catalyst in qinglong Yi mountain chemical Co., LTD. Of the packing and original warming reduc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C207 league alcohol catalyst summary 1、前言 兖矿峄山化工有限公司始建于1979年,现已形成年产合成氨30万吨、尿素50万吨、甲醇6万吨的生产规模,其甲醇合成工艺,采用杭州林达化工技术工程有限公司的Φ1200均温型合成塔内件,使用临朐瑞祥化工有限公司DC207型甲醇合成催化剂,通过一年来的高负荷生产来看,装置运行较为理想,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2、联醇工艺流程 压缩来原料气经油分分离油和水后,由主副线分两路进入合成塔。主阀由塔上部进入,副阀由下部沿中心管至塔顶部与主气汇合后,进入换热器换热。再进入触媒层进行反应。反应后的气体出塔进入水冷器冷却,再经过醇分分离。分离后的部分气体去醇洗,经高压软水洗涤后去铜洗岗位。部分气体经过循环机循环继续进行合成反应,粗甲醇去精醇岗位经过精馏生产出产品甲醇。 3、催化剂的装填及升温还原 3.1催化剂的装填 首次应确认合成塔内件已调整到位并固定后,方能进行催化剂的装填工作。由于铜基催化剂的强度较低,容易破碎产生粉末,装填时须经过筛,还需防止铁锈、铁屑、塑料、油污及其它杂技混入催化剂中。 在装填过程中,先用100—150Kg干净不含油渍的Ф10mm不锈钢球缓缓的从内件筒壁均匀导入底部,均匀填铺1—2层,然后装Ф5×5粒度催化剂,为了装填均匀,采用撒布法,使催化剂落入催化剂筐内时不断改变落点,防止局部过

_甲醇合成催化剂使用效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第31卷第3期2010年6月 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 J o ur nal o f Chemical I ndus tr y&Engineering V ol.31N o.3 Jun.,2010 收稿日期:2010-03-28 作者简介:薛守标(1970-),男,回族,江苏高邮人,本科,工程 师,现从事新材料研发工作。 E-mail:xueshoubiao@https://www.360docs.net/doc/2211153043.html, 甲醇合成催化剂使用效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薛守标 (南化集团研究院,江苏南京 210048) 摘要:介绍了甲醇合成催化剂的制造及使用过程,探讨了催化剂的失活方式及其机理,提出防止或 消除这些因素、延长甲醇合成催化剂寿命的方法。 关键词:甲醇合成;催化剂;使用;对策 中图分类号:T Q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06(2010)03-0050-05 Affecting factor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methanol synthesis catalyst XU E S houb iao (Research Institute o f Na njing Chemical Industrial G ro up,N anjing210048,China) A bstract:T he manufacture and a pplica tion pr ocess of methano l synthesis catalyst are presented,and the deactiva tion ma n-ner s and mechanisms are discussed.T he co untermeasures fo r preventing o r removing the affecting f ac to rs and pro lo ng ing the li-fetime of methano l synthesis ca taly st a re put fo rw ard. Key words:M etha no l synthesis;Cataly st;A pplicatio n;Co unter measure s 自20世纪60年代英国ICI公司成功推出合成 甲醇的铜基催化剂以来,甲醇工业得到迅速发展。 目前,全世界75%以上的甲醇合成采用中低压法, 普遍采用英国ICI工艺和德国Lurgi工艺[1]。近年 来,国内低压合成甲醇催化剂的研究和制造水平取 得巨大进步,但综合性能特别是核心指标催化剂的 3.4 分离单元的定期作业 压力离心机/压力过滤机是分离PT酸的关键设备,因此需对压力离心机的母液管定期碱洗,将压力离心机/压力过滤机定期切出隔离碱泡,以清除在母液管或设备内件上产生的闪蒸积料,从而保证产品中PT酸的含量正常。 实际生产中还发现,同样工况下,压力过滤机去除PT酸的效果也明显优于压力离心机,见表4。 表4 离心机与压力过滤机的分离效果 项目3台离心机4台离心机压力过滤机PT酸/(mg·kg-1)135121115 4 结 语 通过对氧化TA料品质的控制,精制单元可根据产品质量及平均粒径的趋势,及时进行TA料的掺混、氢分压的调整、定期作业等有效手段,使全年因PT酸含量超标返料加工的一次不合格率降至0.01%。 主要措施有:(1)生产过程中,若过程控制异常,工艺人员应及时将产品切至中间疑似料仓,以免污染合格料仓,待加样分析合格后再送往大料仓;(2)产品质量跟踪过程中,若产品PT酸超过内控指标,工艺人员需加样分析,以确保过程控制中产品质量合格。 参考文献: [1] 张卓绝,王振新,徐欣荣.P T A产品中P T酸的控制 [J].聚酯工业,2002,15,(3):30-34. [2] 徐根东.影响P T A产品中P T酸含量的因素分析[J]. 合成技术及应用,2006,21,(2):52-54. [3] 孙静珉.聚脂工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5.

甲醇合成催化剂知识

甲醇合成催化剂知识 d i4 X+ }1 z! j0 v1 铜基催化剂的催化原理 + W7 b1 C1 Y9 W4 M1 h) o9 F0 t8 j* c: D q, |6 O 目前,低压甲醇合成铜基催化剂主要组分是 CuO、ZnO和Al2O3,三组分在催化剂中的比例随着生产厂家的不同而不同。一般来说, CuO的质量分数在40% ~80%, ZnO的质量分数在10% ~30%, Al2O3的质量分数在5% ~10%。铜基催化剂在合成甲醇时, CuO、ZnO、Al2O3三组分的作用各不相同。CO和H2在催化剂上的吸附性质与催化剂的活性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在铜基催化剂表面对CO的吸附速率很高,而H2的吸附则比CO 慢得多。ZnO是很好的氢化剂,可使H2被吸附和活化, 但对CO几乎没有化学吸附,因此可提高铜基催化剂的转化率。纯铜对甲醇合成是没有活性的,H2和CO合成甲醇的反应是在一系列活性中心上进行的,而这种活性中心存在于被还原的Cu-CuO界面上。在催化剂中加入少量 Al2O3的首要功能就是阻止一部分氧化铜还原。当催化剂被还原后,开始进行反应时,合成气中的H2 和CO都是还原剂,有使氧化铜进一步还原的趋势。 这种过度的还原,使得活性中心存在的界面越来越小,催化剂活性也越来越低。从合成的整个过程来看,随着还原表面向催化剂的内层深入,未还原的核心越来越小,作为被还原的Cu-CuO界面的核心表面积也越来越小,催化剂的活性降低,合成反应速率随之降

低。研究认为,Al2O3在催化剂中作为结构助剂起阻碍铜颗粒烧结的作用, CuO/ZnO/Al2O3催化剂的活性远高于双功能催化剂 CuO/ZnO的活性。q7 h- G8 n9 ]$ B5 m- Q: ?& ]/ D2 铜基催化剂助剂6 j8 } x5 L! ?0 V1 l1 K4 H$ Q! m% g\5 K8 e) C+ g5 A) E! ~ 铜基催化剂助剂的研究是甲醇合成催化剂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铜基催化剂耐热强度较低,使用时间过长或操作温度过高都会造成铜的晶体长大使催化剂失去活性。其热稳定性差,很容易发生硫、氯中毒,使用寿命短等缺点,一般通过加入其他助剂得以改善,由此形成具有工业价值的新一代铜基催化剂。 $ P3 d }9 z x* |/ t2 bf, Z6 f) K& R2 y( U q: b1 B) t3 @ 锌就是铜基催化剂的最好助剂,很少量的锌就能使铜基催化剂的活性提高。加入Al2O3,可以使催化剂铜晶体尺寸减小,活性提高。若在CuO ZnO/Al2O3催化剂中再加入Cr,则会表现出良好的助催化作用。在催化剂组成中增添硼、铬、锰、钒及稀土元素等,对合成甲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据报道,在铜基催化剂的基础上添加钒、锆等,可以提高合成甲醇的催化活性及催化剂的耐热性能。、 k* {7 a% M V3 铜基催化剂的失活 % v+ F, O2 ~ R8 Q8 催化剂的烧结和热失活是指由高温引起的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的变化。高温除了引起催化剂的烧结外,还会引起催化剂化学组成和相组成的变化5 a8 _5 K4 r#

甲醇合成原理方法与工艺

甲醇合成原理方法与工艺 图1煤制甲醇流程示意图 煤气经过脱硫、变换,酸性气体脱除等工序后,原料气中的硫化物含量小于0.1mg/m3。进入合成气压缩机,经压缩后的工艺气体进入合成塔,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粗甲醇,并利用其反应热副产3.9MPa中压蒸汽,降温减压后饱和蒸汽送入低压蒸汽管网,同时将粗甲醇送至精馏系统。 一、甲醇合成反应机理 自CO加氢合成甲醇工业化以来,有关合成反应机理一直在不断探索和研究之中。早期认为合成甲醇是通过CO在催化剂表面吸附生成中间产物而合成的,即CO是合成甲醇的原料。但20世纪70年代以后,通过同位素示踪研究,证实合成甲醇中的原子来源于CO2,所以认为CO2是合成甲醇的起始原料。为此,分别提出了CO和CO2合成甲醇的机理反应。但时至今日,有关合成机理尚无定论,有待进一步研究。 为了阐明甲醇合成反应的模式,1987年朱炳辰等对我国C301型铜基催化剂,分别对仅含有CO或CO2或同时含有CO和CO2三种原料气进行了甲醇合成动力学实验测定,三种情况下均可生成甲

醇,试验说明:在一定条件下,CO和CO2均可在铜基催化剂表面加氢生成甲醇。因此基于化学吸附的CO连续加氢而生成甲醇的反应机理被人们普遍接受。 对甲醇合成而言,无论是锌铬催化剂还是铜基催化剂,其多相(非匀相)催化过程均按下列过程进行: ①扩散——气体自气相扩散到气体一催化剂界面; ②吸附——各种气体组分在催化剂活性表面上进行化学吸附; ③表面吸附——化学吸附的气体,按照不同的动力学假说进行反应形成产物; ④解析——反应产物的脱附; ⑤扩散——反应产物自气体一催化剂界面扩散到气相中去。 甲醇合成反应的速率,是上述五个过程中的每一个过程进行速率的总和,但全过程的速率取决于最慢步骤的完成速率。研究证实,过程①与⑤进行得非常迅速,过程②与④的进行速率较快,而过程③分子在催化剂活性界面的反应速率最慢,因此,整个反应过程的速率取决于表面反应的进行速率。 提高压力、升高温度均可使甲醇合成反应速率加快,但从热力学角度分析,由于CO、C02和H2合成甲醇的反应是强放热的体积 缩小反应,提高压力、降低温度有利于化学平衡向生成甲醇的方向移动,同时也有利于抑制副反应的进行。 二、甲醇合成的主要反应 (1)甲醇合成主要反应 CH3OH CO+2H CO2CH3OH+H2O 同时CO2和H2发生逆变换反应 CO 2CO+H2O

甲醇合成催化剂分类

甲醇合成催化剂分类 (1)锌铬催化剂 锌铬(ZnO/Cr2O3)催化剂是一种高压固体催化剂,由德国BASF公 司于1923年首先开发研制成功。锌铬催化剂的活性较低,为了获得较高的催化活性,操作温度必须在590 K-670 K。为了获取较高的转化率,操作压力必须为25 MPa-35 MPa,因此被称为高压催化剂。锌铬 催化剂的特点是: a)耐热性能好,能忍受温差在100℃以上的过热过程; b)对硫不敏感; c)机械强度高; d)使用寿命长,使用范围宽,操 作控制容易; d)与铜基催化剂相比较, 其活性低、选择性低、精馏困难(产品中杂质复杂)。由于在这类催化剂中Cr2O3的质量分数高达10%, 故成为铬的重要污染源之一。铬对人体是有毒的, 目前该类催化剂已逐步被淘汰[1]。 (2)铜基催化剂 铜基催化剂是一种低温低压甲醇合成催化剂, 其主要组分为 CuO/ZnO/Al2O3(Cu-Zn-Al),由英国 ICI公司和德国Lurgi公司先后研制成功。低(中) 压法铜基催化剂的操作温度为210℃-300℃,压力 为5MPa-10MPa,比传统的合成工艺温度低得多,对甲醇反应平衡有利。其特点是: a)活性好,单程转化率为7% -8%; b)选择性高,大于99%,其杂质只有微量的甲烷、二甲醚、甲酸甲酯,易得到高纯度的精 甲醇; c)耐高温性差,对硫敏感。目前工业上甲醇的合成主要使用铜 基催化剂。

(3)钯系催化剂 由于铜基催化剂的选择性可达99%以上,所以新型催化剂的研制方向在于进一步提高催化剂的活性、改善催化剂的热稳定性以及延长催化剂的使用寿命。新型催化剂的研究大都基于过渡金属、贵重金属等,但与传统(或常规)催化剂相比较,其活性并不理想。例如,以贵重金属钯为主催化组分的催化剂,其活性提高幅度不大,有些催化剂的 选择性反而降低。 (4)钼系催化剂 铜基催化剂是甲醇合成工业中的重要催化剂, 但是由于原料气中存在少量的H2S、CS2、Cl2等,极易导致催化剂中毒,因此耐硫催化剂的研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兴趣。天津大学Zhang Jiyan研制出MoS2/K2CO3/MgO-SiO2含硫甲醇合成催化剂,温度为533K,压力为8.1MPa,空速3000 h-1,φ(H2)∶φ(CO)=1.42,含硫质量浓度为1350 mg/L,CO的转化率为36.1%,甲醇的选择性为53.2%。该催化剂虽然单程转化率较高,但选择性只有50%,副产物后处理复杂,距工业化应用还有较大差距。

铜基甲醇催化剂失活因素及解决措施研究进展

2019年第44卷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甲醇合成反应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反应,因为甲醇不仅是一种能源载体,更重要的是,甲醇通过MTG、MTO、MTH等过程[1鄄3]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越来越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自1923年德国BASF公司第一次实现甲醇工业化以来,用于合成甲醇的催化剂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铜基催化剂,另一类是贵金属催化剂[4,5]。由于贵金属催化剂费用高、污染大等问题,目前甲醇合成反应中使用最普遍的是铜基催化剂。 自从铜基催化剂应用在甲醇合成以来就得到大家的广泛关注,这是由于其较高的活性和选择性。但不幸的是,如果催化剂没有非常好的稳定性,那么其工业应用就会受到很大的阻碍,因此铜基催化剂的稳定性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据有关文献报道[6,7],铜基催化剂起始活性的的三分之一在前1000h内会丢失。因此,为了提高催化剂的稳定性,理解催化剂的失活原因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对铜基甲醇合成催化剂的失活原因及其提高稳定性的措施进行了综述。 1甲醇合成铜基催化剂失活研究 1.1烧结失活 据文献[8]报道,烧结是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之一。烧结对催化剂有着非常不利的影响,它能够导致催化剂结构和性能上的变化。首先,烧结会导致可利用的有效活性金属比表面减少,其次,烧结也会导致反应中一些特定的活性位消失,因为较小的粒子包含更多的活性位[9]。目前,据文献报道催化剂的烧结失活机制主要被分为两大类,一种是迁移与团聚,它涉及到两个粒子之间的相互迁移而后长大成一个粒子,另一种是Ostwald熟化,它涉及到较大的粒子将会越来越大,而较小的粒子将会在原位置消失[10,11]。甲醇反应过程中经常伴随着铜粒子烧结现象的发生,这会导致催化剂快速的失活,当然这种烧结现象也被很多研究者观察到。 在早期,有研究者总结了金属的热稳定性,发现金属铜的热稳定性仅仅高于金属银,因此相比于其他类型催化剂,铜基催化剂更容易烧结长大[12]。Sun等[13]专门研究了甲醇合成中Cu/ZnO/Al2O3催化剂的失活,发现在不同转化率下,催化剂的失活程度是和反应气中CO浓度相关,尤其在CO/H2条件下催化剂失活尤为严重,并且活性的丢失是与Cu 表面积丢失成正相关,这表明铜粒子烧结是失活的主要原因。Zhai等[14]研究了浆态床中铜基甲醇合成催化剂的失活行为,选择商业铜基催化剂作为研究对象,为了得到反应后不同程度失活催化剂样品,在同一反应条件下进行不同时长的评价反应。通过XRD、TEM、SEM鄄EDS等表征对反应前后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发现在反应过程中催化剂的组成没有明显的变化,而铜粒子随着反应时间的加长,烧结程度越来越严重,催化剂活性也越来越低,这表明烧结是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此外,Twigg等[12]对铜基催化剂在不同反应中失活行为进行了比较,它 铜基甲醇催化剂失活因素及解决措施研究进展 喻健,任所才,刘斌,陈阔,班红艳,李聪明,李忠(太原理工大学煤化工研究所,煤科学与技术教育部和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山西太原030024) 摘要:铜基催化剂是甲醇合成反应中最为普遍使用的催化剂。介绍了铜基催化剂失活原因,包括烧结失活、中毒失活等,结果发现烧结是铜基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这是由于催化剂的烧结容易诱导活性中心铜粒子团聚长大而导致有效活性位急剧减少,从而导致催化剂稳定性急剧下降。此外,还介绍了提高催化剂稳定性目前提出的主要解决办法,主要包括加入助剂、形成合金、优化金属与载体之间相互作用、最大化粒子间距离、限域作用等。 关键词:铜基催化剂;甲醇合成;失活;解决方法 中图分类号:O643.3;TQ426;TQ223.1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鄄9219(2019)01鄄118鄄05 收稿日期:2018鄄04鄄07;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 目(21676176);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601D011016); 大连化物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N鄄15鄄05); 作者简介:喻健(1989鄄),男,硕士生,Email:153990014@163. com;*通讯作者:李聪明(1974鄄),男,教授,硕导,电话0351鄄 6018526,Email:licongming0523@https://www.360docs.net/doc/2211153043.html,。 118

甲醇合成工艺

第一章概述 1.1甲醇的用途及在化学工业中的地位 甲醇俗称“木精”,是重要的有机化工产品,也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其分子式为 CH OH,是碳化工的基础。甲醇产品除少量直接用于溶剂,抗凝剂和燃料外,绝大多数被用3 于生产甲醛,农药,纤维,医药,涂料等。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甲醇作为农药、染料、医药等工业的原料。随着科学技术的不 断发展与进步,突破了甲醇只作传统原料的范围,甲醇的应用领域不断地被开发出来,广 度与深度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随着甲醛等下游产品的不断开发,甲醇在化学工业中的作用 必将越来越重要[1]。 1.2甲醇市场的状况及建厂的可行性 近几十年来,由于传统加工工业的发展和世界能源结构的变化,以甲醇为原料的新产 品的不断开发,世界对甲醇的生产和需求量都大幅增加,表1.1是世界甲醇市场状况,表 1.2是国内甲醇市场状况。 表1.1 世界甲醇生产能力及消耗量及开工率 Table 1.1 World methyl alcohol productivity and consumption, utilization of capacity 年度1987 1991 1993 1995 2000 2020 生产能力万T/年1999 2300 2470 2600 5000 20000 总消耗量万T/年1718 2010 2141 2390 开工率 % 86 87 86.7 92 表1.2 国内甲醇生产能力及消耗量 Table 1.2 Domestic methyl alcohol productivity and consumption 年度1985 1987 1990 1994 1995 2000 生产能力万T/年69 71.1 71.1 125.53 146.9 197.5 生产量万T/年44.3 49.5 64.0 100 消耗量70.7 120 121.4 200 根据预测,世界范围内的生产与需求将持续发展,主要原因是:甲醇下游产品市场的

合成甲醇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化学反应工程论文合成甲醇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摘要:了解甲醇工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从催化剂组成、种类、各组分功能及失活方式对甲醇催化剂进行探究,同时探索甲醇合成的新方法和新工艺,并对甲醇合成催化剂的动力学研究进行总结。 关键词:甲醇合成、催化剂种类、失活、三相床、生物质秸秆、动力学 1.1甲醇工业发展现状 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问题。从国家安全角度看,能源资源的稳定供应始终是一个国家特别是依赖进口的国家关注的重点,是国家安全的核心内容。随着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石油、天然气等清洁高效能源在未来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中将会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目前中国石油消费严重依赖进口,石油资源已经和国家安全紧密联系起来,并成为中国能源安全战略的核心o 在我国能源探明储量中,煤炭占94%,石油占5.4%,天然气占0.6%,这种“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结构特点,决定了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以煤为主的格局将长期占主导地位。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对能源产品尤其是清洁能源的需求持续增长。结合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现状,大力发展煤基能源化工成为我国解决能源问题的主要途径。以煤气化为核心的多联产系统则是针对我国面临的能源需求增长、液体燃料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等一系列问题,提出的一条解决我国能源领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煤经气化后成为合成气,净化以后可用于生产化工原料、液体燃料(合成油、甲醇、二甲醚)和电力。多联产系统所生产的液体燃料,尤其是甲醇和二甲醚可作为煤基车用替代燃料,可以部分缓解我国石油的短缺。同时,甲醇还可以用来生产烯烃和丙烯,以煤化工产品“替代”一部分传统的石油化工产品,对减少石油的消耗量具有重要意义。 甲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又是一种潜在的车用燃料和燃料电池的燃料,因此合成甲醇的研究和探索在国际上一直受到重视。特别是近年来,随着能源危机的出现、C1化学的兴起,作为C1化学重要物质的甲醇,它的应用得到不断的开发,用量猛增,甲醇工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在世界基础有机化工原料中,甲醇用量仅次于乙烯、丙烯和苯,居第四位。 1.2甲醇发展前景

甲醇合成催化剂反应机理及应用1

甲醇合成催化剂的反应机理及应用 新疆广汇新能源有限公司新疆哈密839000 杨林君 摘要:本文介绍了甲醇合成反应的机理,合成催化剂的制备;对XNC-98催化剂的使用情况做了介绍。 关键词:甲醇合成催化剂 甲醇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碳一化学的母体,广泛用于生产塑料、纤维、橡胶、染料、香料、医药和农药等,还是重要的有机溶剂。甲醇在发达国家其产量仅次于乙烯、丙烯和苯,居第四位。甲醇用作汽车发动机燃料,所谓甲醇汽油,今后随着石油不断开采资源日渐减少,直至枯竭,特别在我国少油多煤的资源下,甲醇用作汽车燃料将达亿吨/年以上,跃升化工产品的首位。研究开发应用推广近代甲醇合成工艺与合成塔技术和建设大型化生产装置,成为我国甲醇工业大发展的必由之路[1]。 随着甲醇工业的发展,以低压法铜基催化剂为代表的甲醇合成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国内近年来在合成催化剂的反应机理、性能及应用等方面研究不断深入,开发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合成催化剂。 一甲醇合成反应的机理 甲醇合成反应机理与活性中心的研究一直是甲醇合成反应过程的研究重点,其对高效催化剂的开发、实验现象本质特征的解释和反应结果的预测都具有重要意义。一个合理的甲醇合成反应历程能够为反应条件的优化以及催化剂制备过程等催化体系的改进提供理论依据,为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支撑。按合成甲醇直接碳源的不同,将机理划分为以下3种:CO与CO2共同作为直接碳源机理、CO作为直接碳源机理以及CO2作为直接碳源机理[2]。 1.1 CO直接作为碳源机理 长期已来,在铜基催化剂上加氢合成甲醇的碳源问题都是研究者争论的焦点问题。Herman 等研究了CO/H2体系在Cu/ZnO/Al2O3催化剂上的反应,认为反应的活性中心是Cu+,H2的解离吸附发生在ZnO上,并提出以下反应机理: CO+*(Cu2O)→CO*(Cu2O) H2+2*(ZnO)→2H*(ZnO) CO*(Cu2O)+H*(ZnO)→HCO*(Cu2O)+*(ZnO) H*(ZnO)+HCO*(Cu2O)→CH2O*(Cu2O)+*(ZnO) 2H*(ZnO)+CH2O*(Cu2O)→CH3OH*(Cu2O)+2*(ZnO) CH3OH*(Cu2O)→CH3OH+*(Cu2O) 式中:*指催化剂的活性吸附位。 1.2 CO2直接作为碳源机理 Graeme等[3]研究了Cu/ZnO/SiO2催化剂上CO2加氢合成甲醇反应机理,认为CO2在反应中首先与吸附在Cu上的表面氧负离子反应生成碳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再通过加氢脱氧反应生成甲酸盐,其中甲酸盐加氢生成甲氧基的反应为反应的控速步骤。反应机理见图1:

合成甲醇催化剂研究进展

化学反应工程论文 合成甲醇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摘要:了解甲醇工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从催化剂组成、种类、各组分功能及失活方式对甲醇催化剂进行探究,同时探索甲醇合成的新方法和新工艺,并对甲醇合成催化剂的动力学研究进行总结。 关键词:甲醇合成、催化剂种类、失活、三相床、生物质秸秆、动力学 1.1甲醇工业发展现状 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问题。从国家安全角度看,能源资源的稳定供应始终是一个国家特别是依赖进口的国家关注的重点,是国家安全的核心内容。随着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石油、天然气等清洁高效能源在未来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中将会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目前中国石油消费严重依赖进口,石油资源已经和国家安全紧密联系起来,并成为中国能源安全战略的核心o 在我国能源探明储量中,煤炭占94%,石油占5.4%,天然气占0.6%,这种“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结构特点,决定了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以煤为主的格局将长期占主导地位。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对能源产品尤其是清洁能源的需求持续增长。结合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现状,大力发展煤基能源化工成为我国解决能源问题的主要途径。以煤气化为核心的多联产系统则是针对我国面临的能源需求增长、液体燃料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等一系列问题,提出的一条解决我国能源领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煤经气化后成为合成气,净化以后可用于生产化工原料、液体燃料(合成油、甲醇、二甲醚)和电力。多联产系统所生产的液体燃料,尤其是甲醇和二甲醚可作为煤基车用替代燃料,可以部分缓解我国石油的短缺。同时,甲醇还可以用来生产烯烃和丙烯,以煤化工产品“替代”一部分传统的石油化工产品,对减少石油的消耗量具有重要意义。 甲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又是一种潜在的车用燃料和燃料电池的燃料,因此合成甲醇的研究和探索在国际上一直受到重视。特别是近年来,随着能源危机的出现、C1化学的兴起,作为C1化学重要物质的甲醇,它的应用得到不断的开发,用量猛增,甲醇工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在世界基础有机化工原料中,甲醇用量仅次于乙烯、丙烯和苯,居第四位。 1.2甲醇发展前景 甲醇作为一种基础化工原料,在化工、医药、轻纺等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主要用于制造甲醛、氯甲烷、醋酸、甲胺、甲基丙烯酸甲酯、甲酸甲酯(MF)、二甲醚(DME)、碳酸二甲酯(DMC)、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甲基叔丁基醚(MTBE)等一系列有机化工产品。随着甲醇深加工产品的不断增加和化学应用领域的不断开拓,甲醇在许多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甲醇合成 问答题

甲醇合成1.合成工段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答:合成工段是将转化来的含H2、CO、CO2的原料气(3.45Mpa、40℃、81252.26Nm3/h),在一定压力(5.9 Mpa)、温度(220~260℃)、触媒(NC306)作用下,合成粗甲醇,并利用其反应热副产2.1~3.9 Mpa的中压蒸汽,减压至0.7Mpa并入蒸汽管网。 2.合成甲醇的主要反应式及影响因素?答:(1)CO+2H2 =CH3OH+Q (2)CO2+3H2 =CH3OH+H2O+Q 影响因素:操作温度,操作压力,催化剂性能,空速,原料气的氢碳比。 3.合成反应的特点:答:(1)体积缩小的反应;(2)放热反应;(3)可逆反应;(4)气、固相催化反应;(5)伴有多种副反应发生。 4.合成工段的主要控制点有那些?答:(1)合成塔进出口温度;(2)汽包液位;(3)汽包压力;(4)分离器入口温度;(5)分离器液位;(6)系统压力;(7)原料气氢碳比;(8)膨胀槽压力;(9)弛放气压力。 5.压缩机循环段的作用是什么?答:合成塔内是个体积缩小的反应,加上甲醇的冷凝分离和系统阻力,反应后的压力要下降,为了保证系统压力稳定不变,除了补充新鲜气外,还要利用循环段将反应后剩余的气体加压,然后送往合成塔循环利用,以提高气体总转化率。 6.空速的定义及空速对甲醇合成的影响?答:空速: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催化剂所通过的气体流量。提高空速,单程转化率下降,减缓催化反应,有利于保护触媒和提高产量。但提高空速,循环段能耗增加,如果空速过高,反应温度下降明显,有时温度难以维持,产量下降。7.压力对甲醇生产的影响是什么?压力的选择原则是什么?答:甲醇反应是分子数减少的反应,增加压力对正反应有利。如果压力升高,组分的分压提高,因此触媒的生产强度也随之提高。对于合成塔的操作,压力的控制是根据触媒不同时期,不同的催化活性,做适当的调整,当催化剂使用初期,活性好,操作压力可较低;催化剂使用后期,活性降低,往往采用较高的操作压力,以保持一定的生产强度。总之,操作压力的选用须视催化剂活性、气体组成、反应器热平衡、系统能量消耗等方面的具体情况而定。8.温度对甲醇生产的影响是什么?温度的选择原则是什么?答:用来调节甲醇合成反应过程的工艺参数中,温度对反应混合物的平衡和速率都有很大的影响,由H2与CO反应生成甲醇和H2与CO2生成甲醇的反应,均为可逆放热反应。对于可逆放热反应而言,升高温度,虽然可使反应速率常数增大,但平衡常数的数值降低。当反应混合物的组成一定而改变温度时,反应速率受着这两种相互矛盾的因素影响。因此这就需要一个最佳的操作温度。所谓最佳温度就是:对于一定的反应混合物组成,具有最大反应速率时的温度。研究表明:最佳温度值与组成有关,在同一初始组成情况下则与反应速率有关当甲醇含量较低时,由于平衡的影响相对很小,最佳温度就高,随着反应的进行,甲醇含量升高,平衡影响增大,最佳温度就低。即先高后低。实现最佳温度,还要考虑到触媒的特性和寿命,触媒使用初期,活性较好,反应温度可低些,触媒使用后期,温度要适当提高,对铜基触媒而言,其初期,使用温度在220~240℃,中期在250℃左右,后期使用温度可提高到260~270℃。9.循环气中的惰性气体有哪些成分?对合成甲醇有哪些影响?答:惰性气体有:CH4、N2、Ar。惰性气体组分在合成反应中不参与反应,但影响着反应速率。惰性气体含量太高,降低反应速率,生产单位产量的动力消耗增加;维持低惰性气体含量,则放空量增大,有效气体损失多。一般来说,适宜的惰性气含量,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而且也是调节工况的手段之一,触媒使用初期,活性高则可允许较高的惰性气含量;触媒使用后期,一般维持在较低的惰性气含量。目标若是高产则惰性气含量可较低,目标若是低耗,则可维持较高的惰性气含量。10.合成甲醇的原料气中含有少量的CO2对合成甲醇的有利影响表现在哪里?答:(1)从反应式看,CO2也能参加生成甲醇的反应,CO2合成甲醇要比CO多耗1分子H2,同时生成1分子H2O,因此当原料气中H2含量较低的情况下,应使更多的H2和CO生成甲醇。(2)CO2的存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二甲醚的生成。因为二甲醚是2分子甲醇脱水反应的产物,CO2与H2合成甲醇的反应生1分子H2O,H2O的存在对抑制甲醇脱水反应起到了积极的作用。(3)它阻止CO转化成CO2,这个反应在H2O存在时会发生。(4)更有利于调节温度,防止

甲醇合成的基础知识

甲醇合成的基础知识 一、合成甲醇的化学反应: (1)主反应: CO+2H2=CH3OH+102.5kJ/mol CO2+3H2=CH3OH+H2O+Q kJ/mol (2)副反应: 2 CO+4H2=CH3OCH3+H2O+200.2 kJ/mol CO+3H2=CH4+H2O+115.6 kJ/mol 4CO+8H2=C4H9OH +3H2O+49.62 kJ/mol CO+H2=CO+H2O-42.9 kJ/mol nCO+2nH2=(CH2)n+nH2O+Q kJ/mol 二、一氧化碳与氢气合成甲醇反应热的计算: 一氧化碳与氢气合成甲醇是一个放热反应,在25℃时,反应热为90.8 kJ/mol。 反应热Q T(kJ/mol)与温度的关系式为: Q T=-74893.6-64.77T+47.78×10-3T2-112.926×10-3T3 式中T为绝对温度(K) 一氧化碳和氢气合成甲醇是一个气相可逆反应,压力对反应起着重要作用,用气体分压爱表示的平衡常数可用下面公式表示: k p=p CH3OH /p CO·p H22 式中k p——甲醇的平衡常数 p CH3OH、p CO、p H2——分别表示甲醇、一氧化碳、氢气的平衡分压。 反应温度也是影响平衡的一个重要因素,下面公式用温度来表示合成甲醇的平衡常数: lgKa=3921/T-7.9711lg T+0.002499 T-2.953×10-7T2+10.20 式中Ka——用温度表示的平衡常数; T——反应温度,K。 四、温度对甲醇合成反应的影响: 甲醇的合成反应是一个可逆放热反应。从化学平衡考虑,随着温度的提高,甲醇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