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高考有机化学总复习

北京市高考有机化学总复习
北京市高考有机化学总复习

基础知识点概括:

甲烷:

1.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

甲烷分子的结构特点:①CH4是非极性分子;②空间正四面体结构,碳原子位于四面体的中心,键角109°28′;③碳氢键相同。

2.物理性质

3.化学性质:通常情况下,甲烷比较稳定,与高锰酸钾等强氧化剂不反应,与强酸、强碱也不反应,但在一定条件下也与某些物质反应。

①氧化反应(点燃前验纯)氯仿:在医学上,常用作麻醉剂。②取代反应

烷烃:结构式、燃烧通式同系物

同分异构体(之间的转化是化学变化)A.碳链异构;B.官能团异构;C.空间异构。

区别同位素和同素异形体

练习:C6H14共有5种同分异构体

系统法命名:

乙烯:分子结构

氧化反应:①②

加成反应

烯烃通式

苯:结构式(1)氧化反应:能燃烧

(2)取代反应卤化反应硝化反应密度比水大的:硝基苯溴苯

(水浴控温)

(3)加成反应

乙醇:分子组成和结构

官能团

①卤原子(—X);②羟基(—OH);③硝基(—NO2);

④碳碳双键;⑤醛基(-CHO);

⑥羧基(-COOH)。

特别提醒:羟基(-OH)与氢氧根(OH-),有区别:

①-OH不带电,OH-带负电;

乙醇物理性质(如何分离水和乙醇的混合物)

化学性质(1)乙醇与金属钠反应(2)氧化反应

③与强氧化剂反应:

乙醇还可以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反应,直接被氧化为乙酸。

(4)酯化反应

第三章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满分100分,测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54分)

1.(2010年福建高考卷,6)下列关于有机物的正确说法是()

A.聚乙烯可以发生加成反应

B.石油干馏可得到汽油、煤油等

C.淀粉、蛋白质完全水解的产物互为同分异构体

D.乙酸乙酯、油脂与NaOH溶液反应均有醇生成

【解析】A项,聚乙烯分子中不存在,不能发生加成反应;B项,石油分馏得到汽油、煤油的操作是分馏,不是干馏;C项,淀粉水解的产物是葡萄糖,而蛋白质水解的产物是氨基酸;D项,乙酸乙酯,油脂均属于酯类,故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均有醇生成。

干馏:固体或有机物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分解的反应过程.干馏的结果是生成各种气体、蒸气以及固体残渣.气体与蒸气的混合物经冷却后被分成气体和液体.干馏是人类很早就熟悉和采用的一种生产过程,如干馏木材制木炭,同时得到木精(甲醇)、木醋酸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工业上丙酮就是由木材干馏所得的木醋酸用石灰中和,再经干馏而制得的.

裂解是指只通过热能将一种样品(主要指高分子化合物)转变成另外几种物质(主要指低分子化合物)的化学过程.裂解也可称谓热裂解或热解.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以比裂化更高的温度(700℃~800℃,有时甚至高达1000℃以上),使石油分镏产物(包括石油气)中的长链烃断裂成乙烯、丙烯等短链烃的加工过程.

分馏是分离几种不同沸点的混合物的一种方法;对某一混合物进行加热,针对混合物中各成分的不同沸点进行冷却分离成相对纯净的单一物质过程.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只是将原来的物质分离,属于物理变化.

三个概念可以从研读其定义当中区分.

【答案】 D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烯的结构简式可以表示为CH2CH2

B.苯、乙醇和乙酸都能发生取代反应

C.油脂都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D.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

【解析】结构简式必须反映物质的特性,乙烯分子中的双键必须体现,应写成CH2==CH2,A错;苯中的氢原子,乙醇和乙酸中的羟基都能被取代,B正确;油酸甘油酯中有双键可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C错;液化石油气还含有多于1个碳原子的其他烃,D 错。

【答案】 B

3.下列有机物分子中,所有的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上的是()

【解析】A中有—CH3,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因—CH3是四面体结构,所以选A。

【答案】 A

4.乙醇的分子结构为当乙醇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时,乙

醇中断裂的化学键是()

A.①B.②C.③D.④

【答案】 A

5.下列物质中既能与溴水反应又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的是()

A.NaOH溶液

B.SO2

C.CH4

D.CH2==CH—CHO

【解析】SO2和含醛基的物质都有还原性,与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都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B、D

6.下列物质中互为同系物的是()

A.葡萄糖和蔗糖

B.蔗糖和麦芽糖

C.乙酸和丙酸(CH3CH2COOH)

D.乙醇和甘油

【解析】同系物是指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

葡萄糖为还原性糖,蔗糖不具有还原性,性质不相似,反映出结构不相似,所以葡萄糖和蔗糖不是同系物。

蔗糖和麦芽糖分子式相同(C12H22O11),结构不同,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而非同系物。

乙酸和丙酸(CH3CH2COOH)含有相同的官能团(羧基即—COOH),且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CH2原子团,故二者是同系物。

乙醇和甘油中所含官能团个数不同,结构不相似。不是同系物。

【答案】 C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糖类、油脂、蛋白质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B.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

C.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D.油脂有油和脂肪之分,但都属于酯

【解析】糖类包括单糖、二糖和多糖,二糖和多糖能水解,单糖不水解。A错误。

糖类、油脂都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蛋白质的水解产物中含有氨基酸,氨基酸中含有—NH2,则推知蛋白质中除含C、H、O三元素外,还含有N元素等。B不正确。

糖类中的单糖和二糖及油脂都不是高分子,多糖及蛋白质都是高分子。C不正确。

D选项正确。

【答案】 D

8.(2010年山东理综高考卷,1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乙烯和苯都能使溴水褪色,褪色的原因相同

B.淀粉、油脂、蛋白质都能水解,但水解产物不同

C.煤油可由石油分馏获得,可用作燃料和保存少量金属钠

D.乙醇、乙酸、乙酸乙酯都能发生取代反应,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可用饱和Na2CO3溶液除去

【解析】A项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而苯不与溴水反应;B项,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蛋白质水解生成氨基酸;C项,石油分馏可以得到石油气、汽油、柴油、煤油、重油等,其中石油气、汽油、柴油和煤油常用作燃料,钠与煤油不反应,且密谑比煤油大,把钠保存在煤油中以隔绝空气,D项,乙醇和乙酸的酯化反应及乙酸乙酯的水解反应都是取代反应,乙酸乙酯不溶于水,与饱和Na2CO3溶液分层,乙酸与Na2CO3反应生成乙酸钠、水和二氧化碳。

【答案】 A

9.硫酸在下列反应中,只起催化作用的是()

①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②苯的硝化反应③油脂的水解反应④淀粉的水解反应

A.①④B.②④C.③④D.①③

【解析】首先明确硫酸在不同反应中所起的作用:酯化反应中使用浓硫酸,作催化剂和吸水剂;苯的硝化反应中浓硫酸作催化剂和吸水剂;在油脂的水解反应和淀粉的水解反应中使用稀硫酸,只作催化剂。所以答案为C选项。

【答案】 C

10.下列5个有机化合物中,能够发生酯化、加成和氧化3种反应的是()

A.①③④B.②④⑤

C.①③⑤D.①②⑤

【解析】醇羟基跟羧基能发生酯化反应,碳碳双键、醛基等能发生加成反应,碳碳双键、醇羟基、醛基等能被氧化。①③⑤等三种有机物都符合题设条件。

【答案】 C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常见官能团的性质。碳碳双键、醇羟基、醛基、羧基等都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官能团,了解这些官能团的结构和特性等是非常重要的。高考试题经常考查它们。

11.具有一个羟基的化合物A 10 g ,与乙酸反应生成乙酸某酯11.85 g ,并回收了未反应的A 1.3 g ,则A 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 )

A .98

B .116

C .158

D .278

【解析】 设化合物A 为R —OH ,相对分子质量为M r ,则发生的酯化反应方程式为: CH 3COOH +HO —R 浓硫酸 CH 3COOR +H 2O M r M r +60-18 (10-1.3) g 11.85 g M r

(10-1.3) g

=M r +60-1811.85 g

解得M r =116 答案为B 。 【答案】 B

12.在常温常压下,取下列四种气态烃各1 mol ,分别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消耗氧气最多的是( )

A .甲烷

B .乙烷

C .丙烷

D .乙烯(C 2H 4)

【解析】 可以分别写出反应方程式,比较烃各1 mol 时的耗氧量。也可以采用简单方法处理:因为烃完全燃烧,所以产物必然是CO 2和水。1 mol C 耗1 mol O 2、4 mol H 耗1 mol O 2。1 mol CH 4耗2 mol O 2、1 mol C 2H 6耗3.5 mol O 2、1 mol C 3H 8耗5 mol O 2、1 mol C 2H 4耗3 mol O 2。

【答案】 C

13.若1 mol 某气态烃C x H y 完全燃烧,需用3 mol O 2,则( ) A .x =2,y =2 B .x =2,y =4 C .x =3,y =6

D .x =3,y =8

【答案】 B

【点拨】 根据C x H y 燃烧的方程式: C x H y +(x +y 4)O 2――→点燃

x CO 2+y 2

H 2O

1 mol 气态烃C x H y 耗O 2为(x +y

4

) mol 代入选项,得B 耗O 2为3 mol 。

14.2005年2月18日,英国食品标准局向英国民众发出警告,公布了359种食品中含有可能致癌的“苏丹红一号”,一时间“苏丹红一号”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苏丹红一号”的结构简式:

下列关于苏丹红一号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苏丹红一号的分子式C18H12N2O

B.苏丹红一号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48 g·mol-1

C.苏丹红一号属于烃

D.苏丹红一号能发生加成反应

【答案】 D

15.最近我国开始从新疆开发天然气,贯穿东西引至上海的大工程,关于天然气的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天然气和沼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

B.改液化石油气为天然气作燃料,燃烧时应减小进空气量或增大进天然气量

C.天然气燃烧的废气中,SO2等污染物的含量少

D.天然气与空气混合点燃,不会发生爆炸

【解析】由于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CH4,燃烧后SO2相对少,故A、C两项正确。由于液化石油气还含其他气态烃(碳原子数比1大),等体积甲烷燃烧需较少的氧气,故改为天然气时需加大天然气量,减少空气量,故B项正确。D项错,任何可燃性气体与空气达到爆炸极限后点燃都会爆炸。

【答案】 D

16.(2010广东理综,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烯和乙烷都能发生加聚反应

B.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多肽

C.米酒变酸的过程涉及了氧化反应

D.石油裂解和油脂皂化都是由高分子生成小分子的过程

【解析】本题考查有机化合物。乙烷分子中只存在单键,不能发生加聚反应,A选项错误;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B选项错误;米酒变酸的过程是乙醇最终氧化生成乙酸,属氧化反应过程,C选项正确;油脂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不是高分子化合物,D选项错误。

【答案】 C

17.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①除去乙烷中少量的乙烯:光照条件下通入Cl2,气液分离;

②除去乙酸乙酯中少量的乙酸: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涤,分液、干燥、蒸馏;

③除去CO 2中少量的SO 2:气体通过盛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气瓶; ④除去乙醇中少量的乙酸:加足量生石灰,蒸馏。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②③

【解析】 ①中,光照条件下,乙烷可和Cl 2发生取代反应,乙烯不反应。正确方法是:通入盛有溴水的洗气瓶;②中,乙酸可以和NaHCO 3溶液反应,再经过分液、干燥、蒸馏,可精制乙酸乙酯;③中,饱和Na 2CO 3溶液可消耗CO 2,错误;④中,乙酸和CaO 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醋酸钙,蒸馏后乙醇以蒸气形式逸出,得到精制。

【答案】 B

18.某气态烃对空气的相对密度为2,在氧气中充分燃烧1.16 g 这种烃,并将所得产物通过装有无水氯化钙的干燥管和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当称量这两个干燥管的质量时,它们依次增重1.8 g 和3.52 g 。这种烃的化学式是( )

A .C 2H 6

B .

C 4H 10

C .C 5H 10

D .C 5H 12

【解析】 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9×2=58。 方法一:设烃的化学式为C x H y ,据: C x H y +(x +y 4)O 2――→点燃x CO 2+y 2H 2O

58 44x 9y 1.16 3.52 1.8 581.16=44x 3.52,x =4,581.16=9y 1.8,y =10 该烃化学式为C 4H 10。

方法二:烃分子所含C 、H 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n (C x H y ):n (C):n (H)=

1.1658:(3.5244×1):(1.8

18

×2)=1:4:10 即1 mol 烃分子中含4 mol 碳原子,10 mol 氢原子。 故该烃的化学式为C 4H 10。 方法三:1.16 g 烃的物质的量为: 1.16 g

58 g·mol -1

=0.02 mol

1.16 g 烃中碳的物质的量为: 3.52 g

44 g·mol -1

=0.08 mol

1.16 g 烃中氢的物质的量为: 1.8 g

18 g·mol -1

×2=0.2 mol

1 mol 烃中有???

n (C)=0.080.02

=4 mol

n (H)=0.2

0.02

=10 mol

即该烃化学式为C 4H 10。

方法四:最简式法:n (C):n (H)=3.5244: (1.8×2

18)=2:5

该烃的最简式为C 2H 5,最简式式量为29。 (12×2+5)n =58,所以n =2。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8个小题,共46分) 19.(6分)

(1)乙酸的结构简式为 (a 、b 、c 表示方框中的原子团)。

a 、

b 、

c 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 、c 组成的原子团的名称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人造象牙中,主要成分的结构简式是 CH 2—O ,又知其为加聚产物,则合成人造象牙的单体是________。

(3)填写下列各有机物(或主要成分)的结构简式: ①沼气________ ②酒精________ ③淀粉________ ④聚乙烯________ ⑤TNT________ ⑥甘油________ 【答案】 (1)甲基、羰基、羟基 羧基 (2)CH 2O 或HCHO

20.(6分)将灼热的铜丝离开酒精灯的外焰,看到铜丝表面为________色,将灼热的铜

丝插入盛有乙醇的小烧杯内,铜丝表面由____________色变为____________色,上述实验反复几次,溶液由____________味变为____________味,有关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反应中铜丝起______________作用。

【答案】 黑、黑、红 醇香 刺激性的气味 2Cu +O 2=====

2CuO

CH 3CH 2OH +CuO ――→

CH 3CHO +Cu +H 2O 催化 21.(6分)分子组成为C 3H 8O 的有机物A 是中性液体。

(1)该液体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A 中有官能团________存在,其结构简式可能是__________或________;

(2)在A 中加入浓硫酸加热,生成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的气态烃B ,将B 通入溴水,溴水褪色,生成油状物C ,则B 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C 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羟基 CH 3CH 2CH 2OH 或(CH 3)2CHOH

22.(6分)(2010福建福州市高一第二学段模块考试,24)(一)石油分馏可以得到汽油。汽油是低沸点的烷烃的混合物,其分子中的碳原子数一般在C 5~C 12范围内,如戊烷,其分子式为________,石油分馏属于________变化(填“化学”或“物理”)。

(二)石油裂解可获得A 。已知A 在通常状况下是一种相对分子量为28的气体,A 通过加聚反应可以得到F ,F 常作为食品包装袋的材料。有机物A 、B 、C 、D 、E 、F 有如下图的关系。

(1)A 的分子式为________,用途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类型是 ______________。

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类型是________。 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C 5H 12 物理

(二)(1)C 2H 4 可用于制聚乙烯塑料(或制乙醇)(合理答案均可)

(2)CH 2=CH 2+H 2O ――→催化剂

CH 3CH 2OH 加成反应

CH 3COOH +CH 3CH 2OH ――→浓硫酸Δ

CH 3COOC 2H 5+H 2O 取代反应 n CH 2=CH 2――→催化剂

23.(5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一套实验装置来制取

乙酸乙酯,A 中盛有乙醇、浓硫酸和醋酸的混合液,C 中盛有饱和碳酸钠溶液。

已知:①氯化钙可与乙醇形成难溶于水的CaCl 2·6C 2H 5OH ②有关有机物的沸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实验中用含18O 的乙醇与乙酸作用,则表示该反应原理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3)球形管B 除起冷凝作用外,另一重要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中所用的乙醇是过量的,其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C 中分离出乙酸乙酯必须使用的一种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离出的乙酸乙酯中常含有一定量的乙醇、乙醚和水,应先加入饱和氯化钙溶液分离出__________,再加入无水硫酸钠,然后进行蒸馏,收集77℃的馏分,以得到较纯净的乙酸乙酯。

【答案】 (1)催化剂 吸水剂 (2)CH 3COOH +CH 3CH 182OH 浓硫酸 CH 3CO 18OCH 2CH 3+H 2O (3)防止倒吸

(4)有利于酯化反应向正方向进行(增大醋酸的利用率) (5)分液漏斗 乙醇

24.(5分)某化学课外小组查阅资料知:苯和液溴在有铁存在的条件下可反应生成溴苯和溴化氢,此反应为放热反应,他们用右图装置制取溴苯。

先向分液漏斗中加入苯和液溴,再将混合液慢慢滴入反应器A(A 下端活塞关闭)中。

写出A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束时,打开A 下端的活塞,让反应液流入B 中,充分振荡,目的是________,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 中盛放CCl 4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证明苯和液溴发生的是取代反应,而不是加成反应,可向试管D 中加入AgNO 3溶液,若产生淡黄色沉淀,则能证明;另一种验证的方法是向试管D 加入____________,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苯和液溴的反应虽然没有具体学习,但根据题给条件不难写出。由于反应放热,苯和溴两种反应物的沸点较低,所以,反应液沸腾,有红棕色溴蒸气挥发出来。我们知道,氯气可以与氢氧化钠反应:Cl 2+2NaOH===NaCl +NaClO +H 2O 或3Cl 2+6NaOH===5NaCl +NaClO 3+3H 2O 。将其中的“Cl ”换成“Br ”即得Br 2与NaOH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由此可知实验结束时,打开A 下端的活塞,让反应液流入B 中,充分振荡,目的是除去溶于溴苯中的溴。如果苯和液溴发生的是取代反应,则有HBr 生成。如果苯和液溴发生的是加成反应,则无HBr 生成。也就是说,如果想证明苯和液溴发生的是取代反应,而不是加成反应,只需检验有无HBr 生成。题目已经给出检验Br -

的方案,我们再回答检验氢离子的方法即可。但溴易挥发,溴化氢气体中的溴蒸气对溴化氢的检验有干扰作用,因此,在检验溴化氢前必须除去溴蒸气,这也正是C 中盛放CCl 4的作用。

【答案】 C 6H 6+Br 2――→Fe C 6H 5Br +HBr ↑ 除去溶于溴苯中的溴 Br 2+2NaOH===NaBr +NaBrO +H 2O 或3Br 2+6NaOH===5NaBr +NaBrO 3+3H 2O 除去溴化氢气体中的溴蒸气 石蕊试液 溶液变红色

【点拨】 本题最大的难点在于苯与液溴的反应还没有具体学习,因而对同学们的综合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回答前面几个问题需要充分利用题目所给信息(苯和液溴在有铁存在的条件下可反应生成溴苯和溴化氢,此反应为放热反应,)并结合所学知识(苯和溴易挥发、溴蒸气为红棕色)才能准确作答。至于溴与NaOH 溶液的反应则需要有很强的迁移能力。最后一个问题实际上是考查同学们对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两种重要反应类型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5.(6分)为了测定一种气态烃A 的化学式,取一定量的A 置于一密闭容器中燃烧,定性实验表明产物是CO 2、CO 和水蒸气。学生甲、乙设计了两个方案,均认为根据自己的方案能求出A 的最简式,他们测得的在一定条件下的有关数据如下(图中的箭头表示气流的方向,实验前系统内的空气已排尽):

甲方案:燃烧产物――→浓硫酸浓硫酸增重2.52 g ――→碱石灰碱石灰增重1.30 g ――→点燃生成CO 21.76 g 乙方案:燃烧产物――→碱石灰碱石灰增重5.60 g ――→灼热CuO 固体减小0.64 g ――→石灰水石灰水增重4 g 。试回答:

(1)甲、乙两方案中,你认为哪种方案能求出A 的最简式?

(2)请根据你选择的方案,通过计算求出A 的最简式。

(3)若要确定A 的分子式,是否需要测定其它数据?并说明原因。

【解析】 此题是一道关于确定分子式的定量计算题目。由题可知A 物为烃,由所给H 和C 的物质的量之比确定分子式。

(1)甲方案:因其能够分别求得A 的燃烧产生CO 、CO 2和H 2O(g)各是多少,进一步可求出A 的C 和H 的原子个数比,即得A 的最简式。

(2)H 2O ―→m (H)―→n (H)

2.52 g 0.28 g 0.28 mol CO 2―→m (C)―→n (C)

1.30 g +1.76 g 0.8345 g

0.8345 g

12 g·mol -1

所以n (C):n (H)=0.8345

12 mol:0.28 mol =1:4

A 的最简式为CH 4。

(3)因为最简式中H 的含量已经达到最大,所以CH 4,即为A 的分子式 【答案】 (1)甲方案 (2)CH 4

(3)不需要,因为最简式中H 的含量已经达到最大,所以CH 4即为A 的分子式。 26.(6分)标准状况下,5.6 L 甲烷和乙烯的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溴水,使溴水的质量增加了4.2 g ,求混合气体中甲烷的质量。

【解析】 溴水增加的质量即为乙烯的质量,据此可求出乙烯的体积进而求出甲烷的体积和质量。

甲烷不与溴水反应,乙烯能与溴水反应生成二溴乙烷,说明乙烯的质量为4.2 g ,标准状况下乙烯的体积为:

4.2 g 28 g·mol -1×22.4 L·

mol -

1=3.36 L , 混合气体中甲烷的质量: 5.6 L -3.36 L 22.4 L·mol

-1×16 g·

mol -

1=1.6 g 【答案】 混合气体中CH 4的质量为1.6 g 。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doc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 一、重要的物理性质 1. 有机物的溶解性 (1) 难溶于水:各类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醇、醛、羧酸等。 (2) 易溶于水:低级[n(C)≤4]醇、(醚)、醛、(酮)、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都能与水形成氢键)。 (3) 具有特殊溶解性的: ①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既能溶解许多无机物,又能溶解许多有机物,所以常用乙醇来溶解植物色素或其中 的药用成分,也常用乙醇作为反应的溶剂,使参加反应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均能溶解,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例如,在油脂的皂化反应中,加入乙醇既能溶解NaOH,又能溶解油脂,让它们在均相(同一溶剂的溶液)中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反应限度。 ②苯酚: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是9.3g(属可溶),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当温度高于65℃时,能与水混溶, 冷却后分层,上层为苯酚的水溶液,下层为水的苯酚溶液,振荡后形成乳浊液。苯酚易溶于碱溶液和纯碱溶液,这是因为生成了易溶性的钠盐。 ③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更加难溶,同时饱和碳酸钠溶液还能通过反应吸收挥发出的乙酸,溶解吸收挥发 出的乙醇,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 ④有的淀粉、蛋白质可溶于水形成胶体。蛋白质在浓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溶解度减小,会析出(即盐析, 皂化反应中也有此操作)。但在稀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蛋白质的溶解度反而增大。 ⑤线型和部分支链型高聚物可溶于某些有机溶剂,而体型则难溶于有机溶剂。 ⑥氢氧化铜悬浊液可溶于多羟基化合物的溶液中,如甘油、葡萄糖溶液等,形成绛蓝色溶液。 2. 有机物的密度 (1) 小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各类烃、一氯代烃、酯(包括油脂) (2) 大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多氯代烃、溴代烃(溴苯等)、碘代烃、硝基苯 3. 有机物的状态[常温常压(1个大气压、20℃左右)] (1) 气态: ①烃类:一般N(C)≤4的各类烃注意:新戊烷[C(CH3)4]亦为气态 ②衍生物类: 一氯甲烷(CH3Cl,沸点为-24.2℃)氟里昂(CCl2F2,沸点为-29.8℃) 氯乙烯(CH2=CHCl,沸点为-13.9℃)甲醛(HCHO,沸点为-21℃) 氯乙烷(CH3CH2Cl,沸点为12.3℃)一溴甲烷(CH3Br,沸点为3.6℃) 四氟乙烯(CF2=CF2,沸点为-76.3℃)甲醚(CH3OCH3,沸点为-23℃) 甲乙醚(CH3OC2H5,沸点为10.8℃)环氧乙烷(,沸点为13.5℃) (2) 液态:一般N(C)在5~16的烃及绝大多数低级衍生物。如,

高考化学专题有机化学复习精选

高考化学专题有机化学复习 七、有机反应类型与对应物质类别 1.取代反应 (1)定义: 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 (2)能发生取代反应的物质: ①烷烃:光照条件下与X2取代; ②芳香烃:Fe(FeX3)条件下与X2发生苯环上的取代;与浓硝酸浓硫酸在50~60℃水浴下的硝化反应;与浓硫酸在70~80℃水浴条件下的磺化反应;在光照下与X2发生烷基上的取代; ③醇:与HX取代;与含氧酸酯化;分子间脱水; 注:醇与钠的反应归入置换反应. ④酚:与浓溴水生成2,4,6-三溴苯酚;与浓硝酸生成2,4,6-三硝基苯酚; 注:液态酚与钠的反应仍属于置换反应. ⑤酯:酯的水解; ⑥羧酸:羧酸的酯化反应; ⑦卤代烃:与NaOH溶液共热水解. (3)典型反应 CH4+Cl2CH3Cl+HCl

CH3CH2OH+HBr CH3CH2Br+H2O CH3CH2OH+HOCH2CH3 CH3CH2OCH2CH3 2.加成反应 (1)定义: 有机物分子里不饱和的碳原子跟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别的物质. (2)能发生加成反应的物质,包括含C=C、C C、-CHO、羰基、苯环的物质,具体如下: ①烯烃:与H2、X2、HX、H2O、HCN等加成; ②炔烃:与H2、X2、HX、H2O、HCN等加成; ③苯及同系物:与H2在Ni催化下加成、与Cl2在紫外光下加成;

④醛:与HCN、H2等; ⑤酮:H2; ⑥还原性糖:H2; ⑦油酸、油酸盐、油酸某酯、油(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的加成:H2、H2O、X2等; ⑧不饱和烃的衍生物,如卤代烯烃、卤代炔烃、烯醇、烯醛、烯酸、烯酸酯、烯酸盐等等.说明: 一般饱和羧酸、饱和酯不发生加成反应. (3)典型反应 CH2=CH2+Br2→CH2Br—CH2Br 3.加聚反应 (1)定义: 通过加成聚合反应形成高分子化合物. (2)特征:①是含C=C双键物质的性质.②生成物只有高分子化合物.

2017-2018年高三化学复习详细计划安排

高三化学复习计划 高三化学备课组 一:高三现状分析 (1):学生现状 (2):教师现状 二:复习思路 第一轮(9月~2月)共分四大块 (1)必修1:共2个月(9_10.15) (2)选修3(涵盖必修2):物质结构与性质:共2周时间;(10.16~10.31) (3)选修4(涵盖必修2):化学反应原理:共2个月(11.1 ~12.31) (4) 选修5(涵盖必修2):有机化学基础: 共2个月(1.1 ~2.28) 第二轮:专题复习(2个月) 1:大专题(3月份)(1)化学计算(11课时) (2) 综合实验(9课时) (3):有机合成题(6课时) (4):无机推断题(6课时) 2:小专题(4月份):约10个小专题 第三轮:纠错和综合练习(5月份) 第四轮:回归课本(6.1~6.6) 三:具体复习计划 第一轮[共约6月时间] 必修一[共60课时] 1: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共17课时)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共8课时) ①化学实验常见化学仪器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3课时) ②物质的分离和提纯(1课时) ③物质的检验和鉴别的方法(2课时) ④常见气体的制备(2课时) 第二节:物质的量(6课时) (1)基本概念和以物质量为中心的计算(1课时) (2) 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2课时) (3)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1课时) (4)以N A 为题的选择题(2课时) [小结]单元检测及试题分析(4课时) 2: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13课时)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1课时) 第二节:离子反应(4课时)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4课时) [小结] 单元检测及试题分析(4课时)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含必修2第四章)[共12课时]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1课时) 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 1:钠单质及其氧化物(1课时) 2:钠的碳酸盐(2课时) 3:铝及其化合物(2课时) 4:铁及其化合物(2课时) [小结]单元检测及试题分析(4课时)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共11课时] 第一节:硅(1课时) 第二节:氯(1课时) 第三节:硫及其化合物(2课时) 第四节:氮及其化合物(2课时) 第五节:过氧化氢(1课时) [小结]单元检测及试题分析(4课时) 模块检测:[4课时] 机动课: [共2课时] 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共14课时]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原子结构(1课时) 第二节: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2课时)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3课时) 化学键(?课时) 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4课时) 模块检测:[4课时] 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共52课时]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共5课时] 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1课时)

(完整版)高考化学有机化学知识点梳理,推荐文档

(1)气态: 一、重要的物理性质 1. 有机物的溶解性 有机化学知识点梳理 3.有机物的状态[常温常压(1 个大气压、20℃左右)] ① 烃类:一般 N(C)≤4 的各类烃 注意:新戊烷[C(CH 3)4]亦为气态 ② 衍生物类: 一氯甲烷(CH 3Cl ,沸点为-24.2℃) 氟里昂(CCl 2F 2,沸点为-29.8℃) (1) 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指分子 中碳原子数目较多的,下同)醇、醛、羧酸等。 (2) 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般指 N(C)≤4]醇、(醚)、醛、(酮)、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 单糖、二糖。(它们都能与水形成氢键)。 (3) 具有特殊溶解性的: ① 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既能溶解许多无机物,又能溶解许多有机物,所以常用乙醇来溶 解植物色素或其中的药用成分,也常用乙醇作为反应的溶剂,使参加反应的有机物和无 机物均能溶解,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例如,在油脂的皂化反应中,加入乙醇既能溶解 NaOH ,又能溶解油脂,让它们在均相(同一溶剂的溶液)中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反应限度。 ② 苯酚: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是 9.3g (属可溶),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当温度高于 65℃时,能与水混溶,冷却后分层,上层为苯酚的水溶液,下层为水的苯酚溶液,振荡后形成乳浊液。苯酚易溶于碱溶液和纯碱溶液,这是因为生成了易溶性的钠盐。 ③ 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更加难溶,同时饱和碳酸钠溶液还能通过反应吸收挥发出的 乙酸,溶解吸收挥发出的乙醇,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 ④ 有的淀粉、蛋白质可溶于水形成胶体。蛋白质在浓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溶解度减 小,会析出(即盐析,皂化反应中也有此操作)。但在稀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 蛋白质的溶解度反而增大。 ⑤ 线型和部分支链型高聚物可溶于某些有机溶剂,而体型则难溶于有机溶剂。 ⑥ 氢氧化铜悬浊液可溶于多羟基化合物的溶液中,如甘油、葡萄糖溶液等,形成绛蓝色溶液。 2. 有机物的密度 (1) 小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各类烃、一氯代烃、酯(包括油脂) (2) 大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多氯代烃、溴代烃(溴苯等)、碘代烃、硝基 苯 氯乙烯(CH 2==CHCl ,沸点为-13.9℃) 甲醛(HCHO ,沸点为-21℃) 氯乙烷(CH 3CH 2Cl ,沸点为 12.3℃) 一溴甲烷(CH 3Br ,沸点为 3.6℃) 四氟乙烯(CF 2==CF 2,沸点为-76.3℃) 甲醚(CH 3OCH 3,沸点为-23℃) 甲乙醚(CH 3OC 2H 5,沸点为 10.8℃) 环氧乙烷( ,沸点为 13.5℃) (2) 液态:一般 N(C)在 5~16 的烃及绝大多数低级衍生物。如, 己烷 CH 3(CH 2)4CH 3 环己烷 甲醇 CH 3OH 甲酸 HCOOH 溴乙烷 C 2H 5Br 乙醛 CH 3CHO 溴苯 C 6H 5Br 硝基苯 C 6H 5NO 2 ★特殊: 不饱和程度高的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如植物油脂等在常温下也为液态 (3) 固态:一般 N(C)在 17 或 17 以上的链烃及高级衍生物。如, 石蜡 C 12 以上的烃 饱和程度高的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如动物油脂在常温下为固态 ★特殊:苯酚(C 6H 5OH )、苯甲酸(C 6H 5COOH )、氨基酸等在常温下亦为固态 4. 有机物的颜色 ☆ 绝大多数有机物为无色气体或无色液体或无色晶体,少数有特殊颜色,常见的如下所示: ☆ 三硝基甲苯( 俗称梯恩梯 TNT )为淡黄色晶体; ☆ 部分被空气中氧气所氧化变质的苯酚为粉红色; ☆ 2,4,6—三溴苯酚 为白色、难溶于水的固体(但易溶于苯等有机溶剂);

(完整版)高中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归纳(全)

一、重要的物理性质 1.有机物的溶解性 (1)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较多的,下同)醇、醛、羧酸等。 (2)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般指N(C)≤4]醇、(醚)、醛、(酮)、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它们都能与水形成氢键)。 二、重要的反应 1.能使溴水(Br2/H2O)褪色的物质 (1)有机物①通过加成反应使之褪色:含有、—C≡C—的不饱和化合物 ②通过取代反应使之褪色:酚类注意:苯酚溶液遇浓溴水时,除褪色现象之外还产生白色沉淀。③通过氧化反应使之褪色:含有—CHO(醛基)的有机物(有水参加反应)注意:纯净的只含有—CHO(醛基)的有机物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④通过萃取使之褪色:液态烷烃、环烷烃、苯及其同系物、饱和卤代烃、饱和酯 (2)无机物①通过与碱发生歧化反应3Br2 + 6OH- == 5Br- + BrO3- + 3H2O或Br2 + 2OH- == Br- + BrO- + H2O ②与还原性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H2S、S2-、SO2、SO32-、I-、Fe2+ 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KMnO4/H+褪色的物质 1)有机物:含有、—C≡C—、—OH(较慢)、—CHO的物质苯环相连的侧链碳上有氢原子的苯的同系物(但苯不反应) 2)无机物:与还原性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H2S、S2-、SO2、SO32-、Br-、I-、Fe2+ 3.与Na反应的有机物:含有—OH、—COOH的有机物 与NaOH反应的有机物:常温下,易与—COOH的有机物反应加热时,能与卤代烃、酯反应(取代反应) 与Na2CO3反应的有机物:含有—COOH的有机物反应生成羧酸钠,并放出CO2气体; 与NaHCO3反应的有机物:含有—COOH的有机物反应生成羧酸钠并放出等物质的量的CO2气体。 4.既能与强酸,又能与强碱反应的物质 (1)氨基酸,如甘氨酸等 H2NCH2COOH + HCl → HOOCCH2NH3Cl H2NCH2COOH + NaOH → H2NCH2COONa + H2O (2)蛋白质分子中的肽链的链端或支链上仍有呈酸性的—COOH和呈碱性的—NH2,故蛋白质仍能与碱和酸反应。 5.银镜反应的有机物 (1)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含有—CHO的物质: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还原性糖(葡萄糖、麦芽糖等) (2)银氨溶液[Ag(NH3)2OH](多伦试剂)的配制: 向一定量2%的AgNO3溶液中逐滴加入2%的稀氨水至刚刚产生的沉淀恰好完全溶解消失。 (3)反应条件:碱性、水浴加热 .......酸性条件下,则有Ag(NH3)2+ + OH- + 3H+ == Ag+ + 2NH4+ + H2O而被破坏。 (4)实验现象:①反应液由澄清变成灰黑色浑浊;②试管内壁有银白色金属析出 (5)有关反应方程式:AgNO3 + NH3·H2O == AgOH↓ + NH4NO3AgOH + 2NH3·H2O == Ag(NH3)2OH + 2H2O 银镜反应的一般通式:RCHO + 2Ag(NH3)2OH 2 A g↓+ RCOONH4 + 3NH3 + H2O 【记忆诀窍】:1—水(盐)、2—银、3—氨 甲醛(相当于两个醛基):HCHO + 4Ag(NH3)2OH4Ag↓+ (NH4)2CO3 + 6NH3 + 2H2O 乙二醛:OHC-CHO + 4Ag(NH3)2OH4Ag↓+ (NH4)2C2O4 + 6NH3 + 2H2O 甲酸:HCOOH + 2 Ag(NH3)2OH 2 A g↓+ (NH4)2CO3 + 2NH3 + H2O 葡萄糖:(过量)CH2OH(CHOH)4CHO +2Ag(NH3)2OH2A g↓+CH2OH(CHOH)4COONH4+3NH3 + H2O (6)定量关系:—CHO~2Ag(NH)2OH~2 Ag HCHO~4Ag(NH)2OH~4 Ag 6.与新制Cu(OH)2悬浊液(斐林试剂)的反应 (1)有机物:羧酸(中和)、甲酸(先中和,但NaOH仍过量,后氧化)、醛、还原性糖(葡萄糖、麦芽糖)、甘油等多羟基化合物。 (2)斐林试剂的配制:向一定量10%的NaOH溶液中,滴加几滴2%的CuSO4溶液,得到蓝色絮状悬浊液(即斐林试剂)。 (3)反应条件:碱过量、加热煮沸 ........ (4)实验现象: ①若有机物只有官能团醛基(—CHO),则滴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中,常温时无变化,加热煮沸后有(砖)红色沉淀生成;②若有机物为多羟基 醛(如葡萄糖),则滴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中,常温时溶解变成绛蓝色溶液,加热煮沸后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5)有关反应方程式:2NaOH + CuSO4 == Cu(OH)2↓+ Na2SO4 RCHO + 2Cu(OH)2RCOOH + Cu2O↓+ 2H2O HCHO + 4Cu(OH)2CO2 + 2Cu2O↓+ 5H2O OHC-CHO + 4Cu(OH)2HOOC-COOH + 2Cu2O↓+ 4H2O HCOOH + 2Cu(OH)2CO2 + Cu2O↓+ 3H2O CH2OH(CHOH)4CHO + 2Cu(OH)2CH2OH(CHOH)4COOH + Cu2O↓+ 2H2O (6)定量关系:—COOH~? Cu(OH)2~? Cu2+(酸使不溶性的碱溶解) —CHO~2Cu(OH)2~Cu2O HCHO~4Cu(OH)2~2Cu2O 7.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有机物是:卤代烃、酯、糖类(单糖除外)、肽类(包括蛋白质)。 HX + NaOH == NaX + H2O (H)RCOOH + NaOH == (H)RCOONa + H2O RCOOH + NaOH == RCOONa + H2O 或 8.能跟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的是:酚类化合物。 9.能跟I2发生显色反应的是:淀粉。 10.能跟浓硝酸发生颜色反应的是:含苯环的天然蛋白质。 三、各类烃的代表物的结构、特性 类别烷烃烯烃炔烃苯及同系物 通式C n H2n+2(n≥1) C n H2n(n≥2) C n H2n-2(n≥2) C n H2n-6(n≥6)

化学高考备考方案

2017年化学高考备考方案 一、整体概况 第一阶段:(17年8月—18年1月底) 一轮系统复习 第二阶段:(18年2月——4月14日)二轮专题复习 第三阶段:(18年4月15—5月26日) 三轮专项训练及综合训练 第四阶段:(18年5月27—6月6日)四轮查缺补漏自主学习 二、第一阶段:(17年8月—18年1月底)一轮系统复习 (一)总体形式: 以必修1、2,选修3、4、5教材为基础,按其顺序进行专题复习,将必修二与选修五有机部分得内容融成一体,选修三仅作专题复习。 优点:化学本身就就是一个体系,还原其本来面目,系统性强,前后关联性好,与命题人心目中得框架一致 缺点:离书本较远,

1、基础知识回顾,着眼于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将教材“放大”,将教材中隐含得内容挖掘出来,即将书“由薄变厚”,全面、深入、有系统地完成了课本上所有知识内容得复习; 2、强化知识得重点,提升优等生得能力,巩固弱势生得基础,争取每节课都有提升点; 3、高考近年来得题型要做到背下一些题型,渗透各种题型得解答技巧; 4、每周周测,教师定期布置与批改练习,每月月考,精心总结寻找学生问题结症,及时反馈巩固,提高学生应试能力。 三、第二阶段:(18年2月——4月14日) 二轮专题复习

1、巩固第一阶段得成果,使部分学生有所提高; 2、学生得解题能力就是练出来得,而不就是听出来得所以本阶段得另一个重点就是解题训练, 结合习题,抓住知识脉络,进行课本知识得再现及巩固; 3、本轮复习中,学生得知识能力已初步具备,要在课堂上多让学生动嘴、动手、动脑,切忌教 师一灌到底,第二轮复习不同于第一轮复习,因此教师在第二轮复习中要适当地转换角色。 教师在第二轮复习中要当好一名指挥者与策划者。所谓指挥者,即要指导学生干什么,怎么干,知识要精讲,课堂上要少讲、多引导、多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所谓策划者,即要教师要精选试题,每一次训练、测验都要在时间上、难度上,内容上做周密得计划与安排,争取使每次训练,达到好得效果,使学生有效地从题海中解脱出来,提高复习效率。吃透教材,落实教纲; 4、认真研究发下来得考纲。 四、第三阶段:(18年4月15—5月26日) 三轮专项训练及综合训练 1、对不同题型进行强化训练,强化解题方法技巧; 2、考试成绩得好坏一就是知识,二就是策略,三就是心态。模拟训练阶段就是高考得冲刺阶段。冲刺阶段高三化学复习得特点就是它具有较强得针对性与紧迫得时效性; 3、要求复习在全面中讲重点(知识);在规范中讲策略(包括具体问题得处理策略,以包括整张卷纸得选答题得取舍,理科三科综合食碱基顺序);平时练习中模拟高考答题心态,在高考中具备平时测试得心态。 五、第四阶段:(18年5月27—6月6日)四轮查缺补漏自主学习

2019年高考化学有机化学部分

2019年高考化学试题有机化学部分 1.[2019全国卷Ⅰ] 化合物G是一种药物合成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A中的官能团名称是。 (2)碳原子上连有4个不同的原子或基团时,该碳称为手性碳。写出B的结构简式,用星号(*)标出B 中的手性碳。 (3)写出具有六元环结构、并能发生银镜反应的B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不考虑立体异构,只需写出3个) (4)反应④所需的试剂和条件是。 (5)⑤的反应类型是。 (6)写出F到G的反应方程式。 (7)设计由甲苯和乙酰乙酸乙酯(CH3COCH2COOC2H5)制备的合成路线(无机试剂任选)。 【答案】(1)羟基

(2) (3) (4)C2H5OH/浓H2SO4、加热 (5)取代反应 (6) (7) 【解析】 【分析】有机物A被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使羟基转化为羰基,B与甲醛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C中的羟基被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为羧基,则D的结构简式为。D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E,E中与酯基相连的碳原子上的氢原子被正丙基取代生成F,则F的结构简式为,F首先发 生水解反应,然后酸化得到G,据此解答。 【详解】(1)根据A的结构简式可知A中的官能团名称是羟基。 (2)碳原子上连有4个不同的原子或基团时,该碳称为手性碳,则根据B的结构简式可知B中的手性碳原

子可表示为。 (3)具有六元环结构、并能发生银镜反应的B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中含有醛基,则可能的结构为 。 (4)反应④是酯化反应,所需的试剂和条件是乙醇/浓硫酸、加热。 (5)根据以上分析可知⑤的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 (6)F到G的反应分两步完成,方程式依次为: 、 。 (7)由甲苯和乙酰乙酸乙酯(CH3COCH2COOC2H5)制备,可以先由甲苯合成 ,再根据题中反应⑤的信息由乙酰乙酸乙酯合成,最后根据题中反应⑥的信息由合成产品。具体的合成路线图为: ,

有机化学-高考化学常考考点归纳总结

专题11 有机化学 一、烷烃 1.甲烷具有正四面体结构,键角109o28′。 2.点燃甲烷前,必须检验其纯度。 3.甲烷与卤素(氯气)取代反应的特点: ①反应条件:光照 ②反应物必须是卤素单质(不与卤素水溶液反应) ③是个逐步取代的过程,每取代烷烃的1mol 氢原子,消耗1mol Cl 2 。 4.甲烷在空气中燃烧:安静地燃烧,火焰呈淡蓝色,放出大量的热。 5.烷烃的物性 ①ρ<19/cm 3 难溶于水。 ②熔沸点较低,随碳原子数目的增加,烷烃的熔沸点逐渐升高。 ③n ≤4是气态,但新式烷呈气态。 6.烷烃的通式为C n H 2n+2,符合C n H 2n+2的一定是烷烃。 7.乙烯的结构简式写成CH 2CH 2,而应写成CH 2=CH 2。 8.乙烯的化性 ①氧化反应 燃烧:火焰明亮,伴有黑烟,放出大量的热。 使KMnO 4/H +褪色。 ②加成反应 22232H C CH H CH CH OH =+????→一定条件下 22222H C CH Br CH Br CH Br =+???→-催化剂 22226H C CH H C H =+→ 2232H C CH HCl CH CH Cl ?=+????→催化剂、 ③加聚反应: []2222H C CH CH CH n n =???→-催化剂 9.苯不是单双键交替结构,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一种特殊的键。 10.苯的化性: 能燃烧,易取代,难加成 11. 中,要求溴是纯溴(不能是液溴),不能是溴水,加入的是Fe ,其正起催化作用的是2Fe+3Br 2=2FeBr 3,生成的FeBr 3。

NO 2 NO 2 O 2N CH 3 12. 应用水浴加热。 13.硝化反应中反应物加入顺序:先加浓硝酸,然后将浓H 2SO 4沿器壁缓缓注入浓HNO 3中振荡,使之混匀;再水浴加热至50~60℃,再慢慢滴入苯。 14.浓H 2SO 4在硝化反应中作催化剂和吸水剂。 15. - -CH 3 +3HO -NO 2 +3H 2O 16.KMnO 4氧化,且生成的是羟基(-COOH ) , -CHR 2 → -COOH 。 17.烃完全燃烧时的耗氧量的规律:①等物质的量的烃完全燃烧时,耗氧量取决于x+y/4的值,该值越大,耗氧量越大;②等质量的烃完全燃烧时,将烃的分子式改写为CHy/x ,y/x 越大,耗氧量越大。 二、乙醇与乙酸 1.常用无水硫酸铜检验乙醇中是否含水,若无水CuSO 4变蓝,则说明有水存在。 2.除去乙醇中少量水的方法:在乙醇中加入新制的生石灰,再进行蒸馏。 3.2C 2H 5OH + 2Na → 2C 2H 5ONa + H 2↑ ①乙醇与Na 反应比水与Na 反应要平缓,说明乙醇中羟基的氢原子没有水中羟基中氢原子活泼 ②1mol 乙醇与足量Na 反应,只产生0.5mol H 2,说明Na 只能与羟基(-OH )中的氢原子反应,而不能与羟基中的氢原子反应。 4. Cu Ag 322322CH CH OH O 2CH CHO+2H O +???→或 ① 反应过程为 2Cu + O 2 2CuO , CH 3CH 2OH + CuO CH 3CHO + CuO + H 2O ,铜参与了化学反应, 但起到催化剂作用。 ②发生催化氧化生成酯时,分子中少了2个H ,故同碳原子数的酯与醇相对分子质量相差2。 5.酯化反应: ①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 ②酯化反应中浓H 2SO 4的作用是催化剂、吸水剂 ③酯化反应的本质是酸脱羟基醇脱氢 ④酯化反应中的酸可以是有机酸,也可以是无机酸,但必须是含氧酸。 6.收集乙酸乙酯用饱和碳酸钠溶液的原因 ①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便于分层析出;②溶解乙醇、中和乙酸; △ △ 催化剂 CH 3COOH + C H 3CH 2OH CH 3COOCH 2CH 3 + H 2O △ 浓H 2SO 4

最新高考化学备考策略

最新高考化学备考策略 高考化学备考策略(一) 一、新课标化学试卷命题特点与分析 新课程标准卷化学试卷,为了有利于选拔具有学习潜能和创新精神的考生,突出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在测试考生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基础上,全面检测考生的化学科学素养的命题思想,注重测量自主学习的能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以促进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现对2012年新课程试卷特点分析如下: (1)难度稳中待降,稳中难降,居高不下。2012年试题没有繁难偏怪题,一般难度0.5左右,易中难比例5:3:2。不同的是试卷结构、呈现方式、考查角度。但同往年相比,2012年新课标高考理综卷化学试题加大了计算题的考查力度。计算题量增加,数据运算复杂。 (2)注重基础,突出主干,兼顾能力,形成新的热点,依据教材不拘泥于教材。主干:n及NA,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氧化还原,

反应热,电化学,物质 结构,速率平衡,离子平衡,无机化工,有机合成,实验探究; 能力:信息能力,问题能力,探究能力; 新热点:平衡常数,盖斯定律,Ksp,核磁共振氢谱。 (3)综合性增强,设问点调整,图文阅读量增大,打破板块界限。 第一卷:选择题设问,正误判断多,四个选项属性尽量不同,多覆盖。第二卷:设问点适度增加,版块间整合程度加大。 (4)背景素材丰富,情景新颖真实。试题情景贴近生活实际,贴近STSE( ),符合新课程理念,主要结合环境、能源、材料、药物,降碳节能减排,碳-14的特殊用途,光气的制备,太阳能材料,合成溴苯,合成有机防腐剂,新型电池,铁的卤化物成分探究,氧族元素的结构,氧族元素化合物的性质,硫化锌材料,精铜炼制等。 (5)更加重视实验和探究,二卷题题有实验。新课程特别注重:实验,是化学的基本方法,新课改学习方式的改变——探究学习。

高中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归纳(全)

高中《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 一、重要的物理性质 1.有机物的溶解性 (1)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较多的, 下同)醇、醛、羧酸等。 (2)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般指N(C )≤4]醇、(醚)、醛、(酮)、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它们都 能与水形成氢键)。 二、重要的反应 1.能使溴水(Br 2/H 2O )褪色的物质 (1)有机物① 通过加成反应使之褪色:含有 、—C ≡C —的不饱和化合物 ② 通过取代反应使之褪色:酚类 注意:苯酚溶液遇浓溴水时,除褪色现象之外还产生白色沉淀。③ 通过氧化反应使之褪色:含有—CHO (醛基)的有机物(有水参加反应)注意:纯净的只含有—CHO (醛基)的有机物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④ 通过萃取使之褪色:液态烷烃、环烷烃、苯及其同系物、饱和卤代烃、饱和酯 (2)无机物① 通过与碱发生歧化反应 3Br 2 + 6OH - == 5Br - + BrO 3- + 3H 2O 或Br 2 + 2OH - == Br - + BrO - + H 2O ② 与还原性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H 2S 、S 2-、SO 2、SO 32-、I -、Fe 2+ 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KMnO4/H+褪色的物质 1)有机物:含有 、—C≡C —、—OH (较慢)、—CHO 的物质 苯环相连的侧链碳上有氢原子的苯的同系物 (但苯不反应) 2)无机物:与还原性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H 2S 、S 2-、SO 2、SO 32-、Br -、I -、Fe 2+ 3.与Na 反应的有机物:含有—OH 、—COOH 的有机物 与NaOH 反应的有机物:常温下,易与—COOH 的有机物反应加热时,能与卤代烃、酯反应(取代反应) 与Na 2CO 3反应的有机物:含有—COOH 的有机物反应生成羧酸钠,并放出CO 2气体; 与NaHCO 3反应的有机物:含有—COOH 的有机物反应生成羧酸钠并放出等物质的量的CO 2气体。 4.既能与强酸,又能与强碱反应的物质 (1)氨基酸,如甘氨酸等 H 2NCH 2COOH + HCl → HOOCCH 2NH 3Cl H 2NCH 2COOH + NaOH → H 2NCH 2COONa + H 2O (2)蛋白质分子中的肽链的链端或支链上仍有呈酸性的—COOH 和呈碱性的—NH 2,故蛋白质仍能与碱和酸反应。 5.银镜反应的有机物 (1)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含有—CHO 的物质: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还原性糖(葡萄糖、麦芽糖等) (2)银氨溶液[Ag(NH 3)2OH](多伦试剂)的配制: 向一定量2%的AgNO 3溶液中逐滴加入2%的稀氨水至刚刚产生的沉淀恰好完全溶解消失。 (3)反应条件:碱性、水浴加热....... 酸性条件下,则有Ag(NH 3)2+ + OH - + 3H + == Ag + + 2NH 4+ + H 2O 而被破坏。 (4)实验现象:①反应液由澄清变成灰黑色浑浊;②试管内壁有银白色金属析出 (5)有关反应方程式:AgNO 3 + NH 3·H 2O == AgOH↓ + NH 4NO 3 AgOH + 2NH 3·H 2O == Ag(NH 3)2OH + 2H 2O 银镜反应的一般通式: RCHO + 2Ag(NH 3)2OH 2 A g ↓+ RCOONH 4 + 3NH 3 + H 2O 【记忆诀窍】: 1—水(盐)、2—银、3—氨 甲醛(相当于两个醛基):HCHO + 4Ag(NH 3)2OH 4Ag↓+ (NH 4)2CO 3 + 6NH 3 + 2H 2O 乙二醛: OHC-CHO + 4Ag(NH 3)2OH 4Ag↓+ (NH 4)2C 2O 4 + 6NH 3 + 2H 2O 甲酸: HCOOH + 2 Ag(NH 3)2OH 2 A g ↓+ (NH 4)2CO 3 + 2NH 3 + H 2O 葡萄糖:(过量)CH 2OH(CHOH)4CHO +2Ag(NH 3)2OH 2A g ↓+CH 2OH(CHOH)4COONH 4+3NH 3 + H 2O

高考有机化学主要考点

有机化学主要考点 第一部分烃一、烷烃。 通式C n H n2+2能发生取代反应,例如CH 4 +Cl 2 光CH3Cl+HCl。(条件: C1 2、Br 2 、光照) 二、烯烃。 通式:C n H n2二烯烃通式为C n H 2 2- n 官能团:C=C (碳碳双键)、 CH 2=CH 2 六个原子共面。 性质:①氧化反应:烯烃能使KM n O 4 (H+)的紫红色褪去。 ②加成反应:烯烃能使溴的四氯化碳红棕色褪去。(或溴水) CH 2=CH 2 +B 2r → ③加聚反应:烯烃能发生加聚反应。例如:n CH 2=CH 2 催化剂[CH2-CH2]n 三、炔烃。 通式:C n H 2 2- n HC≡CH四个原子共直线,官能团:-C≡C- 性质:与烯烃的性质类似,比如能发生①氧化反应②加成反应③加聚反应四、芳香烃。 苯和苯的同系物的通式:C n H 6 2- n (n≥6)分子中12个原子共平面。 苯的性质:①取代反应+B2r(l))(Fe 催–B r+HB r(B2r的水溶液不发生此反应) +HO-NO 2 4 2 SO H 浓-NO2+H20 (也叫硝化反应) ②加成反应:+3H 2 催

鉴别 苯的同系物的性质,比如甲苯3 CH ①氧代反应:能使KM n O 4(H +)溶液褪色 ②取代反应 3 CH +3HONO 2 4 2SO H 浓 +3H 20 第二部分 烃的衍生物 一、卤代烃。(官能团-B r ) 性质:①取代反应(水解反应)C 2H 5-B r +H-OH NaOH C 2H 5-OH+HB r 或 C 2H 5B r +N a ON C 2H 5OH +N a B r 。 ②消去反应:C 2H 5 B r + N a ON 醇 C 2H 4(CH 2= CH 2)+ N a B r +H 2O 或写成:C 2H 5 B r 醇 /NaOH CH 2=CH 2 +HB r 二、醇。 官能团:-OH 饱和一元醇的通式:C n H 22+n O 。饱和x 元醇的通式:C n H 22+n O x 性质:①(催化)氧化反应:2CH 3CH 2OH +O 2Ag Cu 或 2CH 3CHO +2H 2O (醇的特 征:“-CH 2OH ”) ②消去反应:C 2H 5OH C ) (SO H 04 2170浓 CH 2= CH 2 +H 2O ③酯化反应:C 2H 5OH+CH 3COOH 4 2SO H 浓 +H 2O C 2H 5OOCCH 3(先写水, 避免漏掉) ④与N a 反应。(略) 乙醇的工业制法:CH 2=CH 2+H 2O 加压 加热催化剂、 CH 3CH 2 OH 三、酚。(与酸酐能发生酯化反应) 官能团:-OH 通式C n H 62-n 俗名:石炭酸 性质:①中和反应: -OH +NaoH —ON a +H 2O (现象:浑 清) ②取代反应:OH +3B 2r (白色)+3HB r (注意:过量浓溴水) ③显色反应:OH +Fec13 紫色

2018年全国卷高考化学总复习《有机化学》专题突破

2018年全国卷高考化学总复习《有机化学》专题突破 【考纲要求】 1.理解甲烷、乙烯和苯的基本结构和性质 2.了解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 3.了解乙醇、乙酸的物理性质、结构,掌握其化学性质 4.了解油脂、糖类、蛋白质的组成、结构、重要性质 重点:官能团的概念、有机物化学性质 难点:从结构角度初步认识有机物的化学性质 【知识网络】 几种重要的有机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必修有机化学容较为简单,包括主要容为: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基本营养物质,其知识网络如下: 【考点梳理】 有机物分子结构特点主要化学性质 甲烷 CH4 碳原子间以单键相连,剩余 价键被氢原子“饱和”,链状 (1)氧化反应:燃烧 (2)取代反应:卤代 乙烯 CH2=CH2 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链状 (1)氧化反应:燃烧,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2)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与H2O加成为乙醇苯 分子中含有苯环,苯环中碳 碳之间有介于单键和双键 之间的独特的键,环状 (1)取代反应:卤代、硝化 (2)加成反应:与H2加成生成环己烷乙醇CH3CH2OH 分子中含有羟基;羟基与链 烃基直接相连 (1)取代反应:与活泼金属Na、K等制取H2 (2)氧化反应:催化氧化时生成乙醛;完全燃烧 生成CO2和H2O 乙酸CH3COOH 分子中含有羧基,受C=O 双键影响,O—H键能够断 裂,产生H+ (1)酸性:具有酸的通性,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 红 (2)酯化反应:与乙醇等醇类物质反应生成酯物质的类别分子结构特征重要化学性质用途 糖 类 单 糖 葡萄糖 C6H12O6 多羟基醛,与果糖是同 分异构体 具有醛和多元醇的性质,能与 银氨溶液或新制氢氧化铜反 应,也能与乙酸等反应生成酯 1.医用:静脉注射,为体 弱和血糖过低的患者补 充营养 2.用于制镜工业、糖果工 业的等 二 糖 蔗糖 C12H22O11 无醛基不具有醛的性质,1mol蔗糖 水解生成1mol葡萄糖和1mol 果糖 作甜味食品,用于糖果 工业

化学高考备考方案

2017年化学高考备考方案 一、整体概况 第一阶段:(17年8月—18年1月底)一轮系统复习 第二阶段:(18年2月——4月14日)二轮专题复习 第三阶段:(18年4月15—5月26日)三轮专项训练及综合训练 第四阶段:(18年5月27—6月6日)四轮查缺补漏自主学习 二、第一阶段:(17年8月—18年1月底)一轮系统复习 (一)总体形式: 以必修1、2,选修3、4、5教材为基础,按其顺序进行专题复习,将必修二与选修五有机部分的内容融成一体,选修三仅作专题复习。 优点:化学本身就是一个体系,还原其本来面目,系统性强,前后关联性好,与命题人心目中的框架一致 缺点:离书本较远,

1、基础知识回顾,着眼于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将教材“放大”,将教材中隐含的内容挖掘出来,即将书“由薄变厚”,全面、深入、有系统地完成了课本上所有知识内容的复习; 2、强化知识的重点,提升优等生的能力,巩固弱势生的基础,争取每节课都有提升点; 3、高考近年来的题型要做到背下一些题型,渗透各种题型的解答技巧; 4、每周周测,教师定期布置和批改练习,每月月考,精心总结寻找学生问题结症,及时反馈巩固,提高学生应试能力。 三、第二阶段:(18年2月——4月14日)二轮专题复习

1、巩固第一阶段的成果,使部分学生有所提高; 2、学生的解题能力是练出来的,而不是听出来的所以本阶段的另一个重点是解题训练,结合习题,抓住知识脉络,进行课本知识的再现及巩固; 3、本轮复习中,学生的知识能力已初步具备,要在课堂上多让学生动嘴、动手、动脑,切忌教师一灌到底,第二轮复习不同于第一轮复习,因此教师在第二轮复习中要适当地转换角色。教师在第二轮复习中要当好一名指挥者和策划者。所谓指挥者,即要指导学生干什么,怎么干,知识要精讲,课堂上要少讲、多引导、多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所谓策划者,即要教师要精选试题,每一次训练、测验都要在时间上、难度上,内容上做周密的计划与安排,争取使每次训练,达到好的效果,使学生有效地从题海中解脱出来,提高复习效率。吃透教材,落实教纲; 4、认真研究发下来的考纲。 四、第三阶段:(18年4月15—5月26日)三轮专项训练及综合训练 1、对不同题型进行强化训练,强化解题方法技巧; 2、考试成绩的好坏一是知识,二是策略,三是心态。模拟训练阶段是高考的冲刺阶段。

高考化学有机化学知识点梳理

高考化学有机化学知识 点梳理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有机化学知识点梳理一、重要的物理性质 1.有机物的溶解性 (1)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 级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较多的, 下同)醇、醛、羧酸等。 (2)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般指N(C)≤4]醇、(醚)、醛、(酮)、羧酸 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 (它们都能与水形成氢键)。 (3)具有特殊溶解性的: ①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既能溶解许 多无机物,又能溶解许多有机物,所 以常用乙醇来溶解植物色素或其中的 药用成分,也常用乙醇作为反应的溶 剂,使参加反应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均 能溶解,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 率。例如,在油脂的皂化反应中,加 入乙醇既能溶解NaOH,又能溶解油 脂,让它们在均相(同一溶剂的溶 液)中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反应限度。 ②苯酚: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是 9.3g(属可溶),易溶于乙醇等有机 溶剂,当温度高于65℃时,能与水混溶,冷却后分层,上层为苯酚的水溶液,下层为水的苯酚溶液,振荡后形成乳浊液。苯酚易溶于碱溶液和纯碱溶液,这是因为生成了易溶性的钠 盐。 ③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更加难 溶,同时饱和碳酸钠溶液还能通过反应吸收挥发出的乙酸,溶解吸收挥发出的乙醇,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 味。 ④有的淀粉、蛋白质可溶于水形成胶 .体 . 。蛋白质在浓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溶解度减小,会析出(即盐析,皂化反应中也有此操作)。但

在稀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 蛋白质的溶解度反而增大。 ⑤线型和部分支链型高聚物可溶于某些 有机溶剂,而体型则难溶于有机溶 剂。 ⑥氢氧化铜悬浊液可溶于多羟基化合物 的溶液中,如甘油、葡萄糖溶液等, 形成绛蓝色溶液。 2.有机物的密度 (1)小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 的有:各类烃、一氯代烃、酯(包括油 脂) (2)大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 的 有 : 多 氯 代 烃、溴代烃(溴苯等)、碘代烃、硝基苯 3.有机物的状态[常温常压(1个大气压、20℃左右)] (1)气态:

高中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归纳小结

高中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归纳小结 一、重要的物理性质 1.有机物的溶解性 (1)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较多的,下同)醇、醛、羧酸等。 (2)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般指N(C)≤4]醇、(醚)、醛、(酮)、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它们都能与水形成氢键)。 二、重要的反应 1.能使溴水(Br2/H2O)褪色的物质 (1)有机物①通过加成反应使之褪色:含有、—C≡C—的不饱和化合物 ②通过取代反应使之褪色:酚类注意:苯酚溶液遇浓溴水时,除褪色现象之外还产生白色沉淀。 ③通过氧化反应使之褪色:含有—CHO(醛基)的有机物(有水参加反应)注意:纯净的只含有—CHO (醛基)的有机物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④通过萃取使之褪色:液态烷烃、环烷烃、苯及其同系物、饱和卤代烃、饱和酯 (2)无机物①通过与碱发生歧化反应3Br2 + 6OH- == 5Br- + BrO3- + 3H2O或Br2 + 2OH- == Br- + BrO- + H2O ②与还原性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H2S、S2-、SO2、SO32-、I-、Fe2+ 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KMnO4/H+褪色的物质 1)有机物:含有、—C≡C—、—OH(较慢)、—CHO的物质苯环相连的侧链碳上有氢原子的苯的同系物(但苯不反应) 2)无机物:与还原性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H2S、S2-、SO2、SO32-、Br-、I-、Fe2+ 3.与Na反应的有机物:含有—OH、—COOH的有机物 与NaOH反应的有机物:常温下,易与含有酚羟基 ...、—COOH的有机物反应 加热时,能与卤代烃、酯反应(取代反应) 与Na2CO3反应的有机物:含有酚.羟基的有机物反应生成酚钠和NaHCO3; 含有—COOH的有机物反应生成羧酸钠,并放出CO2气体; 含有—SO3H的有机物反应生成磺酸钠并放出CO2气体。 与NaHCO3反应的有机物:含有—COOH、—SO3H的有机物反应生成羧酸钠、磺酸钠并放出等物质的量的CO2气体。4.既能与强酸,又能与强碱反应的物质 (1)2Al + 6H+ == 2 Al3+ + 3H2↑2Al + 2OH- + 2H2O == 2 AlO2- + 3H2↑ (2)Al2O3 + 6H+ == 2 Al3+ + 3H2O Al2O3 + 2OH-== 2 AlO2- + H2O (3)Al(OH)3 + 3H+ == Al3+ + 3H2O Al(OH)3 + OH-== AlO2- + 2H2O (4)弱酸的酸式盐,如NaHCO3、NaHS等等 NaHCO3 + HCl == NaCl + CO2↑ + H2O NaHCO3 + NaOH == Na2CO3 + H2O NaHS + HCl == NaCl + H2S↑NaHS + NaOH == Na2S + H2O (5)弱酸弱碱盐,如CH3COONH4、(NH4)2S等等 2CH3COONH4 + H2SO4 == (NH4)2SO4 + 2CH3COOH CH3COONH4 + NaOH == CH3COONa + NH3↑+ H2O (NH4)2S + H2SO4 == (NH4)2SO4 + H2S↑ (NH4)2S +2NaOH == Na2S + 2NH3↑+ 2H2O (6)氨基酸,如甘氨酸等 H2NCH2COOH + HCl → HOOCCH2NH3Cl H2NCH2COOH + NaOH → H2NCH2COONa + H2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