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发热温度标准值

电机发热温度标准值
电机发热温度标准值

电机发热温度标准值

通常我们衡量电机发热程度是采用“温升”而不是用“温度”,当“温升”突然增大或超过最高工作温度时,说明电机已发生故障。下面就一些基本概念进行讨论。

1 绝缘材料的绝缘等级

绝缘材料按耐热能力分为Y、A、E、B、F、H、C 7个等级,其极限工作温度分别为90、105、120、130、155、180℃、及180℃以上。

所谓绝缘材料的极限工作温度,系指电机在设计预期寿命内,运行时绕组绝缘中最热点的温度。根据经验,A级材料在105℃、B级材料在130℃的情况下寿命可达10年,但在实际情况下环境温度和温升均不会长期达设计值,因此一般寿命在15~20年。如果运行温度长期超过材料的极限工作温度,则绝缘的老化加剧,寿命大大缩短。所以电机在运行中,温度是寿命的主要因素之一。

2 温升

温升是电机与环境的温度差,是由电机发热引起的。运行中的电机铁芯处在交变磁场中会产生铁损,绕组通电后会产生铜损,还有其它杂散损耗等。这些都会使电机温度升高。另一方面电机也会散热。当发热与散热相等时即达到平衡状态,温度不再上升而稳定在一个水平上。当发热增加或散热减少时就会破坏平衡,使温度继续上升,扩大温差,则增加散热,在另一个较高的温度下达到新的平衡。但这时的温差即温升已比以前增大了,所以说温升是电机设计及运行中的一项重要指标,标志着电机的发热程度,在运行中,如电机温升突然增大,说明电机有故障,或风道阻塞或负荷太重。

3 温升与气温等因素的关系

对于正常运行的电机,理论上在额定负荷下其温升应与环境温度的高低无关,但实际上还是受环境温度等因素影响的。

(1) 当气温下降时,正常电机的温升会稍许减少。这是因为绕组电阻r下降,铜耗减少。温度每降1℃,r约降0.4%。

(2)对自冷电机,环境温度每增10℃,则温升增加1.5~3℃。这是因为绕组铜损随气温上升而增加。所以气温变化对大型电机和封闭电机影响较大。

(3) 空气湿度每高10%,因导热改善,温升可降0.07~0.38℃,平均为0.19℃。

(4) 海拔以1 000 m为标准,每升100 m,温升增加温升极限值的1%。

4 极限工作温度与最高允许工作温度

通常说a级的极限工作温度为105℃,a级的最高允许工作温度是90℃。那么,极限工作温度与最高允许工作温度有何不同?其实,这与测量方法有关,不同的测量方法,其反映出的数值不同,含义也不一样。

(1) 温度计法其测量结果反映的是绕组绝缘的局部表面温度。这个数字平均比绕组绝缘的实际最高温度即“最热点”低15℃左右。该法最简单,在中、小电机现场应用最广。

(2) 电阻法其测量结果反映的是整个绕组铜线温度的平均值。该数比实际最高温度按不同的绝缘等级降低5~15℃。该法是测出导体的冷态及热态电阻,按有关公式算出平均温升。

(3) 埋置温度计试验时将铜或铂电阻温度计或热电偶埋置在绕组、铁心或其它需要测量预期温度最高的部件里。其测量结果反映出测温元件接触处的温度。大型电机常采用此法来监视电机的运行温度。

各种测量方法所测量到的温度与实际最高温度都有一定差值,因此需将绝缘材料的“极限工作温度”减去此差值才是“最高允许工作温度”。

5 电机各部位的温度限度

(1) 与绕组接触的铁心温升(温度计法)应不超过所接触的绕组绝缘的温升限度(电阻法),即A级为60℃,E级为75℃,B级为80℃,F级为100℃,H级为125℃。

(2) 滚动轴承温度应不超过95℃,滑动轴承的温度应不超过80℃。因温度太高会使油质发生变化和破坏油膜。

(3) 机壳温度实践中往往以烫不烫手为判断,但这与每人的触觉有关,误差较大,需积累一定经验。

第一节电机中常用的绝缘材料及其容许温度

电机中常用的绝缘材料,按其耐热能力分为A、E、B、F、H和C六个等级。

1.A级绝缘

A级绝缘包括经过浸渍处理的棉纱、丝、纸等有机纤维材料以及普通漆包线上的磁漆等。目前仅在变压器中使用。A级绝缘的最高容许工作温度为105℃。

2.E级绝缘

E级绝缘包括用聚酯树脂、环氧树脂、三醋酸纤维等制成的薄膜,聚乙烯醇缩醛高强度漆包线上的磁漆等。用在中、小型交、直流电机中。E级绝缘的最高容许工作温度为120℃。

3.B级绝缘

B级绝缘包括云母、石棉、玻璃丝等无机物用有机漆或树脂(作了耐热性处理)作为粘合剂制成的材料及其组合物,聚酯高强度漆包线上的磁漆等。一般大、中型同步机及

中、小型交、直流电机中采用。B级绝缘材料的最高容许工作温度为130℃。

4.F级绝缘

F级绝缘包括云母、石棉、玻璃丝等无机物用硅有机化合物改性的合成树脂漆,或耐热性能符合这一等级要求的醇酸、环氧树脂作为粘合物而制成的材料或其组合物。级绝缘的最高容许工作温度为155℃。

5.H级绝缘

H级绝缘包括硅有机物以及云母、石棉、玻璃丝等无机物用硅有机漆作为粘合物而制成的材料。主要应用在要求尽量缩小尺寸、减轻重量的场合,如航空电机、吊车电机牵引电机等。H级绝缘最高容许工作温度为180℃。

6. C级绝缘

C级绝缘包括无枯合剂的云母、石英、玻璃丝等,用热稳定性特别好的肿有机树脂、聚酰亚胺浸渍漆等处理过的石棉、玻璃纤维织物或其他制成物,以及聚酰亚胺基漆包线的磁漆、聚酰亚胺薄膜等。C级绝缘是要求更高的绝缘材料,目前正在推广使用。它的最高容许工作温度在180℃以上。

关于绝缘材料的使用两须注意加下两点:

(1)电机的绝缘等级由它所采用的主要绝缘材料中耐热等级最低的材料决定。在有

些特殊情况下,为了提高运行的可靠性,还要降低绝缘等级使用。

(2)温度对绝缘材料寿命影响极大。实验表明,A级绝缘材料的寿命t(a)与使用温度

θ(℃)有如下关系:t=ce^-a

式中c和a为试验决定的常数。例如当a≈0.088时,每当温度增高8℃,绝缘寿命就缩短一半。

如果电机是属于短期工作的,材料的容许最高工作温度应根据寿命缩短的情况相应地提高。

第二节电机的发热和测定温度的方法

一台电机中的温度分布和热量流通情况十分复杂。各种损耗形成不同的热风损耗转化为热量后,将流过不同的材料,由电机外表面散发至外面。主要的热源来自电机内部,即来自电流流过导体时产生的铜损耗,以及在铁芯内当磁通变化时所产生的铁损耗。轴承摩擦所产生的热,仅为局部的热源,对绕组和铁芯的温升影响不大。当电机开始运转后,由于热量不断产生,各部分温度将继续增加,直到热量的产生和散发达到乎衡为止。在电机内部,各点的温度是不均匀的。在发热量大而散热不易之处,例如在电枢的槽的底部温度为最高。绝缘材料同时也是不良的导热体,沿着绝缘层的温度梯度较高,而导电体同时也是良好的导热体,故在铜线内部的温度梯度很小。钢片的导热系数虽远不如铜.但依旧是良好的导热体。由于相邻登片间的绝缘层,所以沿铁芯轴向的导热系数大为减小。叠片压紧时压力的大小,也可影响导热系数。绝缘材料的导热系数极小,仅为铜的导热系数的1/1000以下。棉丝经过浸渍处理后,导热系数可以增加3—4倍,故浸渍对于热量的流通有利。

电机的热量向外发散时主要依靠对流作用,其次为幅射作用。因为电机的底座和电机所接触的空气都为不良导热体,由传导作用传热主要在电机内部进行。辐射作用的有效表面仅为电机各部分的外表面。对流作用又可区分为自然对流和强制对流两种。自然对流作用是由于和散热面相接触的热空气的上升,且其所逸出的空间由周围的空气的

填补;强制对流作用是由待备的通风器,例如附装在机轴上的风扇,在冷却表面上形成气流。旋转着的电枢本身也起着带动气流的作用。限制温升的有效方法是增强散热作用。由于电机各部分的发热和散热过程比较复杂,影响的因素很多,所以对温升的计算通常只作近似的估算,在设计电机时,常以经验数据为依据。

测定电机各部分温度的方法,主要有下列四种。

一、温度计法

此法用温度计直接测定温度,最为简便。但用温度计仅能接触到电机各部分的表面,所测得的仅为表面温度。用温度计无法测出电机内部的最高温度。

二、电阻法

此法只能用以测定绕组的平均温度,原理如下。

在电机运转以前,我们先测得绕组的冷态电阻r1,.即当绕组温度等于冷却介质温度t1时的电阻。设电机运转以后绕组的湿度升高至t2,绕组的电阻便增加至r2。加温度用摄氏来量度,则对铜线绕组有下列关系:

1/r2=(235+t1)/(235+t2)

由上式可知,如r1、r2和t1为已知,便可求解t2。

t1-t2,便是该绕组对冷却介质的温升。对子铝线绕组,将上式中常数235改为225。

三、埋量检温计法

较大的电机,在装配时,常在估计到可能有较高温度的各点,埋置检温计。检温元件有热电偶及电阻温度计等。检温计的受热端,可以埋在槽的深处,例如导体与横底之间、

上下层导体之间。检温计的引出端引至外面,接至测量仪表,借以读出温度。应用的检温计愈多,则所测得的温度愈有可能接近于最热点的温度。

四、叠加法(双桥带电测温法)

在不中断交变的负载电流的情况下,在负载电流上叠加一微弱直流电流,以测量绕组直流电阻随温度而发生的变化从而确定交流绕组的温升。

电机各部分的温升限度与所用绝橡材料的级别有关,与冷却介质的温度有关,也与测量温度的方法有关。绝缘材料的寿命决定于它在远行时的绝对温度,而不决定于温升。从冬季到夏季,从北方到南方,环境温度的变化很大。当环境温度较低时,电机的温升限度可以提高,而当环境温度较高时,电机的温升限度必须降低。为了明确起见,在规定电机各部分的温升限度时,必须同时规定冷却介质的标准温度。我国电工技术标准规定冷却介质的标准温度为4Q℃。依据此规定,电机各部分的温升,应用不同的绝缘材料以及用不同测温方法,有不同的温升限度

小结

电机的额定容量是指符合定额的输出功率。它主要取决于电机各部分绝缘材料的极限允许温度。电机远行时各种损耗都变为热量,使电机温度升高,并向周围冷却介质散热,最后达到热稳定,此时电机稳定温度与周围介质温度之差称为温升,这是评价电机热性能的重要指标。温升与电机的工作制、周围环境有关。电机各部分温度的溯量可用温度计法、电阻法;叠加法(双桥带电测温法)、埋置俭温计法。

GB 755一2000

7.12试验前电机的温度

如用电阻法确定绕组温度,试验前用温度计所测得的绕组温度实际上应是当时的冷却介质温度.

按短时定额(S2工作制)试验的电机,在热试验开始时的温度与冷却介质温度差应在5K以内.

表3基准冷却介质

项号初级冷却介质冷却方法次级冷却介质表号

第四栏指示的

表规定的限值

基准冷却介质

1一空气间接I无6}

温升

环境空气

2空气间接I空气6

电机人口处

冷却介质',

3空气间接I水6

4一氢间接一水7

5空气{直接}无11

温度

环境空气

6空气一直接一一空气11

电机入口处气体

或绕组人口处液体

7一空气I直接一一水11

8一氢或液体一直接一}水I

1)对有间接冷却绕组并带有水冷冷却器的电机,其基准冷却介质可为初级或次级冷却介质(同时参见9.2铭

牌上应标明的信息)

7.13冷却介质温度

电机可在任一合适的冷却介质温度下试验,见表10(间接冷却绕组)或表13(直接冷却绕组)

7. 3.4试验期间冷却介质温度的测量

应采用在试验过程中最后的四分之一时间内,按相等时间间隔侧得的几个温度计读数的平均值作

为试验中冷却介质温度.为避免由于大型电机的温度不能迅速地随冷却介质温度相应变化产生时滞而

引起的误差,应采取一切适当的措施以减少冷却介质温度的变化.

7. 3.4门开启式电机或无冷却器的封闭式电机(用环境空气或气体冷却)

环境空气或气体的温度应采用几个检温计来测量,检温计应置于电机周围不同的地点,高度为电机

的二分之一,距离电机((1^-2)m处,并应防止热辐射和气流的影响.

7. 3.4. 2用远处的空气或气体通过风道冷却的电机或有独立冷却器的电机

初级冷却介质的温度应在电机的人口处测量.

7. 3.4. 3带有外装式或内装式冷却器的封闭式电机

初级冷却介质的温度应在电机的人口处测量,次级冷却介质的温度应在冷却器的人口处测量.

7.4电机某一部分的温升

电机某一部分的温升△0就是用7. 5中规定的适当方法测得的该部分温度与用7. 3. 4中规定的方

法测得的冷却介质温度之差

为7与温升限值(表6或表7)或温度限值(表11)作比较,温度应在热试验结束时测量,见7.70

对按连续工作制定额(Si工作制)试验的电机,如有可能,温度应在运行时和停机后两种情况下测

对按实际周期工作制((S3-S8工作制)试验的电机,在最后一个运行周期中,产生最大发热量的持

续时间过了一半时的温度作为试验结束时的温度(同时参见7.7.3),

了.5温度测量方法

测量绕组和其他部分温度的公认方法有三种:

一电阻法;

—埋置检温计(ETD)法;

—温度计法

不同的方法不应作为相互校核之用.

7.5.1电阻法

4M

GB 755一2000

根据绕组电阻的增加而确定绕组的温度.

7. 5. 2埋置检温计(ETD)法

用埋人电机内部的检温计(如电阻么温计,热电偶或半导体负温度系数检温计)来测量温度.检温计

在电机制造过程中埋置于电机制成后触及.不到的部位.

7. 5. 3温度计法

用温度计贴附于成品电机可触及的表面上来测量洞度.术语"温度计"不但包括膨胀式温度计,而且

也包括非埋置式热电偶和电阻式温度计,只要它们适用于测量用普通膨胀式温度计能触及到的各部位的温度.当膨胀式温度计用于测量有强交变或移动磁场的部位的温度时,应采用酒精温度计而不采用水银温度计.

7.6绕组温度的确定

7.6.1方法的选择

通常,测量电机绕组温度应采用7.5.1所述的电阻法,(同时参见7. 6. 2. 3-3) ,

对额定输出为5 000 kW(或kVA)及以上交流电机的定子绕组,应采用埋置检温计法.

对额定输出为5 ooo kW(或kVA)以下但在200 kW(或kVA)以上的交流电机,除非另有规定,制

造厂应选用电阻法或埋置检温计法.

对额定输出为200 kW(或kVA)及以下的交流电机,除非另有规定,制造厂应选用电阻法的直接测

量法或叠加法(同时参见下文).

对额定输出600 W(或VA)及以下的电机,当绕组为非均布或因必要的接线而过份复杂时,可用温

度计测量电机温升.温升限值应符合表6的规定.

下列情况认可用温度计法:

a)当不能用电阻法确定温升时,例如带有低电阻的换向线圈和补偿绕组以及一般属于低电阻的绕

组,特别是接头和接触电阻占总电阻相当大比例的绕组;

b)旋转或静止的单层绕组;

c)批量生产的电机在常规试验时;

d)如用户希望除电阻法或埋置检温计法测量值外,还希望得到温度计法读数.

对每槽只有一个线圈边的交流定子绕组,应采用电阻法而不采用埋置检温计法.

注:为了校核这种绕组在运行时的温度在格底埋I检温计的意义不大,因为它主要显示铁心温度.在线圈和槽楔

间埋置检温计将能测得更接近于绕组的温度,因此适合于校核之用.该部位的温度可能较低,在该部位所测得

的温度与电阻法测得的温度之间的关系,应通过热试验来确定.

对每槽只有一个线圈边的其他绕组及线圈端部,不能采用埋置检温计法来证实是否符合本标准要

求. 对带换向器的电枢绕组和所有磁场绕组(圆柱形转子同步电机磁场绕组除外),允许采用电阻法和温度计法,优先采用电阻法.对具有一层以上的直流电机静止磁场绕组,容许采用埋置检温计法.

了. 6.2电阻法

7.6.2门测量

应采用下述任一种方法测量.

7.6.2.1.1直接测量

使用合适量程的仪表,在试验开始和结束时直接测量.

7.6.2.1.2用直流电流/电压测量

对直流绕组:使用合适量程的仪表,测量通过绕组的电流和绕组两端电压.

对交流绕组:在断能状态下将直流电流引人绕组.

7.6.2.1.3叠加法

按IEC 60279,在不中断交流负载电流的情况下,在负载电流上叠加一微弱直流测量电流.

关于发烧的一些知识-医学-精选

关于发烧的一些知识 一、免疫系统及其三大功能 免疫系统:是由免疫器官、免疫活细胞和免疫分子组成的,它们共同担负起捍卫人体健康的责任。人体的免疫系统是机体保护自身的防御性组织。 免疫系统功能:人们一般认为医学上谈的免疫就是大家俗称的“抵抗力”,其实不然,免疫应该包括防御、自身稳定、免疫监视三大功能。 目前,一些专家认为:孩子出生时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均以相当完善,但是为什么出现越小的孩子表现出的免疫能力越低呢?主要是免疫系统没有经验,因为没有机会接触抗原,所以不能建立免疫记忆的应答。 免疫力是在机体与各种致病因子的不断斗争过程中形成并逐渐加强的。 所以家长须清醒地认识到:婴幼儿阶段的孩子容易生病是很正常的事,没必要过于紧张。机体只有在不断与疾病抗争的过程中,免疫系统得到了锻炼(获得经验),才能真正发育成熟,机体的免疫力就会增强。只要人的免疫系统正常运作,人就不会生病,即使有了小病也会很快康复的。 二、发烧的真相(摘自曾志峰博客) 很多人认为发烧就是疾病本身,只要能够降温退烧,就代表病已经好了。所以坊间流行各种各样的退烧方法,也有各种各样的退烧药物。 其实,如果不是连续几周体温超过40°C以上的话,我们不需要太过于害怕发烧。因为发烧能够提高人体免疫系统的抵御能力,从而帮助身体对抗感染或者其他疾病。 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发烧是如何激活免疫反应的。 一旦发热温度到达38.5°C,血液中的免疫防御水平在6小时内会增加一倍。 很多人将38.5°C界定为是否用药退烧的一个临界点。其实38.5°C对于身体来说才是刚刚开始,如果一达到38.5°C就退烧的话,会让身体很多的工作半途而废。所以欧洲许多医学工作者建议将用药退烧的临界点设在40.5°C。在保证身体水分充足且情志清楚的前提下,不要急着退烧。 回到发烧如何激活免疫反应的话题中来,看看发烧时身体里面会发生什么事

电机绕组温度与温升的国家规定允许标准

电机绕组温度与温升的国家规定允许标准大家都知道衡量电机发热程度是用“温升”而不是用“温度”来衡 量的,当“温升”突然增大或超过最高工作温度时,说明电机已发生故障。下面就一些基本概念给出基本说明。 1 绝缘材料的绝缘等级 绝缘材料按耐热能力分为Y、A、E、B、F、H、C7个等级,其极限工作温度分别为90、105、120、130、155、180℃、及180℃以上。 所谓绝缘材料的极限工作温度,系指电机在设计预期寿命内,运行时绕组绝缘中最热点的温度。根据经验,A级材料在105℃、B级材料在130℃的情况下寿命可达10年,但在实际情况下环境温度和温升均不会长期达设计值,因此一般寿命在15~20年。如果运行温度长期超过材料的极限工作温度,则绝缘的老化加剧,寿命大大缩短。所以电机在运行中,温度是影响绕组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之一。 2 温升 温升是电机与环境的温度差,是由电机发热引起的。运行中的电机铁芯处在交变磁场中会产生铁损,绕组通电后会产生铜损,还有其它杂散损耗等。这些都会使电机温度升高。另一方面电机也会散热。当发热与散热相等时即达到平衡状态,温度不再上升而稳定在一个水平上。当发热增加或散热减少时就会破坏平

衡,使温度继续上升,扩大温差,则增加散热,在另一个较高的温度下达到新的平衡。但这时的温差即温升已比以前增大了,所以说温升是电机设计及运行中的一项重要指标,标志着电机的发热程度,在运行中,如电机温升突然增大,说明电机有故障,或风道阻塞或负荷太重。 3 温升与气温等因素的关系 对于正常运行的电机,理论上在额定负荷下其温升应与环境温度的高低无关,但实际上还是受环境温度等因素影响的。 (1) 当气温下降时,正常电机的温升会稍许减少。这是因为绕组电阻R下降,铜耗减少。温度每降1℃,R约降0.4%。 (2) 对自冷电机,环境温度每增10℃,则温升增加1.5~3℃。这是因为绕组铜损随气温上升而增加。所以气温变化对大型电机和封闭电机影响较大。 (3) 空气湿度每高10%,因导热改善,温升可降0.07~0.38℃,平均为0.19℃。 (4) 海拔以1 000 m为标准,每升100 m,温升增加温升极限值的1%。 4 极限工作温度与最高允许工作温度 通常说A级的极限工作温度为105℃,A级的最高允许工作温度是90℃。那么,极限工作温度与最高允许工作温度有何不同?其实,这与测量方法有关,不同的测量方法,其反映出的数值不同,含义也不一样。

电机常用计算公式和说明

电机电流计算: 对于交流电三相四线供电而言,线电压是380,相电压是220,线电压是根号3相电压 对于电动机而言一个绕组的电压就是相电压,导线的电压是线电压(指A相 B相 C相之间的电压,一个绕组的电流就是相电流,导线的电流是线电流 当电机星接时:线电流=相电流;线电压=根号3相电压。三个绕组的尾线相连接,电势为零,所以绕组的电压是220伏 当电机角接时:线电流=根号3相电流;线电压=相电压。绕组是直接接380的,导线的电流是两个绕组电流的矢量之和 功率计算公式 p=根号三UI乘功率因数是对的 用一个钳式电流表卡在A B C任意一个线上测到都是线电流 极对数与扭矩的关系 n=60f/p n: 电机转速 60: 60秒 f: 我国电流采用50Hz p: 电机极对数 1对极对数电机转速:3000转/分;2对极对数电机转速:60×50/2=1500转/分在输出功率不变的情况下,电机的极对数越多,电机的转速就越低,但它的扭矩就越大。所以在选用电机时,考虑负载需要多大的起动扭距。 异步电机的转速n=(60f/p)×(1-s),主要与频率和极数有关。 直流电机的转速与极数无关,他的转速主要与电枢的电压、磁通量、及电机的结构有关。n=(电机电压-电枢电流*电枢电阻)/(电机结构常数*磁通)。 扭矩公式 T=9550*P输出功率/N转速 导线电阻计算公式: 铜线的电阻率ρ=0.0172, R=ρ×L/S (L=导线长度,单位:米,S=导线截面,单位:m㎡) 磁通量的计算公式: B为磁感应强度,S为面积。已知高斯磁场定律为:Φ=BS 磁场强度的计算公式:H = N × I / Le 式中:H为磁场强度,单位为A/m;N为励磁线圈的匝数;I为励磁电流(测量值),单位位A;Le为测试样品的有效磁路长度,单位为m。 磁感应强度计算公式:B = Φ/ (N × Ae)B=F/IL u磁导率 pi=3.14 B=uI/2R 式中:B为磁感应强度,单位为Wb/m^2;Φ为感应磁通(测量值),单位为Wb;N为感应线圈的匝数;Ae为测试样品的有效截面积,单位为m^2。 感应电动势 1)E=nΔΦ/Δt(普适公式){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感应电动势(V),n:感应线圈匝数,ΔΦ/Δt:磁通量的变化率} 磁通量变化率=磁通量变化量/时间磁通量变化量=变化后的磁通量-变化前的磁通量 2)E=BLV垂(切割磁感线运动){L:有效长度(m)} 3)Em=nBSω(交流发电机最大的感应电动势){Em:感应电动势峰值} 4)E=BL2ω/2(导体一端固定以ω旋转切割){ω:角速度(rad/s),V:速度(m/s)}

发热的定义

发热的定义:当感染性或非感染性因素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出现功能障碍而使体温超出正常范围,称为发热。 发热的过程:上升期(产热﹥散热):由于皮肤血管收缩,皮温下降表现皮肤苍白,无汗,畏寒;高热持续期(产热=散热):皮肤潮红而灼热,呼吸及心率加快;退热期(产热﹤散热):大量出汗,皮肤温度降低。 发热程度可分为(以口温为标准): 1.低热:37.3~38.0℃,多见于活动性肺结核、风湿热; 2.中等热:38.1~39.0 ℃,多见于急性感染; 3.高热:39.1~41.0℃,见急性感染; 4.过高热:41℃以上,如中暑。 据体温变化常见热型分为: 1、稽留热:体温高达39℃以上,波动幅度<1℃。见于伤寒、肺炎。 2、间歇热:体温骤升至39℃以上,而后降至正常以下,经一个间歇后,再规律地交叉出现,见疟疾。 3、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于2~3℃,而最低温度始终高于正常。见败血症。 4、不规则热:一日间体温变化极不规则,且持续时间不定。见于流感、肿瘤病人发热。人体最高耐受热约40.6~41.4℃,高达43℃则极少存活。 护士对发热病人应采取的护理措施: (一)观察:应注意对高热病人体温的监测,同时密切观察其他生命体征,如有异常情况,应二)降温: (1)物理降温: 1、擦浴法(温水擦浴或酒精擦浴); 2、冷袋和冰帽降温法; 3、冷盐水灌肠法; 5、医用冰毯降温法; (注意事项:对有出血倾向皮疹、皮下出血点及伴有皮肤性损害的病人禁用酒精擦浴,特别是白血病患者,以免加重出血症状。采取降温措施30分后测量体温,同时要密切观察病人血压、脉搏、呼吸及神态变化。使用冰块降温的病人要经常更换部位,防止冻伤。应用医用冰毯降温的病人,体温探头应放在直肠或腋中线与腋后线中间为宜。)(2)针灸降温:可针刺大椎、合谷、曲池、尺泽、外关节等穴位; (3)药物降温:如吲哚美辛; 立即通知(三)口腔护理:长期发热病人,唾液分泌减少,口腔内食物残渣易于发酵、促进细菌繁殖,同时由于机体抵抗力低下及维生素缺乏,易于引起口腔溃疡,应加强口腔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四)皮肤护理:高热病人由于新陈代谢率增快,消耗大而进食少,体质虚弱,应卧床体息减少活动。在退热过程中往往大量出汗,及时擦干汗液并更衣以防感冒。应勤换内衣裤,加强皮肤护理,防褥疮发生。 (五)高热病人体温骤降时,常伴有大量出汗,以致造成体液大量丢失,年老体弱及心血管病人极易出现血压下降、脉搏细速,四肢冰冷等虚脱或体克表现,应密切观察,注意保暖,一旦出现上述情况,应立即配合医生及时处理,不恰当地使用退热剂,可出现类似情况,应慎用。

解析国标图集_常用电机控制电路图_

BUILDING ELECTRICITY 2011年 第期 Jun.2011Vol.30No.6 6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课题名称:村镇小康住宅规划设计成套技术研究(课题任务书编号:2006BAJ04A01),子课 题名称:村镇住宅设备与设施设计技术集成及软件开发(子课题任务书编号:2006BAJ04A01-3)。Xu Lingxian Sun Lan (China Institute of Building Standard Design &Research ,Beijing 100048,China ) 徐玲献 孙 兰(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北京市 100048) Explanation and Analysis of National Standardization Collective Drawings Control Circuit Diagrams of Common Electric Machines * 解析国标图集《常用电机控制电路图》摘 要 对多年来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10D303-2~3《常用电机控制电路图》(2010年合订本,已修编出版发行)使用中遇到的疑问进行汇总、解析,以加深读者对10D303-2~3的理解。 关键词信号灯端子标志消防控制室的监控消防风机消防水泵 过负荷 水源水池水位 双 速风机 0引言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10D303-2~3《常用电 机控制电路图》 (2010年合订本) (以下简称 10D303)适用于民用及一般工业建筑内3/N /PE ~220/380V 50Hz 系统中常用风机和水泵的控制,是对99D303-2《常用风机控制电路图》和01D303-3《常用水泵控制电路图》的修编。根据现行的国家标 准,对图集中涉及到的项目分类代码和图形符号进行了修改,并在原图集方案的基础上,增加了两用单速风机、平时用双速风机、射流风机联动排风机及冷冻(冷却)水泵控制电路图。根据节能环保的要求,增加了YDT 型双速风机的控制方案。并根据电气产品的发展,增加了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CPS )和电机控制器的控制方案,供设计人员直接选用。 10D303从立项调研、修编到送印,历经两年多的时间,期间收到了不少反馈意见和建议,为图集的编制提供了宝贵的建议,在此答谢。 《常用电机控制电路图》 (2002年合订本)发行 十余年中一直受到读者青睐,使用者涉及设计、生产和建造等多领域,通过国标热线和其他途径咨询问题的读者很多。问题中除风机和水泵的控制电路外,经常牵涉到现行的国家标准、制图要求和电气设计技术等多方面的内容,有些问题无法通过修编图集 10D303直接解决,因此借助《建筑电气》平台,把《常用电机控制电路图》经常咨询的问题归纳汇总、解析,以利于读者更好使用和理解10D303图集。 1有关国家标准、规范和制图要求的问题 1.1指示器(信号灯)和操作器(按钮)的颜色 标识 10D303中有关信号灯和按钮的颜色标识是依据国家标准GB /T 4025-2003/IEC 60073:1996《人-机界面标志标识的基本和安全规则 指示器和 作者信息 徐玲献,女,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主任工程师。 孙兰,女,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院副总工程师。 Abstract The collective drawings of national building standard design 10D303-2~3Control Circuit Diagrams of Common Electric Machines (2010bound volume )has been revised and published.This paper summarizes and analyzes the questions encountered during use over the years so as to deepen the readers 'understanding of the collective drawings. Key words Signal light Terminal symbol Fire control room monitoring Fire fan Fire pump Overload Water level of the water tank of water source Two -speed fans * 34 330

电机温度标准

GB3215-82 4.4.1 泵工作期间,轴承最高温度不超过80 JB/T5294-91 3.2.9.2 轴承温升不得超过环境温度40,最高温度不得超过80 JB/T6439-92 4.3.3 泵在规定工况下运转时,内装式轴承处外表面温度不应高出输送介质温度20,最高温度不高于80。外装式轴承处外表面温升不应高处环境温度40。最高温度不高于80 JB/T7255-94 5.15.3 轴承的使用温度。轴承温升不得超过环境温度35,最高温度不得超过75 JB/T7743-95 7.16.4 轴承温升不得超过环境温度40,最高温度不得超过80 JB/T8644-1997 4.14 轴承温升不得超过环境温度35,最高温度不得超过80 规定是这样,但是各个制造厂由于制造工艺不同可能会有点细微差别,但是不会太大的 没什么感觉30度 有暖意40以下 明显知道发热45度以下 能长久触摸并无困难50度 能长久触摸极限或只能触摸10秒55度 触摸3秒60度 触摸至感觉热后必须马上缩手70度 不敢再次触摸70以上 个人经验感觉 通常我们衡量电机发热程度是采用“温升”而不是用“温度”,当“温升”突然增大或超过最高工

作温度时,说明电机已发生故障。下面就一些基本概念进行讨论。 1 绝缘材料的绝缘等级 绝缘材料按耐热能力分为Y、A、E、B、F、H、C 7个等级,其极限工作温度分别为90、105、120、130、155、180℃、及180℃以上。 所谓绝缘材料的极限工作温度,系指电机在设计预期寿命内,运行时绕组绝缘中最热点的温度。根据经验,A级材料在105℃、B级材料在130℃的情况下寿命可达10年,但在实际情况下环境温度和温升均不会长期达设计值,因此一般寿命在15~20年。如果运行温度长期超过材料的极限工作温度,则绝缘的老化加剧,寿命大大缩短。所以电机在运行中,温度是寿命的主要因素之一。 2 温升 温升是电机与环境的温度差,是由电机发热引起的。运行中的电机铁芯处在交变磁场中会产生铁损,绕组通电后会产生铜损,还有其它杂散损耗等。这些都会使电机温度升高。另一方面电机也会散热。当发热与散热相等时即达到平衡状态,温度不再上升而稳定在一个水平上。当发热增加或散热减少时就会破坏平衡,使温度继续上升,扩大温差,则增加散热,在另一个较高的温度下达到新的平衡。但这时的温差即温升已比以前增大了,所以说温升是电机设计及运行中的一项重要指标,标志着电机的发热程度,在运行中,如电机温升突然增大,说明电机有故障,或风道阻塞或负荷太重。 3 温升与气温等因素的关系 对于正常运行的电机,理论上在额定负荷下其温升应与环境温度的高低无关,但实际上还是受环境温度等因素影响的。 (1) 当气温下降时,正常电机的温升会稍许减少。这是因为绕组电阻r下降,铜耗减少。温度每降1℃,r约降0.4%。 (2) 对自冷电机,环境温度每增10℃,则温升增加1.5~3℃。这是因为绕组铜损随气温上升而增加。所以气温变化对大型电机和封闭电机影响较大。 (3) 空气湿度每高10%,因导热改善,温升可降0.07~0.38℃,平均为0.19℃。 (4) 海拔以1 000 m为标准,每升100 m,温升增加温升极限值的1%。 4 极限工作温度与最高允许工作温度 通常说a级的极限工作温度为105℃,a级的最高允许工作温度是90℃。那么,极限工作温度与最高允许工作温度有何不同?其实,这与测量方法有关,不同的测量方法,其反映出的数值不同,含义也不一样。 (1) 温度计法其测量结果反映的是绕组绝缘的局部表面温度。这个数字平均比绕组绝缘的实际最高温度即“最热点”低15℃左右。该法最简单,在中、小电机现场应用最广。 (2) 电阻法其测量结果反映的是整个绕组铜线温度的平均值。该数比实际最高温度按不同的绝缘等级降低5~15℃。该法是测出导体的冷态及热态电阻,按有关公式算出平均温升。 (3) 埋置温度计试验时将铜或铂电阻温度计或热电偶埋置在绕组、铁心或其它需要测量预期温度最高的部件里。其测量结果反映出测温元件接触处的温度。大型电机常采用此法来监视电机的运行温度。 各种测量方法所测量到的温度与实际最高温度都有一定差值,因此需将绝缘材料的“极限工作温度”减去此差值才是“最高允许工作温度”。 5 电机各部位的温度限度 (1) 与绕组接触的铁心温升(温度计法)应不超过所接触的绕组绝缘的温升限度(电阻法),即A级为60℃,E级为75℃,B级为80℃,F级为100℃,H级为125℃。 (2) 滚动轴承温度应不超过95℃,滑动轴承的温度应不超过80℃。因温度太高会使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电机振动测定方法GB 本标准适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电机振动测定方法 GB 2807-81 本标准适用于轴中心"为45毫米至630毫米,转速为600转/分至3600转/分的单台电机,在稳态运行时振动速度(有效值)的测定。 本标准不适用于已安装在使用地点的电机,水轮发电机和微型驱动(直流、同步)电机、微型控制电机。 *对立式电机为电机直径的一半。 1. 测量仪器 1.1 仪器要求:振动速度的测量仪器应符合下列要求: (1)频率响应范围应为10赫兹至1000赫兹(或1000赫兹以上)。在此频率范围内的相对灵敏度以80&127;赫兹的相对灵敏度为基准,其他频率的相对灵敏度应在基准灵敏度的+1 0%至-20%的以内。 (2)测量误差应小于±10%。 1.2 仪器的检定:测量仪器应按有关标准规定定期检定。 2.电机的安装要求 2.1 弹性安装 对轴中心高"为400毫米及以下的电机,应采用弹性安装。此时,弹性悬吊系统的拉伸量或弹性支撑系统的压缩量(&)应符合下式的要求: 式中:&--电机安装后弹性系统的实际变形量,毫米;

n--电机的转速,rpm; K--弹性材料线性系数,对乳胶海绵K=0.4; Z--弹性系统被压缩前的自由高度,毫米。 为保证弹性垫受压均匀,被试电机应先置于有足够刚性的过渡板(如硬塑板、层压板)上,然后再置于弹性垫上。电机底脚平面与水平面的轴向倾斜角应不大于5°。弹性支撑系统的总重应不超过电机重量的1/10。 当刚性过渡板会产生附加振动时,允许将电机直接置于弹性垫上。 *对立式电机为电机直径的一半。 2.2 刚性安装 对轴中心高"超过400毫米的电机,应采用刚性安装,此时安装平台、基础和地基三者应刚性联结,如基础有隔振措施或与地基无刚性联结,则基础和安装平台的总重量应大于被试电机重量的10倍,安装平台和基础应不产生附加振动或电机共振。在安装平台上测得的振动速度有效值应小于被测电机 国家标准总局发布 1982年7月1日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机械工业部提出 一机部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 一机部广州电器科学研究所 哈尔滨大电机研究所起草 最大振动速度有效值的10%。 注:*对立式电机为电机直径的一半。 3.电机在测定时的运行状态

电机功率计算公式

电机功率计算公式 选用的电机功率:N=(Q/3600)*P/(1000*η)*K 其中风量Q单位为m3/h,全压P单位为Pa,功率N单位为kW,η风机全压效率(按风机相关标准,全压效率不得低于0.7,实际估算效率可取小些,也可以取0.6,小风机取小值,大风机取大值),K为电机容量系数,参见下表。 1、离心风机 2、轴流风机:1.05-1.1,小功率取大值,大功率取小值。 选用的电机功率N=(Q/3600)*P/(1000*η)*K 风机的功率P(KW)计算公式为P=Q*p/(3600*1000*η0* η1) Q—风量,m3/h; p—风机的全风压,Pa; η0—风机的内效率,一般取0.75~0.85,小风机取低值、大风机取

高值。 η1—机械效率: 1、风机与电机直联取1; 2、联轴器联接取0.95~0.98; 3、用三角皮带联接取0.9~0.95; 4、用平皮带传动取0.85。 如何计算电机的电流: I=(电机功率/电压)*c 功率单位为KW 电压单位:KV C:0.76(功率因数0.85和功率效率0.9乘积)

解释一下风机轴功率计算公式:N=QP/1000*3600*0.8*0.98 Q是流量,单位为m3/h,p是全风压,单位为Pa(N/m2)。 注意:功率的基本单位是W,在动力学中,W=N.m/s。 QP的单位为N.m/h=W*3600。 风机轴功率一般用kW表示。 1000是将W换算为kW。 3600将小时换算为秒。 上述计算获取的是风机本身的输出功率,风机轴功率是指风机的输入功率,也等于电机的输出功率。风机输出功率除以转换效率就是风机的轴功率。 0.8是风机内效率估计值。 0.98是机械效率估计值。

电机温度标准

电机温度标准 1、泵工作期间,轴承最高温度不超过80 2、轴承温升不得超过环境温度40,最高温度不得超过80 3、泵在规定工况下运转时,内装式轴承处外表面温度不应高出输送介质温度20,最高温度不高于80。外装式轴承处外表面温升不应高处环境温度40。最高温度不高于80 4、轴承的使用温度。轴承温升不得超过环境温度35,最高温度不得超过75 5、轴承温升不得超过环境温度40,最高温度不得超过80 6、轴承温升不得超过环境温度35,最高温度不得超过80 规定是这样,但是各个制造厂由于制造工艺不同可能会有点细微差别,但是不会太大的 没什么感觉 30度 有暖意 40以下 明显知道发热 45度以下 能长久触摸并无困难 50度 能长久触摸极限或只能触摸10秒 55度 触摸3秒 60度 触摸至感觉热后必须马上缩手 70度 不敢再次触摸 70以上个人经验感觉 通常我们衡量电机发热程度是采用“温升”而不是用“温度”,当“温升”突然增大或超过最高工作温度时,说明电机已发生故障。下面就

一些基本概念进行讨论。 1 、绝缘材料的绝缘等级绝缘材料按耐热能力分为Y、A、E、B、F、 H、C 7个等级,其极限工作温度分别为90、105、120、130、155、180℃、及180℃以上。所谓绝缘材料的极限工作温度,系指电机在设计预期寿命内,运行时绕组绝缘中最热点的温度。根据经验,A 级材料在105℃、B级材料在130℃的情况下寿命可达10年,但在实际情况下环境温度和温升均不会长期达设计值,因此一般寿命在15~20年。如果运行温度长期超过材料的极限工作温度,则绝缘的老化加剧,寿命大大缩短。所以电机在运行中,温度是寿命的主要因素之一。 2 、温升 温升是电机与环境的温度差,是由电机发热引起的。运行中的电机铁芯处在交变磁场中会产生铁损,绕组通电后会产生铜损,还有其它杂散损耗等。这些都会使电机温度升高。另一方面电机也会散热。当发热与散热相等时即达到平衡状态,温度不再上升而稳定在一个水平上。当发热增加或散热减少时就会破坏平衡,使温度继续上升,扩大温差,则增加散热,在另一个较高的温度下达到新的平衡。但这时的温差即温升已比以前增大了,所以说温升是电机设计及运行中的一项重要指标,标志着电机的发热程度,在运行中,如电机温升突然增大,说明电机有故障,或风道阻塞或负荷太重。 3 、温升与气温等因素的关系对于正常运行的电机,理论上在额定负荷下其温升应与环境温度的高低无关,但实际上还是受环境温度等

电机常用计算公式及说明

电机常用计算公式及说 明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电机电流计算: 对于交流电三相四线供电而言,线电压是380,相电压是220,线电压是根号3相电压 对于电动机而言一个绕组的电压就是相电压,导线的电压是线电压(指A相B相 C相之间的电压,一个绕组的电流就是相电流,导线的电流是线电流当电机星接时:线电流=相电流;线电压=根号3相电压。三个绕组的尾线相连接,电势为零,所以绕组的电压是220伏 当电机角接时:线电流=根号3相电流;线电压=相电压。绕组是直接接380的,导线的电流是两个绕组电流的矢量之和 功率计算公式 p=根号三UI乘功率因数是对的 用一个钳式电流表卡在A B C任意一个线上测到都是线电流 极对数与扭矩的关系 n=60f/p n: 电机转速 60: 60秒 f: 我国电流采用50Hz p: 电机极对数 1对极对数电机转速:3000转/分;2对极对数电机转速: 60×50/2=1500转/分 在输出功率不变的情况下,电机的极对数越多,电机的转速就越低,但它的扭矩就越大。所以在选用电机时,考虑负载需要多大的起动扭距。 异步电机的转速n=(60f/p)×(1-s),主要与频率和极数有关。 直流电机的转速与极数无关,他的转速主要与电枢的电压、磁通量、及电机的结构有关。n=(电机电压-电枢电流*电枢电阻)/(电机结构常数*磁通)。 扭矩公式

T=9550*P输出功率/N转速 导线电阻计算公式: 铜线的电阻率ρ=, R=ρ×L/S (L=导线长度,单位:米,S=导线截面,单位:m㎡) 磁通量的计算公式: B为磁感应强度,S为面积。已知磁场定律为:Φ=BS 磁场强度的计算公式:H = N × I / Le 式中:H为磁场强度,单位为A/m;N为励磁线圈的匝数;I为励磁电流(测量值),单位位A;Le为测试样品的有效磁路长度,单位为m。 磁感应强度计算公式:B = Φ/ (N × Ae)B=F/IL u磁导率 pi= B=uI/2R 式中:B为磁感应强度,单位为Wb/m^2;Φ为感应磁通(测量值),单位为Wb;N为感应线圈的匝数;Ae为测试样品的有效截面积,单位为m^2。 感应电动势 1)E=nΔΦ/Δt(普适公式){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感应电动势(V),n:感应线圈匝数,ΔΦ/Δt:磁通量的变化率} 变化率=磁通量变化量/时间磁通量变化量=变化后的磁通量-变化前的磁通量 2)E=BLV垂(切割磁感线运动){L:有效长度(m)} 3)Em=nBSω(交流发电机最大的感应电动势){Em:感应电动势峰值} 4)E=BL2ω/2(导体一端固定以ω旋转切割){ω:角速度(rad/s),V:速度(m /s)} 三相的计算公式: P=×U×I×cosφ

电动机振动标准

1毫米=1000μm(微米)=100丝 一毫米等于100丝啊辅机振动是用转速分类的,一般1500转以上的不大于5丝,1500到1000转的不大于8.25丝,750到1000转的不大于10丝,750转以下的不大于12.5丝。大致如此。 振动的范围是由各厂自己定还是有国标?生产厂家应该是根据国标来做的吧,可是我们厂的标准为什么和二楼的不同呢?我厂的是30005;15008.5;100010;75012 3000rpm的转机振动不超过6丝,0.05mm=50微米 1500rpm的转机振动不超过10丝,0.085mm=85微米 1000rpm的转机振动不超过13丝,0.100mm=100微米 750rpm的转机振动不超过16丝。0.12mm=120微米 我厂的是7500rpm,40um.3000rpm,50um.1500rpm,85um.1000rpm,100um.小于750rpm,120um. 振动的测量一般测量其振动的峰峰值(即是振动的位移量),单位mm(或者是um,1mm=1000um=100丝) 一般,我们编写电厂运行和检修规程时,设备振动标准目前抄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5011-92《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汽轮机组篇)》(1992-06-23发布 1993-10-01实 施)。 1)水泵和一般附属机械见第9.2.13条的表9.2.13“附属机械轴承振动(双振幅)标准”

2)汽轮机发电机组: 9.9.3 汽轮机从开始冲动转子至达到额定转速,一般应按下列规定执行: (8)汽轮机在启动过程中如发生异常振动,以及大型机组低于一阶临界转速时轴承双振幅振动值超过0.04mm时,应立即紧急停机,进行连续盘车,测量大轴晃动的变化,并找出原因,禁止 降速暖机。 (9)汽轮发电机组通过临界转速时应平稳迅速,各轴承的振动值应符合制造厂规定,一般双振 幅不应超过0.10mm,不得任意硬闯临界转速。 (10)汽轮机稳定在额定转速时,各轴承的振动值不得超过制造厂的规定,主轴承的双振幅值应不大于0.03mm;如机组具备符合要求的测轴颈振动装置,则应以轴振为准,引进型机组的轴振值应不大于制造厂的规定(一般为0.125mm报警,0.254mm跳闸),其它国产机组制造厂无规定时,可参照附录N执行,由于各轴承刚度不一样,各轴承振动与轴振无一定比例关系。 9.9.6 汽轮机超速试验应按下列规定执行: (9)严密监视汽轮机转速及各轴承的振动,当任一轴承的振动值较正常运行值突增0.03mm以上 时,应立即紧急停机。 9.9.7 汽轮机组试运行时存在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得进行超速试验: (2)在额定转速下任一轴承的振动异常时; 9.12.4 汽轮发电机组在带负荷运行时,机组的振动值应符合下列要求: (1)额定转速为3000 r/min的汽轮发电机组,在带负荷试运行时,各主轴承或轴的双振幅振动 值可按本篇第9.9.3条的有关规定执行; (2)发电机和励磁机轴承的轴向振动以不大于0.05mm为宜,超过此值时应研究处理。

电机计算公式

电机的相关计算公式1:反电势常数计算 反电势常数V pp 表示相正弦波的峰峰值 T 表示一个正弦波的周期 2P表示极对数 ∏表示常数3.1415926 电机行程1对极,才有一个 正弦波 直线电机 (V rms /m/s) (V pp ÷(2*SQRT(2))÷(2倍极距÷T) 旋转电机 (V rms /rad/s) (V pp ÷(2*SQRT(2))÷(2*(2∏÷2P)÷T) 2:电机功率P(KW),转矩T(N.M),转速n(转/分), 角速度w(rad/s), 角加速度β(rad/s2),转动惯量J之间的关系 公式备注 功率 P=1.732×U×I×cosφ电机转速:n=60f/p,p为电机极对数:电机 转矩在50Hz以下时,是与频率成正比变化 的;当频率f达到50Hz时,电机达到最大 输出功率,即额定功率;如果频率f在50Hz 以后再继续增加,则输出转矩与频率成反比 变化,因为它的输出功率就是那么大了,你 还要继续增加频率f,那么套入上面的计算 式分析,转矩则明显会减小。 P=n*T/9550 P=T *w P=F *V 转矩T=J * β

线速度V= w * r / V=2πr * n 3:直流法相电流有效值的计算 i a i b ic 两相等效三相计算:(驱动器跑电流环只有两相电流) P2=2i22R 等效P3=3i32R P2= P3 2i22R = 3i32R i2= √(3/2) i3 4:数字换向信号和反电势之间的关系 u,v和w信号用来给转子做初始定位,这三个脉冲互差120°方波信号类似直流无刷电机位置传感器HALL的输出信号,在一个电角度周期,三个信号的输出

发热的概念及一般处理

医学术语,又称发烧。由于致热原的作用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超过0.5℃),称为发热。每个人的正常体温略有不同,而且受许多因素(时间、季节、环境、月经等)的影响。因此判定是否发热,最好是和自己平时同样条件下的体温相比较。如不知自己原来的体温,则腋窝体温(检测10分钟)超过37.4℃可定为发热。引起发热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是感染(包括各种细菌感染,病毒感染,支原体感染等),其次是结缔组织病(即胶原病)、恶性肿瘤等。发热对人体有利也有害。发热时人体免疫功能明显增强,这有利于清除病原体和促进疾病的痊愈。而且发热也是疾病的一个标志,因此,体温不太高时不必用抗生药(如青霉素),可以选用适量解热镇痛药物(如阿司匹林)。但如体温超过40℃(小儿超过39℃)则可能引起惊厥、昏迷,甚至严重后遗症。故应及时应用退热药。如出现抽搐等症状应遵照医嘱服用镇静药(特别是小儿)。热型及临床意义 【热型及临床意义】发热患者在不同时间测得的体温数值分别记录在体温单上,将各体温数值点连接起来成体温曲线,该曲线的不同形态(形状)称为热型 (fever-type)。不同的病因所致发热的热型也常不同。临床上常见的热型有以下几种。 1.稽留热(contimledfever)是指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h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常见于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及伤寒高热期(图1-4-1)。 2.弛张热(remittentfever)又称败血症热型。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h内波动范围超过2℃,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等(图1-4-2) 3.间歇热(intermittentfever)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间歇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常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图1-4-3)。 4.波状热(undulant fever)体温逐渐上升达39℃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常见于布氏杆菌病(图1-4-4)。 5.回归热(recurrentfever’)体温急剧上升至39°C或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后规律性交替一次。可见于回归热、霍奇金(Hodgkin)病等(图1-4-5)。 6.不规则热(irregularfever)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可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等(图1-4-6)。 不同的发热性疾病各具有相应的热型,根据热型的不同有助于发热病因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但必须注意:①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及时控制了感染,或因解热药或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可使某些疾病的特征性热型变得不典型或呈不规则热型;②热型也与个体反应的强弱有关,如老年人休克型肺炎时可仅有低热或无发热,而不具备肺炎的典型热型 发热标准以口腔温度为例,发热程度可划分为: 低热37.3~38℃(99.1~100.4F) 中等热38.1~39℃ (100.6~102.2F)

电机发热温度标准值

电机发热温度标准值 通常我们衡量电机发热程度是采用“温升”而不是用“温度”,当“温升”突然增大或超过最高工作温度时,说明电机已发生故障。下面就一些基本概念进行讨论。 1 绝缘材料的绝缘等级 绝缘材料按耐热能力分为Y、A、E、B、F、H、C 7个等级,其极限工作温度分别为90、105、120、130、155、180℃、及180℃以上。 所谓绝缘材料的极限工作温度,系指电机在设计预期寿命内,运行时绕组绝缘中最热点的温度。根据经验,A级材料在105℃、B级材料在130℃的情况下寿命可达10年,但在实际情况下环境温度和温升均不会长期达设计值,因此一般寿命在15~20年。如果运行温度长期超过材料的极限工作温度,则绝缘的老化加剧,寿命大大缩短。所以电机在运行中,温度是寿命的主要因素之一。 2 温升 温升是电机与环境的温度差,是由电机发热引起的。运行中的电机铁芯处在交变磁场中会产生铁损,绕组通电后会产生铜损,还有其它杂散损耗等。这些都会使电机温度升高。另一方面电机也会散热。当发热与散热相等时即达到平衡状态,温度不再上升而稳定在一个水平上。当发热增加或散热减少时就会破坏平衡,使温度继续上升,扩大温差,则增加散热,在另一个较高的温度下达到新的平衡。但这时的温差即温升已比以前增大了,所以说温升是电机设计及运行中的一项重要指标,标志着电机的发热程度,在运行中,如电机温升突然增大,说明电机有故障,或风道阻塞或负荷太重。 3 温升与气温等因素的关系 对于正常运行的电机,理论上在额定负荷下其温升应与环境温度的高低无关,但实际上还是受环境温度等因素影响的。 (1) 当气温下降时,正常电机的温升会稍许减少。这是因为绕组电阻r下降,铜耗减少。温度每降1℃,r约降0.4%。 (2)对自冷电机,环境温度每增10℃,则温升增加1.5~3℃。这是因为绕组铜损随气温上升而增加。所以气温变化对大型电机和封闭电机影响较大。 (3) 空气湿度每高10%,因导热改善,温升可降0.07~0.38℃,平均为0.19℃。 (4) 海拔以1 000 m为标准,每升100 m,温升增加温升极限值的1%。 4 极限工作温度与最高允许工作温度 通常说a级的极限工作温度为105℃,a级的最高允许工作温度是90℃。那么,极限工作温度与最高允许工作温度有何不同?其实,这与测量方法有关,不同的测量方法,其反映出的数值不同,含义也不一样。 (1) 温度计法其测量结果反映的是绕组绝缘的局部表面温度。这个数字平均比绕组绝缘的实际最高温度即“最热点”低15℃左右。该法最简单,在中、小电机现场应用最广。 (2) 电阻法其测量结果反映的是整个绕组铜线温度的平均值。该数比实际最高温度按不同的绝缘等级降低5~15℃。该法是测出导体的冷态及热态电阻,按有关公式算出平均温升。 (3) 埋置温度计试验时将铜或铂电阻温度计或热电偶埋置在绕组、铁心或其它需要测量预期温度最高的部件里。其测量结果反映出测温元件接触处的温度。大型电机常采用此法来监视电机的运行温度。 各种测量方法所测量到的温度与实际最高温度都有一定差值,因此需将绝缘材料的“极限工作温度”减去此差值才是“最高允许工作温度”。

解析国标图集10D303《常用电机控制电路图——专业技术要求

解析国标图集10D303《常用电机控制电路图——专业技术 要求 【图集解析】 解析国标图集10D303《常用电机控制电路图》 ——专业技术要求 在JGJ 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中强制性条文第7.6.4条规定:“配电线路的过负荷保护,应在过负荷电流引起的导体温升对导体的绝缘、接头、端子或导体周围的物质造成损害前切断负荷电流。对于突然断电比过负荷造成的损失更大的线路,该线路的过负荷保护应作用于信号而不应切断电路。” 从第7.6.4条可以看出,针对10D303中的消防风机(消防排烟风机、加压送风机等)和消防水泵(消火栓用消防泵、自动喷洒用消防泵和消防稳压泵),过负荷保护应作用于信号而不应作用于切断电路。 1 消防风机过负荷保护只报警不跳闸的实现 图8为两用单速风机(平时和消防均使用的风机,风机不可调速)电路图 (10D303第21、22页)XKDF-1。从图8控制原理中可以看出,风机手动控制和平时DDC自动控制,热继电器常闭触点BB参与控制,风机过负荷后,热继电器常闭触点BB断开,接触器QAC线圈失电,主回路接触器QAC主动合触点断开,切断了风机主电路。而在消防状态下,无论由消防联动(模块)控制KA1,还是由消防控制室手动旋转开关“SF” 应急控制,热继电器常闭触点BB不参与控制,控制回路躲过热继电器常闭触点BB,风机过负荷,不会使接触器QAC线圈失电,不切断风机主电路。但风机过负荷时,热继电器常开触点BB闭合,会使声光报警(黄色信号灯PGY点亮,蜂鸣器PB报警)。因此在消防状态下,实现了风机过负荷只作用于信号而不作用于切断电路。图中声响报警可以通过复位按钮“ SR ”解除。

电机效率计算公式

有功功率又叫平均功率。交流电的瞬时功率不是一个恒定值,功率在一个周期内的平均值叫做有功功率,它是指在电路中电阻部分所消耗的功率,对电动机来说是指它的出力,以字母P表示,单位为千瓦(kW)。 无功功率:在具有电感(或电容)的电路里,电感(或电容)在半周期的时间里把电源的能量变成磁场(或电场)的能量贮存起来,在另外半周期的时间里又把贮存的磁场(或电场)能量送还给电源。它们只是与电源进行能量交换,并没有真正消耗能量。我们把与电源交换能量的振幅值叫做无功功率,以字母Q表示,单位干乏(kvar)。 视在功率:在具有电阻和电抗的电路内,电压与电流的乘积叫视在功率,以字母S或符号 Ps表示,单位为千伏安(kVA)。 泵效率=流量*扬程(102*3.6)/轴功率 流量单位:M3/H 扬程单位:M 电机效率=轴功率/视在功率 视在功率包含有功功率与无功功率 视在功率=实际电压*实际电流*功率因数*根号3(根号3=1.732) 功率因数=额定功率/额定电流*额定电压*根号3 电机效率一般是估算:20KW-60KW 电机效率为 1/1.15=0.87 60KW以上电机效率为 0.9左右 由此可算出轴功率 水泵效率=水功率/轴功率 水泵效率=(实际流量*实际扬程*9.81*介质比重/3600)/轴功率 功率因数是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比值,即cosΦ=P/S 水泵轴功率计算公式2009-12-07 10:13:58| 分类:污水处理|字号订阅 1)离心泵流量×扬程×9.81×介质比重÷3600÷泵效率流量单位:立方/小时,扬程单位:米P=2.73HQ/Η, 其中H为扬程,单位M,Q为流量,单位为M3/H,Η为泵的效率.P为轴功率,单位KW. 也就是泵的轴功率P=ΡGQH/1000Η(KW),其中的Ρ=1000KG/M3,G=9.8 比重的单位为KG/M3,流量的单位为M3/H,扬程的单位为M,1KG=9.8牛顿则P=比重*流量*扬程*9.8牛顿/KG =KG/M3*M3/H*M*9.8牛顿/KG =9.8牛顿*M/3600秒=牛顿*M/367秒=瓦/367 上面推导是单位的由来,上式是水功率的计算,轴功率再除以

发烧标准判定

发烧标准判定(卫生署疾病管制局提供) 口温:发烧标准摄氏37.5度 耳温:发烧标准摄氏38度 额温:发烧标准摄氏37度 腋温:发烧标准摄氏37度 肛温:发烧标准摄氏38度 发现自己发烧,先不要紧张,应先谘询医师或打177谘询专线,依照医师指示在家休息或到医院发烧筛检站就医. 最近曾去过中,港,澳或其他SARS曾流行地区,应做好自主健康管理,早晚量两次体温,一旦出现发烧症状应联络卫生单位协助就医,并告知旅游史及接触史. 体温量测标准步骤2003.11.24 正常范围 测量时间 测量步骤 注意事项 耳温 35.7℃~37.9℃ 1-15秒 1.按电源钮,确定「预备标志」已经显示.按下滑板按钮,探头伸出并自动套上胶套,检查胶套有否破损,无破损则於30秒内测完体温. 2.三岁以内:要把耳朵向下向后拉,再将耳温枪测温头置入耳朵内.三岁以上(含大人):要把耳朵向上拉并往后拉.将探头置入耳道密合,按著测温钮,持续一秒钟,听到单一长音「哔」声放开,完成体温测量. 3.取出耳温枪,将滑板快速退回,胶套自动脱离探头,读取温度. 1.注意耳垢清洁,才能准确测量. 2.耳温枪使用后,胶套丢弃不重复使用,以避免交互感染. 3.测得的体温如果不到35℃,则可能是耳温枪使用不当所致. 额温 35.0℃~37.0℃ 1-15秒

必须先做室温校正,即根据额温枪所附说明换算成中心温度. 2.测量者必须在休息状态下,额头保持乾燥. 3.将额温计置於额头前2-5公分左右,按压按钮测量,直至颜色改变或显现温度数据. 正常温度标准随不同厂牌而异. 室温,运动后或额头是否乾燥会影响测量的准确性. 备注: 勿将额温枪的红外线光点接触到受检者的眼睛. 口温 35.5℃~37.4℃ 3-5分钟,7分钟最佳. 使用前要先将温度计度数甩到35℃以下. 将体温计(片)置於舌下(含住即可,不可用力咬及说话). 3.体温计至少量3-5分钟,体温片量2分钟. 4.取出体温计,读取温度数据后,以卫生纸擦拭乾净,再以酒精棉片消毒(以旋转方式自尾端擦至水银端).体温片取出后静待10秒,读取度数后,丢弃. 1.婴幼儿,呼吸困难,意识不清者,有痉挛病史及无法合作者请勿量口温. 2. 进食,喝热饮,抽烟,嚼口香糖,剧烈运动,情绪激动及洗澡需待30分钟后再测量. 3. 若持体温片,手持末端,勿接触体温片感温点. 腋温 35.0℃~37.0℃ 5-10分钟 1. 使用前要先将温度计度数甩到35℃以下.将体温计置於腋下最顶端,水银端和腋下的皮肤紧密接触并夹紧,以免脱位或掉落. 2.测量5-10分钟. 3. 取出体温计,读取温度数据后,以卫生纸擦拭体温计. 1. 腋下如有汗液,需擦乾再量. 2. 若测量时间未到,松开腋下,则需重新测量,时间需重新计算. 3. 喝热饮,剧烈运动,情绪激动及洗澡需待30分钟后再测量. 肛温 36.2℃~37.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